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研究3篇

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研究3篇

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篇1

农村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农村财会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信息化管理形势的要求不再是几本账簿加一把算盘的手工记账方式,而农村自身经济发展水平、财务会计管理水平、税费改革后财务收支发生新的变化情况、村级债务负担问题、村级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设计、选择和创新。怎样管账理财才能让农民更放心,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中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一、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1.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集体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村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社会事业得以快速发展,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2.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水平较低,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由于历史原因,农村财务会计管理仍或多或少的带有计划经济的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较低水平的财会管理束缚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多年来的农村财务管理实践表明,农村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的监督形式和监管办法。而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层民主的进一步推进,我国农村地区陆续实施了财务会计管理体制改革,但是实施不到位,使得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水平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

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意识淡薄,影响了农村财务会计制度的改革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健全,主体职能难以发挥;农村产权关系紊乱,集体资产流失严重,无论是民法,还是经济法,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究竟是属于其他经济组织,还是属于社团法人,都缺乏具体的规定,由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不太明确,致使其财务管理存在很多政策上的含混,比如农村集体资产能否抵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有关业务是否应该缴纳营业税,其经营收入是否应该缴纳增值税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给农村集体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带来很多困难。在日常工作中,一些领导干部法制观念淡薄,在农村经济工作中习惯于对集体经济组织动用行政命令,把乡镇政府对各村的行政领导关系,演变为乡镇政府对村组集体资产甚至人身的支配关系,错误地理解为政府可以随意处置村、组的资产,甚至对村、组干部或集体经济组织的干部也常常随意加以任免,使得农村财会人员的素质也不整齐。

二、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主要措施

1.健全各项农村财务规章制度,建立良好的财务监管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财务监管长效机制,是现代农村财会体制改革的基础和保证,首先,要明确岗位职责以及分工情况,对核算中心主任、总会计、总出纳、聘任制会计、村支部书记、村报账员、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主理财小组等的职责分工要明确,堵塞财务管理漏洞,研究制定了规范农村财务收支预决算管理、规范现金管理、严格开支审批等项制度;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目标责任体系。由乡镇经管站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一次集中检查,年终时对聘任制会计进行全面系统地评价考核,按其工作业绩、制度执行情况等落实绩效工资。

2.实施规范化管理,提高财务公开的质量和透明度

农村税费改革后,财务管理的组织形式、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都相应的发生变化,农村财务管理必须以规范化管理为切入点,不断规范资金管理程序。不断提高财务公开质量。首先是财务管理形式公开:对统一规定每月的某日为集中公开日;另外,遇到重大事项随时公开;二是规范公开地点。要求各村在交通要道和人员聚集多、便于阅读的地方建立固定公开栏;三是规范公开程序。每笔经济业务事项都要由经手人、村两委负责,遵守“从严从快,重在整改”的原则,精心部署,周密安排,联合对全市征占用农村集体土地补偿费支付、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检查,查清了存在的问题,落实了整改措施。其次是村级集体资金专项审计工作的质量要保证。针对有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拨付不到位的问题,组织、财政、农业三部门制定下发《关于开展村级集体资金专项审计的通知》等相关的文件和规定,对整体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等村级集体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专项审计,找出症结之所在,总结推广了好经验好做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整改。同时,所有财务制度的制定也要符合法律的规定。最后认真解决村级经费保障问题。明确了村级专项补助资金等的管理办法,规定由乡镇财政所按行政村设置户头,直接拨付到乡镇经管站村级资金代管账户,专户存储。其它资金,包括“一事一议”资金、承包收入、生产经营收入等,由村委会收取后,直接交乡镇经管站代管。对资金采取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效率,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以农村财务电算化为切入点,不断提升农经信息化管理水平

会计电算化是农村财会管理走向现代化的标志,政府应正确引导和大力支持推进农村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农村工作的领导者要自觉充分认识会计电算化的重要性,大力支持会计电算化的实施和运作。农村会计电算化的改革在思想上和资金上做好准备。

