高中老师范例

高中老师

高中老师范文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们国家人民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并且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我们从希望可以通过适当改变现阶段的教育方法和教理念,让我们国家的学生可以受到科学、合理的教育。促进我们国家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就高中学习来说,这一阶段是学生中级教育的最后一个阶段。所以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培养至关重要。藉此,本文立足于数学教育及教师本身,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老师的教学转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

新课改;高中数学;数学老师;教学转型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在近几年有了飞速的发展。为使我们国家的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更好的发展,我们国家在素质教育理论基础之下,进行了新一轮的课改。我们要知道新课改并不是单单是改变教科书内容,也是一次教育理念的改革。而为了更好的建设新课改任务,教师首先要进行改变。因此,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老师的教学转型研究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教学综述

(一)高中阶段的学生性格与学习之间的关系

我们国家的教育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在不步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人们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我们发现,传统的教育方法似乎已经不再适合现阶段的学生教育。就高中阶段而言,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步的走向成熟,无论是生理方面还是心理方面的发育都已经趋于健全。这个阶段的学生思想结构已经较为完善,在小学阶段和初中教学阶段所惯用的思维方式,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并且在新时代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这部分学生,具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意识,虽然他们经历了青春期,但是他们的思想仍然“桀骜不驯”。这种现象也就决定了,他们的情绪并不稳定,并且这种不稳定通常会表现在日常的学习当中[1]。

(二)数学学科与数学学习的相互关系

基于数学本身来看,它是以生活为基础,并且以解决生活问题为主要目的的,一门源于生活但是却要高于生活的学生。众所周知,数学学科本身便具有着较强的逻辑性,虽然经过几次改革,现阶段的高中教材要更加的契合学生的思维发展,但是对于接触中高等数学知识的学生来说仍然具有着很大的挑战性。通过我们对大量高中生的调查发现,现阶段的高中生普遍认为数学这一学科的学习较难。并且很多学生在数学这一学科上长期没有建树,最后心灰意冷,放弃了数学学科的学习。然而这并不是我们课改的真正意义。因此,对于高中阶段学生的数学教育,教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传统教学视域下的高中数学教师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传统教育方式已经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问题。而为了解决传统教育带来的问题,我们主张彻底革新传统教育。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传统教育同样培育出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为我们国家的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不能否认传统教育的优越性,更不能认为传统教育已经无任何教育价值。本文认为,传统教育本身并没有错误,而出现问题的原因也只不过是现阶段的学生不再适合传统教育方式。我们将基于传统教学视域,总结出高中数学教师的优缺点[2]。

1.传统教学视域下的高中数学教师优点

传统教学视域下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便是“传导授业解惑”。我们清楚的知道高中数学的难易程度是较大的,因此高中教师的引领学习便显得尤为重要。就数学学科本身来说,其入门的门槛相对较高。因此,高中教师则需要扮演引领者的身份,帮助学生首先迈进数学的门槛。并且我们国家对于教师的培育主要集中与大学,并且对于教师的培育具有鲜明的针对性。也就是说,数学教师在大学的学习中将会主攻数学这一门学科。并且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师,其从业较为专一,一生中只会教导数学这一门学科。这就使得数学教师随着时间发展,将会积累宝贵的经验,并且数学教师对于数学的看法及态度对于学生来说,都具有着鲜明的教学意义。而教师在学生生活中和学习中的榜样作用,也是其它任何事物所不能替代的。

2.传统教学视域下的高中数学教师缺点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将课堂作为自己的一言堂,并且为节省大量的练习时间,教师会省略学生提问的环节。而且压堂的情况更是家常便饭。学生面对这样的课堂,无法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力难以集中。并且高中数学教师普遍讲题速度较快,课堂中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往往跟不上老师思路,长此以往,学生之间的差距将会越来越大。长时间在数学学科中没有建树,使得学生最终选择放弃数学学习,而这都是教师教学方法不当的原因。并且,在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之下,教师往往认为教师应该和学生发展的角色区分开来。并且教师应该“凌驾于”学生之上,最终使得学生对于教师没有产生归属感,两者之间的地位差异性也越来越大,学生心理对于教师存在着天然恐惧,即使学习方面有困难,也不愿意寻求老师的帮助[3]。

二刍议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老师的教学转型

(一)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新课程改革以来,教材的编写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要求课堂教学活动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掘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促进学生不断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减少理论知识的直接灌输。新课改后教材的内容更加丰富,除了原来单调的数学知识,公式符号等,教材上的例题更贴近生活,常常附带有背景知识的引入和清晰的定理的推导,甚至有的模块还有数学历史的介绍,更全面地让学生体验数学,热爱数学[4]。

1.树立现代教育观

在新课标的课程标准当中,一改成绩在教学中的地位,将学生发展作为了教学的主要目的。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了新课标的课程中心思想。因此,我们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将课堂归还给学生,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并且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做到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一切为了学生[5]。

2.树立新型师生观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台为中心的制度化模式。在这一模式当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随着时间的演变成为了上下级的关系。学生时刻都对老师保持有高度的戒备心理。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日后教学任务的开展十分不利。在新课标中明确的指出,新课程改革后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本质就是合作与沟通。学生成为了高中数学教学的主题,而教师只是扮演了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形成了一种和谐、民主、互动的新型教学师生关系[6]。

(二)教师备课时的创新

1.思想观念的改变

我们认为在新时代下,教师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而教师只有转变思想观念,才能够真正的建立起高中数学教学的创新理念。所以教师首先要在备课的教学目的上创新,不拘泥于高中数学教材的具体内容,制定出既符合教学要求又容易被学生所理解的教案。

2.课程设计的改变

教学课程设计不要一味的遵循旧例,要依照高中学生的特点,和具体拥有的教学资源来进行考虑。在课程设计中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制定不同的练习。因地制宜的对新课导入、讲授以及主要环节进行创新设计。教学的方法不能封闭僵死,可以采用发现法、提问法等各种教学方法,进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导或是讲解[7]。

三结论

学生是我们国家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原动力,是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因此,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略了对于下一代的教育。数学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其具有的逻辑性,使得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我们可以简单的将教师的工作定义为“传道授业解惑”。因此,教师在高中生数学中帮助越来越大。虽然现阶段的高中数学教师,转型并不彻底,教学体系也不算完善。但是教育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该坚实走好每一步。

参考文献

[1]冯青青.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个案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

[2]鞠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超常生教学策略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

[3]王介花.高中数学差异教学下同题异构课的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4]张明勇.论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J].中华少年,2016,13:169-170.

