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办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市政办气象事业发展规划

一、前言

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气象事业对国家安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性作用,对可持续性发展具有深远的前瞻性作用。随着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气象工作的作用日益突出,全社会对气象服务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气象事业发展水平的高低是代表当地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气象工作,逐步实现市气象事业的跨越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省气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立足实际,进一步推进市气象事业的发展,适应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服务“三农”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市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十一五”规划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在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市直各部门的协同配合下,出色的完成了“十一五”规划,部分领域取得创新性、开拓性的发展。

(一)公共气象服务

“十一五”期间,对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的决策气象服务、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处置、重大工程和重大社会活动等气象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针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公众的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气象服务产品进一步丰富,建立了涵盖公路、交通、盐业、农业及海洋经济产业的专项和专业化气象服务机制。为进一步提升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能力,积极推进气象服务信息进村、入户工作的开展。年至年间,组建了乡镇、办事处以及到村级的气象信息员队伍,全市气象信息员总数达4500余人,并充分利用市、县气象局的决策气象预警信息短信服务平台,免费向各级气象信息员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扩大气象服务信息覆盖面,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达到85%。

积极拓展12121声讯电话和手机短信气象信息服务,12121声讯电话已从“十一五”初期的60路扩展到目前的360路,部均拨打率达到2.5%,手机短信用户覆盖率为8.9%。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市、县电视天气预报,建成电视天气预报虚拟演播室,并承担市代县电视天气预报节目制作,常规气象服务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0%以上,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达88%。与农业、林业、海洋渔业和畜牧等部门联合移动通讯公司推出了市农村信息化平台,使气象信息能够迅速、便捷地传送到农村移动用户手中;先后完成了7个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建设试点,开展气象信息转发、宣传等工作。通过上述多种气象信息与传播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气象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基本实现了公共气象服务信息“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学校”。

(二)气象预报预测水平稳步提高

根据多样化产业经济发展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定量降水、灾害性天气落区等精细化气象预报预测服务业务。初步建立了暴雨、雷雨大风、冰雹、高低温、寒潮、大雾等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监测预警系统,实现了以综合气象探测网络系统为基础,以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为工作平台,综合应用各种观测资料、数值预报产品和技术预报方法,制作多种时效的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目前,预报产品时效有:3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96小时、120小时等,另有月、季、年短期气候趋势预测,气象预报服务产品的精细化程度逐步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逐年上升,突发气象灾害短时临近预警能力明显提高。近几年,晴雨预报准确率稳定在90%以上,高、低温预报准确率分别达到了83.1%、80.3%,暴雨预报准确率达到23.2%,专业及专项气象预报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服务产品不断丰富。

(三)综合气象探测系统日趋完善

在地方政府和省气象局的大力支持下,综合气象探测系统日趋完善,构成天基、空基、地基综合立体监测系统。在原有7个部级气象站、1个农业气象观测基本站、2个省定测墒站,1个紫外线强度观测站、1个酸雨观测站、1个沙尘暴观测站、1个大气成分观测站、雷达站和7个PCVSAT卫星接收小站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又新建成88个加密自动气象观测站,覆盖到全市所有乡镇、办事处,其中7要素站2个,6要素站6个,5要素站2个,4要素站22个,2要素站58个,可以基本满足市气象监测和预报服务的需要。为有效保障自动气象站运行,初步建成市、县两级技术装备保障系统,建成加密气象站雨量现场标校系统。另外建成4个GPS/MET水汽监测站、3个沿海能见度观测站、7个台站实景监控系统、7个农田土壤水分自动观测站、1个雷电监测站、1个DVB-S卫星接收站、1部移动气象台、1个水质监测站;在冬枣原产地,建成果品小气候自动观测站1个;在和沿海建成风梯度观测塔3座,测风高度为10米、30米、50米和70米,为开展沿海风能资源开发积累资料;与省供销合作社在良种棉试验基地建成特色农业生产基地气象观测站1个。

