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保护论文范例

版权保护论文

版权保护论文范文1

1.增强意识:版权是“命根”

与新媒体相比,纸质学术期刊虽具有利于深度学习阅读的优势,但随着电子阅读器技术的不断进步,这种优势不再为其独有,各种类纸质阅读感的设备正在逐步升级优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将其作为主要的学习阅读工具。从长远来看,纸质学术期刊在载体上没有优势可言,学术期刊虽然有长年积累的品牌优势,但最大的优势还在于拥有大量高质量的专业内容。高品质的专业内容是支撑品牌的基础,没了它,品牌自然也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然而,诚如前文所述,如果版权保护防线丢失了,学术期刊的内容优势也会失去,广大学术期刊也可能重蹈报纸的覆辙,成为网络媒体的“免费奶妈”。因此,融媒环境下,学术期刊们应该树立版权是“命根”的意识,认识到版权是生存之基和发展之源。面对时下版权侵权可能带来的一时蝇头小利,如被网络媒体非法转载引来的社会关注的提高,应该持有足够的警惕,切莫贪小失大。试想,如果优质的内容都无偿在网络媒体刊出了,长此以往,谁还会看纸质学术期刊,纸质学术期刊还有何存在的价值。

2.自我规范:建立完善版权管理机制

有条件的单位可设立版权部门,专门管理相关版权工作。对于存量论文的版权信息做必要的补齐、归类、入库、数据化等工作;对于增量的论文,通过合法无争议的方式获取版权,尽可能与作者签订书面授权协议;在通过“用稿声明”方式获权时,尽力遵循格式合同签订的自愿、公平的原则;在要求作者承担责任时增设对价条款,使作者也享受相应的权利,如在要求作者转授信息网络传播权时,承诺在权利的使用中,作者也享受一定收益。加大员工版权培训力度,增强版权意识。自身不主动侵权,在修改论文时必须征得作者同意,作者不同意不能发表;没有获取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论文,若要在网络使用,如将论文转发至微博、微信公众号时,须得到作者的许可;对于侵权行为不回避、不放任,积极维权,有条件的可以采取技术保护措施,给论文进行加密技术、水印加载技术处理,阻止和追踪侵权行为。积极挖掘版权衍生价值,介入现代的版权运营,如利用品牌影响和掌握的作者资源开展商业性的行业学术教育培训,主动与新兴数字出版商,如百度文库、360图书馆、爱学术、道客巴巴等新兴的知识在线平台进行合作。针对“免费分享”版权文化,可尝试让网络用户免费试用,但通过与学术期刊新媒体运营商搭建各类新型的内容平台来创收,如参与建立目前在国际非常流行而且实践效果不错的开放存取(OA)开放出版平台,推出类似国内知乎、问答等模式的行业性知识付费平台等。

3.建立联盟:形成抱团取暖的集聚优势

小弱散是我国学术期刊的最大不足,也成为影响学术期刊版权保护能力不足的根本因素。尤其面对大型网络服务商的侵权时,完全处于弱势地位。如何解决,短期之内值得考虑的路径是,建立学术期刊版权保护联盟,整合资源,集体行动,形成抱团取暖的集聚优势。联盟组织合力推动学术期刊相关版权法律的完善。对关涉学术期刊媒介融合的关键法律障碍加以排除:①对于没有获得作者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的存量作品允许学术期刊网络使用时可以“先使用后付酬”。②对于“孤儿作品”在提供确凿证据证明其是“孤儿”身份的前提下可以在现行网络使用。③主张学术期刊对论文信息网络传播权的部分分享权。即在论文的网络使用中,须经得作者和学术期刊的共同许可,因为许多学术论文如果不经过这样知识再生产的熔炼,是不能发表的,或是不能以很光鲜的状态公开发表的,特别是核心、权威期刊上发表的高质量论文,期刊及编辑发挥了重要甚至决定性的作用,这是学术界的共识。简单说,论文的知识生产不单是作者的创造,其中也有学术期刊的大量辛勤付出。集中对成员的版权侵权问题进行维权,通过群体维权行动,产生社会公益影响,进而纳入行政保护的范围。版权的行政保护具有效率高、威慑力大的效果,也是我国所特有。但是其所针对的保护客体,要求是有一定社会影响的侵权活动。单一学术期刊的版权遭受侵权时常很难借助这样的手段,但联盟成员的众多类似案件则可以为版权行政执法部门所关注。此外,联盟组织还可以主动与相关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联合,搭建坚固而通畅的版权授权桥梁,监督促使科学版权价格评估机制的形成;展开相应的版权培训和宣传,推动学术期刊版权素养的整体提升,等等。

版权保护论文范文2

1.法律难以跟上新媒体发展节拍

学术期刊没有作者许可是否可以网络使用存量论文。“先授权后使用”是版权使用的通常法则。依此,学术期刊网络使用论文除法定例外必须获得作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授权。然而,广大学术期刊对历史上的大量存量论文,尤其是互联网还没有兴起时登载的论文,并没得到这样的授权。这意味着从法律意义上讲,学术期刊们是无法直接网络使用这些存量论文的,除非他们一个个找到作者,拿到授权,但这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学术期刊与新兴媒体融合是大势,但若不能很顺畅地利用这部分存量作品,融媒进程自会大大受阻。学术期刊是否有“孤儿作品”的网络使用权。或者因为作者离世且无继承人,或者因为版权管理信息不全而无法找到作者,或者其他原因没有作者,等等,使得很多学术期刊掌握大量的“孤儿”或“无主”作品,对于这些作品是否能网络使用,目前得不到相关法律支持。学术期刊通过“用稿声明”方式获取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法律效力问题。目前大部分学术期刊通过“用稿声明”或“投稿声明”方式来获取作者的信息网络使用权,诸如“凡经本刊采用的稿件,即视为作者同意授权本刊对其图文作品形式网络传播再使用的权利”。对于这种获权方式的合法性,学术界有不同声音,司法实践也未给予实质性支持。[4]经过作者许可的网络使用是否不需要学术期刊的授权?依照我国现行《著作权法》规定,论文信息网络传播权在作者手里,为此,一些网络媒体时常只获得了作者的许可便转载使用已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这样的网络使用对学术期刊的利益损害很大,最直接的影响当然是发行,此外也是对学术期刊论文生产投入的否定。学术论文的最终成稿出版,并非仅仅是作者的劳动成果,外审专家的评审,编辑的选稿、审稿和与作者的反复讨论,校对的审校,等等,学术期刊投入了很多,网络转载时不经过学术期刊的许可,这意味着这种投入是“为他人作了嫁衣”“被打了水漂”,是一种不公正的对待,也会严重挫伤学术期刊的积极性。现有“合理使用”给融媒环境中学术期刊合法利益带来潜在风险。如果微信或微博用户个体在朋友圈或微博空间里以学习、研究或欣赏的目的将学术期刊的论文进行上传或转发,那么这样的作品使用是否适用“合理使用”?依照传统环境来看,这样的作品使用属于我国《著作权法》所规定的“合理使用”。但在融媒环境中,若也简单将其适用,就有可能对学术期刊合法利益带来较大的损害。因为假如用户是网络大V,那么这样的上传或转发就可能带来很大的论文点击量和转发频次,这自然会冲击到学术期刊的发行量,损害学术期刊和作者的利益。

