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管理创新范例

组织管理创新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1

文章从管理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三个层面分析法治新常态下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存在问题,认为法治文化的缺失、公民意识缺乏,政府权力的法治化约束滞后、政社关系不顺;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体系不完善、缺乏激励机制等因素是我国法治新常态下社会组织管理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社会组织管理创新需要健全公民结社法规,简化登记审批制度,完善日常管理制度,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建立信用等级制度,强化组织监管制度,推广注册志愿者制度,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

关键词:

法治新常态;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法治化路径

“新常态”一词是同志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并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从九个方面对当前经济新常态的特征进行了概括。意指通过改革,破除传统的不适应的思路与模式,形成一种新的符合规律性的长期稳定的发展趋势。“新常态是符合发展规律的趋势性、常态化的发展路径选择。”[1]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决定了社会管理的新常态,也赋予了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机会与紧迫性。我国社会治理已迈进制度化、规范化的法治新常态阶段,传统管制型、随意性、单向度、封闭式、垄断性、行政化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甚至不能适应新常态的发展,必须进行社会组织的管理创新。法治新常态是相对于人治而言的,指的是以法律为依据,用法律的精神、法律的眼光、用法律的方法与手段管理一切事务的一种状态。法治化是我国法治新常态下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必由之路,然而我国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法治化面临着不少问题,如何破解,如何在法治新常态下进行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本文拟从社会组织管理理念、运行机制、管理体制三个层面进行思考与探讨。

一、法治新常态对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我国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我国社会治理迈进制度化、规范化的法治新常态。“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己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得良好的法律。”[2]这高度概括了“法治”的二个基本要件:一是制定的法律必须是“善法”,这种“善”不仅仅是法律本身所体现与追求的诸如公正、平等、公平、正义、效率等的精神价值与法律品格,还包括法律体系的完整性、结构的合理性、法文的一致性、程序的正当性以及执行的可操作性;二是“善法”必须得到普遍的服从。体现法律地位的至高无上性与效力的普遍约束性,任何人,不因其财产、种族、血缘、社会地位等因素的差异,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没有例外。法治新常态下社会组织的管理创新就是依据社会组织运行的规律和社会发展的态势,运用法治的精神、思维、手段与方法,对社会组织从包括管理理念、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造、改进和改革,以实现社会组织管理新目标的活动或过程。法治化之路是法治新常态下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必然。

(一)法治化是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要求与保障

法治化是纠正社会组织失灵,实现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外在要求。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本质就是纠正社会组织失灵,实现社会组织良性治理。社会组织是对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有效纠正,然而社会组织同样也存在社会组织失灵(也叫志愿失灵),萨拉蒙将其概括为社会组织募款不足、社会组织的特殊主义、社会组织的家长制作风、社会组织的业余主义四个方面[3]。社会组织的失灵,仅仅依靠社会组织自身无法克服,需要通过社会组织管理创新,从社会组织以外的方式予以纠正。通过鼓励企业的社会责任、构建普惠式的税收减免、开辟专项的社会慈善税种等措施为社会组织筹措资金拓宽渠道;培育公民的志愿精神、弘扬社会公益文化、完善组织财务制度以克服社会组织的特殊主义;规范社会组织内部管理、推进社会民主治理变革、提升组织者领导能力以避免社会组织的家长制作风;提升社会组织的公信力、提高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强化公民的职业教育以克服社会组织的业余主义,等等。这些社会组织失灵的纠正措施远非社会组织本身所能实行,需要通过社会组织管理创新,需要从理念、机制、体制层面,用法律的方式、手段、思维进行制度化的规范与革新。法治化是实现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目标的内在要求。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目标,就是要形成良好的社会组织治理与善治。“治理是一种公共管理活动和公共管理过程,它包括必要的公共权威、管理规则、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4]。法治是治理与善治的基本要素和内在要求,通过法律的规范与治理,才能有效地调节与规范治理主体间的关系,创造并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才能将公共权威、管理规则、治理机制和治理方式以规范的形式加以约束,赋予其以稳定性、合理性、合法性根基;才能防止治理的行政化、形式化、边缘化与随意性。法治化是推进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有效进行的重要保障。创新是一系列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权力的再分配、利益的再调整、管理流程的再造等,社会组织管理创新,只有在法治化的轨道上推进,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社会组织的潜能、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使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成果具有确定性和维持性。

(二)法治化是我国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现实需要

非法治化手段导致了我国聚积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用法治化的方式进行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社会问题频发是目前我国面临的严酷现实,一方面一些传统的社会问题,如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保护、贫富分化、城乡分割、青少年犯罪、失学等问题仍然存在,个别问题甚至更为严重或者更显性化;另一方面一些新的社会矛盾或社会问题不断涌现,如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流动人口、老龄化、拆迁等问题。社会问题的积重难返与我国非法治化的社会管理手段有着直接关系,政治性、行政性、人治等非法治化手段的运用,使得我国社会公共生存空间受到了极度的压制,社会组织缺乏正常生存与发展的现实空间,管制式的社会组织管理难以及时有效回应社会需求。而且,传统家天下文化、缺失社会公益意识,法制化滞后、欠缺全民激励,导致了我国社会组织面临诸多发展困境。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是解决诸多社会问题的关键,诸多的社会问题既为社会组织的存在与发展创造了条件,也意味着其黄金机遇期正在到来。必须要从制度层面、运用法治的手段创新社会组织管理,规范与转变政府职能,约束政府权力,破解社会组织生存发展的困境。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与政府体制改革释放越来越多的公共维度与自由空间,以法治化的方式进行社会组织管理创新是巩固这些成果的前提与条件。这些公共维度与自由空间是社会组织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基础,如目前成为热点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民生等等领域,社会组织不仅可以、而且应该大有作为。但是如何确保社会组织的充分有序参与,如何保证公共维度与自由空间不被随意地侵犯或剥夺,如何保障这些改革得以深化、巩固好这些成果,目前仍存在不少观念、体制、机制方面的诸多约束与限制。只有通过法治化的方式进行社会组织管理创新,保护公民权利、拓宽参与平台、完善激励机制,才能巩固与拓宽社会的公共维度与自由空间,为我国社会组织拓宽生存的空间。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暴露的管理问题需要以法治化的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使得传统的管制型、单一化、单向度、封闭式、垄断性、行政化的社会组织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常态的发展,导致了诸多社会组织的管理问题,如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亟待提高、缺乏科学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社会公信力不足、资金运行缺乏透明度、财务制度不健全、社会组织运行的行政化官僚化等。社会组织的管理问题,需要用法治的手段从理念、管理体制、治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二、法治新常态下社会组织管理创新面临的问题

(一)法治文化的缺失,公民意识缺乏

我国缺乏法治的文化传统,这使得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法治化失去思想基础与文化的根基。历史上以家庭为单位、基于血缘与宗亲、满足于自给自足的传统自耕型小农经济,形成了严重的人身依附关系与差序有别的熟人社会,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权力的高度集中的家国同构的封建专制体制,国家成为一族一家甚至一人的国家,人治色彩与官本位意识深厚,权大于法、情大于法、人大于法,广大民众缺乏“作为社会主体的社会公众的主体性与自我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对法律的自觉认同和尊重”[5]。在这种历史传统中,社会受到极度压制与排斥,社会组织缺失其存在与发展的现实基础与文化土壤,民众被限制在极度狭小的私人空间中,被剥夺了参与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公共事务的权利。这导致民众法治文化缺失,志愿、平等、热衷公益的公民意识无从谈起。新中国成立以来非法治化的治理一直是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政府主导的法治化演变模式使得我国法治进程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里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传统的人治文化与官本位意识没有从根本上打破,公民的法治文化难以短期内在社会层面生成并根植于民众内心,自由平等的公民意识没能在社会上得以普遍弘扬。

(二)权力的法治化约束滞后,政社关系不顺

权力的法治化约束滞后,政社关系不顺,使得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法治化失去政治基础与制度保障“。权力导致腐败,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6],政府权力的法治化是权力制约的基础与前提,只有规范约束行政机关的职权行为,明确行政职权的界限,才能保障公民的权利和社会组织应有的空间。通过法治化的权力约束,使公共权力与政府行政得以有效运行,社会组织作为政社关系的纽带与桥梁才得以良性发展。然而我国一直以来对政府权力约束的法治化滞后,传统高度集权造成的唯权是从与官本位,社会公共空间受到严重压制和挤压又导致社会组织生存空间的丧失,因而呈现出明显的“强政府——弱社会”状态。改革开放后随着市场发展的需要,政府有计划地向社会释放了部分权力与公共空间,社会组织的合理存在有了部分合法性基础,但政府对社会组织的管理思维与方式仍然具有典型的管制型色彩,政社关系缺乏法治化的规范,社会组织呈现出严重的附属化、精英化、营利化、离散化特征,社会组织在社会需求的合理性空间中、在政府管制式管理的夹缝中艰难地异化发展。

