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学故事范例

人生哲学故事

人生哲学故事范文1

关键词:《“字”从遇见你》;汉字;可视化传播;微纪录片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方式,而文字则是人类沟通的书面表达工具。汉字是中国语言的文字记录,即汉语的书写符号,包含语音、语义、语法等多种特征,其发展与传播离不开语言生态的变化。①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使用电子产品交流的频率远远大于使用书信等书面形式交流的频率,使得“提笔忘字”的现象常常出现,汉字的书写方式与文化意涵逐渐被忽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推出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该微纪录片将动画模拟、情景再现等表现手法融合,以每集5分钟的短视频形式,将一个汉字的源流与演进以及背后的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丰富有趣的历史讲解与活灵活现的场景再现相结合,让平日里看不懂的古籍文字活了起来,使更多人逐渐了解汉字之美、中文之美,了解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活力。

一、一字一集,挖掘汉字源流与背后故事

汉字具有浓厚的文化趣味、深厚的情景智慧以及可爱的具象思维。许多汉字在被创造之初都是按照该字所对应的具体物品的样貌加以描摹的,因此,在造字方法上,古代先民的具象思维就表现得尤为明显。与此同时,不同的汉字所表达的意义有所不同,这与其本源所处的社会背景、人文环境有较大关系,因此,在追溯一个汉字的源头时,往往也能够了解其中所蕴含的先民信息。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以一字一集、一集5分钟的短视频形式共讲述了25个汉字,不仅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字义等,还将其与现代观念或重大事件相联系,从而加深观众的理解,让观众感受汉字之美。

(一)造字法:古代先民的具象思维

造字的祖先具有令人惊叹的想象力,他们最初用绘画的方式,对身边的景物、事件进行描摹和概括,从而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汉字是具有浓厚文化趣味、凝聚先人智慧以及具象思维的文字,这种象形文字与英语世界使用字母组合来表达意义的文字有着巨大的区别。在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中,出现了许多甲骨文字形与事物形状相似的文字。除了众所周知的动物类文字,如“犬”“马”等,“册”“卜”等字也具有极其明显的象形特征。在介绍“卜”字的篇章中提及,“卜”字极有可能来自商人用于占卜的甲骨被烧热后所产生的裂纹。甲骨文“卜”字,不仅在字形上与裂纹的形状难以区分,甚至有时在识读甲骨文时,有些骨片上的“卜”字会被当作是裂纹而被忽视,而且该字的读音也像甲骨被烧裂时所发出的“噗噗”声。而“册”字的甲骨文字形则更加还原了它原本的模样,即把木片或竹片用绳子系在一起,阅读时平摊在桌面上,收藏放置时则将其卷起,如今我们所知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的“万卷书”便是由此而来。虽然历经时代的变迁,没有任何一个商朝的书简能够留存,但是表示其形态的文字沿用至今,如今的“册”字也与其本源有着些许相似之处。

(二)文化密码:汉字中的先民信息

先人在创造汉字时都将具体的实物或场景作为造字的蓝本,而这些情境又可以分为生活场景、生产场景、祭祀场景、政治场景、教育场景等。因此,在对一个汉字追根溯源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当时该字产生于哪种场景,用于何处,有何用途,这些信息对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风俗习惯有着重要意义。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在介绍“鼎”“卜”“中”等汉字的源流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讲述其背后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中蕴藏了许多信息。譬如,“鼎”字不仅透露着古代中国浓厚的祭祀文化色彩,而且在过去一直是权力的象征,被视为立国的重器,直至今天,也仍然有“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说法。而“卜”字的字源含义则透露出中国先民占卜的习惯。占卜在殷商时期尤为常见,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日常最重要汉字背后的故事及其可视化传播———以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为例叶元琪摘要:汉字是中国语言的书面表达形式,蕴含了从古至今人类对世间万物的思考,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价值,的三件事就是吃饭、睡觉、算命,他们将未来不确定的事情寄托在占卜上,以期上天能给他们信息去应对处理。与此同时,该纪录片提到“中”字与政治场景,尤其是战争场景息息相关。因为“中”字的甲骨文字形与随风飘扬的旗帜极为相像,而旗帜自古就具有军事意义,掌握在王者手中作为指挥之用,所以“中”是权力的表象、权威的中心。不仅如此,“中”在地理位置上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商朝人将其领地看作是被四周方国围绕的世界中心,这也构建了华夏人对世界的最早看法。这些汉字的源头蕴藏着古代中国的先民信息,通过追溯汉字源头的故事,可以加深人们对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俗的理解。

二、博古通今,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汉字的背后不仅有先人超凡的想象力和浪漫情怀,也蕴含了他们对待生活的智慧与哲学,这些就蕴藏在他们创造的每一个汉字当中,今天的我们也无一例外地被这些观念和处世哲学影响。虽然时代与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但是先人的智慧留存至今,对今日之事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譬如,古代对天象的探索与今日对宇宙的探索、古今相似的财富观等,无不体现着先人超凡的想象力,以及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通过对“天”“舟”“中”等字的讲述,揭示了汉字背后所蕴含的宇宙观与人生哲学。

(一)汉字中的宇宙观

汉字自具象的情景脱胎而来,孕育了中国先民对时空乃至对宇宙的看法。“天”字的甲骨文字形像是一个小人顶着硕大的脑袋,这是古代中国先民对苍穹最初的印象,而这一形象在今天看来更像是宇航员身着太空服在太空的样子。周代以后,“天”几乎和神灵画上了等号,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试图获得来自天的指导。《“字”从遇见你》还将“天”字与飞天图相联系,起初飞天的是一群头圆脑大的男性,他们不仅头大,而且头部被笼罩在更巨大的圆形之中,这恰好与“天”的甲骨文字形相对应。无论是古人发问的“天上有人吗”,还是现代人的感叹语“我的天哪”,都在诠释着造字者的宇宙观:老天爷,即人类头顶上那一片无垠的空间,至高无上,统御着人间的一切。自古以来,人类都没有停止对天的探索。无论是古代中国先民通过建造大型石柱观察太阳方位以确认节气,还是现代中国的探月工程和载人航天飞船,都体现出人类始终在探寻那一片未知的空间。“舟”字的甲骨文字形就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船只,更像是竹筏。但今日的“舟”不仅指船只,有时更指代人类探索宇宙的交通工具,即“神舟”,相同的是该字的字义不变,仍有运输、交通之意,不同的是所航行的地方,这次航行的是遥远的太空。

(二)汉字中的人生哲学

汉字在被创造之初,不仅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其中还蕴含了古代中国先民对人生、对财富、对生活的观念。长存于汉字世界原点的“中”字最初代表战争时飘扬在上空的旗帜,是权力的象征,后来代表天下的中心,取“不东、不西、不南、不北”之意。把“中”与“国”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中国”,这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青铜器的铭文之中,这也是“中国”的起源。随着时代的发展,“中”逐渐上升为中国人处世的哲学与追求,借“中庸”阐述了中国人自己的取舍与坚持,即不偏不倚,刚刚好,这一哲学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古代中国先民的财富观在“福”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古代,“福”与“酒”的关系十分密切,而“福”字的甲骨文字形与黄河流域先民用来酿酒的尖底瓶的形状相似,因为在农耕文明初期,人们有富余的粮食用来酿酒就象征着生活幸福。虽然经过时间的洗礼与汉字的演进,今天的“福”字中早已看不到与“酒”的关联,但是这一文化传统仍然保存了下来。如今,每逢佳节亲友相聚,酒从来都不缺席。汉字虽在不断进化,但是其中蕴藏的人生观念、哲学道理却已延绵千年,影响着数代中国人。汉字的世界并非一成不变,只有重要的文字,才能千古流传。《“字”从遇见你》以博古通今的视角,为观众呈现中国汉字的演进历史,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案例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传承发展,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与现实价值。②

三、《“字”从遇见你》的可视化传播启示

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推出,播出后掀起收视热潮,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数据显示,仅2022年4月30日至5月4日,该微纪录片累计观众规模就超过4885万人。截至2022年5月17日,与该微纪录片相关的微博话题累计阅读量近4亿,讨论量破12万。《“字”从遇见你》的火爆与其制作方式、技术运用、叙事语态等密不可分,这也为我国微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提供了启示。

(一)借年轻化表达,拥抱新时代受众

近年来,用纪录片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例子越来越多,但大多数纪录片都严格遵守客观、真实的特点,在表现方式上有些保守,从而导致在年轻群体中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为了讲好汉字背后的故事,吸引年轻群体关注汉字、了解中华文化,《“字”从遇见你》充分利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颇具网感的年轻化表达以及丰富的融媒体传播渠道传播汉字的魅力。在呈现方式上,该微纪录片将实景拍摄、动画设计和CG技术等相结合,综合情景再现、动画模拟等表达方式,以讲故事的方式向观众解读汉字的源流与演变,一改科普类纪录片的枯燥乏味。譬如,在介绍“走”字的篇章中,着重运用了动画技术,使古板的甲骨文动了起来,看起来就像一个人走在路上的姿态,同时结合夸父逐日的故事解释古代“走”字的含义与今日意义的区别,让观众在看动画的过程中对“走”字的前世今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叙事语态方面,该微纪录片以有趣为特点,用日常化、个性化、颇具网感的解说词向观众诠释汉字背后的故事。该微纪录片开头的“哎哟,那个字儿怎么写来着?”与结尾的“今天,你写字了吗?”相呼应,给观众以日常朋友问候的沉浸与亲切之感。在介绍“鼎”字的篇章中,将“鼎”的甲骨文字形比作“中国的Kitty猫”,将殷墟卜辞介绍为“算卦笔记”,这种具有网感、年轻化的叙事语态,正迎合了年轻群体的喜好与审美。

(二)以小见大,拓展叙事维度

历史文化类题材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较容易落入“就事论事”的陷阱,尤其是微纪录片,由于时长限制,内容往往得不到延伸,更容易给观众“就事论事”之感。但是,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有所不同,其不仅讲述了汉字的起源与流变,以故事化的方式挖掘其中的文化密码,还在叙事维度上突破了“就事论事”的局限,讲述视野不仅聚焦于一个汉字的演变,更探寻其背后的文化根源,广泛涉猎社会风俗、时代背景等信息,使该片的叙事层次更加丰富。该微纪录片以单个汉字为切口,将自夏商西周到现代社会的历史串联起来,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历史文化一一上演,敦煌莫高窟、河南嵩山等历史文化圣地“轮番登场”,在给观众介绍汉字背后故事的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与文字相关的内涵之丰富、知识点之密集。譬如,在讲述“鼎”字的篇章中,以“鼎”为核心串起了各个历史时代王权的象征。大禹平定四方后,将九州各自进献的青铜铸成九口大鼎,从此以后九鼎就成了天命的象征,是王权的代名词。商朝大盂鼎记载了周康王与一位名叫盂的贵族的对话。三国时期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该纪录片对文字进行解读,揭示其背后的故事、历史、文化,以创新的思维让整体叙述循序渐进,而文字自身的演变则被放在每集影片的最后,待观众看完故事、听完讲解后,文字的演进便能够自然而然地进入观众的脑中、心中。

(三)利用碎片化特点,加快中华文化传播

正如麦克卢汉所说:“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全新的人类环境。”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的阅读时间、观看时间愈发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加之近年来短视频发展迅速,人们日渐习惯并喜爱这种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的信息、视频等。为了迎合当下短视频的发展热潮与受众的观看习惯和偏好,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也采用了短、平、快的方式,以一集5分钟的短视频形式,向观众快速讲述一个汉字的前世今生。与此同时,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并没有因为视频时长短而缩减内容,相反,其不仅介绍汉字背后的故事,还旁征博引,向观众介绍与其有关的其他知识。譬如,在介绍“笔”字的篇章中,不仅介绍了该字的演变,还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毛笔的制作过程、中国书法的力学原理以及古代书画的意境等。在介绍“鼎”字的篇章中,不仅介绍了“鼎”字的流变与其代表的含义,还介绍了大盂鼎这一文物,扩大了观众的知识面。在介绍“中”字的篇章中,将旗帜、中岳嵩山、“中国”以及我国河南方言“中不中”相联系,将“中”字的含义不断扩展,不仅让观众了解该字在多方面的意义,也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由此可见,千百年来有些汉字能够传承至今的原因并非只有其本身,还有其背后展现的生活哲学、体现的风俗习惯和蕴含的文化,更有刻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精神。如今,人们依然使用着汉字,它们是沟通交流的需要,是记录时代的重要工具。然而,更重要的是人们读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后的大力弘扬和主动传承,这才是文化自信的彰显。当前,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面临着故事很丰富但传播有遗憾的局面,只有国人先透彻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将中华文化以更有效的方式传播出去,实现故事很丰富、传播效果也理想的目标,让世界人民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减少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四、结语

汉字不仅凝聚着中国先民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观察、思考、归纳、推理以及猜想,而且融入了他们对世态人情、宇宙万物及未来世界的浪漫情怀与瑰丽想象。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迎合受众的观看习惯与偏好,使用风趣幽默的旁白解说,将25个汉字的前世今生带给观众,不仅是对“新纪录电影”理念彻底中国化的一次成功尝试,更有利于让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了解汉字与中华文化的魅力。6).

