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专业培训范例

安全专业培训

安全专业培训范文1

关键词:骨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优化策略;护患沟通

0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其中临床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疾病治疗质量[1]。骨外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和专业水平对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影响,但是护理人员在工作实践也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对于这些不安全因素,需要结合护理实践情况,研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优化护理结局。关于骨外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相关优化策略均需要综合临床实践展开研究与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进行临床工作的护理人员共40名,其中男性12名,女性28名,年龄24~37岁,平均(33.8±2.1)岁,工作经验1~5年,平均(2.8±1.3)年。对护理人员的基本资料进行分析,资料记录无缺陷问题,记录内容完整且真实、准确,将40名护理人员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研究对象,并按照工作时间的不同将其平均划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0名。对照组男性5名,女性15名,年龄24~28岁,平均(26.3±0.2)岁,工作经验1~2年,平均(1.8±0.2)年;实验组中男性7名,女性13名,年龄29~37岁,平均(34.2±2.2)岁,工作经验3~5年,平均(3.4±0.2)年。两组护理人员的性别、年龄、工作经验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对本次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和实验组护理人员均分配在骨外科护理工作中,对科室骨近端粉碎性骨折90例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工作[2]。护理结束后,对患者进行调查问卷,对两组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态度、护理操作规范性、沟通交流水平、护理设备运行状况、护理效果等基本工作方面进行满意度调查。对护理人员在骨外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统计,客观评价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并针对护理不安全因素研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方法[3]。

1.3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患者对两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情况,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评分采用百分制,护理满意90~100分;护理较满意80~89分;护理不满意≤79分。护理总满意度=满意率+较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文本数据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骨外科90例患者对对照组护理人员护理满意45例、较满意31例、不满意14例,总满意度84.4%;患者对实验组护理人员护理满意56例、较满意30例、不满意4例,总满意度95.6%。患者对实验组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实验结果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骨外科患者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经常容易发生坠床、跌倒和褥疮等不安全事件,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中需要对其进行优质、全面护理,减少相关事件的发生[4]。骨外科患者病情严重或身体状况较差,发生不安全事件的概率就较大,护理人员没有及时对其进行骨折外固定,会形成严重的工作缺失。骨外科患者病因、病情复杂,护理人员在工作实践中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在输液、用药中没有严格检查核对,会导致错用、多用、少用药物,继而给患者带来安全风险。还有一些护理人员缺少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对于用药资料和药品说明没有仔细阅读,导致错误输液或伤口处理不当,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还有护理人员未执行无菌操作,使患者感染。护理人员工作经历少、护理经验不丰富会加大护理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医院和科室协作,组织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活动[5]。在专业培训中,护理人员加强对护理知识和操作方法的学习,掌握护理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使护理操作更加规范、合理,使护理工作更加符合患者需求。医院内部建立专门的考核检查和奖惩激励制度,对骨外科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对护理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增强护理人员责任意识。骨外科护理风险在各个工作环节均存在,科室内部可安排经验丰富、资历较老的护理人员带领年轻护理人员学习,形成双向、互动、交流式学习,整体性的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喻兰,宋晓霞,吕欣畔.临床护理路径在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5):218-220.

[2]赵亚文.健康教育对骨外科护理质量的影响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36):7185,7188.

[3]沈宏儿.骨外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优化策略[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6,36(6):787-788.

[4]王兵.骨外科临床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5):291-292.

安全专业培训范文2

关键词:民营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相关因素;策略

当前我国民营医院在开展护理安全管理活动时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民营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也对民营医院的声誉形成了不良影响[1]。为此,分析影响民营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1民营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相关因素

1.1医院方面的影响因素

民营医院的管理体系中,医院的管理意识、能力与措施直接影响到医院护理安全管理水平[2]。医院的影响因素表现为:第一,民营医院对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视性不足。民营医院对于设计护理安全管理的细节内容缺乏重视。第二,缺乏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各项护理活动高效、安全开展的基础,但是,目前多数民营医院缺乏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从而难以在医院内部形成完善的护理安全管理体系。第三,缺乏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专业教育。目前,民营医院从经营效益、培训成本等多因素的考虑,在实践中没有或较少开展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管理培训,从而降低了护理人员的专业安全管理知识。

1.2护理人员方面的影响因素

在制约民营医院护理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众多因素中,护理人员的自身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护理人员自身因素表现为:第一,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不足。当前,民营医院护理人员对于护理安全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要性认知意识,这就使得护理人员在实际的护理工作开展中容易出现安全事故。第二,护理工作强度大,使得护理人员在护理安全管理上"力不从心"。当前,民营医院为降低运营成本,在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安排上均较大,这就使得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负荷的状态,从而使得其在工作中无法有效开展护理安全管理。第三,专业技能不足。部分护理人员由于缺乏较高的专业技能,从而导致在护理服务中难以做到较为优质的管理,从而导致护理安全管理水平低下。

1.3患者方面的影响因素

在导致民营医院护理安全风险发生的各项因素中,来自患者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视。患者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现为: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嘱咐不遵守,在治疗期间根据个人的主观思考而做出相关不利于护理安全的事件。例如,患者不遵照护士的嘱咐而下床走动,从而导致摔倒等。

2民营医院护理安全管理能力提升的策略

2.1强化各方的护理安全管理意识

在民营医院的护理安全风险事件中,由于各方的护理安全管理意识不足而导致的护理安全事件频发[3]。为此,必须强化各方的护理安全管理意识,具体包括以下措施:第一,医院领导必须加强对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视意识,从而提高对医院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关注度与支持度。第二,加强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管理意识。护理人员应当积极参加相关护理安全管理讲座,从而形成对护理安全管理的正确认识;从而形成较强的护理安全管理意识。第三,对患者进行护理配合重要性的讲解,从而让患者明确积极配合护理人员工作对于促进疾病康复的意义,由此帮助患者形成对护理安全管理价值的认可意识。

