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统计学范例

传统统计学

传统统计学范文1

当前高校没有充分发挥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尤其是非传统安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造成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缺乏,造成学生对非传统安全的实际认知和他们的期望值之间的巨大反差、学生的社会认知与社会现状的巨大反差,人为地拉开了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这对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进而融入社会十分不利。同时,作为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参与世界竞争的骨干力量,大学生们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态度、认知和能力直接影响了整个社会应对非传统安全的能力,高校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缺失为未来社会的发展稳定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就是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使学生逐步形成非传统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与技能,养成正确应对非传统安全的态度和习惯,以保障国家、社会的稳定和个人健康地成长。[1]知识目标:通过非传统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非传统安全的内涵、特点及影响,明确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关系、非传统安全与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的关系、非传统安全与大学生的关系;弄清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非传统安全问题,主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应对非传统安全中所起的作用;把握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非传统安全问题,了解中国政府的态度和政策措施。能力目标:通过非传统安全教育,让学生具备识别危险的判断力,掌握避免安全事故的技能,具备应对安全事故的自救、自护能力;具备拒绝诱惑、抵御违法犯罪的能力;初步认识现实社会和国际形势的复杂性,能够做出有利于个人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行为选择;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能采用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救助他人;面对各种正在或可能给国家重大利益造成影响的威胁时,具有维护和获取国家重大利益的行为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非传统安全教育,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强化他们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安全责任意识,培养其“国家归属感”、公民责任感及忧患意识,养成安全习惯;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大局意识和合作意识,塑造团队精神,确立正义和平等观念;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尊重生命、珍视健康的态度;普及正确的生态意识,具有科学的伦理观、价值观和发展观;树立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侵害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灾文化意识;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安全人格。[2]通过教育,使非传统安全文化的培育成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自觉追求。

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除了具有传统的安全教育所产生的意义外,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思维。树立综合安全观。非传统安全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等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恐怖主义、流行疾病、生态环境、能源枯竭、金融危机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已经相互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系统,任何一个方面受到威胁,整个国家安全都会受到严重威胁。也就是说,国家安全利益已经多元化、系统化。同时,与传统的国家安全威胁相比,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形态、边界和活动规律往往难于确定。它们好似蒙面杀手,多半“来无影去无迹”,杀伤力强大且带有突发性,有时事态看上去相当孤立,有时又“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方面的安全问题可能引发或者激化其他方面的安全问题,有些问题之间已经形成“问题—危机—冲突”的恶性循环链条,而使其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呈现逐步放大和连锁效应,对国家安全造成双重或是迭合的威胁。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安全观,在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重视各问题领域之间的联系,避免单向性的思维倾向。树立合作安全观。在非传统安全中,国家边界并没有像在传统安全观中那样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主权也不再是一个绝对不可分割的概念。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往往超越了国家边界而带有跨国性、不确定性,它们可能从一国“外溢”至他国或从他国“内流”到本国,对于国家间、地区间关系甚至全球性的国际关系造成的冲击和危害都是前所未有的,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单靠一国之力难以完成。同时,非传统安全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非传统安全威胁还容易与传统安全威胁相互结合,许多领域的安全问题仅靠简单的军事手段已不能解决。这表明在相互依赖程度日趋加深的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不可能脱离地区安全、全球安全而独善其身。

各国在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时,要注重国际社会的各种行为主体的协同合作。“共同安全”、“合作安全”以及其他的新安全观都应该纳入到非传统安全中。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合作安全观,塑造放眼全球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非传统安全是一种更注重“人的安全”的安全观。在传统安全中,安全更多的是对国家整体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考虑,认为只要国家安全了,个人的安全也就有了保障。但是,面对非传统安全问题时,人们发现,国家安全并不必然等于个人的安全。在非传统安全中,直接面对威胁的是人(你、我、他),而不是其它,人的安全与人类安全是所有安全问题的核心,对人的价值的尊重是所有安全问题的终极关怀。[3]非传统安全强调谁安全、从哪儿得到安全和如何确保安全等问题。因此,那些对人的安全存在直接威胁的要素是考察非传统安全的基本出发点。它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既关注人的生命本身,也关注人的自由和尊严,既关注暴力威胁,更关注非暴力威胁。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以人为本”的安全观,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对他人的宽容,尊重和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4]

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途径

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绝不能仅靠一时一制的突击性活动,要形成常抓不懈的有效机制。健全领导体制,强化对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重视力度。建立健全由校领导负责,学校各职能部门、院系统筹兼顾的领导体制,规划和制定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总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加强对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将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列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中。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提供教育的软硬件保障,形成学校上下重视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氛围。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良好的非传统安全教育管理机制。[5]学校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工作和责任制度,保障安全教育责任到人、安全教育落实到位。要建立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机制,包括危机预警机制、信息透明机制、危机反应机制、善后救助机制、心理干预机制等。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绝不能仅靠一些人一些事,要整合校内各类资源,形成合力,让大学生始终置身于安全教育的文化氛围之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并存,发挥课堂在非传统安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高校要全面落实非传统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落实学分”的要求,把非传统安全教育纳入正式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走非传统安全教育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非传统安全教育进课堂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单一学科模式,从各学科选取与非传统安全教育有关的内容整合后发展成一门独立的系统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在全校开展。一种是渗透模式,将非传统安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个已有学科的课程中去,通过各学科的实施,化整为零地实现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教学。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相辉映,发挥学校在非传统安全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学校的显性文化包括校容校貌、各类设施、各类教学、课外活动和规章制度等,其中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不可小视。它寓教于乐,使安全教育更加直观、生动,更易入脑。如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校刊、校报、橱窗、画廊宣传安全知识,在校园公共场所设置醒目的安全教育标志;创建“防灾型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无毒校园”等;利用军训加强防灾演习和应急救援训练;在中国传统节日,开展一些民俗民风活动等。学校的隐性文化是指隐含于学校师生员工自我意识中的价值观念、教育观念,以及集体舆论、精神氛围、校风、教风、班风等。[6]它体现在学校的一草一木、教职工的一言一行之中,对大学生的影响“润物细无声”。高校在完善显性文化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隐性文化的培育。如校园的环境设计、建筑布局、道路布置、绿化甚至教室采光是否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后勤服务方面是否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等等,让学生漫步校园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环境教育。#p#分页标题#e#

安全教育的实效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绝不能仅是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单向性活动,要走向社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形成学校与社会、师生之间的双向性互动。实现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过程中,要建立固定和临时兼有、专业性和综合性并存的社会实践基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把实践和服务社会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如与环保部门合作,了解当地环境状况,实地进行环境质量监测;拜访一些古迹名胜,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走访当地的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委员会等,学习流行疾病的防治知识;深入农村进行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了解中国的粮食安全;寻求当地消防部门的帮助,进行防灾演习,加强安全防灾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安全教育决策和管理中来。比如,让学生参与学校环境、卫生等的决策、参与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等。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安全检查组,负责监督和检查特别是涉及学生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建立适当机制如宿舍管理、绿化领养、卫生保洁等,鼓励大学生参加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维护;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网络建设和维护。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安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由学生自我组织开展活动,以达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目的。[7]如开辟学生安全教育网页;开展预防艾滋病的“青年同伴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社团活动,举行“大学生校园文化节?、“科技节”;利用世界各类宣传日,如世界环境日、世界艾滋病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卫生日、世界人口日、世界粮食日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服务,参与“三下乡”活动、开展社区服务;组织大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调研等。

