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美德论文范例

传统美德论文

传统美德论文范文1

【关键词】传统文化;美学思想;现代价值观

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了比较独特的文化体系,给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在人们思想意识形成过程中,传统意识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传统文化思想的美学内涵的认知直接促进人们的思想意识完善。为了让人们拥有更加健康的思想文化以及精神面貌,可以向大众传输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美学内涵,让人们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导向。

一、美学思想的内涵分析

人们对美的追求是出于自身的一种生理本能,主要源于美可以使人们情感愉悦。一般来说,美的概念是包含两层含义的,一是外观形式的美丽美观,二是与善良含义类似的。在部分古代的哲学家们的观点中,美的本质在于理念上的认知,只有真正理解到了美的概念才具有客观意义。对美学思想内涵分析,需要以人作为载体,参照一些其他客观物体,主要源于人是一种非常感性的生物,对于美的的鉴赏能力、创造能力存在主观能动性,不同个体的美学意识存在差异。例如,某些人认为符合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就属于美,在这个范畴之内,再对相应的事物进行不断的筛选,选取出人们认为美的事物即可,且将这种美与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相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从中得到更多愉悦感,让人们在对美的鉴赏过程中,形成自身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观。由此可见,美学思想的传播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是直接相关的,其对于人们整体素养的提升以及人生未来的导向十分重要。从宏观方面来看,美学思想的传播和具体内涵,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未来的发展颇具价值意义。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人民的力量,而人民的素质则决定了人民力量的大小。为了保证国家和民族以及社会的健康发展,在美学传播过程中,要选择积极健康向上的美学内涵,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向人们进行传播,特别是在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一定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居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真正美学内涵。

二、自然之美,在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中获取自由

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古人就已经意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所衍生出的天人合一思想便是重要外在产物。中国人历来都非常重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尤其是重视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与西方国家同时期的思想意识做一个对比,西方国家所讲求的理念是以人为主体,往往忽略了自然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主要指物质世界,而非一种状态,它非常侧重直觉的体验。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从自然中获取认知自由与人格独立,以摆脱世俗的束缚为目的,在此过程中帮助人们形成高尚的人格,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一)儒家的自然观分析

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比较重视“仁”这一最高人格境界。在孔子的思想以及孔子学生的思想形成过程中,都可以感受到,将外在的道德准则内化为人性的自然欲求,从中得到真正的快乐本质上便是一种自然之美。一方面,自然观外在的体现在于以真为美的人性自然,强调人性,要求表达自身最真实的感受和情感,在这个过程中要尊重生命、尊重自我,在与自然和谐发展过程中实现自我的不断发展,尊重自然规律,在顺应自然规律的条件下获取可使自我发展的有利条件。儒家认为,要想达到这样的道德自由感,首先要进行教育和训练。不管是天子还是庶民都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才能够意识到自然和自我之间的关系,才能顺应自然发展的条件,不断地提升自我。其次,要讲究事物的原理,要求个人在发展过程中形成高尚的品德,应当顺应人性,不能束缚人性,在这个过程中,要追寻最真实的自我,获取最真实的感受,真诚地表达出内心的情感。

(二)道家的自然观体现为一种审美自由

道家对自然观的理解体现为一种审美的自由,它追求的是随心所欲、无为而治,认为自由是人与自然的一种顺应、一种人生境界。通过对庄子的一些著作分析中可以得知,他们认为真正的快乐,是去掉形体上一切束缚的快乐,真正的荣誉是抛弃一切美好的荣誉,所讲求的是一种超越现实、随心而活、随心而欲的生活,要求解放人的天性。只有人感到自由和舒适,才能够体会到真正的美的内涵;只有达到了真正自由状态,居民才能够意识到美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才能获得真正的审美娱乐,通过欣赏事物的美达到内心的快乐。

(三)佛学的自然观体现为一种修行顿悟

在中国古代,影响比较大的另一种思想是佛教思想。自佛教传入到中国以来,就受到中国古代人民的追捧。在佛家思想中,强调的是内心体验的心理知觉,要求自然与心灵之间要进行完全的互通,不受到任何的阻碍。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思想是天地人格在其微的一种本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应当顺应世间万物法则、各司其职、各就其位,只有这样,人才能够在特定的位置上去感受其给自身所带来的一些美感,以其为导向以人自身为对象的反思性思维,并不是以自然为对象的认知性思维。自然界不是外界的衣服,而是人内心情感的有机感性,在这个过程中,人通过在不同的位置感受自然,达到不同的审美境界。由于每个人的审美境界主要来源于自身对于周围自然环境的感知,因此,若是想要达到特定的审美状态,必定要用心去感受和理解。

三、静态之美在于自身的独处中净化心灵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内涵不只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状态,更体现在外界环境之中存有的静态自然美,讲求内心的镇静,体现人格修养的方法与思想情感的统一。

(一)儒家讲求通过内修已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

通过分析儒家思想,可以得到,在儒家思想发展过程中讲求“静”。只有达到内心真正的平静,才能感受到最真挚的情感,达到至善的情感境界。一般来说,儒家将止定看作是静的逻辑前提。一个人要想达到内心真正的静态,就需要停止或者入定。通俗来讲,便是要求某个人在静观和静坐的过程中对自身的一些行为进行不断的反思,然后对反思的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在总结分析完成以后来不断完善自身人格,以达到至善的道德境界。这种思想意识对人们的思想意识形成来说,影响颇大。人们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三省吾身,不断发现自身的缺点,且进行及时的改正,有利于让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道家强调凝神而去智,虚静无为而通于万物的心灵状态

道家所强调的“静”是要求人们在“静”的过程中达到去除内心杂念,全神贯注的一种状态。在这个过程中,人们首先要抛出一切功利心,考虑自身的人生,解放自身的思想意识,理解人生价值和生活的意义、对于某一件事物的态度,可以摆脱和抚慰一个人在竞争压力之下的疲惫,保障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另外,通过特定的心理过程,在宁静的思绪中更深刻的理解生命活动的意义,保障各项工作更加贴近生活。

(三)佛教通过冥想静修来达到心静的境界

传统美德论文范文2

关键词:传统文化;道德品质;品德培养;方法

十八大提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将立德作为道德要求古而有之,追溯其价值理念的历史渊源,《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指树立道德,即提高道德修养,给人们树立道德方面的榜样。古为今用,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之根本,传承文化底蕴,旨在使学校德育和素质教育能够汲取传统道德文化养分,教育和引导当代学生健康成长。

1当代高职学生道德品质要求

传统文化将立德作为核心,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把“修身”列在首位说明良好的个人修养是成就事业的前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1]孟子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将自身修养提升作为根本,在沿袭中华传统文化正心、修身、自省、自律的同时当代大学教育更侧重于培养学生能力与品行,即:如何学习、如何面对社会、如何思考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能力。十八大提出在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等理念教育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的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怎样直接影响国家的发展前途。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保障,良好的道德素质也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品质。做一个文明的大学生要有一颗君子之心,应具备以下道德素质:

1.1孝为先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弟子规》中用一整章来告诫人们如何做到孝。首先要拥有一颗孝心,其次要做到孝敬、孝顺,你才能拥有孝德。孝这种观念应渗透到学生思想意识中,扎根心底。对学生进行教育,观看主旋律电影,根据母亲节与父亲节特定节日开班级座谈会,跟家长做一次心灵的通话,改正错误行为,帮助学生达到心灵的救赎;孝顺父母心怀感恩,从细节入手,引导学生注意与父母的一言一行,在心灵上呵护父母;教育学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身有伤,贻亲忧”,照顾好自己,多与父母沟通,避免父母担心;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德有伤,贻亲羞”[2]准则,完成道德自律。

