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教育范例

中医文化教育

中医文化教育范文1

中医药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创造的中医药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称,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中医药生存和发展的灵魂与根基。因此,中医院校在医学人才培养上应把中医药文化的教育放在突出位置。

一、加强对医学生中医药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

1.提高医学生的身心修养

从古至今,我们都将中医称之为“仁术”。“术”乃方术,即医家救死扶伤的技术,只掌握这门技术而缺少“仁”只能算是“工”。而“仁”指的是“怜惜、疼爱”,即是“人命至重,以贵千金”。正如“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物”等名句所言。因此,必须将中医药文化中的“仁”渗透到医学生的教育中,使其具备仁爱之心,身体力行,对患者不论贫穷贵贱都一视同仁,视患者为亲人,视他病为己病。

2.加强校园的文化氛围

中医药院校作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重要场所,营造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必不可少。营造良好的校园中医药文化环境,医学生会将自我生活方式和中医药文化相互联系,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增强对中医药文化的研习兴趣。

3.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精神

目前社会上仍然存在着一些关于中医药文化的误解,认为“草根树皮就是中医”、“中医没有副作用”,甚至还有人提出“中医是伪科学”、“废除中医”的论调,可想而知人们对中医并不是十分了解。因此,医学生起着举足轻重的枢纽作用,他们不仅需要努力传承好中医药文化,而且还要发扬传播中医药文化,消除社会上部分人对中医药文化的误解,更好地扩大具有坚定中医药信念的群众基础,为中医药文化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当前中医药文化教育的瓶颈

1.医学生缺乏对中医药文化深入的了解和坚定的信念

一方面,跟其他非医学的院校相比,中医院校的医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就接受系统、专业的中医学习,因此想当然地认为他们不需要更多的中医药文化的熏陶,不需要创造更多让他们接触中医药文化的机会。然而,根据马科等人对宁夏医科大学学生中医药文化认知状况调查显示,即使中医类的学生在对中医药文化认知上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另一方面,在中医就业普遍比较难的大环境下,许多医学生失去了对中医的信心,他们连专业课都频频缺席,更何况中医药文化。

2.缺乏具有深厚中医药文化功底的师资力量

目前中医院校的师资队伍中基本上具备有富有中医专业知识教师,但其对于文、哲、史等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并不深入,甚至知之甚少。还有一小部分教师,他们文、哲、史理论功底好,但没有接受过中医药文化的熏陶,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也较少,在其传授知识时并不能很好地讲出其与中医药的联系。据报道,目前高等中医药院校里的中医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时间不足在校时间的三分之一,甚至有些中医学生在校学习之后、中医教师在教授一段时间的课程之后,“弃中学西”的现象屡见不鲜。这可谓是中医药教育领域的一种悲哀,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人对中医药传统文化缺乏深入的了解,对中医药文化教育的观念尚未形成。

3.缺乏完善的中医药文化教育培养的课程

随着现代医学知识的涌入,学习现代医学知识的热浪一浪高过一浪,中医院校也普遍增设了有关现代医学的相关课程。然而,现代医学的课程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从而导致了一些学生“废中学西”,最后把中医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同时,对于中医药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明显不足,对中医经典、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播并没有加以重视,使得学生普遍缺乏有关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除此之外,由于一些教师上课方式的欠缺,有的照搬书本,一字不漏地死板教学等等,致使课堂气氛沉闷,枯燥乏味,失去了对学生的吸引力。

三、加强对医学生中医药文化教育的措施

1.深入开展中医药特色活动,营造中医药文化的良好氛围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讲座、建立中医药展览馆、宣传中医药膳饮食、编写中医药科普读物、举办各专业之间相互交流的活动及创造动手的机会等形式,营造中医药传统文化氛围,使医学生尽可能多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投身于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去。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在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耳濡目染传统文化的成果,提高学生进一步研习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兴趣,为进一步培养中医人文精神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2.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效能

在强化师资队伍的建设中,要把中医药文化传承光大,需要培养一支涵盖研究、教学、科普宣传、传播、管理等方面,专业结构合理、业务素质较高的队伍,需要培育一批能够展示和播中医药文化、培养中医药科普人才、普及中医药知识的中医药文化教师。此外,对于强化学生的中医人文精神培养、树立良好的学风和医德医风建设中,还应该适当地改进他们的教学模式。通过“派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得以改善,一方面,将具有中医专业知识的教师派遣到其他学校进修,进行学习交流;另一方面,将其他学校具有深厚中华传统文化知识的教师引到学校,以师与师之间、师与生之间等形式进行沟通讲授,最好在日常教育过程中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只有这样,在教育教学中才能有的放矢,才能共同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学习氛围,使中医药文化传播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中医文化教育范文2

