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藏声乐的对比及前景

汉藏声乐的对比及前景

作者:蔡钊 叶姿含 单位: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纵观西藏艺术文化的起源,在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前,尼泊尔、中亚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以及中国内地是藏族艺术风格形成的“四个主要的来源地”。而在卢米尔、吉赛尔所著《西藏艺术》一文中又认为:“西藏艺术是由喇嘛教产生的,又转而为其所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如同无限循环,周而复始之圆。”这些观点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但也表明声乐艺术与藏传佛教的文化影响有着紧密的联系。藏传佛教所蕴含的哲学思想深深地影响着藏族人民的思想和生活,也影响了声乐艺术。藏族民歌浩瀚如海,丰富多彩,东西南北各具特色。“歌必舞”“,舞必歌”是藏族人民自娱自乐的一种独特的意识形式。劳动之余,节日、聚会之中,丰收之后,只要有一块空地,或草坪,或园林,或打麦场,到处可见男女老少同歌共舞的场面,形成“舞的世界”、“歌的海洋”,抒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

汉藏声乐艺术之相互借鉴与学习

经过了千百年的历史积淀,汉藏音乐如今已达到了高度的融合。西藏和平解放至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个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西藏的音乐事业也开创性地进入了新阶段。西藏的音乐工作者不仅要完成艰苦异常的工作任务还要虚心地向当地群众学习,他们不辞辛劳地搜集广大民间音乐,用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创作出了不少动人心弦的优秀音乐作品。自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地区的各级党组织也十分重视本民族的音乐作曲家、歌唱家的培养,经常选送事业进取心强、有音乐素质的翻身农奴子女去北京、上海、沈阳、武汉、西安、成都等各地音乐学院进行深造,在正规音乐院校中他们学习作曲、声乐、器乐,这也使西藏有了第一批本民族的专业音乐工作者,他们为后来西藏的音乐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基本骨干和新生力量。像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翻身农奴把歌唱》、《北京的金山上》、《洗衣歌》都是极有代表性的典型西藏民歌。声乐艺术家才旦卓玛,是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歌唱家,她的音色富有藏族歌曲的明亮高亢和辽阔穿透力。通过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学习,她在作品的表现和处理上日趋成熟,久而久之,形成了独特的个人演唱风格。她的演唱,声情并茂,感人至深,荡气回肠,成为了西藏民歌演唱的杰出代表。许多汉族的作曲家也都投身藏族人民居住生活的地方,了解他们的生活习俗,从而将生活万象反映在音乐作品中,如作曲家王洛宾,他是中国20世纪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之一。

王洛宾创作传唱最广的歌《在那遥远的地方》,也是华人歌曲在世界传唱最广者之一。这首歌第一次被外国人公演是1947年,由美国男低音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上海演出。1998年,台北跨世纪之声音乐会,美国爵士天后戴安娜罗斯、世界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卡雷拉斯、多明戈,都以此曲压轴。此曲因此被称为“艺术珍品,皇冠上的明珠。”这是在艺术上被专家给予最高评价的王洛宾歌曲,王洛宾个人最珍爱的歌也是这首《在那遥远的地方》,最后刻在了他去世后的墓碑上。在《中国新闻周刊》所作“你最爱的王洛宾歌曲”调查中,多数人给出的答案仍是《在那遥远的地方》。此歌曲旋律悠扬,创作在青海美丽的大草原“金银滩”上,描写了一位美丽的藏族女孩卓玛,这首作品不能完全被称为藏族歌曲,可是曲风、曲调及歌曲内容,都是王洛宾通过自己在草原上的生活,在采集了一些藏族歌曲和民间小调为原型后,融会贯通,揉进自己的真情感受后创作的,它已成为世界乐坛的传世之作。再看当代的藏族声乐作品,如《卓玛》、《青藏高原》等,不难看出此类作品风格多为描述性歌曲,从作品创作的配器、词曲以及旋律风格来说,这些作品并没有完全继承传统藏歌的创作方式,单从节奏和复调来对比,就可以听出作品中已然融入时下所流行的乐曲风格、鼓点节奏,但作品不忘结合藏族游牧民族的特点,其主题仍然多为抒发对草原、对自然的热爱,通过简单的歌词描述,结合美妙空灵的音乐旋律,同时表达本民族对生活的热爱。

