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设计管理范例

酒店设计管理

酒店设计管理范文1

酒店管理系统主要应用在客房部,系统可以实现的功能主要有前台管理,客房管理,员工管理,财务管理,后台管理。前台管理:当有宾客入住酒店的时候,前台接待人员进入前台管理模块,登记录入宾客的相关入住信息并且结账开单。客房工作人员进入客房管理模块对客房的相关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管理人员进入员工管理模块对员工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会计人员进入财务管理模块,对酒店一个月内的收入和支出进行查询和修改。计算机人员进入后台管理模块对整个系统进行设备维护和修改。

2、流程设计

作为一个酒店管理系统,其服务的对象是酒店和宾客。因此,一个好的酒店管理系统,应该令双方在使用时都感到快捷方便。系统根据宾客输入的姓名、密码等基本信息,会自动生成酒店的相关信息以供用户查询。工作人员可以登录系统对酒店的基本信息进行定期的更新。系统的主要业务流程如下:首先,根据使用者的身份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来登录系统。然后,酒店前台工作人员对宾客的入住信息进行登记和录入。接下来,客房部工作人员对入住宾客的信息进行核对,为宾客提供客房服务。最后,当宾客退房的时候,进入系统进行结账开单。

3、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已成为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酒店管理系统的核心实际上就是如何使用和操作数据库,所以,数据库的设计非常重要。美国Microsoft公司开发的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是通过中央处理来集中处理数据资源的,处理过程主要是在客户机和服务器上。这种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简单,不需要专业人员来操作,能有效节省资金投入,从而更好地投入到酒店的建设中。SQLServer数据库能够实现数据共享,设备不需要具备强大的数据存储和处理功能,为酒店减少了硬件的开销,节约了酒店的管理成本。酒店管理系统主要涉及到客户信息登记表和房间信息表。

4、结束语

酒店设计管理范文2

1.1虚拟酒店管理系统的可行性

以赢科酒店为例,对虚拟酒店的管理系统从经济、技术、法律及操作等方面分析了可行性。该酒店的管理系统无需VPN等附加的设备,给酒店节省了很大一笔硬件方面的开支;采用中央数据库连接的方法,即使网络或者服务器存在故障,各分店也可正常应用,即使单店服务器或者中央服务器出现故障,也不影响操作;而且系统采取双向通讯的方式,可实时地完成酒店数据同步,并能根据客户情况来定义时间进行数据采集;该系统是在有关法律法规下完成的,并不存在法律问题,该系统在法律上完全是可行的。

1.2虚拟酒店管理的系统设计

以赢科酒店为例,酒店管理系统硬件内存至少在512M以上,操作系统以版本Windows98/2000/XP/2003/VISTA等系统为主,技术架构方面:内部关键业务以C/S体系为主,安全稳定,速度也快。管理工具、数据库远程查询及网络营销等以B/S体系为主。数据库支持Oracle、Informix、SQLServer、Mysql及Sybase等工具,并以PowerBuilder、Deliph及ASP.Net等开发工具为主。酒店管理的用户界面为标准的Windows界面。在开发工具中,ASP.Net技术是ASP下的一个版本,ASP.Net技术与ASP存在很多不同,ASP.Net是在模块及组件来开发的,其可定制性及可扩展性更好,灵活性更高,缩短了开发人员在web程序中的开发周期,并使浏览器更为稳定安全。SQLServer技术是Microsoft公司旗下的大型数据库系统,建立在强大成熟的关系型前提下,可更好支持网络模式,满足酒店对网络数据库方面的要求。

1.3基于查询的虚拟酒店管理系统设计

虚拟酒店管理系统主要包含宾客管理、系统管理、客房管理及酒店管理等功能模块。宾客管理系统模块是关于宾客的管理,宾客问询、预定、入住、宾客档案查询及信息查询等方面的事项。系统管理是对管理系统操作权限、代码定义、数据库备份、维护及操作记录查询等方面的管理,而酒店管理模块可对宾客的应收账、报表系统及经营分析图等进行查询,系统管理下面是宾客管理、客房管理及酒店管理等内容。通过酒店、客房及宾客等数据的收集,对这些数据进行管理分析,以提取有用信息,为酒店及宾客提供信息咨询,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做好风险预警工作,使酒店工作更有针对性,提升酒店品牌的忠诚度,并更好地挖掘潜在的客户。

2结语

酒店设计管理范文3

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能量的主要来源,安全、有效的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本文对电动汽车电池管理设计方案进行研究,主要讨论了系统的主要功能、存在的问题以及电动汽车SOC预测方法。

关键词: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如何减少在交通领域的能源消耗及污染排放,成为促使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原因。电动汽车电池管理是基于微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对电池组运行状态的动态监控、精确测量、安全保护并使电池工作在最佳状态。一套完整的电池管理系统能够实现电池的状态监测、信息交互、安全保护,确保电动车运行过程中能量利用的安全、合理与高效。

1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主要功能

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作为电池的安全管家,肩负着监测电池状态、维护电池安全、发挥电池效率的重要作用[1]。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包含以下功能:电池信息采集:由采集板上传感器采集电池组工作电压、充放电电流、环境温度等信息,借助总线传递给主控芯片。剩余电量估算:通过采集到的电池信息,由主控芯片依据某类算法完成对动力电池组剩余电量(SOC)的估算,为驾驶者提供续驶里程参考。电气控制管理:电动汽车在充放电过程中,动力电池有可能会发生过充、过放、电池间电量不均衡等问题,大大影响到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当上述情况发生时,电池管理的系统应能迅速做出反应,有效执行预定措施,如切断充放电回路等,从而保证电池组的正常使用、安全使用。电池安全保护:安全管理主要负责监控电池在工作过程中是否出现工作异常,一旦发现,系统应能及时做出处理,保证电池组的正常运行,防止爆炸等危险事故的发生。数据通信显示:收集到的电池信息首先被送往主控芯片进行电量估算与均衡控制等处理,再将处理结果通过CAN总线发送给其他设备使用,同时通过串口通信将信息显示在上位机。

