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表演知识范例

茶艺表演知识

茶艺表演知识范文1

关键词:三进一融;茶艺社团;高职学生;文明礼仪

高职院校“三进一融”育人模式是在高职院校中探索推行的一种新的育人模式,即通过开展“思想导师进学院、职业导师进班级、素质导师进社团”工作,有效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三进一融”模式下,导师对于学生文化素养培养也更加关注,期望通过有效的教学来实现学生综合能力全面提升。因此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素养培养时,都会将茶文化引入进来。通过茶文化中对礼仪素养中的要求来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培养。因此探究在“三进一融”模式下如何利用茶艺活动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已经成为了当下许多高职院校重点关注的问题。茶艺是以泡茶过程为媒介的一种重要的表演艺术形式,在这过程中,融合了各方面内容,比如文学、泡茶技艺、音乐、服装等。通过这些融合来形成一个具有主题内容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在茶艺表演中,只有做到内在美与外在美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提升人们品位素养。因此在实际中,利用茶艺来对学生文明礼仪进行培养,将会起到很好地效果。

1“三进一融”育人模式下茶艺社团活动开展意义

礼仪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为了相互之间尊重,形成的一种大家都认可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表现在仪表、仪容、仪态等各方面。作为每个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良好的文明礼仪也是社会文明的一种重要表现。因此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当下社会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更多是采用说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理论方面的教学,而对于一些实践则不太重视。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方式给学生礼仪养成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枯燥的理论内容会让学生对这方面失去兴趣,从而不利于其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茶文化作为我国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我国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几千年,茶就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日常饮用品,受到了广大人们的喜爱。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茶的饮用方式也经历了许多过程,从原先的煮茶、煎茶到后面的点茶、泡茶,这些饮茶方式逐渐深入人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于饮茶已经不再满足原先的生理解渴上,而是将更多注意力放在其文化教育价值上,期望通过茶文化教学来给提高人们品质修养,帮助人们在饮茶过程中提高其自身的文化素养。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创办茶艺社团,举办茶艺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其中具体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培养学生认知和自律。在高职院校中开设茶艺社团,举办茶艺活动对学生的认知和自律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自律作为一种重要的优秀品质,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人格的升华,同时还能够让不断完善的心灵与外在社会形成一个和谐统一。在茶文化中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促使其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以茶待客,历来都是我国重要的日常生活礼仪,通过这方面活动的展示,可以更好地让学生感受泡茶人员的礼仪素养,为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学习礼仪做好基础。同时通过这方面的展示,可以让学生学会约束自身行为,让其更好地养成自律良好习惯。

1.2培养学生实践与运用能力。实践是学习和验证知识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实践才能够将自身所学到的文明礼仪应用起来,而茶艺表演则为其提供了一个良好展示平台。通过茶艺表演可以更好地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从而进行不断的改善,提升自身的礼仪素养。在茶艺表演中,强调的是在实践中进行学习和完善,比如茶艺中的“鞠躬礼、端坐礼”等无不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这方面表演和演示,对于礼仪规范将会理解的更加透彻,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自我检测,提升自身的礼仪素养。

1.3丰富学生的情景体验。礼仪的养成,都是在生活体验中,不断的纠正养成的。只有让学生感受到了礼仪美,才能够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礼仪的渴望,促使其主动地进行礼仪知识学习。因此在对高职学生进行礼仪教学时,就是让学生进行相应的体验,通过为其创设丰富的情景体验,才能够让其充分感受礼仪的美。茶艺社团活动在进行表演和展示时,不仅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同时还能够让学生进行相应的操作。因此,在学生进行茶艺表演时,就能够感受那种“循礼法、行仁义”的体验,在这体验中慢慢改掉自身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一个良好的礼仪素养。

2“三进一融”育人模式下茶艺活动中对礼仪素养的要求

茶作为一种重要的礼仪载体,可以让人们关系变得更加融洽。在各种茶艺表演中,都展示了不同的礼仪文化,比如唐代的“宫廷茶礼”就体现了那时候的礼仪文化,还有“禅茶”中的敬茶,就展示了僧人向客人展示的礼仪。这些不同的茶艺都蕴含了各种不同礼仪文化,因此通过茶艺活动可以更好地对学生礼仪素养进行培养,它是一种重要的礼仪载体。在“三进一融”教育模式下,培养学生的礼仪文化已经成为了当下高职学校重点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对茶文化进行深刻的认识,知道其是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重要媒介。茶艺礼仪具有培养人们良好文明礼仪的作用,在进行茶艺表演时,对人们身法和礼仪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具体表演中,要求学生通过肢体动作、脸部表情等,把茶艺的技艺和情节,通过艺术的形式来展示出来。事实上,茶艺礼仪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复杂的,对人们要求也是比较严格,其中具体的主要表现在仪表仪容、仪态举止和礼仪礼节三个方面上。

2.1仪表仪容要求。茶艺表演对人的气质要求是非常高的,而气质主要表现在外表和修饰上。仪表主要指的是一个人的外表,其中具体指的是服饰、姿态等,而仪容主要指一个人面貌。在进行茶艺活动中,对于仪表仪容的要求是穿着得体大方。通过外在的服务来展示一个人良好的修养。通过仪表仪容可以观察这个人的精神面貌,同时也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审美情绪。重视自身的仪表仪容,也是对人尊重的一个重要表现。因此在茶艺社团开展茶艺活动时,对人的仪表仪容也是有要求的。借助茶艺活动可以提高学生仪表仪容,培养学生得体的服饰。2.2仪态举止的要求在茶艺活动表演中,对于表演者的行为和动作都是有非常高的要求,良好的行为表现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好地服务,让人们充分感受我国茶文化的美。因此相较于仪容仪表,茶艺活动对于仪态举止的要求是更高的。仪态举止主要是指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上的一些言行举止,具体的包括了优雅的坐姿、合适的言语等。不同的仪态举止会给人们产生不同的印象,在茶艺活动中,需要对表演者的仪态举止进行严格的训练。因此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促使其礼仪素养提升。

2.3礼仪礼节的要求。除了以上两个方面,茶艺表演对于礼仪礼节也有着很高的要求。茶艺的核心精神主要是指“怡”“清”“和”“真”。在表现这些核心精神时,需要将礼节和仪式融入进去。在这些要求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宾客和主人之间的互敬互重。客人到来时,奉上清茶一杯,在这过程中需要展示自身敬他人、重视俭朴、抛弃浮躁等高贵品质,同时也要对其中的礼节进行严格的遵守,比如鞠躬礼、奉茶礼等。另外,人际交往也是茶艺活动礼仪中重要内容,需要表演者进行遵守。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礼仪礼节教育时,可以通过茶艺活动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礼节。

3“三进一融”育人模式下茶艺社团对于高职学生文明礼仪的养成策略

3.1从茶艺中培养高职学生礼仪意识。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知道,茶艺活动对于文明礼仪要求是非常高的,在对高职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借助茶艺表演来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意识引领行为,只有在意识上有了足够的认识才能够行为上表现出来。因此在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培养时,需要先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在具体操作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礼仪意识进行培养。第一,对学生进行讲解示范。教师可以为学生举办茶艺活动或者训练,通过准确的示范来给学生讲解茶文化,以及这其中的礼仪要求等。通过详细的介绍来让学生认识到茶艺对泡茶人具体的礼仪要求,比如的得体的服装、诚挚的微笑等,让学生在感受这些礼仪要求时,主动树立自觉提升礼仪素养的意识。第二,通过仔细观察的方式来培养高职学生礼仪意识。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茶艺相关的视频,通过视频的方式来让学生注意到茶艺表演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同时对于一些礼仪缺陷也需要将其指出,帮助其认识到哪些行为是不符合良好礼仪举止的。在视频观看中,让学生自己去领会茶艺礼仪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第三,自我探究方法。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地进行礼仪知识探究和学习,可以让学生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茶艺,以及茶艺中的礼仪要求。通过主动探究的方式来让学生认识到文明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从而萌生出主动提升自身礼仪素养的意识。

