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例6篇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1

关键词:社会建构主义;农业科技推广;交互作用;农民科技需求;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中图分类号:S-35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2-0151-06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农业科技对于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提出了“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作为农业科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科技推广是承接农业科技研发与农业科技应用的中间环节,是促使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关键桥梁,其效果直接决定着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能力。建国后我国建立了政府取向、自上而下、集中统一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在我国农业发展历史上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就目前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以及该体系本身存在的弊病与问题而言,改革创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已是当务之急。

1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农业科技推广

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各级农业科技推广机构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服务的组织体系,纵向上,包括国家、省、地(市)、县(市)和乡(镇)五个层级的农业科技推广机构,横向上,涉及的直接主体包括农业科技推广决策者——政府,农业科技推广者——农业科技推广员和农业科技最终使用者——农民三类,由此形成覆盖全国、纵横交错的农业科技推广网络系统。就目前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上的问题,较为一致的看法是“现行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体制与分散的小农经济之间如何对接的问题”(温铁军,2011)。具体而言:这种体系明显存在“以政府计划替代农民意愿,以精英设计替代农民参与”[1]的问题,供方——政府根本无法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农民迥乎不同的农业科技需求,需方——农民很难参与到农业科技推广的决策和管理中来,由此带来农业科技推广没有真实反映农民的科技需求,导致不符合农民需求的科技供过于求,符合农民需求的科技供不应求,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供需脱节,农业科技推广低效的结果。

目前学界还未形成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格局,运用政治学和管理学研究农业科技推广纵向体制问题多于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农业科技推广横向体系的问题,从政府视角研究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多于从农业科技推广员与农民之间交互作用的研究。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横向构成要素看,农业科技推广的效果除了受到政府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机制及政策的引导,还与农业科技推广员对农业科技推广的认同与实践、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广员的信任与接纳以及两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有着直接的关联,因为,农业科技推广是社会建构的一种产物,三种要素叠加,共同决定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整体状况和效果,这样就引入了一种社会学和心理学分析农业科技推广的理论——社会建构主义。

社会建构主义起源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文化历史理论,20世纪70年代与西方哲学融汇,成为建构主义思潮中的一种重要范式。作为研究知识的一种新范式,社会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一是强调知识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认识主体与客体在特定的情境当中互动建构的,因时空、地域、情境、个体经验的差异,知识具有多元、动态和生成性的特点。二是强调互动论,认为知识既是人与自然交互建构的产物,也是人与人互动的产物。所以,在社会建构主义语境中,社会问题具有独特的表征,社会问题不只是个体对社会某方面直观、镜式的反映,其中还融合了对该问题的理解与诠释,因此,个体的理解和认识必将影响到该社会问题或现象的最终建构结果,一旦人们赋予社会问题某种认识或意义,个体其后的行为以及行为后果必将受所赋意义的影响。

在农业科技推广相关研究中,研究者较少关注农业科技推广员和农民以及两者交互作用对农业科技推广结果的影响;较少分析因所处情境、认知结构、价值取向和个体经验的差异,农业科技推广员和农民理解的农业科技推广意义与内容有何不同。正是由于农业科技推广员与农民交互作用在研究中的“缺场”,农业科技推广研究呈现出单一性的体制研究,而这种研究状况并不能完整地认识农业科技推广员和农民的行为及其相互作用。因此采用社会建构主义的研究范式,不仅有助于理解农业科技推广对于农业科技推广员和农民到底意味着什么,也有助于研究农业科技推广何以低效的现实。

本文运用社会建构主义的思想,对农业科技推广进行实证分析,同时结合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社区设计团队运用社会建构主义服务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来探讨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改革与创新。

2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农业科技推广实证研究 2012年11月~2013年6月,课题组对青岛市下辖的胶南、胶州、平度、莱西和即墨五市150名基层农技推广员及其服务的20个农村的典型农户就农业科技推广进行了问卷调查与访谈,分别发放问卷150份和4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4份和352份,有效率为89%和88%。调研发现,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农业科技推广员与农民之间彼此认同与信任的缺失,即农业科技推广沟通交流的缺位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效率,成为阻碍当前农业科技推广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1农业科技推广中农业科技推广员与农民认知与行为

农业科技推广中农业科技推广员与农民的认知与行为在一定意义上能够反映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接纳和应用程度,能够反映农业科技推广员对推广工作的重视和执行程度,可从农民或农业科技推广员对农业科技和农业科技推广的态度与重视程度、农民获取采纳农业科技的渠道和过程、农业科技推广员工作现状方面进行测评。

