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问题3篇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问题3篇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问题篇1

1生态理念概述

生态理念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环境为前提,秉持着人与人、与自然、与社会和谐共生的宗旨,通过建立可持续性的生产与消费方式,来引导人们走上和谐、可持续的发展道路。生态文明立足于人的自觉与自律,它需要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环保的理念不仅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建设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就已被提升至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携领着“五位一体”建设目标共同支撑着中国社会的全面进步。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水利设计过程中生态理念的原则

首先,要坚持以河流整体为基础,全面综合地分析工程计划的需求,水体资源情况,水位的季节变化情况,全面了解水况,开展综合性强的设计,要充分平衡水利工程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科学地进行设计构想;其次,水利施工应以安全施工为指导,提前做出安全预案,了解河流水位季节变化情况,保障施工的安全性;最后,施工过程应坚决秉持着保护生态、保护自然环境的原则,合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恢复能力,扎实设计者的专业知识及对自然理论的掌握水平,提高其对自然生态的重视程度。此外,在进行水利设计的过程中,还需对反馈的信息进行不断的调整,水利设计将面临着诸多的不可控因素,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修正与调整,充分考量自然环境的时态变化,不断完善设计方案[2]。法律法规方面,我国已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取水许可证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这些法律条文要求我们在开展水文监督工作时可以根据水域实际情况进行分段检测,对区域内的水资源进行分别控制,借助水利工程控制水质污染。此外,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更是要求我们将资源的节约放在首位,水利工程建设的开展要以节水为基础,节水活动的开展同样也需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分头开展,有针对性地进行工程项目的建设。

3水利设计过程中生态理念的应用

3.1基础模块设计的完善

为防止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大风险,减少与生态环保相悖的设计方案出现,在开展水利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对目标水利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设计。采用经济且环保的手段保证水利工程顺利开展,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符合生态环保理念的要求,同时根据项目的经济目标、环保目标、生态发展目标等进行合理的调配,完善基础模块的设计。在进行基础模块的设计时,应遵循已有河道整治的经验进行生态有机评估体系的建立,此时,需将海岸生态系统、河流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等多方面的评定体系综合考量,在经济评定体系中融入水体中及水体周围生物群落与人类活动信息,开展生态走廊的设计。在进行水文设计时,应坚持完善水文勘测工作,完善勘测技术,制定详尽的探测计划,全面系统地对水域内的生物群落进行调查,更大地实现水利工程的生态效益。在进行堤岸线的设计时,应充分遵循河流的形态与质化特性,根据水域的特征对水文设计进行完善,保持其原有运行状态与规律,制定合适的堤间间距。依照生态保护理念,合理设计土地利用准则,加设防洪建筑,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强水利系统的防护。根据已有数据及勘测信息准确预知洪水水量,对植被空间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充分发挥和利用河流的自净能力。水利工程设计过程中,要根据项目对水域生态恢复的基本要求以及水利工程的渗漏要求,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对于不同地质地况,进行合理的设计,保证河流具有侧向流通性。在进行防护岸坡的设计过程中,要考虑水路交错对于水利工程设计的影响,还要考虑水生和陆生植物的生长条件,以保证水利工程兼具有恢复生态环境的功效。实际设计过程中,要科学地对水路交错护岸进行管理,合理规划设计自然景观,协调生态景观与水利设计的协调性,加强水质缓冲效能。在施工过程中,应选用渗透性好的材料,使项目整体设计具有整体性和稳定性,完善设计的每一个模块,每一个细节,保障水利工程施工顺利开展,施工产品质量满足实际生产生活需要[3]。