2.学术期刊版权素养整体偏低

2010年9月《传媒》杂志曾经展开过“中国媒体人版权素养调查”,数据表明,与其他媒体人相比,期刊人的版权素养最低,只有18%的期刊人经过版权培训,3%的期刊社有自己的法律顾问。[5]其中的学术期刊也不乐观。2014年和2017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分别认定了两批学术期刊名单,第一批为5756种,第二批为693种。这些学术期刊大部分处于“小弱散”的状况:几名编辑,有时会有一两个编务和一两名经营人员,加上社长总编,大致10人左右规模;经营收入大多是勉以度日或靠体外输血;至今没有一家叫得响的学术期刊出版集团,期刊之间的合作交流也很少。此外,这些学术期刊的体制机制时常较为保守,大量依然是事业单位,一些已转为企业的也仅仅是“翻牌公司”。总的来说,学术期刊现有的状态很不利于学术期刊版权素养的提升。一方面,没有能力在版权领域做过多的投入,如设置版权管理部门、整理作品版权信息、展开维权保护、让员工接受版权培训,等等;另一方面,也缺少动力,体制的庇护和资源的红利虽不能使日子“红红火火”但也能“旱涝保收”,版权保护所带来的增利很难内化为一种激励。

3.版权的授权和评估环节不畅

版权的保护与利用相辅相成,合理的版权保护有助于版权利用的顺利进行,顺畅的版权利用能促使版权得到更好的保护。现今融媒环境中学术期刊的版权利用不是太畅通,突出表现在版权的授权组织不发达和价值难评估两方面。融媒环境中如何将学术期刊版权的三大利益方——作者、学术期刊和新媒体用户联系起来,这需要较为发达的版权授权中介组织。当前,与学术期刊版权相关的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虽成立时间较早,但依然处于职能较弱、权限不大、规模较小、市场化程度不高的阶段,学术期刊版权授权时较少会想到借助它的力量。版权作为无形资产,如何评估其价值,这本身就是传统难题。一篇学术论文究竟价值几何,惯例评估做法,一是国家法定规定,如《使用文字作品支付报酬办法》的千字稿酬标准;二是合同约定,当事人互相约定价格。然而,现有法定规定针对传统纸质环境中而形成,融媒环境中是否适用没有法律支撑,也时常得不到相关当事人的认可,如论文的市场表现数据,如点击率和转载率的造假问题,便容易使作者或学术期刊质疑所获得的版权报偿。合同签订习惯的未养成,如很少有学术期刊与作者签订书面的授权协议,以及新环境中版权价格的很难达成等客观因素导致的合同签订率不高,也使得借助合同约定来评估版权价格的这一方式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版权保护论文范文3

融媒环境下,学术期刊版权侵权的情形主要有五类:

①网络媒体未经许可直接侵犯使用学术期刊的论文。这类的侵权在不同时期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20世纪90年代末在网络期刊数据库兴起之初,侵权主体主要是一些大型网络期刊数据库商,后经过作者和学术期刊的抗争,这种状况逐渐减少。进入本世纪,微博、微信等微媒体逐步兴起之时,普通的网络用户和公众号开始逐步成为新兴的侵权主体。

②网络媒体侵犯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这类侵权时常是网络使用学术论文时仅仅经过学术期刊社的许可而未获得作者的授权,典型案例为2010年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魏剑美起诉龙源期刊网案。

③网络媒体在一些学术期刊论文的侵权方面承担了连带责任,如当下兴起的一些在线知识分享平台,如道客巴巴、爱学术、360个人图书馆、豆丁网等,有大量由用户上传的明显侵权的学术论文。

版权保护论文范文4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技术机制;科技期刊;策略研究

近年来,由于自媒体的冲击以及科技期刊自身的“严肃性”与“专业性”特征,使得读者呈现缩减的态势。此外,评议信息不透明、评议权威性下降等问题也进一步加剧了科技期刊出版市场的萎缩。随着区块链技术在科技期刊平台中的尝试性运用,为科技期刊实现资源聚合、流程优化提供了实践指向。区块链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分布共识、密码学等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在科技期刊出版中运用区块链技术的信源追踪范式可实现学术成果全过程的追踪与溯源;通过数字代币可实现数字资产开发与广告量化等,进而可解决科技期刊当前所遭遇的学术成果重复、同行评议公信力下降以及商业收入下降等问题。

一、当前科技期刊出版的困境

智能算法与大数据等技术与出版业的融合发展,促使科技期刊积极创新出版模式,以此来实现品牌核心竞争力。但科技期刊出版业目前仍存在同行评议模式僵化、读者流失以及市场竞争力低下等问题。

(一)信息数据透明度较低

2017年8月3日,《自然·生物技术》(NatureBio-technology)宣布撤回韩春雨团队发表的关于基因编辑的论文,原因在于实验记录不透明及论文的可重复性遭到广泛质疑。撤稿事件的发生,使得科学界逐渐正视原始科研数据透明化的重要性。由于期刊版面限制,学术论文难以做到将科研过程和原始数据进行完整阐述。基于这种情形,学术成果往往存在盗用和剽窃等问题。

(二)版权归属存在争议

互联网平台开放获取的特点,使科技期刊盗版侵权现象日益严重以及学术成果的版权认证越发困难。在学术论文开放获取过程中,有不少不法分子利用这些论文来获取收益,这也触犯了版权保护协议。同时,也有不少学者通过洗稿等一系列不正当手段来盗窃学术成果,使得学术成果的版权认证一直存在争议。

(三)受众接受度不高

由于科技期刊其专业性特质,受众接受与理解程度低,这也大大降低了科技期刊的影响力与商业价值。从我国科技期刊出版现状来看,出版资源零散、品牌影响力较低、期刊规模相对较小。除此之外,出版商也将收录来的学术论文进行多次流转售卖以此来获取利益。这些不良现状的发展,已经成为制约科技期刊的重要变量。

二、区块链技术在科技期刊出版中的应用

区块链以信源追溯、身份认证、数据不可篡改等技术机制为表现特征,在出版流程透明化、同行评议权威化、版权认证精准化、数字资产开发上发挥了创新优势。通过区块链所蕴含的技术机制与科技期刊出版流程相契合的特质,能够实现科技期刊在专业领域中公信力的提升以及在版权认证中权威性的塑造。(一)信源溯源:依托节点记账技术实现出版流程透明化区块链技术是最好的节点记账——无论是POW(工作量证明)模式、POS(权益证明)还是DPOS(授权股权证明)模式,每个区块账本都被打上时间戳,与其他节点共同验证。依托这种验证技术,一方面,可以将科研者的研究过程和数据载入区块链节点当中,从而实现研究全过程溯源。同时,还可以实现学术内容与科研数据的自我审核与其他节点的协同监督,从而降低审核成本和数据造假的可能性。例如,ManuelMartin等人于创办的Or-vium项目,依托信源溯源机制构建起一个管理科学期刊相关数据的分散透明化平台。在此平台中,论文、评审数据等信息都被登记并储存,在实践中实现评审流程和出版过程的全程溯源。

(二)学术评审:凭借身份认证系统提升同行评议权威化

2015年,ShoCard公司依托区块链技术生成一个身份认证的系统。在该身份认证应用中,用户扫描身份信息并签字后,系统随即自动生成私钥/公钥封存这些信息,且每一个节点都存储这些信息。借助此系统不仅可以实现审稿专家身份信息、信息、评议结果的储存、记录和追踪,而且还可以实现审稿专家的专业水准、研究领域与评议论文的精准匹配。比如,《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在其自身的编辑系统中嵌入ORCID认证系统。在此系统中,评审专家的所有评审过程都将被写入系统当中,同时,其所评审的论文质量和数量也将实现透明化,成为衡量评审人水平和诚信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智能合约:通过去中心化的合约模式解决版权归属认证

