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文化论文范例

组织文化论文

组织文化论文范文1

首先,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是我们立身做人的一个根本性问题,是决定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基础。企业员工不能仅仅停留在创造效益和创造财富的认知上,更要看到企业广大员工身上肩负的使命。他们肩负着科学技术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作用,肩负着领导时代潮流,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的作用。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目标和追求,才能不断引导员工走向理想的彼岸,实现人生的价值。其次,坚定理想信念,处理好理想和现实的关系。由于现实生活的复杂性,人们在确立理想和追求理想的过程中,会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特别是很多刚参加工作的员工,往往会更强烈地感受到这一点,从而引起思想上的困惑和情绪上的波动,有的人用理想的标准来衡量和要求现实,当发现现实并不符合理想的时候,就对现实大失所望,甚至极为不满。这样发展下去,可能会导致对社会现实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逃避或反对现实社会。还有的人由于看到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而对理想失去信心和热情,“告别理想”、“告别崇高”,热衷于“实惠”,陷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坑而不能自拔。理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理想的实现必须从现实开始,离开了现实,就不可能实现理想。再次,坚定理想信念,踏实做人做事。理想信念必须通过实践和行动才能转变为现实。党组织要多方面鼓励和要求员工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努力践行理想信念。在学习中,刻苦钻研、不畏艰难,不断提高思想品德和专业技术知识水平;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抵制和反对不良生活作风;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怕困难,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培养和树立法治观念,夯实廉政文化建设法律基础

首先,组织基层职工积极主动学法、懂法、用法。当前,一些企业发生的违背党的宗旨、损害群众利益的事件,往往与不依法办事有关。基层企业员工同样要让依法办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为营造人人依法办事的社会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一些领导干部在处理企业事务时总是以领导权威代替法律权威,以党委决定违背法律规定,以冒险精神冲击法律精神。如果党员干部不能带头学习法律,依法办事,那么不光加大了贪腐的砝码,还败坏了社会风气。其次,加强法律修养。每一个员工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必不可少的力量,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掌握法律方法,参与法律实践,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而且要树立法律信仰,宣传法律知识。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倾向。只有通过内化和融合,并真正对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处世原则、行为习惯等产生影响,才能真正上升为素养。再次,养成法律思维。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主要有讲法律、讲证据、讲程序、讲法理。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有时会遇到法与理、法与情的冲突,遇到一些合理不合法或合情不合法的情况,很多企业领导干部腐败就是在情与法的冲突时选择了情而违反了法。基层党组织要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就必须具备法律思维方式,从法律程序出发,程序会告诉人们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时,应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在与一些违法现象作斗争时,也要注重讲证据,只有收集充分的证据,才能查清事实真相。法律思维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而是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三、培养和树立道德观念,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道德实践

组织文化论文范文2

1.高校文化传播功能实现能力。

文化与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就个体而言,文化不能通过遗传方式获得,文化的发展有赖于文化教育的推动。人类的教育是特有的社会现象,其产生的物质基础是生产力的发展,其载体是语言和文字的产生。学校作为文化传授机构,高效地传递着人类智慧和文化财富。今天,承担高等教育的学校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人类文化也通过固有的传播模式和当今的现代科技、互联网络等路径,实现了文化的立体、互动、多维、多向的传播。高校作为高层次的教育机构,承担着传播先进文化的功能。高校党组织应该深刻认识和充分发挥高校的文化功能,不断提升文化传播功能的实现能力。

2.高校文化选择功能实现能力。

学校的文化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和塑造人的过程。这就要求承担教育职责的学校,不仅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而且要有目的地选择和确定教育内容。我国的高校,其性质和培养目标决定了一定要选择教育内容,这是因为以下两个主要原因:一是因为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党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领导下的高校,必然是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这也就决定了高校的文化选择功能。二是因为受教育对象的认识和接受能力。就教育内容本身来讲,教育者一定要量度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差异,选择适当的内容开展教育活动,即今天所谓的“因材施教”。同时,要充分认识到,在开放环境与信息社会条件下,世界文化的多元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多元文化的撞击和交融,必然对高校教育带来多方面的影响。为了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在多元文化影响的环境下,根据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识能力,高校教育必须进行教育内容的选择,即整合书本内容、时代内容、实际内容与相关内容,以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效果。以上这些,要求高校党组织着力提升高校的文化选择能力。

3.高校文化育人功能实现能力。

教育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系统工程,育人是学校教育的本质要求。既然是育人,必然是有方向和目标的。高校教育以人为本,其应有之义是以育人为本,即在教育过程中实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和环境育人。这里的涵义是,教育不仅是把知识通过媒介传播给受教育者,而且必须同时作到“以文化人”,即通过文化传承,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文化育人当然也是有方向的。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影响着每一个人的价值取向。高校担负着文化育人的职责,其方向和目标决定了要发挥“自觉”育人的功能,不能任由落后文化、不良文化的自发影响学生。也就是说,高校育人要发挥“自觉育人”的功能,有目的地消除落后文化、不良文化对学生的自发影响,有组织、有计划地传播先进文化、优秀文化,并以之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成为主导的文化形态。高校党组织不仅要有意识地强化文化育人的功能,而且也要着眼于文化环境的建设与优化,帮助学生树立对先进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从而从内外两个方面提升高校的文化育人能力。

4.高校文化衍生功能实现能力。

在世界范围内,高校既传播已有文化,又可以孵化、衍生和拓展文化,因为高校不仅担负着教育人的职责,而且承担着服务社会和开展科学研究的责任。通过文化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和科学研究,高校能够在新的实践与原有文化基础上,衍生出新的知识,拓展出更高层次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孵化、衍生和拓展,可以有多种途径:一是通过大学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受教育者的认知水平,而且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能力,并影响受教育者的情感趋向和价值观取向,这样不仅能使文化在受教育者身上得到传承和转移,而且能够实现文化增殖。二是通过为社会服务,文化能够与新的社会实践有机结合,不仅能够解决实践中的问题,而且能够形成新的文化增长点,使文化得到衍生和拓展。三是通过科学研究和实验以及学术探讨,能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文化进行拓展研究,探索未知领域,从而生产新知识,创造新文化。在文化得到前所未有发展的今天,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文化衍生功能,提高文化衍生和增殖能力。

5.高校承担着重要的文化功能。

高校党组织要充分和深刻认识高校的文化功能,努力提高高校文化发展能力,推动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二、高校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培育能力

1.高校文化自觉的生成能力。

文化自觉本质上是对文化价值的觉悟觉醒。从人类文化发展史来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进步都以相应的文化觉醒为前提和基础。这种文化自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文化发展战略地位的深度认同,二是对文化发展的责任担当。高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重要阵地和领域,要深刻认识到在文化发展中的核心地位,充分履行发展文化的职责,在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同时,要坚守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当代先进文化,为增强国家竞争力、提高国家软实力做贡献。只有对文化价值形成深刻认识和深度认同,才能做到高度的文化自觉,从而提高高校文化发展战略地位的把握能力。同时,文化自觉不仅是意识上的自觉醒悟,还是实际行动上对文化发展的责任担当。文化发展需要一代人一代人地永续传承和接力推进。而高校正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与创造的重要基地。高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责任担当,就是用先进文化引领社会进步,就是永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就是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这就是更高层面的文化自觉。

2.高校文化自信的培育能力。

如果说文化自觉是一种意识、责任,那么文化自信本质上是对文化生命力的信念信心。这种信念信心,不仅关系着文化的现实发展状态,而且决定着文化的未来发展走向。增强文化自信首先需要我们有对民族文化的理性审视,也就是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有应有的礼敬和自豪,对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有坚定的信念,并能够在认真梳理的基础之上进行扬弃,推进文化的创新发展。同时,增强文化自信也需要对世界文化的包容借鉴。对外来文化采取包容、借鉴、吸收的态度,是文化自信的一种体现。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中华文化,本身具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特质,这就是历史地客观地表现出的自信气度。当前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理性、科学的态度把握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趋势,正确看待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树立应有的文化自信。高校作为文化传播和发展的重要阵地,必须努力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培育能力。

