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损害心理因素思索

运动损害心理因素思索

作者:路燕 梁枢 单位:苏州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大学体育学院

1(略)

2(略)

2.1(略)

2.2AstridJunge的交互理论模型AstridJunge(2000)总结和归纳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了交互理论模型(图2)。该理论认为运动员是否发生损伤,由运动员对所处环境的应激反应决定,影响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心理社会应激(特点是生活事件)、应对资源以及情绪的状态,并且认为这些心理因素之间不是孤立的发生作用,而是发生交互作用共同影响运动损伤的发生[3]。该理论模式的优势在于:AstridJunge把心理社会应激源、情绪状态和外界条件的交互作用作为运动员对环境情况的反应的主要因素。强调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损伤的发生。不足之处是:他去掉了具有争议的人格因素对运动损伤的影响,仅仅从调节情感和应对资源方面进行。从以上两个理论模型不难看出,应激是运动损伤心理因素的关键因素,同时还有一些情绪、认知、人格、日常生活事件和受伤史与运动损伤的发生和恢复都有密切关系。因此在该理论的指导和影响下,国内外的许多学者进行了许多相关方面的研究。

3运动损伤心理因素研究的主要步骤与手段

3.1准备阶段基于Andersen和Williams的应激—运动损伤模型和AstridJunge的交互理论模型,结合时展的需要,研究者选择施测的对象,测量的工具,测量方式,把理论结合实践,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的对象包括运动员,其次就是学生;测量的工具主要是心理测量量表,包括应激量表、人格量表、应对策略、心境状态量表。其次是研究者自己设计的开放性问题;测量方式主要是让被调查者采用主观自我评定的方法,即让受伤运动员根据自己对特定情境的感觉做出判断。

3.2实施阶段首先研究者通过观察被调查者训练和参与他们之间的学习的方式与被调查者建立信任的关系。其次就是实施的主要部分。一种是调查者用调查问卷测量同一群体中受伤者与未受伤着的心理因素(受伤者调查时间一般在受伤后3天之内测量),寻找受伤的心理因素,两群体的心理差异,不同情绪反应。另一种是随机分配的方法将被试分为同质的两组,在理论上两组完全相同,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调查者对两组样本采用前测,了解基本情况,然后对实验组实施康复的心理措施,最后对两组进行后测,目的是为了寻找心理干预在损伤康复中的作用。针对前面设计的开放性问题,调查者可以选择客观评价受伤者。从教练员、医生、受伤者队友三个方面寻找评价。教练员比较运动员受伤时和未受伤时的训练状态、情绪波动。医生评价受伤者接受治疗的心态和康复的长短。受伤者队友评价受伤者在日常生活和训练中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

3.3分析阶段分析阶段主要是数据的处理阶段,除了基本的描述性分析,学者主要采用的是多元回归分析,寻找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函数模型做评价和预测,寻找运动损伤中的主要变量在运动损伤中的影响效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检测心理干预措施在运动损伤恢复中的作用。到目前为止,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研究的主要测量工具都是从心里学的其它领域转借过来,相关方面研究专家很少研究出适合该领域的测量工具。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学校和运动队,其它人群很少涉及。研究的实际情况主要是急性损伤,影响深远的慢性损伤极少有学者进行跟踪分析。

4运动损伤心理因素研究成果综述

体育参与者作为个体而存在,从个体心理角度看,运动损伤个体心理主要由心理动机、心理特征和心理过程三方面构成。心理动机可以作为运动损伤发生的预测因素;心理特征与运动损伤有内在稳定的一致性关系;心理过程伴随着运动损伤的发生、发展和康复。

