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管理范例

版权管理

版权管理范文1

对于媒体融合之后的有关信息资源已经被广泛的进行网络化传播并且加以有效的利用,给有关版权保护的方面产生了非常深刻的影响以及冲击,同时也为信息管理的方面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课题。妥善的提高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水平,能够为版权保护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并且还能促进媒体融合之后的相关信息资源实现科学合理的全球化共享。

【关键词】

媒体融合时代;信息管理;版权管理

在如今媒体融合的相关形式之下,信息方面的交流以及传播出现了无限复制性、全球覆盖性、载体不确定性、整合交互性、形态多样性以及内容高流动性等有关特征以及趋势。对于传统之中的图书作品信息在版权保护方面的问题来说,随着融合时代的进步已经日益凸显,特别是对于作品信息在网络化方面的管理升级早已迫在眉睫,必须要尽快提出有效的策略。

1有关媒体融合的背景下版权保护所面临的挑战

传统之中的版权保护对象大多都是指报刊文章、以及纸质图书等,一方面是保护作者所具有的著作权,另一方面是保护相关出版传播者所具有的合法权益,但凡是发表之后的作品如果需要转载或者是再版,必须要支付一定的稿酬。但是在如今媒体融合时代的背景下,传统当中的版权保护规则以及手段遭受破坏,有关版权保护的问题面临着非常严峻的挑战。信息数字化以及网络化给相关的版权保护添加了很大的难度。在网络信息方面的资源利用二进制代码的有关数字化形式实施编辑传播,能够随时为用户提供诸多可供选择的一些信息资源。

2现代信息管理方面的手段和版权保护之间的关系

在传统方面对于版权的保护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在法律方面强调制度的秩序性以及安全性,从而使图书版权能够在法律机制的相关保护下得到安全传播。②在经济方面强调版权的效果以及权益,版权体现的不但是出版者以及作者自身的权利,并且其本身也有着产业性以及商业性等有关特征,能够在传播过程当中产生一种较为复杂的经济上的价值。而如今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与版权有关的信息管理大体包括以下几点:

2.1信息资源建设

包括图像、文字、影像、声音、软件以及程序等相关的信息采集以及归类,并根据这些信息构建对应网络信息方面的数据库,其根本目的就是为所有用户提供最大容量以及数量的相关数据信息,从而方便用户对信息进行利用与选取。

2.2信息技术应用

检索软件、采集软件、服务软件以及信息利用等相关软件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从而达到传播、利用、交流以及共享全球信息的相关目的。因此,只要是对相关的作品信息进行合理使用,就不会涉及到侵犯版权方面的问题。

2.3信息应用方面的价值评估

对于信息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使信息利用实现最大化,从而为用户提供全面的、有效的信息服务。在如今媒体融合的背景之下,信息形态逐渐显露出了多元化的趋势,网络当中的海量信息由于不受时空限制而泛滥传播,对于用户来说,根本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价值评估,所以不能合理的对信息完成价值筛选。凭借对于信息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根据信息价值等级来完成排列、分类以及筛选,例如正式文件、公共数据信息、正规条款以及经典文学艺术相关作品等可以优先检索,这样不但能够减少在独创性作品方面的侵权问题,同时也能够为用户提供一些更有价值的信息。

3利用多维度的有关信息管理实现版权保护与信息共享的共赢

如今,尽管在全球范围内还没有出台完善的有关新媒体版权方面的法律法规,不过对于版权保护来说基本都已经达成了共识,从而完成信息在世界范围内实现无国界共享的相关目标。这样不但可以合理维护版权利益,同时也可以使信息利用各种新旧媒体在世界范围之内进行传播,进而提高信息的贡献度以及应用价值。所以,对于信息传播以及版权保护两方面来说都离不开有关多维度信息相关的管理手段,必须要由多维度的视角应用信息集成管理的有关方法,从深度、速度以及广度等多个方面促成信息共享与版权保护的双赢。

4结束语

切实实现信息共享与版权保护的双赢是有关信息管理方面的功能以及目的,在当今媒体融合的背景之下,只有正确的利用现代信息相关的管理手段,才有可能妥善的解决如今网络传播产生的版权侵害以及信息传播混乱等有关问题,为完成版权专有保护以及信息全球化、国际化做出一定贡献。

作者:赵大为 朱兆梁 宋昱霖 邢宝峻 单位: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

参考文献

[1]范继红.媒体融合中的版权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构建基于版权公共服务机构的模式[J].新闻与写作,2015(04):132.

版权管理范文2

关键词:图书馆;数字版权;区块链;时间戳

0引言

数字技术是网络化的产物,数字图书则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将传统的纸质图书转化为电子图书。数字图书是图书发展史上的重要革新,它改变了图书载体和阅读方式。图书馆数字化,主要是将图书和各类文献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储存,方便使用者进行查询和传播。但由于数字图书馆是新生事物,在网络便捷的条件下,数字图书馆的版权被侵犯问题一直是困扰图书原创者和数字图书馆的问题,只有通过先进有效的科技手段来遏制数字版权被侵犯问题,保障数字作品创作者和图书馆的权益,才能使数字图书馆正常运行。

1数字版权和区块链的概念

1.1数字版权

数字版权和图书版权是一致的。图书版权也叫著作权,是图书创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因为任何一本图书都是作者呕心沥血的结果,作品是作者的私有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能侵犯。需要出版和传播作品的,首先要征求作者意见,作者同意后才能出版和传播,出版和传播都要付给作者一定的费用。数字版权是指利用数字化技术形成的图书作品,电子版图书、网络小说都属于数字化技术形成的图书,它们同样具有著作权,容不得别人擅自使用。在数字化时代,图书馆也有自己的版权,因为图书馆收录的图书作品和文献,都是和原创者经过协商,甚至花钱购买的。因此对自己馆内的作品享有版权,使用者如果擅自出版和传播,也是侵犯图书馆版权[1]。