2.2完善民营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制度

制度化的管理是提高民营医院护理安全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也是当前民营医院在护理安全管理上所欠缺的。为此,必须完善民营医院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具体而言需要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对原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进行重新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重构;第二,加强对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的宣传,从而让护理人员能够较好的了解护理安全管理制度;第三,加强对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执行的监督,从而确保相关制度能够得到较高的执行。

2.3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工作量并进行专业培训

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过大也不利于民营医院护理安全管理活动的开展,为确保护理人员有足够的精力对待护理安全管理,必须根据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工作处理能力来设计科学的护理工作量。从而确保护理人员能够高质量的完成护理人员,由此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水平[4]。同时,为解决护理人员在护理安全管理上的技能不足问题,医院应当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而护理人员也应当加强对护理安全管理知识的自我学习。

3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患者在就医的过程中对于护理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民营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获得患者的认可必须加强对护理服务的质量管理,确保护理服务的安全。但是,当前医院方面、护理人员方面、患者方面均存在影响护理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不利因素。为此,可以从强化各方的护理安全管理意识,完善民营医院护理安全管理的制度,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工作量并进行专业培训等方面进行改进。

参考文献

1安慧君,王前强,刘亚军.新医改条件下的广西民营医院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6,30(12):24-27.

2安秀娟.护理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2):27-29.

3吴小君,应红华,严跃琴.参与性管理模式在民营医院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6,15(4):377-379.

安全专业培训范文3

 