3.2全面落实生态理念

要实现水利工程设计的绿色生态环保,首先要将生态环保理念扎根于设计者的思想之中,其次,要不断提高从业者的专业素养与技术水平,才能将生态理念更好地落实到实处,才能更好地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实现水利工程的绿色生态设计,并尽可能地利用生态理念促进水利工程更好地发展。这需要对从业人员进行定时的培训与教育,不断将生态环保的理念融入他们的思想,通过系统性的学习扎实他们的基本功,以便更好地将生态的理念融入设计方案中。培训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分级分批训练,对于具有不同专业基础和不同特长的从业者,给予不同层次的培训,完善其知识体系,以便其更好地利用其知识储备。在培训的过程中,还应注意激发其主动意识,将生态设计的理念深深地埋入他们的设计思想,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将生态的理念融入每一个环节,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经济性,也发挥水利工程的环保性。

3.3大力推广环保材料使用

水利工程中生态环保理念的体现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环保材料的使用,现代科技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环保材料涌现,合理地将这些环保材料利用在水利工程设计中,既保证了水利工程设计的经济效益,又保证水利工程设计的生态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首先需要设计者根深蒂固的环保理念,其次,需要设计者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环保材料有较为充分的了解,掌握不同材料的适用范围与施工要求等,在满足施工设计质量要求和经济收益的基础上,最大的限度选取具有环境友好性,有利于促进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协调性的环保材料。实际施工中,常选用石笼、植草专用砖等环保材料进行护岸的防护工作,对于护岸的植被,常铺设膜袋等材料保护其健康成长。此外,还可以利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对护岸及其植被进行保护,还可利用钢坝闸、翻板闸等技术不断强化水利工程的保护[4]。

3.4生态堤岸设计

生态堤岸设计是水利工程最关键的设计环节之一,在进行生态堤岸设计的过程中,应融入现代化的生态理念,结合实际勘测数据,运用现代化软件,以全面系统的调查为基础,以现代化先进技术为工具,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全面协调经济目标、可持续发展目标、生态保护目标,三维动态地进行水利工程方案的设计。科学地减少水利工程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甚至促进环境更好发展,在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的同时,增加水利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提升工程质量。中国古典哲学崇尚天人合一的概念,在水利工程中同样可以道法自然,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为水利工程提供辅助作用,将人力与自然力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适宜的生物措施与工程手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3.5生态河道改造

河道改造是水利工程施工的核心,在进行河道改造设计时,应充分结合生态环保理念,协调河道改造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避免先破坏后修复的情况发生。河道改造设计应立足于充分的调研与勘察,设计过程中,可利用信息技术对获取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构建三维模型,预判水域内可能发生的污染与事件,并进行合理的河道改造设计和清淤方案设计,以便在事件发生之时及时进行应对。设计科学合理的绿化方案,保证水利工程与环境工程并驾齐驱,保证周边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结论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民生问题涉及越来越多的方面,水利工程作为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应该得到充分的重视。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引入生态理念的思想,因地制宜地将自然环境与水利工程有机地结合,才能为水利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开拓一片广泛的天地。

作者:杨赟 单位:甘肃省临夏州水科院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问题篇2

1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法与效果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持续深入人心,并且渗透在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应高度重视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工作中的应用,优化水利工程设计方案,充分发挥工程的生态环境效益。本文就此展开探讨。

2生态理念的内涵和重要性

目前,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活力充足。长期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生态建设成就,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生态环境保护经验。对于水利工程设计,生态理念更多地是指通过特定设计方法的运用,减少水利工程建设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促进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实践经验表明,受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在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背后,往往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生态环境,因此,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在当前形势下,应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全面融入生态理念,促进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统一,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同步协调发展。

3当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面临的阻碍

3.1未充分获取和应用水文资料

充分的水文资料是进行水利工程设计的前提与关键,只有建立在充足的水文资料基础上的水利工程设计方案才具有生命力。纵观当前水利工程设计的实际情况,普遍存在着水文资料获取不充分等共性问题,制约着水利工程设计的合理性与质量的优化提升。同时,部分设计人员忽视了水文资料的重要性,对水文资料的分析与处理不准确,容易对设计方案的确定造成不良影响。

