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范例6篇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范文1

【关键词】人才培养  培养体系  高等教育  应用型  本科院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1-0140-02 

应用型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后出现的新型高等学校,其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或基层培养一线的生产、管理和经营人才。一些新建本科院校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及社会需求,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也有相当一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不能从自身特点出发,仍沿用学术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些体系不能适应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特点,不能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本文在参考相关研究成果和分析应用型本科人才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相应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 应用型人才的特征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应用型人才应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层次性 

高等学校培养的应用型人才从高到低可分为四个层次:专业博士、专业硕士、本科、专科,分别对应技术研发创新、技术研究与设计、技术开发与应用、技术操作等工作职能。 

2.专业性 

应用型人才既有别于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又有别于传统本科院校培养的学术型人才。其培养目标定位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基础理论教育和充分的职业训练,培养运用科学知识与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具有在某一领域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成为高素质(或高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如现场工程师、技术师、执业医师、中小学教师等。 

3.应用性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鲜明的特点,理论基础比较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广,突出表现在工作方面上手快、实践能力强、应用能力强。 

4.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能力标准 

“重实践、重应用、重一线”是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能力上:(1)工程实践能力强,擅长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具体问题;(2)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强;(3)实践创新能力强。 

二 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要求做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既相对独立又融会贯通的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养成体系。 

1.理论教学体系的构建 

现阶段我国的本科高等教育,实际上是以学术型人才培养为主导的通才教育,要求学生具备比较宽厚而系统的理论功底。而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则要求学生理论基础扎实,既能满足应用研究、技术研发和操作的需要,又能满足专业应用理论学习的需要。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对应用型本科高等教育是必需的,但与学术型本科高等学校的要求又是不同的。它要求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知识更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能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型本科人才在知识结构上具有“知识面较宽,应用性较强”的特点,理论教学的设计应以“必需和适用”为度,强调知识和方法如何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如何解决实际问题,把应用性放在重要位置,注意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注意基本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考虑知识结构和实际应用的统一,处理好课程体系的相对稳定性与岗位需求多变性的关系; 

不断地把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时补充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不仅掌握比较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能了解不断发展的先进科学技术,从而培养适应能力强、应用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具有专业自身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研究不同专业的学生所需要具备的能力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这些能力的培养途径,应用能力的培养还必须借助社会资源,利用社会力量。应用型本科高等院校应把握各专业实践教学不同环节(如实验、实习、实训等)的目的,根据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情况,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组织有特色的教学形式,并且要注意利用校外教学资源,切实抓好产学研合作教育。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离不开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注意实践教学内容的实用化、一体化和特色化。(1)实践教学实用化。围绕社会、企业对应用型人才能力的要求,整合实践教学体系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如适当减少验证性和重复性实验,增加应用性实验和实训的比例等,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实践教学的课时,强化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2)实践教学内容一体化。一是实践教学内容与理论教学内容要有一致性,做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统一。二是将学生大学期间的实践教学内容作为一个统一整体来考虑,大学一、二年级: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基本能力;三年级:应用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四年级:岗位实训,重点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岗位实践能力。(3)实践教学特色化。质量强校,特色兴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动力,是专业发展的根本。应用型本科院校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根据学校各专业特点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充分利用好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打好校企合作牌,构建具有学校和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优势和专业的办学特色。

3.素质养成体系的构建 

“素质除与生俱来的一系列解剖生理特点外,还应当包括其后天习得的一系列品质。”“素质教育的素质应是以人的禀赋为基础,在环境的作用下高度内化的心理品质,并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外化为个体的行为表现。”由此可以看出,素质的养成除了个体先天的因素外,教育培养与环境是素质养成的主要要素。根据职业教育理论,职业素质是从业人员履行某类职业岗位职责所需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等要素。具体地说,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应具有的职业素质主要是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整合的结果,而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对于能力的形成与发挥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专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等构成职业素质的基本要素。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基层一线人员为己任,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因此,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时,除了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之外,还要构建素质养成体系,这样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全面性。 

