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经济范例

少数民族经济

少数民族经济范文1

关键词:少数民族;民族经济;民族文化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受到更多的关注。民族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改革的发展方向与整体步伐、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睦、社会的和谐稳定有着重大的影响,在民族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力量,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协调的关系可以使它们之间达到平衡状态,从而才能更好地发挥少数民族地区所贮存的经济潜力和文化潜力,才能把各种优势资源转化到经济建设上来,提高民族地区的经济效益。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文献综述

国内有关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的研究成果如下:李曦辉,雷聪通过分析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思想基础、现实需要、不竭动力和独特举措,说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已经取得了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中国经验[1]。张学敏、姚姿臣通过对我国民族教育经济的演进分析以及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分析,点明了我国民族教育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建议。周晓唯通过研究了我国的经济制度变迁,得到了促使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和动力。马先标把民族学和经济学有机结合为民族经济学下新定义。崔亚虹通过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所遇到的经济和文化问题以及两者之间的影响,进而提出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繁荣的必然选择。郑建锋认为各民族之间加强文化互动,尊重彼此文化的差异性,搞好民族之间的关系对地区经济的全方位发展有重要意义[2]。

(二)相关理论

1.民族与民族经济关于民族的概念,从汉字组合上来看,民族是经过长期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共同体。国外资产阶级认为,民族是国家,国家即民族,也有人认为民族是精神,是命运共同体,是具有相同命运的社会人群,也有学者将政治融入民族的含义中。本文总结后给民族下定义为:经过长期历史发展在文化、语言、习俗等方面有共同特征的一类人群的共同体。在中国,民族通常以“少数民族”的意思出现,并在多种语境下互通。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中国少数民族,通过查阅资料得到少数民族的概念为:在多民族国家中,除主体民族以外的民族称为少数民族,通常人口占比较少,可以是原住民族,也可以是外来民族。民族经济可以指国家层面的经济,也可以指国家内部的经济。对于国家层面而言,民族经济即世界各个民族国家的民族经济,以及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关系,对于国家内部层面而言,民族经济主要包括国内各支部民族经济和支部民族之间的降级关系。本文参考施正一的观点,把民族经济定义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每一民族社会经济发展的统称。在我国,少数民族经济指的就是除汉族以外其他各民族的社会生产生活。

2文化与民族文化文化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在近代,明确给文化下定义的就是泰勒,在他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或者文明是一个复杂整体,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社会成员所能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大多数学者对他这个定义表示认同。后来的专家们也尝试对文化进行定义,但一直没有一个获得大家公认的定义。本文参考文献后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是描述人类社会综合现象的工具,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民族文化指的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的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行为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构成了各个民族独特而美丽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社会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民族生产生活历史积淀的结果,具有特定的历史个性及价值取向。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研究我国少数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对分析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制度的变迁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都有重大意义。

三、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文化发展现状

(一)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民族经济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和进步,国家也出台了很多经济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但是目前在经济发展中仍有不利因素存在。地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没有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位于边境地区。这些地区相对于中心发展城市来说,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利,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严重阻碍了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不利于区域合作和经济发展。其次,很难吸引外商投资来改变当地的经济状况,仅靠当地经济的单独发展,很难走上经济发达的道路。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升级缓慢。民族地区的大部分居民都以第一产业为主,仍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很少发展工业,即便有一些农畜产品已经形成工业链,但是仍以初级产品身份上市,没有形成品牌优势,无法给本地区的经济带来很强的辐射作用。第三产业的发展极其缓慢,发展条件严重不足。

(二)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这一点在少数民族地区更加突出,甚至很多少数民族文化面临趋于消失的情况。少数民族的有形文化遭到破坏。少数民族地区的古老文物,古代建筑随着时间的冲刷,破坏严重。同时,随着经济的开发,生态环境也遭受到破坏,文化和生态的双重破坏,使得当地居民既不能顺利接受“先进文化”,走向富裕,又不能回到原来的生产生活方式,于是,就会出现精神生活的萎靡现象。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也在流失,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力也在变弱,在国民文化中的地位较低。一般一国的主体民族都会把自己的文化当成最先进的,所以,久而久之,少数民族的文化会在与主流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逐渐被同化。其次,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节日、服装、歌舞、语言受到越来越少的传承,特别是民族的文字,年轻人都去追逐主流文化了,很少有人愿意继续传承这些传统文化。

四、少数民族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一)少数民族文化对经济的积极影响

1.少数民族文化推进经济制度的调整与升级。由于不断的发展和积累,民族文化逐渐转化为一些民族社会结构,首先形成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基础,其次在维护稳定和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受统治者的某些意识形态的影响去发展。在发展文化的同时促进了经济的调整,推动了经济制度的调整与升级。而且少数民族文化还充当了民族经济的稳定剂,民族文化一直在缓冲外来的冲击力,使得本地区经济处于稳定的状态。

2.少数民族文化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与其他地区相比,独特的文化是最具有竞争力的资源,少数民族在其他很多方面的条件不尽如人意,因此只能通过自身独特的文化来占据一部分市场空间,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且文化本身就可以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去发展。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也是实现“文化力”向“经济力”的转变。比如新疆维吾尔族典型的新疆舞蹈,以及其他旅游产品很好地促进了当地的发展;贵州的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发展旅游业,充分挖掘了民族文化资源,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有的地区还借鉴了国外的山水实景表演,利用高科技舞台生动形象的表演民族历史和习俗,比如《丽江千古情》《九寨沟千古情》《宋城千古情》等作品是当地旅游业的一大特色。同时,民族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优秀的民族文化,不仅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还激发人们的创造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

(二)少数民族文化对经济的消极影响

1.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引起经济发展的滞后。少数民族的民族凝聚力使得民族内部团结、稳定。同时,这种内聚力也抵抗着外来信息的“侵入”,一旦有外来信息,民族地区就很表现出排斥、抵抗,他们缺少相应的创新意识,缺乏尝试的勇气,享受着“未来重复过去”的生活模式,长期处于自我封闭状态,以及单一的生产模式不利于本民族吸收先进文化发展本地区经济,也不利于参与地区经济合作,共同发展。其次,少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语言差异也给当地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多阻碍,限制了与其他地区科学、文化、技术、知识的进一步交流和传播,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2.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制约性。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政治以及宗教信仰也都在不断变化,但是长期的文化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一些落后的价值观,行为观,道德观仍然在影响着民族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我国西北、西南的农村地区,一些落后的习俗,比如“女孩子十四岁就要求出嫁”,“女孩子不能读书”,“多生孩子能致富”严重阻碍了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的传播。对于大胆改变陋习的创新者,得到的不是拥护与支持,而是嘲讽与诋毁,直至把新观念,新方法杀死在摇篮里。有些少数民族地区的人民极其迷信,理性的封建迷信有利于民族的稳定,但是有悖于常理的迷信则深深的束缚着人们的思想,无论出现什么不顺利的事情都通过巫术驱除,会造成生产资料与物质财富的浪费,影响着家庭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阻力。推动经济发展的是民族文化中的显性因素,即顺应时代潮流,能在文化商品和旅游活动中,让游客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快速地娱乐消遣的优秀文化因子,这些会顺着良好的发展方向,继续传递原有的优秀文化特质,对这些文化进行资本化运作后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相反,那些属于观念层次的,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价值理念产生冲突的,落后的文化会沿着错误的路径“锁定”在某种无效的状态,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负向效应。

五、少数民族经济对文化的影响

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对地区经济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带动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把民族文化更深层次的价值潜力发掘出来。比如:通过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兴起,既渲染民族地区的文化氛围,又促进了特色产业的发展,同时,民族文化的传承过程又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如今,发展就必须要打开大门,引进外部先进的技术,吸纳先进知识,无形之中加大了民族文化传承的难度,使民族文化逐渐同化发展。其次,我国有较多不同种族的少数民族,且各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少,所以,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会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很强的冲击力,削弱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完整性。总之,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更多的是相互推进,相辅相成的关系。我们要正确认识这种关系,才能通过对这种关系的调节,达到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的动态平衡。虽然我国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非常有特色地地道道的民族文化,但是他们的经济发展十分落后,这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之间客观存在的问题。因此,只有民族经济和民族文化协调发展,才能充分激发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潜力和文化潜力,把潜在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状态的生产力,才能为少数民族缩小与其他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差距提供充足动力。

六、建议及对策

(一)积极引进高科技技术人才,完善科技人才的相关政策

高新技术人才引进困难、流失严重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普遍面临的问题。少数民族地区通常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和区域特点,引进高新技术人才可以根据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更好地发挥各民族的特色价值,把民族的独特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民族地区一般位于偏远,较不发达区域,所以为鼓励更多的高科技人才积极加入民族地区经济建设中去,国家可以出台少数民族人才引进政策,给予人才政策性优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国家可以开设科技培训班,专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的需要培养人才。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毕竟有一定的特殊性,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了解实际情况,从而可以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文化等优势,形成产业链促进经济的发展进步,开创民族经济发展的新格局。

(二)加强与民族整体的互动,积极开发文化

产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文化也出现了共享的局面,文化资源不再是谁家独有的了,这对民族文化特别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很大。同时,随着科技发展水平的提升,互联网和新媒体的普及加深了各民族地区的人民与外界信息的交往。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少数民族要仔细筛选外来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把文化资源和当地的经济开发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产业,这样才能在文化争夺的浪潮中有立身之地。其次,要拓宽融资渠道,融资困难是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巨大阻碍,所以民族地区要积极招商引资,利用资本这笔巨大的财富来优化配置,增强自身积累能力。

(三)加大各民族教育力度的投资

教育与文化的传播、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通过对民族文化对民族经济的消极影响分析可以看到,传统落后的思想观念束缚着民族经济的增长,而改变这些观念只能靠教育的力量。通过教育可以使当地人民获得科学知识,相信科学,拒绝迷信,逐渐抛弃封建思想。同时,通过科学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当地人才,为投身家乡经济建设打好坚实基础。同时,各民族地区可以开设自己民族的特色课程,在培养学习兴趣的同时传承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曦辉,雷聪.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中国经验[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20(06):34-40.

