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范例

中医药

中医药范文1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法》;文化传播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于2017年7月1日在我国正式实施。这是目前我国在中医药领域内的第一部基础性、纲领性的法律规定。国家首次以法律的形式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保障,明确指出了中医药的地位、方针和政策,也给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指明了新的方向与规定[1]。《中医药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中医药发展事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医药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契机[2]。《中医药法》的实施,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从法律层面保障了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中医药法》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意义

我国经济在经历了飞速发展之后,人们开始注重各个领域质的提升,医疗卫生健康领域也不例外,人们已经开始在品质生活上投入更多,开始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疾病的预防上面,这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基础,但是中医药文化的深入人心还需时日,与中医药文化的发展和建设目标还有较大的距离。中医药文化传播面临着艰巨的任务,要创新中医药文化的传播理念,多样化中医药文化的传播途径和产品类型,规范中医药文化的内容,加大中医药文化公共设施建设;加大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工作效力,让公众通过参与中医药文化活动获得切实的利益。全面提高中医药文化质量。《中医药法》的实施,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为中医药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也肯定了中医药在我国的重要地位,促进了我国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与创新[3]。《中医药法》第六章提出要加强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并在第42~46条中提出多种中医药文化传播途径,以期对公众实施中医药文化的普及教育,大力提升中医药文化在全社会的认知度,优化中医药文化传播策略,让中医药文化深入人心。

1.1肯定了中医传统“师承教育”的应有名分

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教育模式的中医师承教育对于培养中医人才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中医技能发挥了不可否认的重要作用,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的过程中能感受到浓浓的中医药文化熏陶。《中医药法》的第42条中明确要求中医药管理的相关部门应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创造有利条件。这条规定强调了师承教育对于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意义,给于中医师承教育应有的地位。《中医药法》的落地,为中医特色的师承教育扫除了法律障碍,将有效地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4]。

1.2强化了中医药产业的知识产权意识

《中医药法》强调了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的相关保护制度的构建,同时加强了中医药产业与知识产权的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持有人享有传承权权利,对国家秘密中药处方组成和生产工艺采取特殊保护措施。《中医药法》对中医药传统知识的重要地位给予肯定,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发挥中医药传统知识特色,制定和完善相关的中医药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和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环境。

1.3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在《中医药法》第45条中指出,要加强宣传中医药文化,鼓励中医药文化科普作品的个人创作。第46条强调要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的普及活动。有关部门应发挥中医药服务的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活动落到实处,提高中医药服务整体水平。通过中医药文化传播,使更多的民众了解中医药,在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同时,推动中医药的健康发展,更好地为民众服务。

2当前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难点

2.1中医药文化传播途径与机制不够完善

当前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主要方式为授课式的说教,传播效果差强人意,内容专业,与现代社会脱节。在传播架构上,中医药文化的传播主要是以大众传媒为主,在各级政府主导下进行传播,难以实现与社会、公众的有效交流和双向、多向的传播,这些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文化的普及和推广。现有中医药文化传播更多聚焦人才培养、政府支持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而很少提及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具体方面,对中医药文化传播途径与机制缺乏应有的投入和研究,会给社会认同造成阻碍,降低传播效果。同时,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新媒体的涌现,也对自身存在复杂多样性的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2.2中医药文化的传播面临着西方医学科学文化的冲击

由于人们对中医和西医的认识差异,中医药文化的“科学性”遭到了快速发展的西方医药的质疑,使中医药文化的有效传播受到阻碍。《中医药法》强调要尊重中医药自身发展的规律,对中医药的管理要符合自身的特性,而不是照搬西医药的管理模式,这才能减少西方医学科学文化的冲击,使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更加自信,摆正与西方医学的关系,才能有效推进中医药的健康、持续发展。

2.3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措施不够具体、明确

《中医药法》强调突出了在发展中医药事业中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性。但我国中医药面临着生存艰难、后继无人的困境,仅仅靠一部《中医药法》并不能彻底解决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问题,并且《中医药法》只对中医药文化传播做了宏观规定,并未提出具体实施细则和配套文件,容易造成法条形同虚设。因此,当务之急是针对《中医药法》中的相关规定,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细则和配套文件,才能保障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切实到位[5]。

3《中医药法》对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启发

3.1发展中医药文化事业,拓展文化传播途径

《中医药法》第44条、第45条中分别指出,国家鼓励个人或组织创作中医药文化和科普作品,支持社会力量开办中医养生保健机构,为中医药文化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这就意味着以外在的视角表现呈现中医药文化,使中医药文化由抽象转变为物化,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提供便利,让公众易于感受中医药文化,提高中医药文化的社会认可度。在法律前提下加强中医经络、养生保健等特色文化元素在服务行业中的应用,打造中医药特色的文化产业链,同时积极发挥新媒体优势,丰富中医药文化传播途径,唤起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6]。

3.2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丰富中医药文化内涵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一部分的中医药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核心价值,是中华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中医药法》就如何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还规范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内容与途径,并要求充分利用《中医药法》相关政策,丰富中医药的文化内涵,宣传、普及独具特色的中医辩证思维,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特色,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发展应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让悠久、灿烂中医药文化惠及世界人民。

3.3发挥师承教育优势,注重中医药文化人才培养

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必须放眼未来,要把中小学生作为中医药文化未来发展的重点对象,对中医药文化而言,他们算得上强大受众。培养青少年学习中医药的兴趣,在中小学课本中设置中医药相关基础课程,让中小学生自幼受到中医药文化的熏陶,使中医药文化充满生机,为中医药发展储备人才,《中医药法》明确了中医药教育的原则,明确了正确处理学校模式、师承模式和继续教育模式的原则。因此,要贯彻落实《中医药法》有关中医药人才培养的内容,将中医药教育与中医药的临床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师承教育作为一项传统的人才培养方式,其更加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符合中医学的发展需求,可以作为中医药高等教育的有益补充,将院校教育与中医师承教育相结合,发挥两种教育模式的优势,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在临床实践中夯实理论基础,还能加强临床医师中医思维的培养,使中医人才培养规范化,提高临床医师的中医水平。

3.4加强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提升中医药影响力

文化是民族进步的重要前提,文化自信是不可或缺的力量。积极倡导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是提升文化自信的有力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健康需求自然也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元化,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也在逐渐提高。要加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为在国际范围内传播中医药文化提供良好的发展时机。中医药院校在注重全面发展中医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中医药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着力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以及中医药文化的对内传播和国际传播。大力开展中医英语专业教育,加大中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人力支持。中医药院校是中医药文化在世界传播的要主动承担者,中医药院校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国际学术活动,实现多元化的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

参考文献

[1]侯卫伟.全面系统深入学习理解《中医药法》依法扶持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1):6-13.

[2]陈冰.《中医药法》颁行背景下的中医药教育若干问题浅析[J].医学与法学,2017,9(5):53-56.

[3]张丽,张焱.中华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下中医文化传播策略探讨[J].西部中医药,2017,30(11):73-76.

[4]李隽,李亚军,张雪玲.新媒体环境下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SWOT分析[J].中医药导报,2017,23(15):131-133.

[5]岳远雷,赵敏,司婷.中医药文化传播现状研究—兼评《中医药法》相关条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0):94-96.

中医药范文2

一、近代上海中医药期刊概况

《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在海量文献调研基础上,从200多种近代中医药期刊中,精选49种(5辑,共212册)影印出版,并撰写提要(47万字),建立索引(200余万字)。这套丛书为近代中医药期刊集大成之作,是国内近代中医药期刊领域首次进行的大规模整理活动。丛书于2011年陆续出版后,掀起了近代中医药期刊文献研究的热潮,涉及领域十分广泛。这些期刊的创办凝聚了一大批名医的心血,从医事新闻、行业动态、政府法规、医案验方、批评论说、医家介绍、医籍连载,乃至逸闻、小说、诗词,不一而足1。发行及影响力,远及海外。《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收录49种期刊,创刊地在上海的有25种,如周雪樵《医学报》、丁福保《中西医学报》、余伯陶《神州医药学报》、张赞臣《医界春秋》、秦伯未《中医世界》、丁仲英《光华医药杂志》、钱宝华《中国女医》等;其次为北京、广东及江浙地区,呈现一定区域特征。上海为中医药期刊发展重镇,在中医面临生死存亡的危难之际,上海名医以期刊为主要媒体,联络中医界,争取社会各界的援助,为近代中医保存和延续作出了重要贡献。一些政令法规,甚至“废止中医提案”“反对中医立法密函”原件等,均公布于这些期刊。近代上海名医不仅参与办刊,同时在期刊中发表大量文章。通过《中国近代中医药期刊汇编》索引卷,可检得如丁福保164条,张赞臣161条,秦伯未209条……,所涉甚广。近代上海名医又以期刊为纽带,建立中医学校、学会、医院、药厂等立体联络网。如1913年,余伯陶、包识生汇聚名医创办的《神州医药学报》,为神州医药总会会刊,后又开设神州医药专门学校,形成期刊、学会、学校相辅相成的格局。名医办刊,言辞真实、论点独到,是近代中医药期刊的整体特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代上海名医的历史文化风貌。

