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题范例

法学专题

法学专题范文1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专项教学方法;改革

体操运动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让肌肉得到放松,降低疲劳,提高心肺功能等,体操为人们带来的种种优势,使得国家正式将体操作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1]。但是,高校体育专业的日益发展,学生专项选择的机会增加,健美操、太极拳、轮滑等,与其相比,体操带来的优势与其带来的疲劳程度成正比例关系,直接导致学生专项选择时,体操的极度弱化。本文主要讲述了体操带来的优势,我国体操体系的发展,专业体操专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专业体操专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期引起高校对体操的重视。

1.体操为人们带来的好处

体操是一种徒手或者借助于器械进行各种身体操练的非周期性体育项目,自古以来,体操就存在于我国,随着时间的变化,我国体操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我国古代,体操分为两种,一种体操主要用于强筋健骨,预防疾病;另一种体操主要古代乐舞、杂技、戏曲中的民间技巧[2]。而现代体操也分为多种,如:竞技体操、健美操、健身操等。做体操,可以使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让肌肉处于放松状态,降低疲劳;做体操,能够提高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各器官的功能,提高睡眠质量;对于体育专业学生,坚持做体操,可以增强体质,增强身体的协调感,并且,在进行其他运动前,进行体操运动可以避免肌肉拉伤、挫伤等。

2.我国体操体系的发展

在我国体育专业中,专业学生练习的体操主要指现代体操。现代体操最早源于十八、十九世纪,欧洲先后出现德国、瑞典等体操流派,推动了体操运动的发展,为现代体操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现代体操已经发展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体操逐渐由过去的单一形式向多样化发展,体操种类逐渐繁多,如:健身操、健美操、形体操等,其下又分为多个类型。以健美操为例,健美操可分为大众健美操与竞技健美操,而其下又可划分为男性健美运动与女性健美操,可见体操体系的庞杂[3]。在体育专业中,体操课程中学习内容主要分为以徒手与器械为主的竞技体操,健美操为主。伴随着体操的发展,出于视觉与心理等方面,人们对体操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而现代训练理念与方法的影响,体操大众化与竞技化分化更加严重,当然,这也是体操发展的必然趋势。可以想见,在未来发展中,体操分化更加严重。而在体育专业,体操课程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却恰好向两方面发展,以徒手与器械为主的竞技体操明显为竞技化体操,健美操明显为大众化体操,而两者都是体育专业体操课程中主要学习内容,两者的分化,直接影响了体操的培养,加强体操专项训练成为关键[4]。

3.专业体操专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未来实践教学的缺乏,教师与学生对体操重视度不足

对于多数专业类体育院系来讲,体操专项是必修科目之一,并且,体操专项为学生带来的种种优势,足以让教师以及学生重视体操教学。然而,经过多年大发展,体操逐渐形成了大众化与竞技化的两极分化,而体育专业体操专项是向大众化发展或者竞技化发展成为众多学者争论问题。某些学者认为,体育专业学生未来去向多是中小学校,做体育课教师,因此,体操应偏向大众化[5]。然而,纵观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进行体操授课的学校越来越少,某些学校甚至取消了体操授课。面对该种现象,体操专项教学在学生未来就业中几乎无用武之地,体操在未来实践教学中的缺位,直接影响了学生甚至教师对体操专项教学的重视度,影响了体育专业学生对体操的学习。

3.2体操教学方法模式化

在教学中,教学方法模式非常重要,尤其是在体育教学中,先进且适当的教学方法模式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在我国高校体育专业中,经过多年的发展,现代体育教育专业的学习内容与初开设体育课程时的学习内容存在明显变化,然而,传统教学方法模式却沿用至今,影响了体育各科目的教学效果。并且,教学大纲的固定,缺少新内容的加入,导致现行的高校体育教学呈现模式化特点,体育专业每届学生所学内容相差无几,上课形式基本相同,教学方法沿用的仍是传统教学方法。最终,导致学生产生倦怠感,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学生对各项体育技能学习受到影响,而体操专项教学对技能的要求较高,若技能掌握不足,甚至不标准,将严重影响学生对体操的学习与掌握。

3.3高难度体操动作影响学生整体水平

一般来将,选择体操专项学习的学生多是身体技能与素质较高的学生,然而,在实践教学中,即使学生身体素质较高,在高难度动作学习时,仍然显现出极大不同。整体呈现出部分学生短时间内顺利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学习,部分同学却很难获得一定成效。通过观察得知,能够在短期内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学生,通常具备扎实的基础,在学习高难度动作时,循序渐进,依照教学程序一步步前进;而长时间难以完成高难度动作的学生,却多是在前期急于求成,基本功锻炼不足,影响了学生后期的学习。学生对体操基础学习的重视性,直接影响了学生后期的学习,最终,体操专项学生整体水平呈现出两极分化状态。

4.专业体操专项教学方法的改革

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辅导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高校体操教学中,教师多沿用传统教学法———示范法与讲解法,影响了学生对体操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生悟性的提升。而悟性与积极性对学生学习体操非常重要。在专业体操专项教学越来越边缘化的现在,专项教学法的改革成为重点。笔者根据自身工作能力,对体操专项教学新方法展开探讨。

4.1引入质量统计教学法,提高学生体操专项能力

质量统计教学法的实施,教师需要在上课前做出相应的统计表,依照一定的原则将学生分组,为学生布置任务,学生依照任务练习,之后集中统计结果。在传统的体操专项教学中,教师为了解学生的能力,需要学生一个个的进行练习,当一个学生练习体操时,其他学生在旁观看,极易分心破坏课堂秩序,而旁观者众多,直接降低了练习中的同学对体操的热情,甚至因此发挥失误,不利于教学计划的实施,教师所测评学生的能力真实度也因此受到影响。而质量教学法,教师提前做好统计表格,交由学生统计,教师从旁监督,充分发挥了学生主观性,学生之间互相测评统计,提高了测评统计的速度,平稳了学生体操专项学习中的心态。并且,在体操练习中,为避免被记录下的数据影响学生成绩,学生会更加重视体操练习的每一步骤,避免出现错误而影响最终成绩。另外,质量统计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高难度动作的学习,提高学生体操的连贯性。

4.2引入对抗赛训练教学法,提高学生体操专项学习的积极性

有竞争才能更快速的激发学生积极性。对抗赛训练法的实施,教师应首先依照学生水平将学生平均分为两组,教师在课堂开始时提出本节课任务,两组学生依照任务进行体操专项练习,通过比赛的形式确定胜负。当然,高校必须必须拥有两幅器材才能实施该种方法。在实施该方法时,可分为两人之间的对抗,群体间的总对抗。两人间的对抗,极易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而群体对抗能有效提高学生团结协作精神[6]。对抗赛训练教学法,当学生进行体操专项练习时,因集体荣誉感以及好胜心的影响,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尽最大努力做好体操练习,提高学生体操专项能力。注意,在开展对抗赛训练教学法时,教师应及时注意对抗两方的情况,鼓舞士气,激励失败的人下次再战,提高师生关系,以此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对体操专项教学的喜爱。

4.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体操专项基础能力

以学生为主,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有效锻炼学生体操基础能力,为学生体操高难度动作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一直是国家教育改革的中心。在欧美国家高效体育教学中,其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学生先进行运动技能的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找到不足,提高学生积极性,此时,教师可进行示范并讲解动作,学生为了弥补不足而学习,有效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拥有较高的自主学习意识。而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先进性示范,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影响了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掌握。对此,在我国高校体操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进西方先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探索心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以此锻炼学生基本功,提高学生体操能力。

5.总结

综上所述,在我国高校学生体操专项教学中,仍存在一定问题,体操在未来工作中的缺乏,影响了学生甚至教师对体操专项学习的重视;体操教学方法模式化,影响学生对体操的学习与掌握;基础学习的不扎实,影响了学生对高难度动作的学习。对此,在体操专项教学中,教师可积极引入质量统计教学法、对抗赛训练教学法等新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意识,锻炼学生体操专项基础能力,提高学生体操学生能力,提高学生体育水平。

参考文献:

[1]汪康乐,邰崇禧,陈瑞琴.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改革基点及措施[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2):46-49.