汉藏民族歌曲其实是高度融合而又“和而不同”的。一是作品本身的旋律性差异。藏族由于生活在高原之上,人口密度相对较小,在一望无垠的草原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很少,长久以来音乐成为他们交流的手段,是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唱歌可以让他们自娱自乐,不感到寂寞,他们牧羊、打猎、信仰都离不开音乐,所以在旋律上,有很多的自发性,在空旷的草原上自我抒发,或是大家一起对唱,也就有“原生态”的意味。二是汉藏歌手的嗓音唱法差异。许多藏歌或者是藏族歌手的演唱风格一听就明显带有藏族歌曲特有的韵味特点。藏民族独特的生存环境,使得他们在讲话时不得不提高嗓音,加之一望无际的草原,使人心境开阔,久而久之便历练出一副明亮的好嗓子。汉族人民多生活的在南方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带,加上中国自古东部经济较发达,所以音乐文化事业也是多由南方东方传唱,如江苏民歌、湖南民歌就在当今声乐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三是汉藏音乐互为融入。藏族歌曲的曲调风格既高亢又嘹亮,听起来让人感觉置身于高原蓝天辽阔的气象之中,与多数的汉族民歌一样的是其调式还是以五声调式为主。可见藏汉两族音乐调式的相互融合,一些汉族作曲家,将藏族音乐的特点记录并模仿,创作了《逛新城》、《青藏高原》等脍炙人口的优秀歌曲。另外藏族音乐的一些元素在被汉族吸收的同时也被西方一些音乐吸收。西方作曲家将融入了藏族音乐韵味的歌曲结合西洋古典乐器创作出来,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其它音乐元素也融入到了藏族歌曲的曲风当中。

汉藏声乐艺术之哲学背景

我国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音乐艺术也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孕育、成长。一个民族的发展与壮大,离不开其历史背景,也离不开整体文化发展的大潮流。谈及中国文化,不得不提到儒、释、道三家,尤其是老子的哲学思想。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根柢全在道教”。老子讲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大音希声”,这在极大程度上成为了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指导思想。汉民族声乐从“雅乐”、“琴歌”一步步走向今天,无论在技巧技法、表演机制或是审美境界上,都显现着“中国式”文化传统的影响。声乐艺术作为一门技巧与理论相结合的学科,不能将它单独搁置。离开了文化,离开了审美境界的追求,都不完整。艺术需要文学的积淀,需要精神的境界,无论是藏族还是汉族,都是生活成长在中国这个大环境之中。对藏族人民所信仰的佛教,汉族人民也有着深深的共鸣,可以说儒、道、佛的哲学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艺术传承有着深远影响。#p#分页标题#e#

(一)“天人合一”中国文化讲求天人合一。纵观中国哲学中的天,兼有三义,纳自然、神、义理三位为一体。从这一哲学内涵来看,汉族和藏族都从中育化,藏族的声乐作品可谓与“天人合一”境界完全统一融合。藏歌歌颂山川河流的作品甚多,因为身在自然之中,藏族人民更能够体会天之自然,更易与天相融。藏族的许多歌曲是在农耕放牧时创作而成,舞蹈是在寒冷取火时跳跃传承,身在帐篷之中,他们的一切生活作息确与天息息相关。所以藏族同胞眼中的天既是带给他们农耕布织风调雨顺之天,也是天神,所以很多歌曲是为了祭祀,为了与神交流。只有当他们所发出的声音高亢悠远,明亮响彻,天神似乎才可听到。汉民族的音乐也讲求天人合一,与藏族信仰模式不同的细微差别在于人们通过观天,了解到阴阳五行,认为人体和天是相感应的。天有六气,地有五行,天地相合,阴阳相和。所以汉族更注重此中之“和”,将天理义理看得更为重要,加之儒家思想讲求“仁义礼智信”,所以人制的色彩加入“天人合一”的思想,在音乐上体现为“礼乐并重”,汉民族音乐效仿天之“大美不言”而使清虚淡远成为了汉音乐的文化基色。以致今天,我国的音乐形式仍然不像西方那样着意讲求技法,而是注重情感的抒发。

