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汇报材料范例

组织汇报材料

组织汇报材料范文1

汇报的特点:

一是针对性

汇报对象有针对性。向谁汇报,是起草之前就确定下来的。要根据汇报对象组织材料。汇报对象要求汇报什么就汇报什么,不要讲不相干的事情。如果汇报的内容不是汇报对象明确要求的,也要是汇报对象责任范围内的事项,或者是同汇报对象的职责有关。其他内容至少是汇报对象感兴趣的事项。否则,所答非所问,风马牛不相及,汇报对象肯定不满意,汇报人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例如,向上级文物管理部门汇报土地开发利用的情况,只应汇报在土地开发利用中同文物保护、管理有关的事项,而不应大谈招商引资一类的事项。

汇报内容有针对性。汇报在内容上具有特定的针对性,这是同汇报对象相一致的。对同一汇报对象的汇报内容不一定一样。这是因为,汇报对象的工作范围不可能就是一项,即使是一项也还有个不同阶段、不同侧重点的问题。同是向公安机关汇报,可以有户籍管理、流动人口管理、社会治安、刑事案件侦查、交通安全等。起草汇报时,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来组织汇报材料。

汇报目的有针对性。任何一份汇报都会有特定的目的。汇报人要干什么,要追求什么样的效果,这是起草汇报时必须考虑到的。同样是讲汇报人工作环境、条件不好的内容,汇报的针对性因汇报目的不同而不同。如果汇报人的目的是向汇报对象要钱要物要指标要批件,则应从这一目的出发组织材料,重点强调解决这些困难刻不容缓,势在必行,汇报对象应当给予支持与帮助。如果汇报人的目的是向汇报对象讲功劳、讲政绩、讲贡献、讲自己的领导才华,让汇报对象对自己的工作贡献、成绩、能力、水平了解、认可,则应重点强调汇报人如何克服困难创造性地进行工作的经验、做法,达到汇报对象听完汇报后对汇报人刮目相看、高看一眼的效果。如果是二者兼而有之,则应适当把握分寸,把两方面的内容都做适度汇报,防止说过头话,顾此失彼。

汇报环境有针对性。同样的汇报题目,要针对不同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作相应调整。汇报的时间短,汇报的内容就要适当压缩,在餐桌上汇报,就要把语言搞得风趣幽默些,不能古板、冗长,要同就餐的气氛相协调,不同的利益当事人同时在场,就要特别把握语言分寸,防止厚此薄彼,伤害一方自尊的问题;在施工现场汇报,就要结合现场情况,作特别简短精炼的汇报,语言应尽量口语化。

二是真实性

汇报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它的真实性。真实与否,关系到汇报人的立场、观点、作风、道德品质问题。汇报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以大量具体可靠的可检验的实际材料为基础,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首先要做到的是应用的事实是真实的,而不是虚假、歪曲、经过人为处理的;其次,引用的事实必须是准确的,而不能是模糊不清的,含混的。

三是新颖性

汇报要体现工作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际。汇报的事实材料要新。要有大量的新的信息,提供新发生的事实情况,不能老生常谈。汇报的观点要新。要站在新的角度,用新的视野、新的观念研究新情况、新问题,善于发现苗头性、倾向胜、萌芽性问题,不能老调重谈。汇报的结论要新。提出的意见、建议要有创新性,并能用于指导实践。

四是条理性

逻辑的条理性。内容合乎逻辑,概念准确,判断正确,推理科学。所反映的事实要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实践的检验。阐述的观点能够自圆其说,绝不能自相矛盾。人们常常讲一分为二,但不能讲成诡辩论,不能主次不分,是非不分,功过不分。人们经常看到,有的汇报讲成绩过满、过头、过度,讲问题又过满、过头、过度,结果造成自相矛盾、自我否定的后果。如有的扶贫汇报,讲成果时说扶贫对象百分之百脱贫,一片盛世太平,莺歌燕舞,讲问题时又说还有若干扶贫对象仍然缺衣少食,一片孤苦凄凉,苦不堪言。这在逻辑上无论如何说不通,肯定有造假之嫌。结构的条理性。一二三四五,脉络要清楚。布局谋篇,整齐划一。大标题、小标题,各个层次的序号,都要合乎常规的写作习’质,让人一目了然。

五是朴实性

篇幅朴实。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不能故意把汇报拉得长而又长。可长可短的篇幅一定要短下来。一般以不超过3000字为宜。

语言朴实。朴实简练,准确精当。语言朴实并不排斥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在汇报中加人精彩的例证、评论,生动的群众化的语言,同朴实性的要求是一致的。

六是灵活性

内容有灵活性。内容根据需要,可多可少,可长可短,可详可略,甚至可有可无。汇报什么,不汇报什么,多汇报什么,少汇报什么,汇报人是有选择、调整的余地的。

形式有灵活性。汇报材料可以是比口头汇报的内容详尽的材料,甚至附有若干附件、参考资料;也可以精炼到几百字、几十字,仅仅是汇报的大小标题而已。

使用有灵活性。可以用正式公文报给上级机关或职能部门,可以用简报的载体发送给有关方面,可以作为口头汇报的依据或参考,还可以作为口头汇报的补充。有时,汇报人只讲汇报材料没写的内容。有时,则是照本宣科。

有时则声明,口头汇报如有同书面汇报不一致的地方,以正式印发的汇报材料为准。有的汇报材料,如有些企事业单位的汇报,还以套色加图片的书刊画报风格印制,追求特别的宣传效果。

组织汇报材料范文2

1.1对象

选择2011级两个护理专科班352人,一班175人,二班177人,均为全国普通高校统招学生。随机抽取一个班级作为实验组,另外一班作为对照组。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学习成绩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在第三学期开设护理管理学课程。