(三)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体系不完善

我国社会组织管理的制度性建设滞后,社会组织管理的制度匮乏问题突出,这使得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法治化失去组织基础与体系保障。首先,1982年宪法规定了公民的结社自由权利,但具体可操作的法律支持有待完善。其次,现有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依据位阶比较低,目前具有最高法律位阶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等法律也只是行政法规,缺乏更高位阶法律的保障。再次,目前我国社会组织管理法规管制性特征明显而服务性不足,严重阻碍了社会组织的良性发展。社会组织较高的准入制度、非竞争性组织生存、双重管理等,导致了社会组织的精英化倾向,造成了大量适合社会市场发展需求而又不符合管理要求的草根社会组织长时间、无序、非法地游离于政府管理体制之外。最后,我国对社会组织的税收优惠政策是特惠制而非普惠制,大量社会组织缺乏正常的渠道获得政府的税收补贴和支持。而税收优惠递减的不合理融资捐赠制度,使得社会组织的生存缺乏充足的资金保障。此外,社会组织的监管制度、评估制度、参与激励制度等也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规范。

三、法治新常态下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培育法治文化,塑造公民意识

“仅仅拘泥于法律的文字(法律实证主义)和正当程序的正规性,但违背社会上广泛持有的基本价值和伦理规则,是建立不起法治的”[7]。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全社会形成懂法、遵法、守法、用法、护法、普法的意识思维与行动逻辑,让法治文化成为民众的生活方式与基本信仰,为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法治化提供思想基础与文化土壤。培育社会的法治文化,就是要通过教育、引导、熏陶、启迪甚至行政手段,在全社会形成尊重权利、维护权利和敬畏权利的意识。在社会组织管理中牢记宪法至上、法律至上,以法律为准绳协调、规范与引导社会组织发展,在法治的轨道上管理社会组织、激发社会组织创新,依靠法治解决社会组织管理与创新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使法治的意识、法治的精神、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信仰贯穿于社会组织管理的始终,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治管理状态。社会组织管理的法治化推行需要塑造独立自由的人格、自觉关注公共利益、致力改善公共生活、富有奉献与公共理念、理性节制的公民意识。“假如没有公民意识,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就可能沦落为一场每个人对所有人的战争”[8]。公民意识激发社会民众对公共事务的主动关注与积极参与,强调作为公民身份的独立性与自治性,主张主体间关系的协调、平等与宽容,是维系个人与国家间关系以及社会组织得以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与强大动力,使人们彻底摆脱对国家、政府的依附。

(二)加强权力的法治化约束,规范政社关系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使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9]。政府权力的法治化约束需要从两个维度完成,一是以法治的方式框定政府的权力,在法治的框架内推进政府权力的调整与改革,二是在政府与社会的关系中,应正视政府权力的弊端与不足,进而以法治的方式厘清政府权力的边界,重视社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构建多维度多元民主协作参与主体关系。应通过政府职能改革的深化,明晰政府与社会之间的责任,实行政社关系的彻底分离。运用制度规范政府职能,使其真正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四类职能上来,公民个体、社会力量能够自主解决的,市场竞争机制可以调节的,社会组织通过自律能够解决的事情,原则上应由政府之外的力量进行解决,一般不要通过行政机关运用行政手段。社会组织应当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优先选项,而不应只是解决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最后选择与补充。加大减政放权的力度,促进社会自治。“培育成熟的社会自我治理是政府应有的价值取向,同时也是政府的责任”[10]。通过公民参与自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可以逐步构建起以公民为主体的新型公共管理的架构,形成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和国家与社会的相互增权,扩大社会的公共空间,优化良好的社会治理环境,从而形成一个政府行政能力强大、社会组织充满活力的局面,最终实现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互为信任、相互依赖、通力合作、相互制衡的理想社会境况。

(三)健全结社法规、改革管理体制、建立激励机制

首先,改革与完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一是简化登记审批制度。探索按行业性质为标准的分类登记审批制度,简化登记审批流程,适当调整进入条件的限制,降低准入门槛。二是完善日常管理制度。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社会组织业务指导部门与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与权力界限,健全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培育社会组织的自治理能力。三是打破垄断局面,建立社会组织的良性竞争机制。政府应解除社会组织之间竞争的法规限制,由社会组织的业绩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命运,激发社会组织的生机与活力。四是建立信用等级制度。由独立的第三方根据社会组织的贡献以及社会的反馈与评价等指标,对社会组织进行综合、全面、客观地评估,据此作为社会组织获取捐赠、税收减免等的重要依据,并决定社会组织的合法性生存。五是强化组织监管制度。加强对社会组织年检、审计、财务、社会捐赠使用等活动的全方位、多元化监督,增强组织的透明度,提高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其次,逐步建立社会组织的激励机制。一是明确鼓励社会捐赠的税收政策。通过减免税条件的界定、完善社会捐赠的细则,规范捐赠税收政策,形成民众和社会捐赠公益和公共事业的价值导向,为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和资金保障。二是建立注册社会工作者制度。要求社会组织成员进行注册登记同时还要每年坚持一定时间的社会服务工作,这样才能够建设一支以注册社会工作者为骨干规模庞大的社会服务队伍,为社会组织和社会事业的更好发展创造组织条件和人员保障。三是建立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度。设立社会服务的“时间账户”,把参加社会服务的公民参加服务的活动次数、累次时间记录在案,在其自身需要社会提供帮助的时候再从中提取这一“时间储蓄”,并优先得到他人相应的服务,以此作为对参与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奉献行为的尊重和认可,鼓励更多的公民参加社会服务。四是建立受益者社会服务回馈机制。对享受社会服务的公民造册登记,动员和组织其在适当时候参加公益活动,并根据实际规定其从事社会服务的最低时间。对有能力却不服从安排的受益人,应采取有效手段(如曝光)进行制约。

四、结语

“社会组织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11],是政府善治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传统管制型、行政型的社会组织管理已远不能适应法治新常态的发展,必须要以法治化的手段进行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发展与水平的差异,我国社会组织管理必然面临不同的问题与情况,社会组织管理创新的法治化之路也应因地制宜、差别对待。应采取理论探索、先行试点、总结完善的原则,通过改革与试验,不断总结经验与教训,稳步推进,最终形成良好的社会组织管理法治状态。

作者:谭玉龙 吴湘玲 单位:河池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再生,白彬.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J].中国行政管理,2015(3):38-42.

[2]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65:199.

[4]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1):20-32.

[5]姚建宗.法律与发展研究导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8:421.

[6]阿克顿.自由与权力[M].侯健,范亚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42.

[7]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韩朝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0:203.

[8]爱德华•希尔斯.市民社会的美德[G]//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41.

[9]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张雁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225.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2

关键词:新经济;企业组织管理;创新路径

一、引言

发展新经济是我国经济新常态下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必然选择。新经济自2016年被首次写入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其凭借自身特征,对我国传统经济商业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不同于传统经济,新经济之新重点体现在了新技术支撑、新型市场结构、新型产业组织等多个方面。自以来,我国强调经济向高质量方向发展,从供给端的视角而言,新经济依托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等来推动经济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转型。拥抱新经济,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体。在科技创新背景下,企业在面对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看不见的手”的情况下,站在现代科技前沿,积极应用新技术,引领社会先进生产力和生产方式的发展,带领国民经济向更高质量、更加效率、更加公平的道路前进。面对新经济带来的商业模式的迭代升级,企业组织管理成为了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凸显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相较于传统经济模式,企业组织管理也正在面临新的挑战,甚至对传统企业组织管理产生了冲突。因此,在新经济视角下,研究传统企业组织管理的变化及组织管理创新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意义。

二、文献回顾

1.新经济的概念界定。“新经济”的概念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滞胀和90年代的经济新增长,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Shepard,1997)。20世纪90年代,美国实现了长达110个月的经济繁荣,国内实体经济呈现出了“两高一低”的特征,形成了高增长、高就业和低通胀的宏观经济景象,其中资本市场尤为繁荣。自美国以后,以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国家通过通讯技术领域的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其中,不同于美国强调的信息技术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欧洲也将生物医药纳入到新经济范畴,使其覆盖的产业范围更加广泛。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对于新经济的概念界定更偏向于美国,强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形成的新型经济。关于新经济的定义,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口径,我国对于新经济概念的界定更多是偏向于欧洲国家,认为其实伴随着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产生的经济形态(马建堂,2018)。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新经济的核心技术基础在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新经济当前业已从技术变革层面拓展到了企业组织运行、社会生活、人类交往等多个维度(李国杰、徐志伟,2017)。当前,我国学者更多地是从宏观经济方向,将新经济作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重要驱动力量,在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低速增长的转变进程中,发展新经济在有效推动和催生新技术,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基础上,也将提升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性动力,实现我国经济增长的新旧动能转换(师博、张冰瑶,2018)。新经济,是相对传统经济而提出的,可以理解为解放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过程,同时也是形成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过程。此外,从微观视角理解,黄征学(2016)将新经济定义为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的表现形式,将新技术、新市场主体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