大学生素质养成体系应围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来构建。该体系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养成体系、文化素质养成体系、专业素质养成体系和身心素质养成体系等。应将规范化的素质要求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注重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作用,注重科学精神的启蒙对成人、成才、创新创业精神的培育。显然,大学生素质养成体系对应的课程平台除了通识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和职业教育课程平台外,还需要素质能力拓展课程平台。我院开设的素质能力拓展课程主要有职业技能训练和创新创业训练。素质能力拓展课程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第二课堂活动,它带有一定的强制意义,但课程的具体内容因人而异,这样也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此外,素质能力拓展以学分形式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只有取得相应的素质能力拓展学分才能顺利毕业,保证素质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总之,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养成体系三大教学体系的整体构建,不仅是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内在要求,也是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发展的必然之路。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人才培养中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郑细鸣、汤凤莲.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思考[J].武夷学院学报,2013(3):70~73 

[2]钱国英、王刚、徐立清.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55~56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3]孙泽平、漆新贵、何万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的实践与探索——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J].重庆高教研究,2013(1):55~58 

[4]朱永江.新建地方工科院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范文2

Liao Liang

(School of Professional Technology,Xi'an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Xi'an 710121,China)

摘要:基于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设计思想,构建了理论实践并重的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Abstract: Based on the aims of training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of engineering, we put forward the design thought of the curriculum system with which the ability training is the main line, construct the course system which pay equal atten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It fully reached the training target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 knowledge, ability and quality for the application-orientd talents of engineering.

关键词:工程应用型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Key words: engineering application;training of talents;curriculum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9-0169-02

0引言

普通本科院校培养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定位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设计、制造、施工、运行管理等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一般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要求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在制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时,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并重,充分体现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在构建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知识体系时既要有一定的知识广度和深度,又要具有跨学科的知识视野,不仅要包括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政治理论知识、还应包括身体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培养等相关内容,以开阔工程应用型人才的视野,使之能够更好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西安邮电学院作为一所普通本科院校,近年来围绕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优化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新的课程体系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人才培养效果。

1课程体系设计思想

课程体系设计的主体思想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理论实践并重、三要素贯穿始终。

能力培养主线:本着“能力本位”的原则,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的设置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合理设置课程、实验实践环节、课外活动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创新能力、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及必要的职业能力。

理论实践并重: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增加专门的实践教学体系模块,在结构上确保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同等重要、同样完整,强化实践教学体系的完整性。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并重,将强化实践教学、系统化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理念落到了实处,充分体现了普通本科院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要求。

三要素贯穿始终:课程体系的设计以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整体优化为基础,全面实施文化传承与创造相结合、人文精神与科学素养相结合、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选课,努力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等方面得到协调发展。确保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养成这三个人才培养要素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

2面向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计

面向我校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我们进行了课程体系的重新设计,如图1所示。课程体系由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三部分组成。同时,以能力为主线分别构建了公共基础平台、学科基础平台、专业平台的三层次平台,每层次平台下,在理论教学体系及实践教学体系中按照知识、能力、素质的不同要求构建了多个课程模块,形成了平台――模块化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提高人才适应能力,凸显工程应用型特色。

2.1 理论教学体系本着“基础牢固、支柱坚实、体现专业特色”的方针,将全部课程分为三个平台:

2.1.1 公共基础平台:此平台面向所有专业开设,包括学生都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理论和技能,此平台约占课内总学时的50%左右。公共基础课平台的课程设置强调基础性,即强化基础,拓宽知识面。坚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宽广的知识面是创新的“基石”,所以公共基础课程平台中,不仅加强了对政治理论、英语、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的学习;还设置了相当数量的跨学科选修课、素质拓展类选修课,鼓励学生交叉选课,构建有特色的知识结构。

2.1.2 学科基础平台:是指学生必须掌握的本学科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约占课内总学时的25%左右,学科基础课平台的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强调应用性。我们坚持以一级学科门类组织教学,加强学科内容的系统性和内在的联系,促使学生打下较为坚实的学科基础,在关键技术类课程设置方面,按照技术发展方向设置相应模块,着重培养学生应用研究、应用开发和应用设计能力;在理论教学和工程技术训练中,突出“学以致用”;在教学模式上采取强化基础,加强应用,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和开发能力。

