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的文学社团构建

汉语言文学的文学社团构建

作者:谭为宜 单位:广西宜州河池学院

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文学社团的建设向来受到师范类院校或含有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的综合院校的重视,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甚至理工科大学也不例外(清华大学的文学社团就具有良好的传统)。但另一方面,毋庸置疑,文学社团相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意义,也仅仅停留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发展学生个好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写作课程教学的课余延展。研究者的目光,往往也只是停留在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和拓展学生写作能力培养空间的功能意义上。能否再前进一步呢?能否将文学社团的建设作为教学资源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呢?笔者以为,文学社团的专业特性和学科特性———语言与文学的两个元素,已注定了它与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天然的联系,换言之,它作为教学资源的身份是确定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将其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对应起来,这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一、文学社团建设与汉语言专业建设结合的可能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国大学史上最早开设的专业之一,出现于19世纪末,主要培养掌握汉语和中国文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受到有关理论、发展历史、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基本训练,可以从事教学、科研、应用写作和与运用语言文字相关工作的专业人才。改革开放前,大多数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都是从事中学语文教师工作,只有少数从事其他相关工作。而改革开放后,随着转型期社会分工的进一步细化,经济、文化、教育的多元;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社会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期待也在发生变化,就业方向也从单一走向多元,教师职业的就业比例逐步缩小,有更多的毕业生选择了文秘、公务员、记者、编辑等职业,这就给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提出了一个与现实需求相适应的课题。于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方向、戏剧影视文学方向、文秘方向、新闻方向等也应运而生。在“一专业多方向”的教改中,一般高校都是在固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骨干课程(汉语课程群、文学课程群、文学理论课程群、写作课程群)外,增加一些相关专业的课程(师范方向则基本保留原来的课程;戏剧影视文学方向则增加编剧基础、影视文学创作、国别电影研究、文学作品改编、影视专业英语等课程;文秘方向则增加秘书学、秘书写作、管理学、档案学等文秘专业课程;新闻方向则增加新闻学概论、新闻采访写作、新闻评论、广播电视技术基础等课程)。不难看出,这些专业改造的特设课程其实均与语言文字的运用和文学素养的培养有关,这就为文学社团的建设打开了另一扇门。另一方面,随着高校对文学社团的进一步重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科技的进步,文学社团刻蜡板、印油墨的时代早已成为历史,不少文学社团的装备已经十分现代化。以河池学院“堆云文学社”为例,不仅期刊版面不断增加,社团还拥有了办公自动化设备和排版软件,学生在文学社团里不仅仅专注于文学创作,还要进行约稿、采风、交流等公关活动和社会活动,可以学会刊物版面的设计,进行排版、“发行”的实践。当我们把文学社团的建设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结合起来时,就会出现另一种局面,那就是文学社团的建设不再仅仅是文化活动,它还是教学活动。这样,就改变了过去的师生互动关系,过去仅仅是对文学感兴趣的教师对文学社团进行课余指导,这种指导是随机的、短线的、个人行为的;而改变后的互动关系是纳入教学计划的、恒久的、专业建设性的。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阈下文学社团建设探析

专业建设是高等院校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高等学校教学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关键,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整体竞争能力。当前教学资源的开发仍是专业建设向前迈进的瓶颈之一,而相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作为师生长期关注的文学社团,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重要的教学资源。下面从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优化课程、强化实践教学以及推动社科研究等方面阐述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视阈下的文学社团建设。