[2]李利华.西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操教学能力培养的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9):120-120.

[3]颜维宝.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5(5):43-44.

[4]许海棠.试论初中英语的阅读专项教学方法[J].考试与评价,2014(1):12-12.

[5]汪康乐,邰崇禧,陈瑞琴.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学改革基点及措施[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3(2):46-49.

法学专题范文2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是桂西南地区唯一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由于学院位于祖国与越南边境的特殊地理位置,在校大学生面对各种思潮和意识形态的冲击相对较大,因此,加强对边境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特点   1.重专业,轻文化。由于高考录取相对偏低的文化成绩,使得体育类考生在中学时期学习文化课程的刻苦程度远不如理科和文科类考生,文化课基础自然也相对较差。   另外,在对体育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没有阅读过包括四大名著在内的中外人文经典,仅有少部分人表示如果条件允许将来会找机会阅读。人文价值的迷失、精神资源的匮乏、理想信念的缺乏,导致不少学生对理想的设定很低,对个人品位极不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是认识上走进了误区,由于体育专业的特殊性,学生们在学取“知识”的时候往往比较注重“技术”训练而忽视人文素养的提升。近年来由于就业形势的严峻,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较大的专业不对口现象,使得在校体育专业学生在术科方面的学习与练习积极性也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加强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修养,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宽、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从而在就业等方面提高竞争力,已经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团队意识与个性特征多样化并存。体育专业学生的个性特征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多样化。其心理特征的主要外在表现为:情绪外倾性明显,感性认知大于理性认知,容易兴奋与冲动;情感世界丰富,乐于交往,并且社交能力较强;个体意识强烈,爱争强好胜,不轻易服输。在行为上则表现出好动、好奇的特性,对喜欢的活动和工作,表现出明显热衷和兴致,在公众场合,自我表现欲望强,并且由于身体素质出色、社交能力较强等原因,对任务的执行能力也相对较强。这些特质与艺术类专业的学生较为相似,但不同的是,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个性特征多样化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体育专业的学生由于长期参加篮球等集体体育项目的学习、训练与比赛,在长期与老师、教练、同学、队友的集体生活当中养成了集体生活的习惯,并且要在团队中处理与身边不同角色人群的各种社会关系,因此也容易形成良好的团队意识和较强的集体荣誉感。把握住这个特点,对于体育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就会降低不少。   3.公众场合与私人空间的行为表现反差较大。长期的体育锻炼让体育专业学生拥有强壮的体魄、匀称的身材,加上性格外向、容易与人相处、善于与人交往等方面因素,因此,在公众场合,体育专业学生经常以阳光、健康的外表形象出现。然而在私人空间,他们自我要求较低,生活作风懒散,学习纪律散漫。对于这种在公众场合与私人空间反差较大的行为表现,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予以纠正。   4.自我控制能力差。由于体育专业学生情绪外倾性明显,感性认知大于理性认知,容易兴奋与冲动等特点,加之家庭背景和民族风俗带来的影响,往往容易因为细小的摩擦和纠纷引起打架斗殴事件;另外,由于平时疏于文化课程的学习加上文化理论基础较差等原因,体育专业学生在考试中舞弊的现象严重。这些原因使得体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受处分的几率明显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因此,更应该注重对这部分受处分的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体育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做好广西民族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理论指导,同时针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学习生活、文化诉求、价值取向以及思想动态的新情况、新特点,实事求是地确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力求在工作思路和方法上增强针对性,力争在潜移默化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很好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要做到在统一教育规律为基础的前提下,认真研究体育专业学科的教学规律和体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充分尊重体育专业学生的特殊性和个体性,采用科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对症下药。体育运动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具体的工作中,要挖掘体育本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式这一资源,把体育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挖掘和提炼体育专业学科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诸如奥运精神、国球精神、女排精神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其次,要确立有利于体育专业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培养目标,要有的放矢、不失时机地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各种途径设法满足体育专业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正当合理需求,注重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既要把体育专业学生造就成能适应就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又要把体育专业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创新能力、活动能力与道德品质协调发展的综合人才。再次,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体育专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导作用,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培养其具有积极进取的社会责任感和成为社会主体的意识。   2.注重人文素质教育培养,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首先,应加强教师、辅导员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辅导员队伍的综合素质。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比较而言,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比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影响要更为深远,教师的人文素质不高,就不可能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学生。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力量,对于学生思想动态的认知更为清晰,其本身人文素质的高低也对学生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学校应有计划地组织、举办师资讲习班、研讨班,为教师、辅导员提高人文素质创造条件,使其能够胜任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教学要求。其次,加强学风建设,积极开展人文活动,提高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和评价标准。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开展各种读书、知识竞赛、主题演讲等活动和提高各种人文学科的教学质量和评价标准,在系部营造积极向上而又充满竞争力的学习风气,良好的学风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在一种精神文化氛围中产生自律的个体意识,久而久之养成习惯,并内化为一种思想理念和行为规范,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入心、入脑的体现。#p#分页标题#e#   3.丰富教育载体,拓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渠道。在校内,要创建良好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创造更多的活动载体,开展科学向上、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特征和体育专业特色的学术、科技、文体等活动,使之有机结合并寓思想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崇左市是红八军龙州起义的发源地,要充分挖掘并利用当地的红色文化,开展特色鲜明、感染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问题;在专业方面,要积极组织各个项目的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让学生能够夯实专业基础。在校外,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积极投身于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中,并把活动成绩纳入德育考核范畴;通过开展勤工俭学、助残扶困、志愿者服务等各种公益性社会活动,为学生提供平台,使之在体育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与运动队训练相对应的是,鼓励支持学生走出校门参加比赛,以赛促学,在比赛中培养其竞争意识、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另外,在网络发达的社会,要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和学生喜欢上网的特点,力求将深奥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体育专业学生最关心的问题结合起来,建立寓教于乐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以吸引学生主动使用,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4.加强对受处分、家庭贫困学生的教育与人文关怀。   受处分学生心理较为敏感,容易激动,如果不注意教育方法,很容易造成教育效果适得其反。因此,对于受处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从他们的主体需要出发,尊重他们自身发展规律,重视其身心的全面发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尽量减少他们的抵触情绪,尽可能地与他们建立起相互信任的良性沟通和互动关系。根据学生家庭条件不均衡的现状,加强家庭贫困学生群体的教育,及时矫正贫困学生存在的无奈、自卑、封闭等心理问题,与学工处等职能部门积极合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学生联系兼职工作,在解决贫困学生勤工助学问题的同时,又使学生接受市场竞争的洗礼,增强社会责任感。

法学专题范文3

已有《经济法》内容体系存在着课程目标错位、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确定纠缠不清、课程内容体系杂乱无章与无法体现经济规律等缺陷。因此,在《经济法》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过程中,首先,需要确立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目标,体现通识教育的客观要求。其次,在此目标下,《经济法》内容体系应该以民商法为基础,其内容选择要以“实用够用”为导向。最后,要以经济规律重新构造《经济法》的逻辑“龙骨”,让鼓励创造财富和自主创业的职业导向成为课程教学的主线。

关键词

经济法;民商法;经济规律;课程目标;内容体系

基金项目:

本文是2014年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经济法》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主持人——李炼,项目文号——粤教高函(2014)97号。

非法学专业的法学课程是法学教育的内容之一,而相应的《经济法》课程则在非法学专业的法学课程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加强对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课程(以下简称《经济法》,以此区别作为部门法的经济法。相应的法学专业《经济法》则称《经济法学》)的教学研究,不仅对非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具有意义,也对法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素养培养具有借鉴价值。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明确了我们的经济改革方向——让市场而不是政府在经济领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新形势下,有必要对《经济法》内容体系进行重新定位和审视。

