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环保论文范例

安全环保论文

安全环保论文范文1

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有与专业和规模相适应的硬件设备和学习环境,强调空间和时间的统一性,教学场所的多功能性、复杂性和流动性大等特点,是正常意外伤害的最大隐患。故实训室安全管理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制定安全管理条例才能从源头上对高职院校生物实训室的安全管理起到作用。生物理实一体化实训基地是训练学生专业能力的场所,实训内容多且很少重复,所用微生物菌种、生物材料以及化学试剂种类不同,所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多,成分复杂。目前所排放的污染物来源可分为:

1.学生作品。

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技能操作能力的提升和对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学生实训作品一般没有实用价值,主要是为了训练某项操作技能或为了验证某项理论而设置的,故大多是废弃物。

2.陈置试剂和回收溶剂。

凡溶剂使用量较大的学生实验,操作规程中一般都有回收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也确实是“回收”了。问题是这些简单回收的溶剂纯度不高,一般不可直接再利用。其中一部分用来清洗玻璃仪器,洗后随水流入下水道,最终还是成为废弃物,仅有少部分被回收利用。积压、陈置试剂是由于各种意外的变动或未使用完全而造成的,久置造成氧化、分解、聚合等化学变化而不可再使用。

3.实训本身产生的三废。

实训中产生的有害气体:操作不当,如仪器装置不严密使低沸点试剂或溶剂的蒸汽挥发出来,逸散于室内,污染环境。生化分离和纯化有关生化产品或产物之后,剩余的残渣、废液等,总量不多,成分复杂,回收再用的价值空间小,也是造成污染的主要来源。

二、规范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基础设施建设

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的安全与环保设施包括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选址、建筑结构、给排水和供气、电气与自控、通风与净化、装修、空调、消防、实验废弃物处理等方面。自2005年以来,我院非常重视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安全与环保建设,在生物制药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验、实训室建设与改造中投资力度大,把安全与环保建设标准纳入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中,经过建设,生产车间和各专项实训室布局合理,功能较完善,使实训基地的安全与环保防范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

三、完善各实训室安全、环保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生物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等若干安全环保管理法规和政策,结合我院实际,制定系统、周密、规范、科学的规章制度,健全安全、环保管理运行机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内部管理。

1.建立健全生物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与环保制度。

制度科学合理、完善健全、切实可行,实训室的安全建设才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主要包括实训车间及实训工程规章制度、守则、6S管理要求、文明公约、奖惩条例等。根据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特点,制订完善了《安全与卫生管理制度》、《生物、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细则》、《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细则》、《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开放管理办法》及《各室人员的岗位职责》等27个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落实安全管理实施方案,做到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环保管理有章可循。

2.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高职院校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与环保管理环节多,部门职能交叉,安全意识薄弱,监管难以到位。学校制定了各实训室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但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师生并未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存在实验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等情况。应根据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逐级建立安全责任制。

四、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创建实训基地安全文化

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安全防范意识教育与培训,是提高实训室管理的关键,也是培养教育主体社会责任感的需要。目前实训基地已将安全文化渗入到每一项规章制度、工作规范、标准和要求当中,使师生形成共同的安全价值观。在实训基地安全文化建设中,重点以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人文修养等方面的培养教育为主,从教学情境设计、实训过程指导、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安全思维、意识、心理和行为,使每位进入实训场地的师生在安全观念上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在安全控制上由处理事故向预防事故转变,在安全行为上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在安全管理上由领导管理向全员管理转变。安全观念的植入,也成为一种行为习惯。

1.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

安全教育是防止事故发生的基础性工作,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教育包括:提示教育、警示教育和示范教育。提示教育是在实训场地以宣传展板、图片、标识的形式布置常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温馨提示或安全格言警句等,既短小精悍又富有哲理、意寓深刻,使学生既容易记忆,又乐于接受。

2.规范操作,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规范的实训操作和安全防护措施是理实一体化教学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学生往往忽视对自己的安全防护,在理实一体化教学、综合实训、开放实验、创新实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过程中对学生规范操作管理难以到位,不规范操作损坏仪器、违反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安全、环保制度和实训操作规程的现象普遍。针对此问题,要求所有学生在实训前熟悉所用器材、试剂的性能、危害性、安全性及安全使用方法,对使用大型精密仪器、高压容器和进行有可能产生人身危害及造成事故的实训项目的人员,必须进行专项指导和培训,熟练掌握操作规程后方可进行独立操作;进入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必须穿着防护服,提高安全防护意识。在各项实训中,教师都要将规范操作教育贯穿始终,避免学生在科学实验中犯常识性错误,提高自我防护的意识和能力。

五、加强对实验设备的定期检查和检修

实训基地各实训室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应定期检查和检修,重点检查仪器连接导线的导通性及破损情况,以及是否有仪器外壳带电等潜在不安全因素,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修。

六、加强理实一体化实训室日常管理

安全环保论文范文2

关键词: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公益诉讼;法律援助;排污权

近些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工作的重点倾向于城市,忽视了生活在广袤农村地区的广大农民的环境权益。农民作为环境弱势群体,其环境安全正不断遭受着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威胁,这明显有违权益公平的原则,究其原因在于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缺失。我国宪法的第26条将环境保护和防止污染上升到国家基本国策的高度,规定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实行环境保护,且《环境保护法》中第16条至第23条也明确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要对自己管辖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负责。然而从实践效果来看,将这些法律条文用于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行之有效,但对于农村环境治理而言适用性不强,导致农村环境保护工作一直处于法律边缘化状态。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村面临的环境治理困境,建立起适合农村特点的《农村环境保护法》,以此作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的基本法规,实现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但本文认为在目前的立法过渡时期,面对严峻的农村环境问题采取一些有效的法律手段十分必要,进而为《农村环境保护法》的制定提供实践依据。

一、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环境公益诉讼是指当行政机关、企业组织或个人存在行政不作为或者违法行为,使得环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公民为了维护环境公益拥有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力。然而,在2013年出台的新《民事诉讼法》中,将原告资格限定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公民“个人”则被排除在外。同时,在农村环境公益诉讼中,由于面对着不菲的诉讼成本问题,且环境诉讼案件的审理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诉讼费用的承担和分担问题尚无定论,导致很多环境诉讼案件最终不了了之。另外,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对农村环境造成侵害的责任主体相对多元化,如造成农村河流污染的源头可能来自于企业的工业废水亦或农民的生活污水,或者兼而有之,证据的缺乏很容易导致真正的制污者最终逃脱法律的追究。因此,首先要拓宽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环境污染具有潜伏周期长、危害面积广的特点,生活在乡村中的农民对此自然是有深刻的感受,他们提起环境公益诉讼也是公民履行法定权利的应有之义。因此,我国法律有必要拓宽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原告范围,应囊括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使农民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主体,提升他们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其次,降低原告的诉讼成本。诉讼成本过高往往会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最大障碍,导致很多案件最终选择了息事宁人。因此,降低原告的诉讼成本很有必要,政府应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基金,并制订配套的基金管理办法,以支持农民发起环境公益诉讼,保障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功能的有效发挥;最后,完善环境公益诉讼证据制度。在环境公益诉讼案件中,如果原告因为技术原因及经济原因等无法收集到足够的证据,法院可以对原告的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签发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据收集令,规定相关的企业、法人、公民及其它社会组织有责任如实地提供相关的证据资料,如拒不配合则可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应该注意的是,要对证据收集的主体、客体、范围和程序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二、建立环境法律援助制度