1.2诚为本

诚信行为的教育,使学生通过“凡出言,信为先”、[3]“言必行,信必果”[4]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的学习和践行,认识到“诚者,自成也”[5],自觉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达到取信于人、诚信待人。组织班级干部做好诚信模范,根据学院部署每年认真评选班级诚信标兵,在意识上倡导学生真诚对待他人,诚信交友,杜绝阳奉阴违现象;在行为上指导学生学习,合理利用时间,杜绝考试作弊,诚信考试;在贷款与学费催缴时,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避免恶意拖欠贷款与学费行为;在毕业生论文撰写时,杜绝学术失信现象。

1.3礼为导

我们经常戏谈“做人要有品”:礼貌是必需品,信仰是补给品,能力是备用品,不守信用是违禁品,不耐烦是半成品,嗔心是,好名是装饰品,只有具有好的品质,才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在秉承“孝悌忠信”的同时,当代大学生应以“知书达理,无畏有为”要求自己,做到拥有必要的知识储备,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在面对困难时无所畏惧,利用健康的心理状态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妥善的解决问题,得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2传承传统文化探索高职院校学生品德培养途径与方法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人的道德品质提出了仁、义、礼、智、信的要求,曾在中央党校鼓励领导干部:多读书,阅读古今中外传统文化书籍,特别提出应读《弟子规》,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作为分院德育特色《弟子规》教育,通过以下形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1)知行并进、修身善德。开展课前诵读《弟子规》活动,通过班会、讲座、座谈会形式对学生进行《弟子规》教育、开展演讲比赛、诵读比赛;加强情感教,结合父亲节、母亲节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先成人、后成才”的思想,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内化为品德、指引学生行为;建立健全量化监督机制,形成人人参与、人人监督、人人提醒的良好风气。(2)建立与时俱进、特色德育机制。加强网络育人作用,建立主题网站、通过QQ、微博转载主题教育内容,加强《弟子规》主题活动教育宣传、绿色带社团活动宣传,树立榜样,让学生切身感受到身边的正能量,同时也通过自身将正能量下去。(3)提升辅导员素质,做到既教育人、引领人、鼓舞人、鞭策人,又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加强《弟子规》学习与自身实践,身体力行,提高道德水平。以身作则,以良好的品德和人格力量感染与影响学生。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纵观现代高职教育,只有将学生品德培养与高质量就业相结合,以职业技能提升为根本、道德教育与美德培养为切入点、高质量就业为落脚点,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教育始终,才能做好高职教育定位,解决社会认同少、就业出路少、办学特色欠缺等问题。现代高职教育这艘航船,只有以职业技能教育为船体、传统文化教育为帆、高质量就业为舵,才能实现现代高职教育扬帆远航、驶达理想的彼岸!

参考文献

[1]书立方编委会.大学•中庸[M].重庆出版集团,2010-04:1-2.

[2]李安纲.弟子规[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09-01:1-2.

[3]李安纲.弟子规[M].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09-01:3-5.

[4]孔子.礼记•中庸[M].重庆出版集团,2010-04:7-8.

[5]子思.中庸二十五章[M].哈尔滨出版社出版,2007-09:6-8.

[6]钱穆.论语•子路[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3-1:296-307.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12-11:5-10.

传统美德论文范文3

一、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特点

1.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政治型文化,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特质。与西方世界不同,西方文化发源于海滨,与自然抗衡、战胜恶劣的环境是生存下来的条件,“力量”显得尤为重要。因而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人能力的发展,重视个体,在方法论上表现为还原论、在自然观上表现为天人分离、在经济上表现为自由贸易、在政治上表现为民主思想的外向型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则诞生于内陆,依附于自然,与环境和谐共存是发展的根本,以“德”为内化的“礼”显得尤为重要,因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伦理价值,是一种在自然观上表现为天人合一、在方法论上表现为整体论、在经济上表现为自给自足、在政治上表现为“家国一体”“以德摄政”的内向型文化。这种在“礼”的基础上的尊重自然、尊重他人、以扬善抑恶为核心,以真善美相统一为目的,以文化教化为手段的特质无疑与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一致的。

2.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两重性,应批判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和道家思想为主体,又兼容法、墨等诸子百家,唐后又受佛家思想影响,形成了自成一体的民族特色。其中“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对中国的政治、心理结构、生活习俗、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都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⑤。但是,中国传统文化诞生于中国的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她既包含着璀璨的“中国智慧”的精华,也混有“封建性的糟粕”⑤。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的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它不断发扬光大。”这与马克思主义辩证的否定观是一致的。我们既不能把传统文化当作过时的东西抛弃,也不能全部照搬照抄,而是应结合我国当前社会实际情况用科学的方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旧的形式赋予新的内容,让传统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才能在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其价值。

二、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

纵观整个世界,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在对本国人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本国传统文化的功能。因为国家传统文化早已融入日常生活的各个部分,不可规避地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研究发掘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使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价值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利于应对多元文化渗透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兴起与不断进化更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西方国家利用这一趋势和各种媒体手段向全世界推销自己的价值标准和意识形态,利用电影、游戏、书籍、食品等软实力进行“文化殖民”。年轻的大学生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喜欢新鲜事物,容易被现象所蒙蔽,尤其是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和手机智能化的加剧,使大学生们在获得信息和知识的同时也“无意识”地接受着其中的西方文化,不自觉地接受和认同西方的价值观,导致民族观念淡薄,思想行为西化,马克思主义信仰被边缘化。而传统文化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不但可以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更可以起到抵制西方文化渗透,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的作用。

2.利于解决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问题。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传统美德,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光大,尤其是作为时代精英的大学生们。但是,我们现在却在大学生中发现了许多与传统美德不符甚至是相去甚远的行为,成为困扰着象牙塔的一丝丝阴霾。诚信意识淡薄表现为考试作弊、论文抄袭;价值观念扭曲导致重利轻义、实用主义;责任感缺失导致自我为中心、不尊师长;心理素质弱化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从马加爵到药家鑫,再到复旦大学投毒案,告诫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树立传统美德。

3.利于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资源。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资源丰富。在世界观方面,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关怀,有助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和谐意识和生态伦理思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精神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正能量,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鞭策他们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形成健康的价值观。

4.利于改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法。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仍在课堂,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当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关注时事,有自己观点和主张,喜欢思想的碰撞、乐于参与。而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很显然已不合时宜。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教学方法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学习借鉴。如“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言传身教”的教育原则、“一日三省吾身”的修养方式、“知行合一”的教学方法等。

三、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思想的瑰宝,理应得到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同质性的特点,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思想,援引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既可以发扬传统文化,也可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可谓一举两得。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途径如下:

1.传统文化入课堂。传播渠道的局限性,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生中认知度不够,这使得西方文化渗透成为可能。因此,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则是主阵地。当前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社会主流思想为主,这些内容是我国当代卓越的思想家、革命家、教育家们根据中国具体实际总结出的理论成果,紧扣时代脉搏,符合中国国情,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结晶,不论从内容上、从逻辑上,都与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思想的传承性和内容的共通性。马克思主义思想一经传入中国立即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接受并应用,这与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在基本的思维方式、观点上很多都是一致的不无关系。可以将传统文化赋予时代新意,用传统文化去解读思想政治理论,实现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汇贯通,其效果不言而喻。所以,传统文化进入思想政治课堂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有效的。

2.传统文化入实践。实践教学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被广泛采用,也被认为是提升教育效果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实践教学中适当引入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元素自然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当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在实践教学中,可以通过校外实践如带领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等场馆,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可以通过校园实践如历史典故微电影制作、撰写“国学”读后感、组织观看“百家讲坛”、开展名家讲座等活动,强化教育内容;可以通过课堂实践如国学评说、案例讨论、课上辩论等活动,促进参与,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这些实践教学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如此可以使枯燥的理论生动化、抽象的内容具体化、书面的文字形象化,改变灌输,激发起主动学习的兴趣,达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牟之、笃行之”的目的。