1.2方法

实验组以讨论结合汇报的考试方式,即讨论汇报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小组成员随机按照学号分配,小组成员间学习成绩无显著差异。对照组采取常规考试方式即平时成绩40%(出勤率+作业),期末考试成绩60%。实验组考试方法包括:任课教师根据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综合管理案例,提前两周将案例发给同学,案例内容基本涵盖所学教学内容,只是案例侧重的章节不同,制定讨论汇报要求、内容、评分标准;学生以小组合作式完成讨论汇报,制作成PPT汇报小组情况,最后选派一名同学负责最后汇报。

1.3评价方法

1)课堂评价标准:讨论汇报共安排2次,每次课2学时,每个小组10分钟汇报时间。邀请3名护理管理教师做评委,评分标准以百分制计分,分值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问题环节占30分、书面汇报材料20分,以及汇报讨论情况50分,最后总分100分折合成40分。2)课堂评价实践:小组同学按顺序上台做汇报讨论,上台汇报学生由老师随机选取,汇报讨论的分值包括多媒体的制作20分,同学汇报情况30分,汇报完毕后由现场老师对学生做出提问1~3个问题,问题由老师随机选取小组成员做回答,综合学生的回答情况评分。最后由小组成员整理PPT材料以及问题回答情况上交。3)期末考试评价:考查课成绩一般由任课教师给予的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组成,将考试成绩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z检验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1.4问卷调查

课程结束后,自行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新考试方法的效果评价,问卷内容涉及6个问题,每项以支持、中立、不支持作答。共发放调查问卷352份,回收352份,回收率100%。

2讨论

2.1汇报讨论考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组学生自发收集、整理、分析资料,使学生有较大的学习自主性,学生作为主体参与整个过程,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享受到了学习乐趣。89.74%的学生认为汇报式考试方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深受学生欢迎。

2.2汇报讨论考试可提高教学效果

从期末考试成绩看,两组同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作为考查课,历来不被学生重视,而此种考试方式使学生有新鲜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的出勤率明显提高,课堂效果明显加强,下课有很多同学咨询和课程相关的知识,所以这种考试方式客观上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2.3汇报讨论考试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汇报式考试方式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多媒体制作能力等多方面能力都有帮助。在调查问卷中,95.08%的学生表示讨论汇报式考试方式能够提高对护理管理知识的学习与记忆,加深对知识的掌握。汇报式考试方式是以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相互配合为基础的,从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到最后的汇报考试,整个过程需要小组每个成员认真协作,由于最后的考试汇报及回答问题的同学是随机的,每个成员需要对每个环节都有所掌握,因为每个成员的回答都会影响整个小组的最后分数,这就需要成员把大家看做一个整体,否则会影响整个小组的分数,调查问卷也显示90.32%的同学表示这种考试方式促进了同学间的交流和大家的合作精神。同时为了最后的汇报考试,每个同学都要做好上台汇报的准备,据课代表反映,很多同学都会在课余时间到讲台做汇报预演,考试结束后的问卷调查也显示85.67%的同学认为这种考试模式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同学们反映这次的汇报考试也锻炼了他们走上讲台的勇气,使他们对语言的组织、表达都有所提高。此外,87.93%的同学表示,这次汇报表演使他们对电脑运用能力有所提高,在汇报考试中多媒体的制作占20分,所以小组同学对多媒体的制作很用心,以期提高多媒体制作的分值。

3结语

组织汇报材料范文3

1.1实验预备阶段

按照课程要求开设的综合性实验有:肺部感染的实验诊断、肝脏疾病的实验诊断、肾脏疾病的实验诊断、代谢综合征的实验诊断、血液病的实验诊断、新生儿溶血病的实验室诊断等共6个,每个实验安排8学时。病案的准备是由教师结合医院检验科工作的特点,与临床相关科室联系,每个病案从医院收集6-8个有代表性、实用性、可学性的病例,根据病案结合大纲要求共同协商、反复讨论,有目的地设计一些问题,然后结合实验室现有设备,确定开设的实验项目,无能力开设的实验项目需要提供检查报告等资料。学生每6-8个为一组,民主选举出组长,组长协调本组全部的工作,每次实验均要在组内推选出不同的汇报人和评委,组织本组同学针对提前一周所给病案资料和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及参考书。此阶段既可使学生对以前所学的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内容有较清晰的了解,又能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学习如何获取相关知识、分析问题和分工协作。

1.2实验方案确定阶段

首先由每组的汇报人根据所准备的资料对病案每一个信息点进行分析讨论,如病人的年龄、姓别、临床症状、体征检查、拟检测的实验指标、初步诊断等,内容涉及临床医学、检验医学、基础医学等相关内容。分析讨论后由各组汇报人对本组讨论情况进行汇报,汇报结束后其他组的组员进行提问、交流,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病案分析思路,进一步完善实验设计;各组评委对各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评分,评分的依据由参与态度、汇报情况、结合案例材料分析、团队精神、批判性思维及其他等部分组成。指导教师对本次实验课进行总结,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下次课要进行的实验内容,课后学生进行下次相关实验方案的准备,包括实验的原理、实验操作、注意事项、临床意义等。此阶段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讨论使同学们对病案有更加清晰的了解,并学习如何选择较佳的实验项目组合。

1.3实验进行阶段

医学检验综合实验与以前单科实验的不同处之一是实验中的操作老师事先并不讲解,全凭学生自己看试剂说明书或相关实验指导,而且组内每个同学所做的实验项目不同,实验结果组内共享。这既是对以前所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动脑和动手能力的挑战。指导教师在实验巡查过程中发现学生遇到操作等此类问题或困难时,一般并不直接告诉他们具体方法,而是指导他们查阅有关参考书、试剂说明书等资料,帮助引导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这样既可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锻炼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促进大家相互取长补短,启发思维,培养他们的相互协作、相互帮助的团队精神,使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1.4分析与讨论阶段