(一)建设文学社团,加强高校人才的培养。文学社团是培养文学写作人才的摇篮,但这并不是它的存在意义的全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进入文学社团的学生并不全都希望成为作家,不少是以提高写作能力,或提高文学修养,或学习刊物的编辑工作,或提高交际能力、组织能力为目的的。在文学社团中,不仅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还有新闻学专业(并非指新闻方向,下同)、文秘专业甚至还有理工科的学生,因为文学社团的活动内容,正满足了这些学生加入社团的不同需求,这些需求往往是提高个人的人文素养。《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切实把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文学创作以艺术创造为要旨,需要的正是创新思维、形象思维和对社会人生的正确反映。艺术的创造力无疑也是一种创新精神的体现,它的“润物无声”不仅充实了学生的校园生活,而且使学生终身受益。得益于校园社团文化孕育的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东西、凡一平曾多次深情地回顾和赞美了大学文学社团对于他们成长的影响。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提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强调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文学艺术的欣赏性、趣味性和愉悦性吸引着学生加入文学社团,在社团中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文学社团具有营造良好环境和氛围的功能,在社团中可以自由地实践和创造,独立思考的成就感滋养了学生勇于创新的自信,这就从能力培养和精神塑造两个层面为我们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范例。潘懋元教授在谈到应用型人才培养时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必须突出应用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体系方面有所突破,形成特色和品牌,不盲目追求高、大、全,及时增设市场急需的应用性专业,以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1]无疑,文学社团的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结合,不仅可以创建专业的特色与品牌,更重要的是,它的实践性和社会性使它直接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应用型人才的实现和终极检验在职场,高校培养的人才最后将走上职场,“在尊重职业知识的特殊性和特殊价值的基础上将职业知识合理地纳入课程实践中,根据市场需求的数量和需求的结构要求,及时回应职业场所的变革要求,将培养大学毕业生将来的职业适应能力作为大学生发展的重要目标”[2]。文学社团的建设过程,不仅满足了学生的课余兴趣爱好,重要的是学生积累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编辑能力和社会交际能力等未来的职业能力。#p#分页标题#e#

(二)建设文学社团,促进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文学社团的建设有益于师资队伍的培养,有益于“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大部分是理论课程,长期形成的教学定式造就了理论型的教师群体。教师们在课堂上能口若悬河地分析经典作品,但他们不一定具有写作实践能力或文学创作能力;他们可以就语言学、修辞学知识说得头头是道,但也许缺乏书面语言的历练,遣词造句和布局谋篇的能力有限,他们凭借的只是对理论的熟练把握,教学语言有些只是一种僵化的陈旧的经验式的传递,而非发自内心的生动的鲜活的艺术创造。而文学社团的建设纳入专业建设,则语言学、文学、文艺理论、写作学,以及专业方向的一些专业课程都可以到文学社团中去进行实践教学,把课堂搬到社团,教师就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社团建设中,就必须直接介入文学社团的活动,也就能直接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促使教师提高语言和文学的实践指导能力,使教师由单一的理论型向理论兼实践型的“双师型”转变。此外,文学社团的建设还可直接促进教材建设。首先是有益于教材的创编。针对文学社团建设的教材现在几乎还是空白,脱离文学社团去“闭门造车”无疑是脱离实际的资源浪费。文学社团为语言文学的教学提供了实践教学的平台,使特色教材的编写有了实验的基础,使各高校可以根据教学特色,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编写具有针对性的、有丰富教学个性的教材。其次是有益于教材的修订。不管是针对文学社团的教材还是写作课程的教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在文学社团的建设中,通过对学生的指导,通过文学社团活动的参与,在语言运用和文学创作、修改、鉴赏,刊物的编辑、版面设计、校对等实际操作中,可以直接检验整个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材的编写理念,选择教材的形式和内容,发现教材结构的缺失。