2.1.3 专业平台:为加深专业基础和拓宽专业技能的课程,此平台课程共约占课内总学时的25%左右。在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基础上,专业课的设置注重突出实践性。由于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承担的实际工程技术方面的具体任务与专业课的学习有最直接的关系,因此专业课的设置就必然要强调实践性,其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注重专业技能的训练。

2.2 实践教学体系按照普通工科院校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构建了“工程教学与工程训练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思想指导,“目标导向层次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该体系由3个层次组成,如图2所示。

第一层次为基础实践教学层。以培养学生掌握公共基础实践知识、通用实验工具,认知基本实验现象,增强基本实验能力为主要目的的环节,含公共及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实验及认识实习等,面向低年级学生开设。

第二层次为学科、专业基础实践教学层。以学生所学的学科、专业理论为基础,以掌握学科、专业基本实验、工程工具,认知学科、专业基本实验现象、实验原理,培养专业的工程实践基本能力,训练分析与解决具体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专业实践环节,含学科基础及专业课实验、课程设计、开放设计型实验等,面向二、三年级学生开设。

第三层次为专业综合创新实践教学层。以培养学生综合的工程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为主要目的,含综合课程设计、科研开发训练、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学科竞赛训练、开放创新实验等,面向三、四年级开放。

2.3 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为全面提高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质,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课内完成必修、选修课、实践环节学分外,还必须获取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学分方能毕业,课外学分包括:

2.3.1 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旨在培育和发挥大学生的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和倡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学术研究等各项科技竞赛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创新中增长才干、提高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内容有:面向低年级学生开展电子产品、机电产品小制作,简单的计算机程序开发,硬件维护等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性认识提高动手能力;在高年级有一定科研能力的学生中开展科技创新研究项目,参与实验室建设,培养科研骨干和技术开发人才,同时为课程设计、毕业实习与设计做前期基础性工作;针对各类科技竞赛、技能大赛等开展的重点课题研究和课程培训;科技发明与专利;发表学术论文等。

2.3.2 校园文化及社团活动:主要指在课外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素质,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完善智能结构,全面成长成才。校园文化及社团活动包含: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等。

2.3.3 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勤工助学活动,志愿者活动等。

3结语

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设计中,本着“能力本位”的原则,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课外科技与实践活动的设置均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按照“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并重”的思路,增加了实践教学模块,系统化设计实践教学体系;遵循“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规律,增加了课外学分的培养要求,开设了跨学科、素质拓展系列选修课,充分体现了素质培养的需求。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素质的养成这三个人才培养要素在新课程体系中得到充分体现。

参考文献:

[1]夏建国,刘晓保.应用型本科教育:背景与实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7,(03).

[2]鲍洁,梁燕.应用性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8,(05).

[3]章跃,朱永江.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及其人才培养模式建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07).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范文3

构建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体系,首要和关键的一步就是教学思想和观念的更新。教育观念是教师关于教学的基本观点和理论的统称。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念,就有什么样的素质教育。教育观念不同,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就不同。教育观念先进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新人才培养能否成功。构建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体系,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思想意识。坚持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学生首创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是体现创新精神的主体。教师对学生除传授专业知识外,还要加强其思想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培养学生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的思想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其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互联网时代,青年学生思想开放,乐于接受新鲜事物,但有的往往对我国的历史和国情不甚了解,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和优越性认识不足,看问题难免存在片面之处。同时,有的学生个性较脆弱,抗挫折能力差,容易走极端。为此,教育工作者应深刻认识到,构建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体系,首要任务就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学会做人。教师可从实际出发,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如组织学生帮助身边家境较困难的学生、发动学生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帮助残疾人和特困老人等,逐渐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乐于助人的思想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通过开展磨难教育,如以班、系为单位组织学生到部队、训练营地接受军训,到农村参加艰苦劳动等,锻炼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学生遵守纪律、艰苦奋斗、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品格与意志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按照学生的不同情况,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行为习惯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创新成为学生自觉自主的行为。