与传统的实验不同的是医学检验综合实验结束后,实验结果组内共享。组内同学结合所做的实验结果及老师提供的检查报告,对所给的病案进一步讨论,共同分析和讨论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所采取的措施,共同分析和讨论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同时对所给病案给出最后的诊断结论。这样可以帮助同学们总结实验成功的经验和实验失败的教训,使他们“做有所思”、“学有所获”,同时通过对病案资料的分析、讨论、检测指标的测定,培养和训练学生以病例为诊断中心的发散思维及综合判断能力。

1.5汇报阶段

经过充分的讨论后,各小组推选出自己的汇报人。汇报人对自己小组的讨论情况进行汇报,汇报内容包括诊断结论、实验结果、所得出的诊断疾病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标本采集、诊断、鉴别诊断、防治、其他等方面。汇报结束后各小组同学对汇报情况进行提问,评委对各组汇报情况进行简评,并根据参与态度、汇报人汇报时交流与表达、回答问题情况、结合案例材料分析、团队精神、批判性思维等情况进行评分。老师做最后的评价,对讨论汇报结果进行总结,布置下次实验课的任务。

1.6实验考核阶段

实验考核是实验教学中最容易被忽视的部分。传统的实验考核多以学生实验报告为主,导致学生抄袭实验报告现象屡见不鲜,学生对实验课重视不够,对实验操作敷衍了事,并且难以评价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素质。医学检验综合实验的考核方式贯穿整个实验进程中,每次实验课结束时进行小组互评、学生自评、组内互评、老师评价,最终本门课程结束后把各次评分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最终成绩,不单独设立考试。由于最终的成绩在平时体现,学生一直都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而不是临时抱佛脚,期终考试时再突击复习。最终成绩评定时充分听取学生的自主评价,避免传统的教师主观评价方式,综合运用多种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2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

针对以往教学中存在较为普遍的学生融会贯通能力差、难以将几个实验内容有机联系、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差等共性问题,我们提出了以病案基础的医学检验综合实验改革,对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实用复合型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

2.1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会学习是当今社会对人们能力的基本要求。传统教学方式是“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医学检验综合性实验在实验中学生以讨论方式进行学习,上课时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进行讨论甚至辩论中不断强化自身优势、克服自身弱点,提高了思考、分析、归纳、表达能力,增强了勇气、自信,并能培养自主参与意识,从而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并且教学所选用的病案为现有的已发生的典型病例,具有真实、可靠、客观的特点,易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激发求知欲,使其带着问题有目的地查找资料、翻阅书籍,通过独立或合作的方式作出分析和判断。这样经过多次实验后,就会激起浓厚的学习兴趣,获得自主学习的方法,增加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2培养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的工作能力

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理论基础知识,更要求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仅能供及时、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而且对结果要有合理的解释及进一步检查提出合理的建议。综合实验内容涉及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免疫学、临床微生物学、血液学检验、临床检验基础、内科学、外科学、诊断学、病理生理学等多学科知识,涵盖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汇集了多门课程和交叉学科的知识。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主线设计综合实验,模拟临床真实案例进行相关实验,具有真实、生动、客观、针对性强等特点,将临床工作融入课堂教学中,通过对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保证了实验内容在综合性、实用性等方面的特点,培养了学生浓厚的专业兴趣,缩小了理论与临床之间的差距,提高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及合作能力,提升了专业整体教学水平。

2.3培养学生的团队工作能力

以病案分析为基础的医学检验综合性实验具体的方案设计是一个独立运用多种专门知识的过程,方案实施和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综合分析与团结协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同心协力、分工合作解决众多富于挑战的难题和技术细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病案分析为基础的综合实验是架设在教学与临床之间的桥梁。

2.4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的目的不单单是“授人以鱼”,而主要是“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利于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游刃有余地处理问题。在病案分析讨论的整个环节中,学生自己分析病例、查找资料、相互讨论、确定实验项目、动手操作,结合已有的信息和操作结果,对病案作出判断的决策,避免了由老师代替学生归纳总结的弊端,锻炼了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和经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1有利于教学队伍的建设

医学检验综合实验不仅是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所开设的实验项目涵盖本专业的所有研究方向,涉及多个学科内容,既是对教学大纲主线的展开,又要按照不同教学能力和医学检验研究进展方向进行必要的更新。因此,为了解决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或疑问,必须加强实验教学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我们在全专业进行选拔,选择具备扎实的相关学科知识和良好临床工作能力,并熟悉各种实验操作原理的骨干教师进行培养,提高教学队伍的整体素质,使其在实验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解答各种疑难问题,指导学生完成实验项目,确保实验项目的顺利进行。

3.2创新实验指导模式

组织汇报材料范文4

一,配合做好武警直升机场建设推进指挥部办公室工作

(一)全力做好机场指挥部办公室文字材料工作。武警直升机场建设推进指挥部成立以来,特别是2月25日省委武警机场推进协调会后,武警机场建设推进指挥部办公室起草各级各类汇报材料26件次,我作为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积极协助分管领导撰写汇报材料,一边学,一边写,在较好地完成了相关汇报材料起草工作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材料撰写能力。

(二)积极做好武警直升机场项目协调工作。一是协调完成机场建设前期工作。根据机场指挥部办公室安排,协助分管领导参与争取机场项目省市土地补偿资金的相关工作;参与协调相关单位完成机场用地征收补偿工作、机场开工奠基仪式相关工作、机场配套项目建设资金争取及任务分解工作。二是协调调度机场场外配套项目建设。参与协调机场专用道路、供水、供电、燃气、广电、通讯等机场场外配套项目的对接、谈判、合同签订、资金申请等工作,截止2012年底,机场长期供水、施工用水、施工用电及道路已建设完工,并通过验收,广电、机场专用道路正在紧张施工,其他工程正在进行前期工作。三是协调推进武警机场内部配套建设。根据武警省总队的要求和县政府安排,2012年12月先后协调县供电公司、港华燃气公司与省武警总队机场指挥部对接,商谈机场内部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三)认真做好武警直升机场项目资金管理工作。2012年5月10日,根据县委、县政府决定,武警直升机场项目占地补偿及配套建设资金由机场指挥部管理。在管理中,严格按照政府投资管理规定进行资金审核及拨付制度。2012年5月至12月,共会同审计部门完成机场配套建设资金会签14次,拨付资金1.66亿元,做到了资金审查严格规范,资金拨付快捷迅速,有力的保证了机场配套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二、扎实开展包村“第一书记”工作

