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幼儿心理健康有效途径浅析

构建幼儿心理健康有效途径浅析

幼儿心理健康指的是幼儿的心理活动符合幼儿生长发育的要求,并表现为健康的行为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需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因此,教师要提高对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视程度,需从环境营造、课程渗透、日常干预和家园共育多个角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构建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的幼儿园环境

环境之于心理健康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就幼儿心理健康而言,离不开幼儿园软硬件环境的有利创设。硬件环境是指基础设施等物质环境,软件环境是指教师所营造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都将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健康。第一,建设让幼儿产生安全感的物质环境。幼儿园的整体布局要以幼儿最能够接受的三原色为主,不管是户外还是室内的桌椅板凳都需要营造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并随季节变换、节气主题等自然变换进行优化和调整。让幼儿始终处于一种自然且安全的生活环境之中,将有利于其心理健康。第二,建设让幼儿感到满足的生活学习环境。心理环境构建的主体是教师和幼儿,二者之间的互动状态、情感交流情况都将影响着幼儿的心理健康。《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情感和认知离不开良好的心理品质,而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离不开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教师在日常与幼儿的互动过程中要充分给予幼儿尊重与爱,以科学的儿童观、平等的教育观为指导,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幼儿在具有高质量的情绪情感体验中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二、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幼儿教育全领域

在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各项教育课程中,无不充满着各种与心理健康教育息息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师应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并持续通过各类课程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让幼儿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同步发展。例如在绘画课程中,绘画中所常用的图形、线条、标识、颜色等不仅是具有美术造型特征的形象,更可以传递出特殊的被视为具有心理教育价值的元素。形象和颜色将其所被赋予的信息内涵传达给欣赏的人,对人造成心理影响。以此为依据,教师在课程中可以借助绘画作品的欣赏、交流以及创作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再如在健康课程中,可以融合挫折教育锻炼幼儿心理素质。在健康活动游戏中,教师可以设置教学情境,设置“小山洞”“小河”“独木桥”等障碍物,让幼儿开展跑步游戏。遇到有些幼儿不愿或者不敢尝试跨越障碍物时,可以鼓励他们拿出勇气、迎难而上,从而锻炼并形成较好的心理素质。又如在亲近自然的课程中,一方面满足幼儿渴望亲近自然的需求,以及个体发展和劳动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激发幼儿对于生命的初步思考,调动他们的爱心,丰富他们的情感认识,提高心理素质。

三、从幼儿行为中捕获心理健康问题

建构幼儿心理健康不仅需要从环境营造入手,渗透到各项幼儿教育课程中去,也需要关注日常幼儿行为,从中解读幼儿心理状态,在必要时进行干预和引导,从而确保幼儿心理健康发展。幼儿行为是幼儿教育的真实写照,只有认真观察幼儿行为,提取有价值的行为语言,构建起幼儿行为与幼师开展教育之间的联系,分析幼儿心理问题并实施改进,才能真正为推动幼儿的健康快乐成长提供帮助。教师需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游戏中的行为表现、精神状态、互动交流等,判断幼儿行为背后所体现出的兴趣点、情绪点和学习特点。要带着童心认真倾听幼儿的稚嫩语言,并思考幼儿所言字面背后的含义;不仅需要主动地去倾听幼儿向老师的倾诉,也需要时时留心幼儿之间的交流内容。教师建立“正负清单”联系幼儿行为与心理健康。“正负清单”指的是教师在观察幼儿行为的基础上对幼儿的行为模式罗列形成正向行为和负面行为两张清单。在正向行为清单中记录幼儿的正面行为,负面清单是指记录幼儿行为中的不足,将二者相互关联,成为教师分析幼儿心理发展的依据。

四、深化家园联合育人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的成长需要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也是如此。一方面老师需要与家长保持及时的沟通,具体分析每个幼儿的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保证每个幼儿形成积极乐观的心态;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家长资源,开展一些家园联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家长参与,共筑健康屏障。例如结合每位家长不同的社会经历、不同的职业工作,将其转化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开展“心理小医生”“情绪小管家”等互动性强的活动,在游戏和角色扮演中让幼儿快乐成长。总之,为幼儿心理健康护航不是一人之事,也非一时之功,需要以幼儿园为主导,联合家庭共同肩负起育人重任。在环境创设、课程渗透、日常行为和家园活动中持续关注和引导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让幼儿始终处于一种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之下开展学习,获得成长。

参考文献:

[1]米玉.多维视角下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1,(1):52-56.

[2]罗竞,彭宏霞,郭书庆,蓝良梅."三理融合"理念下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文教资料.2021,(6):238-240.

作者:马爱红 单位: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县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