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城生态绿地景观规划

工业城生态绿地景观规划

 

1区位及规划背景   1.1区位背景   阿克苏市位于新疆西部、“环新疆经济圈”内,距库尔勒市约541km,距喀什约466km,距和田约552km,距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市约530km。阿克苏纺织工业城位于阿克苏市东南部,距市中心10km,处阿克苏南工业园区。阿塔公路和纺织大道是纺织工业城与市区的快速连接通道。阿克苏纺织工业城距机场17km,对外交通有314国道和南疆铁路。   1.2文化背景   阿克苏市是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的发源地,龟兹文化是多种文化融会贯通并结合龟兹人文特点、地域特色的一种文化综合体。其文化特征主要是兼容并蓄的古佛教文化、佛教石、窟壁画、石窟题记、乐舞、戏曲、文物、诗词等。多浪文化一直以民间的形式存在着,主要表现在歌舞方面,南疆少数民族风情,被誉为“歌舞之乡”。   1.3现状资源分析   阿克苏纺织工业城为“林-水-城”格局,具有丰富的耕地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和深厚的民俗文化资源,周边众多的旅游资源。耕地优势为全市耕地面积5.2万hm2,人均耕地面积2733.33m2。农产品丰富,尤其是棉花,具有“中国棉都”和“中国长绒棉之乡”;森林优势为森林面积4.67万hm2,森林覆盖率达40.3%;穿城而过的多浪河对城市建设具有不小的推动作用。但区域发展也有多项瓶颈,如新区景观体系分散、没有形成绿色生态网络、缺乏对现状森林资源和水域资源利用、原总体规划缺少用地性质之间的联系。   2规划规模及目标   规划规模为从2010~2020年完成600万锭纺织总规模;规划面积为54km2;规划人口为产业工人和通勤人口20万人;城市功能分区为生活配套区、棉纺加工区、农副产品加工区、物流仓储区、综合商贸区、针织加工区、生态林区。规划目标为致力营造以自然林水为背景,以多浪文化为底蕴,以纺织经济为引擎,集工业发展、休闲娱乐、康体养生、生态居住、农业观光于一体的复合型工业新城。形象定位为以林水城市为依托,营造中国西部生态工业新城。市场定位为立足南疆、拓展西北、望眼全国。发展战略为贯穿绿色生态网络,促进相关产业发展,营造多浪文化特色,再造水与沙的传奇。   3规划概念阐述   阿克苏为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设计用纺织文化的纺织肌理及道路路网的横纵肌理相结合,来体现“丝路”之寓意;用植物的绿色斑块和纵横交错的水系来体现“花雨”的内涵;规划设计以“丝路花雨”为设计主题,彰显新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纺织文化”魅力。中心商务轴、文化大道、清凉湖公园、社区运动公园为一期启动区设计区域,设计紧扣“丝路花雨”主题,采用流畅及飘动的丝带形式来体现水系的柔美与灵动,用“盛开的棉花”抽象形式来诠释清凉湖公园的深刻寓意,用一片片洒落花瓣的清新与动感来描绘文化大道、中心商务轴、社区运动公园的活力与繁华(见封四彩图1)。   4绿地系统规划及方案特色   在区域景观规划的尺度上,选择性传承地方文脉并尊重场地属性,创造性的提出“丝路花雨”的规划理念,将区域内的水系、绿廊、绿色斑块有机整合在一起,并有效对接周边业态,努力实现其产业升级。一条环形的绿色慢道系统,显示规划对生态宜居、宜业的人性思考。对原有规划的调整为:将居住用地给予置换,使居住用地邻近商业、公共绿地,避免工业、铁路对居住区的干扰;将商业轴周边增加居住用地,发挥资源优势,带动商业发展;将现有的尽端路贯穿,使纺织工业城区道路系统更为完善。绿地系统以“两轴、一廊、多节点”为框架体系,两轴即为中心商务轴及滨水大道轴;一廊为慢行休闲廊;多节点即为清凉湖公园、铁路防护林、清凉湖公园、农业观光园、科普文化园、生态防护林。充分保护和利用现有树木和果园,采用绿色板块与绿色廊道的联系,形成绿色生态网络,使产业园区成为具备完善的绿色网络系统、便捷的交通组织系统、可达的公共开放空间和集果品生产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工业园区综合体(见封四彩图2)。   5景观设计中主题概念的表达   5.1清凉湖公园景观设计   清凉湖公园位于纺织工业城纺织工业大道西南侧,设计规模约为142万m2,其中景观用地面积117.5万m2(含水域面积),非景观用地24.5万m2。由高端商住开发区和公共休闲活动区组成(见封四彩图3)。高端商住开发区位于公园西、北两端,主要分为:星级酒店区、滨湖别墅区、花园洋房区。其中星级酒店区以宽阔大湖面为景观前景,彰显了简洁、尊贵与大气的氛围;滨湖别墅区创造性的将湖泊水系引入其中,潺潺溪涧萦绕其间,增添了别墅临水、观水面的多样化感受,实现了场地利用最大化,最大程度挖掘了场地的商业价值;花园洋房区滨湖而建,建筑错落,散点式布局,使景观视线向湖面渗透与延展,促进了地块的价值提升。公共休闲区主要分布于公园的东、西两侧,主要功能区包括:“胡林沙洲”岛链区、公园入口展示区、生态绿岛区、滨湖康体健身区、森林观演台、儿童游乐台地园、文化艺术展示区、婚礼庆典体验区。