3.2开展茶艺礼仪实训,帮助学生掌握礼仪规范。在学生对茶艺基础礼仪和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就需要组织学生进行茶艺礼仪实训。通过实际的礼仪实训来帮助学生掌握这些礼仪行为,确保学生行为的规范性。在具体操作中,可以从以下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第一,对学生进行分步递进教学。茶艺礼仪的形成都是在慢慢在训练中养成的。因此对学生进行礼仪培养时,可以将礼仪内容分解成几个不同模块,然后让学生对这些模块进行实际训练。比如在对形象礼仪进行训练时,教师可以将其分为微笑、走路姿势、站姿等,让学生针对其中的一项进行练习。在不断练习中,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在这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旁边进行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行为举止。第二,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在茶艺礼仪训练时,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角色人物,比如主泡人、服务人、客人等,让学生对这些角色人物进行扮演,了解不同角色的礼仪行为。通过这种角色体验的方式,就能够提高学生对这方面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有更好地表现,养成良好的礼仪。

3.3开展茶艺展演活动,检验学生礼仪应用情况。茶艺活动本质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活动,教师既可以通过它对学生进行良好的礼仪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礼仪行为,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礼仪检验方式。教师可以开展茶艺表演活动来对学生礼仪应用能力进行检验。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礼仪应用能力进行检验。第一,等级考核的方式。学校可以开展茶艺技能等级考试,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促使其主动地进行茶艺礼仪技能训练,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第二,开展茶艺比赛或者礼仪比赛,通过比赛的方式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礼仪学习和养成。同时对学生比赛表现进行科学点评,帮助其改掉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举止,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礼仪素养。综上所述,“三进一融”育人模式是实现高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通过导师深入、教育、培养学生,使得茶艺在高职学生礼仪培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开展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要积极引入茶艺活动,通过茶艺活动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在实际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通过讲解示范的方式来让学生认识到茶艺基础礼仪,激发学生在这方面主动学习的意识。同时开展茶艺礼仪实训,帮助学生掌握礼仪规范。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步递进教学,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最后,在学生基本掌握茶艺礼仪后,教师就可以通过开展茶艺展演活动,以此来对学生礼仪应用情况进行检验,进而提升学生的整体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杨震.高职院校“三进一融”育人模式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10):67-69.

[2]叶玲.论中国茶文化对民航服务礼仪教学的启示[J].福建茶叶,2019,41(03):226-227.

茶艺表演知识范文2

音乐元素融入茶文化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艺术的想象力、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将音乐元素融入茶文化,加深人们对茶文化的理解,并且人们可以从茶文化中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之处,增强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和感悟。

关键词:

音乐元素;茶艺文化;想象力

茶文化是我国悠久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久远,其将道家、儒家等百家的文化进行有机的融合,对人们的日常行为和思维方式施加着影响。茶艺作为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依靠表演者、解说员、音乐等多方面的元素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且搭配表演者专业的表演和优美的舞姿等,让参与者在和谐静谧的环境中感受茶文化的魅力。教育机构在进行音乐教育时,将茶艺和音乐两者进行融合,是对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有力补充,并借此可以提高学生对艺术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同时对我国传统的茶文化进行学习和继承。

1茶文化与音乐的融合

“茶”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从汉朝开始,文献资料中就有关于饮茶的记载,随着时间的推移,饮茶习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慢慢兴起,到唐朝时达到鼎盛。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极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人们对物质和精神文明生活的要求较高,饮茶风俗在当时风靡全国。茶圣陆羽在其文学专著中对茶文化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且借此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音乐可以让人们轻松舒缓,聆听着优美的音乐可以使人们慢慢释放内心的压力,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在饮茶时加入音乐,可以将内心的杂念和浮躁排除,放松身心。汉唐时期,人们已经逐渐将音乐、舞蹈、书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与饮茶行为相结合。古代的文人墨客均喜欢饮茶,并且在饮茶的同时演奏音乐,尤其古筝的演奏更有意境,这种饮茶方式逐渐上升为茶艺和茶道。茶艺传递的是一种清新脱俗、质朴典雅、内心平静的意境,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可以帮助人们体会到茶带来的种种感悟和享受,体会到大自然的魅力和亲和力。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对茶文化更加的重视。清香扑鼻的茶加上美妙的音乐,让人沉醉在精神世界中,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茶文化和音乐的有机融合,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茶文化,鉴赏音乐,培养人们对艺术的审美和追求。自古以来,茶和音乐都是互相伴随,在品茶中融合音乐情境,在聆听中品评茶文化,是人们在对物质生活满足的前提下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平静安逸的向往。

2音乐在茶文化中的作用

2.1音乐信息传达的共性

音乐是人们相互沟通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可以从音乐中了解和认识到不同国家人们的兴趣爱好和风俗习惯。音乐之所以可以无障碍地进行沟通主要是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音乐是以声音进行传递的,并且是相对自由的一种传递情感的方式;第二,音乐的作词者和作曲者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的音乐体系知识,可以借助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知识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理解,从而对音乐作品进行完美的演绎,带给人们视听盛宴。不同国家由于文化不同,茶文化所代表的意义也不尽相同,人们在品茶、赏茶的时候,可以借助音乐和自身对茶的理解去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和茶文化所要传递的思想。由此可以看出,音乐和茶文化在传播信息的方式上具有相同的属性,并且也存在一定的联系。

2.2深层思想的共性

音乐是历史长河中人们智慧的结晶,音乐词曲中包含了历史因素和作词者的情感,然而,我们对复杂或者纯的音乐却无法从中解读出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和所要传递的思想。人们在欣赏茶艺表演时,只是觉得表演者的动作优美,但是难以从表演者的行为中理解茶艺师所要传递给人们的情感和思想内涵。人们无法借助想象力来对茶艺师所要表达的思想进行感悟。但是将音乐和茶艺进行融合就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音乐是具有魔力的,人们可以借助音乐来理解茶艺师所要传递的内容,并且发掘深层次的思想内涵,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音乐和茶艺文化具有相同的属性,并且也正是这种共性,使得人们更加轻松和有效地理解两者所要传递的情感和内容,使得人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大大提高,丰富欣赏者的内心世界,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2.3音乐是具有流动性的艺术表现

音乐是靠声音进行传递的,具有一定的律动性,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能借助内心去感受。但是,音乐的律动性并不只是单纯地进行传递或持续一种声音,而是将多种音乐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中不仅仅包含多种乐器的结合,而且还包含作词者和作曲者的感情。音乐的律动性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并且随着音符的变化,触动人们的内心,触发人们内心深处隐藏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音乐之所以可以唤醒人们内心隐藏的情感,主要是由于音乐音符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节奏性,通过一系列不同的表现方式来传递中心思想。在茶艺表演的时候,是依靠表演者的肢体语言和节奏感来进行信息的传递,随着表演的不断深入进行,人们的思维和情感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并且借助茶香融入新的情境中去,从而使得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在人们欣赏茶艺表演的时候,可以更加直接地将茶文化传递给欣赏者,使得茶艺的表演更加得饱满,茶艺的艺术形象更加完整。对音乐来讲,欣赏者需要完整地赏析一首音乐作品后,才能理解音乐作品背后蕴藏的情感和思想,茶艺和音乐的有机结合,使得茶艺的艺术形象更加完整生动,人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不断提高。

3茶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方法

对音乐教育和茶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之后,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有效地将音乐教育融入到茶文化中去。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重视,逐渐兴起了茶文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茶文化产生兴趣,并且对茶文化和音乐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