[5]刘杰.试析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思路[J].时代教育,2016,10:175.

[6]李洪双,孙成亮.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J].考试周刊,2014,91:62.

高中老师范文2

关键词:高中历史;劳动教育;素质教育;有效策略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劳动教育是通过劳动培养全面人格的教育活动。历史课程作为高中重要课程之一,具有温厚的人文色彩。历史课程通过讲述过去的人与事,指引今天的人与社会发展。因此,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实施劳动教育是时代赋予的使命。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科学有效的实施策略能够使历史课程既具有历史味道,又能够落实劳动教育,还能够推动素质教育的向前发展。

一、坚持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的理论保障,是学习高中历史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客观基础及其发展趋势。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才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历史,创造了多样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务,推动社会实践活动的进步。唯物史观从历史的高度极大赞扬了人民群众的劳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把唯物史观科学理论通过具体史实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人民群众作为社会群体,所蕴含的巨大力量,关注劳动群体,肯定劳动人民对于社会发展做出的奉献与努力。教师要主动去阅读唯物史观的相关著作,搜集资料,通过研读与分析,自觉地内化理论,结合具体史实加深理解。当教师本人能够真正地消化和理解唯物史观时,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开展活动,组织教学,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然后在备课阶段,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准备新课内容,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选择有利于培养唯物史观素养和劳动教育的连接点,选择具有典型性和实用性的史料,有针对性地撰写教学设计。接下来,在上课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理解唯物史观中有关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前进的结论,使学生明白劳动的重要性,热爱劳动人民,通过观念上的转变实现自觉劳动行为,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劳动光荣。比如,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第五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课程标准要求是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脉络,隋唐时期社会繁荣昌盛,认识这一长达几百年历史时期的制度改变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新发展。其中,认识区域开发是指理解这一时期经济重心逐渐南移。阅读教材后发现,教材旗帜鲜明地肯定了北方人口南迁,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和劳动资金。南北方人民共同开发了江南地区,使江南地区成为了经济富饶之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具体的主干知识充分展现了劳动人民群众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教师在分析与解读教材内容时要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进行唯物史观素养培养和劳动教育,把劳动素养巧妙地结合进日常教学之中,潜移默化地正向影响学生。

二、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情境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有目的地利用丰富多样的史料创建历史环境,把学生带入到特定的环境中去,让学生“神入”历史,能够站在历史人物的角度,感同身受地思考历史问题,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得到客观公正的历史解释。劳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根据檀传宝老师的观点,劳动素养是个人后天形成的品质,包括正确劳动价值观、劳动习惯、劳动知识与技能、有能力开展创造性劳动。从中可以发现,劳动素养比较抽象模糊,它完全是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的主动参与,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进行感知,然后从个人感受中理解劳动的价值,进而认同劳动的重要性,自觉地把个人感受升华为日常表现,改变学生以前的行为习惯。依据教育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需要借助具体形象的工具来进行,创设生动立体的历史情境无疑是一种有效教学方法。创设历史情境包括合理选择教学资源和设置情境问题两个重要环节。在历史学科中选择教学资源也就是选择史料,包括搜集、整理、辨伪、解读、甄选。问题是历史情境创设的关键。教师要从假设学生是历史亲历者的角度去设计关键问题,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理解历史人物的心境,同情性地认识历史。并且问题难度应该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具有启发性和思辨性。劳动教育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在知识经济全球化下,劳动形态已经发生深刻变革,脑力与思维的投入显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劳动者需要投入脑力与体力,特别是运用高阶思维能力。通过劳动教育,推动人脑思维的发展,实现培养正确价值观和优秀思维能力的“立德树人”目标。教师在创设历史情境时,一定要设计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历史思维,让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中获得必备能力的关键问题,这样的历史情境,才是符合高中课程标准要求,使劳动教育回归“育人”。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八单元第二十四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是发挥劳动教育积极作用的优质教学资源。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学生通过了解抗日战争时期重要抗战事迹,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选择阆中战士何文元家书作为史料,围绕这一位普通人物设计问题。设置的问题是:(一)何文元写下家书的背景是什么。(二)何文元奔赴战场的原因是什么。(三)在当时,还有无数个像何文元一样的人物,他们在当时发挥的作用是什么。假如没有他们,可能会发生什么。(四)假如你是何文元,你会选择北上抗日还是暂时返乡,请说明理由。通过一个接一个递进问题,使学生在思考与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启发思维与情感,知道正是因为举国上下加入到这场维护国家独立与安全的正义战争中,做出许多牺牲与奉献,才会有今天的中国。

三、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劳动教育主要以课外活动为主体,学生手脑并用,在劳动的过程中感悟劳动,掌握一定劳动技能,理解劳动价值,磨炼意志,养成艰苦奋斗的品质。课外活动安全适度,突出实践体验,让学生亲历劳动过程,提升育人效果。劳动教育的课外活动要突破传统认知,即认为劳动教育就是集中劳动,投入体力的低端活动。劳动教育课外活动应该是能够促进学生高阶能力的发展,让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求智、求真、求善。因此,历史课程的劳动教育课外活动要始终坚持在劳动中培养学生实践的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地把劳动教育中所得的知识、技能与思维运用于实践中,并在实践中获得确证的能力。基于劳动教育的课题研讨活动是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出发,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具有现实意义和以劳动内容紧密相关的历史课题,搜集资料、分析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研究性活动。由于劳动教育强调学生参与到劳动过程中,在课题确立上要选择能够亲身体验劳动的内容。研究性活动对于高中生的思维水平和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遇到的挑战和问题较多且复杂,教师需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教授学生研究历史的基本方法与一般理论,比如历史分析法、阶级分析法,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答疑解惑,纠正错误,鼓励学生。部编版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了解了这一时期国家建设发展的主要史实基础上,能够从情感方面感悟中国人民在一穷二白的环境下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可以把劳动教育融入其中。通过新课学习,使学生的劳动素养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通过对教材的梳理与分析,发现教材第165页“历史纵横”一栏介绍了三峡建设的有关内容。教师可以以此为劳动教育的切入点,让学生围绕三峡建设展开课题研究。教师向学生提供这一时期三峡建设相关资料,比如日记、图片、文献、网站。史料的选择上有四条重要原则,一是真实,二是形式多样,三是适应学生阅读,四是能够启发学生思维。组织学生按照自愿原则成立学习小组,根据史料提炼问题并进行论证。教师还要提供给学生历史研究的基本程序,即发现问题——搜集史料——研读史料,获取关键信息——分析推理——劳动体验——得出结论,协助学生撰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联系的研究成果报告。[1-6]