为贯彻落实中共县委关于开展“四级联动,百村突破”深入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2012年5月开始,我被选派担任锦水街道北土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开展包村工作。在半年多的时间内,我认真学习领会上级精神,结合北土村实际,搞好对接,了解民情,扎扎实实的开展工作。

(一)积极主动做好委村对接。自包村以来,积极推动发改委与北土村的对接交流,主动向领导汇报包村工作,协调委村对接,半年的时间,委领导先后三次到村调研,就制定村级发展规划、发展村集体经济和推进旧村改造展开调研,为推动包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全心全意为村办实事。一是制定发展规划。在深入开展“五必访五必问”活动的基础上,帮助北土村制定了三年发展规划,对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党建平台建设、规范村级事务管理提供了较高的参考意见。二是协调推进旧村改造。协助村两委对接旧村改造指挥部、住建委、燃气、供电、供暖等单位和部门,推进旧村改造安居楼的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目前各项配套建设正在有序进行。三是协助进行村级场所整治。积极参加北土村村级场所整治,粉刷、修缮办公场所6间,并积极向委领导汇报工作,为帮包村争取资金1万余元,为村两委配备电脑两台,对两委干部进行电子办公培训。

(三)按时参加街道及村的各项活动。服从锦水街道的领导,坚持参加街道每周一的调度会,积极参与街道组织的第一书记对接座谈会三次,按照街道安排参加锦水半年总结观摩会,按时参加村委组织的各项活动及会议,全面融入村级工作。

三、服从领导,做好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

组织汇报材料范文5

【关键词】设计评审;有效性;控制措施

1引言

我们所说的工程设计是为达到工程的预期目的由专业设计团队提供的实现方案,实现方案有多种多样,因此需进行评审,以期通过评审提供一个最优方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设计评审具有不确定性,参加评审的人员在短时间内对项目了解不透彻,不能提出针对性的有效意见且评审意见发散,甚至出现相左的情况,使设计师陷入两难境地,故而会出现设计师不愿评审甚至对评审抱有怨言的情况。如何提高设计评审的有效性,通过评审让设计师体会到他的设计方案得到优化提升,这就是技术质量管理人员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回到起点,明确设计评审的定义以及设计评审的作用,找到提高评审有效性的关键点,围绕关键点研究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2设计评审的定义和作用

设计评审是为确定设计项目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所进行的活动。根据需要一个项目可进行多次设计评审。设计评审作用是通过评审确定设计方案是否能实现产品目标;帮助项目团队发现设计方案中的不足和需要各专业间协调解决的潜在问题;帮助项目团队挖掘方案中可以优化的潜力,使设计得到进一步完善,保证顾客所要求的产品在设计保证期内符合质量标准。

3影响评审有效性的关键点

从评审定义和作用可知,设计评审应以满足顾客要求为前提,在顾客有限资源与资金限制条件下,使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国家与地方的标准及环境规定得以执行,使产品的质量得到保障,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对产品的要求。评审活动的重心是要围绕设计达到规定目标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而进行,实际运行过程中评审面临的主要问题以下几个方面。1)受评审时间限制,参加评审的人员在短时间内对项目设计进行评审,常常会因为对项目了解不透彻未能发现及提出有效问题。关键点是:设计评审应控制评审的时机,按工程项目设计的不同设计阶段有准备、有计划地进行评审。2)工程设计中由于设计产品的复杂程度和技术难易程度不同,对有些技术成熟的项目,设计评审常常无法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使设计师和参加评审人员感到评审无意义。关键点是:应避免无实质意义的评审会,制定多种形式的设计评审,根据项目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评审形式。3)由于评审会参加人员多,设计师在短时间内进行汇报时抓不住汇报要点,致使评审人员不能够对项目有更深入的了解;有些评审人员受个人专业及经验限制或过度关注自己擅长领域,导致评审时不能发现相关专业问题,或者提出一些不符合项目设计阶段的意见,使评审意见无法落实。需要注意的是,工程项目评审会不是科研研发,评审的目的是要帮助设计师发现问题、改进方案,使设计成果更加符合产品目标,所以评审必须对那些不确定性、无法落实的意见进行控制。关键点是:控制评审的重心,帮助设计师进行有效汇报,使设计评审根据产品的具体特点,围绕议题进行评审;控制评审的人员组成,明确责任主体,防止产生错误的观点和偏见。

4提高评审有效性的控制措施

4.1控制评审的时机

4.1.1设计评审按阶段进行

无论是民用项目还是工业项目都是按阶段进行设计的。民用项目分方案阶段、总体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工业项目分项目建议书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由于每个设计阶段对设计深度要求不同,设计评审首先按项目的设计阶段进行,保证评审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使设计成果满足业主要求并符合不同阶段设计深度要求。

4.1.2评审有准备、有计划进行

若评审会开得过早,设计方案未成型或无主要图纸,则评审人员无法对方案进行评价;若评审会开得过晚,则会造成评审意见来不及修改落实,以上情况都会使评审流于形式。为提高评审有效性,评审组织者需有计划,合理控制评审会召开的时机,即在各专业已具备主要图纸及其他关键性设计文稿时即可组织开展设计评审。组织者需进行必要准备。为提高评审有效性,设计基本资料需提早交到评审人员手中,尽可能使参加评审的人员在短时间内对项目有更多更深的了解,以减少或避免评审人员对项目了解不透彻,未能发现及提出有效问题。评审组织者要有准备、有计划地确保评审顺利进行。

