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与反思

影视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与反思

摘要:文章首先阐述了中小学影视课程的教学目标,接着论述了中小学影视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包括将电影鉴赏类课程作为中小学影视课程的底座、将影评写作类课程作为中小学影视课程的进阶课程、将微电影创作类课程作为中小学影视课程的更高追求等,最后对中小学影视课程体系构建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影视课程体系;电影鉴赏类课程;中小学

2018年,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联合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利用优秀影片开展中小学生影视教育,是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代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是丰富中小学育人手段的重要举措”[1]。这说明国家层面高度认可中小学影视教育在育人方面的价值,并制定了相关政策保障教育的具体实施。而在影视教育体系中,影视课程又是最为根本、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他影视活动高质量开展的前提和基石。虽然中小学影视教育早已在北京、上海等地区开展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缺乏强制要求和整体部署,比较零散、随意,一般以活动的形式存在,且这些活动往往成为少数学生表演的舞台,无法惠及广大学生。此外,这些活动流于形式,缺少专业的辅导,也没有跟踪考核,导致学生的收获与成长有限。至于中小学影视课程,一般作为学校的拓展课或放在校内外的社团活动中,并未被纳入正式的教学计划,且课程内容的安排有很大的随意性,以至于学生对于这类课程并不重视,只是将其作为学习之外的调节与休闲。在这种背景下,中小学影视课程的开课数量、专业性无法得到保证,遑论课程的体系性。在国家对中小学影视教育做了专门的指示之后,中小学影视课程理应得到充分重视,在顶层设计的视野下进行科学规划与设置,并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和内容模块。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关键要素,要实现中小学影视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和有效化,必须将课程建设置于至高地位。要统筹社会力量、高校专业人才和中小学管理者、教师等多种力量,加快中小学影视教育课程标准的编制和配套教材的研发,从根本上解决中小学影视教育‘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2]。由于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学生有各自的心理和思维特点,以及不同的兴趣和接受能力,这就要求中小学影视课程的体系构建既要有统一的思路,又要体现一定的针对性。基于此,在探索中小学影视课程的体系之前,笔者认为先要对中小学影视课程的教学目标有清晰的认知,才能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体现出鲜明的针对性、明确的实施路径和长远的眼光。

一、中小学影视课程的教学目标

《意见》阐述了中小学影视课程的目标。即加强中小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做到“让中小学生在影视教育中感受世界、开阔视野、体验情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当然,纲领性文件中的许多表述必然是提纲挈领或高屋建瓴的,只是一种方向上的指导和宏观上的要求,对一些细节性问题还缺乏更为详细的阐释,也未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因此,结合《意见》及中小学的学情、教学条件、师资配备等情况,笔者认为,中小学影视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提高学生的影视艺术素养

一些学生喜欢看电影。但对于电影的理解往往比较肤浅,甚至充满了偏见和误解。这时,教师借助中小学影视课程,为学生讲解电影的语言、语法、叙事结构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让学生掌握电影的综合性、运动性、蒙太奇等审美特征,提高学生的影视艺术素养。同时,“电影是一门艺术,这一点需要成为实施影视教育的根本观念和出发点。看电影最根本之处在于我们是在欣赏一种艺术,无论是在电影院里还是在教室里。在这一点之外才可以谈论娱乐或者德育,看电影最根本的一点始终是欣赏艺术”[3]。基于此,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分析优秀电影的思想与艺术成就,指导学生学会鉴赏、评价电影,向学生介绍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能够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操。另外,在文化自信的背景下,中小学影视课程也应参与这项意义重大但任务艰巨的工程,以优秀的中国电影去影响、感染、塑造学生,让他们能够自觉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无穷魅力。

(二)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影视艺术由于特殊的表现方式和结构方式。蕴含了独特的思维方式,包括视觉化思维、电影的编剧思维、蒙太奇思维等。这些思维方式有些是电影特有的,但有些也可以迁移到所有叙事艺术中,帮助学生分析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甚至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创作与鉴赏电影时,教师还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对电影中情节设置、人物刻画的质疑,或者尝试对电影结局、人物命运进行改写、补写,这样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在具体的电影鉴赏与分析的过程中,教师不应照搬他人的观点,将艺术的课堂变成单向度的知识“灌输”,而应从电影文本出发,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课堂成为激发学生主动性与创造性的舞台,既要让学生在影像艺术的世界中有所思、有所得,且有所触动和感悟,又要让他们积极参与艺术审美与艺术创造中,进而更深刻地理解影视艺术,并在实践中体会艺术创造的快乐与成就感。