四、结束语

高中老师范文3

[关键词]劳动教育;就业;高校;创新创业

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深刻回答了新时期培养什么样人的问题,将劳动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方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应对新发展需要,迫切需要高校培养出一支知识性、技术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劳动者大军。2020.年,教育部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指出高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要注重围绕创新创业,重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应用,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增强诚实劳动意识,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就业创业能力[1]。大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担负着民族发展、国家复兴的重任,其就业问题关乎国计民生。据统计,2021.年高校毕业生数再创新高,预计达到.909.万人,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使得毕业生就业形势越发严峻。想要破解时局,需要大学生端正就业观念,充实就业知识,提升就业技能,增强创业创业能力。本文通过研究劳动教育在就业工作中的时代价值,提出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试图构建破解就业困境的劳动教育体系。

一、高校劳动教育开展现状

近年来,劳动教育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关于劳动教育的内涵、特征、教育体系构建、历史演变、时代价值、实施方式等研究成果不断[2]。随着《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施行,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有了明确的依据,当前高校的劳动教育还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高校对劳动教育的认识程度不够

不少高校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掌握,忽视劳动习惯和劳动价值观培养;只注重劳动结果考核,轻视劳动过程开展;只注重劳动实施形式,无视劳动育人内涵。例如,很多实践类课程的最终考核,都是以上交的纸质总结材料为依据,完全不考虑学生在此过程付出的辛苦劳动。不少高校将劳动教育简单视为体力劳作,只让学生做些打扫卫生等没有技术含量的劳动,忽视脑力劳动活动开展。这容易使得劳动教育形式化和边缘化,被贴上了“固化”“一刀切”的标签[3],导致大学生不尊重劳动,甚至讨厌劳动、逃避劳动,更导致大学生在就业时,不愿承担繁重工作,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不想在平凡的岗位上工作。

(二)高校劳动教育一体化平台不健全

第一,缺乏局部谋划和顶层设计,很多高校甚至没有及时地将劳动教育纳入到学校人才培养总体方案和各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4];第二,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没有将劳动教育融入各学科的教学中,发挥课程思政作用,造成了劳动教育与实践本身脱离、人才培养成果与社会需求相背离的状况;第三,高校劳动教育平台资源不足,没有足够的平台和场地开展劳动技能培训,容易导致参与过程中流于形式,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动手能力;第四,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不健全,学校不能及时了解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中的劳动情况,不能及时引导学生劳动观培养和劳动技能的提升[5],从而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三)高校劳动教育保障机制不完善

劳动教育师资的专业程度和数量不足,体现在劳动教育专业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在学历层次和专业层次方面,相比与其他学科教师存在天然的劣势,这可能会导致“教”与“学”之间的断层。高校缺乏劳动教育素质评价体系和监督考核机制,很多高校只将劳动教育走一走过场,起不到育人的实质性作用。高校劳动教育的经费保障不足,针对教师没有明确的工作量认定机制,劳动教育场地和设备方面不能得到有效保障[6]。缺乏学生劳动教育素质评价体系,容易让学生养成敷衍了事的劳动观,不重视劳动,导致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个人利益至上,工作态度差。

二、劳动教育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时代价值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无论是国家、社会或是高校层面,都格外注重毕业生就业问题,每年都会出台专门的政策文件提供助力,然而毕业生中仍然有“慢就业”“佛系”“不就业”的等诸多问题。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没有树立正确就业观。体现在个人选择不能与国家发展需要结合,对于劳动价值本身的认识缺失,没有吃苦耐劳精神,就业目标不明,不愿到基层等岗位工作,总想到大城市好单位。二是自身就业知识掌握不足,就业能力低。学生没有掌握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高估自身具备的能力,出现了“眼高手低”的现象,导致了就业意向与就业能力难以匹配[7]。三是缺乏创新创业能力。只愿意追求国企、事业单位等铁饭碗,缺乏到新兴产业的进取心。四是没有实践经验。缺乏对企业和社会现实的了解,造成了学生的实际能力与社会需求脱钩的现象。就业也是劳动的一种方式,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是大学生积极就业的前提,较高的劳动能力是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本保障[8]。

(一)正确的劳动观是大学生积极就业观树立的前提条件

总书记说过,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他寄语青年“要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他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学生养成正确的劳动观,能促进积极就业观的树立。一是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懂得劳动之于国家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全民劳动才能实现国家复兴。引导学生在就业时,将个人理想与国家需要紧密联系起来,热爱伟大的祖国,主动担当时代责任,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实现个人价值[9]。鼓励他们到基层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二是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懂得劳动之于个人的重要意义,它是获得个人幸福的唯一途径。只有靠自己脚踏实地的干,才能实现人生理想,引导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想要劳动,规避“慢就业”“佛系”“低就业”意愿等现象。

(二).充足的劳动知识技能储备是高质量就业的根本保障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高质量就业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前提,而丰富的就业知识和就业技能是工作胜任力的关键特征[10],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根本保证。通过学科专业实习、服务性志愿活动等劳动,学生不仅可以深刻理解专业知识,更能知道自身知识储备中的不足,了解就业时所需的知识有哪些,进行针对性的补充和深化学习,不断完善知识储备结构。在进行专业实习和一线生产劳动过程中,学生已经具备的劳动技能会转变为岗位所需的就业技能,在了解自身的实际掌握与现实需求之间的差距后,通过实践劳动不断强化,促进就业技能提升。此外,学生在参加一线生产劳动过程中,还能深刻体会行业当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思考当前具备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能否适应未来的行业变化,提前规划未来学习的方向,提升知识技能学习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在就业竞争越发激烈的今天,具备充足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掌握行业未来发展态势的学生,无疑会更加吸引用人单位的眼球。

