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节目的社会科学传播分析

电视节目的社会科学传播分析

作者:赵庆秋 单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

电视作为视听融合的大众传媒,是人们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也是科学传播的有效渠道。①我国电视事业自诞生之时起就强调知识性,②但早期的电视节目偏重于告诉观众“是什么”,较少阐释“为什么”。如今,收看电视节目不仅可以使人们获取社会信息,还能帮助人们看懂社会现象、理解社会问题。从帮助观众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这一变化背后其实是社会科学传播的日益普遍。本文将对当前电视节目中的社会科学传播现象进行梳理,归纳其特征,分析其原因,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建议。

一、社会科学传播的概念

自2004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来,社会科学传播现象在电视节目中日益显现———社会科学领域的动态和成果在电视节目中受到关注,社会科学工作者在电视节目中频频露面,社会科学的表述方式在电视节目中被广泛采用,社会科学各类学科知识通过电视节目实现传播普及,甚至连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也融入到了新闻节目的制作过程当中———这为大众理解社会、融入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什么是社会科学传播?由于目前学术界尚乏讨论,这里只能从“社会科学”和“传播”的概念入手,借助相对成熟的“科学传播”的理论,对社会科学传播的概念加以说明。在中国,社会科学的含义,包括了英语中所说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本文就是按照这种较广泛的含义来使用“社会科学”一词的。社会科学是研究各种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以人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包括:社会,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及两者的相互作用;人及人的发展;人的活动、心理、行为、意识、个性;人类的各种集团(阶级、民族……)及其之间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等方面。〔1〕(P1-5)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2〕(P5)由于科学在内容上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因此借助科学传播的概念来理解社会科学传播应当是可行的。科学传播是指科技知识信息通过跨越时空的扩散而使不同个体间实现知识共享的过程。〔3〕中国科学院化学所前所长胡亚东认为,科学传播包括了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对科学背景的了解,关键在于使人获得启示和灵感。〔4〕在此基础上,社会科学传播可以界定为:载有社会科学知识和背景的信息在不同个体间传递和共享的过程。

二、电视节目中的社会科学传播

社会科学传播不同于社会信息传播,后者仅仅是对社会现象的单纯反映,前者不仅披露社会现象,而且重在揭示和阐释该类社会现象的发生原因和发展规律,引导受众进行理性思考。我国电视节目分为新闻、社教、娱乐、服务四大类,社会科学传播在不同节目类型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下面分别予以描述。

1.社会科学传播在新闻类节目中的表现

中国电视新闻类节目分为六种类型,即:综合新闻消息节目、分类新闻消息节目、新闻专题类节目、新闻谈话节目、国际新闻类节目和大型新闻节目。〔5〕(P94)目前,社会科学传播现象在新闻类节目中最为普遍,且形式多样。

第一,综合新闻消息节目中有关社会科学界动态的报道,包括对学术会议、学术活动、学术成果、学界人物的采访报道。例如《新闻联播》报道社会科学界重要学术会议,或播发《光明日报》上刊登的学者文章要点等,这些既是时事政治报道,同时也是社会科学界动态和优秀成果的展示。此类节目是对社会科学界的直接关注,属于社会科学传播的特殊形式。

第二,分类新闻消息节目中涉及对各种社会现象的报道以及对其原因和趋势的简要说明,在政治新闻、社会新闻、财经新闻、法制新闻、农业新闻、军事新闻等各类新闻中都有体现。此类新闻在报道社会现象的同时,常常采用主持人叙述、文字说明、图例图示、电话连线、学者采访同期声等形式,对新闻中出现的一些概念、原理、过程、机制作简单说明,不仅告诉观众发生了什么事,而且帮助观众理解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例如央视《少儿•军事•农业》频道的《聚焦三农》在报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进实施情况时,对什么是新农合所作的概念性说明,以及对这项制度的由来和功用所作的描述。