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工具,轨道交通具有速度快、运量大、占地少、能耗和污染小、安全性和舒适度高等其它交通运输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因此成为解决城市和城际区域交通问题的首选。近年来,长沙市城市轨道交通和湖南省3+5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相继启动,随之而来的是对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及建设人才的巨大需求,而一线车站工作人员占全部运营人员的比例就接近50%。   本文以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人才需求为例,就需求量最大的车站作业管理人员的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轨道交通运营人才需求分析   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已于2009年9月动工,全程22.26km,设站19座,近期配属6节编组列车23列,计划2013年10月建成试运营。2号线为我市第一条地铁线路,在以“安全管理、职责明确、精简高效”为原则,充分考虑服务至上、人性化管理、资源高度共享以及1号线人才储备的基础上,确定70人/km的标准配备运营人才,则人才缺口为1580人。今后随着作业人员技能的不断提高,单位公司人员配属可能会逐步减少。   1.运营一线作业人员需求预测   根据所在岗位和工种的不同,一线运营人员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直接向乘客提供服务的人员,该部分人员为车务人员,也称为一线作业人员,一般设有站务员、值班员、值班站长、调度员等岗位;二类为对轨道交通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工作,使之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为乘客服务提供资源保障的人员,该部分人员为设备维修人员,也称为二线人员,主要有车辆检修工、信号检修工、供电检修工、机电检修工、线路检修工等。   2号线一期工程运营的一线人员主要涉及车站管理、列车驾驶、车辆检修、通信信号、机电维修、变电和接触网检修等作业岗位,人才需求量为1265人,占全部运营人员80%以上,其中车站工作人员占运营一线人员58%以上,其次为乘务员(司机)、车辆检修工和线路隧道维护工,各岗位人员配置标准具体数据见表1。通过国内地铁行业有关人力资源所做的调查发现,车站工作人员的学历构成主要为高、中职层次的技术或作业人员,而职业院校应届毕业生是主要的来源,大约占75%。   2.车站工作人员需求预测   本着集中管理、机构精简的原则,车站管理一般实施“中心站站区”区域管理制度,一个中心站站区分管3~4个车站,配置1名站长和2名站长助理,执行日班制。值班站长对中心站站长负责,按流程制度组织本班的生产作业。   按每人每周工作40小时计算,一般标准车站需配备工作人员约32人(见表2)。按4个班制安排倒班,每班应配备1名值班站长、2名值班员(分管票务、客运和行车),2名票务员和3名站务员,其中票务员和站务员采取轮岗和轮休制。根据不同客流峰段的作业强度,各岗位可适时调整班制安排。   在实际生产中,车站人员需要培训、开会、休假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等,因此预留8%的储备人员。参照以上原则和要求,2号线一期19个车站可划分为5个中心站区,车站配置人数为736人左右。   二、车站作业人员培养途径分析   轨道交通车站作业人员的培养一般分为职业院校培训、专业机构培训、企业自身培训三个阶段。   职业院校培训主要为基础理论和通用专业知识方面的学历层次教育,专业机构和企业自身培训侧重于特种专业实践培训,它们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三个过程。   1.职业院校培养   职业院校是城市轨道交通一线技术或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职业院校通过设立车站运营管理相关专业,按照轨道交通企业人才需求标准,科学、合理地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学实施。学生通过一系列理论课程学习与综合实践课程锻炼,以达到所学领域要求的理论和技能的目的。职业院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本目标,注重学生基础教育,并侧重于专业理论知识培训,以促进与轨道交通企业岗前培训的衔接,这些也是学生进入轨道交通企业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各院校应着力培养“宽知识领域、厚专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以长沙市中等城乡建设职业技术学校为例,学校即将开设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招收初中毕业生进行中职教育,同时通过与高职院校开展校校合作,招收高中毕业生联合进行高职教育,可为轨道交通公司培养急需的一线车站作业及管理人员,就业主要方向为站务员、值班员、值班站长、调度员、站长等。   2.专业培训机构培训   专业培训机构指学校或企业凭借自身完善的培训条件和设施设备对即将毕业或录用的毕业生进行特种专业知识的实践培训,它是轨道交通人才中、高职学校教育的必要补充,包括上岗前的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然后组织考核,取得相关岗位资格证,以达到上岗前要求的独立操作能力,如广州地铁即将成立的地铁培训学院就是较为成熟的专业培训机构,其前身为广州地铁培训中心;武汉铁路司机学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具备半专业培训机构,因其花巨资购置司机模拟设备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培训。由于我国轨道交通行业起步晚,设备国产化率不高,早期运营人才的培训集中在国外进行,二十世纪后,国内地铁产业突飞猛进,多年的地铁运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专业培训机构已趋于成熟和市场化,也不局限于某一城市的轨道交通人才培训机构。   通过对轨道交通行业有关的专业培训调研分析,培养一名无地铁工作经验的员工胜任以下岗位,需要经历的培训过程和培训时间不同(表3),如值班站长及以上岗位必须经历站务员、票务员、值班员等岗位的理论授课与实际操作培训,并通过考核取得上岗证。   轨道交通2号线作为长沙市第一条地铁运营线路,没有运营方面的经验,也没有自己的专业培训队伍、培训场地和培训设备,况且从其它地铁公司引进的可用人才非常有限,大部分车站作业人员需要在3年时间里迅速培养成长,面临着培训人数多、培训时间紧、培训任务重等问题。与其它新开通运营的轨道交通一样,地铁2号线车站工作人员主要从职业院校招聘,其它从社会招聘,但都需要对他们进行一系列的专业培训,并根据不同的地铁设备厂家送往相关比较成熟的地铁运营公司顶岗学习,借助其培训条件进行培训并予以考核,达到本岗位要求的上岗能力。#p#分页标题#e#   3.企业自身培训   企业职工培训是企业人才素质不断提升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选拔优秀技能型人才的主要途径。轨道交通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经常性对在职员工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是十分必要的,企业通过设置职工培训部门、打造培训队伍、建立培训系统,以担负自身员工的日常培训,也可承担外来培训以扩大企业盈利渠道。培训形式可以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除了聘请本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培训师外,也可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企业技术专家来企业给员工授课,以及组织员工外出业务培训。   在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成熟后,为调动一线人员的积极性,晋升人员都是从下级岗位的优秀人员中选拔培养,公司可通过利用本身的教学资源对职工进行培训和考核,选拔后备技术和管理骨干,以促进公司人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职业院校车站运营管理专业毕业生经过岗前培训后,初次就业岗位一般为站务员,通过轨道公司自身的培训和人才选拔机制,其职业晋升途径如图1所示。   三、车站作业人员培养模式   根据国内职业院校与地铁公司多年的校企合作经验,这种校企合作方式可归纳为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和委托培养3种模式。长沙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2013年将迎来首批车站工作人员700余人,占一线运营技能人才58%以上,根据轨道公司“五湖四海”的用人原则,其人才培养方式也应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1.订单培养   订单式培养是指企业与学院签订相关的培养协议进行校企合作,对在校学生进行基本素质考察后,确定实施订单培养的入围学生。在实施培养计划时,企业一般会提出详细的培养方案和具体的培养目标,明确毕业生未来岗位的基本要求,特别是专业要求。专业教研室根据协议,负责培训任务的具体实施,并制定教学计划,以及学生的组班,如“地铁车站管理班”、“地铁司机班”等。由于这种方式培养周期相对短,培养目标性强,且趋于成熟,可实现学生、轨道交通企业和院校三方共赢的目的,是当今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手段。如深圳地铁公司从2003年开始尝试用订单培养方式引进人才,从最初与院校的松散性合作逐步发展到目前的协议化、规范化的长期紧密合作关系。至2008年,公司已与16所大、中专院校合办了9个专业、44个订单班,共计1500余人。   2.定向培养   定向式培养由轨道交通企业与院校协商,确定委培意向,并确定招生方向和招生规模,学生入校时就确定了就业方向,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作为培养方,用人单位全程介入,经常到校方了解实施进度与效果,并对培训提出建议,校方则根据需求和实际情况对教学进行调整。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初期,由于城市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和运营经验较为缺乏,企业一般采用这种培养方式。其缺点是周期较长,职业院校需实施较长的有针对性的培训。   3.委托培养   委托培养是指轨道交通企业委托合作院校为其培养人才,由委托单位提供经费安排职工到院校进行学习,院校负责学历教育或专业理论培训并予以考核,学生毕业后到委托单位工作。这种方式因其费用较高,对轨道交通运营企业来说负担较重,一般很少采用。这种方式可由长沙市轨道公司推荐职工进入合作院校学习,被录取者由轨道公司与合作院校签订委托培养协议书,轨道公司承担培养费和学习期间的工资及劳保福利等,学生在完成学业后进入长沙市轨道公司工作。   相对委托培养模式,订单培养和定向培养模式更受企业欢迎,因此,长沙市轨道交通运营人才培养根据不同的时期推荐采取以下两种不同的方式:   一是采取订单式培养,适用于需求量大的刚开通运营线路。轨道公司与合作学院拟定《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协议书》,本着互利、双赢的原则,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学院按企业要求培养人才,企业接纳合格的订单培养人才。具体操作为:在合作院校相关专业的二年级学生中招收一定数量的学生组成“车站运营管理班”,量身定制专业课程,通过1年半的专业学习和半年的顶岗实习,再由长沙市轨道公司以企业职工身份派往其它地铁专业机构进行岗前培训。这种方式对企业人才储备、院校和学生就业三方都有保障,是目前地铁企业和院校合作最佳的选择。   二是定向式培养,适用于需求量不多的专业。   由合作院校制定招生计划,在招生录取时通过合同形式明确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新生进入合作院校后以长沙市轨道公司准员工身份接受职业教育,形成招生与招工结合、实习与就业同步的校企零距离合作模式。轨道公司作为市场主体,提供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并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此种模式实现了学生一进校门就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有利于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了解,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公司的感情,利用在校时间接受公司文化,以便毕业后迅速融入公司集体中去。   四、结束语   长沙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不仅对促进长沙经济全面振兴,而且对长株潭乃至中南片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切实加强轨道交通行业高素质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确保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快捷、高效、可持续发展,是政府、企业和院校的一项紧迫、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完成。