目前,我国农民已成为环境纠纷中的弱势群体,无法保障自己在健康、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在与强势的排污者进行协商和谈判的过程中处于劣势,同时相较于城市居民而言,在环境保护资源供给不足的同时也阻止不了城市的污染转移。加之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在保障农民环境权益方面还十分薄弱,导致他们在法律活动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局面。总体而言,环境保护法律具有明显的城市中心主义特征,不能充分反映农村和农民对环境污染控制及生态保护的要求,在基于环境公平和环境正义的前提下,迫切需要借助法律援助手段来满足广大农民在环境污染中的利益诉求,这也是建立法治社会与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目前尚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导致环境法律援助工作进展缓慢。因此,首先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援助法》。为了确保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顺利执行,应制定《法律援助法》并在其中以条文形式对农村法律援助的对象范围、援助程序和资金使用等进行规范;其次,设立专门的农村法律援助机构。可以建立农民法律援助中心等类似援助机构,并规定其援助范围应包含农民的环境权益保护,通过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和文书等服务,引导和帮助农民依法维权;再次,设立环境法律援助基金。环境法律援助基金的来源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同时通过舆论引导等手段吸引社会捐赠,进而拓宽资金的来源渠道,减轻农村法律救助机构的经营压力;最后,强化合作意识。农村法律援助机构应与工会、律师事务所、公证处、基层法律服务所等相关组织进行密切合作,进而减轻工作量、扩大覆盖面,使法律援助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三、实施排污权市场交易制度

实施排污权市场交易制度是治理农村污染、保护农村环境行之有效的经济手段,它以控制污染总量为基础,充分发挥政府行政管制与市场价格杠杆的双重调节作用,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障了环境公共权益和农民环境利益,用最低的投入成本控制污染物排放目标,进而实现环境资源的优化配置。排污权市场交易制度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从美国引入我国,目前已有山东、江苏和山西等省开展了排污权的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实践证明排污权市场交易制度的实施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解决了因农村环境污染源较为分散而采取的传统“点对点”治理方式的弊端。为了保证排污权市场交易制度的顺利实施,首先应出台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法律层面确认排污权的地位,详细规定各个市场主体的权利和义务,让排污权交易从区域层面走向国家层面,并细化指标核定、分配方式及使用年限等具体法律条文,促进排污权的跨地区交易,对于破坏正常市场运行的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保障各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其次,基层环保部门应全面评估当地能够承受的排污总量。在整理和分析了当地的排污数据之后,结合当地的环境发展规划,确定本区域能够容纳的最大污染物负荷。环保部门再根据制污者的实际情况,将排污权根据制污者的实际需要进行初始分配,赋予排污权以商品属性使之可以在市场内自由交易,制污者无疑会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主动将自己过剩的排污权向外转让,而过量制污者则买进排污权,将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内化到企业生产成本当中,促进污染控制技术的升级。

四、提高民间环保组织法律地位

民间环保组织具有自发性和公益性两大特征,因此能够获取全社会的信任,可以较为顺利地整合资本和技术等广泛的社会资源。但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制约了民间环保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设立条件严苛。我国对民间环保组织的设立采取的是“双重许可”审核制度,即需要通过业务部门和登记机关的双重审核方能获得主体资格,因而其设立门槛被大幅抬高。同时,我国采取区域内民间社会团体“限制竞争”的法律制度,即在同一行政区划内如果已有民间环保组织,则其它同类的民间社会团体无法审核通过,妨碍了民间环保组织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其次是法律制度不完善。民间环保组织作为法人社会组织具有独立的利益,法律应当充分给予权利保障,而我国目前缺乏对民间环保组织的专门立法,使得其法律权利比较模糊、法律保护机制并不明确,在这种情况下民间环保组织难以充分发挥法律效用,在推进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很难通过法律手段寻求到司法救济。因此,首先应放宽民间环保组织的设立条件。国家要减少对民间环保组织设立的条件要求,对一些不合理的准入要求应予以撤消,从而为民间环保组织的成立和登记提供宽松的行政环境和法律环境,且政府对民间环保组织的监管重点应以规范和引导为主,从控制型管理转向服务型管理,减少行政干预以免影响其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其次,完善相关法律制度。要使民间环保组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团法人,应完善与民间社团相关的法律制度,使民间环保组织拥有环境知情权,进而监督其他市场主体的环境污染行为和环境管理行为,同时对于一些相对成熟的民间环保组织,可以赋予其行政主体资格,使其承担部分公共管理功能,减轻政府行政压力并节约行政成本;最后,赋予民间环保组织环境公益诉讼权。这是民间环保组织维护农民环境权益的重要司法救济制度,因为当农民的环境权益受到侵害时,作为受害者的农民个体在面对制污者时显得过于“单薄”,这时民间环保组织就可以充分发挥其组织优势,代表农民对制污者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有效地解决农民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丁鹏,论中国民间环保组织在环境治理中的法律作用与发展[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15.

[2]刘飞,我国农村环境的法律保护[D],长沙:湖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

[3]赵秀华,农村环境保护法律实施机制研究[D],郑州: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12.

[4]刘尊梅韩学平,论我国农民环境权利保护的法律援助[J],学术交流,2011(8):66-68.

[5]牛玉兵刘钦,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环境治理法律机制分析[J],农业经济,2017(3):40-42.

安全环保论文范文3

关键词:转型;应用化学;社会实践;就业

2014年4月底在河南驻马店举行的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关于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上述讲话,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做出的战略部署———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建设之路。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是35所高校发起成立了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者之一,围绕磷化工产业、都匀毛尖茶产业、地方民族文化产业、区域物流产业、大数据产业、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等贵州省、黔南州产业和资源优势办专业,着力办好六大学科专业群,积极推进转型发展[1-4]。基于学院转型的定位,化学化工学院系紧紧围绕黔南是亚洲最大磷矿肥基地的资源优势和“煤电磷、煤电铝一体化”产业体系对人才的需求,建设应用化学专业突出应用技能培养定位。专业方向凸显地域性特色,强化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1应用化学专业办学定位

从传统的单一性、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转变为综合性、设计型实验;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成以学生为中心,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提高学生的敏锐洞察力和创新设计能力;从强调学术性转变为注重应用性,逐步建构了“2+1+1人才培养模式”。依托贵州川恒、瓮福磷矿、贵州金正大、贵州芭蕉田等含磷公司及黔南州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黔南州环保监测站、黔南州药品食品检验所、贵州有色物勘地质队、厦门纤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实践实训基地,构建化工见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实践教学模式培养有利于企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同时增加学生的就业率[5]。

2教学模式的转化

化学化工学院在转型下培养适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用人才,在2015年修订应用化学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强调应用化学专业的应用拓展的模式,切实从2+1+1人才培养模式入手,缩短理论学时,增加学生实验和实习实训学时,把学生从学究性转向应用技术性[6]。

