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学论文范例

安全学论文

安全学论文范文1

高校集中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时间随着年级的增加而减少,其中,大一时进行集中安全教育的时间最多。高校集中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时间(最多选3项)由高至低的比例(选取该项人数/756人)分别为:大一时(87.3%),大二时(58.4%),大三时(45.4%),大四时(14.9%)。高校每学期集中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次数不多,但普遍重视重点时期的公共安全教育工作。这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3]。大学生认为,高校每学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的次数:0次(占32.7%);1-2次(占51.6%);3-5次(占13%);6次以上(占2.7%)。72.1%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强调节假日期间安全教育”;62.4%的大学生认为“看到安全隐患,辅导员及时提醒大学生”;55%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在大型活动前向大学生介绍安全须知”;52.4%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及时通报安全事故、危机事件讯息”。

老师是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组织者,电视广播、网络等现代媒体也成为大学生进行安全学习的重要渠道。大学生进行安全学习的主要渠道(最多选3项)比例(选取该项人数/756人)由高至低依次是:老师(63.7%)、家长(47.2%)、电视广播(32.6%)、网络(30.2%)、报纸刊物(28.6%)、朋友(27.9%)、同学(14.3%)、其它(9.5%)。其中,辅导员是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组织者,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见表1)。同时,安全专职教师和保卫部门老师也承担着部分安全教育工作。这与相关研究的调查结果相一致[4]。培养大学生的防范意识是当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主题。大学生认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最多选3项)比例(选取该项人数/756人)由高至低依次是防范意识培养(79.3%)、责任意识培养(39.3%)、教授法规知识(28.1%)、急救技能培训(27.1%)、自救技能培训(26.5%)、教授应急知识(17.5%)、心理教育(15.9%)、身体训练(13%)、其它(7.2%)。人身安全和防灾知识是当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重点内容。高校传授安全知识的主要内容(最多选3项)比例(选取该项人数/756人)由高至低依次是:人身安全(72.4%)、防灾知识(53.8%)、国防安全(29.2%)、心理安全(27.1%)、消防安全(26.8%)、财物安全(24.7%)、交通安全(15.6%)、网络安全(5.6%)、其它(5.6%)。

课堂讲授、模拟演习是当前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主要形式。大学生认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组织形式(最多选3项)由高至低的比例(选取该项人数/756人)依次是:课堂讲授(57%)、模拟、演习(50.4%)、专题讲座(49.1%)、橱窗、标语宣传(28.9%)、文体活动(19.6%)、网站教育(14.3%)、安全知识考试(8.8%)、个别指导(7.7%)、其它(11.7%)。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根本接触不到系统的安全教育。这与相关调查结论相一致[5]。在调查中,29%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学分制”;37.6%的大学生认为“应该将大学生安全教育纳入课堂教学”;49.6%的大学生认为“应该有安全教育方面的教材或资料”。40%的大学生参加过大学生安全技能培训;33%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定期举行消防演习”;26.9%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开展过避震演习”。33%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应该有大学生安全教育网站”。50%的大学生认为“学校建立了与大学生安全教育相关的学生组织”;45.5%的大学生认为“向学长学到了很多安全常识”。

该模式以传授公共安全的系统知识、预防大学生出现安全事故为目标,以传统的课堂讲授、专题讲座和警示标语为主要组织形式,其着眼点在于充分挖掘大学生的记忆能力、推理能力与间接经验在掌握安全知识方面的作用,使学生能比较快速有效地掌握更多的安全信息量。该模式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认为公共安全教育是教师到学生的一种单向传递的作用,非常注重教师的权威性。该模式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和最短的时间,取得最大范围的教育效果。调查发现,该模式是师生比较认可的主流公共安全教育模式。认知模式在过去的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也将占据重要的地位。现在的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正从传统向现代化演进,即从向学生被动传授安全知识模式向学生主动需求安全知识、技能和素养模式转变[6]。

关怀模式该模式是大学生在辅导员、心理健康指导教师等实施者的指导下,解决面临的公共安全问题,以损失最小化为原则尽快摆脱个人处境不利的局面,从而提高大学生公共安全理论与技能水平的模式。该模式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老师从关爱出发,给予大学生必要的一对一咨询辅导。接受咨询辅导的大学生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存在相同问题的一组大学生。该模式在出现社会危机事件和大学生安全问题时比较常用。与其它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相比,该模式从人本主义出发,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具有关心呵护的情感性、对症下药的针对性、民主交流的平等性、保护隐私的隐蔽性、工作时机的随机性、工作方法的灵活性、教育效果的实效性等突出优势。但该模式需要教师拥有很高的组织能力和业务水平,需要教师非常敏锐地观察、把握当前的公共安全形势和大学生的发展状况,针对不同的学生、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辅导,从而避免出现讲解多于启发的局面。因此,该模式很难在大学生中大面积开展。体验模式该模式是把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放到整个社会视野中,以提高大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自救和救助技能为目标,以预防火灾事故、地震逃生和避免踩踏等群死群伤恶性事故为主要内容,以模拟演习、跨领域的警校合作和校外大学生“安全教育基地”等为主要组织形式。该模式强调安全教育实践,是当前高校中普遍采用的公共安全教育模式,也是比较受大学生欢迎的一种公共安全教育模式。该模式可以促进大学生对公共安全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的内化过程,“可以使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地感受诸如火灾、地震等安全问题,增强广大学生的公共安全意识和防灾避险的能力。”[7]但是,该模式需要依靠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支持,不可控的影响因素较多,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实施的难度较大。复合模式#p#分页标题#e#

在教育实践中,单一类型的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并不多见,上述三种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组合方式比较常见。例如,“空气式”大学生安全教育模式,强调新生接待员“口口相传”的安全教育,逃生演练等内容[8],体现了关怀模式和体验模式的复合特征。再如,“逐层传递式”安全教育模式,是只针对班团干部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再由班团干部向普通同学传达讲解的教育形式[9],同时具有认知模式和关怀模式的特征。还如,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包含安全素质的教学模式、安全素质的实践模式等内容,强调将安全素质教育纳入教学体系,将安全防卫教育融入高校体育教学[10],体现了认知模式和体验模式的特征。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认知模式、关怀模式、体验模式和复合模式等四种理论形态,哪一种更适合高校,这涉及到一个选择的问题。在选择公共安全教育模式时,高校要坚持以下原则: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就是要坚持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运用科学的方法,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事实。在模式的选择时,高校必须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公共安全的学科发展规律。同时,高校必须结合学校的客观实际。高校不同的历史、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规模、不同的办学理念和不同的校园文化,决定了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个性化和多样化特征。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如果与学校的环境条件相适应,使之能够有效地实现高校安全教育的目标,那么这个模式便是可行、有效的。