3.2缺乏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规范

在水利工程设计中,为有效融入生态理念,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态设计规范,为设计方案的制订提供必要的方向性引导。实践表明,当前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设计规范严重缺失,突出表现为设计标准不统一,甚至依旧沿袭传统陈旧的设计规范与技术标准,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水利工程设计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强烈需求[2]。

3.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与环境工程设计结合不够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与环境工程设计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关联,因此,必须使二者协调统一,相辅相成。从当前水利工程设计现状来看,部分设计人员漠视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未能兼顾二者,均衡利益,使设计方案不利于环境保护。

3.4水利工程监测资料不够完善

水利工程规模大、综合性强,其建设过程会对原有自然环境造成影响。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生态水利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在其建设过程中必须做好实时监测与监控工作。但是,在监测点的设置过程中存在密度不足的问题,导致监测数据的数量和可靠性不足,因此,相关工作人员难以对生态监测工作获取的数据信息进行深度加工与处理。

4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的建设实现了水资源的均衡化,调节了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方面的平衡,促进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在生态理念不断深入的背景下,水利工程设计应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创造更加宜居的水利生态环境。

4.1遵循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经济性与安全性原则

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中,必须遵循经济性与安全性原则,利用现代设计技术方法,统筹协调经济效益与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以河流泥沙冲刷、侵蚀及淤积等问题为例,应进行全方位论证,全面掌握河流动态变化,保证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安全性及稳定性,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最大化[4]。

4.2加强培训,提高水利工程设计人员的综合素养

水利工程设计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的工作,需要有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做保障。对此,要制订系统性的培训与学习计划,定期对水利工程设计人员进行专项培训与指导,使其学习水利工程设计新理念,强化生态理念在设计过程中的运用,摒弃传统陈旧的设计方法与设计理念,真正将生态理念融入水利工程设计全过程,并要采取定向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适时对水利工程设计人员进行督导考核,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升与改进。

4.3应用新型生态技术和材料

当今,社会各行业均注重新型生态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并取得了理想的实践效果。在水利工程设计中,同样要充分运用新型生态技术,如翻板闸、钢坝闸等水闸技术,其不仅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而且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综合效果较好。此外,工程材料是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载体与构成要素,需扩大生态材料的应用覆盖面,比如,可采用植草专用砖、石笼、膜袋等在内的护岸材料。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型生态技术和材料的应用,需要以水利工程实际为出发点,不可脱离工程实际需求。

4.4加强生态理念在堤岸设计中的应用

堤岸设计是水利工程设计的关键组成部分,是生态理念运用的重点环节,其设计效果与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密切相关。因此,要从经济发展评价指标出发,对堤岸设计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指标评价,促进堤岸设计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方面的和谐统一。要对堤岸周边的自然环境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并形成详细客观的调查评估报告,为设计过程提供依据,避免工程建设损害生态环境。

4.5加强生态理念在河道改造中的应用

随着水利工程使用年限的增加,其运行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类问题,不能满足人们及社会对与水利工程的需求,此时需进行河道改造。在此过程中,需全面考量河道改造可能造成的多方面影响,基于经济发展、生态保护、水资源供应影响方面的研究等制订科学易行的河道改造方案,先制订相应预案,对河道绿化、河道清淤、堤岸保护等进行有步骤、有组织、有阶段地改造,促进河道改造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5]。

5结语

综上所述,受设计理念、设计方法以及设计流程等方面的影响,水利工程设计实践中依旧存在着诸多方面的缺陷与不足,制约着整体设计效果与质量的优化提升,因此,设计人员应从水利工程设计的实际需求出发,遵循生态环境的基本规律,将生态理念融入设计过程中,创新设计方法,充分彰显生态理念的应用效果,为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金勇 王金龙 单位:扬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问题篇3