(三).创造性劳动能力是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滚滚源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靠课堂书本教学,还要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生产性劳动、研究性劳动、服务性劳动、创造性劳动等,积累职业经验,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新时代,高校可利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开展劳动教育,注重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相衔接,避免机械式的体力劳动。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新技术研发等创造性劳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通过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提升学生创新型思维;通过开展符合专业特点的服务性劳动,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通过支持学生到科技类公司进行生产实践,帮助学生创造出有价值的物化成果;通过开辟“理论+.生产技能”的复合型课堂开展复合型劳动,激发学生创造兴趣[11]。此类劳动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引导学生在劳动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丰富职业体验、感知时展,增强创新创业能力。

三、劳动教育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的实施路径

劳动教育重要论述是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吸取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劳动教育的优秀成分,继承了党历代领导人关于劳动教育思想,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11]。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要以社会对劳动者的时代需要为依据,构建中国特色劳动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一)以劳动教育论为指导,强化高校劳动教育重视程度

《意见》明确指出,高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承担劳动教育主体责任。高校要以劳动教育重要论述为指导,牢牢把握人才培养的方向。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明确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值得尊重的价值取向,培养一代又一代高素质劳动者。高校要重视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学生在劳动中感受个人价值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才能热爱劳动、尊重劳动,树立正确劳动观,培育积极就业观。一是重视劳动教育顶层设计,要将劳动教育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总方案中,落实劳动教育具体责任人,定期考核育人实效;二是要重视劳动教育实践平台搭建,构建劳动教育校企合作平台,打造专业实习实践基地,完善校企沟通机制;三是要重视劳动教育舆论宣传,不仅要在学生中宣传劳动价值观,更要在教师中宣传劳动育人观;四是要重视劳动教育活动的开展,避免活动开展机械化、形式化。

(二)打造劳动教育课程教学体系,注重各个学科课程有机融合

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要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开设开足劳动教育课程,开发劳动教育专用教材,完善劳动教育教学设计,上好劳动教育课;要创新劳动教育教学方式,激发师生劳动教育第二课堂的创造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要将劳动教育融入各学科教学中,并贯穿整个大学生涯,发挥课程思政的力量,形成全程育人机制;要根据地方特色,开发出具有地域性特点的劳动资源。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格外注重专业课程实习实践的开展。学生通过参与与专业相关的一线生产劳动,学会使用工具,掌握专业技术,感受劳动创造价值,增强就业能力。学生通过参与服务性劳动,如医学类学生到社区义务坐诊,师范生到贫困地区参与脱贫攻坚、扶贫支教等,可以懂得劳动不仅可以实现个人价值,更能满足社会价值需求。这激发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引导他们在日后就业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三)完善高校劳动教育制度保障,制定劳动教育素质评价标准

高中老师范文4

关键词: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学生

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高校的重要任务。从2014年总书记在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2017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正式写入党章,再到2020年9月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再次指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1]这标志着我国民族理论的不断创新,也表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时代民族工作中的重要性。大学生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推动民族团结发展的重要力量,其思想观念影响着社会的历史进程和发展方向,引导大学生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筑心灵深处,并将其延伸转化为实际行动是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也是高校的历史使命。因此,培育大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正确认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

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将其融入高校教育教学中,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意识到民族团结对国家统一稳定的重要意义,从而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和民族观,坚定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而砥砺奋斗的决心。一方面,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现实要求。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追逐利益是激发人们自由活动的内在驱动力。高校是培养符合党和国家发展需要、符合社会前进方向的时代新人的主要阵地。高校重视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中华民族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的认知,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国家统一是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切实感受新中国成立后,各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民生建设、社会保障、文化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从而在思想上更加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高校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是56个民族中的优秀人才,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能够促进各民族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交往中缔结真挚的友谊,使他们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过程中凝聚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从而在思想上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一员,筑牢中华民族是一个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共同体的思想观念;在情感上,认同中华民族是一脉相承、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坚定地团结在以总书访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始终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在行为上,将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视为最高核心利益,坚定与各种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势力作斗争的决心,肩负起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重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爱国情和报国志投入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去,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立德,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3]立德就是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高校要培育大学生对国家、民族和人民具有深厚的情感和崇高的责任感,成为有爱国情怀、有理想抱负、有担当、有德行,能担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树人”的思想,最早出于《管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4]树人就是要培养人才,高校要肩负起传道、受业、解惑重任的同时,要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引导他们成为有才能的实干家。立德树人,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从而在情感上深刻认同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在行为上,激发他们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国家的发展和建设之中,为推动中华民族在更高层次上的大团结大进步贡献自身的力量,从而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加强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知识的传授

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是一部各民族同甘共苦、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历史。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是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的文化底蕴。因此,发挥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的育人作用,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指导意义。首先,加强中华民族历史教育。大学生掌握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有利于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共同体的认知,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祖国的灿烂的历史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维系、谱写的。可以通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大学生交流思想,从而加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发展道路、经济、文化、社会制度的认同。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参观红色纪念馆、举办红歌会、红色情景剧表演等活动,使学生体会到中华民族一路成长的艰辛,加深他们对历史的认知,从而担负起传承红色精神和红色文化的重任,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等不良思想观念,不断凝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信仰。其次,加强“四史”教育。“四史”是中华民族共同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加强大学生对“四史”的共知,有利于帮助他们站在民族发展和复杂的国际形势角度,重新审视近代中华民族艰辛探索的发展历程,从而帮助他们深刻理解个人与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坚定为国家和民族事业不懈奋斗的决心。可以通过回顾历史的方式开展“四史”教育,帮助大学生在回顾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过程中,树立民族国家的概念,理解民族团结对于振兴民族的重要性,强化他们的爱国情怀,从而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最后,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文化在不断发展、融合的历史进程共同汇聚而成的,正确认识各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关系,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有关中华文化的相关课程、举办有关中华传统习俗的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了解和体验中华文化及传统习俗中,认识到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力和同化力,不断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大学生对各民族文化、传统节日及习俗的认知和体验,增强大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从而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多元性和包容性的理解。