少数民族经济范文2

1.传播信息功能

互联网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介之后的第四媒介,在信息传递方面的作用已经出现了超越传统煤体的趋势,传播功能是网络文化的最大功能。现今社会人们普遍上网浏览新闻已经成为习惯。这个趋势也有越来越强化的势头。在我国互联网的应用中,新闻信息传播功能非常突出。据相关调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网民有78.5%经常上网浏览新闻;传统媒体和新闻机构大多都有网上平台。较强的传媒功能,使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可以近距离接触网络,充分享受网络文化的富足和平实。

2.交往功能

网络文化在社会中的人际交往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人际交往是人的本质属性—社会性的表现,人的交往由时间、地点、环境、方式、心理等要素构成,其中地点、空间、方式等因素会收到现实客观条件的约束和限制。网络给人际交往提供了超越现实交往障碍的平台,有许多网民从未谋面但却情投意合,网恋已经成了新的恋爱方式,。“人人”、“陌陌”也是在新时代下网络文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应用程序。

3.娱乐功能

互联网不仅是网民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更是网民休闲娱乐的新方式。许多网民在空余时间选择上网的内容多数为玩游戏、看电影、听音乐、看综艺节目、聊天等娱乐性的活动。为什么当今社会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娱乐性上网方式?这与当今社会人们的压力有着特别大的关系,特别是奋斗中的年轻人。人们选择娱乐性上网活动会在某种程度上缓解经济压力、家庭压力、社会压力。随着网络聊天工具和网络游戏的出现,赋予网络文化极大的娱乐功能,也极大地促进了网络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网民上网的直接目的,不再只是获取信息,而是聊天交友或者玩网络游戏。

二、网络文化对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的影响

民族价值观是人们对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最基本的看法,它影响着人们采取何种态度和方式来处理具体的民族问题,其实质是维护和发展本民族利益及地位。经济价值观是支撑人类经济生活的精神支柱,它决定着人类经济行为的取向,决定着人们的什么样的心态和旨意去开创自己的新生活,因而它对于人类的经济生活具有根本性的导引意义。经济价值观作为人对经济生活意义的反思和追求,既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又会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少数民族,其文化、价值观各有不同,但其经济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由于相似的历史变迁而具有相通性,并且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点。少数民族的经济价值观由少数民族价值观直接决定,与周围的环境、政策、文化等诸多要素有着密切关系。少数民族的经济活动也表现为人的社会性活动。社会性主要是由社会文化所决定的,在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形成的过程本身意义上就是文化的存在物,伴随每一种文化的诞生,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也在发生着一次变迁。在今天的社会,网络文化的出现一样会对少数民族的思想、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产生影响,特别是经济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对传统经济价值观的继承与超越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人们对于新生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少数民族也不例外。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虽然由于经济落后,网络普及时间不长,但网络发展很快。网络文化已经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产生了很强的影响。通过对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与少数民族传统经济价值观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形式对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产生了非常大的积极影响,少数民族传统经济价值观在网络文化影响下有着有合理的继承与发展。

1.继承了传统经济价值观的优秀与精华

(1)以和为贵。

和为贵,是儒家倡导的道德实践的原则。出自《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在形成过程中也逐渐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经济理念中也有与儒家思想相同之处。以和为贵就是要按照礼来处理一切事情,就是要人和人之间的各种关系都能够恰到好处,都能够调解适当,使彼此都能融洽。

(2)厚德载物。

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崇,今多用来指以崇高的道德、博大精深的学识培育学子成才。在少数民族优秀的传统经济价值观中,历来成为少数民族经济活动中崇尚的道德境界。儒家思想把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集孝、悌、忠、义、礼、信、诚等诸多道德于一身,而少数民族则把君子人格的高尚道德应用到经济活动中,成为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

(3)重义轻利。

重义务轻利益、重责任轻利益、重仁义轻利益。在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中表现为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不能单纯顾及满足个人私利,而以牺牲公共利益为代价。义与利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哲学家探讨的话题,也是少数民族经济活动中经常会面对的矛盾关系。义体现社会公利的道德标准,利泛指个人利益。在义与利关系上,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主张“义为上”,号召人们在经济活动中追求义,即社会公义,主张多为社会做贡献。但主张“义为上”并不是否定个人利益,但主张合理个人利益的获得。

2.超越了传统经济价值观的历史局限性

(1)天人合一,个人本位论。

少数民族价值观首先是从原始宗教发展而来,这是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的早期形式和内容,也在少数民族传统经济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少数民族的原始先民对超自然神灵的信仰及崇拜,在经济价值观中体现为“天人合一,个人本位论”。在现今社会,网络文化的影响下,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超越传统宗教信仰观,塑造科学和理性价值观。

(2)家族、等级价值论。

在少数民族传统经济活动中多数以家族形式参与其中,并且有着严格的等级之分。网络时代,平等理念的传播,那更多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人们有进会参与经济活动,并成为主体,网络文化传播的新思想、新观念超越传统的集体、家族、等级价值观,塑造了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中平等主体观。

(二)对传统经济价值观的冲击

网络文化以其特有的开放型、平等性、互动性迎合了现代社会的发展,也成为少数民族经济活动重要的信息传播平台,由于互联网络空前的开放和自由,使得当代的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在网络文化的冲击下有了现代化的意义。通过在网络平台上对整个国家文化、整个世界文化的了解,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自身也在力求具有时代性的特点,能够跟的上时代的发展。当代的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不仅追求于经济的增长,也诉求于经济生态的平衡、公正和进步;不仅关注当代人的幸福,也珍视后世的幸福。

三、网络文化对少数民族经济价值观影响的对策

少数民族经济范文3

少数民族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我国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仍较为滞后,与其他经济区相比具有较大的差距。如何加快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是目前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对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本文立足于当前少数民族县域经济的发展实际,并针对其存在不足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能改善少数民族县域经济的发展现状,推动其不断向前发展。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县域经济 发展战略

优化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十二五”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少数民族的县域经济发展仍较为落后,这不仅导致少数民族地区严重落后于其他地区,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造成了巨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国家和政府应尽快采取有效促使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进而加快全面构建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进程。

一、县域经济的相关概念

1.县域经济的内涵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我国县域经济的特点

县域经济是我国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县域经济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农村性。县域经济与我国农村地区的发展紧密相联,要想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就必须要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2)地域性。地域性主要是指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行政界限,只存在于一定范围内。

(3)层次性。指在某个县域范围内,全体经济的总和不仅包含产业的总和,也有经济所有制的总和。

(4)差异性。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各县域经济间也具有较大的差异。

3.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

所谓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是指以少数民族的劳动力为主体,以少数民族地区的行政县域为范围,以不断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为目标的区域经济。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1)民族性。少数民族地区主要以少数民族人口为主,因此少数民族劳动力是促进该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同时由于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生活环境等差异而形成的民族特色也赋予了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不少独特性。

(2)经济发展水平的落后性。由于少数民族的生活环境大多较为封闭,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长期落后于其他地区,因此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现出落后的特点。

(3)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其经济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例如生活在沿海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水平就较为发达,以市场经济为主;而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水平就较为落后,依然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

二、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不足

1.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我国的少数民族大多分布在偏远山区或河谷地区,交通闭塞,自然环境恶劣。因此,水、电、网络、公路等基础设施极不完善,例如分布在新疆的一些游牧少数民族,由于经济建设成本高,地质条件复杂等因素的限制,至今还没通电,也没有公路。除此之外,许多少数民族还存在着饮水困难、灌溉困难等各种问题。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的落后限制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导致其严重落后于其他地区。

2.经济结构不合理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产业大多为畜牧业和种植业,经济模式仍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收入水平低。同时,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群众缺乏科学文化知识,因此农牧产品的质量和产量普遍较低;再加上信息不畅,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影响,农牧产品的销售也面临着极大地困境。这也导致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低下,地方财政收不抵支,矛盾突出。

3.科教文卫事业发展滞后

由于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自给能力低,政府投资少,所以科教文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也十分落后。虽然有国家财政拨款,但也只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全面改善少数民族地区落后的教学环境和简陋的医疗设施。因此“看病难、因病致困、因病返贫”等现象在少数民族地区极为常见。

三、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有效措施

1.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区域化合理布局

在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民族特色性产业。首先,各县域政府应根据地区的发展实际制定长远的经济发展战略,有步骤、有重点的进行经济建设,从而不断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推动产业化经营;其次,要找准定位,发展优势产业,积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促进产量和质量的提升,进行专门化生产;最后,还可以依靠地域优势,发展特色旅游业或者农牧业。