构建文化育人的教育观念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文化素质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最佳、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爱好与特长,教育不能只重视少数学生,而应当因材施教,重视每个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和创新能力。从这个角度讲,教育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不应把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重点就是要探索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贯穿创新理念,抓住学生心理特点,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要使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个性能得到充分发挥,实现学与思、知与行相结合。要因材施教,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只有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才能,才能把提高学生文化科学素质落到实处,实现变继承教育为创造教育、变客体教育为主体教育、变补短教育为扬长教育、变君子教育为动手教育。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范文4

【关键词】人才;教学保障;模式创新

教学保障,是指院校为满足各种教学活动的物质需要而采取的整套措施的总称,是组织实施教学活动的重要条件,是教学领导和管理工作的组成部分,是院校教育训练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完成教育训练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保障必须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和现代教育技术加速院校人才培养,加强院校信息化保障建设,努力提高教学信息化保障能力。

一、正确把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树立教学保障工作新观念

(一)树立教学创新保障观念。创新是教学保障向前迈进的原动力,是教学保障改革的永恒主题,也是实施新思想、新方法、新观点、新模式的衍生地。实践证明:军队院校的教学保障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从它的产生发展来看,科学越是发达,技术越是先进,其地位就越重要。要适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对通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就必须使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为特征的教学内容编入教材,走进课堂,渗透到头脑,融入到言行,贯穿到实际工作,落实到本职岗位,这就意味着要将先进的通信装备及训练模拟器材投入教学,建立起与之配套的现代化的教学实习场所,但在强调先进性的同时,必须兼顾本,树立教学保障创新意识,处理好先进性与适用性的关系。

(二)树立教学保障改革观念。改革要先改造思想,创新要先转变观念。当前,有的同志对在教学保障工作中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使教学保障工作与院校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缺乏足够的认识,满足于工作老一套、凭经验办事情搞建设;有的同志工作标准不高,认为只要把教学场地、教学设备保障好就行,没有必要搞什么信息化建设;等等。

(三)树立全员教学保障观念。院校调整改革,人才培养目标也随之转变。教学保障工作涉及面更广,任务也更加繁重,尤其是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等教学活动场所,设备使用率提高,维修维护工作量增大,单靠教保部门管理人员很难完成,必须树立全员一体化保障观念,发挥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发动全院教员、学员都参与到教学保障工作中来。同时,也要求更好地发挥教学保障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统筹规划学院教学保障条件建设。

二、正确把握体系建设的艰巨性,探索教学保障工作新思路

更新完善现有的教学保障体系,应符合信息化环境特点,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其内容主要包括:完善综合教学保障体系、构建技术保障体系、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创新实验教学手段体系等。

(一)完善综合教学保障体系。着眼未来发展特点,从实际需求出发,结合院校转型后的实际情况,建立系统化保障、高技术保障和高效益保障等现代化综合保障,以适应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保障体系。一是要充分发挥院校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树立人才培养综合保障意识,统筹规划院校教学保障条件建设;二是构建贴近装备、贴近实战、系统综合、资源共享、运行高效、指技工合一,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实验教学平台,适应应急作战思想和新战法、新训法的需要;三是要集中财力和物力,建设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的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训练场地;四是结合学院转型后的特点,根据学科发展和研究方向,知识和技术创新要求,在教学条件建设中,使初级指挥类实验室建设体现鲜明的指挥特色,工程技术类实验室建设体现出研究型和多学科综合的特色,为人才培养提供一流的符合作战指挥需求的实验条件。

(二)构建技术保障体系。为适应教学保障任务,对院校教育训练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将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因此,应加速院校现代化教学工程建设进程,推动教学保障内容、范围和形式的改革。一是要努力提高院校教育训练信息化水平。二是要加速提高教学保障信息化水平。

(三)丰富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包括基础理论实验和武器装备应用实验。从内容设置到教学环境必须突出人才培养特色。一是根据信息化战争对高层次人才能力素质的需求,论证教学保障方案,构建本科、硕士层次实验教学内容,包括工程技术原理、装备系统的基本操作、新训法和新战法的验证,以实装和模拟系统进行综合集成为保障手段。同时,将装备作为实验教学手段的“延伸单元”;二是紧贴需求,主动与部队加强联系,及时掌握装备和技术实际,积极承担技术保障和各类人才培训任务,建立满足院校和部队训练需求的实验教学基地;三是优化调整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编写一批符合当前部队建设需要的教材。

