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随着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加剧,越来越多的高校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研究,“校企合作”作为一种办学模式,已成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着力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基本点,具体从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学四个方面来进行创新研究,以期培养出“高素质、实践操作能力强、就业层次高、就业面广”的旅游酒店管理类人才和教学能力强、德才兼备、理论与实践能力强的名师,从而加快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我国要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旅游接待国,必须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人才,但目前的情况难以满足旅游业日益发展的需求,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则须确立“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形成“工学结合”的理念;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建设校企合作的实习实训基地;而这四个层次恰好又是旅游与酒店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本文将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内涵

“校企合作”,即学校与企业建立的一种合作模式,学校通过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有针对性的为企业培养人才,校企合作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在国外,这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就是将工作和学习进行有效渗透、合理结合,即工作中进行学习,学习中完成工作。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广义上一般而言就是利用社会、学校两种教育环境和教学资源,在学生学习期间交替安排他们在学校的专业理论学习,以及校外顶岗工作;并且具体对学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狭义上讲是“校、企、师、生”四方紧密融合,全方位护航的长效人才培养模式。

二、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人才培养定位不清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设计中,一般都是去酒店的餐饮或客房部进行顶岗实习,而且一般是从事基层服务员的工作,这种实习有必要,但是绝对不是最好的设计方案,即使应用型本科学校的定位强调动手能力,那不足以体现与职高生的区别,所以还需要在人才培养定位与设计中,一方面突出管理能力,即在完成基层服务员工作之后,还可以尝试在领班,或其他管理部门进行实习;另外一方面学生回到学校后,要加强研究性学习的教育,即夯实学生的应用型培养基础,拔高其研究性学习的培养目标。

(二)校内实训与专业实习的脱节

目前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都有校内实训设施,(当然还有少数高校,是连校内实训场所都没有,那就更加需要进行实训设施的建设。)但是存在着实训场地过小,设施过于陈旧,跟不上时展与变化的需要,所以导致有些学生去酒店参加专业实习的时候,感觉很茫然或又要重新学习,大大降低了实习的效率。

(三)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实训能力薄弱

国外的很多开设酒店管理专业的高校,是聘请应用型讲师,这种教师的除了授课不错,另外就是有着丰富的酒店工作经验,因此他们的动手能力特别强,而国内的很多旅游与酒店高校由于科研和教学的压力,很多教师都轻视了继续教育,甚至错过了到企业继续深造的机会,即“双师型”教师非常缺乏。

三、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一)明确人才培养目标,调整人才培养方案。

调整具体的人才培养方案,应突出强调校企合作的组织和运行的长效机制,因此,学校可设置“校企结合”指导委员会,该委员会一般由专业教师、二级学院领导、企业合作代表、行业专业组成,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为二级学院提供市场需求预测和技术发展信息,委员会也可直接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并动态评估校企合作的进展。逐步推行“专业(理论学习)+合作企业(校外实习)”,“专业+院办企业(校内实习)+合作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新培养模式的学制仍然采用4年制,但学期分配采用“2+1+1”的培养模式,即学校理论学习两个学年,校内实习基地实操训练一个学年,校外定岗实践学习一年的方式进行,时间上可以采取“秋进春回”的方式实施,即采取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学制培养方案,让学生带着问题工作,工作中进一步学习

(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环节。

构建以“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新的培养方案将专业划分旅行社管理、酒店管理、景区管理方向,根据不同方向设置并调整课程体系,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同开发教材,构建“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突出强调基本能力、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就业能力。教学过程中实施建构主义、任务驱动、项目驱动、翻转课堂等多种课堂教学方式重组教学内容,突出实践教学部分,加大课堂练习中的学生实操过程训练。重视并重新设计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专业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四个层次的总体实践教学过程。实训具体过程中,采取自建、共建、捐建等多种方式,在企业及行业专家的指导下,建成一批融培训、教学、生产和应用技术与研发等功能于一体,具备“开放性、完整性、独特性、”特征的校内实训场所;按照“以专业带产业、以产业促专业”的思路,创新“校企一体”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建设“产学一体”的、满足学生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和生产实习结合的相关产业;紧紧依托合作办学的企业,完善校企共建共管的长效运行机制,以及校企一体的实践教学管理体制,积极建设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确保绝大部分学生有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时间。在具体实训的实施过程中:一般将“基础实训”、“专项技能实训”两个教学环节在校内实训基地中完成,比如前台服务、餐厅和酒水服务、旅行社计调等专项技能训练。而“专业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主要在校外实训基地完成,该实习部分严格按照企业员工的考核要求进行考核和评价。校内训练侧重以“练”为主,校外实习训练侧重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主

(三)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加强与企业的沟通

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团队。校企合作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要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各学院的教学系主任或专业带头人、专业负责人要主动加入相关行业协会,参与行业标准的制订,努力成为本行业领域内的专家。同时要鼓励教师主动下企业锻炼,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应组建“校企互动、动态组合”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来校兼职给学生上课。酒店行业中的设施与知识更新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是比较频繁的,因此高校可以不定期的聘请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来学校,对专业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即把最新的知识与要求及早地传递给专业教师,把企业的资源可以做到最大和最优地来为教学服务。

四、结语

要完善工学结合的教学管理运行制度,就必须建立适合工学结合需要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制度,而监控人才培养模式的过程,就必须实行以提前预防与现场监控相结合,完善学院督导、系督导、学生信息员和督教、督管、督学的“3+3”教学督导体系;且同时邀请行业或企业代表,成立院联合督导小组,特别在高校的实践教学科室设置巡回督查,检查指导教师的工作日记和顶岗学生的到岗率,建立社会综合评价系统,及时吸纳学生及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政府部门及新闻媒体等的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与管理。另外,还可以运用统计学、经济学、运筹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统计、比较分析实施前与实施后学校、企业、学生、教师所产生的动态变化,客观评价模式实施的效果。并总结经验,推广到其他高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

作者:苏洁 单位:湖南涉外经济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