3.传统文化入校园。校园文化是以校园为空间,凸显校园精神、校园风气的主流文化,代表了校园中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对学生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在校园文化构建中融入传统文化,传递正能量,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十分必要的。传统文化的融入可以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着手。以长春中医药大学为例,从硬件上,在建筑物和各种场馆等硬件的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建有一条龙脉、双子座、三才轩、四象城、五行宫、六君子居、七星百草园、八卦广场、九宫等特色建筑;在软件上,从文化理念、文化阵地、文化活动、文化人物等几方面也都取得了进展,制定了“启古纳今、厚德精术”的校训,体现了中医药事业“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的发展思路,与弘扬传统文化精神不谋而合,使学生在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中,由衷地提升了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更激发了时代使命感。

四、总结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究其根本在于其能够与时展相结合,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明显的价值意义,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可能性,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新思路和生长点,既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作者:付晓男 付秀荣 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吉林大学农学部

第二篇

一、传统文化在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不足

1.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淡薄,而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宣传,使得很多大学生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对传统节假日的认识不足,不了解传统节假日相关的文化和节假日的意义。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中国和外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很多大学生特别喜爱外国的节日,缺乏对本国节日的重视。很多学生比较迷恋美国的大片,但是对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一些优秀人物和他们的优秀事迹缺乏了解,降低了大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缺少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视,过分的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触比较少,降低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2.缺少传统美德观念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具有很多优秀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加强大学生对传统美德观念的认识,不利于现代大学生的发展。传统美德观念的缺失,使得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只重视自身的利益,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导致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比较差。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面对各种诱惑的出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也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很多大学生过分的追求利益,缺少社会责任感,很多大学生在工作岗位上不负责任,有些甚至为了个人利益而做出违法的事情来,为此提高大学生对传统美德的认识对大学生以后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校大学生传统美德缺失表现在考试作弊、不认真完成教师布置得作业等诚信缺失的行为,还有一些学生不尊重师长,教师在指出学生不足之处时,不好好的听取意见,反而对教师大吵大闹,这些行为对高校也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阻碍了大学生自身的发展。

3.缺乏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是现在很多高校大学生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只有认清传统文化的价值,才能够加强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促进高校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随着文化交流的进行,中国对传统文化的关注越来越低,反而有许多国家开始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在现代高速发展的中国,很多地方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指导,现代大学生要加强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和理解,为加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二、加强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的相关策略

1.培养学生兴趣,增加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高校领导要增加传统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要想增加高校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学校要先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学习传统文化。高校可以在校内开展相关的活动,如建立一些戏曲社团,社团成员通过对一些经典剧情的表演,来吸引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在高校内还可以开展全校范围内的传统文化知识问答活动,这个活动有初选、竞选、总决赛的形式,在全校各个院系内部对学生进行初选,通过询问一些简单的传统文化知识,谁回答的快而多就可以进入竞选赛,在竟选赛里是来自各个院系的学生,稍微增加一些问题的难度,淘汰一部分学生,最后,总决赛时学校要加强这个赛制的宣传力度,在校园操场上实行公开进行,给参赛学生一次求助的机会,让全校各院系的学生观看比赛情况,且各院系还可以为自己院系成员组成后援队,帮助参赛学生,这样不仅加大对传统文化的宣传,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传统文化。

2.开展传统文化课堂

面对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忽视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课程变得越来越少,对此现状,高校要积极开展一些关于传统文化的课堂,给学生提供学习传统文化的机会,这样才能够帮助高校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很多高校已经将传统文化课程设置为公共选修课,但是公共选修课程比较少,针对公共选修课出现的问题,可以将传统文化设置为学生的必修课,课程内容要丰富,不仅要包括各种历史、文学,还要包括一些自然科学,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通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对学生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通过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价值观、思想观念来正确的引导学生,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传统文化水平

要将传统文化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进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水平,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做好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传统文化水平,思想政治教育者要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可以采用榜样激励法和灌输教化法榜样激励法就是利用传统文化中历史名人的优秀事迹,让学生以他们为榜样,鼓励自己不断进步、努力奋斗。灌输教化法指的是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将传统文化的一些理论知识教给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结束语

传统美德论文范文4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路径

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之处在于,其是前人思想文化的结晶,蕴含着传统美德、正确价值观、优秀的道德素养等,具有很高的教化与陶冶人的价值。小学生教育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课是主要阵地,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优秀传统文化有共通之处。因此,道德与法治课中要积极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使其感受民族文化魅力,在浸润中提高道德素养,确保人格健全,并能知法守法,健康快乐成长,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信。

一、道德与法治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意义

优秀传统文化中积聚着民族精神,包含传统美德、人文情怀、优秀品质等。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既能使其感受民族文化魅力,从而产生自豪感,形成文化自信,抵御不良文化冲击,担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优秀传统文化以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对小学生具有熏陶作用,可促使其道德水平的提升,思想品质逐渐趋同,教化价值极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目标是培育德才兼备的素质人才,让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自觉去践行,这就有必要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当代小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学生的三观容易受其影响。道德与法治课是德育主战场,也是保证立德树人目标实现的根本,强化这门课的教学成效是重中之重。道德与法治课帮助小学生建立正确道德观与法治观,并引导其在社会实践中践行,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法治观念的人。从上述内容看出,道德与法治课和优秀传统文化有共通之处,联系十分紧密,这种情况下寻找两者结合点,在课程教学中有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立足于优秀传统文化做好道德与法治教育,这是培养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也能使学生在民族文化浸润中正确深入认识道德与法治,发扬传承民族精神,并提高道德素养与水平,且做到懂法与守法,能够用法律武器维护自我权益[1]。小学生三观正,法治意识强,不但有利于个人梦想达成,而且有利于中国梦早点实现。

二、道德与法治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路径

(一)教师提高自身文化修养。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要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其达到德育目的,对于教师要求高。教师要熟悉优秀传统文化,在分析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敏锐发现其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点,然后有目的地利用其开展教育,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教师要在这门课中借助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丰富自我,提高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明确其精髓所在,并能找到其与道德与法治课契合点,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合理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达到预期教育成果。教师博览经典著作,汲取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的精神营养,道德与法治课就能旁征博引,运用补充教育资源,使学生不自觉吸纳精华[2],在优秀传统文化影响下自我改进,促使这门课程教育质量提升。另外,教师既要提升优秀传统文化修养,还要去践行,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帮助其建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和提升道德与法治素养。平时要做一个尊师重道、孝敬父母、与人为善、忠于国家、勤俭节约等优秀美德的人,这些传统美德会在潜移默化中给小学生带来影响,就是我们道德与法治学科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成功。

(二)以教材为出发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不能脱离教材,这就要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结合教材,对其进行补充,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道德与法治课就要让学生明确如何做,知识熟记于心远远不够,必须落实在行动上,做到知行统一,这样才能确保课程功能发挥。教师在平时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做好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制订教学方案过程中,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中去,并与教材有效结合,做到全方位的教育和渗透。例如牵扯到爱国和修身养性相关的内容,教师可以借助于《礼记·大学》开展教育,如“欲明德天下,就要先治其国;而要治国,则要先齐家;欲齐家,便要修身养性”等。引导学生学习与之相关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情感升华,这样对于理解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内容有很大帮助。学到了真诚、忠孝等相关知识,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搜集与之相关的人物和事迹,比如屈原精忠爱国的经典例子。课堂中学生自己列举,并说说通过这些对所学内容有哪些启示,自己从中明白了什么。这样不仅能让其了解优秀传统文化,达到了传承文化效果,同时也能促进道德素养提升,使其明白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3]。

