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牧还草工程建议

退牧还草工程建议

 

青海是全国四大牧区之一,也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着眼建设生态文明大局,大力实施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生态立省战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实施了一大批生态保护建设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作者根据青海省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就全省草地保护建设与生态环境恢复工作谈点自己的看法,以供参考。   1退牧还草工程   青海省政府在经过大量的准备工作后,于2003年5月29日召开动员大会全面安排部署了全省退牧还草工作。既2003年在玉树、果洛两州8县8乡镇实施,完成禁牧、休牧面积107.00×104hm2,减畜89.55×104羊单位;2004年完成禁牧66.67×104hm2,休牧13.33×104hm2;2005年退牧还草93.33×104hm2。截至2010年底,共安排中央投资20.12亿元,完成禁牧任务733.33×104hm2,区域补播工程集中连片治理退化草地16.6×104hm2;工程实施范围覆盖了玉树、果洛、海南等地的17县71个乡。通过围栏封育、补播改良、减畜禁牧等一系列措施,项目区草地植被和生产力有了明显提高。通过对66个不同草地类型测定数据显示:工程区内草地植被平均盖度在80%~90%之间,较区外盖度提高了15%~20%;区内牧草生长高度在8.5~13.5cm之间,较区外高度提高了3.5~5.5cm;牧草平均产量由2005年的1591.8kg/hm2提高到2009年的2012.9kg/hm2,增加了421.1kg,增长了26.45%。   2退牧还草技术   应该说退牧还草工程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仅就业务角度来讲,就是通过禁牧搬迁、围栏封育、休牧轮牧等措施,减少草地的放牧压力和利用程度,恢复草地植被,提高植被盖度,进而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上述技术措施在省内已广泛应用,并且已取得成果。1998年青海省科研单位在达日县窝赛乡对不同退化程度的同类型草地封育试验。结果表明:未退化草地封育后,禾本科植物盖度明显增加,莎草科植物和阔叶型杂类草的盖度呈下降趋势,总生物量从第2年起不再增加;轻度退化草地的总生物量、总盖度以及禾草和莎草科牧草的生物量、盖度在封育后有了明显提高,而杂类草的盖度和生物量则显著下降,封育3年后轻度退化草地的生产性能基本上恢复到了未退化前的水平;中度退化草地在3年的封育过程中,群落盖度与生物量的变化规律基本上和轻度退化草地一致;重度退化草地封育3年后,植被总盖度从30%提高到50%,地上总生物量从80.6g/m2提高到135.2g/m2,但优良牧草增加的速度相当缓慢,盖度从10%增加到了20%,生物量从8g/m2增加到了25g/m2,优良牧草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仅由9.9%提高到了18.5%,草地牧用价值仍然很低;“黑土滩”通过封育虽然总盖度和总生量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优良牧草的恢复速度非常缓慢,封育3年后优良牧草占地上总生物量的比例只达到8.3%。   由此可见,轻度退化草地的恢复改良应以封育为主,一般封育2~3年后草地即可恢复到初始状态。中度退化草地要靠封育恢复大约需要5~8年时间。重度退化草地和“黑土滩”,由于草地植物群落中优良牧草几乎消失,自然繁殖更新能力极低,因此,仅靠封育在短期内是难以恢复到初始状态的。   3青海省实施退牧还草工程的特殊性   青海是一个经济社会欠发达地区和生态极度脆弱的省份,除具有资源的丰富性外,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以及退牧还草工作具有其特殊性和挑战性。   差距性。由于社会、历史原因,青海经济、社会、生态建设起点很低,从纵向自身发展的程度看,取得了很大成就,横向比较仍有明显差距。尤其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和地缘优势,依靠国家的投资倾斜和优惠政策,各项事业高速发展,而青海的发展滞后,生态问题仍十分突出,退牧还草工作的实施与其他地区存在明显的差距。   民族性。青海是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藏、回、土、撒拉等28个少数民族占全省人口的42%。人口整体素质,科技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社会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使退牧还草工作更加具有特殊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地域性。青海地处青藏高原和西北地区腹地,地势高峻,地貌复杂,气候寒冷,海拔较高,信息闭塞,交通不便。这种特殊的地理与自然因素和地域环境,使退牧还草工作的实施受到更大的环境制约,更加具有相当的难度。   4退牧还草工程建议   通过如上分析可见,退牧还草工程是青海省综合治理草地生态环境,减轻人类对草地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减少草地放牧压力,使草地生态系统恢复良性循环的唯一途径,也是使青海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保住了青藏高原江河源高寒草地极其脆弱的生态系统,才有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青海省不仅要在江河源实施退牧还草工程,而且,要在全省逐步推开,在全省全面实施退牧还草工程。为使退牧还草工作得到全面落实,进一步提高其建设效益,做到退的下,稳的住,重点做好以下几点:首先,加强科技推广工作,增大科技投入力度。据测算,目前青海省技术进步在草业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仅达31%,低于种植业和其他产业。为此,今后应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力度,建立起全省范围的天然草地动态监测系统,利用监测数据,制订合理载畜量,从宏观上调控牲畜数量,做到以草定畜;其次,对农牧区各类科技人员加强培训,技术再教育和知识更新,逐步提高基层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再次,对农牧民加强培训。青海省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牧区群众文化素质不高,草地畜牧业生产技能差,商品经济观念淡薄。为此,应把提高农牧民文化科技水平作为一项战略措施来抓,通过扫盲、职业教育、技术培训和技术示范等多种途径,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只有使身处生态环境第一线的广大牧民群众掌握科学技术、科学知识,退牧还草工程以及生态环境保护,才有坚实的基础,才能在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的综合治理下,真正实现退牧还草工程的建设效益,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实现畜牧业向效益型畜牧业的转化和可持续发展。#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