2.企业组织管理创新的研究现状。新经济概念于2016年首次写入了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政府治理机制产生了重要影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新经济也对企业的多个维度产生了影响,我国学者对此也展开了广泛研究。王炎(2018)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对我国企业组织管理受到互联网经济的挑战归结于以下三个方面:观念落后、互联网“去中心化”对传统企业组织管理的挑战,互联网信息的交互式特征对企业组织管理形成的重要挑战,在分析上述问题的基础上,对企业组织管理创新提出对应的策略分析。随着技术创新要素对经济增长作用的影响日益显现,人力资本成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源泉。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张烨(2018)从企业文化建设、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逐渐健全职工培训机制四个方面,对新经济背景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提升提出了具体对策建议。基业企业财务管理的视角,高晓华(2018)从财会管理目标、财会管理理念、财会管理信息化建设、财会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四个方面,对新经济背景下企业财会管理的优化提升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国有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社会社会主义经济制度重要的经济基础,王碧峰(2018)从新经济对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现有模式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其认为在国家创新发展驱动作用下,国有经济对新经济领域的控制情况已经有所改善,随着国有资本对于新兴战略产业的投资,国有经济已经占据了相对控制的地位;在国有经济发挥主导作用的现有模式下,作者进一步探讨了从比例控制、要素控制、产业链控制三个维度,对国有经济有效控制新经济提出了自身的思考。鉴于现有文献关于新经济及其对企业组织管理的研究,本文发现我国目前对于新经济更多仍是停留在内涵及特征的内容界定上,对于新经济的认识仍有待进一步挖掘。在将新经济应用到企业组织管理的研究过程中,王碧峰(2018)主要从新经济与传统经济两者与国有经济的不同关系进行了深入理论、实践论述,现有文献对于企业组织管理受到新经济的影响研究较为片面,受到认识深度的局限,通常将新经济的某一种经济形态对企业组织管理的特定方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属于“点对点”的分析,并没有形成"面对面"的理论研究。本文将从新经济本身的特征出发,对企业组织管理的现有影响进行剖析,在研究过程中,企业组织管理并不局限于特定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提出我国企业组织管理的创新路径,从认识层面拓展到理论实践层面。

三、新经济对企业组织管理的影响

1.新经济“新模式”对企业组织管理理念的影响。新经济的新模式是以市场需求为中心,实现要素资源高效整合的商业模式,具体形态可以进一步分为: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社区经济、为经济、跨境经济、C2B运作模式、智慧供应链、全渠道零售等。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上述经济新模式对传统经济形态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其中平台经济、共享经济“去中介化”整合闲散资源,提高闲置资源的边际效用,降低交易成本,近年来在我国发展尤为迅速。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言:“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是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面对新经济模式的广泛应用,企业由于认识滞后性并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变革加以利用。在传统企业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即使认识到新经济模式的变化特征,但是并未采用及时、有效手段进行回应。

2.新经济“去中心化”对企业组织管理的挑战。互联网经济的跨界融合性特征主要体现在地域贯通性与跨界融合性两方面。在地域贯通性方面,互联网经济的开展在不同地域之间均会同步产生、贯通进行,具有超越地域的特征,可谓“一点上线、全球同步”的特征。同时,也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商业经济形式,在传统的商业模式中,厂商对于服务区域均会设立门市部,为该区域进行服务,但是在互联网经济中,该区域的经营范围在本质上是互联网信息服务商,其并不需要在涉及的服务区域范围内设立服务点。对此,传统企业组织管理中普遍的科层管理、金字塔管理模式并不适用于新经济“去中心化”的运营模式特征。同时,新经济的轻资产运营特征,也与传统企业组织管理机构臃肿造成的高昂管理费用支出产生矛盾,不利于新经济模式在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3.新经济“开放性”对企业组织管理的挑战。新经济的技术基础在于信息通讯技术的快速迭代升级,互联网技术对于信息传播的特点表现为更加开放、自由和平等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在自由的互联网中获取自己更为需要的信息,传统企业利用信息不对称追求超额利润的基础也已不复存在。互联网改变了传统企业获取和传递信息的方式,同样地,在企业组织内部,信息传递速度更为迅速,信息传递的方式更为多样化,虽然信息传递成本有所下降,但是也提高了企业组织管理能力的要求。尤其是,在企业组织面对突发性事件,由于当前信息传播速度增加,信息所带来的影响程度也呈现出了几何级上升的趋势,企业在面对更为复杂多变的请详细啊,用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已经不足以面对当下环境。作为企业管理层必须顺应互联网的趋势进行组织管理的变革,在企业内部,应当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激发员工的工作潜能;在企业外部,应当以用户需求为导向,高效满足用户日益多元化的需求内容。

四、企业组织管理创新路径研究

1.企业组织管理的理念创新。信息技术与企业的融合,使得新经济在多个领域内得到了发展,并且发展势头迅猛,在此情境下,企业抓住新经济发展模式的契机已经成为了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企业组织管理的理念创新,作为思想意识层面的重要内容,对于指导企业商业模式、经营方式的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管理理念的创新不仅可以帮助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改善经营绩效和实现持久性的增长,同时企业组织管理模式的创新也将产生强烈的社会“外部性”效应。面对新经济的发展,政府传统治理理念及治理模式也产生了不适性,企业组织管理创新将会作为协同治理的重要子系统进行参与。面对新经济的新型商业模式,企业组织管理意识应当与时俱进,应当树立开放、包容性的企业发展理念,积极主动应对市场新技术、新模式与新发展。随着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成为了企业竞争的重要内容,企业组织管理过程中应当对选人、用人、评人的内容进行更新,建立动态机制,采用柔性管理,强化企业文化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2.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创新。传统企业组织结构多为采用垂直管理模式,上下级分工明确,职能式组织结构、事业部式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都是企业组织管理中常用模式,这种组织管理模式等级森严、分工明确、信息传递过程较长。我国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推进,强调政府由“管人管事管资产”向“管资本”转变,但是我国国有企业仍然带有行政背景,在此情境下,也就不难理解国有企业庞大的组织结构,高昂的人力成本开支。但是,新经济对企业组织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经济模式下,强调的轻资产运营以及快速的信息传播过程,这些对要求企业组织结构向扁平化发展。企业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形式,使得企业的组织架构更为灵活,避免过多的行政层级和固化,强调以项目为中心的组织架构设计,以市场为导向,整合资源加快速度推动产品创新。

3.企业组织管理的制度创新。企业组织管理理念的创新,应当应用于企业组织管理的制度创新,制度创新作为组织管理创新的内容,是企业管理的制度保障。在新经济背景下,企业应当认清组织的特征,借势于新经济对传统商业模式带来的颠覆,企业面对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的机遇及挑战,应当抓住组织管理制度创新的关键要素,以此构建参与市场竞争的核心优势。由于新经济的网络特征,市场经济参与主体之间的活动界限变得愈发模糊,无边界组织开始成为企业组织的新型模式。面对规模庞大、传递迅速的信息,企业与市场开始“零距离接触”,企业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配置资源,同时企业所承担的风险也随着机遇的增加而上升。在这种情境下,企业组织管理的制度尤为重要,一方面企业应当突破传统机制对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阻碍作用;另一方面,企业应当尤为注重风险防控的制度构建,以便企业在参与市场化竞争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把控市场经营风险。

五、结论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3

关键词:新经济环境;企业组织管理;创新路径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持续健全,市场经济主体为企业,其是促进经济高质发展的实体。在科学技术创新的情况下,面对市场资源配置不当的情况,从当代科技前沿,主动使用新技术,引领社会发展,带领经济向着高效与公平的道路迈进。针对新经济环境下带来的商业模式升级,企业组织管理演变成了企业参加市场竞争,凸显企业竞争能力的保障。与过去的经济模式比较,企业组织管理必须要进行创新,只有这样才能推进企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1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组织创新原则

1.1高效组织架构原则

高效组织架构原则对企业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很有益的。目前,扁平化管理体系里面的管理阶层很少,企业需要在各组织间建立直接联系。另外,需要积极使用当代信息科技,促使企业组织主题网格化,这不但是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关键方法与手段,同时对人的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充分发挥是极其有利的。

1.2时效原则

信息共享时效性乃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组织管理创新必须要遵守的一大原则。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组织管理创新必须要融合信息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从而推进企业组织实践主体创新与变革。

