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状况及对策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状况及对策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目的是帮助高职高专学生了解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培养使用办公软件处理常用文档资料及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基本能力,培养所有职业工作者的基本信息技术素养。只有全社会信息技术素养有了普遍提高,才能促进我国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本课程的特点是学习对象广泛、内容实用性强、与职业活动联系紧密,在性质上介于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深入探索《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规律,提高教学效果,对于强化高职教育内涵建设,促进IT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下,一些高职院校开始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思想,突破了传统的“使用说明书式”的教材模式和“应试式”的教学方式,对于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相当一部分教师仍在沿用与本科相同的学科教学方式,总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的调查分析,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观念陈旧。多数教师缺乏能力本位的教学思想和素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主要为传统的传授式,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形成巨大反差,非常不利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受“应试式”基础教育的影响,将教师本人长期接受的“填鸭式”教育方式迁移到了教学工作中;二是受本科高校学科教育思想的影响,特别是一些高职院校硬性规定采用与本科一致的教材,将项目化教学的思想加以排斥。   2)课程内容无序。多数教师和教材所选择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软件说明书,而不是实际职业工作过程。也就是说,教学内容的选取实际上是由微软公司的软件开发者确定的,软件工具的菜单顺序就是教学内容组织的顺序。所谓的课程标准,就是软件说明书的缩写。一名教师只要熟悉了所有菜单命令的功能,就可以“合格”了。这种课程模式造成的后果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学生即便是掌握了所有内容,甚至是通过了与之相适应的“等级考试”,仍然不能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3)教学方法呆板。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信息技术手段本来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但由于受到课程模式的约束,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式教学方法或者是模仿式的单项技能训练。一些学校为控制学生的学习活动,在教师授课期间强制性地关闭互联网,学生的学习资源限定在课本上,合作学习也变得十分困难,主动性和创造性被严重压抑。   4)教学资源匮乏。长期运行的传授式教学模式,使得网络课程资源十分匮乏。学生在操作中遇到难题,只能向教师求教,一个常见错误需要纠正十几次、几十次,不仅教学效率很低,而且强化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一些学校的课程网站尽管看起来琳琅满目,但多数都是围绕教师需要(有些是根据评价者需要)来组织的,对学生学习帮助作用不大。   5)考核方式僵化。目前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模式与30年前无太大区别,考试的信度、效度和区分度都存在严重问题,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突出问题表现在以下10个方面,如表1所示。   6)师资队伍散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师既要熟悉熟悉相关专业的工作过程,又要熟悉计算机专业相关知识,并能够探索课程本身的教学规律,是一种复合型的高级人才。然而,目前本课程的师资队伍状况很不乐观,在配备师资时并没考虑教师和学生的所学专业,一名教师常常横跨几个专业的教学班级,很难达到较高的教学水平。   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路   近年来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集中在专业课程上,而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等基础性课程改革较为忽视。解决这些课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有待于在每门课程建立类似“专业教学委员会”的专家机构,按照“系统设计、典型示范、以考促改、以人为本”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教学改革,丰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1.1制订通用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不仅要列出单项知识点和技能点,还要列出学生能够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实现课程内容的更新、扩充、重构和改造。可以借鉴英语、数学等课程的内容结构形式,将本课程的内容分为通用基础内容和专业基础内容两大部分,按照专业大类形成全国通用的课程标准,避免重复开发造成的资源浪费。在改革的初期阶段,可以先制定各专业通用的课程标准,在此基础上补充各专业的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的选取和序化必须以职业活动过程为基本依据,并区分不同工作任务的难度等级,供不同水平的学生选择学习。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有助于不同专业学生后继课程的学习,并为各类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的教学以及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供必要的信息技术手段;另一方面,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学习和强化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1.2建立共享性教学资源库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教学资源共享,既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转变学习模式的基础,也是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具有专业性、实用性、广泛性和动态性的工作,既需要专业人员的系统规划和技术指导,又需要一线教师的广泛参与。信息技术课程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技术优势,并且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信息技术素养。本课程需要建设的资源包括:1)教材:采用理实一体的“项目化教材”,既方便使用,又降低学生费用负担;2)课程标准:使学生明确课程目标和各项任务的学习目标,掌握任务驱动教学方法,了解教学资源的获取渠道;3)考核方案:以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过程考核,以社会化认证作为终结性考核;4)电子教案:明确各单元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使用和教师与学生双方活动过程;5)课件:通过多媒体素材的系统集成,形成辅教式和辅学式两种课件;6)题库:设计开发专题性和综合性的学生自测题库,具有成绩评定功能;7)视频:以屏幕录制软件制作全部典型任务的操作过程视频,供学习着使用,对重点内容录制教学过程视频,供兄弟院校观摩;8)教学案例库:在业界的帮助下,选取职业工作活动中的典型工作任务,描述工作任务要求,形成按专业大类检索的教学案例库;9)教研论文集:搜集整理近年来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研究的所有成果,供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使用。#p#分页标题#e#   1.3改革社会化认证制度   针对目前计算机水平考试存在的弊端,对计算机基础应能力的社会化认证系统的开发需要进行以下改进:1)认证以完成综合任务的方式进行,注重考核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允许使用包括网络在内的信息技术手段。2)考核题库应由职业技术教育专家、教育技术专家、计算机技术专家和相关行业实践专家共同参与完成,避免出现计算机教师闭门造车的现象。3)认证过程应具有开放性,允许参加认证者提前了解任务要求、考核内容和评分标准,允许一次考核不合格者再次补测,允许使用网络查询资料。4)区分度的设计主要依靠增加任务本身难度,而不是考核应用软件中的非常见功能。5)考核时需准备与工作情境相同的条件,包括配置打印机、扫描仪等外部设备。6)认证须由具有专门资质的人员主持,对合格者颁发全国统一的证书,以增强权威性、公正性和透明性。   1.4全面推行“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   本课程当前存在的最大弊端就是“填鸭式”“应试式”的教学模式。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将知识本位的教学转变为综合能力本位的教学,彻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加课程的“创新含量”,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理解与技能培养融为一体,采用“做中学”的教学方式,强化了教学过程的针对性。整个教学过程分为6个阶段:1)教师引导。介绍任务要求和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工作背景;对起点较低的学生和基础性技能进行示范操作。2)学生制定工作计划。利用学习资源,学习小组制订问题解决方案;教师根据学生请求给予必要指导。3)完成任务。根据工作计划,实现任务要求。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并加以记录。4)展示成果。教师选择学生典型展示作品。以优秀作品做示范,以问题作品做剖析。5)成果评价。教师对总体学习情况讲评。6)布置课后作业。包括本次任务的巩固练习和下一任务的必要准备。   1.5建立信息技术基础课程教师认证制度   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并不是IT技术本身的难点,但却是产学研用结合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师资主要靠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和教育技术专业培养,因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师资匮乏,IT业内人士担任基础课程教学的并不多。针对现实情况,开展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师资的培训和认证工作,建立必要的职业“门槛”,使教师具备应有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必备的信息技术素养和职业技术教育素养,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重要促进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