智能合约是指参与各方均可读的以数字化程序代码表现的合同承诺。当某一事件或条件触发后,合约会立即执行,整个交易过程无需具有信用保证的中介机构参与,可有效简化出版流程和降低交易成本。将智能合约机制嵌入科技期刊出版场景中,构建一个高效、透明、交互性强的出版平台。在此平台中,使用者可将自己的学术成果以数据化的形式进行登记与存储,这也使得版权归属等问题得以透明化。例如,欧洲团队所落实的Orvium项目,支持自有系统中的每一个操作与事务可被所有人访问,以透明化特征优化版权流转。

(四)数字资产:借助数字代币创新科技期刊盈利新模式

在科技期刊商业收入不断下降的背景下,合理运用数字代币形式,将对解决科技期刊商业发展瓶颈起到积极作用。第一是广告效果量化。通过区块链点对点网络通信的技术机制,对广告的市场占有率、用户注意力等进行审计追踪与数据记录,从而实现广告的效果评测与精准化投放。第二是数字资产开发。数字代币作为一种数字权益证明,以不可篡改、透明化为表现特征,在科技期刊用户价值开发上发挥了创新优势。例如,Steemit是一个以区块链为技术驱动的内容生产平台。它将用户生成的各种浏览、转发、评论等信息流作为数字资产进行开发、流转,以此增强用户黏性和提升市场占有率。

三、区块链技术对科技期刊出版路径的优化

区块链技术在核验期刊内容、量化广告效果、开发数字资产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通过区块链技术与科技期刊出版的融合发展,将促进科技期刊出版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革新,也将对科技期刊出版的优化发展提供新的路径。

(一)权威化:以信源溯源提升期刊公信力

区块链是以数据可溯源的形式来形成高可信度、强安全性等特质。科技期刊可基于区块链这一形式来使信息在生产的过程中完成时间戳的植入,进而以区块数据的形态完成存储。这将便于对学术成果进行追踪及核实,同时,依托区块链优化的同行评审制度将最大限度地保证学术成果的客观性和真实性。记录在期刊平台的信息一旦遭到人为修改,其生成的哈希值就无法匹配,并且任何节点都能清晰地看到修改的全部过程及内容。因此,一旦将学术成果与专家评议记录上传到科技期刊出版平台中,就会形成永久可追溯的记录,这也将大大提升科技期刊的公信力。

(二)平台化:以去中心化构建协同生产平台

随着区块链去中心化的愈发成熟,其具备的联结性对科技期刊构建协同化生产平台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此平台不仅可以提升科技期刊的科研协作效率,还可以提升其内容生产的专业化程度。具体体现在,一是可以满足学术信息交互的需求。通过此平台的学术交流版块,传受双方寻求科学生产及传播的契合点,并实现科学研究协同记录,形成全程透明的科研协同。二是出版全流程的记录和监管。依托此生产平台,科研者可以实现研究过程和原始数据永久记录与存储,科技期刊出版信息可以实现每一个环节交互的完整记录。三是提供真实和优质的平台内容。此平台可以实现内容生产的直接传输,减少中间环节的流转,以此来避免信息内容遭到第三方曲解与滥用。

(三)版权化:以数据记录优化知识产权流转

区块链的不可篡改,为数字签名(ECDSA)和哈希算法协同互联网生成的新型网络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撑,进而实现数据不可篡改和信息可溯源。在此模式中,所有信息都以点对点的形式形成互联机制,尤其是其蕴含的账本式的分布存储范式——从确权、用权、维权三个环节完整记录版权流转过程,从而解决科技期刊无形资产确权和版权认证等问题。美国区块链公司Binded依托数据记录技术为用户构建一个流程优化、操作便捷的版权保护平台。创作者将内容成果上传至私人版权保护库后,会生成验证指纹与版权证书,并会被永久存储与保护。

(四)盈利化:以数字资产重构盈利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用户与产品内容数据库的协同化构建和精准化营销成为科技期刊发展重中之重。具体而言,一方面,科技期刊可以依托区块链技术“多点构建和信息追溯”的特质,对受众的阅读行为和阅读习惯进行长期的追踪、分析与预测,形成用户行为选择的信息流,以此来实现用户注意力经济结算和变现。另一方面,科技期刊还可以借助股权众筹途径进入文化金融市场,然后提供学术成果版权登记、注册与认证服务,从而实现科技期刊多种盈利模式的协同发展。

四、结语

版权保护论文范文5

关键词:科技期刊;增强出版;增强特征;融合出版模式;增强推进策略

科技论文和科学数据都是科研的重要成果,是数字化科研时代重要的战略资源[1]。科技期刊的传统出版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下用户多样化的需求,需要一种更强大的出版模式来提高科技期刊出版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因此,增强型出版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强化型出版模式,通过在传统出版物的基础上增加研究数据以及关联外部资源,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对论文内容进行结构化和可视化,改进论文的表现和传播形式。国外关于增强出版的研究及应用较早,2009年URF基金会提出了增强型出版物的概念[2],vanGodt-senhoven等设计了增强数字出版物原型[3],Bardi等介绍了增强出版的数据类型及增强出版信息系统的功能特征,规范化了增强型出版物模型的组织架构[4]。SpringeNature、《PLoS》、Elsevier、《RSC》等期刊和出版集团的增强出版服务已较为成熟,有相对完善的出版体系和流程,实现了“根出版物+增强内容”的增强出版模式,使传统论文与任何类型的增强数据相互链接,并能在各学术圈便捷地分享,在推进知识传播、提高知识服务能力以及内容增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小燕等通过介绍增强出版的本质和内容示例,提出了增强出版的实现流程[5];崔玉洁基于新媒体技术研究了科技期刊增强出版的新模式[6];刘锦宏等通过介绍增强型出版物的判断标准和特点,分析了增强型出版物的发展模式[7];占莉娟等分析了国内学术期刊增强出版实施的现状和推广瓶颈[8]。国内的增强出版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大规模的应用。本文在介绍科技期刊增强出版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归纳了增强出版的3种融合发展模式,并提出了几种推进增强出版的可行性策略。

1科技期刊增强出版的特征

增强出版是在传统出版的基础上进行增强的行为,包括论文研究数据的扩展、阅读及传播形式的扩充、编辑流程的强化等[2]。增强出版的前提是对传统论文进行结构化和碎片式处理,以链接更多的增强内容,其不是简单的资源汇集,而是对分散资源的汇整,然后进行知识加工和共享。将数字化技术与增强出版合理地融合,才能有效提高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1.1数据增强。传统科技论文因受篇幅和版面的限制,很难详尽地阐述整个科研过程,为实现科学数据的有效整合及共享,需要在传统出版物的基础上增补相关的科研数据。增强出版的基础和核心是传统出版物,也称根出版物,增强出版是呈现“根出版物+增强内容”的形式。增补的科研数据包括采集样本、公共数据集、调查问卷、推导过程、参考资料、实验记录、推理过程、实验环境和软硬件配置等,可以是文本、图表等简单的数据格式,也可以是音频、视频等立体的形式[3]。增补数据对作者也是一个监督和自检,作者需要提供科学且准确的数据,以供读者对研究过程进行重复。

1.2论文整体增强。针对整篇论文进行内容增强包括收集并整理关于论文的专业评价和引用情况[5]。如《Nature》中的相关新闻与评论、音频视频、编辑总结、相关文献推荐等;《PLoS》中的媒体报道、读者评论等;Elsevier中的图片摘要、论文亮点、相关书籍、引证论文等。期刊编辑部或其他专业研究机构根据专题方向或研究热点,对已出版的论文进行适当的选取和封装,以合集或专题的方式对已有论文进行再次推送,延长了论文的传播活跃期,增大传播频次。