二、以期刊为载体,管窥近代名医文化风貌

名医作为中医药文化传承的主体,在近代社会变革的时期,既注重学术传统,又拥有革新意识;既有传统的名医人文风貌,又彰显个性化特征,思想活跃。期刊镌刻了时代的诸多印记,各种奇闻轶事、名人传记、医事活动等,为研究近代名医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线索和生动的资料。近代名医多以传统教育为主,国学功底深厚。以上海期刊主创人为例,如《中国医学月刊》《中医新生命》主编陆渊雷,上海川沙人,曾师从朴学大师姚孟醺习经学、小学,又随经学大家章太炎研医古文和中医,后授业于铁樵函授中医学校。陆渊雷自身的教育经历及培养后学的模式,为近代中医教育较典型代表。《中医世界》主编秦伯未出身儒医世家,师从曹颖甫,后就读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办刊人包识生、张赞臣、余鸿仁、朱小南、钱宝华、祝味菊等多世代业医,或为名医之后,成为中医界的精英群体。期刊动态反应的名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当时的中医水平。近代中医药期刊中记载许多珍贵资料,如清代名医赵海仙的方案及日记真迹,清代名医何鸿舫的处方真迹,先哲傅青主先生手书诗稿墨迹,各类珍稀医籍或医案,施今墨、汪逢春、萧龙友、孔伯华、何廉臣、曹颖甫、曹炳章等名医传记,均有较高研究价值。近代上海名医医案医话,如王慎轩《曹颖甫先生内科医案》、何时希《程门雪近案》、方公溥《涵虚室医话鳞爪》、陈无咎《医垒笔记》,小说如虞哲夫《杜鹃啼》、沈仲圭《?先生》,诗歌如秦伯未《二兰室诗稿》、严苍山《诗六首》等,都是难得的中医文献史料,体现了近代名医重视国学、医文并茂的特点。同时,近代中医注重医家的品性与修养,对医学与民族、医学与社会、医学与哲学、医学与人生等诸多关系也进行了探讨。一些名医在传统教育基础上,注重接纳新学,视野宽广。如《铁樵医学月刊》收录了法国人苏里(Soulie)《针治》一文,译者按语中提到:苏里曾任驻华领事,颇留心中国医术,译有《黄帝内经》,并著有《中国之针灸》2。上海名医方慎?在《国医砥柱月刊》3中也载录了苏里新书部分内容,并加注按语。方慎?与苏里素有往来。在《馥南针灸医院院刊》中,可检到方氏的个人传记。方慎?是“神针”黄石屏的弟子,习兵法、通韵律、精书法、懂法语,为近代画家,与医政各界名流相熟识,也是近代上海针灸界最活跃的人物之一。方氏于1929年创办“医学挽澜社”,后又成立“馥南针灸医院”,曾为针灸在法国的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1。近代名医处时代变革之际,民族忧患意识强烈,医药界空前团结。在中医存亡的攸关时刻,以上海为主阵地,名医余伯陶、张赞臣、陆渊雷等发表了许多观点鲜明、语言犀利的文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如余伯陶《神州医药总会呈请袁大总统保存中医中药奉批书后》,医界春秋社《上海医界春秋社驳斥中央卫生委员会议废止国医案之通电》《西医对于国大代表人选之恐慌》,张赞臣《医界春秋社为中西医不平等待遇案宣言》,陆渊雷《西医界之奴隶派》等,为近代中医的保存和传承进行了卓越的努力。以此为鉴,上海中医界更具民族危机意识,将视线投向国际,关注中医在海外发展的情况,如《光华医药杂志》刊载《海外中医界》《我国医药界在美国之进展》,《中医世界》转录《日本汉医源流概要》等。陈存仁在《全世界注意中国医药记》中提到:“英国人,把《本草纲目》翻译成英文,并至中国搜集中药标本;德国人,把当归研制成妇女痛经良药,销往欧美各邦及中国,大获其利;美国人,开始关注和研究麻黄强心治喘功效,并仿名医陆仲安用大量黄芪治疗糖尿病的方法,研制黄芪精;日本人更是翻印了《本草纲目》,大量搜购中国古医书,提议在当时的国际联盟设汉药特委会,并出现数千人请愿复兴汉医的情况;法国人则热烈研究中国针灸。”2从国际社会对中医的态度来看,中医所遭受的排挤,似乎并非学术问题。乱世之中,名医的医事活动,名医的思想变迁,更能体现中医文化的民族性。这是名医文化变迁史、中医药文化传承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转变教育理念,探索中医教育新模式

教育是中医的未来。近代上海名医教育模式以传统的师承与院校教育相结合为主,重视国学,并吸纳西学,呈现海纳百川的景象。上海医家在期刊中对中医教育问题进行全面探讨,如秦伯未《复兴民族教育与提倡国医》、钱宝华《复兴中医专校成立刍言》、朱小南《改进中医学校之吾见》、张赞臣《今日之中医教育》《上海中医学院之创设》、叶劲秋《关于中医教育》等。名医办刊,成立学校、医院、团体,改变保守的教育传承模式,也是近代中医一大特色。许多资料仅在期刊中可见,如武进孟河名医恽铁樵,曾任《小说月报》主编,1925年,恽铁樵与章太炎合作创办中国通函教授学社(后更名为铁樵函授中医学校),学员曾达600人之多,是近代中医教育史上影响最大的中医函授学校。该校出版的《铁樵医学月刊》,刊学相辅,充分利用期刊推广中医教育,创建了函授这一远程教育模式3。1929年,时逸人创办《复兴中医》,谋求中医复兴。复兴必以教育为前提,时逸人与施今墨、张赞臣、俞慎初等名医创办复兴中医专科学校,刊学相辅,并招收遥从弟子。在战乱频仍、经济困顿的时代,时逸人曾辗转武汉、重庆、昆明等地业医,但始终致力于中医教育出版事业,为中医教育改革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为进一步扩大影响,培养中医人才,秦伯未联合许半龙、严苍山、章次公等人创建“中国医学院”,发表“中国医学院宣言”和“告全国中医界书”,正式宣布建校,特别提出“商量旧学,采纳新知”的教学理念。这是近代中医人对中医认识与发展的自主反思,也是对中医长期以来一味崇尚传承模式的挑战。近代中医人在西方医学的冲击下,开始尝试开眼看世界,借助现代科学从不同视角认识中医。这种尝试是西方文明与传统文化交汇的产物,也是中医人摆脱教条束缚,寻求独立思考的开端。

四、谋求医药振兴,促进民族品牌意识觉醒

近代日本曾一方面在朝鲜奖励种植汉药,一方面不断向中国输入日产西药,进行医药资源掠夺1。国内中医界各种呼声和琳琅满目的医药广告出现在期刊中,开始形成民族品牌保护意识。文化博弈从未停止,而文化又为经济发展提供潜在动力。时隔百年,日本汉方蓬勃发展,不断抢注中药古方专利。据2011年数据显示,目前国际中成药市场总销售额为165亿美元,而作为中药发源地的中国仅为3.5亿美元2。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保护问题,是延续了上百年的问题,如今更是迫在眉睫。从《光华医药杂志》所载《广东二神丸之救国运动》3一文中可知,近代中国国际贸易逆差所带来的问题,早已为医药界爱国商人所警觉。朱小南在《创设中医院之重要》文中主张发展中医、畅销国药,在无形中抵制西药输入,减少入超,对国民经济大有裨益4。药为医之本,中医界重视药材质量,对中药产地和药材市场也进行了大量调查,如徐淡然《上海近月来之药材市况》、李慎五《山东东阿特产阿胶之调查》、张维仁《香港最近之药材市况》等。近代名医普遍忧虑和关注的焦点有两个:一是民族命运,二是中医命运。这不仅涉及生存问题,也彰显了民族情怀。以上海为例,近代浦东地区共开设275家中草药堂,且有多家经营时间近百年甚至百年以上的老店5。由此也可窥见,中国医药与国计民生的关系。名医时逸人在《复兴中医》一刊中提到:“一国之文明及民族之强弱、民生之荣枯,与其国内医药进化之程度,适成正比。”6因此,近代名医已注重打造民族品牌,并将民族命运与中医命运密切联系在一起。近代名医曹炳章曾研制物美价廉的“和济雪耻丹”,用来抵制日产“翘胡子牌仁丹”的倾销,可见当时中医民族品牌意识已经觉醒。近代中医药品牌主要集中在中医专科、中药老字号、中成药等方面。结合期刊研究广告和老字号文化,有利于推动民族品牌意识和策略的建设,提高民族医药企业的竞争力7。上海名医包识生目睹“舶来品”广告充斥报端,国民缺乏竞争意识,尝试发起“神州模范制药社”,旨在“联络医药人才,改良各种药品,以振兴医药,维持国货”,并提出了专利保护条款8,说明民族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已经形成。上海粹华制药厂的丸散膏丹广告,图文并茂地刊布于《中医杂志》《绍兴医药学报》,注重道地药材、古法炮制。张赞臣医界春秋社于1933年组建了中国制药社,以股份制形式在作者、读者中募集资金,开发验方成药,并在《医界春秋》中刊登了较多广告。同时,医界春秋社并不排斥西医西药广告9。在中医科学化的道路上,中西医汇通派医家更注重实业救国,呈现另一番景象。近代名医丁福保在《国药新声》发刊词中强调,社会变革之际,唯有“中医科学化”,国医才有出路,而关键在于“国药科学化”。丁氏主办《国药新声》,由当时著名的上海新亚药厂资助。上海新亚药业是中华民族药业最早的企业之一,以生产西药为主,也致力于中药制剂的研发。《国药新声》创刊理念与新亚药业研发理念不谋而合。而新亚药业在广告投放过程中强调国产,也表达了实业救国之心⑩。朱仁康《国医导报》,也是由上海信谊药厂主办。国医大师邓铁涛先生曾提到,20世纪30年代,他在广东中医专科学校读书,校长卢大鹏得到了广州药业八大行头每作一元生意抽4厘钱的补助,所以学校办得很好1。