安全专业培训范文4

[关键词]药房;中药饮片;质量管理

中药饮片是中成药的重要原料,同时也是中医临床辨证施治必备的传统武器。中药饮片独特的炮制方法与理论,深刻体现出古老中医的精深智慧。近年来,伴随炮制理论不断成熟和完善,现阶段中药饮片已成为临床治病、防病的重要手段。但若中药饮片质量未达标,则会影响配伍后的整体药效,严重的会导致应用安全事件发生。因此,加强药房质量管理工作至关重要。本文就药房中药饮片质量管理相关问题及应对措施做一综述。

1药房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

1.1药房中药饮片炮制技术不足

中药炮制早在我国古代就已成为制备中药材的重要技术,中药炮制主要是通过不同方式完成对药片的炮制工作,如合理的翻炒、浸泡、晾晒、烘干等。中药炮制技术流传已有千年,经验较为丰富,但现阶段医疗结构逐渐偏向西医,大部分药房工作人员缺少中医炮制经验,在实际进行中药饮片的制作过程中易发生切片不均匀、切片形态不一等现象。此类现象会直接影响中药饮片在煎制过程中规定剂量不同,从而无法发挥饮片应有疗效。且在中药饮片炮制的过程中,若发生药屑过多等问题,会直接对整体药片汤剂的质量造成影响,同时会导致药材亏损,浪费购药成本。中药饮片炮制时间与炮制方法是由药材性质、药效、种类等多种因素决定,过分选用带热炮制方法或炮制时间过长会导致药材颜色暗沉且失去药效。现阶段大部分质量较差的中药饮片主要存在的问题就是切片大小不一、炮制后个别饮片颜色暗沉、失去应有药效。

1.2药库把关不严格

药库把关不严格主要因素为中药饮片验收较为困难。在中药饮片把关验收工作中,没有相应明确的国家标准,导致药房验收工作开展较为困难。且在生产中药饮片的过程中,没有相应严格的中药炮制药典或炮制规范作为生产质量的依据,同种中药饮片也会因药材来源不同、辅料不同、加工方式不同、地区不同等因素而存在一定差异,导致中药饮片中存在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现象。除此之外,部分药库把关工作人员责任意识不足,工作马虎、匆忙,导致进货与库存把关不严格等情况屡屡发生。

1.3采购问题

现阶段部分不法分子通过高价出售材质恶劣药品或假药,从中谋取利益,国内不断出现假药市场,对中药材的采购造成不利影响。药房在进行药物采购的过程中,应明确药材质量是否达标,部分采购人员在专业鉴别能力不足或不知情情况下易采购质量低下的药品,会在损失药物采购成本的同时,降低医院综合疗效。此类现象主要是由于没有固定的采购供应商,采购人员鉴别中药材的专业能力不足等。同时采购人员综合素质同样占据采购问题重要位置,多数采购人员无法对中药材质量进行专业性鉴别,在药物入库后,未做到及时检查,导致无法针对采购环节进行对应质量管理[1]。

1.4中药饮片保存条件较差

中药材在药房中的储存量较为有限,为避免发生中药饮片供不应求等现象,会大量炮制相应常用药材,并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储存保存。但现阶段药房内易发生霉变、虫蛀等问题,主要是由于药房湿气过多、药品在炮制过程中存在走油等情况,且药品炮制后水分未完全流失,易导致药品发生存放不良事件,影响药材使用寿命,严重的会导致中药饮片丧失应有价值[2]。

2药房中药饮片质量管理问题的改进对策

2.1合理进行中药饮片的炮制工作

中医本草书籍《汤液本草》内提到可使用知母、黄芪、黄连等药材加酒炒制治疗皮肤疾病,酒精能够提升药效,进行炮制时评估黄芪、黄连均为寒性药材,中药饮片制汤剂后治疗疾病无法与黄芪、黄连的寒性进行中和,从而导致发生腹部不适等综合症状。而“炒”制能够有效调节中药毒性,缓解药物毒性作用。因而表明,在进行中药切片炮制时,应综合考虑药材性质、毒副作用、适用疾病类型等多种因素,应用合理的炮制途径以及切片方法,提升中药饮片炮制的合理性,不断提升中药饮片综合价值。

2.2加强中药验收管理

药房应加强中药验收管理工作:①不断规范药材验收制度,建立相应管理机制,严格验收管理所采购的中药材,避免质量不合格中药进入药房;②明确验收管理标准,制定完善的中药炮制规范,统一标准中药的来源、质量、级别、辅料等,避免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等现象发生;③建设相应验收设备仪器,通过科学、合理、先进的鉴别仪器全面对中药进行鉴定,以保证中药饮片质量。

2.3加强采购环节的质量监督

明确提出针对采购环节应遵循的规章制度,通过有效、合理的规章制度对药品质量进行管控。通过网络实时了解中药价格,采购前针对预算金额与交易金额间的差异进行具体评估,同时根据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市场走向对药品采购过程中易发生的问题进行评估。除此之外,应制定中药材采购具体执行标准制度,通过标准制度对供应商以及采购商双方不当交易行为进行约束,要求必须经过相关机构的质量鉴定与审核方可出售相应药品。通过此种管控手段能够有效加强药品入院前的质量管理[3]。

