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物流范例

贸易物流

贸易物流范文1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国际贸易对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力也日渐深入。影响国际贸易物流活动经济效益的原因有很多,其中物流成本是国际贸易成本水平的直接影响因素,它也决定了国际贸易业的整体利润发展。本文主要通过介绍当下国际贸易物流成本的主要构成要素以及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从而最终实现国际贸易的整体优化。

关键词:

国际贸易;物流成本;成本分析;优化措施

一、国际贸易物流成本的构成要素及其影响分析

1.国际贸易物流成本的构成要素。从一般的理论上来说,国际物流成本是指为了实现国际贸易,产品在从生产完毕到投入销售的整个物流过程中所需支出的成本总和。它的主要构成要素有运输成本、仓储成本、清关成本和汇兑风险成本四部分。运输成本指产品利用交通运输工具在两地之间转移而涉及的费用。一方面,主要以海运和空运为主,还有公路、铁路以及油气管道运输等等;另一方面还包括运输部门的运作成本和产品装卸搬运时的费用。仓储成本是为了保管库存产品而产生的费用,属于相对稳定的物流成本构成要素。除了传统意义上的仓储,如仓管库存费、产品调配费和税收费用等,还包括了库存产品的资金成本和积压物资所占据的资金利息以及因库存时间过久而产生产品贬值甚至报废的成本代价。清关成本一般由报关费、提货费、仓储费,还有出口关税和海关税等海关费用组成。各国出于对自身发展的保护考虑,对不同产品有着相应不同的关税。汇兑风险成本是由于外汇汇率波动影响收益增减变化而产生的,是国际贸易交流中极为特殊的物流金融风险成本。2.物流成本构成要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2.1影响贸易国的选择。对于贸易双方来讲,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一个国家在国际市场上选择产品一般会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价格。质量和服务等条件相同的前提下,优先选择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产品;二是地理位置。贸易双方需要在原先只关注价格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由于地理位置带来的仓储和运输成本进行综合考虑,方能得到具有最优利润的方案。2.2影响贸易量的多少。在国际贸易中,物流成本的高低与贸易量符合微观经济学中“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即在一定条件下,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化趋势。另外,从仓储成本出发考虑,一国在选购国外产品时必须严格衡量本国的需求量。企业可以利用经济订购批量的数学模型以确定最优订货数量,使得当运输等费用最低,仓储产品仍能可以满足正常销售。2.3影响贸易术语中的成本核算。用来描述商品价格构成和贸易双方交易过程中的重要信息,叫做贸易术语。其中,运输和仓储费用是国际贸易物流成本的核心组成部分。所以,国际贸易双方除了关注产品价格外,还要对伴随交易产生的运输、仓储负担和相关责任格外重视。对于贸易术语中承担运输、仓储费用的一方而言,要尽可能地最大程度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提高收益。

二、控制国际贸易物流成本的重要性分析

国际贸易的成本控制不但能够直接增加利润,而且还可以提高贸易双方的经济效益和整体效益,提升国际贸易流通领域的整体服务水平,以及合理优化物流运作系统。因此,有效控制国际贸易物流成本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意义。1.提高贸易双方的经济效益和整体效益。加强物流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尽可能以少的费用实现好的服务,以确保贸易双方的整体利益最大。换言之,在一定的顾客服务水平的条件之下,物流企业一方在单位产品和服务工作中要用最少的劳动消耗,产生最多的经济成果。同时,增强物流总成本的意识有助于物流企业不单单把降低成本的眼光停留在某一项活动环节上,而是放眼整个物流过程去控制各项成本,提升了自身的整体效益。2.提升国际贸易流通领域的整体服务水平。在流通过程中,物流成本控制通过时间和空间上的服务来满足不断发展的物流需求。物流企业通过正确把握市场的需求导向,能够相对灵活地应对物流变化,从而不断进行物流创新。有效控制物流活动成本能够满足不断发展的国际贸易物流需求,从而有利于提高国际贸易流通领域的整体服务水平。3.合理优化国际贸易物流运作系统。控制物流成本是把物流活动的各阶段整合成为一个整体系统来分析和管理,以追求过程最优化而进行的。改善和优化国际贸易物流活动的各个功能环节可以合理控制物流成本。各阶段之间的相互协调将使整个物流运作系统不断得到优化,并且逐步走向合理化。