五、团结医界精英,推动地域医学形成

由于各地经济、政治、文化和地理环境不同,形成了近代不同的地域文化和流派。在古代某一时期、地区出现了一位名医,远近学子负笈而至,这样自然成为一个医学教育集聚点,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医家,进行辐射和延续2。从近代期刊出版情况看,出版地集中在北京、上海、苏州、无锡、广州、天津等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名医集中的区域和医事活动情况。上海古属松江府华亭县,元朝至元二十九年正式设上海县……开埠之前的上海中医,由于地域性特点,处于吴中、孟河、新安、钱塘、永嘉等地域医学的环抱之中,受到周边医学、医家的影响和熏染,深具当时江南医学的特色3,其中尤以孟河医派的影响最为深远。以25种近代上海期刊的创刊人为例,周雪樵为江苏常州人,余伯陶为江苏嘉定人,陆渊雷为上海川沙人,秦伯未为上海县人,祝味菊为浙江绍兴人,许半龙为江苏吴江人,余鸿仁为江苏常熟人,章巨膺为江苏江阴人,唐吉父为浙江湖州人,丁福保、朱仁康、时逸人为江苏无锡人,张赞臣、盛心如为江苏武进人……,朱氏妇科朱小南、丁氏内科丁仲英等,均以江浙一带为主。其中丁仲英曾主持丁甘仁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祝味菊执教于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张赞臣、秦伯未等均毕业于该校。海派中医丁氏内科、祝氏内科、朱氏妇科、徐氏儿科、张氏喉科……都参与了近代中医药期刊的创办和编辑工作,其中又以丁氏内科为海派之首。中医药期刊集中展示丁氏门人中医学术发展情况,以及在当时中医界的影响力,丰富了丁氏内科学派的内涵,为丁氏流派传承起了重要作用4。近代中医药期刊中,记载了上海社团组织的大量信息,如《上海总会大会记》(绍兴医药学报社)、《上海市国医团体联合会议记要》(光华医药杂志社)、《神州医药总会记事》(神州医药学报社)。上海与各地团体之间互动联络频繁,如《医学杂志》刊录的《上海神州中医大学致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缄》《上海全国医药代表大会致山西中医改进研究会电》。近代上海名医,以期刊为纽带,互通讯息,举办各类活动。如上海市国医公会张赞臣、秦伯未、陈存仁,药材公会董伯伟、陈文铭、费亭华,以及国药公会、参燕公会、市植物园等,五个团体联合举办国药展览会。以社团为中心,上海中医界也积极参与民族救亡活动,如上海神州国医学会,曾以一日诊金为标准,向会员募捐“航空救国基金”,名医程迪仁、蔡济平、祝味菊、余伯陶、徐小圃、陆渊雷等均参与了捐助活动,其中余伯陶、徐小圃捐助达20元5。体现了一代名医的家国情怀。近代上海成为主要的医学团体活动地带,辐射并影响全国。近代名医肩负复兴中医的重要使命,在办刊、办校、办社团的基础上,还创立了许多医院。如上海曾先后出现48所中医医院,包括伤科医院、针科医院、时疫医院等专科医院,多为私人所办,且大多为沪上名医发起或出资建立。1929年夏,上海发生霍乱,中医朱少坡独资创办景和临时救疫医院。广益中医医院是作为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而附设的,上海新中国医学院及医院共有4座教学楼,2座施诊楼,4座实习病房和研究院,医院不以盈利为目的6。名医对疑难危急重症参与度很高,尤以疫病为著,在期刊公布大量验方和方案。各种时病信息,如公立上海医院《上海时症未绝》、绍兴医药学报社《上海时疫流行》、光华医药杂志社《上海港猩红热症加烈》、中医世界杂志社《上海港内白喉猖獗》等。上海疫痉(脑膜炎)流行时,名医严苍山在法租界四明医院救治了许多病人,“经治以来,尚多应手,因将经验所得,供诸社会”1。近代上海名医已打破囿于一隅,秘而不宣的保守模式,扶危济困、开放共享,为全国进步中医的缩影。近代中医在疑难重症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也成为其“不废”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政治、地理、文化环境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体质、疾病类型以及不同的辨治观,因而产生了不同的医学思想和流派。由于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名医相对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区域特色,不同医学流派均活跃在期刊阵营中,期刊为地域医学文化和流派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研究资料。

中医药范文3

1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的基本生态

1.1期刊由民间医学团体或个人创办,发展极不稳定

民国时期,由于当局政府对中医药学持贬斥的态度,因此没有官办的中医药期刊出版。此阶段的中医药期刊都是由民间医学团体或个人出资创办。创办中医药期刊的医学团体包括各类中医药社团、中医药院校、中医医院和中药厂等。而这些医学团体往往也是个人发起创办的,没有官方背景,缺乏政府的组织、管理和经费支持。同时,由于期刊编辑、运营等一系列工作往往都由主编亲力亲为,一旦主编由于某些原因无法继续承担期刊运营工作,又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选接替自己的工作,期刊的出版就会受到影响。社会的动荡和战乱也常常使中医药期刊的出版举步维艰。受以上诸多方面的共同影响,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往往难以维持长期稳定出版。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一样,中医药期刊时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一阶段,有超过1/3的中医药期刊在创刊的1年之内即已经停刊,持续发行超过4年的仅有30余种期刊。而在刊行时间较长的中医药期刊中,延期出版、停刊、复刊、同刊改版和改名另刊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例如1928年10月创办的月刊《中国医学月刊》,第1~5期为每月1日出版,第6期由于编辑人事变动而延期4个月,于1929年7月10日出版。此后每月10日出版1期,至1929年11月出版第10期后,再次延期,第11期于1930年4月才得以出版。又如1908年6月由绍兴医药学会裘吉生、何廉臣主持创刊的《绍兴医药学报》,由于社会动荡和资金匮乏,于1911年10月停刊。1915年7月由裘吉生主持复刊,此后该杂志在中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即便如此,1921年裘吉生迁居杭州后,杂志还是由于主办人员的变动而难以为继,随之停刊。1923年裘吉生在杭州创办《三三医报》,可以看做是对《绍兴医药学报》的改组另刊,《绍兴医药学报》的风格和传统才得以继承和发扬。

1.2期刊种类以综合性为主,专科刊极少

按照中医药期刊报道范围进行划分,可将其分为综合性期刊和专科性期刊两大类别。综合性中医药期刊的报道范围往往同时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各科临床诊治和中药等多个方面,专科性中医药期刊报道范围特定,主要针对某一具体学科领域。中医药学秉承的是超越结构的整体观念,把人体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疾病的发生和诊治都须从整体入手,从全身上下表里辨察病情。由此,技能高超的中医大夫,往往是一位“全科医师”。受此影响,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以综合性期刊为主,如《绍兴医药学报》刊载“关于医药之一切事项”,上海《中医杂志》《沈阳医学杂志》《杏林医学月报》《现代中医》《国医砥柱月刊》等知名期刊均设置有“学说(专著)、药物、方剂、医案”等栏目,刊载内容涉及中医药学科的各个方面。相对而言,此阶段发行的中医药专科期刊则数量极少,仅有《温针医报》《针灸杂志》《验方集成》《医史杂志》等十余种。而此时,西医期刊已出现专业性分化的趋势,在眼科学、药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等方向已有大量的专业性期刊问世,仅口腔医学方面的专业性期刊就达到16种之多。中医药专科性期刊的稀缺,反映出中医药学在整体观念的思想指导下,学科分化不足的特点。

1.3名医主持办刊,名家参与撰稿

名医主持办刊是民国中医药期刊的一个显著特征,很多著名医家都是中医药期刊的创办者和负责人。如丁福保创办《中西医学报》,裘吉生创办《绍兴医药学报》《三三医报》,张赞臣创办《医界春秋》、陆渊雷创办《中国医学月刊》,祝味菊创办《自强医学月刊》等。其中对办刊热情最高的当属民国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他直接主持创办了《中医世界》《家庭医学杂志》《中医指导录》《中医疗养专刊》等4种中医药期刊,同时还参与到《中国医学月刊》《中医药周刊》等多种期刊的编辑工作之中,为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主持创刊的同时,著名医家也积极参与到为中医药期刊撰稿的队伍当中,撰写了大量的优秀稿件。例如《中医世界》在其创刊号上登载的“特约撰述者”包括章太炎、夏应堂、丁福保、谢利恒、丁仲英、张锡纯、裘吉生、许半龙、丁济万、蒋文芳、张山雷、张赞臣、王一仁等二十八位名医大家。《医界春秋》的撰述者包括章太炎、包识生、恽铁樵、张锡纯、祝味菊、陆晋笙、陆士谔、谢利恒等数十位名中医。仅秦伯未在民国中医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就多达400余篇[13]。名医主持办刊、名家参与撰稿使中医药期刊能够保持较高的学术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易于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期刊也保留下了名医们的大量临床经验、研究成果以及对中医药学发展的思考,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2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的内容特征

2.1期刊内容中西医兼顾,助力医学知识的普及

民国时期,西方医学的发展有目共睹,其已经凭借良好的疗效博得了我国民众的广泛认可,这给我国传统中医药学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与西方医学的学术体系相比,传统的中医药学存在诸多问题,也受到了诸多质疑。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并没有刻意回避这一矛盾,多数中医药期刊在内容上往往中西医兼顾,刊发了大量介绍西医知识的文章,如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基础知识及西医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西医学的理论差异,分析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以图汲取西医之长、探寻中医药学发展的出路。例如山西《医学杂志》,设置有“生理、卫生、处方、病理、诊断”等栏目,大量刊载西医学的基础理论内容,注重学术研究、临床技能、科学普及,并翻译了一些西医著作,展现了“阐发中医真理,参证西医科学,穷源溯流、融会贯通”的鲜明办刊宗旨。

2.2关注时事热点,发挥喉舌作用

作为中医药界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不仅注重学术方面的研究和讨论,同时也非常关注时事。多数期刊常设“新闻”和“医讯”类栏目,报道医药界相关新闻;部分期刊没有单独设置此类栏目,但也会在中医药界发生重大事件时进行报道。民国中医药期刊对时事的关注,在“中医存废”之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中医药期刊既是中西医论争的积极参与者,也是其历史客观的记录者。