(二)空灵之美提到空灵不得不说到佛教。藏传佛教所提倡的修心、真我,都应从声乐艺术中得以完整的体现。万变不离其宗,从心而过,不留痕迹。无我、唯识。所以汉藏音乐审美思想渊源是一致的,都以宁静致远的空灵美作为心灵追求的最高境界。先秦思想家认为,音乐的产生是“人心感于物而动”,现代行为心理学派认为,一切心理现象都是“反射”。可以把声乐演唱视为一种心理现象的投射,就是对外界事物刺激的“反射”,即“感于物而动”。“气血和平,方与神合,灵与道和,”是声乐艺术所臻达致的最高境界,心气相依,以神统形,灵道之和,形神相俱。空灵者,《辞源》解释为:“超逸灵活,不着迹象。”古代音乐家所追寻的意境,正是这种超逸、洒脱的境界。“声乐”一词虽然是由西方传播而至,许多技巧、演唱方式以及作品都是西方作品,但在中国本民族也有传承改良之作,一大批音乐教育家、声乐教育家在新中国解放初期赴国外学习先进的作曲、演唱技术,学成后归国投身音乐教育事业,并结合本国传统的地方性艺术特点,加以改良、二度创作,为本国本民族的音乐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一些经久不衰的作品,如中国艺术歌曲《思乡》、《怀念曲》和古代著名的诗词歌赋改编的歌曲,如《花非蔡钊,叶姿含:试论汉藏声乐艺术发展中的和而不同花》等都是采用古诗词的内涵来传达歌曲之境,情境相依,再配以西方和声学的科学创作技术,让钢琴伴奏衬托主旋律的和声流动性,这种西方传入的创作方法加上中国古典诗词的韵味情境,是中西合璧的经典作品,同时充分葆有中国歌曲独特的空灵之境。为什么藏族歌曲就可以达到人人喜爱传唱的程度?当今许多的流行歌曲都喜欢添加藏族音乐元素,这从人们的内心审美追求来说是可以探寻的。藏族歌曲有着以佛为本、追求善行、修心抒情的文化背景。歌者欲达到技艺的飞升和审美的高度追求。务求在心态上达到空灵,犹如藏族发自内心地歌唱山川大河,将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看作身体和生命的一部分。

余论

藏族音乐灵活多样、不拘泥于古法是它受人欢迎的一个重要因素。说到融合,藏族歌曲在本民族传统歌曲的积淀上,加工提升、加入现代音乐的元素,不断吸收外来文化创作优秀音乐作品,使歌曲更加丰满,巧妙地将时代性与民族性相结合。藏族音乐中在前奏和结尾的旋律高亢而又嘹亮,激荡人心,内容多以写景写人为主,中间部分比较平缓,淳朴的民风在歌曲中得以显现。藏族歌手的音质高亢嘹亮,声音集中,穿透力极强,这在其他国家和民族中是很少见的。这种独特音质是从哪里来的呢?究其原因,是生活实践历练了他们的一副好嗓子。藏族人民热爱文艺表演,可由于生存坏境的原因,演出场所空旷,演员只能用自身的声音传达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愫,逐渐成就了藏族歌手高亢嘹亮、自然天成、朴质无华的音质美。藏族歌手中先后出现了除才旦卓玛和主要演唱汉语歌曲的韩红外,还有容中尔甲、亚东、琼雪卓玛等大量在藏区知名度很高的歌手。无论是藏族民歌还是汉族民歌,在审美和演唱中都应做到“声与情和,情与意合,意与境和。”“境由心造”,心性的修炼要做到“心斋”、“坐忘”、“心畅”、“神游”。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声、象、天地都是有形的,怎样在有形世界之中去寻求无形的意境,让“物质化”世界变成“物我两忘”,追求最本真的自我和最能抒发情怀的“心灵之声”是需要用心潜修的。在声乐艺术作品中多创新,取长补短,在民族文化中多探索,取其精华,在审美境界中多体悟,取其灵动。另外,就汉族民歌艺术,一代文豪鲁迅先生精辟地认为:我们不会说话的祖先原始人,在共同操劳得特别吃力的时候,懂得唱唱歌谣,来减轻肌肉的疲乏,来鼓舞工作的热忱,来集中注意力……。汉族民歌不是闲来无事的阶级士大夫或文人骚客坐在屋里的无病呻吟,它是无数体力劳动者和音乐作曲家汗水伴着泪水的结晶和升华。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就演绎成了农民们的秧歌,渔民的渔歌,采茶者的茶歌,牧羊人的牧歌。这些动人的歌曲不仅仅是劳动的产物也是抚育子孙后代应运而生的优良作风。藏族歌曲同样将根基稳扎于藏文化的沃土上,充分吸收外部的营养,以其动人、迷人的姿态深深打动了世人。总之,汉藏民族的声乐艺术在长时间的交流中不仅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为吸纳,达到了高度融合,也同时熠熠闪耀出属于自己的灵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