一、《经济法》内容体系的基本认识

(一)《经济法》课程目标错位

课程目标是指通过课程教学所要实现的具体目标,主要分为认知类、技能类、情感类和应用类等四个层次。课程目标决定着课程的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组织安排及教学方法。然而,受法学专业部门法意义上的经济法的影响,许多高校长期以来混淆了《经济法》与《经济法学》课程目标的区别,把《经济法》开设成了《经济法学》。《经济法学》的课程目标,是以法律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培养和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经济法治意识与对经济法律信仰,使之具有经济法律思维能力、操作经济法律的能力和拟定经济法律规范性文件的能力①。而《经济法》的课程目标,则在于学法、懂法、用法,而非研究法;“学以致用”是其课程教学的核心目标,即掌握直接应用型知识,具有第一线实践能力②。显然,与《经济法学》的“职业能力”培养要求相比,《经济法》在认知、技能、情感和应用等四个层次上的要求,都应该降低。正是课程目标的错位,导致了《经济法》内容与教学的严重“法学化”。

(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确定纠缠不清

早期的《经济法学》和《经济法》都是建立在“大经济法”(又称广义经济法)概念基础上的,把许多民商法的内容纳入了其中。但随着1986年《民法通则》的颁布,这种广义经济法的观点失去了立法基础。1993年我国《宪法》宣布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广义经济法概念更进一步失去了相应的经济学依据。从此,《经济法学》进入了狭义经济法时代,即只以纵向经济关系为调整对象,以宏观调控法和市场管制法为核心,民商法不再被包括在其中,即与作为部门法的经济法相一致。但《经济法》则仍停留在广义经济法阶段,尽管具体内容也在与时俱进。于是,《经济法》在内容的选择与安排上,就深深地打上了经济法性质与定义之争的烙印。需要注意的是,法学界对经济法性质与定义之争,是以狭义上的经济法概念为基础的。但《经济法》却从来都是与经济有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即采用的是广义经济法概念③。诚如有的学者所说:“民法也可以说是经济法,而且我认为是最基本的经济法。④”这样,《经济法》在内容体系上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理论与逻辑上的不自洽性。

(三)课程内容体系杂乱无章,无法体现经济规律

虽然在广义经济法概念下,根据其内容是否包括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法律,《经济法》还可细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即包括民商法的内容也包括政府干预市场的内容;另一种则是以民商法为基础而不涉及政府宏观调控和监管市场的内容。但后者并不占主导地位。纵观已有的《经济法》的教材,各章前后顺序排列都比较随意,不仅单元模块的划分缺少学科依据,而且单元模块内外之间的逻辑联系也不强。对法学专业而言,《经济法学》与经济学之间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经济法学》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宏观经济学,经济学在《经济法学》中居于本原地位。因此,《经济法学》也获得了“法律对经济关系的翻译”之评价,以致法学界将二者关系形象地概括为“三分法律、七分经济”⑤。但是,在《经济法》中很少有教材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为主线,对其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编排。这与《经济法学》的所具有的经济规律性形成了鲜明对照。

二、《经济法》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的重新定位

(一)课程目标要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

在大众化高等教育的时代,高校本科教学的最主要任务,就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专业技能和实用能力。《经济法》课程目标的确立,应尊重学生的本专业基础,提高学生对法律知识学习的兴趣,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应用能力为导向⑥,从而构成对其本专业能力的必要支撑或补充。对一个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与课程设置而言,宽视野、厚基础、重能力的目标是必要而恰当的。但就其中的一门课程而言,要完整地体现这一目标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就《经济法》而言,所谓的宽视野,只能是非法学专业而不能是法学专业的“宽”;相应的厚基础与重能力也只能是指本专业而非法学专业的“厚”基础和“重”能力。显然,《经济法》课程目标的设计应与非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的相适应,即应以其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实用够用”为导向,注重法学思维模式的培养和法律精神的熏陶。

(二)课程内容体系应以民商法为基础

对非法学专业而言,《经济法》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而《经济法》的开设,就其初衷来说,是希望学生了解一些诸如合同法等与市场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但这些恰恰不是部门法意义上经济法的内容,而是民商法的内容。与其说它是经济法,不如说它是有关市场经济或创造财富的法更为恰当。而从非法学专业的角度考虑,民商法的内容不仅构成了其专业素质的基础,也与其在专业中课程体系中性质与定位完全符合。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而言,《经济法》中的宏观调控法与市场监管法的内容,则显然属于“奢侈品”的范畴。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经济法》主要内容,主要就是法律的一般知识与经济合同法,并不包括宏观调控法和市场监管法。现在,随着市场在经济领域作用的提升,在客观上也为《经济法》的内容体系调整提供了新的机遇,从而有可能改变已有《经济法》在内容体系上存在的理论与逻辑上的不自洽性。

(三)要以“实用够用”为导向构建内容体系

在法学专业与非法学专业说语境下的“实用够用”内含是很不相同的。为了克服现有《经济法》中存在的“法学化”倾向,我们需要对《经济法》的“实用够用”的标准重新界定。“实用”是指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对职业能力形成所不可或缺的单行法律内容,打破法学界各家各派对法学体系与内容上的理论划分。在具体内容的选择上,就要以民商法为基础,辅之以体现学校办学定位与特色的法律内容(如金融法,但要侧重于其中的民商法属性,淡化其中的调控与监管属性),并删除一些非实用性的部门法意义上的经济法体系内容,比如经济法律关系、经济法责任、产业政策法、国有资产管理法等。“够用”是指课程内容要与其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相适应,注意平衡好各知识模块在课程中的学时或比例关系。在有限的课时内,只能设置与之相匹配的知识模块。况且,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使得在大学阶段一次性所获得的知识不足以够用终身,短短一学期的《经济法》学习更不足于使学生具备解决整个职业生涯中所有可能遇到的法律问题的知识与能力。因此,“够用”是有时间节点的,应该是指在学生离开校园后的三到五年内,使之初步具备处理职业或创业相关法律问题的知识与能力,就为“够用”。必须强调,让非法学专业学生像法学专业毕业生一样拥有独立处理有关法律实务的知识与能力,这从来都是个“梦”而不切合实际。因此,《经济法》只能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经济法治理念,使之具备与法律专业人士进行交流的基本能力,法律细节和技术操作就交由法律人来完成好了。为此,《经济法》各知识模块的内容要以最低限度地满足专业需求为限,不作过深解读,简单实用为宜,够用有用为好。显然,对“实用够用”的定位,必需结合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律基础知识薄弱、专业所需内容宽泛、总学时有限、对各知识模块的要求不能过高等特点。在实际教学中,要求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制度的介绍,点到为止,不要过分纠缠于细节规定,在“量”与“质”之间达成平衡。至于那些需要了解却无法细讲的具体规定,可通过师生交流或学习指导书来完成,也可以交由学生课下自主学习。90后大学生已经具备通过网络获取知识和学习的能力,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

(四)要体现通识教育的客观要求

我们反对为了提高专业针对性,按不同专业选择不同教材、设置不同教学大纲的做法。因为绝大部分文科专业所必需的核心内容都是基本相同的,所不同的是各专业对某些知识模块的要求有所区别。需要强调的是,这种差异性在很大程度上都带有人为主观性,进而表现为本科教育认识定位的局限性。实际上,这些差别也不足以突破课程整体内容框架。这也恰是通识教育成为本科教育发展趋势的一个客观基础。对此,以通识教育为导向,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重新划分是必要的,并已经成为各高校课程设置改革和探讨的现实要求。这就需要在具体确定不同专业共同知识内核的基础上,尝试重点模块式教学。就《经济法》而言,首先需要为全体学生设计必须学习的基础知识和共同知识,从而提炼出教学重点模块。至于如何满足各专业对经济法各单行法律的不同需求,完全可以交由任课老师在此模块下有选择地进行特色或个性化教学。要在《经济法》内容体系的构建上,为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和发挥教学自治原则留有一席之地。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通识教育不仅有利于实现或符合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管理要求,也有利于鼓励自主创业的新“就业”观念的实践。对于后者,《经济法》的内容体系也必须予以充分关注。因为民商法在本质上具有鼓励通过市场竞争自由创造财富的立法导向,从而构成了自主创业实践的法律基础。

