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年度总结范例

餐饮年度总结

餐饮年度总结范文1

[关键词]经营成果;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效果

西安唐乐宫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餐饮、仿唐乐舞表演为一体的旅游文化综合企业。自1988年开业以来,唐乐宫以演绎唐宫乐舞而蜚声海内外,其中尤以“剧院餐厅”最负盛名,被誉为“东方的拉斯维加斯”。西安唐乐宫是以仿唐歌舞演出为载体,以海外游客为主要受众的国内较早的文化项目之一,是中国第一座具有国际水准的剧院餐厅。主要经营:唐乐舞表演、宫廷宴、中餐、婚宴等。其中久负盛名的剧院餐厅面积2700平方米,可容纳650多人同时就餐。创造了在演出历史上二十多年经久不衰的奇迹,成为无可替代的经典,被誉为“东方红磨坊”。笔者不禁陷入了沉思,拥有深厚文化底蕴且作为陕西人民骄傲的公司,为什么近几年来的发展却止步不前?

1公司近三年发展走势

公司近三年发展关联数据见下表。

2公司现状

2.12015年公司成果展示

王经理来到西安唐月宫有限公司工作已经30年,作为公司的总经理,在年度会议上他总结了2016年公司经营完成情况,他说道:在2016年度中,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5120万元,利润105万元。收入与2015年相比增加2%,利润与2015年相比增450%。2016年的一切工作都围绕绩效考核指标5100万元开展工作,公司完成了很多任务,主要有:第一,加强品牌建设与推广:2016年5月,根据经营工作需求,成立了品牌营销中心,下设品牌推广部、网络营销部、美术设计部,主要负责制定实施品牌形象建设规划及营销推广工作,并逐步落实唐乐宫品牌建设各项工作。第二,扩大市场营销:为了扩大市场营销,首先要加大内宾市场营销,针对内宾消费特点,丰富和完善饺子宴出品,提高内宾平均消费水平;然后针对接待量集中的入境社继续销售,保证外宾市场不分流;此外,我们还举办并配合集团举行大型旅游文化活动,通过活动宣传提高企业品牌知名度;最后,我们在参加11月的旅交会上,对唐乐宫的品牌进行了大量的推广和宣传。第三,餐饮经营:众所周知,西安唐乐宫被陕西省烹饪协会评为:“陕西餐饮名店”;“唐宫金牌片皮鸭”、“尚品牛排”、等七款菜式被评为“陕西餐饮名菜”。我们成立了攻关创新小组,解决出品不稳定、客人投诉、预算偏差等问题,保证了餐饮的出品品质,让顾客吃得放心。

2.2存在的问题

王经理叹一口气,说道:虽然2016年西安唐乐宫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问题也有很多,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第一,入境市场规模持续萎缩:《唐宫乐舞》主要消费群体为入境外宾客源,占总接待人数的44%。随着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入境外宾客源持续萎缩,唐乐宫入境外宾占比从2013年的84%下降到2016年的44%。第二,人均消费降低:受国家八项规定、严禁“三公”消费等制度管控,中餐平均消费降低,贵宾厅人均消费210元/位,火锅人均消费80元/位;剧院餐厅由于内宾特价团增多,平均消费也大大降低,所以企业经营效益下降,无法用高于市场的工资水平来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员工流动性大,难以保证服务质量。第三,本地市场竞争激烈:西安市内模仿《唐宫乐舞》而推出的各类旅游演出近6台,演出形式和内容雷同,演出品质参差不齐,导致各台演出普遍利润较低。其中竞争对手陕西歌舞剧院重新对演出进行全新改版,提升了演出质量,以及近年来大唐芙蓉园、阳光丽都等形成的恶性低价格竞争,都给唐乐宫2017年的销售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2.3解决方案

总结了公司目前的经营情况,分析了公司存在的问题,王总也明确提出了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王总说道:机会与风险并存,虽然目前的市场环境,给唐乐宫高品质的市场定位带来很多阻力与不利因素,但是只要我们对症下药,积极应对,团结一心,定会重返历史舞台,将“唐乐宫”品牌打造成为陕旅的金字招牌。下面我具体讲一下我的想法。第一,面对市场逐渐萎缩,外宾逐渐减少的现状,我们应该提升唐乐宫的品牌品质及市场影响力。具体我们可以这样做,完善质量管理各项工作,从源头出发,严格监控出品及服务质量;出品部、采购部、财务部三个部门负责每日原材料采购的质量把关及索证索票;建立顾客意见征询制度,收集整理顾客的意见反馈;实行每日餐饮例会通报制度,当天问题当天解决,并跟进处理结果。总而言之,一定要把握住市场机会,在提升自己的服务和菜品质量的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让唐乐宫被更多的外国友人所知晓,更好地提升唐乐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我们的利润。第二,针对个人平均消费降低的问题,我们不能去改变国家的“三公”消费,但是可以从自身做起促进消费者消费,可以规范整理客户档案,提升服务质量,增加餐饮人均消费同时提高客人二次消费的销售力度,根据季节创新产品,做好现场销售,进一步提高人均消费水平。具体可以这样做,公司专门设立客户服务部门,对客户信息进行整理归档,完成客户信息系统的建立。了解每一位客户的饮食喜好,从点菜到送客,满足客户的消费需求;客户在点菜过程中,根据客户资料信息,加强现场销售,针对时令特推,让客人满意的同时,提高平均消费;在重大节日,第一时间送去企业的问候,让客户感受到企业的关心和温暖,进一步提升客户忠诚度。第三,面对竞争对手不断创新的趋势下,要不甘落后,创新出属于自己的经营模式。我们在采取线上与线下销售相结合的经营模式的同时,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线上促销活动,利用新的手段增加企业收入。而且,还要进行产品创新,可以从以下两部分进行:一是旅游市场:针对旅游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现状,为保证《唐宫乐舞》在本地市场的品牌品质,我们将对演出舞台和节目进行全面的改造提升;针对目前剧院餐厅接待人数接近饱和的现状,进一步研究按座位售票的可行性,提高人均消费;对宫廷宴出品推陈出新,满足入境客人的饮食需求。二是餐饮市场:为吸引更多的大众消费群体,中餐将推出以唐乐宫招牌菜片皮鸭为主打的片皮鸭系列套餐;更换餐饮部瓷器、玻璃器皿、台布等,保证唐乐宫餐饮品牌品质;创新婚宴产品,推出“汉唐盛宴”为主题的一站式汉式婚宴和唐式婚宴,专属打造,私人订制,满足客户的需求。最后,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不要抱怨市场旅游形势不乐观,不要抱怨国家政策影响了收入,要做的只能是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去适应市场,去超越对手,才可能永远保持“东方的拉斯维加斯”的美誉。王总语音刚落,现场立刻想起振聋发聩的掌声,在场的每一个人都露出崇拜的目光,对王总的建议称赞不绝……

2.4方案效果

一晃眼,半年过去了,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但是今天,参会的人们抹去之前惆怅哀怨的表情,每个人都祥和愉悦的等待着会议的开始。王总在大家的期待中坐到了和上次同样的位置,开启了今天的会议内容。王总平静地说道:“上次的会议结束后,各部门对我提出的建议,纷纷做起了详细的工作计划,这半年来大家都能按照计划进行,每个月的平均收入较上年增加6.2个百分点,客流量也有明显的增加,说明我们的改进措施也是有效果的,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会议就这样在大家的期待中进行着……

3结论

面对唐乐宫,笔者不禁思考着一个问题:在这样一个变化迅速的时代背景下,唐乐宫未来的路将会是什么样子,是蓬勃发展,还是销声匿迹?作为一个常居古都西安的我,为西安唐乐宫目前的发展感到欣喜,因为它拥有积极向上的员工,拥有勤恳智慧的领导,拥有无可替代的文化背景。而且,笔者认为,唐乐宫之所以发展了几十年,和西安作为十三个历史王朝的古都具有深厚博大的历史文化资源有着很大的关系,唐乐宫的“仿唐乐舞”使陕西这些文物、考古、景点这种相对“死”的资源“活”了起来,并且让这种形象走上历史舞台,走到人们的身边,让人们去欣赏、去感受。而且,唐乐宫将餐饮和大唐歌舞巧妙地合为一体,使人们一边感受大唐的美,一边享受着美食,这种人性化的设计更加加深了人们对它的良好印象。此外,西安唐乐宫无论是外观结构还是内部设计都气势磅礴,高大宏伟,高端大气;节目设计也是内容丰富,品种繁多,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大唐的文化色彩;餐饮也是不拘一格,从饺子宴、火锅、铁板烧到各种甜品,满足了各种消费人群的选择,值得一提的是高端婚宴,又是满足了部分消费人群的需求。总之,西安唐乐宫具有天时、地理、人和之优势,地域特色突出,个性风格鲜明,旁人是无法替代的,所以我认为在文化市场的竞争中,它将必然具有旺盛且持久的生命力。西安不倒,唐乐宫永存。

参考文献:

[1]张莹.关于唐代乐舞审美形态的研究[J].戏剧之家,2014(12).