(三)教育方式多样化。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服务课程目标,先要培养兴趣,使其自主参与探讨。过程中被优秀文化所陶冶,促进道德水平提升,并懂法且守法,一切行为都在法治框架内进行。这门课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式多样化,不仅能发展兴趣,还能引发探究欲,使其在优秀文化熏陶下认识所学内容本质,并更好内化,最终在情感的升华中增强认知,以传统美德以及道德规范等,约束自己行为,建立正确的观念[4]。教学中运用诗词歌赋,面对现在金钱主义盛行,热衷攀比的问题,可应用“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等诗词。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古人的家训,学生观看和思考,从家训中获取启迪,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和家庭观,做到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勤俭持家等。当今社会具有物欲一面,教学中利用经典诗词或名言警句,例如“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等,让其明确诚实守信的品质是多么重要。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中渗透,可提高学生抵御金钱诱惑能力,使其更好处理诚信和利益关系。这门课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也可创设情境,以56个民族是一个家部分为例,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先调动其情感,紧接着列出爱国和忠于民族人物,教师讲或者学生说,学习这些人物的品质和精神,并强调热爱祖国和忠于民族,是从前人那里流传下来的优秀品质,需要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从而达到了教育的升华,促进学生落实到以后的生活中成长中去。

(四)组织实践。道德与法治课中引导学生了解优秀传统文化,主要目的在于教化,不仅要让其形成符合社会共识的道德与法治观,最为关键的是让其自觉行动,改变不好的习惯和行为。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注重实践,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形成认知,树立正确法治观和道德观。例如,有关传统节日过年的内容,可让学生尝试着写对联,组织其剪纸,或者是引导学生画年画,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和节日魅力。当学生学到某些传统节日的相关内容,向其介绍背景,使其清楚在不同节日里有哪些独特风俗,并动手去实践。如端午节时人们包粽子、赛龙舟,清明节时祭祀祖先、踏青游玩等。文明礼仪部分,引用优秀传统文化,比如“言必信,行必果”,使其形成诚信意识。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相对较少,故而应加强对这个部分探究,寻找有效结合路径,才能使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这门课程中发挥最大作用,我们要为时展和祖国需要培养合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岩.探究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J].文渊(小学版),2019(6):27.

[2]全晓洁.中小学教科书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形象的价值传承研究[D].西南大学,2018.

[3]张凤.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传统文化教学[J].教育艺术,2018(11):11-12.

传统美德论文范文5

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与主力军,其身上肩负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更承载着弘扬中华民族“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对其切实加强诚信教育在当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教育;缺失表现;提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建设取得了圆满的建设成果。这其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诚实守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与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是的,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一群特殊的群体,在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及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缺乏诚信。对此,文章首先论述了诚信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当前大学生诚信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几点分析,最后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其加强与提升诚信教育的对策做了详细讨论。

一、诚信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方面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不断地传承发扬下去,可以说,诚信是一个人道德素养的主要标志,在人类的处事行为中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诚信教育在当今的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中,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要、核心组成部分内容。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各国经济互相推动,为此,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诚信代表了更多。诚信是治国之本,更是治国理念。在当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其进行诚信教育与培养,让大学生正确树立“三观”,同时也是促使他们建立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引导他们如何做人、处事。与此同时,培养大学生诚信教育,让他们抵制腐败思想、远离社会不良风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诚信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提升他们的理想与信念,从而有更多的诚实守信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当前大学生诚信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成因

1.考试诚信缺失——考试作弊。虽然高校针对大学生考试制定了很多严格的制度,监考老师也很严格,但是避免不了大学生作弊现象。很多时候,作弊发展速度极快由起初的几个人已经蔓延发展到几十人,可以说已形成团伙作弊了。而且他们作弊方式大多数都是使用通讯技术,其手段层出不穷,防不胜防。有些学生为了考试能够通过,就在事后给老师送礼、请吃饭等,已达到让老师给自己加分的目的。

2.信贷诚信缺失——恶意托贷款、不交学费。大家都知,国家为了能够让困难学生继续上学读书,可以不用担保人为贫困生向学校提供助学贷款,这一善举使得很多学生有钱也不交学费,恶意拖欠,让学校与银行感到很为难。可以说,助学贷款让很多学生丧失了信贷诚信、也遭到了狠狠的重磅打击,大学生这样做,就是对国家、对学校失去了诚信。

3.学术诚信缺失——论文抄袭花钱找人。一直以来,我们知道有很多学术造假信息,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了打击学生学术造假信息、杜绝抄袭,高校也做出了一些惩罚对策,但是也避免不了还有个别学生在论文写作上,仍然继续抄袭、花钱。多数情况,这些花钱找人学术造假的学生或是为了完成作业,往往是对自己要求不高,对他人要求高。

4.就业诚信缺失—与企业签约之后,不喜欢就无故毁约。面对着大学生就业压力之大,很多学生老早的为自己就业想了出路,只要毕业就可以参加工作,于是就给用人单位送礼,不择手段买到这份工作。但当他们参加工作之后,却远不如自己所想象的那么好,于是便毁约。另外,多数情况下,许多大学生在应聘工作的时候,对自己的个人能力以及其他方面,夸大其词,又说自己工作经验丰富无比等等。总之这些都是缺失就业诚信。从以上大学生诚信方面上出现的问题来看,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部分大学生会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忽视了言传身教。另外,会出现这种现象,也是受到了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让他们觉得诚实守信就是吃亏、更行不通。同时,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中,也是缺少诚信教育。有些时候,有些老师为了评职称,就采用学术造假、抄袭、或是找人等现象严重,这也给学生在诚信上形成了阴影。

三、加强与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策

1.通过大力宣传,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教育环境。要以学校为阵地,把诚信教育渗透到每个环节当中去,从教学系统的整体认识诚信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生命线”地位。同时注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解决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和健全相关制度入手,严格进行管理,并综合利用经济、法律手段。确保齐抓共管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使诚信教育得到加强、改进。

2.打造诚信榜样,起到示范作用。运用诚信典型与楷模开展教育。注意树立诚信楷模,促使大家学有榜样。推崇助学贷款还款模范、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等,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诚信意识。

3.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和教育活动。注重利用节日进行教育和实践,增强诚信体会;坚持在重要场所和活动中进行诚信教育,陶冶情操,增强荣誉感与团队精神;占领网络宣传的阵地,强化网上宣传和管理;依托精神文明活动鼓励大学生参加文明创建活动,切实提高素质;通过社会服务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结束语

传统美德论文范文6

关键词:大学德育;转识成智;道德智慧建构

什么是大学德育?教育界、学术界对此多有探讨,关于大学德育的定义众说纷纭。究其核心内容,无非是围绕两个部分进行讨论:一是关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是高校大学生道德品质教育。有人倾向于认为它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的德育学,属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也有人倾向于认为它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学问,是接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并以之为本位的文化教育。综合以上观点,我们认为,大学德育的内涵,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对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甚至情感心理和行为习惯进行的综合教育。什么是转识成智?认识与智慧既是哲学的范畴,也是教育的范畴。转识成智来源于中国传统哲学,是玄奘开创的佛教唯识宗的一个专业术语。通过转凡成圣、转染成净,以此来表示由“业识”到“智慧”的转化过程。中国现代哲学家冯契在《〈智慧说三篇〉导论》中对唯识宗转识成智这一佛学术语作了唯物主义的改造和发挥,使其成为冯氏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命题,推动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国化的发展。在冯契智慧学说那里,智慧更多指向的是德性智慧,而非一般语义上的知识性的智慧。“德性之智”这个词原本是中国传统哲学所固有的。后来,清华大学胡伟希发扬了冯契的思想,在《转识成智:清华学派与20世纪中国哲学》一著中以转识成智为命题把其思想资源扩延到中国近现代哲学诸家,转识成智在中国哲学中渐渐具有普适性。之后,转识成智哲学思想又逐渐波及教育界,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和思政工作者使用转识成智一词,以反对灌输式教育来表达新式的教育理念。