1.3因时而变原则

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组织管理创新对信息科技有着非常大的依赖性。在当代企业的组织管理在组织管理创新的时候,需要始终坚持因时而变的基本原则,如此才能够强化企业生存能力,促使企业可持续发展。

1.4目标导向原则

企业发展必须要根据企业发展战略进行,目标就是战略的详细表现,组织创新必须要围绕战略开展,即将目标落实。目标乃组织建设的起点,同时还是组织建设终点。目标管理乃企业依据经营发展战略需求,积极组织与协调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合理的组织目标、个人及部门目标的建立,能够使企业职员的努力不白费,在目标导向企业绩效管理体系建立的基础之上,能够将职员工作的主动性调动起来,进而提高企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组织管理创新途径分析

2.1组织管理制度创新

在新经济环境下,创新企业组织管理理念,需要运用在企业组织管理制度创新,创新制度是企业组织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可以确保企业组织管理制度有效实施。在新经济环境中,企业需要了解组织特点,利用新经济环境对过去商业模式带来的颠覆,面对发展中遇到的挑战与机遇,需要紧抓组织管理制度创新的核心要素,借此建立参加市场竞争的主要优势。因为新经济具有网络特征,市场经济参加主体间的活动界限不清晰,没有边界的组织逐步演变成企业组织新模式。面对规模大且传播速度快的信息,企业和市场进行零距离接触,企业需要在大范围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并且企业担任的风险也伴随机遇的出现而增加。在此种情况下,企业组织管理制度显得非常重要,一则,企业需要将过去的机制突破,积极推进企业参加市场竞争;二则,企业需要关注风险防御制度建设,有利于企业在参加市场竞争时,能够充分掌控市场竞争中的各种风险。

2.2组织管理结构创新

在过去,企业组织结构大部分使用的是垂直管理的模式,该模式上下级分工清晰,企业组织管理过程中常常采用的模式就是职能式组织结构与矩阵式组织结构等,这样的组织管理模式有着非常严格的等级制度,分工清晰,信息传播速度慢。企业作为经济的核心支柱,近期企业改革的持续推进,突出政府从管人管事与管资产变成了管资本。可是企业依旧有着一定的行政背景,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容易理解企业组织结构庞大,人力成本高的问题。可是,在新经济环境下,对企业组织结构提出了严要求,突出轻资产运行与信息传递迅速的过程,这部分对规定企业组织结构朝着扁平化趋势发展。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让组织架构变得非常灵活,可以有效防止太多的行政层级与固化,突出将项目作为重心的组织架构设计,将市场作为导向,整理和归纳资源,推进产品创新发展。

2.3组织管理理念创新

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和信息科技有机结合,让新经济在各个领域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此同时发展势头非常凶猛,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紧抓新经济模式机遇已然变成了企业发展的核心方法。企业组织管理理念创新,是思想意识方面的关键内容,对企业商业模式与经济方法创新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创新企业组织管理理念,不但能够帮助企业得到一定的竞争优势,提高经济效益、达到长久增长的目的,并且企业组织管理创新还会产生社会外部效应。面临新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过去的治理理念与模式也出现了很大的不适性,创新企业组织创新会作为协同治理的关键系统来参加。面临新经济商业模式,企业组织管理意识需要紧跟时展的脚步,树立开放与包容的发展理念,主动应对市场新发展与模式。伴随高素质人才变成企业竞争的核心内容,企业组织管理中需要更新选人与用人内容,构建动态机制,使用人性化管理,加强企业文化在人力管理方面的作用。

3结束语

社会组织结构管理的核心就是企业组织管理,其是关系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变革的关键内容。在新经济环境下,企业组织管理需要与时俱进,树立开放与保重的发展理念,积极应对市场新发展。当然除了上述提到的这些,还有很多创新措施,亟待相关研究人员探究与分析,如此才能推动企业组织管理更好地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珍,朱娜.浅析大数据背景下网络企业组织利益的风险管理[J].中外企业家,2018(25):155.

[2]胡斌,刘作仪.物联网环境下企业组织管理特征、问题与方法[J].中国管理科学,2018,26(08):127-137.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4

一、农业科技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

宏观层面来看,农业科技管理体制还有待完善。一是缺乏超越部门利益的农业科技管理协调机构。我国农业科技管理无论是以前的“政出多门”还是现在的“高度集中”,均未从根本上实现对部门利益的超越,中央相关部门间争职能、争资源的问题始终存在,管理合力难以形成。二是中央与地方政府农业科技事权财权划分不清。中央过多安排了应由地方安排的应用性科技任务,地方反而过多将基础性研究纳入发展重点,这导致中央和地方投入错位严重,上下一般粗现象普遍存在。三是政府与市场越位缺位并存。政府过多包揽了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等应由市场主体承担的科技工作,企业与科研机构一起竞争公益性科技资源,使得本应由公共科研机构使用的科技资源被挤占,应由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投入被挤出,导致农业科技投入低效重复。中观层面来看,行业科技需求体现不够。在科技计划需求凝练阶段,科技主管部门对行业部门意见征集没有形成固定渠道和常态化机制,有时出现个别专家和单位代替部门意见的现象,导致技术措施与产业政策措施难以有机结合;在科技计划评审立项阶段,过于重视纸面程序,未按照“S曲线”理论从婴儿期、成长期、成熟期、衰败期四个阶段决定项目投入强度,导致部分项目评审针对性、公正性、科学性不足;在科技计划实施阶段,项目实施团队过于庞大,涉及研发区域过于广泛,“联合起来拿钱、分头开展创新、拼凑起来交差”的现象仍然存在,“把政产学研用集聚到一个关键问题、把创新技术集成到一个县域、把成果转化集中到主产区”的格局尚未形成;在科技计划验收阶段,行业主管部门、产业终端用户参与度低,对是否解决实际问题、能否快速转化成果要求不明,导致科研项目“没有通不过的验收、没有不先进的技术、少有突破性的成果”,产出了许多“职称性成果”,难以进行熟化、推广和转化。微观层面来看,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不高。一是科研评价与激励机制不合理。目前的科研评价与激励过于看重竞争性科研项目的争取,以及论文、科技奖励等显性成果的获取,导致对行业发展影响长远的公益性与基础性研究等无人问津。二是薪酬分配与职称晋升制度不合理。科技人员薪酬分配制度固化,个人薪酬提升渠道不畅,与实际贡献切实挂钩的弹性薪酬机制未建立;职称晋升方面人为影响因素众多,与是否开展重大创新、解决重大科技问题联系不紧。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权益改革等政策尚未落地,兼职兼薪操作困难,科技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协调不够、意见不一,政策红利无法充分释放。三是科研投入精准程度不够。科研经费在一些领域“大水漫灌”、在一些领域又“严重干旱”,科技人员普遍对经费投入缺乏“安全感”;科研投入结构性失衡,科研经费充足、人员经费缺乏,“有钱打仗、无钱养兵”的现象普遍存在,科技人员创新积极性难以提升;基础性、长期性科技工作投入不足,科研设施基本运行费缺乏,基础支撑、试验示范难以长期稳定开展;公益性、战略性、全局性方面的科技创新弱化。四是涉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企业技术创新环境不够好、风险分担机制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等,导致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意愿不足,投入缺乏,对研发人才吸引力不足。五是科技资源共享不足。平台设施缺乏系统规划和统筹布局,重复建设和过度集中问题突出,运行维护费用缺乏,资源共享机制不健全,重建设、轻管理、利用效率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

二、科技组织管理创新需遵循四项原则

坚持问题导向。始终把满足农业科技跨越发展和农业现代化重大科技需求作为农业科技组织管理创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贯穿到顶层设计、资源配置、评价激励等各个方面,促进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坚持创新引领。始终把强化农业科技体制机制创新作为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效率的重要动力,逐步理顺各部门、各层级、各主体关系,创新完善分类评价制度,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形成创新新动能。坚持系统协同。始终把强化农业科技管理的宏观统筹和协调联动作为精准配置科技资源和推进科技创新有序开展的重要前提,推动国家、区域、行业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实质运行,谋划设计一批重大科技任务,形成农业科技创新合力。坚持效能优先。始终把提高创新效率、强化支撑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作为农业科技组织管理创新的落脚点,优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赋予科研院所更多自主配置科技资源的权利,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创新效能。

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组织管理应从五方面发力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5

探索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模式的设计与创新对于提高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运用委托理论对建立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管理新模式进行论证,基于广东省广东工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案例研究,提出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模式的设计理念与制度创新。

关键词:

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制度设计

近年来,非营利组织发展迅速,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了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社会组织。据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60.6万个,比2013年增长10.8%;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682.3万人,比上年增加7.2%;形成固定资产1560.6亿元;社会组织增加值为638.6亿元,比2013年增长11.8%,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0.21%;接收各类社会捐赠524.9亿元。2014年全国共有社会团体31.0万个,比2013年增长7.2%。全国共有基金会4117个,比2013年增加568个,增长16.0%。全国共有民办非企业单位29.2万个,比2013年增长14.7%。但现阶段,非营利组织运营透明度不足,尤其是从非营利组织财务报表中不能直观反映其受托捐赠资产经营变动情况,阻碍了非营利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因此,笔者认为,现阶段,改革与创新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模式,对于提高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