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评价体系

对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评价要与其教育途径相配套,这样才能真正使非传统安全教育具有操作性、可控性,达到目的性。因此,同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途径相对应,非传统安全教育的评价也要做到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跟踪:评价客体要面向学校、教职工和学生三个群体,要将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方方面面都纳入评价范围,力争做到哪里有非传统安全教育,哪里就有非传统安全评价。同时,对非传统安全教育的评价也应改变传统安全教育的评价理念,树立新的理念:由单向性的评价路径改为双向性的评价路径,由单一的评价主体变为多元的评价主体,由封闭式的评价模式改为开放式的评价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要应用实证评价和人文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建立立体的全方位的开放式的非传统安全教育评价体系。具体来说,依据非传统安全教育评价客体的不同,包括三个方面:学校提供一个良好的硬件设施、制度规范和人文环境,是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评价学校对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情况重视及其实施成效,包括:学校是否贯彻了国家在安全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是否将非传统安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和教学大纲,有没有相应的领导体制、相关的制度建设和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机制,有没有对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培训制度,具不具有可操作性,有没有提供教育的硬件:教师、教材、设施设备、实践基地和资金支持,有没有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等等。对学校的评价有三个途径:一是政府管理部门的考评、检查。应该把这方面的评价指标纳入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中,尤其要将高校党政一把手的政绩与是否重视非传统安全教育以及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成效挂钩。二是社会有关部门、专家和家长的评价,这方面的评价主要是定性评价。三是全校师生的评价,主要是定量评价,可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设立专门信箱、网评等多种形式进行。当然,对学校的评价指标有些需分解到分管的各部门、院系。

教职工是实施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重要主体,没有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就名存实亡。教职工评价的对象包括三类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教学人员,不同人员评价内容有所侧重,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主要看是否严格执行学校在非传统安全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如何避免和处理各类公共危机事件以及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成效;教学人员主要看是否按照要求渗透进非传统安全教育的内容:教学大纲中是否有所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执行情况、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对教职工评价采取四种方式:学校对教职工的评价、教职工的自评、学生的评价和社会的评价,评价结果要作为年度考核、评优、晋升职称的重要内容。

传统统计学范文2

一、“写意”观念在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体现

作为从中国传统诗歌与绘画借鉴过来的概念,“写意”与“写实”相对,要求艺术家忽略艺术形象的外在逼真性,而强调作品中的内在精神实质表现。在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写意”的艺术创作倾向和手法的广泛使用,将不可避免地令设计带有某种程式化的元素和一些假定性特征。采用传统“写意”风格进行的布景设计、家具设计与戏剧舞台设计,都会在假定性元素和视觉传达中一贯要求“以假乱真”的潜在冲突。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不仅要为日常工作学习提供适于具体要求的场景空间,还要为设计师进行对日常生活理解的表述提供空间,同时为普通人对当下生活方式的改变提供发力依据。更关键的是,它要为最终能将这一切对于现实生活的反应预留出必要的反思空间。在标识、排版、绘画、平面设计、插画、色彩及电子设备等常见的视觉传达领域中,将“物”处理为“象”、令“意”蕴涵和寄寓在“象”之中,从而让带有人工雕琢痕迹的物件和设计上升为风格化的“象”,这样的一切事物,都内在地相应具有了表意功能或成为表意的手段。如某设计品牌在设计配套中式家具风格的钟表时,采用了磁盘作为表面,而时针与秒针别出心裁地设计为水墨画中的竹叶形状,墨色的竹叶尖端指向的便是时间,非装饰性的几何体量同时集现代主义风格的基本准则与传统美学中轻快明了的写意观念于一身,造型简洁大方。表盘面上只有水墨竹叶形状的指针,没有标出具体数字,但在12点方向留下了仿文人题词与刻印的痕迹。水墨画本身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元素,它根据墨色浓淡的不同寓轻盈与沉重于一身,这款采用水墨画中国要素的钟表以含蓄的表达方式展现出中国传统观念中朴素、崇尚简洁的自然观。其中,中国元素与“写意”观念的运用尤其出彩:“时间在叶落间悄然流逝”的设计理念令观众想到诗歌中对秋叶、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思考,也符合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环境。身处于21世纪的都市生活氛围中,视觉传达有必要平衡现代与传统、实用与设计、东方与西方等艺术的天平,为现实场景和理想化的视觉传达提供具有艺术性与构造性的表述场所。

二、传统美学与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影像重构

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类型多样、品种丰富,它诚然可以是某个具体的器物或道具,也可以是一个抽象空间,或为某个具体的思想构型的发力准备的降落点。传统美学在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中的融合与其说是有形的具体物件,不如将其理解为是现代设计创造活动处理传统资源与现实生活的一种整体思维方式。以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为例,这部电影在对中国传统美学的吸收借鉴中将视听叙事与民间传说相结合,在对传统文化与传统戏曲的坚守中不忘初心、大胆创新,为今后戏曲改编电影道路的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了将单一的戏曲舞台转变为多个场景的电影镜头,《白蛇传·情》在多个方面对中国园林美学与文人画进行大胆借鉴,兼收并蓄、取百家之长,将中国园林尤其是江南园林元素加入影片,同时从宋元山水文人画中寻找设计灵感,围绕清新隽永的美术基调,展开了大量资料检索与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工作。在平稳大气的对称构图下,美术团队以明清时期的园林设计为参考,许仙与白娘子的居所、杭州西湖风景等场景都以纯净的白墙灰瓦为基本背景,灵动的飞檐翘角与小桥流水则为端庄古朴的园林增添了活泼灵动之气;月亮门与格栅窗棂等建筑元素则以简约而流畅的线条为平面制景增添了层次感,在镜头中也起到了画框的效果,在空间造型上将白娘子与许仙框定在同一情感空间中,为摄影构图提供了巧妙的支点。《白蛇传·情》的美术设计也在色调、构图、空间建筑设计等各方面向传统山水画靠拢,在色彩上从中国文人山水画的艺术风格中寻找配色灵感,整体设计突出自然气韵,删繁就简,脱略形似;配色上大面积的留白带着传统美学的余韵款款而来,讲究水墨画法的黑白之韵,服装与场景颜色广泛使用山绿、石青等来自于植物、矿石的青绿色,强调还原朴素的自然神韵,归根虚空、清幽雅逸、疏简荒寒,以“深情冷眼”的方式为爱情故事创造出水墨画般的传统美学世界,最终使得影片既有东方神韵又不失特效带来的大气。可见,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是设计师在现实空间中为打造理想空间所进行的一种艺术性的创作活动,以传统美学为思路的美术设计,不仅有可能从根本上支配和决定艺术作品最终的视觉形态,还有可能在观众感知认同以及文化想象的基础上讲述独属于中国的民族记忆和文化特征,以简洁流畅的线条与清幽淡雅的色彩勾勒出代代相传的永恒审美经验。