(四)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逐步加强

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不仅是农业增雨抗旱和防雹减灾的重要手段,而且在缓解水资源短缺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按照市政府有关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精神,充分利用现有综合探测系统,进一步完善了集预警、指挥、通信及作业组织实施于一体的人工影响天气防灾减灾体系。市、县指挥中心建成了可视化指挥系统,实现了雷达、卫星云图等信息的实时共享。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强化安全作业和高效率作业的意识,基本完成作业点规范化建设和改造,完善了固定高炮作业为主与流动火箭作业相结合的作业体系,加强了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和利用,强化了人工消雹防御能力和效率,形成人工增雨(雪)可以覆盖全市、对局部冰雹天气可以进行有效防御的能力。目前,全市共有77个固定作业点,其中“三七”高炮75门,固定火箭作业点2个,流动火箭作业车7部,从事人工影响天气工作的人员达350余名。

(五)气象科技支撑力进一步增强

气象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围绕发展现代气象业务、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增强人影防灾减灾效率、提高气象为农服务针对性和主动性等关键科技问题开展多项课题研究,气象科技研发能力显著增强,取得了一批支撑气象业务的科研成果。“十一五”期间,承担省气象局重点课题4项,市科技局课题2项,部门自立课题58项,获省气象局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奖三等奖1项、全省推广项目1项,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9篇。其中自主研发的“雷达监控报警系统”、“自动站气象资料分析显示系统”、“气象报文上行传输系统”、“基于组播技术的新一代天气雷达实时共享网络的组建”等多数研究成果投入业务应用,并在气象业务和气象服务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p#分页标题#e#

(六)气象通讯网络系统更加安全和完善

“十一五”期间,气象通信网络系统得到进一步升级和完善。建成省-市6M+6MSDH气象专用通信链路,市、县10MMSTP+2MSDH主备广域网,实现了区域、部门内外海量气象信息的快速交换与共享。建成省、市、县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省、市、县会议的流媒体转发和会议录播,极大的提高了天气会商系统的可用性和实际效果。对市县气象网络进行了VLAN划分,实现了业务和办公子网的逻辑隔离,对每个子网通过交换机设置了访问控制,对路由和交换机进行了安全加固设置,市县主要设备开通SNMP,并部署了专业的网络管理系统,极大提高了网络的可管理性。部署了桌面安全管理系统、网络防病毒系统、补丁包中心等,设置了终端接入认证机制,进一步提升了全市气象网络的安全性。

(七)气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坚持立足需要、着眼发展、重在使用的原则,着力加强高素质学科带头人、业务科研骨干和领导管理人才队伍的建设。通过人才引进、上挂交流和继续教育等形式促进人才培养,气象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得到加强,整体素质明显提升,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基本形成了以中青年业务骨干为主的人才队伍。全市气象部门现有副研级高级工程师9人,较“十五”期间增加6人,增长2倍;中级技术职称人员44名,占职工总人数的40.3%,较“十五”期间增10人,增长率接近30%;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64人,占职工总数的58.7%,增长40%。

(八)气象依法行政得到加强

气象依法行政得到加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省气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市、县两级气象行政执法机构,市、县局均设置了专兼职执法人员,负责执法监督检查、气象法律制度落实及各类气象违法案件的查处。目前,全市执法人员31人,其中市局10人,县局21人,市、县两级配齐了执法必需的调查取证器材,基本形成了“市局为主、县局配合”的执法体制,气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依法行政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十一五”期间,市、县两级气象主管机构共开展执法检查702次,查处违法案件19件,受理行政许可申请367件,作出行政许可决定367件。先后组织起草出台了《多普勒天气雷达站等气象探测设施及探测环境保护办法》、《市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市施放气球管理办法》、《市气象灾害防御实施办法》等规范性文件。

(九)“一流台站”建设基本实现

“十一五”期间,在各级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用于基层台站基础设施投入达1755万元,业务用房面积增加2050平米,大部分基层台站完成了水、电、暖、路等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并达到“一流台站”建设标准,改善了台站园区环境,基本建成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的“花园式”台站。其中县气象局于年底完成高标准台站建设任务,成为全省气象部门窗口单位,提升了气象部门形象。