一、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模式

当前对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模式一般分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模式一般指我国有关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体制机制的研究,具体包括非营利组织有关的会计准测、会计制度体制机制的研究与完善;狭义的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模式一般指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研究,具体包括非营利机构内部会计管理机构的构成;内部会计核算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内部会计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和会计人员的管理等研究。具体如下:

(一)广义的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模式研究

杨源(2008)认为,在我国现有会计制度体系中,没有单独的有关非营利组织的会计准则。随着经济的发展,改变国有事业单位落后的体制与加强民间非营利组织的监督管理己经提到议事日程。与此相适应,加强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建设问题也变得重要与紧迫起来。因此,加强对我国非营利组织会计行为规范—非营利组织会计准则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和及时。冯君(2009)认为财政部于2004年8月正式了《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解决了民间非营利组织长期以来无适用会计制度、各相关单位核算口径不一致的问题,使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规范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填补了我国会计规范的一项空白。但是,该制度的实施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刘慧媛(2016)认为非营利性组织的会计核算建立中,存在着由于会计初始设置不完善和专业业务水平不高导致的会计核算基础薄弱问题。在建账和后续审核制单录入上,会计核算管理上的不规范、不严谨造成了非营利性组织会计核算体系上的漏洞和缺憾,影响着会计核算体系的可靠性和真实性。

(二)狭义的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模式研究

根据检索已有的文献发现,现阶段有关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模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模式的研究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内部控制模式的研究。如刘艳红(2011)认为通过进一步分清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的边界,厘清非营利组织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探讨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业绩评价等手段来建立健全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核算体系。初美辰(2014)认为民间非营利组织的会计管理主要包括会计机构与人员设置、会计核算、资产管理、筹资活动和绩效评价等五个方面,具体以会计核算优化为重点进行会计管理优化。万鑫淼(2013)认为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有利于提高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绩效管理水平,有利于生成满足客观性和相关性的绩效信息,有利于非营利组织建立社会公信力,推动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宋飞(2013)认为应着重从内部会计控制评价及风险防范方面来分析构建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思路。目前有关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模式的研究已形成相对独立而完整的研究范畴,但结合《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对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模式构建路径进行的研究较少,一些针对非营利组织会计如何构建管理模式的研究虽然已经展开,但只是独立进行而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当前理论研究滞后于现实发展。本文力图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视角下,对构建非营利组织管理模式的内涵、构建途径、构建方式等方面开展实务性的研究。立足于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委托理论为理论指导,结合广东省广东工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案例研究,提出非营利组织公益会计管理模式的设计理念与制度创新。

二、广东工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案例介绍

广东工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下称基金会)经广东省民政部门批准于2011年11月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0万元,其业务范围为:更新教学和科研设施,资助重点课程、学科、实验室建设、学术交流等,奖励优秀教职工和品学兼优的在校学生。基金会会计由学校财务处派出,受基金会理事会和学校财务处双重领导,按《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要求进行会计科目的设置与会计核算,年末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印发的《基金会财务报表审计指引》的有关要求,出具审计报告和专项信息审核报告。选择广东省广东工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为目标案例研究是因为该组织属于完全满足非营利组织全部特征的典型非营利组织。此外,该组织成立时间较短但发展势头十分良好,收入全部来源于企业或个人捐赠收入、支出按协议进行,业务相对简单,正逐步建立会计核算体系及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等会计管理模式。该基金会会计管理模式具体为:

(一)基金会会计核算设计与安排

广东省广东工业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按《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科目的设置与会计核算,基金会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资产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原则。资产或资产所产生的经济利益(如资产的投资利益和利息等)的使用受到资产提供者或者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所设置的时间限定或用途限定,则由此形成的净资产为限定性净资产;除此之外的其他净资产,为非限定性净资产。收入是指民间非营利组织开展业务活动取得的、导致本期净资产增加的经济利益或者服务潜力的流入。收入应当按照其来源分为捐赠收入、政府补助收入、提供服务收入、投资收益、商品销售收入和其他收入等。基金会按以下规定确认收入实现,并按已实现的收入记账,计入当期损益:无条件的捐赠或政府补助,在收到时确认收入;附条件的捐赠或政府补助,在取得捐赠资产或政府补助资产控制权时确认收入;但当基金会存在需要偿还全部或部分捐赠资产或者相应金额的现时义务时,应当根据需要偿还金额确认一项负债和费用。

(二)基金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设计与安排

基金会内部会计控制主要控制目标为:满足基金会发展战略;提高基金会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保证基金会财务报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实、可靠和完整;确保证资产的安全完整和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监管要求。基金会内部会计控制措施包括基金会会计岗位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措施。基金会内部会计关键控制在于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具体体现为建立货币资金业务、采购与付款业务、捐赠物资业务、固定资产管理、捐赠收入业务、成本费用业务的岗位责任制。

(三)基金会会计人员管理安排

基金会会计人员包括会计及出纳人员均由广东工业大学财务处派出,会计人员同时对学校财务处和基金会负责,基金会会计人员在基金会不领取酬金和报酬,定期按《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编制财务报表对外报送。

三、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新模式的设计与思考

(一)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模式设计与创新的理论基础

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在正式文件中基本没有出现过。根据财政部2004年颁布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非营利组织应具有以下特征:该组织不以营利为目的和宗旨;资源提供者向该组织投入资源并不得以取得经济回报为目的;资源提供者不享有该组织的所有权。该定义体现了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模式与创新的理论依据:委托理论。不管是经济领域还是社会领域都普遍存在委托关系。(1)委托关系体现在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体系。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体系是委托关系的现实体现。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按相关协议由资源提供者提供给非营利组织的资金及实物资源。各类资金与实物资源投入到非营利组织后,非营利组织管理当局根据协议进行具体操作和会计核算,其行为体现了委托理论的委托关系。对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体系的设计与创新是设计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新模式的重要组成内容。(2)委托关系体现在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是强化委托关系的有效手段。为了解决非营利组织中资源提供者和非营利组织管理当局信息不对等的问题,必须建立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这是强化非营利组织委托关系的有效手段,也是设计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新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3)委托管理体现在非营利组织会计人员管理模式。非营利组织会计人员实行委派制管理模式,其会计人员由其上级派出,实行会计委派制。可以保证非营利组织会计工作相对独立,加强了会计的监督职能,使会计监督权与非营利组织日常经营管理权相对分离和相互制约,能保证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有效地加强会计监督,增强非营利组织经营的透明度。

(二)构建非营利组织公益会计管理模式

笔者认为,为了适应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需要,更好的反映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受托责任,应以委托理论为指导,构建非营利组织公益会计管理模式。构建非营利组织公益会计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建立非营利组织公益会计核算模式、建立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委派制。

(1)建立非营利组织公益会计核算模式。由《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对非营利组织的定义可知,非营利组织最大的特征在于其非营利性质,即公益属性。根据《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第八条民间非营利组织在会计核算时,应遵循基本原则:“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信息应当能够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如捐赠人、会员、监管者等)的需要。”笔者认为,为了满足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以委托理论为指导,构建非营利组织公益会计核算模式。一是新增“公益性净资产结转”和“公益性净资产结余”会计科目。在所有者权益项目下新设置两个所有者权益项目会计科目,即“公益性净资产结转”、“公益性净资产结余”来反映非营利组织受托性公益性净资产的变动情况。该科目用于核算非营利组织公益性资产变动情况。“公益性净资产结转”:由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将非营利组织收入划分为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在此基础上,先进一步将限定性收入和非限定性收入分别划分为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然后,在每月期末,将非营利组织限定性收入本期发生额结转至“公益性净资产结转”,借记“限定性收入科目”,贷记“公益性净资产结转(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将非营利组织业务活动成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本期发生额结转至公益性净资产结转,借记“公益性净资产结转(基本支出结转、项目支出结转)”,贷记“业务活动成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科目。年末,应当对公益性净资产各明细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按照有关规定将符合公益性净资产结余性质的项目余额结转至“限定性净资产”科目,借记或贷记“公益性净资产结转(项目支出结转———××项目)”,贷记或借记“限定性净资产”科目。按规定应返回给捐赠人的结转资金的,按照实际返还金额,借记“公益性净资产结转”,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公益性净资产结转期末贷方余额,反映非营利组织公益净资产结转资金数额。“公益性净资产结余”科目核算非营利组织滚存的公益性净资产项目支出结余资金。公益性净资产结余的主要账务处理如下:年末,对公益性净资产各明细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分析,按照有关规定将符合公益性净资产结余性质的项目余额转入限定性净资产,借记或贷记“限定性资产———项目支出结转(××项目)”科目,贷记或借记“公益性净资产结余”。按规定返回捐赠人的公益性净资产结余资金的,按照实际返回资金数额,借记“公益性净资产结余”,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非营利组织公益性净资产结余资金数额。非营利组织将限定性收入先结转到公益性净资产结转或公益性结余,年末将符合结转或结余条件的公益性净资产结转至限定性净资产中,这样的会计操作体现了非营利组织的公益会计属性,能更直观的体现出非营利组织公益资产变动情况,符合当今社会对非营利组织增加经营透明度的实际需要,更加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如捐赠人、会员、监管者等)的实际需要。二是新增编制非营利组织公益性净资产变动情况表。《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规定非营利组织应编制的财务报表至少应包括资产负债表、业务活动表和现金流量表。笔者认为,在非营利单位公益会计核算模式中,还应增加编制公益性净资产变动情况表来反映非营利组织受托捐赠资产年末变动情况,增加非营利组织运营的透明度,加强外部监督。

