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建筑学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

本文以大连大学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为基础,对如何贯彻以深化设计为主导的建筑学构成课程设计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以期能对本校建筑学专业学习,乃至建筑学专业基础教育提供借鉴价值。

关键词:

建筑设计基础;构成设计;深化设计;教学改革

一、构成系列课程在国内建筑院校中的现状

大多数建筑院校的本科设计基础课程都将构成训练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构成系列课程通常由平面、立体、色彩构成这“三大构成”组成,构成设计已经成为建筑院校专业基础训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建筑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多个题目的组合。虽架构在课程大纲的框架下,但相互间缺乏必然有机的联系和互补递进关系。设计停留在浅层次,需要合理的设计题目来改善。而西方建筑教育思想提出,更应从低年级开始直接进入设计阶段,尝试以设计带动各类技能的训练,培养建筑思维,增加构成设计训练的建筑学价值。

二、构成课程设计主要问题及产生原因

(一)教学主体认识偏差

构成系列课程安排在一年级的两个学期中,大纲中视为一个独立的单元。这个时期的学生对专业认知分两类:一类是不能全局理解构成训练的作用;另一类是受到高年级影响,好高骛远,对构成课程不够重视。这些都对课程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二)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构成设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形”的自觉认知,并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的美学素养。从建筑学的角度来看,是通过训练形成对形体和空间关系的把握,并外延到建筑设计的形体造型和空间创造,无方向性的构成训练模糊了设计目标。另一方面,低年级公共课程较多,专业基础训练的时间被压缩,在短时间内学生是无法体会构成与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难以在学习中去运用构成知识进行建筑分析和创作。

(三)教学课程缺乏针对性与连贯性

以往构成课程的教学内容是普适性的。这种非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导致学生往往在完成此类作业后,仍然对构成的许多概念模糊,对建筑的形态、空间的意义无法明确认知。而且,构成课程设计缺乏连贯性。构成课程安排在教学内容上是独立的,相互间缺少逻辑关系。构成训练的割裂造成思维模式的各自独立,不能将各部分整体化。即使增加相联系的设计环节,也很难消减前期设计脱节的影响。设计题目间的不连贯,也使学生无法在纵向深入研究,无法体会建筑形体生成过程中其平面、立面与体量造型间逻辑性。

(四)设计成果缺少合理的评价体系

无论是平面构成的二维图纸,还是立体构成的三维模型,其实对于初学者而言,是无目的、无规律约束的创作和设计。对要求逻辑、尊重设计规范并有着工程特征的建筑学而言是无意义和价值的,并导致对形态构成过程理性理解的缺失。合理的评价体系对这些问题具有导向和约束作用,使得构成设计回归设计本源性目的。

三、以深化设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架构

我校建筑学专业该门课程进行调整并尝试教学改革,其目的是培养建筑设计思维为方向的设计思想,逐步取消单独的构成训练,逐渐形成较为成熟、系统的形态构成系列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体系构建为递进式的,前导设计要与后续设计具有连贯性,并成为基础和铺垫。前期课程要求不能完全独立,要考虑与后续设计的衔接和过渡。前期题目要有可延伸性,为后期题目的深入做准备。第二,后续设计任务要以前导设计为框架,是对前导设计的深入。例如,“空间构成”不仅考虑空间关系和形态,后续“微设计”要将抽象的空间形态转化成实体建筑,满足使用者要求。教学侧重抽象空间向具象空间的转换,解决空间尺度、比例等问题。第三,引入建筑设计思维的训练。针对之前问题,构建新的课程教学体系,以双向的设计讨论取代单向的设计评价,将平行、孤立的设计教学点串联成相互联系、交织的设计思维体系,强调阶梯型的递进关系,提高综合设计素养。课程架构出发点在于思维模式的培养。建筑设计每个阶段都有蕴含着多重选择关系、深入递进关系等。因此在学习阶段要以这样的思维模式、习惯来引导学生,逐步固化并形成一种专业行为模式。

四、课程体系解决的关键问题

解决构成课程体系的问题,应着重于整体课程架构的分析,并进行教学内容调整,保证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衔接。此外,优选设计题目,优化教学课件、选题倾向性也是重要方面。

(一)强调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在学科体系中的前导作用

构成系列课程是表现技能与建筑设计之间的过渡环节。教学安排应使作业成果以接近建筑设计的方式多维度表达出来,经过该课程后使其开始用理性的方法,从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和理解建筑形体与空间。

(二)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安排在较为紧凑的学习时间内,理解构成与建筑之间的紧密关系,体会建筑设计中构成知识的重要性,掌握与建筑相似的空间形体塑造能力,为进入建筑设计阶段打下基础。

(三)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更加明确

调整后的构成课程是针对建筑学的专业特点“度身定做”,与建筑形体的设计和表达是一致的。因而能体会到构成与建筑的紧密联系,强化利用构成知识进行空间形体塑造的能力。

(四)合理的评价体系

将多个独立的设计统合为一体,强调各个设计的内在连贯性和整体性。平面构成强调构成设计中的基本构成方式,以及形式美原则对于建筑设计意义,逐渐使学生对于美的认识由纯感性阶段逐步上升到理性阶段。立体构成强调对建筑实例的形体造型分析,以模型和图纸方式表达、表现。空间构成是对空间形态等建筑所固有的一些特性的把握。通过引入人体尺度的概念强化对各类空间等的认识和体验。微设计将抽象的空间模型转换为具象的实体建筑。典型的空间类型有:居住空间、展示空间、商业空间等。各部分构成训练相互联系、制约,巩固了构成各个阶段的美学基本原则,掌握空间限定手法,认识空间类型、关系,培养对空间的美学感受与把握能力。

五、结语

以深化设计为主导的构成课程体系的建立,成果的生成过程也非常值得重视。每个构成作业都要求进行图纸绘制和模型制作。培养对于空间形体内在逻辑性的理性认识,坚持理性思维进行构成设计,为复杂建筑造型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有针对性、专门化的形态构成系列训练,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构成知识,并合理运用到后续的建筑分析、设计的过程中。但合理设计作业内容,避免过多理性要求对感性思维的压制,导致趣味性降低。

作者:赵剑峰 单位: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施瑛,潘莹,王璐.建筑设计基础课程中形态构成系列的教学研究与实践[J].华中建筑,2009,(10).

[2]王璐,施瑛,刘虹.基于建筑学的平面构成教学探索[J].南方建筑,2011,(5).

[3]陈静勇.“建筑构成基础”引导设计启蒙的教学探讨[J].建筑学报,2000,(6).

[4]刘春香.建筑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辽宁工学院学报,200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