调查结果显示,农民普遍感受到农业科技推广对于农业增产增收的作用,其中41.9%的农民认为农业科技推广“非常有用”,42.2%的农民认为“比较有用”,只有14.4%和1.5%的农民认为“作用不大”和“没有用”,这说明农民对于农业科技推广的作用普遍持认可态度。然而,从农民获取农业科技的渠道来看,却有71.2%的农民选择“向亲友邻居学习”和“网络电视报纸短信等媒体”作为主要渠道,而选择“政府科技下乡”的仅有12.8%,“村干部宣传指导”的有11.2%,而“参加农业科技培训”的则只有4.8%。两组数据对照分析可以发现,一方面,农民认同农业科技推广的意义与作用,但是另一方面,农业科技的采用却较少选择作为主渠道的政府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这种认知与行为矛盾错位的心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对于农业科技推广员推广的重视度不高。究其原因,从农民的角度看,虽然意识到科技致富的作用,但由于年龄、文化程度、思想意识、农业生产经验等个体因素的局限,对农业科技接受应用能力较低,参与积极性不高。调查显示,82% 的农民年龄在40岁以上,63%农民的文化水平是高中以下,在农业生产中更多凭经验进行良种选择、配药以及施肥除草,思想观念也日趋僵化;另一方面,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员只能拿出51.4%的工作时间从事农业科技推广,其它时间则承担了诸如农业保险、防火防汛宣传、计划生育、落实惠农政策等非专业性工作,再加上晋升靠的是资历和年龄,而不是农业科技推广的效果,因此并未真正落实农业科技推广在推动农民致富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作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两大主体对农业科技推广认知与行为上的错位,必然影响农业科技推广的效果。

2.2农业科技推广员与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广效果的评价

农业科技推广员与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广效果做出何种评价,是影响农民后续是否采用农业新科技和农业科技推广员是否完善推广工作的关键。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广员工作满意度与农业科技推广员对农民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满意度是衡量农业科技推广效果的重要指标。

根据调查,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广“满意”和“很满意”的只占22%,而“选择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人数则占到49%,总体上看,农民对农业科技推广员的服务满意程度较低。从问卷和访谈中发现,农民认为农业科技推广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科技推广未能满足其农业科技需求:农业科技推广员数量少,基本上是平均三个村才有一名工作人员;农业科技服务下乡次数少;推广服务方式单一,主要是广播宣传;所提供的农业科技理论性太强,难以与实践相结合;无法得到后续指导,遇到问题无法与推广员取得及时的沟通咨询等。

农业科技推广员中有70.2%认为农业科技推广效果一般甚至较差,认为主要是受到农民这一变量的影响:农民重视眼前利益,不愿接受有风险的新技术和产品;农民年龄大,文化素质低,不易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新产品一般比较贵,农民缺少资金,也担心上当受骗等。

很明显,农业科技推广评价结果不是中立的,存在着农业科技推广员和农民评价上的差异,究其原因在于,农业科技推广员下乡前认定农民是有科技需求的,提高农民科技素养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必然按照学科和知识逻辑开展推广工作,当农业科技推广活动结束,评价发现效果未达预期时,会更多归因于农民;而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依据的是推广农业科技的可接受性和带来的现实利益,一旦农业科技推广未满足利益要求,就会主要归责于外控的农业科技推广活动。由此可见,农业科技推广反映的是农业科技推广员的专业价值取向,而不是农民农业科技的需求取向,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民农业科技需求逻辑上的错位,必然导致双方都不满意的结果。

2.3农业科技推广中农业科技推广员与农民的交互状况

农业科技推广员与农民的互动是指农业科技推广员与农民就农业科技进行的交互作用和影响。通过沟通交流,农民能够向农业科技推广员准确表达对农业科技的需求和在农业科技应用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农业科技推广员能够据此准确制定、调整农业科技推广的目标、内容、方式和途径,进而实现农业科技的供需平衡。

在农民农业科技需求的调查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农药、良种选用技术”(占31.6%)、“病虫害防治技术”(占27%)、“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占12.9%);农业科技推广员下乡推广的农业科技,排在前三位的是“病虫害防治技术”(占60.5%)、“田间栽培管理技术”(占55.3%)、“农药、良种选用技术”(占36.8%。)而在农民最需要的信息调查中,“农产品销售信息”占50.6%,而不是由政府提供的占17.5%的“农资购买信息”和占28.3%的“农村政策信息”。以上两组数据显示,当前的农业科技推广仅仅是农业科技推广员向农民的单向科技传递,两者之间缺少一种供需对接的双向交流和反馈机制,农业科技推广员很少真正深入农业生产实践,农民也很少向其表达对农业科技的需求,由此导致两者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和供需脱节。

3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美国西弗吉尼亚州社区设计团队服务农村社区的经验 美国高等教育在提供农村社会服务上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对农村社区的援助主要是通过高校的外展服务来实现,其中,社区设计团队是一种依托高校学科专业优势为社会直接提供专业服务的方式。基于对社区建设需要的回应,西弗吉尼亚州社区设计队(CDT)1997年应运而生,融合了景观建筑、土木工程、健康科学、社会工作、公共行政、社会发展等多学科专业的专家、教师和学生团队,至今已为西弗吉尼亚州的45个农村社区提供了服务。在超过15年的工作中,社区团队领导者充分意识到,CDT项目成功的关键在于充分利用社会建构主义的思想促进团队与社区及其成员有意义的互动。