2当前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技术难点

就当前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来说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采集数据精度低。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采集来的电压、电流如果存在较大误差或大范围波动将会直接诱导过充与过放现象的发生,从而威胁电池安全。SOC估算精度不高。电池的剩余电量决定了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虽然目前有多种估测SOC的方法,但在精确度和适用性上没有一种能够满足不同行驶条件下的精度要求[2]。均衡控制技术不成熟。由于受到单体电池能量的限制,电动汽车一般采用几十节至上百节电池组合成电池包,这些电池间的性能差异容易导致电池性能不能充分发挥,制约了能量的使用效率[3]。然而,现在的均衡控制方式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受到元器件的限制,尚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抗干扰能力不强。电动汽车行驶环境复杂多变,除了本身存在的电磁干扰外,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如高温、潮湿的环境下,系统各项功能会大大受到影响,存在数据监测、通讯、控制失效的危险。

3常用的SOC预测方法

传统的SOC预测方法有按时计量法、开路电压法、负载电压法、卡尔曼滤波法等。智能方法有神经网络预测法。安时计量法是已知某一时刻电池的电量,并对电池充放电电荷进行一段时间内的累计,从而得到下一时刻电池荷电状态的一种方法。电荷的累计则是通过计算该时间段内对电流的积分得到的。开路电压法是通过测量电池的直流端电压来估计剩余电量。当电池在长时间静置的条件下,其电动势EMF与电池SOC有固定的对应关系,即电池在工作电流为零的情况下,开路电压等效为电池电动势,故此时可以通过测量电池的开路电压,利用SOC-EMF曲线来间接估算电池的SOC值。负载电压法是基于开路电压法所做的改良,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开路电压法不能实时估测SOC的问题。卡尔曼滤波法是一种基于模型的最优控制算法,其将电池作为非线性动态系统,把SOC作为其中一个状态,建立电池数学模型,给出电池状态方程和观测方程,对状态做出最小方差意义上的估计。神经网络是一个高度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具有信息分布式存储、自适应和自学习能力、非线性映射功能、泛化功能等特点[4],针对非线性问题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可靠性。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问题,而神经网络不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只要通过分析输入输出数据,就能通过自我训练获得输入与输出间的关系。输入为电池电压、充放电电流、电池温度、老化程度等变量,输出为电池的SOC。

4结束语

本文对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讨论了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及主要技术难点,并对常用的SOC预测方法进行分析。本文研究的内容对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设计实践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严其艳 杨立波 谭汉洪 单位:广东科技学院机电工程系

参考文献:

[1]孙豪赛.纯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设计[D].天津:天津大学,2015.

[2]黄文华,韩晓东,陈全世,等.电动汽车SOC估计算法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研究[J].汽车工程,2007,29(3):198-202.

酒店设计管理范文4

以某水电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机电设备的采购特点,总结出在EPC项目中如何有效地控制水电站机电设备的采购成本。要想设备的采购产出与投人之比达到理想值,首先在招标设计阶段,总承包商需施行限额设计和优化设计措施,并要在保障项目安全必须达到总承包合同要求的基础上,采用招投标的方式,来从供货商中选出最优一方。本文首先介绍了EPC模式下的项目概况,以及项目设计、设备采购和施工三者的关系,并利用技术和经济相结合、优化设计、限额设计的原理,完成对成本控制的评估,提出了采购成本的控制策略。

关键词:

EPC;机电设备采购;成本控制策略;水电站

1引言

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新的态势,在这种情势下建筑业的承包方式也从原来的零散性向集成化、集约化的趋势转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在进行工程建设的招标或项目的实施时,更多的业主会选择EPC(Engineering,Procure-mentandConstruction)总承包的方式。而且在水电大规模开发的基础上,在中小型水电工程中大都采用了EPC模式,此外该模式已经应用到一些大型或者巨型水电工程里的一些单个工程中[1]。由于哪个工程总承包商都没有办法回避采购环节,因此该环节属于EPC总承包项目里面相对比较核心的一个程序。总承包商能否赢利,与机电设备的投资有很大程度的关系,同时能够影响到总的承包项目是否成功。经过分析国内外大量的水电站EPC项目的合同价款发现,在EPC合同总价款中,对永久机电设备的投资所占的比重达到了约百分之十五。所以,要保障项目按照既定的目标顺利地施行,必须认识到设备采购管理工作的重要程度,严格控制设备采购中的各项成本[1-2]。本文所研究的机电设备采购成本控制策略,以某水电站作为研究对象,该水电站采用EPC的模式进行总承包。

2EPC项目的机电设备采购

2.1EPC模式下设计采购与施工的关系

作为一个系统性的项目,EPC工程总承包包括了设计、采购和施工三个环节,其中设计是EPC项目的开始,属于项目的源头环节,同时也是项目的灵魂,它贯穿了整个工程建设的全部过程;采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属于串联起设计和施工的中间环节;EPC项目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施工,直到项目完成结束。三者的关系如下:设计成果是下一步完成采购和施工环节的基础,而采购和施工环节会最终体现设计方案的实际效果,因此采购及施工的质量关系到最初设计的蓝图能否达到预想的目标。因此可以说,EPC工程总承包项目需要设计、采购、施工之间进行相互协作、交叉配合,这样在缩短建设工期的基础上,既能有力的降低工程造价,又可以保障工程的质量。