三、中国传统美学在现代视觉传达中的解构与重构

传统统计学范文3

近几年,国内各大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迅速,为了我国工业设计行业的发展,各大院校在教学体系设置、学科结构设立上也需要进行改革,这已经在工业设计教育领域达成了共识。工业设计专业在我们国内尽管不是新兴专业,但由于起步较晚,缺乏成功经验的参考与借鉴,很多高校处于边交流、边摸索、边改革的状态。结合目前的这种状态,除了高校需要改革,我们业内人士还需要共同探讨、加强研究、努力创新、献计献策,真正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符合工业设计人才市场需求的教育之路。通过对辽宁省内几所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进行调研分析,我们发现,产品效果图课程在教学中通常是教师以临摹的手段及方式,简单地通过所临摹对象难度的递增来培养学生手绘技艺的提高,这种教育教学方式固然有效,但也有其不足之处,它会让学生走入误区——仅了解技法而非产品结构的本身,在学生掌握基本的绘制方法以后,他们会无目的的根据自己想象结合所学技法凭空画效果图,这是极不科学的。鉴于产品在设计中需要将外观与功能相结合,在产品生产出来之前,所有的想法、构思只能当作是设计师们的一种假设或想象,这种假设或想象还需要通过手绘技法进行表达,即设计师对产品的功能特性、材质、视觉色彩有最基本的了解及把握之后,再以视觉化的方式把假设或想法体现出来。工业设计不是素描色彩,甚至可以通过变形夸张的手法表达构思,产品设计的目的是投入生产后的大量使用,所以,工业设计专业的前提不同于一般的艺术创作,需要教师在教授学生技法的同时更要有针对性地让学生了解一般产品的结构性能,培养这样的能力需要专业的有针对性的课程训练作为基础。教师应根据所教学生的总体特点因材施教,剔除结构方面过时的内容,适当调整课程结构。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手绘能力和设计表现力

在我们所调查的几所高校中,大部分学校都把实习当成是工业设计专业学生在校最后阶段的重要环节,这一环节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十分重要。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在市场机制中参与设计,这也可以说是学生步入社会的前奏,学生要步入社会,就要转换角色,尽快适应社会需要。因为在市场中从事的是具体操作,得出的结论是实用的。近几年来,一些高校的教师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让学生深入到企业或公司的设计一线,以现场实习、讨论或观摩的方式参与真实项目的研讨与设计,极大地帮助了学生巩固了设计基本理论,掌握产品的生产、加工流程与工艺;也只有这样,才能加强课堂内容与实践的联系,缩短书本与实践之间的距离,达到教学目的。在这样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模式下进行产品设计及效果图技法的教学,可以形成一个知识量的固定积累,学生通过接触到的实践项目,参与方案的设计来对所设计的产品有深入的了解,并且在设计的过程中通过与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设计师进行探讨与交流,学习和完善设计理念。运用恰当的思维方式与绘制技巧,使他们自己设计的产品更符合生产、生活的需要,做到为大众服务。这样也就达到了我们教学的目的。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样的改革方法体现了其独特的优势,但根据不同学校的不同教学环境也可进行适度调整。总之,实践教学贯穿教学始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使学生在学习效果图及以后其他课程的过程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施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造性设计能力

在现今的高校工业设计教育中,人才培养方案与目标大多是通过几年的专业基础教育结合相关的社会实践最终完成的,培养的是未来要从事工业造型设计、公共设施设计、商业及公共展示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创新型的专业人才。因此,我们就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能力训练,让学生在学校多了解社会,实际参与社会活动,毕业后能尽快融入到职场中。从学校角度看待教育,应有一定高度和深度,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更好地发展空间,教师的设计经验只能属于教师个人,在教学中虽极具价值,但要注意不要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同时我们在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法上,应注意适度原则,避免把过多的市场元素带到课堂,导致学生设计中过多的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否则将造成学生设计的作品缺乏创意。如果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前对设计有一定的了解或掌握些基本的工业设计知识,那么,入学后教师在对学生基础教学方面巩固的任务便可减轻,教师可把更多精力放到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物化方面,这对于学生创造性设计能力的培养会有很大的帮助。学设计的目的是为大众服务,设计本身就不是“小众”化的,所有设计学科的最终目的也都如此。大学四年学生所学的设计内容是有限的,重要的是学会一套正确的、逻辑性较强的设计思想,这就是古人说的“授之以渔”。倘若学生掌握了设计的思维方法,将有助于融会贯通各种知识,为自身设计所用。工业设计专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反之,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又需要设计的人才与时俱进。我们国家市场前景广阔,我国现在只是原料输出大国与加工大国,而不是设计强国,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设计人才的能力方面应更侧重设计性、原创性,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目前,我国工业设计本科教育体系中多重视设计表现及效果,对于相关专业理论的学习比较少,属于薄弱环节,这样会造成学生理论功底不厚,设计知识基础不牢,设计作品缺乏创新。因此,工业设计教学应立足于专业理论,侧重创新设计。

普及国民设计教育意识,体现本土设计特色

传统统计学范文4

关键词:新世纪;底层文学;新文学传统;对话;创新

新世纪初的十余年间,底层文学曾风生水起,产生了大量的作品,也引发了强烈的反响和激烈的论争。就作家而言,除了曹征路、陈应松、罗伟章、刘庆邦、胡学文、王祥夫、刘继明等以底层写作著称的作家之外,一些成就卓著的名家也创作了数量不少的底层文学作品,如贾平凹、阎连科、王安忆、方方、迟子建、韩少功、范小青、李锐等。更有一批被称之为“在生存中写作”的“打工文学”、“打工诗歌”的作者,如王十月、谢湘南、郑小琼、柳冬妩、曾文广、张守刚、卢卫平等等。①经过了一段众声喧哗之后,近几年,底层写作进入了一种静水深流的状态。今天,当我们静下心来,考察底层文学与新文学传统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又有各自独特的风貌。这种联系与区别,体现在文学主题、理论资源、创作立场、审美创造等诸多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底层文学”既是对传统的继承,又是对传统的突破与超越。