2.1应用化学专业课程设计

课程体系包含公共基础课、素质拓展课、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专业拓展选修课、实践教育课等课程等。主要实践项目: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应化专业的学生的教学课程设计,除了掌握高等化学专业基础知识外,着力拓展学生应用能力,将原有专业课和专业选修课体系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调整。改变了原有的专业课程设置中各个方向课程都有涉及、面面俱到的布局,增加两个专业选修模块,增加实验学时和学分及实训周期,增加顶岗实习和试用实习,拓宽了学生社会实习的时间长度和实习能力,有利于学生适应实社会,增强学生就业的各方面的工作能力,提高学生适应企业实习工作需要[7]。

2.2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

把实验课程体系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础化学实验;专业基础理实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它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及化工等基础实验。实验的教学环节将原有300个学时、10个学分的专业基础实验课程群,转变为新的实验核心课成群,学时提高到440学时、学分提高到16学分,通过整合逐步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同时增加专业特色及创新实验学时比例。这样整合专业基础理论及实验课程的整合与结构调整,可以避免知识低层次重复造成的学时浪费,为实践课程学时的增加提供可能,使课程的结构和内容更合理,更重要的是在这样整合的基础上重构的专业课程体系,更容易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理解化学的本质,学习和掌握化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上,增进专业基础知识学习,为专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8]。第二层次为专业实验或者开放性实验;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该环节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具备在化学、化工、制药等技术领域从事研究与管理工作的能力,针对应用化学专业,我们培养的学生尽快适应社会的转型的需要,适应工厂的需要,从事技术检测和工产技能,我们着力对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等应用实验所涉及工作的需要,进行液相色谱、气相色谱的、原子吸收、电位差计、电导、X衍射实验等专业实验的训练,还有化工制图,CAD制图等技能训练,强调学生实验和技能的应用性,同时开放实验,让对实验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利用业余时间的在开放实验室做自己的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社会上应用性实验,例如豆腐制作,酒的蒸馏、中药提取。茶叶检测和提取,矿物质成分的分析和食品腐败的分析及钢铁电化学腐蚀等实验,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在生产实际中获取知识和掌握知识,并获得专业技术技能,使应用化学专业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培养落到实处。第三层次为专业特色实验和创新实验。在设计实践教学过程中,我们按照我院应用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建设特色,立足黔南地区的磷煤化工、民族中药材深加工和茶叶生产技术等资源优势,我们就地取材开展了一系列磷矿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课题:区域熔融法净化磷酸的初步研究、结晶净化法提纯磷酸的研究、溶剂萃取法净化萃余酸制备磷酸二氢钾工艺研究、硝酸氧化法净化黄磷,除砷的研究、磷石膏中微量元素氟、碘含量提取、磷矿硝解液法提取中稀土元素、化学净化技术在三聚磷酸钠生产中的应用、磷石膏在工业上的应用等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学生查文献,设计实验方案,利用课后时间在实验室工作,处理实验数据,在老师指导下写出研究论文,有的学生将在省级及核心期刊上,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提高了学生综合实验素质,满足了黔南州地区对磷化工技术人员的需求,拓展了学生就业率。

3社会实践模式-应用化学专业工厂见习

化学化工见习是化学化工学院应化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是化工基础、化工制图基础课程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使学生通过见习,巩固拓宽和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见习,让学生了解实践、了解社会、了解国情,以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3.1见习的内容

了解见习单位的生产概况,并对所生产产品的原材料来源、产品性能、规格、用途、检验方法及成本等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工厂生产的反应原理、生产工艺条件,并与所学理论知识进行比较;了解产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环保问题及解决方法。

3.2见习的工厂

见习着眼于黔南州社会占星经济发展模式,紧密联系产学研发展方式,因此选择黔南磷矿企业和公司及黔南工业,黔南州附近的剑锋公司、瓮福磷矿、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等是见习的单位。化工见习时间为期一周,主要让学生了解工厂生产情况与书本知识的不同之处,了解生产工艺及生产安全,尤其了解黔南磷酸、硫酸、磷肥生产工艺,以及黔南磷矿企业的发展,激发学生对家乡企业的投身和贡献;还有污水处理及生产垃圾、生活垃圾处理,了解身边环境与污染,保护自身环境、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4社会实践模式-应用化学专业工厂实习

应用化学专业实习是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应用化学专业毕业实习是本专业整个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科学研究训练,是综合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问题及分析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对学生的素质、工程的思维方法的一种综合性检验,为将要撰写的毕业论文奠定重要的基础,更是为将来服务社会、工厂作了充分的专业和思想的准备。

4.1实习内容

应用化学专业实习项目设定为5个模块:安全生产技术、化工生产操作训练、化工生产工艺技术、化工研究性实验和企事生产实习。前3个项目根据实习企、事单位特点设计培训实习计划和实习方案的实施,化工研究性实验项目,是指导毕业学生的教师根据学生的时间制定实验计划项目,此研究实验可以在实习之前、实习之后完成论文实验内容,也可以根据实习的内容将毕业论文的研究实验在实习中实施,生产实习主要是在大四第七学期(下学期)进行专业实习,由企业、事业和研究所与学院(学生)根据双向选择原则或实习前双方签订的就业协议的规定进行实习工作。在实习阶段,提倡学生与企业、事业、研究所建立深层次的协助、合作关系,鼓励学生参与事企单位、研究所的各项工作,包括生产劳动、工艺技术革新、产品研究开发、产品营销等工作。

4.2实习要求

专业实习是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学生一律不得免修。组织学生在企事单位进行专业实习(顶岗实习),不仅有利于学生毕业后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而且为学生大学毕业之前提供一个熟悉的贴近的实际工作环境和试验职场,这个试验职场一定为学生提供合法权益和人身保障,不能伤害学生的合法利益。同时实习的学生一定要明确自己实习的意义、义务和责任,使之实习顺利地进行。对学生实习的基本要求:(1)全面了解实习所在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性质、组织管理体制、生产或事务的运作机制;(2)了解实习所在的企事业单位企事业文化、人事组织、经营状况和管理理念。(3)了解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组织机构、技术前瞻和管理模式,与之沟通交流,虚心学习。(4)掌握实习各个环节生产计算特性、生产工艺技术和科学研究方法。(5)通过实习,观察,模仿、实验和体会,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6)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编辑和整理实习生产工艺数据和研究成果。(7)实习结束,撰写实习报告或实习论文。

4.3实习方式与场所

实习方式:按教师带队集中实习、分散实习、教师巡回检查三种方式,学生结合所学专业和自身条件自主选择一种实习方式。结合2009-2014等五届应化专业的实习,实习实际采用分为分散实习和集中实习,我们主要以集中实习为主,由学院院长、应化系主任与实习单位联系。实习单位的选择一般能满足专业实习基本要求的校外挂牌的实习基地或化工企业、检测中心、分析化验室、研究院所(本省或省外)等。在2009应化、2010应化、2011、2012、2013应化、2014应化这五届应化专业学生实习在检测部门及单位是:黔南州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黔南州环保监测站、都匀市环保监测站、黔南疾病疾控中心、黔南粮油检测中心、黔南质量技术监测所、贵州省中国科学院天然产物化学重点实验室,贵州省水环境监测中心黔南分中心、黔南州药品食品检验所,贵州有色物勘地质队,工厂及公司分别是:瓮福集团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金正大诺泰尔化学有限公司、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贵州川恒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厦门纤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在厦门纤化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通过中介组织介绍的,对于山区民族高校的学生有意去厦门大城市,带队老师和中介亲自厦门纤化公司了解公司内部情况,通过两届学生实习的情况,反应良好,学生通过实习锻炼自己,而有了一定经济收入。贵州金正大有限公司、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贵州川恒化工有限责任公司都位于黔南瓮安县和福泉县,以磷矿石为主,生产磷肥的化工公司,为我们应用专业的学生的实习提高了良好实训基地,学生从事公司的管理、营销、科研、检测、班组工段工序操作等各方面的实习,从各方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得到了很好的实习锻炼。的确培养了学校不能培养的应用能力。