(五)要以鼓励创造财富和自主创业为主线

市场经济是创造财富的有效运行机制,《经济法》内容体系的重整,要揭示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要在各单元模块之间明确其逻辑关系。《经济法》由传统法学学科衍生而来,与其它部门法一样,其以权利义务作为观察、思考、解决经济问题的基本线索,用“法律的眼睛”看市场,用“法言法语”阐释市场规律,《经济法》的基本范畴无不充斥着传统法学的理论框架、内容和术语。但《经济法》从来都是一门以市场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交叉学科,其发展从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中汲取了有益的营养并藉此获得了正当性基础,经济规律或企业成长规律本身就构成了经济法的逻辑“龙骨”。在新形势下,我国的经济增长已不能再依靠“强”刺激。总理已经就未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画出了清晰的“路线图”:政府要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无禁止皆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的原则制定三张清单,即“权力清单”,讲清政府应该干什么;“负面清单”,指明企业不能做什么;“责任清单”,政府要起到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这“三张清单”具体地说明了政府和企业、民众各自应该担任的角色,也体现了我国对宏观经济调控的一种创新思路⑦。由此标志着中国财富配置将发生历史性大逆转⑧,一个草根创业大众创新的浪潮正在九州大地涌动,也为《经济法》内容体系逻辑主线的构建提供了指导和借鉴。以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新改革为契机,明确鼓励大众创业、草根创业和积极创造财富为主线,可以揭示各知识单元模块内外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经济法》不能单独以传授法律知识为唯一目标,教师应充分了解所授专业的基本内容,以法学学科的视角结合专业学科的需要传授法律知识,解读市场经济活动特别是创业与创造财富过程中出现的法律行为和现象、法律特征和法律规范,围绕职业行为包括创业与创新行为讲授《经济法》的内容。在相应内容体系建构上,应当以经济管理思维理顺各知识单元模块内外之间的逻辑关系,使经济法不再是非法学专业学生的异质学科,由此帮助学生获得知识、思维同源的同质学科体验。

三、《经济法》内容体系的阶段性实践

基于我校财经金融类的专业特点和学生实际需求,我们把《经济法》所指的经济法,定义为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有关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课程目标为,通过对经济法理论的学习及其实际应用的培训,使学生了解与市场经济有关的法律知识,掌握与其从事职业具有密切联系的经济法律的基本内容,使之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有关经济法律问题的能力、素质和经济法治意识,能与法律专业人士进行有效的沟通,为今后从业避免相关法律风险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整体教学要求为,正确认识《经济法》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力求对课程的体系、结构及具体内容有一个总体把握;牢固掌握《经济法》课程所涉及的重要法学和经济学概念,从法学和经济学两个层面把握经济法的具体规定及内涵;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和依法而为的思维与方法,提高案例分析和防范经济风险的能力与自觉性。与此课程目标和教学要求相适应,在我们的《经济法》阶段性实践中,其内容体系包括五部分:

(一)第一单元:经济法基础知识

本单元只有一章,即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为课程学习的入门章节。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法概述、基本的民商事法律制度等,其中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诉讼时效是其重点,学习关键在于理解经济法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和掌握若干民商事基本法律制度,这些内容是与市场经济有关的重要的法律基础知识。

(二)第二单元:市场经济主体法律制度

本单元共二章,即第二章非公司企业法律制度与第三章公司企业法律制度。要求在初步了解我国企业基本形态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有限责任、无限责任、连带责任等基本概念。本单元强调要从无限责任到有限责任、从资本实缴制到折衷制再到认缴制、从公司登记的审批制到核准制再到进一步简化程序的过程中所发生的法律变化,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公司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与依法经营的关系,牢固树立财富创造与经济自由相统一的现代公司制度理念。其教学主线是:鼓励和保护财富创造及其财富创造者积极性。

(三)第三单元: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制度

本单元共三章,包括第四章物权法律制度、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和第六章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本课程的重点。物权法律制度要以物权法定原则为核心,培养学生的财富和产权保护意识。合同法律制度要以契约自由或当事人意思自治为原则为骨干,培养学生重合同、守信用的契约精神。知识产权法律制度要以激励市场主体通过自由创新的方式创造财富为导向,使学生明白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是一项鼓励天才通过智力投资创造财富的集经济、管理和法律于一体的综合制度,是尊重知识与尊重人才口号的法律化和制度化。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自由经济,自由的前提是产权明确与产权保护。而产权的自由流通与交换,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相关主体创造财富与财富积累的基本途径。因此,产权确认、保护、流通与激励是第三单元市场经济基本法律制度内容的教学主线。其中,产权保护、流通与激励是本单元内容的基本精神。

(四)第四单元:金融法律制度

本单元共三章,包括第七至九章的银行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和保险法律制度,既与我院办学的行业定位密切相关,也突显了本课程的特色。其中,商业银行的“三性原则”、证券法的“三公三反”原则和保险法的“最大诚信原则”是教学的基本要点。第四单元金融法律制度与前三个单元的关系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富的创造离不开金融支持和金融法治建设。本单元中各章的逻辑关系是,任何企业的成长壮大都需要银行提供相应的贷款与服务;但为了分散银行风险,科技创新型和大型公司的资金需求,则应更多地通过证券市场筹集;而企业经营过程中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许多风险,借助保险制度进行规避或为之保驾护航就是必然的选择。为此,本单元的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实体经济与以金融为核心的非实体经济的关系,从法律上准确把握和理解金融业的规律与特点,实现两者的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

(五)第五单元: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本单元只有一章,要求重点了解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终止和解除,劳动纠纷的解决机制等实际需要且常用的内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第五单元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内容与维护经济自由和保护、鼓励创造财富的法律制度并行不悖,而且其作为维护人权、体现人本关怀和实现劳资两利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在现代法治国家更被称为第二宪法。因此,本单元强调,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乃自由或经济自由的应有之义,是市场经济法律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是鼓励财富创造的经济。作为以市场经济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法,其核心功能在于通过产权制度鼓励财富创造行为和维护自由竞争的环境,产权的确认、保护、流转和对竞争自由的呵护是经济法价值得以实现的内在驱动,以其为逻辑主轴自然也就成为重构《经济法》内容体系的不二选择,课程第一、二、三和四单元之间的逻辑关系正是根植于此。而第五单元与前四个单元的关系是,创造财富是有底线的,即必须建立在人类文明和基本人权的基础上。其中,经济法基础知识、公司法、物权法、合同法和知识产权法是本课程的教学重点。

四、结语

我们对《经济法》内容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也只是刚刚开始。其内容体系是否较为科学和可行,是否有效解决了原有《经济法》课程目标与内容体系上的不足,不仅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入研讨,更需要时间和不断实践。但在新晋本科院校应用教育风涌云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毕业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如何在基础课程教学中贯彻应用精神?……新时期、新任务、新挑战,《经济法》还在路上——朝着中国改革必须直面私法缺失和薄弱的方向⑨!

作者:陈叶茂 李炼 单位:广东金融学院法律系

注释:

①谭正航.法律职业能力培养:法学本科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定位.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8).

②巩丽霞.应用型本科高校经济法教学改革探讨.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10).

③《经济法》中讲民法内容的典型代表教材为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编.经济法.中国财经出版社(每年更新)。较早的此类教材有:黄中明主编.经济法概论.西南财大出版社.1994;吕开然,等.经济法基础教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4.

④高程德.经济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⑤李文琪.多重思维培养目标下的经济法学课程教学.新课程研究.2013(2).

⑥韩雪琴.职业能力培养框架下经济法教学材料体系的创制.辽宁高职学报.2012(4).

⑦周俊生.中国经济调控新思路.?望中国.2014-10-16.