[2]唐敏.唐代乐舞艺术特征及舞蹈思想[J].艺海,2013(5).

餐饮年度总结范文2

继“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地沟油”等相关报道再度使食品卫生安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如何提高餐饮业经营者的守法意识,促进企业自律,完善餐饮卫生监督管理模式也成为时下最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之一。笔者就我县餐饮业量化分级工作现状及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1食品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现状

1.1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是从有利于保证食品卫生安全,有利于调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自身管理积极性、规范卫生监督管理行为而创建的一种全新的监督管理模式。量化分级管理把以往的拉网式检查改为重点检查,提高了卫生监督工作效能,降低了卫生行政执法的成本。根据量化分级管理的指导原则,卫生状况差、风险高的单位成为卫生监督的重点,通过对食品生产经营者卫生信誉度进行分级来确定监督频率,把监督重点放到卫生监督的薄弱环节、关键环节上,在很大程度上合理地配置人力物力资源,降低了行政执法的成本。

1.2城固县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现状

城固县根据本县实际情况,从2007年起按照《卫生部关于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精神,制定《城固县食品卫生监督分级管理制度实施方案》,在全县范围各类餐饮业开展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效果,对促进当地餐饮卫生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客观评价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现状,笔者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城固县2009年度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城区餐饮单位和县内学校食堂,通过查看资料、询问、现场检查的方法,统一按照《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和《餐饮业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的内容逐项打分,评出食品卫生信誉度级别。

1.2.1分级结果:2009年领取《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城区餐饮单位、县内学校食堂共有493个,其中城区餐饮单位419个,县内学校幼儿园食堂74个。经严格审查打分按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的标准评得A级单位0个,B级单位4个,占0.81%,C级单位489个,占99.19%。被评为B级的4个单位中,大型餐饮单位2个,县直中学2个,被评为C级的全部为中、小型餐饮单位。

1.2.2评审情况:大型饮食单位卫生管理制度落实率占90.2%,中型餐饮单位的卫生管理制度落实率占63.7%、小型餐饮单位的卫生管理制度落实率占35.4%。所有餐饮加工场所使用面积都大于8m2,厨房地面都能采用耐磨、防滑、不渗水的材料铺设,墙壁建筑材料均符合卫生要求。原料库房大多只设一个仓库,主、副食仓库未分开设置;29.2%的小餐饮单位未设置独立的粗加工间;70.6%的餐饮单位都有餐具保洁设施;62.1%的餐饮单位有防蝇、防尘、防鼠设施。约31.5%的小餐饮单位,其建筑、布局、设施和装修相对陈旧,各生产加工间的使用面积相对较小,特别是烧烤制作间、熟肉销售间、凉菜制作间等,这些餐饮店在量化评审过程中得分相对较低。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持有率占95.6%,从业人员基本卫生知识与消毒知识掌握、知晓率68.3%。食品及原料采购都能按照相关规定索取检验合格证或化验单,索证台账资料完整的仅占46.6%;很大一部分索证范围不全、验收登记不齐。食品库房混乱,与非食品混放现象较为普遍;餐饮具消毒、保洁完全规范的占45.8%。

1.2.3反映出目前食品卫生安全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从城固县2009年餐饮业量化分级管理检查、评审结果看,当地餐饮业、特别是小餐饮业卫生水平与国家卫生标准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表现在布局、硬件设施配置较差,全年无A级单位,B级单位比例较低,绝大多数为C级餐饮单位,餐饮业卫生水平相对滞后。其原因可能与城固县地处经济不活跃地区,生活消费水平较低;流动人口少,餐饮业不发达,餐饮业投资少、规模小;经营观念落后,卫生意识不强等因素有关。城区大型餐饮单位的卫生设施、卫生管理体系较中小型餐饮单位完善,这可能与大型餐饮企业在生存竞争中,总结和摸索出了成功经验,经济能力决定了大型餐饮企业为使企业做大做强,在卫生管理中加大了软硬件投入,不断规范内部制度落实与管理等因素有关。城区县级学校食堂卫生状况的好转,与近年来国家对学校餐饮卫生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食品安全责任制的落实,城区县直中学加大卫生管理投入,以及坚持开展学校餐饮整治工作密不可分。

2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县级在推行量化分级管理中,经营单位主动参与性不强,缺乏市场经济动力,不是积极主动配合,需以强制力来保证。突出表现基层低等级C级占绝大比例,获得C牌、低等级的餐饮经营单位不愿挂牌,对餐饮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评审积极性、主动性不高[1]。经营者诚信机制尚未建立,无约束惩戒制度,表现在经营者多为短期行为,以牟利为主要目的,自律性差,无视信誉的养成,重复着垮掉-转让-重开的过程,随意性大。食品采购索证管理办法不健全,可操作性不强[2,3]。突出表现在基层小餐饮单位食品原料、调味品、添加剂种类繁多,采购量小而频繁,要求全部索取卫生许可证和检验报告不符合实际,不便操作和坚持。社会问题与卫生监管之间的矛盾日渐突出,外来打工、进城农民、下岗职工从事小餐饮经营居多,这类经营者多以糊口、谋生、短期盈利为主要目的,成本小且条件简陋,卫生问题较多[4]。但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多种因素,卫生问题得不到彻底根除,卫生条件改善困难较大,在量化分级管理中有一定阻力。

3对策与建议

餐饮年度总结范文3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省委第十四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监管相结合,改革创新监管制度和机制,强化对食品领域和食品市场的整治,严厉查处假冒伪劣违法行为,化解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增强公众饮食安全感,为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实现瑞昌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围绕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目标,针对食品领域假冒伪劣存在的现状,通过假冒伪劣问题食品专项整治,净化生产源头和流通网络,有效遏制假冒伪劣食品高发多发势头。到2021年,市场监管综合执法能力和监管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工作制度和机制更加完善,我市食品生产经营市场秩序更加规范,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生产经营环节日常监督检查,督促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

1.生产环节重点检查食品生产企业和食品加工小作坊是否存在伪造产地、虚假标注或篡改食品生产日期、食品营养成分及含量等行为;整治生产假冒他人注册商标或品牌产品的行为、在食品中掺假掺杂行为、以次充好行为、宣称食品具有疾病预防及治疗功能、生产“山寨”食品特别是“山寨进口食品”等恶意伪造冒用他人品牌或进口食品的违法行为。

2.经营环节重点整治无证经营、销售“三无”食品、虚假标注许可证信息食品的行为。严厉查处销售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有毒有害等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行为,对不合格食品要立即采取下架封存、停止销售等行政控制措施。落实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制度,开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督促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和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严格执行《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规定。打击使用“地沟油”、非食品原料、不合格调味品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

(二)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监督执法力度

对市场抽查和检验中发现影响或危及人体健康的不合格食品,在坚决清除出市场的同时,要查清其生产源头、进货渠道和销售场所,追根溯源,一查到底。各单位要本着依法、及时、从严、从重的原则,加大对整治中发现的食品违法违规行为和案件查办力度,决不能轻易忽视任何一条违法线索、放过任何一款不安全食品、纵容任何一种违法行为。同时,对涉嫌食品犯罪的线索,要及时移交公安机关,依法严惩犯罪分子。

(三)加强食品行业诚信体系建设

一是要求企业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诚信管理制度,加强制度建设。在原料验收、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成品贮存和用户投诉以及不合格产品管理、食品安全应急处理等环节中融入诚信机制,建立完善食品可追溯制度、产品出厂检验制度、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等。二是要求企业建立自查制度,加强企业自律。要求企业定期开展自查活动,不断完善各项诚信管理制度,自查情况以及改进情况要建立记录,并定期上报市场监管部门。三是餐饮服务单位全面实施“洁厨亮灶”。对大型餐饮单位和所有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全面推行洁厨亮灶,进一步深化拓展“洁厨亮灶”创建成果,逐步实现全市餐饮服务“洁厨亮灶”全覆盖。四是实行食品安全监督信息公示。要求所有餐饮服务单位在经营场所显着位置悬挂食品安全监督信息公示牌,并且要完善公示牌内容,确保持证亮证经营。五是及时公布“失信”企业信息,发挥公共监督作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违法行为和抽检不合格信息将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和政府网进行公示,除依法查处并予以警示外,实施重点监管,增加日常监管和抽检频次。

(四)严厉查处网络食品违法经营行为

强化对虚假宣传、虚假促销、刷单炒信、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的检测和整治。组织开展网络销售食品安全集中整治,严厉打击电商领域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公平竞争的网络交易秩序,营造安全放心的网络消费环境。

四、实施步骤

1.动员部署阶段(2019年10月-2019年12月)。各单位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细化分工,明确责任,周密部署,结合本市及辖区实际,制定严打整治方案,建立工作台账。通过集中动员、社会发动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动员部署,夯实整治工作基础。