3.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和引领能力。

党的“十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综观全球,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这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精神支柱。威廉•A•多诺休曾指出,没有主导价值观的社会是难以想象的。在我国,高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和引领高校文化发展。只有如此,才能矫正、克服指导思想、共同理想等方面的价值取向偏差,保证高校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性质与方向。当然,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也就意味着存在高校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没有多样化发展,也就谈不上主导性,多样化发展也离不开主导性。高校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面,必须在保持多样性的同时,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和引领能力。

三、高校文化创新推进能力

(一)制度文化的创新推进能力。

制度也是文化。高校制度文化的创新必须处理好传统与现实的关系,一方面要在立足于学校的现实状况对原有制度进行“扬弃”,即是说在新制度里既要体现新要求,又要包涵原有制度中的合理性;另一方面要包容已有的文化精华,同时又吸纳时代气息,将传统与现实融为一体,既延续历史,又面向未来。这里最重要的问题是制度创新要进行系统设计。系统设计应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社会的需求,以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和创新习惯为目标,做到具有方向性。例如,文化创新系统可以包括三个子系统。对教师子系统而言,要建立教师综合效绩评估系统,从教学、科研、育人、管理、服务等多方面进行考核等等。对学生子系统,要改革现有的考核方法,注重知识和能力的双重指标,知识考核的同时,又衡量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对物质资源系统,根据新的要求进行全方位的重新整合,达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二)管理文化的创新推进能力。

管理是科学,也是文化。高校的管理是文化的载体,管理的各个层面都蕴涵着文化。其中,管理理念体现和贯穿着管理的灵魂和精髓,而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方法等也都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高校文化的创新指导并规范着高校管理的创新。同时高校文化的创新又必须通过管理的实践来加以固化和体现,二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高校管理的核心理念应该是以人为本,它要求制度的制定是为了师生、通过和依靠师生并让广大师生享受制度带来的利益。以此为导向去实现制度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形式创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校不仅要有正确的办学方向,还要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并通过管理文化的创新,推动学校文化的发展,这是新形势下高校党组织文化发展能力的重要方面。

(三)环境文化的创设推进能力。

高校是知识的集散地和创造源,是传承和创新知识的重要主体。在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下,高校应该不断提升良好文化环境的创设能力。

1.大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能力。

文化具有天然的历史积淀性和代际传承性,传统文化是文化认同的纽带,也是面对现实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资源。文化育人需要深入研究挖掘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在对传统文化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民族文化特性的人。以人才培养为核心功能的高校,必须形成具有独特气质和强大生命力的“大学精神”,这是大学灵魂,是大学生存发展的精神动力,是优良校风学风的重要基础。大学精神往往凝固在校训之中,以核心价值主导文化的发展,以特有的方式转化为凝聚力和感召力。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独特的校训,并使之贯穿于办学理念和治校精神,又融入每个领域和师生行为。一个正确而科学的大学人文精神,对于形成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对于高校文化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能力。

2.学术文化的提升能力。

学术文化是高校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学术文化的提升能力是高校党组织文化发展能力的核心内容。高校党组织要引领正确的学术价值观,把“质量第一”作为核心理念,鼓励和支持自主创新。高校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给学术领域提供宽松的氛围和空间。高校要坚持“以德治学”,在学术研究方面要弘扬科学精神,自觉与“伪科学”作斗争,要诚实严谨,戒除急功近利的心态,守住道德底线,杜绝学术腐败。高校要弘扬学术民主,鼓励自由、民主地探讨学术问题,做到学术面前人人平等。高校要要倡导正确的和谐的学术批评,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下,推动学术文化的发展。

3.民族文化的传播能力。

高校承担着传播民族文化的重任,应当在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等方面发挥应有的重要职责。党中央提出:大学应该成为继承传播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场所和交流借鉴世界进步文化的窗口,成为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的重要摇篮,努力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高校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在更多领域、多层面开展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同时,在国际文化交流中要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守望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让中华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体现民族性和世界性。

四、结语

组织文化论文范文3

高校基建部门职能相对明确,其基本职能是基建管理,如项目立项、招投标、施工管理、竣工验收、工程维保等。根据学校职能部门分工的不同,基建部门职能会与基建相关的职能纳入进来,如校园绿化等。从职能分工看,基建管理相对于其他职能部门而言有其特殊性,即工程往往是以项目的形式出现,从项目特点出发。每一项工程都有其特殊性,需要管理者准确把握工程特性才能做好基建管理。高校基建工程范围广泛,涵盖房建、市政、水利、电力等,需要基建管理者具有宽基础、广视角的知识要求。高校基建涉及面广、影响大,应协调好基建工程与教学生活的内环境及基建工程与校园外环境的关系。

2高校基建组织文化内涵

组织文化是团队成员共有的价值观、行为准则、传统习俗和做事的方式,它影响了组织成员的行为方式。在多数组织中,这些重要的共有价值观和惯例会随着时间演变,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员工对组织经历的认知及他们在组织中的行为方式。高校基建组织作为高校组织的组成单元,既需要融入大学文化、各高校独特校园文化中去,又需要形成以基建目标为导向的基建组织文化。具体来说,高校基建组织文化主要有3个方面。

2.1法律意识

高校基建部门也都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了专门的实施细则、管理办法。作为高校基建组织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强化法律意识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法律意识既体现在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熟悉,又体现在行为准则上的遵守。比如在招投标环节中,是否经地方招投标管理中心或政府采购中心组织的招标,或高校自行招标,反映了对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的理解与把握。

2.2道德修养

希腊思想家德谟克利特认为“在现实中,法律的威慑力量可以抑制那些品德低下的人,使之不敢去做坏事,但是很难防止他们背地里去做坏事。”而通过说服教育,那些“所以照着良心而行事并且知道其所以然的人,也是一个坚定而且正直的人。”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是基建管理的及格线,规章制度是基建工作中的红线。如何进一步提高基建管理工作实效,提升工作绩效是基建管理者进一步思考的问题。提升自身及组织的道德修养可以使这一问题找到比较好的解决途径。作为高校基建组织成员其学历背景一般较高,在基建过程中接触的社会人员较一般教职工更多,更容易滋生攀比、迷茫、愤懑的心理暗疮,进而滑向腐败的沼泽。高校基建组织应当以道德修养为日常工作中的灯塔,以周边先进人物为标杆,鼓励激励组织成员持续不断地修炼自身道德修养。

2.3可持续发展

高校基建团队的可持续发展决定了基建队伍人员的稳定、基建团队素质的提高、基建流程的顺畅及基建管理能力的提升。作为职能机构,基建团队的可持续发展性体现在合作文化、学习文化及创新文化的交融与发展。基建工作涉及对象广泛,要群策群力、合作共力;基建工作涉及内容繁杂,要不断学习提升能力;基建工作政策性强,要不断创新、勇于探索。

3高校基建组织文化建设途径

3.1主要管理者的责任

基建管理部门作为职能部门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在这种组织职能下,基建处长作为基建团队的主要管理者责任重大,其行为作风将影响着基建团队的组织行为。作为基建团队的掌舵人,主要管理者要有一定的工程建设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了解学校整体建设情况,能够带领基建团队发挥成员优势,齐力合心做好高校基建管理。基建管理的负责人要有清晰的目标,安排的组织成员要有相关的技能,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并能得到内部成员及外部影响者的支持。

3.2创建学习型组织

高校基建管理涵盖面广,对于基建管理人员而言要深入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胜任基建管理工作。作为学习的具体措施,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参加有关组织的各类培训,如以建造师、造价工程师、招标师等资格考试为导向,组织相关人员通过学习加深各类知识的吸收与消化。但需要注意的是,学习型组织不是以各类资格证或是培训结业证为目标,更重要的是营造出持续学习、深入学习的环境与氛围。凡是进入基建管理部门的人都会受到组织的学习氛围影响,以工作立足,从手头事入手,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中提升理论素养,以便更好地进行基建管理。