2.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

要想促进少数民族县域地区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及时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当然,也不能盲目地调整产业结构,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随后,还要根据自身发展优势和市场要求,建立起支柱性产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形成支柱性产业、主导产业以及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局面,从而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此外,还要大力推进农业产业改革,以小城镇为依托发展农产品经营,加强对运输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的建设,改善当前的交通条件,促进物流贸易的流通,使城镇成为市场的集散地和经济辐射源。

3.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城乡均衡发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一些沿海小城镇加强联合,密切经济合作,形成了密集城镇群,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也推动了地区间的均衡发展。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县域经济时,也可以借鉴其发展经验,推动城镇化建设,从而促进各地区的均衡发展,带动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显著提升。同时,不断推进以发展县域经济为目标的城镇建设,不仅能有效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环境,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能为当地二、三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四、总结

综上所述,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也能缩小我国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全民族的共同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使中华人民能以更加伟岸的身姿,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作者:姚远征 单位: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少数民族经济范文4

一、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概况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建国以来,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互相交流交融交往,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局面。少数民族指的是多民族国家中人数最多的民族以外的民族。在我国指汉族以外的民族,如蒙古、朝鲜、布依、维吾尔、哈萨克、回、藏、苗、彝、壮、满等民族。我国少数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少数民族有在汉族地区聚居的,也有汉族在少数民族地区聚居的。这种分布特点,使我国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更加频繁密切,更加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所占比例虽小,但分布却十分广泛。我国著名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思想中提出了三大民族走廊,即西北民族走廊、藏彝民族走廊和南岭民族走廊。三大民族走廊既是地形地质的过渡区,也是不同生计方式的过渡区,更是多民族文化的交汇区,存在文化并存现象。西北民族走廊由河西走廊和陇西走廊两部分组成。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西北部,从民族的分布和构成看,河西走廊形成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交错聚居和杂居的局面。河西走廊以汉族为主体,还有一定数量的回族、蒙古族、藏族和裕固族人口,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成分文化组成。陇西走廊以汉族、回族、藏族、撒拉族、东乡族为主,且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大形成了以多样性为特点的文化组成。藏彝民族走廊主要包括今四川、云南、西藏三省(自治区)毗邻地区由一系列南北走向的山系与河流所构成的高山峡谷区域。在这片区域中,现今居住着藏缅语族中的藏、彝、羌、傈僳、白、纳西、普米、独龙、怒、哈尼、景颇、拉祜等民族。在该区域的南部,同时还居住着傣、壮、苗、回、汉等民族。这条走廊自古以来就是藏缅语族诸民族先民南下和壮侗、苗瑶语族诸民族先民北上的交通要道和众多民族交汇融合之所。南岭民族走廊生活的人不仅指今天生活在黔、桂、湘、粤、赣等交界处的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中壮傣语支的壮族、布依族,侗水语支的侗、水、仫佬、毛南等民族,苗瑶语族中的瑶、苗、畲等民族,而且还包括历史上由这条走廊南下、北上或东进的汉族、回族、彝族、仡佬族、满族等。

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自然环境恶劣,经济基础薄弱。少数民族地区大都人少地多、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系统稳定性低,承灾能力弱,易遭破坏且难以恢复,治理难度大,生态环境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落后,导致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层次低,经济基础及自我发展能力薄弱。交通极为不便,通讯设施落后。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环境特殊,山路崎岖且交通极为不便,实现机械化农业耕作极为困难,农民种、养出来的大量优质农产品无法运输。通讯线路少,质量低,整体通讯能力严重不足,通信基础设施有待提高。产业水平低,结构单一。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主要的农业经济区,农业是一种低效的产业。少数民族地区第一产业经济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少数民族地区采掘业和原材料等资源型重工业比重较高,投资回报率低。教育落后,人才匮乏。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因此相应的教育条件、教育质量普遍偏低。自然条件差、经济文化落后、生活艰苦等诸多因素导致大量人才外流现象严重。

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措施建议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加快民族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少数民族地区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加大建设投资力度。重点加快建设一批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能源、水利、电力等大型项目,要以项目建设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要巩固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成果,推进生态工程建设,遏制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的趋势。完善交通设施及通讯设备,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筑建坚实桥梁。少数民族地区要继续加快铁路、公路、民航、水运、管道及通讯设施的建设,形成对长期发展起支撑作用的区域性大动脉,更要打通“毛细血管”,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全面推进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通路、通水、通电、通讯等建设工程。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要想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就要结合当地实际调整产业结构,由传统单一的产业结构模式转型为现代多元化的产业结构,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鼓励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到少数民族地区投资,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特色资源优势,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形成一批具有民族特色、地区特点的产业品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人才资源。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基础性、长远性的工程。人才是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基础,要想培养出优秀人才,就要想方设法办好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的投资与支持,提高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出台人才优待政策,防止人才流失,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筑牢人才基础。

四、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大意义

少数民族经济范文5

畲族是分布在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80年代以来,处于改革开放前沿的东南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取得了迅猛发展,无论是发展速度还是发展质量,都大大地优于我国内陆或中西部地区。因此,在相同的时期内,东南部沿海地区所经历的社会经济变革要比中西部地区深刻得多。作为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少数民族,畲族的发展变化及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无疑对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福安市是我国畲族聚居人口最多的地区。相对于全国来说,福安市位于我国的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但就福建省而言,福安市则属于全省比较落后的闽东地区;而福安市的畲族与我国南方的大多数少数民族一样,主要分布在经济社会发展条件较差的山区。可以说,福安市畲族的发展状况大体上是我国畲族发展的一个缩影。

一、畲族乡村经济的基本特征

福安市的畲族主要分布在乡村,呈“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特征。“大分散”即全市19个乡镇的429个行政村有畲族人口分布,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6%;“小聚居”是指畲族主要集中聚居在721个自然村,占全市自然村总数的34.2%。因此,可以说畲族经济基本上是一种乡村经济。进入90年代后,福安畲族乡村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年均增长速度由1990年以前的几个百分点提高到10个以上百分点,与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体同步。以康厝畲族乡为例:该乡1983—1990年的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2.69%,而1991—1996年则达到12.84%,年均递增速度提高了3.77倍;工业产值的年均增长速度则超过了30%,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乡村居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根据福安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康厝、穆云、坂中三个畲族乡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1990年的605元、566元、644元提高到1996年的1600元、1780元和2013元,增长了1.64—2.13倍。不可否认,畲族乡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同时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畲族乡村经济与全市的经济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经过实地考察畲族乡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我们认为畲族经济社会有如下几个特征。

1•畲族村基本上无工业。福安畲族以“大分散”的方式聚居在各自然村(或行政村),除个别村外,畲族自然村基本上都分布在山区,地理环境较差,缺乏办工业的基础条件,故畲族村基本上无工业。尽管福安市政府在坂中畲族乡设立了工业区,建立了穆阳民族经济开发区和铁湖畲族经济开发区,但都与畲族村经济的关联度不大。甚至以铁湖畲族村命名、在该村地盘开办的铁湖畲族经济开发区,其开发区的工业亦与铁湖村经济没有任何关系,村委会不参与开发区的管理,不享受开发区的利润分成,也没有一名铁湖村居民在开发区的工厂就业。1996年铁湖村经济总收入的81.72%依然来自农业,这个比率是相当高的。三个畲族乡虽然也有一些工业,但基本上都是乡政府及其周围村庄的私人或村集体开办的,与山区的畲族村没有什么关系。

2•畲族村居民的温饱问题已基本解决。福安畲族乡村普遍重视粮食生产,并且不断地强化粮食的基础地位,始终坚持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以稳定粮食生产为前提的原则。与农村改革之初相比,一般畲族乡村的粮食种植面积都没有减少。如康厝畲族乡1996年的粮食种植面积达39,800亩,比1983年增加了12.79%;粮食种植面积占全乡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3.49%,仅比1983年减少了4.66个百分点。这个比例在我国南方农村来说是相当高的。作为“小康明星村”的铁湖畲族村,1996年粮食种植面积也占全村农作物播种面积的81.06%。随着杂优水稻等优良品种的广泛使用,粮食的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不仅解决了粮食问题,而且还有了比较牢固的基础。目前,畲族乡村居民的人均口粮大多数都在300—400公斤之间,少的也在250公斤以上,吃饭已不成为问题。1997年粮食大丰收后,福安市的粮食市场价格比国家的定购粮收购价低15%(50公斤稻谷约低10元)左右,政府粮食收购部门反而要按合同定购粮的数量每50公斤稻谷向农户返回10元钱,这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现象。绝大多数畲族村居民的穿着也比较好,尤其是青少年和儿童,其穿着与都市的同龄人没有什么区别。但畲族居民的住房条件还普遍较差。

