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音乐课教育分析

大学音乐课教育分析

 

音乐是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一般艺术的本质特征:创造意象世界、传达人类审美经验。虽然音乐作品离不开它的物质实在层(纸、磁带等)和形式符号层(音符、节奏、旋律等),但是,音乐的核心层次却是它的意象世界层。“艺术首先存在于艺术的意象世界中。”由此可见,音乐作为艺术品,它存在于主体的审美心理活动和意识中。也就是说,音乐欣赏不仅是欣赏它的形式美,更要感知它的音乐形象,而要感知音乐形象则必须激发欣赏者的创造思维。所以说创造是欣赏教学的中心。音乐欣赏课应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1音乐欣赏教学中的误区   如今在大学音乐教学中存在一种怪圈,许多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欣赏课,为了迎合学生,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不少误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1语言替代型   “语言替代型”,顾名思义即以语言替代欣赏音乐。   前面说过,音乐欣赏的中心在于创造,在于学生通过音符、节奏、旋律的暗示和指引,在心理活动中重建生成音乐意象。而这个过程并不只是通过教师自己的语言来解释音乐,让有限的时间在教师的语言表述中消失,留给学生的只是与音乐完全不同的记忆。音乐是音响的艺术,音响在时间中展开,因此音乐也是时间的艺术。这决定了欣赏教学应以听赏为主,如果讲得过多,势必影响学生欣赏音乐影响学生的想象力。   音乐是一种听觉的艺术,音乐形象是非视觉的(看不见,尽管有人用色彩来引发人们对音乐的感受和想象),也是非语义的(不是一种确定性的语言)。每个人所欣赏的音乐类型不同,学生也是如此。反映在每个人耳朵的音乐信息时非语义的,因此音乐艺术具有某种不确定性,绝非是用确定性很强的文字语言可以表述的。那种以语言替代音乐的欣赏教学其教学效果充其量只是类似于一节语言课,就像诗歌或者一个故事,这样就完全不符合音乐欣赏审美的规律。   虽然,音乐艺术与语言艺术都是艺术,语言也是一种音响,但是,语言仍然不能替代音乐。教师不能只用书本来局限学生对音乐的想象,特别是大学生,他们都有自己的思维和音乐欣赏审美能力,而且都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所以,教师需要的是适当地引导或提示,而不是用长篇大论的口头语言来替代音乐。   1.2单一欣赏型   “单一欣赏型”,即教师找来了许多音响资料,整堂课进行欣赏的课型。这种单一的课型不符合现代音乐教学原则。   大学的音乐欣赏课是非专业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学生音乐的素质。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音乐教师除了必须具备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技巧,比如器乐、歌唱、音乐欣赏教学能力等,还要具备人文、历史综合教学能力。大学生有一定的思想和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喜好,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过程和结构。而“单一型”欣赏课型不利于大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这种课型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的听觉参与和思维参与的地位,长时间如此,学生不但没有从音乐中学习到它真正的内涵,也会失去兴趣。许多大学生从小没有真正学习过音乐、音乐知识,教师如果在欣赏课上过多的强调音乐的专业知识,也会影响影响学生对欣赏课的喜欢,甚至导致拒绝音乐欣赏课。   2科学地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策略   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欣赏音乐、接受音乐熏陶、体验音乐美感,是科学地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关键。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2.1导入法   把音乐欣赏课变成教师结论课的固然不好,但也不能因此因噎废食,全盘否定所有对音乐有利的语言介绍,所以适当地语言导入必不可少。   (1)介绍音乐创作背景、作词作曲者等导入。一个音乐作品就像一篇文章,除了它有自己的声音,同样也有它背后的故事。在欣赏一首音乐作品之前,适当地向学生介绍它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情况,对于学生更好地欣赏音乐有一定的帮助。比如,在欣赏《黄河大合唱》前,介绍作品的创作时间、创作背景、反映的主要思想内容、作曲者、《黄河大合唱》在抗日战争时期所起的重大作用,能够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学生欣赏作品的欲望,并最终带着庄严的感受、带着对冼星海的敬仰之情来完成对作品的欣赏,如果事先没有进行介绍是很难达到这一效果的。   (2)讲述音乐小故事组织导入。在音乐欣赏课堂上,教师除了有一定的音乐专业知识,还要注意平时多搜集一些音乐方面的典故,这种积累课外知识的经验会在音乐欣赏课上起到很大的作用。例如在欣赏《二泉映月》时,教师可以首先从《二泉映月》这个标题入手,插入杨荫浏先生和曹安和先生的一段回忆:杨先生、曹先生原是阿炳的老乡,当年两位先生请阿炳演奏录音,当阿炳演奏完一首二胡曲时,几个人同时鼓掌,杨先生问阿炳这支曲子的曲名时,阿炳说:“这首曲子没有曲名,用二胡信手拉来,久而久之,就成了这个样子。”杨先生又问:“你经常在什么地方拉?”阿炳回答:“我经常在街头拉,也在惠山拉过。”杨先生脱口而出:“那就叫《二泉》吧。”曹先生接着说:“光名《二泉》,不像个完整的曲名,粤曲里有《三潭印月》,是不是可以称它《二泉印月》呢?”杨先生接着说:“‘印’字抄袭得不够好,我们无锡有个映河山,就叫它《二泉映月》吧!”阿炳当即点头同意了。《二泉映月》的曲名就这样定了下来。介绍完曲名的来历后,点出这首乐曲其实和“泉”、“月”完全没有关系,这只是阿炳的“依心曲”,反映了阿炳悲苦的一生,悲中有刚。   以上仅列举两种导入法,导入的方法很多,平时多想、多听、多看,还会有更多的方法。当然,在导入时要注意时间和尺度的控制,合理安排上课时间,切不可喧宾夺主,使之又成为一种“语言替代型”教学模式。#p#分页标题#e#   2.2以主题作为切入口   在许多音乐作品中,总有某一段旋律最鲜明、最有特点,出现次数最多,这就是主题。它体现了作品的基本思想情感,是整个作品的缩影。在音乐欣赏中,教师重点提出主题内容,把它的形象加以反复引导,让它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如柴可夫斯基的《如歌的行板》(《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第一主题)中的主题曲《孤独的凡尼亚》,在全曲中反复多次出现、贯穿始终。作者正是借助它的循环反复来着意表现和渲染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内心情感。这个主题也是整首曲子最关键的部分,如果教师能把《孤独的凡尼亚》提上来先上,以示范歌唱的方式将它哼唱出来,让学生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的思想感情,再来欣赏《如歌的行板》,这时学生已经对主题非常了解,就会在欣赏的过程中对作品产生正确的理解,并对这个作品产生兴趣。   2.3同类互比法   把同一体裁、同一时代、同一类型的音乐作品进行互相比较,反复聆听,找出同类异曲的同异之处,会对乐曲有更深的印象,产生特殊的兴趣和感情,这样,记忆就更深了,理解也会更深。   如在上欣赏课《小河淌水》时,教师可以举例其他的山歌来作为比较,如《槐花几时开》、《太阳出来喜洋洋》等,指出它们的相同与不同,加深学生的印象,从中牢记山歌所具有高亢、嘹亮、奔放、自由等的特点。又如,在欣赏《婚礼进行曲》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进行曲的特点,可以再让学生欣赏类似的如《拉德斯基进行曲》、《军队进行曲》等,对进行曲这种行走般的速度与节奏以及所表达的情绪的特点有更为准确的理解。   2.4讨论法   讨论法就是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互相讨论,各抒己见。这是提高学生欣赏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好方法。音乐不像语言那样具有清晰、明确的语义,音乐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特点,人所生活的环境不同,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对于作品的理解与感受也各不相同。在音乐欣赏课中对乐曲情感的表达、内容的叙述以及音乐的特点等方面的讨论,都可以进行,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讲出一定的道理,教师就不能独断地予以否定。例如,在欣赏河北民间吹打乐《小放驴》的时候,有一个学生说:“人死了,出丧了。”结果全班哄堂大笑。笔者没有批评他,而是表扬他生活经验丰富,并指出民间吹打乐的确在人们生活的很多场合都会用到,人死了只是其中的一种场合。这种表扬换来了全班更积极的响应,学生们都愿意把他们的想法说出来,课堂气氛非常热烈。   音乐欣赏的方法多种多样,比如运用多媒体教学,欣赏过程中与美术、舞蹈相结合等,可以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只要教学效果好、学生乐于接受都可以。   但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教师使用何种方法,都不能只注重形式而忽视效果,必须时刻把学生放在欣赏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音乐欣赏的乐趣,从而提高大学生的音乐素养。   让我们走出大学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的误区,不断探索,努力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爱音乐、爱音乐课,更爱音乐欣赏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