2.3刊学相辅、刊校互动,与中医药学校教育相辅相成

民国时期,中医药学校开始陆续创办,由于推广教育和创办期刊均是出于同一个目的,即谋求中医药学的发展与振兴,因此当时的很多中医教育家,同时也是中医药期刊的创办者或主要撰稿人。办学与办刊往往相辅相成,形成了刊学相辅、刊校互动的模式。很多中医药期刊设置有“教育特载”类栏目,对中医药院校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和学术活动进行介绍,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广作用,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例如《光华医药杂志》专设有“医药教育概况”和“医药教育界消息”等栏目,刊载各地中医药教育机构的情况和新闻,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当时中医药教育的动态概貌;同时,很多中医药期刊设置有“讲义”类栏目,或者出版教材专刊,对中医药院校授课使用的教材或讲义进行刊载,推进了中医药教育的正规化。例如《中医世界》《自强医学月刊》等期刊,均刊载了大量教材相关内容;再者,由于当时的中医药期刊借助国民邮政发行,发行范围可达全国甚至海外,使得利用期刊“刊授”中医药知识、发展中医药学员成为可能。中医药期刊为中医远程教育的推广提供了媒介,而期刊自身也成为了刊授学员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中西医学报》《中医指导录》《铁樵医学月刊》《医界春秋》等刊物都大力推行中医药刊授教育,拓展了中医药教育规模。

2.4关注读者需求,重视与读者的交流互动

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非常关注读者的需求,重视与读者的沟通,多设置有读者交流类栏目,命名为“问答”“通讯”或“读者园地”等,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方便读者与期刊之间的交流互动。从早期的中医药期刊《医学报》《神州医药学报》,到《医界春秋》《自强医学月刊》,再到后期的《中国医药月刊》《新中华医药月刊》,均设置有此类栏目。此类栏目的主旨是帮助读者答疑解惑,加强期刊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激发读者兴趣,获得读者认可,进一步普及中医药知识。

中医药范文4

1建筑形象

建筑形象主要包括建筑立面形象和建筑造型,在其中融入中式建筑元素能很好地展示它的中医药特色文化,体现中医药文化的思想特征,使老百姓从建筑本身就知道这是中医药单位,从而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1.1建筑立面在中医药机构的建筑立面或建筑造型上采用中式角楼、琉璃瓦等中国元素,并在大门广场树立醒目的名医雕塑、代表中医药符号的塑像,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向社会宣传中医药文化,使老百姓很容易分辨中西医文化区别,进而有利于患者选择就诊机构。

1.2建筑外观中医院的外观建筑形式应抓住中医院的文化特色,反映中医院的气质,将其体现于形象设计中。作为中医院,其内涵是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中医学注重“天人合一”、“阴阳五行”和“整体观念”,在中医院建筑规划中宜采用风格典雅的琉璃瓦角楼,其造型秀丽,轮廓优美。与建筑外观设计相呼应,中医院园林环境设计宜采用田园式风格,门诊楼与住院区以典雅的拱形门相联接,各庭园设计应环境优美,水池,假山,荷香,绿树成茵,空气清新,有曲径通幽之感,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神韵。患者处在优美的环境中,没有恐惧感,心境平和,心情安定,有利于身体康复。[1]

1.3重庆市中医院建筑形象实例重庆市中医院建筑形象造型中,借鉴中国传统建筑理念,融合古代风景园林精髓,充分考虑原有地形跌宕起伏的山地特点和西部特有的民风民性,重点提炼传统概念中的物质内容和精神功能。活用现代设计手法中对建筑功能的合理分区,建筑流线的自然组织,以及对采光、通风、能源利用等建筑科学的充分重视。在传统空间和元素的基础上进行演变和概括,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为—体,在有限的空间内,把自然美与人文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了一个建筑与自然协调共生,天人合一,中西合璧的综合医疗群体。

2庭院环境

将中医药特色文化融入庭院园林建设中能够有效延伸和扩展中医药文化的外观文化。庭院可作为医院外观建筑的延伸与补充。通过对医院内各功能区域之间的过道的利用,同时加以园林小品、主题文化墙、主题雕塑、名医雕塑、建筑小品、亭榭、山石、盆景、碑刻、地面文化造型、药用植物园等建筑形式可烘托出医院宁静内省的建筑环境和精神空间主题文化[2]。利用医院中医药外观文化的特征和庭院中传统风格与中医药文化信息,整体营造出宽松和谐的传统环境,使缓和享受感增强,有利于对患者进行心灵抚慰和增加安全感,同时也对患者和院内职工都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庭院建设元素众多,重点一是绿色园林主题中显现中医药文化;二是地面中医药文化造型运用;三是中医药文化历史人物雕塑。庭院中绿化、地面造型、雕塑碑刻等在于传统与中医药文化、造型与周围环境的因地制宜、和谐搭配。

2.1绿色园林中的中医主题绿色是园林永恒的主题。关键还在于中医药文化的有机融入,如药用植物园,其主体对象以药用植物为主,是具有完整档案的药植物活体保育机构;通过园林这个载体,结合中医五行、阴阳、辨证论治、经络学说,天人合一等思想,弘扬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充分展示出中医药文化的底蕴。例如以牵牛花为造型,让中医药文化自然融入庭院整体环境;种植金银花、急性子等花期长,既有观赏价值又便于管理的药用植物,也能很好的体现中医药文化元素。

2.2地面造型中的中医药文化主题在医院的地面环境中运用中医药文化造型如悬壶济世的大葫芦、太极图、扁鹊妙手等等[3],适当地采用中医药文化元素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体现出“悬壶济世,弘扬中医”精神和“医者仁心,普济众生”的行医宗旨,使医院的核心价值以视觉的形式得以外化。

2.3庭院雕塑中的中医文化主题在庭院建设中普遍应用了名医雕塑,其造型的位置、色调、环境、大小及其所体现的人物相关文化信息特征处理得恰当,雕塑人物鲜活灵动不呆滞,摆放位置醒目,能够产生视觉冲击又能融入周围环境,则能发挥良好的中医药文化传播作用。

2.4重庆市中医院庭院设计中的中医药文化主题重庆市中医院建筑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设计手法: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以“单座建筑”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的“建筑组群”。这种组群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组群与内部单元之间的关系,被借鉴到设计当中来。设计以一种平和心态,用含蓄的方式来展现传统,在传统与现代协调的同时,用更合乎现念的语汇来注解我们的建筑,使其既尊重传统文化,又能展现出城市发展的活力。

3院内中医文化装饰

中医院内中医药文化装饰是来访、就医者最直接感受中医药文化氛围的场所[3]。中医院内部装饰主要包括在门诊大厅、走廊、诊室、病房、药房、治未病中心、国医馆等地方,采用文化长廊、橱窗、展柜、墙饰及宣传栏等装饰手法(如图5),因不受外界地理条件等各方面的限制,所以有很大的自主发挥空间,甚至可以弥补中医院在建筑外观和庭院建设中中医文化元素不足的遗憾。

3.1诊疗环境在诊疗环境中,门诊大厅、治未病中心、中药房、国医馆可作为重点,是打造气氛,感受中国医药学文化的主要场所。门诊大厅的文化墙与治未病中心突出“上工治未病”思想的大气布局,中药房药的色调、格式和材质遵循基本标准,国医馆传统装潢大到气势,小到各处办公用品细节都可以渗透中医药文化。只是需要考虑传统装潢的适应区域,在呼吸病房等不需要画蛇添足之处避免院感风险。

3.2院内专科和名医特色介绍医院、专科、名医特色介绍是医疗机构最基本的装饰。院内的文化宣传栏是除电视以外最容易接受的文化传播方式。慢病防治、治未病理念没有前期教育认同的铺垫,就诊者、来访者的自觉行为就难以转化。首先是理念接受才会有来访、就诊行为,直接影响医院事业的发展。同样从上墙的色系、材质、字体等等都应考虑与几千年厚重的中医药文化相配合。内容上若能把宣传的教条式内容换为通俗易懂的解释,能起到更好的宣传作用。

4核心理念物化

核心理念物化在整个医院文化氛围打造中起到的是画龙点睛作用,是整体文化彰显的手段,重点在于:一是中医药文化的经典理念;二是办院宗旨;三是大国医精神。文化墙是其最常见的展示形式,可以在庭院中、也可以在医院大厅、楼层转换等显眼位置,如图6。重庆市中医院在每个病区都设计有中医药文化的经典理念墙、文化墙,以孙思邈《大医精诚》理念为代表的大国医精神是中华民族为医有德的标志,在大厅以浮雕形式做成的“大医精诚”文化墙,如图7;将办院宗旨、院训等粘贴于病区显眼处;将白求恩示范医院铜像放于医院大厅主通道处,如图8,与整体中医药文化氛围融为一体。

5结语

中医药范文5

1.1专项档案管理意识淡薄

主要表现在申报单位的领导及项目负责人员档案意识淡薄,没有档案在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地位,缺少机制保障,在制定项目工作计划、实施方案时较少提及档案,不注重项目进行过程中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项目组成员对项目各环节自然形成的原始资料如方案论证、项目启动、结题验收等归档把关不严,对项目验收所需档案资料的齐全、完整和真实性带来影响。

1.2专项档案人员素质较低

项目管理部门或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大都为临时抽调、身兼数职、没有经专业培训,不懂档案业务,影响归档质量。

1.3专项档案管理规范化不强

中医药专项涉及子项目多,时效性强,项目执行过程中有研究、设计、数据分析等多环节,形成资料也多,如项目申报书、中医药项目专项资金有关文件、项目工作任务方案、任务书、建设方案、实施方案、经费下拨的文件、中期检查报告、考核评估、验收结题报告,验收成果证明,成果登记,获奖情况等,各环节的档案资料收集不及时,归档文件材料签署日期不符合要求,缺归档章,卷内目录题名填写不规范。

1.4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部分项目申报单位档案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有效的管理和监督机制。有档案管理部门的单位对项目档案缺乏有效监督和指导,未组织专项检查工作。专项档案归档机制,无人及时接管档案,造成专项档案管理缺失。