2.全面实施阶段(2020年1月-2021年12月)。组织开展专项行动,拉网排查,集中整治。根据方案规定的工作目标和整治任务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地毯式排查。各单位应将整治内容和日常监管工作紧密结合,持续整治不松懈。明确整改时限和责任人,确保问题排查整治双到位。对检查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予以从快、从严、从重处罚,绝不姑息。

3.长效监管阶段(2022年1月-2022年10月)。要对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好的做法和措施,查找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建立并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实现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五、工作要求

1、充分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假冒伪劣问题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对维护良好市场秩序,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保障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充分认清此项任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紧扣市场监督管理职能,结合市局工作方案和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安排年度进度。强化督导检查,层层落实责任、密切协调配合,不断推动假冒伪劣问题食品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

2、确保形成长效机制。要认真分析本辖区本系统的食品安全现状,深刻查找问题,狠抓薄弱环节,强化建章立制工作,督促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健全自律制度;对整治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研判,积极作为,及时出台规范性、指导性文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促进食品行业健康发展。

3.提升执法能力建设。各单位要运用好移动执法终端,提升智慧监管水平。结合工作实际与履职业务要求,广泛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业务培训,使执法人员执法办案规范化,监管科学化,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执法队伍。

4、加强宣传舆论监督。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微信公众号、网络等传播渠道,大力宣传假冒伪劣问题食品专项整治措施、工作进展和成效。及时消费预警提示,曝光典型案件,震慑违法分子,加大整治效果和社会影响。同时加强舆情监测,及时回应媒体和社会关切,防止不实炒作,充分发挥社会监督作用,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制售假冒伪劣问题食品行为,营造抵制假冒伪劣的良好社会氛围。

餐饮年度总结范文4

关键词:酒店;餐饮成本;控制措施

在当前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的经济环境下,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使旅游酒店越来越受欢迎,导致大量民间资本涌入,对市场的稀释程度加剧。在餐饮收入占比很高的旅游酒店中,如何保持盈利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最大程度上获得成本优势,已经逐渐成为旅游酒店生存与发展的关键。

一、成本控制对酒店的意义

(一)成本控制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

当市场处于饱和状态,企业的营业收入增长空间有限时,降低成本就成为企业提升利润的办法之一。通过成本控制使企业成本得到更合理的分配和使用,减少一些非必要支出,从而达到提升利润目的,也提高了企业抵抗经营风险的能力。

(二)成本控制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

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成本的动态监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发现生产经营环节异常情况,成本数据分析有利于企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企业长远良好发展。

二、酒店餐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食材采购存在的问题分析

食材采购环节是决定菜品质量和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采购环节的成本控制效果,直接影响到菜肴成本的高低,最终决定菜金毛利率的高低。1.采购程序存在缺陷,导致采购数量不精准。一般情况下,精细的采购计划,既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又能从源头控制成本,增加酒店餐饮经营利润。目前酒店食材采购程序是由厨房各生产组根据日常经验粗略估算开出原材料申购单,交厨师长审核后从线上发采购部采购。各生产加工组之间缺少沟通,没有充分考虑食材综合利用的效果,经常导致生鲜食材库存较多,特别是鲜活食材、蔬菜等采购量过多时,存放时间稍长,则容易变质腐烂,造成浪费。另一方面采购量不足时,影响正常生产加工需要,增加临时添购成本。2.采购方式存在缺陷,导致食材品质不稳定。酒店对常规食材采取邀请招标方式采购,由招标小组在招标现场选定供应商,每15天招标一次。参与竞标的供应商在现场一次性给出参与标段的所有食材报价,招标小组现场开标,报价低者中标,中标供应商即以现场报价锁定未来15天食材供货价格。这种公开竞标方式虽然规避了采购人员与供应商串通舞弊带来的隐患,但是几年跟踪下来,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当市场价格明显上涨时,导致供应商提供的食材品质难以保证;二是供应商相互联盟,操控价格。

(二)食材存储存在的问题分析

酒店围绕仓库管理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每月末由仓库管理员配合成本核算会计对各仓库存货进行实物盘点,清盘结束出具月度存货盘点表,报财务部核对调整差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生鲜食材存量过大。生鲜食材主要包括蔬菜水果、水产品、海鲜、鲜肉等当天购进,需要直接送厨房烹饪的食材,存放期很短,每天剩余的食材必然会导致腐烂浪费。2.常规食材进出库未严格按制度执行。各种调味料、干货、米面油等可在常温下存放的食材,由于仓库管理员责任心不强,只限于收发、领用、盘点等表面工作,没有认真履行先进先出的原则,缺少与采购部门沟通,达不到有效控制存货数量,经常有调料、罐装食品、饮料过期变质而报废。

(三)食材加工存在的问题分析

菜肴的生产以及加工过程其实是十分复杂的,它包括了洗菜、切菜、配料、烹饪等过程,酒店在这些过程容易存在的问题总结如下:1.摘拣、洗菜方面。摘拣、洗菜的工作看似简单,但如果洗菜工干活时不专心、缺乏责任心,易造成因人为粗心大意对原材料未充分利用的浪费。2.切配菜方面。切配工在切配过程中,未严格按照规定操作程序和要求进行加工,对成本较高的原材料,随意下手加工,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原材料,使大块整料产生了过多边角料,而配菜工又不能有效地利用这些边角料,导致原材料净料率大打折扣,没有实现其最大价值。3.烹饪制作方面。厨师在菜品制作过程中前期准备不充分,或者未严格按标准菜单食材用量和加工程序精心制作,造成菜品出品不美观、过淡或过咸而使整道菜被退回。不仅造成食材浪费,还给酒店声誉带来不良的影响。

(四)人力资源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

人力资源成本贯穿于餐饮部门各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的工作都是靠各个岗位的人来完成,工作完成的效率和效果,决定了餐饮部门最终经营成果。1.人员结构和岗位设置合理性存在缺陷。酒店餐饮部后厨岗位配备不合理。主厨少,帮厨多,酒店有宴席时,出菜速度跟不上,菜品质量受到影响。库管员人数偏多,年龄偏大,对仓库信息系统不能熟练运用,效率低下,闲时无事可做。2.人员培训与考核机制不健全。一是没有制定完善有效的内部培训计划,与业内同行进行技术交流的活动少,学徒工向上晋级的成长速度缓慢;二是没有建立一套管理有效、便于执行的新菜品开发考核和奖惩制度。酒店新菜品开发速度慢,出品口感单一,达不到消费者的饮食标准;三是缺乏对前厅销售人员服务礼仪、销售技能培训。酒店行业年轻服务员流动性大,新员工入职培训时间过短,往往达不到客人的满意度。

三、酒店成本控制的改进措施

(一)采购环节成本控制措施

1.完善采购制度,严格执行控制程序。厨房每天下班前根据物料使用情况,以及对次日的预测情况,由各生产组组长开出次日的原材料申购单,对拟采购食材的品种、数量相互协商、增减适宜后,交厨师长审核录入餐饮部内部管理信息系统,系统自动生成采购计划单发给仓储部门,经仓库保管员与库存物料进行核对,对已有库存的食材及数量,备注更新完毕后,由行政总厨审批并发给采购部订货。2.科学设定招标采购方式,规避价格风险。酒店应扩大邀请招标供应商的范围,对中标供应商定价采取灵活、具有可操作性的定价方式,在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可酌情给予诚实守信的供应商进行价格补贴,达到合作共赢的效果。多渠道采购,货比三家。在保证食材品质的前提下可以尝试线上采购方式。

(二)仓储环节成本控制措施

1.完善仓储制度,控制存储数量。为减少生鲜食材库存量明显过大造成的浪费,酒店厨房后场应于每晚下班前对案板前各类食品原材料库存情况进行认真盘点,将盘点日报表交给厨师长审核并录入餐饮管理系统,系统自动生成各生产加工组的成本日报表,一方面进行成本控制漏洞分析,另一方面为次日食材采购数量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有效控制直进直出食材的存储数量。2.加强盘点与监盘相结合的管理办法。酒店餐饮部仓库使用的是仓库管理软件,快捷方便。要求每个仓库的管理员熟悉库存食材的保质期,所有原材料货箱都应按保质日期顺序,借鉴大型商超的摆货方式,让保质期短或先入库的食材先出库。每月末仓库管理员和成本会计对各个仓库进行盘点,每个季度由酒店行政部和财务部监盘,从仓库系统导出库存明细报表,监盘人员应对照库存明细报表逐个清点、核实数量和保质期,不得流于形式。

(三)食材加工环节成本控制措施

1.制定标准菜金成本毛利率。厨房首先要严格控制净菜出品率,加强洗菜工的岗前培训,减少损失浪费,其次对切配工的出品率纳入绩效考核,提高边角料的利用率,做到物尽其用,最后由酒店后厨5个菜肴生产加工组根据自己的标准菜单,计算出各组毛利率,将毛利率综合平均,作为厨房标准菜金成本毛利率,以此对各加工组的实际毛利率进行考核。因食材价格季节性变化较大,可每两个月更新一次标准菜金成本毛利率。2.建立餐饮成本日报表。虽然菜肴生产加工环节,使用的食材、调味料品种繁多,工序复杂,但是由于厨房每个加工组每天的实际领用量既定,只需要每天晚上盘点案板前的实际库存量,录入仓库系统,系统就能自动生成当天加工组的日成本消耗毛利率报表,分析成本差异,找出问题所在,及时纠偏。