4.4实习时间分配

应用化学专业毕业实习工作从每年年5月开始启动,外出实习时间为半年,即每年7月初至12月31日。增加实习时间,就是让学生在实习单位得到更高应用性培养,同时定期检查实习情况,了解实习学生面临的问题,并结合实习单位共同解决实习住所、就餐、相应的报酬实际问题。

4.5实习考核

实习考核很重要,它是衡量学生实习阶段的工作能力。40%学生实习单位鉴定评分成绩(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成绩×40%)+60%化学化工学院鉴定学生表现成绩分(尊敬师长、团结协作成绩×10%+出勤情况、纪律表现成绩×10%+实习记录×20%+实结报告×20%),对实习阶段违反实习单位纪律,不能按时完成实习任务,拈轻怕重。就不上进的人,除了做好思想工作外,可以采取鼓励或处分,甚至退回大学校。总之实习是学生适应社会,具体实际工作应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集中的体现,不能掉以轻心。

5社会实践模式-应化专业-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进行综合训练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科研意识、开拓精神、创新能力、科学作风等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毕业论文启动工作在每年的五月,十二月结束,学生与老师进行双向选择。为了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质量,学院对应化专业的学生实行新的政策。由于实验条件有限,应化专业的学生只有50%选择实验,另外50%的学生选择文献综述。为了培养应化学生实验能力及毕业论文的质量,学院从大二上学期开始,由实验中心选拔部分对科研感兴趣的学生,跟随有科研项目的指导教师进入实验室,辅助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的实验和实验设计。这样一部分的学生可以由指导老师指导其毕业论文,学生根据科研实验得到的实验数据,可以。同时,有一部分学生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通过一年或两年的实训获得一定有益数据,在大学生创新项目上有所突破,有成果发表,并顺利结题,指导老师可以推荐学生申请学校的优秀毕业论文。还可以给予学生科研上的物质鼓励。在毕业实习中,可以让实习单位有中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人员给予实习学生毕业论文指导,在黔南州环境保护监测站、贵州省水环境监测中心黔南分中心和贵州省中科院天然产物重点实验室、及贵州晟扬管道科技有限公司、瓮福科技有限公司开发中心实习的2013级应化、2014级应化学生可以根据实习不同内容,由所在实习单位的工程师和研究员指导其毕业论文,学生将在毕业论文与实习内容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既解决了实际生产问题,又提高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还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校内毕业设计与校外生产实际脱离的不足。大大地拓展学生毕业论文的创新及应用,多方位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毕业论文的质量会有很大的提高。

6社会实践模式-应用化学专业学生毕业之前的工厂(公司)试工

在大学最后一个学期,在学生做完毕业论文,所有课程将结束时,还在学校没有毕业的学生,有这样一段时间,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招聘考试,为寻找工作做准备。而有的同学在实习期间有意留在实习单位工作,或有意向签下合同,但因为没有毕业证书,不同于公司和工厂的正式工,我们将这种状况的学生称之为顶岗试工[9]。虽然还不等同企业的正式工,但企业也有意签下他们,给他一段试用期间的工作,但他们仍是化学化工学院的学生。作为化学化工学院的学生,尽管还没有毕业,我们老师殷切希望他们安全试工,遵守试用单位一切规章制度,同时有权要求试用单位给与他们合法利益,我们还可以严格要求他们约束自己言行,以一个大学生正能量的形象树立化学化工学院的学生的榜样。2012级应化和2012级化工专业的学生大概有21名学生在贵州川恒公司、金正大、芭田公司有意留下来继续在这三个公司工作,2012级应化专业毕业后有1名学生留在贵州省中科院天然产物重点实验室研究所做助理研究,我们希望这些学生发挥应化专业的学生的素质,为学院争光,为这三个公司和研究所的发展做出贡献。试工为学生在最后学期准备了一个走出学校踏进社会的历练的过程,同时给学生一个思考的阶段,他们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他们的化学基础知识、应化技能和实习素质是否在转型的社会里还需要怎样的提高?同时给我们化学化工学院一些启示,转型下的应化专业的教学模式、社会实践模式打造该怎样尽快满足社会转型经济人才培训的需要?的确给我们很深的思考。

7结语

安全环保论文范文4

根据农业院校实际,提出了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目标和功能、教学团队、管理队伍、管理制度以及网络信息平台的具体建设内容。通过优化整合全校的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创建了具有农科特色的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加强实验教学的改革,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创新结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结合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强化实验室管理,实行实验室开放管理的科学化,实验内容开放的多样化和开放时间的自主化。通过多年的建设,中心在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学科建设、发挥对内的教学服务和对外的交流和辐射功能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农业特色;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开放管理;创新人才培养;辐射作用

0引言

华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立足广东、面向全国,农、工、文、理、经、管、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目前共开办本科专业94个,其中每年有30多个专业6000多名学生学习化学实验课程。化学实验室在培养农科学生的化学综合素质和提高应用创新型人才质量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2]。早在2005年,广东省教育厅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3],开展了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学校整合全校的化学教学资源,积极创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5年10月被确立为广东省第一批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立项建设项目。通过多年的建设,中心在优化教学资源、促进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实验中心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培养学生学习的创新能力、发挥中心对内的教学服务功能和对外交流和辐射功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达到了预期的建设目标。2014年9月,中心的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厅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并被认定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

1中心建设背景

21世纪初期,学校根据各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发展要求,以学科建设和实验教学体系改革为先导,以实验室内涵建设为核心,对实验室组织结构进行了新一轮的整体优化、系统构建和重组整合。将校级实验教学中心纳入学校现代化实验室新体系建设。实验室实行校、院二级管理,并在2001年的“华南农业大学实验室规程实施办法”中明确了学校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实验室管理部门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职责。实验中心实行主任负责制,实验室主任由学校聘任。实验中心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统筹调配,对各功能实验室的进行管理,打破了“学科壁垒”,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

2中心建设目标

坚持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学校优势的农业学科、特色的生命科学、应用化学省级重点学科和化学工程与技术硕士点为依托,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实现实践教学资源的优化、共享与开放为基础,以实践教学改革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开放性、创新性、先进性和示范性的建设思路为导向,加大投入,聚合人才,突出重点,强化特色,将实验中心建设成教学理念新颖、教学体系先进、实践教学条件和队伍一流、教学和管理水平较高、教学效果和特色显著,在广东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中心建设内容