1.5与项目同步管理或超前管理未能实现

在项目筹备期和项目进行过程中,由于不重视项目档案和项目同步管理,对于项目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一种超前管理的意识,造成档案资料整理不及时,文件材料的复印件较多,原件较少。在档案管理工作前期投入精力不足,项目后期才开始突击收集、整理档案的情况下,这种现象尤为突出。最典型的例子是很多项目都是在快结题时,集中几天时间突击做好档案资料,以便应付结题验收。

2中医药专项档案管理的特点

2.1专业性

具有鲜明的中医药特色。例如国家科技“973”计划专项,在中医辨证论治疗效评价方法基础理论研究中,建立了COPD、老年性肺炎、恶性肿瘤基于病人报告及医生报告、病症结合的临床评价指标体系。这三个评价体系从文献研究到问卷调查都产生许多专业性很强的文件材料和原始数据,应根据项目特点将各环节所形成的文件材料分别进行收集、整理、归档,根据验收规则,每个环节都应该有独立、系统、完整的档案资料。项目承担单位对这些专业性强的文件材料应坚持“平时立卷,定期归档”和“随办随归”的原则,将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已处理完毕的文件材料,分门别类地归入预备立卷类目内。

2.2复杂性

有些中医药项目涉及未公布的关键技术、配方等为部或国家秘密内容,对形成的文件材料收集有着较高保密要求。例如在973计划中的中药药性理论继承与创新研究,对煎煮时间、给药剂量、提取方法、炮制品种、配伍方式等科研人员应做好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立卷、归档。

2.3连续性

完整的中医药项目需经过申报、审批、研究、分析、结题等阶段,使许多专项档案成为跨年度,各个项目的前后形成周期长,跨度大。例如2010年国家重点投资40亿建设16个部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项目建设周期3年,各级项目参建单位应根据《基本建设项目档案资料管理暂行规定》相关要求,做到各时期档案工作与科研、设计、基建、勘察等工作的同步管理。一般跨年度的建设项目,应放在针对建设项目的第一年归档。本年度作下年度的项目计划、预算应放在针对的下年度归档。

3专项档案科学管理的思考与建议

3.1做好专项档案“三纳入”“四同步”

“三纳入”:将专项档案工作纳入专项建设计划;将专项各类文件材料形成、积累和归档要求纳入专项工作计划;将专项工作各类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归档要求纳入各部门和单位专项工作职责和有关人员岗位职责进行考核。“四同步”:要将专项档案管理与业务工作同步部署、同步实施、同步检查、同步总结验收。项目申报单位要坚持将档案管理和项目开展同布置、同整理,做到项目建设和档案管理同步进行,保证项目档案的齐全、完整。同时将项目档案纳入项目结题验收考核,对项目档案不齐分散的项目单位,不予验收结题或推迟验收结题。

3.2建立健全专项档案文件材料归档机制

按照国家档案局的有关规定,及时制定或修订专项档案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和目录,做到应收尽收、应归尽归。项目和建设与参与单位可参考《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与档案整理规范》等,会同主管单位负责编制相应种类的专项档案归档范围和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专项档案数字化、专项档案立卷编制操作流程、专项档案保管期限、专项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规范、专项档案的开发利用等工作制度。

3.3各负其责,分级管理

要加强专项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创新整合专项档案资源,实现专项档案资源管理的新模式。探索建立专项档案部级—省级—建设单位三级统一的远程管理平台,各项目单位可以充分利用该平台,完成对专项档案资料的报送,对项目文件资料的形成、流转、归档、移交、保管、利用等全过程管控、监督;各项目建设单位在报送档案资料时,可按照归档要求向上级项目主管单位移交原件或复制件。根据专项档案管理规定,制定项目材料归档分类方案,统一档案装具和项目档案录入格式等,完善检查、考核机制,明晰项目管理部门和申报单位归档范围和责任,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部门、项目建设单位归口负责、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档案工作体制,确保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促进中医药项目档案事业协调发展。

3.4发挥信息网络支撑功能

建设数字档案馆(室)是档案信息化的重点。(1)积极配合国家电子政务示范工程建设,开展项目文档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探索,包括项目建设人员与档案人员管理一体化、纸质项目文件与纸质档案管理一体化、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一体化,将项目文件材料的动态管理与档案的静态管理相结合,从中最大限度有效地加强项目档案的前端控制,同时更有效地通过前端过程控制保证归档文件的齐全、完整、系统。(2)通过对项目执行过程文档分类,进行档案数字化扫描,建立电子档案目录,形成电子文件自动导入相应专项档案管理系统,切实推进档案存储数字化和利用网络化。同时将电子文件目录通过专项档案远程管理平台上报有关项目管理部门,形成中医药专项电子档案库,以平台化、规范化、标准化方式,支撑全国、各省中医药专项执行监督管理和跨省远程档案查询等业务,积极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提高检索查询效率,方便各单位、各部门查考和利用,为专项下一阶段工作提供前端指导。

3.5保障专项档案经费投入

中医药范文6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语言;新媒体;人才

1中医药文化

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作为文化的三个层面,笔者将她概括为“心”“手”“脸”三个层面。对于中医药文化,“心”的层面文化就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手”的层面文化就是中医药文化制度、行为和管理,“脸”的层面文化就是中医医药文化形象和品牌[1]。中医药文化作为古代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保持健康、延续生命的理论结晶,是炎黄子孙展现智慧的经验印迹。

2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意义

2.1时代的必然要求以及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放眼世界,现在中医药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这不仅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的必然。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蕴含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它很可能为世界生命科学和医疗卫生的突破作出重大的贡献。”“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中医药学是中国对世界的大贡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医药是中华文化软实力的一支重要力量,多年来为发展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造福各国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中国文化以中医药为载体,让更多的国家认识了中国,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独特法宝。2016年是既中医药发展史上最关键的一年,也是中医药学者为之振奋的一年。新世纪首次卫生健康大会上强调中西医发展并重,将中医药事业发展摆在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领域,为中医药的事业发展明确了方向[2]。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此法律作为我国首部为振兴与发展传统中医药而制定的国家法律[3],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发展中医药事业提供了法律保障。中医药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明确了中医药的重要地位、发展方向和扶持政策,中医药法针对中医药自身的特点,改革完善了中医医师、诊所和中药等管理制度,保留了中医药得天独厚的特色和优势,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同时,中医药法对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了针对性的规定,严厉打击中医药违法行为,保障医疗安全和中药质量[4]。中医药法的通过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重要意义[5]。

2.2中医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国传统医药由于自身理论的科学性和独特的优势,在历史的长河中数千年而不衰,至今中医药仍在我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不断向国际彰显中医药文化的影响力。中医药是中国传统科学的代表,中国作为唯一幸存的文明古国,也将中医药文化很好的继承和流传下来,并在实践中形成独特的理论体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成为中国一张闪耀的名片。它在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始终担负着保卫健康的责任,为华夏儿女繁衍生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国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健康事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中医学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达到人-自然-社会和谐的美好局面,对人类健康事业和构建世界新医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2.3中医拥有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并拥有众多优势病种。中医拥有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的方法,并拥有众多优势病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持续推进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委托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专家制订了风温肺热病(重症肺炎)等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6],涉及的95个中医优势病种,其中包括风温肺热病(重症肺炎)登革热、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亨特综合征、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等。中医临床整体调节与治疗大体分为内治与外治疗法,药物与非药物疗法。其中最常见的药物疗法包括中医方剂。中医方剂以“君、臣、佐、使”为组方原则,根据人体疾病的多个因素,集合中药中的有效成分,多位点,高定位,精准适应人体特异性和病变复杂性的特点。非药物疗法以针灸、推拿为主,在国际中已享有盛誉的是针灸疗法,已在世界100多个国家流行。针灸通过针尖对经络腧穴进行刺激,调畅气血,疗效显著,适用广泛。目前,全世界健康产业欣欣向荣,中医药文化优势养生保健理论以及各式特色中医疗法,将为全球健康养生趋势助力,进一步提高全民生活质量与健康素质。

2.4中医药文化在海外接受程度越来越来高。中医在“治未病”中所包含的防病于未然、既病防其传变以及预防疾病的复发的观点对现代医学理论体系产生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阻止慢性疾病的恶化及危急重症后期的调理和预后方面有其独特的疗效。为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人们开始利用药食同源、运动健身、心理疏导等中医养生观念来改变生活方式,而这样的养生观念也是被现代医学模式所证实和认可的。张伯礼表示现在海外对中医药接受度在提高,特别是一些发展中国家、东南亚国家,一些欧洲国家也在逐步接受。有的中药已获2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批文或销售许可,他们研究的宣肺败毒颗粒和美国南加州大学合作,已经申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临床批准,正推进临床研究。宣肺败毒机理也在与德国、英国等国科研机构合作研究[7]。中医药已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签订86项中医药合作协议。中医药先后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奥地利、新加坡、越南、泰国、阿联酋和南非以国家或地方政府立法形式得到认可[8]。

2.5贯彻执行“一带一路”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自“一带一路”的倡议提出以来,中医药发展对外开放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均取得了显著成效,经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了《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加快中医药国际进程,要与沿线国家合作建设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颁布20项中医药国际标准,注册100种中药产品,建设50家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基地[9]。2018年,我国新签署了40个多双边卫生合作协议,此外还积极构建区域卫生合作机制,开展国际合作项目[10]。中医药服务正融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医疗体系,成为沿线国家共享共建的卫生资源。近年来,中医药逐渐融入现代医药体系,其价值正在不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得到认可,与沿线国家的中医药交流合作日益密切[11]。