1.完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

完善的会计电算化管理制度是会计电算化高效实施的前提。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内容应该包括:人员管理制度,主要是对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规划并划分职责;操作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操作规程、操作权限、操作记录、代码设计标准等;数据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数据输入输出的管理、备份数据的管理、存档数据的管理和保密规程;系统维护制度,主要包括系统维护任务、系统软件硬件的维护、系统维护权限的规定、机房管理制度和软件修改的手续、岗位责任制度,主要是明确规定各职能组及各成员的责任制。

2.加强农村财会人员会计电算化培训、持证上岗

由于农村会计专业人力资源相对落后,更需要作好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农村要重视软件硬件的购置和安装,更要重视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因为农村财务电算化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可以采取离岗培训和在岗培训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期、分批、分层次、不间断培训,在培训内容中也应该注意加强培训专业技能的理论深度和广度,使培训者对会计工作现代化有全面的了解,让相关人员掌握工作的知识和技巧,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运用财务软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实行农村财会人员持会计证上岗。县农业部门组织培训考试、考核。考试、考核合格者,由县农业局、财政局联合颁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证,不合格的要予以调整。

3.加强硬件和应用软件的建设工作、做好手工核算与电算化的过渡工作

推进农村会计工作电算化,将村级账务记载、审计和财务公开等全部纳入了微机管理,初步实现了传统手工记账向会计电算化转变。但不能只简单地把手工账目搬到计算机上,在推行农村会计电算化时先要选择合适的软件和性能较好的硬件,才能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要与软件商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当设备或软件出现问题,或是单位对软件提出新要求时,能得到相关的人员指导和技术支持。按照财政部关于会计电算化人机并行的要求,做好手工核算到电算化的过渡工作,试运行期间一般应以3~6个月为宜。人机核对无误以后,及时把会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核算中解脱出来,让他们把精力投入到对会计数据的考核、分析、预测、监控中去,有效地发挥财会工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核心作用。

作者:叶建云 单位:衢州市农业信息与教育培训中心

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篇2

随着我国社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经济也在不断发展,这对现在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也让现有的管理模式面临更多的挑战。如何在保持农村稳定发展的前提下对现在实行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实施改革是现在农村经济变革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之一。以下将对现在实行的财务会计管理模式进行分析,探讨其中的优缺点。

一、对现行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的评价

为了积极推动农村经济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党中央以及各地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有力政策以扶植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其中,在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上就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在全国氛围内主要存在着:“村财村管”模式、“农村会计委派制”模式两种主要模式。而“农村会计制”模式、“村级会计委托制”模式、“农村财务审接制”模式以及“农村会计集中核算制”模式都是在这两种主要模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一)“村财村管”模式

所谓“村财村管”模式就是村委会在村民的同意下聘请专业人才对集中经济的相关经济作业进行处理,而这些专业人才也要受到乡镇农经站的监督与指导的作用。这种模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仍然被许多农村所采纳。

1.“村财村管”模式的优点

第一,有利于村会计人员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这些村会计人员是由村委会所聘用的,并其工作不受村委会的限制与约束,跟村民以及村委会之间无直接的利益关系,同时它作为独立的个体在全村范围内工作,因此便于工作的开展。第二,便于村日常经济活动的顺利有序开展。村会计人员是作为本村以外的第三方,与本村无财务牵扯,只受乡镇农经站的指导与监督。因此它的工作直接来自于上级指示,有利于党中央以及各地方政府精神的传达,同时能将所传达的工作讯息在全村范围内顺利进行。第三,便于财务管理。在专业人才的工作下,农村财务会计部门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它的工作不受其他性质工作的干涉,有利于会计账簿等资料的存放以及管理,所以加强了农村财务会计的系统性以及整体性。