一从主题的多样性看“底层文学”对现代文学传统的继承与深化

②“底层”似乎天然地和“苦难”联系在一起,因而书写“底层”也必然有对苦难的描写。而通过对苦难的描写来反映社会的不公和现实的不合理,从而展开社会批判,也就成为“底层”书写的必然选择。这一点,新世纪“底层文学”与现代文学传统有着惊人的一致。尽管不同时代的作家其批判的矛头指向是不同的,最终的目的也有区别。现代作家描写苦难,揭示苦难的深层社会历史根源,指向的是当时的社会制度,目的是推翻那个人吃人的社会,创造一个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而新世纪“底层文学”批判的是某些弊端,目的是引起社会的警醒,从而予以改进。当年的底层人物所面对的往往是地主、资本家等个体,他们的苦难很大程度上也与这些人物的压迫剥削有关。而如今的“底层”面对的是全球资本,尽管在某些人物的苦难经历中个体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如某些老板恶意欠薪污辱殴打工人等。总之,激烈的社会批判是“底层”书写的一大主题。就这一点而言,尽管还不能说这是作家对新文学传统的有意继承,但现实的某些相似确实提供了某种契机,使作家不能不面对现实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文学也只能以此承担起自己的历史使命。现代作家“底层”书写的另一主题是“国民性”批判,这在鲁迅等一批作家笔下表现尤其突出。因为他们一方面深感底层的苦难,同时也深感底层的麻木,他们希望用文学唤起民众,使之觉醒。新世纪“底层文学”作家对此同样有深切的感受,因而,在这方面他们有意识地继承了鲁迅的传统,对底层的麻木以及道德上的陷落进行了深入的描写。罗伟章小说《我们的路》就借主人公郑大宝进行过反思:“故乡的人,在我的印象中是那样淳朴,可现在看来,他们无不处于防御和进攻的双重态势……无论处于哪种态势,伤害的都是别人,同时也是自己……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他们总是习惯于对不幸的人施放冷箭,使不幸者遭受更大的不幸。”小说中村里人以至家人对待春妹的态度,就不由得让人想到鲁迅笔下的鲁镇。还有胡学文的《命案高悬》、曹征路的《豆选事件》、李铁的《安全简报》等小说中,民众面对底层生命的陨落而表现的自私、冷漠,刘庆邦的《神木》、陈应松的《马嘶岭血案》、谈歌的《升国旗奏国歌》等作品中那些底层人物剥夺他人生命时表现出的冷酷、残忍,让人不寒而栗。还有短视、见利忘义以及一些人在利益面前容易被收买、被诱惑的特点,也在他们身上突出地表现出来并被底层文学作家进行了深刻的解剖。这方面,底层文学不仅继承了新文学的传统,还避免了简单化倾向,让读者看到了底层更为复杂的一面。新世纪“底层文学”还有对城市文明的批判。这种批判既指向资本强权对民工肉体生命的摧残或剥夺,如王十月的《国家订单》、陈应松的《太平狗》、李铁的《安全简报》;也指向城市的冷漠和无情,如熊育群的《无巢》、贾平凹的《高兴》;还指向城市规则或资本家的规则是如何剥夺人的基本生理要求的,如吴君的《亲爱的深圳》、刘利的《奇迹》。1930年代,新感觉派作家曾在小说中揭示过“上海,造在地狱上的天堂”,反映的正是城市的罪恶。今天,底层的苦难尽管不是简单的城市罪恶就可以解释,但现代化过程中造成的城乡对立以及城市文明造成的悲剧仍在不断地上演着。而底层文学对城市的批判也有了更为深广的内涵。底层文学对知识分子精神状态的剖析和批判,则让读者看到了这个阶层在新的社会现实面前的精神退化和道德沦陷。底层的苦难和他们的精神困境,让人们唏嘘感叹,知识分子的沦落更让人一言难尽。在新时期文学中常常以受难英雄身份出现的知识分子,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潮流中,已失去了原有的光环。面对底层,他们也不乏同情,但显然他们考虑更多的还是自身的利益。在马秋芬的小说《朱大琴,请与本台联系》中,就塑造了诸如冯主任、翁小淳、楚丹彤等所谓成功的知识分子形象。底层人群的不幸只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成就自己事业的机会,底层的苦难并不被他们真正关心。刘庆邦小说《卧底》中的记者周水明,同样考虑的是自己的功成名就。而曹征路长篇小说《问苍茫》中的知识分子赵学尧,从一个学者教授变成一个依附于资本家,疯狂攫取权力、金钱、女人、利益的人,让人百感交集,深感环境对人的塑造有着怎样强大的力量。底层文学有对底层人们生活真相的揭示,同时也有对社会的多向度批判,这种批判所体现的文学主题的多样性,说明新世纪“底层文学”既有对新文学传统的继承,也有超越和深化。

二从思想资源看“底层文学”与现代文学传统的异同

现代文学史的不同阶段,在底层书写上,作家所拥有的思想资源是不同的。“五四”文学的主要思想资源是人道主义和启蒙主义,也正是在这两种思想的指导下,“五四”一代作家一方面书写底层的苦难,对他们的生活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同时也揭示底层的麻木,对他们的精神状态给予了无情的解剖和批判。这也是鲁迅等人的创作具有强大思想力量的原因。而1930年代的“左翼文学”,其思想资源是马克思主义,阶级的发现对阶级剥削、阶级压迫的揭示,尤其是对阶级反抗的描写,成为“左翼文学”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从此,中国新文学不仅获得了一种新的话语资源,也彻底改变了自身的面貌,成为宣传鼓动劳苦大众进行阶级革命的一种武器。“底层”以无产阶级的身份出现在文学中,并逐步学会如何掌握自己的命运。到1940年代的“工农兵文学”,则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思想为指导。不同的思想资源使不同历史时期的底层书写有着极为不同的面貌,这是我们都已经熟悉的历史。但是,新世纪“底层文学”的思想资源却呈现出极为复杂的态势。尽管有研究者认为人道主义是“底层文学”写作者主要的思想资源③,这也有道理,因为确有大量作品是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书写底层的。但是考察底层文学创作的整体现状,却可以发现,也有众多的从启蒙角度或阶级角度叙事的文学作品。而对“底层写作”的不同命名,如“新左翼文学”、“新人民性文学”等,也说明了其思想倾向的不同。在理论批评界,有人心仪人道主义,有人推崇启蒙主义。而创作界,“人道”话语、“启蒙”话语,被许多作家所青睐;同样,“阶级”话语也大有市场。曹征路在《那儿》中就让作为工人领袖的小舅喊出了“有人要出卖咱工人阶级,侵吞咱国家财产,咱眼看就无家可归了”的话,很容易让人想到历史的某些影子。在《问苍茫》中,工人唐源也曾向赵学尧这样“请教”:“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不对?对呀。既然是初级阶段,那阶级斗争啥子阶段熄灭的?”还有许多作品内部是多种“话语”的交织。这种情况,一方面使底层文学呈现出复杂的面貌,在许多方面突破了以往相对单一的立场所形成的简单化倾向。(如启蒙视角下对底层民众精神状态的描写多少遮蔽了其美好的一面,阶级视角下表现出的民粹化倾向等。)从而使“底层”的多面性得以呈现。但另一方面,这种对传统资源的继承,也成为底层文学被诟病的一个原因,认为是“旧意识形态”的复活。尽管这些思想资源今天仍然有很大的发挥空间,但面对新世纪出现的新问题,还是难以从容应对。“思想资源的陈旧和滞后使‘底层文学’在最初的爆发后难以继续走向深入。”④而对不同思想资源的同时借用,也说明当代文学尚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虽然我们不必要求作家思想观念的统一,而且不同思想的争鸣正是文学繁荣的条件之一。但作为一种创作现象,思想的混杂还是多少影响了这一创作思潮有可能形成的合力。