参考文献:

1.罗大珍.用魅力汉字传播中国声音———评《汉字审美与文化传播》[J].出版广角,2017(11):90-92.

人生哲学故事范文2

关键词:《“字”从遇见你》;汉字;可视化传播;微纪录片

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方式,而文字则是人类沟通的书面表达工具。汉字是中国语言的文字记录,即汉语的书写符号,包含语音、语义、语法等多种特征,其发展与传播离不开语言生态的变化。①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使用电子产品交流的频率远远大于使用书信等书面形式交流的频率,使得“提笔忘字”的现象常常出现,汉字的书写方式与文化意涵逐渐被忽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推出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该微纪录片将动画模拟、情景再现等表现手法融合,以每集5分钟的短视频形式,将一个汉字的源流与演进以及背后的故事向观众娓娓道来。丰富有趣的历史讲解与活灵活现的场景再现相结合,让平日里看不懂的古籍文字活了起来,使更多人逐渐了解汉字之美、中文之美,了解中华文明绵延至今的活力。

一、一字一集,挖掘汉字源流与背后故事

汉字具有浓厚的文化趣味、深厚的情景智慧以及可爱的具象思维。许多汉字在被创造之初都是按照该字所对应的具体物品的样貌加以描摹的,因此,在造字方法上,古代先民的具象思维就表现得尤为明显。与此同时,不同的汉字所表达的意义有所不同,这与其本源所处的社会背景、人文环境有较大关系,因此,在追溯一个汉字的源头时,往往也能够了解其中所蕴含的先民信息。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以一字一集、一集5分钟的短视频形式共讲述了25个汉字,不仅介绍了汉字的起源、字义等,还将其与现代观念或重大事件相联系,从而加深观众的理解,让观众感受汉字之美。

(一)造字法:古代先民的具象思维

造字的祖先具有令人惊叹的想象力,他们最初用绘画的方式,对身边的景物、事件进行描摹和概括,从而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汉字是具有浓厚文化趣味、凝聚先人智慧以及具象思维的文字,这种象形文字与英语世界使用字母组合来表达意义的文字有着巨大的区别。在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中,出现了许多甲骨文字形与事物形状相似的文字。除了众所周知的动物类文字,如“犬”“马”等,“册”“卜”等字也具有极其明显的象形特征。在介绍“卜”字的篇章中提及,“卜”字极有可能来自商人用于占卜的甲骨被烧热后所产生的裂纹。甲骨文“卜”字,不仅在字形上与裂纹的形状难以区分,甚至有时在识读甲骨文时,有些骨片上的“卜”字会被当作是裂纹而被忽视,而且该字的读音也像甲骨被烧裂时所发出的“噗噗”声。而“册”字的甲骨文字形则更加还原了它原本的模样,即把木片或竹片用绳子系在一起,阅读时平摊在桌面上,收藏放置时则将其卷起,如今我们所知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中的“万卷书”便是由此而来。虽然历经时代的变迁,没有任何一个商朝的书简能够留存,但是表示其形态的文字沿用至今,如今的“册”字也与其本源有着些许相似之处。

(二)文化密码:汉字中的先民信息

先人在创造汉字时都将具体的实物或场景作为造字的蓝本,而这些情境又可以分为生活场景、生产场景、祭祀场景、政治场景、教育场景等。因此,在对一个汉字追根溯源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当时该字产生于哪种场景,用于何处,有何用途,这些信息对我们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风俗习惯有着重要意义。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在介绍“鼎”“卜”“中”等汉字的源流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讲述其背后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中蕴藏了许多信息。譬如,“鼎”字不仅透露着古代中国浓厚的祭祀文化色彩,而且在过去一直是权力的象征,被视为立国的重器,直至今天,也仍然有“问鼎中原”“三足鼎立”等说法。而“卜”字的字源含义则透露出中国先民占卜的习惯。占卜在殷商时期尤为常见,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日常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吃饭、睡觉、算命,他们将未来不确定的事情寄托在占卜上,以期上天能给他们信息去应对处理。与此同时,该纪录片提到“中”字与政治场景,尤其是战争场景息息相关。因为“中”字的甲骨文字形与随风飘扬的旗帜极为相像,而旗帜自古就具有军事意义,掌握在王者手中作为指挥之用,所以“中”是权力的表象、权威的中心。不仅如此,“中”在地理位置上也具有一定的意义,商朝人将其领地看作是被四周方国围绕的世界中心,这也构建了华夏人对世界的最早看法。这些汉字的源头蕴藏着古代中国的先民信息,通过追溯汉字源头的故事,可以加深人们对当时的政治环境和社会风俗的理解。

二、博古通今,展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汉字的背后不仅有先人超凡的想象力和浪漫情怀,也蕴含了他们对待生活的智慧与哲学,这些就蕴藏在他们创造的每一个汉字当中,今天的我们也无一例外地被这些观念和处世哲学影响。虽然时代与技术在不断地发展,但是先人的智慧留存至今,对今日之事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譬如,古代对天象的探索与今日对宇宙的探索、古今相似的财富观等,无不体现着先人超凡的想象力,以及中华文化历久弥新的生命力。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通过对“天”“舟”“中”等字的讲述,揭示了汉字背后所蕴含的宇宙观与人生哲学。

(一)汉字中的宇宙观

汉字自具象的情景脱胎而来,孕育了中国先民对时空乃至对宇宙的看法。“天”字的甲骨文字形像是一个小人顶着硕大的脑袋,这是古代中国先民对苍穹最初的印象,而这一形象在今天看来更像是宇航员身着太空服在太空的样子。周代以后,“天”几乎和神灵画上了等号,人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试图获得来自天的指导。《“字”从遇见你》还将“天”字与飞天图相联系,起初飞天的是一群头圆脑大的男性,他们不仅头大,而且头部被笼罩在更巨大的圆形之中,这恰好与“天”的甲骨文字形相对应。无论是古人发问的“天上有人吗”,还是现代人的感叹语“我的天哪”,都在诠释着造字者的宇宙观:老天爷,即人类头顶上那一片无垠的空间,至高无上,统御着人间的一切。自古以来,人类都没有停止对天的探索。无论是古代中国先民通过建造大型石柱观察太阳方位以确认节气,还是现代中国的探月工程和载人航天飞船,都体现出人类始终在探寻那一片未知的空间。“舟”字的甲骨文字形就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船只,更像是竹筏。但今日的“舟”不仅指船只,有时更指代人类探索宇宙的交通工具,即“神舟”,相同的是该字的字义不变,仍有运输、交通之意,不同的是所航行的地方,这次航行的是遥远的太空。

(二)汉字中的人生哲学

汉字在被创造之初,不仅起到表情达意的作用,其中还蕴含了古代中国先民对人生、对财富、对生活的观念。长存于汉字世界原点的“中”字最初代表战争时飘扬在上空的旗帜,是权力的象征,后来代表天下的中心,取“不东、不西、不南、不北”之意。把“中”与“国”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中国”,这一词最早出现在西周青铜器的铭文之中,这也是“中国”的起源。随着时代的发展,“中”逐渐上升为中国人处世的哲学与追求,借“中庸”阐述了中国人自己的取舍与坚持,即不偏不倚,刚刚好,这一哲学思想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古代中国先民的财富观在“福”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古代,“福”与“酒”的关系十分密切,而“福”字的甲骨文字形与黄河流域先民用来酿酒的尖底瓶的形状相似,因为在农耕文明初期,人们有富余的粮食用来酿酒就象征着生活幸福。虽然经过时间的洗礼与汉字的演进,今天的“福”字中早已看不到与“酒”的关联,但是这一文化传统仍然保存了下来。如今,每逢佳节亲友相聚,酒从来都不缺席。汉字虽在不断进化,但是其中蕴藏的人生观念、哲学道理却已延绵千年,影响着数代中国人。汉字的世界并非一成不变,只有重要的文字,才能千古流传。《“字”从遇见你》以博古通今的视角,为观众呈现中国汉字的演进历史,讲述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用通俗易懂的案例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传承发展,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与现实价值。②

三、《“字”从遇见你》的可视化传播启示

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推出,播出后掀起收视热潮,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CSM)数据显示,仅2022年4月30日至5月4日,该微纪录片累计观众规模就超过4885万人。截至2022年5月17日,与该微纪录片相关的微博话题累计阅读量近4亿,讨论量破12万。《“字”从遇见你》的火爆与其制作方式、技术运用、叙事语态等密不可分,这也为我国微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提供了启示。

(一)借年轻化表达,拥抱新时代受众

近年来,用纪录片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例子越来越多,但大多数纪录片都严格遵守客观、真实的特点,在表现方式上有些保守,从而导致在年轻群体中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为了讲好汉字背后的故事,吸引年轻群体关注汉字、了解中华文化,《“字”从遇见你》充分利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颇具网感的年轻化表达以及丰富的融媒体传播渠道传播汉字的魅力。在呈现方式上,该微纪录片将实景拍摄、动画设计和CG技术等相结合,综合情景再现、动画模拟等表达方式,以讲故事的方式向观众解读汉字的源流与演变,一改科普类纪录片的枯燥乏味。譬如,在介绍“走”字的篇章中,着重运用了动画技术,使古板的甲骨文动了起来,看起来就像一个人走在路上的姿态,同时结合夸父逐日的故事解释古代“走”字的含义与今日意义的区别,让观众在看动画的过程中对“走”字的前世今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叙事语态方面,该微纪录片以有趣为特点,用日常化、个性化、颇具网感的解说词向观众诠释汉字背后的故事。该微纪录片开头的“哎哟,那个字儿怎么写来着?”与结尾的“今天,你写字了吗?”相呼应,给观众以日常朋友问候的沉浸与亲切之感。在介绍“鼎”字的篇章中,将“鼎”的甲骨文字形比作“中国的Kitty猫”,将殷墟卜辞介绍为“算卦笔记”,这种具有网感、年轻化的叙事语态,正迎合了年轻群体的喜好与审美。