2.“村财村管”模式的缺点

第一,会计监督职能难以有效发挥。因为所有村级财务会计人员都直接属于乡镇农经站管理,而每一个村落的经济状况不一样,所以在管理上给农经站的工作增添了难度,致使会计监督职能难以有效发挥。第二,该模式不利于保持村级财会人员的稳定性。往往村级财会人员的选择是由村委会执行的,而随着村委会的改选,村级财会人员也将会改选,这样不利于村级经济工作的连续性开展,阻隔了集中经济的有序进行。

(二)“农村会计委派制”模式

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实行的就是集体经济,并且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全国农村范围内取得了一直的好评。而农村的财务会计管理则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咽喉之处,把握着经济的走向以及经济发展的状况。同时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不仅仅是对农村经济的一种管理,更涉及国家、集体以及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对他们之间的稳定合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党中央有关“三农问题”的文件中反复提出在维护以及促进农村稳定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因此促进农村稳定发展是首要。

1.“农村会计委派制”模式的优点

第一,有效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与“村财村管”模式不同的是在该模式下委派会计完全不用受到村委会的干涉以及限制,在工作职权上有着充分的话语权,因而在开展相关的经济活动时是独立进行的,这样做有利于会计人员对村级财务进行监督。第二,有效提升了农村财会管理水平。因为委派会计的解聘等相关工作都不受村委会的限制,所以村委会的改选将不会对财会人员的工作造成影响,有利于保持财务工作的连续性,便于经济活动的有序开展,从而提升了农村财会管理水平。

2.“农村会计委派制”模式的缺点

第一,农村会计委派制缺乏法律依据。首先是因为农村会计委派制与国家出台的《会计法》的相关条例相悖,其次是因为由乡镇经管站挑选的财会人员在开展经济业务时或多或少的都会受到上级管理者的影响,从而降低了他们的专业性以及独立性。第二,农村会计委派制弱化了农村会计的管理职能。由于村级财务部门与村委会之间为两个独立的个体,一般而言这两个组织分管不同的内容。在处理本村事务时,会计人员对财务无关的事情缺乏主动性,从而使得会计人员对本村事物缺少了解。但在开展村内活动时必将会涉及经济问题,因此长期以往,会计人员就对本村经济事务缺乏管理意识,影响他们对村级财务管理的水平。

二、小结

从改革开放前较低级的合作社时期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以人民公社为基本核算单位的财会管理模式以及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财会管理模式发展到改革开放后较高级的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时期的农村财会管理模式、集体企业改制时期的农村财会管理模式以及税费改革时期的农村财会管理模式,我国农村财会管理模式正在不断完善。本文对现在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进行的探讨,希望对农村财会的管理改革带来一些启示。

作者:戴红 单位:江苏省睢宁县职教中心

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篇3

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农村财务状况发生深刻变化,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财务会计管理方法。但农村财务管理方式未达到完善的地步,需要寻找其中缺陷,提升农村财务会计管理能力,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1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分析

1.1“村财村管”

此种方式属自管式财务管理模式。村委会获得所有村民许可,任用财务会计人员,对全村的财务会计工作实施管理,在农经站或财政所的指导下开展业务,财务会计人员直接向村委会负责。

1.2委派会计人员

此种方式改变了原本村委会直接选任会计人员的情况,直接由乡、镇政府任命,同时对这些工作人员进行考核、任免、培训等,削弱了村干部对会计人员的控制,会计监督得到增强。

1.3制

将村级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等工作环节交由有关机构处理,指的就是“农村会计制”,一般包括“村资乡管”、“村账乡管”等。

2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财务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全国推行运用“会计委派制”财务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应用实践尚短,管理模式中还存在一定的弊端。会计委派制度实施过程中,因相关配套制度还不够健全,无法满足委派制的高效管理。同时,这种管理模式缺失对村镇的监督与约束,无法发挥出会计人员的核算作用,从而引起其他管理问题。

2.2监督不到位

财务监督对财务管理的意义不言而喻,审计监督效果决定财政透明程度。较多农村的财务工作、审计等工作都由一名工作人员负责,造成财务工作混乱无序。收支管理工作方式不科学,监督管理机制缺乏合理性,会计的权力愈加集中。