设计旨在以人为本,满足不同市民对各类活动空间的需求,使服务人群多元化,实现绿色公共资源的共享最大化。其中“胡林沙洲”岛链区位于清凉湖公园的中心地带,作为公园的核心景观、各功能空间的视觉焦点,岛上种植大片胡杨,体现“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一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胡杨精神,其沿袭并传承“丝路花雨”的地域文化主题。湖岸轮廓设计来源于“盛开的棉花”,与设计主题充分融合(见封四彩图4)。在规划设计形成主要2大分区的同时,一条环湖绿色慢行步道的设置,使清凉湖公园高端商住开发区与公共休闲活动区形成了统一的景观有机体,相互依存。高端商住开发区以公共休闲活动区为景观依托,实现了产业的升级;而公共休闲活动区又因高端商住的适度有效的设计开发,提升了景观的层次和品味,两者共同将清凉湖打造成为集产业升级开发、高品位绿色空间共享的滨湖景观典范。#p#分页标题#e#   5.2中心商务轴景观设计   中心商务轴即为纺织工业大道,设计规模约为33.8万m2,长2.3km、宽147m,道路用地88m,道路两侧即为临街商业,与工业用地之间用50m宽防护林带相隔离。此处的景观设计以“纺织、丝绸、飘带、花瓣、艺术、商业”为设计元素,充分契合“丝路花雨”文化主题。道路标准段主要设置花雨广场、树阵休闲广场、商业停车位、喷泉广场、绿化隔离带、地下通道入口、地下通道采光井等以解决道路的通行、商业街城市展示界面形象、商业内街人行购物休闲等功能(见封四彩图5)。花雨广场平面形式采用“飘落的花瓣”及“舞动的丝绸”为设计元素,采用花瓣形的种植池、景亭、铺装形式,舞动的丝绸般流线圆滑的线条,紧扣设计主题,起到疏散交通及提供休闲赏景的作用。道路断面采用“四板五带式”,机动边道、非机动车道、人行商业内街之间采用足够宽的绿化隔离带进行隔离,保障机动车、非机动车、人行通行安全,并为人们提供舒适休闲的购物、休闲、观景空间。此设计方案合理安排道路界面与城市商业界面功能布局,主题鲜明、功能合理,是处理临街商业与道路景观的设计典范。   5.3文化滨水大道景观设计   文化滨水大道两侧绿地分别为74m及29.5m,全长5.7km,设计规模为58.9万m2,道路红线宽度64m,道路两侧绿地中现状有110KV和220KV高压电线塔,设计中应遵循树木枝条、人的活动与高压电线塔的安全防护距离要求,以确保用电安全及人身安全。设计采用纵横交错的纺织肌理花田来体现纺织文化的主题(见封四彩图6),道路北侧由1条贯穿道路始终的规则水系及规则有序的矩形树阵与错落交错的花田共同营造色彩斑斓、规整有序的亲水道路景观,沿水系局部设置观景休闲平台,提供行人可赏、可憩的休闲空间。路南侧绿地稍窄,设计了与路北侧相呼应的花田,形成统一感及秩序感极强的道路景观。阿塔公路为城市形象大道,文化滨水大道与阿塔公路交叉口为文化滨水大道的形象入口,设计采用“七彩琴弦之源”为设计理念。七彩即七色彩虹,红紫色寓意为光芒,橙黄寓意为丰收的麦田,绿色寓意为茂密的森林,蓝青色寓意为清澈宜人的水岸景观;七彩与琴弦纤细、缜密肌理,共同编织七彩纺织纹理。入口设计采用七彩纺织纹理,运用七彩喷泉广场、九宫格柱阵、纺织纹理的绿篱色带、开放空间、树阵通廊、生态林地等共同营造开敞、大气、功能合理、主题鲜明的道路形象入口空间(见封四彩图7)。除以上3个重要设计区域外,社区运动公园、慢行休闲廊、科普文化园、农业观光园、生态防护林等,共同将工业园区打造成一个集工业发展、休闲娱乐、康体养生、文化底蕴浓厚、生态居住、农业观光于一体工业新城。   6“丝路花雨”主题的种植设计   种植设计以“丝路花雨”为设计主题,种植空间按景观框架设置相应的种植空间形式,在核心景观区域用纵横交错的织锦花田、花瓣形、流线形丝绸种植形式来充分体现“丝路花雨”的主题。农业观光园依托苗圃、现有果园以及地域产业特点,利用阿克苏大枣、苹果、核桃、香梨等果木优势,拓展蔬果嘉年华生态农产及商业。生态防护林用防护林带、果林、沙漠高尔夫共同营造生态、经济兼娱乐功能为一体的生态防护屏障。树种选择抗性强、耐盐碱、防风固沙效果好的乡土植物,提高植物的成活率。适当增加植物种类,采用复层种植模式,以达到物种的多样性;适当增加常绿植物比例,提升冬季植物景观;增加抗性强宿根花卉种类及彩叶植物、水生花卉的应用比例,延长景观的时序性。沙化严重的区域,采用防风固沙措施,以达到先绿化后美化的效果。基调树种采用乡土树种新疆杨、红叶杨、白蜡、旱柳、榆叶梅、紫叶李、紫荆、樟子松、油松等,点缀体现新疆特色的树种胡杨等,以达到植物品种的多样性及体现植物地域特色。   7结语   新疆阿克苏纺织工业城生态绿地景观系统规划,充分挖掘现场内丰富的耕地、森林、水资源及当地深厚的民俗文化资源,以“丝路花雨”为设计主题,采用流畅及飘动的丝带、“盛开的棉花”及“一片片洒落花瓣”来彰显工业城景观系统“纺织文化”魅力;以多浪文化为底蕴,以纺织经济为引擎,采用绿色板块与绿色廊道的联系,使产业园区成为具备完善的绿色网络系统、便捷的交通组织系统、可达的公共开放空间和集果品生产、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复合型工业新城,用设计的手法谱写了一曲曲关于人与工业、人与纺织、人与自然之间的华美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