第三,新闻专题类节目、新闻谈话类节目、大型新闻节目是更具深度的新闻节目,它们通常从新近发生的事件出发,对与之相关的系列社会现象、背景信息进行整合,全方位、多视角、立体化地报道新闻。这类节目在素材选择、视频编排、语言表达等方面对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表达方式有不少借鉴,注重调查研究,善于用数据和事实说话,讲求叙述的逻辑性,适当使用专业术语。节目还经常邀请社会科学界专业人士、熟悉政策法规的党政官员、特约评论员等作为嘉宾亲临演播室,为观众剖析社会现象背后的规律、问题、趋势等,不仅告诉观众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而且帮助观众弄明白社会现象产生的背景、原因、根源,分析下一步的发展态势,引导人们正确地看待社会现象,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采取合理的决策行动。例如央视《今日说法》、《今日观察》栏目就采用了“主持人引言-背景短片-当事人陈述-提出问题-专家解答-主持人总结”的模式。凤凰卫视中文台《一虎一席谈》则采取了让专家学者和普通群众就某种社会事件或现象进行争论的形式。第四,国际新闻类节目指的是我国电视媒体采用国外电视机构提供的新闻素材制作的节目或我国记者自己采制的国际新闻栏目和节目。〔5〕(P96)例如央视英文国际频道dialogue(《对话》)以及央视财经频道《环球财经连线》等,此类节目中的社会科学传播现象与其他新闻节目并无本质差别,不同之处在于,国际新闻节目的话题涉及更多国际问题,如国际经济、国际政治、国际贸易、国际关系等等,被采访的人士和参与节目的嘉宾中有许多是外籍专家学者。

2.社会科学传播在社教类节目中的表现具有显著教育功能的节目统称为社教类节目,主要集中在教育电视台和科教频道中播出。人文专题节目、讲座节目、教学专题节目等,较多地采取直接录制专家学者的讲座和教学实况进行播放的方式,有的则按照章节制作系列讲座。在这类节目中,较有代表性的是《百家讲坛》。《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2001年7月9日开播的汇集名家名师的讲座式栏目,其专家库中,九成以上是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创立初期,节目内容涉及科学技术、艺术等广泛领域,自2004年暑期停播调整后,讲座主题集中于社会科学领域,以文学、历史、国学为主。2005年以后的节目几乎全部取材于历史人物和古典名著,如“易中天品《三国》”、“曾仕强《胡雪岩的启示》”、“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等等。2010年2月,栏目新推“毕淑敏《破解幸福密码》”,内容延伸到心理学、励志哲学等方面。类似的节目还有:中国教育电视台“广告学概论”,四川科教频道“家教课堂”,重庆科教频道“电大课程”等。其他电视台和频道也有直接以社会科学知识为内容的栏目,如成都新闻综合频道录制的“金沙讲坛”,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等。此外,一些社会科学专家学者的专访节目具有较强的知识性和专题性,大致也可归入此类。#p#分页标题#e#

3.社会科学传播在娱乐类节目中的表现严谨的社会科学知识同样可以通过生动的娱乐节目进行传播,尤其是综艺、游戏节目。例如央视综艺频道的《欢乐中国行》,每期节目不仅有歌舞表演,而且会介绍一个城市,把当地的历史源流、风俗习惯、人文景观、杰出人物等展现给现场观众和电视观众,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社会科学知识。又如央视综艺频道的竞猜游戏节目《开心辞典》,其中涉及到一些社会科学知识类问题,可资观众学习思考。此外,电影、电视剧当中也有社会科学传播的现象,例如历史题材剧中隐含的政治学、历史学知识,现实题材剧中隐含的管理学、社会学知识,文艺片、悬疑片中隐含的哲学、心理学知识等,只不过这些内容都没有明白地说出来,需要观众透过剧情、场景、对白等加以领会。

4.社会科学传播在服务类节目中的表现服务类节目中的理财、房产、择业、法制等节目和社会科学传播联系紧密。现实生活中,不少人都非常关心股市、证券、房产、收藏等投资领域的机会和动向,也常常需要民商事法律援助,而这些都属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经济学是一门需要数学、统计学等理科基础的学科,法学是一门条理性、规范性很强的学科,一般社会公众和媒体工作者往往难以掌握,因此也就不容易看懂和说清经济现象和法律现象,这就使得该类节目需要进行名词解释,大量引用数据、图例、调研报告、权威观点,常年聘请专家学者担任顾问或进行现场解答。央视财经频道的《交易时间》、《有法大家帮》等栏目就是典型代表。可见,社会科学传播现象已经融入到各种节目类型当中。归纳起来,新闻类节目报道社会科学界动态消息,借助新闻事件引出对社会现象及其规律的阐释;社教类节目主要通过讲座、教学直接普及学科知识;娱乐类节目中散见各门类社会科学知识;服务类节目在分析经济、法律等现象的同时实现社会科学的传播。

