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背景的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

数字经济背景的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

[摘要]在新时代数字经济背景下,信息技术在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改革创新经管类课程教学方法为视角,通过剖析当前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举措,优化经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考核体系,重构、完善经管类专业课程内容,注重案例和小组讨论教学,强化课程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以提高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数字经济;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改革;人才培养

在当前我国数字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就使得高校要适应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需求,为国家和社会发展培养出高素质创新人才。经管类专业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以适应国家发展所需,优化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方法和理念是提高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创新人才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重点以改革创新经管类专业的课程教学方法为视角,通过发现、总结现阶段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丰富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的形式及手段,增强教学效果和质量,旨在全面促进我国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提高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经管类专业教学评价考核方式单一化

教学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和根本,健全、良好的教学评价考核方式能够为专业人才培养效果和质量的科学监测提供重要的保障支撑。在经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评价考核方式呈现单一化的特征,不利于促进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以及学生的全面发展。简单依据学生的平时考勤情况和期末试卷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这种传统的教学评价考核方式在培养学生互动交流、积极思考以及主动学习能力方面,不能全面反映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能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等。

(二)传统教学方式与专业课课时安排有待调整

在现阶段经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一些普通高校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专业课课时安排需要进一步优化。传统教学方式未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方面有待进步。在专业课课时的安排方面,一些普通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总体的课时量偏少,专业课程学习时间有待提升。

(三)专业课程教学理论联系实践有待加强

部分高校经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以及教学整体安排与学生社会实践课时的安排时间总体过少。教师在教学中更多注重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传授与讲解,学生的社会实践水平和能力未能在教学环节得以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与锻炼。

二、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新举措

(一)优化经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考核体系

为了全面考量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高校需要进一步改革、优化教学评价考核方式,使得经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考核方式具有综合性和多元化特征。在经管类专业的一些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评价考核不仅需要包括平时的考勤成绩和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还应加入考核课堂讨论与交流、课程论文、课程创新设计等内容,丰富课程评价考核的内容,对学生的评价考核更加全面,重点体现出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以及创新能力的考核。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效能,有效搜集、观测并实时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一系列相关信息,不断优化经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评价考核方法和体系。通过采取多元化的教学评价考核方式,可以督促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到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对现实问题的分析、认识理解能力,经管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得到了培养,创新能力也得以大幅度提升。

(二)重构、完善经管类专业课程内容

在部分经管类专业课程中,一些内容使用的基本原理存在重叠的现象,但由于教材中将这些内容安排在不同章节里,这不利于学生对基本原理内容的拓展学习和关联理解,可以尝试将课程中含有相同基本原理的部分内容进行合理重构、整合,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提高教学效果。以《管理经济学》这一门专业基础课为例,老师在讲解市场结构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常见四种市场结构所利用的利润最大化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即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因此,在进行第一种市场结构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将其他三种市场结构与第一种市场结构的部分相关内容进行整合,使得学生在学习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这一利润最大化基本原理时,对常见的四种市场结构均进行了应用和学习,提高了这一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经管类专业的有些课程中公式和图形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感到枯燥,而且课程中很多图形由多个小图形叠加在一起,整个图形显得非常复杂并且是静态的,学生看到这些复杂图形后,往往表示难以理解。这就需要老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专业课程内容中的一些复杂的图形进行不断分解,变静态图形为动态图形,在课程上充分演示这些复杂图形的动态形成过程,由易到难,先让学生理解简单的若干小图形,在此基础上,通过逐渐添加新的小图形方式,帮助学生一步步理解每一个小图形的含义,最终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一个复杂图形的形成过程,加深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论知识的理解。此外,一些专业课程的教材上对复杂图形解释内容较少,老师还需要增加对复杂图形的解释和详细阐述,并合理利用案例教学以进行辅助说明,丰富、完善课程内容,让经管类专业学生能够真正理解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提高经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以及创新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注重案例和小组讨论教学

一些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较多,学生在上课时可能会感觉到理论知识比较枯燥,老师在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到教学和学习效果。案例分析是将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理解的重要体现,通过列举经管类专业课程的相关经典或者前沿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此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能够使用理论知识对现实中的经济现象进行解释。在经管类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尝试以引入案例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结合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对现实中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教学效果。结合当前的数字经济背景,在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灵活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加小组讨论教学环节。建议可以尝试采取小组讨论方式:首先,班级的所有学生进行组队,形成若干小组,即学习团队,为了尽量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存在,要求每一学习团队中的学生人数不能过多;其次,学习团队通过线上线下形式围绕课前选择的课程相关话题进行分工、合作,这些话题可以由老师划定范围,学习团队在此范围内进行自由选择;最后,由学习团队内部推荐的一位同学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汇报,在此过程中,学习团队中的其他同学可以对汇报内容予以补充、完善,汇报的同学可随时对班级的其他同学进行随机提问,在课堂上形成充分互动与有效交流的良好学习氛围。通过采取案例和小组讨论教学方式,发挥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整个班级和学习团队内部每位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使得学生逐渐形成了较强的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具有团队和集体荣誉感,不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和创新精神,着力提高新时代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四)强化课程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

在经管类专业的教学过程中,高校教师不仅需要注重对专业课程知识进行深入、详细的讲解,让学生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要大力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应用与社会实践能力。一般来说,高校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一是强化课程实验实训,完善经管类实验室建设条件和环境,不断增加经管类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课时,并加强对专业教师以及学生实验实训能力的专业培训,提高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效果,在教室内锻炼和提升学生对所学专业课程知识的应用能力;二是深入推动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高校通过与相关企业进行对接与合作交流,为学生的社会实践创造良好条件。高校可以定期专门组织学生去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实习,带领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社会实践锻炼,进而通过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的方式提升经管类专业学生对专业课程知识的应用和社会实践能力,以进一步提高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三、小结

在新时代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教师需要充分应用信息技术,发挥信息技术在经管类专业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改革当前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加深学生对经管类专业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和理解。同时,在教学中要注重提高经管类专业学生课程学习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能,让学生在更大程度上融入课程教学中,使得学生成为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主体,不断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全面促进经管类创新人才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作者:丁玉龙 单位:安庆师范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