三、国际贸易物流成本的优化措施分析

1.合理选择运输方式。灵活运用多种运输方式是控制物流成本的有效手段。物流运输途径可以分为公路、铁路、海运、航空和管道运输五大类。涉及物流的一方要根据特定的业务内容,结合自身的经营特征,综合衡量产品的各种情况,从而选择最优的运输工具,科学决定具体的运输方案,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2.减少产品库存量。仓储成本和库存数量之间存在一种正比关系,所以进行控制仓储成本的关键点在于以下两个条件:第一,产品库存量保持在一定水平,使一定期间内的需求得到满足。库存量过大或者过小都会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第二,提高仓库的利用程度。对于仓储面积相对富裕,空置程度较高的贸易公司可以与第三方物流进行合作,实施流程化和标准化生产。3.依靠信息技术,减少物流环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物流信息技术在国际贸易物流活动中的应用变得愈来愈重要,其为现代物流业向更大范围的信息交互与资源共享提供了平台。国际贸易物流中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全球范围内的物流资源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系统,它使各种物流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传递给贸易主体,根据物流不同状况适时调整物流计划,同时极大降低显性或隐性的成本费用,从而有效控制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绩效。4.保税物流园区及物流港口的运用。保税物流园区成为沟通国际市场的重要桥梁,其物流功能和优惠政策为国际贸易物流创造条件。同时,港口则是维系国际贸易物流关系的重要载体。所以,各方应建立并完善保税物流园区与物流港口的联动机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以降低物流成本。5.优化国际物流网络。国际贸易的运输距离相对较远,不合理的物流网络结构设计会直接增加贸易成本,因此必须优化国际物流网络。国际贸易的物流网络设计需要考虑若干因素:一是对物流节点进行适宜的选择。只有全面掌握国际贸易物流活动中的物流路线,结合时空层次结构,考虑各种环境因素,才能找到恰当的物流节点位置。二是正确把握运输距离与运输成本间的数理关系。客观上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所以通过国际物流网络的最短路径设计,可以缩短物流活动的运输成本。6.构建国际物流战略联盟。当下中的国际贸易活动深受高交易费用的困扰,构建国际物流战略联盟迫在眉睫。物流战略联盟可从以下方面着手:其一,合理运用运输资源,实现规模化运输。物流企业应把运输任务集中于范围内有能力的交通运输承运商处,同时该承运商应根据产品特质确定经济高效的运输线路。其二,整合物流仓储资源,优化链接点布局。采用资源整合机制,实现仓储成本各个链接点的畅通。其三,统一物流标准,提升物流运作的标准化水平。不同地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使其物流活动往往有着自身特点。通过对物流运作过程中的车辆和装卸设备等基础设施以及工作人员作业水平的标准化管理,可以降低多余费用消耗。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得,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诸多因素都对物流成本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国际贸易企业要对其中要素进行更为全面且细致的研究,并采用合理有效的优化措施。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不断发展,如何降低国际贸易活动的物流成本势必成为一项复杂且具有挑战性,值得进行长期讨论的深远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巧云,孙文军.国际贸易中的物流成本分析[J].中国商贸,2010,(09),P199-200.

[2]王婷.论国际贸易中的物流成本分析与控制[J],会计审计,2006,(26),P95-95.

[3]全毅文.国际贸易中的物流成本研究[J].物流技术,2013,(32),P49-50.

[4]王跃洲.国际化经营战略下的物流企业成本管理浅析[J].物流技术,2012,(5),P86-88.

贸易物流范文2

关键词:国际贸易;物流;现状;对策

一、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国际贸易物流企业规模小

当前我国与贸易物流企业规模还比较小,同时其中也不具备完整的功能,管理水平较低。由于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产业的功能是相对单一的,并且起步较晚,因此物流网络也仅仅是刚刚建成的阶段,很多企业在其中并没有更强的服务意识,其服务水平质量都比较差,同时由于物流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也比较低,这也无法适应新时代下对于现代物流服务理念的需求。

(二)国际贸易物流发展体系不完善

当前国际贸易物流发展体系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其中缺乏政策性的文件作为支持,要明确现代化国际物流的建设是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的,否则会缺乏资金也缺乏政策保障。而对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来说,其现代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的如火如荼,正是因为政府对于相关产业的大力支持。由于我国没有完备的国际贸易物流法律体系作为保障,因此也会使得相关行业在竞争过程中会存在不公平竞争,恶性竞争等现象,这会使得整个行业难以健康发展。

(三)国际贸易物流缺乏国际合作

我国国际贸易物流缺乏国际之间的合作,同时其国际地位也需要不断提升,当前很多业务都仅仅局限于国内,并且由于一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这也会为当下物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同时由于国内环境不是很好,并且也会有很多的制约因素导致与国际合作,还达不到相应的要求。

二、实现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发展的对策

(一)增强服务意识

当下的国际贸易物流发展需要其增强现代化服务意识,同时要积极的向现代物流转变。当前国际贸易物流对于服务质量的需求应当越来越高,这也符合客户不断提升的自我保护意识,因此要更好地构建统一标准化的物流服务,这也需要物流企业能够革新观念,增强服务意识。要明确其并不仅仅是传统的搬运工,要确保服务态度等内容,当前客户需求的更多的是关于人性化自动化以及信息化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国际贸易物流的仓储配送以及货代等综合服务来说都需要增强服务意识,而在其中就需要观念作为引导不断时期向现代化物流服务转变,其中可以结合客户的特殊需求来制定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同时也应当在国际间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交流,推动国际合作,以此来在当前环境下构建一个质量更高的国际贸易物流网络。

(二)壮大国际贸易物流企业规模

要壮大国际贸易物流企业的规模,使其向国际化迈进,因为当下要建立现代化的国际贸易物流,需要其不断提升运输能力运营能力等等。一些身单力薄的微小企业,想要实现国际贸易物流建设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要具备更高的目标追求,并且需要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具备核心竞争力,因此要不断扩大自己的规模,并且通过资金的引入以及人才的引入来提升自己的跨国经营能力以及国际贸易能力,可以建立完善的运输仓储配送体系,进而提供一流的国际贸易物流服务。

(三)完善国际贸易物流基础设施

对于我国国际贸易物流建设来说,要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国家政府也应当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随着我国近些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同时对于发展国际贸易物流的意愿也更强,但是由于我国在运输仓储配送等体系的构建上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就需要完善国际贸易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政策支持作为保障,加强铁路港口公路等物流枢纽的完善,并且与一些发达国家进行国际贸易物流合作。而国家应当出台有利于相关贸易发展的政策支持,对于地方性的物流业来说,要积极打破保护壁垒,加强政府对于其指导与监管工作,进而确保行业稳步发展。