4.1运动损伤心理动机研究

动机即推动行为者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每位体育参与者在进行体育锻炼时都在某种动力的支配下进行,不同的动机,导致不同的行为结果。国内外研究者通过实验法或调查法寻找损伤结果与运动员动机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研究取得一定成就。运动损伤与成就动机有重要关系。根据成就动机的心理倾向可以得知,成就动机高的运动员面对艰难任务时可能出现运动损伤,这一点已有相关资料验证。Mechelen[4]指出,成就动机高的运动员更可能受伤。因为成就动机高的运动员往往对自己期望较高,获得好的成绩是他们唯一且最终的目标,在训练过程中他们严格要求自己,面对训练和比赛的痛苦和困难,他们选择忍耐和承受,日积月累的疲劳和高度紧张的训练和比赛很容易导致他们最终的受伤。周晶[5](2002)研究表明成就高的学生更容易产生严重的运动损伤,他们在训练和教学活动中,忍受各种类型和程度的痛苦,导致慢性损伤的发生。成就动机低的运动员,为了得到别人的谅解,在训练和比赛中选择自己明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避免失败后内心的安慰,他们的选择任务可能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在目前的研究中,学者很少研究运动损伤与这部分低动机运动员的高度相关性。从总体上说,运动损伤与动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运动损伤与内部动机的研究,缺乏运动损伤与外部动机的研究。在研究运动损伤者动机的强度和方向上缺乏确切的数据研究,实践者在寻找动机和控制损伤的度时无法找到可靠的依据。

4.2运动损伤心理特征研究

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对损伤者心理特征的研究较多,后来论文逐渐减少。据研究者的调查和总结,运动损伤与心理效果是相互作用,一方面运动损伤产生的负面影响将给运动员带来极大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地位的创伤。另一方面不同的个性运动员面对体育运动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同时对运动损伤的恢复治疗产生不同的态度。心理特征各异的运动员在运动损伤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下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表现。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参与者性格和气质方面。Andersen和Williams[6](1998)提出的应激-损伤理论模型,指出了影响运动损伤发生的几个人格变量(意志、特制焦虑、控制点、成就动机),关于运动损伤人格特征研究就转向了对人格的几个维度的研究,其中关注最多的是特制焦虑和控制点。伴随该理论的出现,许多学者对运动损伤的人格因素方面进行研究,但关于人格的研究结果不一致。Gould[7]博士表明,很少发现运动员的个性特点与运动损伤的发生有关;但Prentice博士认为,喜欢冒险的人容易发生运动损伤。颜军[8](1997)研究表明体操专项大学生运动损伤者具有情绪不稳定、多变、易紧张、高忧虑、自制能力差的个性心理特征。张丽珠[9](1988年)对114名学生调查研究发现运动损伤与个性心理因素有密切关系。胆汁质及其兼型的气质类型者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平衡,兴奋高而抑制差容易导致受伤;多血质者灵活敏捷,但注意力不集中,较容易受伤;粘液质者安静,谨慎,受伤较少。总的来说外向性和易冲动的学生受伤几率大,而内向和性格沉稳的学生受伤几率小。戴群、吉承恕、李宗浩等[10]研究表明运动员越趋外向、承受的消极生活应激量越大,则发生急性运动损伤的可能性就越大;运动员在内外向上的特质与所承受的消极生活应激量对急性运动损伤的发生产生相互作用。#p#分页标题#e#

综上不难看出,运动损伤者心理特征研究主要包括能力、性格和气质的研究。研究者发现运动损伤与人格、情绪状态有一定的关系。个人的人格和情绪可以作为运动损伤预测的行为因子。同时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人格与运动损伤没有关系,这并不能说明这方面的研究无意义,只是还没找出人格与损伤的内在一致性。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损伤心理特征的描述性分析,缺乏心理特征的因果分析和相关分析。同时研究者缺乏对各个因子的相互作用对运动损伤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心理特征在环境的作用下是变化莫测的,但在这变化中应发现稳定的心理倾向,并用特征心理特征来预测状态心理特征。

4.3运动损伤心理过程研究

运动损伤现象在个体身上发生时,在时间上有一个发生、发展的历程,叫做心理过程。人有三种心理过程,它们是认知、情感和意志。从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在面对刺激与反应中间,个体的认识起很大的作用。不同的个体在同一环境中会产生不一样的认知,最后导致不一样的反应。关于运动损伤的认知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员和教练员对运动损伤前后的认知,即运动员的应激和教练员的认识。Anderws.G.[11](1978)研究发现,受伤者在高应激状态下,如果缺乏教练和队友的支持和良好的应付方式,心理损伤的危险度可达43.3%,为普通人群危险度的两倍。魏烨,张中豹,田宝山(2006)[12]等人研究表明不同的应激源所引起的心理负情绪是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压力是引起运动损伤的主要心理因素,同时社会支持是运动损伤恢复和提高运动成绩的主要心理因素[13](TimRees,IanMitchell,LynneEvans,LewHardy,2010)。因此教练员对损伤的正确认识和对受伤运动员的关心对受伤者影响很大。