3•农业生产比较落后,仍处在自给阶段。畲族村基本上都处在山区,农田以山垅田、梯田为主,且狭小而分散,大块的水田不过一分,小块水田仅一张桌面般大小,所以绝大多数农田都无法使用机械或畜耕,只能靠手工劳动,甚至像犁田、耙田这样的农活也要用田锄完成。收割、打谷也基本上沿袭历史上的传统方法。据福安市民委1991年4月对25个畲族行政村的调查,这25个行政村仅有4台手扶拖拉机,①而且这几台手扶拖拉机主要是用于运输,不是用于田间耕作。因此畲族村农业的主要生产工具与50年代相比没有什么变化。推动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手段是靠良种的推广、水利条件的改善、化肥的广泛使用和农民植保技术的提高。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耕技术,其生产也必然是自给型的。手工劳动也使得农业耕作粗放。例如,许多畲族村只种植单季稻,而且水稻收割后很少种植冬季作物,一般都是用水泡田,以便第二年锄田、耙田时方便些。若不泡田,第二年锄田、耙田都很麻烦。但这就降低了农田的使用效率,同时也与周围的汉族聚居村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例如,在铁湖行政村的4个自然村中,畲族聚居的铁湖、满洋、岩角亭3个自然村冬季都是用水泡田,农田都是空闲的;而汉族聚居的高坂村则在冬季空闲的稻田里种植蔬菜、搭暖棚种植花卉,一片忙碌。畜牧业生产亦然。作为农户家庭收入重要来源的生猪和家禽饲养,在我国南方的许多地区,包括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从90年代初已开始根据生猪和家禽的不同品种及不同生长期,广泛地使用各种不同的专用饲料,从而提高了畜牧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克服了环境和资源的约束,通过规模化生产增加了家庭收入。然而,在福安市的畲族村,则基本上仍然沿袭着传统的畜牧业生产方式:直接用稻谷喂鸡鸭,将番薯藤切碎混合米糠或粮食经熬煮后喂猪等,在观念上还未能摆脱“买饲料要花钱,番薯藤是自己种的,不用花钱”的习惯思维,结果依然是每个畲族农家都养几只至十几只鸡鸭,养一两头猪,与十几年前的家庭经营没有什么区别。在福安的畲族村,畜牧业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都较低,如铁湖村畜牧业收入仅占农业总收入的6.39%,凤洋村占17.85%,康厝畲族乡占17.24%,而我国南方农村一般都占25%以上。除了虎头、溪塔等个别畲族村外,水果、茶叶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也基本上是零星、分散的,远没有形成规模生产。而没有规模化,也就没有农业的产业化,也就难以形成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p#分页标题#e#

4•外出打工已成为畲族村中青年的主要经济活动。在福安畲族村的绝大多数家庭,45岁以下的中青年几乎都要外出打工。外出打工已成为畲族村的一种普遍现象。打工者外出打工的时间一般为半年,大体上是春耕农忙结束之后即外出,但也有常年在外打工的。康厝畲族乡的凤洋村,全村共有351名劳动力,常年在外打工者多达200人左右,农闲时全村80%的劳动力均外出打工。其他畲族村也大体如此。除了凤洋、和安等少数几个畲族村的打工者有建筑等方面的一技之长外,绝大多数畲族中青年都是外出做无技术的小工。按照福安市的行情,无技术的小工不包食宿一天可挣20余元,有技术当师傅的一天可挣30—40元。有无技术对打工的地点有很大的影响:无技术者一般都在福安市区或本地乡镇打工,铁湖、满洋和岩角亭等畲族自然村的居民即是如此,通常都是白天到福安市区打工,为节省住宿费用,晚上回村里住;有技术者打工的范围则广阔得多,如凤洋村的打工者,在福建省各地和邻近省市的浙江、上海,远至广西、四川,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中青年外出打工对畲族乡村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是审美观、婚姻观等生活态度的变化。由于打工者主要是在城市打工,城市居民的审美观及生活方式无不对他们产生深刻的影响。例如,在服饰方面,如今即使是在最偏僻的畲族山村,年龄35岁以下的居民及少年儿童的穿着与大都市的同龄人也没有什么区别———深秋时节,山村里男青年身着夹克或西服,脚穿皮鞋或旅游鞋;女青年身着紧身衣、短裙、连裤袜,脚穿旅游鞋或高跟鞋的比比皆是,把城市文明融入了山村的生活。打工的生涯也使青年人的视野更加宽阔,从而更加强调婚姻自主,择偶的范围也更加宽广。凤洋村的打工者甚至将他们娶的四川、广西媳妇带回了山村。其次是年轻人已不愿干农活。年轻人不愿意干农活的现象非常普遍,道理也很简单,用畲族村居民的话说:“打两三天工就能挣回一担稻谷”。对于习惯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来说,靠种田生产一担稻谷显然太费时、费事、费力,有些畲族村的居民甚至把承包田租给别人种,自己则外出打工。有些30岁左右的山村居民虽然帮助家里干农活,但也不太尽心尽力,一心惦记着忙完农活外出打工挣钱。另一方面,从畲族山村衣着入时的男女青年的情况看,即使在家闲着也不愿意干农活,甚至把家务活也交给了老年人。实际上,他们的衣着打扮已不适合做砍柴、挑水之类的家务劳动。由于外出打工挣的钱多,老年人对年轻人不做家务和不下地劳动也没有什么怨言。依靠老年人干农活,其农业的技术进步必是缓慢的,其生产方式也必是粗放的,这似乎形成了一种循环。近两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缓慢回落,投资增长速度趋缓,房地产市场由于积压严重而呈现不景气状态。在这种大环境下,外出打工者找工作的机会大大减少。根据我们在一些畲族村的调查,无技术的打工者连续几天、十几天找不到活干是很平常的事情,运气好的每月最多能干20余天,运气差的每月只能干两三天,一般的能干十几天。按照每年外出打工6个月的时间计算,打工的收入仍然大大高于务农的收入。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福安畲族乡村的经济大体上处在“种田吃饭、打工挣钱”的状态。由于耕作粗放,农业只能解决吃饭问题;又由于打工者普遍无技术,找工作不容易且机会不多,因此靠打工也谈不上过富裕的生活。在我们调查的畲族村当中,还没有发现特别富裕的人家。当然,倘若家中无病残者或不缺乏劳动力(如孤寡老人家庭),也不会太贫困,至少吃饭穿衣不成问题。而由于支撑这种经济模式的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其进一步的发展也很不容易。

二、畲族乡村经济发展的潜力

“种田吃饭、打工挣钱”的模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其基础是传统农业已无法容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畲族乡村的进一步发展,仍然需要从加强农业生产和提高打工者素质入手,为提高农业产出和为打工者创造有利的条件。也就是说,把“双层蛋糕”的上下两层都做大。我们认为,福安畲族乡村经济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资源丰富,开发的潜力大。福安市山多临海,气候条件优越,农业资源开发的潜力很大。就分布在山区的畲族乡村来说,无论是山林土地资源还是物种资源都非常丰富,用材林、经济林、竹类、水果和茶叶等均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只是目前开发利用的程度很低罢了。在我们调查的一些畲族乡村,林业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比例都很低,如1996年康厝畲族乡林业收入仅占农业总收入的9.61%,该乡畲族聚居的凤洋村占7.74%,铁湖村仅占4.77%。水果、茶叶等在农业收入中的比例更是微不足道,但这些恰恰说明山区资源开发还有很大潜力。近几年来,我国的主要农产品价格均呈回落态势,对农业精耕细作和农业的综合开发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尤其是茶叶、水果和稻谷价格的下跌,已直接影响了畲族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造成畲族乡村荒废的茶园面积增加,农民生产粮食的热情衰减,砍果树的现象时有发生。但应该认识到,与大量的人口相比,我国的农业资源是相当有限的,由这一基本国情所决定,农产品的价格将呈现出长期稳定向上攀升的趋势。因此,绝不能因为农产品价格的暂时回落而放弃农业综合开发。

2•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发展加工业。福安畲族乡村开发潜力最大的是花岗岩资源。近几年来,畲族乡村花岗岩的开采与加工业迅速崛起,其中以康厝畲族乡的发展速度最快,如果能有效地控制污染,仍然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1997年,康厝畲族乡的石材加工企业已达28家,而且赢利情况都不错,与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的亏损困境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根据我们对单台电锯的调查测算,开办一个单台电锯的石材加工厂只需十几万元投资,毛利率约为30%(未扣除设备损耗),获利是比较丰厚的。在穆云畲族乡发现的火山气泡流纹岩,蕴藏量极为丰富,可加工成高档建筑装饰材料,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丰富的矿产资源为畲族村居民直接参与开采或加工提供了可能,至少也可为其打工提供更多的机会。

3•畲族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近两年,福安市党委和政府加大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通过政府各部门与各行政村挂钩扶持、增加资金投入等措施,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使全市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根据福安市统计局和市民委提供的数据,到1996年底,全市尚有111个行政村不通汽车,227个行政村不通电话,分别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24.80%和50.78%;在畲族人口占60%以上的78个畲族行政村中,尚未通车的行政村22个,不通电或简易拉电的行政村41个,不通电话的行政村71个,收不到三套或三套以上电视节目的行政村75个,分别占78个畲族行政村总数的28.21%、52.56%、91.03%和96.15%。然而,仅仅过了7个月,即至1997年7月底,全市所有的行政村都实现了通电和通电话,电视信号覆盖率也达到100%(均能收看三套以上的电视节目),90%以上的畲族行政村都通了简易公路。其建设速度是相当惊人的。至1997年11月,所有的畲族行政村都实现了通车。畲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就,无疑将给经济的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机会。在我们调查的畲族村中,1997年3月通车的凤洋村,已出现了两户运输专业户;1997年6月通车的满洋村已出现了全村第一户运输专业户。这两个原来闭塞的山村通车后,村中的小商店迅速配备了冰柜,使山村的居民也吃上了冰淇淋,还可以随时买到鱼肉;居民们外出也更加方便,生产经营的渠道也明显拓宽。#p#分页标题#e#