三、电视节目中社会科学传播的特征

天文学家卞毓麟将科学传播分为科学交流、科学教育、科学普及三个层次。〔4〕社会科学传播也可以仿效此说分为社会科学交流、社会科学教育、社会科学普及三个层次。而电视节目中的社会科学传播包括第二、三层次,并且主要是第三层次。由于电视节目具有现实性、贴近性、通俗性等特征,而社会科学具有说理性、社会性、应用性等特征,因此以这二者的结合为基础的社会科学传播,和自然科学传播或其他途径的社会科学传播相比,有如下一些特征。既有实用性又有知识性。“新闻媒介不是教科书,它们所传播的知识,主要是和人们当前的生活、生产、工作有密切关系的,以及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创造,社会科学的新探索、新观点、新材料,从而使人们不断了解人类社会科学文化的发展”。〔6〕(P117)实用性是现实性和应用性的结合,指的是电视节目中社会科学传播的内容往往不是纯粹的理论演绎和逻辑论证,而是和人们的社会生活紧密相关,常常表现为解释社会现象,回答社会问题。即便是理论性较强的讲座、教学等社教类节目,主讲人也会辅以大量新鲜生动的案例,运用时兴的大众化的语言;即便是国学经典或历史典故,也会在阐发过程中关照现实生活,达到古为今用的效果。同时,在阐发的过程中,节目参与者也会提及一些实用性并非特别强,而是注重知识性的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有助于观众对于整个问题的理解,帮助人们培养理性思考的能力。既有通俗性又有学术性。社会科学具有理论性、学术性,而电视是受众范围极广的一种大众传媒,对于受众的文化素质要求相对较低,其语言表达具有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特点。社会科学在电视节目中传播同样需要遵循这一规律。

通俗性对节目制作者和参与者的专业素养和口头表达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就目前来看,电视从业人员在文案编辑中大多注意到了这一点,尽可能将学术语言“翻译”为通俗的大众化语言,专业人士也常常运用打比方、举例子、做假设等方法将深奥的社会科学知识说清楚、讲明白。然而,社会科学的话语毕竟不同于大众的日常表达,恰当地使用一些容易理解的学术语言不仅可以使表达言简意赅,还有助于增强说服力,提升受众的社会科学素养。使用学术语言时,特别是当初次使用时,一般都会以通俗的语言或文字加以解释。附带性。尽管电视节目中的社会科学传播现象比比皆是,但除了社教类节目带有直接传播知识的意图外,其他节目的策划者或许并非抱有传播社会科学的目的,而是旨在报告新闻、传递资讯、引导舆论、娱乐大众。节目的主体不是社会科学,而是新闻事件、信息资讯、游戏表演;节目的主角不是专家学者,而是主持人、当事人。只有当阐释某些概念、讲解某些原理成为必须时,才会附带出现社会科学的因素。也就是说,社会科学传播依附于电视节目。但是,随着观众文化素质和需求品味的提高,社会科学传播的附带性有逐渐朝着并存性发展的趋势。隐匿性。如前所述,社会科学传播现象在电视节目中大量存在,但由于电视媒体提供资讯和娱乐的效用相对其社会教育的效用更为显著,所以电视节目和书籍、报刊等印刷媒体相比,其中的社会科学内涵容易被现象本身所掩盖,不易被观众发现和掌握。然而,这一看似劣势的特征却有其优越的一面,因为一旦节目中蕴含的社会科学知识为人们所感知,这种潜移默化的效果很可能会大过生硬的说教。这一特性在新闻类和娱乐类节目中尤为显著。

四、社会科学传播现象在电视节目中普遍存在的原因

通过上述分析,结合观察现实中的电视节目,我们可以发现,社会科学传播在电视节目中已经十分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电视事业自身的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电视事业有了长足的进步,尤其是最近两三年来,电视频道增加,节目形态丰富,小众化、专业化趋势明显,许多节目都需要借助社会科学才能把社会现象说得清楚明白,因此涌现出了一大批富于深度和思想性的栏目。同时,面对和印刷媒体、互联网、新媒体的激烈竞争,电视节目不得不向纵深拓展,深挖现象背后的根源,在媒介融合的浪潮中建立新的优势。再者,电视本身就具有传播知识的功能,因而社会科学传播理应纳入其中,并且应当引起电视事业的自觉重视。