(四)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当前对于各行各业的竞争来说,说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对于国际贸易物流行业,需要在其中有着人力资源作为基础知识。因此国际贸易物流行业要更好地具备组织协调能力等专业知识的人才作为支撑,需要对现代化物流管理以及贸易知识体系等内容熟练的掌握。比如其中的运输,仓储,配送等知识要精通,因此就需要当下的国际贸易物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物流操作人员,要结合当前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来对其进行系统化的培训,使其具备为客户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能力。同时我国在该行业也应当建立起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制度,在其中通过培养专业技能,进而为当下国际贸易物流专业化发展赋能。

三、结语

当前我国国际贸易物流体系在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缺陷,如体系不够完善,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国际合作以及缺乏人力资源作为支持等。因此在新时期下,就应当结合我国国际贸易物流的发展需求来提出有效的对策,需要在其中增强服务意识,并且扩大其规模,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并且通过培养人才作为核心支持,以此来促进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浅阎晓涵.析现代物流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J].西部皮革.2016(14)

[2]张宁.浅析现代物流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01)

[3]曾铮滢.新常态下国际贸易发展对不同素质劳动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人力资本视角[J].中国商论.2017(11)

[4]王进.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J].现代商业.2017(26)

贸易物流范文3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国际市场的稳定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为国际贸易提供了更多机遇和挑战。国内很多企业为了进一步扩大自身影响力,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开始向国际贸易业务方向发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由于国际物流成本的增加使企业支出成本越来越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国际物流成本的分析,阐述国际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并针对物流成本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为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带动企业经济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国际物流成本;国际贸易;影响;控制措施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带来的影响力越来越越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潮流,我国加快国家化进程,全面发展国际贸易,为带动我国社会经济,提高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际贸易的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国际物流业向前发展。一般而言国际物流业务主要包括:运输、物资管理、消费、派送等消费费用,它作为企业对外贸易中重要的支出部分,对于企业发展都造成重要的影响,高额的物流成本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因此,降低物流成本,成为促进企业对外发展,全面带动国际贸易进程的重要因素。

一、国际贸易物流成本包含的内容

国际物流成本涉及到国际贸易的多个方面,包括运输、库存产品所产生的成本、管理成本等,下面就具体就这三个方面的论文进行具体的阐述。第一,运输所产生的成本。运输成本主要包括货主费用以及运输成本费。货主费用是指物流涉及的运输部分的装卸费和协调处理费;运输成本费则是指货物在运输过程中所产生的交通费用,如:汽车运输、海运、铁路、航空等物流运输渠道所产生的成本费用。第二,库存产品所产生的成本。货物的保存、库存、货物所占用的资金成本等都是库存产品所产生的成本。库存量堆积越久、流通越慢,所产生的成本也就越高。第三,管理成本。在国际物流成本中,管理成本应用在各个方面,企业物流管理部分成本、货物流通时物流公司所产生的费用等,都涉及到企业管理方面,是企业国际贸易物流成本中重要的环节。

二、国际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物流成本关系到企业的对外贸易程度以及企业的经济利益,国际物流成本越高,对企业经济发展造成的阻碍也就越大,而国际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下面的三个方面:第一,国际物流成本对贸易量的影响。库存成本作为国际物流成本中占有比例较大的一个成本支出,在国际贸易过程中,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商品数量。根据企业国际贸易中所需要的货存量进行库存成本控制,还可以增加订货批次来进行管理。第二,国际物流成本对贸易国选择的影响。企业的对外贸易要结合价格、运输成本和库存成本等进行多方面的考虑,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发展优势,要选择更合适的贸易方式和个理想的贸易国。由于物流成本是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问题,所以在贸易国的选择上,要选择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产品,同时还要考虑贸易国的地理位置。如:在质量同等的情况,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有效的控制企业支出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同样,在对商品运输和存储费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要考虑贸易国的地理位置,综合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控制物流成本,完善企业物流管理体系,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第三,国际物流成本对国际贸易术语选择的影响。物流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商品交易的价格,物流成本越高,商品价格也就越高,否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益。贸易术语是国际贸易中对商品的价格以及贸易过程中产生的重要信息。一般而言,贸易术语是整个贸易过程的表述,而国际物流成本的高低也会直接对贸易术语造成影响。

三、国际物流成本控制的对策

国际物流成本控制关系到企业在国际贸易中所占有的优势以及企业的持续、稳定的发展。根据国际物流成本支出的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第一,对运输成本的控制。运输成本的控制是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的。1.在国际贸易双方运输距离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高其运输量,减少运输成本。2.在运输商品数量较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实现运输距离的最小化。只有这样才能保障企业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能给尽可能的节约成本,降低成本支出,实现其利润的最大化。第二,对库存成本的控制。库存成本与商品数量是成正比的,企业在对库存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企业的需求量,选择合适的存储数量。尽可能保证库存量既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还能保证库存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不能出现过多的库存成本。只有使库存成本与商品数量在一个相对平衡、稳定的状况下,才能实现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第三,建立物流外包理念。近年来,很多企业为了节约成本,都选择物流业务自营方式,减少企业物流业务上的成本支出。但这种方式本质上不仅没有减少物流成本同时还降低了物流服务效率和质量。这就要求企业对外贸易中要认识到自身优势和重心,建立物流外包的理念,将物流业务交给专业的物流公司,将工作中心转到核心业务上。

四、结束语

总之,在时展的背景下,国外贸易成为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柱。企业为了取得更长远、稳定的发展,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要提高自身经济效益,在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加强对国际物流成本的控制,减少企业成本支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从而有效的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

作者:朴光范 单位:韩国松源大学

参考文献:

[1]林豪慧.货运业发展现代综合物流的对策[J].工业工程,2003,06.