4•“造福工程”的实施,为畲族乡村居民发展经济创造了新的条件。从1994年起,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的部署,福安市政府对生产生活条件恶劣、“一方水土不能养活一方人”的山村居民实施异地搬迁的“造福工程”。搬迁形式有整个行政村、自然村的迁移,也有若干户山村居民的搬迁,政府对搬迁居民给予资金扶持和政策优惠。从1994—1996年底,全市的畲族村就有662户、3318人实行了搬迁,1997年这一工程仍在加速实施。这是一项巨大的、名符其实的造福工程。在历史上,畲族可以说是一个迁移的民族。但畲族的迁移历史都是从一个地区的山上迁移到另一地区的山上,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山。而“造福工程”则是将一些畲族居民搬下山,这就为这些原来的山区居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搬迁的畲族居民不仅仅是在条件更优越的地方建立村庄或家园,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如新的地方有路、有电等),更重要的是其观念的变化。我们在康厝畲族乡东山村调查时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一点。东山村包括3个自然村,因山体滑坡,属于整个行政村的搬迁。当我们问及搬迁有哪些好处时,一位村干部的回答使我们感到十分意外。这位村干部没有罗列新的村庄地势平坦、有路、有电、不用每天爬山等好处,而是仅仅强调两点:一是人变得勤快了;二是人的精神面貌好了。因为在原来的山村,辛苦一年种的粮食仍不够吃,再勤快也没有用,人也就逐渐变懒了;搬迁以后,不仅在原来的山里种单季稻,还在山下的村庄周围租地种菜、租田种水稻,有了奔头,人也变得勤快了,精神面貌也好了。村民们租的水田种的都是双季稻,有的村民还养了成群的鸡鸭,也有的到建筑公司等单位打工。原来的山村居民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东山村居民目前的要求更高了,认为村里的简易公路不好,要改建;村民用水不方便,应当安装自来水;村里的污水排放问题要解决,等等。这些要求是那些未搬迁的畲族村居民从未考虑过的,是重大的进步。具有了新观念的畲族村居民,也具有更大的发展经济的潜力。

5•福建省的经济实力使加快畲族乡村经济的发展成为可能。福建省是我国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省份,改革开放的程度较高,经济实力较强。因此,福建省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是我国许多内陆省区所不及的。例如,在很短的时间内集中力量解决偏僻山区农村的通路、通电、通电话问题;向每户无电视机的农户提供100元补贴让其购买电视机;乡财政年收入不足50万元的一次性补足50万元,村财政年收入不足3万元的一次性补足3万元;实施大规模搬迁移民的“造福工程”,等等。如此大的扶持力度是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地区难以想象的。福建省的畲族只有30多万人,对于一个经济强省来说,扶持其发展应当不成问题。此外,福建省制定的发展规划对畲族乡村经济的发展也是有利的。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在制定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的发展规划中,以求实的态度,面对新的市场环境,分析了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发展规划中所确立的支柱产业,根据福建省山多及海域辽阔的特征,提出大念“山海经”,把发展“林”、“海”产业列为全省支柱产业的组成部分,避免了与其他省、市、自治区产业雷同(如十几个省都将汽车、化工、机械列为支柱产业)而可能造成的过度竞争。福安市就像是福建省的一个缩影,同样是山多靠海,将“林”、“海”作为支柱产业符合福安市的实际情况,其中将林业作为支柱产业更是有利于带动畲族乡村山地资源的综合开发。以上的分析表明,无论是畲族乡村的内部条件还是外部环境,都支持其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就是说,畲族乡村经济的发展正在酝酿着新的突破。

三、迈向21世纪的畲族乡村经济

畲族乡村目前形成的“种田吃饭、打工挣钱”格局,是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由于土地与人力资源的矛盾,以及农业生产的季节性这两个基本矛盾的长期存在,目前这种“种田吃饭、打工挣钱”的基本格局仍将延续下去。实际上,在我国的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例如闽南地区、珠江三角洲、苏南和浙江的一些农村,我们也能在其经济结构中发现这种模式的影子。但其根本的区别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农村建立的是一种优质高效农业,农业的技术含量较高,只需很少劳动力就能实现原来需要很多人才能完成的农业产出;发达的乡镇企业不仅能完全吸纳本地乡村的离土农民,而且还吸纳了全国各地的打工者;第二、三产业比较发达,农业只占其经济收入的很少部分。然而,受地理环境、劳动力素质等条件的约束,畲族乡村向这种模式过渡的可能性极小,甚至是不可能。但是,经过畲族乡村居民的自身努力和各级政府的扶持,充分发挥各种潜力和各方面的积极性,是能够将“种田吃饭、打工挣钱”模式提升为“种田除了吃饭也能挣钱、打工能挣更多的钱”这么一种新模式的。建立以上的新模式,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改变农业的生产方式,实行农业(大农业)的精耕细作。畲族乡村目前所形成的经济模式,是以粗放的农业耕作为基础的,因此改变粗放的耕作方式是充分发挥其资源潜力的基础,也是畲族乡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前提。没有农业的精耕细作,畲族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就将成为一句空话。实际上,福安畲族乡村中个别比较富裕的畲族村和一些比较富裕的畲族农户,也基本上都是由于其实行了较精细的农业耕作。例如穆云畲族乡畲族聚居的溪塔村,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并不特别好,只是村民的耕作比其他畲族村精细得多,该村凡是能利用的地方都精心地种上了各种作物或果树,就连小溪两岸的乱石滩都精心地种上了葡萄(在小溪的上面搭起支架,让葡萄藤在小溪上面的支架上生长),可谓是充分利用土地和充分利用土地空间的创举。能做到如此精耕细作的畲族农民没有不富裕的道理。溪塔村居民因规模化地发展水蜜桃等水果生产而成为福安市最富裕的畲族村之一。依靠农业能过上比较好的生活,外出打工者也就自然减少,溪塔村也因此成为福安市外出打工者最少的畲族村之一。在一些畲族村,比较富裕的居民固然很少,但其大体上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有技术或者是家庭中有人在建筑公司当工头或老板的人家;另一类就是能够充分利用土地、耕作比较精细的居民。坂中畲族乡和安村的一户钟姓农家,是全村极少的依靠种植和养殖业过得比较殷实的人家,这户居民所做的只是养了5头猪,比本村一般居民家庭多了一倍;每年收割完水稻后就翻地种菜,然后将蔬菜挑到城里卖,而村里其他几十户居民承包的水田基本上都是空闲的,收入差别也就由此产生了。从上述的个别例子来看,畲族乡村的农业是能够实现精耕细作的。#p#分页标题#e#

2•加强科技推广和普及,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近几年来,福安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初步形成了粮食、茶叶、绿竹、水果、水产、食用菌等几大主导产业,建成了五大粮食高产区和八大高优农业综合开发区,其中赛江两岸万亩巨峰葡萄、百里绿竹长廊、穆阳水蜜桃、潭头芙蓉李等均闻名遐迩,有20多种农副产品的产量已居全省前列。畲族乡村因地制宜进行农业综合开发也已列入发展规划:沿海畲族村广泛种植晚熟荔枝、龙眼等名优水果,重点发展海水滩涂养殖业;山区突出发展茶叶,尤其是明前茶和高档优质茶叶;毗邻城区集镇的畲族村主要发展蔬菜;沿溪、沿河、沿路的畲族村大面积种植绿竹。从而初步形成“一村一品”或“一村多品”的畲族乡村经济发展格局。但是,做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规划仅是完成了第一步。农业产业化所包含的种、养、加工、储运和销售服务等一系列过程,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生产的规模化。没有生产的规模化,农业的产业化也就无从谈起。生产的规模化不是分散的农户简单生产量的叠加,而是注入科技因素后由于效益提高所引起的量的扩大,是农业科技进步形成的生产规模化。实际上,在整个农业产业化的过程中,科学技术以及科技服务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福建省及福安市成功地推广食用菌技术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向广大农民推广食用菌种植技术实际上就是一个科技推广的过程,伴随着这个过程的是菌种的生产(向农户提供菌种)、向农户提供技术帮助的咨询服务体系以及食用菌加工企业的建立等,很快地形成了食用菌生产的产业化。这项从无到有的产业使福建省很快就成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之一,而食用菌生产也成为福安市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其生产遍布全市所有农村,成为福安市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因此,无论是畲族乡村农业的精耕细作还是推进农业的产业化,都应当从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加强科普宣传工作入手。据我们的调查,这些工作目前也是畲族乡村最薄弱的。在面向21世纪的时候,在畲族乡村建立和健全农业科技推广网络是十分必要也是非常迫切的。

3•建立劳务输出的中介服务机构,为畲族乡村青年开展技术培训。应当认识到,外出打工者的大量出现是畲族乡村经济发展到目前阶段的客观反映,创造条件提高打工者的收入与推进农业的产业化是促进畲族乡村经济发展的两个方面,亦即村民收入的增加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然而,目前畲族乡村的外出打工基本上完全处于自发状态,打工者找工作主要是依靠亲友和自己碰运气,找到工作的概率不高,既耽搁了时间又影响了收入。福安市毕竟是位于我国东南部沿海发达地区,如果政府能建立劳务输出的服务机构,适当地组织劳务输出,这无论对增加打工者的收入还是对促进畲族乡村经济的发展都是有利的。此外,应重视为畲族乡村青年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从根本上改变打工者普遍无技术的现状。打工者无技术不仅找工作困难,而且收入也低。我们在畲族村“打工族”的调查中感受到,这些打工者都有学习一两门技术的愿望,只是苦于无处学或因为学费高昂望而兴叹。因此,很有必要由各级政府出面,为畲族村青年开展一些收费较低的职业技术培训活动。劳动者从无技术到有技术,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增加就业机会和收入,还包括了观念的变化与更新,使之成为一名全新的劳动者。这样的劳动者对推动畲族乡村经济的发展具有更大的能动性。