3中医药国际传播的内容

(1)传播以藏象理论为核心,精气血津液神学说为基础的中医基础理论,从中医角度全面系统阐述中医世界中的生理、病理现象,并用于指导临床诊疗活动。在传播中医药知识的同时,还需要重点传播“大医精诚,医乃仁术”、“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观。在介绍中医基础理论时,可根据其中包括的各个学说分块阐述,让国际友人领略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2)传播中医的特色疗法的95个中医优势病种的中医临床路径和中医诊疗方案(2018年版)6,涉及的95个中医优势病种,其中包括风温肺热病(重症肺炎)登革热、颤病、帕金森叠加综合征、亨特综合征、咳嗽病、急性气管-支气管炎等。(3)中医外治作为特色的中医药学术,具有简、便、廉、验的特点。因其历史悠久,有包括针灸、按摩、针刀、膏药、足疗、物理疗法等百余种治疗方法,治疗范围也及其广泛,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多科。看似与内治法治疗手段有异,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医外治法突出“中医外治”,疗效独特、迅速见效,优势于不肯、不能服药之人,尤其是危重病症极为突出。中医外治有药物外治法、非药物外治法两大类,可应用于临床各科疾病治疗。为给西医手术外治拓宽思路,增加手段,所以可以重点传播中医药非药物外治法,为中西结合发展打开新局面。(4)中医养生理念与治未病思想是极具中医药文化特色的内容。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四时,阴阳,五行等发展规律,做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预防复发,最终达到延年益寿,缓解病痛的效果。食疗养生、中药养生、经络养生,作为中医养生的三个主要方面,已悄然得到海外重视,特别是经络养生,经络联系着脏腑与体表,只要通过适当的方法进行调节,经络便能正常地发挥调畅气血、联系上下的作用,从而达到平衡阴阳、内外通调的效果。针灸作为调节经络功能的重要手段,具有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的显著疗效,所以可以根据海外实际情况,迎合市场,传播中医针灸经络养生观念。同样的,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的改变,全球的疾病谱可以在短短几年内就发生巨大的改变,对于这次世界性肺炎的大流行,也正是在告示着人类的健康在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将中医养生理念与治未病思想作为中医传播的重要节点,向国际传播超前的健康观念,引领全球健康生活。人人增强体质,人人关注健康,以不变应万变,让全球人民面对突如其来的疾病有足够的力量去抵抗,将大大提高全球人民的生命质量。

4中医药国际传播存在的问题

4.1中医药独特的理论体系,不能被传统医学所接受。西方国家的医学体系是以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作为基础学科[12],通过病史询问、全面查体,并借助相关辅助检查对疾病做出诊断。而中医学则以藏象学说、经络腧穴学作为基础学科,强调“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并以“望、闻、问、切”作为诊断手法10,注重部分与整体的联系,通过整体观调动气血阴阳治疗疾病。从治疗方面上来说,西医治疗疾病所采用的西药是有明确的适应症。而中医在用药方面没有明确的适应症,会根据病人症状、体质的不同以及年龄、季节、地域等差异而进行方药及剂量的加减。临床上同一疾病的患者用药会有所不同,而患不同疾病的患者可能会采用相同的药方,其本质区别就是疾病证型的不同,这也是西医学所不能理解的。

4.2缺乏专业的中医药翻译人才与师资。目前,我国中医典籍的翻译仍处在初级阶段,缺乏优秀的中医专著译本。中医典籍中文字的记载,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存在的,加之中医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要将中医药文化翻译成英文会存在一些困难。中医理论中的一些专业术语在西方医学知识体系中没有与之对应的内容,往往翻译的内容不能将原文的精髓给表现出来。据统计,开设中医药专业的院校是64所,而开设临床医学院校高达188所,培养的中医人才总数偏少。而且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交流需要的不仅仅是中医药人才,而是兼具外语交流,文化适应能力于一身的高端人才,能达到这些要求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这些都影响了中医药的国际传播。

4.3中药质量参差不齐,影响治疗效果。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前提是国际对于中医疗效的认可,中药质量的好坏影响着中医的疗效,所以在传播中医药文化过程中,应首选道地药材。道地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数千年来被中医临床实践所验证,质量上乘,如东北的人参,宁夏的枸杞等。道地药材受地域限制,产量少,价格高,有药材商以次充好,选择品质相对较差而价格便宜的非道地药材替代,虽然也具有药效,但是治疗效果会差强人意。但因为价格原因,消费者越追捧不道地的药材,越导致真正的道地药材栽培越少,道地药材的身价也将继续飙升,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如今市面上中药质量参差不齐,导致中医疗效不稳定,原本西方国家就更加相信流程化,配方化的西药,若是中医疗效不能很好的展现,这将使中医药文化的传播缺少信服度,必将影响中医药的国际传播。

4.4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方式单一,影响范围狭小。外国人了解中医,大部分是通过孔子学院的文化交流,举办中医座谈会的方式。虽然孔子学院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仍具有局限性。孔子学院的设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最重要的是人们需要来到这个特定的场所,才能进行中医药文化的学习,局限了中医药文化交流的时间与空间;现在即使孔子学院设立的数量可观,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的范围与影响力仍远远不够,国际上讨伐与误解中医药的声音屡见不鲜,大部分外国人对中医仍持怀疑的态度。为了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可持续发展,亟需寻找新的交流方式。在原有的基础的前提上,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搭建便捷化文化交流平台,通过媒介使中医药文化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5中医药国际传播的对策分析

5.1因地制宜,结合生活日常,讲解中医药文化。西医治疗核心是疾病,中医治疗的核心是证,中医有异病同治,有同病异治,这是西医没办法理解的,反而恰恰表现了中西医文化的差异。面对不同文化体制下的医学差异,在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过程中需要的是尊重,尊重西方的思维方式,运用西方人的日常生活与中医药知识相结合,使外国人能生动浅显地理解中医药文化的内涵。如:在国外的桑拿房门口的提示牌上写着桑拿不要超过10分钟,因为在中医学中,“汗为心之液”,联系着五脏中的心;汗,“阳加于阴也”,出汗过多,必然耗气伤阴,损伤心之阳气阴液,出现乏力,心悸等症状。这样就将“五脏”中的“心”与“五液”中的“汗”联系起来。中医学认为养生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保养阳气”,外国人喜欢喝冰水吃冷食,在中医学中,认为冰水、冷食会伤脾胃的阳气,而他们喝咖啡或者做甜点时经常加入的肉桂粉,做西餐时加入的肉豆蔻都具有很好的温阳作用,能很好的保护了人体的阳气。这样的讲解就相对比较容易接受。

5.2突破语言理解障碍,打造融通中外的中医药文化新表述。[13]爱德华·霍尔(1957)曾说过,每种文化的词汇都是用来表达集合的。中医基本术语词汇系统的设立就是中医药文化内涵的集合。在体现中医药文化时,各个中医基本词汇作为文化元素,在国际交流过程中,相比传统的中医语言,能让外国学者更容易理解,这将使中医基本词汇系统成为中医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目前中医术语的翻译和标准纷繁复杂,加强中医基本术语词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强中医典籍的翻译。在翻译人才培养上,可以在中医药院校增加中医英语方向、中医日语方向等专业;增加专业外语选修课的课时;增加高层次中医外语人才培养,制定相关的培养计划,如增加中医外语硕士,博士的培养。这些举措不仅能培养出具备扎实中医药理论、专业实践能力的人才,而且能培养出具有外语教学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医药文化传播输送人才。除此之外,需根据我国国情,充分利用分布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万海外华人华侨的国际资源[14],尤其是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4000多万人的国际资源,为中医药文化向国际传播提供战略平台[15]。

5.3大力支持道地药材,从原材料上保证中医疗效。道地药材的问题由来已久,在首部中医药法中已关注到这点,将“道地药材”单列一条进行阐述,对中药材的栽培,采集,储存,深加工等都进行了具体的要求,而《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2015-2020)》为解决问题也计划制定120味中药材的国家标准。虽有国家政策加持,但面对“中药材栽培当菜中,收上来当药管”的局面,现在的当务之急,应形成跨部门合力一致,建立中药材流通溯源体系,扶持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完善道地中药材评价体系[16]。药材种的好,也需要炮制,这样才能成为货真价实的道地药材。目前中医药院校中,只有中药专业的学生系统学习中药炮制,建议增设多个专业学习中药炮制知识,壮大中药炮制队伍,使中药炮制后继有人。

5.4与新媒体文化相融合,增加“英语”传播中医药文化的新媒体建设。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人类开始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像报刊、电视等,大众只能在接受和不接受中做出选择,没有驾驭信息自由的权利,被动成为消极的信息接收者。而新媒体的发展,弥补了传统媒体的短板,在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例如微信、抖音等,使用者不仅能主动决定所接受的信息内容,而且随时能发表自己的态度和想法,可以随时将自己的见闻、思想反馈给信息者与其他使用者。所以在依靠新媒体传播中医药文化知识的过程中,者就可以根据使用者的反馈适时调整所传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使文化知识在传播中真正让大众认可,切实提高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广泛社会接受度。新媒体时代下,人们不再需要依靠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介,可以直接通过APP、小视频、图片、微信公共号等方式获取更快捷、更准确的信息。中医药文化可以采用与新媒体文化相融合的方式来展开传播,与中医药翻译人才通力合作,建立“英语”传播中医药文化的交流平台。借助新媒体发展的创新性、互动性的特点,增加中医药文化传播内容、形式的丰富性和有趣性。中医药文化的传播,随着互联网传播手段的现代化、多样化,也愈加便利。优秀的中医药文化内涵可以充分借助互联网,利用音频、视频进行多维度展示。通过互联网建立权威的全英文式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平台,如网站、微信公众号、建立中医药数据库和语料库等,深度挖掘中医药典籍著作的丰富内涵,将中医药文化国际交流尽早从纸质教材面授为主转向发展多媒体远程教育等多样化教学[15]。