安全学论文范文2

当前高校没有充分发挥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尤其是非传统安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造成学生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的缺乏,造成学生对非传统安全的实际认知和他们的期望值之间的巨大反差、学生的社会认知与社会现状的巨大反差,人为地拉开了大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这对于大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进而融入社会十分不利。同时,作为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参与世界竞争的骨干力量,大学生们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态度、认知和能力直接影响了整个社会应对非传统安全的能力,高校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缺失为未来社会的发展稳定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就是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安全知识、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使学生逐步形成非传统安全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与技能,养成正确应对非传统安全的态度和习惯,以保障国家、社会的稳定和个人健康地成长。[1]知识目标:通过非传统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非传统安全的内涵、特点及影响,明确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关系、非传统安全与国家安全、社会安全的关系、非传统安全与大学生的关系;弄清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主要非传统安全问题,主权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主体在应对非传统安全中所起的作用;把握中国当前面临的主要非传统安全问题,了解中国政府的态度和政策措施。能力目标:通过非传统安全教育,让学生具备识别危险的判断力,掌握避免安全事故的技能,具备应对安全事故的自救、自护能力;具备拒绝诱惑、抵御违法犯罪的能力;初步认识现实社会和国际形势的复杂性,能够做出有利于个人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行为选择;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同时,能采用恰当的途径和方法救助他人;面对各种正在或可能给国家重大利益造成影响的威胁时,具有维护和获取国家重大利益的行为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非传统安全教育,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强化他们对国家、社会和民族的安全责任意识,培养其“国家归属感”、公民责任感及忧患意识,养成安全习惯;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大局意识和合作意识,塑造团队精神,确立正义和平等观念;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形成尊重生命、珍视健康的态度;普及正确的生态意识,具有科学的伦理观、价值观和发展观;树立拒绝诱惑、远离危险、防范侵害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灾文化意识;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塑造安全人格。[2]通过教育,使非传统安全文化的培育成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自觉追求。

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除了具有传统的安全教育所产生的意义外,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思维。树立综合安全观。非传统安全涵盖了经济、社会、生态等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恐怖主义、流行疾病、生态环境、能源枯竭、金融危机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经济、军事、政治、文化、生态、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已经相互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系统,任何一个方面受到威胁,整个国家安全都会受到严重威胁。也就是说,国家安全利益已经多元化、系统化。同时,与传统的国家安全威胁相比,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形态、边界和活动规律往往难于确定。它们好似蒙面杀手,多半“来无影去无迹”,杀伤力强大且带有突发性,有时事态看上去相当孤立,有时又“牵一发而动全身”,某一方面的安全问题可能引发或者激化其他方面的安全问题,有些问题之间已经形成“问题—危机—冲突”的恶性循环链条,而使其造成的影响和危害呈现逐步放大和连锁效应,对国家安全造成双重或是迭合的威胁。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安全观,在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时重视各问题领域之间的联系,避免单向性的思维倾向。树立合作安全观。在非传统安全中,国家边界并没有像在传统安全观中那样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主权也不再是一个绝对不可分割的概念。许多非传统安全问题往往超越了国家边界而带有跨国性、不确定性,它们可能从一国“外溢”至他国或从他国“内流”到本国,对于国家间、地区间关系甚至全球性的国际关系造成的冲击和危害都是前所未有的,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单靠一国之力难以完成。同时,非传统安全所涉及的领域十分广泛,非传统安全威胁还容易与传统安全威胁相互结合,许多领域的安全问题仅靠简单的军事手段已不能解决。这表明在相互依赖程度日趋加深的全球化时代任何国家不可能脱离地区安全、全球安全而独善其身。

各国在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时,要注重国际社会的各种行为主体的协同合作。“共同安全”、“合作安全”以及其他的新安全观都应该纳入到非传统安全中。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的合作安全观,塑造放眼全球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合作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观。非传统安全是一种更注重“人的安全”的安全观。在传统安全中,安全更多的是对国家整体安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考虑,认为只要国家安全了,个人的安全也就有了保障。但是,面对非传统安全问题时,人们发现,国家安全并不必然等于个人的安全。在非传统安全中,直接面对威胁的是人(你、我、他),而不是其它,人的安全与人类安全是所有安全问题的核心,对人的价值的尊重是所有安全问题的终极关怀。[3]非传统安全强调谁安全、从哪儿得到安全和如何确保安全等问题。因此,那些对人的安全存在直接威胁的要素是考察非传统安全的基本出发点。它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既关注人的生命本身,也关注人的自由和尊严,既关注暴力威胁,更关注非暴力威胁。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就是培养大学生“以人为本”的安全观,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对他人的宽容,尊重和维护人的价值和尊严。[4]

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途径

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绝不能仅靠一时一制的突击性活动,要形成常抓不懈的有效机制。健全领导体制,强化对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重视力度。建立健全由校领导负责,学校各职能部门、院系统筹兼顾的领导体制,规划和制定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总体工作目标和任务,加强对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将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列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中。制定详细的教育计划,提供教育的软硬件保障,形成学校上下重视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氛围。加强制度建设,建立良好的非传统安全教育管理机制。[5]学校要根据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工作和责任制度,保障安全教育责任到人、安全教育落实到位。要建立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机制,包括危机预警机制、信息透明机制、危机反应机制、善后救助机制、心理干预机制等。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绝不能仅靠一些人一些事,要整合校内各类资源,形成合力,让大学生始终置身于安全教育的文化氛围之中。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并存,发挥课堂在非传统安全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高校要全面落实非传统安全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落实学分”的要求,把非传统安全教育纳入正式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走非传统安全教育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非传统安全教育进课堂一般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单一学科模式,从各学科选取与非传统安全教育有关的内容整合后发展成一门独立的系统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或选修课在全校开展。一种是渗透模式,将非传统安全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各个已有学科的课程中去,通过各学科的实施,化整为零地实现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教学。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相辉映,发挥学校在非传统安全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学校的显性文化包括校容校貌、各类设施、各类教学、课外活动和规章制度等,其中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的教育作用不可小视。它寓教于乐,使安全教育更加直观、生动,更易入脑。如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以及校刊、校报、橱窗、画廊宣传安全知识,在校园公共场所设置醒目的安全教育标志;创建“防灾型校园”、“绿色校园”、“平安校园”、“无毒校园”等;利用军训加强防灾演习和应急救援训练;在中国传统节日,开展一些民俗民风活动等。学校的隐性文化是指隐含于学校师生员工自我意识中的价值观念、教育观念,以及集体舆论、精神氛围、校风、教风、班风等。[6]它体现在学校的一草一木、教职工的一言一行之中,对大学生的影响“润物细无声”。高校在完善显性文化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隐性文化的培育。如校园的环境设计、建筑布局、道路布置、绿化甚至教室采光是否体现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后勤服务方面是否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等等,让学生漫步校园时潜移默化地接受环境教育。#p#分页标题#e#