3.1功能实验室的建设

(1)公共基础化学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承担农学、园艺、茶学、林学、园林、草业科学、资源环境科学、森林资源保护、植物保护、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等农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等理科专业,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等工科专业的“基础化学实验”课程[5]。每年参加基础化学实验的本科专业有30多个,学生人数超过4000人。(2)化学类专业基础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承担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制药工程和动物药学等专业的“无机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和“分析化学实验”等基础课程实验。(3)物理化学和计算化学实验室。该实验室承担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等专业的“物理化学实验”、“理论化学实验”和“结构化学实验”等相关课程,以及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专业研究生“晶体结构解析”课程。(4)化学合成实验室。该实验室一方面承担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专业研究生的“现代化学化工实验技术”课程,应用化学、材料化学、制药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无机合成、有机合成学等专业课程实验教学;另一方面还承担应用化学专业的“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课程。(5)化学生物学实验室。该实验室承担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专业研究生的“天然活性成份的分离鉴定”课程,化学生物学专业方向的“植物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化学生物学实验”和“生物化学实验”等课程。还可为学生的毕业论文和创新活动服务,用于天然产物的提取与分离,抗菌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测定。(6)现代分析与测试实验室。该实验室承担化学工程与技术等专业研究生的“现代仪器分析方法与原理”课程,应用化学和材料化学专业的“现代分析测试技术实验”和材料化学专业的“材料物理性能实验”课程教学,还可以供研究生和本科生进行化合物结构表征,材料的光学、电学和热学等性能的测试。(7)材料化学实验室。该实验室承担材料化学专业的“无机材料实验”、“高分子材料实验”、“设计性实验”、“研究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等课程,还可以为从事固体材料的制备、加工和成型等研究的学生提供服务。(8)学生开放和创新实验室。实验中心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的需求,建立了无机功能材料、聚合物材料、天然产物提取和精细化学品等多个开放和创新实验室,在老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由学生进行管理,为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和创新活动、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开展提供平台[6-7]。

3.2重视教学团队建设

实验中心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优化实验教学队伍,重点加强中青年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国内培训与国外研修、校内培养与企业实践锻炼相结合,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建立校外企事业专家到实验中心兼职授课的制度和机制,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合作研究,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高职称、高学历、强能力的专兼结合的实验教学团队[8-9]。现有实验教师40人,其中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7人,占67.5%,研究生导师26人,聘请兼职教师10余人。

3.3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实验技术队伍在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10]。根据化学实验中心的特点,采用专职与兼职、教师与学生、本科生勤工助学岗位和研究生教学实践岗位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多样化的培训渠道和合理的聘任制度,提高了实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和服务意识[11]。现有的10名实验技术人员中,5人具有高级职称,为全校的研究生和本科学生的化学实验教学和创新创业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3.4规范管理制度建设

根据国家、广东省和学校有关实验室的管理政策和制度,结合化学实验中心实际,制定了“化学实验中心主任岗位职责”、“化学实验中心指导教师岗位职责”,“化学实验中心技术人员岗位职责”,“化学实验中心研究生教学实践岗位职责”和“化学实验中心本科生勤工助学岗位职责”等制度;在仪器管理方面,制定了“化学实验中心仪器管理制度”、“化学实验中心低值耐用品管理办法”,“化学实验中心大型仪器管理办法”,“化学实验中心实验器材损坏、遗失赔偿制度”和“化学实验中心维修管理办法”等制度;在安全与环保方面,制定了“化学实验室安全卫生制度”、“化学危险品管理制度”、“化学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方案”和“化学实验室“三废”处理办法”等制度,这些措施和办法的制定和执行,使化学实验中心的实验室管理更加精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12-13]。

3.5加快网络信息平台建设

①制作了化学实验中心网站,用于中心的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介绍、中心日常管理和信息的,并开设了化学开放实验室预约平台和仪器设备网上预约系统;②建立了广东省精品课程“基础化学实验”[5]、“无机及分析化学(含实验)”和“有机化学(含实验)”网站,内容包括课程和教学团队介绍、建设目标和实施计划,教学目标、教学大纲、内容体系结构、组织方式、教学方法与手段和考核方法,电子教案、教学视频、实验教学资源库和师生互动平台等,促进了课程改革和建设,提高了实验教学质量[14-15]。③与校内其他实验中心和省内其他高校建立了大型仪器共享平台。

4中心建设特色

(1)平台建设。通过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建立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农科类化学实验教学平台。化学实验教学中心面向30多个本科专业的基础或专业化学实验教学,受益面大、影响面宽。(2)教学模式。加强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以“面向产业需求,创新培养模式,优化教学体系,注重实践能力,突出应用特色”的教育理念,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创新结合,校内实验与校外实习结合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3)教学体系。通过加强实验教学改革,突破了多年来化学实验按照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和物理化学四大化学实验开课的固定模式;在实验教学内容上,强化基本实验操作和技能训练,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项目,注重最新的科研成果与实验内容的有机结合,化学与农业、生物和材料科学等的交叉融合,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4)实验室开放。通过加强实验室管理,实行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实验内容开放的多样化和开放时间的自主化,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验教学中心具有开放性和示范性,不仅加强我校农学、生命科学等优势或特色学科的化学基础,而且发挥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对内的教学服务功能和对外交流和辐射功能。

5中心建设的成效与成果

5.1改善了实验教学条件和环境

通过多年建设,新增实验教学场地约2600m2,新增仪器设备固定资产总值800余万元,新增仪器设备数750余台件,承担实验课程的门数由原来的12门增加到29门,实验项目由原来的128个增加到近300个,面向的专业由原来23个增加到43个,年实验人时总数由原来的21.25万达到46.36万。

5.2促进了教学与管理队伍建设

现有专任实验教师中,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比例由原来的10.2%提高到37.5%,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由41.0%提高到67.5%。教师队伍中有1人获得省级教学名师称号,4人被列为省级及以上“千百十”培养对象,16人列为校级“千百十”重点培养对象。应用化学实验教学团队于2015年7月被列为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立项建设项目。通过实验室的建设,实验技术人员管理水平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管理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由10%提高到31.2%。

5.3推进了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

中心教师承担校级及以上实验教学改革项目20余项,其中省级8项,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实验技术与管理》和《实验室科学》等期刊上发表教改论文近30余篇。其中“开放式农科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与实践”和“开放式农科化学实验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分别于2008年和2013年获得华南农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年获得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5.4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1)本科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近几年来,学生参加化学实验技能大赛、材料创新大赛和“挑战杯”比赛等赛事,获得校级及以上奖励30余项,其中全国三等奖2项,广东省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学生承担各级创新创业计划项目120余项,其中部级22项,省级24项。(2)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明显增强。近几年来,研究生在《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ChemicalCommunication》、《JournalofPowerSources》、《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SyntheticMetal》、《JournalofSolidStateElectrochemistry》等国际期刊和《分析化学》、《无机化学学报》等国内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120余篇,其中SCI、EI、ISTP收录7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30余篇。获得省级优秀学位论文1篇,校级优秀硕士论文12篇,多名研究生获得“南粤优秀研究生”和“广东优秀学生(研究生阶段)”称号。

5.5促进了学科和专业的发展

近几年来,新开办了制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分别于2005,2010和2014年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专业、特色专业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材料化学专业于2014年被列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制药工程于2015年被评为校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基础化学实验”和“无机及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获得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获得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化学被评为省级重点学科。