3.3组织文化的持续

组织文化论文范文4

“寝室文化”这一概念是由上海交通大学于1986年首先提出来的。1990年彭英姿在《试论大学生的寝室文化》一文中对寝室文化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张文凯《寝室文化初探》以及卢和廷《高校“寝室文化”初探》中都表明寝室文化是以寝室为环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寝室成员为主体,在寝室共同生活、相互作用中所表现的物质、精神和行为方式的组合并形成的一种文化,寝室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在整个学校发展建设中的作用不可估量,正因如此寝室文化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研究。1997年国家教委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中肯定了“寝室文化”这一概念,并要求“重视和加强社团文化和寝室文化建设,强化社团和宿舍的育人功能。”此后,这一概念不断被高校深刻认识,也逐步加深了相关研究。近年来,寝室文化在高校中的巨大功能越来越明显。一个和谐的寝室文化,不但能激发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学习的兴趣,还能促进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大学生平均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寝室度过,他们休息娱乐、谈心交友、课余生活都离不开寝室,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素质养成是潜移默化的。特别是高校扩招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生不再有固定的教室和活动场所,对学生的固定活动空间以及学生课余活动空间都发生了变化,寝室文化自然地提上了培养人才的重要位置。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领导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重视,作为大学生寝室文化影响因子发生了新的变化。因此,研究和强化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充分发挥寝室文化影响学生的作用,都是具有明显作用的。什么样的寝室文化才能有效地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是高校在新的历史发展中遇到的崭新而重大的时代课题之一。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和功能

(一)大学生寝室文化的结构

从寝室文化的表现形式来理解,大学生寝室文化具有两种表现形式:表层文化和深层文化。所谓表层文化是指大学生寝室里的具有表现性的生活现象,如寝室的公共设施、布置、消费行为、交际方法、娱乐行为、兴趣爱好等等。而深层文化则是指大学生在寝室生活中所反映出来的观念,如思想观念、心理心态、思维方式、人为行为等。其中深层文化是大学寝室文化的实质内容,表层文化则是深层文化的外在表现。此外,大学生寝室文化不仅蕴含理性的成分,也包括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载体,经过长期的相处,每个寝室都会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寝室之间各有特色,这也使寝室文化更加的多元化和网络化。

(二)大学生寝室文化的功能

大学生寝室文化因为结构取向的不同而体现出正负功能。

1、寝室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一个子系统,相对一般校园文化而言,大学生寝室文化不仅具有教育思想、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交往人际、娱乐身心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养成和谐意识、培育人文情怀、提升国家理念等独特的育人作用。为此,我们须正视大学生寝室非理性因素的文化事实,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2、其负功能主要表现为在一些落后的寝室文化对寝室成员健康成长和整个寝室以后的发展形成的负面作用,也隐性存在大量的灰色潜流,弱化了寝室文化的教育的功能。

三、大学生寝室文化中常见的问题

寝室文化虽然受到大学生自身素质及宿舍管理者的约束,但主流文化、社会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等各种其他文化也会对寝室文化产生影响和冲击。

1、大学生寝室文化结构的深刻变革但其组织功能滞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和高教改革的深化,高等教育也开始进行了转型。高校教学也变得更加多样性,具有完全学分制、弹性学制、流动教室制等多种学制。传统班级的概念逐渐淡化,而相对比较固定的寝室取代教室成为大学生一天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据统计,我国高校学生每人每天平均在寝室停留的时间大约14个小时,除去睡眠时间,每天约有6个小时在寝室度过,占整个课余时间的80%以上。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中规定:“为进一步加强学生住宿管理,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根据这项通知寝室就成为绝大多数大学生休息、学习、生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场所。大学生在寝室的生活时间增多,对寝室的依赖性也增强。寝室作为高校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其独立性随之凸现出来。

2、寝室文化负功能膨胀,削弱了寝室文化的育人功能

主要表现为一些落后的寝室文化对寝室成员的成长和整个寝室的文化养成产生负面作用。物质文化方面———缺乏人性化设计的寝室设计理念;制度文化方面———“以管为主”的传统教育模式与“服务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互相矛盾;行为文化方面———以网络化背景的行为规范边界模糊;精神文化方面———大学精神的淡化、人际关系的冷漠与负面情绪的滋生。许多高校的寝室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对作息制度和卫生的管理等表面文化,只关注到了文化建设的表层和中层,而忽视了对大学生内心的建设,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建设。

3、大学生“禁婚令”被解除,管理机制等不能适应寝室文化建设的要求

高校公寓管理人员低质、低效的服务以及不尽人意的公寓文化设施,导致学生的合法权益不时受到侵害,由此引发学生对学校工作的强烈不满,给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效果产生了极大的抵消作用和副作用,使得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效果大打折扣。

4、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对寝室文化建设的冲击

部分学生沉溺于电脑游戏、网络,与其他人交流减少、影响着其他学生的寝室的作息规律和正常秩序。因上网造成的寝室人际关系淡漠、学习成绩下降等现象也是必须予以关注和解决的重点问题。

5、社会环境的变革对寝室文化的负面影响及人际交往矛盾凸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出现了深刻的变动,在这种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社会条件下,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高校,“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和行为开始在高校中滋长和蔓延,由这种观念导致的不良后果就是寝室成员间冲突频繁。近年来发生的暴力现象、施虐现象、群殴现象、自杀现象、精神疾病现象、心理健康指数下滑现象等诸多现象反映出非理性因素的重视不够,而这已经影响和制约了寝室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偏离了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本质。因而,须从人学的理论视野对大学生寝室文化进行新的解读和构建。

四、构建大学生寝室文化的方法

1、建立“学习型寝室”奠定了良好基础

寝室作为高校学生中活动的最小单元,每个寝室一般住4~8个人,刚好能够形成“学习型组织”建设中的一个小组织,而且学生课余时间大都待在寝室,因此寝室是高校学风建设的重要阵地。当代大学生的主流是积极的、正面的,有实现自我价值的目标,有奋发向上的渴望,这些都为应用“学习型组织”建立“学习型寝室”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2、对寝室成员施以学风正相关影响

“学习型组织”理论应用于高校最基本单元———寝室,通过建立“学习型寝室”改善目前寝室学风建设中存在的不良风气,同时以通过各类特色寝室的引导,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建设学习型寝室,逐步形成从个体—寝室—公寓—院区—学校的整体化学风建设体系。

3、建立“学习型寝室”需要有坚实的基础

“学习型寝室”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内在要求和有力抓手。要通过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唤醒学生与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健全和完善学生的主体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达到改善学生素质的目的。要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心理世界,增强思想引导和心理疏导,通过理想和信念教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从而使学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通过自觉学习、修养、反省、总结、批评、改造等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素养不断增强。

4、组建寝室团队学习共享机制

心智模式是根深蒂固于心中,影响我们认知、了解这个世界的思维。我们通常不易察觉自己的心智模式,以及它对行为的影响。通过成员的改善心智模式达到团队建立共同改变,创造出一个更有利于人性发展的氛围。在促进寝室团队学习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交相互交流互相讨论的作用,使每个成员都能说出心中的设想,然后共同思考,在探讨和对话中促进团队的合作和增进团队学习,建立学习互动及学习共享机制,使成员能获得更多的知识信息,从而体会到学习乐趣,进一步激发队员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5、以微观组织单位修炼心智的模式

组织文化论文范文5

为了响应云南省提出的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战略思想,以及在西双版纳大力发展地方民族文化的措施下,傣族园开始建设并以1999年开门迎客。现已建成了旅游景区大门楼、迎宾广场、村寨旅游线路、江边活动区、旅游购物区、烧烤场、泼水广场、大型露天剧场等设施。傣族园首创“公司加农户”的发展模式,从建园至今已走过10年历程。按照公司加农户的发展思路,傣族园公司征用村民的土地租金一年一付,不买断,这使村民与公司之间保持长期的利益关系。其中公司462名员工中,70%以上是村寨的村民,近两年来,五个村寨还各有侧重地开展织锦、傣族首饰加工、制陶、榨糖等民族手工艺制作活动,开发旅游纪念品,既增加了景区的民族文化元素,又增加了游览项目。村民广泛参与的赶摆、放高升、坐傣王轿、祝酒歌宴、泼水狂欢等活动,让傣族的传统节日成为景区的重要内容。

二、西双版纳傣族园的文化移植现象

西双版纳傣族园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和发展,已极大改变了傣家人的生存生活面貌,同时傣族园的民族文化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傣家人传统的民族风貌。在这变化的过程中,文化移植现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化移植的结果是傣族园里有“欣欣向荣、红红火火”的傣族文化,同时也有很多传统的民族文化如民族舞蹈、民族音乐、民族节日、民族建筑、民族服饰、民族语言、民族风俗、民族宗教、民族手工制作等失去了原生态特色的民族元素,民族性及内涵性逐渐丧失,到处充斥着现代性的衍生态。文章通过实地调查(入户访谈和问卷调查,参见下表),目前傣族园内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征大都是人为刻意打造出来的,在商业旅游开发后很多已经不具备传统傣族的文化元素。傣族园的文化移植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民族舞蹈