近年来,随着党中央一系列重要会议的召开,我国对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水利工程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贯穿水生态理念也在全国紧锣密鼓的展开[1],水生态理念最终是为了实现水资源系统的良性循环,在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2,3]。城市水景观作为现代城市水文化、城市水环境的感官表现形式,越来越代表着城市的形象和品味,人们向往人水相亲、自然和谐的城市水景观。水景观只有注入文化内涵,才更有魅力,才更能展示水的个性。城市在规划建设过程中要重视水系的治理,利用城市河湖及其附属绿地兴建富有人文情调和自然风光,兼具文化、休闲、旅游、商业等诸多功能的城市水景观。由于人类对水的亲和与关注,使水体获得了一种文化属性。在人类活动的作用下,城市水景观已不仅是单纯的物质景观,更是城市中的文化景观,它可以集中体现城市深厚的文化积蕴和丰富的物质文明[4]。本文通过对水景观建设与生态理念进行深入剖析,以云南省永胜县金沙江流域为案例,对其生态景观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能适应发展要求的水景观规划方案。

一、研究区水景观建设现状

金沙江由永胜县西北部入境,是云南省永胜县的母亲河,河两岸地形复杂。金沙江水资源非常丰富,水质良好,数据表明,金沙江二类水质比例达94.4%,水功能达标率为100%。目前,永胜县水景观主要以自然山水景观为主,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和开发,受人为干扰严重,局部自然山水景观受到破坏。水利风景区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水利工程的景观度不高,景观设施建设落后于水利工程建设。

二、水利工程的景观建设理念

纵观传统意义上水利工程的目标和技术,都是以建设和运行工程设施为手段,通过控制和改造河流,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目标。传统意义上的水利工程虽然满足了社会经济需求,但是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淡水生态系统的健康需求,因此对生态系统构成了胁迫效应。面对这个复杂的问题,应坚持权衡利弊,趋利避害的辩证思维方法,探索通过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管理措施,尽量避免、缓解或补偿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达到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双赢的目标。现代水利工程的景观建设需遵循下面的几条原则[5,6]:①技术与美学相结合的原则;②生态环境(改善)保护原则;③强调个性和创新的原则;④与传统水利目标相融合的原则;⑤尊重历史的原则。

三、“金沙江”生态景观建设规划

1.金沙江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排入金沙江的污染物(以COD计)中来自工业污水的有936.37t/a,生活污染物有942.54t/a,畜禽污染物有514.75t/a,水产污染物有60.21t/a,农田面源污染物有472.18t/a,造成金沙江流域水质恶化,严重影响流域水体景观。此外,流域每年产生工业废弃物675,358t,生活垃圾29,455t,这些固废物部分排放到金沙江两岸,不仅成为水体污染源,而且极大的破坏沿江视觉美感。另外,受经济利益的驱动,部分标段河道采砂出现掠夺性和无序性现象,乱挖乱采现象严重。大肆和无序挖沙,使得河床凹坑遍布,石沙堆积,不仅强烈影响江景美观,更重要的是极大的破坏了金沙江生态系统,破坏了沿江湿地和植被,扰乱了水生生物栖息地环境,造成河道淤塞、江水改道,严重破坏旅游资源。因此,需要对金沙江沿线各种不和谐因素进行综合整治,并因势添景,建设金沙江生态景观带,提高综合环境形象,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打造具有永胜县特色的绿色生态长廊。

2.规划目标

根据永胜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沿金沙江两岸规划结合农田林网、林地、园地的建设,形成沿江两岸、554国道、大永高速两侧的安全防护生态空间。规划到2020年,两岸森林覆盖率达到80%,农田林网化率100%,沿江两岸、206国道两侧绿化普及率达到100%,结合沿江乡镇和村庄绿地,组成绿地网络系统。