6结语

中医药范文7

关键词:中医药期刊;微信公众号;运营现状;建议

中医药期刊是我国乃至国际上中医药学术交流的载体,向人们传播中医药学术情报、学科研究进展与临床研究成果、诊疗经验等,从而促进我国中医学的不断发展。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发展,微信已经普遍应用于各个领域,很多纸质期刊都开设了微信公众号,实现线上和线下两方面发展,中医药期刊也是如此。微信公众号可以使公众号主体和用户通过实时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互动与交流。中医药期刊中,开设微信公众号的占比仍然不大,笔者统计了目前该类期刊微信公众号的开通情况和运营现状,根据统计结果总结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建议。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截至2018年11月5日,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检索出中医药期刊共计120本,包括中医类期刊101本,中西医结合类期刊19本。其中有3本中医类期刊已停刊。

1.2微信公众号检索方法

进入微信“添加朋友”模块,输入“中医”“针灸”“中西医结合”“康复”“杂志”“学报”等关键词对微信公众号进行了模糊搜索,筛选出微信公众号,再将没有筛选出来的期刊输入全名进行搜索,如亚太传统医药杂志、中国民间疗法等,关注能搜索出来的期刊公众号,获取公众号的基本属性、功能菜单、历史消息等数据。

1.3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输入WPSExcel软件进行统计。

2统计结果

2.1公众号开通情况

最终搜索出41个中医药期刊微信公众号,开通率35.04%。

2.2基本属性

微信公众号基本属性包括微信名、微信号、头像、功能介绍、账号主体、是否接受文章推送、客服电话等,详实有效地展示了期刊的基本信息,可以让用户便捷、直观地了解该公众号的功能。

2.2.1微信名

41个微信公众号中,使用期刊名作为微信名的有39个,有2个是在刊名基础上加上“杂志社”命名。笔者认为,以刊名作为微信名,更便于用户搜索出公众号。

2.2.2微信号

41个微信公众号中,以刊名的汉语拼音全拼、汉语拼音首字母、英文刊名首字母作为微信号者居多,但也有为数不多的公众号其微信号是随机码。

2.2.3头像

41个微信公众号中,以期刊商标作为头像的占大多数,其次是刊名图片、期刊封面等。相较之下,笔者认为,以期刊商标作为头像,样式较多,形状、颜色各异,较为个性化,在众多公众号中容易辨识;以期刊封面截图作为头像,虽样式较为传统,但可与纸质期刊在形象上保持一致性,也可相应提高用户对公众号信息的认可度。

2.2.4实名认证

实名认证是微信公众平台为了确保公众账号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而采取的一种手段。申请实名认证需要提交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微信公众平台认证公函、授权书、期刊出版许可证与核准续展注册证明等资料。一方面在强化微信主体单位责任的同时保护其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认证后,将获得更丰富的高级接口,并能够向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个性化服务,提高用户对微信公众号的认可度和关注度。因此,申请实名认证是十分必要的工作。在41个微信公众号中,有36个通过了实名认证,认证率为87.5%。有34个在2017年完成认证,有2个在2018年完成认证。有3个没有认证,有2个以个人名义注册。

2.2.5类型

目前,微信公众号有企业号、服务号和订阅号3种类型,而中医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以服务号和订阅号为主。服务号是提供功能服务的,开放出了较多的高级功能,主要适用于不需要过多推送内容、以服务为主的账号,每月最多能够推送4次消息。订阅号开放的功能相对有限,主要用于传播信息,构建与读者之间更好的沟通和管理模式,可每天推送1次消息。在41个微信公众号中,订阅号25个,服务号16个。

2.3信息推送频率

16个服务号中,推送规律的有7个,情况较好的是每月有1~4篇推文;23个订阅号中,较为规律推文的有10个,情况较好的是隔天推送,或每隔3~9天推送1次。其余公众号存在无推文、不规律推文或者只推文到一定日期后则再无推文的情况。推送频率是衡量一个微信公众号活跃度的重要指标。考虑到服务号每月最多只能推送4次消息,以4次为界,将每月消息推送频次少于4次的定义为低活跃度账号,≥4次则定义为高活跃度账号。经统计,16个服务号中只有3个为高活跃度账号。而对于订阅号,将每周均消息定义为高活跃度账号,那么,25个订阅号中只有8个为高活跃度账号。41个微信公众号中,高活跃度占26.83%。统计结果表明,中医药期刊微信公众号的活跃度较低,七成为低活跃度账号。

2.4推送内容

本研究所统计的微信公众号中,历史推送的内容有期刊的目次、刊登过的文章、会议通知与报道、养生保健知识等,以期刊当期目次、刊登的文章为多,鲜有学科动态、学科人文知识等内容。形式上主要以图文为主,没有充分利用微信可以推送音频、视频的特点,丰富消息形式,内容与形式均较为单一。

2.5广告

有3个微信公众号的推文最后附有广告。

2.6功能菜单

本研究所统计的微信公众号中,功能菜单会有过刊目录、稿件查询、论文检索、官网链接等选项,便于作者在公众号中找到正确的投稿网站,完成在线投稿、查询稿件相关信息、查阅目录、下载文章等流程。41个微信公众号中,25个有过刊目录查询功能,18个有稿件查询功能,12个有论文检索功能,9个可以在线投稿,6个有下载文章功能,有2个需要登录中国知网后方可下载文章。19个公众号开通了微支付功能,提供在线订购期刊、在线缴纳审稿费等服务。

3分析不足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目前中医药期刊公众号的发展虽呈现较好的趋势,但仍存在如下不足:1)微信公众号开通率低;2)活跃度低,推送不规律,有的公众号甚至停止推送信息;3)大部分期刊没有专业设计和经营微信公众号的工作人员,使得推送的内容多采用大段专业文字,形式较为单一,内容更新缓慢,订阅用户少;4)没有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的服务功能。

4建议

4.1提高微信公众号用户的黏性

1)重点凸显内容优势。推送消息不应拘泥于传统纸质期刊的目次索引以及杂志约稿等形式,而是要丰富推文内容,策划更多专题,开设精品栏目与固定栏目。比如,业内人士的介绍、中医药领域的最新研究、国际上与中医相关的新发现或者首发病例、精彩医案等。另外,除了专业的中医内容外,更需要将中医学专业术语转换为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订阅户传播与科普中医基础知识。如《中国中药杂志》每周推出的《首席医官》小说连载,以小说的形式,将中医知识融入其中。2)推送形式多样化。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消息应尽量避免大篇幅地照搬期刊上的原有内容,需要将内容重新编辑,字体大小和颜色均要符合用户手机阅读的需求。可以采用错落有致、幽默风趣的语言,或充满古韵的文言文,或平实叙述的语言等,并附上风格各异但符合文章内容的图片,或将推文内容转化为语音、视频模式,提高推文的趣味性。首页应用的图片、大标题和二级标题都要吸引人,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3)保持微信公众号的活跃度。有研究者建议根据用户的阅读习惯与阅读量来确定消息的推送频次,稳定的消息推送量能够让用户养成阅读习惯,并增强用户与公众号之间的黏性。低推送量、低推送频率的公众号,容易造成阅读信息量偏少,不利于读者对公众号的长期关注,易造成读者流失[1]。反之,太过频繁的推送容易造成推文质量的下降,甚至造成对关注者的信息骚扰,导致用户取消关注。同时,高频次地推送消息对期刊来说也需要投入较大的人力资源和较多的精力,因此,稳定、适度的消息推送频率是微信公众号运营良好的重要指标之一。以《新中医》的微信公众号为例,在2017年12月以前,每天增加2~5个用户。自12月起,每月保持4篇推文的频率,平均每天增加2~10个用户,取消关注的人数比例逐渐下降,目前统计是每周至少增加100个用户,关注率呈稳定上升趋势。笔者认为,消息推送频率以每周1~2次为宜。因此,建议微信公众号形成有序的推送规律,与此同时,微信公众号的管理人员还需定期更新平台的自动回复内容,为订阅用户提供更为及时与优质的服务。

4.2增加微信公众号和用户的互动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设计者越来越重视信息接收者的体验和参与。微信的出现,使期刊在传统阅读功能的基础上扩展了互动交流功能。如果微信公众号没有较高的互动性,只注重单方面地传播信息,是不利于公众号长久发展的。因此,可以使用多种手段调动用户的提问欲与求知欲,给订阅用户一种主角感。如果用户关注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答,并超出其原有的期待值,将有效提升用户的满意度,从而更为关注该公众号。与此同时,部分用户会对微信公众号的推文进行评论,提出自己的感受和对公众号的建议,公众号管理人员需要及时解读用户的反馈,根据反馈改进并优化推送内容和服务功能。《新中医》微信公众号管理人员根据系统后台的回复与提问,获息用户们较为关注的疾病种类,推送盗汗、偏头痛、痛风性关节炎、脱发等常见病的专家经验与医案,文章浏览量较多,《朱良春: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周内的浏览量达到1271次,《从营卫论治脱发验案3则》1周内的浏览量达1143次,《0~6岁儿童常见中医体质辨识》1周内的浏览量达1076次,短期内每天增加10个用户,取消关注的用户也相应减少;而肺癌、糖尿病等程度较为严重且难治疾病的推文,即使是名医经验,浏览量亦不多,且取消关注的人在短期内也会较多。可见推送的内容与用户的增减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推送的内容读者多不感兴趣,会取消关注以减少信息骚扰;若内容多为大众感兴趣或可读性较强的,用户则会相应增加。需要注意的是,微信公众号的所有消息,都要标明信息来源和具体的使用范围等。