民族舞蹈是最受欢迎的旅游项目之一,是傣族园里的一道风景线。傣族园在开放初期就组织了民族舞蹈表演队,并请专业人士对其进行指导,还派人到傣族艺术培训中心及傣族传统舞蹈保存比较完整的村寨学习。在调查关于傣族民间舞蹈中,傣族园里的受访者有98%对傣族舞蹈或多或少的了解。可见,“文化移植”使得傣族园里的村民对傣族舞蹈的认知度总体较高。然而,如表1所示,村民对傣族舞蹈形式在认知上却存在较大差异。村民对于具有傣族典型特色的孔雀舞、象脚鼓舞和跳摆认知程度较高,而对其他傣族舞蹈的形式则认知度较低。

(二)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是展示少数民族文化民俗最为直观的形式,傣族的民俗文化大都也体现在大大小小的节日中。据调查如表2所示,送龙节、花街节、隆示节、叫谷魂节、对歌节节、巡田坝节是带有傣族特色的民俗节日,但对此傣族园里的大部分村民表示很少听说过,只有到傣族民族文化艺术传习中心和其他傣族文化保存完整的村寨学习过的人对上述节日有所了解。可见,傣族的文化节日在傣族园里也存在一定的文化移植,但影响力较小。

(三)民族建筑

傣家人在长期的生存生活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根据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建造出了与自然天然和谐的建筑样式,其中竹楼和佛寺是傣族建筑的代表,它们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表现自然,是傣族文化最显性的存在,有较强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生命力。走进傣族园,人们也可以到处看到傣族的竹楼,但这些建筑几乎是为了迎合当地的旅游开发而刻意打造的。这些建筑不仅历时短暂,而且功能单一,除了用做歌舞表演的场地,就是当作游客旅游参观时的景物,一些村民建造的竹楼大都具有现代商业性特征,最主要的功能是吸引游客住宿。而蕴含在建筑中的深层文化功能和作用则没有发挥出来。

(四)民族服饰

民族服饰是展示少数民族文化特征的另一种样式,从服饰上看就能辨识是哪一种民族以及民族的某些文化或艺术特征,傣族的服饰也具有同样的功能。据调查发现,傣族园里的村民中上了年纪的村民和参加接待或有演出活动的村民平时一般还是穿傣族服饰。但在其它时间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一代就显得比较随意,经常穿的还是现代服饰,如果不打听还真的辨认不出他们也是当地的傣家人,和现代的汉族没什么区别,当和这些村民谈起傣族服饰蕴存的文化,他们大多表示不知情。

(五)民族语言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属拼音文字,是比较有特点的语言样式,听傣族人说傣语就能发现傣家人柔情似水的性格特征。在傣族园里,一部分村民也讲傣语,但很大一部分村民为了发展旅游业,在大部分时间里讲的是汉语,甚至在年轻人中已经有些不会讲傣语了,一口的普通话,偶尔讲几句欢迎和祝福的傣语,也是祖辈或到傣族民族文化艺术中心学习过的村民教的。由此可见,傣族园的语言也存在文化移植现象。

(六)民族信仰

傣族一般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一些原始宗教。在傣族园里,也有一座佛寺,但据调查发现,目前经常到佛寺里祭拜和受礼的主要是老年人,以前每家的男孩长到一定的年龄要送到佛寺学习,但现在很少有人这种做了,因为他们认为与学校相比,在佛寺里学习不到太多的东西。目前很多人对佛寺的了解已经知之甚少。在傣族园里的很多宗教标识只不过是为了吸引游客,让游客认为当地确实有传统的宗教信仰存在,其实大多是被其宗教符号欺骗而已。其他原始宗教的祭祀活动如祭寨神、勐神(部落神)、灶神等,在傣族园里已经很少看到了。

(七)民族身份

民族身份是一个民族区别其它民族的内在特征,是民族归属感和民族凝聚力的前提。在本次调查中,傣族园的村民90%以上声称自己是傣族,但在实地走访中,在问及当地村民民族身份的时候,很多人都含糊其辞,进一步追问他们的真实民族身份时,有的说自己其实是汉族或哈尼族,有的还说是彝族,有的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究竟归属哪个民族。由此可见,通过文化移植现象,当地村民在民族身份认同上也发生了改变。综上所述,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傣族文化大都是为迎合旅游开发的需要而刻意打造的。但从上述文化元素植入的效果和程度来看,只有在外显性景物上实现了有效的文化移植,而那些深入到当地村民精神层面和日常行为中的潜在的文化,并未在文化移植的过程中而得到很好的传递,而这恰恰是民族文化中最为珍贵的。终究形成的只有文化的皮而没有文化的意,这样的文化形态是不能传播久远的。

三、文化移植现象研究

本文通过对西双版纳傣族园的实地调查,在归纳整理材料的基础上,运用民族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分别从文化移植的原因、途径、作用和启示等方面来分析和阐释民族文化移植现象。

(一)文化移植现象的原因

1、文化变迁是文化移植的深层原因

“文化变迁”就是指由于族群社会内部的发展或由于不同族群之间的接触而引起的一个族群文化的改变。促使文化变迁的原因,—是内部的,由社会内部的变化而引起;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及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如迁徙、与其他民族的接触、政治制度的改变等而引起。创新、传播、涵化是文化变迁的过程和途径。”随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民族之间交流的扩大,西双版纳傣族园里的五个村寨在各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看,随着傣族园旅游业的发展和村民意识的变化,傣族与其他民族接触的扩大和受现代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以及在现代科技条件下网络文化的影响,傣族的传统文化也相应的发生了改变,很多具有原生态特征的傣族文化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傣族文化面临着及其严重的发展危机。所以在这种状态下,要把傣族园打造成为最具民族特色的傣族旅游文化生态园,必须重新挖掘傣族传统的民族文化,而要实现这一目的最有效最便捷的途径就是派人到傣族文化艺术中心和傣文化保存相对完整的原生态村寨学习,于是就出现了各类型的文化移植现象。

2、民族文化富含生产力是文化移植的直接原因

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马林诺夫斯基认为“文化在满足人类的需要当中,创造了新的需要,这就是文化最大的创造力和人类进步的关键。”“马林诺夫斯基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是关于文化本身,认为文化与人的需要有不可分的关系。人类有机体的需要是第一个基本需要,从而形成了基本的‘文化迫力’,它强制了一切社区文化发生种种有组织的活动,就是人们所说的功能学派的‘文化需要说’。由于需要而形成迫力,这种迫力使人们靠着有组织的合作和经济的、道德的观念,而满足生理的需要,之后,又从中生发新的需要,又产生新的文化迫力。”文化人类学功能学派强调了文化与人的关系以及文化是生产力的问题。文化能够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已经在各民族地区得到了彰显,文化的软实力已经到了很好的佐证,所以在各民族地区都在大力挖掘民族文化资源,使其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能够带动当地进一步发展。民族文化成为了当地发展旅游业、打造民族文化产业链的宝贵财富,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金字招牌,因此才出现了“天天孔雀舞、天天泼水节、天天凤尾曲”的现象。

(二)文化移植的途径

实地考察各地区存在的文化移植现象,主要存在直接移植和间接移植两种途径,而这两种文化移植均是和当地政府、外来投资商和当地群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么是以当地政府为主导,直接从其他地区移入相关文化元素,政府动员和组织当地村民到民族文化艺术保存相对完整的村寨进行考察和学习,以弥补当地文化元素的不足和填补即将消失的民族文化。在具有原生态的村寨学习一段时间后,返回原住地进行民族文化艺术的移入,把在原生态村寨学习过的民族舞蹈、民族音乐、民族歌曲、民族建筑、民族习俗等原模原样的照搬。要么是以外来投资商为主导,派人到民族艺术传承中心学习而引进“外来文化”,这种方式更简便,公司直接派人到当地的民族文化艺术传承中心学习本民族相关的文化艺术,交通便利、学习时间短、成本低廉、成效显著更符合商人的原则,但这种移植方式是与原生态的民族文化“隔了两层”,显得更加的不伦不类。要么是以当地政府和群众为主导,在挖掘当地民族文化资源的同时邀请本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专家给予教学和指导。无论是哪一个参与主体,也不论是直接移植或间接移植,目的均是一致的,那就是借助民族文化资源发展商业经济利益。为了更好的打造民族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壮大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参与主体往往相互合作、利益均沾。西双版纳傣族园“公司加农户”的发展模式就是很好的例证。可以说,文化移植是当地政府、外来投资商和当地村民共同合作的结果。