1.3关联增强。增强出版通过语义标记和超链接等方式对结构化的文献关联更多的增补数据[7],在不同文献和作者之间通过关键词和研究方向建立结构化关系。关联后的文献信息能为读者提供更加直观的阅读体验,帮助理解文献内容,厘清学科研究趋势,进行科研创新。

1.4呈现形式增强。一是单篇文献数据呈现形式多样化,不限于传统论文中文字和图表的单一形式,而是融合了音频、视频、程序等数据,用直观的方式表达抽象信息,使文献更加立体和丰富;二是在文献传播方面呈现途径多样化,多媒体和可视化技术为增强型科技论文的传播和共享带来了更多的可能,在适应不同的阅读环境和形式下,能快速准确地获取文献信息。

2增强出版的融合发展模式

2.1纸刊加码增强模式。传统出版是数字出版的基础,但它因篇幅和载体有限,无法详细全面地列出论文相关的全部数据。纸刊加码是在原有出版物的基础上,通过附加二维码链接更多的支撑数据,是最易实现的增强出版模式。1)OSID码为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是借助SAYS系统工具为每篇录用论文创建的二维码[9]。作者上传开放学科数据扩展论文的内容,并作为入口为读者和作者提供实时的开放科学互动平台。《中国机械工程》在2018年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大幅提升了论文的传播质量,2019年1月,《中国机械工程》首次被EICompendex收录。目前国内已有超过8万篇科技论文加入“OSID开放科学计划”。2)ORCID是开放研究者与贡献者身份识别码[10],是科研人员的唯一身份标识,包含作者的相关学术信息,也可以链接实验数据集、科研成果和研究进展。读者以此获取论文之外更深层的内容,对信息进行准确的挖掘。3)自制二维码。在文章首页加印当篇文章的全文二维码,扫码可阅读和下载全文;在正文插入二维码,提供附录、原图或实验过程的视频信息;在期刊封面加印微信公众号二维码,以获取更多文献内容。

2.2基于数字出版平台的增强模式。国内期刊电子版内容的发行主要由数字出版平台商负责,因此,它具有绝对的资源规模优势。集成化的大型数字出版平台是读者群体进行搜索、订阅和下载信息产品的重要渠道,如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中国知网作为我国最大的数字出版平台商,2017年在其网络首发系统中推出增强论文出版服务功能,允许在根出版物的基础上链接多媒体内容附件,上传更多的科学数据内容,包括研究背景、图表、实验过程、实验数据集、运行程序、过程补充等科研支撑材料。编辑部通过数字出版平台上传增强数据,经过中国知网审核后公开,实现学术论文的增强出版。《中国工业经济》和《中国中药杂志》分别在2018年和2019年开始通过中国知网进行增强出版,在每篇增强出版的论文下附有程序、数据、命令、附录等不同格式的增强数据。通过数字出版平台上传增强数据后,可以加大对增强数据的保护和规范,同时提高了论文的阅读和下载量。

2.3全媒体增强模式。2.3.1网页增强。网页因其易搜索和官方辨识性高的特点,在增强出版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数期刊在PDF全文阅读的基础上增加了基于HTML的全文阅读模式,将纸刊内容在网页中以结构化的方式呈现,在原有文献上关联增补内容,能很便捷地将文章内容延伸,实现文章内容的结构化标引、知识关联、文献资源链接、分享推介等[11-12]。国外知名数据库如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EBSCO、Wiley都开始提供论文的HTML全文阅读。期刊编辑部还可以开发适用手机阅读的Wap版网页,使读者随时随地在手机端获取网页内容。《中国工业经济》在2016年第11期开始,尝试在其官网公开所刊发论文的增补材料,如原始数据和程序、处理数据、案例研究材料、附录等附件,并申明了增补数据的引用规范。2.3.2微信公众平台增强。科技期刊专业性强,受众狭小,在推广和传播上难度较大,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可实现科学数据在信息者与获取者之间的高效传播和共享[13]。公众号运营模式的增强具体可从以下方面进行:1)强化菜单功能。期刊根据自身特点设置独有的菜单模式,展示期刊信息并提供读者服务,菜单功能应尽可能层次清晰、涵盖全面、特色鲜明。2)优化推送内容。编排专题文章推送,增加过刊文章的“曝光”机会;在推文内增设“往期回顾”模块,链接往期的文章目录;利用“阅读全文”功能链接期刊的网站、原文网页链接等,提供更多的阅读选择;定位期刊风格,借助模板素材使论文内容变得鲜活生动,引人关注。《金属加工》《中国中药杂志》《中国蔬菜》等学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运营模式值得借鉴。它们都通过通俗易懂的科普知识、漫画图解专业内容、提供热点资讯和用户互动论坛,获得了很高的关注度。《金属加工》还通过视频直播将专业知识向大众传播,积累了大量的用户,这为增强出版打下了牢靠的新媒体传播基础,扩大了期刊的品牌影响力。2.3.3精准推送增强。精准推送是将精细加工的内容准确推送给特定人群的个性化服务过程,能极大地提高科研成果传播的有效性。目前精准推送方式有2类,一类是基于本期刊已有数据库,自建精准推送系统,如《应用生态学报》基于其专家库、作者库等,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构建了科技论文精准推送客体指标体系;另一类是借助现有的技术服务公司完成精准推送。如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研发的AMiner学术推广平台和维普推出的精准推送系统等,都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挖掘专家库资源,并提供详细的推送报告,让期刊及时调整选题方向并扩大专家和读者库。精准推送作为一种高效传播方式,为科研数据的深度挖掘和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实现了学术期刊的增强出版。2.3.4电子杂志增强。借助电子杂志制作平台,实现纸刊的精确仿真。将每期电子杂志封装为一个二维码,一码即一期,随时随处阅读或分享整本期刊。电子杂志制作便捷、成本低,且阅读方式舒适,对出版后整期的宣传传播起到了加强作用。2.3.5新媒体平台增强。科技期刊还可结合各刊的特色,选择当下流行的新媒体传播平台宣传和推广品牌,如今日头条、微博、抖音等。同时期刊也能打造自己的App,实现扩展功能更多,灵活度高,期刊自主性强,且开发者权限大、独立性强。国外出版集团如Nature和Science分别推出了“nature.com”和“ScienceMobile”App,在手机客户端进行了有益尝试。借助各方新媒体的资源优势,丰富期刊内容展现形式,增加期刊传播渠道,吸引更多的用户种类,扩大用户数量,为增强出版打下良好的用户基础。

2.4增强出版模式融合。2.3节介绍的3种增强出版模式所用技术、涵盖信息,以及增强的侧重点都不相同,内容上有重合,也有各自的区分。在增强出版的过程中,3种模式都是围绕根出版物,分别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阶段对出版产生推动作用。各期刊应从全局出发,合理有效地融合和利用3种模式,使增强出版在知识的传播和共享中发挥更大的效用。