(二)以小见大,拓展叙事维度

历史文化类题材纪录片在创作过程中较容易落入“就事论事”的陷阱,尤其是微纪录片,由于时长限制,内容往往得不到延伸,更容易给观众“就事论事”之感。但是,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有所不同,其不仅讲述了汉字的起源与流变,以故事化的方式挖掘其中的文化密码,还在叙事维度上突破了“就事论事”的局限,讲述视野不仅聚焦于一个汉字的演变,更探寻其背后的文化根源,广泛涉猎社会风俗、时代背景等信息,使该片的叙事层次更加丰富。该微纪录片以单个汉字为切口,将自夏商西周到现代社会的历史串联起来,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历史文化一一上演,敦煌莫高窟、河南嵩山等历史文化圣地“轮番登场”,在给观众介绍汉字背后故事的同时,也让观众感受到与文字相关的内涵之丰富、知识点之密集。譬如,在讲述“鼎”字的篇章中,以“鼎”为核心串起了各个历史时代王权的象征。大禹平定四方后,将九州各自进献的青铜铸成九口大鼎,从此以后九鼎就成了天命的象征,是王权的代名词。商朝大盂鼎记载了周康王与一位名叫盂的贵族的对话。三国时期出现“三足鼎立”的局面。该纪录片对文字进行解读,揭示其背后的故事、历史、文化,以创新的思维让整体叙述循序渐进,而文字自身的演变则被放在每集影片的最后,待观众看完故事、听完讲解后,文字的演进便能够自然而然地进入观众的脑中、心中。

(三)利用碎片化特点,加快中华文化传播

正如麦克卢汉所说:“任何技术都倾向于创造一个全新的人类环境。”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人们日常的阅读时间、观看时间愈发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加之近年来短视频发展迅速,人们日渐习惯并喜爱这种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传播的信息、视频等。为了迎合当下短视频的发展热潮与受众的观看习惯和偏好,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也采用了短、平、快的方式,以一集5分钟的短视频形式,向观众快速讲述一个汉字的前世今生。与此同时,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并没有因为视频时长短而缩减内容,相反,其不仅介绍汉字背后的故事,还旁征博引,向观众介绍与其有关的其他知识。譬如,在介绍“笔”字的篇章中,不仅介绍了该字的演变,还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毛笔的制作过程、中国书法的力学原理以及古代书画的意境等。在介绍“鼎”字的篇章中,不仅介绍了“鼎”字的流变与其代表的含义,还介绍了大盂鼎这一文物,扩大了观众的知识面。在介绍“中”字的篇章中,将旗帜、中岳嵩山、“中国”以及我国河南方言“中不中”相联系,将“中”字的含义不断扩展,不仅让观众了解该字在多方面的意义,也让观众感受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魅力。由此可见,千百年来有些汉字能够传承至今的原因并非只有其本身,还有其背后展现的生活哲学、体现的风俗习惯和蕴含的文化,更有刻在中华民族骨子里的精神。如今,人们依然使用着汉字,它们是沟通交流的需要,是记录时代的重要工具。然而,更重要的是人们读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后的大力弘扬和主动传承,这才是文化自信的彰显。当前,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面临着故事很丰富但传播有遗憾的局面,只有国人先透彻了解自己的文化,才能将中华文化以更有效的方式传播出去,实现故事很丰富、传播效果也理想的目标,让世界人民进一步了解中华文化,减少对中国的刻板印象。

四、结语

汉字不仅凝聚着中国先民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观察、思考、归纳、推理以及猜想,而且融入了他们对世态人情、宇宙万物及未来世界的浪漫情怀与瑰丽想象。微纪录片《“字”从遇见你》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迎合受众的观看习惯与偏好,使用风趣幽默的旁白解说,将25个汉字的前世今生带给观众,不仅是对“新纪录电影”理念彻底中国化的一次成功尝试,更有利于让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群体了解汉字与中华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罗大珍.用魅力汉字传播中国声音———评《汉字审美与文化传播》[J].出版广角,2017(11):90-92.

人生哲学故事范文3

【关键词】初中语文;引导式名著阅读;策略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1.拓宽视野,积累知识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前人智慧的结晶。阅读使我们能够传承我们前辈的文明。可以使我们不出家门而知天下事,不出国门,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

2.提高关注力,提高思维能力

我们在阅读时,需要冷静下来并集中注意力,以便我们可以走进名著,走进人物。在阅读时我们要思考要辨别,猜测情节的发展,关注角色的命运,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澄清作品的主题,并与作品中的人物分享同样的命运。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的思维能力就会得到加强,大脑会变得更灵活,我们的想象力和发散思维将会得到进一步扩展。

二、开展初中语文引导式名著阅读教学的策略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文学名著包含了作者的许多深刻的思想内涵,对初中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积极的意义。由于很多内容都有一定的深度,学生不易理解,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解释和引导,使学生能够理解这些具有深刻内涵的文学经典,使他们对阅读感兴趣。因此,教师应积极采用丰富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阅读。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推荐一些著名的电影,让学生通过电影更直观地了解名家作品的内容。电影的方式对学生更具有吸引力。学生通过电影对著名作品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从而降低了写作的难度。例如,对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阅读,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拳打镇关西》这部电影对原著内容进行了解。通过《拳打镇关西》的电影,学生就能对原著产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兴趣。

2.针对不同类型的作品,开展引导式阅读

在语文阅读研究中,名著的阅读也要因其不同的类型而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如果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的方法完全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就无法有效提高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基于体裁不同之处在做出正确的指导。在初中的阅读中,有许多不同的类型,比如传记、小说、科普类《昆虫记》、纪实类《红星照耀中国》、回忆性散文如《朝花夕拾》、诗歌《繁星•春水》等,以下列举典型进行具体的引导策略分析。一是小说阅读指导。一般来说,小说的故事情节非常丰富。阅读这类名著应引导学生探索作者想通过故事情节表达的思想态度,并分析作者所使用的文学技巧。在明确小说阅读的目标和优先事项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将会更加有目的性。比如,在阅读鲁迅的名著《狂人日记》时,教师应首先让学生认识到鲁迅先生塑造狂人这样一个人物形象实际在暗指旧文化对于人思想的禁锢,以及对文学技巧进行适度讲解。通过引入重难点和背景知识,引导学生的独立阅读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二是诗歌阅读指导。对于诗歌的阅读,教师应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表现特征,同时背诵经典小说的诗句。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诗歌与其他体裁文学作品在指导阅读教学中的差异,理解诗歌对抗与指标的规律,同时结合诗歌创作的背景进行学科分析。比如在初中名篇阅读中的经典诗歌有《繁星•春水》,柔和了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的长处,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尤其是在语言表达上,清新淡雅而晶莹明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3.通过活动促进阅读

开展各种形式的名著阅读活动,交流学生的阅读收获,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肯定学生的学习进步,促进学生积极地进行名著阅读。可以举办一些经典诗文朗诵、妙趣横生故事汇、小小报刊我做主、名人交流面对面、一站到底我最强等等。这些活动将会丰富学生的知识,发挥他们的优势,培养他们的气质,锻炼他们的能力,使他们的人生得以成长。

三、结束语

阅读经典文学名著可以不断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增强我们的人文价值。通过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开展引导式名著阅读,学生不仅可以通过经典作品感知世界的真善美与假丑恶,还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提高他们的独立阅读和学习能力,促进语文思维的养成。在名著的作品中,我们所感知的人生哲学要比教师、家长的说教要更为深刻,加强对名著作品的阅读指导,也有利于学生良好个性的塑造。可以看出,人格素质的提高和汉语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反映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式阅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吴菁.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名著阅读引导[J].都市家教月刊,2016(3).

人生哲学故事范文4

 

