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哲学思想对园林风格的作用

道家哲学思想对园林风格的作用

 

中国园林早在商代就有所记载,商、周时期的囿、苑、台是“园林”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时我们还不能称之为园林,因为囿、苑、台只为宗教祭祀和帝王登高远眺之用,并没有对周边的环境进行设计,简单的强调建筑的体量,并且不能居住。两周时期的园林的性质有所改变,因为对鬼神的信仰有了变化,从娱神到娱人的转变,台榭园囿的功用已与饮食声乐为伍,从单纯的宗教崇拜转变为有意识的为人所用。秦汉时期仿天象而立宫苑是最重要的设计手法,反映出秦汉帝国以空前庞大而又统一、完整的建筑格局为其国家象征的崭新要求。而正真意义上的中国山水园林体系的形成在西汉至南北朝时期。   西汉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施行法家治国的秦朝亡国后,汉朝鉴于秦亡的经验,以道家的哲学思想治国。汉高祖即位后采用了道家的哲学思想中“无为而治”的理念对国家进行治理,施行修养生息的政策,百姓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道家的哲学理念在无形中灌输到了汉人的思维之中,成为他们处世生存的指南,上至帝王的制定国策,下至百姓衣食住行,都受到道家的哲学理念的影响。   人民的生活安定,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一些文人雅士便喜欢去游山玩水,领略中国的大好河山,追求个性的解放,游山玩水之后文人雅士自然要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怀,这时山水画和田园诗也就应运而生,成为当时的一种风尚,王羲之、陶渊明、谢灵运等田园诗人也就成了明星,受到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十分的追捧,每个人都想要效仿他们,因此热爱自然,崇尚自然的思想成为了一种潮流。正如同佛罗伦萨的是文艺复兴的策源地一样,也是由于当地工商业发达,随之出现了许多脑力工作者,最终导致了文学艺术飞跃进步。   当时的南京、绍兴、苏州大量的私家园林兴起,设计的人员都是这些喜爱自然的文人和士大夫,他们效法自然,将自然的景观挪进私家园林之中,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这也初步确立了中国园林美学思想,奠定了中国风景式园林大发展的基础,中国的山水园林正是由此而发展起来的。这也正是道家哲学思想的精髓“道法自然”在人民生活中的点滴体现。   这是中国园林体系形成的契机,山水园林的风格也是在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的基调下形成的。   道家强调“道法自然”,在这里我认为这说的是向自然学习构成园林的方法,自然包含是世间万物,最重要的是水、山、植物,这些是自然元素,我们将这些自然的元素注入园林当中,当然也是在向自然学习。这些元素在自然中拥有自己的位置和规律,这是自然的法则,就像人类在社会之中也有自己的位置。我们需要尊重自然的法则,找到适合元素生存的环境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这样的环境才能协调。如不然,就会像人进入了一个错误的环境的感觉一样———格格不入。   在这些元素中,水是道家思想中最推崇的自然之物,最高层次的美德就像水一样,“上善若水”就是老子在《道德经》中对水的最高评价。水也是最接近“道”的,因为“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这是道的最高目标。水如此之重要,在园林之中对水的设计更应放在首位。园林内开凿的各种水体都是自然界的河、湖、溪、涧、瀑的艺术概括,务必做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自然界中的水不是静止的,平淡无奇的,而是经历了从天而降痛苦,冰冻三尺的等待,穿越了千山万水,最终才汇入大海。所以,只有动态、自然的水,才能让我们领悟“道”的真正含义。在园林中我们亦要模仿出“源流脉脉、疏河若为无尽”的感觉,哪怕再小的水面亦必曲折有致,并利用山石点缀岸、矶,有的还故意做出一弯港汊,这也就是“一勺则江湖万里”的立意了。   而山是相对于水的,水属阴,山属阳,有山必有水,这是道家阴阳相生相克的辩证哲理。没有山石的阻碍,就不能衬托出水的柔美和隐忍。没有水,也不能体现出山的提拔和伟岸。