3.1消弭CDT与居民关于社区发展的认知差异

一方面,由于社区是一个可以做多重理解的概念,关于社区的假设或先前认知会影响到团队成员农村社区外展服务的行为以及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行为。为了消弭双方在社区认识上有可能产生的错位,CDT设计队通过提前和后续访问、制定社区建设多种方案、定期召开督导委员会等形式,鼓励居民广泛参与社区建设的讨论、审查和监督社区建设方案的制定和实施[2]。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完善了CDT的服务功能,促进了居民的有效参与,而且讨论中关于“社区”概念界定和解释的丰富与多样化,还有助于CDT考虑社区建设发展的多重策略和方法。

另一方面,CDT成员在外展服务中往往会从学科专业的角度,为社区设计和建设提供专业性的社区发展规划和框架,而社区居民关于社区发展的要求依据的则是社区发展结果的可接受度[3],在农村社区服务中产生的设计团队与社区居民关于社区规划发展在工作逻辑上的偏差与冲突有可能会对社区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为此,CDT通过鼓励组建多学科基础团队、开展高校-社区联席会议、邀请社区不同利益阶层和不同观点的代表充分参与社区发展规划制定等方式[2],借助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专业知识和经验,充分考虑居民的利益诉求,使制定出的社区建设方案更系统,从而降低CDT学科偏好对社区建设带来的风险。

3.2建立社区先遣队提前访问农村社区摸清实情

为了尊重社区居民的利益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CDT提供服务与社区需要的差异,促进团队-社区合作中的互利互惠,CDT建立社区先遣队,提前到访摸清社区居民需求[2,4]。社区先遣队由CDT的项目协调员和两个或以上成员构成,工作内容主要是对当地的政治和文化风气及社区发展模式的评估、对道路景观和建筑设计的调查、对社区资产和资源的清查。

在为期两天的访问中,第一天参加由社区代表和利益相关者(如公民团体、商业团体和地方官员)举行的信息会议,了解有关社区的旅游发展、社区的各项活动以及社区会议上居民要参与讨论的议题。晚上召开社区会议,各方就当前和未来社区建设发展展开讨论,先遣队成员由此能够充分了解社区居民对社区发展的认识和需求,有利于消弭两者有关社区建设的认知错位。第二天先遣队组织团队成员讨论社区的发展计划、战略和行动,并向社区会议提交详细的书面报告,其中既包括当前具体的问题,如景观美化的设计、交通设计安全、建筑修复或历史保存,又包括长期抽象的发展目标,如经济发展战略和公民能力建设等。

3.3构建CDT与社区居民交流互动的机制

理想情况下,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参与能够引发有关社区发展热点和愿景等问题丰富全面的讨论。为了克服CDT学科工作逻辑与社区居民利益偏好之间的偏差,缓解团队与社区关于社区建设不同认知可能带来的冲突,确定社区建设中最可行和最关注的问题,CDT为团队成员和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为各方充分表达关于社区建设发展意见的互动平台,构建一个能够尊重不同意见、表达各自观点、反复讨论核心问题的协作机制[2]:CDT在项目一开始就清楚地将CDT的服务宗旨向社区传达,以消除存在的潜在争议;之后通过邀请居民充分参与社区外展服务规划的讨论并安排居民实地考察参观一系列的社区建设活动,鼓励居民表达关于社区彼此的不同看法、对当前和未来社区主题和议题的讨论、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社区发展的需求、社区发展关键事件的定义,由此整合CDT项目目标和社区组委会的期望,不断修正完善社区建设的规划。

除此之外,工作期间,有着不同学科背景的CDT成员会分散到社区居民家中,拿出部分时间与居民进行非正式会谈,就社区建设发展充分了解居民的意见和需求,这为促进双方沟通、把脉社区实情、修正完整社区建设方案提供了支持。

4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农业科技推广对

CDT服务农村社区的经验借鉴 结合CDT农村社区服务经验,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角度探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需要着重强调既要充分反映农民的农业科技需求,又要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员与农民双向互动,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

4.1建立政府推广与农民需求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农业科技服务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特征,决定了其属于公共物品范畴,这为政府供给提供了法理依据。然而我国现行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要实现有效供给绝非易事,因为要达到农业科技的有效推广,必须充分考虑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而农民表达需求机制的缺失是当前农业科技推广的一大难题。

农民是农业科技的最终应用者,科技成果只有为农民接受并应用于农业生产经营,才能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因此,将政府农业科技推广与农民科技需求结合起来,是实现农业科技有效推广的必然选择,而摸清农民的农业科技需求则成为农业科技推广转型创新的关键。为此,农业科技推广员要基于政府推广目标,到服务村庄开展农民农业科技需求参与式评估[5],与代表本村农民利益诉求的组织一起就村情、农业生产经营、农村社会情况进行普遍调查,与典型农民就农业生产进行非正式访谈,就农业科技需求进行集中小组讨论,搜集整理出与农民农业生产经营切实相关的农业科技需求的结构、内容和方式、对农业科技的评价、应用农业科技面临的问题与障碍以及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情况,将其反馈给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将各地反馈回来的农业科技信息整理汇总后递送给农业科研部门,农业科研部门以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导向,开展课题研究,把经过孵化后商品化、市场化的农业科技成果提供给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农业科技推广部门依据政府推广目标,结合推广资源状况,选择恰当时机推广合适的农业科技。