(十)党风廉政、气象文化建设内涵进一步提升

在省气象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规划的落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和局务公开示范点建设。“十一五”期间,全市气象部门建成文明行业,市局保持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成省级文明单位,市局被评为全国气象部门文明台站标兵,市局和六个县局保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年,市局、县气象局建成全省气象部门局务公开示范点,县气象局建成全省气象部门廉政文化示范点。

三、气象事业发展存在问题

(一)面对市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尤其是随着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快速推进,综合观测系统存在观测时空密度不够、观测要素较少等问题,难以对突发性、局地灾害性天气进行有效的监测,尤其是北部沿海、近海的气象探测资料缺乏,影响了气象服务能力及预报准确率的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传播尚未完全覆盖广大农村和偏远地区,预警信息的针对性、及时性不够;与探测系统相适应的气象信息存储与综合处理能力仍显不足。

(二)气象科技整体创新能力和转化应用能力不强,气象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特别是对显著增多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预警、预报、预估的准确性、时效性等都急需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率、精细化、定量化水平急需进一步提高,信息渠道有待拓宽。

(三)全市气象系统人才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增强,人才队伍素质还需进一步提高,缺乏在全省技术层面上的领军人才,自主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全面提升全市气象系统文明创建的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打造特色气象服务品牌的意识需进一步提高。

四、“十二五”总体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和谐社会需求为导向,牢固树立“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坚持把提高气象服务水平放在首位。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创新,加强“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建设,全面提升气象预报预测能力、气象综合监测能力、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和气象综合服务能力。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气象服务是立业之本

围绕市委、市政府总体发展目标和思路,准确、及时、高效的开展决策气象服务。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为“三农”工作服务,为经济防灾减灾服务,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千方百计提高气象预报准确率,全面提高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

2.坚持气象现代化建设是兴业之路

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观,充分发挥气象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引进、消化、吸收先进的气象科学、业务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步伐,增强气象事业整体实力,提升“四个一流”建设水平。

3.坚持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是强业之基

加快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和气象人才体系,不断提升气象科技创新能力和气象科技成果的应用水平,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气象事业发展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保障作用。#p#分页标题#e#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我市气象事业发展按照“一流技术、一流设备、一流工作、一流台站”的标准要求,通过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气象预报预测体系、气象综合观测体系、气象科技创新体系、人工影响天气体系、气象人才建设体系和气象科技管理体系,加强和推进气象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三农、海洋气象服务、交通气象、人工影响天气、气象应急队伍建设等气象工程,使气象事业初步适应与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新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2.主要指标

公共气象服务。机构健全、管理规范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基本建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运行顺畅。决策气象服务的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时效性明显提高,重大活动保障和应急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到95%以上,重点地区各级政府覆盖率达到100%,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提高到90%以上。专业专项和气象科技服务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气象预报预测。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整、技术先进的现代天气业务。以灾害性天气为主要内容的天气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业务得以完善,预报的实效性和准确率得到有效提升。气象要素预报、定量降水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沿海以及近海地区的预报水平有明显改进,24、48小时晴雨、温度等要素预报准确率较“十一五”期间提高2%,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5%。初步实现天气业务技术和支撑手段的现代化、业务流程的合理化、预报服务产品的精细化以及业务分工的专业化。

气象综合探测。进一步优化探测站点布局,建设多探测手段结合、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保障有力的综合气象探测体系。海洋、农业、交通等领域监测能力显著提高。大范围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95%以上,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90%以上。观测数据质量控制得到明显增强,进一步提高网络安全和骨干网络传输速度,建设市级网络核心设备储备和市、县备份线路,提高县级网络管理和维护能力,建成辖区以及周边地区探测资料数据库。建立与综合探测体系发展相适应的技术装备保障业务体系和运行机制。