5.6拓展了实验中心的社会服务功能

通过化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与开放,教师获得省级及以上项目明显增加。近几年来,获得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6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2项,省科技计划项目30余项。自从2011年承办首届广东省大学生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知识竞赛以来,实验中心的基础化学实验室每年在新生中开展实验室安全与环保教育,内容包括防火防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及防护、实验室生物安全与防护、电气安全与防护、放射性安全与防护、计算机信息安全、三废处理、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与救援等知识,普及了学生实验室安全及环保知识,增强了学生安全与环保意识;仅2014年就有9000余新生参加了竞赛,占总数的97.5%。实验中心每2年举办一次化学实验技能大赛,为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近几年来,有10余所高校特别是农林院校来实验中心交流,探讨农科化学实验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6结语

通过整合和优化全校的化学实验教学资源和多年的建设,创建了具有农科特色的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在实验教学条件和环境的建设、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建设、教师的教学与科学研究、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外联系,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加强化学实验中心的内涵建设与精细化管理,促进中心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倪春林 刘英菊 杨乐敏 周武艺 黄鹤 董先明 华单位:南农业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

参考文献:

[1]徐亚琴,付颖.开放式化学实验的研究和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2):14-15.

[2]倪春林,周家容,郑文旭,等.农科院校化学类专业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0,13(6):15-17.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开展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和评审工作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5(Z2):45-46.

[4]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验收结果的通知[EB/OL].2014-09-17.

[5]倪春林,刘英菊,罗志刚,等.农业院校基础化学实验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室科学,2012,15(3):167-169.

[6]钱猛,王庆亚.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1):123-125.

[7]林卉,胡召玲,赵长胜,等.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152-155.

[8]王启柏,毕建杰,叶宝兴,等.农业高校实验教学队伍建设探索[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3):159-161.

[9]倪春林,郑文旭,董先明,等.农业院校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32(6):14-16.

[10]聂秋华.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提高实验室工作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6):1-3.

[11]朱丽,董先明,杨乐敏.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现状分析及措施[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310-312.

[12]李广艳.高校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3):278-281.

[13]刘文吉,洪英,范连生.网络平台在高等学校基础实验室建设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12,15(3):146-149.

安全环保论文范文5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实践教学环节必须注重以知识的综合应用为目的,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7]。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包括实验课教学、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在实践教学程序上,一是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基本实验理论、数据处理知识、实验规范和实验方法的能力,学会常规实验仪器的使用;二是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加强设计能力的培养:在指导教师的指导帮助下让学生独立完成从查找资料、拟定实验方案,直至设计编写实验报告的全过程,达到学生自我设计实验方案的实践教学效果。在教学计划中将基础课实验内容单独设置、独立考核,在实验课程总门数增加的情况下,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例呈递增趋势。目前本专业新修订的教学大纲中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实验课的比率大于9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题目数量也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在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实验的设置及引导,给予学生选题的主动权,让学生选择感兴趣、有意义并可行的实验项目。2)明确实验设计要求,规范实验内容。要求学生自己查阅文献资料,选择实验项目和实验方法,自己制定实验方案。3)为学生进实验室提供宽松的条件,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做好现场指导。4)执行实验方案的过程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综合应用理论知识和能力的过程,鼓励学生动手的同时还要动脑筋想办法综合应用理论知识指导实验过程,学会及时调整实验方案。5)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考核体系中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过程和实验效果以及数据分析。

课程设计不仅可以补充和深化教学内容,而且是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途径。环境工程专业设置有为期各1周的有害气体控制工程、除尘技术、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质量评价、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共5门课的课程设计。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所学内容,利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解决环境工程领域的实际工程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分析、计算、总体设计、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工程绘图和综合表达能力。我们在课程设计的教学组织中,一方面充分注意到要发挥课程设计对理论教学的补充作用,做到二者相互衔接、紧密配合;同时,注意发挥课程设计在培养学生素质与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因此,在课程设计题目的选择上,要求指导教师尽可能从近年参与或有关设计部门的实际工程中筛选出题目。为使同班同学拿到的课程设计题目的难度要求相适应,我们仅对设计内容做了适当的简化,使题目的总体难度相近;但在内容与设计路线上有较大的差异,做到分组设计。学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对某一工艺的兴趣,自主选择题目,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课程设计成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计算说明书,二是一定数量的图纸。图纸是一门工程语言,识图能力和绘图能力是对环境工程师最基本的要求。课程设计的成绩组成中不仅包括设计成果,还包括总体设计过程和答辩效果。

校企合作与产学研密切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生产实践教学既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又是综合运用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过程,这些都是学校教育所无法替代的。通过为期3周的生产实习和为期2周的毕业实习教学环节,主要是巩固所学的火电厂动力工程方面的理论知识,进一步掌握火电厂生产过程的工作原理、设备结构和性能参数,熟悉火电厂污染物的种类和产生机理,熟悉电力环保工作的主要内容,掌握电力生产过程中主要的环境污染物及控制设备运行、维护情况。生产实习重在认识电厂的生产全过程,参观电厂的生产设备以及运行维护情况;毕业实习重在化学、环保车间的参观学习,强化专业课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的结合。我校一直与几大发电集团公司保持着紧密的教学、实习合作关系,并建立了实习基地,比如河北的邢台电厂、邯郸热电厂、马头电厂、西柏坡电厂、保定热电厂、唐山陡河电厂等。目前,各实习基地已建立整套规范化的实习管理制度,学校结合电厂实际已制定了符合现行教学计划及教学大纲要求的实习计划和实纲。在学生实习出发前,学院、教研室和带队教师组织动员大会,明确实习任务和具体安排;学生进厂后,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士为学生做专题报告,讲解安全规程,要求学生通过安全规程考试后才能参加后续的实践活动;参观过程中,由实习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对整个处理流程、单体构筑物以及某些功能实验室、和主要的实验仪器做较为详细的讲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与接待单位的人员进行交流。另外还安排学生到车间班组跟班运行,顶班上岗,实际体验电厂的运行过程,学生与工人师傅和技术人员进行面对面座谈和交流,以开阔视野,改变了以往的实多停留在走走看看的层面上。此外,将实习成绩的评定进行量化,把参观实习期间的表现、实习日记与实习报告的撰写质量相结合。

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关系

安全环保论文范文6

【关键词】低碳;建筑设计;应用

1引言

城市中低碳建筑的存在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住宅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并且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果想要在城市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合理应用低碳设计理念就要先明确低碳设计理念的内涵与内容。

2低碳设计理念的内涵

低碳设计理念是低碳时代的产物,是维持当今自然生态环境必不可少的环保理念。低碳设计理念的内涵是指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能够使其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品质,能够最大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污染颗粒进行有效吸收,从而缓解当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处境。依托低碳设计理念的内涵所衍生出的低碳建筑也就是人们口中常提及的绿色建筑。所谓的低碳建筑就是将建筑建设中所使用到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使用,并在施工过程中选用环保或者安全的施工材料,以此来减少人类建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除此之外,低碳设计理念是以对资源的节约为目标,在进行低碳建筑的施工设计时,将低碳设计理念渗透施工过程的整个环节,提高建筑资源的可持续使用率,从而提高高层建筑的资源节约水平,促使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因此,相关设计人员要对社会环境负责,对资源的利用要科学合理,不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要进行绿色住宅设计,满足人们居住的正常需求,做到安全、舒适、便捷。