法学专题范文4

关键词:流体力学;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方法

1流体力学特点及与土木工程专业的关系

在土木工程专业中有广泛应用,例如对铁路、公路隧道中压力波特性的研究是铁路、公路安全、经济运行的保证,研究解决风对高耸建筑物的荷载作用和风振等问题,要以流体力学为理论基础,流体力学中多孔介质中水的流动与土木工程实践中地下水排除的技术方法密切相关[2],随着科学的发展,防洪、河道治理、灌溉、交通运输、水力发电等都离不开流体力学的专门知识和对水流运动规律的深入认识;而在西北湿陷性黄土地区,高层房屋及地铁工程的修建更需要人们把握水的渗流机理和特性[3]。同时,“流体力学”课程涉及数学、力学、物理学等多学科,理论性较强,内容较抽象,公式繁多且其推导过程复杂,涉及高等数学相关知识较多,是一门理论性和工程实际意义都较强的课程[4]。根据上述特点,在“流体力学”的教学过程中应针对其课程本身特征,结合工程实际,开展既有趣味性、应用性又有科学特征的教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土木工程专业对流体力学课程的教学要求,为提高教学效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在教学目标制定、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法运用及知识逻辑结构建构上应充分考虑各相关因素,研究适合土木工程专业的流体力学教学方法。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流体的特性和流体力学知识体系构成。使学生掌握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技能,为以后从事相应的科学研究、工程应用和实际操作,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2.2能力目标

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将流体力学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即运用流体力学的原理和规律解决本专业中的流体力学相关问题。

2.3素质目标

具备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把现象与理论结合起来,形成水文化概念,具备探索科学真理的主动性,增强对物理原理的直觉。

3以流体的粘性为例构建教学逻辑体系

如何实现流体力学教学目标,知识点的选取及知识呈现的逻辑结构具有重要作用。合理的教学逻辑体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以很好地保证学习效果。同时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实现素质教育。现以流体的粘性为例,探讨如何构建教学逻辑体系。“流体的粘性”属于“流体力学”课程第一章:流体及其物理性质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是学生学习后续课程的基础。“流体的粘性”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是流体特有的性质,同时又是一个学习的难点。学生学习粘性的前期基础是对流体的流动性、压缩性、膨胀性、连续介质模型已经掌握。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设计讲授结构及方法,在讲授知识点时其逻辑结构采用实验法、对比法、演绎推理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首先有一个在现象层面的认识,然后揭示粘性的本质,并对不同流体粘性的变化规律进行总结对比,引导学生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最后采用问题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3.1背景知识

背景知识的设置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其主要作用在于采用浅显易懂的语言,生动直观的图片视频等,从已有知识出发,增强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动力,增强学习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在流体粘性教学中首先回顾已学知识点流体的流动性,进一步提出决定物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在于物质的物理状态:气、液、固三相内部结构的不同,强调粘性属于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并最终引出将要讲授的由物理状态决定的另一物理属性:粘性。

3.2引出问题并给出粘性的定义

为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将知识点与自然现象结合起来,并最终上升到理论高度给出知识点的定义。以粘性的教学为例,课堂中将列举由于粘性作用而产生的现象,例如倾倒水和蜂蜜时,流体的流动特征不同,启发学生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从而给出粘性的定义。

3.3理论探讨

为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充分体现流体力学内在特性,在定义的基础上开展理论探讨。例如探讨粘性的本质,粘性形成的原因:粘性是施加于流体的应力和由此产生的变形速率以一定的关系联系起来的流体的一种宏观属性,表现为流体的内摩擦。为加深理解,在课堂上演示流体粘性的实验视频,列举平推一本书的首页,不同页面移动距离不同的例子,并将流体的粘性与固体的摩擦力进行对比,对牛顿内摩擦定律采用板书的形式,从而使知识点更清晰,更符合学生的接受知识速度。根据粘性提出理想流体和设计流体的概念,结合粘性本质,强调粘性忽略的理想流体可以使工程计算简化的实践意义。

3.4影响因素与应用

在从现象到本质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后,接下来又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结合,从而增强知识的应用型。例如通过讲述粘性的变化规律,将知识点落实到应用中。讲授流体粘性随流体种类、流体温度、流体压力而变化的规律,并将气体和液体的变化规律进行对比。再次强调,之所以粘性变化规律不同是由于其物质微观结构不同,以气体为例,说明粘性形成和变化的原因,气体分子的速度是由平均速度和热运动速度两部分叠加而成,前者是气体团的宏观速度,后者决定气体的温度。若相邻两部分气体团以不同的宏观速度运动,由于它们之间有许多分子相互交换,从而带来动量的交换,使气体团的速度有平均化的趋势,这便是气体粘性的由来,由于温度升高动量交换增强,因为粘性随温度升高而升高。通过物质微观结构的动画,使讲解更生动,增强学生探索现象背后本质的主动性。最后列举生活中应用粘性的列子,将理论最终应用到实践中。

3.5提出问题

为增强学习效果,调动学生积极性,知识讲授完成后,提出相关问题,一方面可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合理的问题设计将启发学生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4教学方法融合

流体力学教学在内容上分为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个板块,在教学方法上分为传统板书与多媒体网络教学等现代教学方法两种模式。实验教学相对于理论教学具有直观性、实践性、综合性、设计性与创新性[7]。传统板书形式较单一,需要学生有较好的学习自觉性,但同时对某些推导类内容较符合学生学习节奏,记忆深刻。现代教学方法可以呈现更生动的内容,借助于网络教学,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各教学方法的优势,实现各教学方法融合,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1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渗透

在理论教学中,播放反映流体规律的相关实验视频,从而避免理论教学的生涩枯燥,同时使学生对接下来将要进行的实验有一个认识。在实验教学中,为保证教学质量,采用小班教学的方式,实验前布置思考题,在教学过程中,实验老师可以实现充分的指导,并通过提问、演示等方式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将实验与理论对应起来。同时,为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除常规实验外,还鼓励学生设计开展创新性实验。

4.2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

除了课堂讲授外,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后资源,使学生以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所学知识点。布置学生搜索反映流体力学现象、解释流体力学原理的图片和视频,并把有价值的结果在课堂上展示。以毕博系统为平台建立包含知识点、课件、作业、试题等的网络资源库,有效提高学生的课下学习效率,加强学生和老师的互动。

5结论

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和流体力学的特点,提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进行知识点逻辑结构构建,将各种教学方法融合,实践表明可以有效地提高流体力学的教学效果。以流体的粘性为例,在教学中首先采用生活中流体粘性作用的现象来引出问题,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探索现象背后科学真相的能动性。采用将流体和固体进行对比的方法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最后又将科学规律与现实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掌握概念的同时,又可以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因此,在流体力学的教学中合理地构建教学逻辑结构,采用视频、动画和板书等多种教学形式、注重规律与实践的结合,可以实现培养高素质工程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维,贾月梅,王根伟.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流体力学”教学改革思考与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8,10(40):61-63.

[2]薛向东,陈勇民,童芸芸,汪华.基于专业认证的流体力学教学实践[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8,12,30(6).

[3]郑健.基于地域特色的大土木水力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高教学刊,2016(16)::80-84.

[4]杨闻宇.土木工程专业流体力学课程基本理论及其应用的课堂教学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8,12(51).

[5]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新工科”建设复旦共识[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0-11.

[6]高红斌,张汝琦,孙楠,等.认知策略在“工程流体力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力教育,2010(1).