3.1重视音乐鉴赏,建立音乐与茶艺文化表演的联系

将音乐教育融入到茶文化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方式是让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赏析,并且借此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音乐作品进行自发的创作或改编。教师可以从音乐作品的改编中了解到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并且可以从中看出学生在音乐课的学习情况。音乐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沉淀,音乐作品在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类型和风格,其中具有典型代表的就是民俗派、古典派、印象派和浪漫主义。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音乐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在课堂上进行音乐赏析,可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和鉴赏能力,并且教师将茶艺文化和音乐教育进行有机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到茶艺文化和音乐的情感、内涵,发掘出茶艺文化的精髓之处。如音乐作品《渔舟唱晚》,教师可以在播放作品时,搭配茶艺表演,音乐作品本身的特点,使得茶艺表演者的表演更加的流畅,学生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内心世界可以得到放松,学生在欣赏茶艺表演的同时也可以理解音乐作品的意境和创作内涵。

3.2通过民歌学唱,提升学生对茶文化的体悟能力

茶文化在我国的历史较为久远,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多元化的茶艺文化。不同地区所形成的茶艺文化,所具有的文化魅力也不尽相同。我国具有五十六个民族,茶文化也具有不同的民族性,并且在不同的民族中产生了不同的民族音乐。茶文化和民族音乐的有机结合,使得民族文化的传递方式更加的多元化。我国少数民族在茶艺表演中将民族音乐作为背景,使得茶文化的寓意更加的深刻,思想内涵更加的丰富,从而展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因此,将民族音乐教育融入茶文化中,使得学生可以对少数民族的音乐知识和茶文化进行学习理解。茶文化的发展,衍生出了大量关于品茶、赏茶、评茶的歌曲,这些作品的出现都是人们在辛勤劳作中所创作的。学习这类歌曲,内心世界得以放松,精神生活得到解脱,将自身的情感和茶艺表演者所传递出来的情感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产生思维火花,使得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内心世界得以丰富,也提高了学生对艺术的鉴赏能力以及对茶文化更深的理解。

3.3借助音乐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升茶文化音乐选择能力

经过对茶文化和音乐之间的关系分析,使得学生对茶艺表演的理解更加深刻,并且对茶艺表演的思想精髓更加容易理解,教师需要引领学生进入更深的领域对茶文化进行探索。音乐作品的实践活动,就是要求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思想内涵进行分析和感悟,然后借助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对音乐作品进行二次创作和理解,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对更深层次茶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能力和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教师可以积极开展一些校内音乐实践活动,由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比如,教师借助“赏乐茶会”将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系统的培训和训练,分层次地对学生进行艺术讲解,帮助其进行艺术的鉴赏和品味。然后,借助赏乐茶会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检验,从中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理解情况。赏乐茶会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成果的检查,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情况的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来根据老师所出的题目进行音乐类型的选择,并且进行表演,借此大大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果,也使得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自主性得到提高,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刘佳明.饮茶听乐,相得益彰———论音乐与茶文化之关系[J].福建茶叶,2016(2):228-229.

[2]宗敏丽,祁黄雄,吴健生.茶文化旅游模式研究及开发策略———以浙江顾渚村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2(3):315-320.

茶艺表演知识范文3

1.茶艺技能大赛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品位。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包含着美学观点和人的精神寄托。中华茶艺竞赛分指定茶艺竞技、创新茶艺竞技、品饮茶艺竞技三个环节。比赛中各具神态的茶具造型之美;茶席设计的意境美;醉人的茶香、甘爽的茶味之美等。这些都向我们展示了真实的茶文化之美,它的美能启发大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向往。例如在青茶茶艺表演时,体会那“悬壶高冲,春风拂面,乌龙入宫,细闻幽香”等意境之美。茶文化内涵丰富,通过茶艺比赛可提高大学生对美的鉴赏、感悟及创造,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品味。

2.茶艺技能大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茶艺技能大赛中竞赛项有3个环节,其中一个环节为“团体创新茶艺竞技”,要求参赛选手自选茶艺,有关参赛用品选手赛前自备,如主题、茶席、解说、表演、泡茶、创作背景音乐、茶具、茶叶、服装、桌布等,此项环节要求学生一定要有团队合作精神,极大地考验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我们在训练中要求每个学生都开动脑筋、集思广益,结合民俗、舞蹈、器乐、服装等编排茶艺表演,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

3.茶艺技能大赛有利于茶文化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

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基本要求,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却很难把握它的尺度,而这一要求在技能大赛中却非常明确。如茶艺技能大赛的一些技能项目的竞赛细则中,对试题范围、类型及比重都作了详细说明。例如,比赛知识点包括茶文化基本知识、茶叶知识、茶具知识、品茗用水知识等;比赛技能点包括茶艺准备和茶艺演示,其中茶艺演示要求是:能够掌握各地风味茶饮和少数民族茶饮的操作(3种以上),能够独立组织茶艺表演并介绍其文化内涵,能够配制调饮茶(3种以上)等。这些都对改进教学工作具有借鉴作用。

4.茶艺技能大赛有利于改革茶文化课程的实训方式。

茶艺技能大赛对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均能注意到二者兼顾,各有侧重。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教学时也要注意将基础理论教学与专业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折射出实训方式的改革方向,那就是大力推行“教学工厂”的实训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例如,红茶的冲泡,老师理论讲解红茶的特性、冲泡水温、冲泡程序和方法,同时还应突出实际技能操作,老师对个动作分解示范,讲授动作要领及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学以致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练,直至完全掌握其冲泡技能。

二、从中华茶艺大赛对茶文化课程的教学思考

广西职业院校技能高职组《中华茶艺》大赛前期,我院领导和教务处指定由航空旅游学院承办本次比赛活动,组织比赛队伍,确定人选。接到任务后,我们便着手在学校学生茶协会和本学院范围内进行宣传动员工作,分别在茶协、航空服务专业、酒店管理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和文秘专业中挑选学生。最后经过几轮筛选,最后确定了5名学生。培训过程中,依照竞赛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了三个环节的指导。在绿茶、红茶、乌龙茶指定茶艺的指导中,重点让学生掌握冲泡的手法和水温的控制。品饮茶艺重点指导学生能够对冲泡茶汤的色、香、味等情况进行总结性的书面描述。团体创新茶艺指导学生设定主题、茶席,将解说、表演、背景音乐、茶叶、茶具、服装、桌布等融入其中。通过茶艺大赛,我们对茶文化的课程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

1.更新课程模式,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和以课堂、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积极创造实践教学条件。通过多媒体演示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茶艺表演,将学生引入技能课程的学习,老师对个动作分解示范,学生反复操练。同时,课堂教学应与就业岗位对接,使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要、职业资格鉴定考核等内容接轨。21世纪随着茶文化的复兴,不论是商务洽谈、拜访,还是政务活动及人们休闲养生,都需要大量的知茶、懂茶的人员。我校航空旅游学院将航空服务、酒店管理和旅游管理等专业教学计划中都加入了茶文化与茶艺的课程,普及茶文化知识。鼓励老师改革教学方法,建立了茶艺实训室,为茶文化教学提供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2.增强教师的技能水平,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学生的比赛成绩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指导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我校的指导老师都不是科班出身,涉入茶文化领域时间也不长,亟需提升技能水平。特别是综合艺术鉴赏能力的提高,需要老师平时多学习、多积累,提高实践应用和动手操作能力。做到既能言传,又能身教,以自身高超的技艺水平,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3.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茶艺表演知识范文4

在茶艺表演教学中加入音乐教育,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对于茶艺表演的视听感受,另一方面也能利用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以及茶道文化的传授,让学生感知艺术与知识交融的美感,有效提升其审美体验,帮助他们形成对于艺术作品的深入认识。当然,更深层次上也有助于学生人格的塑造。本文通过对茶文化传承理解,明确茶文化传承中的音乐教育功能,并结合具体的音乐教育实践理解茶文化与音乐教育结合的方式,深化对于茶文化以及茶文化中的音乐教育的解读。

关键词:

茶文化;音乐教育;茶道

从茶席设计,到茶艺表演的具体实践,利用自然、优美的动作传承天人合一、物我相荣的理念,赋予茶具、音乐、整体环境以和谐的韵味,实现茶道艺术和音乐的有效融合,向参观者传递茶道的文化观念,当然也传达着中华茶文化的精神。这,即是茶道教学中开展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通过音乐学习,抽象的审美能够伴随着具体的茶艺表演活动展开,丰富视觉体验的同时,升华听觉感受,进而加深对于茶色、茶汤、茶味的感受以及茶道表演本身所传达意境的感受,超越表演本身看到茶艺表演的本质,泡茶技能自然也随之上升,进而促进个人修养的有效提高。

1茶文化的传承

中国人民饮茶的习惯,源于神农时期,周、汉时被世人所认可,唐宋时期更成为文人雅士的必备技能,加之元、明、清的发展以致形成当前时代的茶道,可谓经历了饮茶、煮茶、茶艺表演、茶道、茶文化沉淀等一系列不断深化的过程,最终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尤其在中华文化的演进中,茶道文化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相互融合,在综合三家天人合一精神的同时,也顺应社会发展的自然潮流,形成了清净淡雅、自然随顺的茶艺风格,并将其赋予茶艺表演过程中,实现以动传静的目的。在广袤的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区的茶文化,也有着新的发展,比如各地采茶歌、采茶戏的表演,以幽默的风格传达着采茶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各地不同大小、不同风格的茶馆中,茶艺表演中与各类传统乐器的结合,也丰富了个人饮茶的体验。当然,采茶戏和茶馆茶艺都是在茶道与音乐相融合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音乐创造意境,茶艺渲染意境,两者都在传递中华文化的传统内涵,当然,音乐教育功能在茶文化中也愈加凸显。

2茶文化中音乐教育功能分析

音乐教育能够加深个人的五官感受,改变人们对于基本物质的情感体验,对于帮助个人发现美、理解美、深化美并再次认识美具有重要作用,当然更有助于提升个人的认知体验,增强个人想象力,提高个人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实现个人的精神升华。在茶文化传承中,音乐教育的展开主要具有以下功能:

2.1提高个人协作能力

在以茶艺表演为主的茶文化传承中,煮茶、洗茶等一系列过程都需要不同表演者之间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尤其加入音乐演奏的茶艺表演,需要茶艺师和乐师之间相互理解,把握每一个音乐节奏或者是茶艺表演的具体过程,以促进两者的和谐。在具体的茶艺表演教学中,加入音乐教育,一方面能够帮助个人理解音乐对于茶艺表演的促进作用,提高他们对于艺术美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能通过培养学生的基本音乐素养,提高他们在茶艺表演中与其他表演者相互配合的能力,实现其具体表演与音乐的完美融合,提升其协作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其对天人合一理念的理解。

2.2传递茶文化和历史

在茶文化中,采茶戏、采茶歌等可以说是接受度比较广泛的一种文化传承方式。当然,采茶戏并非简单的滑稽表演,其借助于采茶时候的步调、采茶的技艺与音乐之间的相互融合,展现我国采茶文化的同时,也向大众传递着采茶者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表达着采茶者面对艰苦的生活依然乐观的态度。而在茶艺表演中,托壶、旋转、倒茶等的一系列富有音乐韵味的肢体动作,一方面展示着茶文化本身的包容性,表明茶文化可以与音乐文化相互融合,进而利用人民丰富的智慧创造出新型文化表现形式;另一方面更突显茶文化发展背景下的茶道、音乐等中华文化经过不断的融合和创造,在不同时代呈现不同的状态,具备强大的生命力。茶艺表演中的音乐,已经超越了音乐本身的内涵,融于茶道表演当中,让人们能够在音乐欣赏和茶艺表演中了解音乐,更了解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史,升华中华文化的传承效果。

2.3展示中华传统文化

饮茶,讲究慢条斯理,以心境理解茶境,以茶境感染心性,在淡然的氛围中,体味茶色、茶香和茶汤。同时,在舒缓的音乐中,放缓为生活忙碌奔波的心情,在品茶的同时,了解中华文化,感受文化本身带给人的滋养。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人们的心情也跌宕起伏,很难平静下来。包括茶艺表演在内的很多艺术都变得相对浮躁,人们都希望找一个不忙的时候放松心情。茶文化,则给了人们这个机会。茶艺中音乐的加入本身是为了给人营造平和的环境,而茶艺表演,则利用茶香与音乐情境的融合,茶艺表演与音乐节奏的融合,让人们在聆听音乐的同时感受它的的平静,加深对于生活的体验,更在品茶的过程中寻得片刻休息的机会。可以说,音乐教育让人们对于茶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也给茶文化这一中华文化以更丰富的表现形式,并以此传统文化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对生活的理解方式,并在传递茶道文化精神的同时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帮助个人提高应对世俗凡务的能力,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更促进个人品格的塑造。

2.4培养个人审美能力

经常在品茶的同时听一些节奏舒缓的音乐,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于周遭事物的感知和观察能力,增强其审美体验也有帮助。在音乐教育过程中,通过节奏、音调、音色的介绍,让学生明确基本的音乐结构,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音乐的基本特征,但是从学生角度来说,由于缺乏具体的情感经历,其很难把握音乐所传递的情感,因此在弹奏过程中,很容易受到自身情绪的影响,因无法专注音乐本身而影响最终音乐效果。但是茶文化则给音乐提供了具体的表演情境,茶艺表演中融合的茶道精神,与音乐本身相互作用,让学生在音乐表现技法熟练的同时,也能够通过茶道文化的体味、茶艺表演的观察等,丰富其个人的情感体验,提升个人的审美能力。就好比,一个经常去茶馆听曲的人,因为原有的茶文化滋养,对茶艺表演已经相当熟悉,而音乐人在表演过程中出现的与茶艺表演节奏不和谐、音乐表演人情绪过于紧张的状态,其一下子就能辨认出来。

2.5促进个人身心健康

当一个人出现状态问题时,喝一杯茶,感受一下《春江花月夜》所描绘的大好河山,能够再次拓宽其视野,让人不再沉浸于原有的情感天地中,而是放眼于更大的局面去感知生活本身的美好;当一个人经过长久的漂泊,于一处安闲的地方喝一杯温暖的茶,听一曲家乡的采茶戏,不仅能够感受到音乐带给个人的亲近感,还能够在茶香中获得愈加沉静的感受,进而从这种感受中汲取再次奋斗的力量。而当个人十分失意,充满沮丧感时,以茶代酒,在慢慢品味茶汤的过程中,感知《高山流水》中知音之音,感受渔舟唱晚的闲散舒适,感受《沧海一声笑》的壮阔豪情,发泄心中的沉闷,同时也提升思想境界,重新变得斗志昂扬。在茶文化中,优秀音乐曲目的展现,不仅能够平复个人的心情,让人能够深入到茶所营造的文化氛围中,帮助个人和缓心情,同时也能够通过思想境界的升华,保证个人身心健康。

3茶文化中音乐教育的实践

结合茶文化的音乐教育,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学习音乐节奏、音乐表现形式的同时,加深对于茶文化的解读;另一方面则是利用采茶戏、采茶歌等具体的茶与音乐的结合形式,了解茶与音乐之间的动静结合之美,明确茶文化不仅是静止的历史和文化,其在不同的地域、历史中,发展出了不同的形态,当然也接受历史、人类智慧的滋养,在不断丰富着自身的表现形式,以多样的状态向人们传递着生活的美好,加深人们生活的体验,更促进个人生活态度的转化。当然,茶文化的音乐教育,最终目的还是让学生在赏析音乐的同时,提升其对于音乐本身的感知能力,进而提高审美体验,实现与茶文化的相互融合,与音乐精神的相互融合,让抽象的理解变得更加真实。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突破原有的思维方式,进入音乐所营造的想象境界。同时,在整体的音乐感受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对于音乐的认识,尤其加深对于不同音乐小节中所表达情感的认识,进而将一个个音乐片段联系起来,以新的音乐展现形式传递音乐带给自身的感动,更向周围的人再次传达音乐理念,深化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音乐实践本身是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学习过程,进行音乐的具体演奏实践,有助于个人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使得原有的以静态方式的曲谱灵活展现于手指尖,让音乐的表演更加鲜活可感。而在音乐表现过程中,学生自身情感的加入,也可以让身心全都沉浸在音乐所营造的氛围中,进而在感知音乐情感的同时实现个人精神的升华,帮助塑造音乐品质。茶文化中的音乐教育,让学生学习茶文化的同时也进行与茶相关的音乐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音乐思维的形成,为茶文化的深层次构建、茶文化在新时代的新式理解创造条件,更为茶文化的深度发展和时代传承做出贡献。