(四)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措施

1.建立科学的招聘机制。酒店应根据年度经营目标确定合理的人员编制,即定编定岗。细化量化各岗位应完成的标准工作量清单,再结合不同性质的人力成本市场价,根据各岗位标准工作量清单量化标准薪酬,竞争上岗,让最优秀的人在最擅长的岗位发挥作用。2.加强培训与考核,精员提效。酒店应建立规范的培训制度,通过加强内外部培训,提高员工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将培训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提高员工的整体专业能力。将部分岗位进行合并,从而优化人力资本结构,提高劳动效率,降低人力成本。3.培养全员成本意识。成本控制要想取得实际效果,必须全员参与,上到总经理,下到普通员工都要有成本控制意识和强烈的责任感,并内化为自觉行为,员工才能积极主动地按照成本控制的一系列流程和要求做好各自岗位的工作,共同实现成本控制经营目标。旅游酒店这种完全竞争型行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之道,降本增效提高自身竞争力是非常必要的。酒店成本控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建立健全科学可行的制度政策,又要强化日常管理,将成本控制和绩效考核有机结合起来,落到实处,确保风险可控,才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晨晨.酒店餐饮成本控制的探讨———以YZ酒店为例[J].中国市场,2020(27):54-55.

[2]梁小燕.酒店餐饮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学习,2019(35):133+135.

餐饮年度总结范文5

根据事业单位发展计划及预算规划,医院应当按规定进行预算财务收支计划的编制。工作过程中,医院应当不断建立健全预算管理体系,将所有收支纳入预算管理范围内,实现高效能的经济资源管理。医院应将制定、执行预算与医院的战略结合起来,实现医院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

医院 全面预算 战略

一、实现全面预算管理

要求医院构建组织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分离且具备系统整合功能的组织结构体系,要保障组织体系的沟通、激励、规划功能完整,只有这样,医院全面预算管理才能真正贴合管理目标,为管理效率的提升提供基本保障,这也是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一)预算管理决策机构

预算管理决策机构有预算管理委员会、职代会和院长办公会组成,是组织领导医院全面预算管理的决策机构。权责分配上,预算管理委员会的第一责任人应当为医院院长,总会计师及医院内各职能部门管理的负责人组成。

(二)预算管理工作机构预算管理工作机构主导并负责预算工作的执行规划,在预算管理委员会及相关领导的带领下,管理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分析调整、考核等工作,以流程化管理实现全面预算。通常,管理机构中,预算管理办公室为预算管理的常务机构,有财务负责人牵头管理全面预算中的日常问题。工作中,预算日常管理机构归口部门有财务部门,人事部门,总务部门,设备采购部门,物资管理部门等,负责预算的编制、监控和分析、考核等;预算监督机构主要包括审计部门、财务部门等;预算考核管理部门负责全面预算管理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的考核和评价,预算考核机构主要包括财务部门、人事部门、营运部门等。

二、医院预算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领导、级管理原则

医院预算编制由预算管理委员会统一领导,有预算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由各科室、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编制。

(二)完整性原则

医院实行全面预算,所有经济事项均须纳入医院预算管理。

(三)收支平衡原则

坚持以收定支,量入为出,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四)统筹兼顾、保证重点原则

医院要对各类资金统筹调度,合理安排,优先保障基本支出,根据医院财力组织项目支出。

三、医院预算编制的内容

(一)收入预算

医院的收入预算编制要根据医院年度发展计划及影响预算收入的因素全面统筹考虑。收入预算包括医疗收入预算、财政补助收入预算、科教项目收入预算、其他收入预算等。

1.医疗收入是医院开展诊疗服务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门诊收入的预算一般应根据预算年度医院开展门诊诊疗业务预计的诊疗人次及预计每门诊人次费用预算。住院收入的预算应根据医院预算年度各科室预算的住院人次以及每床日收费情况汇总,并依据上年度收入情况综合考虑预算。

2.财政补助收入是医院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补助收入,包括基本补助收入和项目支出补助收入,财政补助的预算须事先与同级财政部门及卫生主管部门相互沟通,了解预算年度财政资金对卫生行业的投入。

3.科教项目收入是医院取得的专门用于科研、教学项目的补助收入,该项收入的预算应根据各科室预算年度申报的科研情况以及教学项目情况以及相关部门对科研经费的划拨情况予以确定。

4.其他收入是医院开展医疗业务收入、科教项目收入以外的活动取得的收入,包括培训收入、租金收入、食堂收入、财产物资盘盈收入、捐赠收入、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款项等。培训收入的预算应根据科教部门提供的预算年度与各培训单位签订的进修培训计划预算,租金收入应根据医院总务部门提供的预算年度房屋租赁情况预算。食堂收入的预算一般应综合考虑上年度医院食堂的运行情况以及预算年度医院的运行情况,医院对食堂的管理模式的改变以及医院周边餐饮店分布情况等来预算。

(二)支出预算

支出是医院开展医疗、科研教学活动中风俗的各项支出,包括医疗业务成本、管理费用、其他支出、科教项目支出、财政项目补助支出。医院支出的预算应根据业务活动开展需要,做到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实现收支平衡。首先要保证人员经费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保证日常业务正常开展的公用经费,本着“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的原则,合理安排项目支出。对于金额较大的项目应经过充分的可行性研究与论证,根据项目概算等进行综合评审并通过职代会通过后,方可作为编制预算的依据。

四、总结

医院的预算编制完成后应有预算管理委员会对医院总预算草案进行审议,审议通过后应报职代会讨论,职代会讨论通过后,上报院长办公会审批后报上级主管部门,上级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后报财政部门,财政部门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及预算管理有关要求对医院预算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核批复。医院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组织执行。在预算编制经过上级审核并通过后,应当及时下达至预算管理办公室,由办公室组织规划预算编制的实施。规划后,应当尽快将预算细化落实至科室、部门中,相关责任人要严格执行,并且定期将实际执行状况与预算预定目标进行对比分析,及时获取预算编制的差异,在发现差异后,及时上报主管办公室,审议决定调整预算。最后,预算执行结果应当纳入医院整体范围内进行考核。一般由财务部门或是运营部门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及时发挥预算的约束与激励作用,确保年度预算目标的实现。

作者:宋雪涛 单位:四川省都江堰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孙燕.新医院财务制度下医院财务预算管理的研究[J].经济师,2015,09.

餐饮年度总结范文6

关键词:同济大学;饮食文化;饮食产业;餐饮业

1“吃在同济”的由来

1953年是新中国初步完成院系调整、实行全国统考的第一年,而同年6月30日,同志在接见青年团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团时提出“要使青年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全国各地的学校纷纷响应,鼓励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也积极改善食堂饮食。据同济退休教授徐吉浣回忆,她于1953年从杭州高级中学毕业并考入同济大学,刚进校门就知道学校不收学费,还免费供应每日三餐的饭和菜,所有同学都住在学校宿舍里,也不必付住宿费,母亲只要给一点零花钱就好了。“吃在同济”的初衷,是响应号召,为国家培养人才。2017年2月15日,文汇报“笔会”栏目刊登了同济大学校史馆章华明先生《“吃在同济”的由来》一文,文中提到如今已七老八十的同济老校友都认为当年同济的伙食的确办得不错,他们甚至都还记得食堂里有道菜:底菜是鸡毛菜,上面有一块大肉或者鱼之类的,很受欢迎。他们都认为,伙食好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党的政策好;另一方面就是学校肯动脑筋,食堂师傅的烹饪水平也较高。同济食堂还有一个绝招,就是每个星期总有一天的菜特别“实惠”,青菜是青菜、肉丝是肉丝的,荤菜比平日要多一些,同学们称之为“打牙祭”。这一天上海很多高校学生通过“中学同学”“老乡”等途径被吸引到了同济,同济食堂往往供不应求,“吃在同济”的名头也就不胫而走。1960年底,面对经济困难对大学生健康带来的困扰,当年的同济大学学生文工团团长叶祖攸回忆:三年困难时期,吃不饱成了学生的大问题,学校就动脑筋,尽量让学生能吃饱肚子。食堂也想了很多办法,如搞“双蒸饭”,即把蒸好的饭再蒸一次,使出饭率从1.6提高到3。“双蒸饭”能暂时撑饱肚子,但也饿得快。1960年到崇明参加围垦,劳动强度大,学校除给定粮补贴外,还给了一些罐头食品为我们改善伙食。“吃在同济”的传承背后,是同济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2同济饮食文化特色