3城市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低碳设计理念应用的必要性

生态伦理思想是当前可持续发展背景下的一种新思想,主要是以生态伦理学科的相关理论和知识为基础,以应对日益恶化的生态问题。现如今,传统的高污染高消耗发展模式已经跟不上时展要求,而低碳时代的到来则缓解当前人类生活资源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的问题。建筑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生活发展的主要场所,因此,低碳建筑的发展便尤为重要。建筑设计当中必须容纳城市独特风格,并承载一定的城市历史文化元素,将建筑物的载体功能充分发挥出来。对于低碳建筑的设计还能够提高建筑的整体使用效率,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同样起到无比重要的促进作用。

4城市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中低碳设计理念的具体应用

4.1在整体布局中的应用

在城市高层住宅建筑施工前要对整体布局进行相应的低碳设计。由于建筑的采光度作用十分巨大,所以在进行施工前要根据实际情况对高层住宅建筑的朝向加以确认与分析,以此确保整体的布局能够满足用户对于采光的要求。为了保证自然通风较好服务于住宅建筑舒适的内部环境维持,建筑规划、建筑单体、户内细节均应成为设计师关注的重点。设计师需保证高层建筑所在小区不存在明显的通风死角,同时也不能存在风速明显的急速区域,而为了真正实现建筑的“过堂风”,设计师应使用专业软件模拟建筑物内外部空气流动,CFD模拟软件便能够较好满足该诉求。

4.2使用具有环保效果的绿色建筑材料

现如今在城市高层住宅建筑中经常会使用高消耗、高污染的建筑材料,进而给周围环境带来极其严重的不良影响,从而影响到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在建筑领域,可能对用户身体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多样。因此,绿色建筑设计环节,应该做好建筑材料的合理选择,强调材料的绿色环保性能,尽可能选择无毒材料和环保材料。当前我国高层住宅建筑普遍都是使用以混凝土、钢筋为主要材料的建筑框架,对于钢筋混凝土材料的需求量巨大,经常会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在进行城市高层住宅建筑施工时要使用具有环保效果的绿色建筑材料,在选择材料时应当选择有可持续利用以及可回收利用特性的材料,从而达到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的目的,如只对主框架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对非承重结构尽可能采用绿色环保材料。对材料厂家进行挑选时要遵循就近原则,可以避免在材料运输的过程中出现高消耗的情况,也就是说在设计前期就需要对当地材料进行考虑。同时,在对建筑材料选择时要选择低碳环保、可持续使用以及可以再次回收的材料,从而使低碳建筑能够进行长久的可持续使用。首先,在采购选取建筑材料时,需要对材料质量、供应商的生产资质证明、材料使用寿命等进行严格审查,避免采购质量不佳、能源损耗高、环境污染强的建筑材料,同时,采购负责人需要依据市场的实时动态变化选取性价比最高的节能环保型材料,适当加大对于新型绿色材料的研究力度,对不同材料的环保性能进行对比、评估。其次,粉尘的扩散可能存在于施工过程中以及材料运输过程中,粉状施工材料在风力作用下容易自由扩散而产生粉尘污染,且运输车的重大压力以及运输过程中掉落的运输废料都会对城市道路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设计人员在确定建筑材料时,应采取“就近取材”原则,防止运输过程造成的扬尘污染与道路损害。最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污染来源为钢筋混凝土与粉尘状砂石等,这些材料在制造、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粉尘污染及甲醛和氡气等有害气体,造成施工工人的身体损伤。因此,在选取建筑材料时,应将有毒气体释放量作为主要的采购标准之一,使用绿色无害的循环材料。

4.3积极应用新型环保节能技术

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与环保有关的节能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优先选择当前环保以及费用相对平缓,性价比最高的设备。在进行低碳建筑的建设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合理使用可再生新型能源,如施工地区常年晴天就可以多利用太阳能,而在一些相对偏僻的地区可以加强对于风能的使用,亦或距海湖较近的地区可以通过水能促进资源的再生利用。利用新型环保节能技术不仅能减少对于能源的消耗,更能使能源进行可循环利用,如在高层建筑设计中针对于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装置,通过新型的水循环装置可以将生活污水与收集的雨水进行有效处理,不仅能实现水资源的循环使用,还能净化小区的空气环境。国家层面也在积极推进节能技术,如新建建筑必须设置相应的外墙保温隔热层,利用具备良好保温隔热效果的材料来减少室内与室外的热量交换,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4.4做好采光通风设计

新能源的出现将低碳建筑的发展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做好通风与采光设计不仅有助于用户身体健康,还极大程度上减少了资源损耗程度。在进行高层建筑设计时,要优先增强建筑的门窗气密性,合理地对高层建筑进行通风设计,将自然风引导进房间之中以此来满足用户对于房间散热的要求,并且房间还要有极强的密闭性,避免出现热量的散失。在采光设计方面,根据高层建筑的门窗朝向不同对其进行相应的调整,扩大门窗范围以此来增加采光能力,通过对建筑围护方面的设计来减少能量的损失,并且要对建筑进行密封处理,以此来确保不会出现过多消耗的情况。鉴于目前大部分绿色住宅窗墙比较小,因此,在开窗位置选择方面,为实现自然采光的最佳,可采用中间开窗策略;当窗户距离墙体边缘相对较近时,可实现纵向均匀性采光。同时,通过对于不同时节不同地区对房间的采光程度进行布局调整,可以极大程度上减少对于资源的消耗,如房间的窗口开在南方,可以扩大整个房间的窗口面积或者安装落地窗等,从而使房间内能容纳更多阳光;反之,当房间窗口落在北方,要尽量减少窗口面积,并且在房间中使用保暖材料,避免房间热量的过度流失。

5结语

安全环保论文范文7

大型数据中心机电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成果以上证所金桥技术中心基地项目为载体。该项目由数据中心、应急指挥中心、能源动力、生产辅助4个功能区组成,共包括18个单体,90个模块化数据机房,2万台标准数据机柜,是亚洲最大、建造规模最高的新一代金融数据中心,按照UPTIMETIERIV级最高标准进行设计。在上海地区数据中心设计中首次采用了中压耦合不间断电源系统、弥漫式侧向送风系统等先进技术。该成果针对数据中心2N机电系统冗余设计的管线预制化施工、管线支吊架结构化支撑及共用的设计施工、大体量大型设备的吊装运输分析、弥漫式送风方式的仿真模拟验证、多级保障电源的切换调试等重难点进行了探索研发,形成的关键技术在保证数据机房运行平稳、绿色环保、增效等方面都有极大地提升和改善。

二、主要创新点和关键技术

该成果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没有类似工程经验可以借鉴。主要创新点和关键技术如下:

1.BIM+VR+管线综合布置装配式施工技术。对各数据机房单体内冷冻站及屋面的机电管线进行BIM建模深化设计,合理划分模块,通过三维扫描方式对现场机房环境进行测量;采用VR技术模拟安装、技术交底。