结语

从茶文化的传承当中,了解茶文化的具体韵味;从茶文化与音乐结合当中,明晰音乐的功能,明确音乐教育的加入对于茶文化教育的具体作用,音乐与茶文化结合的具体形式以及茶文化中音乐教育的具体展开形式;在以茶文化为背景的音乐教育实践的展开,不仅有助于提高个人的音乐审美体验,丰富个人形象感知能力,提高个人对于音乐和茶文化的认识,更有助于茶文化本身的时代解读和发展。

作者:杨珊 单位:毕节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贞文.论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的运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4):174-176.

[2]蔡荣章.茶席•茶会[M].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2).

茶艺表演知识范文5

关键词:音乐教育;茶文化;融合;相互关系

茶文化是在我国悠悠历史长河中逐渐发展乃至成熟的一门的艺术形式。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后被唐朝的文人雅士各相尊崇,最终逐渐在民间和朝廷流行起来。茶文化不仅包括茶叶人文科学,还囊括了茶叶社会科学,所以它是人文与社会的有机结合体。在不断发展之中,茶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精神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特定时期内的社会文明程度。茶文化渗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田间作业时,茶民们常常会即兴创作一些茶歌,因此茶歌和茶艺悄然而生。茶歌作为茶农们的精神食粮,正是茶文化和音乐教育逐步融合的体现。

1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内在联系

1.1历史渊源

我国巴蜀是茶文化的起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早在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之中就提到,巴蜀是最早发现茶叶的地区,随后才有了茶文化的诞生。至今,茶文化已有120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在陆羽《茶经》一书中有详细记载。随着社会的发展,茶叶的盛产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并促进了茶文化的进一步传播。茶文化不仅包括茶叶的生产史和发展史,更强调的是茶在日常应用中所折射出的人文和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茶叶为载体,在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合体。音乐,同样作为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其与茶文化早已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宫乐图》中刻画了一幅身材丰腴饱满的唐朝妇人在饮茶作乐的悠闲景象;周昉在《调琴啜茗图卷》中描绘出了宫廷妇女悠然自得的生活场景,她们一边欣赏琴乐,一边品尝茗茶。可见,音乐在茶文化的流行和传播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倘若品茶或者茶艺没有音乐的辅助修饰,那么茶文化的内容将是不完整的。

1.2审美意蕴

茶文化的表现形式有两种形态。一为物质形态,即传统观念上的茶叶、茶具、茶艺、茶歌等。另一种为精神形态,即茶道和茶德。茶艺和茶道分别是茶文化中有形和无形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茶艺中传播茶道,在茶道中表现茶艺,这正是茶文化的精髓所在。茶文化有着丰富多样的内涵,其中茶道为其核心内容。茶道,就是指在品茶过程中反映出的人文修养和道德品质。陆羽在中国历史上素有“茶圣”之称,他对茶文化有着深层次的研究。而品茶之道、饮茶之德的重要性早在他编著的《茶经》中有所强调。茶道精神的核心是思想品德,它强调人的综合素养和精神内涵,反对趋炎附势,倡导真诚友善。茶道的关键在于它引导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生活上的满足,更注重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审美观念。而音乐教育是借助节奏和音准来表达一定的审美观念和深层次的寓意。在音乐艺术的感染之下,人们可以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和审美观念上的认同。同时,音乐教育还有着道德感化作用,它能够启发聆听者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这与茶道精神是相似的。另外,音乐欣赏有利于人体右脑的开发利用,而右脑直接关乎于人的形象思维。所以音乐教育对锻炼人们的想象思维和创新思维有一定的帮助。而在茶艺表演中,为了更深层次的领悟其内涵,人们通常需要发挥一定的想象力与创新力。这时,音乐恰好能对茶文化的理解起到补充作用。

2音乐教育与茶文化在发展中的结合

表面上看来,音乐和茶文化是传统文化艺术中两个独立的分支。但在某些情况下,倘若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那么将会给人们带来一场视听盛宴。茶文化不仅仅单指喝茶看戏,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茶事活动,体悟出茶道和茶德,达到以茶会友、以茶养性的更高境界。采茶歌和采茶戏的出现是音乐与茶文化首次融合的体现。采茶戏是我国专有的独立的艺术剧种,其来源于生活,又在生活中不断发展与创新。从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歌名曲中就能看出音乐与茶文化的逐渐融合。例如,《请茶歌》、《采茶舞曲》、《东亭茶宴》等,这些传世名歌都是音乐教育与茶文化在精神层面上的碰撞与结合。茶饮在古代就已是一种广泛流行的娱乐活动,在其中不乏各种乐器的伴奏。从史书记载中可以发现,古代文人墨士都钟情于以茶会友,以茶助文,同时一旁还会有女子抚琴奏乐。这就说明,音乐教育在茶文化的传播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在营造氛围的同时,又能使人身心放松,心情愉悦。

3音乐教育与茶文化的相互作用

3.1音乐教育提高茶艺表演者的团队意识

茶艺是茶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借助表演者的肢体语言来形象生动地传播茶文化的具体内涵。茶艺表演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中有乐器演奏,也有采茶戏表演。但无论何种形式,都对表演者之间的相互配合度提出一定的要求。在茶馆品茶时为了渲染出古典文艺的氛围,通常会有背景音乐的点缀或是乐器的演奏。音乐演奏中最为多见的则是古筝,时而又需要琵琶和笛子等辅助。这时就需要演奏者们相互配合,主次分明,以达到统一完美的艺术效果。因此,音乐教育不仅要求表演者具备基本的音乐知识,更要具备较强的音乐素养和人文修养。在茶文化的传播过程中,音乐教育能够提升茶艺表演者的协调配合能力,有助于加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这也正是茶文化中以茶养性、天人合一思想的完美体现。

3.2音乐教育是茶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媒介

采茶戏是在茶文化演进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表演形式,深得民众的青睐和喜爱。它的表演不是哗众取宠,而是借助滑稽幽默的艺术风格和带有民俗风味的乡音向人们展现茶文化的历史。从中,你可以体验到采茶农们的生活情境,感受到他们坚强、乐观的生活品质。茶艺表演中常常运用到各种肢体动作,特别是托壶旋转和倒茶等。壶水以倾泻之势顺流而出,这样的场景配以“高山流水”的名曲伴奏,为茶艺表演尽添诗情画意。音乐和动作的配合,这样的表演形式在我国艺术文化中是独特且别致的。通过一系列表演,茶艺和音乐能够向外展现出我国礼仪之邦的友好形象,表达人民追求和平的美好愿望。伴着经典乐器的演奏,观赏着茶艺表演,人们充分发挥想象力,憧憬着古调下曲乐中的人民过着的美好生活。因此,在宁静幽远的氛围下,音乐教育为欣赏者更深层次地理解茶文化创造了想象空间,从而有利于茶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3.3音乐教育有助于放慢品茶者的生活节奏,陶冶情操