许多同济学子对“吃在同济”耳熟能详,却不曾追本溯源,是章先生的文章给了我们线索,从校史出发,探究这一标签背后的底蕴。“同济”一词最早出自《孙子•九地》:“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当初校董们为学校取名“同济”,意蕴和衷共济,希望用现代医学造福人类。随着学校的院系丰富,“同济”一词的内涵也不止于医学,既要和衷共济,怎能少了一副健壮体魄?故而学校的食堂建设也在不断完善,面积不大的本部校区就有5个食堂,学苑饮食广场包含了主打面食、炒饭、风味小吃的中点部,主打大众快餐的快餐部,主打热菜及各类自选菜的小炒部,主打小炒、煲类的风味部,以及也在固定时段对学生开放的教师餐厅,近几个学期还增设了学苑中岛,引入了商圈热点冻酸奶、各式点心等,满足学生的尝鲜口味;西苑食堂虽不如学苑位置便利,但也拥有丰富的菜品,中点部主打各类包子点心、拉面、刀削面等,还在取缔校外赤峰路“黑料一条街”之后建设了首个高校内部大排档,供应烧烤、烤鱼、炒饭、卤菜等,物美价廉的同时还多了一层干净卫生的保障,学校的用心可见一斑,西点部主打中西点心面包、奶制品、咖啡等饮品,满足了五湖四海的口味;北苑饮食广场于2017年秋新学期由原来的西北食堂和北苑合并,快餐部、中点部、风味部供应快餐、小锅炒菜等,尤其引入了原先留学生食堂的热门豆腐汤和石锅拌饭,当然其特色还在于北苑茶餐厅,主打广式菜色,叉烧饭、烧鸭饭等广受欢迎;三好坞饮食广场也重新改造,由自选部、咖啡吧、清真部三部分组成,清真部供应各式清真点心、炒饭、抓饭、面条等,一说到馕、烤包子、羊肉抓饭,不仅是清真学生尝到家乡的味道,其他学生也能大饱口福。眼花缭乱的菜色背后,是紧跟时代不断研发新品的用心,更是学校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心。再纵观这诸多食堂与食谱,不仅有本帮菜、江浙菜,还因抗战搬迁史融入了川渝菜、湘菜,一点一滴间都是多年历史打磨的深厚底蕴。本次调研首先面向学生群体进行投票调查,所筛选出的代表菜色为:辣子鸡、回锅肉(学苑);剁椒鱼头、大盘鸡(西苑);菠萝咕噜肉、豆腐汤饭(留学生食堂);自选杂烩锅、双拼叉烧饭(北苑);砂锅、炸鸡腿(西北食堂);熏鱼(南苑),还根据学生自主选择添加了松鼠鳜鱼、方腿玉米粒、红烧肉三道菜色,不难看出我校食堂菜色融合了多地区、多民族、多国家的特点,力求让每一位学子都能体味家的味道。除了食堂固定菜色之外,学校抓住了“吃在同济”的特色,每逢举办食神争霸大赛、大胃王比拼必定掀起美食浪潮,更有国际美食文化节、樱花美食节、德国文化周美食等活动,加强与国际高校的联合,学术交流的间隙品尝各国特色美食,再远的距离都会消弭于宴席上的觥筹交错。《礼记•礼运》有言:“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认为饮食活动中的行为规范是礼制的发端,到如今,更多了一层“礼尚往来”的内涵,饮食与文化从来都密不可分。根据同济饮食的多样性,首先可以从同济小礼品周边汲取灵感,把各具风味的菜色制作成精巧的挂件、各地美食明信片等周边产品,产生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文化产业要做的显然不止于此,俗语云:“民以食为天”,何况大学四年乃至五六年的饮食生活对于学子的影响是深远的,使得许多人离校后也会返校一尝、追忆当年情怀,因此我们打算进一步把同济饮食做成一个餐饮品牌,使他们不用回校也可以在熟悉的环境里吃到学校的专属饮食。

3饮食文化产业化的参考背景

“吃在同济”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了同济的标签与文化,为了更好地发扬传承同济饮食文化,我们考虑将其产业化,文化产业化使饮食文化有了坚实的基础,依托实体,传播发扬饮食文化。实体产业的发展,文化的传播、进步使企业更具文化底蕴,促进企业更好、更长久的发展。同济的文化滋养着同济学子们,在同济的校园文化中,饮食文化是不得不提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同济饮食文化影响的同济学子们选择自主创业进军餐饮业的例子不胜枚举,来自不同专业的他们,将自己专业知识与同济饮食文化结合起来,在餐饮界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大放异彩。同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长江西人翁健健的创业餐饮品牌“hottown”目前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创业初期,翁学长曾在自己的第一个店里做了3个月的收银员,他深刻意识到,麻辣烫这个行业太过于依赖人力,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很难有所突破,在他思考寻求突破的时候,最后终于在同济学校食堂找到了灵感,用芯片结算代替了人工,巧妙地避开了食材污染,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随着Let’sMo在上海越来越火爆,其背后的创业团队也越来越受到关注,“从一个肉夹馍开始,让设计师离城市更近”,来自同济建筑和城规的硕士们颠覆了传统肉夹馍店在大家心里的形象,打造现代生活空间,让产品和精神享受结合起来,才是这些设计师们的目标,团队核心创始人白鑫也坦言,开馍店最大的一个原因,是发现中国的传统小吃被低估的太严重,大家认为传统小吃就应该是廉价的、不卫生的路边摊,因此Let’sMo不会只是一个肉夹馍店,他们更想通过社群的方式,运用自己专业知识,让更多的人了解陕西文化,饮食文化。弗洛伊德曾以身体不同部位获得性冲动的满足为标准,将人格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其人格发展理论又称性心理期发展论。其中第一阶段口欲期,是指婴幼儿时期处于一种完全不自立的状态,依赖母亲或其他养育者生活。基本没有行动能力,“口是婴幼儿生活的中心和兴趣的中心。吃奶是用口,饥饿或者不舒服的时候,用口哭叫;愤怒的时候,用口咬母亲的乳头,抓到东西都往嘴里塞,这是他的唯一认识手段。”中国文化过分地压抑个性,又使得多数儿童在肛欲期受到了压抑。因此多数中国人或多或少有些口欲期固结,从而使中华民族的性格明显有口欲期性格的特点。从中国历史文化上看,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几千年到如今执政的社会主义社会,都是由统治者管理人民群众,控制思想,压抑个性,满足人民的基本需求。即只要你听话,你干活,就能给你吃的。这样的人管束起来是容易的,只要控制生存资源就可以。中国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原因可以由成千上万,归结起来却只有一条:农民连饭都吃不上,饿殍遍野时,才会起来造反。但凡能有一口饭吃,决不会有大规模的“造反”,更不要说带有社会变革性质的“独立战争”和“大革命”。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这样的民族性格特点影响下,中国的饮食文化、餐饮业经久不衰,一直深受群众的喜爱与重视,我们以同济的饮食文化为核心,将同济食堂打造成餐饮品牌进军餐饮业,既满足了我们小主体,校园饮食文化传播、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了人们对饮食多样性的需求,同时符合整体的文化大背景,“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用纪录片的形式把中华饮食文化记录、传播起来,既是对文化的传承,又可以带动、刺激餐饮业的发展,发展至今,“舌尖上的中国”已成为一种评价标签,带着“舌尖上的中国”推荐店面标签的饮食品牌,其广告宣传力度大大增加,吸引着众多食客。我们把“同济食堂”作为餐饮品牌,以同济饮食文化作为企业文化,一个具有灵魂的餐饮品牌,卖的不只是它的质量与服务,还在源源不断的输出同济的文化,让同济饮食文化不再局限于校友圈,而是走向社会,走向更广阔的人群,文化最好的传承方式,就是让它不再是抓不到的、抽象的,而是客观存在的,活跃的。

4同济饮食文化发展为饮食产业的条件

同济大学作为全国知名的百年名校,拥有巨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同济的饮食文化,正如上文的介绍,“吃在同济”不仅在同济深入人心,在整个上海,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吃在同济”这一概念一开始就被赋予了人文关怀的精神内涵,更是凝聚着同济学子、教师们的校友情怀,在文化产业化的大时代背景下,同济的餐饮文化与校友情结应当与时俱进,向商品化、产业化道路作出有益尝试,让校友情怀与餐饮文化渗透到文化产业的发展进步中。近年来,我国的餐饮业发展非常迅速,据相关餐饮业大数据分析,餐饮业营业额连续20多年实现两位数高速增长,预计未来将保持18%以上速度发展,可以说我国正迎来一个餐饮业大发展的时期。2012年以来,八项规定的出台使以公务接待为主的高端餐饮走向势微,大众餐饮蓬勃发展。随着互联网的渗透,海量的资本、前沿的技术、各行各行的高知纷纷涌入餐饮行业。我国经历了30多年工业化过程,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相对成熟阶段,正在向中高端迈进。“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全面构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供给侧改革是“十三五”规划的主线。我们将回顾截至到2017年我国餐饮业发展的历史数据,以及分析各大菜系的受欢迎度,从宏观的角度讨论中国经济、中国人的生活和中国的餐饮市场。