2.4合理存储中药饮片

在原药材入库后应及时做好相应分类工作,原材料存放室应保证干燥、阴凉、无菌,根据药物性质不同储藏在特定位置。根据药房每月供药量规划中药饮片的炮制。定期倒垛常规药材,经炮制后的中药饮片应标明详细信息,同时通过真空包装袋进行储存。定期检查饮片情况,避免发生虫蛀或霉变,若发现饮片较为潮湿或表面存在水分凝结等情况,应及时进行晒干或烘干处理。统计中药饮片类型以及储存条件,完善中药饮片储存过程中的质量监管工作,根据中药饮片存储条件制定相应储存质量监管计划。

2.5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

药房内中药饮片的切片、炮制等工作,要求相应工作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技术。因此,应不断加强中药饮片的切片、炮制等相关专业性技术培训,不断提升药房中药应用价值。在加强切片与炮制专业培训的基础上应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开展针对中药材质量检验以及采购工作的专业培训。在加强专业培训的过程中,应明确划分培训内容。首先培训中药的不同作用与性质、基础药理作用以及配伍原理等,待明确中药相关专业知识后,开展切片与炮制培训,通过幻灯片、视频、实践演示等方式不断加强培训内容。切片与炮制培训结束后应讲解中药材的储存条件以及基础保存方法等。在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应设立相应考核机制,通过对实践知识以及理论知识的双向考核对药房相关操作技巧的掌握程度以及学习进度进行监督。加强专业培训能够有效提升药房工作人员工作质量与责任意识,使其自觉进行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医院的整体绩效。

3结论

强化药房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工作对医院具有重要意义,其能够有效提升中药饮片质量水平,提升中药饮片疗效,降低用药安全事件的发生。医院应加强对中药验收的管理,合理地进行药品采购工作,同时应做好药房环境卫生工作,合理的存放药品。除此之外,应注重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工作人员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水平,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医药服务。

参考文献:

[1]陆红云.中药房中药饮片质量管理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59):186.

[2]刘付容毅,黄光洪.论如何提高中药房的中药调配质量[J].北方药学,2019,16(10):157-158.

安全专业培训范文5

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也随之加快。要想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中保持竞争力。就必须建立“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理念。学习不再是一劳永逸,作为会计人员,必须要及时转变观念,更新认识,在专业知识上不断完善,准确、熟练掌握最新的工作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电算化会计在单位中应有的作用,为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服务。

2、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训

电算化会计工作具有不断更新的特点,它会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会计人员要想适应工作的需要,就必须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专业技术。因此,为了让会计人员的知识不断更新,对会计人员的各项培训师相当有必要的。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2.1积极参加各种专业机构统一组织的相关专业培训。

2.2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会计人员进行远程教育培训。

2.3聘请专业的电算化会计讲师到单位,对会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2.4选派优秀会计人员到专业培训机构或是大专院校进行会计电算化相关知识培训。

2.5以会计人员的文化程度和专业水平为依据,对会计人员进行分层培训。

3、改善会计人员的组成结构

3.1知识结构要全面

会计工作的综合性极强,这就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综合性的知识结构。会计从业人员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还必须要对会计相关的经济、法律、税收、金融和审计等知识有一定深度的认识。因此,在人员的安排中,要将不同知识、不同专长的会计人员有机地组合在一起,使其知识互补,在总体的知识结构上达到或基本达到电算化环境下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3.2学历、职称结构要适应时代

当前,我国会计从业人员中,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会计师以上职称的从业人员所在比例还相对较低。因此,各企事业单位在今后的工作中,要积极聘请高水平的电算化会计人才,吸引、招收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投入会计工作中来,鼓励现有会计人员,积极参加更高学历教育和更高职称的考核。并将学历、职称也职工的工资待遇,职位升迁等挂钩,激励员工积极进取、知识更新。

3.3年龄搭配要合理

会计工作的连续性决定了会计队伍的组成中,既要有经验丰富、心思细腻的中老年会计从业人员,又需要勇于挑战、冲劲十足的青壮年会计从业人员。只有这样的不同年龄段会计人员合理搭配,才能在工作中发挥不同年龄单会计的优势,在工作中取长补短,达到工作效率的最优化。

4、加强职业道德培养

会计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集许多方面的利益为一身,掌握着一个单位最敏感的钱财事务。所以,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完成质量对单位的影响重大。会计人员的工作态度和工作完成质量取决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因此,对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是相当有必要的。

4.1加强信息安全教育

不越权上机操作,不连接与业务无关的互联网终端,对使用的计算机安装杀毒软件,严防电脑病毒入侵,防止人为非法破坏数据,保证自身的计算机操作过程不危害到单位经济信息的安全。

4.2增强自身的法律意识。

了解并熟悉国家制定的各项与财务工作相关的方针、政策和财务规章制度;遵守会计法、税法、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各项财务规章制度开展自己的会计工作,保证在会计事项的处理客观公正,维护经济秩序,规范财务行为。

4.3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

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一丝不苟,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另外,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学习、掌握更多的新知识,以提高业务素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安全专业培训范文6