品茶的过程是让人身心放松的过程。品味出茶中味道的关键在于静心、修身、养性。茶文化能够带领人们走进一个全新的环境中,使得人们慢慢品味,细细斟酌生活的味道。伴着音乐,人们会放下以往戒备、小心翼翼的姿态,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放松。音乐和茶文化有着韵律上的相通性,恰如其分的音乐伴奏能够丰富茶艺表演的内容,增加其艺术效果。音乐创造了和谐、宁静的环境,让人们能够在静谧祥和的琴声中感受着茶叶沁人心脾的清香。同时,音乐欣赏能够带给聆听者美的享受,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净化,陶冶情操,更有助于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和文化内涵。因此,音乐和茶文化在共同发展中传承着中国的艺术文化。

3.4音乐教育有助于提升品茗者的审美能力和道德修养

音乐和茶文化一样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形式,两者都有着提升个人修养,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音乐通常承载着音乐人的思想情感和内心情怀,可作为他们表达情感的艺术载体。因此,音乐教育往往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饱满的情感。在某些方面,茶文化与音乐教育有着相似之处。茶歌和茶艺表演是茶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与传承中逐渐形成的,它们是茶艺师们辛勤创作的智慧结晶。茶文化同样反映出茶艺师们的内心情感和心理活动。所以,音乐和茶文化同是人们传递信息,表达感情的艺术方式,更是人们抒发情怀的有效途径。它们虽有着各自的表现形式及展现方式,但两者在精神层次上却完美契合。音乐教育能够丰富茶文化的审美意蕴,同时茶文化又能加强音乐教育的表现张力。通过将音乐教育和茶文化系统结合,有助于提升茶文化的发展空间,并且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和应用中国传统文化。

4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的应用

4.1听———音乐鉴赏

音乐鉴赏是音乐教育的第一步。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才能真正品味出音乐在茶文化中的传播作用。通过鉴赏古典音乐和欣赏现代茶艺表演,人们能够加深两者的认识,并深层次地领悟到茶文化的意蕴内涵。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涉及到茶文化知识的相关音乐带入课堂,在聆听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和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纵观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形势,教师单纯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对学生乐感和鉴赏能力的培育,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当变换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鉴赏和解读有关茶文化的音乐。另外,音乐鉴赏是需要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的学科,所以教师不要将自身主观意识强行灌输给学生。教师要锻炼学生自己的发散思维,并为他们创造了解茶文化历史的时间和空间。这样方能帮助他们在欣赏音乐时感受到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4.2学———学唱民歌

音乐是传播中国茶文化的重要媒介,而民歌是最能反映文化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教师教授学生学唱有关茶文化的民歌,这是音乐教育在茶文化中的经典应用。在进行音乐教学时,教师不能过于强调现代音乐,而忽略古典传统音乐。采茶歌是能反映民族特色的古典音乐,所以教师应将其引入课堂。同时,教师要擅于利用多媒体等硬件设施,通过其形象地展示各种茶艺表演。将音乐和表演有机结合,这样不仅能丰富教学内容,更能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音乐教育对茶文化的作用。鼓励学生学唱民歌是从思想认识和行为活动上加强他们对民族文化的重视。这样在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的同时更能促进文化传播。

4.3用———音乐实践

在上述音乐鉴赏和民歌学唱中,音乐能够使人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带给人们愉悦轻松的心情。但前两步仅达到对音乐教育和茶文化认识上的加深,尚未落实到实践中去。音乐教育是为了茶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延续,而音乐实践则为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其根本目的是将音乐广泛应用于传播茶文化中去,以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音乐实践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扩大想象空间,不要受到形象思维的限制,并且引导其将音乐贯穿于实际生活中去。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再现具有意义的音乐作品,从而为原始的音乐创作注入新的活力和生命力。在学习有关茶文化的音乐作品并进行再创作时,学生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并用自己的方式和想法表达出来。这样有助于学生打破原有的思维格局,提升审美鉴赏能力,以便在精神层面上理解与诠释茶文化的真正内涵。

5结语

音乐教育和茶文化在理论上可以说是师出一门,两者在历史长河中独自发展,又相互融合,共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音乐是茶文化的表现载体,茶文化是音乐的展现方式,两者在历史起源、文化内涵、审美意蕴等方面都有着一定相似性。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有助于人们更为透彻地理解和领悟茶文化的内涵,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何鑫.论茶文化在音乐教育中的运用[J].福建茶叶,2016(1):250-251.

[2]黄玲.传承中的思考———以《蝴蝶歌》为例论学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中的意义[J].贺州学院学报,2008(2):98-101.

[3]吴铁军.论中华茶文化传承中的音乐教育功能发挥[J].福建茶叶,2016(6):391-392.

[4]关剑平.从文化理论看茶文化研究属性———兼论茶学与茶文化的关系[J].茶叶科学,2008(5):386-390.

茶艺表演知识范文6

关键词: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课程;茶艺实践课程;教学必要性;人文价值

整体而言,随着当前社会大众生活理念的不断优化,如今民宿、星级酒店、主题酒店等等,成为大众生活品质提升的显著标志。因此,面对当前大众的生活诉求,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就成为满足这一诉求的重要要求。

1当前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与创新的时代背景分析

随着现阶段大众生活认知不断成熟,无论是酒店经营的数量,还是酒店经营的规模,都实现了成熟发展。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其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提升,庞大的人才需求量,所需要的不仅是丰富教学内容,同时更重要的是根据时代需要,及时调整和优化教学思维。因此,在当前酒店管理专业建设过程中,需要有完善的教学元素,更需要体系化的教学思维。随着当前大众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大众自身的消费习惯,已经由注重价格升级为关注消费活动的品质,所以在选择具体的入住酒店过程中,住宿的价格对大众消费行为的影响逐渐缩小,大众所关心的更多是酒店住宿的品质内涵和实际体验感。因此,在当前酒店经营过程中,要结合大众自身的客观需要,培养出大量满足时代需要的综合性人才。事实上,在当前酒店经营过程中,想要走出“差异化”之路,实现整个经营机制的全面创新,就必须注重融入多种元素,构建系统化的酒店经营思维。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在培养时,必须要结合时代特点,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实现酒店管理专业建设与创新。

2茶艺实践课程的具体内涵认知

与其他教学体系完全不一样的是,茶艺实践课程中,是以茶艺文化为主要内容,其中不仅形象诠释了实践教学形式,也全面优化了教学内容,提升了教学品质,从而塑造了教学课程的品牌化,以及内涵化,并且构建了充分影响力的教学体系。客观地看,教学体系需要全面创新,尤其是要结合当前教学环境和人才培养环境的不断变化,才能真正意义上适应全面的教学环境、把握教学机会,化解当前所面临的教学困境。对于茶艺实践课程来说,其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同时更能通过发挥该课程的实践色彩,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但是,对于酒店管理专业来说,其在开设茶艺实践课程时,要注重教学元素的合理筛选,以及教学体系的优化设置,尤其是要通过大胆的教学开拓与课程教学体系创新,从而实现整个教学活动的最佳效果。此外,茶艺课程教学活动在具体选择与实施过程中,也要丰富教学内容,立足专业特点,引导学生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认知,因此,在当茶艺实践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看,必须注重发挥该课程的趣味性和内涵化,尤其是要注重优化教学体系,为学生自身形成丰富而成熟的人文理念,提供生动元素。在茶艺实践课程中,其中所包含的元素极为多样化,不仅有系统化的文化内容,也有立体化的艺术素材,可以说,这些内容正是现阶段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培养体系中,所不可缺失的重要元素。