法学专题范文5

关键词:法学专业;教学能力提升;制度机制保障

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均表明,教学能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因素中最直接、最明显和最具效力的因素[1]。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方面的重要体现。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强调要多措并举,全面提高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对高校本科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如何提升高校法学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对每个高校的法学院(系)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法学专业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经调查发现,无论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内一流法学专业高校、地方重点建设高校还是一般普通高校,在确定法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方面大体相同,要求毕业生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和能力:系统掌握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精神,从事法律专门工作的实践能力。与之相适应,作为传道授业的法学专业教师应当具有相匹配的教学能力。所谓教学能力是指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顺利从事教学活动所表现的一种心理特征[2]。一般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组织与操作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教学认知能力是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定理发展和概念等的概括化程度,以及对所教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自己所使用的教学策略的理解程度。其反映着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特点、教学方法与策略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判断能力。教学认知能力直接影响教师对所教学科内容的选择和分析,知识的有效组织和呈现方式,是提高教学工作效能的前提[3]。而教学组织操作能力则是教师为达到教学目标,取得教学成效,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系统管理和操作能力。包括言语表达能力和非言语表达能力。这是课堂教学中最直观、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教学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是指教师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且有组织地对教学领域中所存在的问题及现象进行研究,以探索和认识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时所必备的心理特征。当然,对于法学专业教师而言,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法学理论知识和法律实践能力是教学能力的基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截止至2019年,全国已有53所拥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培养了近万名法学博士,已经基本能够满足高校对高层次法学教师的需求。一般而言,取得法学博士学位代表其具有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满足法学专业本科教学所需要的知识储备。然而,教学乃是一门实践学,有其独特的原理、原则和方法、手段,未经培训和历练,无法达成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教育部、省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均规定了新入职教师要进行岗前培训,考核合格才能取得高校教师资格。有些地方的岗前培训仍是老三门课:“教育知识与能力”“高等教育法规概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有些地方的培训内容更加突出教学技能,如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指导意见》指出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素养与理念”“教学理论与技能”“信息技术与运用”,参训教师还须参加不少于一个学期的教研实习,以提升教学科研的实践能力。法科生没有经过系统的教师教育理论学习和训练,不仅缺乏心理学理论知识,而且不能完全掌握教学规律和规范。经过短暂的岗前培训,不足以满足现代教学需要。实践证明,不仅新教师普遍缺乏教学能力,部分老教师同样也缺乏良好的教学能力,有的老教师甚至还缺乏法律实践能力。教学能力、法律实践能力短缺,制约了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的需要。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缺乏有效实践锻炼的客观原因,也有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主观原因,需要从学校制度机制层面和教师个人主观层面加以解决。

二、学校层面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路径

(一)加强制度保障。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和加分清单制度。法治人才是参与治国理政,确立规则、利用法的原则和规则解决纠纷的专门人才,职业道德是保证其正确履职的内在素养。因而,言传身教的法学专业教师首先应当有道德情操、仁爱之心,不仅是道德义务,也是《教师法》等法律规定的义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校应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要素,建立师德师风评价考核方案,建立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制度,将严重违反高校师德规范的行为列入“一票否决”内容,同时建立正向加分清单,将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和加分清单运用在教师年度考核、职称评审及评奖评先等方面,引导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提高自身职业素养。2.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引导教师自觉提升教学能力。以往,政府及高校更加突出对教师科研业绩的考核,科研业绩在荣誉授予和职称评审方面占据了突出的地位[4]。有些政策比如“浙江省151人才工程”“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等,在文件内容上并不唯科研,但各高校在实际申报时,无一不是以科研为量化指标,这种导向直接造成了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近几年来,党和国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高校教师,老师是第一身份,教书是第一工作,上课是第一责任”[5]。在重视科研质量的同时,将目光回归到教学,要求在政策导向上重视教学,坚决落实提出的“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重要精神。要贯彻和落实国家高等教育振兴计划,还需要政府及高校在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评审、荣誉授予及其运用方面提高教学业绩比重,特别是改革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推行重视教学质量为导向的教学型教授评审制度。此外,虽然很多高校都设置了类似“卓越教学奖”的奖项,并对获奖者给予了数额巨大的物质奖励,但囿于政策惠及面过于狭窄,鼓励教学的正向激励作用没有取得理想效果,需要调整政策,扩大奖励惠及面。在教学评价方面,建立更加客观、合理的评价体系。教师教学水平高低往往依赖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指标设置是否精细、符合教学能力影响因子以及如何保证不同年级学生评价的客观性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现阶段教师教学水平是否符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各项目标要求,是否达到传授知识、提升能力、创新思维和提高道德情操的要求,是缺乏客观合理的评价体系的。3.完善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是一个实践、总结、反思和改进的螺旋上升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教学实践。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不仅需要培训,更需要调动教师的自觉,任何形式的外部要求都要通过教师自主发展的需要发挥作用。不少高校对教师进行入职培训时侧重高等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等课程,虽然也开展了教学技能的培训,但学习形式多是行政性的自上而下的统一要求,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训练和指导,尤其是对专业课程的教学和教学技能、教学研究能力重视不够。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学科特点及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制定科学而系统的师资培训体系,既要对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系统知识和理论、教学策略等先进教学理念、知识的统一培训,又要根据专业要求和教师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的培训,长期和短期相结合,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形成教师培训常态长效化。由于高校普遍不实行教师坐班制,所以推行和吸引教师参加教师教育培训难度较大。为摆脱组织重视,教师轻视的局面,不仅需要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营造良好的教风,更需要将教师培训考核、教学评价纳入年度绩效考核、聘用考核等指标体系中,以制度促学习。

(二)加强机制保障。1.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引导教师成为“双师双能”型人才。“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法学知识必须要向实践知识转化,又要从实践中发现法律治理存在的问题,从而服务于法学理论的发展。法学专业教师既要有传授法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又要有运用法律实践知识的能力。大多数新教师从高校到高校,还没有法律实践的经历,不熟悉立法、司法以及行政执法等法律实务活动,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不佳。为解决法律实践知识和能力短缺问题,高校应鼓励新教师到律师事务所、司法机关等法律实务部门实习,并将实习考核情况纳入新教师业绩考核中。当然,也需要警惕法学教师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兼职工作上,出现本末倒置现象。学校或者学院(系)如何寻求教师法律实务与教育教学之间的平衡,是一件十分考验高校管理人员智慧的事情。2.推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形成以老带新机制。围绕教学目标,教什么、怎么教都极具实践性,教学是一门浓缩教育学、心理学、逻辑学、语言学和组织管理学等综合知识的领导艺术。教学过程不仅要求教师能够明确教学目标,吃透教材知识点,还要具有教学的方法、语言表达和反思等能力。这些教学必备素质和能力,尽管可以通过培训、观摩和理论学习得到提升,但采取“师徒制”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职前教师教育和在职教师培训远离实践的不足,因而日益成为新教师“转正”前的必备“课程”[6]。为更好实现“以老带新”,提升新教师教学能力,需要建立导师遴选制,采取共同备课制、“双师同堂”制和互相评议制。具体表现为从教学名师中遴选教学导师,师徒共同备课,徒弟讲课师傅在课堂上及时指点,并听取学生的意见,真正做到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课后再评议,反复实施一段时间。3.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增强教师提升教学能力的内在动力。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基本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会产生更高层次的尊重、自我实现的精神需要。精神需要的满足,是促进教师自我提升的内驱力。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助于满足教师精神需要,激发教师完善业务能力,提高教学水平的动机。首先,高校高校法学专业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路径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教师的需要,关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为教师提供所需的帮助和支持;其次,建立精神激励为主导的激励政策,通过加大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能力在评奖评优和职称评审中的比重,开展教学技能竞赛等,引导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教学活动中;再次,大力宣传教学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示范作用,营造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激励教师认同教学、热爱教学。

三、教师个人层面提升教学能力的路径

教师要站稳讲台,胜任岗位,有效开展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培养和提高教学能力的主阵地。根据法学专业对教师教学能力和素质的要求,结合课堂教学现状,教师要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一)树立“人本教育”理念。教育始终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学也是以培养人才方案为出发点和归宿。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总体目标和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的法学教育培养目标,在教育教学中必须观照学习者的灵魂,而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积和技能的训练[7]。在这种理念指导下,就会正确看待教和学的关系,不至于走向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绝对支配,无视学生主体性的“教师中心论”,也不至于认为教师只起到引导学生学习兴趣,满足学生需要的“学生中心论”,而是充分重视教师在教中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中的主体性[8]。树立“人本教育”理念,教师就会充分重视自身在教学组织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尊重学生、重视学生反思和知识迁移。这种理念也能进一步引导教师根据不同情形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