关键词:职业学校;校企合作;模式;创新

1“校企合作”对发展中职教育的作用

(1)为使专业培训目标更贴近一线需求,学院对教学计划进行了重大调整,根据市场营销专业汽车方向的培训目标更新课程内容,使专业培训目标更贴近实际生产需求。由大学毕业生训练通常受到雇主的欢迎。(2)为了提高“双老师”教师的质量,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理论多于实践。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也是如此,谁能清楚地解释理论问题在教室里,但在实践中这些问题不能解决。不是因为老师不高,而是因为没有机会深入生产现场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渗透企业的前线和掌握高新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结合,并提高自己的工程和技术实践的质量。(3)基地需要稳定。学生可以受到影响和培育在生产线的实际环境工程技术,或者他们可以学习在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掌握技术。就是最好的例证就是我们与哈尔滨昊业汽车销售公司的合作,他们成为学生实践教学的最佳基地,进而保证了人才培养的相关质量。(4)建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和专业教学改革一直受到质疑。只有与企业紧密集成,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的内容和教学改革的焦点。必须达到的目标,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的基础。校企合作优秀专家、校企教授,讨论人才规范、专业培训目标,参与制定教学计划,使专业教学改革更具针对性。

2现行校企合作存在问题分析

(1)需要加强政府的支持。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开展校企合作。然而,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企业合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可以使校企合作走上正轨,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促进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互利共赢。我国的一系列文件对校企合作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这些政策对校企合作战略的实施起到了实质性的指导作用。(2)合作机制有待完善。现实中,企业合作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合作表面、政府与企业关系不合理等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未能建立有效的组织沟通平台,造成校企合作信息沟通不畅,有时出现人员短缺,就业难的尴尬局面。(3)需要改进的深度合作。目前,中国的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在实践中,校企合作往往是表面的、简单的,在合作过程中各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3创新校企合作模式

(1)合作的目的。构建校企共建、公共管理和双赢的经营机制不仅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但也实现人才培养和市场之间的联系。对企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高质量人力资源进入企业,提高竞争力和促进可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合作是互利共赢的前提。反映了现代社会教育服务社会、社会支持和办学的发展趋势。(2)企业与学校合作建立一种卓有成效的培训基地,从它获得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高素质人才有机会抓住发展机遇,是快速、良好的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在接近企业市场的生产培训、在产品开发和运营的合作。给企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企业和行业的发展。(3)合作可行性的政策依据。200216号国务院决定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35号教育部的意见在20119年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中、长期在2010-2020年规划大纲。(4)合作管理机构和人员的来源。①管理机构。总经理的领导下负责董事会由全体股东组成。总经理由董事会任命。总经理,经理**可以和技术人员任命。②员工来源。合作公司的技术人员合作的学院和大学安排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任务。(5)其他。公司应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操作规程,和配备必要的安全消防设备和安全设施符合规定。做好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必须做出必要的投资估算和澄清的融资方法。注册资本由股东,因此,各方资本输入,每一方参与和相互制约,这有利于共同发展。合作场地应尽可能位于校园,和提供的设备和方法应该非常清楚。同时,财务预测评价和经济效益分析进行产品生产。

4结语

综上所述,校企合作办学有效打破了自封闭教育与社会脱节的局面,加强培训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全面的质量和效率,促进高质量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安全专业培训范文7

关键词:供热企业;生产技术;安全管理;培训模式创新

青岛能源集团秉承“精细管理,超前把握”安全理念,把安全教育培训作为维护员工人身安全的“第一关口”,保障企业本质安全的“第一工序”,宣贯企业安全文化的“第一课堂”,结合安全生产新形势新要求,创新企业生产技术及安全培训管理模式,构建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1企业概况

青岛能源集团是青岛市直国有独资大型能源企业,主营燃气、供热、发电有关的投资、建设、管理、服务及新能源的推广应用等业务,经营范围覆盖市内六区以及胶州、即墨、平度和莱西,拥有燃气用户1.1×106户,供热用户8×105余户,供热面积1.2×108m2。

2青岛能源集团创新培训模式主要做法

2.1构建问题导向学习模式。集团建立了运行指标岗位评价管理系统,以机组负荷率、供热煤耗、厂用电率、主汽压力等为对标指标。示范岗在当班期间对完成的指标进行评分,每月进行排名,激励班组及成员之间“比、学、赶、超”。指标倒逼,让示范岗带着问题教,将对标差距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提高员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问题导向,让员工边思边学,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了示范岗带骨干,骨干带全员良性循环,示范岗通过学习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培训模式优化,提高学习效率。开展新老互助的一对一培训模式,掌握重点培养对象的学习进度,进行知识点的查遗补漏和整合推广,快速提高各培养对象的操作技能[1]。进行培训导师的定期交叉培训,实现培训导师能力整合和优势互补,使培养对象得到全面发展。

2.2引入“互联网+”学习模式。集团各班组创建了微信群,及时有关会议精神、专业技术、安全知识等内容,引导员工在线互动讨论学习交流。同时,以“网络职工书屋”为载体,引导职工读书“充电”,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素养和工作本领。

2.3“码上学”模式助力管理新提升。扫一扫二维码,设备详细参数全知晓。青岛能源集团以提升管理为目标,依托当前管理成果,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管理,启动“码上学”模式,将二维码与班组、设备、培训、日常工作管理等方面有机融合,助力工作管理信息化、规范化、快捷化、智能化[2]。技术操作不规范,容易错项、漏项、缺项始终是制约员工现场标准化作业能力提升及现场管理的瓶颈。对此:a)启动设备参数“码上学”,对各区域设备进行梳理,进一步明确各设备的主要信息、注意事项、技术管理要求及标准,生成二维码,确保日常巡检人员、点检人员随时掌握设备信息、了解设备状况,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隐患;b)启动专业知识“码上学”,与专业技术培训相融合,使各班组工作计划及培训内容进入实时共享,通过扫描二维码选择对应班组,实现培训学习随时化。