(三)文化移植的作用

根据文化变迁理论,文化变迁的结果是文化的创新、传播和涵化。其中文化的创新和传播一般意义来讲就是文化移植的正面作用,而涵化则是文化变迁后使得原来的文化发生大规模变异,甚至消失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文化移植的负面作用。实地考察文化移植的结果,可以看到当地文化有欣欣向荣的一面,同时也存在鲜花即将掉落的一面。

1、文化移植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文化移植是把文化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生态环境虽然发生了变化,但文化有一定的适应性,会在移入地生存较长时间。这对民族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民族文化艺术的原生态特征一般保留在相对封闭交通不便对外交流不多的偏远山区,而这些边远山区村寨的村民由于受现代因素的影响都不愿意学习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和艺术。而通过文化移植把具原生态特征的民族文化艺术移入到相对平坦的坝子地区,让本民族更多的人学习,在学习和演出的活动中,宣传和扩大了民族文化的影响了,使民族文化成为了重要的旅游资源。民族文化传播的过程其实就是民族文化有效的传承。在文化移植的过程中,对于那些濒临消失的民族文化或艺术有着十分重要的传承作用。在西双版纳傣族园里,傣族很多的传统文化样式如手工制作在很多傣族地区已经消失或很少见到,而在傣族园里还以“活态”的方式继续展现在人们的眼前,如傣族传统的彩绘木雕、傣族剪纸、傣族通巴、傣族竹编、傣族牛角梳、傣族织锦制作、傣族慢轮制陶、傣族纯手工棉纸等传统手工制品。这些民族手工艺的保存和现场村民的演示,使得傣族园的傣族文化更加浓烈和纯正,对傣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传承作用。可以说,文化移植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有效途径。

2、文化移植是导致民族文化变异的原因之一

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无论是傣族的舞蹈、节日、建筑,还是服饰、语言等方面的文化移植现象,大都停留在对民族文化表层特征的复制上,相反,文化移植的对象很少涉及深层的文化内涵,或者说文化内涵很难通过文化移植的途径来获得。因为文化内涵属于文化系统中深层次的文化元素,是在长期的民族生产生活中、是在一定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发生和发展的,并不能靠单纯的移入就能获得。在大规模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的背景下,在很多地方出现了文化移植现象的虚假性,即出现了假、劣、伪、装等现象。民族地区为了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近年来,加大了对本地区民族传统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很多民族聚集区的村镇建立了各级民族文化旅游区、民族生态文化村及文化古镇村。经过这些年的开发和经营,确实给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丰厚的收入,也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在这看似繁荣的开发过程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生存隐藏着极大的风险。很多民族地区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开发几乎仅考虑商业利益,只顾当前的经济回报,而不考虑民族文化的长远发展。在开发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遵循生态和谐发展的规律,也没有遵循生态美的规律,导致当前民族文化资源开发中出现了假、劣、伪、装等现象。那些通过文化移植方式构建的民族特色村寨,由于缺乏内在的文化深度和广度,会使游客感到民族特色不浓、文化环境虚假等问题,这些问题深刻的影响和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给传统的民族文化带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

(四)文化移植现象的启示

组织文化论文范文6

关键词: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组织;策划

新时期背景下,人们整体的生活品质得到显著提升,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积极开展群文活动对切实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诉求和提高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相关部门要重点关注群文活动的组织策划与有效落实,进一步探索有效的实践路径。

一、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意义

(一)为民族文化传播提供助力

当前在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民族文化的传承、文化自信的构建越来越受到重视,传承和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越来越重要。丰富多彩的群文活动能够有效推动广大群众对民族文化形成更加多元的认识,为文化传承奠定良好的群众基础。所以,积极发展群文活动从宏观角度讲,对于促进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二)为文明社会的构建提供契机

群文活动的组织能够有效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让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艺术鉴赏力与文化素质,从而提升社会整体的文化水平。在群文活动的影响下,广大群众能够过上健康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进而为全面提高全社会的文明水平,以及实现文明社会有效构建提供良好的契机。

(三)为地区经济建设提供文化支持

有效的群文活动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促使其拥有良好的文化体验,同时在带动当地经济建设上,所具有的促进作用也比较显著。通过发展群众文化能够突出当地的文化特色,促进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进而提升地区整体经济水平。所以,重点关注群文活动的组织策划,确定未来的发展方向,并规范地开展和落实相关群文活动十分有必要。

二、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原则

(一)公益为先

群文活动与其他常规的社会活动具有本质上的差异,公益特点比较显著。通常在组织相关活动时,要依托公共文化领域的相关政策和扶持资金。对于群众来讲,因为活动本身的免费性质,能够有效调动全民对于活动参与的热情,也能够切实保障群众的实际需求。

(二)以群众为主体

群文活动顾名思义所围绕的服务对象以群众为主体,所以,在具体实施相关活动时,要遵循群众为主体的准则,切实关注和综合分析广大群众在文化活动内容、形式等方面所提出的具体要求,然后科学地进行资源整合以及活动的规划设计。这样能够全面提高群文活动的实时性以及与群众需求的适应性,也能够获得更加丰富的群众认可和支持。

(三)制度依托

群文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所包含的要素比较丰富,涉及的范围较广。所以,在具体实施时须遵循制度为依托原则,根据具体的群文活动开展目标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只有这样才能够支撑相关工作人员对活动内容和实施方案进行有效调整与规划,以全面提高整体的执行性。

三、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路径

(一)做好活动准备,完善活动机制

众所周知,群文活动所涉及的范围以及服务对象比较广泛,所以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因此,相关部门须结合具体的活动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样能够保证所创设的活动流程更加规范,也能够促进整个活动实现高效落地。首先,在策划之前,要明确这一工作需要履行的职责,并在内部成立独立的策划部门。积极打造高素质的组织管理人才队伍,做好职能的合理划分,这样能够保证人员之间的工作协调与配合更加默契,也能够在明确具体职责的前提下,通过协同互助共同完成相关的策划任务。其次,科学地整合具体组织策划方案,兼顾方案的适应性和覆盖面,为相关人员具体执行活动策划工作提供重要的行动参考。同时,还要从活动的场地、灯光以及基础服饰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准备。这样能够保证所构建的群文活动从组织到实施更加系统全面,也能够为群众积极参与群文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相关部门要提前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了解群众实际需求,辅助活动组织与策划的制定。在整个过程中需要遵循各部门协同的原则,构建良好的沟通机制。将各个部门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综合反馈与共享,然后不断调整策划的内容和实施方案的具体形式。

(二)把握群众需求,做好目标定位

相关部门要精准掌握群众的实际需求,发挥数据的参考价值,做好活动目标的精准定位。这样能够保证接下来的活动组织,以及具体的策划实施工作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呈现出较强的执行性。首先,相关工作人员要通过多种方式对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展开全面而系统的调研。充分发挥大数据所具有的资源整合以及数据统计功能,对新形势下群众在文化活动内容以及具体开展形式方面所提出的要求,进行综合调研与全面考量。其次,在此基础上科学制定活动的实践目标,这样能够保证所开展的活动高度契合群众的具体需求。比如说,结合当前中老年群体的需求,加强广场文化的发掘与拓展,积极开展广场舞推广活动以及组织相关的培训,让老年群体积极参与并丰富业余生活,同时实现强身健体等作用。针对青少年可有效组织书画大赛等,既能有效实现活动的组织,又能在活动中发现人才,还可同时提升群众的艺术素养。