关键词: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现状;路径

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中医药发展遇到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巨大困惑与挑战。一方面,中医药发展国内外环境祥和,为越来越多人了解与接受;另一方面,中医药国内市场萎缩、中医人才质量下降、优势特色淡化以及本体文化传承危机等问题层出不穷。学界也掀起了几次关于“中医存废”和“中医科学性”的大讨论。振兴中医、保持中医特色的呼声不绝于耳。一味歌颂中医药的昔日辉煌绝非明智之举,正视中医药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探寻应对路径和策略才是当今中医的持续发展之道。

1中医药发展的传统文化背景

中医药发展与传统文化之间可谓同生息,共盛衰,水乳交融,难以分割。自中医学形成之初,中医药便汲取了包括哲学、天文、地理、军事、农学等多学科的养分,并逐渐形成独特的理论和文化体系,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学生存、发展的文化坐标,二者在理论基础和思维方式上具有天然一致性。中医学在起源、形成和发展中都贯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价值和特质,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医学领域的展示。其养生学以道家及道教理论为旗帜,强调“静”字,以“无为”方式顺应自然,返璞归真。天文学以易学为旗帜,如五运六气便源于对天象的观察和历法的进步。医学伦理学则以儒学为指导,并借鉴了儒家的中庸思想,构成中医阴平阳秘,整体和谐的健康观。此外,中医的语言本身就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擅长移植和嫁接“气”“阴阳”“五行”等文化和哲学概念构建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治的基本模型。中医理论的创新和突变都与彼时的文化思潮、价值理念密切相关[1],其优秀也很大程度得益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吸收和利用。正如楼宇烈所言:“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思维特点,最充分地体现在传统文学艺术和中医理论中”[2]。新文化运动后,以文、史、哲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冲击,逐渐转变为以数、理、化为基础的西方科学结构,重视数量概念和分析还原的思维方法。知识文化结构的冲击显然极大地影响了医学领域。凭借现代科学文化价值的宣传和推广,西医的迅猛发展使得祖国医学的科学地位遭到责难和质疑。另一方面,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不断边缘化,使得中医教育丧失母体文化,人本主义和临床技艺被淡化,极大影响了中医特色思维的建立和中医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2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对中医教育及发展创新的影响

2.1中医思维方式形成缓慢

进入高校学习中医以前,大多数学生接受的是现代西方科学文化的熏陶,思维方式以分析、微观、还原为主,接受的人文教育也以现代语言为主,难以理解气、阴阳、五行等抽象的哲学概念和中医术语。进入高校后,大多数学校开设有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人文课程,但与中医学联系更为紧密的中国传统文化及哲学的课程反而没有普遍开设,或者仅仅作为选修。在中医学习中,“四大经典”和医古文的学习也是浅尝辄止,学生学习的是经过“翻译”和提炼筛选的现代中医课本。不断再版的教材看似越来越规范化、客观化,实则失去了中医学习的“语境”,学生缺乏中医传统文化的积淀,最终引起中医思维方式建立的滞后。中医药高等院校是培养中医人才的主要阵地,目前高等中医药教育旨在培养有中西医两套本领的医学生,这种教育目标不可避免地伴随中医课程设置的边缘化,遑论加强中医传统文化教育,使得现行中医教育逐渐失去其中医特色。此外,中西医并行的教学模式可谓各自为政,并没有找到二者有机联系的桥梁。不同的概念、术语、标准向学生交互灌输,学生容易相互混淆,陷入迷茫。进入临床实践后,西医临床诊治以精准化、科学系统化为主。中医总体而言处于宏观辨证阶段,各大医院的治疗原则和方法也以西医为主。在此大环境下,学生的西医思维进一步得到强化和验证,中医思维建立本就迟缓,加之没有得到训练和验证更加缺乏信心。

2.2中医发展及创新西医化

中医传统文化是中医药创新的根本土壤,在西医和现代科学强势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目前中医在教育、临床和科研三大阵地的现代化本质都是抛弃自身话语权和特色的全盘西化。高等中医教育一味重视汲取现代医学的思想和技术,致使现代中医人才出现“异化现象”,大行西医之道。大部分院校西医占比较重,忽视中医经典的研读和中医临床能力的培养,重科研、轻传统。进入临床后,西医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原则已经得到普遍认可,而中医学生由于临床时间短、取效暂时缓慢,迫于压力又会以学习西医临床技术为主,重局部,轻整体。在研究方面,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多采用西医实验技术对传统中医药进行印证性研究,最终结果以现代科学理论为准绳,重理化,轻人文。当代中医人才固然应当重视现代科学技术,但更加需要重视以“中”字为前提和根本,正本清源。中医作为中国的原创医学,作为世界上唯一传承至今的古老医学体系,同时包含自然科学和人文两种属性,具有创新的丰富素材和重要意义,必将对未来的医学模式产生影响。抽取中医的文化内涵、忽视中医天人合一、平调阴阳、扶正祛邪等治疗理念、简便验廉的治疗技术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药和统筹协调的方剂,一味单向度的“科学主义”,只会斩断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原动力和根基。