法学专题范文6

[关键词]专题教学法哲学与人生人生哲理篇

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是中职学校德育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同时课程内容涉及到哲学理论,传统的课程教学感染力和引导认识相对枯燥,理论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能将这门课程的内容用既简练又通俗易懂的方法授于学生,是所有德育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珠海市卫生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德育教研组开展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校本德育课程特色创新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从中创新性地提出了“专题教学法”。

1专题教学法的背景

学校按国家规定开设了6门德育课程,在按要求开设足够课时的同时,又能体现专业特色。但不足之处也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在:①德育课程交叉重叠的内容过多,不同课程的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向学生讲授同样内容的知识。既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学效果也不好。甚至还有可能出现不同教师就同一内容讲授不同的观点,让学生无所适从。②2013年版的4门核心课程职业道德与法律、职业生涯规划、经济政治与社会和哲学与人生虽然编写的很好,很符合“三贴近”原则,但在很多方面未能体现《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要求,许多地方有待完善。③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的要求,中职学校应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统领,在德育课程中融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科学设置教育教学内容”。鉴于上述情况,学校德育教研组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以如何全面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德育课程教学中、如何全面落实礼行德育的“三贴近”(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等问题,开展了“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校本德育课程特色创新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课题组和德育教研组从中职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经过分析和梳理,将哲学与人生等4门核心课程和校本《十礼百行》读本进行整合,在原统篇教材的基础上形成四大新模块,以“专题教学法”的形式编写了相应的专题教学指引。经过整合后形成的四大德育课程新模块,具有课程主线清晰、主题鲜明、知识点完整、课程内容不重复、紧贴中职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特点。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改革后,以人生哲理篇的形式呈现,新改革的人生哲理篇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和谐”,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为主线,以分析解决中职学生最切实际的人生问题为主题和落脚点,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智慧启迪学生人生,让中职学生学会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思考人生、思考社会、思考世界,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2专题教学法的运用

人生哲理篇打破了以往按章节授课的局限性,以专题的形式呈现,每节课都有一个专题,围绕专题的展开授课,并有机地结合原课程内容编写相应的专题教学指引。

2.1人生哲理篇专题教学内容的划分

人生哲理篇将部分课程依照知识点的相关性和授课的前导和后续授课进度做好充分分析,然后进行整合,同时,调整授课进度,将课程分为6大专题进行授课。具体划分如下:原有教材第十课、十一课的内容整合在一起,以“人生理想篇——梦想多一点,空虚少一点”为专题一内容;教材第一课内容改为“人生选择篇——踏实多一点,轻浮少一点”,设为专题二内容;教材第二课内容改为“人生行动篇——行动多一点,空谈少一点”,设为专题三内容;第四课的内容设为专题四“人生态度篇一:人生关系——人脉多一点,封闭少一点”;第五课内容设为专题四“人生态度篇二:人生发展——希望多一点,失望少一点”;第六课内容设为专题四“人生态度篇三:人生动力——自省多一点,借口少一点”;第七课内容设为专题五“人生能力篇一:知行统一——实践多一点,想象少一点”;第八课内容设为专题五“人生能力篇二:明辨是非——警醒多一点,上当少一点”;第九课内容设为专题五:人生能力篇三:创新能力——创新多一点,守旧少一点“;将十三、十四、十五课设为专题六“人生价值篇——奉献多一点,自私少一点”。课程调整以及教学方法的改变后,学生每次上课都明确一个主题,围绕主题进行讨论、思考,与自身实际相结合,最后应用到实际行动中。

2.2每个专题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进行授课

课堂上,先由教师引用故事或视频等导入,抛出问题,再运用故事、案例等让学生进行充分讨论,由学生先归纳知识点,教师进行点评补充并引出哲学理论观点,最后将知识点和哲学理论应用到实际行动中。如讲专题一“人生理想篇”时,先给学生观看一个视频《中国梦》,得出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要有目标和梦想,实现中国梦是我们全国人民努力的方向和梦想。然后,提出问题——人生的发展能不能没有理想和目标?通过案例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人生发展能不能没有理想和目标。如果没有,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和危害?接着讲述案例“哈佛精英的人生轨迹”,让学生开展讨论,最后得出结论: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美好目标的向往和追求,人生发展必须要有正确的理想和目标。这样,人生才有前进的方向和发展的动力,是人成功的保障,推动社会的发展。接着,分析问题——人生理想与目标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向学生设问引思:人的理想与目标与社会发展、社会历史规律是否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学生先自行思考与讨论:是不是所有的个人理想和目标都能实现?个人的理想和目标能超越社会现实吗?教师通过案例讲述人生理想和目标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最后,一起归纳出知识点:不是所有的人生理想和目标都能实现,它的制订一定要符合社会发展要求。再用案例和图片讲述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学生讨论:哪些因素影响着人生理想和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归纳出知识点:社会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影响着人生目标的确立,人生目标的确立和实现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最后,进入解决问题环节——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实现人生理想和目标。设问引思:如何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学生讨论怎样把个人理想与目标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教师总结方法:①实现个人理想和目标,要把握历史规律,把握社会需求,要把握好理想和现实的辩证关系。②实现个人理想和目标,要认真分析主客观条件。③实现个人理想和目标,要认真分析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和、自身的内部环境,切记好高骛远,不切合自身实际。④实现个人理想和目标,要制订计划,付诸实施,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专题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形式深入浅出的将哲学理论应用到学生实际当中去。

3专题教学法的效果

专题教学法在德育课程中的应用符合新课改和国家对素质教育的要求,重视学生的体验,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个步骤,将每个专题内容由简入深再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生的学习自主意识,引导学生自主、深层次地参与课堂,成为问题的发现者、探究者和解决者,实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大大增强了德育课教育教学的育人效果。③专题教学法从学生实际出发,明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把哲学理论与学生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专题二“人生选择篇——踏实多一点,轻浮少一点”,学生从专题里一下就能明白本次课要讲的内容和教学目标是什么。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告诉学生做人生选择时要脚踏实地,从自身情况出发,而不是空想,与学生的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专题三“人生行动篇——行动多一点,空谈少一点”中,学生在题目中就明白:人生的成功贵在行动,没有付诸行动,一切都不可能实现,都是空谈。在专题四“人生态度篇一:人生关系——人脉多一点,封闭少一点”,让学生明白:应该广泛结交朋友,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网,不要封闭在自己的小空间里等等。专题教学法以简单易懂的专题题目向学生传递符合身边实际的哲学理论,比原教材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收。②专题教学法结合多样的课堂活动,充分体现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把教与学、学与做有机地结合起来。没有形成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就不会有德育教学的实效性。专题教学法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将哲学理论自觉应用到实际行动中,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专题式教学当中,除了由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外,我们还运用翻转课堂的形式,由学生结合专题内容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如在专题三“人生行动篇之二:理想信念与意志责任”时,让学生提前自学有关内容,分小组上互联网搜寻案例和做PPT,自行提出问题,在课堂上组织同学分析问题,尝试自行解决问题,教师在最后作归纳总结,将知识点进行强化。有时,会运用辩论赛的形式,通过辩论赛让学生深刻理解哲学理论。如讲专题四“人生态度篇:内因和外因”内容时,组织了一场辩论赛,提前分好小组,由小组推荐辩手,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有关资料,以“人生发展中,外因作用大还是内因作用大”为题开展辩论活动,其他学生参与点评。通过组织这种有效的教学活动,学生在查找素材、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启发、受到了教育,有效提升了教学的实效性,提高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学习知识,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在这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信心。③专题教学法有效地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现了将德育课教学与学校德育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发挥德育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人生哲理篇》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和谐”两大主题,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为主线,以分析解决中职学生最切实际的人生问题为主题和落脚点,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智慧启迪学生人生,让中职学生学会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思考人生、思考社会、思考世界,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专题教学法在德育课哲学与人生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引导学生使用专题教程中的有关教学资源,而且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将教师教学的探究与学生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大大增强了德育教学育人的效果。专题教学法的应用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依然存在教学内容碎片化和进度完整性不足。如何运用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德育课堂更加生动、活跃、易懂,作为一名德育课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和努力提升和钻研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王贵忠.新课程课堂教学模式创新实践的反思[J].教育探索,2008(11):32-33.