在园林之中,我们不能把山挪进园内,但是,我们却能以石代替山,以小尺度创造出峰、峦、洞、谷,对自然山岳构成规律的概括、提炼。在园林中,石头是有灵性的,是天与地相连的纽带,所以石头应该被放置的如同从地上长出一般。石头的布置和玄学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人工的设计,石头便能既满足人们的心理要求又符合园林整体的视觉要求了。这便是“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建筑之于自然,一个是纯粹的人工制作,另一个是天地的鬼神工。而正是这两类相对立的物质,却要在小小的园林内进行融合,看起来不易,但是在老子、庄子看来,却是理所当然。道家对大自然是“为而不持、主而不宰”的态度,讲求的是“天人合一”的理念,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此庄子说:“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天人本是合一的。但由于人制定了各种典章制度、道德规范,使人丧失了原来的自然本性,变得与自然不协调。将人性解放出来,重新复归于自然,才能达到一种“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所以在中国园林建筑中多采用的是木框架结构的个体建筑,内墙外墙可有可无,空间可虚可实,可隔可透。园林里面的建筑物充分利用这种灵活性和随意性创造了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外观形象,达到了与周围的山、水、花木密切嵌合。建筑有效的融入自然景观之内,建筑的外观和细部也做了精心的处理,例如亭的设计就体现了“以圆法天、以方法地、纳宇宙于芥粒”的哲理。还有停泊在岸边“舫”的造型,贴近水面的水廊,跨于水面之上的廊桥,无不是为了和自然拉近距离,达到建筑美与自然美相融糅效果。在园林设计中,还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园内的意境的营造。每个园林的在设计之前,设计者们都会立意。这如同画山水画一样,“意在笔先”计划好画面的基调和所要表达的意境,再进行创作。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不包含情感的风景是没有存在的价值的,因为意境的产生是由风景和情感两方面共同决定的,而意境乃是园林艺术的根本目的所在。园林中构成的元素都是一样的,无非是山、水、花木、建筑,但是由于设计者所要表达的意境的不同,四者的关系便会发生微妙的变化,例如苏州的“狮子林”以石为主,“拙政园”主要侧重的是人与水与建筑的关系,这些园林都是以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不同的意境。#p#分页标题#e#   对于意境的营造,又有各种方法。有些园林想要仿造一些有名的自然之景,自然之景大,不能一一照搬,只能模仿自然之景的神韵,在细微之处仿冒其特征,借助人工的叠石理水,将广阔的的自然之景缩微至眼前,正所谓“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顷。”   意境的营造无关于园内的景物多少,而在于相互间的关系,如同山水画中画面的留白,留下的是给人想象的空间,正真的设计者是能掌控人与自然,自然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智者,如《道德经》中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只有正真了解各种事物的关系,懂得如何取舍,才能营造美好的意境。   在意境的烘托方面,我们总是会借助于景题、匾、联、石刻等,起到点题的作用,因为这些文字可以直接表述意境的内涵,人们一看便知,人们在游园过程中边欣赏景观,头脑中回想起景观之意,能产生更多的联想,所要传达的意境也就升华了。例如网师园中的“月到风来亭”所起的名字,置身其中,虽未见月到风来,但是闭上眼睛,自己体会当时意境,仿佛真的有看见月亮的倒影在水面上,耳边飘过一阵清风。这不是更有一番乐趣吗?   道家哲学思想对中国山水园林风格形成的影响,我想几天几夜都不能说完整。记得吴家骅曾经说过“在道法自然这一思想的知道下,艺术的最高目标就是将个人的情感以恰当的方式找到寄托,从而最终获得精神上的解放,在超越世俗的水平上享受生命之美。”我相信只要我们置身中国山水园林之中,总能感受到道家哲学思想的博大精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