2.2机电设备采购特点

水电站能否稳定并高效地运行,其首要条件是机电设备足够安全、可靠。但由于机电设备有以下几个特点:(1)设备复杂多样;(2)设备具有专门的质量标准;(3)设备的成本较高,要及时供货;(4)设备的生产制造、安装等具有周期性的特点;(5)设备的专业性较强,比较特殊。而且与一般的土建工程相比,在施工之前机电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成果已经相对成熟,而且施工条件、地质环境这些外部因素的改变几乎影响不到机电工程,因此没有大幅调整或变更82原有设计方案的必要性。因此施工环节的机电工程的工作内容较为简单,就是按照设计好的模式和工艺,有序地将不同性能、型号、或者材质的设备,各个管路的线路进行组合[3-5]。本文分析了多处水电站EPC模式的实施情况,结果表明,最后安装的设备数量,与招标设计时期设计方所提供的设备数量(即工程量)相差无几,而且当设备的数量变化时,机电设备的采购合同的结算价格不会受到影响。所以水电站EPC机电工程在实施建设阶段的机电设备成本的关系是这样的:在机电设备投资中,设计环节影响设备投资的比例占到约95%,而剩余的施工环节只有5%影响到设备的投资问题,因此在招标设计环节就应该确定并控制设备的数量(即工程量)。除此之外,设计单位在EPC中起到了核心的角色作用,要提高竞争实力、降低工程的造价必须先做好合理的设计(见图1)。

3控制采购成本的最优策略

为了在设备运行安全可靠的基础上,让总承包商达到盈利的最佳结局,采购水电站机电设备之前,首先要保证项目的安全必须达到总承包合同的要求,之后的招标设计阶段,设计院引入了招投标的机制,并采用限额设计和优化设计相结合的模式。

3.1价值工程法导向下的优化设计

3.1.1相关概念

在价值工程学中,价值的涵义即对象已经拥有的功能和为拥有这个功能所花费成本的比值。价值工程法(简称VE,全称为ValueEngineering),即价值分析法(简称VA,全称为ValueAnalysis),进行技术经济评价时,该方法将经济和技术、成本和功效相结合进行评估。价值工程可以利用以下计算公式得到:V=F/C。公式中,V代表价值系数,F代表功能系数,C代表成本系数。价值提升方案见表1.

3.1.2优化设计的案例

选择水轮发电机组的类型时,要先评价水轮机能量特性的先进程度、经济程度这两个综合性指标,其中K代表比速系数,ns代表水轮机的比转速[6]。在设计、制造水轮机的技术水平进步的同时,水轮机的比速系数以及比转速也伴随着提升。为了在增加水电站的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投资成本,如果有可能,一般情况下都更愿意选择较高的比速系数K和比转速ns。当然在增加比转速ns时,泥沙的磨损以及运行的稳定性这些原因也会影响到水轮机强度空化性能。调研发现[7],和该水电站同水头段的一些国内水电站,其中已经投入运行的混流式水轮机中,它们比速系数K的平均数约1835.21,比转速ns的平均数约182m•kW。在可行性研究设计阶段,由于水电站上游的水库没有调节功能,导致年平均和汛期平均过机的泥沙比重较大(见表2),因此在选择该水电站水轮机的比速系数时,在将较高的经济效益考虑之内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比速系数对经济性、稳定性、能量特性的影响,以及更重要的是对抗磨蚀性能的干扰。在水轮机的水力设计阶段,水轮机转轮要选择比速系数相对参数比较低的,以降低泥沙对转轮的磨损程度。所以,初始时应当将水轮机的额定转速固定在250r/min,并选择比速系数介于1600至1700之间的水轮机转轮。在招投标设计阶段,按照已经了解的流域开发时序等数据资料,设计院判定出该流域的龙头水库与该水电站的建成运行时间相一致。在龙头水库建成运行以后,能够拦截囤积河流里面的泥沙,这意味着下游电站的过机泥沙比重将会下降。在分析研究详细资料的基础上,水文、泥沙等相关专业的技术人员研究出了在龙头水库建成运行以后,该水电站的泥沙特征。从表2得到:与龙头水库建成运行之前相比,之后的青龙水电站年平均及汛期平均过机泥沙所占的比重下降程度较高,据统计总共降低了约30%。在水轮机过机的泥沙比重下降之后,制约水轮机类型选择的主要原因已经不是泥沙磨损所造成的。在此基础上,并借鉴已经成功运行的相关经验,成都院在选择青龙水电站水轮机的类型时优化了相关设计:将水轮机的额定转速从250r/min这一档调整增加到下一档的272.7r/min。增加之后,水轮机的比速系数也变为1808,这个比速系数没有超出比速系数的正常范围,这也表明增加的参数比较合理。增加水轮机的额定转速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投资全厂水轮发电机组资金能够减少465万元。编制水轮发电机组的招投标信息时,按照优化设计的成果,将机组的额定转速增加一档到272.7r/min,水电站对水轮机额定出力的大修间隔时间、稳定运行时间这些基础性能都没有发生变化。在优化设计的同时降低了设备的采购成本,因此这项优化设计是价值工程中在功能(F)不改变、价值(V)有所提高、成本(C)有所下降的成功范本。

3.2鼓励采用招投标的模式

在采购EPC项目控制机电设备时,应该采用招投标的模式,这是采购设备的关键,以保证供货商必须能够提供性价比高的物品,即供货商应当足够优秀。进行详细的实施时,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首先应该分析投标报价是否合理,以防工程结算时,实际的费用与预估的相比有所增加。建设工程的招投标管理部门应当在开标之后、定标之前对报价进行监督,避免出现报价不合理以及错报漏报的现象,以保证合同价合理有效。第二,招投标必须公开公正,参加的企业范围应该足够大,信誉好、综合实力强的企业可选择性够大。第三,开展设备供货合同谈判时应当提高重视程度,供货商进行投标报价时需及时地答疑并作出承诺,此外还要和供货商签署合同,保障工程结算和合同履行的顺利进行,排除产生莫名费用的可能。第四,评标最好采用综合评比的方式。即评标的时候,在将投标报价本身的大小考虑在内的同时,也要将技术原因考虑在内,这些技术评审的内容主要有:拟提供设备的结构和采用的原料;拟提供设备的完整性性能技术参数和保证值;拟提供设备的制造手段和设计生产能力;拟提供设备的运行维护时是否足够方便、可靠;此外,还需要投标人作出保证承诺其质量和售后服务。