一、大学德育转识成智教育理念的偏离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的大学德育建设创造出良好的局面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即使进入21世纪,中国现行高校的德育现状还是不容乐观。2010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坚持德育的重要性,将“德育为先”作为三大战略主题(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之首。2014年教育部颁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1]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高校宣传思想战线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2]。2017年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所以,大学德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学习中央文件精神,针对目前高校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探寻规律、深化理论中为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转识成智德育理念在教育界、学术界已然是一个认知度较高的教学手段和育人方法,学界也对此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目前的研究主要分布在三个方面:第一,对转识成智德育理念作通识性推介,代表性论文有郭颖《论道德教育的“转识成智”》(《教育评论》2008年第5期)和王丹《“转识成智”思想对大学德育的重要启示》(《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第二,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资源来看待转识成智理念,代表性论文有刘贵祥、孙董霞《“转识成智”与大学德育———兼论中国传统哲学对大学德育的重要性和启发性》(《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第三,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转识成智,代表性论文有黄禧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转识成智”的思考》(《哲学动态》2012年第6期)。然而,大学德育对转识成智的理论深化和实际运用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单薄,并没有形成普遍性的共识,亟须对其进行总结性的概括。大学德育要突破知性德育的瓶颈实现转识成智,在真实的生活中践行并提升道德智慧是个长期的工程。现在的高校德育工作,真正意义上的转识成智依然迷茫,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四个方面:

1.就“转”的主体而言,忽视了大学生个体的内生动力。通常认为,大学德育的传授主体是教师,是工作在教学岗位上的一线任课教师传授给学生道德知识,但是道德知识并不等同于道德智慧,我们往往忽视了大学生的内生动力对道德品质的内化作用。目前的德育工作重灌输式说教,重高压式管教,偏重教师的德育知识传授,许多教育理念和模式往往无视学生在德育主体中的地位,扼杀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发挥。因此,这对转识成智的主体性德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真正的德育是要感动生命的。如果说,思政宣传和道德规范只是停留在课堂上和试卷上,则会形成空洞的政治口号和道德教条,很难在大学生心目中引起共鸣,陷入只见规范不见人的窠臼。社会价值观念变迁、道德信仰危机对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要想在学生中引起自发性,树立大学生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不能忽视大学生的个人需要和情感需求。高校教师要重视学生个体自身的体悟和道德内化,以完成大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和自由品质的成长。

2.就“识”的内容而言,割裂了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有些大学德育工作会把党的思政工作与个人道德修养分离开来。大学德育的内容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两块。按照马克思主义理论,道德也属于思想上层建筑的范畴,因此道德和思想政治一样具有阶级性。当代德育工作的一大任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素质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中包含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精神层次的内容。例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本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转识成智教育理念中如何对德育知识体系进行构建?如何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华优秀传统伦理观念结合起来?如何使得道德教化知识的更新符合中国新时代改革创新精神的需要?这些都对大学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高校德育课程的开设还是不够的。从课程内容上看,压力主要集中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这一门全校必修课上。除此之外,有些高校虽然开设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德育课程选修课和一些必修课,但是全国高校还没有普遍形成把传统文化纳入道德教育的通识课程。据笔者多次参加大学德育相关学术会议研讨的情况来看,开设传统文化道德课作为必修课程的有两类高校,一是仅仅针对个别院系学生开设专业课的学校,大多是那些本科、研究生就有哲学专业或国学专业等相关专业的高校;二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课的学校,如一些独立学院、民办大学和高职院校。再有,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初中及高中的德育工作处于真空状态。中学毕业生往往缺乏人之为人的基本品德和行为习惯,而高等院校在德育知识的传送上,则变成了基础德育的最后把关人。

3.就“成”的过程而言,弱化了大学德育的实践活动。大学德育工作往往就教育理念而谈理念,虽然理论性较强,但是弱化了真正的实践性,高校德育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之间形成了脱节。而转识成智能否把德育知识化为智慧是一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德育活动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普通知识的灌输,我们的课堂教学明知德育必须内化为学生真正的人生观、价值观,却难以展开有效的教学引导和效果评估。不可否认,德育是一种高水平、高层次的艺术,是教师传授、学生内化的双向互动。德育教化难以做到“知行合一”,实际效果是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道德修养课的把握仅仅停留在感性的初级层次,高校德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大学生记住一些与德育相关的政治、历史、哲学、道德、法律等知识。德育课的实践教学要求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身信念和道德修养,引导大学生积极走向社会,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

4.就“智”的目的而言,泛化了大学德育的智慧提升。当代教育重知轻智,泛泛而谈,把政治宣传标语和道德训条转变为智慧,已然成为某些大学德育工作者的口头禅。在一个高速知识化的社会里,在一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今天的大学德育工作很难把德性“知识”升华到德性“智慧”,真正实现大学生由知识此岸到智慧彼岸的摆渡。一个20多岁的青年大学生要拥有60岁老人的智慧,年龄本就是难以跨越的鸿沟。转识成智的最终目标在于大学生品德修养智慧的养成。思想品德教育、道德教育要突破长期以来知性德育的做法,以提升道德智慧,必须通过教化(culture)的耕作和培育,铸就具有道德精神的现代文明人格。教化不等同于教养,文化不等同于文明。教化不是单纯的手段,而是德育目的本身。一个大学生如果不能将所学知识内化为人生智慧,不能对社会做正确的价值判断,形成对社会责任的有力担当,这样的教育和教学就偏离了德育教育的方向。

二、大学德育主体:转识成智主体本位的建构

许多高校教师仍然坚持以教师为中心主宰着德育过程,这是一种较为保守的观点,不可否认有其积极的一面,正如檀传宝先生所说:“坚持教师是整个教育或德育过程的主体。本人所持的观点,可称之为教育主体认识上的‘新保守主义’。”[4]至于教师和学生双主体论,从辩证法来看,能够解决单一主体论(以教师为主体或者以学生为主体)的不足,但是这种理论也具有自身的理论困境,容易职责不清。本文提倡一种教师和学生主体转换论。师生本位互换、互动,把“转”字带进来,是为动态,而非静态,即为本文所重。师生主体转换的观点正是转识成智教育理念推广和运用的体现。21世纪的中国大学师资队伍中,基本上是“”以后恢复高考以来毕业的大学生,目前这部分人已占到在校教师人数的90%以上。而1978年以后出生的大学教师,则是构成大学师资的中青代力量。这批中青年教师,目睹了改革开放40年来市场经济给中国带来的物质改善和生活变化。他们处于一个改革创新的时代洪流之中,易于接受新颖的观念和思想,容易与新时代的大学生打成一片。不过,当今的大学教师们能否直面先进的教育理念?能否荷载本民族优秀的传统德育资源?能否进行综合创造?这对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德育课建设的创新提出了挑战。完全依赖教师为德育的主体,会出现当代教师本位角色的迷失。实践证明,大学生是德育主体的一个关键因素。德育新模式越来越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德育具有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基本功能,人的高贵之处就在于人具有一种特殊的自觉能动性,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说过:“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5]228笔者认为,争论教师和学生谁为主体,或者谁是双主体已经毫无意义,必须要超越主体论来谈,在施行具体德育活动过程中,必须进行本位主体的自由切换。我们也应该看到,德育课程是使人成为人的课程,应该发挥各自的主体性作用,只有通过教师和学生主体互动才能达到德育的完美效果。本文所申明的师生主体转换论的德育主体模式建构,表现在转识成智之“转”的本位角色上,有三个方面特点:其一,“转”的时间结构上主体是有先后的。德育活动的展开,前期是教师作为教学主体进行传授和引导,然后内化为学生自我道德品质,后期的主体转化为学生。其二,“转”的空间结构上主体是互动的。师生主体是双向的,不是单向的,要做到教学相长。双方是可以交流互动和切换的,因为大学生本就是教育的客体,要做到大学生主客体的统一,还要注重德育活动的社会实践性。其三,“转”的运动形式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转识成智主体切换必须考虑德育主体环境因素,主体环境是发展变化的,无论是教师主体还是学生主体,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作为主体一方的变化,其思维特征和价值观念,对判断和接受新事物的表现也不同。总之,德育转识成智主体本位转化的建构,要求跳出僵化、教条的静态思维教育模式,达到主体与客体、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环境之间的转化性、交互性的德育教化效果。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格的培养是马克思主义德育观的内在要求。转识成智是人类主体性解放的需要,是人类本质属性作为社会关系的人的反映,是大学生追求自由、自觉和自我超越不断发展的必然选择。教师和学生,都能做到意志自主、情感自得,最终大学生才能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三、大学德育内容:转识成智知识系统的建构