4.1全年餐饮收入

2017年全国餐饮业在宏观经济稳步发展、大众消费持续增强、餐饮升级持续推动、对美好生活供给质量不断提升下稳健增长,全年餐饮收入39644亿元,同比增长10.7%,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5个百分点,如图1所示。

4.2各类餐厅占比

从各业态来看,中式正餐、中式快餐、面包甜点占比均超过10%,如图2所示。

4.2.1川菜

川菜在全国的受欢迎程度居四大菜系之首,以四川重庆为中心向外传递辣的味道。同济曾搬迁到四川李庄,在那里吸取了川菜的精华,使食堂中的川菜口味独树一帜,种类纷繁多样,拥有极大的吸引力。经过调研,同济的学生们对食堂中的川菜也是青睐有加,川菜中的辣子鸡、回锅肉、毛血旺等,在同济学子中颇受欢迎。

4.2.2江浙菜

江浙菜以其清淡的口味、小资的情调和健康的概念,从江苏浙江向外辐射,逐渐火遍全国。而同济位于上海,江浙菜作为基本菜系,拥有扎实的功底。菜品种类多,味道正宗,价格低廉,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同济地处上海,对江浙菜的制作拥有坚实的基础。调研中,同学们非常喜欢的熏鱼、排骨年糕都是江浙菜的代表。餐饮业作为我国第三产业中的一个支柱产业,一直在社会发展与人民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最近几年,我国餐饮业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成为“热门”行业之一。餐饮业呈现出迅速发展、繁荣兴旺的景象。餐饮业有“百业以餐饮为王”之说,且一向被视为一枝独秀,也是最具吸引力的行业之一。它利润高,资金回流快,每天经营所收的都是现金。而货源方面,可以用赊账方式购入原材料,定期结账,胜于其他行业。据了解,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每268人就拥有一家餐馆,而在我国约2000人才拥有一家餐馆。这一数字表明,中国的餐饮市场远远没有饱和,潜力很大,巨大的商机在等着准经营者们。通过多样化的促销活动引导消费,积极开拓新的领域,经营特色更加突出,品牌意识明显增强,我国餐饮业呈现出持续、稳定发展的势头,它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丰富市场、满足人民生活需要做出了积极贡献。饮食文化的发展是伴随着社会发展、产业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而逐步弘扬和提升并完善的。随着饮食产业的发展,品牌的文化含量的提升关键在于人。要加强对饮食文化人才的培养与建设,依托同济大学的人才资源优势,建立起具有饮食技术、饮食文化和饮食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队伍。同时加强饮食与科技、饮食与健康、饮食与旅游、饮食与经济、饮食与贸易等领域的研究与应用。饮食产业是饮食文化的载体,为饮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饮食文化的发展与提升也促进饮食产业的发展。因此,要合理构建或调整饮食产业的政策、饮食产业的结构,推广饮食新项目、新方式,引导消费,促进饮食文化和饮食产业走向大众,走向生活,充分实现构建饮食产业、弘扬饮食文化、繁荣饮食经济的目的。试图将同济的饮食文化发展为饮食产业,利用同济大学的影响力和同济食堂的坚实基础,吸取同济的毕业生们创办餐饮业的优秀经验,将饮食产业与校友情怀结合,用物美价廉、健康卫生的食堂菜肴,首先吸引同济大学已经毕业的学生,或者不在学校却想念学校食堂味道的学生,拥有第一批顾客源。接着我们可以发展各个高校的食堂产业,吸取各个高校的食堂精华,壮大高校饮食产业链。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经济的高度发展,饮食产业中的文化价值日益显现,这体现出人类对饮食生活开始更新观念的审视。促使中国饮食文化研究的领域不断拓宽,但必须同中国国情相结合,必须服从商品经济规律的制约和规范,才能使中国饮食文化具有民族性和实用性。我们有信心将同济的饮食文化发展为饮食产业,使同济的饮食文化长久传承、广泛传播,使饮食产业发扬壮大,组建高校饮食产业链。

参考文献

[1]章华明.“吃在同济”的来源[N].文汇报,2017-02-15.

[2]同济大学“同伙管”微信公众号[Z].

[3]微信公众号:同济“创业谷”[Z].

[4][奥]弗洛伊德(SigmundFreud).弗洛伊德心理哲学[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5]辰智餐饮大数据研究中心.2017年度餐饮大数据白皮书出炉,为你总结2018年餐饮行业十大趋势[EB/OL].

[6]三胜产业研究中心.2017年全国餐饮业全年收入39644亿元[EB/OL].

餐饮年度总结范文7

一、主要工作进展情况

(一)多措并举防疫情。一是严格落实市场监管领域疫情防控措施。局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把全局68名机关干部全部派往防控一线,局班子成员靠前指挥,走在最前面,与基层工作人员一起对全区药店、集贸市场、超市等重点场所进行检查,对医用口罩、消毒药剂、预防类药品、肉、蔬菜等重点商品的价格、供应、质量等开展重点监督巡查,深入乡镇对市场摊点进行规范,张贴和发放相关通告,确保全区市场监管系统疫情防控工作务实、高效、有序推进。二是强化合力,全力做好部门联动配合。联合区林业局开展野生动物市场检查,打击买卖、加工、销售野生动物行为,共检查餐饮单位1126家、农贸市场21处,现场查获野生动物死体13只。联合凤凰社区开展小区驻点防控,逐步走访登记摸排高风险地区返乡人员,并抽调12名干部进驻湿地松基地无物业小区和美食城,开展一天24个小时的人员出入管控工作,严防输入风险。三是走访宣传,指导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业。复工复业期间,组织人员每家每户开展走访宣传工作,散发疫情防控措施宣传单,要求各经营业主在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履行主体责任,有序复工复业。同时对不满足疫情防控要求的个体工商户,指导帮助其达到要求,尽快复工复业,餐饮单位采取分类分方式复工经营。四是全面追踪,排查进口冷链食品风险。要求各销售冷冻食品的经营户要落实进口冷冻食品索证索票制度和台账制度、对排查过程中发现可能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的冷冻冷藏肉品,及时通知疾控部门开展核酸检测,并将产品一律下架封存、暂停销售,共封存进口冷链食品320.01公斤,累计检测从业人员168人次,检测食品、环境样本205批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二)围绕职能抓改革。这一年,我们着重强化三个方面的改革力度,取得了较好效果。一是职能机构改革落地到位。科学编制新“三定”方案,整合物价、知识产权、盐业执法等职能,成立稽查执法局,合理设置人员划转岗位,新吸纳的6名干部调配工作平稳平顺,市场监管职能进一步优化,机构改革平稳有序、进展顺利。二是商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全面落实“先照后证”改革,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推进注册资本登记由实缴制向认缴制转变,继续放宽市场主体住所条件,开展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全年核发“一照一码”执照8885户,办理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个体工商户5858户。全年新增市场主体6114户,较上一年度增长257户。全年办理简易注销和的企业1223户,便利化注销登记的213户。推出“企业登记自助”服务,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开办平均用时压缩至1天,全年通过网上办理各类业务11226起,实现了“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走路”。三是监管方式改革彰显成效。积极开展“双随机一公示”抽查检查,做好各类市场主体年报工作,完成“个升企、企入统”工作。今年以来,通过市场监管信息平台开展“双随机抽查”12批次,依法将16户企业列入异常名录。今年全区企业年报率、农专年报率、个体户年报率均为100%。开避绿色注册通道为90户个体工商户升级为企业,规模以上企业统计上报5户。

(三)服务经济促发展。过去的一年,区市场监管系统在助力高质量发展方面,履职担当,积极作为。一是质量标准高位推进。参加名名牌产品申报,目前8家企业均获得省名牌战略促进会颁发的名牌称号。二是知识产权得到保护。目前,区企业已累计专利申请29081,权2072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由0.98件增加加到2.12件。有效注册商标3023件,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18件,市知名商标19件,地理标志商标2件,并拥有科伦药业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8家,并成立了全省首家知识产权基层工作站,获得市局10万元资金支持。三是助企强企有力有效。按照“六保、六稳”的总体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牵头起草了《关于统筹和指导非工企业复工复产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帮扶企业解决复工复产存在的困难,制定食品生产企业和餐饮行业复工复产指南和应急预案,配合发改委和工信局等相关部门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指导企业有序复工复产。