三、正确把握体系建设的复杂性,更新教学保障工作新条件

(一)教学保障体系建设的依据是未来发展需求。 “采取超常措施,加紧人才培养,争夺人才竞争的主动权和制高点”。要实现这些目标,显然不能仅仅依靠以“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为标志的落后教学手段,也不能仅仅依靠单纯的理论讲授和老观念、老理论、老经验来搞建设和保障,必须广泛运用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积极开展高新技术含量高的教学实践活动,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武装教员、学员和管理人员队伍,把传统“粗放型”教学保障转变为“集约型”教学保障,加速实现适时、适地、适量的精确保障。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范文5

工商管理专业是研究盈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规律以及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的科学,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学生只有在毕业时具有综合应用知识能力、复合创新能力、开拓创业精神,才能满足就业单位的需求,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本文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从通识教育、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师资培养以及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五个方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进行解读。

一、通识教育

应用型人才所必备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不仅要以良好的专业教育为前提,还需要良好通识教育的奠基[1]。所谓通识教育是一种古典的、文学和科学的、尽可能综合的教育,它是学生进行任何专业学习的准备,为使学生在专业学习之前对知识的总体状况有一个综合的、全面的了解[1]。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面向人、事务的管理,因此,高等学校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而且要着重加强通识教育,从管理心理学、管理沟通、企业家精神与企业成长、变革管理、商业伦理与社会责任等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知自然人文,知古今之事,博学多识、通权达变、通情达理等兼备多种才能的人。首先,在通识教学有关课程的开设上应重点强调质量,注意对课程内容的挖掘,突出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坚持“博学与精专相统一的个性化素质教育”原则,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实际跨学科、跨专业自由选课,充分发展个性,做到博学多识。鼓励学生从难、从严、从自己实际出发自主选课,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全面提高其素质。其次,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根据学校的师资情况,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以及艺术领域选择适当的深度和高度设置一些课程,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最后,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倾向和人才培养的专业教育及其专业能力等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相应的生活环境和实践经历中进行体验与感悟。通识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体现了不同大学在学生基本素养上的培养特色,而专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识教育要与专业教育有机结合,二者互为补充,才能为学生打下广博的通识基础,使之成为高级管理人才。

二、理论教学

理论知识既是人类长期实践积累的成果,又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更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石。理论教学课程体系的优化与完善,是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质量的关键环节[2]。可以说,理论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基础。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高级管理人才,因此,理论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的培养。一是要改变过去那种脱离实际、单纯的知识灌输性的教学方法,代之以展开基于能力导向的课程理论教学方法,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要转变教师、学生角色,使学生占主导地位,教师起引导作用,要创造多种机会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工商管理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素养;二是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时,必须做到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条理清楚,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逻辑分析、归纳等思维能力以及运用课本上的专业理论去解决工商管理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1];三是课堂教学要采用丰富、灵活、互动方式,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制订适合本专业的应用型教学方法;四是对教材的讲解不需要面面俱到,可以以项目、专题、问题等形式有侧重点的选讲,以学生自学为主,要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使用已学知识,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并能灵活应用各种知识;五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专业理论与实务、案例分析相结合,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充分利用管理咨询公司、职业资格鉴定中心、行业协会等外部力量,积极开展实践教学,加强与市属政府管理机构的联络,从而为工商管理人才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六是要引入企业和职业培训内容,增加企业实际案例和学科专业前沿信息,教学内容要综合化,要根据培养目标,调整工商管理专业的知识结构,重点培养学生的表达与沟通技巧,以提高其管理素养与沟通能力。