法学专题范文7

一、影响医学检验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一)缺乏文体特长

就当前阶段来看,很多医疗机构都非常重视企业内部的文化发展,经常会通过各类文艺晚会、球赛等各种文体活动来体现本院的特色文化。那么相应的,就会对相关毕业生有一定程度的文艺特长需求。在同条件下,那些拥有某项文体特长的医学检验毕业生往往更容易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以某市区一家三甲医院的招聘条件为例,在相关的医疗单位会考中,除开本身的专业性测试,他们还对毕业生设置了文艺、体育类的特长考试,招聘方表示,虽然医疗人员的医学检验水准依旧是最为看重的一个环节,但是也更加看重一个人的综合素养。因为一个医疗人员如果只懂得埋头在自己的专业知识之内,那么平时的为人处世等各方面一定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二)性别方面的约束

自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男女平等”的口号已经喊了几十年,虽然男女性别歧视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职场方面的性格歧视一直都还存在。根据目前大学生的就业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大部分的医院检验科都更加倾向于招聘男性毕业生,甚至有部分医疗机构明令规定只招聘男性。之所以会造成这种职业化的性别歧视,主要的原因无外乎如下几个层面:其一,女性毕业生终归要经历一个漫长规定生育期与哺乳期,这个时间段的内的劳动雇佣成本太大,很多机构不愿意承担,而且有些医疗机构有连续工作的需求,男性的身体机能明显会由于女性。而且很多产妇即便可以参加工作,但是不可能接受夜班的工作安排;其二,如果女性员工过多,用人单位就很难在日常的工作中进行正常排班,一旦遇上多名员工怀孕的情况,那么就会很难进行工作分配。

(三)社会关系的制约

医疗检验行业的毕业生,整体的社会供求都是呈现供大于求的趋势,这样就会导致用人单位对用人招聘的条件过于挑剔。就目前阶段而言,甚至已经有部分用人单位开始以毕业生的地域条件来做招聘考量条件了。究其原因,皆是由于毕业生在本地就业可以有共同的方言体系与生活习惯,这对于工作指数以及工作期望等因素来看都有更加积极的影响。由此可见,社会关系对于医学检验的毕业生还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四)缺乏必要的管理能力

在现实的招聘当中,很容易发现很多医院用人单位都更加倾向于招收那些在学校担任过学生会干部,并且有社会实践经验的毕业生,尤其是在检验科实习或者见习过的学生。而大部分的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其实恰恰缺少的就是管理能力,他们在校期间几乎就是埋头扎在在自己的专业内学习,只懂得关注自己的“一某三分地”。

(五)缺乏科研能力

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正在不断的发展,很多三甲医院都更家愿意招收那些有科研能力的医学检验毕业生。但是现实大部分的情况却是,很多院校的学生专业教育与科研教学是互相脱节的,很少学生有机会能够参与到具体的医学检验科研培训中,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大部分的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缺乏相关的科研能力。

二、提升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

新时代的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生,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更需要拥有相关的实际动手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文体特殊才能。因此缘故,学校可以针对性的为学生增设一些“第二课程”,例如书法、美术、舞蹈、摄影等培训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还可以构建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服务,对于毕业生的就业也更加有保障。

(二)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体而言,学校一定要不断加强医学检验专业学生的教学改革与建设,要确保学生的具备相关的基本职业素养、岗位就业技能等,要为学生打造更具探索性质的教学手法。与此同时,要不断拓宽学生的眼界与创新化思维,不要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教学手法。要知道,新时代的医学检验人才一定是具备时代创新精神的。

(三)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简而言之,学校要注意构建更加科学的科研培养制度,要从自身的教学内容入手,将实际的医学检验科研技能培训导入到新课程之中。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为学生开放更多的科研实验室,加大科研方面的经费投入,要让浓烈的科研氛围萦绕在学校之中,要确保毕业之后的学生具备扎实的科研能力,这样才可以帮助他们在就业当中保持领先趋势。

(四)规范社会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平等权

法学专题范文8

关键词:药理学;教学方法;兴趣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作用机制的一门科学。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它承接着生理学和生物化学,为护理专业课内、外、妇、儿科的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药理学章节繁多、内容枯燥多以文字为主、知识点较多、涉及面广但是药理学的学时是有限的。多年来,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填鸭式”“满堂灌”的方式让学生被动的去接受知识,造成了学生对学习懒惰性,并产出一定的厌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结果往往是教师在台上卖力演出,学生在下面视而不见,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莎士比亚曾说过这样的话:“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药理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本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尝试应用一下方法:

1问题导入法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在教材每章的开头,教师都会介绍一些药物的简史以及提出一些问题,设置悬念,让学生以问题为核心通过共同协作进行研究学习,进而培养同学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降血糖药开头,教师会问大家对于糖尿病这个疾病同学们有多少了解?你们的家人有没有患有糖尿病的?患有糖尿病的病人他们有没有服用药物?服用了什么药物?引出今天要讲述的内容降血糖药。组织教学通过问题引出新的知识,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教师也参与其中启发学生,通过提出的问题可以发现在教学过程中的薄弱与不足,及时进行补充教学内容。此法能提高学生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2多媒体展示法

药理学内容繁多,枯燥乏味,若一味的应用传统教学法不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应用多媒体展开教学,在多媒体中插入生动的图片、小动画、音频等直观、生动的展示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多角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于药理学中药物的作用机制这一块,学生不容易理解,那么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展示法进行讲授。例如:拟胆碱药毛果芸香碱对眼睛的作用缩瞳、降低眼压、调节痉挛,看是简单其实很难理解,此时应用多媒体播放眼球在应用药物前、后的动态图片,清晰的展示出哪块肌肉收缩哪块肌肉舒张。结合动画去讲解,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

3病例讨论法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学习药物相关知识,进而引入病例,这种方法可以使理论知识更充实饱满。例如:讲到有机磷农药中毒及解救这个内容时教师会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个农药中毒的小视频,并简单叙述该病例,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该患者的临床症状?应该选择哪种药物治疗?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在课堂上通过案例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尤其对于生活中的例子学生的兴趣更加浓厚,通过案例讨论既可以对药物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分析能力,增进学生之间共同协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参与临床用药实践。

4结合实验教学法

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专业技能课,实验教学是药理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课上所学的东西都是文字的形式传授给大家,都是别人讲给你听的,而实验课就完全不同,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得出结论内容记忆更扎实。然而受传统教学的束缚,教师的实验内容理论性太强,不能激起学生的探索精神,学生通常按照教师的步骤一步步完成,这样就失去了实验的意义。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实验课不单单只是为了验证药物的理论知识,我们更应该注重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对知识的求知欲。例如:毛果芸香碱与阿托品对家兔瞳孔和唾液分泌的作用这个实验,我们需要做的是给家兔左眼和右眼分别滴入毛果芸香碱和阿托品看看家兔瞳孔的变化,清楚的看到左眼瞳孔缩小右眼瞳孔扩大,实验很简单但是我们不应该止步于此,可以让学生在拿来两只兔子,通过不同的给药途径我们观察下药物起效的快还是慢,多大剂量可以出现阿托品化及出现阿托品化如何解救。通过这个实验不只验证了理论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科研精神,提升了学生对药理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总之,药理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它是联系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纽带,为今后临床医学的学习做铺垫。药理学涉及的药物种类繁多,需要学生掌握或熟悉药物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事项,药物与药物之间关系复杂,较难记忆,并且内容枯燥、文字较多。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不应该拘泥于传统教学法,应采用问题导入法、多媒体展示法、病例讨论法及结合实验教学法等多种手段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使药理学的学习不在是枯燥乏味,单调无趣的,使药理学的学习激情澎湃,充满乐趣,为国家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医学学生。

参考文献:

[1]尹桂华.浅谈药理学教学改革[J].中国药房,2011.

[2]王晓岚,储敏.多种教学方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药房,2015.

[3]符丽娟,杨育红,刘婉珠.案例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