三从创作主体及立场看“底层文学”对现代文学传统的激活与创化

中国新文学发轫之初,就企图建立与底层民众的关系,知识分子(作家)希望用自己的笔表现底层的生活,揭示底层的困境,也喊出底层的呼声。但是站在知识分子立场上的作家,能否真正“表述”底层,即使在当时也有不同的声音。比如,曾塑造过许多成功的底层人物形象的鲁迅就说过:“在现在,有人以平民——工人农民——为材料,做小说做诗,我们也称之为平民文学,其实这不是平民文学,因为平民还没有开口。这是另外的人从旁看见平民的生活,假托平民的口吻而说的。”因为在鲁迅看来,“现在的文学家都是读书人,如果工人农民不解放,工人农民的思想仍然是读书人的思想,必待工人农民得到真正的解放,然后才有真正的平民文学。”⑤可见,知识分子能否为底层“代言”,在鲁迅的时代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而现代作家更多是站在知识分子立场上看待他们笔下的底层的,因而他们既对底层有一种同情,但同时也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启蒙作家更关注的是底层精神的麻木和愚昧。新世纪“底层文学”作家显然也继承了这一传统,这同样是由创作主体的知识分子身份决定的,他们不可能对底层的劣质视而不见。但同时,他们也主张“作为老百姓的写作”而反对“为老百姓写作”,因为许多作家始终忘不掉自己也来自底层这一事实,所以他们并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俯视底层,而是对底层怀着一种深深的同情。即使是面对底层人们的人性弱点、思想局限,也给予同情的理解,或者有一种犹豫含混的态度。也就是说,他们既站在知识分子立场上,同时也站在民间的立场上,以双重的目光看待底层。这也是他们不像现代作家那样决绝,而是充满着矛盾和困惑的原因。更何况自己是否也会坠入底层,也并非杞人忧天。这也是有人认为“在底层文学的潮流和批评中,我依稀看到的是当代知识分子阶层(主要是中下层知识分子)自身的焦虑”⑥的原因。但是,新世纪“底层文学”中,也有一部分属于底层的“自我表述”,这就是大量的“打工文学”、“打工诗歌”。这些被称之为“贱民的歌唱”⑦,改变了知识分子代言的局面,开启了底层自我言说的文学新历史。它们被研究者称为“打工者发自心灵的呐喊”⑧。然而,如果说在知识分子作家的创作中,我们尚能看到一批作品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的话,在打工文学中却很难看到这种阶级意识,更多的是个人意识或个人奋斗的思想。“左翼文学”的逻辑——知识分子作家在思想意识上不如工农出身的作家“先进”——被今天的现实所改写,这也是引人深思的事情。“打工文学”部分地解决了底层“被表述”的问题,但这种底层的自我“表述”是否就能代表底层并没有解决。因为正如李云雷所说:“‘打工者’看问题,可能更偏重于个人经验的表述。”⑨新世纪“底层文学”中还有一类创作,作者同样是知识分子,但他们站在民间立场上,一方面抒写底层的苦难,一方面更关注底层人们面对苦难时的态度,着意挖掘民间社会日常生活中温暖和诗意的一面。用批评家牛学智的说法,这是一种“由本质上的社会视角转向个人化的民间视角,由尖锐的思想对话转向温软的回忆性体验”⑩的温情叙事。迟子建、郭文斌、范小青、刘庆邦等的许多作品就体现了这种特点。在现代文坛上,一直自称是“乡下人”的沈从文就特别注重书写生活中温暖的一面,以表现人情人性之美。他说:“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点!丑的东西虽不全是罪恶,总不能使人愉快,也无从令人由痛苦见出生命的庄严,产生那个高尚情操。”􀃊􀁉􀁓因而他的作品中没有他所批评的一把泪、一摊血的描写,更注意民间社会温暖诗意的一面。新世纪“底层文学”中的温情叙事,显然继承了沈从文这一传统。从创作主体及其立场,可以看到新世纪“底层文学”既有对新文学传统的继承,也有创化。而在这种继承和创化中,文学面对新的现实语境自觉呼应时代并力求提升自己的努力也一目了然。

四从艺术技巧看“底层文学”对现代文学传统的突破与超越

传统统计学范文5

1传统的概念

所谓传统,就是指被历史所选择、确认为人类文化活动方式,过程、产品及其价值的客观存在,是被认可的人类对于客观世界的把握和对主客观关系的处理,它表现为既定的物质存在、精神存在以及物质、精神因素相交融的艺术存在。“传统”一词有着丰富的含义,首先可以想到的是与其相对的“现代”一词,此语境下传统与现代多侧重指称时间上的概念,但是具体哪段时问为传统哪段时间为现代,又是难以限定的问题了。中国传统造物是伴随着人类出现后,在劳动的实践基础上,结合生产的物质存在,人的情感需求所出现的一种的设计活动。传统之所以能够得以长期传承下去,不仅符合了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思想,更与历史长河中的普遍伦理观念相契合。

2伦理学的定义

“伦,序也,为人之生活关系及其秩序;理,治也,为寻求一种合理的个人、社会生活方式及其秩序。伦理,就是研究人与人关系之道理或学问。”主旨是关于人的自由存在方式,核心是人存在的意义与行为的合理性。伦理学有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一是关于个体的,即个体道德;一是关于社会的,即社会伦理。反映在设计艺术中,设计作品不仅包括设计者、设计师的个体道德、伦理表现,还体现在整个社会状态的伦理思想,不仅反映着物与物的关系,而且反映着人与人、人与物的种种关系,因此,设计伦理学本身既是一个微观问题又是一个宏观问题。设计艺术本身也是一种伦理活动,它深切关注着人的行为与道德准则方面的种种关系,体现着种种社会价值,诸如宗法礼制、社会正义、社会和谐等价值。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层次的要求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条件与生存环境在许多方面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与改善。但与此同时,过于商业化的现代化设计与现代机器大生产又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针对这些现代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美国的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巴巴纳克最早提出了设计伦理性。事实上,在传统中国,已经孕育着原始朴素的伦理观念,并在某些方面与巴巴纳克的思想相吻合。我们的祖先,在原始社会刚刚开始的阶段,为了生存,衍生出原始朴素的设计思想。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创新,随即造就了中国特有的伦理理解方式和运用手段,形成了原始朴素的人文精神、家族观念和集体概念,产生了设计伦理学的萌芽。

3中国传统伦理观念对造物的影响

在中国的上古时期就已产生伦理观念,《周易》中所阐述的“天圆地方”的观念,强调对天和地的敬仰。周人开始对“天”、“地”的敬仰转向“尊祖敬天”,思维观念中有了些许对人、对祖先的伦理道德的内涵,比较务实地注重天、地、人三者的和谐共生,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和谐相处,人与人的和谐相处,于是一套具体的行为规范和人际礼仪开始被构建出来,伦理由道德说教的层次进入日常起居,中国人崇尚自然、亲近自然、返朴归真、天人合一、虚无观,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展的自然观念;同时也体现了传统造物以人为中心、物为我用、注重人情感关怀的传统哲学思想。从历代以来的造物设计的思维观念来看,中国传统造物设计艺术将道德观念融合进造物当中,这属于宏观、整体与科学的伦理道德观,在整个封建社会稳定的惯性向前发展时起到重大的指导规范作用。就中国目前装饰设计与实用设计两方面探讨我国造物手法中的伦理观念。

3.1从装饰设计发掘伦理思想

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造物有着深刻的影响,设计形式中凝结了社会的情感价值和伦理内容,具有一定的象征性:首先它的产生形式是结合了人们的思想道德意识对外在自然形态的抽象与升华。古代的人们出于对自然的畏惧,对劳动的肯定,对集体对部落的依赖,将能够保护和庇护他们的图像表号化,创造出代表他们意志、反映集体的图腾。文化思想上的改变引起了设计思想的转变。孔子所提倡的儒家学说一跃成为历史的主题,成为引导社会道德前进的标准,人们越来越重视家庭的伦理道德,越发的重视孝悌。此后所做的设计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美好愿望,装饰设计也以祈福、对先祖的纪念或五子登科等内容居多,体现了家族意识和家庭观念,强调对家族繁衍和祖先的祭拜。

3.2从实用设计发掘伦理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人文情感关怀和生态伦理观。这些观念不仅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着精辟的论述,而且还极为清楚的包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内涵并指出了人应当遵循自然规律的行为准则,并且认真履行这些准则,反映出了极具智慧的生态伦理及人本思想。早在公元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明白了设计要遵从自然,不可以征服自然,与自然规律逆向而行,为后世的生态伦理学的提出打下铺垫。这时期的设计艺术大到都城规划,小到民居设计,都深刻的体现着中国古人的聪明智慧,反映着中国古人的生态伦理观念和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一部关于记录手工业技术的书籍《考工记》,里面载有都城规划的设计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此关于都城的设计,既充分考虑到自然因素又考虑到人文因素,不仅在宏观上进行规划,还在微观的市房内部进行布局。从该意义上说,既制造了合乎伦理的器物,也同时设计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传统统计学范文6