贸易物流范文4

 

1中国现代物流发展历程   20世纪80年代前,这个阶段国民经济萧条和国家一直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工农业总产值下降幅度达60%,同时交通运输落后,专业性物流业比较少,并基本由国家计划对生产材料和消费材料进行分配和销售,严重阻碍了物流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在此期间,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得到迅速发展。中国物资分配制度改革,工农产业蓬勃发展,交通运输体制深化改革,对外开放政策深化,企业经营自主权增加等,这些对中国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产业结构不断深化转型,国际贸易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使物流业走向专业化,社会化。为国际贸易和社会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21世纪中国加入WTO后,对外贸易水平得到发展并取得长足进步,同时中国物流各方面都有实质性的推进。制造业、商贸业、国际贸易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主角,从此现代物流正式登上中国经济舞台的起点,并取得重大进展。   2中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以前,进出口总额刚刚突破1000亿,每一年的增幅很有限。   20世纪90年代,贸易量逐年增加,虽然在90年代中期发展较为缓慢,但总体保持上升趋势。   21世纪中国加入WTO后,2001年是一个高速腾飞的开始,进出口贸易总额从刚突破5000亿美元,迅速发展到2004年和2007年以及2010年分别突破1万亿美元、2万亿美元和3万亿美元关口。   200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变化如图1所示,2000年我国各类商品的进出口总额分别为2250.94亿美元和2492.03亿美元,2001年进出口总额分别仅增长8.20%和6.78%至2435.53亿美元和2660.98亿美元。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WTO。之后的9年,进出口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达到21.41%和21.87%。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分别达到13960.02亿美元和15777.64亿美元。   3现代物流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3.1国际贸易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国际贸易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生与发展。所谓现代物流其实就是实现货物在两个或以上地区间的物理性移动而发生的贸易活动。从中可以看出,物流实质上是贸易活动的一部分,是为贸易活动服务的。国际贸易是现代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贸易的发展,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能力大为提高。2010年我国各种物流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以及其增长速度都得到了发展,如表1所示。据新华社数据,交通运输设施网络里程已达到503.18万里(不含村道),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5万公里,民航航线296.18万公里,营运飞机达1207架,全国规模以上港口生产用码头泊位13273个,拥有营业性远洋运输船舶2336艘,输油(气)管道里程6.83万公里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现代物流技术的进步和促进海关的改革和效率的提高。国际贸易的发展给企业及社会的物流预测管理等技术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促使物流技术发展和海关改革的主要动因之一,从而使得贸易成本下降,促进我国贸易增长。   3.2物流效率的提高促进贸易的增长高效的现代物流系统成为贸易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实践证明,物流作为贸易的工具和桥梁必须最大限度地打破地域和国界限制,以求最大限度的降低物流成本,物流的科学化、合理化是贸易发展的有力保障。国际贸易物流过程中的海关报关和通关已经货物集港进出的运输的效率直接会影响贸易成本。①物流费用方面。物流费用包括物理性流通费用和财务成本,如运输费用、库存费用、包装费用、装卸费用等。物流的效率越高,财务周转周期越短,现金流量速度越快,这有利于实现贸易的成本优势。②物流时间成本方面。   目前,物流过程占用的时间几乎占整个生产过程的90%。时间成本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甚至决定其贸易的可能性。比如,鲜花,蔬菜,流行时装等时间敏感型商品,如果没有够搞效的现代物流系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商品运到目的地,那么商品就失去其原有的价值了,对国际贸易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物流效率的提高有利于节省贸易成本,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使得我国贸易的出口商品更具备竞争力。   4中国现代物流整体现状   4.1物流整体发展水平较为落后一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值可以反映这个国家物流发展水平。由图2可见,虽然我国物流的发展非常迅猛,但是物流费用占GDP的比值居高不下,总体效率还有待提高。我国的物流费用占GDP比例在1998年之前高于20%,1998年到2010年始终保持在18%左右,2010年已降到历史最低点,但是仍然有17.8%的比值,比发达国际高出一倍,过高的物流成本导致我国的不少商品价格走高,贸易成本增加。而美国和日本物流费用占GDP比例只有10%,而且近年来下降到8%左右。与美国日本相比,我国差距主要表现在物流组织管理水平不高,社会总体物流效率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4.2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整合不够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乏统筹规划,未能建立点网有效结合的物流体系,未能更优质的为国际贸易服务。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厦门、深圳、广州八大港口,其中上海、深圳、青岛已进入世界集装箱港的前列,但这八大港口各自制定规划,未能合理地建立点网结合的物流运输枢纽,没有统筹的规划各地的贸易投资,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影响我国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4.3政府管理的职能整合不够,政府职能转变滞后主要反映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竞争秩序不规范。现有的秩序和管理形式不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的发展要求多项业务的整合。我国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国际货代、船代、快递、网络信息服务等业务都有很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又分属不同的政府部门审批,这使物流业难以有效地整合,造成资源浪费,管理艰难,物流成本过高,阻碍了物流业的健康发展。例如,地方与地方之间的地方保护,对外来车辆征收管理费、路费,或者不允许外地的物流企业进入。这样给物流的网络建设带来极大的困难,这也在一定程度阻碍了物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抑制了贸易的健康发展。#p#分页标题#e#   4.4我国的物流业的发展还处于无序发展状态经调查发现,现代物流的观念,还没在工商企业中得到普及,很多企业对生产领域的各个环节和企业内部管理比较重视,但对生产领域以外的采购、运输、、包装、配送顾及甚少,导致国内企业对物流需求不足,使得我国企业物流费用平均占商品价格的40%。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1-3倍。前不久,有内蒙古农民在新浪微薄低至0.3元/斤叫卖土豆,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正是由于物流环节受阻。   5在国际贸易中发展现代物流的对策制定统筹现代物流的发展路线,形成符合目前国际贸易新环境又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制度、政策和运营模式,营造促进现代物流和国际贸易相互发展的良好宏观环境。   加强物流网络体系的总体规划建设,优化物流流程,打破部门、地区和所有制的界限,优化资源配置,提供更优质的全程物流方案和服务。比如,发展新多式联运物流方式,利用大陆桥开展铁水联运业务,支持铁路箱“下海”和海运箱“上桥“,按”一次装箱、一箱到底、全程服务“的运营模式。预计在此模式下,运输周期可缩短1-3天,运输成本将减少10%以上,必将增强我国国际贸易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提高现代物流为国际贸易服务的能力。实践证明,现代物流和国际贸易是呈现出了互为因果关系的良性发展趋势的。在国际贸易新环境下,跨国公司日益发展,我们可以与跨国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共享物流资源和服务能力,多层次多种形式地加大我国物流的国际服务能力,扩大物流的服务地理覆盖面,在充分发展国际贸易的基础上提升我国现代物流的服务质量。