1.2区块链及其特征

区块链技术是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连接在一起,形成链条形式的数据结构,利用密码来保障数据内容不被他人篡改,确保数据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它是将分布式数据进行存储,利用点对点传输,具有共信机制,又具备加密运算这几种计算机技术结合在一起的新应用,中心化、保护性强、透明度高是区块链的主要特征。去中心化主要是指网络系统的开放性、扁平化和平等性。和传统的服务器不同,区块链上每一个参与的数据区块系统的节点都是主机,所有运行的数据变更和交易详情都被自动记录在公开账簿上。每一个节点上的数据都是通过数学方式进行计算,然后进行存储、验证、维护和传输的,不需要通过中心机构来计算处理,用户不需要建立无信任机制,也不需要第三方介入。良好的保护性主要是智能合约形成的,智能合约是由计算机系统自动执行,用数字方式进行定义的承诺。对合约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约定,以此来保护数字资产不被他人侵犯。智能合约在履行保护功能时,全部由代码进行定义,也由代码强制执行,执行方式是全自动化的,其他机构无法干预。智能合约还有自治性功能,一旦启动就能够自动运行,不需要人为干预。自足性也是智能合约的一大特点,它能在运行中自主获取资源,也能通过提供服务来获取资金。智能合约的最大特点就是分布性,它不依赖某个服务器,而是通过网络节点进行自动运行。透明度主要是区块链运行机制形成的,区块链将参与交易者的数据和代码信息打包成区块,加盖时间戳,和上一区块形成链条结构参与运行。在运行中,节点负责监听网络数据,并进行验证和存储,节点需要不断地通过算力来计算随机数,然后生成区块信息,并对外宣告新的区块信息。有人形象地将利用算力找到随机数的过程和验证节点的工作称之为“矿工”,寻找过程称之为“挖矿”。根据互联网追求透明度的规则,账号可以全网公开,但用户名要隐匿;而交易过程由“矿工”记账,所有的“矿工”一起记账,就形成区块,区块数据具有不可更改的特性。区块链的算法极其苛刻,如果要篡改数据,需要全网51%的算力,这种条件个人无法达到,因而保障了区块链收到数据的真实性,增加了透明度,值得用户信任[2]。

2我国图书馆数字版权保护现状

2.1数字图书馆的内涵和职能

数字图书馆是以数字图书为基础形成的图书馆。它将传统图书馆中的馆藏利用数字化制作,用数字化进行管理,方便人们在网络上阅读和查询。数字图书馆是传统图书馆的延伸与补充,不是用数字图书来替代传统图书馆馆藏,而是在此基础上,不断形成新的作品。它的主要特点是利用数字化技术对人类知识进行加工和整合,形成新的知识服务形式。相对于传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功能是对图书的保护更加便捷完善,藏书量更多,并且不占用建筑空间。在功能方面,数字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一样,都是负责对图书进行采集、整理、收藏和流通。但数字图书馆在采集方面具有广泛性,能采集更多的知识信息进行存贮。在使用方面,数字图书馆具有检索、线上阅读、文献传递和相互转化的功能。在时空方面,数字图书馆打破了传统的图书馆时空限制,可以随时进行图书检索阅读,不需要在固定的时间去图书馆。和传统图书馆相比,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不是某一地区、某一学校的读者,而是面对全世界所有的读者。数字图书馆还打破了传统图书馆与读者的固有关系,传统图书馆与读者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但数字图书馆更像一个知识交流平台,它不仅可以为读者提供知识,读者也可以将自己的知识产品放在数字图书馆中进行传播。

2.2数字图书馆的使用性质

目前的数字图书馆在运行中有3种形式:公益性、营利性和混合型。公益性数字图书馆为读者提供免费服务;营利性图书馆需要通过会员方式,缴纳月费、年费才可以使用,例如狂人图书馆就属于营利性数字图书馆,用年费、月费的方式为使用者提供服务。缴纳费用后,可以在图书馆查找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超星、读秀等图书馆的文献,还提供杂志查阅、英语文献、医学文献和法律文献。百度文库属于混合型数字图书馆,其中有些文献下载阅读是免费的,来源是用户将自己的文献资料在共享文档上传后形成的,另一部分则需要用户付费阅读。数字图书馆的使用性质一直备受争议,因为它是传统图书馆的延伸,属于传统图书馆的一部分,按照传统图书馆的使用性质,数字图书馆应该具有公益性质,让用户无偿使用。但实际上,目前的数字图书馆从保护作者权益出发,收取费用是保护版权的手段,也是对知识产权的尊重。

2.3数字图书馆版权保护面临的困境

数字图书馆产生以来,方便了读者使用,缓解了传统图书馆人多形成的困境。数字图书馆由于自身具备的优势,有逐步取代传统图书馆的趋势。因为它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在家中、在路上都可以随时登录,无论是清晨还是午夜,都不妨碍读者使用。在2020年春季的疫情期间,数字图书馆发挥了超常作用,它避免了传统图书馆人员聚集的危险,又满足了读者需求。由于数字图书馆是网络产物,也存在版权被侵犯的问题。我国的版权问题一直困扰着出版界,包括图书、音像甚至影视作品的版权。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盗版图书和盗版音像制品因为价格低廉,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盗版的出现,严重妨碍了正版图书和音像制品的出版销售,这不仅是出版社的损失,也是作者的损失。打击盗版的工作延续了几十年,一直到数字图书、数字音像制品问世,纸质盗版和音像盗版才逐渐收敛,但随即,这种盗版转移阵地,成为网络盗版。网络版权被盗的形式和纸质盗版有所区别,纸质图书盗版受损失的是作者和出版社两方面,数字版权被侵犯的受害者是作者个人。被盗的方式主要是网络作者创作的诗歌、短文章,被别人改头换面使用。甚至有些作者的长文章完全是拼接他人的文章,将不同作者创作的同类文章拼接在一篇中,就成为自己的文章。这种盗版因为网络传播具有广泛性,原创者发现自己的文章被盗而无法维权[3]。