4.2选择合适的评审形式

设计评审,习惯性泛指组织会议的设计评审形式,但是工程设计领域,设计单位承接的工程项目设计任务,规模小到数百万元,大到数亿元不同;项目难易不同,有的涉及技术领域攻坚问题,有的是常规设计项目;涉及的专业不同,有的项目仅涉及一个专业,有的项目要涉及多个专业,所以评审形式的选择,对评审的有效性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应根据项目情况进行选择。对一些技术成熟的项目,设计评审常常无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使设计师和参加评审人员感到如同走过场一般,为减少和避免对设计师和评审人员造成评审无意义的错觉,可采用阅读文件和图纸的评审形式。为避免阅读文件和图纸的评审形式被不合理乱用,需制定约束条件。对投资较小、规模不大的项目;或技术难度不高的项目;或技术成熟的项目;或基本无风险的项目,符合以上一项或几项的方可选择阅读文件和图纸的评审形式。工程项目设计常常涉及多个专业或多领域,不管是项目设计经理或是评审会主持人(专家组长)都受自身专业限制,对其他专业甚至跨领域专业不甚了解,项目设计中只要有一个专业有欠缺出现短板,整个项目设计在符合产品目标上就大打折扣。为了保证评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在项目进行评审前,可根据项目需要进行专业设计评审。专业设计评审形式及阅读文件及图纸评审形式,弥补了单一的设计评审会议形式的不足,提高了设计评审的有效性。

4.3进行有效的汇报

评审是在短时间内进行,设计师的有效汇报有助于参加会议的评审人员了解项目总体情况,特别是设计师有关设计中尚未解决的问题的汇报,更能使评审人员有针对性地帮助设计师解决设计难题。所以评审会组织者可对设计师的汇报作提示性建议,帮助设计师抓住汇报重点。由于工程项目设计涉及专业较多,本文仅对总图及运输专业、水工结构专业汇报要点作概要介绍。

4.3.1总图及运输专业汇报要点

可提醒设计师围绕生产及人流、物流组织;总平面布置及出入口设置;特殊有要求的建筑物的布置;竖向、堡坎布置及土、石方平衡;贯彻城市控制要求;设计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进行汇报。

4.3.2水工结构专业汇报要点

设计师围绕项目概况、要点和设计概况、要点进行汇报。项目概况及要点:水工构筑物组成及设计范围;对设计基础资料的分析及结论意见。设计概况及要点:技术标准、设计使用年限、结构安全等级、荷载取值与计算,以及抗震设防等级等;方案比较、结构选型及成果;施工条件和质量控制指标;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涉及安全的技术节点及分析、论证意见重点;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建议。

4.4控制评审的人员组成及明确责任主体

要想在评审中听取更多合理建议,减少不符合项目设计阶段的意见或无法落实的意见发生,对组成评审的人员选择非常重要。在条件许可情况下,为保证评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邀请具备一定资格且不直接参加设计的人员作为评审人员;评审人员需具有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擅于发现问题并能够根据问题提出建设性指导意见和建议。评审还需要邀请与主要议题有直接关系的设计师参加会议。建设工程设计项目评审主持人一般是由公司总工程师担任,或委托有相应资格的人员担任,负责对项目设计从总体上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需对评审中发现的跨专业的技术问题和各专业间的协调问题提出处理、指导意见。专业设计评审主持人由专业总工程师或领衔人担任,负责对专业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实用性、经济性做出综合评价,需对专业优化及发现的重要问题提出指导、处理意见。

4.5控制评审的重心

为防止不必要的发散,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评审,控制评审的重心至关重要。由于顾客的产品不同,设计评审的重心也不同,本文仅围绕工程设计项目评审重心进行论述。工程项目设计评审重心是围绕产品目标进行评审,包括符合性审查评审、技术协调和优化性评审。符合性审查评审重心包括:设计是否满足顾客要求,即是否满足建设单位的技术及使用要求;是否贯彻了国家和当地政府颁布的法令、法规和规定;设计是否满足地方主管部门的控制要求;设计是否满足上级批复和指示的要求。技术协调和优化性评审重心包括:设计是否满足产品的使用要求;设计是否满足建设单位的技术及使用要求;设计的内容与深度是否符合行业、地方规定要求;是否有可以优化提升的地方,是否有需要专业间技术协调的问题。评审需对评审中发现的跨专业的技术问题提出处理指导意见。设计评审主持人负责对项目设计从总体上进行综合全面的评审评价。设计评审是在本专业内进行,参加人员交流畅通,可以根据需要在项目设计阶段进行多次设计评审,评审的重心需根据项目设计进展情况进行区分。项目前期,即民用项目的方案阶段、工业项目的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阶段,评审应关注设计依据的有效性及适用性是否正确,评审重心以开拓设计视野为宜,围绕建设单位的技术及使用要求帮助设计师寻找更多可行的设计方案。项目中期,即民用项目的总体设计阶段、工业项目的初步设计阶段,评审以讨论各方案的优劣势比较,帮助设计师尽可能挖掘方案中的优势,减少劣势,经过比较选择推荐方案,并对推荐方案进行方案深化讨论,为后续设计提供指导。项目后期,即施工图设计阶段,评审以讨论方案细节,确保方案能有效实施,此时评审的重心是专业设计是否贯彻了国家和当地政府颁布的法令、法规和规定;设计是否满足地方主管部门的控制要求及相关规范强制性条文的规定;设计是否满足纲领产品的使用要求;设计是否满足建设单位的技术及使用要求;设计的内容与深度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否有需要专业间技术协调的问题。专业设计评审需对评审中发现的重要问题提出指导、处理意见。专业设计评审主持人对设计的先进性、合理性、实用性、经济性做出综合评价。