3.3评估成本的控制

总承包商的利润计算方法为:总承包合同里采购永久机电设备的费用是1.46827亿元(不含设备安装费用);进行项目决算时采购机电设备的实际花费为8904.94万元,在两者差值的基础上再扣除相应的税金采管费等所得到的即是总承包商的利润。由于本案例所得的利润比较丰厚,事实表明,招标设计阶段EPC项目的安全性在达到总承包合同要求的基础上,假如一方面践行优化设计并引入限额设计,另一方面采用招投标的模式优选供货商,那么采购设备时,设备的质量安全可靠与总承包商利益之间是可以实现双赢的。

4结论

(1)设计是工程建设的关键阶段,设计对于控制设备的采购成本作用显著,因此应该体现到EPC项目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去。(2)在划分水电站的设计阶段时,本研究认为招标设计阶段在对控制水电站设备的采购成本尤为重要。(3)实践表明,保证采购的机电设备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和总承包商取得一定比例的经济效益,二者是可以共同实现的。这就需要总承包商采用招投标的模式,在该阶段优化并限额设备的采购方案,评估标书之后来选择最佳供货商,保证设备采购的经济效益:(4)实践表明,EPC模式下的机电设备采购利润可观并能有效避免风险,鼓励招投标时,水电行业的相关设计院或工程公司能够积极参与。

参考文献:

[1]向东.EPC合同条件对引水式水电工程的适应性研究[J].四川水力发电,2010(10):86-88.

[2]王卉.EPC总承包项目的设计要素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5.

[3]刘刚,潘巧玲.厄瓜多尔当地采购永久机电设备的考察[J].云南水利发电,2014,30(5):130-133.

[4]赵冲,王晓明,赵勇飞.国际EPC项目永久机电设备的管理分析[J].云南水利发电,2015,31(6):32-43.

[5]吴一昊,杨晓东.国际EPC水电站机电设备采购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水电与新能源,2015,138:60-63.

[6]蒋登云,孙文彬.金沙江溪洛渡水电站水轮机主要参数选择分析[J].四川水力发电,2005(8):52-58.

酒店设计管理范文5

【关键词】机电综合管理系统;混合余度设计技术;背板总线

0前言

机电管理系统概念随着航空电子技术发展而提出,通过统一管理庞杂的机电系统,即可实现重量减轻和维护费用降低,高可靠性的信息传输也可随之实现。本文研究的混合余度设计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机电管理系统的容错性和冗余度,机电管理系统可靠性可在该设计技术支持下大幅提升。

1机电综合管理系统及混合余度设计技术

1.1机电综合管理系统。机电综合管理系统由两台机电管理计算机组成,二者承担不同功能,包括中央数据处理模块、总线通信模块、总线监控模块、输入/输出接口模块、电磁防护模块、电源模块、高速串行总线背板。中央数据处理模块由背板总线子卡、I/O处理基板、高性能处理器子卡、AFDX子卡组成,高性能处理器子卡负责应用软件和操作系统的运行,FPGA软件由GIO基板负责运行,具备背板总线管理、双口访问、离散量输出、离散量输入采集、模拟量等功能;IOM1(输入/输出接口模块)由GIO基板、CAN子卡、背板总线子卡组成,IOM2由GIO基板、289A子卡、背板总线子卡组成。基于PCI2总线,GIO基板可实现对上层子卡的访问,FPGA软件能够运行于GIO基板,具备289A管理、离散量输出等功能;总线通信模块由背板总线子卡、AFDX总线交换子卡通信基板模块组成,基于PCI2总线,CIO基板可实现对背板总线子卡、单余度CAN总线的访问,FPGA软件通过CIO基板运行,命令表通信软件固化于背板总线卡上;电源模块由DC/DC变换电路、电源尖峰、过压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浪涌处理电路等组成;电磁防护模块由雷电防护电路、高强度辐射场防护电路组成;总线监控模块由289A子卡、大容量电子盘子卡、高性能处理器子卡、CAN总线子卡、CIO基板组成;高速串行总线背板用于互联背板总线、离散量、模拟量等各种信号[1]。

1.2混合余度设计技术。传统机电综合管理系统的双通道模式设置位于不同通道的两台计算机,如任意电源或计算机出现故障,对应的通道均会立即失效,余度降级的计算机系统将带来严重负面影响。为满足飞机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提升需要,机电综合管理系统需要应用混合余度设计技术,即通过应用高安全、高可靠的容错串行背板总线,连接所有的I/O、电源、处理机等设备,自己的处理信息可通过这类设备发送,其他设备处理信息的接收也可同时实现,完成基于背板总线的所有设备信息共享。机电综合管理系统的余度控制和余度采集功能可在混合余度设计技术支持下大幅提升,可有效降低设备故障带来的影响,因此该技术的应用可得到可靠性更高的机电综合管理系统。总的来说,在应用混合余度设计技术的机电系统综合管理系统中,存在互为余度配置的2块中央数据处理模块、2块输入/输出接口模块、2块电源模块,在出现存在故障的中央数据处理模块后,其余模块发送的数据可由另一块中央数据处理模块接收。在一块输入/输出接口模块出现故障后,另一块模块也可负责数据传输。在混合余度设计技术支持下,机电综合管理系统的构型优化、总线效率提升、实时性强化、资源合理配置、备份冗余通道提供均可顺利实现,也能更好满足系统的冗余和实时性要求[2]。