3利用区块链技术保护数字图书馆的机制

3.1利用点对点技术为数字图书馆进行确权

目前,我国数字图书和数字图书馆版权被侵,很大原因是数字图书的确权问题没有得到规范。在技术上,因为网络的开放性,很难对数字作品进行确权;在个人应用方面,很多无名作者的数字作品到网络上,起因就是想借助网络的开放性来传播自己的作品,并没有确权意识。在形式上,网络数字作品种类繁多,有文字、图像、视频、声音,还有动漫形式,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确权有一定难度。数字图书馆在确权方面存在的难度更大,因为图书馆资源本身就是公共资源,是人人可以享受的。对使用者进行限制,就会违背图书馆宗旨。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缓解数字图书被侵权的问题,可以利用点对点技术,也就是分布式账本形式。在网络环境中,利用全链节点来建立地位平等、集体参与、具有较高透明度又有比较强的安全保障体系的共信机制。这样区块链技术可以对数字作品的创作、完成、修改进行准确记录。区块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承担数据验证,同时也能进行传播,更重要的是可以实现数字版权的全程跟踪,以此来实现区块链技术下的版权确权管理工作,弱化其他社会因素对图书篡改造成的侵权现象。万一出现作品移位或者嫁接现象,也可以利用点对点技术来证明某一时间点的存在信息,来证明版权归属问题,这样和传统的版权确权相比,可以减少时间和程序,提高了确权的效率[4]。图1中圆圈代表区块链中的“点”,数字作品及其评论和时间都可以显示,并且不可更改。第二部作品含有第一部作品的索引,第三部含有前两部作品的索引,以此类推,这样所有的作品连成区块,无论从哪一点切入,都能找到其他“点”中的内容。每一个点都能延伸,其中内容也可以变化,例如评论的增多。

3.2用智能合约技术保护图书馆数字版权交易模式

在图书馆版权交易中,原创产品容易出现版权交江苏科技信息·管理与创新易冲突问题。而区块链技术中的智能合约技术具有数字版权交易模式的保护作用。智能合约是利用数字形式的计算机协议来验证和推进合约履行,也可以终止合约,让合约自动失效。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向处于图书馆区块链上的所有用户提供数字产品形式的版权确认及授权服务,利用智能合约不可篡改的特点,让作品和版权许可、转让条件以及权利人等所有数据,在区块链结构中进行传播,在全链都能见到这些数据。这样可以有效改善权利人和使用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传统形式中的权利人和使用者联络阻断、信息封闭的现象可以得到缓解,可以保证数字被合理运用并结合传播。智能合约的功能,相当于数字作品创建者和使用者之间进行版权购买交易服务。首先由数字资产确权后,将所生成的时间戳信息保存于区块链中,创建者通过智能合约对产品进行设定,对产品进行自动化使用授权。使用者使用时可以先购买,购买结果返回第三方。图书馆再根据智能合约中的交易代码,来执行与作品创建者的承诺协议,一旦满足预先设定的目标,合同条款就可以自动执行,来完成数字产品的交易,使用者和图书馆都无法干预,并且还具备可追溯性和可信性,这样就能完美解决图书馆与出版社之间的版权交易问题[5]。

3.3利用时间戳技术为图书馆数字版权建立追根溯源机制

区块链技术下的时间戳,相当于证据链被加密,它可以证明某一份数据在某个特定时间之前的存在,可以进行完整数据的验证。用户将生成信息的特定时间打包盖上时间戳之后,与上一个区块相连,而下一区块首页上包含上一区块的索引信息,在本页又可以加上新的信息数据形成新区块,就这样按照时间顺序,进行首尾相连前后印证,最终形成区块链。区块链相当于同一用户的数字作品创作历史,也就是创作历史加上安全印证最后形成时间戳,这样就可以形成相互制约防止篡改的不可伪造的新数据库。时间戳的功能主要是可以在互联网上进行防伪,也可以根据时间戳进行溯源探究,将用户的每一次创作、每一次修改都记录下来,形成透明度高、可信性强的分布式账本。对于图书馆方面,时间戳可以帮助验证节点信息的真实性,回溯产品的使用状况,也可以跟踪记录或者锁定产品被使用行为,来实现图书馆数字版权的管理[6]。

4结语

版权管理范文3

关键词:高大支撑模板;安全因素;安全管理

0引言

高大支撑模板工程指建筑工程混凝土构件模板支设跨度>18m,或支撑高度>8m,或集中线荷载>20kN/m,或施工总荷载>15kN/m2的模板支撑系统。目前,高净空、大跨度混凝土结构不断涌现,建筑物结构类型、平面布局更加复杂多样化,高大支撑模板应用越来越广泛。但高大支撑模板施工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模板坍塌事故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应引起重视。

1高大支撑模板特点

①施工跨度大。高支模搭设跨度>18m,施工跨度大,结构设计时,需考虑更多的不确定因素,使其受力分析及荷载计算难度加大。②施工荷载大。高支模施工集中线荷载>20kN/m或总荷载>15kN/m2,施工中恒荷载计算容易,但活荷载不确定,实际施工中不易确定。③露天高空作业。高支模体型庞大,需进行露天作业、高空作业,受气候、自然条件影响大,增大了施工难度及施工安全隐患。④模板支撑体系复杂。高支模搭设时,要考虑满足受力要求、经济可行性、支撑体系本身特点、施工要求等因素,比较复杂。⑤方案需专家论证。超规定规模的高支模施工,施工单位按要求编制施工方案后,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论证通过,施工方案才能用于施工现场。

2高大支撑模板安全因素分析

2.1高大支撑模板安全现状分析

据统计,2016年我国建筑工程安全事故起数与死亡人数仍很高,且比2015年有较大上升(见图1)。2016年,按类型进行划分建筑工程安全事故,主要有五大类,分别为:高处坠落333起,占比52.52%;物体打击97起,占比15.30%;起重伤害56起,占比8.83%;坍塌67起,占比10.57%;触电、机械伤害、车辆伤害、中毒与窒息等其他81起,占比12.78%(见图2)。2016年,共发生较大事故27起,其中模板体系坍塌8起、死亡30人,分别占较大事故总数的29.63%与31.91%(见图3)。