气象科技创新。气象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气象科技条件明显改善,气象科技创新对现代气象业务的支撑力和贡献率大幅提升。在海洋气象、农业气象、生态气象、人工影响天气等重点领域产生一批高水平研发成果。

气象人才队伍。形成一支基本适应气象事业发展需要,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人才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分布结构进一步优化,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比例显著提高,逐步形成一支市局有2-3名省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每个县局拥有1-2名相关专业的业务科技骨干组成的人才队伍。在科研和业务领域,形成1-2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稳定团队,人才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发展环境不断优化,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职工人员比例达到65%以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达到70%以上。

气象台站建设。气象台站业务服务能力基本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探测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全面达到“一流台站”的标准,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学习型部门全面形成,台站人员队伍结构和整体素质明显改进。文明台站建设进一步加强。

(四)“十二五”主要建设任务

贯彻需求牵引、服务引领、科技支撑、业务保障的发展思路,通过建设和完善“六个体系”,推进气象又好又快地发展。

1.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牵引,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坚持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进一步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提高服务实效。按照省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机构建设指导意见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夯实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基础,基本建成业务运行规范、预报服务科技含量高、基本满足用户的精细化和个性化需求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加强气象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提高全民气象防灾减灾意识、知识水平以及避险、自救和互救能力。

(1)气象减灾防灾

加快建立“监测预报、预警服务、风险评估、应急处置、应对防范”有机统一的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形成防灾减灾合力,增强气象灾害风险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对气象灾害发生、发展规律和致灾机理以及灾害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提高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和科学预测预防水平。

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和重大活动气象保障,决策气象服务的敏感性、时效性、针对性、综合性明显提高,重大活动保障和应急气象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

加强农村基层气象信息员队伍建设。组建气象灾害应急队伍,及时接收和传达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收集并向相关方面报告灾害性天气实况和灾情;在每个乡镇设立气象信息协管员,在各社区、村设立兼职或专职气象防灾减灾信息员,建立社区、乡镇、村气象灾害警报站,确保及时接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向责任区内的群众传递。

进一步提高气象信息短信、“12121”声讯电话有效覆盖率,充分利用农村信息化平台、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等渠道,扩大预报预警信息的覆盖面,解决预报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公众覆盖率达95%以上,重点地区各级政府覆盖率达到100%,气象服务公众满意率提高到90%以上。

提高市局气象影视编辑制作能力,购置高标混合制作、编辑系统设备,增加电视天气预报传播频道,根据不同的频道和不同的受众,针对性地制作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内容丰富的气象电视节目。全部天气预报节目市代县实现制作,具备中国气象频道节目在地区落地、插播能力。

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立气象科普馆和气象科普展室。制作气象防灾减灾公益广告。开发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科普作品,编制系列防灾减灾科普读物、挂图和音像制品,编制防灾减灾宣传案例教材。利用广播、电视台、网络、宣传栏、电子显示屏等各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气象灾害防御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的气象灾害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气象为农服务

全力做好现代农业气象情报预报、现代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评估工作,提高农用天气预报、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能力。开展专业化的气象服务,专业和专项气象服务进一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建设农田生态气候观测站1个,完善冬枣果品小气候自动观测站功能,在冬枣等特色林果气象服务方面取得新突破。#p#分页标题#e#

强化农业气候资源利用与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现代农业气象观测与试验能力建设,加强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气象灾害的动态监测、精细预警和有效防御能力。

(3)河流流域气象服务

以徒骇河、马颊河流域防汛气象服务为重点,建立徒骇河、马颊河流域气象服务中心。充分利用雷达、卫星、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加强对流域降水的监测分析和区域联防。积极开展致洪暴雨及面雨量的预报技术研究,提高流域大范围降水影响分析评估能力,逐步开展流域洪涝灾害风险分析。