我国当前的大学德育课程主要集中在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上。姬刚等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当下德育课程影响力下降”[6]。实际上,除了全校的公共思修必修课,还有必要加大相关德育必修、选修课程的设置。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指出:“推动高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在哲学社会科学及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7]传统文化课程有着丰富的德育思想资源,这是中央传递给高校的一个重要信息,鼓励支持高校开设与德育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课程,而如何开设并开好这方面的教育课程是个亟待建设的系统工程。德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道德知识须学科化、逻辑化,必须建构出像智育一样完整、系统的德育知识理论体系。德育知识体系要遵循知识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德育的知识内容包括政治、思想、法纪、道德、心理教育等基础知识。要通过德育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价值取向、法纪法规、道德规范和心理素质。知性德育范式是一个庞大的知识系统。大学德育转识成智知识理论体系的构筑,分为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高校、家庭、社会均是课外德育知识的教育场所。而课堂知识须注重两个方面德育知识体系的积淀和整合: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二是传统美德教育的知识。这些课程主要由马列主义思修课、传统文化道德课来承担知识的传播和教化。具体如图1所示。要注意课堂德育知识和课外德育知识的有机结合。除了理论课程知识,还要结合课外知识,例如宣传栏、公告栏、媒体等公共场所及社会舆论,以指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引导大学生德育水平的自我净化、自我提高。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和传统文化教育知识的融合。要吸收传统文化中一切有益的思想,大学生们在接触本专业技能知识的同时,还要思考自己的价值取向、道德信仰。就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而言,涉及马列主义、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知识,包括以马克思主义德育观为指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自己民族的教学案例;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知识讲解;培养大学生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榜样知识。就传统美德教育的知识而言,涉及中国传统文化优秀的思想资源。古人对德育也高度看重,孔子重视求德问道的“大人之学”,认为一个人的智慧越大,就越成为“大人”。宋儒张载区分了“德性之知(智)”和“闻见之知(智)”,认为成圣成贤的“德性之知(智)”高于感官所得到的“见闻之知(智)”。《中庸》有关于“尊德性”与“道问学”的提法,南宋理学家朱熹和陆九渊产生了争论,争论的本质在于教育从知识灌输入手还是从德性养成入手?从根本上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道学”德性知识,而非一种纯粹的知性知识。总之,一个完整的德育知识系统,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观融入大学生德育工作中,这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精神培育过程的重要考量标准。

四、大学德育过程:转识成智实践活动的建构

大学德育的普遍状况是脱离了社会实际,失去了生活中的鲜活色彩。德育知识不是从现实生活中完全游离出来的一门静态的学科知识。只有把思想品德理论知识与道德实践活动重新融合起来,大学生才能真正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锻炼、考验自我的品性和智慧。冯契先生转识成智的智慧哲学注重实践性。冯先生认为:“通过实践基础上的认识世界与认识自己的交互作用,人与自然、性与天道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中互相促进,经过凝道而成德、显性以弘道,终于达到转识成智,造就了自由的德性。”[8]39冯先生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哲学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论和实践观。知行之辩是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在《实践论》中就做过辩证唯物主义的表述,他说:“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5]136在转识成智过程中,经由德育知识达于修养智慧的生活境界,是一个大学生终生实践的过程。生活与德育不是分离的,道德在生活中,生活离不开道德。恩格斯认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9]。从历史的源头来考察,道德从根本上源于生活的需要,道德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生活状态。德育不是简单地回归现实生活,而是建构可能生活。道德教育帮助大学生学会书本切中实际的能力,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到中国传统哲学所要求的“知行合一”,从而体现道德的实践精神。有学者提出“体验式”大学德育实践[10],这种新德育观在知行关系上普遍重“行”,认为只有道德实践才能确证道德知识的价值。甚至有些体验式德育论者极端地认为说教的知性德育,显得空洞、抽象,应完全服务于道德实践和生活。不过,本文认为,体验式德育实践的训练多集中在中小学,理论性较强的大学知识性德育虽然具有抽象性,但是具有自己的独立形式。从唯物辩证法角度而言,应秉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在生活中实现道德知识和道德实践的相融通。转识成智德育实践,应注重融合式的德育实践活动。德育实践活动是大学生生命成长最为美好和积极的姿态,要加强理性认识与实践过程的有机统一。其一,师生相互融合。师生共同作为德育主体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师生是朋友,二者地位平等。其二,与校园融合。高校作为大学生德育实践的重要阵地,是激发学生美好的道德情感和思想品德养成的肥沃土壤。学校有义务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环境,可以将校史馆、文化广场、文化长廊、文化报刊栏等,作为展示校园德育文化重要基地。学校还要积极开展多样式的德育实践活动,如参观革命圣地、爱国主义知识竞赛、开展传统文化读书社活动等。其三,与社会融合。大学生要意识地走出校门,参与到家庭、社会生活中去。学生道德价值观念的生命成长只有通过身体力行,在经验中得以实现自我提升和自觉追求,才能实现大学生品德观念与社会实践双重维度的统一。大学生的德育实践活动需要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和传统美德教养教育的实际效果,必须探求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来引领大学生德育实践的有效途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意识出现了多元化,价值取向趋向复杂化。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融入大学生德育实践全过程中,必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之内化为大学生道德智慧的自觉追求。

五、大学德育目的:转识成智道德智慧的建构

传统美德论文范文7

关键词:三全育人;课程思政;中国传统文化

一、课程思政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的重要意义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高校思想政治课在落实过程中一定要遵循改革与加强的理念,与各个科目的课程相契合,通过协同效应提高教育质量。课程思政的本质在于对各类课程的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利用,通过思政元素的融合,实现内涵与外延方面的拓展,实现思政教育目标,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格局。中国传统文化包含文献、物品等多种形式,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生活习惯、民族风情、价值观念、道德行为、审美品位、文化知识等模糊的形态。思政教育与传统文化教学有着紧密的关系,传统文化包含了丰富的思政教育素材,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支撑。二者在理论依据上具有统一性,可基于同一目标而相互促进影响。将课程思政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育,是高校加强立德树人、培养德才兼备优秀人才实现课程育人,达到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同向而行协同育人的最终目标。

(一)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代天文历法内容培养高校学生创新探索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文和历法知识分属两个章节。天文方面主要介绍古代天文的概念,历法方面主要介绍天干地支及历法的三大系统。例如,在讲解某个天文学知识时,讲到北斗七星由7个元素构成,分别为天璇、天权、开阳、天枢、天玑、摇光、玉衡,在讲解过程中还会对元素的命名依据进行介绍。北斗七星在古代有重要的作用:第一,可以找到北极星。将天璇、天枢两颗星连线延长约5倍的距离可以找到北极星。第二,北斗的斗柄方向可作为季节判断依据。斗柄指向东、南、西、北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古人根据北斗七星的特点和位置对其命名,让抽象的七星更具形象化,这是古人智慧和勤劳的象征。古人对北斗七星长时间的观察和揣摩,研究出北斗斗柄的指向可以辨别方向,体现了科学精神和创新探索精神。“勤劳”指以辛苦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智慧”指循规律把分寸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创新”可理解为对优秀传统进行继承,将现代因素进行融合,探索出新的模式。“探索”可理解为科学家在自身已有知识、经验及预测的基础上,在开展活动时有具体的方向以及坚定不移的信心。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将这三点思政元素充分挖掘,和北斗七星知识点充分融合,把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进行细致、生动的讲解,不能生搬硬套,要使学生们易于乐于接受。在融合思政元素时,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合理性,这需要教师对思政有清晰的认知与融合意识,能够在社会热点与教学内容中挖掘其所存在的思想教育元素。