(四)守住底线保安全。2020年在全区重点加强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有效防范,市场监管领域没有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一是食品安全持续向好。大力开展肺炎防控期间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治理、农村市场食品安全治理、特殊食品生产经营环节专项治理、酒类小作坊集中整治、豆制品米粉湿面专项整治、桶(瓶)装水专项整治、禁捕退捕斩断市场销售产业链专项行动、生产经营“三无”食品专项治理等行动。一年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7323人次,检查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3026个次,检查市场内食用农产品经营主体11651户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8729户次,食用农产品快检22219批次,发现整改安全隐患323项,下达整改通知书93份。对全区1835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进行了四级风险评定,评定率100%。大力开展“你点我检”和“你送我检”活动,按照4批次/千人的抽检任务,全年共完成食品抽检2180批次,合格率为98.1%,对抽检不合格产品处置率做到100%。组织开展食品、餐饮安全网络培训课7次,累计培训经营户6150户次,完成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5次,未发生一起食品安全事故,二是药品监管不断加强。开展药品流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疫苗流通专项检查、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监督检查、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药品质量抽样检测、药品经营企业许可和变更资质审核的现场查勘等工作。检查药店、药械类企业200余家,提出整改意见50多条,药品抽验抽样50个品种,合格率100%,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472例、医疗器械不良反应报告258例,为62家零售药店提供换证服务,注销药店6家。三是特种设备监管扎实有效。持续开展安全生产三年行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对商场、医院、宾馆、车站等公共聚集场所和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等单位使用的乘客电梯、压力容器、锅炉等进行安全专项整治,定期和不定期对全区8个液化石油气充装站、1个工业气体充装和92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下达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58份。

(五)强化监管稳秩序。过去的一年,我局聚焦民生领域,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对仿冒混淆、虚假宣传、防疫用品、知识产权、生活消费等领域监管执法力度,着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一是执法办案力度不减。加强产品质量、假冒伪劣、虚假违法广告、不正当竞争等重点领域监管,立案查处行政处罚案件32件,其中:仿冒电动车蓄电池案件11件,销售不合格金首饰案件4件,防疫用品案件6件,保健食品虚假宣传案件2件,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6件,涉嫌犯罪移送案件4件,罚没款金额98万余元。二是重点领域监管不断完善。以打击传销为重点,开展创“无传销网络平台”创建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232人次,对295户网站平台经营户进行了线索排查,与186家企业签订了《无传销网络平台企业承诺书》,向群众发放宣传单1万余份。同时加强农资、建筑材料、防疫物资监督抽查力度,先后对辖区内的肥料经营户、钢材销售市场、口罩生产企业抽样111批次。目前,已对4家肥料抽检不合格的经营户进行了处罚,另有2家钢材抽检不合格的经营户正在查处中。三是“双打”工作不断深入。持续开展知识产权和严厉打击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整治行动,通过集中力量对服装加工企业的整治,查处了一批侵犯“北面”、“耐克”、“阿迪达斯”等注册商标专用权服装6000余件,涉案金额800万余元,对涉嫌犯罪的三起服装加工企业移送公安机关侦办,有效震慑了企业加工经营行为。

(六)民生工程重实效。一是畅通消费维权渠道,及时化解消费纠纷。为进一步推进我区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落实经营者消费维权主体责任,推进消费维权社会协同共治,我局与五家大型超市、电信、移动、联通、有线网络电视等部门建立联合协同消费投诉处理机制,提高消费维权效率,及时化解消费纠纷,2020年12315投诉举报平台受理、转派投诉718件,办结率达98%以上。二是食堂明厨亮灶强力推进。以加强和创新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社会管理为核心,以鼓励餐饮服务单位积极打造“透明厨房、阳光操作”为措施,以学校食堂为重点,按照“试点先行,重点突破,因地制宜,逐步推进”的原则,促使餐饮服务提供者守法经营、诚信经营,保障公众饮食安全。截止目前,全区103家学校(含托幼机构)食堂明厨亮灶率为100%,三是示范创建富有成效。指导鹏泰超市获得省级放心肉菜示范超市,3家食品小作坊省级食品小作坊示范创建单位。

(七)中心工作强担当。过去的一年,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决策部署,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工作。一是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精神,践行区委区政府打好扶贫攻坚战的决心。今年以来,局“连心”小分队帮扶脱贫16户55人,截至目前,水南村和王溪村共计49户123人,已全部实现脱贫。同时组织局党员干部与26户城镇贫困户结成对子,定期开展走访慰问,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在落实单位节日统一走访慰问的基础上,大多数党员同志私掏腰包为贫困户送米、送油及日用品,并积极为4户无房贫困户申请廉租房,全部得到落实。二是创卫攻坚不辱使命。在全区召开“创卫”誓师动员大会以来,全局干部职工勇挑重担,不畏烈日与风雨,每日奔波在检查完善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证照、“三防”设施、量化分级,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宣传政策等工作的路上,坚持早上查早餐,晚上查夜宵,白天查店铺的“5+2,白+黑”的工作模式,全力以赴,坚决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向全区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年来,机关各股室、基层各分局紧密结合实际,创新思路,主动作为,创造了许多工作特色和亮点。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市场监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是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三大安全监管风险仍然存在,监管方式还需进一步改善;市场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执法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干部队伍素质需要进一步提升;市场监管机制需要进一步改革,关系还需进一步理顺,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积极加以解决。

二、2021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我区市场监管职能整合后,各项工作全面入轨、整体推进之年。2021年我局工作总体要求是: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和省、市局的工作部署,围绕“推进高质量监管、助力高质量发展”主题,紧扣干部队伍建设这一根本,突出“守住底线、营造环境、规范竞争、提升质量、促进发展”职责,聚焦主责主业,聚力改革创新,为推动我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根据上述总体要求,今年突出抓好八项重点工作: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要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落实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和“先照后证”制度,深化“告知承诺一口清,一窗集成服务一次办结”,推动“企业登记自助”服务,全面实施企业注销便利化,推出市场主体准入便利举措,惠及企业,服务发展。二要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发挥知识产权基层工作站作用,为全区企业服务,推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提高发明专利运用率。要立足全年知识产权目标任务,抓好知识产权项目培育,加大专利申请和商标注册力度,推进知识产权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突出质量提升行动,推进质量发展工作。一要推进质量强区战略。鼓励、引导龙头企业争创各级质量奖,围绕产业链,支持和服务企业开展质量对比、质量合格率提升、质量奖后备梯队培育等三大工程,支持更多企业通过质量信用评价,推进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二要发挥标准引领作用。引导规模以上企业加强标准化组织建设,鼓励企业推行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地方标准、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帮助企业加大国际标准采用力度。

(三)突出食品安全管控,落实安全监管责任。一要强化属地管理责任。继续开展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创建活动,按照“四个最严”要求,制定出常态化、制度化的食品安全考核机制,强化属地管理责任。二要落实市场主体责任。在食品生产企业、商场超市、重点餐饮企业推进落实主体责任自查报告制度,要继续推动“赣溯源”系统使用率,提高电子追溯系统覆盖率,推动市场主体责任的落实。三要严格履行监管责任。加强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加大食品安全抽检力度,通过日常监管、抽检快检、风险评估等手段,提高靶向性监管水平。要明确食品监管的重点,有的放矢加强监管。

(四)突出药品安全监管,履行好应尽职责。开展执业药师违规“挂证”清理。加强药品安全监管,加大对药品、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检查力度,严格疫苗流通、特殊管理药品等高风险药品安全监管。强化无证无照从事药品经营查处力度,净化市场秩序

(五)突出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提升安全监管水平。一要抓好风险隐患排查整改。围绕市场监管职责所在,理清监管重点,认真管好管住自身“一亩三分地"。二要创新监管模式。构建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督促企业落实特种设备管理“三落实、两有证、一检验、一应急”,建立隐患清单、责任清单,做到“拉网式”排查、“清单式”管理、“对账销号”式落实,切实提升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水平。

(六)突出新型监管机制建设,构建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一要全面推进“双随机、一公示”监管。把“双随机、一公示”作为市场监管的基本手段,完善双随机抽查清单,加快双随机抽查整合,提高双随机抽查的覆盖面,提升双随机抽查的实效性。二要强化信用监管。积极推进市场主体年报公示工作,强化企业年报主体责任,加强企业年报信息质量核查,完善经营异常目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制度,强化信息共享、联合惩戒和部门联动响应。三加强产品质量监测。聚焦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要制定产品质量抽查方案,确保落实到位。

餐饮年度总结范文8

关键词: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管理理念;管理意识;管理制度;管理主体;管理目标

0引言

在“双一流”“双高”建设背景下,高校各方面管理都要提升质量、提升档次。为了跟上高校发展步伐,提升服务质量,高校后勤治理改革势在必行。后勤治理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是后勤财务工作,这不仅是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及后勤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暴露出诸多问题,如多头管理、管理松散、私设小金库、产权不清晰、成本核算缺失、预算不规范、支出不规范、票据混乱等。当前,高校后勤社会化、专业化管理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大机关、小实体”逐渐向“小机关、多实体”管理模式转变,各高校也加强了对后勤财务管理的绩效考核,通过改革模式、提升技术,促使后勤财务管理实现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法治化和专业化。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本文拟围绕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改革的基础、路径和方法展开探讨。

1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改革的基础工作

1.1强化后勤财务管理意识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改革工作要顺利开展,必须强化财务管理意识。一方面,要树立起统一化、全方位、专业化的管理理念,强化科学管理意识,将成本核算、内控措施、日常管理、资金预算、资金往来以及效益分析等工作统筹考虑,重视每一个财务管理环节,强化过程管理;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兼顾前瞻性和操作性,合规性和合理性,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体现制度约束、责任意识,内控执行力,从而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全程科学控制管理,提高财务管理制度的有效性。另外,还要不断完善后勤系统财务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制度,提升后勤财务管理人员的财务责任意识。