5结语

组织汇报材料范文6

关键词: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教学方法;情境

从教材设计上对实验模块的重视,我们可以看到实验探究在初中生物学习中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做好初中生物的实验探究呢?我认为一方面要确保实验探究的有效开展,这需要教师为学生们创设一个趣味的探究情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控制好探究的过程,保证实验顺利进行。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进行实验后的拓展工作,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总结归纳能力,帮助他们在实验探究上取得好的成绩。只有这样对实验探究的全过程进行把控,才能做好生物的实验教学。

一、创设趣味的实验探究情境,激发孩子探究兴趣

一个趣味性强的实验探究情境能够帮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实验探究的状态中,发挥“一两拨千斤”的效果。那么,如何创设趣味的实验探究情境呢?首先,在备课时,生物老师们要花费时间精心地去准备和发掘情境,使得学生在进行实验之前就处于实验的情境之中。老师们可以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让学生先根据实验要求去准备所需要的材料,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例如:在检测马铃薯是否含有淀粉的实验前,我先让学生去超市购买一个马铃薯,再上网查阅可以检测淀粉的试剂。让学生在进行探究实验之前就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帮助他们提早进入探究实验的状态。其次,在收集和准备实验材料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感觉到信息源过多,收集起来的材料杂乱无章。倘若教师没有进行合理筛选,势必会对学生的探究实验造成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所以,本人通常选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探究材料,然后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过程的讲解,直观、生动地让学生进入到实验探究的情境中。除此之外,为了启发学生的思考,我还会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提出一些问题。例如:在进行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时,我会联系之前学过的动物细胞的知识,对学生说:“上一次我们观察了口腔上层的表皮细胞,对它的结构已经有所了解,那么这一次我们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后谁能告诉老师它和动物细胞有什么不同吗?”从而引导学生按照这个思路去观察、思考,更快地掌握植物细胞结构的知识。

二、对实验探究过程严格把控,确保实验顺利开展

众所周知,一节初中生物的实验探究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要使学生在这短短的45分钟里对知识进行充分掌握,又要提升他们的探究能力,是很困难的事情。接下来我将分享一些本人在实际教学中把控探究过程的方法。首先,一线的初中生物教师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能够最大化地吸收知识,就要确保整节实验探究课始终围绕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控制好实验探究的深度和广度。例如:在进行观察小肠绒毛的实验探究中,许多学生在利用显微镜看到小肠绒毛的时候,都表现得异常兴奋,可是兴奋过后就没有继续观察。这时,我通常会问学生:“看到小肠绒毛的同学,可以告诉老师小肠绒毛都有哪些特点吗?”从而推动学生继续深入探究。其次,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有差异。为了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探究的效率,本人采取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和学科成绩进行小组分配的方法。让成绩优异的学生担任组长,带领学困生们一起进行实验探究,从而帮助学困生们在实验探究中能够有所收获。

三、开展实验结果的汇报工作,提升学生的探究总结能力

在本人多次旁听其他初中生物教师的实验探究课堂教学后发现,许多教师都完成了对学生实验探究过程的严格把控。可是在学生操作实验之后,却没有引导他们去总结实验结论,找出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没有锻炼到学生的实验思维,不利于他们探究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实验探究课程结束后,要留足时间给学生去思考实验过程,再进行汇报总结,使实验探究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探究和总结能力。例如:在进行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探究之后,我组织学生去总结这次实验,总结产生各种现象的原因,以及为什么要用黑纸去遮光?为什么未遮光的部分用碘液测试会变蓝,它发生了什么反应,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什么?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哪些?之后让学生自己组建小组,将实验过程、现象制作成PPT进行汇报。我发现,在汇报结束之后,每一个学生对该模块的实验都理解的更加透彻,令我很是欣慰。总而言之,在生物探究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只要教师能够从探究前的准备,探求过程的监控,探究结果的提升全方面地控制初中生物探究过程,就一定可以让生物实验教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还可以提升孩子们的实验探究能力,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组织汇报材料范文7

关键词: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文明施工;白鹤滩水电站

1研究背景

2020年初,为抗击肺炎疫情,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全国各地实行网格化管理,在“抗疫”战争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借鉴疫情防控中网格化管理经验,在水电工程中推广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通过压实网格化平台各层级主体责任,规范工作流程、加大执行力度,使安全管理深入一线作业班组,整合网格安全管理资源,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形成“人在格中管、事在网中办”的工作格局,实现“安全小事不出网格、安全隐患不出体系”的安全管控目标,最大限度发挥基层管理人员的作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1-2]。

2水电工程安全管理现状

水电工程施工多具有建筑结构复杂、工序衔接紧凑、多专业项目交叉作业等特点,安全管理难度较大,除施工环境恶劣、地质条件差外,还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专职安全员配置不充足。主标合同因合同额较大,劳务分包队伍可达数家,部分作业队伍的人员数量近百人。面对庞大的人员群体,施工单位为控制成本,往往按照国家法定要求最低标准配置专职安全员,每个安全员在施工现场的管辖范围较广,难以实施有效管控。虽然施工员或质检员承担“一岗双责”,但实际遇到安全隐患处理时往往力不从心,导致作业层安全意识不高,仅仅是“要我安全”,并未达到“我要安全”的高度。

2.2隐患处理流程长效率低。针对现场发现的隐患,管理人员通过电话或当面告知专职安全员落实整改,但往往存在以下情况:①因安全员覆盖面广、人员少,不能第一时间进行整改;②遇到存在多处安全隐患的情况,处理起来耗时长、效果不佳,时间久可能导致隐患处理“漏项”;③不便书面记录,后期总结思考时缺乏相应素材,不利于举一反三教育及进一步减少隐患的发生。