3.规划建设主要内容

(1)生态廊道建设

1)河流廊道建设

金沙江河流廊道是金沙江生态长廊建设的主线,它不仅支持着金沙江流域的生态系统,也为沿途人民提供灌溉、娱乐和生活等服务。针对金沙江流域存在的生态问题,金沙江河流廊道的生态建设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河段沿江地形地貌不同,人文景观各异,生态廊道建设要因地制宜,分区规划,全线将以自然生态的护岸为主,在防洪排涝的基础上,满足人们的亲水性,形成滨河段、城市段、近郊段、田园段四种护岸形式。县城内采用城市段、河滨段,除防洪功能外,需要顾及景观和日常休闲需要;县城近郊及麻州村和金沙江村段,除进行石坝固堤外,在岸边樟树林还需要增加林州小径、石凳石桌、风雨亭以及通往河边沙滩码头或小路等休闲设施;河墩和司背段河堤处休闲设施的修建以外,景观构建宜与河岸农田景观乡协调,为田园式。两岸绿化带建设要与人文环境统一,重视横向和纵向的连续性;河堤林地和防护林带类型要丰富多样,选择与当地土壤气候相适宜的树种,并适当搭配,在具备护堤固坡功能的基础上,兼具景观美化效果;重视水际和水生植物的配置,形成搭配科学的植物群落,为生物提供生存和繁衍的栖息地。两岸绿化带不小于50m宽度,除了护岸林带外,可因地制宜地适当增加景观林地,对现有林地要按照实际面积控制;两岸绿化要立足对两岸及江心岛现有植被和林地的保护,特别是加强对沿岸及可视范围内的古树古林保护,对这些古树古林要登记造册,重点保护。

2)道路廊道建设

554国道、大永高速两条道路廊道是百里金沙江绿色生态长廊的骨架。道路廊道生态建设要满足快速交通通道、绿色出行需求、运动休闲健身、体验森林景观、欣赏田园风光,绿化美化环境等多方面的功能定位。生态规划要以环境生态学、环境科学为指导,以恢复自然景观为主,人为干预为辅;通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实现廊道建设与周围环境相和谐,创建道路畅通、视景秀美,舒适安逸的绿色廊道。修正道路边坡,减少水土流失。由于道路修建过程中开山取土,以及年久失修导致的雨水、山洪对道路的冲刷,造成道路边坡破坏,植被消失,土壤裸露,不及影响视觉美感,而且存在严重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隐患。对这些区域边坡应该通过修整后人工强化植被恢复。沿国道和高速公路两旁的有些乡镇正在实施平山造地工程,这些工程严重破坏山体结构和自然植被,影响视觉美感,与生态走廊建设目标不协调,建议在道路两边尽量不要实施平山造地工程,对已经实施的工程要尽快采取恢复措施,建设好路旁沟渠,以保持必要的水流畅通,减少对道路的冲毁。