2机电综合管理系统混合余度设计及可靠性分析

2.1具体设计。作为高确定性、高可靠性容错串行总线,高速串行背板总线支持四余度容错,采用表驱动比例访问,总线传输的数据选择以“数据有效性表”为依据,暂时差错的一条总线纠正可应用一个非故障信号对的组合实现,如存在无法纠正的2个同时发生差错,即可标记接收数据为错误。背板总线直接关系着双余度机电综合管理系统的容错机制、工作模式、具体构型、同步及交叉数据传输,具体如图1所示。结合图1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机电综合管理系统混合余度设计需利用具备双向特性的高速串行背板总线数据收发综合论述器,以此完成基于双向检测的检测机制设计,对于向总线上发送数据的某个模块,对应的接收模块的故障检测和数据接收会基于接收逻辑完成,这批数据会同时由自身的接收逻辑开展相同操作。通信过程中无论数据的畸变发生在哪一环节,双向检测设计均可保证数据能够被检测出来。为更好保证传输数据正确性,接收数据交叉检测机制设置于高速串行背板总线中,数据比较可在4条总线上(总线协议芯片接收逻辑)完成。每个数据的有效性由接收逻辑确定,总线数据比较、确认由接收逻辑内部设置的数据故障判别逻辑完成,总线出错模式可最终通过检测得出,具体的数据故障判别逻辑可概括为三部分:①存在数据异常的1条总线,能够自动校正的总线协议不会影响总线传输;②存在来源不同数据异常的2条总线,错误可校正,能够自动校正的总线协议不会影响总线传输;③存在来源相同数据异常的2条总线,或存在数据异常总线数量在3条及以上,错误不可校正,总线传输会因系统无法修正而中断[3]。基于上述检测机制,对于出现不可校正错误的总线上数据,且存在超出设定时间的连续出错,错误即可由故障模块检测确定。具体的差错检测由4个“信号对”负责,相较于传统双余度,这种设计的容错特性更好,同时相较于传统4余度存在更小的复杂性。图2为总线状态异常表真值表。结合图2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接收环节还是发送环节出现故障,一旦故障被总线协议芯片检测到,收发器发送端便会由发送使能为“无效”方式的置总线收发器关闭,总线上故障模块无法进行数据发送,该模块进入失步状态,并同时存在视为无效的此次收发数据,故障信息向自身CPU上报,系统故障模块的自行隔离与检测自然能够顺利实现。为进一步验证机电综合管理系统混合余度设计可靠性,下文将对传统设计和新型技术设计开展针对性对比。

2.2可靠性分析。围绕机电综合管理系统混合余度设计开展可靠性分析能够发现,双余度CPU的“工作+热备份”功能能够基于高速串行背板总线实现,在混合余度设计技术支持下,以此打造的机电系统架构的可靠性较高。围绕传统余度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可靠性量化指标采用平均无故障时间,串—并联模型余度系统的可靠度可表示为:R1=1-(1-R3)2(1)基于经验数据可以确定,模块1、模块2、模块3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分别为10000h、8000h、9000h,分别表示为λ1、λ2、λ3,因此可得到式(2):MTTFs1=+∞0乙1-1-e-λ1+λ2+λ3乙乙t乙乙2乙乙dt(2)基于式(2),即可求得平均无故障时间,确定传统余度模型的可靠性,最终可得到结果为:MTTFs1=4462.81(3)进一步围绕混合余度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考虑到本文采用的混合余度设计技术打造了属于并—串联结构的混合余度系统,因此可确定其可靠度能够表示为:R2-R1=6R5-12R4+6R3=6R3(R-1)2≥0(4)结合式(4)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相比采用串—并联模型的传统余度系统,采用并—串联结构的混合余度系统可靠度更高,这一推论在可靠度不一的各个模块情况下仍然成立。进一步计算平均无故障时间,可得到:MTTFs2=+∞0乙3i=1仪1-1-e-λit仪乙2乙乙dt(5)基于式(5)进行计算可得到:MTTFs2=7018.52(6)结合计算结果能够确定,基于混合余度设计,采用并—串联结构的混合余度系统能够大幅提升可靠性。

3结论

综上所述,混合余度设计技术能够较好用于机电综合管理系统。在此基础上,本文涉及的混合余度设计技术、具体设计、可靠性分析等内容,则直观展示了混合余度设计技术的应用路径,该技术能够大幅提升机电系统的任务可靠性和容错能力,飞机的开发和维护成本也能够在技术支持下大幅降低。

参考文献

[1]范凯.多电飞机混合作动系统工作模式优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20):44-45.

[2]朱一飞.基于SRTM的一发失效应急程序航迹规划研究[D].德阳: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2020.

酒店设计管理范文6

机电设备的技术管理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管理质量如何直接关系着工程项目整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就我国目前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的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地方,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提高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并在此基础上从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法,以此来从根本上确保机电设备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

关键词:

机电设备;施工;技术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于工程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力安全稳定运行,成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措施。安全稳定的电力输送,是人们生活和企业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建筑机电设备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虽然电力体制不断进行改革,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及质量控制依然是建筑工程建设中需要不断解决的问题。

1建筑机电设备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1机电设备施工设计缺乏合理性

施工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机电设备施工的整体质量。施工设计图纸不仅是开展各项施工作业的重要依据,而且也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有了科学、规范的设计图纸,机电设备施工工作就成功了一半。然而就目前机电设备施工设计来看,却十分欠缺科学性和合理性,施工设计图纸往往存在一些潜在的质量问题,加上施工人员缺少对图纸的深入研究,从而使得这些问题被忽略,给机电设备施工质量的提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1.2室内线路敷设存在问题

(1)原材料的选择与建设需求不符,比如说钢管的管壁厚度较大或较小,表面处理不当,管径设计不合理以及接地不牢或未接地等。(2)在混凝土中设置的配线管缺乏有效管理,致使交叉现象十分严重。(3)在对金属管进行焊接的时候,对连接处的处理不到位,导致焊接质量不合格。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线路敷设质量,需要设计人员给予高度重视。

1.3防雷接地问题

防雷接地也是当前建筑机电设备施工中的一个主要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引下线和避雷带的搭接处,常见问题有焊缝不饱满、焊接不牢固、焊渣处理不及时等。此外,防雷接地整体设计不科学,将主钢筋当做防雷引线、利用螺纹钢代替圆钢用于搭接钢筋等问题普遍存在。

2机电设备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措施

机电设备的施工只是工作的一个部分,其最终目标是从根本上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保证电力输送的正常运行。任何设备在安装时,都要严格按照安装说明和相应的规章条款进行安装,机电设备更是如此。对于安装过程的质量把控要求极高,安装人员必须具有高水平的电气安装技能,在安装过程中按照说明书中的详细条款进行安装,这样才能保证机电设备施工的质量。就目前建筑机电设备技术管理的内容来看,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首先是主动控制,也就是说在安装前,要仔细阅读安装说明书,对安装方案进行审查,方案通过,才可进行安装;其次,被动安装,就是在安装过程中,对安装技术人员进行监督,发现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时指出并改正,保证机电设备的正常安装。下面详细阐述建筑机电安装及技术管理措施。