(4)海洋气象服务

以市专业气象台为基础,强化海洋气象台职能,以海盐生产工艺服务为重点,建立盐业生产气象服务中心。建立沿海地区雷达和地面雨量联合定量估测降水系统、沿海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系统、海盐生产精细化气象服务系统,为临港产业集群发展、盐业生产、海水养殖、海上捕捞、施工作业、海上搜救等提供专业气象服务,全面提升海洋天气预警预报能力,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建设提供科学的气象保障。

建立海洋决策气象服务分发系统和基于手机平台的移动决策支持系统,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面向政府的决策气象服务平台,以满足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防灾减灾、开展海上搜救、处置海上突发事件等对决策气象服务工作的需求。依托目前海洋、海事等职能部门的海上信息传播渠道,建立完善海洋气象广播电台、电视系统、短信系统、WAP服务网站和电话咨询系统等方式,构建面向公众的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海洋气象信息特别是海洋气象预警信息第一时间在沿海地区、近海区域的无盲点。

(5)交通气象服务

根据全省统一规划,加强与交通、港运等部门的合作,联合推进高速公路、海洋运输交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实时监测重点路段的能见度、路面温度、道路结冰等实况,提高交通安全的气象保障能力。

(6)雷击灾害防御

拓展防雷工作领域,加强防雷社会管理,推进防雷科技服务和防雷工程的发展。在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和科技开发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农村防雷示范工程、雷击风险评估等方面的工作。

2.以提高预报预测精细化水平为核心,完善预报预测体系

坚持需求引领,进一步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延长预报时效,健全无缝隙、精细化预报预测体系。24、48小时晴雨、温度等要素预报准确率提高2%,暴雨预报准确率提高5%。完善以灾害性天气为主要内容的天气监测分析和预报预警业务,预报的时效性和准确率得到有效提升;气象要素预报、定量降水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的精细化和准确率进一步提高;预报员应用中尺度模式产品诊断分析能力和综合分析应用多种资料的能力明显提高。

(1)建立现代天气分析与预报业务流程

加强数值天气预报释用业务,开展基于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的乡镇以上和特殊服务地点的气象要素预报业务。开展实时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改进天气会商业务流程,完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系统。建立加强预报技术总结、产品检验业务,完善预报业务技术系统。开发天气过程、历史气象灾害以及探测资料数据库系统,提高历史资料的利用率。

(2)加强精细化、短时临近预报业务

加强中尺度天气分析业务和气象灾害监测以及联防,在天气雷达、卫星、自动气象站探测资料基础上,结合数值预报产品释用,引进、开发自动化、精细化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系统,开展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提高沿海以及高效经济区灾害性天气预警能力。

3.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完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

统筹考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现状和发展需求,统一规划、科学设计气象服务保障系统,完善综合气象观测网,加快推进自动观测和综合观测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信息网络和技术装备保障能力建设。

(1)完善地面气象观测系统

进一步提高部级气象观测站的自动化观测水平,取消人工观测项目。按照城区间距5-10Km、乡村间距10-20Km和在气象灾害多发区、气象服务重点区、天气预报关键区重点加密的原则,完善全市中小尺度天气观测站网,对于南部山区和北海新区进一步增加自动气象观测站密度,增加建设7个无人自动气象观测站,利用航道航标等建设1-2个海上气象自动气象站或在港附近海域建3米小型圆盘气象浮标站1个,港区建设一个包括能见度、实景监测、潮位、海温等项目的多要素海岛自动气象站和高频地波雷达1部;实现对沿海和近海海域海上大风、海雾、风暴潮以及南部山区重点地质灾害等区域气象灾害的有效监测。建设湿地生态气候观测站,开展作为气候变化敏感区的海陆过渡带内的生态、海洋通量以及辐射气象观测。优化已建移动气象观测系统配置,建立3G通信为主、卫星通信为辅的移动气象观测通信网络,提升应急通信能力。

(2)完善天气雷达探测系统

建设对流层风廓线雷达以及气象探测试验基地,弥补目前高空观测在时间、空间分辨率上的不足。进一步完善天气雷达网探测。完成新一代天气雷达的技术升级、新建,建设1-2部X波段双通道双线偏振全相参多普勒天气雷达系统,加强对黄河三角洲地区云雨粒子相态监测,进一步提高有效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的能力。