2.2高大支撑模板安全因素分析

分析2016年事故发现,导致模板体系坍塌事故的主要因素有:①设计方面:设计阶段对工程质量、成本、安全影响最大。模板工程属措施项目,具有临时性,施工单位不重视,不按规范进行。施工单位编制模板施工方案时,过多参考其他项目、生搬硬套,与现场实际偏差较大。设计荷载取值不准、组合计算有误,计算模型考虑不周尤其是支座、约束、结点连接,模板支架搭设不规范、构造不全等,立杆间距、步距、横杆与斜撑及扫地杆的布置、扣件连接等细部不精准。砼浇筑过程中动荷载取值太小,导致设计的高大模板系统安全性不足。设计欠妥,模板工程后续施工稍有不当,便酿成事故。②施工管理方面:诱发事故因素中,管理缺陷导致高大模板系统安全事故更常见。主要体现在:施工单位未按规范要求编制高大模板专项方案或编制的专项方案不合格,没有组织专家论证,方案中存在原则性问题。编制方案形同虚设,只为应付检查,不按方案施工。不按专家论证结果修改方案或擅自更改方案。模板体系组件进场检验不严格或故意购买廉价、质量低下的构配件。现场使用因垂直度不足、缺损、锈蚀及破裂应做报废处理的钢管扣件。施工管理人员不重视高支模体系特殊性,只当普通模板搭设布置。模板搭设前不进行技术交底及操作人员安全培训,搭设过程不进行有效监督检查。模板搭建完后,不经验收直接浇筑砼。混凝土不按施工方案确定的顺序进行浇筑,造成材料堆积、荷载作用不均等问题。模板提前拆模或拆除顺序不合理。脚手架施工进行劳务分包时,不按程序选择分包单位,不对分包单位进行审查管理。诸多不合规范操作极易诱发模板支撑体系坍塌事故。③监督管理方面:高大模板施工时,施工单位受建设方、监理方及政府相关部门监督管理。各参建方监管到位,可以避免很多事故。但若各方监管不力则可能引发事故。对77个模板支撑坍塌事故进行统计发现:1)有10个事故与建设方违规操作有关,主要是建设方违法分包、转包工程,施工单位得不到正常利润,为获利降低工程质量;建设方过度压缩工期,导致某些质量安全措施无法实施;2)与监理方不称职有关的事故超过半数,体现在监理方没有认真审查施工方案;未对模板体系进行检查验收或验收不认真;聘用无资质人员参与监理;监理人员业务不精或疏于管理;原材料进场、工序检验不够严格。3)与相关部门监管不利有关有13个事故,体现在监管部门未及时发现与处理施工方、建设方及监理方违章操作。

3高大支撑模板安全管理措施

3.1加强设计方案可操作性

根据建设部相关规定,严格按规范进行高大支撑模板体系设计,并组织专家论证。从工程本身出发,利用品茗、BIM等相关软件验算支架不同受力状态,结合项目结构特点、现场条件、承受荷载等确定高支模方案,充分考虑初始荷载,按最不利原则进行组合分析,保证模板体系强度和稳定性满足要求。在设计模板工程时,做好结构组成与内力计算并重即注重力学计算的同时注意高支模体系的结构设置。

3.2加强施工全过程动态管理

重视高大支撑模板安全施工,严格执行施工方案,做好施工全过程动态管理。施工前认真制定安全生产管理目标,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制度,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培养安全意识,养成预防为主的思想。施工中加强对4M1E(即人、材料、机械、施工方法与环境)的管理,按照“三定”(定人、定时间、定措施)原则,定期组织安全检查,重点加强高大支撑模板系统达到设计高度、操作层加荷载、混凝土浇筑前后、六级以上大风及雨雪天气等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预防坍塌事故。加强各职能部门沟通与协调,落实专项安全管理措施,及时整改发现的安全问题。

3.3加强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政府部门监管力度

建设单位应加强高支模施工安全监管工作,督促监理单位认真执行安全监查工作。认真审查施工单位安全报告,审查施工单位安全教育培训情况。充分了解施工单位是否对施工机械进行年检、是否投保意外责任险,是否做到特种作业人员人证相符等情况。监理单位应着重检查脚手架支撑系统的实际搭设情况,监督规范不安全行为。旁站监理检查高支模工程施工。高支模搭设结束时,做好组织验收工作。安全管理政府部门在项目开工备案与监督交底时将高支模体系板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增加抽查频率与次数,及早发觉隐患、监督整改,以防发生事故。政府相关部门从做好材料安全控制,对材料生产厂商经常进行不定期质量监管抽查,控制管材周转次数,确保不因材料问题引发工程事故。

4结语

高大支撑模板施工安全已成为建筑工程重要部分,我国建筑企业在模板施工方面管理水平较低,须运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找出施工中的安全因素,结合企业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管理,才能降低、杜绝高大支撑模板安全事故发生。

参考文献:

[1]庞永师.建筑工程高大支撑模板安全管理研究[J].建筑安全,2015(10).

[2]李景阳.建筑工程高支模技术及安全控制[J].安全质量,2016(11).

[3]刘小成.高大模板支撑结构设计方法要点[J].施工技术,2016(8).