三、实践教学

教育部工商管理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工商管理专业(本科)育人指南》(草案),将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分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案例教学和创业教学,并将理论教学之外的四类归为实践性教学[3]。实践教学内容涉及非常广泛,它可以指课程实验、课堂讨论、第二课堂、课程设计、科技创新、社会调查、思想政治社会实践、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体制健康训练、军训等方式,是一种以学生为学习和参与主体的学习方式[4]。实践性教学是结合实际的学习,是动态的学习,是创造知识的学习。建立完善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为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而建构[4]。而一直以来,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都是从属地位,相关的管理经验非常匮乏。工商管理专业的特点适合于探究学习,学生面临的问题大多来自实践,且具有非程序化问题的特点,仅限于课堂讲授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实际应用的需要。因此,尽快建立一个完备、协调、具有明确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可以明确学生学习的方向和标准,帮助其在知识、能力、素养上获得提高。一是要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制订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注意校内实验实训、校外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使理论教学和职业实践相互贯通。根据职业需求设计人才培养计划,将一些专业岗位群所必备的技术能力和基本素质进行一一分解,在强化专业基础、注重素质教育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同时,通过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协调发展。二是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可以借鉴职业技能鉴定的做法,对课程模块进行整合与优化。根据专业的不同可以在二、三年级开设营销师、人力资源管理师、物流师及其他通用能力等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并根据这些职业资格要求重点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将职业技能鉴定与实践实训教学相互融合,注重实训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相互衔接,从而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学生可以先完成理论课的学习取得相应的学分,再根据实践性教学体系完成实训,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和考试,最后可以将该考试成绩作为实训成绩[5]。三是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以实验室为主课堂,设计开发企业经营决策模拟实验室,在课程中模拟企业采购、生产、销售、会计、财务、经营决策等业务,以提高学生的实际经营、管理决策知识的运用能力。要结合区域实际,经常开展工商管理教学科研的交流研讨和案例分析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成为具有工商管理知识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四是要在校外建立实践基地,加强与企业家、重点企业的合作和联系,鼓励企业参与高校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共同建立实验室。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和实践指导,学校也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智力资源,为企业提供职工培训、咨询等专业服务。同时,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制订招生计划,实现定单式培养,定单培养的学生,可以随时到企业上岗实践[6]。学生可以在企业要求的岗位实习,参与到生产制造活动中去,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并与毕业论文、实践实习课程相结合,最终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给予考核鉴定。在实践活动中,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通过自主规划项目,学生可强化自主意志、理论修养和科学素质,凝练出稳定的专业品质和创新能力[7]。

四、师资培养

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凸显人才的应用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即要具有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双师型”教师是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直接保证。“双师型”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教师的能力和素养外,还应具有高尚的行业职业道德、广博的职业素养、精深的经济素养、恰当的社会交往和组织协调能力、高超的管理能力和良好的创新能力以及适应能力[8]。因此,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解决学生就业难的关键。一是要注重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能力。学校和院系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为教师提供专业实践的机会和条件,保证教学紧密联系工作现场和专业实践。鼓励教师定期到校外实习基地学习实践性教学方法,并让其承担一定的项目任务,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育发展方式,使教师在实践中掌握技术要领,提升专业技能,以满足经济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要的发展目标。或者直接从相关企业去聘请相关课程实践能力强的资深专业人士作为兼职教师,主要承担实践教学任务[9]。二是要创新培养培训模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学校可以利用假期举办专业教师技能校本培训,遴选优秀的教师担任培训教学工作,教师之间互相切磋教学方法和操作技能,以共同提高教学能力。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选派教师赴国外留学、进修或访学,实现对外合作,形式上由“输入型”向“输出型”转变,内容上由“被动接受型”向“主动获取型”转变,机制上由“供给导向型”向“需求导向型”转变。通过中外合作培训,扩大高等学校教师的视野,同时对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感性的理解和认识,也促进了教学理念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范文6

[摘要]2013年9月全国28所高校网络与新媒体专业首届本科招生,作为新闻与传播学科特设专业与新闻学、传播学等并列二级专业门类,2014年,开设新专业的高校增加至48所,从行业影响到教育热点,围绕新专业的人才讨论多元分化,如何构建与人才市场相适应的核心能力体系,设计具有学科普适性又兼具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直接影响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成效。本文作者通过全国范围的行业调研,选择高校培养计划作为样本研究,从培养定位和课程体系的宏观设置两个层面,探索构建具有前沿性和科学性的培养体系,真正实现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

关键词 ]新媒体 人才培养 体系

2009年1月,宁波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新闻部正式成立,相继南都全媒体集群组建成立。2012年3月,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广电总局职责整合,组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2年底,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成为教育部审批同意设置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新专业。