2.3文明施工认识不到位。为创造经济效益最大化,减少作业人员投入和工程成本,施工单位在重进度和质量的同时,兼顾安全管理的思维根深蒂固,安全管理的认识思想高度欠缺,只重视工程利润的协作队伍普遍存在,未对作业面的文明施工投入较多精力,工作面的建筑垃圾、淤泥或积水等清理不及时,大大降低了文明施工标准,影响对外的施工形象。

3安全生产网格化的应用

为改善水电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结合现有安全管理责任体系,水利水电工程引入安全管理网格,形成安全管理“双线”控制,两者互为补充。在不减少原有安全管理人员的基础上,通过对作业队伍基层班组长开展安全培训,配合奖惩制度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将施工单位各片区生产负责人纳入网格化管理中,真正形成“管生产就要管安全”氛围。

3.1网格分工。根据工作职能及隶属关系,将安全网格化管理平台(以下简称网格平台)划分为一级监督长、一级监督员、二级监督长、二级监督员、网格组长、网格长、网格员等7项,其中业主项目部及监理为监督层,对应一级监督长(员)、二级监督长(员),施工单位为实施层。网格组长由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担任,网格长由各大区施工负责人担任,网格员由各作业队伍的班组长组成。将具备施工资源调动、生产任务安排的人员确定为网格长,确保“不安全不生产、不标准不施工”。班组是工程建设最小的组成单元,班组长为最基层的管理人员,其作用相当重要,通过网格平台快速地将最末端的信息传递至上层决策者。

3.2各层级工作职责。为使网格平台运行顺畅,首先明确各层级的工作职责如下。(1)监督长。主要职责包括:①组织召开安全网格化专题会,研讨解决重大问题;②监督网格平台运转情况;③抽查网格员能力素质,不满足要求时提出更换意见;④二级监督长自觉接受一级监督长监督。(2)监督员。主要职责包括:①不定期检查所分管区域安全生产情况;②针对现场发现的问题在网格平台督促网格长整改,跟踪落实情况;③传达落实监督长指令;④二级监督员自觉接受一级监督员监督。(3)网格管理组长。主要职责包括:①解决网格长上报、监督员(长)提出的问题;②对重点安全风险隐患组织召开会议讨论处理;③检查本单位网格化实施情况;④每月组织对网格长、网格员履职情况进行考核;⑤接受监督员和监督长对网格化的检查、指导及考核。(4)网格长。主要职责包括:①及时回复网格员上报、监督员(长)提出问题,并跟踪落实;②检查网格员工作履职情况;③对本级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向网格化管理组长汇报;④每月对本区域内网格化管理进行总结,并向网格化管理组长汇报。(5)网格员。主要职责包括:①召开班前会,交代质量安全注意事项及当班工作布置;②检查本区域安全措施,处置安全隐患;③通过网格平台向网格长汇报自身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④对突发事件第一时间向网格长汇报;⑤每日通过网格平台向网格长汇报当班工作情况;⑥执行网格长指令,并自觉接受各层级监督;⑦不得离开现场,必须佩戴网格员醒目标志。

3.3工作要求。(1)施工单位必须定期对网格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以使其掌握并提升现场安全风险源辨识能力。(2)网格员上岗前应通过监督层考核。考核形式以现场问答为主,由监理牵头组织并实施,以检验网格员对现场安全风险的辨识、问题处理流程、解决方法等掌握情况,通过考核后方可上岗。对于第一次考核未通过的班组长,可在3d后进行补考,补考方式同首次考核。通过考核的可上岗成为网格员,仍未通过的不再补考,且不得担任网格员,该区域暂停施工直至班组长通过考核。

3.4网络平台建立为及时、高效地解决问题并全面记录、反馈处理情况,工程分片区建立微信群,每个群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人员:各级监督长、相应监督员、网格管理组长、网格长、该片区网格员。微信群内成员昵称统一按下列原则命名:工作分工+姓名。

3.5问题处理流程。3.5.1实施层。(1)网格员每班工作前,应单独或会同安全员首先对作业区域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估。发现安全隐患后应判断隐患的处理难度及时间,班组可直接处理的须立即处理并记录,班组解决不了的应及时通过网络平台(微信群)上报网格长。(2)上报流程如下:网格员编辑安全隐患的部位、处理难度、处理所需材料或设备等需要说明的信息至微信群并@网格长。(3)网格长应在5min内在群内回复并明确解决时间。因工作或其他原因网格长5min内未及时看到网格员的处理申请时,网格员应电话联系网格长,网格长应明确解决时间并随后在微信群回复。(4)网格长收到网格员的安全隐患处理申请,经过评估,本层次不能有效解决时,应立即上报至网格管理组长协调解决。(5)隐患处理完毕后,由网格员立即在微信群内上报并附影像记录。3.5.2一级监督长(员)。(1)一级监督长(员)将隐患照片至相应微信群,并@二级监督长(员)、网格长,说明整改要求。(2)二级监督长(员)、网格长应在5min内回复“收到”,同时网格长应明确整改时间。因工作或其他原因网格长5min内未及时看到整改要求时,一级监督长(员)应电话联系网格长,网格长应明确解决时间并随后在微信群回复。(3)隐患处理完毕后由网格长立即在微信群内上报。3.5.3二级监督长(员)(1)二级监督长(员)将隐患照片至相应微信群,并@网格长,说明整改要求。(2)网格长应在5min内回复“收到”,同时网格长应明确整改时间。因工作或其他原因网格长5min内未及时看到整改要求时,二级监督长(员)应电话联系网格长,网格长应明确解决时间并随后在微信群回复。(3)隐患处理完毕后由网格长立即在微信群内上报。