(三)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一直以来。电影在中小学被视为德育的载体。学校经常组织全校师生观看一些主旋律影片,希望以此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要想让电影中的德育元素真正影响、感染、重塑学生,就不能以“灌输”的方式进行,而是必须在一种艺术的情境中,通过艺术熏陶和学生自我发现、内化、认同的方式完成德育的渗透。部分教师对于德育的认识比较狭隘,认为德育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却没有意识到德育实际上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至少包括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四个方面。在实施德育时,学生很难直接接受政治认同与国家意识方面的内容,反而更容易接受人格养成方面的启发,例如,怎样对待他人、如何应对挫折、如何面对自身的缺陷与不完美,以及如何完成两难的伦理选择等。在解决了这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之后,学生才能慢慢向文化自信、国家意识、政治认同的方向“进阶”。概言之,教师对中小学影视课程的教学目标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之后,就可以根据这些目标完成课程体系的构建,即通过课程内容的安排、课程梯队的设计,渗透并实现这些教学目标。基于此,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观念,使中小学影视课程从“艺术教育”走向“文化教育”,从单一的艺术知识传授走向立体的、综合的“文化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在对影视鉴赏和创造的过程中完善学生的人格结构和心理结构,并重建其对生命、对人生的积极态度,从而真正实现立德树人。

二、中小学影视课程体系构建的路径

中小学影视课程的开设确实有客观上的困难。其中最为棘手的便是缺少专门的师资,即使有部分其他学科的教师依照个人兴趣开设了相应课程,学校管理层在工作量的计算、职称评定、年终考核等方面也没有配套的倾斜政策。因此,现有的中小学影视课程教师不仅在专业上显得业余,在态度上也有些松懈,没有紧迫的压力和强烈的动力优化课程及其教学。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学生不仅对影视艺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微电影创作方面也有一定的野心。对此,中小学应该在影视教育的开展方面制定专门的政策,落实国家关于中小学影视教育的部署,并以课程建设为抓手,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以推动影视教育在中小学蓬勃发展。

(一)将电影鉴赏类课程作为中小学影视课程的底座

考虑到当前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背景。电影鉴赏类课程的开设最为可行,也最容易操作。尤其是语文教师,只要对电影有一定的兴趣,依托相关教材,都可以开设电影鉴赏类课程。毕竟就内容而言,电影说到底是一门叙事艺术,它既要讲一个故事,也要刻画人物,表达主题,而这些内容和小说、戏剧,甚至散文等文体是相通的。当然,忽略电影在画面、声音、剪辑等方面的艺术表现力,会弱化电影作为视听艺术的本体性特征,但就目前的现实情况而言,中小学首先要解决的是影视课程有没有的问题,接下来才能考虑如何做得更好、更专业。在电影鉴赏类课程中,教师如果没有接受过影视专业的学习或培训,可以暂时先带领学生分析电影的故事是如何讲的、人物有什么特点、这个故事表达了什么观点(主题)等内容,这也是电影鉴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开设电影鉴赏类课程,还要根据学段进行具体的目标定位与实施方案研究。在小学阶段,教师选择的片目应该偏重短片、动画片、儿童题材影片,且对学生有一个循序渐进过程的要求(复述故事—分析细节—评价人物—讨论主题),意在使学生“启发心智、培养道德和增强认知”[4]。在初中阶段,教师选择的片目仍然可以充满儿童情趣,但要适当体现影片的艺术性与思想性,甚至要与时代有一定的呼应,对学生的要求也要进一步提高(人物分析—情节分析—主题分析)。高中阶段,教师可以结合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的教学,带领学生分析一些经典的艺术片,并要求学生对电影的艺术成就与思想内涵有更加深入的理解与把握,甚至努力使学生确立主体意识和自我意识,完成个性表达。电影鉴赏类课程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有极大的开放性和自由度,教师容易上手,学生也比较感兴趣,可以成为中小学影视课程中的基础性课程。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购买社会服务、聘请电影艺术专家授课等方式,提升影视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而有效提高电影鉴赏类课程的质量。