3生产技术及安全管理培训模式创新实证分析

选用青岛能源集团(一级企业)、青岛能源热电有限公司(二级企业)、青岛恒源热电有限公司(三级企业)为实例,进行分析探究。

3.1青岛能源集团创新打造“421”安全教育培训模式。青岛能源集团秉承“精细管理,超前把握”安全理念,把安全教育培训作为维护员工人身安全的“第一关口”,保障企业本质安全的“第一工序”,宣贯安全文化的“第一课堂”,结合安全生产要求,创新打造“421”模式。a)“4”。明确“四个统一”安全培训标准。按照“统一培训教材、统一培训内容、统一培训课时、统一考核方式”的标准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统一编制职工安全教育统编培训教材、安全手册、事故案例教材,实现安全培训及考核的规范化、标准化、一体化[3]。b)“2”。发挥“两个平台”日常教育作用。公司统一组织各基层单位建设了安全文化长廊,在生产场所因地制宜,通过警示标语、图片、漫画、案例等形式,将安全生产理念融入日常工作。c)“1”。建成“一个基地”,树立行业标杆。建成并投入使用了青岛市供热行业首个安全警示教育基地。基地建筑面积252m2,设有工艺流程、危险作业、火灾逃生、隐患排查、安全工具、岗位风险辨识、多媒体安全培训等7个主体验区及1条安全文化长廊。依托声、光、电、雾多位一体的演示效果,体验式、可视化、全感官、零距离的独特优势,搭建起安全培训的全新平台。

3.2加强培训管理培养能源工匠。每年7月份为青岛能源集团“技能竞赛月”,活动由工会主办,持续1个月时间,采用“1+1+N”的模式,即集团承办一场竞赛,各企业开展一场技能竞赛,开展若干场适合各自实际的技能竞赛。竞赛内容丰富,既有生产运行、检修维护、燃料煤质判别、燃料采制化竞赛,还有财务知识、办公室业务知识等,理论实操相结合,基本实现全员覆盖。集团以实施专家库建设为契机,利用专家库量化积分管理标准,采用各种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选拔和培养高层次和高技能人才,储备和积累各种人才力量。通过开展运行岗位培训、检修技能培训、管理岗位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技能(技术)竞赛、职业技能鉴定等,强化公司、分场、班组三级培训网的功能性作用,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形成统一领导、逐级负责、层层落实、齐抓共管的培训网格化管理。

3.3青岛能源热电有限公司创新生产技术及安全管理培训模式。青岛能源热电有限公司,作为具有30a运营历史的国有热电企业,近年来随着转型升级的要求,生产岗位新进员工大专及以上学历人数占比达到70%,员工在趋于高学历和年轻化的同时,单兵技术素质偏低,现场动手能力偏弱的短板突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尤显不足。青岛能源热电有限公司近年来的设备大修改造任务繁重,仅2016年、2017年2a就实施检修11台次。上安电厂通过搭建专业培训平台,100%仿真现场生产实际,既大大降低了大修的耗时,也为青年职工提供了实践的平台。检修专业培训平台,目前已建成热工专业、汽机专业、热电保护专业3个平台,电厂将机组更新改造更换下来的设备补充至培训平台,节约了大量费用,更使培训富有现场感、更贴近实战,使平台兼具了技能成果转化、人才交流培养和锤炼技术功能。近年来,能源热电工会深入实施全员培训和素质提升工程,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活动,积极与市总工会和系统内先进单位沟通交流,对标先进、取长补短,健全完善全员培训计划,针对不同部门、专业岗位,配合人资部制定了详细的培训方案,突出“理论+实践”教育相结合,还定期为职工购买专业书籍、定期举办培训班、技能竞赛,为公司安全稳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3.4青岛恒源热电有限公司创新生产技术及安全管理培训模式。以青岛恒源热电有限公司为实例进行分析。该公司运行车间以加强班组管理、培训、创新、安全文化建设为主要任务,激活班组“细胞”,推进班组建设不断发展,为企业发展积蓄大能量[4]。a)健全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的《班组建设管理标准》,通过对班组管理实行日抽查、周检查、月自查、季普查的方式,定期开展优秀班组评定活动,奖优罚劣。每月对班组设备台账、定期工作及隐患排查等项目进行分别检查,对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验收,促使班组各资料、台账管理标准统一、规范,制度规程完善。b)开展现场“定制培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采取“传、帮、带”师徒互助,新老互学的方式提升现场实际操作水平,并将其充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结合班组实际进行“定制培训”。按专业培训,突出重点,以培促学,提高员工业务水平。借助岗位竞赛、技术比武,调动班组员工学技能的积极性,结合实际,以赛促学,提升员工素质能力[5]。以赛促学,激发岗位成才热情。积极组织培训考试、专业技术考试、岗位晋升考试及各类指标竞赛活动,积极参加青岛市职业技能大赛,以考促学,培养全能人才。c)成立技术攻关小组。以专业为单位成立“一带一路”安全培训技术攻关小组,鼓励各班组员工积极参与,围绕技术疑点难题,借助互助小组、学习日活动平台,讲解攻关课题,引导和激励员工围绕安全生产、精细管理,广泛开展岗位创新创效活动,提升班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班组建设迈上新水平。d)外出交流“取经”。组织班值人员轮流外出参观培训学习,抽出部分人员参加集团公司技能竞赛,拓展班组建设新思路,开展班组优秀人才培养,建设交流经验学习平台[6]。e)创新培训模式。特别对班组新入职青工采取师徒合同面对面、手把手辅导与交流讨论结合的方式,展示班组在定制管理、安全培训、创新创效、区域治理等方面的特色亮点,为班组建设积累经验,以典型促规范,以示范带全盘,引导班组在学习或工作交流中取长补短、提升素质,促使班组水平再上新台阶。