3增强出版的推进策略

3.1激发各主体参与增强出版的积极性。期刊是增强出版的主要参与者,其将作者的原创研究内容加工成论文成品,然后输送给数字出版平台商,是增强出版工作的桥梁。在我国的学术运行体制下,进行增强出版工作无疑会增加期刊方的工作量。可利用各期刊协会和网络平台宣传增强出版的意义,并展示增强出版的成功案例,明确优化的期刊评价数据,提高期刊的增强出版意识。增强出版的推行需要作者付出更多精力以准备各类增补数据,因此会降低作者创作增强型论文的积极性。期刊方和数字出版平台商联合制定激励措施,激发作者参与的热情:1)对附有增强数据的论文优先审稿;2)适当提高增强型论文的稿费;3)期刊对典型的增强型论文在多媒体平台集中推送宣传;4)利用数字出版平台对优秀的增强型论文网络首发。数字出版商可借助自己庞大的数据优势,深度挖掘增强出版的学术价值,整理成功的增强出版案例供期刊对外宣传。在已有的个刊评价体系中加入增强型论文的评价指标,包括增强数据的下载率、增强型论文的学科占比分析、与传统论文的下载引用率对比等,以激励期刊更倾向引导作者提供增强数据,同时,良好的传播数据也会激励作者在以后的科研成果中积极地提供增强数据,三者形成良好的增强出版循环。

3.2在编辑出版的各环节融入增强工作。期刊编辑应具有全局出版意识,将增强出版和编辑出版流程相融合,使增强工作渗透在编辑出版的各环节中:1)在宣传阶段,通过纸刊、网络媒体及行业协会加大对增强出版意义的宣传,整体提高期刊行业增强出版的意识。2)在收稿阶段,要求作者撰稿时做好充足的准备,提交规范化的增强型论文。这一阶段做好增强出版工作会大大减少后期编辑环节的工作量,提升增强出版的效率。3)在审稿阶段,编辑对作者上传的增强数据包的内容进行审核筛选。4)存储,对录用待发表的文章,将其增强内容进行结构化处理,详尽并合理地存储不同版本记录及说明,以便编辑根据需求调整出版内容。5)提取和加工,对每篇待出版论文经过编辑权衡选择合适、有价值的内容进行增强出版。

3.3规范增强数据的存储及引用。增强出版能否可持续发展,与增强数据的有效存储及规范引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增强出版的推行,将会对数据库的存储带来一定的负担,相对于传统论文,增强数据形式丰富,会占用更多的存储空间。期刊方和数字出版平台商应考虑对数据库进行定期更新升级,并对增强数据分类备份、安全存储,确保增强出版数据的完整和长期有效。为了更好地推动增强出版,增强型科学数据的规范引用同样不可忽视。规范的引用是对作者成果的一种保护,也是提高作者参与增强出版的动力。《信息技术科学数据引用》(GB/T35294—2017)[14]标准规定了引用科学数据的方法、引用元素的说明及引用格式等,为增强出版中增补数据的引用提供了参考。期刊界应大力宣传并普及引用规范,并可在发表的增强性论文中附上增强数据的引用格式,方便读者正确引用。

3.4出版后对增强数据的挖掘和维护。对增强型论文的深度挖掘及维护也是增强出版的重点。增强出版并不是在出版时上传了增强数据就结束了,而是一个持久的出版模式。编辑还应考虑在什么时候(When)、以何种组织方式(How)、对哪些内容(What)通过多媒体平台进行增强出版,即掌握“WHW”媒体出版模式;定期收集整理关于论文的新闻和评价,整理增强出版后的相关信息对期刊的栏目规划和出版方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增强内容进行长期维护,保证增强出版的可持续性推进。

3.5制定增强出版的版权保护对策。我国数字出版版权保护一直存在保护政策不健全、保护意识薄弱、保护技术不成熟等问题[15]。增强出版作为数字出版中一种新兴的模式,面临同样的问题。期刊界和学术界应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增强出版的版权界定准则,作者和期刊方、期刊方和数字出版商之间应分别针对增强出版补充版权转让和保护协议,实现对增强出版科学数据的知识产权保护,以此提升增强出版中各参与主体的信心。在技术创新方面,利用大数据分析、数字加密、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积极研发增强出版版权保护系统。各出版主体应重视版权保护,依靠业内政策和技术创新提高增强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为增强出版的推行提供有力保障。

4结束语

版权保护论文范文6

关键词:数字化;大数据;传统期刊

一、引言

在受到数字化与大数据技术对社会的强烈冲击后,期刊行业的协同发展受到了威胁。为此开展了数字化与大数据对传统期刊发展的挑战与应对策略的研究。在计算机网络盛行的时代,传统期刊潜在的出版与发行分离、期刊地位缺少明确等级划分依据、期刊版权保护受到威胁、运营与管控缺少平衡点等问题逐步显露,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地制约了期刊行业在市场的协同发展。为此整合这些问题,提出了以市场热点新闻为导向制定期刊发行与出版日期、引入专业评定机构规范期刊种类、建立数字化期刊产权保护体系、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期刊资源存储库等解决策略,提高期刊发行的标准化程度与规范化约束能力,实现产业在市场的协同发展。

二、数字化与大数据对传统期刊发展的挑战

(一)传统期刊出版与发行分离。在计算机网络盛行的时代,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库、超星数字化图书馆等知名的期刊出版社在互联网上迅速崛起。尽管为人们查阅资料、检索资源提供了相对便利的条件,但期刊在实际发行中仍存在出版日期与发行日期分离的现象有待解决。例如,在传统期刊发行时,由于数据与信息的传递缺乏时效性,导致期刊出版存在延误的现象,人们对于此种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并且在期刊发行中,常出现由于期刊编辑的主体地位被削弱导致的出版机构行政职能弱化[2]。例如,栏目出版特色化程度低、学术类期刊专业被检索等,这些“见文不见刊”的出发趋势已经成为互联网下期刊行业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

(二)期刊地位缺少明确等级划分依据。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为市场内发行的各类期刊提出了量化评价指标,从发行的实质性角度进行分析,传统期刊发展受到制约的主要原因是对海量数据的划分缺少常态化处理方法[3]。例如,淡化期刊检索栏目,一味地突显期刊中文章的主体地位;在对期刊等级进行划分时,仅由审稿部门独自发出决策信息,造成质量较高的学术期刊在评定中被分为低端期刊类型,由人为原因造成的期刊地位划分不明确的现象在市场内屡见不鲜。在对当下期刊行业进行等级划分时,仍沿用传统的“核心期刊评价指标”“获奖量”“被引用量”等指标,此种评估方式极易导致撰写者在书写文章中出现急功近利心理,而忽略了期刊在市场出版的真正意义。此外,由于刊物的主办单位不同,为此刊物的来源不同,不同人评定期刊质量的依据或标准也不相同,仍采用此种评价方式的所得的评价结果更是无法满足大数据时代期刊行业的发展要求。

(三)传统期刊版权保护受到威胁。在当下这个数字化时代,无论是国内期刊或是国外数据运营单位,他们所承载的信息在互联网行业均具备一定的连通能力[4]。但数据资源的共享与数据期刊文章版权保护两者是一个处于相对矛盾且对立的现象,为此如何在这两者之中寻找一个协同发展点成为期刊市场急需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整合国内期刊发展现状,大批量的数据信息集合与刊物出版机构正面临着没有完全实现信息化管理的问题,对于刊物发行中潜在的问题与市场风险数据无法实现对其的完全获取。并且发行文章版权的所有者之间的信息交流由于涉及机密,导致版权保护机制运行不流畅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伴随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全球之间的文化信息交流若没有一个完善的版权保护政策作为支撑,极易造成期刊发行信息的流失,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知识产权流入国外。