(二)将影评写作类课程作为中小学影视课程的进阶课程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分析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影评写作类课程便应运而生。这类课程对于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部分教师未必能胜任,这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打破困境:一是让影视教师带领学生从内容的层面分析电影;二是让影视教师通过进修、专家讲座等方式,提升自己的影评写作水平,进而能够指导学生撰写有一定专业性的电影评论文章。当前,各个学校和地区经常会举办影评征文大赛,且学生对这类比赛的参与积极性比较高。但是在参赛的影评文章中,大部分都是浅层次的“观后感”,有些甚至只是情节复述,没有体现对影片的分析、评论。这意味着影评写作类课程的开设非常有必要,也大有可为。即使从功利的方面来说,学生如果能写出一篇像样的电影评论文章,对于其写作、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都有正面的促进作用;而对于部分准备在高考时参加“影视编导”艺术考试的学生来说,这也是一种提前的训练与准备。但是这些效果只能算作“意外之喜”,不能成为影评写作类课程的初衷,即教师教学的目标仍然是提高学生的影视艺术素养,并在评论电影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其得到道德与情感的熏陶。

(三)将微电影创作类课程作为中小学影视课程的更高追求

微电影创作对于一些中小学生来说既不陌生。也不神秘,因为许多学校有专门的影视社团,再加上有各级微电影比赛的刺激,学生创作微电影已经蔚然成风,而且成果显著。因此,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开设微电影创作类课程也就水到渠成了。在微电影创作类课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与特长,分别设置“微电影编剧”和“微电影拍摄与剪辑”等课程。从长远来看,“微电影编剧”课程是当务之急。学生只有创作出一个合格的剧本,才能拍出及格线以上的微电影。学生在构思与撰写剧本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微电影编剧的技巧与规律,还能切实提高写作水平。更重要的是,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微电影编剧时,可以“润物细无声”地渗透立德树人的内涵,要求学生关心一些国家、社会的热点话题,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者让学生根据身边的一些故事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并融入个人的见解。这些训练将有效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甚至能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将电影文化、电影科技类课程作为中小学影视

课程的有力补充电影鉴赏、电影评论、电影创作基本上囊括了电影艺术的核心内容,如果教师能建设好这些课程,将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影视艺术素养,并且对学生的思维水平、写作水平、文本分析水平、思想认识水平也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部分教师可能没有过影评写作或电影编剧的经历,也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这时,其就可以根据个人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特点,开设“大电影”课程,如电影文化、电影科技类课程。电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它的边界非常宽广;电影的题材包罗万象,可以探讨的话题无限多元,这都为教师开设相关课程提供了广阔空间。例如,“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电影中的历史人物”“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电影音乐鉴赏”“电影中的科技进步”“电影的构图与色彩”“电影中的化学”等课程既与电影有一定的关系,又为语文、历史、政治、音乐、美术、化学等学科的教师找到了用武之地。这类课程不仅可以从一个独特的视角理解和分析电影,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某一领域的认识,对于学科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但是电影文化、电影科技类课程有时与电影只有牵强的联系,可能只是以电影为素材,谈论某个文化、科技类话题。这类课程(如“电影中的化学”)的教学目标可能已经偏离了电影艺术,甚至有些课程(如“电影的构图与色彩”)会从一个更为专业的角度来分析电影。这类课程在难易程度上难以划分,可能适合零基础的学生,也可能对学生的电影素养有极高的要求。

三、中小学影视课程体系构建的反思

由于中小学影视课程暂未被纳入正式的教学计划,部分学校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或满足对外宣传的需要,会将影视课程放在拓展型课程的系列中,作为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一种点缀。学校、教师、学生对于影视课程都没有太高的期待与要求,因而课程内容大都散乱随意,教学过程敷衍了事,部分影视课程甚至沦为了娱乐休闲课。要想使中小学影视课程得到各方的肯定和尊重,必须在课程的专业性、思想性、体系性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从而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类型、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立体深刻的教学效果,使中小学影视课程落到实处,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滋养他们的心灵,有力地完成立德树人的重任。尤其是在建立中小学影视课程的体系时,学校一方面要关注影视艺术的内在规律和发展逻辑,另一方面要开阔视野,使影视课程融入大的学科体系及校园文化生活,并认真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中小学影视课程的体系构建并不是刻板的强制要求。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各门课程的内在逻辑仍然值得重视。由于现实地位和各类条件的制约,中小学影视课程的开展与体系构建确实有一定的困难,但即使在这种背景下,也不能自暴自弃,而是要踏实严谨地制订自身的发展规划,沿着“电影鉴赏—影评写作—电影创作”的路径进行有层次地设计,并以电影文化与电影科技类课程作为补充,从电影艺术的本体性特征出发,以层层深入、广泛辐射的思路体现影视课程的专业性、文化性、思想性。这个课程体系有着内在的逻辑性,即学生必须在了解什么是电影(电影鉴赏)之后,才能对电影进行评价与分析(电影评论),才能进行电影创作。在这一过程中,电影文化与电影科技类课程既可以作为影视课程的预热性准备,也可以作为更高层面的追求。在这个框架与体系内,中小学影视课程要么不开,要么就要从电影鉴赏类课程或电影文化、电影科技类课程起步。