2.1图纸审核

对于任何设备的安装,都要先从审核图纸开始,只有对图纸进行仔细核查,才能进行接下来的机电设备安装工作。在审核图纸时首先要对图纸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值得注意的是,图纸原理正确并不意味着控制过程的完备,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分析图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直到设计图纸没有任何问题为止。其次,设计人员要在确保电力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设备安装的美观性,提高装饰效果,努力提高机电安装的整体水平。

2.2配线及复查

在完成机电设备室内线路的铺设工作之后,需要对机电设备进行配线及复查工作。配线并不是仅仅对芯线上端子排,还包括对电缆头和屏蔽底线进行编写号头以及对线工作。在配线过程中,一定要保证电缆芯线的预留长度以及各种接地线头满足安装过程的技术要求,在配线时,容易出现虚地、短路等问题,因此为了保证接线的正确性和可靠性,需要对配线进行及时全面的检查,发现问题应当及时解决。

2.3对机电设备施工过程质量关进行严格控制

在建筑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其所涉及的所有设备、材料都有明确的规格和型号要求,一旦无法满足要求,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安装质量。因此,做好对过程质量关的有效控制至关重要。任何参与机电设备安装的人员都要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每一个安装环节都要认真对待,避免留下隐患。其次,监督部门要有效行使自身的权利,做好安装工程的监督工作,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与相关部门联系,第一时间将问题解决,避免影响到机电设备安装质量。

2.4防雷接地的改进方法

在对建筑避雷装置进行安装的时候,首先应该确保安装设备的整体质量,避免以次充好现象的发生,把好质量关是提高防雷接地效果的重要依据。其次,在具体安装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规范的具体内容实施安装作业,尤其要注意避雷角焊缝的处理,必须做到平整、无杂质,同时要在此基础上设置补偿器等装置,确保防雷接地系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最后,用于搭接钢筋的设备必须采用圆钢,杜绝使用其他设备替换。只有做好上述工作,才能够提高建筑防雷接地的整体安装质量,进而提高建筑工程机电设备安装的整体效果。

3结语

从本文分析中可以看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机电设备的安装及质量控制工作,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必须提高机电设备的安装及质量控制工作,提高相关人员的工作技能,严格按照安装标准执行,做到文明施工,保证建筑工程电力传输的安全运行。

作者:张廷 单位:陕西煤业化工建设集团设备租赁中心

参考文献:

[1]黄磊磊.浅谈机电设备在施工中的技术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19).

酒店设计管理范文7

【关键词】建筑行业;工程技术;安装技术;工程质量

1建筑业机电工程施工的特点

在整个现代化社会工业进程中,机电工程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涉及面极广,几乎渗透到每个行业当中,是一个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综合性工程。机电工程涉及到很多学科,例如电子工程自动化学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物理信息化学科、建筑工程专业等等。其中建筑机电工程又包括民用、军事、企业等诸多方面。但是,机电工程施工在建筑行业中具有较明显的特征,首先,建筑机电工程普遍会动用大型的机械设备,所以建筑机电工程施工应做好安全措施,如果安全措施做不好发生事故,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另外建筑机电工程的质量是最为关键的问题,建筑机电工程是以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需要为目的,所以必须严格的把关,保证建筑机电工程质量,如果出现问题,将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浪费资源和人力,严重的会造成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及安全的重大损失[1]。

2机电安装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通风系统的安装。通风系统在建筑机电安装施工中不可或缺,该系统是最基本的要求,其功能主要有两方面,分别为进风排气和除尘。从功能方面看应当从三处着手进行安装工作。2.1.1风管安装。风管安装位置一般都是在走廊夹层位置,当然也可以安装在设备存放处。风管安装还需要考虑现场的实际需求,在安装前需要注意不同方案的安装差异,调整好吊架和支架的位置,然后再按照安装顺序进行安装作业。2.1.2除尘系统的安装。除尘系统的安装相对更为复杂,具有较高的安装要求,在安装前需要对安装区域进行除尘作业,防止尘土对除尘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在除尘系统安装完毕后还必须再次进行周围灰尘的去除,还要做好对接口处及端面处的密封性工作。2.1.3进风排气系统的安装。在安装前做好预处理工作,主要包括:对安装位置的清洁工作;合理的安排可利用的资源,做到资源利用最大化;位置的选择要能够保证进风排气系统的质量可靠性[2]。

2.2电气系统的安装。机电安装施工中电气安装极其重要,机电设备中机械部分安装是基础,电气系统是机电系统运行的灵魂,缺失电气系统直接会导致整个机电系统无法运转,因此,电气系统的安装对整个机电系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电气系统的安装也是极其复杂的,安装工作较为繁琐,涉及面也较广。电气系统安装需要注意预留安装位置,这样以便于支架的安放。然后需要安装桥架和线槽,这样能够保证后期排线工作能够快速进行。此外,在安装电气系统之前需要注意预接防雷地线,这样能够有效提高电气系统使用的安全性。需要留意的是电气系统在完成安装后要做好调试工作[3]。

2.3消防系统的安装。建筑系统不仅要具备高质量、舒适性、便捷性等特征,还应当要具备足够的安全性。近年来,建筑物火灾多发,具备较好消防系统能够有效阻止火灾的发生,因此,消防系统无论在什么建筑工程项目中都是重中之重,其重要性在机电安装工程中更为突出。消防系统的安装除了按照图纸要求进行安装,还要综合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安装中要注意管道线路的分布。消防系统在完成安装作业后,需进行试运行,试运行合格后才能够正式交付使用。

