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结构认知的探索

音乐结构认知的探索

作者:陈珺 单位:中国音乐学院

音乐结构认知过程的探索

认知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感觉—知觉—认知。在感觉阶段,人们将感受器接受到的刺激转化为神经信息;知觉则将主要的信息分离出来,进行组块加工;最后,认知阶段包含了对知识的获得、储存、检索和运用,形成整体图式的过程。在认知心理学的背景下,学者们也对音乐结构的认知过程进行了研究。Repp曾提出结构知觉假说:听觉加工、结构知觉和结构认知;Deliège归纳了“相似感知、信息提取、结构和图式的构建”模式等。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脑电研究的发展,我们进一步认识到,音乐认知活动是由一些神经加工模块组成的。Koelsch等人运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建构了音乐知觉神经认知模型:音乐特征提取、听觉格式塔、句法加工、结构分析等。如下是笔者在前人的基础上,探索、总结的音乐整体结构认知过程。

1.音乐信息感知——相似和变形认知音乐的第一步就是接收音乐信息,信息在耳蜗内转化为神经冲动,逐渐上行传输到听觉脑干部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有特色的音乐片段上,如模仿、模进、固定音型等,经验丰富的音乐专业人士对音乐特征有敏锐的感知力。赛瑞芬(Serafine,1983)借鉴了认知心理学的方法,将音乐变形归纳为三个层次:相对重复(如调式、速度),装饰性变形(如加花变奏),实质性变形。此外,RudolphRéti、JanLaRue等人也对音乐中相似和变形技法进行了分类。实际上,这些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是格式塔原则的延展,人们往往会把音高、音值、演奏法(连奏、断奏)、力度相近的音乐片段知觉在一起,迅速感知其异同之处。总之,敏锐提取特征音乐信息,是信息组块化处理的前提。

2.音乐信息归类——组块在我们接受到音乐信息后,大脑会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类整理,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音乐知觉统和成组块,形成知觉流,这一过程即是知觉分组。组块模式研究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便已开始。“组块”是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提出的著名的信息加工理论。周海宏将组块理论应用于钢琴演奏心理操作研究中,发现组块的策略有助于加强演奏的整体感,音乐演奏者能通过高级组块对低级组块的组织把握音乐的结构。大脑按组块读取、整合信息。组块内信息量越大,所需的组块就越少,从而减轻心理操作负担。倘若学生能迅速发现音乐的内在规律,将其整合成大的模块来提取、认知,就能提高音乐认知的效率。

3.音乐信息整体构建——图式音乐结构在相应的语境下会频繁出现,并储存于长时记忆中,由此形成了图式。它在日常学习经验中形成,当遇到相似的音乐情境时,储存在大脑中的图式将被迅速激活。这里提到的图式包括局部图式和整体图式,局部图式是对特征音型、节奏型等音乐要素的抽象认知;整体图式则是对曲式结构认知的高度归纳。曲式的认知反应了学生整合音乐全局结构的能力。感知各乐段的变化发展,归纳音乐特征是把握音乐结构、形成整体图式的要则。Koniari等人对10岁左右儿童的音乐归纳能力和图示化能力进行了测试。数据显示,儿童的正确率达到了83%,可见他们已经能认知简单、短小作品的音乐结构。因此,我们需要用各种方法来提升学生的图示化归纳能力。

理论的应用——以奥尔夫教学法为例

在进行了如上的理论分析后,我们可以发现,这些理论在音乐教学中得到了应证。奥尔夫教学法如今在国际音乐教育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其原本性教育理念广泛适用于不同意识形态国家的教育需要。奥尔夫非常注重学生对音乐整体结构的把握,他认为只有掌握了音乐的曲式结构、织体形式,才能真正理解音乐。他从不要求学生牢记单个音符,而是应用各种适于个体、自然的方法,将结构元素内化至思维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性逻辑思维。奥尔夫教学法中处处体现了结构的奥妙,使学生在音乐活动中能敏锐地把握音乐特征,探索、掌握更多旋律发展形态,以及和声进行,从而将其应用于音乐表演和创作中,驾驭音乐的整体结构。

1.图形谱中的结构

图形谱大致分为三类:“图形”、“声形”、“符号”,它既能呈现音乐各要素的联系,即微观结构,也能展现音乐的宏观结构。学生可以将音乐各动机、乐段抽象为图形,呈示音乐整体结构图式;可以用线条、色块等形式描绘音乐发展走向;亦可用标点符号划分乐句、乐段等。以圣桑的《狮王进行曲》为例,这首作品是单三部曲式结构。第一段是狮王主题的呈示(弦乐);第二段是模仿狮王的咆哮;第三段在钢琴高声区再现主题,同时加入第二段的材料。我们可以用图形表示,或将每段的音乐材料用“声形谱”表现出来,整体音乐结构就一目了然了。此外,学生还能够根据图形谱的结构创编出各种声势、动作、音乐剧,使其在创造体验中提高对音乐结构的整体把握能力和图式化概括能力。

2.乐器和动作(movement)②中的结构

奥尔夫乐器主要以易操作的乐器为主,它也是成体系的,从简单的节奏乐器(如拨浪鼓)到节奏旋律乐器(如音条乐器),再到纯旋律乐器(如竖笛),最后才出现弦乐器。由此,学生的创造力并没有为高难度的演奏技能所束缚,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体验之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奥尔夫提倡以动作为主导的乐器集体课,从动作的节律中感受演奏的节奏感,将乐器演奏和人的身体动作结合起来,乐器不再被视为演奏的客体,而是融入到主观音乐表演、创作中。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学生从演奏短小的固定低音、动机、音型入手,逐步即兴发展为庞大结构的器乐表演。由此,学生能亲身参与知识的探索和实践过程,掌握更多的音型、节奏型、和声进行,扩展自身的音乐结构图式。在课堂中,也经常用多声部的形式进行教学,丰富音乐的层次感和学生对纵向音乐结构的认知,提高学生对音乐信息感知的敏感度。

3.即兴中的结构

即兴是奥尔夫教学法的灵魂,它贯穿于整个教学体系中。当然,即兴也是有原则的,只有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知识后,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即兴,比如即兴拓展所学的伴奏音型、节奏型,创新旋律发展手法等。在奥尔夫教学法中,最初的即兴音乐问答实际就体现出原始曲式的雏形——对话,在各种形式的音乐对话(乐器、嗓音等)中,使学生能在自然情境下掌握音乐发展的基本方法,激发结构意识和创新能力。另外,教学中最常使用的回旋曲式也凸显了其重视结构的理念,因为其中既有固定的主题段落,也有即兴发挥的变化段落,这种曲式结构可以融入乐器、动作、声势、嗓音、音乐剧教学中。五、结语本文旨在探索人类认知音乐整体结构的方式和过程,并将这种整体认知的理念应用到音乐教学中,结合奥尔夫教学法的理念和方法,强调音乐教学应转向音乐本体,重视学生内部认知、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外显的操作技能。当然本文也仅仅是对人类认知音乐结构的一个初步探索,希望能将理论应用到我们的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结构意识和结构整合力,让学生在认知音乐的基础上能够真正发现音乐、体验音乐、领悟音乐的美。#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