【关键词】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文化传承

美术课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让学生去理解和认识我们的传统艺术,进而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这样还可以适当的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教育改革后,教育部规定要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加强学生的自主意识,所以,这就更需要教师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美术教学的课堂之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还可以增加学生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明白美的含义和真谛。同时美术课堂也不能完全拘泥于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也是相当精彩的,要学会将传统与现实相结合,才能吐故纳新,增强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一、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能只是拿来主义,要有筛选,有所选择

1.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小学美术教育的过程和内容其实在某种程度上与传统文化有着本质的联系,两者在某种意义上其实是相关的,因此完全可以在小学推广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各种艺术技能,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进行指导,在指引的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拘泥于古板,要学会创新的将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行,不然是难以达到教师理想的效果的。传统文化是根,没有传统文化,是不可能有现代文化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并行使用,才能达到最大效果。这样做的话还有效的可以帮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中的优良品质和高尚道德,有助于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综合素质。

2.有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提高美术对社会生活的贡献度

为了防止现代教育和现代文化脱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结合是十分有必要的,尤其是与美术教学结合起来。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此外,这种教学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他自己说欣赏说喜爱的东西,树立正确的三观,这样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小学美术教师需要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工作,提高美术对他们现在以及未来生活的影响。

二、小学美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可以帮助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1.挖掘美术的民族特征,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将艺术系课程融合进和文化课程,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观赏和发现美的机会。在学校里,学生可以在艺术中观察自然、社会和生活,通过这些观察能帮助学生理解美的真谛,并逐渐使其产生自己对于美的理解。此外,我们民族的精神艺术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艺术和我们自己的情感文化,在提高学生技能的同时,还能极大提高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认同感,对我们自己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是大有好处的。

2.将中国民族艺术和文化融入到美术教室

(1)分类优秀文化,使学生能够了解和学习

我们都知道,中国文化是博大精深和深厚的,那么中华文化的艺术也是一样。但艺术只是一个总称,有不止一种类型。如捏泥人、捡彩纸、刺绣等许多种类,这些种类有很多都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这些艺术种类都是我们的祖先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汗水创造发明的艺术形式。在小学美术课中,教师不必坚持理论教育,其实完全可以与学生互动,亲自带领学生进入传统文化艺术的殿堂之中。如在班上带领学生一起捏粘土,组团带领学生到美术馆参观中国画并请专业的导游来进行讲解,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性,增强民族自豪感。

(2)要将民间艺术与艺术教学的完美的结合起来,丰富美术教学的教育形式

教师可以在地方政府和学校同意的情况下创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艺术教学,引导学生在艺术作品中接触到尽可能多的优秀民间艺术。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对民间艺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在这思考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相关的传统文化。此外,学生在选拔过程和物质实践中也会接触到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会对学生产生微妙的影响。

3.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之中,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如在课堂上,老师可以教导大家画国画,画之前当然是要欣赏,欣赏国画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之下,同学们会慢慢沉浸其中,逐渐接受这种思想观念。学会如何去欣赏,从那个角度欣赏等。欣赏完毕之后就是画画了,教师可以从众多国画中挑选出一副比较简单易于临摹的画让学生画,并设置一定的奖励,激发学生画画的动力,首先让学生自己探索应该如何去画,让他们看看看上去十分简单的国画,实际画起来会如何。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和感悟,最后由教师收尾,亲自上手,现场临摹,并一边临摹一边讲述其中的细节,其中的美感,其中的注意事项等,这节课结束后,还可以布置类似的家庭作业回去让学生自己画一幅试试,让他们在学习之后也可以进行探索,这样体会得会更深,也会记忆良久,同时,对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文化向心力也有很大的帮助。

4.不要将美术与生活分开,要让同学们懂得:美术即是生活,生活也是美术

要加深人们对民俗文化的认识,将当地的艺术资源适当的引入到小学中来,教师可以把社会上的一些艺术资源引入课堂,让学生更多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直观地体会到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教师还可以结合本地特色,增加各种实践活动和开发实用课程,这样可以为学生可以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丰富课堂教育内容,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当地的艺术类别。当同学们在熟悉的艺术环境中成长起来后,这些记忆会激发学生的文化认同,从而接受传统文化也会变得更容易,还能激励他继续钻研探索。此外,在学生吸收了传统的民族民俗文化后,又因为其自身的现代属性,能够对传统文化进行一定的现代化,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依旧徐徐生辉,光彩依旧。现代小学教育不能与传统的教育一样,只是为了教导学生知识而教导,而应该是为了教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而教导,因此,学生与老师之间不应该是上下级关系而有所隔阂,而应该是做朋友。在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这种教学氛围,不能只是一味的讲课,要讲更多空间让给学生们,并对他们进行引导,让他们懂得学习的真谛,体会到学习的快乐。这样他们才会记得更深,体会更加强烈。教师不仅要注意在课堂上使用传统的上课方式,更要注意引进现代化的教育体制。如上课给学生们放幻灯片、放纪录片等,这样可以让学生不在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课本只有看和读这两种功能,而且比较枯燥乏味,网络就不一样了,听说读写样样俱全,教师上课可以放一些经过筛选的对学生有益的视频,让学生在看电视的成功中不知不觉的体会到文化的魅力,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注意教导学生一些现代化的工具,以方便学生能更好的去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让传统文化迸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芮鹏媛.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传承传统文化———以苏少版小学美术《皮影戏》为例[J].艺术科技,2015,(11).

[2]周月红.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文化精髓———谈民族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6,(10):160.

传统统计学范文7

一、创作背景的差异引发的文学变奏

物质决定意识,文学来源于生活,因此,有什么样的物质社会就有什么样的精神产品,“有什么样的体制就有什么样的文学和文学思潮”。网络文学的流行是全球网络时代工业发展的产物。正如“伤痕文学”是“”留下的“伤痕”、“反思文学”是对极左政治的“反思”、“寻根文学”是寻求社会转型时期“根”的方向一样,在网络时代,在社会转型时期,在市场经济体制作用下,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在文学走向边缘化的今天,人们对文学的存在方式、创作模式、价值取向、传播方式、欣赏方式等等也有了多元的期待与实践,人们在尽情享受创造物质产品带来成就感的同时,也在以积极的姿态尽情分享着参与创新精神产品的快乐与满足。因此,文学的网络化是网络社会群体需要与文学自身运动复合的结果,是创作背景差异引发的文学变奏。广义而言,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都是用文字塑造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狭义而析,网络文学于传统文学相比更自由、更民主、更现代。比较一下,文学主体(谁写谁看)、文学语言、表现手法(用什么写、怎么写)、艺术形式、作品思想内容、审美情趣、传播途径等与传统文学有着全面深刻的变化。

二、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之比较

1.创作主体自由化(谁来写)———谁想写谁写

(1)传统意义上的“作家”是身份、职业、地位、权威的象征。文学网络化以后,由于全民非专业性、非职业性写作浪潮的冲击,也由于发表的迅捷和作者平和的心态,传统意义上的“作家”所肩负的责任及荣誉的光环明显弱化,“作家”不再“圣化”,作家创作更多是因为兴趣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职业、生存的必需。