3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3.1安装技术管理落后导致的安装质量较低。我国建筑行业目前发展已经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但是在机电设备安装方面水平还有待提升,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发展,与之相随的是日益增加的机电工程设备安装,因为在安装技术管理方面仍有诸多不足,导致安装质量得不到较好的提升,这直接影响了机电工程的质量。在安装技术管理方面,管理者未及时引进先进的安装技术,很多机电设备的安装仍旧沿用传统手段,这与目前智能化建筑产生了差距,造成建筑工程在一些细节方面处理不够好,这不仅造成了建筑物质量的下降,也导致了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4]。

3.2施工队伍技术水平提升管理方面不足。建筑施工质量的好坏和施工队伍的整体水平密切关联,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应当做好施工人员素质水平的提升工作。然而现阶段在我国机电工程中,很多施工单位并未做好对施工人员素质提升方面的工作,有时还会因为赶工期,未做好对施工人员的上岗技能培训,甚至有的施工单位缺乏人手,直接找未经培训的农民工进行施工作业,这部分群体专业技术水平较低,难以保证施工的细节落实到位,有时候一些技术性较强的机电工程施工项目,若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不足,甚至难以完全做好施工作业工作,这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了安全隐患。

3.3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管理不规范。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是极为重要的,必须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切实做好安装技术管理工作。目前我国一些工程施工单位仍存在安装技术管理、职责不明确、局面混乱的情况,这导致了很多安全事故的产生。例如,我国某建筑施工单位在一次隧道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出现了1cm的错误,结果造成了隧道在施工对接时与轨道偏离,造成了重大的质量事故。这样的教训是惨痛的,源于设备安装技术管理不规范。通过这个事件说明机电设备安装管理的重要性。在机电设备安装施工过程中中,施工技术管理如果没有做好,会导致很多意外情况发生,应当重视及避免。

3.4机电工程安装设计内容管理不到位。对机电工程来说,应做好机电工程安装项目内容设计,每一张设计图都应当通过科学严谨的态度制定出来。建筑行业发展很快,机电工程涉及的知识面也越来越广,这需要那些有足够资质的企业才能胜任相关设计安装工作,但是实际上却有很多企业的设计资质不足,设计水平较低,导致设计相对低端,容易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最终造成资源浪费,也增加了施工风险。因此,建设方应当寻找在机电工程安装设计方面资质较高的团队,这样能够更好保证设计质量才能有好的施工质量。

4加强机电设备安装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要点

4.1强化施工技术管理。建筑施工团队要重视先期策划的作用,在开始机电工程施工项目之前,要先将机电设备安装技术管理方面工作做好安排。施工技术的管理主要内容涉及了设计、工程项目、设备应用等方面内容,因此,在管理上要做好逐个落实。其中机电设备安装的施工设计是最重要环节,设计不仅要做到科学合理、简单、美观,还必须要结合现场实际状况来设计,这样的设计才能够更接近整体工程的要求,在设计完成后还必须经多方审核,防止设计错误导致施工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5]。

4.2施工技术工作规范化。无论是建筑工程项目,还是机电工程项目,规范化作业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是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前提,也是施工各环节的重要参照标准。机电工程规范化作业重点是针对人员素质的把关及施工要点的培训。可以通过规范化作业将每个作业流程标准化,同时采取向各个高校招收机电工程专业人才的方式引进专业性人才,通过对这些专业人才的系统性培训掌握机电工程的施工规范。此外,在规范化作业的同时还应增加施工监督条例,安排或引进专业监督人员,依据条例对施工管理部门及施工人员进行监督,并依据条例有关规定对受监督人员采取奖惩措施,如果出现违反规定的,就必须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而对于按照要求顺利完成安装作业的员工予以奖励,这样有利于端正施工人员作业态度,能够让规范化作业更好地执行下去。

4.3把好安装施工的各项质量指标。在建筑工程中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当基于工程的安装要求,牢牢把好机电设备安装的各项质量指标,并在工程完成后依据指标进行工程验收工作。建筑工程完工时间的压缩,一些施工团队在时间紧张情况下不能完全保证各项质量指标均达到要求,导致了机电安装工程安全事故频发。因此,若要确保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那么不仅要改善施工技术,还要保证施工的各项质量指标能够全部完成。

5结束语

建筑行业的发展与机电设备安装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联系是极其紧密的。采取科学发展观对我国建筑行业中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可提高机电设备安装的质量,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都是有利的,而且还能有效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施工单位要在管理上下功夫,切实加强机电设备安装的施工技术管理,才能促进我国的建筑行业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占良.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管理的技术要点探究[J].建设科技,2013(17):90-91.

[2]龙振联.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管理的技术要点[J].建材与装饰,2016(7).

[3]李江园.机电设备安装项目管理的技术主要关键点分析[J].大科技,2017(24).

[4]高海宁.市政机电设备安装技术要点及管理思考[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2).

酒店设计管理范文8

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经济发展已经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技术可以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建立全面、科学的信息库,将庞大、繁杂的数据进行筛选、归纳、整理,并实现数据的共享[1]。可以说,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一种现代化管理工具。而近年来,科技飞速发展,机电设备的种类也不断增加,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给机电设备管理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要加大在机电设备管理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力度,提高机电管理工作效率。

1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机电设备管理的意义

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主要使用信息化技术对机电设备进行管理、维护,保证机电技术的发展紧跟时代前进的脚步,提高机电设备的使用效率。生产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关键位置,而机电设备又与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解决机电设备管理方面的问题就极为重要。当然,在机电设备管理中,会遇到许多不同的问题和情况,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模式,并对现有的管理部门进行优化,对不同种类的机电设备实行针对性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机电设备管理效率。

2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管理中的作用

2.1规范了机电设备控制流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机电装置的控制中,可以完善控制流程,降低控制环节的复杂性,优化整体的管理流程。根据机电设备控制策略、相关标准,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控制流程,可以更好地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清洁和修理[2]。机电装置合理控制,可以提高机电设备的控制、维护能力,以确保机电设备使用的最佳效果。此外,用信息化技术记录机电设备控制过程中产生的数据,有利于后续工作的开展。采购员依据处理所得数据,制定出现相应采购方案,明确机电设备的使用、损耗、折旧情况,并进行信息的综合,按照企业的需求,合理购买机电产品,避免不必要的资金消耗。而对于机电设备的质量管理人员,可以根据数据,快速掌握机电设备质量问题,从而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维护、修理。这样工作具有了规范性,节约时间成本,还能帮助相关人员更好明确责任范围、工作需求。