三、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作用

高校可以通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及各学科课程思政的协同作用,形成共同培育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格局。一方面,发挥思政课的主阵地作用。思政课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思政课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扎实学术素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过程中,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及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相结合,使大学生明白各民族都是历史的创造主体,中华民族历史是由各民族一同创造的;通过“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让大学生掌握我国国情和民族政策,结合民族地区的发展,使他们认识到民族政策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通过“中国近代史纲要”帮助大学生知晓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艰辛历程,从而增强他们对国家的认同感和民族的归属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基础概论”,运用推动民族团结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和历史故事,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和文化观,增强他们的情感认同,使他们肩负起传承民族精神的重任;通过“形势与政策”课分析有关民族宗教的社会热点问题、各种社会思潮以及对比国内外民族发展和民族关系的现状,帮助大学生深刻认识到我国民族政策的优越性。通过这些课程增强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从而坚定他们的爱国情、报国志。另一方面,发挥好各学科课程思政的辅助作用。由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含的内容较为广泛,涉及诸多领域,因此需要各学科深入挖掘专业知识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潜移默化融入各专业教学中。各门课程可以以本学科的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向大学生灌输各个学科的最终指向都是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价值理念;还可以通过发挥专业实习、实践的优势,将隐性教育和显性教育相结合,寓教于乐,通过组织各民族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认知,引导他们深刻体会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带来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化,使大学生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认知延伸转化为对中华民族的现实情感,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四、开展特色民族校园文化建设

高校应重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通过开展有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以校园文化的感染力,培养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从而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首先,举办具有仪式感的活动。象征仪式对增强群体凝聚力、加深情感认同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升旗仪式、入党仪式、纪念日仪式、传统节日仪式等象征仪式活动,以庄严肃穆的布景、统一的着装服饰、激昂的音乐,刺激大学生的五官感受,使大学生在这种直观形象的仪式活动中,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调动大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其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进一步强化他们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其次,推动各民族大学生互学互动。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中,可以通过鼓励少数民族大学生和汉族大学生互动学习,相互学习各自的优秀文化,从而使他们在交流互鉴中,不断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友谊。如,可以通过举办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或者在庆祝民族节日时,组织各民族大学生共同参与,帮助他们互相了解各民族的文化,从而帮助各民族大学生深刻理解民族文化是平等的,增进对中国民族是一个共同体的认同。再次,凸显革命文化为校园文化铸魂。革命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在抵御外来侵略、奋发图强的历史进程中艰苦奋斗、团结一致、不怕牺牲的精神特质,将革命文化融于校园文化中,有利于发展有独特个性的校园文化,让大学生在红色文化氛围中深切体悟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学校可以通过设置公告栏,介绍有关革命文化的相关知识、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文化基地、举办研讨会等方式,让大学生在浓厚的红色文化校园氛围中,凝聚爱国情感,增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认同。最后,创建校园“互联网+”平台。运用互联网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是时代要求,能够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有效性。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思想动态专栏,及时推送阐释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历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政策大事和重要会议精神等相关内容,培育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打造学校的网络平台,在学校官微、公众号等线上平台中有关民族政策的解读、推送讲解民族节日的风俗习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大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共鸣,在了解和吸收知识的同时,不断加深大学生对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

参考文献:

[1]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20-09-27(001).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04.

[3][春秋]左丘明.左传译注[M].王珑燕,译注.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32.

高中老师范文5

反思性教学是新课改教学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因为,通过反思性教学,不仅可以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还可以提升自我,最为重中之重的是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而对于反思性教学来说,主要分为三个反思阶段,即,课前、课中、课后。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反思性学习的实践和思考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

高中数学;反思性学习;实践;思考

所谓反思性教学,指的是在相关的教学基础上,老师将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相关学习规律融入其中,对整个课堂教学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和教学过程的思考完善,进而促进教学效果。当然,反思性的教学也可以从某种层面认为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最有力的平台,因为,反思性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学习到知识的本质。正是如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反思性教学是老师对各教学环节进行反思,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高度重视课前反思,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近几年,随着课程改革的力度越来越大,对老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反思性学习也被例如众多教师教学的要求大纲中,老师不仅要以身作则,反思自我,还要在反思的过程中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对相关的教学计划进一步完善,而且也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整改和完善,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也就促使反思性教学引起越来越多的教师的关注,尤其是众多的高中数学教师,在这方面的关注度日益增高。高中数学老师在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时,大多对课后的反思持以高度的重视。但就实际情况而言,作为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是数学教学活动必不可缺的环节,尤其是课前备课的反思尤为重要,因为它是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它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保证清晰的课堂教学思路,最重要的是帮助老师发现自己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正。另一方面,高中数学老师通过反思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帮助老师避开了经验主义,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的教学观念。换而言之,高中数学老师在课前反思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以下几点。首先,要有清晰且实效的教学目标,明确知识的重难点,从而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率;其次,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合理规划教学内容和练习题,并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最后,采取灵活、高效、实用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高中数学最重要的知识内容——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象为例。首先,在课前反思这一阶段,高中数学老师要对教学的内容教师在课前反思时,需要对相关的教学内容以及目前学生的相关学习情况进行反思,之后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思路进行设计和改善,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目标,将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问题、难点问题等清晰完美地传递给学生,从而达到优化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目的。二次函数问题对于高中生来说并不陌生,因为在初中的时候就对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进行了基本的了解和学习,但是对于二次函数的零点问题、单调性问题、对称性问题等并没有进行相应的了解和学习,所以,高中的数学老师就需要针对这一问题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毕竟高中数学学次函数是在已经学习过的函数的相关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的探究和学习。再加上高中生已经对教科书上的相关例题进行了预习,因此,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点时,数学老师对涉及到这一部分知识点的问题进行精选,因为题不在多而在精,在于学生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二、课中反思需要高度重视,进而优化教学过程