贸易物流范文5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国际经贸活动日益增多,外贸物流的重要性日渐突出。物流的发展水平代表一国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水平,外贸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际物流体系中,港口物流占据主体地位,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国际贸易活动的顺利开展。就我国当前的港口国际物流而言,尚存在诸多问题制约我国的国际贸易活动。针对这些制约因素加以分析,能够有助于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有利于提高进出口效率,促进我国国际贸易发展。

关键词:

港口国际物流;国际贸易;制约因素;解决对策

在我国的国际贸易中,物流所起的作用日益凸显。在国际物流体系中,港口物流为主要的渠道之一。与发达国家的港口国际物流水平相比,我国还存在诸多的不足,从而制约我国国际贸易活动的进行。

一、在港口物流中制约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国际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港口国际物流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港口的物流服务、机场空运物流服务、铁路枢纽服务、公路交通基础服务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国际贸易物流水平,影响其运转效能。对我当前大多数的港口来说,已经普遍建立了综合性的、立体式的运输网络形式,但是仍面临着很多难点。对于我国大部分的港口物流体系来说,其在航道、港区内防波堤、相关道路建设等公共设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此外,在物流服务体系上,存在着服务功能单一、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在功能上,主要集中在装卸与中转这两项上,服务项目主要运输、装卸与仓储等。较之于国际港航物流来说,其综合化的服务功能体系还有待完善,极不成熟。

(二)港口国际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

对于我国大多数的港口而言,其在国际物流信息化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物流信息系统独立分散、功能缺失、应用率不高的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港口EDI数据内容不全面,可以应用的领域较少。此外,与港口自身物流信息相配套的政府机构以及相关组织的信息系统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极大地影响国际贸易中的通关效率。整体来看,虽然我国港口国际物流体系中已经构建了一定水平的信息系统平台。但是,与国际港口物流体系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起步阶段,其信息化水平还急需提升。例如,在港口国际物流的各个环节,针对业务流程缺乏科学的、高效的、专业化的软件系统支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信息化角度建立良好的途径来对整个国际物流体系进行整合与优化。

(三)港口国际物流服务水平有限

港口的国际物流水平对于国际贸易的发展也起着直接作用。当前,我国众多的港口物流在运营中仍然沿用以往的“引货入港”式服务方式,没有充分认识到港口高附加值物流服务的重要性;此外,现有大部分港口物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提供服务单一且层次较低,系统化的物流服务能力欠缺;物流市场秩序混乱,无法形成规模化的产业优势。大型物流企业仍未有具备行业标杆作用的龙头带动作用。由于受市场需求传统观念及市场规范化程度不够的影响,我国港口目前物流金融、物流保险、物流仲裁、物流规划等创新型港口物流高端服务业尚未发展,所开展物流服务业务仍处于传统业务阶段。

(四)高素质物流人才紧缺

现代化的港口国际物流在我国兴起的时间尚短,在物流行业内,还没有建立其稳定的人才流动系统。通过对大部分港口物流系统的调查,发现,在物流从业人员数量方面,我国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在专业化、综合化、现代化的人才上,表现出较为明显的紧缺状况,特别缺少物流相关的专业化经营管理人员。

二、解决我国港口国际物流现有问题的主要对策

(一)优化港口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一方面要加大对建设港口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另外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投资引导作用,特别是采用多元化形式、投资策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增加投入力度。虽说在建设港口物流产业区域内物流路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各大物流节点设施却出现严重的滞后、不平衡的现象。其中主要表现在干线运输相关功能节点设施、支线运输相关功能节点设施的不匹配。基于这一点,要全面促进宁波外贸发展,就必须全面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展、发挥港口物流的优势,全面推进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其中可以通过引导、带动等方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进一步扩大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有效衔接各港口物流功能,最终以高效的港口物流运营效率,进一步促进宁波外贸的飞速发展。另外一方面,在建设中还要注意提高港口的综合服务能力与各项功能。毋庸置疑,在整个港口物流系统中,港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仅是整个外贸的纽带、连接物流的平台,更影响着整个港口中的发展水平。就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很显然,我国港口功能与世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因而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增加码头建设项目;第二,完善港口装箱配套设施。第三,建立并完善以互联网开放式为主的港口物流信息平台,而这就需要充分结合各种信息资源,比如保生产部区、物流区、口岸信息系统等等;第四,积极扩大实施电子报关范围,全面提高港口物流软环境、方便货物出港,优化港口服务水平。多渠道,多管齐下,优化港口功能不仅有利于全面提高港口的综合服务水平,更为我国对外贸易、港口国际物流的发展夯实了基础,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二)规范港口国际物流体系健康发展