2.结构化管道支撑体系及多层共用支架技术。采用BIM综合机电管道排布,复核计算管道重量,管道支撑体系设计等步骤,利用结构式网架体系作为管道支架,既保障了支架受力安全,又达到美观、有序的效果。

3.基于BIM的大体量设备安装协调管理技术。利用BIM+工期管理、BIM+施工模拟(吊装),二维码设备追溯等技术手段,精确规划设备生产、运输、进场、吊装等工序,保障各大型设备有序安装就位。

4.基于BIM+CFD模拟的数据机房高效调温控湿技术。利用CFD模拟技术对数据机房温度分布、气流组织进行,不断优化改进送风角度及热通道尺寸,达到恒温恒湿效果。

5.数据中心机电综合调试技术。形成了一套多路电源切换调试作业程序,实现供电中断状态下,柴油发电机组自启动接替市电带动全部负荷,解决了多系统协同调试及三路市政电源及应急电源与应急电源无缝切换的难题,保障供电稳定

三、创新技术水平和先进性

该成果依托上证所金桥技术中心基地项目。机电工程涉及到2万台机柜、500多台大型设备、260台UPS、52台柴发、15套中央空调等,机柜容积比2.35。所有数据中心单体均采用双路冷源(2N冗余设计)、机房内精密空调设计温度精度达到±0.2℃,湿度精度达到±5%。采用三路市政电源供电,另设置中压耦合不间断电源及中压柴发机组作为应急电源。大型数据中心机电工程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形成的成套技术,在运行安全性、可靠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先进性等方面在国内外均处于领先水平。该成果获专利12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5件、受理发明专利3件、受理实用新型专利3件,6篇,形成省部级工法1项,QC成果2项。该成果通过上海市安装行业协会组织专家成果评价,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荣获上海市安装行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

四、经济、社会及环保效益

该成果的成功实施。取得了显著经济、社会及环保效益,并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大型数据中心机电工程建造技术,提高了大型数据中心供电、制冷安全性、可靠性,降低了数据中心运行电源使用效率(PUE),达到了绿色低碳的运维目的。

五、推广应用价值及前景展望

安全环保论文范文8

【关键词】固体废物;一般废物;危险废物;环境工程;治理措施

1引言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人民注重经济的同时更注重生活环境的品质,因此,环保成为新时代的新主题。固体废物污染作为普遍存在于人类日常生活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是环境工程建设应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

2固体废物的定义和特点

2.1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

固体废弃物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通俗地说就是“垃圾”。固体废弃物可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而工业固体废物按特性又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由于危险废物具有腐蚀性、急性毒性、浸出毒性、反应性、传染性和放射性等特性,因此,危险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更大[1]。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有利于对它进行全方位的理解和分析,进而明确它在生活中的危害性。

2.2固体废物特点

2.2.1污染性

固体废物污染分2种:(1)它本身具有污染性;(2)对固体废物处理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固体废弃物在整个产生、排放、后期处理过程都会造成污染,控制不好将会对人们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2]。

2.2.2资源性

固体废物可通过再开发,再处理,挖掘出在一定条件下可具有的使用价值,进而成为有经济价值的资源,比如,生产产品的原材料、燃料等。

2.2.3社会性

固体废弃物的前期产生、中间排放及后期处理整个过程都离不开社会的作用。固体废弃物的存在是由社会每个成员在生活工作等过程中产生的,对社会经济都有影响,其排放和处理过程中的经济投入都会再影响到社会成员的基本利益。

3固体废物污染对环境的危害

固体废物污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1对土壤的污染

固体废物中存在很多有害物质如毒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等,这些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后,会对土壤结构造成改变,同时也会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改变土壤性质,导致土壤健康状况恶化。对于生长在农田的农作物来说,有害成分会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3.2对水体的污染

固体废物造成水体污染的原因有很多,最直接的一种污染方式就是将固体废物直接倾倒在海洋或者河流中,破坏了水质,同时它会直接对海洋生物和河流的动植物等造成伤害;另一种污染方式就是随着天然降水或者随风飘移进入地表径流,进而流入江河湖泊,造成地表水的污染。

3.3对大气的污染

固体废物对大气的污染随处可见,比如,生活垃圾任意堆放散发的恶臭,直接影响了空气质量。有的固体废物的细小颗粒在一定条件下还会被微生物分解,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也会影响居民的生活。

3.4对市容环境卫生及美观的影响

城市角落中存在垃圾堆、粪便等,会影响到环境卫生,还会降低城市居民生活的舒适度,也破坏了城市的美观性和好感度。

4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式

固体废物种类繁多,不同的废物应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常用的处置方式包括预处理、一般物化处理、生物处理、卫生填埋、安全填埋、焚烧处理及热解法。预处理是采用压实、破碎和分选技术将复杂的固体废物进行预处理,然后再送去填埋、焚烧和堆肥或进行资源回收利用。一般物化处理是对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某些含油、含酸、含碱或含重金属的废液进行物理化学处理,这种方法也属于预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是通过微生物作用,使固体废物中有机物转化为稳定产物,这种方法适用于有机固体废物,如动物粪便、污泥等。卫生填埋是利用地形或人工构造,将固体废物填充、压实再覆盖,主要处理生活垃圾,不能处理未经预处理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安全填埋是针对危险废物的一种处理方法,通过把危险废物与环境隔绝,以达到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方法。焚烧处理是通过高温热处理技术,使固体废物氧化分解,这种方式可用于处置城市生活垃圾、一般固体废物,甚至危险废物也是可以处理的。热解法区别于焚烧法,是利用热能将有机物裂解为小分子量的化合物或燃料等有机物质,适用于具有一定热值的有机废物。无论是危险废物还是一般废物的处理,其防治原则都是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在处置这些废物时首先要进行预处理,结合多种处理技术,从而达到最终的处理目的。

5环境工程建设中固体废物的治理措施

在人类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厨余垃圾、污泥、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下脚料、物质提取及表面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质、煤炭开采中产生的尾矿和煤矸石等、石油天然气开采中产生的泥浆、锅炉产生的炉渣、工业加工过程中回收粉尘、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畜禽和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动物粪便和动物尸体等、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作物秸秆、科研和医疗等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动物尸体和化学药品以及其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根据不同固体废物的特点和危险特性,应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如生活垃圾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可由环卫部门收集后送至垃圾填埋场或垃圾焚烧厂进行处置;厨余垃圾应由获得餐饮废弃物处置特许经营权的单位进行处理;凡是经鉴别属于危险废物的固体废物,应交由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进行焚烧或填埋处置;医疗废物应由具有医疗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另外,为了进一步减轻固体废物对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还应采取如下治理措施:1)加强管理宣传,增强环保意识。加强管理宣传工作,就是要向全民倡导环保,引导全民学习环保知识,提升爱护环境资源的意识。2)完善法律法规。关于固体废物处理方面的法规在施行过程中,会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生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对法律法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逐步解决各种矛盾。3)积极鼓励绿色消费行为。鼓励全民进行绿色消费,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注重对垃圾的分类处置,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达到安全消费、经济消费和可持续消费的目标。

6结语

当前,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以往通过牺牲环境来获取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

【参考文献】

【1】张金利,姚伟龙.基于循环经济理论的北京市建筑固体废物再利用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4):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