(2)建立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首先,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建立主要内容应包括会计岗位职责分工控制、授权控制、审核批准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会计系统控制、内部报告控制、经济活动分析控制、绩效考评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措施。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关键控制点在于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其次,建立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要分别编制不同岗位如会计、出纳岗位、采购岗位、捐赠物资管理岗位、固定资产管理岗位、成本费用控制岗位的岗位责任职责说明。最后,建立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还必须建立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控制反馈与监督机制。具体包括:建立非营利组织内部牵制制度。内部牵制制度的核心内容是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与牵制。设立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牵制、约束并监督非营利组织不同岗位人员的工作行为,可保证了非营利组织日常经营过程顺利、有序地进行。建立非营利组织资产清查制度。资产清查是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控制反馈与监督机制的一个重要部分,其目的在于定期确定反馈及监督机制度执行是否有效。建立非营利组织内部审计制度。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控制反馈与监督机制旨在保障单位内部各部门相互牵制、相互监督。通过对非营利组织进行内部审计,对非营利组织内部各项制度和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方能确保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控制反馈与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行。

(3)建立非营利组织会计委派制。非营利组织会计委派制是指由非营利组织上级主管部门委派财会人员、提供会计服务并监督其经济活动的财务管理制度。非营利组织会计委派制能明确会计人员相对独立的监督地位,有利于全面发挥会计人员的职能作用,保证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提高非营利组织会计信息的质量;有利于非营利组织规范日常财务管理和受赠资金的使用,加强非营利组织资产管理;有利于强化非营利组织内部制约和外部监督,堵塞财务管理漏洞,提高非营利组织经营的透明度。

四、结论

随着非营利组织的进一步快速发展和不断壮大,社会对非营利组织的关注度会越来越多。现阶段,进一步提高非营利组织运营的透明度,增强非营利组织社会信誉是非营利组织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而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增强非营利组织运营透明度的关键,改革与创新非营利组织的会计模式,对于提高非营利组织的公信力,促进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以委托理论为指导,通过建立非营利组织公益会计核算模式、建立非营利组织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委派制等手段构建非营利组织公益会计管理模式是改革与创新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模式的新思路和新方向,对非营利组织公益会计管理模式的研究必将成为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模式新的研究重点和方向。非营利组织公益会计管理模式的建立对于增加非营利组织运营透明度,增强非营利组织社会信誉和保证非营利组织可持续健康发展将发挥重要和关键作用。

作者:罗伟峰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

本文系广东省2015-2016年度会计科研课题结题课题“非营利组织会计管理制度研究”(课题编号:2015A3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雪峰:《我国民间非营利组织内部控制问题探讨》,《财会学习》2012年第7期。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6

日本家族企业经过不断的制度创新,已逐步摆脱了旧有的模式,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对我国家族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日本家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启示

日本有很多企业都是以家族的名字命名的,如松下电器、本田汽车等。家族企业在日本有着悠久的历史,已成为日本企业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家族企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总体也比普通企业高,对日本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日本家族企业能取得较大成功的一个很重要因素,就是管理制度不断创新。

一、日本家族企业概述

1.日本家族企业的类型

(1)现代企业型。现代企业型在日本的家族企业中占20%左右,企业成员主要有家族成员与非家族成员两部分组成,家族成员在企业中担任领导职位,拥有绝对的决策权,而非家族成员只能担任非核心的职位。

(2)标准企业型。这种家族企业类型占总数的34%,是按照现代企业的模式建立的,虽然企业的经营权还在家族手中,但是在具体的权利、财务等方面,企业与家族已逐渐分离。但是这种企业形式发展不太稳定,正在逐步向现代型企业转变。

(3)维持生计型。这是较为原始的企业类型,即企业的建立是为了维持家族的生存,这种类型的企业经营规模较小,组织结构较为简单,不会雇佣非家族人员。这种家族企业模式由于管理较为落后、责任不明确,已逐步被淘汰。

(4)副业型。这种家族企业占32.5%,是家族企业重要的组织形式。在这种模式下,企业的作用仅是为家族补贴家用,家族成员有各自的主业,而成立企业则是在闲暇时候的一个副业,所以它不要求绝对的所有权,是一种新型的经营模式。

2.日本家族企业的特征

(1)所有权结构方面。日本大部分的家族企业都拥有家族企业的一般特征,即企业与家庭息息相关,企业的成败会严重影响家族的兴衰。创办企业的家族会对该企业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家庭成员在企业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权,企业资产与家庭财富混为一体,企业的盈亏均由家族成员共同承担。

(2)控制权方面。日本家族企业的经营模式一般是家族对企业拥有所有权,通过权利的集中来进行企业的管理。非家族人员只能行使管理权,而且这种权利也不会绝对的,在重大决策面前也需要向家族人员请示。

(3)组织基础方面。日本的家族企业的组织人员大多以男性为主,家族中男性在企业中一般占据决策者的位置,拥有企业的经营权,有权决定企业的发展走向,而女性往往只能做基本的管理工作,而且企业的组织人员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按照亲疏远近来安排职位,所以家族企业基本形成了同心圆的网络模式。

(4)经营管理制度方面。在家族企业中,一般实行的是家长制的管理模式,企业的经营权实行的是家族继承模式,也就是父亲传儿子、儿子传孙子的模式。

二、日本家族企业的管理制度创新

1.终身雇佣和年功序列制度

日本企业一般实行的是终身雇佣制,最早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这是一种不成文的契约关系,日本并未明确规定要雇佣双方签订终身合同,它不同于“铁饭碗”,但是在未出现特殊的情况下,雇佣双方不会解除这种关系。终身雇佣制度是基于公司股份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即企业员工会拥有公司一部分的控股权,虽然这个比例较小,但是却将企业和员工绑在一起。在终身雇佣制度下,家族企业一般实行的是年功序列制度,即根据员工在企业的时间长短和对企业的贡献度进行薪资的发放,从而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加强员工对企业的依赖度,培养他们为企业服务的意识,提高员工对企业家族的忠诚度和对企业的责任意识,促进家族企业的不断发展。

2.职业培训和福利制度

日本家族企业的员工一般是由企业内部培训,并且实行的是终身雇佣制度,这就会造成非家族企业劳动力缺失的现象。企业为了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会经常开展职能培训,利用各种手段加强员工对企业的依赖,从而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另外,日本家族企业还为员工建立丰厚的福利制度,尽可能多的为员工提供福利,开展多种形式的送福利活动。尽一切可能满足员工的需求,从而使他们能更尽心为企业服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商议制与和谐的人际关系

在日本的家族企业中,大部分企业都在实行商议制。所谓的商议制指的是企业老板在做决策的时候,要先将进行决策的问题整理成书面形式,下发到各个部门,征求企业员工的意见,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到公司决策中。在企业决策时做到上下意见双向沟通,以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商议制不仅使企业决策更加合理,避免出现决策者专横独裁的现象,还能提升员工对企业事务的参与度,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加强企业的凝聚力。另外,给员工发言的机会能够激发他们的潜能,这对于公司的发展也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相比于其他国家的企业,日本企业员工的工作环境较为舒服,而且员工与老板、员工与员工的关系也较为和谐。公司在日本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公社,即所有人赖以生存的社团。日本的企业经常开展各式各样的集体活动来增进人际关系,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日本的家族企业更像是一个大家庭,任何一个家庭成员遇到困难,其他家人都会伸出援手,即使彼此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这种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家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环境,提高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为创造更高的利益打下了基础。

4.科学管理与现代技术的应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任何企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必须重视科学技术。近些年,日本家族企业越来越关注科学的发展,运用科学的技术进行企业管理,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有一席之地。日本家族企业的经营理念是将产品做深,而不在于做广,注重生产效率的提升,运用现代技术来谋求良性发展。