(3)建立综合探测网支撑保障系统

建设与综合气象观测系统、人影作业工具、大型探测设备相适应的装备日常维护巡检、快速维修机制。建立监测网技术保障体系,明确市、县技术保障任务,搞好各种装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建立一支结构合理、队伍精干的技术保障队伍,不断提高整个体系的业务服务水平。

结合全市通讯网络系统建设需要,重点保证系统网络运行安全。完善市县高清视频会商系统,实现省市与市县级系统互联共享。建设气象信息网络安全体系,完善全市网络管理系统。

4.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系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面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预报预测准确率为驱动,统筹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需求,为提高气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提供科技支撑。

完善全市科研管理制度,改善气象科技创新环境。针对我市业务服务发展需求的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在农业气象、海洋气象、人工影响天气和气象服务等重点领域开展应用研究。组建优势科技创新团队,打造特色优势科研领域,加强与省防雷中心、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合作,在雷击灾害防御、强对流天气预警、人工影响天气等领域有所突破。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积极申报省、部级以及市级科研项目和重点科研课题。#p#分页标题#e#

加强科研与实际业务的有机结合,健全科研项目转化、评价机制,在项目立项、科研开发以及成果应用等方面强化科研与业务的结合,促进科研成果的业务转化应用,为我市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5.以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完善气象人才体系

坚持立足需要、着眼发展、重在使用的原则,着力加强高素质学科带头人、业务科研骨干和领导管理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加强业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提升气象核心与关键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环境和氛围。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通过实施“人才强基工程”等措施,全面提升气象队伍的整体素质。

建立和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交流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和氛围。围绕现代气象业务发展的需要,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建设的需要为契机,以高素质学科带头人和业务科研骨干建设为重点,合理调整人才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人才布局,加快提升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层次,力争实现全市正研级专家、博士研究生数量的零突破,全市副研级高级工程师增倍,中高级技术职称人员占职工人员比例提高25%以上,大学以上学历人员比例提高10%以上。形成市局拥有2-3名、每个县局拥有1-2名相关专业的业务科技骨干,1-2个在科研和业务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稳定团队,造就一支在省内具有学术技术领先水平和一定影响力的专家队伍,努力打造海洋气象、人工影响天气、雷达气象等方面的优势领域。

6.以强基固本为目标,完善基层气象台站发展体系

基层气象台站是气象业务服务工作的基石,是气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其工作不仅直接影响天气气候预报预测质量和水平,影响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事关国家安全和国际声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一流台站”的建设标准,全面提升基层台站科技实力和服务能力,促进基层气象台站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

科学制定基层气象台站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快基层气象现代化建设,改善基层气象台站工作生活条件。实现业务用房较“十一五”期间增长30%左右,全面达到“一流台站”的建设标准。

加强基层气象台站领导班子建设,健全基层气象台站领导干部任期制,规范基层气象台站办事原则和议事规程,不断完善“三人决策”机制,提高基层领导干部依法管理、依法发展基层气象事业的水平。

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全市气象系统文明创建层次提升,创建部级文明单位一个,全市气象系统80%台站创建成省级文明单位。

五、重点工程

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并考虑与“十一五”已建项目和在建工程的紧密衔接,“十二五”时期重点实施以下三项工程。

(一)黄河三角洲气象保障中心工程

1.工程建设目标

在总结近年来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业务发展主要成就的基础上,分析目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所面临的挑战,结合“十二五”期间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旨在进一步提高黄河三角洲地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提供优质的气象服务。

2.工程建设主要内容

项目面向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需求,建设总高度100米左右的雷达塔楼以及1万平米左右的保障中心及附属设施,布设新一代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等先进探测设备,建立精细化的气象业务服务系统、跨区域的通讯网络系统,建设强对流天气探测实验基地,形成全国一流的黄河三角洲开发气象保障中心;建设以政府主导,集约多部门,采取多形式、多渠道的防灾减灾公共应急信息系统,真正实现应急信息的全社会覆盖,形成天气监测预警服务覆盖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19个县(市、区),以提高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3.投资规模