(三)征集发展建议,提高执行效能

为保证群文活动的组织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性,彰显长远性和持久性发展优势,相关部门要以群众为中心,通过市场调研以及访问等多种形式,广泛征集群众代表的意见。然后从中获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观点和发展思路,明确资源整合以及方案策划的实施方向。并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群文活动主题策划以及方案实施进行优化调整,这样能够切实满足不同文化层次以及不同年龄群体在文化活动方面所提出的具体要求。管理人员须依托大数据所具有的信息整合功能,科学设置问卷,分别从不同文化层次以及年龄结构出发,对广大群众展开调研,了解不同类型群众在群文活动内容以及形式上所提出的具体要求,明确接下来的群文活动发展定位,然后有针对性地构建活动方案。

(四)整合当地资源,构建特色群文活动

相关部门须重点关注当地所含有的特色文化资源,并科学制定有特色的文化活动,从而保证在开展活动时能够将当地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效传承和发扬,也能够全面提高民众整体的文化传承和传播意识。在整合当地资源时,要充分借助多元化的技术手段,通过网络搜集以及微课整合等多种方式进行完善。同时,相关活动管理人员要积极深入实践调研活动,搜集当地比较有特色的文化资源,秉承传承与发展的准则科学拓展趣味性的文化实践活动,以增强广大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例如,可积极组织剪纸等活动,或者借助新媒体宣传本土戏剧文化,设置趣味的专题讲座、体验活动,准备丰富的材料,并通过渲染良好的文化氛围,引领广大群众自主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五)突出活动主题,丰富活动类型

相关部门须本着主题明确的原则,对群文活动进行科学规划。根据活动中所包含的基础文化要素,确定实施的主题和方向。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群众的具体诉求,对具体的活动形式进行多元化设计与创新。这样能够全面提高活动本身对群众服务的覆盖面,切实满足各层级群众在活动方面的实际需求。以弘扬传统节日为例,相关部门可以结合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春节等传统节日合理设置主题活动。围绕“传承节日内涵,建立文化自信”科学搭建主题,然后通过情景创设、案例分析、活动拓展等多种方式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节日文化活动的探索当中,并通过各项习俗活动的实践体验,来让群众进一步加深对节日的理解和情感认识。同时,相关部门还可以结合不同主题组织专题讲座,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和宣传功能,结合不同主题设置多元化的专题模块,引领广大群众通过互联网在线学习和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

(六)完善基础设施,营造良好环境

群文活动因为包含的要素丰富、涉及的服务对象和范围比较广泛,所以在具体实施时需要良好的环境和设施作为支撑。因此,相关部门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以及包含的要素,引进先进的服务设施和文化载体,为深入而高效地进行群众文化活动提供良好的条件支撑。此外,相关部门对基础设施要构建完善的维护和管理机制,遵循预防为先的原则,根据设施应用和活动实践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预防和管理机制,定期组织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系统维护,这样能够保证整个群文活动内部环境的安全性,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人身安全和基本利益。

四、结语

组织文化论文范文7

郭沫若指出:"民族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同阶级和国家的产生相适应,历史地形成的,这里谈的羌人、夷人、戎人、狄人、苗人、蛮人,正是汉族的前身。历史上所说的华夏,乃是由他们共同融合而成的。中华民族中的各个民族,在其形成过程中,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化格局决定了民族法律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多元化的格局。民族的融合导致民族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具有同一性,民族的差异又导致民族法律文化的价值表达形式具有特殊性,苗族"古老话"就是集上述同一性与特殊性为一体的历史文化画卷。少数民族民间法律制度是中华民族传统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少数民族习惯法律制度中许多诗性智慧、原创文化以及和谐价值因素至今还存活在各民族的法律生活中。"古代中国人把‘和谐'奉为社会中绝对的目标,把法律看成是实现这一道德目标的手段;其法律因此只有否定的价值,争讼乃是绝对的坏事。"探究比较苗族"古老话"的各种文本载体,考察苗族"古老话"流传地武陵山区的法律事象,可以发现,苗族"古老话"的各种流传文本富含着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导性价值取向———和谐。

椎牛祭祖,合鼓结社,是旧时苗族各部落首领共同议规、以鼓为标志的结社活动。巴代(苗老司)是在苗族社会中经常替人们主持祭祀与祈祷的神职人员,也是苗族"古老话"传承的职司者。据巴代古歌"合鼓建社"记载:"合鼓合在占求地,占怕古地椎了牛。绕圈旋转齐跳舞,喜笑颜开乐悠悠。飞歌传上云天里,震天动地无忧愁。"苗族古歌云:"姜央兴鼓社,全疆得共和,得富大家有,得福大家享。"这是苗族先人施行合鼓结社的法律行为所追求的和谐价值的描述。《苗族理辞》是旧时苗族"理老"等头面人物为他人说理断案、排解纠纷、向纠纷当事人叙说和判断是非曲直所依据的法律规则,它也是苗族"古老话"记叙的一种文本。在这些规则中,对破坏和谐社会秩序的行为进行了否定。"谁的心不正,谁的意不良,他起蚂蝗心,他起臭虫意。掐别人的好花,摘别人的甜果子,进别人田捉鱼,钻别人园‘讨'菜,偷别人的伴侣,抢别人的妻子,小案要银两,大案要性命。"苗族人之所以愿将和谐作为民族习惯法的价值追求,其原因是"上古时候,古代时期,仡索仡本,本是兄弟。一娘两个膝头,你坐我坐,一娘两个乳头,你吃我吃",所以,本是同娘生,相煎何太急。苗族"古老话"中的"开天立地"篇写道:"古时天上灰蒙蒙,地下黑沉沉,天地相连,乾坤接近;水里无通船通筏的道,地上无走马走驴的路;天空无飞鸟,水里无游鱼。""古老话"在这里强调了人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与大自然不存在物我之分,自然与我之分。人与大自然不能割裂、也不能对立,而是浑然一体、和谐统一的。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生态家园,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法律文化作为服务于社会建设的文化形态,和谐必将成为主导性的价值取向,因此,我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价值取向和苗族"古老话"中所寻求的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价值不谋而合。

"古老话"所传承的苗族习惯法对于本民族成员而言,不仅蕴涵着人情、天理、国法,而且有着自我救济和自我修复的功能。"古老话"告诫人们:"管世上事,象流水入穴,理凡间情,如牲口归栏。前面不说东道西,后面不挑是生非,莫踩好禾好苗,要惜好谷好米。不要左边砍倒树,不要右边砍倒竹。"千百年来,湘西苗族人民崇勤劳、鄙懒惰,尚礼仪、鄙骄横,珍团结、鄙分裂,爱公物、鄙自私,扶危困、鄙打劫,讲良心、鄙阴谋形成了以习惯法基本规范和乡规民约为载体的社会风尚。这种情、理、法相互交融的习俗法规已构成长期约束当地人思想行为的法律机制,它与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相辅相成,从而形成苗寨山村淳朴好客的民风、互帮互助的生产生活习俗、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一直为外界所称颂。

二、苗族“古老话”展示了苗族先民亦歌亦法的法律文化自觉的民间方法

作为一种文化要素,苗族民间习惯法之所以能够得到传播与演化,因为它是由固定生活于苗族社会环境中的苗族先民所推行的一套有组织的苗族风俗与生活仪式的体系,苗族"古老话"正是这套有着法律文化性质的民族风俗与活动的文化载体。苗族学者龙炳文先生在《古老话》一书中记叙的事实正好验证了这一点。他认为,苗族"古老话""自苗族的先民三苗、?兕、南蛮、武陵蛮,到宋时的苗,都一直把它视为自己的‘百科全书'而广为传颂,家喻户晓。‘'的十年浩劫中,它的手抄本和方块苗文记载本被焚烧殆尽,但苗族人民还是悄悄地用民间口传形式,将其保存下来了。"苗族"古老话"的文化生存能力为什么能如此强大?这是因为苗族先民创造了一种亦歌亦法的法律文化自觉的民间方法。

如果说苗族"古老话"由于在内容上富有了深刻的法律规则、维护了社会的正义而备受苗族人民推崇的话,那么,它在艺术上的表现形式则更为富有能歌善舞天赋的苗族人民所喜爱。笔者生于苗家,长于苗寨,自幼说苗语生活,唱苗歌叙事。成年后,用苗话说理,编苗歌育人,湘西苗族"古老话"的部分内容早就耳熟能详、心领神会。所以,苗族"古老话"的艺术形式对笔者的熏陶感染至深。