新闻行业与教育的不断改革前行,也激发了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的全面思考。当前,我国新闻人才培养环境与趋向也在不断演变,主要表现为:(1)信息行业的迅猛发展催生众多领域急需专业化人才;(2)媒体行业的融合发展对复合型的新闻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3)传统媒体对新闻内容的生存更加注重专业、深度,调查记者、数据分析师等人才需求热;(4)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已成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支撑。

2013年,以暨南大学为代表的全国28所高等院校首批招收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本科学生,2014年这一数据加大到48所。面对传媒融合发展的需求及人才竞争的白热化,构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的体系迫在眉睫。然而当前该新专业国内尚无完善的教学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是基于传统新闻传播学科的延伸和嫁接,是培养传统新闻人才的数字化应用?还是培养技术人才的新闻业务素养?亦或是其他的创新模式?本文将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体系两大方面来解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建构。

一、人才培养定位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科归属于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上与新闻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等专业并列,人才培养的体系构建既要有学科的统一性,也要有专业的差异性。

进入互联网时代,传媒的数字化发展日新月异,目前普遍认同的主要趋向有:多适配、多媒体、全天候、即时、互动、社交化、位置;围绕专业能力的需求主要包括:新闻基本功、全媒体传播技能、网络舆情研究能力、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策划创意、团队协作能力、工具应用能力:围绕人才培养的

关键词 主要有:内容、渠道、技术、产品、互联网思维。

从发展趋势、能力需求和人才培养三个维度可以归纳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1)培养掌握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知识的复合型人才:(2)培养基于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的全媒体传播人才;(3)培养熟悉互联网核心应用的网络与新媒体创新人才。

具体培养规格要求分解为五个层面:

(1)掌握网络与新媒体领域所涉及新闻学、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基本理论。

(2)具备网络与新媒体的专业视野及敏锐的观察力,掌握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和新兴媒介的发展特点,通晓信息传播的技术原理。

(3)具备交互、体验、服务等众多类型信息产品的内容策划、设计,并熟练掌握网络与新媒体信息制作的基本技能。

(4)了解网络与新媒体相关的政策与法规,掌握科学的社会调查方法,具备娴熟、练达的社会活动能力。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二、课程体系

互联网发展对高校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影响与日俱增,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加速融合。人才培养从传统的内容主体逐渐向复合型转变。技术素养成为未来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多数高校新闻传播学院(系)的网络传播或新媒体等相似专业的课程设置都向“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的方向发展,以实现培养综合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的目标,但在主干课程或专业课程设置的实际操作中却各有侧重,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一是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主,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种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为代表:二是以互联网应用和技能训练为主,传统新闻学训练为辅,这种模式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网络传播专业为代表;三是以传播学训练为主,以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这种模式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为代表。这三种模式具有代表性,同时也隐藏着在人才培养方面不同价值取向的冲突:选择传统新闻学的价值取向还是传播学经验学派的价值取向;以新闻传播基础训练为主,还是以网络传播应用技能训练为主;是突出网络传播信息内容层面,还是侧重网络传播技术层面。

(一)课程分析。

本文研究选取了全国首批开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28所院校,就新专业申报表中主干课程一栏进行了统计分析,排名前10课程/次如(图表1)

通过图表分析,28所院校全部开设了《传播学概论》基础理论课程,对网页设计、网络动画等计算机技能均比较重视,排名前10的课程中,网络与新媒体实务相关的多达5门,理论课程2门,传统媒体实务2门。研究表明,新专业的课程体系主要以传统新闻与新媒体融合为理论依据,以传统新闻与传播实务为基础,以网络与新媒体实务为能力培养的重要内容,包括计算机技术应用与新媒体传播、运营实务等。

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院长李怀亮认为,新媒体专业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理科、工科、文学、艺术、经济与管理等多个学科门类。张芹、黄宏在《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一文中归纳指出,新媒体的媒介特征及产业属性决定了新媒体专业设置主要由三大学科群构成,即传播学、信息科学和传媒经济学三大学科群;还须三大技术支撑,即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和传感技术。

归纳28所高校三大学科群主要开设的课程包括:

传播学科:传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写作、网络传播概论、网络伦理学、新闻法规与传媒规制、新媒体与社会、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编辑等。