就此,一种由农民需求牵动,科研、推广与应用三者紧密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起来,其价值,一方面实现了农业科技研发推广部门的农业科技供给与农民农业科技需求的平衡,有利于保障农业科技供给的效率;另一方面,农民的农业科技需求得到了较好满足,能够较快接受农业科技推广员的技术指导,提高农业科技利用效率,缩短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

4.2构建农民农业科技需求的表达机制

政府推广与农民需求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就农业科技需求信息的传递来看,不是由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向农民自上而下的简单单向的农业科技传递,而是由农民自下而上反映农业科技需求与农业科技研发推广部门自上而下提供农业科技构成的一种双向沟通的关系。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低效固然有体制政策上的原因,但农民农业科技需求表达渠道的缺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建立畅通高效的农民农业科技需要的表达机制是保障农业科技部门和农民之间实现互动的关键。

农民农业科技需求表达机制是指为保证农民理性、合法、有序地表达对农业科技的愿望和要求而设置的各种制度、组织和渠道的总称。通过该机制,农民可以影响政府关于农业科技政策的决策与制定,也可以避免农民农业科技需求与政府农业科技供给脱节的低效状态。

但是,由我国分散的小规模农民经济导致的农民农业科技需求千差万别必然决定了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和推广员根本无法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到每位农民的需求,只能是通过一定的能够代表农民利益诉求的组织作为中介来完成。因此,培育村民自治组织,如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各类行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农村经济实体等组织,参与农民农业科技需求的摸底调查,运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农民农业科技需求的各类信息,之后经过对信息判断、整理、分析和整合,及时向农业科技推广员和推广部门反映,同时,及时向农民传达农业科技推广部门的政策,从而使农业科技推广的决策机制和农民农业科技需求表达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农业科技推广部门针对不同农业科技,采取恰当的推广决策。

除此之外,要增强农民农业科技需求表达的意识和能力[6],通过开展公民教育,提高他们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通过开展农业科技文化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素养和技能,从而有助于农民在科技需求表达机制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4.3构建农业科技推广员与农民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

政府主导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下,农业科技推广员是承担政府固定项目推广、定期下乡技术指导和培训的传递者,农民是农业科技的被动接受者,两者结成的是一种单向强制的推广关系。

由于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农业科技推广员的工作结果与其业务考核、聘用及晋升等切身利益并不挂钩,导致其推广就是为了完成政府交代的任务,并不注重推广实效,更奢谈深入农村摸查农民农业科技需求和主动帮助农民提供科技服务和教育培训。

而在政府推广与农民需求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下,农业科技推广员是根据国家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农民农业科技需求,常年为农民提供科技支持的主动服务者,两者结成的是一种能够体现双方利益汇合点的利益共同体的关系,双方相互依存,农业科技推广员的推广是为了满足农民的农业科技需求,促进农业科技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使用,而农民农业科技应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则是评价农业科技推广员推广绩效的重要指标,是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决定其未来个人发展、聘用及晋升的重要参照。

农业科技推广员和农民利益共同体关系的建立需要用考核激励制度来约束和规范。为此,一是健全科学的农业科技推广员工作评价制度。评价内容上,建立由基本素质(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工作表现(农民科技需求调查、实际推广工作、推广后续服务)和工作绩效(政府既定项目完成效果和农民农业生产经营效益)三个一级指标和七个二级指标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人员上,实施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推广员和农民参与的全方位评价,要增加农民评价的权重;评价过程上,开展全过程评价,包括农业科技推广前农业科技推广员入户调查农业科技需求信息情况、农业科技实际推广情况和推广后推广员跟踪服务情况。二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员激励制度[7]。要根据农业科技推广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实绩确定其薪酬待遇,建立农业科技推广员优胜劣汰制度,将考核结果与个人收入、聘用、晋升晋级等个人未来发展挂钩。

参考文献:

[1]曾小龙,史传林.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分析——以服务制度创新为视角[J].改革与战略,2008,8:76-79.

[2]Plein C.Place, purpose, and role in rural community development outreach:lessons from the West Virginia Community Design team[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Outreach and Engagement,2011,15(2):59-82.

[3]Domahidy M. Using theory to frame community and practice[J]. Journal of the Community Development Society, 2003,34(1):75-84.

[4]Plein L C,Morris J. Promoting smart growth through participation and partnership: The Community Design Team in rural West Virginia[C].Knaap G,Wiewel W(eds.). Partnerships for Smart Growth.NY: M. E. Sharpe,2005.