(二)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加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两种思想体系构成哲学思想。讲解儒家思想时,教师首先要理清儒家思想的发展脉络。儒家思想中涵盖的中华传统美德在涵养人的道德品质及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生根据这一思想对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及现象进行分析与解释。通过学习“仁者爱人”“忠诚信义”“义利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友善”“诚信”思政元素紧密结合,也照应了中华传统美德“仁”“义”“信”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教师在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时,要注重此思政元素在融入点发挥育人功能的有效性,要想办法做到潜移默化。“贵在自然融入,重在严谨贴切”。学生理解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在心中认同这一思想,并落实在具体的行为上,教师培养出对国家、社会、民族有责任意识的人,使其能够以正确的三观应对生活所存在的问题,成为心态良好、道德品质高尚的人。

(三)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日民俗培养高校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民俗内容,具体涉及对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的介绍、文化内涵阐述。主要按照四季的划分对民俗春、夏、秋、冬四季的节日进行介绍。教师授课过程中,春季民俗节日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为代表,其中春节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是民族共同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心理模式的集中反映。春节的民间风俗有贴春联、贴福字、扫尘,这些都象征着辞旧迎新,同时春节又是阖家团圆之日,亲朋老友相聚一起祈愿福佑,象征着人们追求富强、和谐,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清明节的节日习俗有当天禁止生火,还包括扫墓、踏青、荡秋千等。据说,清明节不生火做饭的原因是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因晋国内乱流亡国外,介子推自割腿肉献给晋文公,后晋文公归国登上王位后要大封功臣,介子推不肯,背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为了逼介子推受赏焚烧绵山,最后母子相抱烧死在柳树下。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民间的普遍习俗是在这一天禁止生火做饭,只吃冷食,是为了纪念古时的介子推。人们在清明节上坟焚香,缅怀故人。同时,踢蹴鞠、荡秋千也体现了运动养生的作用。联系课程思政元素,我们看到了古人的重情重义、家国情怀。通过学习节日民俗,培养学生树立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人文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爱国情怀,激发爱国思想,增强文化自觉。

二、三全育人背景下优秀德育元素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体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凝聚了我国无数人民的智慧结晶,在三全育人背景下挖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元素与课程有机结合对我们实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协同育人同向而行有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包含以下四方面。

(一)仁爱孝悌德育元素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构建与发展遵循儒家思想提倡的“仁爱”理念。新时期的高校学生要继承儒家的仁爱思想,将其贯彻在自身的行为理念中。首先,儒家思想认为仁者爱人。仁者爱人起源于家庭成员之间亲亲之情的扩展。爱人首先是爱自己,然后爱自己的亲人家属,最后推及于社会。其次,人在具有孝悌的前提下才能发展成仁德。孔子重视孝悌之道,主张做人首先从孝悌做起。《说文》:“孝,善事父母者。子承老也。”“孝”指孝顺父母和长辈。《说文》:“悌,善兄弟也。”“悌”指友爱兄弟。现在所说的孝悌不仅包括单纯意义上的赡养,还包括对父母的敬爱之心。新时代大学生在学习孔子的仁爱孝悌思想后,要擅于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使传统文化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有效释放,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使专业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例如,仁爱提倡有差等之爱,强调爱人的递进性。高校学生也要深刻领悟到孔子的这一思想。首先,爱自己。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杜绝熬夜刷手机玩电脑,上课集中注意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做到这两条可保持身心健康,也是将孔子的仁爱思想用到实处。其次,爱家人。从孝道教育入手,引导大学生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和国家政治理念,构建以情感为中心的德育模式。每周给父母致电方便父母及时掌握自己在校的情况,对家人致以亲切的问候,不仅有利于亲子关系,还有利于家庭和谐,仁爱思想的递进性和孝悌思想也得以体现。传统文化中仁爱孝悌的思想,“爱人如己”“爱一切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价值取向成为新时代大学生必备的德育元素。如今的学生处于复杂的社会环境及人际关系中,可通过仁爱思想解决面对的难题,以理性平和的态度去与他人交往,要尊敬、爱护与理解他人,形成积极、乐观、包容的品质。

(二)重义轻利德育元素

《说文》:“义,己之威仪也”。义,本义指合宜的道德和行为。孟子在见到梁惠王时说,大王为何直接就提及利益呢?有仁义就足够了。提倡利,会激发人们贪婪的欲望,会引起社会暴乱。孟子主张“舍生取义”,认为“义”这一精神价值高于生命价值。重义轻利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的价值观,对于新时代的高校学生而言,要深刻领会重义轻利的德育元素,并将孔孟的义利观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目前国家提倡推动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倡高校学生在读期间可自主创业,很多学生通过申请学校创业街的门面自主经营。经营门面需要创业团队,自然由高校学生组成,一般创业负责人会选择和自己关系较好的同学加入创业团队。团队在进行收益预算签署协议时,可能会面对“义”和“利”的问题,双方可能会对收益分割产生争执,一方面是自己最信得过的铁哥们,另一方面是利益最大化的思想,如何取舍?这时候不妨想想孟子的重义轻利思想,孟子甚至可以舍生取义,这点利益又算的了什么呢?有“仁义”在就够了。德育理论要应用在具体的生活与实践中,才能发挥其根本作用。

(三)人际和谐德育元素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要以和谐为前提,才能体现出礼。儒家提出在伦理关系及社会生存时都需以“和”为基础,其指的是古代的意义,即适合、尺度适中。对于普通百姓而言,礼则表示做人要懂礼、守礼。“礼”是对一个人优秀品质的体现,并且能够促进百姓间的情谊。《说文》:“恭,肃也。宽,屋宽大也。信,诚也。敏,疾也。惠,仁也。”“宽”由房屋的宽大引申为对人宽容,“恭”指与人谦恭,“信”指与人守信,“敏”指办事勤敏,“惠”指慈惠,给人以恩惠。孔子告诫我们,做到以上几点,能真正处理好人际关系,达到仁的境界。新时代大学生要将传统礼仪文化和提升人文素养相结合,成为懂礼守礼、人际关系融洽的青少年。要明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懂得换位思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新时代众多高校学生都为独生子女,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因此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爆发了很多寝室矛盾。大一新生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共同的追求来到同一所高校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寝室,因为个人性格、生活习惯、为人处世不同产生了很多摩擦。这时就要联系传统文化讲到的“恭、宽、信、敏、惠”,对室友宽容,施人以恩惠,自然可以和同学和谐相处。

(四)恪守信用德育元素

《说文》:“诚者,信也。信者,诚也。”二者互为表里,信本义是真心诚意。《论语》中提及的信所涉及的内涵是“诚实不欺”,可引申为相信、信任。学生向孔子请教如何提高德行,孔子提出前提首先是要做到忠诚。其次是不欺人,具有讲诚守信的品格。孔子认为,做人以忠诚信义为本,唯以忠信待人,才能取信于人。君子有仁能够让君子三省自身,让自己无愧于心。而君子顺承诚信之道则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诚信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可靠的重要德行。在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自然成了一方净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行与建设中,诚信是构成其重要过程的部分,在校大学生更应具备这一品质。传统文化从价值层面对诚信进行定义解释,在如今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塑造时应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继承与拓展。毕业论文写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即将毕业的高校学子应当诚信写作,杜绝学术造假。同时,高校应在各毕业班级开展诚信写作主题班会,以“诚实不欺”作为重要价值引导,帮助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学生的诚信素养,养成恪守信用的道德习惯。