作为课堂教学反思环节之一的课中反思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高度重视。因为,课中反思可以帮助高中数学教师及时地掌握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是否达到了相应的预期效果。此外,老师还要通过不断地反思寻找自己的教学灵感,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此同时,老师还要提高自己的随机应变的能力,因为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涉及了多种因素,其过程复杂而具有动态性,十分容易发生意外,如果老师可以随境应变,机智的解决突发状况,十分有助于教学进度的进行,反之,若是高中数学老师无法灵活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那么教学任务就无法顺利的完成。所以,课中反思对老师来说十分重要,尤其是数学老师,及时地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反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增加解题的经验。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等比数列》这一单元时,讲解知识,分析相关知识点与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等等教学阶段,老师需要合理分配这些部分所用到的时间,给学生留够足够思考探究的时间与空间。

三、加强课后反思力度,课堂教学质量需深化

课后反思的力度需要加强,因为它是对高中数学教学课堂进行全方面考量的保证。在这个环节中,是课堂教学质量深化的保证,因为它可以对老师的教学理念、手段、质量等进行总结,进而找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改善和提高,从而达到课堂教学质量深化的目的。《等差数列》是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一课,老师可以对这一整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这一章节在数列这一单元是最基本的一课,这章节的基本知识与概念是学生认识等差数列和在后面学习等比数列等知识的基础,尤其是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过程是提高学生分析、总结、推理等能力。此外,数列问题有着极大的规律性和转化性,例如再把握了相关定义概念后,可以将数列的相关问题转化为公差与首项等基本存在量解决相关题目。

结语

总而言之,反思性学习不仅帮助老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率,还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因此,高中数学老师师不仅自己要重视反思性学习的重要性,还要重点养成反思性学习的习惯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作者:李金杰 单位:乌兰浩特市第四中学

参考文献:

[1]刘干平.高中数学在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12):244.

高中老师范文6

关键词:合作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应用;理论;实践合作

学习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的能力,更深入地掌握课本的专业知识内容,提高日常生活中的个人能力和专业能力。高中生们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的栋梁,而物理作为高中教学中一个最基础科目,其推动无数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培养具有较高物理能力的高中生们对于我国物理的长期发展是十分有裨益的。此外,教师要提高专业素质和个人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自主创新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系统等手段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协作课堂教学中加强理论研究和科学研究,吸引学生的兴趣爱好,改进课堂教学效率,并在日常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课堂教学[1]。

1将高中物理合作学习的意义

1.1有利于教学目的清晰化,进一步提高了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效果

只有当高中物理教师们实现了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手段的创新,才能够合理地把握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大体方向。同样,当高中物理课堂有了一个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那么高效的高中物理课堂的效果也就随之而来了,合作学习、科技化的高中物理教学手段能够帮助物理教师们结合实际教学情况来合理地分配教学时间,从而维持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当高中物理教师们把教学目标细分成一个个具体的部分来合情合理地展开教学内容时,那么高中物理教师们在无形中就和学生们进行了情感上的交流和共鸣,高中物理教师们也将物理教学课堂作为学生们认识和学习物理的主要阵地,提高了学生们物理学习的课堂效率,使得学生们潜移默化地将物理知识转化为内在的认知。所以,物理教师们想要在新课改的大环境下将高中物理教学手段创新,就需要学会将教学内容细分、归纳、总结,同时,还需要学会使用科技化、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2]。

1.2有利于提高学生们学习物理的自觉性,保证物理课堂的正常分配和运行

合作学习的物理课堂是未来物理教学事业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创新后的高中物理课堂可以通过云课堂进行预习作业布置的任务,它不仅仅方便老师们的监督和统计学生们的完成情况,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们学习物理的自觉性。因此,学生们想要更好地学习物理,通过云课堂端来进行课前预习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当学生们能够通过云课堂端进行课前预习的时候,在无形中为物理教师们节约了不少的教学时间,也缩短了物理教师们的物理教学进度,使得高中物理教师们能够及时地对物理课堂的教学进行一个合理的分配和改进。其次,要知道物理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科目,没有将教学内容合理分配和布置,老师们很难将合作学习的物理教学深入落实和运行。

1.3有利于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物理学习和时间观念,增进师生间感情

创新后的物理课堂不仅仅在短时间内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还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要知道学生们学习物理不是狭隘地提高物理考试的分数,相反是要帮助学生们自身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时间观念。同时,还有利于增加师生间的感情交流,这样才有利于发展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由此可见,新课改背景下创新后的高中物理课堂不仅仅帮助学生们塑造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还在无形中培养学生们正确的时间和学习观念[3]。

1.4使学生们透彻地理解文章和熟练地掌握重点知识

虽然高中生们的物理理解能力相对于初中生们来说更高一层,但是很多高中生们只是死记硬背文章的主旨和基本知识点,根本没有做到在文章中投入自己的情感,使得题目提问方式一变化,很多学生们就不知道如何回答。而情境教学模式能够快速地为学生们搭建一个深入理解和学习文章的平台,帮助学生们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和熟练地掌握重点知识。

1.5培养学生们对物理的兴趣,保证高效的物理

课堂效果由于传统高中物理课堂大多采用军事化的管理手段,所以很多学生们很难对物理产生学习兴趣。而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们在合作学习中提高了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推动物理课堂的进度和提高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4]。比如,高中物理教师们在教学“速度与加速度”中,可以让学生们合作讨论生活中的速度与加速度,体会不同情况下的速度和加速度的不同之处,从而深入地理解速度、加速度本质和速度、加速度在生活中的运用。

2高中物理的合作学习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2.1高中物理教师们的专业水平和门槛较低

由于我国正处于发展时期,所以在物理方面缺乏大量的专业人才,同时我国的物理研究基础较为薄弱,很难培养出大量具有物理综合能力的专业化人才,导致一些从业的高中物理老师们的专业水平较为低下,主要表现在:老师们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定理混淆、教学方法老套落后、批改作业随意不负责等[5]。这一切都导致高中物理教育很难培养一批批具有较高物理能力的高中生们。其次,有些高中物理教师们不具备基础的教学能力,比如徒手画圆、口齿表达不清晰,讲课声音较小,不会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忽略趣味化教学等。甚至,还有一些学校因为紧缺高中物理老师,将招聘高中物理老师的门槛一再降低。