安全教育的实效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绝不能仅是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单向性活动,要走向社会,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形成学校与社会、师生之间的双向性互动。实现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过程中,要建立固定和临时兼有、专业性和综合性并存的社会实践基地,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把实践和服务社会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如与环保部门合作,了解当地环境状况,实地进行环境质量监测;拜访一些古迹名胜,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走访当地的疾控中心、艾滋病防治委员会等,学习流行疾病的防治知识;深入农村进行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了解中国的粮食安全;寻求当地消防部门的帮助,进行防灾演习,加强安全防灾文化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到学校的安全教育决策和管理中来。比如,让学生参与学校环境、卫生等的决策、参与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等。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安全检查组,负责监督和检查特别是涉及学生的安全监督和管理工作;建立适当机制如宿舍管理、绿化领养、卫生保洁等,鼓励大学生参加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维护;鼓励学生参与校园网络建设和维护。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安全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由学生自我组织开展活动,以达到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目的。[7]如开辟学生安全教育网页;开展预防艾滋病的“青年同伴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社团活动,举行“大学生校园文化节?、“科技节”;利用世界各类宣传日,如世界环境日、世界艾滋病日、世界地球日、世界卫生日、世界人口日、世界粮食日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志愿服务,参与“三下乡”活动、开展社区服务;组织大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社会调研等。

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评价体系

对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评价要与其教育途径相配套,这样才能真正使非传统安全教育具有操作性、可控性,达到目的性。因此,同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途径相对应,非传统安全教育的评价也要做到全员参与、全面渗透、全程跟踪:评价客体要面向学校、教职工和学生三个群体,要将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方方面面都纳入评价范围,力争做到哪里有非传统安全教育,哪里就有非传统安全评价。同时,对非传统安全教育的评价也应改变传统安全教育的评价理念,树立新的理念:由单向性的评价路径改为双向性的评价路径,由单一的评价主体变为多元的评价主体,由封闭式的评价模式改为开放式的评价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要应用实证评价和人文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建立立体的全方位的开放式的非传统安全教育评价体系。具体来说,依据非传统安全教育评价客体的不同,包括三个方面:学校提供一个良好的硬件设施、制度规范和人文环境,是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重要前提和有力保障。评价学校对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情况重视及其实施成效,包括:学校是否贯彻了国家在安全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是否将非传统安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和教学大纲,有没有相应的领导体制、相关的制度建设和公共安全危机管理机制,有没有对管理者和教育者的培训制度,具不具有可操作性,有没有提供教育的硬件:教师、教材、设施设备、实践基地和资金支持,有没有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等等。对学校的评价有三个途径:一是政府管理部门的考评、检查。应该把这方面的评价指标纳入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中,尤其要将高校党政一把手的政绩与是否重视非传统安全教育以及非传统安全教育的成效挂钩。二是社会有关部门、专家和家长的评价,这方面的评价主要是定性评价。三是全校师生的评价,主要是定量评价,可采取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设立专门信箱、网评等多种形式进行。当然,对学校的评价指标有些需分解到分管的各部门、院系。

教职工是实施大学生非传统安全教育的重要主体,没有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大学生进行非传统安全教育就名存实亡。教职工评价的对象包括三类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教学人员,不同人员评价内容有所侧重,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主要看是否严格执行学校在非传统安全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如何避免和处理各类公共危机事件以及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成效;教学人员主要看是否按照要求渗透进非传统安全教育的内容:教学大纲中是否有所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执行情况、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对教职工评价采取四种方式:学校对教职工的评价、教职工的自评、学生的评价和社会的评价,评价结果要作为年度考核、评优、晋升职称的重要内容。

安全学论文范文3

学校对全体师生及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发放食品安全知识手册,举办专题讲座,利用校刊校报,广泛宣传教育。普及食品营养、食品卫生、食品安全知识。让全体师生明白那些食品可放心吃,那些食品可吃而不能多吃,那些食品不可吃;普及微生物和食品添加剂常识,如何预防“病从口入”;怎样吃才会营养平衡,有益健康。牢固树立食品卫生安全意识,自觉防范安全事故的发生。

2严格把好“五关”,责任到人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人人有责,特别是食品从业人员的责任更是重于泰山。学校挑选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人到相关岗位上去,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并与之签订安全责任状。学校严格把好采购,验收、贮藏,加工制作、留样备检五关。实行试餐制,学校要求食堂工作人员,值周领导在学生就餐前20分钟先用餐,强化领导责任和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每项工作都要有记录、签字,不忽略任何一个环节,做到环环相扣,严丝合缝。例如:食物储藏,实行严格的分类储藏,食品、非食品分开储存;成品、未成品、原料分开储存;粗加工过程中各类动物性食品和植物性食品,分开清洗、储存,防止因食品交叉污染或变质而增加安全隐患,造成浪费。

3切实搞好环境卫生,做好消毒工作

严格按照要求,搞好环境卫生工作。食堂远离各种污染源。对食堂及周围环境工作常抓不懈,做好窗明几净,清洁卫生。做好防鼠,防蟑螂,防苍蝇,防蚊子工作,减少疾病传染源。对餐具、容具、各种加工器具、各类设施、工作场地严格消毒,预防因微生物污染而引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4严格管理食品从业人员,强化领导责任

学校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专门培训,考试。每个人都应持有效健康证明才能上岗。从业时按规定穿戴工作衣帽,严格按安全操作流程从事加工制作。剩饭剩菜及时处理,严禁向学生提供变质,变味食品。食品从业人员如有生病,应及时离岗诊治,严禁带病上岗。学校领导每天巡查,加强领导和督查,查漏补缺,严防死守。学校要严防小商小贩向校内师生出售各类食品,食品安全工作不容许有任何疏忽大意之处。

