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堂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

美术课堂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构建

感官教学法是新西兰教育家克里斯蒂•沃德把脑科学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获得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常常运用多感官教学来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却遇到很多难题,学生往往只专注于活动,对于过程性生成和结果创造浮于表面的认识。渐渐地感官教学变成直接的视觉模仿练习,敏锐的美术感官知觉被我们所摒弃。

一、建构多元体验模式的内涵和意义

1.建构理论的意义与延伸皮亚杰等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延伸到美术课堂教学中,我们把四大元素更新为“感受”“合作交流”“意识建构”和“绘画创作”。

2.构建多元体验模式

(1)立体感受模式说到绘画的初体会,传统模式大多是通过视觉、触觉等来体验构图的世界。例如,苹果的描述,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总结为红色、椭圆形、两头凹陷上大下小、表面光滑。这确实能体现苹果的特征,但是缺失了美术创作的灵性。多元体验教学为创造升华提供质变的基础,正如苹果的魅力。每一个苹果都有不同的纹理,表面不仅光滑也有凹陷,这为绘画中的光影提供了创作空间。甜甜的味道中略带一点酸,可以让人们回忆很多美好的记忆。这才是我们所要传达的苹果,多元感官就是还原这些看似简单的特征,为更好的表现作品埋下伏笔。

(2)合作交流,把握作品的精髓对绘画主题有了多元体验后,我们还不能完整的表现一个作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会常发现学生的创作有时过于“饱满”,整个作品缺少重点。寻找作品中的散光点是我们老师必须传达给学生的创作思想。在七年级的书本上有一幅法国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钢笔静物,画面线条疏密有序,作品轻重突出。艺术大师的创作给我们很大的启发,美术创作要引导学生加强合作交流,以自己的情感体验为基础促使大家更加明确自己绘画的侧重点,寻找一个点上的平衡,把握作品的精髓。

(3)意识构建,寻找创作的突破这一阶段主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作品进行构思和整体想象,做到画面心中有数,实施的过程中才能游刃有余。如果学生在意识建构上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那么创作的偶成性就比较大,同时画面的处理和布局就不能达到完美分割。因此在创作前要引导学生进行意识建构,想象你所要展示的作品,这样画面的层次感和节奏感才会增强。

(4)绘画创作,升华作品灵性的美这是具体操作阶段,有了上面三部分的准备,我们对作品的把握可以说炉火纯清,熟练的构思可以让我们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有余力发现更多的美。

二、多元体验教学模式的实施与创造

1.画鱼与话鱼,多感官引发的头脑风暴“盘中鱼”是七年级的水粉课堂教学中一幅示范画,叫为了让学生习惯多元体验模式,在创作阶段,我实施了“亲鱼计划”。起初让学生自由发挥,表现不一样的鱼,结果发现学生把精力集中在鱼的“变身”上,宇宙鱼、怪鱼等比比皆是,他们全然不顾鱼的本质特征,只是一味地展开想象。在接下来的教学实践中我突出了“鱼本主义”的概念,带来了活生生的鱼,让学生视觉感受鱼的特征,触觉感受鱼鳞分布,味觉回味鱼的味道,嗅觉体会鱼类特有的气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讨,提炼出自己创作的出发点。

2.色彩的渐变,持有彩练当空舞色彩渐变是一节有趣的“游戏课”。为了让学生体会色相、明度、纯度三要素的变迁,我摒弃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采用分组研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建构三要素渐变的规律及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掌握颜料、水的配比,体会颜色的细微变化,这为课堂的创作奠定了技术基础。小组总结交流色彩的变化规律,赋予色彩情感内涵,提升感官体会的媒介,用心感受颜色的心理变化,体会冷暖、软硬、强弱等。引导学生展开建构寻找你最“亲昵”的感受,在脑海里勾勒色彩渐变的效果、构图。

三、新感官教学模式的评价有效的评价有助于促进感官教学模式的完善和发展,为了建立课堂教学的“全程式”评价,我确立了“三段六评”模式。

1.评价的三阶段初始阶段:在美术课的初始阶段,引导学生多感官体验描述对象的本质特征,思考、构建创作作品的框架。深入阶段:在这一阶段主要看学生对自我构建的再创造是否到位,对课堂教学目标要求是否到位。终结阶段:从作品中去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综合学生课堂创作的整个过程的表现,采用师生互评等方式提升评价的有效性。

2.六评的标准

(1)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只要认真参与学习就能得到肯定与表扬。

(2)学生具有多感官体会创作的意识,能抓住事物的内在特征。

(3)学生具有构建作品的思维意识,能整体把握作品的发展。

(4)作品有创造性,内容对生活有观察,有情趣、能显示出对周围事物的留意,有个性。

(5)学生学会关注自我,学会有价值的自评和互评。

(6)关注即时评价,挖掘闪光点,用美德占据心灵。建构多元体验模式就是倡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学会多角度去思考问题,把握内涵。去发现大千世界的美,品味美、创造美、升华美!这也是美术教学最朴实的传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