[5]杨普云.农民田间学校概论:参与式农民培训方法与管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2

关键词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发展对策;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 F30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11-0295-03

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科技教育发展专项规划》首次提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以来,随着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设施、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加大了投入,并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区域创新和科技中介服务4个方面系统建设不断完善了我国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作为科技创新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也随之发展起来,2007年4月,由农业部、科技部、财政部等9部委共同编制下发了《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方案》,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系统化建设正式开始。浙江省是经济强省,工业化和城镇化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但由于“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资源约束,浙江省农业的现代化明显滞后,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块短板,农业的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迫切需要。构建和完善符合浙江省发展需要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对推进浙江省农业现代化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浙江省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注重产学研合作,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得以发展,并形成一定特色。现从其构建历程和发展现状入手,分析存在问题,研究提出发展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措施建议。

1 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历程

1.1 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农业科研院所的活力和创造力

自1997年1月,浙江省出台《关于“九五”期间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的决定》,并在省化工院、农科院等5家院所进行科研院所体制改制试点成功后,2000年在全国率先全面推进了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1-2]。浙江省农科院、省淡水所、林科院、中药所等6家省属涉农科研院和其他市县农业科研所作为社会公益类的科研院所或企业化转制或按照“一所(院)两制”实行了内部改革,使得农业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科学研究与经济的结合度增强,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农业科技产业化取得了长足发展,产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显著。目前,浙江省已建立一个包括省、市、县三级的较完整的农业科研院所体系。

1.2 新农村建设促使高校积极投身于农业和农村科技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校从独立于社会的“象牙塔”走出,成为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并在满足社会需求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这就使得高校在谋求发展时必然地主动结合经济社会的需求,以满足、支撑和引领需求来获得发展先机,赢得政府和社会更多的支持。自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建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成为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和社会对农业与农村的关注和投入也不断加大。无论是农业类大学还是其他综合性大学,都作出积极响应,将一些涉农的学科主动结合农业和农村发展,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主体,开展着各具特色的农业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浙江省,除浙江大学(原浙江农业大学部分)和浙江农林大学外,许多高校也在部分农业科研领域占据一定的优势并显示出各自的特色,如浙江工业大学在农业机械、生物农药领域,浙江工商大学在农产品加工领域,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在农业环境科学、农业电子信息领域,中国计量学院在农业有害生物检疫领域,浙江财经学院在农林经济管理领域,浙江科技学院在农产品活性物质提取领域等。

1.3 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地位初显

国家在“九五”科技发展规划中就明确了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又进一步强调了企业在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将其作为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浙江省2004年1号文件《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把“大力鼓励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与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科技企业等联合创办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和“积极培育农业科技企业”作为加快推进农业和农村科技进步的重要措施,并指出“经省认定的农业科技企业,0参照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随后出台了《关于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认定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浙江省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建设实施意见》,并对认定的农业科技企业和企业研发中心在省级科技项目上给予倾斜,地方财政还给予一定经费资助和项目配套,激发农业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的积极性。

1.4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

农业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农业区域创新服务中心和农业高科技园区的建设构建了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浙江省自2006年开始启动建设行业科技创新平台、区域创新服务中心等条件平台,逐步构建起了具有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农业区域创新体系的框架也随之形成。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主要是立足于浙江省的农业支柱产业及区域农业块状经济,由高校、科研院所牵头,整合集聚包括地方农业科研及推广机构和企业等在内的相关创新资源,为支撑农业产业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提供研发、中试转化、检测测试和科技服务的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省财政资助建设经费1 000万元。农业区域创新服务中心是以技术经营服务为主业,面向区域内的中小企业或农户,提供各类技术服务的科技服务机构,此类机构的建设也设立了专项资金给予一定数额的经费补助。自2001年起开始建设的浙江省农业高科技园区,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区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孵化、产业催化、现代农业产业技术示范和农民技术培训的重要基地,在区域创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3

1农业科技创新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和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加快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步伐。当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背景下,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1可以有效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新农村的农业必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现代农业。传统的农业技术显然已经不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必须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提升农业发展,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来指导农业生产,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因此,只有不断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才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1.2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质量我国的农业发展体系还不完善,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因此,要解决我国当前农业生产中的问题,必须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数量,解决农业产品供需矛盾,满足市场的需求。

1.3可以有效地提高新农村建设进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主要的推进手段,把现代农业发展作为主要的发展方向,提高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当前,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业增长方式和农民增收渠道发生显著变化,一些新问题也随之产生,这对农业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必须要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提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步伐。农业科技创新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新农村建设。

1.4可以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我国农村人口众多,城乡之间差别较大,如何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农村增收、农业经济发展,保证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和谐社会,一直是社会各界探讨的热点。只有依靠科技创新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效果,才能更好地完成社会目标。没有农业科技的创新发展,就不会出现农业科研成果的运用和推广,就不可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会受到一定抑制。只有加快农业科技发展水平,提高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运用,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发展现代农村服务业,才能更好的保持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这对于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2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因素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在创新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和不足成为制约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瓶颈。