版权管理范文4

关键词:班组;安全管理;风险;对策

班组是一个企业的最小团体组织。庞大的企业其生产经营的各项任务目标的落实都要通过班组来实现。班组的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工作的基石,基石不稳大厦将倾。如果班组安全管理出现问题,企业安全工作目标都会终止于这最后一个环节,因此,企业的安全管理必须从班组抓起。

1班组安全生产管理现状

近年来,中海油企业狠抓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引进许多先进的管理方法来促进班组安全管理,比如:“五想五不干”、创建“五星”班组、作业现场“6S”管理、隐患排查系统、在线培训系统等。全面清查各类安全隐患,并下大力度整改,关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项目。事故伤亡人数、事故率以及事故经济损失,均呈逐年下降趋势。尽管如此,安全事故还是时有发生。据资料统计表明,在当前伤亡事故中,8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班组现场。因此,提升班组现场安全生产变得尤为重要。

2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班组长安全管理的主动性不强

企业中的班组长,是生产班组的领头人,在企业中属兵头将尾,在班组生产中充当管理者和组织者的角色,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大多数班组长往往只考虑班组工作任务的处理完成,而忽略了班组安全管理。

2.2班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不到位

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生产班组处在生产第一线,由于环境、装备、生产、人员等因素是动态变化的所以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不到位问题时有发生。这就给安全管理带来极大的隐患和漏洞。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与现场实际不相符。(2)信息流通渠道不完备,使预警信息传递不畅通、不及时。(3)工前辨识危险因素缺乏针对性,存在套用模板的现象,班前会危险因素分析不准确、不全面,安全措施和责任未落实到人。(4)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有部分班组预先危险性分析应付了事,“班前/班后会”未认真开展危险因素识别、危险分级警示及防护措施准备,极个别班组甚至长期未开展危险因素分析活动。

2.3班组安全工作流于形式

第一,班组的安全管理普遍存在着有形式无内容、有内容无实际、有实际无记录的情况。第二,由于班组长身兼多职,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为了完成生产任务对工人进行技术指导而忽视安全管理。第三,部分班组安全工作浮皮潦草,流于形式,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隐患。

2.4班组内的安全奖惩体系不合理

在班组安全奖惩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是:(1)惩处力度较小,不痛不痒,起不到教训的作用。(2)奖惩不及时,时效性差,事过境迁作用减弱。(3)奖惩公开的面积不够大,使惩罚失去了杀一儆百作用,使奖励失去了表彰一个人带动一大片作用。

3强化班组安全管理的方法和途径

加强班组安全管理,除了推行作业规范化和操作标准化之外,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3.1提高班组长安全生产管理能力

一个高素质的班组长既要精通技术、懂得生产、又要熟练管理、通晓安全,还要有一套灵活有效的以人为本的工作方法,所以要选拔合格的班组长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考察:(1)敬业爱岗、乐于奉献。(2)熟悉生产过程、精通业务技术、掌握安全操作规程。(3)坚持原则,严格按照安全规章制度办事,不徇私情。(4)办事民主善于沟通。

3.2不断加强班组的安全规章制度建设

通过规章制度建设,来规范职工的操作行为,规范安全工作的内容。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规章制度和监督检查机制,才能有效的防止走过场。建立完善班组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主要包括:(1)班前、班后会制度;(2)班组长跟班工作制度;(3)隐患排查治理制度;(4)安全检查与奖惩制度;(5)班组学习培训制度;(6)交接班制度;(7)实施健康管理制度;…………通过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做到评估有标准、考核有指标、安全有检查、优劣有奖惩的机制。

3.3深入扎实做好危险预知预控活动

要保障安全生产班组首先要做的是危险预知预控活动。在每项作业前必须认真规范开展危险预知预控活动,认真排查危险因素,确定重点危险源,并落实控制措施,以此作为班组成员的行为目标和指导,能够有效控制作业过程中和作业现场环境的风险。具体做法:(1)利用班前班后会制度,组织职工查找不同岗位存在的危险源、危害因素,让职工重视生产中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后果,认真记录在案,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2)组织专项活动让班组全员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利用先进的安全检查辨识工具,对风险进行分级管理,以多手段多途径提升职工生产过程中消除或降低风险的能力。(3)做好安全交底,让操作工对操作面的危险源、危险点非常清晰。做到安全事项不讲明不上工、责任不明确不上工。作业过程中充分做到“五想五不干”。(4)在班组作业现场的醒目位置,张贴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检查表,并按照风险等级对应岗位危险程度分别设立蓝、黄、红三种预警色和危险。(5)把职业病的预防纳入班组管理,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3.4落实班组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推行安全生产班组岗位责任制,编制每个员工的安全岗位职责。通过培训、宣传手段让所有员工熟知自已担负的安全职责,产生自觉安全行为。每个员工都有权举报事故隐患,拒绝违章指挥,消灭事故苗头。推行责任追究制,是谁的责任谁认领,在责任事故发生后,要认真查明事故发生的原因、经过,凡是调查清楚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予以批评教育,通报全员,让大家引以为戒。

3.5加强工作面现场安全管理

中海油推行“6S”管理理念,对工作现场的物料、设备、机具以及各种标识规范化管理都有明确要求。施工现场要做到:(1)现场设备设施实行定置化管理,设备、物料、工具摆放整齐,各种标识醒目,设备管理标识要清晰完整,指定明确管理责任人。(2)保持现场环境整洁有序,对产生的各种垃圾及时清理,分类处置。(3)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要张贴上墙。安全通道要畅通,安全标志要符合国家标准,并张贴明显位置。(5)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可靠,各种设备、设施必须做到无隐患,不得使用带病设备。(6)现场安全监护措施齐全,指定监护人,不得随意中途更换。

3.6加强有关安全信息资料管理

安全信息资料档案是排查隐患、追究责任的重要依据,并且对增强工人安全责任感起到提示和警示的作用。安全信息资料档案要如实记录,不得虚假填报,每个生产型班组都有必要建立安全信息资料管理体系,除了记录生产、施工作业过程,还应记录生产、施工过程安全掌控的措施、方法。记录应做到图文并茂,作为追溯性文件跟随到施工结束。班组需要建立基础安全信息资料体系,包括:班前班后会记录、施工过程检查记录、安全技术交底记录、“五想五不干”行为观察记录、隐患排查治理记录、交接班记录等。所有相关记录填写要求清楚、完整,不得随意涂改。班组安全信息资料体系的建立使各成员责任分工明确、各种安全措施提早预防。在严格管理要求情况下,避免了问题不明、处理不当而危及生产任务。