积极营造公正、公平、透明、有序的港口国际物流宏观环境。而这就需要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共同推出简化审批程序、规范市场秩序、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等等。要做到这一点,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落实宁波港口的物流发展情况,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规划引导作用进一步规划产业规划,通过出台与宁波港口物流发展相适应的各种制度、标准、法律法规进一步刺激港口物流体系的发展;充分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财政补贴等激励性经济手段积极引导经济人理性投资,从而更有利于港口物流的经济发展。第二,积极建设更有利于港口物流发展的市场机制,积极营造港口物流良好的产业市场,使其朝着政策透明、有序的良好的轨道上发展,为优化对外贸易打下更好的发展环境。

(三)依托社会组织作用,建立国家物流服务供方与需方间桥梁

加大港口物流企业与对外贸易企业的合作沟通,特别是要鼓励更多的外贸企业融入到协会的交流中,从而为双方的和谐友好合作奠定基础。加强双方的沟通合作,一方面更有利于制定出个性化、多样化的一体化方案,另外一方面也更有利于充分发挥港口物流的作用,全面提高港口物流服务水平、服务质量,最终促进外贸企业的发展,为宁波外贸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创新服务水平,增强港口综合实力

在全面促进港口物流发展的过程中主要要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方面,充分发挥创新精神,即表现在技术创新、化益创新、服务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在不断完善、创新科学技术的前提下,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工作机制;充分应用六西格玛管理、精益化管理等方法,积极探索更有利于全面推进低碳绿色物流建设的措施,创新物联网技术应用,全面提高服务水平。第二方面,要积极摸索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管理模式、运作模式,充分利用计算机计算,不断引入更新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优化改善服务功能,全面提高服务效率、质量。最终实现港口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为我国对贸易营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五)整合国家港口国际物流资源,建立战略联盟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整合国家港口国际物流资源,建立战略联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我国港口国际市场一体化和国家化发展。所以,与港口国际物流相关的机构、企业或者组织应当充分借助股权参、契约协议以及非正式合作等方式来开展合作,使得每个合作伙伴实现各自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同时,提高整个价值链的运作效率,促进优势资源的整合,提高港口国际物流综合实力。同时,也可以借助并购以及境外上市等现代化的招商引资途径,来完善我国的港口国际物流体现,促进其持续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为了顺应当前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争取更大的平台、更多的机会与国际企业竞争以及合作,我国港口物流体系首先需要加紧实施“以外引外”政策,以此来为国际贸易营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可以主要开拓釆购、中转以及配送等高端港口国际物流服务项目。同时,还要积极寻求与国外物流企业合作,将国外的物流设备投资商引入我国,使得我国港口物流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另外,我国港口国际物流还应当重视丰富民营资本的应用,为了民营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从财力、物力以及精力上给与民营物流企业巨大的支持。

(六)完善综合化人才队伍建设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人才队伍建设是最为基本的一项工作。尤其在当前专业人才缺乏的港口物流业,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强化相关专业人才的队伍建设。首先,要改进现有的港口物流人才录用机制。除了当前基础性的面试招录外,企业自身还要积极寻找其他渠道来搜集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专业人才,如网络、猎头等。其次,港口物流业需要通过培训等方式来强化现有人员的信息技术水平,使之能够全面适应当前港口国际物流信息化发展需要。再者,还需要构建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如绩效考核制度、福利制度等。通过制度的建立来提升工作人员在物流管理方面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从而激发其提升自身专业技能的动力。

作者:杨磊玉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陈言国,王怡婷,范秋英.自贸区背景下厦门港口物流的发展对策研究[J].对外经贸,2014,11:66-68+75.

贸易物流范文6

对于港口物流贸易企业而言,其综合性评价指标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分别为系统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可比性原则、客观性原则以及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有效结合的原则。到目前为止,将上述中的五项原则指标准确的进行评价,对其开展研究有着很大的难度,因此,对于第三方的物流贸易公司经常采取的为模糊评价法,对公司的综合性变动情况可以进行大体的分析,根据上述中的原则要求,对港口物流贸易公司中的财务真实情况开展评价,需要对其设计出一整套具有科学性和完整性的指标体系,并将此作为基础,通过实用的、有效的评价方式,对公司财务开展定性以及定量的评价。

二、实例指标构建和综合评价

1、构建起来的财务指标分析体系

本次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为因子分析法,这是一种多元形式的统计分析方法,其基本的思路就是利用变量相关方面的系数矩阵,将可以对所有的变量中少数的随机变量开展对多个变量的描述相关关系进行控制。本次研究中,将企业在经济效益方面存在的评价指标体系作为依据,对流动的比率、资产的负债率、销售的毛利率、营业利润的增长率、存货的周转率、总资产的周转率、净资产的收益率、应收账款的周转率、资本的收益率、总资产的增长率等十个不同的指标进行有效其且合理的选择,并且将其当做因子分析变量。其中,偿债能力的指标=0.9507存货的周转率+0.932流动的比率-0.628资产的负债率;营运能力的指标=0.964净资产的收益率+0.824资本的收益率+0.712销售的毛利率;赢利能力的指标=0.779营业利润的增长率+0.742应收账款的周转率;资本保值的指标=0.972总资产的增长率-0.745总资产的周转率。