第二,公众科学素养的提升。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效,公众科学素养得以提高。一方面,大众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提高,为社会科学在电视节目中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人们对信息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知其然的层面,更多的是需要知其所以然。对于电视节目播出的种种社会现象,人们有了更多的思索,他们不仅有许多问题需要找到答案,还希望了解现象背后的规律,以便今后面对类似情况时能够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这就为社会科学在电视节目中的传播提出了要求。#p#分页标题#e#

第三,社会科学传播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只有被人们掌握和运用,才能体现其价值。社会科学作为以社会现象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只有当其服务于人们的生活、促进社会发展时才能获得认同。长期以来,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地位、待遇上存在巨大差距,社会科学在某些场合甚至被排除在科学体系之外,这样的现实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社会科学没有找到传播和应用的有效途径。而事实上,社会科学之于人类和社会的功用并不亚于自然科学。尽管社会科学得到了繁荣发展,但它仍旧面临边缘化的危机,社会科学界正在利用一切可能的渠道传播社会科学。大众传媒,尤其是普及率极高的电视媒介,被实践证明是社会科学传播的有效平台。

五、问题和建议

社会科学在电视节目中的传播现象日益普遍,令人欣喜,值得鼓励,但是,由于这类现象在实践中还处于探索、自发阶段,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有如下几点。节目模式趋同。在众多包含社会科学传播的新闻栏目中,大多采取“主持人引言-背景短片-当事人陈述-提出问题-专家解答-主持人总结”的模式,虽然这一模式遵循了科学的逻辑顺序,借鉴了社会科学研究的过程方法,但趋同的模式会消磨观众的兴趣,尤以“抽屉模式”①以及专家和嘉宾对话的单一画面所带来的审美疲劳为甚。为了带给观众新鲜感,使社会科学在不经意间进入受众的观念,需要创新节目模式朝多样化方向发展,比如悬念设置、群众参与、模拟情景剧等。

节目水平参差不齐。社会科学传播现象在各类电视节目中普遍存在,但节目水平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有的节目在材料搜集、归类、整合、组织方面做得非常到位,线索和条理十分清晰,邀请的专家学者具有渊博的学识,在专业上有很深的造诣,口头表达能力也非常强,节目制作方和主持人在做必要的总结时也恰到好处,能够使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受益;但也有节目粗制滥造,不仅材料零散短缺,而且在选题和真实性方面存在问题,聘请的嘉宾业余拙舌,主持人甚至会犯常识性错误,不误导公众便是万幸,更谈不上传播社会科学。电视台应当自觉将传播社会科学视为紧要任务,甄选有益题材,提升从业者素养,鉴别专家真伪,学习借鉴优秀节目的成功经验,提高节目水准。缺乏系统归纳。社会科学具有抽象性,电视节目具有易逝性,若是不对规律、原理加以归纳总结,普通观众过目即忘,难以掌握运用,传播效果得不到充分体现。而目前除社教类节目外,很少有节目对社会科学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即使是留心的观众想要重温专家的解读或者提炼知识要点,也是事倍功半,不得要领。为改善这一缺陷,可以借鉴《百家讲坛》中及时以字幕简明扼要概括要点的方式,或者在节目最后播放背景音乐的同时对要点作文字提示,或者由主持人请嘉宾做简要总结。另外,有必要在电视台网站上提供相关链接,供观众深入学习了解。

引导启发不够。电视节目若能多传播社会科学知识固然好,但节目毕竟不是教学,灌输不是强项,启发才是专长。然而就目前来看,无论是社教类、新闻类还是娱乐类、服务类节目,在涉及社会科学的问题时大多是以强势灌输为主,也就是假设节目参与者所持观点、态度、方法都是惟一正确的,无形之中迫使受众去接受和采信。其实,社会科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开放系统,许多理论和观点都具有局限性,在不同的条件下站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会产生不同的解释和结果。加之社会科学本身就强调批判性,因此在电视节目中也应更多地注重事实的提供以及理论上的引导和启发。

总之,电视节目是社会科学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渠道,社会科学也需要借助电视节目进行传播。应该看到,社会科学不仅在电视媒介中普遍传播,也在报刊、网络等各种大众传媒中寻求更为有效的传播。社会科学和大众传媒的关系密不可分,二者相互吸取养分,共同繁荣进步。因此,需要更多学者来关注和研究社会科学在电视节目乃至所有大众传媒中的传播现象,使社会科学也和自然科学一样,以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走近大众,为大众所掌握和应用,最终达到提高公众社会科学素养,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实现科学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