3.7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深化对班组的认识

安全文化建设是所有安全管理手段的软实力,是各种安全管理手段间缝隙的勾缝剂,安全文化建设可以改进措施、创新方法。安全文化的创建,要基于“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建立安全长效机制。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实际的文化宣传活动,营造凝心聚力的团队协助氛围,达到“1+1》2”的效果,充分发挥班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以实现人的价值,让每个员工能够感受到体面工作、快乐生活。

4结语

中海油班组安全管理是将安全理念在班组形成一种风气、一种共识、一种认可、一种自律、一种习惯,让这些安全思想观念内化于心。其次就是学会安全知识,掌握安全技能,理解安全制度,让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制度外化于行,固化于制。这样企业的班组安全管理就会发挥出极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晓林著班组长安全管理石油工业出版社2012-10-1P20~31.

版权管理范文5

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变电系统的安全运行不仅能有效保障电网安全,还能对倒闸操作安全性和紧急事故的处理时效和控制力度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安全风险评估在变电运行班组管理的各项工作中则占据了重要地位,消除变电设施运行中的各类安全隐患、杜绝违章和提高安全生产工作的管理水平等,全都基于安全风险评估工作。

关键词: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变电运行;应用

安全工作,事关经济和民生,随着科技提高,现代化发展加速,电力已成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离不开的能源,其需求量之大、使用范围之广,使得变电运行安全管控工作和相关安全风险评估在电力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中已成为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而安全风险评估则对变电运行提供了切实可靠的安全保障。

1安全风险评估对于变电运行班组管理的作用

安全风险评估在变电运行班组管理中具体指检查和评价变电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风险和隐患,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从而达到规避风险和实现生产安全的目的[1]。变电运行一线班组的传统管理工作中,安全风险的评估工作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电力系统中各项管理工作的不断规范化和细致化,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应结合实际,不断提高和加强。

1.1变电设备的运行维护极端重要

随着电力行业发展日新月异,用户对电力能源的安全性、可靠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电网设备的运行要安全可靠,而变电设备运行系统的日常维护和故障隐患的及时排除就显得至关重要。变电设备须先完成倒闸操作,也即根据检修计划和调度指令进行设备运行状态改变,而后才能实施检修。设备巡检及倒闸操作是变电设备运行维护的主要工作,直接影响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所以,变电设备的运行和维护在整个电网系统运行中占据了极端重要的位置。

1.2变电运行管理中急需加强安全风险管理

在变电系统运行中的班组管理工作中,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抓好风险评估,加强管理和预防,是保证变电设备安全运行的重中之重。一是要提高安全风险意识。传统工作模式及管理方式都相对轻松,安全防范意识薄弱,部分员工仅限于抄电表和打电话的工作形式,巡检设备时走马观花,对于监盘也不认真,记录不能及时填写,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停留于表面而不深入思考,思想上的放松才是最大的安全隐患。二是细化安全风险的评估工作。一线员工普遍对于已有的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不够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实际执行中更是大打折扣,甚至仅流于形式走过场,严重影响了安全风险的评估效果。

2变电运行班组管理中安全风险评估的应用方法

基于工作内容和性质,变电运行中的安全风险评估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方面的协同配合,就一线班组而言,风险评估的管理工作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但是基本策略是通用不变的。

2.1转变观念,强化意识,加强重视安全生产工作的自觉性

“安全为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要想深入员工内心,离不开管理部门的合理有效的管控措施。管理部门应该增加必要的教育培训投入,组织员工系统全面地学习技术规范和有关规定,深刻理解并全面掌握各种操作规范及各项反措。通过系统全面深刻细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演练,强化员工的自我管理、约束和教育意识,时刻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转变散漫随意的工作作风,重新树立“安全创造效益”的理念。从根源上切除思想隐患,为变电设备安全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思想保障。

2.2改革安全风险评估在变电运行中的工作程序

依循电力运行规律,结合变电运行实际,积极创新,使安全风险评估程序更加科学可行,为变电运行提供更加切实有效的安全保障,是电力发展的新要求。以安全风险评估的基本要求为基础,把降低风险和实现安全作为目标,借由危险的识别、研判、预估和比较,得出正确判断,向相关人员提供准确结论,以便其做出合理决策,从而保证变电运行安全无碍[2]。在规范的变电运行安全评估过程中,首先要检查变电设备,查找是否存在风险隐患,若有风险,需进一步评测风险等级进行闭环管理。若风险比较大,就要作出解决问题的判断,即风险等级是否超出正常区间,如若在正常区间内,判断结果为非紧急风险;如若超出正常区间,必须提醒有关人员采取措施降低风险。落实措施后,再度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不断如此循环,建立风险分析、评估和处理问题的有机良性循环,从而达到降低风险和保证变电运行安全的目的。

2.3强化安全风险评估细节管理

管理班组应特别重视安全风险评估的细节管理工作,明确责任、落实措施,使安全风险评估工作逐步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实际操作中,应在相关评估标准的基础上,综合管理生产环境、生产机械设备、安全防护用具、作业人员素质和现场管控等各方面,实时评估结合定期评估,自身评价结合上级评估,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估措施,扎实深入开展安全生产细节评估,确保谁评查谁负责[3]。对发现的各类风险隐患应进行科学全面的分析,查找产生根源,划分等级大小,按照风险等级大小制定针对性的防控措施和应急方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整改计划,强化落实措施,进而消除风险隐患,巩固安全生产基础。

3总结

变电运行的工作特点是设备量大、工作烦琐。变电站设备种类多、区域分散、采用运维站及运维一体模式后,变电站人员精减,运维人员由多向精转变提升,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安全风险评估在变电运行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逐步建立全方位、科学化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实现变电运行的安全有效管控,不断规避隐患、弱化并消除风险,才能使变电运行的运维一体模式持序安全平稳地深入推进。

作者:林东栋 单位:国网厦门供电公司

参考文献

[1]韦英.安全风险评估在变电运行班组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0,(12):191-192.