2.1财政投入力度不足充足的财政支撑可以保证我国农业科技持续有效的创新发展。然而,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方面受国家整体财力不足的影响,长期投入不足,尤其是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表现的尤为突出,农业科技创新方面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表1)。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生产的基础,虽然我国一直在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但总体而言,我国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相对偏低,农业科技研究开发经费投放总量相对不足,致使农业发展缓慢,农业科技储备不足,农业科技创新开发缺乏资金保障,科技开发缺乏后劲。同时,我国农业科技资金大部分投向了传统农业,种植业比重过大,新兴农产品的资金投入不够,这严重抑制了我国新兴农业的发展。由于我国农业科技体系发展较晚,许多农业资金很难找准市场,使在农业科技活动中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现行的农业科技投入体系限制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步伐。影响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农民增收、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当前我国农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学科结构发展不合理,科技水平和科技贡献率过低,不仅成为我国制约我国农业整体水平的瓶颈,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目前我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总体规模呈现上升态势,但我国农业科技体系建设还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没有将技术创新和创新人员的相关利益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致使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同时,农业科技创新人员较多的集中在传统种植产业,而新兴农业人才相对偏少,农产品加工人才、农业标准质量管理人才等复合型人才更是奇缺,这种技术人员缺失、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对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升级、农业产业转型是极为不利的。

2.2科技人才匮乏农业科技人才是农业科技成果的创造

者,同时也是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动者,农业科技人才是实用推广的重要技术保障,他们的数量、质量和结构水平接影响着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高低,对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农民增收、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当前我国农业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学科结构发展不合理,科技水平和科技贡献率过低,不仅成为我国制约我国农业整体水平的瓶颈,也直接影响到农民增收。目前我国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总体规模呈现上升态势,但我国农业科技体系建设还不完善,缺乏相应的激励保障机制,没有将技术创新和创新人员的相关利益有效地结合在一起,致使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流失严重。同时,农业科技创新人员较多的集中在传统种植产业,而新兴农业人才相对偏少,农产品加工人才、农业标准质量管理人才等复合型人才更是奇缺,这种技术人员缺失、学科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对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升级、农业产业转型是极为不利的。

2.3农民对新技术吸纳能力较差农民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直接载体,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农业科技知识转化的效果,决定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农村居民受教育的程度越来越高。虽然现在已经普及了义务教育,但是在农村居民中高中以上学历占比依然较低,农村居民接受现代农业科技的能力较差,技术停滞现象较为严重。同时,农村居民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支付一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农业科技培训费用。这些障碍不利于农村农业科技人才群体的形成,导致现有农业技术应用基础薄弱,以农业机械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困难,从根本上制约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

2.4农业科技管理运行机制不完善农业技术创新离不开相应的科技体制的配合,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是组织发展的重要保证。由于受传统计划体制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存在严重的条块分割、各部门管理混乱、职责定位不清等问题。许多科技研究部门的科研工作取向发生偏差,研究取向并不是面向社会,而是面向上级有关单位,将争取科研资金做为首要目标,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为“三农”发展提供服务。同时,各科研机构缺乏横向和纵向的联系、协作,造成科技力量分散,缺乏统一的组织与协调,企业与科研单位之间缺乏仃效的信息沟通,致使科研成果无法及时有效的推广和应川.不能形成相对稳定和规范的管理体制,整体优势难以发挥。

3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策略

3.1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通过科技力量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农业科技投人足一直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必须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为我国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持。要不断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体的投入体系,完善投入机制,鼓励社会各类资本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机制,满足农业发展的需求。

3.2加强科技创新队伍建设人力资源是科技创新的主要推动力量,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队伍的建设力度,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人力支持。要对现有的农业科研机构进行改革,不断完善科研机构的设置,形成覆盖全面的科研体系。要建立一支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人才队伍,不断的对现有人才进行培训,鼓励其参加学习并促进知识升级。同时,要加强人才引进力度,特别是各类复合型人才。要加强同国内外一流科研机构的联系,加强交流,通过对一些重大科研项目的开发,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要建立健全组织管理制度,加强对农业科技人才的考核力度,按照课题和成果的完成程度以及社会效益、适用效果等指标进行考评,形成公正廉明的用人机制和人才成长条件,进一步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为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成长创造有利环境。

3.3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加速农业科技转化的主要力量。因此,要不断加强对农村居民的培训力度,提升农村居民接受新科研、新成果的能力。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落实领导责任制。要成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促进农民农业科技知识的更新,对农民当前在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进行认真分析,了解问题所在。要结合我国当前农村发展的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培训措施。要创新培训方式,通过现代化的培训手段,形成功能齐全的培训新体系和灵活的运行机制。要不断整合现有农村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教育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法。这样才能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使农业科技得到更有效的推广和使用。