三、日本家族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对我国企业的启示

1.完善经理人市场,转变用人观念

家族企业的发展不仅要靠家族成员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吸引复合型的管理人才,人才资源是一个企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所以家族企业可通过经理人市场,积极吸纳优秀人才,为他们提供丰厚的福利,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又可增强团队的竞争意识,促使员工激发自身潜能,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引入独立董事会与外部监事会

家族企业相比于其他企业,企业的权利较为集中,企业生存发展的决策权掌握在极少数家族成员手中,难免会出现侍权而骄、独断专行的现象,这对企业的发展不利,一旦出现决策性失误,可能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伤害。引入独立董事会能够分割一部分的家族权利,避免权利过度集中的现象。外部监事会能对企业高层起到一定程度的监督作用,同时能够改变家族成员在企业中的构成,使企业发展更加稳定。

3.积极开展技术创新,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

家族企业要想取得长远发展,就不能墨守成规,需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加大对科研的投资力度,从而使企业发展能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现代化的管理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支撑,是创造经济效益的源泉,所以家族企业应重视现代化管理技术的应用,积极学习国外企业先进的管理制度,并结合本国的国情进行适当的创新,从而使技术的发展更能适应家族企业的现状,促使企业平稳发展。

作者:王欣 崔粲 单位:浙江万里学院

参考文献:

[1]万俊毅,欧晓明.日本的家文化及其家族企业特征[J].经济问题探索,2005(7):88-90.

[2]刘阳,刘昭媛.日韩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对我国家族企业的启示[J].求知导刊,2015(7):100-101.

[3]杨涛.日本家族企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困境[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82-85.

[4]仇吟秋.日本家族企业探究[J].中国外资,2011(23):114,116.

[5]肖利.日本著名企业的技术与管理创新及对我国现代企业的启示[J].科研管理,2008(5):29-34.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7

1.背景介绍

根据资源基础观来看,组织创需要借助知识资源的储存和流动,帮助企业在关键市场机遇时实施创新,如果知识信息的传递和保留过程受到阻碍,那么企业难以自主创新。首先,知识管理能力将创新所需知识有序化。物流企业创新过程较为复杂,需要消耗较多的时间,物流技术创新需要知识管理能力来将跨学科和跨领域的知识整合,从而将无序化的知识变为有序化。另外,知识管理能力促进了员工之间的分享信息和学习信息的氛围,这加速了知识信息的扩散过程,将隐性知识变得显性化,提高整体团队的创新能力基础。其次,知识管理建立了沟通渠道。物流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有一个完善的制度,令为物流企业的创新人员能具有更通畅的沟通渠道,辅助创新人员得到反馈机制。物流企业的创新是需要企业多个相关部门之间进行多次协调,不断修正创新方案,从而最终得出有效的改进结果,能够降低创新扩散时受到了利益相关方阻碍。而企业的由知识管理建立的沟通制度,鼓励了创新人员的跨部门沟通,调动创新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本文认为,在物流企业中,知识基础、知识转化和知识应用能促进物流企业创新,知识基础指的是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基础条件。知识转化指的是物流企业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编码化并共享的能力,将已有的知识有用化。知识应用指的是物流企业将知识资源结合到实务操作中的转换能力。企业创新指的是,物流企业创新能力的绩效评价。研究假设1:知识基础对物流企业创新存在积极影响。研究假设2:知识转化对物流企业创新存在积极影响。研究假设3:知识应用对物流企业创新存在积极影响。另外,信息技术、组织结构文化是物流知识基础的来源,知识内外化、知识社会化是物流知识分享的来源,吸收外部知识、整合内外部知识是知识应用的来源(齐亚峰,2017)。研究假设4a:信息技术正向影响了物流企业的知识基础。研究假设4b:组织结构文化正向影响了物流企业的知识基础。研究假设5a:知识内外化正向影响了物流企业的知识转化。研究假设5b:知识社会化正向影响了物流企业的知识转化。研究假设6a:吸收外部知识正向影响了流企业的知识应用研究假设6b:整合内外部知识正向影响了流企业的知识应用

2.实证研究

问卷设计采用的是7级李克特量表,1表示“非常不同意”,7表示“非常同意”,通过物流行业交流论坛中发放,让物流企业的管理人员对所在物流企业的知识管理和企业创新进行评价。一共发放了256份调查问卷,一共回收了221份有效问卷。题项设计参考了齐亚峰(2017)的成果。根据结果显示,信息技术对知识基础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0.248**),组织结构文化对知识基础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0.217**),说明信息技术的成熟度以及与之相匹配的组织设计能够建立起创新所需的知识资源基础。知识内外化对知识转化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0.178*),知识社会化对知识转化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0.134*),说明知识内化、外化和社会化提高了知识的扩散速度。外部知识吸收(0.186**)和整合内外部知识(0.193*)也分别对知识转化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说明知识吸收能力和知识整合能力提高了组织知识的应用能力。另外,知识基础(0.171**)、知识转化(0.184**)和知识应用(0.218**)对组织创新存在显著影响。说明了组织知识基础资源、知识资源的共享效率、知识资源与实践的结合能力,都有利于组织创新。

3.文章总结

组织管理创新范文8

关键词:产业园区;规划设计;创新组织;管理

0引言

上个世纪开始,产业园区与世界产业转移、中国高速城市化推进相伴而生,特别是在“园区+地产”商业模式的催化下,产业园区犹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这大大推动了地方政府与地产企业生产力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产业园区规划建设上有了新的成绩,经历了几个重要发展时期,直到今天,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策划定位目标越来越高,这对建设组织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

1产业园区在规范设计组织管理所面对的挑战

产业园区建设规划设计组织管理是一项具有系统性、复杂性的工作,并且随着园区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其组织管理也需要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目前,产业园区在世界转移与中国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不断向前推进的状态,“产业+地产”的模式成为一种新的方向,地方政府与地产企业合作机会更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展业园区经历了起步、开发、发展、整顿、二次创业、升级转型等多个阶段,其建设策划的目标逐渐提高,设计组织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也更大。

1.1产业园区与城市融合

目前,各个地区高科技产业园区逐渐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也越来越多,很多产业园区还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节点,因此,产业园区项目也是区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产业园区项目建成之后,会吸引和聚集打拼战略性新兴企业参与其中,在推动城市新一轮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国内各种各样的产业园区建设方兴未艾,同时,产业园区建设中产业和城市处于切割模式,产城融合作为产业园区的主要代表,在园区经济实力、创新活力不断提升,园区与城区在资金、市场、技术、人才、科研等多个方面都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多个方面联系紧密,互动交流也要进一步加强,承担着建设新城市的重任。在园区产业组织规划中“产业融合”是核心理念,而怎么进行融合,如何融合,还需要政府的支持、技术的创新,以及运营上的优化,这些方面都面临极大挑战。同时,系统策划、规划、开发、管理与运营也还面临着很多技术难题,包括轨道交通、城市空间风貌等,如何将园区植入城市空间之中,实现各个园区与城市之间的融合护筒、共同发展,是目前园区前期组织管理中面临的难题。

1.2产业园区各项功能混合

在过去的园区建设中,园区基本都将环境建设作为主要内容,受到地方财力以及组织经验的制约,在园区组织建设中产业开发与培育涉及较少,摒弃园区功能也相对单一。在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园区组织不断深化的过程中,园区开发逐渐从孤立的房产开发走向综合发展的道路,硬环境也从片面的状态逐渐趋向全方位的产业培育,产业园区组织管理致力于打造一流硬环境,同时,在园区功能、园区服务等方面建设力度也有所增强,产业需求从单一转化为复合,园区生活、公共服务等配套功能也更加城市化。园区组织管理涉及面更广泛,从项目研发、办公,到公寓、商业、服务配套等多种业态功能都急需完善,园区功能性提升的同时,也加大了组织管理的难度,总体布局与城市衔接要求也更高。

1.3产业园区超大规模发展

目前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已经成为大方向,项目规模也逐渐向着城区化方向发展,产业园区项目规模不断扩大,内部市政道路纵横交错,街坊数量也有很多,内部用地纵横交错,组织设计要更加细致、科学、合理,产业园区正向着超大规模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园区组织管理难度也更大。

1.4产业园区系统复杂

园区规模不断扩大、功能增多并不断完善,其内部各系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关联性更高,这样一来对各个功能板块、各个项目的集成设计要求也更难,不同功能的建设要求增多,加之近年来海绵城市的建设要求,基于这样的高要求的规划之下,空间方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建筑空间特色、立体城市等技术需要适应,参与建设的单位更多,报批手续更加复杂,管理组织需要进一步协调,工作内容更加复杂,这些加大了组织管理难度,同时,还需要加强各版块之间的衔接,做好初级阶段的设计工作,这些加大了项目前期组织管理的挑战。