(三)建设文学社团,实现课程的优化。课程优化是教改的重要课题,优化后的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也不再是控制教学行为和学习活动的工具和手段,它有效地弥合了个体与课程之间的断裂,成为师生追求意义和价值、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3]。文学社团的建设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结合,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前提,这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课程的多项选择与组合。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进行课程选择和组合,例如,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志向,开设小说创作与批评、新诗写作与鉴赏、散文写作与审美、影视创作与比较文学研究、新闻写作的美学价值探索、应用写作的美学意义与实践等课程。这有利于“开放性和灵活性”以及“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过程”局面的形成。二是促使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关注个体与课程的联系。文学社团的建设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结合势必推动教学大纲的修订,实现大纲的稳定性和课程的灵活性的辩证统一,从而保证新的课程计划的实施,保证课程优化的实现,保证课程群的优化组合,从而使“弥合了个体与课程之间的断裂”成为可能,使教学的过程“成为师生追求意义和价值、获得解放与自由的过程”。三是进行教学手段的配置。纳入专业建设的文学社团建设需要有相应的硬件,如场地、资料、现代化办公设备、采写工具、编辑系统、出版系统等,这些配置实际上也大大提高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科配置。四是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文学社团本身就是一个可贵的教学资源,文学有天然的社会联系(这一点下文有论述),而一旦将其纳入专业建设,就推动了专业建设向社会全面扩展,利用丰富的社会人文和文学资源,使文学社团建设以至专业建设都有一个生动的、全方位的、永不枯竭的教学资源。

(四)建设文学社团,强化实践教学和通识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及校外活动”。文学社团的建设可以也应该走向社会,文学是对社会现实的艺术反映,需要创作者从科学的人文的角度观察人生,主动把握社会的现实状貌和发展潮流,在作品中表达社会责任;需要进行社会考察、采风;文学的交流需要进行社会性的策划与组织;文学刊物的出版需要处理公共关系,等等。新一轮的新升本院校的教学水平合格评估,将实践教学的考评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观测点,有具体的比例要求。对于特色办学的软件考察也有具体要求,而文学社团的建设恰恰需要实践教学,文学当下的主观主义盛行,臆造扭曲和暴露之风的颓势也需要文学的社会反思,这些都将大大地促进文学社团的专业化建设,促进和强化实践教学。例如,某高校文学社团的学生参与《“广西歌王”传》的采访、编写和出版,这既是在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抢救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的积极思考,是社团文化特色与地方民族特色的结合,是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融合[4],同时也是实践教学的直接产物。我们将上述实践教学的不同分支、层面看做通识教育的一种表现并不牵强,“作为一种大学教育理念,通识教育强调通过大学全面的教育和训练发展学生的多方面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5]。当我们把文学社团的建设纳入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时,通识教育的领域被拓宽了,教育的过程是规范的、可控的。

(五)建设文学社团,推动社科研究。文学社团的活动很多是带有学术性的。比如一些社团开展的红楼论坛、地方戏剧文化周、文学流派研讨会、影视文学沙龙、诗歌艺术节、名家讲坛等活动,有的已经成为全国高校进行文学创作和学术交流的重要舞台。以桂西北某高校为例,近年来先后承办了“桂西北作家群研讨会”、“全国刘三姐文化研讨会”、“仫佬族文学研讨会”、“2008广西文艺论坛”、“2011广西生态美学研究与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等大型文学或学术型会议,文学社团成员在会议过程中始终是重要的筹划者、组织者、参与者和受益者;反过来,这些会议又大大地促进了文学社团的建设,提升了文学社团建设的学术层次,同时使参与其中的师生获得社科研究的启示、支撑和推动。当前理工科运用专业学科优势与企业和地方科研机构联合,开展横向课题研究,服务于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而文科专业的教师常常怨叹缺乏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专业优势,难以开展横向课题研究的时候,结合文学社团的建设来开辟新的研究领域,把科研的触角伸向地方特有的文学样式(例如地方戏剧、民歌、少数民族文学等),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面,加强与地方的合作,这未尝不是一件可喜的事情。#p#分页标题#e#

文学朝我们走来,而且越来越近,文学对高校教育教学的渗透是不可遏止的。2010年的6月5日,由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共青团北京市委和北京市学生联合会主办的2010年“文学走进大学校园”活动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启动仪式。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何建明,共青团北京市委书记王少峰、副书记沈千帆,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等出席启动仪式。这一活动的意义不在于它的规格有多高、所造成的声势有多大,而在于它是一个文学向高等教育进军的宣言,随后全国各地也先后开展了文学进高校的活动,且成效是显著的。我们有理由相信,把文学社团的建设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建设结合起来,也是一种有意义的探讨,甚至有理由期待在探讨和实践中有丰硕的成果呈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