3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茶艺实践课程的实施必要性

茶艺表演活动不仅是一种创新,更是充满文化特色和艺术感染力的表演活动。随着文化传递机制日益成熟,如今社会大众对茶艺这一传统的茶文化活动充满价值理解与认知,因此,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来说,及时引导学生学习茶艺实践课程,不仅是丰富教学内容的表现,更是提升教学针对性的重要诉求。立足当前社会大众的审美观念和消费需求看,茶艺欣赏与酒店消费都是其个性消费与消费升级的本质展示。所以说,酒店专业学生学习茶艺实践课程内容,不仅是教学体系的完善,更是面向时代背景下的全面升级。当然,结合茶艺实践课程的具体内容和特征看,艺术化色彩,实践化特征和人文化内涵,都是该课程的重要特点,因此,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开设该课程,将为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以及人文精神的培养形成全面提升。结合茶艺实践课程的具体本质而言,其中所诠释和展现的内容极为丰富,该课程不仅是教学内容的艺术化表现,更是集中展示了人文理念和精神思维。特别是在茶艺实践课程机制中,通过选择合适的茶艺表演项目,加上系统化的革新与在编排,从而在传递相关文化精神的同时,有效提升和优化了艺术表演。当然,从长期价值看,茶艺实践课程也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合理传承的重要课程体系。随着当前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活动不断成熟,如今在该教育活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突出关注的,不仅是教学文化,更是成熟系统化的艺术传递。茶艺实践课程中所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以茶文化体系为基础,融入丰富系统化的艺术内涵,正是发展成为当前茶艺实践课程创新发展的焦点与核心。当然,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来说,茶艺实践课程的开设,其中所具有的不仅是文化素材,更是实践技能的综合融入,因此,开设茶艺实践课程,将为当前酒店管理专业体系构建与元素丰富提供重要支撑。

4酒店管理专业茶艺实践课程的开设方案分析

在当前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过程中,其需要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特别是当前用人环境的变化,其更注重学生自身的实践技能和精神思维。尤其是要通过教学体系的及时更新,从而实现茶艺实践课程与学生培养活动之间的有效统一和融合。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茶艺实践课程教学来说,要注重丰富教学元素,完善实践体系,通过优化实践体系,进而为学生实践技能的综合提升,以及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提供重要途径。在酒店管理专业开设茶艺实践课程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对茶艺文化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理解与认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激发学生对茶艺实践课程的充分理解与认同,尤其是通过为学生提供感知茶艺文化的实践课程,从而实现整个茶艺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传递与理解。此外,在诠释与应用茶艺实践课程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茶艺知识内容进行教育和引导,同时也需要充分注重立足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真正优化学生个人的思维理解和价值认知,进而营造出开放与包容的学习环境,从而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客观地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充满变化、且极具挑战性,因此,对于该专业学生来说,只有形成必要的服务精神和现代意识,才能真正意义上参与酒店管理活动。在当前高校教学活动全面实施进程中,茶艺实践表演活动不仅能够成为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素材,同时更是丰富诠释教学理念的基础,当然这也是引导学生形成完善审美认知和系统化人文理念的素材内容。将文化因素整合融入于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全面创新之中,其关键和重点在于通过选择合理完善的精神理念来培养和优化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点,尤其是融入合理完善的文化元素,实现整个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活动的理想创新。因此,如何才能在创新教学机制的基础前提下,转变教学思维,适应时展下的学生培养诉求就极为必要。在当前学生培养活动中,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诉求,因此,在整个茶艺实践课程构建中,不仅要注重丰富融入茶艺实践的相关元素,同时也需要注重融入学生自身的思维理念和人文认知。

5结语

教学需要创新,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教育活动,才有可能彰显其中所具有的应用价值和本质活力。文化不仅是一种元素内容的丰富表达,更是精神思维的集中呈现,合理完善的文化体系所向我们集中表达的是一种精神理念,也是行为习惯的合理引导。当然,茶艺实践课程体系中所包含的精神思维与丰富价值,已经发展成为驱动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全面创新的核心动力。

参考文献

[1]赵海春;宁文燕.探究中华茶艺技能竞赛对大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创新茶艺表演“苏轼如茶”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15,(13):101-105.

[2]韩敏虎;陈世宾.MOOC环境下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混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华中师范大学“钢琴伴奏的编配与即兴演奏”课程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1):117-119.

茶艺表演知识范文7

关键词:茶艺课程;开展策略;课外机制;多媒体教学;文化诠释

在互联网背景下,整个茶文化有了新的展示方式和途径,特别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成熟应用,让茶文化与时代特征之间实现了深度融合。可以说,正是在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与推动之下,多媒体教学活动,也逐渐发展成为教学的突破点。基于多媒体软件的茶艺课程设计,也为茶艺教学体系的优化安排与教学设计优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文化诠释与精神传递:茶艺课程的内涵特点分析

茶艺课程是以茶艺知识和文化为主要信息的教学活动,在该课程中,既是对传统茶艺的生动传承,也是对学生茶文化和茶艺知识的有效普及与推广。开展茶艺教学活动的价值是多样化的,其已经突破了单一的文化知识展示局限性,通过对学生关注点和学习视野的充分融入,进而彰显了茶艺的艺术特性、文化机制,乃至情感引导等等。对于茶艺课堂来说,良好的课堂教学,既是传承茶艺的重要平台,也是基于时代基础上的教学体系呈现。因此,在当前茶艺课程教育活动中,如何让茶艺教育与学生理解与认同之间,形成最佳匹配与融合,就发展成为该课程教育的重要目的。与普通的教育活动所不同的是,茶艺课程应该是一种极其生动形象的教育机制,茶艺课程设计风格中,要注意凸显课堂的趣味性与多样性,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都是当前优化茶艺内容传递的关键。茶艺课程中,包含了丰富的茶艺文化元素,其中也集中诠释了系统化的艺术内涵。茶艺表演过程中,其中所诠释的美学情感,以及表演时的艺术特色,都是茶艺文化展示的重要内容。茶艺活动中,从饮茶方式,再到其中各项要素的选择,都必须注重诠释茶艺活动的特征。当然,对于茶艺来说,在开展该教学活动时,除了要注重理论上的展示和文化上的引导,更要注重茶艺表演实践,特别是要通过向学生综合展示,该实践活动的特色与精神内涵,进而实现该教学的本质目标。

2时代诉求与学生关注:多媒体教学的应用背景认知

在现代科技成熟发展影响下,随着电脑、智能设备的广泛普及,老师的教学与备课过程,实现了本质性变化。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不再像以往一样开展教学活动。教学革新已经成为重要的时代特性。比如在以往教师准备教学内容时,更多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素材来准备教学内容。而今天,在互联网影响下,老师在搜集教学资料与信息内容时,可以使用电脑从网络渠道中,综合文字信息、音频和视频等多种信息来制作教学课件。通过老师自身的用心体会和精心准备,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本质革新。当然,老师使用各种多媒体工具向学生讲述电子课件时,也让学生自身的学习过程实现了根本性变化与颠覆。从学生角度看,当前学生在接触和了解知识内容时,已经不再从单一的书本或者课堂来获取知识内容,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信息渠道。结合多媒体教学的价值内容看,其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生动诠释和形象表达,从而让学生能够以一种更加生动和积极的理念认知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客观的看,多媒体教学是通过发挥技术设备与软件资源,所实现的教学创新与变革。同时,该教学也是与时展相匹配的教学机制,但是我们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机制时,应该注重理性、客观的应用思维。不仅要合理认知多媒体的价值作用,同时也不能只从教学形式上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老师自身必须真正读懂多媒体资源的优势与特征,通过真正改造和理解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进而实现多媒体资源的合理应用。