版权管理范文6

1.垃圾清运员工作时间:上午8:00—12:00,下午2:30—5;30。每天负责对辖区所有垃圾收集点清运一次,缺岗一天扣100元。

2.垃圾清运员开车不得有酒驾、超速行驶等违章驾驶行为,如果发生交通事故,后果自负。

3.垃圾清运员必须服从乡环保所的领导,因事请假需提前向请假,经批准后方可休班,同时负责找人替班。

4.对较偏远村民小组,每周要确保去清运四次(周一、周三、周五、周日),每处少清运一次扣除200元。

5.每日完成清运工作后,要及时将车辆停在乡政府后面的后山停车坪,未按规定管理的每次扣除50元。垃圾车的运行维护,由垃圾清运员自行负责。

6.垃圾桶未每日清运,被群众举报或经乡环保所巡查发现的,每处扣除垃圾清运员20元工资,如举报至乡长或党委书记处每次扣100元。

7.管理好乡垃圾填埋场,定期消毒(每月15日),及时覆土,有序倾倒,保持进出路道通畅,管护好车辆及其他设施。垃圾不得随意倾倒,应倒在乡填埋场或上级指定地点。

版权管理范文7

关键词:班组安全;安全文化;安全意识

0引言

班组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基本要素之一,做好班组安全工作可从以下3方面着手。

1要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意识决定行为,增强员工安全意识,让员工由心底自发的认可安全,认定安全是其工作内容重要的一部分,没有安全一切都将无从说起,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从以下5方面着手:

1.1提升预防意识

做好班组安全生产,要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要具有强烈的预防意识,预防在前,防范于未然,将事故彻底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让事故的严重后果在预防中烟消云散,这是以最小的投资换取最大安全收益的首要方法。

1.2打造全局意识

班组,作为企业管理的基本元素,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关系着员工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幸福。车间管理层以及班组全员必须树立全局观,让安全在全局管理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强调安全是“1”,后面的所有“0”都是以“1”作为前提条件的,没有安全一切都无从谈起。

1.3树立安全“不让步”意识

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会遇到来自成本、快速响应等多方面的挑战,班组要树立安全“不让步”意识,安全工作必须是第一位的,是需要被快速响应的,安全问题必须放在所有问题的第一位来分析与解决,安全管理必须作为班组管理的核心,不能让步于任何挑战。

1.4确立以人为本意识

班组是由每位员工构成的,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要做好安全生产,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宣传教育,夯实安全基础知识掌握,用安全的盔甲来武装自己。员工是班组的一份子,更是车间的一份子,安全管理离不开每一位员工的理解与配合。让广大员工参与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安全目标、安全计划的设立与实施过程中,既是对员工贡献的一种肯定,又能充分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浪费员工的创造力。

1.5立足创新意识

在科技日益更新的现在,要适应企业的发展,在夯实基础安全管理地同时,也要大胆地对现有的安全生产管理与技术进行革新,期间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员工是最为熟悉班组环境的人,是亲身在班组工作的人,对于现场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创新能够从使用者的角度提出更多的意见和建议。要根据行业不同特点,创建具有本行业特色的班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促进班组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健康发展。

2有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做支撑

安全管理制度,是衡量安全管理水平与效率的标尺。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明确与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职责,有利于让基础管理者有“法”可依。提高安全生产管理的管理效率,要做好如下5方面的工作:

2.1组织、分工与责任

通过责任状、责任书的签署,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组织分工与职责,树立“我要安全,我是安全责任人”的理念。

2.2安全责任的落实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并结合区域网格化制度,把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把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人,打造“我的安全我负责,别人安全我有责”的理念。

2.3建立健全安全奖罚制度

把安全生产与管理层及员工的技能考评、晋升条件挂钩,把安全工作落实到员工的工作过程中,增强全体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与紧迫感。

2.4强化预防安全管理能力

堵塞安全管理漏洞,特别是要杜绝由于组织结构不健全、安全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不到位、整改措施不得力而造成的安全隐患与事故。

2.5安全工作要细化

制定详细安全管理目标与计划以及改进方案,切实按照计划实施培训、考核、演练等,提升员工的理论知识掌握与实战能力。

3要营造安全的氛围

做好班组安全条件“硬件管理”和文化“软盘管理”的有效结合,既是班组安全管理的需要,更是建立长效安全管理机制的需要。文化“软盘管理”,打造人人参与班组安全管理的氛围,促使员工认同企业文化与价值观,高效执行各级管理者的决议与指令,自觉地按企业的整体战略目标和制度要求来调节和规范自己的行为,从而形成整体统一的安全思想,实现班组安全生产管理长效管理。对于文化“软盘管理”方面,通过一系列的竞赛活动、危险源辨识活动、实际操作与演习活动,让员工切实参与到班组的安全管理中来,以亲身体验代替理论填鸭,进而提升员工对于安全的重视,也提升员工的实际安全操作水平。

4结语

班组安全管理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班组全员的事情,切实提升班组安全管理水平,打造安全健康、积极向上的安全标准化班组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版权管理范文8

关键词:空管;管制;班组;现场安全管理

现场安全管理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良好的现场安全管理也往往以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为基础,具备深入人心的安全生产文化理念,实现生产过程遵章守纪、行为规范、风险可控,有效地预防或降低不安全事件的发生。现场安全管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建立安全长效的有效机制。管制班组作为空管系统一线运行的基本单元,是安全生产的具体实践者。空管单位安全保障的实现最终需要落实到班组的每一名管制员,要依靠管制员良好的安全责任意识,遵章守纪和行为规范。因此管制班组的运行安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空管单位安全保障的命运。或者说,管制班组运行的安全也是空管单位一切安全生产工作的归宿。抓好管制班组的现场安全管理,夯实安全运行基础,这是空管单位实现持续安全生产理念的必由之路。所以空管单位的安全管理要依靠员工、面向岗位、重在班组、落实现场,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提高班组的现场安全管理。