4结语

安全专业培训范文8

【关键词】泵站;现场检测;质量控制

1引言

泵站现场安全检测工作对保障我国工业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促进企业发展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基于此,我国相关企业应加强对泵站现场检测的研究,明确泵站现场安全检测的重要意义,并研究相关的加强泵站现场安全检测质量控制的措施,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2泵站现场安全检测的重要意义

泵站现场安全检测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方面:(1)加强泵站现场安全检测的质量控制,有利于相关企业优化自身的泵站技术;(2)加强泵站现场安全检测的质量控制,有利于企业判断新建泵站的设计是否合理以及施工技术是否符合标准;(3)加强泵站现场检测质量控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4)泵站现场检测是判断企业的施工设备和金属结构是否能继续运行的重要手段;(5)加强泵站现场检测的质量控制,有利于保证泵站的安全运行。总而言之,企业要完善泵站建设,保证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加强对泵站现场安全检测的质量控制。

3加强泵站现场检测质量控制的措施

3.1建立并完善相关机构,并配备专业人员

企业要加强泵站现场安全检测的质量控制,首先应建立并完善相关机构,并配备专业人员。为此,企业应做到:(1)具备相关的资格证书,为泵站现场安全检测工作提供前提;(2)明确部门分工,保证检测工作的专业性和流程规范性,例如,泵站实验室的日常质量工作,要安排专门的质量负责人进行记录;(3)加强对泵站现场检测人员的监督和考核,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4)选拔泵站现场检测工作的质量监管人,负责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处理工作,并提交泵站现场安全检测的质量报告;(5)建立对质量负责人的检测机构,并保证所配备的专业人员对检测流程和检测技术有足够的了解,进而可以做到编写检测工作日志,完成一些任务的上传下达;(6)赋予检测机构人员一些特权,例如,机构工作人员可以不使用过期或者不合格检验标准的设备,可以向上级相关部门反映企业基层部门的情况,促进企业的廉洁发展;(7)设置专门的泵站现场检测的质量监督部门,全面控制泵站日常的现场检测工作;(8)加强对泵站现场检测所使用的设备的质量检测,保证泵站现场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9)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使检测人员熟练掌握检测设备的信息和使用流程,进而加强对设备的维护,降低企业的检测成本[2]。

3.2加强对检测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泵站现场检测的仪器也是保证检测效果的重要前提,因此,企业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对检测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3.2.1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

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企业要建立相关的泵站检测仪器设备的储存库,并制定设备储存管理流程,完善设备台账和档案,对需要使用的设备要做好相关记录和存档工作;(2)设备在投入使用时,要先向设备管理人员进行申请,并加强对设备的检查,进而保证其在投入使用前完好无损;(3)加强标识管理,例如,对所有的泵站现场检测设备,企业可以使用红、绿、黄3种颜色代表设备的状态:红色代表正在使用的设备;绿色代表没有使用的设备;黄色代表使用过但是目前没有继续使用的设备。另外,企业应注意的是,设备的标识要粘贴在醒目的位置,并在标识中完善设备的基础信息,如型号和购进日期等。

3.2.2加强对检测仪器的维护和保养

企业要保证泵站检测设备的正常工作,除了要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还需要加强对检测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为此,企业需要做到:(1)加强仪器的日常清洁,相关工作人员要注意结合不同仪器的实际特点,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设备清洁并做好相关记录;(2)对于一些使用频率相对较低的设备,企业要注意及时卸下仪器的电池,进而避免设备损坏,并定期进行运行检测,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

3.3加强检测误差的分析

企业要保证泵站现场检测的质量,必须加强对检测误差的分析,即结合泵站现场检测的影响因素,进行数据的分析和比较,进而找到误差形成的原因,并进行相关的优化处理。为此,企业需要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3.3.1加强对系统误差的分析

泵站现场检测结果出现误差的原因多半是由于系统误差造成的,因此,企业在进行误差分析时,首先应加强对系统误差的分析。系统误差从概念上来讲指的是经过反复测量然后选取数据平均值,再将数据平均值与真实的数值相减得出的结果。造成系统误差的原因通常是因为一些不可抗力的因素,如检测方式的更新等,企业应尽量减少和避免。

3.3.2加强对过失误差的分析

过失误差指的是在泵站现场检测过程中,由于检测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或者工作的不谨慎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误差。例如,检测数据的漏记和错记等。为此,企业应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使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进而在检测工作中做到认真负责,最大限度地避免人为误差的产生。另外,如果误差已经造成,企业应及时的研究相关措施进行弥补,减少企业的损失。

3.4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

3.4.1建立并完善资格认证制度

企业要加强对泵站现场检测人员的培训,首先应做的是建立并完善资格认证制度:(1)在检测人员的选拔过程中,要保证其得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或水利行业的资格认证,具备泵站现场安全检测的资格;(2)不能以经验和技术为选拔人才的标准,严禁缺乏证书的人员参与泵站检测工作。

3.4.2加强专业培训

泵站建设工程从性质上来讲,和一般的水利工程有很大的不同,其在建设内容上比水利过程涵盖的范围更广,因此,在实际的泵站现场检测工作中,对于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有更高标准的要求。为此,企业应加强对检测人员的专业培训,保证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符合日常的检测需求。另外,企业还应注意加强对检测人员的细节培训,进而使其在检测工作中,可以熟练使用检测仪器,保证检测效果[3]。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泵站工程的建设发展。但是,也增加了泵站在使用时的危险。为此,我国相关企业应加强对泵站现场检测工作的投入,并通过建立、完善相关机构、加强对检测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加强检测误差的分析以及加强对检测人员的培训等措施加强泵站现场检测的质量控制,进而保证检测效率,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林武仕,吴飞.浅谈泵站现场安全检测的质量管理[J].居业,2018(3):128-129.

【2】曹杨,郭俊利.浅谈如何加强对泵站安全检测的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1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