2.2简化了机电设备管理流程。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机电设备的控制中,可以利用网络体系,对企业的固定资产、项目等进行明确,帮助审核部门、财务部门更好地对账目进行审核,加快审批速度,方便后续机电设备的维护、修理。另外,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使有关数据一目了然,加强管理者对机电设备的具体使用情况、机电部门情况、财务支持情况的掌握,从而加快核对速度、决策速度。信息化技术还可以对机电设备的购买信息、组装信息、使用信息、损耗信息、维护信息、损坏信息等进行全方位的自动化记录,并且进行整合、归纳,建立出机电设备信息库。还可以记录物流、资金周转的信息流,使整个管理流程简单化。

2.3实现了机电设备数据共享。通常情况下,想要做到机电设备之间的数据共享,需要以固定标准作为依据,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机电设备的良好管理。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检索,在庞大的数据库内快速筛选有用信息,使信息获取更加快捷,避免了传统数据管理的复杂性、繁琐性,提高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影响,为管理人员提供了有力的数据、信息支持[3]。

3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机电设备管理现状

3.1信息化技术重视程度不够。目前,虽然信息化已经被逐渐地应用到机电设备的管理中,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其实际应用范围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仍然有许多工作人员对于信息化技术了解程度不足,对于信息化技术不够重视。这就会导致一个不良后果:信息化技术无法很好地与机电设备管理相融合,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仅仅是作为沟通、交流的媒介,并不能做到良好的质量监督。

3.2信息化技术软件开发不足。软件是信息化的具象化体现,软件的开发可以帮助信息化更好地进行。但是,在实际的机电设备管理中,软件的开发工作并不理想。这就会导致机电设备管理工作没有强有力的工具,无法保证科学、全面的管理。

3.3管理人员不够重视。作为管理人员,正确的指导可以提升管理质量,实现机电设备的快速发展。在新形势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发展节奏不断加快,机电设备行业迎来了重要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就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其走出传统管理模式,不断地进行学习、创新,掌握更多新的管理方法,才能够从根本上加强管理。但是,在目前的管理中,大多数管理者对信息化的认识并不充分,也就导致了信息化技术无法为机电设备的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4机电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应用策略

4.1制定完善信息化机电设备管理制度。想要加强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就必须有完善的规章制度支持。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不仅需要国家制定相关制度,还需要每个地区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相关的政策,为机电设备的管理提供明确的政治导向,保障具体的应用效果。同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发现问题时应不断改进,注意构建完善、全面的信息化技术应用体系框架。同时,需要对信息化技术应用规划、设计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提升整体应用效果。

4.2加大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技术投入力度。目前,针对信息化技术在机电设备应用的不足,应当加大投入,从根本上对现有问题进行完善、改进。首先,在国家层面,应当充分发挥国家的积极导向作用,对国企、央企、科研部门、高校等进行引导,并且设立相应的基金支持,从而提高各方面对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的重视。其次,在企业层面,应当加强对机电设备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并设立一定的考核标准、奖惩制度等,提高培训积极性、主动性。最后,在培训工作中,应当注重将管理知识、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将实践纳入考核标准,避免知识储备与操作能力不匹配的情况。这些需要国家、企业的共同努力,投入专项资金、人力资源,才能为机电设备管理的信息化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4.3建立信息化系统模型。如果想要更好地应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机电设备管理水平,就需要建立好信息化系统模型。该模型的建立,需要企业、集团的引领,实行分级管理制度。一般情况下,机电设备的管理,是由技术部门来指挥、集中进行的。将机电设备管理进行模块区分,方便进行管理。具体区分为设备备件模块、管理模块、初期管理模块、综合检索模块、技术资料模块等,然后再对模块的具体功能进行归类、详细划分。通过信息化系统模块的建立,机电设备管理部门可以更加快速地进行信息管理,并且能够直接对机电设备数据信息进行调取、访问。同时,该系统还具备相应的远程服务能力,方便各个部门、单位通过该系统进行远程信息获取,进而使机电信息被更好地掌握、了解。大数据时代下,先进的网络技术可以促进信息集中化、统一化。在机电设备的管理过程中,二级管理部门、基础信息管理人员可以进行信息的检查、录入,将数据添加到网络系统中,并且进行不定时的更新、维护工作。技术部门可以将相关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详尽的数据报告,进行网络共享,提高管理效率及水平。

4.4加强数据管理安全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数据有效管理与共享,但是也给数据安全性带来隐患,要采取相应手段,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首先,由于机电设备的多样性、数据的复杂性,难以避免不会出现数据联系不紧密的情况。因此,应从数据录入方面入手,规范数据录入,统一数据格式[4]。对于相关设备的名称录入要设立统一标准。其次,应当加强计算机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建立多级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库,使信息的访问、检索、共享更加快捷。应当加强对系统访问人员的管理。可以在系统中应用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加密技术,提高信息安全性。对于核心信息,应当设立权限管理,防止信息的泄露、丢失。最后,需要由信息技术人员建立电机设备信息档案,包含电机设备的基础资料、运作、管理流程,以便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在进行信息系统、数据库的建立时,需要确保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合格,避免安装环节出现问题,影响系统的正常运作。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背景下,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现代化机电设备管理需求。在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中,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带来巨大的收益,不仅革新传统的管理模式,还使管理变得更加规范化,促进管理质量不断提升。然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会遇到许多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不断地进行信息化技术的改进创新,不断拓展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切实提高我国机电设备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庆博.机电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技术运用探讨[J].科学与信息化,2019(19):164+170.

[2]吴丹.探究信息化时代下建设煤矿机电设备管理[J].商品与质量,2019(32):287.

[3]高桂彬.机电设备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应用[J].智能城市,2019(9):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