1管制员的不安全心理分析

美国杜邦公司200多年的安全管理经验总结得出:引发事故的根源96%来自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纵观空管行业,很多不安全事件都是人为造成的。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支配的,意识又是人的心理反映。因此不安全事件与人的心理、意识和行为存在密切的关系。一个人有什么样的心理都会在行动中体现出来。如果每一名管制员都秉承“安全第一”的观念,在主观意识和思想上重视安全,明确岗位的安全责任,熟练掌握操作程序,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业标准,就能最大程度上减少,甚至是杜绝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在现场运行中,管制员呈现出的不安全心理一般有以下几种。

1.1侥幸心理

侥幸心理是管制员违章行为的主要心理因素。有这种心态的员工,不是不懂安全操作或缺乏安全知识,也不是技能水平低,而是“明知故犯”,认为并不是每次的违章都会导致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认为即使是出事也不可能落在自己的头上,时刻有投机取巧的思想。

1.2麻痹大意心理

部分管制员在行为上表现出不按照规章要求操作,马马虎虎,大大咧咧,不认真负责。虽然对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是清楚的,但安全只挂在嘴边,心理上不够重视,放松警惕,觉得无所谓。

1.3懒惰心理

一些管制员工作中总想图省事,走捷径,而忽视了一些安全要求。对现场操作中的小瑕疵、小隐患视而不见,认为“看得见的冲突都不是冲突”,什么都可以无所谓,时刻想着偷懒,怕麻烦。

1.4从众心理

一些年轻管制员看到其他同事违章,明知不对,自己还偏照着做,进而容易形成整个班组不好的行为习惯。从众心理就像流行性感冒,具有传染性,容易形成恶性循环,使得违章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

1.5逞能心理

有些管制员为了显示自己有本事,往往会头脑发热,不遵守规章制度,个人英雄主义感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部分管制员信奉“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自以为是的思想作祟,想着在同事面前“炫耀”自己的技能,争强好胜,蛮干胡干,不顾后果。

2创建班组安全文化

人是安全生产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安全生产的实践者。坚定不移地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是建立安全长效机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尊重个体的具体体现。因而在安全文化建设中,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实现人的价值与持续安全为宗旨。

2.1发挥好理念先导作用

心态安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也最能体现人本思想。无论是安全管理者还是普通管制员,只有心态安全,才会行为安全;只有行为安全,才能保证安全制度落到实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理念是安全文化建设的灵魂。为什么管制员违章现象屡禁不止?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观念问题,就是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正确的安全理念不树立,那么“以人为本”的安全文化建设就永远是一座空中楼阁。

2.2发挥好宣传教育作用

空管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预防不安全事件的终端是每一名管制员。因此,如何使每一名管制员树立起安全意识,使之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性转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营造“人人关注安全”良好氛围,必须拓宽宣传教育形式,建立起整体性的,全方位、全过程、全员的安全环境。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攻势,做到寓教于乐,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人心,安全知识广为传播,潜移默化地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培养员工的安全心态。

2.3发挥好管理规范作用

管制员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的方法是有直接联系的。空管行业安全管理者以往抓违章更多的是依赖批评教育加经济处罚。不可否认,批评和罚款能使违章管制员的思想受到触动,但仅仅通过经济手段来管控违章现象是不现实的。尤其是个别管理者在执行过程中方法简单、粗暴,很容易使员工在感情上受到伤害,进而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使经济处罚的有效作用大打折扣。为了增强管理效果,管理者应在严格执行刚性制度的同时,注重柔性管理方法的使用,同时要以身作则,“一把尺子”量安全,规范化管理。

3加强班组安全管理

3.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现场安全管理首要是要从制度入手,根据国家出台的空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管制班组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的体系。规章制度既是空管行业现场安全管理的依据,也是单位安全生产持续科学发展的基础。建章立制中最重要的就是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它不仅能实现在组织上和制度上安全与生产的统一,确保安全生产方针与政策的贯彻落实,还能充分激发管制员安全生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调动大家安全生产积极性。在良好的工作机制下,管制员在工作中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约束与规范自身行为,将制度行为逐步转化为习惯行为,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

3.2完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系

空管单位的安全生产目标如何实现,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系是关键。根据上级有关单位的要求,结合单位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并将目标逐级分解到班组运行一线,做到管制员人人有指标,并与每一名管制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目标落到实处,实现管制员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安全管理局面。安全生命目标管理应该实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与盲区,全面覆盖,全程留痕。再根据建立的管制员综合考核与安全奖惩制度,实现安全生产责、权、利紧密结合,奖优罚劣。

3.3建立健全应急管理机制

由于管制工作的特殊性,以及安全事故的偶然性和突发性,管制员经常要面对一些紧急情况,这对管制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如何确保管制员能游刃有余地应对紧急情况,这就需要空管单位未雨绸缪,事先建立起一套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管理,完备处置预案,才能在紧急情况下有序地开展应急处置,有效降低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应急管理机制的建立既要风险排查,制定事故应急预案,还在于管制员日常的不安全事件学习,以及进行相关的模拟机演习演练工作,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4实现动态闭环安全管理

再好的规章制度,如果执行不好也是空谈。因此空管单位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以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到位。而且要改变以往的“应付式”检查,强化突击性检查,并推行“闭环式”的安全检查方法,及时解决发现的安全隐患,确保实现动态安全管理。如单位或者科室内部管制检查员对管制员无线电陆空通话普查就是很好的检查模式创新。再者,在安全形势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不能盲目乐观,忽视安全风险的存在,而要居安思危,察见隐忧,防患于未然。安全检查的目的是最终实现管制工作每一个环节或者流程都“可控”,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保证持续安全。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