如苗族《古老话》一书的"后换篇"中有关家庭伦理规范的记载:JongsIebIioxros,(七兄七弟)JongsIebIioxkad;(七弟七兄)Mouxguantjibzonggoudmel,(管家中姑娘)Mouxguantjibzongdednpad;(管屋里姐妹)Mouxguandjidblouddebnpad,(不准破口骂娘)Mouxguandnzhadlotndatmat。(不准咒骂父辈)又如《苗族理辞》《议榔》篇有关禁止换妻的榔规记载:Deddiongxhsattiedwid,(制筒不准?妻)Kheikqangthsattiedhvab,(刻木不准换妻)Xilniangbxangxtiedliod,(只有调换牛市场)Axniangbxangxtiedwid。(没有调换妻集市)

"苗族理辞讲求对仗,而且对仗工整,词语声调高低升降,起伏跌宕,极富韵律之美。"苗族"古老话"的表达方式既有诵读(分单人、双人诵读),也有歌唱,还有读唱结合等多种形式。所以"古老话"的记事体裁,既有白话体、诗辞体、还有民间古歌体。苗族古歌为纯苗语演唱,女声高亢嘹亮,男声豪迈奔放。苗歌曲调因方言不同而不同,装饰音也因内容变化而变化,苗歌也因柔和、明快、婉转,细腻而极具感染力,它是苗族性格的写真。苗族"古老话"中所记载的民族习惯法规范通过苗歌的艺术形式来表达,使它成为了苗族人民实现法律文化自觉的一种有效的民间方法。虽然旧时的苗族人民,因诸多的原因尚难以完全掌握本民族的文化使命和社会命运,但是,他们却能够创制维护自身民族利益的民族习惯法,并创设了特殊的表达方式使它历经千年的洗礼而延续至今。运用这样的法律文化,完成了苗族人民的文化自觉,这在苗族历史上也是一项奇迹。须知一个民族的发展,其民族文化的生存力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个民族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

苗族古代的法律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已经很难显现,但其包含的很多因素则分散地以各种形式延续下来。法律意识、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不少内容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建设性价值。肯定苗族"古老话"所展示的苗族先民亦歌亦法的法律文化自觉的民间方法,其意义也是积极的。在"古老话"开篇"濮斗娘柔"中,苗族先民以惊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通过"盘古开天,南火立地"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在"古老话"第二部分《前朝篇》的"亲言姻语"中,反复出现过"诗体法"韵文,如:"东方聚齐了启明星,西方升起了夜明珠。齐了坪地的大岩,到了盆地的名村,齐了超山的高竹,到了超岭的高树,齐了五亲六戚,到了五宗六族。"这种"亦歌亦法"的韵文式体裁反映了苗族古代婚姻制度的起源、发展和变迁,对阐释早期苗族社会的民间规约具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武陵山区苗族没有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本民族文字,主要是通过口述的神话史诗来记录民族迁徙、文化制度和宗教祭祀活动等,"古老话"以其粗糙模拟性、直观象喻性、实物类比性证明了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载体,这种创造性集中表现为诗性智慧的创造性本能。因此,"古老话"所贡献的诗性智慧起自于人类从内心深处萌发出来的一种自由抒发情意、向往公平正义的原始潜意识与冲动,它是各民族谋求社会平等的人类理想的初始展现。可见,诗性智慧是沟通神话史诗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桥梁,二者是"诗中有法、法中有诗"以及"水乳交融"的关系。诗性智慧代表法律文化结构中最本质最优秀的文化因子,它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对和谐秩序的渴望,决定了原生态诗性文化在整个少数民族习惯法体系中的形象和地位。正如茅盾所分析的:"原始人民并没有今日文明人的理解力和分析力,并且没有够用的发表思想的工具,但是从他们浓厚的好奇心出发而来的想象力,却是很丰富的;他们以自己的生活状况、宇宙观、伦理思想、宗教思想等等,作为骨架,而以丰富的想象为衣,就创造了他们的神话和传说。"因此,对"古老话"法律文化价值的研究与发掘将对我国民族自治区域的立法实践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三、苗族“古老话”传播了苗族习惯法的生态化信息,它演绎了一部精彩的原生态的法律文化

苗族"古老话"中所提到的苗族先民的生存环境,就整体而言并没有发生危机,更不存在危机加剧的问题。然而,局部自然环境的破坏与人的生存矛盾在任何时候、任何地区都会发生。应当承认,旧时的苗族先民并没有构建出系统的法律生态化的理论体系,但是,苗族的"古老话"却蕴涵了现代"法律生态化"的规则和理念。他们用"古老话"的诗体韵文形式,记载了极富法律生命力的民族习惯法,保护了自己的生存环境,也演绎了精彩的初始化的法律文化。

从"古老话"所反映的民族习惯法来看,推动自然的生态系统趋向平衡的内容颇为多见。"烧山遇到风,玩狗雷声响。烧完山岭上的树干,死完谷里的树根,地方不依,寨子不满。金你郎来议榔,罗栋寨来议榔。议榔育林,议榔不烧山,大家不要伐树,人人不要烧山。封河才有鱼,封山才生树。"苗族先民将具有维护生态平衡内容的民族习惯法,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和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起到了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

苗族先民生态法律意识的产生,来源于苗族的自然崇拜。《庄子•盗跖》云:"古者禽兽多而人少,于是民皆巢居而避之,昼拾橡栗,暮栖树上,故命之日有巢氏之民。"苗族先民乃中华"巢民"之一部,他们日日与森林为伴,面对生机盎然的树木时,自然会产生一种崇敬的情感。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这种情感不断堆积,形成了自然崇拜。贵州地区的苗族先民曾将枫树当作万物的始祖,无论是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姜央,或者是汉文献记载中的苗族首领蚩尤,都与枫树的崇拜有关。《苗族古歌•枫木歌》中这样唱道:"远古那时候,山坡光秃秃,只有一棵树,生在天角角,那是什么树,那是白枫树。枫树在天家,枝桠漫天涯,结出千样种,开出百样花,各色花相映,天边飞彩霞。"由于枫树在苗族人民的信仰中,极有灵气,所以,就把枫树奉若神明加以保护,世代声口相传,不得砍伐。苗族村寨立下村规民约,实施法律保护,尽在情理之中。

苗族生态法律意识的产生,还来源于苗族的生态智慧。苗族先民不仅用道德和法律的标准去规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而且也用这些标准规范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苗族先民十分依赖自然环境,大自然中的土地、河流、森林、植被对他们的生活极为重要,所以他们要把生态保护措施付之于实践,各种禁令纷纷产生。

苗族先民把自然万物理解成与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的生命体,表达了人类这一大地之子对自然万物的尊重与友善,阐释了人类源于自然,就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万物平等共存,和谐共生的深刻道理,而对破坏自然,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嗤之以鼻。苗族先民以自然崇拜的形式来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关注和敬畏,从容地运用生态调适的功能,诗意地维护着自身的生存环境,展示了苗族深邃的生态智慧。苗族"古老话"传播了一种法律生态化的信息。这种信息,一方面,对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迅猛,生态失衡难以阻止的情况下,唤醒人们对法律生态化的重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它展示了苗族先民对文化的创造。这种文化创造的精神,对当今文化兴国战略的落实,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四、苗族“古老话”为多元一体的中华法文化贡献了法律智慧,书写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发展史上的不朽篇章

张晋藩先生指出:"一个王朝的法制的生命力毕竟是有限的,而内蕴在少数民族心目中的法律意识和法律思想是世代相延的。"苗族"古老话"对于中华法文化的突出贡献在于,它创造了原生态的法律文化、弘扬了法社会学、法哲学的科学思想。