5切实做好饮用水安全工作

对师生饮用水安全应特别重视,应定期检测,严格按规定办理。学校对师生饮水配备了专门的设施,严禁师生饮用不达标的自备井水和非正规厂家生产桶装水或瓶装水。在枯水季节,对自来水也应加强检测,防止微生物超标。我校在枯水季节每天向师生发放瓶装水,学校派专人烧开水,并为学生提供凉茶,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关爱师生。农村学校受条件限制,更应重视饮用水安全。

6制定应急预案,预防突发事故

学校要发动全校师生员工,并指派专人负责,管好用水设备,食堂等重点地方,提防不法分子投毒,危害学校公共安全。要制定好《突发公共卫生安全应急预案》,假若突然发生公共安全事故,严格依法办事,按规操作,及时报告,做好应急处理,实施紧急救治并留样送检,接受调查处理。

7总结

安全学论文范文4

(一)独立学院的网络入侵攻击

独立学院因网络经费大部分投入硬件设备,缺少对管理软件系统投入的认识,缺少对有限技术人员的培训,缺乏软件管理系统规范、安全性;导致信息管理网站经常遭受口令入侵、网络监听、特洛伊木马、欺骗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等。如果此现象没有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完善,一旦受到恶意攻击就会使网络服务器出现瘫痪或者变成裸机,网络信息系统将无法正常使用,信息资源也会外泄;对外信息系统将无法稳定运行,影响独立学院稳定、健康、发展。

(二)网络用户安全意识薄弱

独立学院网络用户主要服务对象是教师、学生、教学辅助的人员、后勤管理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学生都对计算机与网络不熟悉;也没有参加或者主动学习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知识;造成很多教师出现电脑上网中毒,死机等现象,个人电脑基本没有设置登录口令,没有安装杀毒软件,访问不良的网站,使个人电脑中毒木马植入或成为服务器,造成对其他计算机入侵、窃取、泄密。大学一直是文化知识传播的阵地。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和实践渴望都很强,思想活跃且求知欲非常强烈。学生们当现实无法满足或者受到挫折或想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施展技能时,便向虚拟的网络世界进军;做出如恶意攻击、侵入他人机器、盗用他人账号信息等违背道德的事件来,造成网络安全管理隐患,给独立学院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稳定性。

(三)缺乏对网络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大学生是网民的主要组成部分,网络不仅为独立学院大学生带来沟通成本的降低,更大大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也让独立学院教育教学工作效率得到提高。但是在享受网络带来的诸多便捷的同时,由于缺乏对互联网资源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众多独立学院的网络资源被无序滥用,一系列效率和安全问题开始影响网络正常使用。在师生群体中,不乏有些用户滥用网络资源,克隆网卡信息、非法共享网络收费资源、非法利用黑客软件、购买服务器、用户使用P2P上传下载等情况,如不对带宽进行限制,这样占用了大量的网络带宽,影响校园网的稳定运行。

(四)不良网络信息传播

现代对外宣传的方式有多种渠道如报纸、媒体、网络等;网络信息传播较为广泛,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学生们可能群体通过各种渠道,如微博、贴吧、社交网站等对学院教学、管理、生活等相关细节方面进行放大,登上各大媒体新闻报道;一些校园歪曲信息,不仅影响学校形象,大范围地转发,也影响校园和谐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这些不良信息学校应加强控制。

二、分析独立学院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

网络资源、网络用户、二层交换机、终端计算机是构成校园网的组成部分。其中网络用户对于网络安全管理影响最大。事物都有两面性,网络也一样。师生们在享受快捷便利的网络时,有些经常操作不规范,不会使用计算机网络、浏览非法网站中病毒等行为给稳定运行的网络带来许多繁杂的问题。

(一)杀毒软件利用不当

绝大多数的网络用户对杀毒软件过度信赖,杀毒软件能起到一定的防御、杀毒作用,但针对新的网络木马蠕虫病毒,杀毒软件自身的病毒库都还没有,更谈不上查杀。独立学院的教室多媒体、学生机房、打印室是病毒常光顾的地方;这些地方接触外部设备如U盘、移动设备比较频繁,病毒相互感染。针对这些现象可在经常病毒感染区安装杀毒软件或者还原增霸卡对其系统进行保护,减少病毒对硬盘数据和校园网络的破坏,引发局域网内相互攻击,使整个网络瘫痪,影响正常教学科研。

(二)网络拓扑结构框架优化不合理

科学合理优化规划的网络体系能使师生们享受快捷便利的网络服务;反之,会出现端口使用不规范、楼层之间访问权限的不合理,网络地址分配或标识不合理等情况;网络故障出现时,排查就相对比较困难。

(三)缺乏外网对网站信息门户的防范意识

大部分的信息网站直接放置外网区域,加上防火墙等,但还是容易受到外网SQL嵌入、黑客入侵等攻击;所以应该增加如防御的设备来巩固防火墙的作用,如果这道防线没能守得住,不仅影响网络的稳定运行和服务器数据的安全,严重时还影响独立学院的对外宣传形象和声誉。网络用户使用的操作系统存在漏洞得不到及时升级,为黑客、木马病毒、网络蠕虫提供可乘之机的机会。

(四)P2P软件大量使用,造成上传速率大于下载速率,影响总带宽利用率

如何利用这些资源并不是每个独立学院都能做到的。常用的下载软件如P2P软件、BT软件等严重占用网络带宽。师生们在使用互联网下载资源或浏览网络信息时,也将网络病毒带入校园网内,不仅占用学院总带宽,也使自身终端缓慢或者死机同时对校园网的安全有较大的影响。

三、应对独立学院网络安全问题的对策措施

针对上述部分关于我国当前独立学院网络安全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我国当前独立学院网络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对策措施,提供可借鉴。

(一)技术措施

1.定期对服务器和计算机系统漏洞检测和修复为减少系统漏洞、端口漏洞带来的黑客攻击,应该定期及时更新系统补丁和密码策略,防止口令密码被破解,对服务器或终端的控制。欲提高网络管理效率的工作,网络系统管理员对服务器及终端密码进行安全、有效地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2.入侵检测系统部署采用独立学院网络监控措施及安全隔离措施,如配备入侵检测系统、入侵防御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网络监听系统等等,增加内部网络监控机制,将内外网有效地完全地隔离开来,最大限度地保护网络资源。增强网络安全的自我适应性和反应能力,提高网络抵抗黑客攻击的能力和系统的安全性,从而保证独立学院网络服务的正常提供。