少数民族经济范文6

赫哲族是黑龙江省十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据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全国有4245人,其中近90%分布在我省,主要聚居在同江、饶河两县(市)的三个赫哲族乡和佳木斯市郊区。总结分析赫哲族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现状、研究解决当前存在间题及发展战略是我省赫哲族工作的主要内容。

赫哲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黑龙江省赫哲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有三个突出特点:

(一)赫哲族主产业发展趋势呈现阶段性起伏的特点。近十几年来,赫哲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事业有了突破性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1982年,是赫哲族乡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初期,生产力得到解放,群众生产积极性高涨,渔业生产开始出现上升趋势,群众生活逐年改善,收入增加。自1982年至1990年的8年间,赫哲族乡村在国家的扶持下,全面更新了机动鱼船(柴油机驱动),渔业生产效率成倍提高,呈现了空前兴旺的繁荣景象,以江上捕鱼为主的三个赫哲族村,每年捕鱼量平均在50至70万斤左右,渔业总收入达六七十万笋元,水产品初加工也应运而生。199。年,街津口、八岔渔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711一元和724元,高于同期全省民族地区平均水平数十元。自1991年至1994年的4年间,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主要是天然水产资源的急剧减少,3个赫哲族村渔业生产出现了萎缩现象,水产品东产量.开始下降,收入减少,到1994年末,人均收入减少到500元至640元不等。渔业生产作为现阶段赫哲族的主产业的大起大落牵动了整个赫哲族聚居地区的经济生活,使赫哲族乡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速度受到一定影响,同时,也对一些群众固守单一渔业生产的传统观念起到了某种程度的昭示作用。

(二)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和重视下,赫哲族聚居地区基本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公益事业得到进一步改善。近几年来,三个赫哲族乡在改变基本生产条件方面,完成了三项较大的工程,即:(1)街津口赫哲族乡完成了哈渔岛围堤工程,新增耕地322。亩;(2)完成了八岔黑龙江大堤工程(全长2200米),使两个渔业村新增耕地3000亩;(3)四排赫哲族乡完成了万亩灌区农业综合开发一期目标和乌苏里江护岸(900延长米)工程,实规了弓l乌苏里江水,发展水稻和人工养鱼“一水带两水”的开发目标,新增水田5000亩。兴建上述工程为赫哲族聚居地区进行产业调整、增加粮食生产总量提供了必要条件。1994年三乡粮食总产量达到1100。吨,相当于原来的三倍。与此同时,近几年来,赫哲族聚居地区的交通条件、通讯设施、供电、饮水等公益事业有了明显改善。三个乡都实现了班车通达,四排乡新修了七公里砂石路;街津口赫哲族乡安装了程控电话,群众能够全部饮用符合标准的自来水。此外,赫哲族乡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的房舍条件、设备状况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水平也都有了明显提高。

(三)佳木斯、双鸭山两个市和有关三县(市、区)两级政府实施的《赫哲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纲要》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开拓了赫哲族工作新的局面。自1990年以来,全省赫哲族工作遵循着规划纲要确定的基本内容,加大了工作指导力度。各级政府的领导同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采取现场办公的形式解决实际问题,同江市政府针对赫哲族产业单一间题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引导渔民从事其它产业的优惠政策措施;双鸭山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一年之内先后四次深入到四排赫哲族村检查指导民族工作,听取基层干部群众呼声,及时拍板解决了一批具体问题。为推动纲要规划目标如期实现,省、市、县财政部门自1990年以来5年累计投入民族专项资金额度达153万元。此外,计划、银行、扶贫办、农业开发办等部门在以工代贩、低息贷款、资金投放方面也都给予了扶持。综上,当前赫哲族聚居地区的形势,从总体上看是好的,特别是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是很好的,在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赫哲族群众中涌现出相当数量的肯于吃苦、精于经营的好典型,他们不仅成为带动广大赫哲族群众勤劳致富的引路人,而且也充分发扬了赫哲族勤劳、智慧和勇于进取、敢于攀登的精神风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比较集中地反映在赫哲族聚居地区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上,并由此导致赫哲族群众生活水平下降。实际上产业单一、收入下降是反映问题实质的一种形式。要认清问题的实质,我们还要进一步从民族、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针、根本任务上来认识。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赫哲族同许多少数民族兄弟一样,在党的民族政策的指引下,政治、经济、文化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赫哲族在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传统的、封闭的思想观念并未得到根本转变,生产力发展水平仍然比较低下。其主要表现就是长期以来赫哲族大都从事自然江河捕鱼业,基本属于手工生产力阶段,在某些方面还保留着原始生产力特征的“渔猎采集经济结构”,当然也并存着少部分机械生产力的生产手段。这是从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阶段性的角度来看赫哲族经济间题。

其次,赫哲族经济长期停滞在单一经济结构,许多人常常把获取收入的企盼放在自然捕捞业上,不是主动地参与社会产业分工,这极大地局限了赫哲族自身的繁荣与发展。马克思曾经指出:’各民族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逾越商品经济阶段,都离不开市场经济和市场规律的规范。从民族地区经济格局的宏观设计上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只有实现经济多元化才能适应市场需要,增加自身积累,保持快速发展;才能使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学技术优化组合、合理配置;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民族自身战胜困难、征服自然的能力。而现阶段,我们赫哲族同胞们涉足的产业太少,且过于集中于自然江河捕捞业,其它产业创造价值的份额在整个经济领域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这正是赫哲族聚居地区经济不能繁荣的症结和弱点所在。

再次,需要我们进行一些反怠:在改革开放十几年后的今天,一方面是赫哲族乡村的经济迟迟未能走出传统的、单一的简单循环的狭窄空间这个现实,另一方面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民族工作的基本方针、根本任务,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个如何坚持生产力标准,全面评价我们省的赫哲族工作的间题。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说到底就是要促进各民族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低下是赫哲族聚居地区落后的根本原因,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在过去的工作中尽管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但在具体指导和工作力度上,对赫哲族乡村突出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深远意义缺乏战略眼光,缺乏深入思考和应有的紧迫意识。诚然,赫哲族从单一的传统经济转向多元的市场经济将是一个相当的历史过程,绝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p#分页标题#e#

今后一个时期,全省赫哲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前不久,中共黑龙江省委七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开辟经济发展“第二战场”的决定》,提出了全省到本世纪末一定要实现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全省民族工作战线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按照省委要求,紧紧把握民族团结、进步两大主题,以翻两番奔小康为目标,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对于赫哲族乡村来说,开辟经济发展的“第二战场”,正是在传统的体制和结构之外,大力培植以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和科学技术进步为特征的新的经济生长点。今后六年,赫哲族聚居地区,将凭借这些新的经济生长点,不只是同全省保持同步发展,而是要以超常规的速度来逐步缩小已经形成的差距,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最近,佳木斯、双鸭山市政府相继制定印发了《赫哲族乡村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纲要》,提出了到本世纪末的规划目标。据此,确定全省赫哲族地区的奋斗目标如下:从1995年起,把赫哲族村产业结构调整作为重点,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基本构成农、牧、渔、林、企多元农业结构的主体框架;从1997年开始至本世纪末,使各业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实现翻两番目标。到本世纪,以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衡量,使赫哲族聚居地区进入本市县先进乡村行列;赫哲族村民生活基本上达到小康水平。其具体规划要求为:1.民族村全面完成由单一的传统捕捞渔业向养捕结合过渡,建成人工养殖基地,争取实现户均占有养鱼水面2.5亩的目标。2.民族村积极发展种植业,户均耕地面积不少于60亩,并稳定经营15年以上;3.民族村通过大力开发宜林地,植树造林,户均人工林面积争取达到15亩以上。4.民族村因地制宜发展畜牧业,户均年出栏肉牛、生猪各2头以上,其中70%由专业户出售。5.民族乡村积极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边贸、商饮服等第三产业,使第二、三产业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实现零的突破,每年保持增长2个百分点。6.民族乡村相应发展文教卫生事业,不断改善校(院、站)舍条件,基本设备配套;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普及推广实用科学技术;各村全部饮用自来水;结核病患病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学.民族村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实现村屯绿化,道路砂石化,村村通电话,村民住房砖瓦化率争取达到75%。8.民族村村民人均收入达到1:600元以上,比1994年增加1000元(现价计算)。

为了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实现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必须采取特殊的政策措施,两市三县(市、区)政府最近都先后出台了若干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必将对赫哲族聚居地区经济社会事业超常规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此外,还应做好如下各项工作。

1.明确目标任务,因地因户制宜,分类指导,分段落实。两市政府制定的规划纲要实际覆盖的是三乡四村。今后,我们的目标任务就是指导和帮助这部分赫哲族从单一的传统捕鱼业转变为多元经济结构。在具体操作上,省、市、县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发展经济方面,主要是面向村一级,面向赫哲族农户;在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主要是面向乡一级,目的是为赫哲族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优化投资环境。在上述原则下,各级民族工作部门要深入实际,搞好摸底调查,给同级政府和乡村组织当好参谋,逐户、分年度搞好转产方向,确定农、牧、林、渔、企各业生产项目,切实搞好劳动力合理分流。