以色列是一个独特的文化群体,持守着其独特的善恶价值观和道德教育传统。这种主要通过“智慧人”和家长传递的传统,同律法和先知的传统一样,对维系和加强以色列的社会生活,增进每个社会成员的人生修养和处事能力,都起到巨大作用。家庭长辈和智者在后来的时代中发扬光大的人生哲学教育,可谓源远流长,并且深入社会和个人修持的日常生活,把上主信仰及在这种信仰下产生的律法精神、先知的影响大而化之,形成上及君王、下至市场小贩的生活图景—智慧文学特别是《篇言》将其清晰展现。本文尝试以正典智慧文学书卷,特别是《麓言》为基本的论述材料,探讨智慧文学及其特殊伦理观念的信仰背景、社会处境和国际环境。智者宽广的神学视野,特别是吸收犹太信仰文化以外的真理的神学实践,至今值得我们深思。   祭司和市井小民生活在同样的社会图景之中,①其道德教训,对各个社会成员具有同样的约束、规蔑的力量。智者道德教训所产生的力量同律法和先知的力量既有交织之处又有不同之处,雅威信仰影响下以色列社会和个人道德颇具特质。   信仰的力量:智慧文学的宗教背景   一、以色列社会成员日常生活所处的势力网   智慧文学植根于祖先的精神和血脉的承传、植根于独一上主信仰的沃土,智者同先知、智慧文学提到上主信仰总是直陈其言,而不象律法和先知书那样反复重申先祖或以色列民族与上主相遇的历史。因为以色列社会中不同的社会集团和阶层,如祭司阶层、申命派史家集团、先知阶层、智慧人阶层,对上主信仰有着各具特色的领悟和感受,并代表各自的传统向以色列社会和民众发言:律法和先知透过以色列自古至今的历史来教导和提醒民众感悟信仰的必要,而智慧文学则是直述现实的生活来指出信仰对个人生命产生的力量。智慧文学是在历史和现实的世界“已然如此”的条件下给述信仰的。现将各个传统的信仰脉络及其对以色列道德世界的影响简列图表如下:上主的筹算、计划所产生的力量,使整本《旧约》产生惊人的和谐。②故研究智慧文学中信仰的力量,是以旧约神学的整体和谐性为基础的。其中提到的有关独一上主信仰的经文决不是偶然掺杂和辑集进去作为点缀的,而是与整本《旧约》的上主信仰系统是一致的。③从宗教社会学看,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信仰往往是影响社会各个阶层的物质生活特别是精神生活的巨大力量。④上主信仰在以色列社会中正是这样一种力量。智慧文学则恰如其分地描绘了这种力量对个人的衣食住行、穷通顺逆的影响。不过智慧文学不象律法和先知书那样从历史的纵的方向,从整个民族的集体人格出发描述上主以色列的关系,而是从单个的人格出发描述上主对人生(特别是今生)的意义。   智慧文学还对关乎上主的“圣”的力量即由对独一上主的敬畏和归顺而产生的力量,同个人吃喝婚嫁的“俗”生活对人的吸引力在同一个人格身上产生的作用作出很和谐的调适,对犹太人维系个人生活的完整与和谐都起着重大作用。雅威信仰是以色列每个社会成员人生信念的核心:“你要专心仰赖上主,不可依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不要自以为有智慧,要敬畏上主,远离恶事。”(茂3:3一7,参16:一2;19:21)依靠上帝,是整个民族的信仰支柱,也是其中个别人格的支柱。而智慧文学特别强调后者。   对上主的信赖和敬畏,业已化为生活和宗教的力量:“行仁义会平,比献祭更蒙上主悦纳。”(茂21:3;参xs:s)智慧文学的神学思想,与《五经》的神学思想同出一源,是《五经》契约神学的重要补充和具体化。智慧文学的神学任务同历史神学的神学任务使得它们同归于一本正典,趋向同一目标—一个信仰的集体向今后的世代宣认上帝的话语。⑤智慧文学所展示的个人和社会活动中的“智慧”,绝对不是纯世俗的活动,而是与独一上主信仰有密不可分的关系。⑥智慧文学透过人的眼光讲论上主和世务,“这种古老敬虔的‘人本主义’由于特别强调造物之神的崇高地位,因此绝不夸张人类的地位与人类的能力,反倒相信这位超自然的神在人类思想与生命中,拥有绝对的主权。”⑦《创世记》中约瑟的故事,是一个带有智慧色彩的故事,强调上主信仰在个人生命中的巨大作用。   同样,作为启示文学的((但以理书》中但以理的故事,也是一个智慧人的故事,把持守上主信仰,保守以色列人的独特身份,视为人生最大的智慧。其实,但以理的智慧故事,是对处在严酷的希腊化大潮中,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逼害和侵蚀下的以色列人,特别是年青人的警示和鼓励。   如果说智慧文学中的((溉言》反映的是以色列人生和社会生活的常态,那么《传道书》和《约伯记》则是智者对人生和社会某些不确定状态的观察和沉思。智慧文学确认的行为因果报偿之律,在沉思型的智慧那里不再“守恒”。面对这个危机,《传道书》最后告诉我们,人生之钥在乎“纪念造你的主”(12:1);《约伯记》也在更高层次上验证和重申了敬畏主给人生带来的福禄寿喜和生命素质的提高。这说明上主信仰是以色列人生哲学、历史哲学的总归。信仰的力量对以色列社会各个阶层的道德都有很强大的影响力,使个人的俗务得以炼净和升华,指向更高层次的生命意义。   律法、民长、君王和吏治的力量:   智慧文学的社会背景   君王和吏治的力量对以色列社会成员的影响远没有敬畏上主所产生的影响深远持久。   以色列在没有君王和吏治制度之前,其先祖就靠敬畏上帝来支撑人生。以色列民的“三位圣祖”—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人生经验可证此点。据此可以推断,《簌言》中含有比所罗门王时代早得多的道德和宗教训诫。而《约伯记》的故事则更是列祖时代为其生活场景的。   以色列在丧失君王、也没有吏治的民族流散时期,更是主要靠信仰同一位上主而得以维系个人和民族的生命。以色列的君王和吏治制度实际上是相当松散的。‘④一般的人,尤其是智慧文学所描写的那些道德行为的主角,是以自由居民的身份,居住和生活在各个城镇中,日常生活由自己作主。#p#分页标题#e#   但君王及其统治群体仍然是社会生活中的一种巨大力量,在政治、经济上具有优越性而形成一种较为特殊的阶层。智慧文学对此有非常清晰的描述,并提出相应的道德规溉。   大多数情况下,都把这种规哉提升到个人和上主的关系的高度,形成有关政治(君王、官吏)的道德训诫、有关经济(商人、小贩)的道德训诫〕当然也有平民的道德训诫。这些道德训诫在民间流传很长时间,形成整个社会公认的道德约束力量,对君王和吏治产生软化的作用。做篇言》展示了以色列民共同的道德理想。   这就是有浓重道德训诫气息的《篇言》以及其他智慧文学书卷的有关道德教训的内容被纳人正典的社会背景。比如,以色列的“君王”同外邦君王一样大都是多妻的,所以,《哉言》特别劝勉君王:“不要将你的精力给妇女,也不要有败坏君王的行为。”(31:3)智慧文学有许多描写法庭审判和君王、官场生活的经文。显示的是一幅农业和城镇定居社会的生活图景。君王和官吏的统治力量,通过判断案件表现出来。何谓公平,何谓偏颇,智慧文学中有大量的训诲。智慧文学蕴涵了广‘阔而丰富的社会生活内容,而不仅仅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是非曲直最终的判断权归雅威,这是智慧文学的中心议题之一。这一点与《五经》和先知书的观点完全一致,而《哉言》的训诲更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更贴近生活如论到上主的智慧和统治者的关系:“我有谋略和真知识,我乃聪明,我有能力•‘’“.帝王藉我坐国位,君王藉我定公平。   王子和首领,世上一切的审判官,都是藉我掌权。”(茂8:14一16,参16:10:21:l、3)雅威是一切权威的源头。因此以色列最终形成君主政体,并且“国王、士师、长老、父亲和其他各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适度的权威,但是,国王是‘臣属’于神的国王,他要遵守神的律法,正如他的臣民要遵守他的律法一般。法官和罪人一同站在神公义的法庭面前。地主是神土地上的租客,主人和奴仆,都是神的仆人;父亲是神国度里的众子之一。”⑨智慧文学有关公平和公义的观念和实际运用的训诫,源出比以色列律法细则更基本的关乎上主的性格的神学与伦理原则,即上主的护理性的公义与公平。这个关于公平的观念,有别于“救赎性的公义与公平”。⑩因此,君王和吏治势力网下的每个人在上主面前都要相互负责,因为社会成员每个人格都与其他人格是平等的,都是上主所造的。这种以上主的创造为基础的神学,赋予人以特殊的社会身份和责任:“欺压贫穷的,是辱没造他的主;怜悯穷乏的,乃是尊敬主。”(蔑14:3,参17:5;19:2等)二、人际关系的力量:智慧文学伦理的家庭背景智慧文学虽然有关于城镇自由居民生活的描写(如蔑1:20一21,7:l一23等),但更多的证据显示,许多情景只有在乡村生活中才会发生。智慧文学伦理基本的源起是传统的农牧生活中那种父子、夫妻、主仆……等关系。。   宗教说教和信仰的力量使这些关系获得更稳固的心灵基础,而不象上文所论,宗教道德会软化君王和吏治的力量。智慧文学所论宗教道德的力量对细致人微的家庭生活和邻里关系产生影响,这些不属于政治和法律所管辖的范围。   如《篇言》一再强调父母对儿女不可推卸的教养责任。在说教之余,甚至可以使用一定程度的暴力,如鞭打和杖责⑩(参簌22:巧,19:25,13:24,29:巧,29:17等),而儿女则有义务服从和孝敬父母。这种力量是通过家庭教育得以落实的。   (一)递长子的家庭传统和教育制度   因着经济生活和社交生活的范围的扩大和复杂化,家长对子女约束力相应减弱。例如《溉言》曾经提到一个少年人夜不归家在街上闲逛(篇7:6一23);有人咒骂父母。“半定居生活的过渡以及城市生活的发展,改变了社会环境,也影响了家庭生活习惯……家庭不再能够自给自足,因为生活物质的需要逐渐增加,而且各行业的发展也导使人力专门化……也产生了更多的社会性群体:君王与臣子;工头与工人;富人与穷人。”⑩团体内合为一体的情感减弱,个人逐渐脱离家庭的束缚。   因此,家长的权威不仅仅是通过递长子的形式延续,更重要的是道德训喻使新时代的父子关系得以重新稳固。父母对子女的教育,在智慧文学中视为智慧的传递,使子女在家庭中顺利成长,且避免敌社会的消极行为。智慧文学又将这种智慧的源头归结至上主,这就为道德法庭立定了神圣的绝对权威—父母对于子女的道德和人生教育,与其说是人的责任,毋宁说是上主赋予的天责,借此突现智慧的道德内涵和重要性。此乃以色列凡夫俗子日常社会生活的精神背景。   (二)上主信仰和人与人关系的实质   智慧文学一再强调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君王对国家的责任等等。但根据以上的分析,智慧文学更为强调的,是个人对自身的责任。每个人都应当渴慕和追求敬畏上主的智慧,每个人都应对造他的主负责。人与人之间,以智慧为纽带,建立起相互负责的关系。这种关系同个人和群体的现世利益息息相关:“我儿,不要忘记我的法则,你心要遵守我的诫命。因为他必将长久的日子、生命的年数与平安加给你。不可使慈爱、诚实离开你,要系在你颈项上,刻在你心版上。这样,你必在上帝和世人眼前蒙恩宠,有聪明。”(蔑3:1-4)在《篇言》中,“智慧”和美善、公义、慈爱、真理,以及个人的敬虔、谨慎、勤劳近乎同义。   而上主福善祸淫的现世报应观,则加强了智慧的应世色彩。智慧文学的编著者认为上主是物质世界的创造者、维系者和人的道德世界的管理者,。人对上主和智慧的态度决定他生命的素质和人与人关系的质量:“谨守我道的,便为有福。要听教训,就得智慧,不可弃绝。••…,因为寻得我的,就寻得生命,也必蒙耶和华的恩惠。得罪我的,却害了自己的性命;恨恶我的,都喜爱死亡。”(茂8:32一36)人与人关系的调适者,是上主和他的智慧。所以,《蔑言》特别强调支配道德世界的因果律,这一点与《约伯记》和《传道书》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角度有所不同:“义人永不挪移。#p#分页标题#e#   恶人不得住在地上。”(茂10:30)《哉言》中有许多这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说教,特别集中于第十章至第十八章。所谓公义,就是以适当的态度待人,并表现出善行。   善行必得今生福社为回报:“福社临到义人的头,强暴蒙蔽恶人的口。”(茂ro:6)《哉言》把福乐之源归结到上主及其对因果律的控制。首先强调人与独一上主的关系,在敬畏上主的前提下,人要以谨慎的心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的智慧,人生成功的秘诀,以及人的工作只有在上帝里面才能得到灵感和规范。⑩《篇言》编纂者关怀的中心,是社体中人的“身份”—其责任和义务,其地位和权益,其人格的平衡等等,大宗旨在第一至第九章阐明,接下去的章节,详述具体的处理规则。⑩人与人的关系,在赏善罚恶律之下得以确立和维持平衡而《哉言》的“智慧”则是对现世人生的观察和应付方法。所以,智慧文学描写的人与人关系的实质,是上主监察之下人的物质和精神利益相互交往和调适的准则和规律。   顾和前瞻所带来的民族精神的韧性,却使以色列始终在万族中卓尔不群,傲然独立。与其说他们是血缘的一族,倒不如说是精神和文化的一族。信仰上主和反信仰上主的争斗,远远比纯化血缘的争斗激烈而持久。这种深人民族每个成员心中的上主信仰,成为他们独特的道德价值体系的基础,有别于他族。   信仰和社会生活的相配和相互影晌   三、以色列与周边文明社会的交往   和相互影响:智慧文学伦理的国际环境种族渊源以色列族同近东许多民族有相同的种族渊源,在生存环境和文化习俗上,也有极大的相似性。谁也无法说明哪一个人是“纯种”的以色列人。尽管以色列在种族、普通的有形的文化因子如生活方式、习惯法等等上与邻邦有相似和亲和的一面,但是,以色列对独一上主信仰的持守,对本民族历史从特有的角度的回以色列的独一上主的信仰有其演进的历史,繁复的犹太教仪式后来才出现,以致仪式的宗教有淹没敬畏上主的精神实质之势;另一方面,异邦的神灵和偶像崇拜,也时时侵淫以色列民众的精神和社会生活。但是,独一上主信仰总是象一根中轴线,将太过偏颇的社会和民心拉回正途,借以保守以色列这一族的特有文化。以色列人的社会生活和道德观念总是与其信仰状况相配合。   相对地,以色列周边那些拜偶像的多神信仰的民族和国家,他们也有与其信仰相配合的社会生活和价值体系。从比较文化学和比较人类学的观点来看,异邦的人民在偶像前的狂欢和淫祀,杀人献祭,“使儿女经火”,这些行为在他们自己眼中,并无所谓“邪淫”、残忍、污秽。这种种的风俗和生活习惯是与各自的民族生命互相配合、共生共灭的。   但外族的信仰以及同这些信仰相配合的道德观念和生活方式一旦侵人以色列这个有特殊信仰的群体中,却往往给他们造成致命伤害。上主信仰的丧失,就意味着文化和民族特色的丧失,因为除去信仰特色外,以色列的物质生活甚至社会生活的某些方面,同邻邦并无轩侄。《哉言》特别提醒年轻人毋近“外女”(2:16;5:20:6:24;7:5;23:27:27:13),不但指性上的贞洁,而且也指不要沾染外邦邪淫糜烂的生活方式和异教观念。⑩智慧文学的道德观念体系之所以同外邦相类似的道德训言有区别,就是因为它有上主信仰作坚实的基础。智慧文学的主题即“敬畏上主是智慧的开端。”一旦抽去这个基础,智慧文学便会彻底失去它的特色,也就不能达到如《篇言》开始就申明的编写目的:“要使人晓得智慧和训侮,分辫通达的言语,使人处事领受智慧、仁义、公平、正直的训诲……”(茂1:2一3)但以色列智者对邻邦智慧也有借用:“尽管以色列从它周边文化中借取智慧材料,但它们贴上了她自己的信仰和经验的标签。”0这与智者所处的国内地位、国际关系及其特殊的神学观念有关:即在确认上主信仰的前提下,扩展其创造神学视野,对犹太宗教和文化以外的国际化智慧中真善美的成份,尽量吸收、兼收并蓄—因为上主创造了世界及人类,上主维护着自然规律秩序和伦理秩序。   治社会”的思想,始终是旧约正典的主流思想。   “神治宇宙”和“神治社会”的思想也反映了智慧文学编著者群体理想中以色列社会甚至整个宇宙应该具有的秩序。   四、结论   以色列社会和精神生活的特质—神治社会以色列人是一个有独特信仰的文化群体,智慧文学反映了他们上帝创造和治理宇宙人生的世界观(簌3:19一20,8:11一26)。旧约圣经编纂者一直坚持这样的世界观。例如,有关撒母耳在为以色列人立王前后的事件的记载,至少反映以下两点:一、宗教信仰的力量同政治力量在控制人民生活这件事上的争斗;二、从最初的反对立王,到最终膏立君王,“象列邦一样”,反映了周边邦国对以色列社会的影响。   后代的编写者记载这件事,反映两种势力、两种思想的继续争斗(参撒上8:一9:)。但“神智慧文学背景由几个方面构成:其一,以色列圣祖起历世历代对上主信仰的挣扎和对人生的体验构成以色列古老的精神积累。例如,对《篇言》的最后编纂者来说,先辈的生活处境虽然成为历史背景,但其精神积累却成为编写《篇言》的直接源泉。正如《篇言》的一位传承和宣讲者所说:“众子啊,要听父亲的教训,留心得知聪明。因我所给你们的是好教训:不可离弃我的法则。我在父亲面前为孝子,在母亲眼中为独一的娇儿。父亲教训我说……”(蔑4:1一4)这是智慧在祖、父、孙三代(也可以是祖师、老师、徒孙三代)之间传承的例证。   其二,编纂者本身所处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当然,社会不同的阶层的人士对政治、宗教、经济和信仰传统的感受,会各有侧重点。智者的重点在于上主对宇宙及其秩序的创造和护理,和人对这种秩序在伦理规律的体认上。#p#分页标题#e#   其三,编纂者对邻邦的精神道德积累的吸收。智慧思想使这些背景相互交织,使智慧文学书卷在多样化中统一,成为一个有内在思想结构和生命的精神有机体,而不是一盘拼凑的大杂烩。