3.校园网实行上网行为监控和实名认证当突发舆论事件、校园安全事件发生时,如何去快速跟踪和解决处理问题事件?这除了需要防微杜渐,还需要核心软件硬件设备支持,如校园网内所有网络用户必须实名认证,且对应网络认证帐号、IP、MAC、交换机端口都关联起来;授权相关权限可对不良用户上网行为进行监控、追踪、查询;对网络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做一些策略,如当网络用户电脑中毒自动向其它主机或者交换设备发数据包时,交换机就会自动把这些用户强制下线,待解决故障后可重新上网。

4.做好核心设备和接入层的安全策略对于核心的出口和三层汇聚设备做安全策略,如ACL、策略路由、设备的访问控制等,增加敏感端口过滤,如屏蔽蠕虫病毒常用的端口。另外,在出口和三层交换之间增加IPS,保证重要服务器的安全,如门户网站、学籍系统、图书借阅系统等网站免受攻击的风险。最后,在接入层交换机里划分VLAN的方式,减少内部广播包,提高带宽的利用率的同时也保证了数据传输的安全。接入层交换机端口添加屏蔽ARP和蠕虫病毒的攻击,这样为客户端的电脑又增加了一道屏障。

5.服务器及终端重要数据的备份与管理服务器的重要数据是高校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网络管理人员,在确保网络服务器硬件正常情况下,要做的是尽量减少被攻击和破坏,定期对网络管理系统,网站群系统进行本机份,异机备份。一旦发生紧急安全突发事件,能及时还原数据,确保在短时间内恢复对信息系统的访问。

(二)管理措施

1.修订规范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制定规范管理制度体系,是网络管理的关键。规范管理制度从下面几方面做起:一是部门分工细分,规范自己的行为责任;二是不断提高网络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三是针对日常网络用户的信息,实行实名审核、录入、网络日记备份;四是加强对广大师生的网络知识培训,提高大家动手操作能力。

2.制定校园网手册,传播网络基本知识,提高网络用户的安全意识针对日常网络管理中,用户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归档、建册、印刷、分发到网络用户手中,增强用户网络安全知识方面的宣传和普及,提高用户的认知水平。

3.建立校园网络安全应急机制网络安全面临网络环境威胁问题无时无刻地在我们身边,对服务器重要数据进行定期网络备份和异地备份,确保数据安全;建立完善的校园网络安全紧急预案是防御网络攻击,是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举措。

4.建立一支高素质网络安全管理技术人才队伍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这一概念的提出对校园网功能要求不断增强,如不及时跟上时代步伐,必将影响独立学院未来竞争力。这迫使网络安全技术人员不断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还要敏捷发掘接受新网络信息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对网络用户进行网络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上网用户的安全意识。

四、总结

安全学论文范文5

2007年3月,一则《广州香蕉染“蕉癌”濒临灭绝》的报道宣称,广州香蕉林大面积感染了号称“香蕉癌症”的“巴拿马病”。经过各种媒体转载与广泛传播,引起消费者的恐慌。不少消费者误解为吃了香蕉易患癌症,结果导致香蕉价格大幅下跌,蕉农损失惨重。直到一个多月后,农业部新闻办权威消息,澄清香蕉生病根本不会挂果,所以市场上能看到的香蕉都没有染病。吃香蕉有毒的错误说法才被消费者接受。2012年,传得沸沸扬扬的西瓜“膨大剂”,起因是媒体放大食品安全中的问题。“膨大剂”名为氯吡脲,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种,具有加速细胞分裂、分化,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但来自中国农业科学研究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张朝贤辟谣,目前还没有科学证明膨大剂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我国的膨大剂使用量都是严格控制的。此事被媒体诬陷放大后,消费者谈“瓜”色变,直接导致西瓜滞销,价格大大下跌,瓜农欲哭无泪。

二、专业报告通俗化有效解读检测信息

一方面现代食品工业技术具有专业性,很多情况下媒体从业人员不具备这些专业知识;另一方面遇到有关食品安全报道时政府、专家大多处于失声状态,由于害怕承担责任,政府专家很少有愿意在风口浪尖谈问题,这就造成了食品安全问题类报道信息不畅通。笔者常年接触市场监管部门,发现很多情况下,作为政府主管部门,对于食品监管问题做了很多工作,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舆论压力,大多数选择不公布信息或有限的公布信息。例如,不久前,有网友在论坛上发帖称,宁波东钱湖麻糍特别软糯好吃是因为加了塑化剂的原因,对于这一舆情市场监管部门反应很快,立刻做了检测,说抽检13家企业没发现塑化剂。如此简单的回复对公众来说,信息量并不完善,也无法体现监管部门及时有效的管控。得知这一信息,笔者与市场监管部门探讨决定邀请检测专家深入来解读检测报告,有力破解谣言。报道请专家还原实验过程,解释分析检测10多种塑化剂以及其他增白剂、糖精等添加剂的情况,用实验数据有力回击谣言。对于这类检测性报道,如果只简单公布结果,而不还原过程,读者获得的信息有限。比如上例中,就有网友仍然提问,只是检测的13家没问题,怎么保证全部麻糍没问题。而笔者通过还原现场执法所见的原料、还原商户制作过程、还原试验检测分析过程的“三还原”,渐进式呈现了事物的本来面目,有力击碎谣言。

三、疑惑话题不妨实验求证

除了运用专业的检测手段检测商品,邀请专业检测机构设计一些通俗易懂的小实验,把实验过程有效进行展现,也能达到消除疑虑,以正视听的目的。通过本报曾联合宁波市第二医院微生物实验室,模拟现实中隔夜西瓜、隔夜菜惯用的冷藏方法,对于覆盖保鲜膜能否减少细菌的情况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覆保鲜膜的西瓜,细菌几乎没有,未覆保鲜膜,细菌数量每升40万个,简单通俗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网络中“覆盖保鲜膜西瓜细菌猛增”一说属谣言。如今,一句官方或专家的简单答复,已经很难让受众信服。公众知情权意识的增强、专家公信力的下降,都要求“求证新闻”必须更加具体化和细节化,含糊、大而化之的表述只能让人们产生更多疑问。

四、问题食品报道展现动态全过程

安全学论文范文6

1.1科学、技术和工程“三元论”