2、评价思维指标权数以及评价体

系的最终确定通过因子分析,把本次研究中的4个无相关性的指标进行提取,并当做评价指标,所有的指标都为同度量的单位-百分数,所采用综合性指数法开展具体分析,对物流贸易公司中的财务评价体系权数进行确定时,不仅要对操作性进行考虑,还需要对科学性进行考虑。通过对平均值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其权数分别等于0.1713、0.3433、0.3433、0.1437。其评价的公式就是:评价指标的综合性指数F=(∑某项评价的综合性指数×该种类别的权数)/100×100%,初步构建起的评价情况,可以看出,该公司财务状况指标体系为:偿债能力的指标=0.9507存货的周转率+0.932流动的比率-0.628资产的负债率;营运能力的指标=0.964净资产的收益率+0.824资本的收益率+0.712销售的毛利率;赢利能力的指标=0.779营业利润的增长率+0.742应收账款的周转率;资本保值的指标=0.972总资产的增长率-0.745总资产的周转率,综合评价的指数F=0.1713偿债能力指标+0.3433营运能力指标+0.3433赢利能力指标+0.1437资本保值指标。

三、结束语

贸易物流范文7

(1)管理水平落后。

科学有效的物流管理工作,是物流行业能够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根据当前我国物流行业管理工作现状来看,管理水平比较落后,管理体系系统性欠缺,高端的物流管理人才也相应缺乏。而且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导致行业基础设施及相关的配套设备明显不足。

(2)我国物流行业处于粗放型发展期。

我国物流行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规模尚小,各物流企业之间相互联系较少,很多物流企业只看重自己企业的利益,缺乏行业内的统一规划与协调,目前仍处于粗放型发展期,严重的制约了物流行业规模效应,对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与壮大极其不利。

(3)物流企业税负较重。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的物流行业普遍承担着非常大的资金压力,特别是仓储部分的税务负担比较重,很多物流企业在南方的沿海地区设置了仓储点,可以为后期的运输工作给予更大的支持,使企业整体运营效率得到提高。可物流企业较高的税务负担,导致企业陷入了两难的尴尬局面,甚至导致一部分物流企业面临着严重的亏损。

2国际物流发展对策

首先,要完善国际物流管理体系,使物流管理水平得到提升。要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优化发展因素之间的关系,作为政府部门也要充分做好引导与调节的作用,对物流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降低物流企业税负,将优秀的人才吸引到物流企业当中,使国际物流的管理水平及服务水平同步提升,才能更好的为国际贸易服务。其次,国际物流要向规模化发展。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小、分散、混乱现象很明显,要加强建立并健全国际物流业标准化体系,使中小物流企业向规模化物流企业转型,并在规模效应下扩大企业的利润空间,提高物流企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的同时,更好的为国际贸易服务。同时,物流企业必须加强与国外物流企业的联系,从国际化的视角定位自身企业发展目标,对我国物流环节中的信息缺失、技术漏洞进行修正,改进方法、更新观念、改善我国国际物流的质量,逐步缩小与各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使我国物流业的整体实力提高,为提升我国国际贸易提供良好的保障。

3分析国际物流对我国国际贸易的推动作用

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为国际物流创建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必备的条件,国际物流的发展也给我国国际贸易提供了发展的动力与保障。国际物流对于我国国际贸易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国际物流模式水解贸易缺陷,拓展贸易渠道。

交通运输与国际贸易的各种活动息息相关,国际物流使得国际贸易实现的过程进行了统一与整合,并通过与各地的政策法规有效结合,将各种干扰因素排除,进而使贸易活动过程中的阻力得到有效地降低。随着科技的发展,在国际物流活动中应用信息化及自动化技术,提高了物流的工作效率,而高效的物流运转形式也使国际贸易运输困难的程度得到了降低工,给国际贸易往架起了高速畅通的桥梁,从而推动了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因为不同的国家交通的水平也都各不相同,基础设施的建设层次参差不齐,国际物流形式的丰富能够适应陆路、航空、航海等不同的的交通运输环境,其运输高度的灵活性,能够按照不同地区的不同运输环境对物流的形式进行调整,从而促进国际贸易活动顺利的开展。高效的国际物流形式消解了某些国家和地区基础建设水平较低和发展不高的经济状况的制约,也使发达国家与欠发达国家间运输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消除,实现了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

(2)国际物流提升了国际贸易效率。

各项国际贸易活动的开展,均需要有效的语言沟通,从而确保国际贸易活动顺利的完成交易。整个贸易活动过程当中,国际物流则成为各国家各地区贸易活动的有效衔接,避免了贸易乱象的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向着规范化发展。国际物流通过一系列措施对操作进行了规范,并根据国际标准制定了操作的流程,做到每个步骤都能够有章可循,例如检验程序、设备使用等,通过条形码等先进的进术可以辨别货物真伪,加强了货物管理的可行性。现代技术在国际物流中的广泛应用,对传统物流进行了革新,迅速提高了国际贸易的效率。而国际物流规范化的操作流程,也逐步形成了国际物流秩序,能够加快国际贸易活动的开展,阻碍明显降低,不断提高的物流技术,也使货物运输变得高效而快捷,运输安全保障也越来越高,成本投入及人力资源投入减少,既简化了操作程序,也提高了国际物流质量,同时也为国际贸易的双方获取了更多的时间,提升了贸易量及贸易频率,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