(四)期刊运营与管控缺少平衡点。现下期刊不再是简单的调研成果平台,而是作为承载着社会信息服务、学术知识研讨和多信息共享的动态交流空间[5]。传统的纸媒体时代在对期刊运营实施管理工作时,通常按照事业编制单位的工作模式,安排不同工作部门主管人员,并且期刊发行方一般均是在主办单位的庇护下发行的,完全不具备独立法人的资格,整体经营与管理能力较差,获取资金与利润的渠道相对单一。尤其在当下大数据技术的冲击下,依靠纸质发行期刊的方式将逐渐被市场发展所淘汰。并且部分学术类期刊的运营可能会受制于大型数据库运营商的管理,导致期刊的综合运营一直难以迈向新的台阶,这些因素均是数字化与大数据对传统期刊发展的挑战。

三、应对措施

(一)以市场热点新闻为导向制定期刊发行与出版。日期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传统期刊出版与发行分离问题,提出一种以市场新闻为导向、以大数据为平台的刊物发行方式。首先,要求期刊在发行时,以读者受众为中心,紧随市场热点新闻的发展趋势,把握住时代的热点。同时在选刊时,尽量选择具有刊载价值的文章,提高发行文章在市场的影响力,以此规范出版社或发行机构对此类刊物的关注度。其次,要求期刊的发行时间与出版时间间隔不超过36小时,保持获取新闻等热门数据的时效性,避免期刊表述的内容在发行过程中出现“初期”的现象。最后,在保证期刊发行时间与出版时间一致的基础上,保证其发表时间的真实性。以此提升受众对期刊的关注度与接收度,进而起到增强期刊出版传播能力的作用,进一步扩大期刊在市场的号召力与影响力。

(二)引入专业评定机构规范期刊种类。针对上述提出的期刊地位缺少明确等级划分依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引入专业评定机构的方式,对其进行解决。首先,以人文科目发行期刊为例,在对此类期刊进行地位等级划分时,应遵循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心核心期刊评定总览》文件中提出的要求,对期刊CSSCI进行源头规划,并根据期刊的学术质量、基金论文占比量、社会影响因子等量化指标,对其进行综合评价,掌握期刊文章的初步含金量。其次,在完成上述初步评估的基础上,借助三方评定机构,对期刊的主办方、发行方、审稿方等不同部门的综合职能进行评估。当其多部门的要求满足数字化市场期刊发行要求时,最后,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期刊中发行文章进行质量与市场可行性评估。为了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将获取的多渠道数据作为评估期刊在市场发行的本文依据,合理规划量化考核指标,以此保证期刊种类划分的规范性与适用性。

(三)建立数字化期刊产权保护体系。在当下这个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版权的保护难度与重要性相比之前任何一个时期都要强烈。因此,为了解决期刊的版权问题,一方面应建立一个相对完善的杂志社信息传递安全网络作为支撑。由于目前国际之间的版权合作实现仍需要一个合理的契机,因此国家应尽快出台国际化的产权保护与治理机制,积极寻求国内外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由政府作为牵头单位,成立全国各个地区的一体数据版权交易平台。并引入智能化的识别技术对期刊版权与使用权等发生的交易信息进行综合管理,严厉杜绝交易中习惯性违规行为的发生,实现数据信息传递的规范性与透明性。

(四)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期刊资源存储库。为了提高期刊行业在市场的整体运行能力,解决当下市场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期刊资源存储库的方式。其一,要求期刊发行单位在改革运营管理的初期投入大量的资金,对厂内期刊发行设备、管理工具进行更新处理,为现代化技术在其中的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其二,以技术作为依托,变革传统期刊的出版模式,拓展出版社获取信息数据的渠道,并应用计算机设备动态化记录市场发生的相关数据。例如,以某个待发行期刊为例,使用互联网技术对期刊进行发行,分析发行的结果及预计市场发行取得的收益等。在满足期刊产业发行要求的基础上,便可在出版社大范围应用此运营模式。

版权保护论文范文7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著作权认证;应用研究

一、引言

区块链技术发展至今受到很多人的重视与关注,很多人将其视为与互联网技术一样重要的技术。对于区块链技术,我国出台了相应政策条例,并将其纳入信息化发展,纳入战略性前沿技术。社会市场中的不同领域,如电子商务领域、股权众筹领域等,开始对区块链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出版业也不例外,逐渐将其应用在作者著作权认证中。本文对区块链技术在作者著作权认证中的应用相应内容进行阐述。

二、区块链技术概述

(一)内涵。人们将区块链技术称为分布式总账技术,实质上属于数据库,并且是分布式数据库。在这一过程中采用不同方式,如去中心化方式、共识信任方式等,使数据库得到集体维护,并提升其可靠性。区块链技术属于比特币的底层技术,该技术诞生于2008年,其中包含许多不同的内容,如密码学原理内容、共识机制内容等,从而构建出不可篡改的数据库体系、去中心化数据库体系等。在区块链技术体系中,信息从形成的那一瞬间起就被记录在区域链中,而且存储在网络的不同节点当中,全部节点可以形成一个账本,该账本包含不同信息。如果在此期间某个节点发生异常情况,或者出现问题,那么需要立即提交仲裁,与其他节点之间做好相应比较工作,从而明确系统中存在的虚假数据,并将虚假数据消除,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二)特点。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特点,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1.去中心化的特点。区块链在信息存储中,采用分布式存储方式。针对不同数据节点,可以实现对数据的复制与备份。在具体信息的传输中,采用的是点对点的信息传输方式。该种方式能够实现对信息的有效存储,促使更新工作与维护工作得到更好的落实。2.不可篡改的特点。在区块链中,如果生成不同新的数据节点,那么工作人员要及时做好节点核对工作,与其他节点进行有效核对。完成核对工作后,要尽量获取到大多数节点的有效批准,使数据节点可以被更好地添加到区块链当中[1]。数据一旦被添加到区块链中,那么将实现对数据的永久保存,并且很难修改。想要实现对数据的修改,那么要实现对系统中一半以上节点的控制,否则怎样都无法实现对数据的修改。3.智能合约特点。智能合约这一概念于1995年提出,通常情况下是指结合相应法律法规及相应准则,做好计算机程序编写工作,并实现对合约的合理替代,在此基础上,执行合约双方交易的行为,将智能合约的特点展现出来。

三、作者著作权认证分析

(一)版权概念著作权就是版权,版权主要是指作者或其他权利人,对于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科学作品等,享有的人身权以及财产权的总称。

(二)版权领域现状。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的精神需求也逐渐提升,所以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电影作品,都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与关注。高质量的作品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很多人为获得更大的效益,未经允许对其他人的作品进行篡改,或者随意发表作品,通过该种方式获得巨大的利润,该类事件在我国学术界中时有发生。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作品的传播途径不断创新与拓展,为作品传播提供了更多便利。但在这一过程中,很多原创作品在网络中面对版权被侵害的风险。

(三)学术期刊出版现状。在如今的学术期刊出版领域,对于文章有严格的标准,文章还需要接受同行的评审。因此,不存在肆意传播问题以及盗版问题等,但是其中存在影响学术交流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1.著作权归属问题。在学术期刊数据库中,作者在标志自身作品的过程中,并没有使用唯一ID(通用账户),这一问题会导致重名问题的发生。也就是说,文章著作权在确认的过程中,可能被分配到与作者同名的另一名作者身上[2]。很多数据库在问题处理期间,会采用给同名作者发送文件的方式,对作者进行询问,明确该篇文章是否为本人所著。如果是本人所著,那么该名作者要点击确认,如果不是本人,那么可以直接忽略文件。对于著作权归属的明确,采用发送邮件的调查方式,在如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中,要及时对其进行转变。2.数据共享问题。从我国学术期刊的发展中可以看出,目前存在很多较为大型的数据库,数据库有很多不同的类型,如综合性数据库、专业性数据库。一般情况下,数据库之间无法进行信息及作品的共享[3]。读者在一个数据库中搜索论文信息时,通常无法得到该领域中的全部论文信息,这会对读者了解领域的实际发展情况产生一定的制约。很多数据库中的数据信息会出现重叠的情况,这一情况的出现,会造成信息不一致的问题。这说明在数据库中,著作权归属出现错误,从而对作者的学术贡献等产生很大的影响。