2.依据规划纲要,突出重点,集中使用各项扶持资金,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起来。今后几年内,省、市、县(市、区)财政计划安排专项资金,作为两市赫哲族聚居乡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扶持资金。今后5年,省财政、省民委在国家分配给我省的资金额度不变的前提下,每年安排民族专项资金50万元;两市各10万元;三县(市、区)各5万元,总计85万元。上述资金以省拨资金为基础,按比例匹配,由县民委统一管理,按项目落实到民族村,扶持资金要实行有偿使用,一至三年期限,按时组织回收。同时,‘要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大力实行股份合作制,鼓励和扶持个体、私营经济,扶持创办养牛场、猪场、禽场、渔场的经营大户、种田大户,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依照规划纲要的目标要求和赫哲族乡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资金扶持的主渠道,应是省、市、县各级各部门投向农村的各项资金,例如低息扶贫贷款、以工代贩、农业开发资金等,民族工作部门要认真搞好协调,帮助民族乡村积极争取各级各部门给予重点倾斜。民族专项资金只能是补充资金。

少数民族经济范文7

关键词:少数民族居住文化;现代住宅景观设计;风格化

住房是人类最重要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它和人类的思想与文化观念形成了统一体。因此,房屋设计体现出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在居住文化中要体现出人们的“生活观”。

1少数民族居住文化的精神内涵

少数民族居住文化中包含着自然精神的要素,它们和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有着密切联系。从整体上看,对于自然界中的天地万物都具有一种敬畏甚至是尊崇心理,他们认为天地万物都有神灵,最终出现了以儒学和道学以及易学为主的哲学思想。而少数民族的居住文化也受此影响,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住宅景观设计风格。这种住宅景观设计文化及其思想中不仅蕴含着他们的文明遗产,还丰富了现代住宅景观设计的内涵,从而实现了对其民族文明与文化的传承。对少数民族居住文化中的精神内涵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更好地定位住宅造型与风格,尤其是现今在大力提倡“顺应自然和尊重自然”的设计理念背景下,它能让现代住宅景观设计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2风格化的相关内涵

风格化这个词原本属于文学艺术创作范畴,是指和现实主义相对的各种变形、夸张、借用以及模仿等艺术表现方式。后来它被各个领域广泛使用,指通过归纳、提炼、分解与整合各种原型中的组成要素,使其组织实现更新,进而形成一种新的形态,这种形态中包含着原型的一些特征与样貌。在少数民族的居住文化中,有着各种行为与形式以及物质方面的诸多要素,在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对其进行分解、整合、归纳以及提炼的过程就是少数民族居住文化的风格化过程。按照现代设计的方法与原则,将少数民族居住文化中的特质融入现代住宅景观设计理念中,通过这样的方式,现代住宅景观设计在精神内涵以及外部形态上都会体现出少数民族居住文化的要素,这样使得少数民族居住文化中的地域性与民族性风格在这些现代住宅景观设计理念中展示出来。近年来,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融合民族性与地域性的风格已成为一种带有较强感染力并受大众青睐的住宅景观设计方式。少数民族居住文化风格化主要包括精神与形式两个层面,精神层面是深入理解少数民族居住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含义,并实现其与现代住宅建设中具体实践的有机融合,这样对于少数民族的居住文化也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并使其得到创新与传承;形式层面是对少数民族建筑形式进行符号化以及去功能化,并在现代住宅景观设计过程中通过解构的方式将其具体应用在建筑设计中。

3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的文化呈现

现今,社会在不断的发展进步,人们在住宅方面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住宅不再只是给人们提供庇护的落脚所,而是包含着较高的文化品味以及浓厚的人文气息。让文化从住宅景观设计中呈现出来,并非要将住宅景观设计成古董的形态,而是将住宅景观设计中蕴含的时代性和现代性与少数民族所具有的地域特征实现有机融合。在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要将文化内涵呈现出两个方面:一个是要挖掘并传承少数民族的区域文化;另一个是概括和完善区域文化。从传承和发掘来看,主要是指继承少数民族居住文化中的内容部分,包括对其传统建筑的物质因素以及外观形式的继承,还有对少数民族生活方式以及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延续。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忽略了少数民族建筑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再加上其中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的事物已经不具备其本来的实用性能,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正在不断消失。因此,在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要加强关注各个民族的文化形态。对于少数民族的人们在其日常生活中的大量素材内容,设计人员应吸收并兼容其中的各种文化因素,感受少数民族的各种习俗与风情,从而在自己的设计工作中将其呈现出来。设计师的创造力与情感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住宅空间的规模、色彩的对比协调、线条的密度、选择材料的变化。通过分类、收集以及系统化的分析这些素材,再对其进行细化与高度概括,高度浓缩并提炼少数民族中的地域文化,使其形成符号化的系统。在现代住宅景观设计的实体与装饰方面彰显出了承载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视觉形式与物质载体,基于这样的设计理念,能显著展现出现代住宅建筑中所包含的精神文化要素,这些要素可以体现在建筑设计的空间结构方面,从整体建筑风格上也可以彰显出其文化内涵,不管是设计装饰还是使用材料,其中蕴含的文化特质以及地域风格都能得到明显的呈现。此外,将现代感与时代精神融入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这对于少数民族居住文化而言也是一种真正实现其风格化的过程。

4少数民族居住文化在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风格化的主要原则

4.1注重功能性。对于住宅景观设计而言,不管是在乡村还是在城市,设计人员首先考虑的因素就是住宅要具有使用功能。对于少数民族居住文化的风格化过程而言,设计人员重视建筑的功能性,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让少数民族住宅具有较强的使用功能,之后再考虑建筑的设计风貌等问题。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计时首先要考虑他们的生活质量与生活条件是否能得到有效改善,要让他们的现代生活更加方便、安全、舒适,比如在规划设计农村房屋时,要考虑这些住宅建筑和农村的劳动生产是否能保持一致。在规划设计城市住宅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充分考虑到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此外,设计人员还要充分考虑住宅功能的多样化问题。

4.2注重装饰性。在住宅景观设计的风格化过程中,要通过各种装饰充分展现少数民族住宅文化中的重要元素。对于少数民族居住文化中的多种元素,设计人员要善于从中进行提炼,使之成为具有符号化的特征,然后再对这些符号进行形式化处理。比如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存在着很多的图案和图形,它们都具有特殊的文化含义,设计人员要充分理解这些图案和图形中蕴含的文化含义,对其进行分解或者重构,使其更具有形式化特征。在住宅建筑设计中,让这些图形或图案充分发挥出其装饰功能,这样在建筑设计中就会具有更高的审美价值。大量的物质和非物质要素存在于少数民族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设计手段将其形式化,使其作为少数民族的一种文化符号,让其广泛应用于现代住宅景观设计理念中,这样可以提高人们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与观念。

4.3注重文化性。从本质上来说,我们所说的风格化,其主要目的是对少数民族居住文化进行有效保护,并使之得到较好的传承,这对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言,会使其更为程式化。因此,在少数民族居住文化的风格化过程中,必须重视其中的文化要素。对于文化性原则的坚持,就是在风格化过程中,让住宅景观设计中的物质要素和建筑形式以及装饰等内容都能充分体现出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质,让欣赏建筑的人或居住者感受到建筑物中传达出来的文化气息,进而使其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质而区别于其他的建筑设计。在对少数民族居住文化进行风格化的过程中,还要将文化理念贯穿其中,这对于凝练并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增强地域的文化特质及其对人们的影响力,从而拓展地域社会的发展潜力,使其文化内涵更具自身个性。

4.4注重现代化。所谓的现代化是指社会与文化领域出现的一种全面变革,思想领域变得更为自由、民主、科学,经济领域实现了机器大工业化,社会领域实现了城市化进程,文化领域变得更加多元化,在多个方面都实现了较大的发展与进步。在少数民族居住文化的风格化过程中,要坚持现代化的原则,也就是说现代化的进程中融合这些风格化的内容。对少数民族住宅文化进行风格化,本质上也是大力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并通过这样的理念来促进城市与乡村住宅建设的长足发展,进而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更为便捷、舒适,更具现代气息。在风格化过程中,对于传统文化中出现的一些弊病,其与现代化进程不符,因此要对其进行改造,使其适应现代化发展步伐,从而让少数民族文化在与其他文化进行充分融合的同时依然能保持其独特的个性。融合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让社会广泛接受少数民族的住宅风格,并使其可持续发展。

4.5注重集约性。在风格化过程中要坚持集约化原则,就是要对所有的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利用,通过对现代物质与技术的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少数民族文化中具有的优越资源性能,使用最简单直接的设计方式来达到住宅景观设计的最佳效率。在集中改造少数民族住宅以及新建少数民族住宅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对其进行风格化的规划,这不仅包括住宅的整体规划和空间结构布局,还包括对住宅内容的设计。不管是哪个领域,都要充分考虑其效益,尤其是农村住宅建设,要在建设过程中充分保证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

5结语

由于受到了历史与文化以及地域等多方面的影响,少数民族人们在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居住方式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个性,这些集中体现在少数民族独特的居住文化中。少数民族的文化含义很广泛,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其居住文化,在打造其特色文化过程中它具有重要作用,将这些特质融入现代住宅景观设计中,不仅能有效传承这些文化历史成果,还能促进我国文化繁荣。

参考文献:

[1]霍胜男.黑龙江少数民族旅游文化的景观展示研究[J].工业设计,2020(3).

[2]李琼.现代住宅室内空间设计中如何有效营造出乡村意境[J].四川水泥,2019(7).