1.5园区招商运营难度大

园区招商运营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产业规划、政策体系、招商接洽、项目入驻、运营扶持等诸多环节,涉及招商参与部门的权责和利益设计。招商运营团队在哪一阶段介入,如何响应招商运营的基本需求对园区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更精准的要求。通过以上阐述可知,我国产业园区发展正向着更大规模、融合度更高的方向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城市经济建设发展,但同时也加大了园区组织管理的挑战。

2基于创新组织视角下的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管理要点

2.1园区概况

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园区组织管理涉及面更广泛,功能方面涵盖了健康养生示范基地、健康产业交流平台、孵化中心、研发中心、生产及辅助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及研发办公、孵化中心等多种业态功能,园区功能性提升的同时,也加大了组织管理的难度,总体布局与城市衔接要求也更高。为此,产业布局结构主要采用中心辐射向外的发展模式。主要分为内外两个圈层,内圈层主要包括健康养生示范基地、生活服务设施及孵化中心组成,外层组团主要由健康养生示范基地、健康产业交流平台、研发中心、孵化中心、生产及辅助设施、生活服务设施及研发办公等组成。此布局结构的规划方式不仅有利于分期开发,而且便于基础设施的集中设置和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如图1所示。

2.2设计管理的组织架构创新

:1+1+N+N鉴于产业园区项目规模大、功能多、技术难、密度高,因此,管理环节也相对繁琐,这样一来,如何能够提高组织管理有效性就显得十分重要。设计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引入科学高效的管理模式,积极进行组织构架的创新[1],从整体上保障产业园区规划设计管理水平的提升。在过去,传统大项目设计管理通常都是通过垂直空间切割的方式对标段进行划分的,在展开过程中各标段相对独立,但进行组织构建创新时,结合城市交通、市政、景观、智能化、公共空间的复杂性强、关联性强等特点,不难发现,简单的切割会导致整体公共空间品质下降,进而导致社区系统不能实现联动,资金也不能高效整合,这会大大阻碍园区形象的统一。对此,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根据园区发展策略,构建集群组织模式的设计管理模式,也就是“1+1+N+N”模式,在该设计组织管理构建下包括:1个业主设计管理团队、1个总体规划设计单位、N个(按标段)项目设计单位、N个专业及专项设计标段。各单位组织架构。图2所示。由架构图可以看出,业主单位是项目开发建设的主体负责方,负责重大事项的决策、项目总体设计的把控等工作。其中设计管理团队为规划设计阶段的主要管理部门,要协调和组织具体的落地工作,包括项目前期策划、规划建筑设计、施工图设计、专项设计的全过程设计统筹与管理等;因为园区规模比较大、并且包括若干标段,那么为了保障整体空间规划设计的协调性、完整性以及品质,则应该由一家设计单位进行独立设计,并将各设计标段的衔接问题作为重点;设计单位根据标段划分负责相应的设计工作,并保障其各自的设计能够具有统一性;市政交通、楼宇泛光、景观园林、室内装饰等专项设计要与建筑设计单位做好衔接和配合,确保园区整体设计效果。在如上组织下,由设计单位对设计质量和品质进行整体把控,做好整体各标段与专项设计的衔接,从整体上实现项目总体目标。在项目实践中设计统筹单位作为业主设计管理的依托,可以将业主行政指令进行有效转变,做好业主的把关和协调,从整体上起到促进作用。各个设计团队整体工作效率会因此得到提高,同时还可以减少和避免很多推诿、扯皮问题。

2.3集群设计组织创新

产业园区规划设计要结合当前需求以及大的发展形势进行,在过去规划设计管理,通常都是由房地产企业按照既有的基本流程进行设计,其基本流程为:前期研究、设计招标、方案深化、工程设计等。由于产业园区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多,因此项目定位以及复杂性都更高,这就要求在规划设计组织上要基于过去基本流程的基础之上,进行相应的创新和改变。城市设计整合阶段的融入,同时也合理的对其他几个阶段的模式设计进行了改进,“五步法”的应用,使得组织设计逐层深入,设计框架更加稳定,整体提升了系统设计的协调性与设计品质,同时也能够为后续的工程管理与成本控制打好基础。图3为“五步法”项目管理模型,具体如下。第一步:进行需求梳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任务要求、实施路径等相关的编制,制定完善的招标设计方案。本阶段的重点是政策要求、产业要求、规划条件的工程技术语言转变,要将业主的诉求进行有效传递,保证参与投标的设计师可以在公开投标环节,对业主意图与项目诉求进行全面了解[2]。第二步:广泛征集创意,对概念性方案进行征集,依托互联网与地方政府平台竞赛公告,拓展宣传通途径,以提升项目影响力,吸引更多的设计机构到项目之中。为了更好的保障设计创意,在这个环节中要多次征集竞赛招标推介会,树立市场信息。项目招标之后,会有各种有效方案投递进来,也会因此收获更好的竞争效果。第三步:城市设计整合,为了确保实时性方案的顺利开展,在产区规划设计项目中可以植入“城市设计整合”工作阶段,以控规为蓝本,以概念方案设计竞赛的优秀理念作为突破点,以专家工作坊的形式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建立政府、业主、专家组成的设计团队,通过三者的合作、交流,使得设计更具可行性,也为接下来的工作奠定了基础。第四步:将城市设计整合成果为建筑方案招标的依据,在实际操作中要将项目划分为N个设计标段,保留设计单位对不同标段项目的个性化创意,确保设计逻辑与个性化创意的高度一致。第五步:优化中标方案,将空间控制体系作为根基,尤其是总体规划格局与特色空间的规划,设计管理者要从公共空间体系、功能分布与总平面布局几个方面入手,并结合当地《城市规划技术标准与准则》做好平面设计、竖向、建筑造型与交通系统六个专项规划的优化,确保各单位之间的有效沟通和配合,最终实现项目整体最优。

2.4专项设计协同创新

要做好产业园区的设计协同创新,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好设计组织的时间安排,将工作的时间顺序、节奏控制作为关注点,将建筑设计作为各自项目的管理设计主线,通过分阶段、分步骤推动项目设计的开展,以此推进设计成果的正向迭代。另外,为了提高设计精度,要促进专项工作与主体设计工作的迭代协同,这样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设计精度不够的问题。建筑方案设计阶段的开展之初,最高效地解决方案是室内装饰、交通、景观、幕墙等相关专项设计工作要同步介入;在扩初设计阶段中,交通、景观、幕墙、室内装饰设计方案都趋于稳定;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引入的泛光照明与BIM专项设计,在施工图的优化中,有针对性的完善专项设计与建筑设计,使其能够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最终交付招标等后续工作[3]。

2.5运营策划协同创新

在产业园区前期研究中就应该确定研究的方向,将这个设计方向作为导向,推进项目设计总体规划定位的有效开展;而在中期阶段则是将市场规划作为支撑,与其相对应的初步设计与施工图的分析优化,要结合长夜地产商业态构成特征,确定商业业态以及公益性的公共空间;在后期运营研究中增加内涵的相关研究,与其对应的施工图整合的优化,要将“以需求为导向”作为中心,充分考量园区不同主体的服务需求,产业、企业的重点以“以人为本”,构建“智慧、智能”的服务体系,以此满足多方诉求。

2.6技术集成创新

在产业园区项目功能性更强、复杂性更高的背景下,参与园区建设的团队更多,在园区建设初期,需要专门的人员和团队要统一编制标准和规范,确保设计质量,团队设计成果要保持一致、统一,设计中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将项目实际情况作为依据量身制定,每个创业园区都极强的独立性,因此,需要很多专业技术作为支持,同时,技术集成度更高,为了能够满足园区建设发展需求,实现技术集成创业也显得更加必要,目前,园区建设技术更加偏向于绿色生态,以此为亮点,统一绿色建筑星级标准。建筑咨询单位要明确对统筹目标以及每个阶段的技术类型,构建完善的技术体系,包括通用性通用性技术和适应性技术,再由各标段及专项设计单位落地。另外项目在建筑、市政空间一体化、建筑航空限高研究、区域能源系统等方面也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创新效果。加强技术集成性与创新性,才能够更好的满足当前产业园区组织管理需求。

3结束语

目前,我国产业园区正处于专项的关键时期,因此,产业园区规划设计要以城市整体规划要求作为依托,积极进行设计理念的创新,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设计原则,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满足产业园区美观性、实用性、功能性需求,力求为人们打造一个舒适、美好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形成独特的产业园文化,将人才、高端设备、科学技术、休闲娱乐与文化教育等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参考文献:

[1]王凡.浅谈城市新区建设片区路网规划与设计[J].房地产世界,2021(18):52-54.

[2]宋兵.浅谈现代都市农业园区规划设计[J].现代园艺,2021,44(09):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