首先,在原生态的法律文化的价值创造方面,"古老话"是我国武陵地区苗族古代习惯法的传承手段和文本载体。"古老话"的成千上万的篇章诗句里传承了大量历代苗族民间的族规祖训、盟约会款、寨规村约、会典祭仪等法文化信息。在"古老话"流传的武陵山区,每当苗族民间举行祭祀仪式、婚丧嫁娶、建房造桥、生产劳动、议榔议款等重大场合时,长者理老都要诵讲"古老话"。公平、正义是现代法律的原则和精髓,它普遍存在于国家制定的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若干部门法之中,也反映在"古老话"所传承的苗族习惯法之中。"古老话"记载了苗族习惯法的法律主体对公平正义的运用,它从内容到形式、从意识到效果都体现了一个古老民族对法律文化的创造。例如,苗族理词是"古老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读苗族法律文化,认识苗族历史、伦理道德、哲学思想的珍贵文献,它具有"法"的性质和功能,是"理老"司法、执法的主要依据。理词这一口述文本经由人们诵唱、传播,其价值观深入人们的心灵,形成一种内在的民间规约调节机制,苗族人民正是依靠这种纠纷调解机制,在实践中维护了苗疆秩序的稳定。"在苗族传统文化中的‘贾'、理词、巫辞与古歌的内容不可能完全独立,往往相互渗透,不同程度地负担着对习惯法的传承功能。苗族社会的‘知识分子'理老、寨老、巫师(包括主持各种宗教活动的占卜师、通司、算命师、鬼师)以及主持祖先祭祀活动的鼓藏头、管理生产的‘活路头'、主管娱乐活动的‘芦笙头'等,这些对自己‘专业知识'娴熟于胸、训练有素、知识渊博、富有创造性的非职业歌者,在苗族文化,包括法文化的传承中都起到不同程度的作用。"

因此,苗族法律文化经过"古老话"、理词、古歌等多种形式的传承和创造,经过一个民族数千年的凝练,而成为我国法律文化宝库的璀璨明珠。"作为世界五大法系之一的中华法系,是以汉族为主体,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它凝聚着少数民族的法律智慧,吸纳了少数民族优秀的法文化成果,是各民族的法律文化与法制经验相互交流与吸收的结果。"从"古老话"章节"仡戎仡夔"中所反映的部落战争,突出了舅权最早在战争调停、纷争调解中所显示的地位:"房屋倒悬,堂阶变换,摧垮绝壁,拖倒高山,粮仓被破坏,米桶底朝天。如今,我们要不记旧仇,如今,我们要烟消气散。要找舅舅作证,要找根根为凭,作证要一千载,为凭要一万年。""古老话"从舅方的权威立场强调,"我帮你们消水一塘,我给你们了事一桩,帮你们讲和,帮你们解劝。日后相亲如父如子,日后相爱像兄像弟"。可见,苗族社会"娘亲舅大"的传统习俗从远古一直流传至今,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苗族人的这种习惯心理造就了一种原始的法律规则,古代舅权的法律规则明显有利于维护苗族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古老话"关于苗族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转化过程中比较完整的舅权制度的记载,见证了苗族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原生早熟性、特殊性。

其次,在法社会学科学思想的弘扬方面,"古老话"是苗族社会土地制度、婚姻制度和解决内部纠纷的最权威的法律依据和裁决标准。在湘西、黔东地区所流传的"古老话"的另一个版本《中国苗族古歌》章节中,我们看到一幅幅苗族先民立祖立宗、立村立寨、分姓氏定居的生动场景:"从吉吴的水乡迁来啊,沿河边的陆地找地方;一支来到泸溪县,一支来到泸溪峒;到泸溪县就住泸溪县,到泸溪峒就住泸溪峒。迁到十二个兑现啊,住十二个兑现;迁到十二个溪峒,住十二个溪峒;十二个兑现有了苗人,十二个溪峒有了苗众;苗人又发满了坝坪盆地,苗众又发满坡满岭。"这里所折射的是古代苗族部落土地占有制度的丰富信息,从中窥探古代苗族社会的土地所有权制度,对于维护氏族利益和家族财产的价值功能至关重要。从而表明,深入中国西南腹地的部分苗族,可以沿迁徙路线组成氏族或村社,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本民族生活秩序的相对独立性。"古老话"的"戴?戴轲"、"戴卢戴辽"分段描述了"一十二姓十二支系"定居武陵山区之后,面对日益增多的土地所有权纠纷,采取的纠纷解决途径是:"奶仡与奶让,争分大田大坝,争要大田大坝,互相残杀,把肚肠刺穿。去请阿濮仡偻芈评理,到深潭去呼戎解劝,去聘阿濮仡偻芈来,到云里去呼索出面,大戎帮助挖沟分界,大索帮助立碑划线。分了大塘大坝,分了大田大坪,永不相争,各占一方。上边叫做奶仡塘,下面叫做奶让坝,兄弟之间,言归和好;了事一桩,消灾一场。"

"古老话"的"亲言姻语"章节反映了吴、龙、廖、石、麻五大湘西苗族姓氏相互通婚和"姑舅表单方优先婚"并存的婚制。"姑舅表单方优先婚"是汉族和许多少数民族都存在的婚姻习惯法,但是"姨表不婚"在苗族的习惯法中显得比较特殊,其他民族的婚姻习惯法中鲜则有此规定,苗族的习惯法在"姨表不婚"原则上彰显了它的科学性及其与现代国家婚姻法规则的一致性。至今,"姨表不婚"规则依然是现代各地苗族社会成员严格遵守的法律规则。有学者指出:"这种产生于蒙昧时代并延续了数千年的、为国家机器推行的‘主流文化'价值观所包容的、苗族‘原创'或‘独创'的、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的‘文化标本'体现出重大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组织文化论文范文8

1.1丰富的人文精神

在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素质的过程中,借鉴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丰富教学素材,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满足学生求学愿望和拓宽视野。①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先秦儒家主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人论世,反对生而知之;法家反对“前识”,注重“参验”,强调实行,推崇事功;道家主张“知人”、“自知”“、析万物之理”。这些都是实事求是精神的表现,学生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吸收其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营养并塑造自己。②崇尚理性的精神。这种精神有无神论的含义,充分肯定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主张个体的感情、欲望的满足与社会的理性要求相一致。强烈主张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就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根本精神之一。③酷爱自由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欲得天下,必得民心;欲得民心,必须善教”。这首先表现为人民的一种酷爱自由和反抗精神。总结以上就闪烁着实事求是、崇向理性、好学不倦、酷爱自由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给我们民族和国家增添了光辉,它向世界传播了智慧之光,它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

1.2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它既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又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中华民族在精神形态上的基本特点是刚健有为、和与中、崇德利用、天人协调。这些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之所在,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这种积极向上自强不息精神,熏陶学生,积极面对挫折,勇敢面对现实的勇气。

2传统文化是丰富的教育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也是一种特殊的思想教育资源,竞争激烈改革开放深入的今天,它不仅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而且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2.1有利于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人生信念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道德修养。大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将对大学生的思想、认识、价值观行为模式产生积极影响。从而可以造就具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新一代大学生。可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天下为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把“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作为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比如文天祥就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佳话。爱国历来被看做是“大节”,“这种情操培养了中国人的正义感和是非感,形成精忠爱国的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也正是这种文化基因代代流传,”可以形成古为今用的道德标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标准很多,比如孝、仁等,强调对父母、前辈的尊重;以“仁”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准则,“己欲立而立人,己豁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塑造坚强的个人形象。“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自尊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一生。培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科学教育方法。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具体体现在“仁”(德)、“知”(智)“、勇”(体)“、美”(乐)“、才”等方面。还提出“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很有启发性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儒家教育有经典的四个字,即修、齐、治、平。“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孔子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强者强”,强调了自我修养和治国谋略的重要性。关于学习方法,《论语》中指出学习要“吾日三省吾身”、“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自我反省、勤于思考的学习方法。这对大学生仍有现实启发意义。

2.2培养正确治国观念

可以培养正确的德治观。如孔子虽然主张“学而优则仕”,但又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其中可以看出管理国家中法制虽然很重要但德治举足轻重。可以形成正确的实践思想。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孙中山又说:“知难行易。”这些都表达了要重视实践的思想。钱穆总结道“:若求人生这真实确然有所得,则自必重于行。可以树立“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获取智慧与能力的重要渠道之一。有助于增强学生智慧与能力,比如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会通”之学,表现其善于吸收各种不同流派的思想学说,以丰富发展自己。《易传》中“天下殊途而同归,百虑而一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等都是大学生应该汲取的智慧,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学会从容、理性、智慧巧妙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习和领会为人处世的知识和礼节。如《论语•学而》中云“:礼之用,和为贵”一语道出了“以和为贵”的思想。儒家也特别重视人性修养,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就是讲做人应当时刻反省自我,对人要有诚意,同时也应该恪守信用。儒家思想中也有非常重要的交友之道“: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这些思想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对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产生启发指导作用。提高其文化品位和修养。

3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