2.2高中生们在上课时容易分神和厌恶物理,学习方法不正确

由于高中的物理知识的难度较大,再加上物理本身枯燥无味的特征,这就导致高中生们在物理中常常会出现分神的现象,很难真正静下心来认真地学习物理知识。再加上物理知识量较大,难以理解,所以很多高中生们很难对物理提起学习兴趣,导致很多高中生们的物理学习兴趣不够高涨,有些高中生们因为物理较难,甚至对物理产生严重的厌恶心理。其次,老师们在传统的高中物理教学中,习惯将解题思路模块化、套路化,这会导致一些高中生们生搬硬套老师们所教学的方法,而不是举一反三,灵活变通,从而使得学习物理变得异常艰辛。久而久之,这会导致高中生们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而放弃物理的学习和研究,这是不利于我国培养一批具有较高物理能力的高中生们[6]。

2.3物理教师们的教学目的不清晰,教学手段老套

有些高中高中物理教师们由于自身对物理的认知和掌握不够彻底,从而将教学目的混淆、模糊。有些高中物理们就会省略高中的物理教案的设计工作,这就会导致高中物理老师们在实际的物理教学过程中会出现教学效果很差、讲课逻辑混乱等低级问题。其次,还有些高中物理教师们的教学手段过于落后,依然采用传统板书、朗读的教学方式,很少在上课的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这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教学时长,降低了教学效率。

2.4物理教师们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

虽然多媒体教学能够很好地帮助物理教师们实现情景化教学,比如播放和文章相关的视频和音乐等,但是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会使得物理教师们教学水平有所下降,学生们观看视频和听音乐的过程仅仅是娱乐自我,并没有学到实际的东西。其次,很多物理教师们对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依赖性较重,所有和课文相关的知识点都用多媒体来呈现,这种毫无区分的胡乱使用多媒体的行为,只会显得“喧宾夺主”。久而久之,虽然学生们学习物理的兴趣有所增加,但是物理课堂的教学效果不佳。

3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合作学习的方法

3.1物理教师们要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首先,老师们要用心研读教材,将教材中每一个物理知识点牢记于心,做到在上课的过程中将物理知识点准确无误地传递给每一个高中生们。其次,老师们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和物理竞赛相关的知识点,这不仅仅有利于老师们自身提高物理能力,还帮助高中生们拓宽了自身的物理思维。其次,老师们还要学会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教学手段科技化、新颖化,比如,使用电子白板、使用慕课教学等线上教学,使用多媒体教学等。

3.2老师们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来及时更新旧有的教学观念

由于高中生们物理学习的情况和物理教师们的教学理念有密切的关系,所以老师们要结合时代的发展来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只关注高中生们的考试成绩的高下和作业完成的等级,来对高中生们进行单一的排名和比较,相反,老师们要注重培养高中生们的物理综合能力,转移为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培养与提高高中生们的物理综合能力。比如,老师们可以将课堂交给高中生们,以高中生们自主提问和讨论为主,鼓励高中生们发表自己的物理思想和解题方式,避免出现高中生们只会使用老师们所教学的单一方法的现象。其次,老师们可以提倡和引导学生们发现生活中的物理,从而体会到物理的多姿多彩和学习物理的兴趣。

3.3设立专门的物理学习合作小组、营造良好的物理学习氛围

如果物理老师们能够设立一些物理学习合作小组,为学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物理学习氛围,那么学生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物理,同时也会自觉地尊重老师的教学成果和体会老师们的良苦用心,比如老师在教学生们物理几何中不同的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时候,可以将不同的问题分给不同的小组,让不同的小组解决不同的问题,这不仅仅使得任务分解,还能够培养高中生们的相互合作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然而,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合作学习单纯靠小组学习合作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物理教师们定期地和学生们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交流。物理教师在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要学会尊重和赞美学生,再者,高中物理教师们还要认真仔细地倾听学生们的个人意见,双方共筑和谐稳定的师生关系。

3.4教师们要鼓励高中生们自主学习物理,培养高中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高中生们对于物理学习的总结和运用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老师们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要让学生们自己学会总结归纳和运用。高中生们在自己归纳和总结的过程中可逐渐形成自我思考的能力,同时,通过和他人的交流中也可以感受到物理概念学习的乐趣。其次,高中生们自行归纳和总结时,会逐渐培养出集体观念,这样高中生们就会知道归纳总结以及合作交流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归纳总结能够将物理概念更加精简化,更加方便实际应用,而合作交流则利于集思广益。比如,物理教师们可以先给学生们一天的时间自己总结归纳所学的物理概念,然后用1~2节课来让学生们自行组队交流讨论自己归纳总结出的成果,最后物理教师们可以让每组拿出最好的归纳总结,从而选出与实际息息相关的归纳总结。由此可见,这种对于物理学习的总结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开拓了高中生们的物理思维,使得高中生们可以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同时实践和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7]。

3.5课程目标的制定要科学合理

高中物理课的内容虽然是理工科的内容,但这门课的内容有很多文学和训练的特点。在具体实际中,物理教师在制定课程目标时可适当参考文史学习培训工作经验,并兼顾每个学生接受的能力和课堂教学的要求,分级制定课程目标。例如,初级的总体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知识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知识,而更高的课程目标则必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只有在课程目标设定过程中科学合理且具体,物理学习才能得到改善。

结语

高中老师范文7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发展现状

高中历史试卷命题中对史料的应用要求比较高,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很多老师对历史史料不够重视。高中历史课时相对较少,为加快课程进度,很多老师忽视了课本史料的讲解,课堂上以课本知识为主体,课本中的史料经常被赋予例证的角色。此外在教学活动中老师认为补充课外的史料太劳神费劲,进而导致学生对课外史料了解太少,这难以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拓展。在新课标和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式,提高对非课本上历史史料的重视。高中阶段,学生有独立的分析和解释能力,历史教学中贯穿史料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二、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价值