建设路旁林地,营造绿色廊道。金沙江上游筠门岭-汉仙岩路段主要以丘陵山区为主,山高坡陡,自然森林抚育相对较好,这些路段主要是加强对原有植被的保护,使其保持自然风貌。中下游路段,相对地势平坦,景观以农田和乡镇为主,但也有相对一部分路段为丘陵山地,该区段以自然林抚育、防护林建设、经济林经营和行道树培育为主。中下游道路走廊沿路可视区域的小丘陵山地分布有松树、毛竹等自然林、山坡分布有脐橙、梨等经济林,但是由于开山破土,自然植被破坏严重,树种单一。应停止对沿途可视区域内的丘陵山地的开发和破坏,植树造林、恢复植被;经济果园建设采用多层片种植结构,减少水土流失;对稀疏林地进行人工补栽,增加林地密度。道路行道树要注意乔、灌、草的合理搭配,使其具有丰富的片层结构,增加美学和生态学合理性。协调沿途景观,和谐人文自然。通过对沿途乡镇村庄环境卫生的改善、新农村风貌的建设,农田经济林地的修整、自然森林的抚育,河流水体的净化,给人一种清新整洁、爽心悦目的感觉,在行路过程中能充分体验整洁卫生的金沙江风貌、清新安逸的田园风光、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具体实施可结合乡镇环境规划、农业环境规划、人文旅游环境规划、森林植被环境规划、河流廊道生态规划来实现。如农村田园景观建设可结合“五个十里飘香,百里锦上添花”的农业规划实施,农村风貌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环境净化可结合污水和固废处理规划实施等。在规划和建设中,应以河流廊道和道路廊道为主线,统筹考虑,协调规划,有序实施,使每个区段的景观既丰富多彩又和谐统一,形成金沙江的美丽珍珠链。建设绿色通道,交融城市乡村。金沙江沿线具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山丘谷地、田园水系、客家文化,红色经典、绿道建设,具有交融城市与乡村的功能。依托金沙江河流廊道建设与道路廊道建设,进行绿道建设设计,大景观协调,小景观惊喜。以原生态山水农林休闲观光为特色,串联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健身康体、民俗展示、农家体验活动,将景观赋予地域更多的内涵,塑造全新的地域形象,将金沙江集中打造成展示永胜的绿色生态长廊。由北向南沿金沙江两岸村庄布设一级驿站、二级驿站,多个景观主题公园以及景观小节点,成为将永胜县城与汉仙岩景区连接起来的重要亲历体验自然的绿色通道。

(2)森林植被景观建设

1)农田林网体系建设

农田林网建设重点放在地势平坦开阔的农田村庄,可以以筠门岭、周田、站塘、麻州等沿金沙江村镇为试点。以“小网格、窄林带”的营造方法,坚持本土树种,选用良种和多树种的合理混交,果树和风景树种因地制宜发展的林网格局。在特色农业景观示范区还可以营造花木林带以提高绿化的景观效益。保存和抚育分布在村落、农田的原有林地。

2)经济林体系建设

建设以风景树种种苗为主的经济林,“以小斑块连大斑块”的发展趋势推动经济林体系的发展。要发挥地域优势,完善现有的果树种植体系,因地制宜的发展林果经济林。对丘陵山坡果树经济类,推广有机果园建设,建设高标准果园,以林草结合等生态种植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土流失。

3)庭院林果体系建设

推广花前、后林、中果园的庭院林果开局,在赢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增添景观效果。

4)自然森林体系建设

金沙江百里长廊降水丰富、气候适宜,沿途高山丘陵地带有发育较为完好的自然和人工林地,这是生态长廊的优势所在。在筠门岭至汉仙岩上游区段自然森林发育较好,建议通过建立和扩大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对林地中零星开发的脐橙等经济林,建议采取措施,逐步恢复自然林地。中下游特别是麻州、站塘段可视范围内的小丘陵分布有杉、松等自然林地,应加强保护。对植被稀疏、结构单一的丘陵地应人工强化抚育,增加物种多样性,对已经破坏的植被,要造林恢复。禁止在林区特别是在大于25°的陡峭坡地种植果树林,对已经种植的小片果园地要加强生态管理或退果还林进行封育。

四、结语

本文以云南省永胜县金沙江流域为案例,从目前水景观存在问题、水景观规划目标、建议规划内容三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为永胜县水景观的营造、生态水利风景区的建设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设方案。

参考文献

[1]李陆基.绿色理念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评《生态水利工程学》[J].人民黄河,2021,43(9):171.

[2]敖双奇.生态理念下城市水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2019,湖北工业大学.

[3]李红臣.生态理念下的农田水利建设策略.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1,50(1):38-39.

[4]许华勇.生态理念在三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设计中的应用.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1,50(3):62-63.

[5]段秀举.基于生态理念的山地城市水资源规划研究[D].2015,重庆:重庆大学.

[6]杨香云.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工程技术研究,2020,5(4):243-244.

作者:李文品 单位: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水利水资源建设管理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