4.3增加服务功能与宣传,打造自身品牌

如果说传统纸质期刊提供的是有限的内容,那么在互联网时代,借助新媒体技术,传统期刊除了能够给用户提供更多的内容,还能够给用户提供其他相关服务。一方面,尽可能地使用户能在公众号平台上查阅过刊、浏览论文、投稿、查稿、购买杂志等,做到线上线下服务紧密结合,实现公众号的功能最大化,便利作者、读者。这些服务能够增加传统期刊用户的黏性,提升用户对品牌的忠诚度。另一方面,这些服务本身具有可行的盈利模式,微信公众号需要加强自身的宣传,鼓励更多的用户订阅并关注公众号,进而延伸传统期刊的品牌价值。期刊可以通过纸质期刊、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等多种途径宣传微信公众号及其二维码,增加关注用户量;也可通过联合办会、刊登期刊获奖情况,增加用户对期刊的认可度,提高自身的知名度,如《上海针灸杂志》编辑部参与主办了2018年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并在公众号推送了会议内容;《中医杂志》公众号推送了获得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的消息。若要推送论文,最好是期刊原文的摘要,属于提纲挈领的内容,全文的内容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原文阅读功能,将微信信息转变为期刊网站的内容,这样不仅可以为期刊网站吸引到更多的关注,还可充分发挥微信的沟通价值,将订阅用户碎片化的阅读转变为有深度的阅读。与此同时,因为微信用户之间存在范围较广的社交关系网,微信公众号推送的内容需要引导并鼓励订阅用户分享,可向订阅用户提示:“如果觉得微信公众号推送的信息不错,就将它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以吸引更多的新用户。另外,因为微信平台的互动性很强,所以可以将期刊举办的活动在微信公众号上推荐,以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活动,如《中医杂志》参加中国最美期刊遴选活动,推文邀请用户为自己投票,增加用户的参与度。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广告商更愿意将广告投放在浏览量多的网络、App等平台上。而品牌是无形的资产,如能结合期刊特点,打造自身品牌,呈现自身特色,结合纸媒宣传,增加用户或订阅户数量,则能一方面吸引广告的投放,增加收入,同时也有利于期刊在新媒体环境下稳定发展。注重内容、服务已成为互联网时代诸多行业的重要发展原则,传统期刊充分挖掘自身品牌优势打造产业生态圈,已成为传统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的重要发展之路。

4.4知识付费

近两年来,知识付费成为广大互联网用户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以专业知识见长的中医药期刊具有优质、专业内容生产的资源,具备知识付费的优势。期刊同时具有的品牌效应和读者用户积累,是良好的二次转化与变现的基础。目前,借助第三方知识付费平台进行知识变现的传统期刊已不在少数,中医药期刊亦可通过付费下载全文或阅览电子书等方式实现知识变现。

5结论

数字技术、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崛起,让传统期刊行业的发展面临困境。但新技术的出现,同样能给期刊产业的变革带来新的能量。目前中医药期刊的微信公众号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建议增加与订阅用户的交流与互动、提高订阅用户的黏性、增加服务功能与宣传、打造期刊自身品牌等,更好地为用户服务。作为行业的从业者,我们只有拥抱新技术,不断进行探索与尝试,才能更好地促进期刊线上线下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艳萍.科技期刊的微信公众号运营模式研究:基于4种核心科技期刊的量化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5):524-531.

中医药范文8

一个病人往往患有多种疾病,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患者会因为不同病种需要看不同的科室,而不同科室又会制订多个治疗方案。西医的这种分科诊疗模式强调专科医生只治疗本专科范围内的疾病,限制了临床医生的思维,割裂了诊治的整体性。中医的特点是整体治疗、调节阴阳、治病求本、辨证论治,利用整体观念来治病,恰恰弥补了西医治疗中的不足。南京市中医院一直倡导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创新工作思路,依托重点专科,合理调整内部资源,有效整合中医与西医、内科与外科、临床与医技、治疗与康复科室,组建了“中风病”诊疗平台、“便秘”诊疗平台、肠道肿瘤诊疗平台、围绝经期综合征诊疗平台等数个多专业一体化诊疗平台,全力打造“医生围着病人转”、“临床科室围着疾病转”的诊疗新格局,为患者提供高效、便捷的诊疗服务。脑病科成立的“中医卒中单元”就是这种医疗模式的典型,打破了以往以治疗手段分科的体制,整合了急诊科、脑病科、针灸科等学科优势,并借用急救、神经内科、外科、神经介入等技术手段,分为急救组、介入组、内科组、外科组、康复组及护理组等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有效结合的技术团队。当中风患者入院后,这些学科组遵循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的原则,对其进行集体诊断后并统一制订诊疗方案,针对患者处于不同时期(超早期、急性期、恢复期)的问题,及时进行不同学科的医学干预。“中风病”患者入院后所有有关的治疗(急救、手术、介入、内科、针灸、康复等)将在同一张病床上全部实现,而各学科组的医生则是因病情需求而围着疾病走,实现了“医生围着病人转”。实践证明,多专业一体化诊疗服务模式符合当前医疗服务模式需要,有利于医院资源整合,可以加强学科之间、中西医之间的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弥补了中医院综合救治能力的不足,提升了中医院的综合诊疗水平、有利于简化诊疗流程,缩短就诊时间,降低医疗费用,提高运行效率,方便群众就医,减轻群众负担。同时,多专业诊疗平台,始终注重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实施中医手段早期、全程参与,着力解决现代医学中不能解决的难点、疑点。这一举措既强化了学科内涵建设,又提升了临床疗效,体现了与现代医学差异化的发展方向,形成了极具中医药特色优势的竞争力。

以膏方为抓手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观念的变化和疾病谱的改变,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是更加重视生命的质量,对预期寿命(特别是预期健康寿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中医医院的服务对象应由以病人为主拓展为病人、亚健康人和健康人,服务范围也应由以医疗为主拓展为覆盖至医疗、预防、保健、养生、康复等各领域[2]。南京市中医院坚持继承与发扬中医“治未病”的防治理念,开展了一系列中医药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2001年,医院成立了提供中医养生和中医康复医疗服务的养生康复中心,提供中医调养门诊、中医体质评价、营养和食疗门诊、名中医特诊、中医外治、保健针灸、康复推拿和物理治疗等富有传统中医特色的养生康复诊疗项目,并配置有各种诊疗专业设备20多台套。2011年,医院成立了“治未病”中心,引进了舌面脉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等系列健康测评设备和中医治疗设备,设置中医体质辨识室、亚健康检测室,在原有体检基础上开展中医体质辨识体检。中心的服务范围主要为中医体质辨识、常规健康体检、亚健康检测、健康状态评估、健康干预等,初步形成了健康辨识、健康评估、健康咨询、健康干预、健康管理等中医特色明显、服务环节流畅的“治未病”工作服务链。“治未病”中心依据不同种类体质建立相应的调养方案,通过开设膏方门诊、药膳食疗咨询、营养咨询等方式丰富健康调养咨询门诊的服务形式,提供多样化保健手段。在健康干预技术上,提供包括中药外治、保健针灸和物理治疗等全面的养生康复服务,开设中药调理、药物熏蒸、心理咨询、饮食处方、运动处方等健康干预技术。医院还开展了“调养门诊”、“冬病夏治”、“冬令滋补”、“内病外治”等中医特色门诊,其中“金陵膏滋”开展的较为出色。2009年,医院率先成立了全国膏方资质审核委员会,组建以各省市名中医为基础的膏方专家服务团队,组织召开全国膏方论坛,开展膏方专家的培训及经验交流,从规范性、科学性、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严格要求膏方,使“金陵膏滋”成为医院“治未病”的主要抓手。同时,医院成立医疗技术团队、生产制备团队、宣传企划团队、客户服务团队等四个团队,确保膏方服务的整体顺利运作。另外,为了方便患者拿取膏方,医院成立了门诊服务中心,承接膏方收方、膏方发放、快递膏方、客户咨询、疗效回访、服务反馈等工作。此外,“治未病”同样也应用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在甲流感、禽流感爆发时,南京市中医医院充分利用中医药的急诊救治能力,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遵循中医“三因制宜”和辨证论证的整体防治原则,积极开展对甲流感、禽流感的中药预防和治疗,制作了中药防感香囊,免费发放“防感汤”,为南山医院隔离患者提供中药处方等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以中医为优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中医护理在老年病、慢性病防治和养生康复等治疗中有着明显的优势,它的精髓体现在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情志护理、饮食调护、养生保健等方面,同时又有简便易行、安全无创、容易接受等优点。医院以中医特色护理为优势,开展以强化中医理论和操作为内容的特色护理内涵建设,以突出中医在养生康复、辨证施护、防病治病等方面的优势[3]。医院鼓励用中医护理手段解决临床常见症状,制定出台了《中医特色护理考核和奖励措施》,激励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所有病区均根据本专科特点成立了中医操作室,开展中医护理操作项目,例如对中风、面瘫等患者给予耳穴埋豆法以达到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疗效,对失眠、颈肩腰腿痛的患者采用中药封包以达到镇静安神、强壮筋骨、缓解疼痛、减轻肿胀的效果。目前,全院共开展了针灸、耳压、推拿、足浴、熏蒸、中医灌肠、中药贴敷法、拔火罐等20项中医护理技术。另外,还专门开设了专科及中医护理门诊,按需求提供个性、专科化的护理服务,让患者得到的护理更方便、更专业、更细致。中医护理因其成本低、安全性高、适应症广、疗效确切等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p#分页标题#e#

以规范为要求全面实行中药小包装

中药配方调剂历来采用“手抓戥称”的传统调剂方式,随着各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量的逐步增长,传统调剂方法逐步显现出称不准、分不匀、效率低、复核难、养护难、浪费大、卫生差等弊端。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要求,医院从2012年开始实行“中药饮片定剂量小包装”配方,彻底取消门诊传统的配方办法,改变了中草药房脏、乱、差的旧貌,目前提供小包装饮片共518品种,616个品规。小包装中药饮片较之传统中药包装,具有计量精确、清洁卫生和便于服用等优点,且加工费用由医院和药厂自行消化,不增加患者任何负担,深受患者普遍好评。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