四、区块链技术在作者著作权认证中的应用

(一)在ID唯一作者信息中的应用。在作者著作权的认证中,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可以确保作者获得全网唯一ID,不会出现重名情况。在此背景下,在相同的数据库中,如果想要对作者的某一篇论文进行查询,或者对作者进行查询,那么只需要在搜索栏中搜索作者的ID即可。作者创造的作品、学术成果等,能被全部展示出来,而且其中也不会混入其他作者的学术成果。在不同的数据库中,对区块链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可以促使不同数据库的信息,更加完整地呈现在查询者眼前。

(二)在中心化版权确权中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实际上属于一种分布式数据库,具有较强的去中心化技术特点。区域链版权确权,也就是人们熟知的版权登记。在这一过程中,要对去中心化这一特点进行合理应用,对文章进行加密,采用十六进制加密数据的方式,该加密数据会被存放到区块链系统不同的节点中[4]。与此同时,要将此类加密数据作为文章ID,并绑定作者。区块链技术还具备不可篡改的优势、永久生效的优势,促使文章在生成ID期间,能够被全部记录,防止版权归属错误的情况出现,从而更好地完成版权确权工作。

(三)在智能合约式版权交易中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具有智能合约特点,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创造出更加智能化的履约解决方式与更加自动化的履约解决方式。智能化合约能够对履约情况进行实时追踪与监督,实现各项交易工作的自主执行。此类工作的完成并不需要工作人员参与,各类问题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例如,难以解决的版权内容访问问题等。可以推动版权交易环节朝着透明化的方向发展,为作者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以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实现对读者文献阅读引用情况的细粒度追踪。

(四)在学术期刊版权管理平台中的应用。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对构建完善学术期刊版权管理服务平台,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证每一位作者都能拥有唯一的ID、实现去中心化版权确权[5]。在该平台中,区块链技术具备的不可篡改特点,能够将文章的全部变化过程真实地记录下来。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可以对权利的形势以及追溯进行自动规范,通过该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确权成本。此外,区块链技术具有共识信任这一优势,能够促使作者在统一平台管理中对版权的实际情况有正确的了解,从而结合实际情况,给作品创造曝光机会与交易机会。在平台侧链中,对读者阅读行为以及观赏行为等进行详细记录,用户结合这一特点进行付费,平台结合这一情况对版权所有者进行费用支付。

(五)应用措施。从目前我国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中可以看出,该项技术正不断完善与优化,并在著作权认证以及著作权保护中得到应用,“区块链+版权”的研究力度逐渐加大,通过对区块链加密签名技术与时间维度的应用,实现对著作权的全面保护[6]。为更好地实现第三方开发者的无缝集成,要对侧链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对不同去中心化的应用进行开发与研究。纸贵版权要及时对版权登记周期进行优化与完善,构建快速维权通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IP(可以理解为所有成名文创作品的统称)孵化方案,构建一站式版权服务平台[7],使市场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让版权市场模式朝着标准化的方向发展。

五、结语

区块链技术在作者著作权的认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著作权认证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区块链技术有正确的认识与了解,要结合实际情况,将其应用在唯一ID认证以及版权确权等环节中,为我国学术行业的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余正逸凡.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型初探[J].办公自动化,2020,25(14):32-36.

[2]赖利娜,李永明.区块链技术下数字版权保护的机遇、挑战与发展路径[J].法治研究,2020(04):127-135.

[3]费硕.区块链技术在数字版权市场的运用研究[J].法制与社会,2020(06):222-223.

[4]王清,陈潇婷.区块链技术在数字著作权保护中的运用与法律规制[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3):150-157.

[5]张颖.区块链技术驱动下的著作权登记制度变革[J].图书馆论坛,2019(12):84-89.

[6]毛宁,张小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版权保护[J].图书馆论坛,2019(08):90-95+145.

版权保护论文范文8

关键词:学术期刊;优先出版;设置;学术不端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数字出版成为当今期刊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了缩短学术论文的发表周期,促进最新科研成果的快速交流,在数字出版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优先出版模式应运而生。数字优先出版缩短了等待纸质印刷的时滞,是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的新融合,在期刊出版领域,以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和独特的出版优势备受推崇。在现有网络环境下,各大期刊编辑部对于数字优先出版的认知已经从最初的网络技术困惑、尝试参与,再到目前的熟练掌握运用,走过了理论到实践的艰辛历程。在对数字优先出版研究的现有文献中,李江、伍军红(2011)分析了优先数字出版在大幅缩短时滞方面的功能与意义[1];徐铭瞳(2013)针对我国学术期刊现状及意义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合理展望[2];王颖(2013)分析了我国高校学报优先出版工作中的现状,总结了优先出版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3];任屹立、王东(2015)利用SWOT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高校学术期刊数字化优先出版自身的优、劣势以及面临的发展和威胁[4];杨郁霞(2018)列举了我国实行优先数字出版出现的诸多乱象及产生根源,并提出相应措施[5]。笔者认为,我国的出版业发展要与时代同步、为民族复兴伟业助力,特别是学术期刊的出版代表着国家文化自信、科技创新的引领方向,必须大力构建以“四个力”为指引的全新出版话语体系与价值体系。

一、数字优先出版的“四个力”独特优势

数字优先出版的最大优势在于快速出版、及时传播。传统纸质出版发表时滞较长,对于作者而言,使其发表的成果丧失时效性和首创性,同时也影响其学位、职称等的获取与晋升;对于读者而言,无法掌握科研动态和研究进展,不能在第一时间更新知识;对于期刊而言,降低了论文时效性、可阅读性,使其影响因子大打折扣,不能吸引更多的优质稿源。基于以上种种不利因素,实现数字优先出版已势在必行,它对尽快确认作者首发权、缩短与读者的见面时间、加快科技交流以及提高期刊影响力和国际地位等有着不可小觑的重要意义。2020年伊始,病毒肺炎疯狂肆虐着武汉并波及全国,一线的医护人员和患者每天都在与这个看不见的病毒奋力抗战。在没有研制出任何有效药物来抗击病毒的关键时期,科研工作者们也在一边实验室攻关,一边把论文写在战“疫”大地上。截至2月12日,我国关于病毒的学术论文已正式发表17篇,其中9篇发表在一流的学术平台。他们把自己对病毒的研究成果以最快的速度共享给全世界,从而为后续的治疗措施、药物和疫苗的研制打开通关大道。这17篇学术论文的发表渠道采用的都是数字优先出版,真正发挥了其时效性、权威性和前沿性,是传统出版物无法与之比拟的有力证明。疫情隔离期间,数字优先出版更加显得必要。在“封城”、封小区的非常时期,传统纸质出版劣势凸显,工作基本处于停摆状态,错失很多优质稿源。而实现数字优先出版的期刊编辑部就主动很多,出版工作完全不受疫情影响,不出家门即可实现无纸化办公,编辑利用在线采编系统即可完成“审、编、校”,最终实现数字优先出版。相比于传统纸质出版,数字优先出版的“四个力”独特优势主要表现在:

1.可提升影响力,增加文章引用率和转载率。数字优先出版改变了传统纸质期刊的单向传播,借助互联网新技术实现了更大范围的阅读,增加了曝光率,对提升文章转载率和引用率起到了正向作用,使其成为传统纸质期刊数据引用的延伸和补充,影响了期刊总被引频次和即年指标,对期刊评价大有裨益。产生的下载量和数据引用还可提升作者在学界的学术影响力,从而大大提高作者对期刊的信任度。这种受众数量和影响力不断攀升,是传统期刊传播模式无法企及的。期刊影响因子越高,社会效应越大,可吸引更多的优质稿源,形成了“强者更强”的良性循环。

2.可提升公信力,有利于勘校错误。在繁琐的出版过程中,有时会产生审稿不严、编辑加工不到位等现象。编辑把关不严导致的差错,不仅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而且也给期刊的读者评价造成不良后果,无法产生正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读者对刊物的信任。数字优先出版就像是一面“照妖镜”,它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有点类似于学术论文在网上提前公示,从政治倾向、学术观点、文章异同等方面都会受到专业读者的广泛关注,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勘校错误。传统出版如果出现错误,改正成本非常高昂,要么重印、要么发更正启示、要么把刊物召回,这些都会造成不好的社会影响。而数字优先出版在纸质出版之前如同加了一道防火墙,一旦发现问题,通过技术手段,便可及时更正或撤换,为后期纸质期刊的顺利出版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还可以根据读者的反馈进行互动调整,不断提高期刊的质量和水平,扩大期刊的影响力[6]。

3.可提升引导力,遏制学术不端行为。作者在投稿时,一般会根据刊物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来作出选择,除此之外,还会考虑刊物的审稿周期、发表时效。为了能够提高的概率,作者往往会向多家期刊编辑部投稿,期望用这一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命中率,纸质刊物出版周期过长是导致作者群体“一稿多投”的根本原因。而数字优先出版的诞生,极大地缓解了传统出版流程造成的“堰塞湖”困境,缩短了论文的审稿、发表周期,为杜绝“一稿多投”现象提供了技术保障和现实基础。编辑可以借助“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利用大数据通过稿件追踪对作者稿件投递情况进行监测,对确定为“一稿多投”的论文坚决拒审并将其作者列入黑名单,从根本上解决“一稿多投”的学术不端现象。

4.可提升传播力,扩大期刊阅读发行量。传统的期刊出版发行,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采用低效率的邮局订阅、赠阅模式,通过贴信封、刊物装袋、批量邮寄来完成整个发行过程。这种形式耗时长,且易造成期刊丢失、损坏,到达率低;二是通过自建网站创建“期刊订阅”栏目来实现订阅,这种方式收效甚微,订阅量小。而数字优先出版的发行方式就高效得多,它不受印数影响,传播范围更广,可以通过国内和国际相关数据库对期刊的收录,实现期刊论文跨地域性地在线检索、下载和传播,获得由数据库根据期刊论文的下载量等指标支付给期刊编辑部的相应费用[7]。数字优先出版在不受地域和空间的影响下,实现了最大范围的快速传播,是通过受众群体点击下载即可轻易完成的在线发行模式,其传播优势是传统出版发行无法超越与实现的。

二、数字优先出版面临的困境

尽管数字优先出版的独特优势已经成为期刊出版界的共识,但是其在版权保护、评价认可、编辑能力等方面还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急需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研究,探求破解之策,唯有如此,未来的数字优先出版才能更好地持续、健康发展。

1.DOI设置不全,可助长学术不端之风。美国出版协会于1998年提出了DOI概念,它是数字对象的唯一标识符,可对网络环境下的任何数字化对象进行标识,并且具有保护数字出版物知识产权的特殊功能。然而众多期刊仍然对版权的保护意识不够,实行数字优先出版时,普遍存在DOI标注缺失、不完整和不规范等现象。数字优先出版提高了的速度,加快了学术传播的时效,而数字化信息资源快速传播和极易复制、修改的特性,在带来便利的同时,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恶意使用。优先出版时间是国际认可的首发时间,对确认作者的首发权至关重要。然而没有DOI标识的论文,也就意味着不受知识产权保护,让一些投机取巧的功利者有机可乘,由此产生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行为。此外,相对于学术期刊数字优先出版的发展进程,我国数字出版方面的法律、法规还比较滞后,面对一些侵权现象或利益纠纷时,很难得到有效的法律保护,这对学术期刊数字优先出版的发展极为不利。

2.得不到学术评价机构的认可。数字优先出版的学术价值其实等同于传统的纸质出版,但是,在学术成果认定时,多数高校和科研机构都只以传统的纸质出版物为依据。在他们看来,辨别论文的真伪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数字优先出版是否等同于正式出版仍有所争议。高校在对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成果认定时,一般以省级刊物为底线,根据学科方向、评定等级设置SCI、EI、SSCI级别[2],而认定依据是建立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特质的纸质出版物基础上的,数字优先出版却无法满足这个要求。3.编校质量呈下降趋势在出版业深受数字化革命影响的今天,数字出版最受人诟病的就是在推出海量资源的同时编辑技术含量降低,有的甚至错误百出,直接导致了数字出版物缺乏读者信任,丧失公信力。现代媒介的技术进步必须与一丝不苟、严谨、规范、到位的编辑劳动相互配合,才能保证出版精品[8]。数字优先出版尽管大大缩短了文章与读者见面的时间,出版速度加快了,但编校质量却呈下降趋势。

三、数字优先出版的改进对策

1.加强对DOI重视程度,实现论文知识产权保护。在数字化优先出版环节中,版权保护是关键。国际上仅对注册了DOI标识符的数字优先出版论文给予首发权的认可。期刊行业应加大行业规范宣传,加强对DOI标识的重视程度,明确其为学术论文不可或缺的标识项,与题名、摘要、关键词和中图分类号等共同构成论文首页的基本要素,在中图分类号后标注DOI标识符和获取、访问路径,满足全球资源共享和快速检索。国标“GB/T7714—2015”《信息与文献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颁布也为数字优先出版的著录方式提供了统一格式,为出版规范化指明了方向。同时,期刊行业还应从规范版权保护的角度予以正确引导,充分利用DOI实现论文的知识产权保护,避免学术侵权,从源头上杜绝学术不端行为。2.在内容和质量上狠下功夫,促进评价机构的公平认可2019年12月,为更好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党委(党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出版管理条例》等制度规定,国家新闻出版署针对全国出版单位开展了“三审三校”制度执行情况专项检查工作,专门把新媒体内容把关管理情况作为重点检查内容,明确要求落实检查“出版单位所办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是否建立完善内容审核管理制度;出版单位主要负责人是否对新媒体内容进行终审把关”[9]。这充分说明,无论纸质出版还是数字出版,都应该以“内容为王”,以质量取胜。数字出版编辑要充分发挥学术把关人的作用,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和责任编辑负责制。要想使数字优先出版等同于正式出版,首先,学术期刊的数字优先出版必须在内容和质量上狠下功夫,严格执行“三审三校”等出版规范流程,只有这样,才能以高质量的数字出版水平促进国家科研评价机构对数字优先出版的公平认可。其次,期刊编辑部和评价机构应该联合起来,加大数字优先出版的宣传力度,推动学术界尽快将数字优先出版纳入到学术评价范畴。最后,国家出版行业主管部门应尽快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将数字优先出版等同于正式出版,从制度法律层面为学术期刊的数字优先出版提供法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