3.6问题汇报。每日18∶00前,网格员对当日安全网格化的管理情况在微信群进行汇报,内容应简单明了,例如今日共发现5项安全隐患,已整改3项,正在落实2项。如当日没有隐患且无待整改项,则实行“零报告”制度。

3.7奖惩规定。为最大限度调动网格员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使其主动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将安全意识入脑入心,在工程安措费中单独列“安全网格化管理专项清单”,用于奖励在安全管理中表现突出的人员。每周由各片区网格长对网格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检查主要危险及有害因素(如:起重伤害、物体打击、高处坠落等);②文明施工情况(如:材料规整摆放使用、施工部位及场地清理等);③“班前会”明确安全事项(如:防护用品使用,防护、通道等设置,上下作业,吊装作业等);④向网格长汇报当班工作情况(如:安全隐患排查及处置情况等);⑤结合每周安全检查,对于在检查通报中列明的安全隐患,视隐患的严重程度分别扣分。每月月底将每周考核得分进行汇总,按照奖惩原则对符合条件的网格员进行奖励,对安全管理效果差、隐患数量多并达到处罚标准的网格进行处罚,并从工程款中扣除相应费用。

4实施效果

白鹤滩水电站泄洪洞工程通过实施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真正实现了全员讲安全、全员管安全、处处保安全。(1)班前会更加规范。班前会作为作业前的一个规定动作,实行网格化后,网格员每班根据当班作业内容分析辨别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并提出防范措施,并将召开班前会影像、班前会记录填写及当班交代事项在网络平台。彻底解决了以往班前会召开不及时、记录填写不规范的问题。(2)标准化逐步实现。作业班组主动将文明施工标准化作为一项必要工作,班前、班中持续落实,班后执行工完场清。(3)安全氛围日益浓厚。各网格每日在网络平台本部位安全生产情况,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氛围,通过取长补短,全面提升现场安全管理。(4)安全隐患大幅减少。通过近3个月数据对比,实行网格化后,日常巡查、周安全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数量减少了50%以上。

5结语

白鹤滩水电站泄洪洞工程打造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格局,对于提升各级人员安全管理意识、提高安全问题处理效率、降低安全隐患数量、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等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对于后期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徐铭,陈凯,施翔,等.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在基层水管单位的应用实践[J].江苏水利,2019(12):63-65.

组织汇报材料范文8

一、地理空间思维的内涵与特点

地理空间是物质、能量、信息的数量和行为在地理范畴中广延性存在的表现形式。地理空间思维则是对地理信息的感知、提取、概括和联接等。地理空间思维具有形象性、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地图是表达地理信息最常见的方式,可凸显地理空间思维形象性的特点。用地理信息进行空间行为决策的重要方式是“表述联接”,即空间信息用属性信息来表述,属性信息用空间信息来联接。二者是耦合的关系,体现出地理空间思维综合性和系统性的特点。

二、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培养空间思维的方法

培养地理空间思维,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多种信息的解读并建立信息关联,由此进行空间行为决策。在教学中,可参考以下几种方法。一是构建区域背景。区域的范围较大,能给学习者提供大量信息,因此以区域分析为背景进行地理空间思维培养更高效。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课,以贴合学生生活的苏州市为背景,利用大量的空间信息、数据信息和生活信息,进行归纳、演绎、抽象、综合,可促进学生空间思维的发展。二是设计“大”问题。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常会将知识点逐一分化,再以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思考。但这种细化型的提问,在培养学生系统分析能力上效果欠佳。而以更大的问题为导向,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利用素材和数据,对资料进行甄别、分析与整合,从而有效提高空间思维的综合能力。在解决“大”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尝试透彻地分析问题,这就是对思维最好的训练。此外,学生还可能受到启发而提出新的问题,更有利于发展地理空间思维。如本课提出的“大”问题是“探究姑苏区的未来发展方向”,鼓励学生对姑苏区的发展各抒己见,促进了学生主动去关注并思考身边的地理现象。三是辅以材料。“大”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更多资料中获得数据。这些资料可以是学生课前收集的,也可以是教师在课前协助学生收集的。材料的形式不限,可以是图片、地图、数据等,但每种材料必须有主题,能体现出一至两个地理信息。如本课的辅助地图包括政区图、景点和文化产业园分布图;图表包括地价表、人口数据表、专利分布表、工业资产总额及增长图、零售总额分布表;文字材料包括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规划、医院和学校搬迁资料、学生对苏州的印象或感想。课例资料以地图、图片、图表、文字等形式呈现,从数据类型上看,既有空间数据也有属性数据。学生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选取、概括、分析、联接和整合,在此过程中培养地理空间思维。四是激活小组讨论。由于要解决的问题较大,而且数据较多,学生仅靠个人的力量很难在一节课内完成分析、整合数据并提出方案的任务,因此可采取小组讨论的形式,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先进行问题细化和资料分化,再进行充分的分析解读,最后实现整合。如本课将“探究姑苏区的未来发展方向”这一“大”问题分化为四个小问题,分别由四个小组进行讨论,并进行数据的联接和构建。为了激发小组讨论的积极性,除了要将问题细化之外,更要合理地进行组织、分工与合作。小组长负责分派资料、整合讨论结果并代表本组发言;其他小组成员也都有自己要承担的任务,如根据分派的资料概括地理信息,其中记录员要负责记录每个组员的发言。总之,小组学习要求“人人有任务,个个要发言”。五是构建思路框架。如何将数据进行关联和分析,是培养地理空间思维的关键。思维过程通常包括一系列的分析和综合活动,是一种抽象、概括、归类、比较、系统化的过程。本课采用了SWOT分析法构建思维框架,将学生随机分为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风险(Threat)组,并开展小组讨论。各小组要选择合适的资料,在组内概括并提炼出每一组数据中的关键地理信息,再将信息整合到思维框架中,形成最终汇报稿。

三、在人文地理教学中培养空间思维的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