2.3缺乏财务计划

财务计划可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发挥指导作用,但较多农村地区并未对财务计划有深入认知,未在实际工作中实施,财务计划的存在毫无意义,财务制度在具体实施时阻碍重重。比如,在某些农村地区,年度财务报表和财务计划均是由书记、村长、会计人员共同商讨决定,并未向村民公开。农民不了解财务计划内容,财务管理不到位,会对农民参与农村建设的热情形成负面影响。

3改进农村财务会计管理的措施

3.1弥补农村财务管理制度缺陷

调查当地实际财务状况,结合调查结果制定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划分财会人员的职责,阻止财务会计管理发生混乱。实施考核制度,落实到每项具体工作中。制度制定完毕后,要严格执行,要求每位工作人员都要遵守制度,确保制度彻底执行,以免制度形式化。

3.2对财会人员展开高效培训

以往的培训方式已无法满足实际要求,需要依据农村财务工作实际状况采取新的培训措施。以往的培训方式均是思想教育,新时代的培训应从改变农村财会人员的理念着手。可邀请农村财会领域的专家作为讲师,普及目前最先进的农村财会工作理念,使这些会计人员的观念可适应新农村的发展实际。不仅如此,讲师可组织这些财务会计人员前往发达农村地区参观学习,与当地会计人员交流,借鉴有价值的方法。还要建立起明确的奖罚制度,提升财会人员工作热情,促使财务人员自律,遏制不正之风,让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逐渐步入正轨。

3.3创建监督机制

县级农业主管部门需与乡政府共同创建乡级财务监督机制,各村依据实际情况创建村级监督制度。前者定期对管理范围内的行政村和会计委托机构开展审计,并将审计结果直接公布给村民,在民众的监督下实现财务信息的公开透明。寻找村中德高望重、通晓财会知识的村民,组建成农村财会事务监督小组,负责对村政府的财务工作实施监督,审查每项财会工作,减少财务工作的不合理环节。财务人员在处理财务工作时,需要严格遵守财会制度,使每项工作符合专业要求,发现违背制度、缺乏手续的行为,拒绝办理。

3.4编制科学的财务计划

财务管理和收支需要得到财务计划的指导,科学合理的管理计划可促进农村经济向前发展。如发现财务计划存在不科学的内容,必须公示上报,要在各方监督下才能促使其发挥实际作用。在编制财务计划时,要分析当地的具体情况,使计划具备较强针对性。比如,编制年度财务计划时,要对上年度的收支情况进行分析,进而对下一年的收支情况实施详细划分,确保每笔支出都有清晰地记录,随后再进行财务公示,如此就可保证财务公开透明。

3.5增强农村转移支付水平

税务改革完毕后,农村财务管理发生较大变化,收入项目急剧减少,收支缺口却持续上升。因此,为确保农村有支持正常活动的经费,减轻农民经济压力,政府要对财政分配体制实施改进,做好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的创建工作。因此,合理开展村级组织补助范围的判定,研究新型补助方式,解决农村资金紧张问题。比如,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均应以转移支付的方式进行处理,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农村地区,要增强转移支付水平。

总结:农村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需要社会各层面的共同努力,弥补农村财务管理机制的缺陷。邀请行业专家为农村财会人员开展培训,组织财会人员前往先进地区观摩学习,提升财务人员的工作技能,更新工作理念,确保农村财务会计管理工作达到较高水平。

参考文献

[1]蔡璐,陈玲玲,任学丽.农村基层单位财务会计管理现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迁安市马兰庄镇石家湾村为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14(4):61-62.

[2]坎拜尔尼沙·托乎提.农村财务管理新模式探析[J].农民致富之友,2015,11(12):30-30.

[3]郭泽月.加强村级财务会计管理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J].科技视界,2015,24(29):291-291.

作者:杨玲 单位:新疆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三道坝镇农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