三、三全育人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法

首先,尝试将讲好中国故事的问题导入法融入课程思政教学,实现全员育人。指出中国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独特的文明体系及深厚的文化知识,中华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可通过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发挥我国优秀的文化价值,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针对大一学生刚刚高中毕业,处于心智正在成熟、但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讲故事导入式可以激发其好奇心和对问题的探究性,这种融德育教育于PBL(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可以大大提高师生互动、情感共鸣。其次,通过多种引导手段提高学生的课堂体验,拓展德育的覆盖范围及涉及领域,实现全方位育人。课程思政在落实期间,一定要体现实践性与活动性的原则。通过合理的课程设计激发学生的体验性、主动性、情感性,情感体验和行为锻炼是德育教育的有效手段。教师可在课后布置课本剧表演、古文字书写、课前诗歌分享等活动,可以锻炼学生互相合作能力和对知识点理解和把握能力,例如在讲授称谓这一章节时,对古时关于青壮年的称谓进行介绍,古人有二十岁行冠礼,说明人已成年,但身体尚未达到最强壮时,此时称之为“弱冠”。在讲授冠礼时,课上播放冠礼的视频,要求学生以课本剧的方式自设情节,下节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表演。学生课下自己准备冠礼的服饰、道具,设计故事情节,既让冠礼的知识点有效巩固,又欣赏了一场视觉盛宴,同时加强了学生间的团结合作、加强了优良学风的建设,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得以体现。再次,采用分享、实践、点评等多种教学形式促进师生联动,实现全过程育人。如教师引进学科前沿问题,课堂上分享学术文献,引导学生课下查阅自己感兴趣的科研论文,同时还可在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到中小学进行实体课堂授课,以提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社会沟通能力。教师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完成课件制作和课堂展示,对于基础知识扎实的同学可参与教师的微视频制作,以加深对知识点和文化内涵的理解;或在选修课上让学生写课程论文、启发学生批判思维、科研能力等,然后教师上课点评。最后,“互联网+”助力教学时间与空间多样化,实现全过程育人。课程思政教育要结合三维立体模式实现全方位、全领域的覆盖;思政教育不能局限在课堂,还要包括课堂外、校园外以及线上领域。课堂教学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所以要对课堂以外的时间进行合理的拓展,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校内课堂内外课程思政教育必须突破围墙、走向社会才可以拓展思政教育的无限空间。在“互联网+”时代,利用网络平台、手机APP制作课程思政教育微课、快课对于拓展思政教育的时间和空间都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吴润秋,隗宁.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知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2]罗北战.高职院校《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G校为例[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21.

[3]隗宁.基于提高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双创”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4):83-85.

传统美德论文范文8

“义”是孔子君子观的内在要求:君子重义轻利。孔子提倡人们树立“见得思义”“、见利思义”的义利观,规定了以道德价值为中心,以道德为衡量其它一切价值的基本宗旨,推崇贵义贱利,不能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是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以义为人的根本特点和价值取向,是中华道德精神的精髓,它不仅形成了“生以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而且已升华为中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境界。这种道德精神,是鼓舞志士仁人为民族大业义无反顾献身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崇高道德人格的光辉写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主义的‘义’是指崇高的精神理想追求和高尚的道德行为,是指人们处理个人和他人利益、个人和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时应遵循的正确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实践。社会主义的‘利’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有机系统,它不仅体现着主体同物质对象的一定关系,而且体现着主体分配和享受这些物质对象时所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包括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以及在此前提下合法正当的个人利益”。当代大学生应端正自己的义利观,在孔子君子观的引导下,做一个不以利益为中心的新型君子,在“义”“、利”面前,既要鼓励大家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去获得正当的个人利益,也要鼓励和褒奖见利思义、见得思义的言行,反对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应当坚持义利兼顾和道义优先的原则,坚持义利并重,使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互统一,坚持先义后利,形成把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要学会控制义与利,不要单纯以金钱为中心,沉湎于物质享受,在追求正当利益的同时,兼顾义。该取之利,一定要取;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行之义,一定要行;君子尚义,量力而行;尊重正当利益,践行可行之义;义利兼顾,才会利人利己,做一个有正确义利观的君子。

二、以“礼”规范,表里如一

“礼”是孔子君子观的外在形式。当代大学生在时代赋予的特色下,要充实“礼”的外延,要以礼立身,将孔子古时之“礼”和当代之“礼”做出区分,赋予新意。在当代,作为道德修养和文明象征的礼貌、礼节、礼让,是中华民族传统好礼美德的体现“。礼”根源于人的恭敬辞让之心,出于对长上的恭敬和对兄弟朋友的辞让之情。所以,礼包含着谦和。谦是谦虚、谦让,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谦也是传统美德之一,表现在在荣誉、利益面前的谦让、不争,以及人际关系中的互相尊重。而和则表现在待人接物中的和气,人际关系中的和睦,价值取向上的和谐。礼、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操,谦和好礼亦成为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在当代,大学生仍要坚持:学习“礼”,继承“礼”,发扬“礼”“。礼”既然是社会已存在的一系列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既然是君子立身的本钱;既然是随着时代的需要而变迁的。那么,当代大学生则更应该认识到:当今社会同样是无礼不以成自身,无礼不以成君子,无礼不以行天下。对千年“礼”之糟粕抛弃,对千年“礼”之精华发扬。郭沫若说“:礼,大言之,是一朝一代的典章制度;小言之,是一族一姓的良风美俗。”在市场经济空前繁荣的今天,我们对于其中那些维护王权、封建专制、等级制度的礼仪糟粕,要弃之如敝履。对于其中的礼仪精华要兼收并蓄,从当代的含义中诠释“礼”并以此来规范我们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礼仪素质,懂礼、知礼、用礼,做到表里如一,使我们“礼仪之邦”的称号更为贴切,更为丰满,成为当代社会的谦谦君子。

三、重视道德教育,博学好问

孔子重视德育教育,他坚持德育首位,修身为本。培养了一大批仁人君子。在当代社会,人的素质主要有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等。而在人的各种素质中,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成才不可或缺的素质。思想道德素质,首推德育教育。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和塑造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四有新人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道德教育,道德对个人而言是自我修养和自我实现,对国家而言就是和谐与秩序。当代大学生应怀抱理想抱负,重视道德教育,博学好问,内外兼修,以适应社会对自己的需要。在社会主义国家,公民良好的道德素养,是国家竞争力的根本。具有高尚道德品格的国民,才能创造出最优秀的文化,才能够发展最先进的生产力,以此来繁荣经济,个人也才能得到最好的、最全面的发展。

四、注重诚信建设

诚信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也是构成健全人格的重要因素。孔子就把诚信提高到了人际伦理的原则高度“,信”是孔子君子观的君子处世基础,人无信而不立。诚,是真实无妄,是道德的根本。诚信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信条。守信用、讲信义,是共同认可的价值标准。当代大学生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就业,或是国家大事,都要注重诚信,讲究诚信,强凋诚信是一种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负责的行为。对当代大学生来说,诚信是安身立命之本,具有新的时代内涵:首先,诚信是健康人格的重要因素,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人品修养,是做人的根本准则,其核心是人格提升和情操高尚;其次,诚信是一种行为规范,是维持正常社会秩序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先决条件,它不仅可以调节同学、朋友之间的关系,而且可以调节人们的职业关系和人际关系,保证人类各种关系的平衡与协调;第三,诚信是一种制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指出: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两个最有力的杠杆。诚信作为一种制度,是近代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要求建立诚信制度,并使之成为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同时诚信也是一种道德制度,是人类进行交往的基础。由于多方因素的影响,不诚信的现象在当代大学生中时有发生,如:平时无故旷课、考试作弊,毕业论文抄袭、恶意欠费,就业挑拣,失信于单位等等,这些不诚信的表现,就是一种人格的沦陷,自我价值的降低,就是对己对人对社会的不负责任,大学生诚信的缺失就等于丢失了自我立足的财富与资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大学生应在总结和汲取孔子君子观中的传统精华时,结合新的社会实践与时俱进,主动参与到重塑诚信的经济社会和人际关系中来,恪守诚信,造就自我立足社会的财富与资本,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五、坚持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