邱卓钢[14](2001)研究发现,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应激源为教练的批评、对手领先表现出色时。优秀男子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应激源为身体或心理失误时、教练的批评、经受剧烈的疼痛或损伤后。因此临场的应激是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由于遗传和环境的不同,教练员和运动员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认知,面对突发事故的刺激,教练员和运动员的认知水平的调节对运动损伤有很大影响。关于运动损伤情感的研究,Heil[15]认为运动损伤对运动员来说实际上是一个重大的事故,因为它会对受伤者的身体、情绪以及社会生活方面产生极大的威胁(障碍)。当运动员受伤以后,他首先感受到的是身体上的疼痛,这是直接地感受,随着事故的发生,运动员面临损伤会产生不稳定的情绪,对自己的运动生涯和自己在队伍中的地位都产生不一样的想法。情绪的波动对运动训练产生深远影响。

Warren[16](2007)对98名足球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心境状态与运动损伤有高度相关性。它们成山坡形关系,当心境状态得分区间在低分区间和高分区间时,运动损伤出现的概率较小,当心境状态得分区间在中等时,运动损伤出现的概率最大。运动损伤引起心境状态变化,心境状态变化反作用与运动损伤。在运动损伤的应对策略方面,Couldetal(1997)[17]研究表明,最常用的应对策略是“挺过去”、寻求社会支持、分散注意力。Albinson&Petrie[18]研究表明,面对困难和突发应激事件,运动员选择积极行为应对策略而不是认知应对策略,而且积极的应对行为策略与积极心境状态呈正相关。可见运动员顽强的意志,积极的行为对运动损伤有利无害,积极的行为应对不仅有利于身体状况的恢复,也有利于积极心态的调节。国内外研究者表明,在运动损伤的恢复阶段,表象训练对康复很重要,受伤者通过回忆或观看自己在比赛中的情况,以维持他的运动技能和帮助他重返比赛,或者有些人可能使用表象去恢复想象受伤害的肌肉和健康肌肉的新生。

从以上举例我们可以看到,运动损伤的认知、情感和意志三种心理过程共同影响运动损伤的全过程,同时三者之间有其复杂关系。他们都是运动损伤引起的整体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运动损伤的情感和认知研究较多,研究者缺乏对应对方式的深入研究,很少把生理恢复和心理恢复结合起来,多学科的理论视角渗透不够,致使应对方式在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方面受到很大影响。总体来说,运动员和教练员关注更多的是成绩和短期的身体亚健康,运动员和指导者没有把运动成绩和身体健康调节到一个和谐的状态。因此许多心境状态的不好因素是心理不健康的象征。运动损伤心理问题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高水平运动员和大学生群体。还有一些中学青少年运动队和社区锻炼人群很少涉及,因此在这些人群中经常会出现突发事件不知所措,或者有许多慢性损伤影响一生的运动生涯。

5运动损伤心理因素思考

(1)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外运动损伤理论模型的分析,实验性和调查性的研究较少,许多成果都是翻译国外的成果,因此国内学者应该把理论应用于实践,更多的寻找国内运动损伤者的心理规律。国外的研究把运动损伤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的基础上,研究者通过实验法和调查法,并结合不同的人群和运动项目,获得许多有价值的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方面的结果。这一点值得国内学者的借鉴和学习。

(2)心理学因素影响损伤的发生率,反映在发生损伤和损伤的康复过程中。动机、应激、焦虑、日常生活压力是运动损伤发生的主要心理致因。社会的支持、目标训练、表象训练和积极的心态是运动损伤恢复的主要心理因素。目前的研究发现了各个维度与运动损伤的关系,但很少发现两个或多个维度与运动损伤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和结果。

(3)关于目前运动损伤心理因素的研究的主体都集中于运动员和大学生,使研究者忽略对教练员、指导员、教师的研究。因为每个参与锻炼或训练的群体都有一个指导者,在中国的这种教育模式下,我们必须先教会领头人才能使他们传播知识,参与者才能健康锻炼身体。

(4)运动损伤的心理因素研究成果较少,而且重复很多,未来学者可以从其它角度进行研究。考虑运动损伤者的年龄、项目、水平、个体。综合各个因素进行试验研究,在借鉴国外的试验和测量时应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

(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运动损伤心理因素测量量表是以后研究者研究的重要内容,必须寻找适合的心理量表,才能发现重要的心理因素在运动损伤中的作用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