人生哲学故事范文5

中国式的穿越多是被动的、无意的。例如较早的《穿越时空的爱恋》中,女主角小玩子是在文物展览会上企图盗取明朝宝物“游梦仙枕”时与警官张楚发生冲突。正争夺“游梦仙枕”的二人,恰好遇上十三颗行星连成一线的天文奇象,于是二人被一股神奇的力量带到了明朝。在近几年的电视剧中,如《神话》中的易小川和高要无意间打开宝盒而穿越到秦朝;《宫》中的晴川也是因为追一幅画而失足跌入时空隧道才穿越到清朝的;《步步惊心》中的现代白领张晓,因车祸而穿越到了清朝,成为满族少女马尔泰•若曦。虽然港剧《寻秦记》中的项少龙是主动接受科学实验穿越到战国的,但这样的情况毕竟太少。相比之下,西式穿越显得主动得多。在穿越电影《回到未来》系列中,布朗博士研发出时光穿梭机,自由穿越于过去、现在与未来。同样,在《雷霆万钧》中,借助于穿越时空计算机,人们可以乘坐时空飞船穿越时空到达从前只能在自然和历史课上提到的神秘的白垩纪时代。《十二猴子》中的主人公从未来回到过去寻找末世病毒的来源,故事情节很巧妙,伤感而又让人深思。从这些较为著名的影视作品中可以发现,中式穿越剧更加喜欢采取“被动穿越”的形式,这种无意的、意外的“被穿越”显得更浪漫、更神秘、更传奇,它也反映了中国人追求美好奇遇的无限渴望。而相较于浪漫传奇的中国人的被动穿越,注重合理性、逻辑性和可行性的西方人更加青睐于利用已有条件,有准备地主动地穿越。这种穿越形式上的差异究其原因是与民族性格有关的,而民族性格的形成又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的地理环境是三面陆地,一面临海。北面的沙漠,西面的高原,东面和南面的大海,将中国与西亚隔开,形成一种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离的状态。这样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躬耕这种生产方式。正是稳定的地理环境和生产方式,使之形成了大陆性文化,其主要特征是安土重迁,保守,不求创新和想象,自给自足,独立稳定。古时的中国就是在这样一个几乎完全封闭的空间环境中发展自己,“好在……中原一带土地肥沃,适合农耕,农业于是很发达。农业是向自然要粮食的……只要土地不流失,气候不恶劣,就可以长出庄稼,就可以提供较好的生存条件。只要不存在意外的天灾人祸……就可以安居乐业。环境把人安定在了那里,久而久之,中国人深层心理结构中的那种流动的感觉就不强烈,……他们渴望安宁,期望天下太平”。如此这般,在中国人心中就形成了安于天命、顺应天理的思想,形成一种内敛的性格。反观西方,西方文化源泉的主要诞生地是地中海一带。那里因为土壤贫瘠,气候多变,不适于农耕,但却适于长草,因而游牧业发达。并且地中海是一个风平浪静的内海,便于航行,使地中海周边多国交往更方便,产生了贸易,出现了商业。“商业和游牧二者的流动性都是很强的,是开放性的,而且他们都面向大海;大海作为一种博大狂放的自然力,也激起他们一种挑战心理和启示:必须与大自然搏斗,征服大自然。”因而,西方人认为勇敢是最珍贵的东西,他们总是渴望挑战自然,向外探索,了解未知,具有外向的性格。一个内敛且求稳,一个外向而求新,这样不同的民族特征使得人们对生活有了不同的习惯与态度,自然地,也就有了被动与主动之区别。

二、不同穿越媒介体现不同文化特征

在历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的中国,人们对带有神话色彩的、古老的、神秘的古代文物特别钟爱。无论是《穿越时空的爱恋》里的“游梦仙枕”、《神话》中的“宝盒”和虎形吊坠、《古今大战秦俑情》中的“不死仙丹”,还是《大话西游》里的“月光宝盒”,以及《女娲之灵珠》中的“九星轮”,都属于神器,是它们帮助主角穿梭时空。总的说来,中国式的穿越方法基本钟情于“神器+时机”。相比带有神话传奇色彩的中式穿越,西方的穿越模式更显得崇尚理性和讲求科学与逻辑一些。《回到未来》系列里的布朗博士先后利用核原料铀、闪电等高强能量来启动安装在车里的时间机器,从而自由穿梭在时空里。在《雷霆万钧》里,穿越时空计算机可以让人穿越时空到白垩纪时代。美剧Lost的穿越则是利用“鲁索基因镜像理论”。在这些剧作中,西方人的时空穿越通常是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理论,这样使得穿越更具有逻辑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他们始终相信穿越是可实施的、有意义和价值的科学行为。在穿越剧作中,穿越媒介很有创新空间,它不需要符合常理,可以任意想象。但中国大多数采取神器加时机的穿越媒介,外国则大多借助看似合理的科学仪器,这种“大多数”的情况不是偶然,而是由中西文化特征所致。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积淀的文明古国,天然的地理屏障使中国文化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丰富的神话传说和史书资料,为穿越剧提供了丰厚的素材。在中国,人们一直对于神话传说情有独钟。从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这类创世神话,到牛郎织女、天仙配、孟姜女、白蛇传以及梁祝这些爱情传说,无一不体现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理解。它的神奇和瑰丽使人们更加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生活。它们一直活跃在中国的文化舞台上,在民间口口相传,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体现出中国这个五千多年文明古国的厚重,并且天然的地理屏障使这些文化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不仅如此,通常这些神话传说还被认为是中华文学的宝贵财富,是值得继承和弘扬的文化,应该得到宣传。于是,丰富的神话传说成为了穿越剧的丰厚素材。而在西方,虽然也有不少神话,但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印度、波斯、日耳曼等都曾被彻底征服甚至完全毁灭,导致文化形成期断断续续,西方文明多次被中断,没能像中华文明一样延续千年。并且17世纪以来的科技发展为人类天马行空的想象插上了翅膀,人们更崇尚科学和理性。爱因斯坦提出时空倒流理论,科学地将时间与空间结合起来,引起人们对时空穿越的无限遐想。后来著名科学家霍金又提出虫洞理论,认为穿越时空不是不可能的,这些都是中国不曾有的。类似这样的科学理论体系使科学和理论深入人心,使得西方人重视穿越媒介的是否符合逻辑,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行性。加上各种科学理论不断产生、论证、批判、完善,对未知领域的深入研究,对未来大胆又超前的想象,都为“科学的”穿越提供了基础。

三、不同剧情和价值观体现不同的政治社会环境

中式穿越剧为了迎合大多数观众的娱乐需求,在剧中融入了言情、神话或历史因素,这也成为了中式穿越剧作的一大特色。在《穿越时空的爱恋》中,故事从洪武二十五年(1393)讲到著名的“靖难之役”。被穿越到明朝的女主角小玩子和张楚楚,前者落在了皇宫,后者流落在民间。她们不约而同地遇上了自己爱情生命中的男人———一个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允文,一个是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寻秦记》中项少龙一边带领我们游走在诸侯争霸、嬴政登基等历史事件之中,一边与几个美女谈起了恋爱,最终和琴清、乌廷芳长相厮守。电视剧《神话》中的易小川穿越到秦朝遇到了自己的爱情。他遇见了玉洁冰清的玉漱公主,然而两人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相守。成为大将蒙毅之后,一向玩世不恭的小川在2000年前的古老王朝中不断成长起来,并且开始体会到责任和爱的真谛,也见证秦朝的衰落、楚汉相争历史事件等等。在中国穿越剧作中几乎都既有爱情的美丽动人,又有历史的惊心动魄。穿越剧作等于言情加历史,这个公式在中国似乎是不变的。这些中式穿越剧作大同小异,而主角则多是穿越到古代宫廷或者江湖中展开情爱、斗争或者政治生涯。这些穿越剧只是披着穿越、宫廷斗争、戏说历史的外衣,吸引观众、娱乐观众罢了。除了一次又一次地验证“天命难违,历史不可改”之外,无非也只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历史,给予一些历史另一种解释罢了。所以除了爱情和搞笑外,也找不出什么太深刻的意义,彰显出的思想层面不高。西方人一贯爱好探险,他们将勇敢视为最珍贵的品质。探险、改变、拯救世界常常是西方穿越作品的主题,他们希望通过时空穿越来改变现在和未来,掌控命运。所以,在西方穿越类影视作品中不难发现那些穿越者往往肩负使命,忍辱负重,不达目的不罢休,最终完成使命。《蝴蝶效应》系列中的主角为了挽回曾经的错误,改变未来,每次穿越都不得不回忆痛苦的过往,头痛又流鼻血,最后甚至以自我牺牲来换取错误的消除、世界和平。在《雷霆万钧》中,前往白垩纪旅行队中的猎人无意间踩死了一只蝴蝶。然而它恰是生物进化的关键,它的死亡会改变生物的进化发展过程,甚至会影响整个人类。然后,穿越者及时发现了事故的原因,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危在旦夕的拯救全人类的伟大行动。这些主角们,一般会带着忧国为民的责任感、思考时空的哲学感、时空迷失的无力感、非我不能的使命感以及“科学兴穿”的技术感。现代西方人虽然创造了巨大的科学成就,但是他们在内心深处却时常产生一种忧郁的情绪。从《回到未来》《十二猴子》《终结者》系列,到《蝴蝶效应》《源代码》,那些主角们不是在实验新的科技成品,就是在时空穿梭中忙着拯救地球和爱情。在这些作品中,穿越者往往是被无法抗拒的命运或使命所迫,踏上危机四伏的时空旅程。在《雷霆万钧》中,无意被踩死的白垩纪蝴蝶差点毁了人类文明。这类穿越剧作,很明确地警告世人慎用时空穿越技术。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晚年深深意识到科学专制和人性危机的严重性,他提倡用“人的生活世界”来取代“物的科学世界”,以拯救人的生存危机。同时,这些穿越剧还揭示了其可能带来的危险并给观众以震撼,启发他们思考未来,探索世界。剧情和价值观的差异与政治和社会的接受能力密不可分。在中国,影视作品受到国家广电总局的严格审查。由于中国没有电影分级制度,国家广电总局对影视作品的主题、思想、内容、情节、画面、语言等按照检查条例进行审核,涉及政治导向、政治敏感题材、社会道德价值的电影审查更加严格,有些剧作甚至会因为政治原因被限制播出或封杀。这使得当代编剧、作家无法在现实题材中尽情发挥,只能借助历史的庇护,用戏说历史、宫廷斗争、言情戏来满足和转移人们对现实的不满,这样既能降低被限制或封杀的几率,也能吸引观众,获取商业利益;另一方面,应试教育体制或多或少地扼杀了想象力,缺乏探知未来的渴望。所以,绝大多数的穿越剧选择了在现成的、已成定局的历史中找素材,避免敏感话题,在历史的荫蔽下吸引注意。在西方,比如美国,却是按照电影分级制度审核影视作品。而美国电影分级并不是强制执行的制度,决定电影是否要被分级是电影制片方的独立选择。美国电影的分级是由美国电影协会负责组织的由家长们组成的委员会完成。其目的只是提前给家长提供电影的相关信息帮助判断影视作品是否适合孩子们观看。评级与电影内容的好坏并无关联,一般与政治导向关系也不大。此外,西方人对民主和自由的权利十分看重,认为这是不可侵犯的,社会环境相对自由,公民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因而,西方人各种自由的想法和不羁的想象力在穿越剧中发挥得十分充分,他们往往传达出救世的价值观。