3.4完善农业科技体系运行机制健全农业科技组织管理运作体系,对于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不断地改革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机制,改革现有机构设置隋况,形成合理的组织机构体系。要创建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经营形式,充分发挥各类运行模式的效能,强化农业科技的开发、应用与转化力度。各级地方科研机构要加强联系,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合作机制。要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各级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推广的主导作用,支持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了解“三农”发展过程的需求,使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能够来源于实践,并能够有效地指导农业生产。同时,要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完善体系发展,不断整合各方力量,实现资源配置最大化,逐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率和运用率。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4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1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2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小于农业GDP的比重,如全国农业支出/财政支出1991~1995年为9.486,1996~2000年为8.758,2001~2002年为7.71;而农业GDP/总GDP1991~1995年为21.38;1996~2000年为18.42;2001~2002年为15.80,这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在1988~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平均增长率为-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有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2.3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2.4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3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3.1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3.2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3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3.4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在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到数量质量型、从面对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设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机制;重在社会评价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现岗位绩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以及适应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创业和深入农村第一线的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参考文献

1翟虎渠.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求是,2005(6)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5

关键词 农业 科技 创新

1 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意义

1.1 农业科技创新是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的需要

进入21世纪初,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实力的竞争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农业科学技术已成为推动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正在世界各国全面兴起。在这场新的农业科技浪潮中,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近年来都在制定实施新的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改革农业科技体制与运行机制,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抢占农业科技发展的制高点。这既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更提供了迎头赶上新的农业科技革命、实现农业科技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农业面临的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使国内市场国际化,而且使国内农业国际化。在世界农产品和贸易方面,对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农产品的需求比重会提高,对农产品卫生和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措施。

1.2 农业科技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的典型特征是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这些都依赖于农业科技的不断创新和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已成为增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于艰难的爬坡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农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只有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的调整,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经济安全。

2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

2.1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在大多数领域仍落后于发达国家10~15年,从而严重地阻碍了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近几年,我国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已经提高到了45%,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都在75%以上,德国、法国、英国等甚至达到90%,以色列也达到了90%以上,世界农业的快速发展主要是得益于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我国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也比较低,据资料显示,2000年以来,我国每年取得科技成果6 000多个,但转化率不足50%,真正形成规模的不到20%,而发达国家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已经达到80%以上。科研成果与农业需求的脱节,造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滞后。现在,新一轮农业科技革命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兴起,生物技术、基因重组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始应用于农业科研生产领域,但是对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我国目前还只是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2.2 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科技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效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对农业科研的投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用于农业科研的投资与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以上,而我国仅为0.17%~0.27%。根据《中国统计年鉴》的统计数字来看,我国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远远小于农业GDP的比重,如全国农业支出/财政支出1991~1995年为9.486,1996~2000年为8.758,2001~2002年为7.71;而农业GDP/总GDP 1991~1995年为21.38;1996~2000年为18.42;2001~2002年为15.80,这说明国家在财政上对农业发展重视不够。特别是政府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强度增长缓慢,总量不足。在1988~1999年间,我国农业科研政府投资强度平均增长率为-2.47%,投资强度平均为0.193%,1997年后有所增加,2002年达到0.339%,但2003年有下降到0.312%,还不到1981~1985年期间世界平均水平0.76%的一半,也明显低于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35%。近几年,国家对科技投入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由于现有科技经费归不同部门掌握,条块分割严重,配置比例不合理,难以集成使用;仪器设备重复购置,档次不高,浪费严重;重点实验室开发度低,难以共享。由于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条件薄弱,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科研机构设备总值仅17.35亿元,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基建投资实际完成额仅为5.55亿元,比2002年减少0.4%。

2.3 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农业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总量不足,流失严重。目前,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人员3万人,仅占职工总数的1/3;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仅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8.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人才流失严重,2003年全国农业科研机构减少人员4 806人,是新增人员的1.7倍,除了离退休人员外,人才流失占较大比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平均2 000多个农业劳动力中才有一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而发达国家平均不足400人就有1名。缺乏农业科技尖端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导致高新技术研究乏力;缺乏市场意识强、管理水平高、开拓能力大的开发型人才,导致农业科技产业化发展滞后。

2.4 农业科技体制不完善

我国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宏观管理条块分割、组织布局分散、研发层次重叠、管理效率底下、学科设置陈旧、专业单一、跨专业综合性的项目较少、研发方向与市场需求脱节,运行机制、分配机制、激励机制僵化落后,传统的农业科技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现实需要。农业科研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科研方向应当反映当前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科研与经济发展未能紧密结合,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脱节状况比较严重。这反映了在农产品短缺时期建立的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农业市场化、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形势和需要。

3 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

3.1 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科研的投入,加快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国家的科技投入要不断提高用于农业科研的比重,有关重大科技项目和攻关计划要较大幅度增加农业科研投资规模,尽快使我国农业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到1%,力争到2010年左右达到1.5%左右的世界平均水平,到2020年左右达到2%,使农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相协调。