Mitcham提出工程哲学(EngineeringPhilosophy)词汇,并阐述哲学对工程的重要性,但是他认为工程处于技术之下,是技术的一部分,而李伯聪教授则认为科学、技术和工程是彼此独立的个体,彼此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科学、技术和工程“三元论”是工程哲学得以成立的基础。科学活动是以探索发现为核心的活动,技术活动是以发明革新为核心的活动,工程活动是以集成建构为核心的活动。人们既不应把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也不应把技术与工程混为一谈。工程并不是单纯的科学应用或技术应用,也不是相关技术的简单堆砌和剪贴拼凑,而是科学要素、技术要素、经济要素、管理要素、社会要素、文化要素、制度要素以及环境要素等多要素的集成、选择和优化。“三元论”明确承认科学、技术与工程存在密切的联系,而且突出强调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强调“工程化”环节对于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关键作用、价值和意义,强调应努力实现工程科学、工程技术和工程实践的有机互动与统一。

1.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工程本质及特点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基于业务风险方法,来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信息安全的,包括组织结构、方针策略、规划活动、职责、实践、程序、过程和资源等内容。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支撑标准为ISO/IEC27000标准族。在ISO/IEC27000标准族中,不但给出了“建立、实施、运行、监视、评审、保持和改进信息安全的”“基于业务风险(的)方法”,而且还给出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实用规则、审核指南以及相关安全域的具体指南等。例如,仅GB/T22081-2008/ISO/IEC27002:2005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就包括了11个控制域,39个控制目标,133项控制措施。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可在不同的学科中找到其渊源,在实施框架上,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用了质量管理中的Plan-Do-Check-Act的戴明环,在具体的控制措施上,则包括了密码学、人员安全以及各类信息安全技术,其研究的特点是将科学思维、工程思维和社会思维相结合,但更强调工程思维的“设计”理论。工程研究活动不同于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特征就是“设计”。工程设计活动包括对象设计和过程设计。例如,建造水坝的坝体设计是对象设计,如何实施就是过程设计,在信息安全中,设计组织自己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对象设计,设计如何部署是过程设计。

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演化过程与规律

2.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起源和发展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是建立在体系(System)化基础上的“最佳实践集”,到国际标准的正式公布,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过度关注技术,忽略人的作用的“技术浪潮”阶段,在这个阶段涌现出了大量的信息安全技术产品,例如,防火墙、防病毒和入侵检测系统(IDS)等。第二阶段为强调人的作用的“管理浪潮”阶段,在这个阶段大部分企业开始设置专职的信息安全管理岗位,以加强对个人行为的控制。第三阶段即“体系阶段”,在体系阶段信息安全以目标为导向,不再局限于手段的应用,而是技术、制度和人员管理等各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这个阶段是信息安全的工程化阶段,体现了工程的实践性、经验性、继承性、创造性和系统性等特点。

2.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动力和机制分析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是一个“需求驱动”的过程。AlvinToffler在其经典著作《第三次浪潮》中,将人类发展史划分为第一次浪潮的“农业文明”,第二次浪潮的“工业文明”以及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会”。在信息社会时代,“信息”成为重要的生产资料,价值非凡,因此面临诸多风险,为保护信息,安全需求的出现是必然的。科学与技术的进步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推动力。新密码算法的产生,各类以“信息技术解决信息安全”的思路涌现,为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信息安全产生的本质原因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反过来,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又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例如,速度更快,与防火墙形成联动的入侵检测系统。国家政策是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用的导向力。任何工程活动都是在社会大系统中开展的,都要接受国家(政府)的引导和调控。对工程创新的应用,企业的认识往往是滞后的,因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引导性政策。例如:商务部印发的商资发[2006]556号及商资函[2006]110号,以及各地方政府的鼓励引导政策。

2.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工程演化特点、方式和规律

对比国外,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在国内发展体现出了明显的跳跃性,这种跳跃性不但体现在信息工程领域,也表现在其他诸多领域。国内一般不会沿袭其循序渐进的路线,而是直接引用国外的先进经验或者在国外已有的原型上进行模仿开发。在科学、技术和工程3个领域内,与文化、制度、历史等环境因素联系最紧密的就是工程。在信息安全领域内,作为基础科学的密码学,其算法“放之四海而皆准”,不会因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而显现不同的特征,绝大部分技术亦如此。但在工程层次,不同的文化制度有时会产生大相径庭的结果,例如,腾讯QQ本来是模仿国际聊天软件ICQ,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ICQ,MSN等点对点国外聊天软件均濒临破产,但QQ在线用户却在2010年突破1亿。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虽然修改自国际标准,但也显现出鲜明的文化特征。例如更强调保密性,和国外用户相比,更多的认证取向等。

3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工程思维与工程方法论

3.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工程思维

科学思维是“反映性思维”“发现性思维”,体现理论理性的认识,工程思维是“构建性思维”“设计性思维”和“实践性思维”,体现实践理性的认识。科学家通过科学思维发现外部世界中已经存在的事物和自然规律,工程师在工程活动中创造出自然界中从来没有的工程构建物,工程设计是以价值当事人的特定需要为出发点,以构建某种与主体需要相符合的实体为归宿的筹划。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族的GB/T22080-2008/ISO/IEC27001:2005原文中特别强调:“采用ISMS应当是一个组织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一个组织ISMS的设计和实施受其需求和目标、安全要求、所采用的过程以及组织的规模和结构的影响,且上述因素及其支持系统会不断发生变化。按照组织的需求实施ISMS是本标准所期望的,例如,简单的情况可采用简单的ISMS解决方案。”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部署过程也专门设有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目的就是找到企业实际存在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

3.2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工程方法论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应用了PDCA戴明环,与A.D.Hall的系统工程方法略有差别,但在本质上是遵循这个基本框架的。

4结语

安全学论文范文7

1.1实操演练出效果

军队院校开展保密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案例警示教育和保密法规宣贯上,应该加强先进的教学演示与模拟训练系统的建设,通过大量生动、具体的保密演示教学,配合原理讲解与防范措施的实验操作,才能让受训学员深刻认识到技术安全防范的重要性,切实提高自觉保密的意识与技能。装备学院率先在全军建立了面向不同种类涉密对象的、完善配套的信息安全保密教学演示环境和演示平台,并充分发挥演示环境的作用,结合部队工作实际,设计了针对性很强的保密演示实验项目,融合到各个专题教学模块中,提高了信息安全保密教学的生动性、实践性。

1.2改革创新保质量

信息安全保密教研组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重点开展了以下教学改革:

一是搭建层次化的教学体系,完善学员知识结构。在信息安全保密素养培训体系中,所包含课程均按照基础层、应用层的层次化结构设置教学内容。基础层培训学员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辅助学员夯实信息安全保密的理论基础;应用层则向学员提供信息安全保密素养,培养相关的实践和操作模块,通过具体应用场景的操作实践、案例研讨和综合演练,促进学员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消化吸收和升华,提升学员的具体实操技能和做好保密管理工作的能力素质。

二是广泛开展研讨式、演练式教学,加强学员自主学习能力。在培训教学过程中,专题教学以学员工作岗位及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而展开,以问题导引激发学员主动思考,自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并设置研讨交流环节,引导学员展开交流,共享研究成果。综合演练以军事案例为牵引,以专题教学内容为理论和方法铺垫,以学员角色分配和扮演为主要方式,模拟实际保密管理工作的真实场景开展,通过这种情景扮演式教学,确保学员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教员担负导演角色引导学员展开思考与讨论,既可以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也可以促使学员自主提高素质和技能的提高。

三是理论教学结合演示实践,全面提升教学效果。为辅助信息安全保密理论教学,提升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在教学过程中开设演示实践环节,针对军事办公环境、涉密载体、网络信息安全等热点安全保密问题,进行实物展示和操作演示,使学员亲身体验各种泄密途径和安全防范技术,增强学员对信息安全保密技术的形象性和直观性理解。通过实物演示讲解、现场操作,场景互动与研讨结合,可以有效提升专题教学的效果。这些教学改革措施把握了任职教育的教学特点与规律,极大地提高了任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有利于在全军院校推广应用。

2信息安全保密教学存在的不足

针对当前信息安全保密面临的严峻形势与任务,结合这几年从部队调研送学反馈回来的实际情况,装备学院在信息安全保密教学与科研方面还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是信息安全保密的理论基础不足。现阶段缺乏信息安全保密的理论基础研究,对全寿命、全系统安全保密的特点与规律,武器装备试验保密管理机制与方法,信息条件下的保密管理信息化等基础性问题研究不深入,造成信息条件下的保密管理缺乏科学指导。二是开展实践性保密教学的条件还有待完善。当前各种高技术窃密手段发展迅速,信息安全保密教学必须更加具有针对性,保密教学的形式与方法亟待创新。加强实践性教学有利于提高保密教学的质量,促进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融合。然而,现阶段的保密教学条件还无法完全满足这一要求。三是服务部队、服务机关的职能需要加强。院校的优势在于学科基础扎实,人才队伍有保障,但是当前还存在着与部队、机关联系不紧密,没有充分发挥决策支持和技术服务的问题。必须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加强送学服务。

3进一步加强信息安全保密教学的措施

3.1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环境与条件的建设

按照装备学院信息安全保密建设工作规划,下一步将继续改进与完善保密教学的基础条件,提高保密教育训练的信息化水平和培训能力,在物理场所、涉密载体、通信、计算机和网络保密演示项目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便携式保密教学演示系统、保密工作计算机考试系统、保密管理综合评估系统、保密教学综合演练系统、信息安全保密综合检查系统的建设,为开展基于网络的远程保密教育,提高保密教学的模拟训练信息化水平,改进保密教学的方式、方法,增强教学的岗位指向性、互动参与性,促进学员保密知识向实践技能的转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技术条件。

3.2进一步改进与创新教学方法与组织管理模式

为提高任职教育的教学能力,要把握好“岗位指向、能力为重”和“以问题为中心,以学员为主导”的教改思路,在教学方法上,充分运用符合任职教育特点的现地教学、实践教学、案例分析与研讨和综合演练等教学方法;在组织管理方面,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和演示实验环境,尝试网络直播教学,开设网络课程,开展基于网络的远程继续教育。

3.3进一步加强保密科研工作及成果的实践转化

安全学论文范文8

(一)安全教育的形式单调

“安全重如泰山”,在很多的中学都提出了这样的口号,但就目前的安全教育来讲,还有很多问题,比如规范性不足,系统性不够,还缺乏合适的评价机制,校内的学生安全意识浅薄等等,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形式也很单调,大多都是以罚代教的模式,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产生逆反情绪,安全教育的效果就更是无从谈起。另外在现在中学中还有很多学校存在的安全教育资源缺乏的情况,主要是影视和录像片、安全知识学生读本、宣传画或是关怀、安全教育活动方案、安全教育教育读本、安全法规及制度汇编等等。

(二)还存在一些教师对安全教育漠不关心

在中学当中,安全教育需要所有人的努力,才能形成合力,让中学的安全教育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但是在目前,还有一些教师有着别样的想法,他们认为:学生的安全教育是学校领导和班主任的事,和自己没有关系,自己只需要上好自己的课就行了。而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安全事故是学校领导的责任,即使是发生了,也自然有领导对这些安全事故负责。

(三)家庭教育不到位

学校的教育是需要家庭配合的,家庭有着自己特别的影响力。在生活中,其实有很多安全事故不是在学校发生的,尽管学校加强了教育,但是因为家长的疏忽,一些学生安全事故依然时有发生。比如溺水、烧烫伤、触电等。学生对自身的安全问题大多意识并不强烈,缺乏“安全预见”和“安全知识”。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他们就养成了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在他们心中,只有自己的安全才是重要的,对于身边的人的安全一点也不关心,只有当别人身上出现的安全事故牵连到自己的时候,才后悔莫及。

(四)应急体系构建不完善

近年来,学校突发的安全事故越来越多,给学生、家庭和学校都带来了很大的创伤,对社会上也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牵动着千家万户的心,但是我国很多的中学对公共安全事件的危机管理却缺乏了科学的研究。从已发生的突发安全试过来看,有很多都是群体性的事件,这些事件造成了很多的人员伤害以及财产损失。但因为中学的管理者对突发的安全事故管理的预计不够,突发安全事故的预案没有做到位,再加上有些学校的经费吃紧,资源有限,就导致了突发安全事故应急体系的构建不完善。

(五)网络安全管理缺失

如今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网络已经渗透到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对人们生活不断产生影响。而这一代的青少年就是在网络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他们现在已经成为了网络的主体。而伴随着现代网络的发展,现在家庭中很多都配备了电脑,在中学生中,懂电脑的已经很多,特别对于网络游戏,更是有很多的中学生涉入其中。国家近几年也制定了一些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在道德方面有一部《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其他的就是地方上和学校制定的一些规章制度。但这些规章制度的实行很多还停留在纸面上。就学校的安全管理而言,现在很多中小的在校生都还是沿着过去的教育方法和体制。只是在课余时间告知学生禁止上网,根本没有告知学生什么是网络道德、网络安全,学生更不知道网络方面的法律。2007年出现的“熊猫病毒”,其制造者就是一名中专毕业生。