(2)网络文学创作主体身份的平民化。与以往的文学创作只是少数人的专利相比,网络为每一个文学爱好者提供了平等的展示创造力的平台。无论有无天赋、学历,是否主修文学专业,是否是专业作家、编辑、评论家、权威,只要你喜欢、你愿意,你就拥有与“大家”平等的创作、对话、发表的机会,就有成为文学艺术家的机会,就有主动规划人生、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培养高雅兴趣、完善自我的机会———你就是作者。

(3)集体创作造成的作者缺失。由于网络中的许多作品是集体完成的,例如《开在网络中的玫瑰》,而成员又是随机的、虚拟的,因而作者走向边缘。

(4)叙事态度和叙述方式的变化。与传统文学相比,网络作家不再以“导师”“启蒙”的姿态出现,创作时力求以平等的身份、中立的态度叙述现实,尽量不对所写的对象进行过多的评价。

2.创作手段的创新(怎么写)———想咋写就咋写

(1)造型材料和书写工具、方法的现代化,语言的生活化。传统文学是以文字为艺术创造的唯一材料和媒介,以纸笔为工具,通过叙述、描写、比喻、暗示、象征、博喻、联想、夸张等方法塑造艺术形象,并以此反映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读者只能凭借文字想象形象、感知形象,形象是模糊却有很大张力的,读者可以预设空白美,经典作品能产生跨越时空的魅力。但这种文字形成的话语体系带有一定程度的唯美主义倾向,而这种美的欣赏是要有一定的功底的。文学创作的造型材料演变为丰富现代版。创作中不仅有用比特(0-1)数字转换成的方方正正的文字,还可以有根据情境的需要用电子代码通过电脑转换成的“象形”符号、图象、声音、色彩、光线配乐、动画、味道等的综合,在表现方法上大量运用意识流、比喻、夸张、变形、反衬、反讽、黑色幽默等手段以唤起主述人和读者的体验,达到最佳境界的审美视觉,从而进入一个“绝对真实”的虚拟世界,确保了造型的清晰、确定、直观。话语体系也明显大众化、简洁化、口语化,使人们不假思索就能够读懂,同时多媒体的运用丰富了作者的创作。当然这种“生动”本身也垄断了读者的思维,卸载了悬想的空间,切断了审美距离,剥夺了“梦”的权利。见过北京清华大学清华园中荷花池的人一定有这样的感慨“这真是朱自清笔下的荷塘吗?”欣赏中的感觉就像旅游时真到达目的地后反而兴致索然,因此这种创新一定要恰如其分。还有由于现场效应语言的程式化、逻辑化、复制化、粗俗化倾向与传统崇尚“唯美”、“精当”的文字链构成强烈反差。

(2)网络文学中语言词汇的自由审美倾向。从传统意义上讲,直接诉诸于视觉听觉的造型中过于丑的对象是不宜如实展示、逼真描绘的,因此,传统文学作品中对生活中的丑词都进行了陌生化处理,进行变形,就是很多丑词语只存在生活中。应该说,相当的网络作者在丑词运用上是倾向传统的,例如慕容雪村的作品《天堂向左深圳向右》就采用讽刺、借代的方法进行艺术处理、改头换面,这样既符合作品中人物的个性,又使读者能够读下去。例如“问候彼此的母亲”、“三字经”等可谓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同时相当的网络文学作品,即使那些获奖作品中,作者对丑词不仅不回避、不变形,而且直观“象声”生活,大放奇丑,涉猎范围之广、出现频率之高、“象声“”象形”之真实令人瞠目。这种倾向虽然不好,却是网络主体充分自由的证明,它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最大限度的民主,标志着书写自由春天的到来。

(3)情节淡化松散结构跳跃现象。传统文学是线性叙事,讲究严谨,情节转化有过渡。网络文学的构思是意识流的、蒙太奇式的更适合排成影视观看。一个阅读《天堂向左深圳向右》网民留言:“老兄,你这也太过跳跃性了,要不然重来一遍”,情节松散、体裁模糊是网络文学的特色。

(4)创作时的交互性。

3.创作题材与价值取向(写什么)———读者需要啥写啥

(1)题材。比尔盖茨曾说过一句名言,就是“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而网络产业包括创作主体不但要知道网络接点上等待的是人还是狗,而且还必须弄清楚是什么类型的人或狗。客观地说网络上的书写群体是庞杂的,但是尽管写作动机多元,对读者的期望值却是同一的,按造卡耐基的“你想要什么,首先要考虑对方要什么”成功法条,作者要赢得“粉丝”的高点击率,在创作时必须高度重视接受主体的娱乐、消遣、快感、宣泄功能的精神需求,因为网络是精神休闲文化消费市场,因此,网络文学在创作模式及其题材、体裁、内容等方面更多倾听于“读者第一”的心声,很多作品是迎合大众审美趣味而制造出来的,由此,内容题材侧面反映了文化市场的精神追求。那么当代的读者最关注什么题材呢?奇幻、情爱、搞笑仍然是当前最受欢迎的题材类型。蔡骏的译作“龙枪”开启了华语奇幻文学之后,掀起了奇幻题材创作热,目前最火的网络奇幻小说———萧鼎的《诛仙》,印刷后销量近60万册。情爱题材大量地存在于各种体裁、各种类型的网络作品中,网上的天空是精神度假村,搞笑题材的作品仍然居高不下。此外,乡村题材开始引入网络文学,如庄旭清乡村题材的作品《大声》,与之对应的城市题材有非常广阔的市场,博客日志日趋火暴。#p#分页标题#e#

(2)价值取向。①内容意义的空心化。按照传统观点,真正的文学艺术家应该用自己的审美理想去关照生活,以审美的方式肯定美,否定丑。因为生活中有美有丑,艺术家应该予以辨别鉴定,态度鲜明地表现出肯定与否定。如果没有态度,那不是文学艺术,那是展览。写美对其赞扬,才能否定丑;写丑要对其否定,才能肯定美。但是在当前相当网络文学创作中,由于实利原则的诱导,出现了明显的“物化”倾向,内容意义的空心化是其风格,展览、陈列成为特色。例如,在表现对欲望的肯定对享乐的追求方面,有些作品的内容陈列很容易使读者得出“性是成功成名的通行证”。②理想”、“信念”、“希望”的肯定与追求文学的社会作用异曲同工,网络文学作者喜欢用“非理性展示”来“关注生活”,实现文学的社会功用价值。例如慕容雪村的《天堂向左深圳向右》通过对比、夸张、反讽、比喻、象征、反复、蒙太奇等表现手法,通过非理性在现实中的合理存在———肖然等人的经历的展示,反映了转型时期人们孤独、悲观、苦闷、压抑、惆怅、彷徨、虚无、虚妄、找寻、幻灭、期待的心理,表达了对理想希望的肯定与追求,是否定中的肯定。我们认为其文本价值在于作者以深圳为窗口折射出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在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定时期,人们所遭遇的精神危机,并且以人物的悲惨结局、血的教训警示那些笃信“有钱就有一切”的人们在起跑前要明确“你要找什么”,在人生十字路口,你站在中间,明明有很多路可能进入你要找的天堂世界,你衷心渴望的爱情、亲情、友情,但你如果没有坚定的信仰和目标,被物欲冲昏头脑,“无论你行善还是为恶、富有还是贫穷,你都将走向那个终点:鲜血涂地、尸骨无存,化为脓血,或为飞灰。”连改写的机会都不会有,当然不可能被原谅。肖然到死前终于明白,花多少钱再也找不回韩灵那样的真爱,遗失的灵魂。这就是文学的社会功能,也许读后应该反思,而不只是郁闷,作品中的人物有作者同情的、否定的,就是没有赞扬的,因为作者展示的就是非理的、原始的东西。就拿作品人物来说,也许大家最同情韩灵了,因为她是作品中最后守住灵魂的人,最老实的人,最坚贞的人,作者为什么不给她一个好的结局呢?不是值得赞扬的人物给一个否定的结局就是对现实的警醒,只不过作者以一个“生活的关注者的身份”,实现了其现实功能,这与传统文学的象征化醒世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文本形式与阅读(什么样)———硬件软着陆、读屏