四、不同的穿越方向体现不同的生存原则和哲学观念

穿越是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统称,它可以穿越过去、穿越未来以及穿越平行空间。东方人多宿命,所以中国人偏爱穿越到过去,改变过去。《穿越时空的爱恋》穿越去了明朝,《寻秦记》穿越回到战国,《神话》穿越到了秦朝,《宫》和《步步惊心》都是穿越到了清朝。西方人热爱冒险,因而他们青睐探索未来、改变未来,例如《终结者》系列、《蝴蝶效应》系列、《回到未来》系列、《太空漫游四部曲》等都是如此。近年来的《盗梦空间》《源代码》等大片则是平行空间穿越概念的体现。拍摄于1984年的《终结者》幻想了未来时间的战士“穿”回1984年,拍摄于1968年的《2011:太空漫游》则想象了30多年后的宇宙航行。是回到过去,还是展望未来?这与中西生存原则的差异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国,以农为本是传统自然的生存方式,人们相信只要按照农时,勤劳耕作,就一定能丰收。这属于农业文明。在中国传统思想观念里,自然是善的,人也是善的。然而在上古的地中海沿岸,人们没有大量的土地耕种,粮食需要进口,于是他们不得不面对变化多端的海洋去进行海上贸易。海上贸易要冒极大的风浪危险,自然界的风云说变就变,诡谲莫测,因此在西方船员眼光里,自然是恶的,是人要努力征服的对象。所以西方文明属于海洋文明。以农为本的生存原则使中国人重视经验,于是人们大多看重过去的,求同求稳,以和为贵;而出海谋生的生存方式使西方人重视将来,他们总是渴望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有较强的斗争精神和自由意识。另一方面,穿越方向的差异与哲学观念的不同也不无联系。尼采认为,安宁、快乐的人生哲学是中国人人生哲学的主要特点。例如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孟子说:“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他认为人应该是通过努力获得快乐的。而西方的哲学是痛苦的哲学。《圣经》中的原罪说,认为任何人天生即是有罪的,他们的罪先天地来自其祖先———亚当与夏娃,他们偷食禁果,知道了何为云雨之事。西方近代宗教改革的新教领袖———路德•加尔文更是将基督教原罪的观点做了极端发挥,他索性明指,人性本恶,只有上帝才能救赎人的灵魂。总之,中国人希望在历史中找到安宁,西方人渴望在未来找到解脱和拯救。

五、结语

人生哲学故事范文6

关键词:儿童;儿童哲学;爱智慧;教育价值;哲学探究

提起哲学,人们的首要印象往往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由一些枯涩难懂的概念和术语构成的逻辑体系,是哲学系专家的一项精致的学术研究。普通大众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去进行哲学研究,更何况是懵懂无知、少不更事的幼童。但从20世纪起已经有学者明确提出了儿童有自己的哲学这一观点。哲学的本义意味着对智慧的追求,目前这种离开了哲学本义的哲学概念是承认儿童有其自己的哲学这一命题的障碍。[1]83

一、儿童哲学的内涵

雅思贝尔斯于1951年内隐地提出儿童有其自己的哲学,李普曼1969年在《聪聪的发现》一书中首次提出并使用了“儿童哲学”这一概念。随后马修斯从理论的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将其上升到学科领域。目前我国相关学者认为,儿童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定义和内涵十分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点:第一,“儿童的哲学”,即儿童的哲学思想。儿童的哲学可以理解为儿童对世界万物产生的好奇、困惑与探究。儿童最初时处于主客体混沌不分的“非二元论”状态,在儿童获得客体永久性概念之后才产生了主客体的微弱对立和自我意识,开始探索周围新奇的事物。但儿童作为生理和心理均不成熟的特定主体,是孤立地处理每个问题而没有将其做出的各种解释统一起来的人,其哲学观念缺少反思性思维,有着不同于成人哲学体系的生命色彩。第二,“儿童哲学探究计划”,即李普曼提出的儿童哲学教育模式。20世纪60年代中期,李普曼对美国公民之间辩论的质量感到不满,并由此发现到大学再教学生逻辑推理为时已晚,因此开始将目标转向儿童。李普曼及其同事研究、设计出儿童哲学课程教材和哲理小说并配有相应的教师手册,通过不同的练习和课堂活动促进课堂上探究团体的形成,帮助儿童独立思考,提高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第三,“童年哲学”,即马修斯的儿童哲学模式。马修斯的儿童哲学倾向于欣赏儿童,认为年纪小的儿童更容易提出哲学问题,成人应该倾听儿童的声音并努力挖掘童言童语中的哲学意蕴。他为童年哲学建构了初步的理论框架,在霍利约克山学院开设并教授了“童年哲学”这门课程。[2]在西方国家,童年哲学作为哲学研究的领域之一已经逐步得到认可。本文的儿童哲学只取其第一种内涵即儿童的哲学作为其基本定义。

二、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

(一)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

在希腊文中,“哲学”(philosophy)一词是由“爱”(philein)与“智慧”(sophia)这两个词演变而来,其本义是对智慧的热爱、探索和追寻。“爱智慧”是一种对人生持久探究的激情和渴望,是一种积极地探索世界、认识自我、追求智慧的意向性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求知是人类的天性,求知亦是源于对智慧的爱,因此儿童的哲学是儿童的一种天性所在。儿童初临人世,面对周围陌生的环境充满了惊奇、困惑和不安,总是提出一些成人容易忽略、习以为常或是无法回答的问题,迫切地想知道天地的形状、物体的名称和事情的真相,甚至是在对成人给出的答案感到困惑时继续追问,从而满足自身在智力上应对外部环境的渴求。这些都是儿童对外部世界或是自我的积极探索、认识和理解,是儿童特有的哲学,是经过儿童头脑思考批判的活的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3]而儿童探索、发现事物本质的方式和爱智慧的表现就是玩耍,玩耍和爱智慧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儿童在游戏中展开对事物的提问,发展自己原始的哲学思维。儿童的这种天性决定了儿童天生就是个哲学家。

(二)哲学起源于惊讶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产生必须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惊异,另一个则是闲暇。[4]由此可见,惊讶是哲学活动的发端,也是哲学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人们由于受到惊讶的驱动而开始思考、探索和进行相关的哲学活动。然而惊讶和哲学探索并不是少数成人哲学家的专利,相对于成人而言,儿童更是对世间万物充满了惊讶,其精神世界没有成人对事物的先入之见和刻板思维。周围的环境甚至于自身对儿童来说都是新奇和不可思议的,导致儿童天然地具有这种可贵的惊讶情绪。他们通过不断地发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世界从何而来,世上第一个人是谁生的?”等一系列希腊先哲们争论不休的哲学基本问题,来满足自己内心的好奇。惊讶是一种能动的哲学意识,它所凸显的是一种基于兴趣的好奇心,是一种主动思考、积极追问的探究活动。然而由于种种影响,儿童的这种天然的惊讶情绪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萎缩甚至消失,马修斯、李普曼等人正是观察到了这一现象才创立了儿童哲学。由此观之,虽然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但想要保持儿童的这种哲学探究精神,更需要成人创造环境来呵护儿童的这种天性。

(三)每个人都进行着自己的哲学创造

从哲学的本义上讲,每个人都是哲学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哲学,儿童亦不例外。许多哲学家如葛兰西、雅思贝尔斯等均秉持这一观点。“任何拒绝哲学的人,他本身就是在不知不觉地实践一种哲学”。[5]一些人类学家如莱维•斯特劳斯等更是认为原始人也是作为“哲学家”出现的。哲学不仅仅指“智慧”,更是“爱智慧”这一活动,我们应当抛开对哲学的偏见而树立一种“人人都有自己的哲学”的观念。究其根本,哲学只是人脑运转思考后的产物,离开赖以存在的人类个体,哲学是无法产生、保存和发展的。无论个体是否承认或意识到,哲学早在儿童产生主客体对立和自我意识时就已经产生,并与之相伴相随直到最终。孔子也是在晚年才明确意识到自己早在15岁就开始刻意地探索宇宙和人生的奥秘了。“哲学的本质并不在于对真理的掌握,而在于对真理的探究……哲学就意味着追寻。”[6]5哲学是一条追寻之路,我们自儿童时期踏上这条道路,便开始认识他人、探索世界、认识自我,穷其一生在这条道路上进行着自己的哲学创造以达到内心设定的最高境界。儿童对自我和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探索,也是人生哲学创造的一部分。

三、儿童哲学的独特性

(一)具有浪漫幻想的性质和浓厚的生命色彩

儿童的哲学探索始于对生活的惊讶,他们对成人嗤之以鼻的动画、童话和神话都表现出极强的兴趣和爱好正是因为这其中包含着许多令人惊讶的事物。儿童的生活简单质朴,对动画、童话和神话的喜爱传达了其对智慧的追求和浪漫的幻想。成人习惯了接受权威知识,用已有的经验和标准来回答问题。小孩的思考是散点式的,不会走你事先规划的路径,自由自在,天马行空、独来独往。[7]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丰富、发展起来的,面对问题时没有形成功能固着和思维定式,而是采取一种意想不到的视角和方式对成人习以为常或是视而不见的事物产生质疑:大卫(5岁)担心苹果究竟是不是活着的,他断定苹果在地上时是活的,但带进了室内便不是活的了。[8]8这是儿童对“生命”这一概念独有的思考和探究。皮亚杰认为儿童在最初具有极强的自我中心主义,很难离开主观感情去客观地认识和判断事物,这种生命的内在的特点导致其哲学探究也带有浓重的生命色彩,直到儿童思想的逐渐成熟才被后来发展强大起来的客观性所取代。这也是儿童哲学不同于成人哲学的特性所在。