(六)缺少心理安全教育

心理安全可以说是一种状态,是学生在所处的环境中,面对任何事情存在一种不受威胁,追求平稳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基本上没有戒备心理,也不会为别人给自己的批评和指责担忧,一直有一种安全感。在出现事情时,如果形成的是这种良好的心理状态,那么其在外显露的行为就会显得和谐而友善,反之就很容易产生安全事故。从安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很容易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对学校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成为一种内在的安全隐患,即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受害人自身内在的一些问题。然而在心理安全问题上,管理还很稀少。

(七)学校周边环境复杂

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关键的作用。但现在很多中学周边的环境都很复杂,这样复杂的环境为学校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一是很多以学生为主要营业对象的商店、音像经营网点密布在学校周边,这些商店和经营网点很多都存在一些违规经营的行为,如书店里面的不健康书籍,音像店的不健康的音像制品,日杂用品店的各种管制刀具。二是在社会上游历社会青年到学校闹事,盗窃学校财务,对学生进行敲诈勒索,破坏学校设备。三是流动的无牌摊点,这些摊点毫无卫生保障,还影响着交通秩序。

(八)学生安全意识薄弱

中学生相对来说年龄还偏小,身体和大脑都还在成长发育阶段,自制力弱,思想还不成熟安全意识薄弱,对不安全因素的抵抗能力较弱。比如有一项调查,有95.7%的学生认为自己能够或是基本能够遵守交通规则,但在“上学快迟到了,却遇到了红灯怎么办?”这个问题上,却只有53.8%的学生会等到绿灯。其实在中学的安全教育上,很多学生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再加上他们的社会阅历少,辨别是非的能力管理弱,这样的安全意识,往往会让学生做事不加思考、急于求成,很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如何做好中学的安全教育

(一)提高教师安全教育水平

在教学活动的进行中,教的主体始终是教师,因此学校要利用各种手段和措施提高教师的安全素质,特别要注重安全专职教师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同时要对教师的安全知识的结构进行完善,以保证他们的安全教育有着持续性和有效性。在目前,一般的中学教师对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都还普遍缺乏。比如在学生心理健康,还有学生上网成瘾,突发安全事故的应对等等。这种情况,让教师来进行学生的安全教育,肯定就显得不那么恰当。

(二)丰富安全教育内容

在进行学生的安全教育时,教师不但要考虑到学科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更是要注意到学科体系之间的突破,安全教育可以和其他的学科想结合来进行实现。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然后结合社会学、卫生学、心理学、环境等等,把安全教育和多门学科进行渗透和融合。特别是要提倡从现实出发,在适当的时候利用知识来进行和学生联系紧密的安全问题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在多种学科的背景下,利用各种知识、方法和技能来解决这些安全问题,或者是在安全问题发生之前得到预防。比如在物理课中的惯性这一知识,在进行惯性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些交通方面的事故来举例,然后让同学们来讨论。这样即深化了惯性知识的讲解,又进行了学生安全出行的教育。同时还可以用安全作为主题进行一系列活动,比如在期中考试以后对学生举办心理安全的讲座,围绕确定的安全教育主题,开展全校性的安全教育报告会等等。

(二)构建社会安全管理模式

要想做好中学生的安全教育,光是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只有多种社会机构的联合才能做好。这些部门包括了社区、妇联还有派出所等等。学校要联合这些机构,针对中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为中学生举行安全知识的讲座、竞赛等等。为他们普及安全知识,增加在面对安全事故是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还要做好宣传,让学生家长也积极响应安全教育的开展,为家长进行各种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教育水平,把家庭、学校还有社会的力量融合在一起,为中学生的安全教育做出贡献。

(三)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来自2007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中国的网民数量已经到达了1.37亿,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这其中,学生占据了网民的很大的比例。但是网络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的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良的影响。因此学校要加大网络监管的水平,比如说抢占网络阵地,建立内容丰富的校园网,把教师的工作延伸到互联网上,在网络中对中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引导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当有不健康的信息侵入到校园网中时,要进行及时的处理。还要在教育中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责任感,让中学生能够拥有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帮助他们建立一道老郭的思想防线。还要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有关法律和安全知识的普及,比如说防火防盗、逃生自救等。

(四)校园应急演练制度化

中学校园应该要进行应急演练的制度化,监督应急演练的实践。就湘乡育才中学踩踏事件来看,这个事件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学校只安排了一名安全人员进行现场管理和安全巡查;二是学生的安全意识欠缺,在楼梯间拥挤严重;三是因为下雨,大部门的学生都想离宿舍较近的一号楼梯返回宿舍;四是学校没有开展过类似的应急演练,也没有在楼梯间进行应急灯和警示标志的安装。从这个调查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应急演练的重要性。还有在日本,尽管经常都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地震,但是我们几乎没有听说过有什么重大的伤亡事件的发生,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日本全社会尤其是学校每年都要进行应急演练,锻炼学生在突发事件出现时,拥有良好的逃生能力。而湘乡育才中学三千多的学生却从未开展过应急演练,这个问题就值得教育界所有人士的思考。而如果把应急演练制度化,规定每隔多少时间进行应急演练,或许这件事情就不会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了。

(五)严格实施安全管理和评估检查机制

首先要做好日常检查工作。教师要在做好日常的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对各种安全事故的观察,及时掌握学生的安全状况,及时制止和纠正学生的不安全行为,和向相关部门进行情况的汇报。其次进行不定期检查。这些检查需要学校的领导做好组织工作,带领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对教室和寝室进行不定期的检查。从中了解到学校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隐患。还有学生对学校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的执行情况,学校工作人员和学生的安全态度。还有就是要进行季节性的检查。这种检查要有着强烈的针对性,根据学校的情况,针对各个季节的特点,做好安全教育和管理。比如在春季,要做好传染病的防治,在夏季要做好防雷、防洪等工作。而冬季要做好防火、放煤气中毒的情况的工作。每一次在检查中找出的问题,都要对这些问题认真做出分析,找出产生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耐心为学生进行相关的安全知识的讲解,不厌其烦。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措施,具体落实到人。和其他的管理工作相同,整改和检查在安全管理中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