[3]田占峰.风格化—嫩江流域少数民族居住建筑文化传承与保护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39).

[4]栾斌,马本和.风格化—嫩江流域少数民族居住文化传承与保护策略[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4(3).

少数民族经济范文8

关键词:鱼山景区;梵呗文化;规划设计

文化旅游产业是我国传统旅游的重要灵魂,旅游产业是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1]。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稳步发展,文化产业与传统旅游产业的交流和融合的重要性和速度不断提高和加快。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将文旅一体化的融合和旅游品牌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概念更好地融入鱼山景区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利用,对进一步提升鱼山景区的传统文化影响力、增强鱼山旅游文化目的地的综合竞争力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动作用。因此,对如何有效开发和保护利用鱼山景区的梵呗文化,合理地构建旅游文化目的地和旅游景区品牌,是推动鱼山景区进一步实现品牌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1鱼山景区概况

1.1地理位置

鱼山景区位于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东阿县鱼山镇南部的黄河之滨,黄河绕东阿县鱼山而过,景色优美。鱼山景区所在的东阿县东隔黄河与济南平阴县遥遥相望,是聊城市对接山东与济南的重要桥头堡。鱼山景区北距东阿县城约18km,西北距聊城市区约49.5km,东北距济南市区约111km,区域可达性强,区位条件优越。

1.2景区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鱼山景区在2013~2017年间仅有曹植墓、梵呗寺、地质博物馆等寥寥几处景点,游玩性较差,旅游业发展缓慢,每年的年游客量均低于10万人次。在实地调研中发现,景区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1)鱼山山体因人为开采部分山体采空,导致鱼山整体景观性不足。(2)已开发旅游产品主要为鱼山梵呗寺观光和曹植文化观光,而独具特色的鱼山梵呗文化没有得到充分利用。(3)鱼山同属黄河国家森林公园二级保护区、鱼山省级地质公园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等,用地权属复杂,可用旅游建设用地少。

2鱼山梵呗文化内涵

2.1梵呗文化内涵

梵呗为僧人诵经之音。东汉末年,有许多高僧大德开始诵读梵经,由于汉、梵两文在语言上的音韵和曲调以及结构的不同,使得对梵文的转读和翻译成为一件难事[2]。东汉三国时,陈思王曹植游鱼山时,闻空中天乐梵音,感悟于天地,于是结合《太子瑞应本起经》,进行撰文翻译和制音,作成《太子颂》和《菩萨子颂》,由此成功地开创了鱼山梵呗。梵呗的发声旋律具有缓慢、庄严、肃静等特点,可以有效地使人体的呼吸变得深长有力,加大人体肺活量与对氧气的吸收,促进人体生命的活力,具有使人凝神、定心、省心等效果。诵持梵呗可以产生强有力的声波和磁场,良性声波的频率和恶性声压会直接引起人体各种心理上的反应,有助于人们消除紧张、焦虑、忧郁、恐怖等不良心理和状态,使得人们身心意念的境界得以开放和净化,胸襟也得以豁然,达到了疗治身心的良好效果。

2.2鱼山梵呗文化的地位

曹植“改梵为秦”,用中土宫商编配成声,创造了鱼山梵呗,实现了梵呗的中国化。鱼山梵呗以音乐这种传播速度快,喜闻乐见的方式,迅速地传播开来,在中国、日本和东南亚等世界各国影响深远,因此,真言宗、天台宗、净土宗、日莲宗等宗派的弟子先后应邀入梵呗寺学习鱼山梵呗和归宗朝拜,鱼山梵呗也成为了中国、日本、韩国等世界各国公认的“梵呗祖庭”。2008年,鱼山梵呗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项目中。

2.3鱼山梵呗文化载体的提取

2.3.1鱼山梵呗的物质载体。鱼山梵呗物质载体主要包括梵呗寺、梵呗经文和梵呗仪轨法器。梵呗寺建筑始建于曹魏,扩建于唐,兴于明朝,时人又称“鱼篮观音”(放生观音)和娘娘殿,作为我国梵呗文化的重要传承起源地,被誉为梵呗祖庭。梵呗的经文是鱼山梵呗文化弘扬和传承的重要精神物质载体。鱼山梵呗经文主要借鉴了河南开封大相国寺、五台山等国内传统名山和古刹的经文和音律,结合中国和日本保留时代传承下来的鱼山梵呗经文音律。在记谱的方式上,梵呗寺采用了国际上普遍通用的无线谱。鱼山梵呗寺现有《鱼山声明集》《中国鱼山梵呗文化节论文集》《鱼山梵呗声明集》《鱼山梵呗传承法要》等学术专著及大量古籍善本行世。鱼山梵呗在唱诵时,需要借助梵呗仪轨法器,凸显诵唱的庄严敬重。鱼山梵呗仪轨法器包括磬、铛、铪、铃、钟、鼓、鱼、板等打击法器,其法器不仅具有独特的外在形式,还有浓厚的艺术意味。2.3.2鱼山梵呗的人物载体。鱼山梵呗寺主持释永悟禅师是鱼山梵呗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肩负鱼山梵呗传承与复兴的重任。其所创《东阿王赞》,表现了鱼山梵呗历久弥新、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使得鱼山梵呗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3梵呗文化在鱼山景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3.1在空间设计上的应用

梵呗寺作为鱼山的梵呗祖庭,对梵呗文化的传承与其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此次规划对梵呗寺和鱼山整体景观进行山寺一体化的空间设计。首先,运用鱼山原生态的空间设计手法,以覆土建筑形式恢复鱼山的山体景观,以覆土建筑主体结构的支撑形成重新修复鱼山山体的骨架,恢复鱼山和梵呗寺整体景观。其次,以梵呗寺为空间设计原型,在山前设置梵呗寺山门牌楼、放生池,山门之后重新设置钟鼓楼,钟鼓楼与鱼山大雄宝殿之间分别增设天王殿、祖师殿、伽蓝殿,大雄宝殿之后设置方丈室、藏经阁等多种功能建筑,在梵呗寺山顶设置鱼山地标性景观———梵呗塔,山上规划重新恢复槐亭、夕照轩、菽亭、四眺亭等亭台,山后设置五方塔。最后,使整个梵呗寺和鱼山形成“寺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寺”的独特空间。

3.2在景观上的应用

3.2.1以象征性文化元素为原型设计景区标志性景观。鱼山梵呗所表达的内容是通过唱诵梵呗达到净化心灵的作用。莲花通常象征圣洁、美好的东西。故此,规划以莲花为原型建造菩莲台,置于景区入口,以莲之高洁配以鱼山传来的袅袅梵音,营造景区静美的禅意氛围。以玄奘法冠为原型设计机辨院,机辨院是梵呗文化国际会议交流中心。机辨院用于梵呗寺与世界各地梵呗爱好者共同交流学习,体现了鱼山梵呗作为“梵呗祖庭”海纳四方的特点。机辨院以独特的造型,富有禅意的元素,使其在满足交流、学习的基础上具有了良好的景观性。3.2.2以鱼山梵呗仪轨法器为原型设计景观小品。梵呗仪轨法器众多且具有传承意义。有别于传统博物馆展示的方法,鱼山景区对梵呗寺入口西侧树林进行提升改造为梵音林,在林中放置形式多样仪轨法器造型的景观小品,同时在林中播放鱼山梵呗。林中设置的游步道、声悟亭、呗偈亭、木质平台,为游客营造了一处室外听梵音、亲近自然静心之所。

3.3在产品上的应用

依托梵呗文化的功德妙用,结合阿胶养身,规划提出“行善养心”“梵呗养心”“习禅养心”三大主题养心产品。3.3.1行善养心。人们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到这世上,是一种缘,是前世与今世的果报。有些果报会延续到下一世,而有些则会体现在今世。为了满足游客行善积德的诉求。据此,在鱼山景区规划了放生池、放生大道。通过在鱼山梵呗寺进行净心发愿→放生池赎买放生生灵→放生大道诵念放生咒→黄河许愿放生,构成鱼山景区行善养心的文化产品。3.3.2梵呗养心。梵呗以意引导,纳气入胸,气沉丹田,至头顶自贯,完成任督二脉循环。通过诵唱,以达共鸣,体会梵音微妙,契入圣贤之心,人物两忘,超然脱俗,使心境达到绝对清净。规划利用梵呗疗治身心的德妙用,通过在梵呗寺聆听释永悟禅师讲解梵呗→声明堂持诵梵呗经文→梵呗研究院以禅谈心→梵呗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闻梵呗诵唱,构建梵呗养心产品。3.3.3习禅养心。规划重点在梵呗寺及梵呗小镇推行生活禅,施行农禅并修、自力更生的理念。主要通过“聚、育、读、身”,明心见性,平和内心。其中所谓“聚”即为自身的聚友欢谈———通过邀友聚会,无忌畅谈,分享各自的观点;“育”为自身的心性感悟———以心传心,不立文字,通过场景、活动、饮食等各种生活化的内容和形式,教人在平淡中感悟本心;“读”为自身的读书习经———通过读书习经,放松自己的心情,陶冶情操;“身”为强身的健康体———通过耕作、劳动强身固体,在日常劳作中培养和锻炼自身心性。

4结语

梵呗文化博大精深,是鱼山景区的文化核心,梵呗文化在鱼山景区中得以创新应用,不仅为鱼山景区增添文化色彩,也使梵呗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使得鱼山和梵呗相得益彰,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厉建梅.文旅融合下文化遗产与旅游品牌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