1.2创新后勤财务管理理念

在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背景下,后勤财务管理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因此必须树立先进的现代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理念[1]。应建设专业化的后勤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结合学校发展战略目标和后勤业务实际,制订出科学的财务收支计划,从而实现对财务活动的科学管理及控制。应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走社会化改革之路,管理后勤实体时,应在事业性质和企业性质之间找到“平衡点”,建立适应本校发展的、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具体来说,要做到:第一,重视财务分析、财务研究;第二,树立财务市场观念,在学校资金充裕时,可进行项目投资,扭转“花钱”局面;第三,在遵循市场规律、保证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做好后勤财务合理管控。

1.3完善后勤财务管理制度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与学校整体财务制度应合理衔接,不能“两张皮”,科学完善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应确保财务信息的全面性、针对性、真实性和有效性。而要建立完善的高校后勤财务管理制度,需要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要求、统一模式、统一尺度,让每所学校都有章可循。各高校以会计准则、财务规则、财经纪律等为基础,结合财务风险点和后勤业务特点,建立健全适应自身实际的具体财务制度。如,结合服务项目执行规律制订管理制度,对纯经营性实体要实行独立核算,对纯服务性实体要统筹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内控制度执行力,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

1.4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后勤管理社会化或半社会化都必须围绕服务教育的目标进行,后勤实体不应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财务管理目标,而应以为学校做好服务保障为财务管理目标。实体运行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社会公益性原则,即向师生提供优质服务是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目标之一,高校后勤应以社会效益和公益性为出发点进行财务管理;二是统筹各方利益原则,即高校后勤要在做好服务的基础上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

2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改革的路径

2.1明确后勤管理财务目标

高校后勤是一个矛盾复合体,后勤必须做好学校发展和工作运行的服务保障工作,围绕学校的发展大局开展工作。但是,高校后勤的经济实体也具有营利性质,所以高校后勤既是服务单位又是营利单位,既有社会属性,又有经济属性。这就要求在高校后勤财务管理过程中统筹考虑,不能简单“一刀切”,要做到管理目标与财务目标协调统一,要针对后勤业务的不同性质,区别对待“经济目标”“管理目标”和“服务目标”,对经营性实体要注重考核经济目标,对服务性实体着重考核服务目标,对业务部门着重考核管理目标,服务属性和经济属性要统筹兼顾[2]。

2.2明确后勤财务管理主体

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改革必须明确财务管理的主体是学校,不是后勤,后勤财务的日常管理权属于学校财务部门而不是属于后勤部门[3]。确定学校财务部门的主体地位之后,学校财务部门能对包括后勤财务在内的全校财务行使管理职权。为了实现后勤财务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有序化及统一化,必须将后勤财务纳入学校财务系统,单独设置结算中心或后勤财务科,认真梳理后勤的全部收入来源,将后勤全部资金纳入学校财务,实时监督后勤资金流,确保后勤财务管理规范和廉政安全。

2.3明确后勤财务管理目标

要实现高校后勤财务优质管理,必须明确管理目标,要在确保优质服务水平的同时,合理降低物资消耗,从而实现资源消耗最小化和服务水平最优化,这是高校后勤财务管理的总目标。高校也可在此基础上制订分期目标,以督促后勤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全面提高。高校后勤管理要围绕“优质服务、精细管理”的目标,建立“服务育人”型后勤,后勤改革不能脱离本质属性,不能脱离学校的育人宗旨,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不是利润最大化。所以,高校应建立一种以资本保值增值为前提的优质服务、低耗资本的财务管理体系。

2.4加强后勤财务成本核算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必须重视成本核算,改革传统的管理模式。社会化改革后的高校后勤有经营实体,有收有支,盈利的物质基础是学校国有资产,但是成本核算是缺失的[4]。因此,高校应将缺失的因素纳入到成本核算中去,如固定资产折旧、员工工资、公共支出等,要完善成本控制制度,提高财务管理的专业化水平,完善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建立科学严谨的成本管理机制。

2.5加强后勤经营资产管理

高校资产财务管理不能“两张皮”,资产的添置需要财务的支持,财务的管理涉及资产的折旧。高校应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提高后勤资产管理体系建设的合规性,包括采购、管理、维护、折旧、报废、处置等环节,并通过内控部门的审计、审查,确保资产管理的规范性[5]。高校在进行资产管理时,不可避免地会涉及资产核算,在计算资产折旧时,必须把成本核算引入到财务核算体系中。学校资产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资产的清查、盘点、评估,切实做好资产的增值、贬值摸底工作,使高校后勤资产的配置或处置工作有据可依。

2.6加强后勤收支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一收一支,收是起点,支是重点,收应做到应收尽收,不能存在账外账、“小金库”;支是财务控制的重点,必须有预算,财务管理的核心工作就是要做好收支预算工作。每年度的后勤经费预算要参照上一年度的基数、收入和当年的需求权衡而定,因改革发展而产生的新的经费需求应以专项的形式,通过组织专家论证,纳入年度预算。做好高校后勤财务预算管理,首先要注重后勤财务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全面收集后勤管理的基础数据,如收入、支出、盈利、亏损等,做到无遗漏、无差错,真实、准确地为财务部门编制预算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做好科学预测,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其次,要加强财务预算的执行力,强调财务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后勤部门必须严格执行通过审核的预算编制,如果因预算不合理影响到了工作,而且关系到学校发展大局,要严格履行预算调整的审批手续,以确保预算执行与预算目标的一致性。要重视后勤财务预算管理分析,每年组织财务人员对当年的预算管理成效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充分研讨、分析,总结经验、找出原因并制订整改措施。

3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改革的具体措施

3.1对后勤财务进行统管

目前,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基于高校在改革发展关键期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特点,综合考虑学校发展战略、发展现状和后勤运转实际等因素,为了保障后勤财务安全及廉政安全,宜将后勤财务纳入学校财务系统中进行统一管理,实行“学校统管、集中核算”的财务管理模式。学校实行财务统管,能够做到统筹规划财务工作、全校“一盘棋”,避免学校资产流失,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产出最大化,达到财务管理最优化[6]。因此,高校后勤财务管理改革首先应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做好前期调研论证,摸清现状;二要认真做好资产清查和财务审计工作,盘清家底;三要理顺主体职责,规范管理渠道,明确责任;四要做好后勤财务与学校财务的制度对接,优化财务管理流程。

3.2对经济业务进行项目化管理

鉴于后勤经济业务的特点,可以采取项目化管理模式。高校财务可根据后勤维修改造、投资经营业务需要等设置项目,对后勤经费以项目的形式进行管理,同时执行新会计制度,做好经济分类科目的对接以及原后勤财务科目余额的衔接。在进行项目化管理时,要特别加强对后勤经济业务项目的核算与分析工作,通过事前审计的手段,对经济业务项目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坚决避免后勤经济业务游离于学校财务核算之外的情况。

3.3强化对后勤部门购买服务的管理

为避免产权不清、责权不清等原因导致的财产损失,高校可鼓励后勤部门按照市场规则购买社会公共服务,向社会公开招标,引入竞争机制、引入社会资金、引入先进理念,参与到高校的社会公共服务中去。譬如:高校的餐饮、保洁、绿化、保安、修缮、防疫、医疗以及垃圾清运等公益性、服务性的后勤业务,都可以实施购买服务。通过这种形式,将高校改革攻坚期、发展爬坡期的后勤服务保障工作以服务外包的模式交由社会力量承担,后勤工作的重点则转变为强化管理。高校财务可根据后勤部门对合作方的考核情况,依据双方合同约定支付款项,避免资产的浪费和流失。

3.4整合后勤人员和资产

高校财务统管涉及后勤人员和资产的整合问题。为了清楚交割,必须由校领导牵头,组成由计划财务处、国有资产处、资产经营中心、审计处、人事处、后勤管理服务中心及纪委等参加的后勤财务资产清查小组,理清后勤财务资产,将后勤经营性资产交由学校资产经营管理部门管理,非经营性资产由学校根据教学、科研事业发展的需要进行重新分配。同时应做好后勤原有财务人员的安置工作,后勤财务原在编人员可由人事处安排,也可以直接过渡到学校财务处。对于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过程中的聘用人员,宜合理安排过渡期,根据工作需要择优留用。

3.5试行餐厅企业化管理

高校餐厅具有企业化、公益化、社会化、专业化等复杂特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餐厅运营模式已经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问题频出。高校的会计制度不能虚设,后勤餐饮业务自然要反映在学校财务报表上,这是会计核算统一口径的必然要求[7]。学校餐饮服务有收有支,可以自负盈亏,但是学校餐厅财务不能游离于学校财务之外。学校财务可采用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法管理餐饮财务工作,学校餐厅可实施企业化、专业化运营模式。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