政府在加大科技投入的同时,要改善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环境,通过体制改革深化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全社会、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新体系,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和外资流向农业高技术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把政府资金投向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巨大的重大项目。

3.2 加快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是一个系统全面的创新体系,主要任务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强化农业技术推广与服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因此,要坚持以人才使用为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科技推广为纽带,以服务“三农”为最终目的。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分为国家和区域两级体系,通过协调两级体系的关系,形成层次分明、结构优化、分工明确、有机衔接的适应现代农业科技发展需要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以知识创新为主体,以原始创新为重点,着重解决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区域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国家体系的层次性,以技术创新为主体,重大关键技术系统集成为重点,着重解决区域性、地方性农业科技创新问题。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就是要增强农业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农业重大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能力,强化优势农产品及其产业发展的科技转化应用能力。在创新模式的选择上,应确立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常规技术相结合,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相结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模式。

3.3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一是需要聚集和培养一批站在国际农业科技前沿、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的战略科学家、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力量,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精干高效的科技创新核心团队;二是实施人才目标管理,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竞争协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氛围,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单位和团队的整体绩效;三是要实施人才结构管理,建立合理的首席专家和高层次人才梯队结构,稳定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四是实施人才增量管理,建立高质量的教育培训体系和开发型的人才流动机制,增加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总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高地。

3.4 进一步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在农产品由短缺到结构性过剩、农业生产从数量型到数量质量型、从面对国内市场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转型时期,应及时调整和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需要逐步完善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机制,建立首席科学家负责制、建设跨区域、跨学科、跨专业的创新团队,积极探索以任务分工为基础,权益合理分配和资源信息共享为核心,项目为纽带的协作攻关机制;要建立人员能进能出、职称能上能下,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施展才能的选人机制;重在社会评价和业内认可的人才评价机制;体现岗位绩效,促进人才资源合理流动以及适应分级分类管理的收入分配机制;鼓励科技人员大胆创新、创业和深入农村第一线的激励机制。要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鼓励各类农科教机构和社会力量参与多元化的农技推广服务。

参考文献

1 翟虎渠.大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J].求是,2005(6)

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范文6

[论文摘要]加快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建设,农民科技知识的培训,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强农村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农业科技引进力度,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和农业资源配置调整,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

推广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本文以个人在农村实际工作经历认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是推广农业新科技,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对农业科技的信仰、提高学习和掌握农业科技知识能力,实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加快新农村建设。

一、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

加强农业科教体制改革,必须认真贯彻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精神和全国农业科学技术大会精神,加快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按照有利于科技与农业的有效结合,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有利于新农村建设的原则,合理配置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农业院校的研究力量,充分利用现有基础,集中力量从事重大农业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农业科研机构应逐步转变为科技型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技术开发机构,建立起分别承担公益性职能和经营的农技推广队伍,逐步形成国家兴办和国家扶持、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二、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队伍建设,要以实施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为依托,建成国家农业科研基地和产业综合研究中心,加强农业基础研究、重大应用技术研究和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吸引高层次的外国专家和科技精英开展合作研究,提高科技实力、人才优势和创新地位。通过学科结构和人才结构的调整,建成一支高素质的精干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三、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

加强农村干部和农民科学技术的培训,有关部门要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合格的载体。利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高、中等农业院校、成人院校、农业职业学校、农干校等各级各类农业教育培训资源,逐步建立起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健全的培训制度,为全面实施各类农民科技培训工程奠定基础。

四、加强现有农业科技成果的熟化和转化

对一些具有产业化前景的项目要进行工程化开发,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核心,以抢占市场和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为目标。在种子(种苗)、种畜禽、疫苗与兽药、农药、肥料、饲料、农产品产后加工和节水灌溉技术及设备等方面,建成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使其为推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品种、提高品质、增加效益发挥重要作用。

五、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在加强农业技术研究,开发推广的同时,必须加强农业、农村的资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如农产品下脚料的利用、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等,如不能很好的开发利用,会造垃圾,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改善会造成农民生产生活的二次污染),因此加强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强能源环保和生态环境建设。

六、加强农业技术的引进力度

按照新的引进原则,以推动农业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化及增强我国农业技术储备的前沿技术为主,以提高主要大宗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的先进实用技术为主,以促进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技术为主,加大技术引进力度。以农产品商业化、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工厂化农业为目标,加快农业高新技术及手段的引进,以提高我国农业高新技术研究能力和水平,增强科技储备和发展后劲。

七、加强科技投入和资源配置调整,为促进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条件支撑

政府既要加强对农业科教资源的宏观调控,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作用。采取新的举措,对现有农业科教资源在重点领域、方向和任务上进行有效配置和系统整合,切实推动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农业科技产业,鼓励社会、企业设立农业科技创业基金;争取金融、保险系统对农业科技投资予以倾斜,放宽农业科技贷款限制,加大农业科技风险投资力度;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争取和吸引国际组织和国外企业投资我国农业科技、教育和生态环境事业,才能有效地加快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