传统文学文本存在方式是先一页页印刷在纸上,然后装订成册,是占有一定空间的硬件实体。阅读时一页页翻过,你可以坐着、躺者,可以放在枕边,不看了把书合上。网络文本是由比特转化而成的“超文本”,以窗口网页的形式存在,你要看时只需轻轻点击窗口,你要的文本就会出现在屏幕上,看完后,进一步点击下一页,不想看时关闭窗口,文本就消失了,你看不到它的存在,只知道它以数字的形式隐藏在电脑里。这就是由媒介方式、文本形态和文学类型的变异引发的———作品由硬载体向软载体改变。

传统统计学范文8

(一)设计教育思维的单调性

近些年来,大多数院校又强调其综合性办学,专业全面性,在教学中开设了陶艺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展示设计、数字媒体设计、舞美设计、动画设计等等的一系列热门专业。在内容上相对充实,但就这些课程体系而言,以目前国内的教学方式,确实要令人产生质疑。同时,在每一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由于师资的力量不足,不可能是多名教师共同完成,这就会导致教育思维的单一性,千篇一律,出现知识较匮乏的现象。单一性的教学致使艺术设计专业输出的学生与中国设计人才需求错位的状况日渐严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走出来的应届毕业生严重缺乏职场上的应对能力,缺乏“实战性”。然而,所谓的“实战性”,正是每个学生在步入社会、适应社会和回馈社会应该必备的的根本条件,也是大学生的生存之本。所以对于每一位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都要不断的学习与完善自己,还可通过网络传媒这一直观又直接的途径了解国内外设计的动态,及时反馈给学生。

(二)设计教育思维的程式化

现代艺术设计虽说是现代的,但它却是在传统工艺美术教育模式下逐渐建立起来的,长期以来,它的教育教学模式都是沿用早期工艺美术教育的模式,具有强烈的程式化格式,在教与学的这两个环节追求按部就班、规范化的教学课程,循规蹈矩的教学方法,完全抹杀了教与学的互动个性发展,设计与现实市场相距也甚远,教学成果与社会需求相背离,课堂与社会错位。而且在教学当中还仍然保留着前苏联时期的美术教学方法,注重传统全因素素描,根本区分不了纯绘画和现代设计教育的学习内容和要求。例如:纯绘画的基础课可以要求学生画全因素素描,而设计类的学生的基础课则应该有所区别,应偏重设计、结构素描,最终的目的都是为解决造型问题。可是现在有些学校的基础素描课与高考前的静物素描不尽相同,没有新意,也调动不起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是学校缺乏专业性的与时俱进的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在这样的传统教育思维束缚下,培养出的学生创新性能力不足,更谈不上持久的创新能力,这种程式化的教育模式面对中国高度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的迫切需求都是十分不尽人意的。

(三)教学重教育轻实践

众所周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高水平设计的专业人才是设计院校的首要目标,实践同理论一样重要,甚至更为重要,实践是验证教学成败的唯一标准,所以艺术设计教育要切实符合此教学目标。然而,在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中存有重教育轻实践的现象。在这种教育模式中,教师只是一味地关起门来上课,学生就单是一个劲儿地使劲听,很少有实际锻炼的机会,导致学生在进入社会后力不从心,还需重头学起。比如,在艺术设计课程中,老师习惯性的化大部分时间在图形设计、字体编排、设计程序等教育的讲解上,却忽略了以案例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的重要性,更不要说和社会、企业的沟通与融合了,这难免会为今后他们从事设计行业产生弊端。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思路

(一)力求理论联系实际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和动脑能力,是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创新性的专业,它不是几句简单空谈的理论说教课程,它囊括着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动画设计、舞美设计、平面设计、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等。每一领域都要求设计专业毕业生能够面对实际业务,在实践中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让艺术设计改变生活。如果学生能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经历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反复训练与积累过程,在不同的实际设计操作中总结设计心得,回到课堂上再充实设计的思维方法和设计文化教育,学生的专业设计水平必然能得到大幅提升,而且提高的速度很快。而要想学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校就应该主动与社会、企业等建立必要的沟通和联系,把企业等的艺术设计专题融入到高等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当中,建立起以具体案例为中心的实践性的教学体系,从而为学生积累宝贵的实际工作经验,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做法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当今社会的实际需要,又可以让学生掌握最基本、最实用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思维。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则正是要培养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用他们的专业审美能力去引导时尚、诱发潮流,通过自己的作品去启发别人。正如蒙豪利•纳基指出的那样:设计并非是对物体表层的装饰,而是在某一个目的的基础上,把多种要素综合起来:社会的、人类的、经济的、技术的、艺术的、心理的、生理的等等,使其能够融入工业生产轨道的成品设计与技术中。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对学生设计思维的培养,其实质就在于发掘和塑造学生的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独自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使学生具有现代艺术设计意识、创新性思维,用科学技术来充实自己的头脑,这既是现代艺术设计教育教学的宗旨,也是从事设计活动的根本条件。现代设计教育思想的主旨是设计意识,它是贯穿设计活动的无形主干线,在设计中是起着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设计意识虽然决定着艺术设计的全部过程,但又往往被忽略,导致教与学这两个环节仅限于枯燥乏味单调的理解而缺乏学生灵动的创造性的开拓能力。这个设计历程说起来简单,但其过程要经历长期、科学、系统的设计技法训练来达到创新能力的积累,以及渊博、丰厚的知识底蕴来做铺垫,才能使学生在设计过程中突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借鉴以往相关领域的设计实践,寻找到超越的基点和升华的契机,从而完成创作的过程。创新是设计的灵魂,一部艺术作品只有融入了创新精神才能充满活力。但是创新并不是无条件、无规律、无方向的,它是在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的前提下不断提出新思想、新理念。我国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总是片面地追求设计技巧而忽略了创新思维能力。所以,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过程中,要增加一些抽象构成训练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突破、敢于创新、用于形成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别人,要改变以往的思路,形成独有的创造性思维。

(三)强调启发式和开放式教学方

法现代设计教育的中心主旨就是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的高水平艺术设计人才,借以补充传统教学方式的开放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此就显得异常重要了。开放式教学通过学校与企业、市场的紧密接触,能使学生树立完整的现代设计理念,提高其实际操作、应变、协作能力,有利于改变闭门造车的现状,同时也可使企业和学校双方获利。而启发式教学就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系统的学习相关知识,并逐渐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同,启发性教学注重给学生提供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从而拓展了学生的创作思维,灵活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p#分页标题#e#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