(3)国际物流提高了国际贸易质量

国际物流主要为国际贸易提供中间服务,而服务质量的高低也关系到国际贸易的效果。国际贸易所涉及的范畴极其繁杂,大量的货物交易,使得资源流动、全球化的资本转移,国际贸易也成为了信息源。国际物流在运输形式、设施方面的丰富,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国际物流模式多样化发展。在现代科学的不断推动下,国际物流不再是国际贸易运输的中间环节,透过国际物流的运输,还能够挖掘更高的经济价值。国际物流通过建设全方位的信息系统,对各种贸易信息及物流信息可以进行全方面的的收集与整理,从而形成综合的物流信息数据,方便了货物信息的检索,为各项资源的查询提供了方便。国际物流质量的提高,使得各贸易国之间的距离由运输条件的改善被拉近了彼此间的物理距离,国际物流信息系统丰富的数据库又使各贸易国之间的信息距离更近,提高了贸易国之间的交流。国际物流可以根据国际贸易需要,再根据信息数据资料,为国际贸易匹配最优的运输方式,设计最佳的运输路线,缩短了国际贸易的周期,也提升了国际贸易的频率。其中,国际物流最优运输方式及路线的选择,为国际贸易排除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因素,充分考虑了物流过程当中有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了国际贸易的顺畅。通过现代化国际物流质量的提升,提高了国际贸易的质量,推动了国际贸易速度及质量的双向提升。

4结语

贸易物流范文8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已经成为目标世界范围内主要的经济发展趋势,在国际分工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资源与生产要素的流通越来越频繁,各方面资源在不断流通的过程中实现了整体优化配置,使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港口是海陆两种运输方式的重要连接点,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枢纽作用,港口物流的发展了是现代化物流行业发展的集中体现,对国际贸易的整体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竞争力;港口物流;国际贸易

港口物流在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扮演着海关、船主、贷代、进口方地及出口方等重要角色,港口的物流服务竞争力是决定港口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贸易国际化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中,港口物流对于国际贸易来说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在贸易往来与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加大经济流、人流、商流以及信息流的基础上,在物流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大量的商机。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一步加强了国际贸易制度方面的改良力度,尤其是在港口建设方面,所投入的建设力度与资金力度是空前的,在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的过程中,我国开始成为在世界上的着重要影响的贸易大国。然而,在我国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在港口物流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加强。

1优化港口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

(1)强化对港口码头的建设活动。重点加强港口的万吨位级泊位、港口码头岸线以及生产用泊位等方面的基础建设,在完成基础建设工作后,能够进一步推动港口对外贸易能力的提升。在对现有设施进行强化建设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港口物流进行升级与改造,使港口的大型深水泊位、专业化水平以及容量方面的建设成果与商品货物、贸易环境的需求相一致。(2)强化港口物流的更新和设施改造。港口物流整体质量的完善离不开各个有效环节的支持,落实各项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现有优势以及资源的效益最大化,采用设备优化以及基础环节设施优化两方面的手段,能够使港口物流的效率与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使港口自身竞争力得到增强。

2提高港口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

相比于国际上规模比较大的港口来说,我国港口物流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整体服务水平方面的建设。港口物流企业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现有的服务体系进行丰富与优化,所提供的服务需要与现阶段的港口使用需求相适应,建立多样化的服务体系与服务模式,在加工以及仓储等方面的服务项目投入更大的建设力度,使港口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附加价值,从港口自身的结构特点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出发,依照港口物流整体宏观的发展水平对服务体系进行创新与改良,体现出港口服务的特色。在港口自身得到优化的基础上还可以综合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经验以及组织模式,将各方面的先进资源投入到港口物流的建设中,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阶段,在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补贴下,许多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引进都可以得到许多政策方面的支持,这对于港口物流系统的建设与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3加快港口物流的信息化发展

经济全球化对于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推动作用,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的信息化时代,各项信息技术已经全面应用到我国的各行各业中,将港口物流建设与新型的信息化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港口物流企业的内部组织能力与外部管理能力。尤其是在我国电子商务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将信息化技术投入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在港口物流企业的贸易与经营中体现出更加突出的便利性与高效性特点。一方面能够提升港口物流工作的管理效率,同时也能够降低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1)建设信息化平台。从当前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前景出发,再依照当前的实际宏观环境,可以建立起一套包含企业物流信息、海关信息以及检验检疫信息等多种信息资源的现代化信息平台,加强港口物流企业的网络化建设,使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在网络系统中顺畅地流转,使港口物流的效率得到提升。(2)实现企业的信息平台与公共资源平台的融合。临港区域的工业企业与物流企业是支持港口物流发展与运行的重要的力量。因此,在对港口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当前现有的公共资源进行大规模的整合,港口物流企业可以在公共平台上对各项公共管理项目进行操作。各项业务在公共平台上进行,能够进一步使通过以及检验等手续的办理更加迅速,实现来自各方面的货物与港口物流企业的无缝对接。(3)强化港口物流人才建设。港口物流涵盖交通运输、进出口企业、海关以及企业等多个部门,同时与涉及到信息技术、贸易以及物流等多项专业领域,这就对港口物流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因此,港口物流企业在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不可以忽视企业人才方面的建设,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专业人才招聘以工作,同时也要对企业内部现有的工作人员提供职业技术培训,提高工作的业务能力水平。

4结束语

港口系统十分复杂,是贸易集散地的重要集结点,港口物流企业首先需要对新形势下的行业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分析,提高改造升级计划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红.基于国际贸易和因子分析法的港口物流竞争力综合评价[J].物流技术,2014(01):226-228.

[2]王晓东.基于国际贸易的港口物流竞争力研究——以南通港为例[J].物流技术,2012(21):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