(二)纯真质朴,通过概念游戏的形式展开

儿童哲学起源于儿童对生活问题的困惑,其形式或是严肃的提问、或是沉重的思考,但在通常情况下,儿童的哲学是一种概念游戏,是儿童对概念的追问和探究。早餐时詹姆斯对儿子母亲抱怨“大惊小怪的人们制订出关于早起等等的东西。”儿子丹尼斯(6岁1个月)慢条斯理但不无敏锐地说:“早和迟都不是东西,他们不像桌子、椅子和杯子一类———你能摸到的东西!”[8]20丹尼斯通过对“东西”这一概念的故意曲解玩了一个小小的文字游戏,提出了一个具有概念性和哲理性的观点。从这一事例可知,儿童通常从生活经验中初步建构自己对语言和概念的理解,进而发展自己的哲学思维。对词意概念、语言逻辑的理解亦是儿童哲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雅思贝尔斯认为,孩子们通常具有某些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反而失去的天赋。[6]2儿童的生活是朴素而简单的,他们单纯的内心在面对环境中的自然事物时往往能做出本能而直接的反应。在没有丰富的语言形容下,儿童的很多观点和想法只是一种浅显而通俗的表达,但在这纯真而质朴的表达里往往蕴含着许多成人值得思考的东西,透露出哲学的光辉。

(三)具有自由创造的性质但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儿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处事是简单淳朴、充满稚气的,对社会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没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这固然会给儿童的生活造成一定的麻烦,但对清规戒律认识的缺乏使得儿童摆脱了由此带来的种种束缚,从而使其心灵得到解放,获得了成人难以拥有的自由,更容易直言不讳地提出成人羞于启齿的、具有哲学意蕴的提问和言论。正如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末尾那个孩子一样,在成人装腔作势、自欺欺人、盲目从众的情况下,却一语道出了皇帝赤身裸体招摇过市的丑态。[1]90相对于追求“虚荣”背后陷入“深度自我迷失”的成人来说,儿童具有哲理性的发现和言论为成人的生活提供了一面反思和自省的镜子。但是儿童的身心尚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动态过程中,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不能像成人一般独立地谋取生活所需的物质条件,其生活和成长必须依赖成人提供的外部环境和精神照料。儿童自身的健康状况、周围环境的各种刺激及其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极易影响儿童的情绪情感体验,进而影响儿童的自我认知和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即影响着儿童的哲学思考和发问,对儿童哲学的具体内容产生直接的作用。

(四)儿童早期的哲学冲动将对其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早期经验会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1]95同理,儿童早期的哲学冲动作为早期经验的一部分亦会对人生的发展起作用。67岁的爱因斯坦在其《自述》中回忆起儿时一个罗盘引发了他对指南针如何工作的思考,这件事情促使年幼的爱因斯坦开始思考隐藏在指南针背后的奥秘,并进一步强化了他对自然现象奇妙之处的好奇与探索,直到晚年时期仍对这件事情念念不忘。可见儿童早期的经历对爱因斯坦一生思想历程的影响极其深厚。无独有偶,哲学家波普尔在其著作《波普尔思想自述》中记录了他在8岁时遇到了他认为的“真正的哲学问题”———空间到底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他以为是由于自己年幼无知导致对这一问题一知半解,直到成年之后才发现令其烦恼的“竟会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波普尔是肯定儿童“爱智慧”的活动和探究的,他在年幼时期的哲学思考肯定对其日后成为著名的哲学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儿童天生具有成人难以企及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时期对智慧的探索和对哲学的思考如同种子一般深深的扎根在他们心中,待到他们羽翼丰满、思想成熟时便破茧而出,影响日后的成长与发展。

四、儿童哲学的教育价值

(一)恢复哲学的普适性,扩展哲学的生存空间

长期以来,哲学由于被理解成晦涩难懂的学术研究而被排斥在社会大众的生活视野之外,作为一门学科也陷入被学生“敬而远之”的尴尬境遇。哲学与人们生活愈行愈远的现状导致其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被社会忽略甚至是否定,使得哲学的生存与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危机。而儿童哲学则强调了哲学的应用性和实践价值,力图恢复哲学的原初意义。[9]24它坚信哲学本义是一种起源于惊讶的“爱智慧”的意向性活动,承认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将哲学拓展到儿童的世界,并坚持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哲学,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进行着自己的哲学创造。哲学来源于生活,凡是有需要的人都可以反之将哲学与自身生活融为一体。儿童哲学试图将哲学从“被少数专家所把持,囚禁于科学研究的象牙塔之中”的局面中解放出来,力图恢复哲学本身的普适性,从承认儿童有其自己的哲学开始创建一种“每个人都是哲学家”的观念。儿童哲学是基于儿童的日常生活而展开的对周围世界和自我内心的积极探索,是哲学与社会大众拉近距离,展示自身对个人生活价值所在和密切联系的最佳证明。儿童哲学从其本义证明了哲学是贴近个人的生活思考,而不是脱离生活的空中楼阁,是适合于普通大众的精神追求,而不是契合少数专家的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哲学的普适价值,扩展了哲学的生存空间。

(二)淡化哲学的权威性,认识哲学的发展全貌

目前,哲学作为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社会科学仍然获得了学者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试图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著书立说来阐释哲学理论、传播生活智慧,以期达到普及哲学的教育目的。但这些著作都只是将哲学当做一种可以传播的、权威性的学科知识,并没有帮助哲学脱离学院式哲学教育的象牙塔。儿童哲学的提出却创建了一类新型的哲学思维,它将哲学看做是一种通过游戏形式展开的“爱智慧”的探索活动,淡化了哲学长久以来的不可侵犯性,而将其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给社会大众提供了一个以积极的方式思考生活的崭新视角。另一方面,哲学作为人脑思考的产物,不仅存在于社会历史发展和变革的运动中,而且存在于人类个体生活成长的生命运动中。哲学发展史是人类种族系统和个体系统的有机统一,个体的发展是以浓缩的形式扬弃的复演了人类种系漫长的历史进程。由此推知,儿童哲学大致是人类在最初时期进行哲学探索的历史缩影。古希腊人在英雄时代结束之前的漫长时期里的思维发展,表现在原始思维和神话史诗里,就大致同儿童出生到六七岁时的情况相当。[10]这表明哲学发展的历史在特定阶段与儿童哲学的发展处于相似可比的水平,对儿童哲学的重视和研究可以帮助人类在个体生命周期中得到人类最初时期关于“哲学是如何产生的”等一系列问题的简约答案,有助于认识哲学发展的全貌。

(三)呵护儿童的好奇心,提升儿童的创造能力

儿童哲学是儿童适应环境的手段和渴望,也是儿童生存成长的方式和追求,它包括对已知世界的认识和探索,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构建。儿童期是人类个体生命周期中的客观存在,是个体的身心由不成熟到成熟发展的必经阶段。但目前的学术界对儿童认识能力和知识掌握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对儿童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关注。传统的学校教育仍然在刻意地强调师道尊严和纪律权威,师生之间不平等的人际关系和教育大纲的强制要求使得儿童成为接收知识的容器、权威思想的附庸,而逐渐丧失了进行独立思考和哲学探索的机会与能力。这对儿童心理品质的发展、精神生活的展开和人格境界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而儿童的哲学探索则帮助儿童摆脱了习俗惯例的约束,重新认识在熟悉事物中包含的不熟悉的一面,使儿童的好奇心永远保持最灵敏的状态。通过将自身经验与集体智慧相结合,主动建构对于未知问题的自我认知和对已知问题的全新理解,亦能激发儿童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潜能。这就需要成人保持一种“如履薄冰”的教育情怀,尊重儿童的哲学探究,引导儿童批判的看待问题,鼓励儿童通过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来展现他们对自我和世界的好奇与求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保护好儿童“爱智慧”的天性,让他们的心灵永远纯净、自由而不发生“锈蚀”,使得儿童的哲学探索在不受任何标准答案的限制下永无止境地进行下去。

(四)发展儿童交往能力,推动儿童的社会成长

儿童的思想往往是充满稚气的,但他们的哲学天性却包含着智慧的萌芽,相对于成人固步自封的思维状态更能给我们以启示和力量。儿童的哲学探索并不是主张个体进行闭门造车式的思考,而是可以借助成人的力量形成哲学探究群体,以培养和提高儿童的相互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养成相互关怀的心态和自我思考的习惯,从而推动儿童的社会成长。哲学认为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儿童的哲学天性启迪我们要尊重儿童发声的权利,消除牵绊儿童自由表达的枷锁,鼓励儿童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认真倾听并尊重他人的观点,共同推动对某个哲学问题的阐释或理解,以期对事物作出理智的判断。在儿童哲学的探究过程中建构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共同体,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通过哲学探究的“无答案性”培养儿童的批判精神,促使儿童逐渐养成同情、理解和包容的品性和以理服人的态度,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珍妮弗•布莱斯比(JenniferBleazby)指出,儿童哲学认定儿童,不管其依赖的程度如何,都有为自己思考的能力,都能构建他们自身的意义。[9]28通过儿童哲学探究群体,更好的控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在哲学探究中理解和塑造儿童群体所特有的社会文化环境,从而协助儿童成长为自治能力充分发展的社会公民。

[参考文献]

[1]刘晓东.儿童精神哲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张艳霞.马修斯儿童哲学的反思与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7(1):130-134.

[3]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M].唐其慈,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32.

[4]赵林.哲学的用处与哲学的灵魂[J].中国大学教学,2007(11):4-7,2.

[5]梦海.哲学是什么?———论卡尔•雅斯贝尔斯的哲学观[J].南京社会科学,2006(8):11-17.

[6]卡尔•雅思贝尔斯.智慧之路———哲学导论[M].柯锦华,译.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

[7]皮耶罗•费鲁奇.孩子是个哲学家[M].陆妮,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2:94.

[8]加雷斯•B•马修斯.哲学与幼童[M].陈国容,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

[9]高振宇.儿童哲学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人生哲学故事范文7

文化是一个立体的系统,它是人类的活动方式以及由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并经社会认知的全部产物的系统,这个系统从外观形态及内在本质上来看,有着一定的结构层次,表层是物质文化,中层是制度文化,深层是精神文化。而这三个层次永远处于三位一体化的格局中,形成了既相区别又相渗透的多层面的整体结构系统(1)。谚语作为民间审美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民间创作在口头上广为流传、且较为定型的艺术炼话,是民众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其多层次的文化结构彰显出民族的个性、生活方式、处世哲学、生态意识等内涵,并发挥出独特的文化功能与审美特质。

文化的精神层面是人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方式及其全部产物,诸如思想体系、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谚语作为记录“一个特定社会或民族所特有的一切行为、观念和态度”的文化载体(2),是在某一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被创造出来的,因而也带上了该民族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的色彩,是民族传统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

首先,谚语对民族精神的反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环境通过文化创造满足人的欲求,影响文化形貌和文化性格的形成,使不同地域的民族生成各有迥异的经济文化类型和相应的精神文化特征。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是在不同背景环境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两种文化,两者的差异是自然界的结构留在民族精神上的印记。农耕民族生活在河湖密布、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的理想地带,优越的生存环境形成他们内倾型的文化性格。大量谚语反映了农耕民族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哲学、家园意识等。如“德胜才为君子,才胜德为小人”、“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善人流芳千古,恶人遗臭万年”等,表明农耕文化是一种“德性文化”,人们常常以“德”和“义”作为品评人的标准,同时,汉民族传统文化和道德观也要求通过内省、净化达到“德”的彼岸。如“能忍者自安,知足者常乐”、“三思有益,一忍为高”、“没事常思有事时,让人三分不算痴”、“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等表现了汉民族重礼仪、重平和、重仁义、重内省的处世哲学,以及“克己、知足、安份”的心态及“忍耐、内向”的性格特征。农耕文化也非常重视“和谐”的价值观:如家庭生活中“家和万事兴”、“夫妻相合好,琴瑟与笙簧”、“邻居好,赛金宝”,商业活动中“和气能招万里财”、“和气买卖赚人钱”,集体活动中“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大家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等谚语鲜明体现了和谐的价值观。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生产方式,很容易使人产生满足感,渴望安定的生活环境,反感战争,眷恋生于斯、养于斯的土地,产生出执著的乡土意识和爱国意识等。与尚农、务实的农耕民族文化心态不同,长期的游牧生活养成了游牧民族流动而不僵滞、变化而不呆板的思维特点和尚武、豪放的民族性格。蒙古、哈萨克等少数民族谚语对他们强健刚猛的人生风范、宽阔壮美的内心世界以及充满活力的主宰世界的气质都有所表现,使人们感受到了游牧民族生命的博大与坚强,具有金戈铁马式的阳刚之美。