3茶艺课程中多媒体教学活动的应用价值

正是因为茶艺是一种融入了多种文化内涵与艺术思维的教学活动,其中不仅全面诠释了大众自身的饮茶生活习惯,以及大众的美学情感等各种内涵。所以,在教育体系深度创新的今天,选择多媒体这一技术形式,充分发挥多媒体的生动性与立体性优势,将茶艺知识与多媒体教学体系予以融合,将在切实优化学生了解茶艺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对茶艺课程教学质量的本质提升。借助互联网多媒体这一教学平台,其对于整个茶艺课程教学活动的影响,是多个视角、多种层次的。通俗的看,茶艺课程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集中表现为时代优势的充分发挥,以及开放精神的课堂优势等等,这些内涵通过茶艺文化与具体的多媒体教学相结合之后,从而能够为学生在线下学习茶艺知识,提供重要的载体与平台。多媒体教学也是一种极为生动且形象的教学模式,与当前茶艺课程教学活动相融合之后,必然能够在具体丰富具体的教学内涵基础上,培养学生形成科学、时代化的学习意识,乃至分享与开放的学习精神等等,特别是通过学生认可茶艺文化的直观美,从而为实现茶艺教学培养的最佳效果,奠定了本质性基础。在当前社会经济转型、新产业要素日益完善的大背景下,社会出现了诸多全新的经济素材,这对于专业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活动来说,也提出了诸多极为复杂的要求。对于我国来说,虽然教育活动实现了专业设置更丰富、体系更完善的发展与建设,但是,在具体的人才培养活动中,依旧存在各种问题。结合多媒体教学活动的优势与特点看,其中所诠释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优势,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茶艺课程教学的理想效果。

4茶艺课程中开展课外多媒体教学活动的应用策略

在当前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日益成熟的今天,教学活动中,也出现了诸多全新的情况。特别是教育活动中,信息技术资源的充分应用,以及各种教学理念应用日益成熟,都成为当前茶艺课程教学实现最大价值的关键前提与本质。所以,茶艺课程在优化自身教学方式的今天,如何立足教学活动的技术应用实际,制定备受学生认可,构建反映和诠释学生学习实效的教学机制,就成为茶艺课程教学中的重要要求。在多媒体技术成熟应用与全面发展的今天,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对多媒体操作技术,进行相关讲解,同时也在这一基础上,发挥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优势,通过教学理念的合理更新、教学资源的有效丰富、教学形式的真正变革,从而使学生能在多媒体教学应用下,开展自我学习、探索学习。尤其是多媒体作为一种生动、立体化的教学方式,学生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可以综合发挥多媒体的图像、视频等立体化教学资源,从而切实提升学生对茶艺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并且可以为学生借助多个视角来具体学习茶艺文化内容,实现学生学习视野的真正提升,并且有效提升茶艺课程的教学效率。在课外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茶艺课程教学时,应该认识到其中所包含的内容与应用意义,更多是一种教学活动的有效补充,而不能过多依赖多媒体技术,更不能迷信多媒体,要以理性的态度来发挥该技术的优势和应用价值。以往在开展茶艺课程时,由于未能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融入,从而导致学生理解不足,加上认知能力有限,影响了对茶艺知识内容的理解与应用。结合茶艺课程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实质看,其中着重诠释了精神与文化力量,所以只有让课堂充满直观性与美学特色,才能实现其理性传播。多媒体教学活动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通过老师精心挑选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课件,从而构建了全新的教学机制。比如,学生借助多媒体的方式来学习茶艺课程知识时,可以在课下边学习,边实践、体验,从而实现茶艺课程的理论+实践探索。

5结语

对于茶艺课程教学来说,其不是一种常规性的知识教育活动。作为一种融合了茶文化与茶艺表演的课堂机制。在茶艺课程中,不仅生动诠释了茶文化与现代艺术之间的多元化交流,同时也呈现茶文化的美学特色和艺术化情感等等。特别是茶艺内容的观赏性与表演性,决定了我们不可能依托单一的教材和板书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张忠,毕阳,员建民,等.高校大班制多媒体教学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以生物化学理论课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7(2):111-112.

[2]买托合提•居来提,张媛,居来提•尤努斯.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以《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教程》为例[J],新西部,2017(10):104-105.

茶艺表演知识范文8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提炼其核心思想:即为“仁”。提出“茶以清心,茶以雅志”的茶道就是基于儒道传统思想。中国古代传统茶德的内容是:俭、清、和、静(即:节俭朴素、清正廉洁、和睦处世、怡淡安静)。当代茶人庄晚芳提倡的中国茶德“廉、美、和、敬”四字即为:廉检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从古至今我们的茶文化体现了一种高尚“仁”为核心的人生观和处世哲学,同时也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茶艺课的教学也使我认识到,学生的人格核心是仁,教师要用仁心、仁德来作为自己教育事业的基石。通过茶德精神与师德、让学生在思想道德品质方面得到提高茶出自深山幽谷,得益于山野自然之造化,秉性朴素高洁,不入俗流。在茶艺课的教学中,以茶为载体,茶性的俭朴可以培养超然、淡泊的雅趣和恭谦俭让的精神涵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崇尚节俭是个人优良素质的一种体现,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于中职生来讲,节俭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消费取向,还是一种精神品质,一种道德的修养。寒夜客来茶当酒,清茶一盏也醉人。淡淡的茶香,使学生从诸多繁杂的学习生活中走向心灵的宁静,情感的净化和对朴素人生的追求。而节俭并非吝啬,它是一种自我的约束,是以一种简朴的生活态势达到一种精神快乐的境界。弘扬节俭的美德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上保持旺盛的精力,磨炼意志,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培养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中国茶道提倡茶人精神,以茶喻人,通过品茶品味人生。它是一种艺术的熏陶与礼仪的训练,更是一种纯朴节俭的生活方式的养成与道德素质的造就。在茶艺表演的教学中我还发现,茶礼的教育使学生懂得了敬老爱幼,懂得了礼仪;通过,茶事的活动使学生更加和睦相处了;茶史的教育也使学生更加了解了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体验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增强了民族自豪感;泡茶训练也使学生养成了凡事自己动手,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从而还能满足他们的表现欲望。

二、茶艺课陶冶中职生的艺术情操

审美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品茶之所以被看作一种文化,主要是因为它在满足人们口渴的生理需要的同时,还能满足人们的审美愉悦。中国茶道讲究六美,即人美、茶美、水美、器美、艺美和境美。在安静幽雅、完美和谐的品茗环境中进行审美活动,通过这种审美活动和审美体验去感受人与茶、人与自然之间最深刻、最亲密的关系。茶道最精髓的就是清静与和谐,我们师生同在茶艺教室这一清静的处所斟上一盏清茶,看茶汤的透彻,观杯中茶叶的沉浮舒展,沉下心来细细体味那始涩而后甘的滋味。这些既是对生活的一种享受,也是对自身道德修养的一种陶冶。茶艺是情感的艺术,情感又是茶礼、茶艺的本源。茶艺课将情感体验作为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理念。例如音乐为茶艺配备了它最美、最纯、最真挚的情感灵魂;美术赋予了茶艺立体、色彩等丰富的视觉审美情趣。明心要以情感体验为原则,才能荡涤学生的心灵。大方得体的茶礼、优雅得体的茶艺为中职生的艺术情操的培育提供行为范式。通过学习、实践、体验、升华,使人文素养内化于心、彰显于行。唐末刘贞亮的《茶十德》对茶的功用作了如下概括:“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等。其中“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志”等说的就是茶道的精神范畴。中职生通过饮茶来领悟哲理,感悟人生,减缓压力,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等的沟通,更使学生的艺术情操得到了很好的陶冶。

三、茶艺课促进中职生的创新能力

茶艺课除了教会中职生科学的泡茶技艺与知识之外,还要培养中职生的创新能力。正如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所说的:我们应当尽可能使学生成为自主而自动的思想家。中职生在掌握了绿茶、红茶、花茶、乌龙茶等茶的特点,学会了基本冲泡技艺及一些配料的特性之后开始学习创编调和茶。选茶具、测量水温、品尝、起名、填写实验报告。有以龙井为主茶料、玉蝴蝶、金莲花为配料的“蝶戏金莲碧玉泉”,不仅口味上佳、赏心悦目,名字也有味道;有用“勿忘我”作配料,高雅清爽,品位独到、有益健康;还有“圣杯红”、“游龙百合”“神清气爽茶”中职生的灵性与激情在迸发。科学的方法、修养品性和文学内涵融合在一起,当学生呈上缤纷馥郁的实验成果时,课堂散发出了智慧的光芒。

四、茶艺课培养中职生的协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