该项目总投资13060万元,不包含项目建设需要征地。

(二)气象为农服务工程

1.工程建设目标

围绕我市粮食增产计划气象调控技术工程的实施和设施农业、果品业生产的需求,通过完善专业化的农业气象观测网和建立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构建上下贯连、分工明确、功能齐全、运行有序的气象为农服务技术体系,提高服务产品的针对性、时效性、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提升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2.工程建设主要内容

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设施农业、特色果品蔬菜种植示范区小气候自动观测站以及农田生态气候观测站,为当地粮食生产提供全程的气象服务。建设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立健全气象预警信息系统以及农村气象信息服务站和气象信息员队伍,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及防雷安全工作,提高整个社会气象灾害防御能力。

3、投资规模

该工程总投资约1310万元。

(三)一流气象台站基础建设工程

1工程建设目标

“十二五”期间,按照《全国基层气象台站建设指导标准》的要求,基层气象台站领导班子整体素质得到显著提高,通过学历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改善基层台站人员的学历结构。台站基础设施、学习条件得到全面改善,学习型单位初步形成。基层党建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加强。基层气象台站职工工作生活条件达到当地中等以上水平。

2.工程建设主要内容

加快基层气象台站基础设施综合改善步伐,有序、有效地推进基层气象台站工作用房及路、水、电、暖等配套设施综合改善,改善基层气象台站工作生活条件。提高基层气象台站人才队伍整体素质,重点加强业务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提升气象核心与关键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建立和完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交流机制,加强高素质人才队伍和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充分利用各类培训资源,开展大规模培训,造就一支在省内具有学术技术领先水平和一定影响力的专家队伍,努力打造海洋气象、人工影响天气、雷达气象等方面的优势领域。加强基层气象台站领导班子建设,规范基层气象台站办事原则和议事规程,不断完善“三人决策”机制。加强基层气象台站党的建设和气象文化建设,全市气象系统文明创建层次提升,争创部级文明单位,全市气象系统80%台站创建成省级文明单位。#p#分页标题#e#

3.投资规模

该工程总投资1332万元

六、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加强气象工作的组织领导

继续加强和深化气象部门与地方政府双重领导、以气象部门领导为主的管理体制,强化战略规划和顶层设计,加强统筹规划和管理,建立气象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与其他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协调机制,将气象事业发展规划列为市政府“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努力争取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二)加强法制建设

进一步健全地方性气象法规体系,完成并出台《市气象灾害防御实施办法》、《市施放气球管理办法》、《市气象探测环境保护办法》等相关地方法规、政府规章,将气象灾害防御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与市规划局联合编制完成的《国家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通过市人大审批,正式颁布实施。根据实际情况,完成并通过审批其他县站的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

(三)加强行业管理

进一步健全气象行政执法体系,完善气象灾害防御行政执法管理和监督机制,开展有关气象防灾减灾执法检查,规范全社会的气象灾害防御活动,提高依法防灾减灾的水平。提高对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气象信息服务、施放气球活动、气候可行性论证、雷电灾害防护、气象科普宣传等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能力。加强法制机构和专职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强化执法监督,严格依法办事,提高依法行政水平,促进气象工作的协调发展。

(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按照行政运行程序和依法决策制度,建立并完善各类机关运行规章制度,开发、引进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办公平台,推动管理工作信息的公开化、透明化,加强和改进督查督办工作,继续实行政务公开制度、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评议考核制,全面提高全市行政工作运行效能。

(五)继续加大对气象事业的投入

坚持双重计划财务体制,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财政投入机制,把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等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进一步争取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继续争取各级地方政府的稳定支持。强化监督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积极推进地方与国家重大项目的配套建设,紧密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工作的需求,推进重点工程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