其次,谚语所表述的宇宙观。中国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在汉语谚语这一民间智慧的宝库中也得到了充分反映。谚语中,无论是记录天文时令、节气寒暑、阴阳五行的气象谚,还是描写名山胜水、自然风光、习俗风情的风土谚,或是反映农业生产、种植饲养、收获贮藏的农事谚等,都企图通过阐释自然来观照社会、启迪人生。“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谚语中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规律与人事规律相比较而存在。如“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顺天则存,逆天则亡”、“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等,天与人是相对应而存在的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天上有的,自然界有的,人间必然有其对应的东西。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天时进行农业生产,才能达到天遂人愿的结果,以自然规律喻人事规律是社会谚、气象谚和农事谚语取材上的一大特点。赞美祖国佳山秀水、人文风情的风土谚中同样渗透着天人合一、万物有灵的思想意识,杰出的人物、精灵的山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二是天事主宰人事。孔子的“死生有命,富贵在天”的观念已根植于下层民众的文化心理深处,并演化出众多的谚语,反映了一切都是命中注定,人活着只有“守命安分,顺时应天”的天命观,这是下层民众遭遇灾难和挫折后的无奈及悲叹。如“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国正天心顺、官清民自安”、“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等。三是天成为正义的化身。这些谚语中的天,寄托了下层人民对公理、对正义的坚定信念及惩恶扬善的美好愿望。

人生哲学故事范文8

 

一、影片概述   由泷田洋二郎2008年导演的《入殓师》是以一个入殓师新手的角度,观察各种各样的死亡,凝视那些充满爱意的人们。该片电影讲述了大提琴手小林大悟阴差阳错的入殓师职业生涯中发生的一系列离奇的故事。由最初的妻子不理解、家里不支持到最后大家都尊敬且理解和支持的故事。电影通过三条线索来阐述生命的价值和死亡的意义:大提琴手小林大悟为生计而迫的入殓师,到热爱和尊重生活的入殓师;小林大悟的妻子和朋友对入殓师的鄙视到对入殓师的理解和支持;小林对父亲的仇视到对父亲的原谅。   这三条线索交织进行,互相缠绕,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珍重,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回馈社会,用大爱来包容社会。   二、电影《入殓师》的琴乐   (一)大提琴   电影《入殓师》的主人公小林大悟是职业演奏家,大提琴是他的生活。为反映男主角的职业背景,《入殓师》的大部分配乐都是采用大提琴的音乐,利用大提琴的音乐来展开故事情节。通过大提琴温暖细腻和稳健委婉的特殊音色,与电影的优美动人旋律,共同营造出一种意境,让观众体会出人性的美丽,明白死亡的哲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大提琴的细腻角色与电影主题相得益彰,大提琴在电影中的应用,不仅代表男主角的身份,更代表了影片的主题,代表着一种人生态度。   (二)钢琴   电影《入殓师》的音乐如果只是用大提琴来表现,那也会显得比较单调,影片中自始至终加入了钢琴作为大提琴的点缀和衬托。钢琴音乐的晶莹剔透、钢琴音乐的优美旋律都为大提琴音乐的细腻增添了色彩。男主角在为死者进行入殓时,断断续续的钢琴音乐时隐时现,反映出小林大悟的内心矛盾,人生困惑。通过小林的音乐心情来折射人们对活着的勇气,对死亡的安慰。   (三)弦乐   电影《入殓师》中钢琴和大提琴只是电影音乐的优势之一,影片中还多处用到弦乐作为电影的元素来丰富电影。   男主角小林第一次从事入殓后,心理的矛盾、职业的差距、内心的彷徨都体现在音乐里,小林洗澡时,小提琴发出的颤音,把小林的内心世界全都表达出来了。为了营造人们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对人的生命的珍重,影片中多处使用弦乐四重奏。影片最后,小林终于接受了入殓师这门职业,身边的亲人也接受了这门职业,人们对死者都给予了寄托,为表达死亡只是下个人生的开始的哲学观,影片中使用了大乐队弦乐合奏。   三、电影《入殓师》的主题音乐   电影《入殓师》的主题音乐由Memory、OnRecord和Ending组成,这三段音乐都是采用大提琴演奏的,旋律非常温暖、恬静,同时也非常有哲理。大提琴音乐比较浑厚、比较丰满,用这种比较饱满的音色打破死亡给人们带来的沉重、体现生命的宁静。这些主题音乐出现在初见小林时,小林与妻子相见的雪夜里,小林与同事聚会的原野上和小林与父亲永别的亲情里。主题音乐在这些场景下的应用,把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心理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初见时   电影中初次出现男主人公是在小林参加入殓仪式之后。   小林内心非常复杂,他觉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没有多少意义,他抱怨自己没能送母亲最后一程,他抱怨自己的演奏生涯不大顺畅,他抱怨自己的前途迷茫。于是小林坐在了大提琴前,小林小时候练提琴的镜头同步出现,大提琴所演奏出的那种非常干涩、非常刺耳的声音弥漫着整个电影场景,人们这时总是觉得一种失落、一种物是人非的悲凉。接着镜头转向另一种境界,小林想起自己快乐的童年,他与家人在河边、在澡堂、在小岛所度过的美好时光,进一步衬托出小林的物是人非的悲凉。第二段音乐再次响起,这次不再是单纯的大提琴演奏曲,在原有的大提琴音响中加入钢琴伴奏,这种钢琴与大提琴交织的音响系统,纯净的钢琴声加上悲凉的大提琴声,反衬出小林的复杂心情———一种极度的无奈和无助。   (二)雪夜中   小林与妻子的相见、对父亲亲情的渴望和怨恨都体现在雪夜的场景下。在寂静的夜晚,外面白茫茫的世界,小林的妻子坐在房间里,唱片机里放着小林父亲最喜欢听的音乐,小林慢慢地进入了父亲的回忆。对父亲小林有想爱但又爱不起的感觉,从小就被父亲抛弃、从小就缺失父爱的小林既渴望父亲的亲情,又充满对父亲的怨恨。主题音乐OnRecord响起,大提琴直接交织钢琴,表达出小林的内心怨恨但又很想去爱的复杂心情。当然音乐的旋律与初见时的那种无情要少些,这也给电影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小林最后原谅了父亲,体现了人性的美好,人的生命是如此短暂,人性的闪光之处在于不生活在痛苦和怨恨里,当人们的生命结束那一时刻起,人性只能靠下一段生命的开始。   (三)原野上   小林与同事聚会,小林即兴演奏了一首圣桑的《圣母颂》,音乐配上柔和的电子音乐,表达出对圣母的神圣,也表达出人性内心世界的圣洁和纯情。小林与同事之间的友情是纯洁的,是不掺杂其他社会因素的。接着电影画面一转,出现了大容量的小林入殓仪式的剪辑,这些剪辑里到处充满着小林忙碌的身影。通过一小段配乐过渡到电影的主题音乐,配乐从一部古典音乐作品自然过渡到电影的主题音乐,通过《圣母颂》的音乐元素自然过渡到电影的主题音乐,这种过渡不是生硬的,是自然而然的,就像小林的内心世界的逐渐改变,是一种属性上的改变。这段音乐由钢琴开始,通过主题旋律的再次响起,加入弦乐和竖琴,把生命的那种活泼表现出来,画面里小林在原野上尽情地演奏大提琴,虽然妻子不理解、朋友不理解,但他自己沉浸在大提琴的世界里。尤其是画面中迁徙的白天鹅的归来和春天的那一抹新绿,是小林认识到这份工作的神圣的象征。最后,加入木管,把小林所憧憬的那种温暖、充满爱意的生活表现出来。通过这段画面,主题音乐烘托出男主人公小林的内心世界,也增添了观众想了解小林的内心世界和小林所从事的职业的意愿。#p#分页标题#e#   (四)亲情里   小林与父亲永别那场戏是非常纠结的,小林亲自为父亲做入殓仪式。主题音乐伴随父亲的小石子落地开始,配乐非常质朴,非常优美的旋律代替了所有的语言,钢琴与大提琴交相辉映,正在阐述着人性的美好。音乐非常细腻、透彻,小林与父亲之间的亲情得到大大的释放。画面里,小林慢慢地为父亲做入殓,好像是与父亲在做最后的道别,与父亲之间的真实感情的流露,交织着大提琴与钢琴的伴音。这段音乐代替了主人公之口,或者说超越了主人公当时的心境,其相织交错的旋律,让空气中的尘埃都安静了下来,让人体会到了那种与生命同在的美好境界。   四、电影《入殓师》的配乐   作曲家久石让对《入殓师》的配乐的成功不仅在于主题音乐的应用,其中还用到几段非常好的配乐为电影服务,渲染气氛,烘托出小林大悟的内心情感。这些配乐与画面之间共同营造一种缤纷的色彩,呈现给观众非常难忘的情感。   (一)Father   配乐Father热烈而又富有动力性。音乐由大提琴开始,间歇加入钢琴,大提琴与钢琴之间逐渐融合,最后在弦乐的急速上行中,交织出一种复杂的、巨大的音响体。最后,通过海浪声、汽车声和配乐形成融合之体,把男主人公与父亲之间的微妙的关系表现出来。小林由最初的怨恨,到自然接受,到理解,与父亲之间的裂痕也随着配乐Father消失在对人类的生命的理解里,父亲已经死去,生命已经终结,所有的怨恨都已结束。   (二)Firstcontact   配乐Firstcontact就像音乐的名字一样,表现出小林的恐慌的心情,先是用小提琴颤音拉奏,随着小林的入殓动作的熟练,音乐也变得流动起来。男主人公小林在孤寡老人去世两周后接触遗体,遗体所发出来的那种腐烂气息使他对死者的敬畏全然消失,有的只是那种不适应的感觉。电影音乐留给观众的是小林从事入殓师的不适应,从事入殓师的滑稽行为。   (三)Model   配乐Model是由弹拨乐器做引子,节奏非常明快、诙谐,接着自然地加入钢琴圆舞曲,非常愉快动听,非常和谐,突然,圆舞曲的速度减慢,重声加重,加入节奏感更强的铜管乐,短暂的吹奏后,音乐似随刀片锋利的戛然而止。整个配乐把小林的内心表达得淋漓尽致,小林的内心的害羞、担忧和对入殓师这个行业的不理解、担心和害怕都非常喜剧地表现出来,让观众体会到配乐的真正魅力。   (四)ShineofSnow   配乐ShineofSnow是一首日本风格的乐曲,音乐中的钢琴音非常零乱,并且很不协和,表现出男主人公内心的一种失落、一种无助、一种矛盾和一种迷茫。就像雪花一样的无情,就像雪花一样的清冷,全世界都是冰冷的、无情的,人们的内心情感是空白的。   五、结语   电影《入殓师》通过一个入殓师来探讨人生的价值问题、人性的思想问题和人生的生存意义。电影中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来体现社会问题,让观众体会人生的价值,思考人生的意义。电影《入殓师》的主题音乐均由大提琴担当主角,配以其他乐器,旋律非常温暖、恬静,同时也非常有哲理。同时使用Father、FirstContact、ShineofSnow等配乐为电影服务,渲染气氛,烘托出小林大悟的内心情感。电影也通过这些具体的事例来阐述一种人生哲学,人的一辈子要豁达乐观、要积极上进,不思进取的人生不算精彩的人生。当然,不同人的不同价值观决定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也决定了不同的悼亡方式,这些不同的方式体现人类文化的传承,显露出一个民族对于人类命运最为深刻的理解———面对死亡时,活着的人是怎样尊重生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