在高中历史课堂上运用史料教学,不仅能对老师的教学产生很大的影响,还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史料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学生所生活的时代与课本中所讲的历史事实之间有一定的时代差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感觉历史对现代生活没有什么作用,加之老师在讲课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式不恰当,使得历史课堂枯燥乏味,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历史的兴趣。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加入史料教学,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还能让历史知识更形象生动。通过史料,学生能了解真实的历史事件,这可以缩短学生与历史事件之间的距离,进而活跃历史教学的课堂气氛。其次史料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老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史料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让学生对史料的内容与核心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三、史料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充分挖掘教材史料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为提高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历史老师需要对课本知识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对课本中提及的史料进行深入的分析。因课堂时间有限,老师需要对课文中的史料进行合理筛选,所选史料要更贴近课本的历史知识。传统的历史教学中,老师主要讲解课本主要的知识点,而忽视了史料的讲解。在课堂上引入史料教育,老师可以将历史史料放在知识点之前,引导学生分析历史材料,并对材料中提及的答案进行圈点勾画,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结合史料进行深入分析,进而让学生深刻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主动探索历史,进而参与到历史课堂上来。

(二)及时调整教学史料

随着学生对历史学习的不断深入,他们对历史的接受能力与思考能力也会逐步上升,这时老师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上适量引入一些能激发学生思考并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历史材料。老师教学过程中不能只依靠课本教材上的历史资料,因为课程的局限性和延伸度只能让学生了解历史的知识点,不能让够帮助学生完全理解这段历史。合适恰当的历史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历史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一些课外的史料来帮助老师的教学,不断调整自己的史料教学计划,根据所学内容所需选择一些图片史料、视频、音频史料,通过不同形态的史料,把一段历史讲解的更全面,更真实、更通俗易懂。

(三)及时进行总结与评价

评价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生自己总结,老师可以纠正学生对历史事实的认知偏差,这对提升历史教学效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高中历史史料教学时应做好以下几点:所选取的历史材料是否具有代表性,如同一历史事实的史料较多时,尽可能选择最为典型的历史材料,这样的材料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因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在借助史料进行教学时,一定要关注史料教学的高效性。除此之外,老师的讲解结束后,可以设施相应的提问,问题围绕史料进行。通过对史料进行提问,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历史事件。

(四)尊重学生发展,布置个性化课后作业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意识不以老师的意识为转移,因此对同一段历史,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关注点与兴趣点。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选取一些学生合适的课程教学内容的补充材料,要求学生自己去探究一些史料,找出一些历史的分歧点,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课后作业的历史疑点,老师需要客观、真实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解读,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这一点可以通过课后作业来实现。学生在课堂上已经系统的学习了教材中的内容,课下老师可以让学生对课本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拓展,通过自己查阅历史资料,寻找新的发现。

(五)提升历史老师的学习能力

激发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不是为了考试而学历史,同时促进学生的延伸阅读发展。首先高中历史老师需要在整体教学思路上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地自我完善学习史料内容、扩充历史知识延伸度、细化历史知识点结构。其次,高中历史老师运用不同教学模式,设计不同的历史教学环节,使得学生应用好历史知识。

四、结束语

高中老师范文8

目前,高中历史教学大部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忽视高中历史的课堂导入环节,这种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不利于他们学习能力的提升。在高中历史教学阶段,课堂导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有效的课堂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历史课堂起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本文主要就课堂导入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课堂导入;策略

当前,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不断改进,教育理念也在不断转变,所以,我国的教学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就显得更加重要,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一、高中历史教学现存问题

(一)学生兴趣缺乏

学生进入高中后,学习的内容变得更多更难,学习的压力也会增加,在学习中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学习困难,这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越来越少。与此同时,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整堂课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从始至终都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会缺乏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课堂导入观念不够重视

目前,大多数的历史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而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老师讲授为主,老师根据教材内容和考试要求,用粉笔板书进行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课堂上老师灌输的知识,整个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老师忽视课堂导入。

二、课堂导入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导入是高中历史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很多老师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常常忽略这一环节,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设置悬念的课堂导入策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来培养、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一战后初期的国际关系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先写一个成语“趁火打劫”,然后问一问学生这个成语的意思,让他们解释。由于学生已经进入高中,所以解释这个成语对他们而言非常简单,为了想要明白老师不讲历史反而讲语文中的成语,他们都会特别积极回答这个问题,想看看老师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何方神药,在此情况下,老师可以话锋急转进行设问:哪些国家在一战后变得损失比较惨重?趁一战这把火,有哪些国家“劫”了哪些好处?带着刚才的好奇心及这些问题,学生们都会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这样,激发了他们的学生兴趣。

(二)利用各个学科综合导入,培养学生的兴趣

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历史这一学科包含的范围比较广,对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涉及,所以,老师可以利用各个学科综合导入,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而且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太平天国》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利用政治课中学习货币的相关知识综合进行导入,来解释说明一下里面“银贵钱贱”的相关问题来进行课堂导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复习了政治的相关问题。还比如,在学习《运动》一课时,老师可以利用语文的知识进行导入,让学生辨认“戊、戌、戍、戎”等形近字的读音和写法,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而且还带动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这种利用各个学科综合导入的策略,这样不仅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三)利用现代技术来重视课堂导入,转变教学方式

老师应该摒弃传统粉笔板书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的导入。老师可以利用现在的先进技术进行多媒体教学,对历史进行课堂导入,摒弃传统的粉笔板书模式,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美苏对峙,冷战局面的形成”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制作精美的PPT,将文字和图片相结合来进行课堂导入,播放一段美苏关系的相关视频,这种教学导入方法将历史知识比较形象的表现出来,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让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习中体验更加深刻,而且通过PPT的导入方式还可以让学生更加快速进入课堂,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

(四)利用故事来进行课堂导入

故事是大多数学生都爱听的,老师应该丰富自身的相关历史专业知识,多积累一些故事,将相关的教材知识以故事的形式有感情的进行导入,老师用这种方式将知识穿插其中进行导入,非常容易将学生引入历史的课堂中去,这种导入方法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深刻了解相关的知识内容。例如,在学习古代史中古代商业发展的知识时,老师可以讲述相关的故事,像古代商人的由来这样有趣的故事进行导入,增添了历史课堂的趣味性,调动课堂氛围,将学生引入历史课堂中来。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堂导入是高中历史课堂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老师应该重视课堂导入的地位,积极将课堂导入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运用,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作者:王大标 单位:滨海县明达中学

【参考文献】

[1]张耀.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课堂导入策略的应用[J].华章,2013(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