第二,中小学影视课程与课外、校外影视活动和比赛是可以兼容并相互促进的。当前,部分中小学虽然没有开设影视课程,但也有少数学生参加了校内外的相关社团,如校园电视台、话剧社、影视社团、配音社等,许多地区还会开展不同级别的影评征文、微电影比赛、影视配音大赛等活动。这些活动与比赛与影视课程不应是割裂或冲突的,而应是相互促进的。以一些比赛活动为契机,教师可以在影视课程中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辅导,以提升参赛作品的质量;一些影视社团可以为影视课程输送专门的人才,影视课程中的部分学生也可以充实影视社团、校园电视台的班底;校园电视台等平台还可以放映学生创作的微电影作品。通过这种联动的机制,教师不仅可以在校园里营造浓郁的影视文化氛围,还可以有效提高影视课程、影视社团、影视活动与比赛的育人水平。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层要意识到,影视课程作为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素质教育的强大动力,它值得高度重视。通过影视课程的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课外、校外影视教育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打造优质的影视教学,让学校的校园文化更有活力,甚至可以塑造学校的形象,打造学校的品牌,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5]。

第三,中小学影视课程是德育的重要载体。但实施方式和路径要体现鲜明的科学性。许多电影的题材有着重大的思想教育意义,其中的英雄人物更是可以激励、鼓舞学生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实现个人价值,这都证明了电影在立德树人方面的重要价值。在这一背景下,影视课程应在育人方面发挥积极作用[6]。例如,电影鉴赏与影评写作类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那些与学生的生活感受、成长困惑息息相关的影片,让学生在艺术的世界中得到人生的历练,学会处理自我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教师应更多地选择那些有较高的思想性、艺术性的影片,使学生在感受影片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得到思想道德情操方面的陶冶;教师在指导学生鉴赏、评论影片时,还可以有意识地选择一些优秀的中国电影,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电影创作课中,教师可以指定一些有一定思想教育意义的题材让学生进行思考与创作,也可以引入一些有思想启迪意义的作品供学生学习与借鉴。通过这些举措,中小学影视课程不仅可以彰显鲜明的艺术性与思想性,还可以在人格养成、文化自信、国家意识、政治认同等方面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7-10]。

四、结语

优秀的影视作品是一座“富矿”。只要教师有心、有能力,就能从中挖掘出丰富的艺术与思想内涵。对于这座“富矿”,虽然我国在政策层面一直比较重视,但在实际行动方面受制于多种因素,做得太少,效果也不明显。故在当前国家力推、各个学校的条件也有根本性改善的背景下,相关教育工作者理应在中小学影视课程的建设方面进行更为主动的开创,使影视艺术担起立德树人的大任。尤其要通过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小学影视课程的体系,使这些课程成为校园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成为学生提升艺术修养,提高思想认识水平、人格境界、思维水平的艺术园地。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EB/OL].(2018-12-13)[2022-03-10].

[2]邱萍,刘涛.立德树人视角下的中小学影视教育价值探析[J].艺术教育,2020(2):118-121.

[3]张送祥.让影视艺术走进中小学教育[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1):109-111.

[4]左亮.探析中小学影视教育中的影片定位与教育功能[J].传媒论坛,2021,4(7):117-118.

[5]龚金平,王颖新,丁怡.上海市中小学影视课程的实施现状与对策[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8(10):43-47.

[6]王赟姝,吴英华.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对策研究[J].艺术教育,2021(6):103-106.

[7]陈可红.小议影视动画在中小学影视素养课程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83-84.

[8]胡筠.影视音乐运用于中小学音乐课程的影响[J].大众文艺,2020(19):203-204.

[9]李建云.关于在中小学开设影视欣赏课程的若干思考[J].雅安职业技术院学报,2005(4):98-99.

[10]苟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20(5):33-35.

作者:龚金平 潘华丽 单位:复旦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上海市宝山区少年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