信息学科:计算机网络原理与实务、平面设计、数字信息处理、网络信息检索与利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信息编辑、网络传播技术、数字出版及技术等。

传媒经济学科:传媒经济学、新媒体经营与管理、网络运营、网络广告学、网络营销学、电子商务概论、网站策划与建设、新媒体产品设计等。

根据课程涵盖的内容及课程名称

关键词 提取门类,排前5名的依次为技术类(包含基础技术和应用技术)、概论(包含传统与网络新媒体)、网页设计(包括网页与网站)、编辑类(包含传统编辑与网络编辑)及广告,其中技术类、基础理论的课程每所学校开设门次接近2门,对技术和理论学习的认可度非常高,广告与营销方面也有49次开课次,对市场运作能力也非常看重。如(图表2)

(二)课程体系设计。

根据28所院校的主干课程分析,构建核心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可以从三大层面设计,分别是专业理论(包括传统新闻、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应用(包括数学、计算机及通讯)和传媒实务(包括传统媒体实务、新媒体传播实务、市场运营与管理)。

1.专业理论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作为全新的特设专业,基于完整专业体系的建立,理论部分与实践(务)部分是相辅相成的两大支柱,且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不可缺少的充分必要条件,而且两者密不可分、相互补充、相互影响。理论体系以新闻传播学基础理论为一致性原则,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理论为创新构建,其专业理论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主要包含两个层面:

(1)以专业主干课程为主体,构建专业理论的纵深,主要课程包括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中外新闻史、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网络传播概论、融合新闻学、新媒体与社会、网络伦理与法规、网络与新媒体研究方法等;

(2)以专业选修课程为补充,丰富专业理论的延伸,主要课程包括西方网络与新媒体理论、数字出版导论、网络与新媒体经典案例等。选修课程根据各高校师资的具体情况,其设计思路也可以不尽相同。

2.技术应用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作为典型的文理交叉型专业,其技术应用的学习和实践是关键,结合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可以开设数学基础、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多门课程,构成较为连贯的技术应用体系。体系设计的目标是:掌握计算机学科的基础技术。熟练运用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技术。

(1)以大数据应用为方向,构建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为特色的技术应用,主要课程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数据挖掘与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等;

(2)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主体,夯实学生的技术素养,主要课程包括:C语言、网页设计、网站设计、数据库应用、网络与新媒体技术、平面设计、多媒体设计、网络动画、网络安全技术等。

3.传媒实务体系及其课程设计。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核心特色在于实务体系的交叉,通过多元化实务的体系设计构建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课程设计的目标是:掌握网络与新媒体行业所需的基本业务,能够独立进行全媒体新闻传播,主要包括采编实务、运营与管理实务以及其他实务能力。

(1)以传统新闻实务为基础,培养学生扎实的新闻基础业务,课程主要包括: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新闻摄影、电视摄像与编辑等:

(2)以网络与新媒体实务为主体,与行业发展需求为目标,培养学生全面的专业动手能力,课程主要包括:全媒体新闻采写、网络编辑与策划、网络与新媒体评论、网络与新媒体用户分析、网络舆情监测等:

(3)以互联网思维为基本思路,以传媒经济为主要延伸,课程主要包括:市场营销学、网络营销学、电子商务实务、互联网产品设计、网络与新媒体广告等。

(4)以集中实践为形式,加大实践和实习的培养力度。若以180四年总学分制计算,实践、实习的周数应在20周左右(不包含毕业论文、设计)。

结语: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立足与发展至关重要,它关系专业的学科立足,关系人才培养的效果,关系专业的未来发展,新媒体发展的不确定因素远远超出学界和行业的预期想象,因时制宜的人才培养定位,不断创新改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将是网络与新媒体人才培养体系的核心思想。

参考文献:

[1]余红:《李婷我国网络与新媒体人才求调研与专业培养》,《现代传播》2014第2期

[2]朱旭辉:《网络与新媒体学科发展路径的探析》,《编辑学刊》2013年第6期

[3]安金伟:《网络传播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2

[4]张芹、黄宏:《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传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5]张运香、李川汇、金升灿:《论高校新媒体人才的培养策略》,《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