3加强中医药传统文化教育路径探讨

3.1确立正确的中医药人才标准

如今各大中医院校均以科研产出作为考核衡量学生的重要指标,评价体系单一、缺乏中医药特色。中医药院校培养的学生是中医文化研究和传播的主体,只有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才能使中医药传承中的具有传统文化根基。高等中医教育应在不同阶段确立相应的人才标准。例如,本科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深厚的理论功底以及学习中医的兴趣和信心,许多中医理论都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只有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从人文根源和整体角度分析展开,才能掌握中医理论的特色,尽快建立中医特色思维方式[3]。基于此,传统文化功底深厚、中医理论扎实,中医思维灵活是优秀中医本科人才的标准。而研究生教育侧重科研能力的培养,应当着力于中医药的挖掘和创新,传统文化是保持中医药研究特色的哲学基础,注重宏观整体和功能动态。因此,开展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研究创新、具备中医原创思维是中医药研究生的人才标准。同时,受儒家思想影响,中医形成以“仁”为中心的医德观,认为“医乃仁术”,而非单纯是一门技艺[4]。因此,各层次人才都应重视医德医风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在伦理、道德中的人文素质,培养兼具“仁心”和“仁术”的好中医。应当根据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建立有中医药特色的多元评价体系,最终保证学生在经典诵读、传统文化研习、中医药原创性研究和医德医风建设等重要方面均衡发展。

3.2合理设置中医药院校课程体系

授课考核是中医药高等教育的主要方式,课程体系的合理设置又关乎学生知识体系的平衡和临床技能的提高。李如辉教授指出中医学的发生发展与中国古代文化始终保持同步演进的关系[5],因此,中医教材应当重视专业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的相互渗透。以朝代分界编撰课本,并体现该时段中医发展的文化背景,介绍同时代医家的学术主张和用药特色。目前大部分中西医课程比重基本持平,中西医课程并行开课又各自为政,学生容易陷入思维斗争和迷茫。苏云放[6]认为,中医和西医隶属于两个知识体系,前者是“华夏文明的整体系统论”,后者是“逐级分解的还原论学说”。因此,应当加大中医课程设置比例,且学生入学后应当先接受中医教育,建立起宏观整体的哲学思维方法和中医思维方式,而后学习具体的现代医学技术规范,延伸传统中医的感官范围,并在中西医比较的过程中把握中医思维,建立起现代中医临床思维技巧,真正做到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针对中医药文化教育缺失的现状,应当加大中医传统文化、中医经典著作、医古文和训诂学等传统文化课程的比例,使学生的中医学习有更多丰富的体悟、材料和工具,原汁原味地学习中医。还可以开设书法、音律、功法等课程,学生既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医和中国文化,又可以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亲身获益,更有推广的信心和动力。中医药经典文献以文言文为主要语言载体,没有相应的中国古代文化知识修养必然觉得晦涩难懂。可以邀请非中医药院校文学系和哲学系的老师为学生开展主题讲座或文化沙龙,不同专业的思维碰撞必然为双方带来别具特色的灵感和思辨,有利于培养整体思维、辩证思维、体验思维、直觉思维等中医特色思维。此外,多去参观博物馆、展览馆、文化古迹和遗址也有利于拓宽教育途径,课内外结合的方式也使得授课方式更为活泼。

3.3凝聚社会合力培植传统文化土壤

扎实的传统文化基础有利于更快更好地养成中医药独特思维并最终树立传承振兴中医药文化的人生理想。传统文化土壤的培植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其形成应当是长期的整个社会群策群力的过程。传统文化的熏陶应当从娃娃抓起,搭建优质平台,拓宽传播渠道,让人们熟识中医文化的背景、底蕴和作用。在传播推广中,为了使受众产生好感而非情绪上的抵制,政府应当为中医文化研究提供更好的国内传播环境,策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之合力,使人们时刻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熏陶,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营造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氛围。可以通过开设适应不同年龄层次的国学课程,拍摄富有中医药文化内容得纪录片和电视剧,设立中医药文化体验馆和博物馆、扶持中医药旅游和饮食,编写中医药科普宣传读物、保护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式,拓展传统文化的教育空间。传统文化是中医培养和思维方式养成必要的人文素质,而社会氛围是一种隐性的教育载体,身处中医药氛围浓郁的环境中,他日若有机缘接受系统的中医药高等教育,必定会为中医药传承发展带来根基深沉的人才。

4结语

中医药为人类健康曾经创造了千年辉煌,近百年却几次面临被取缔的命运。对此,张其成教授直接指出:“近百年中医的危机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危机[7]!”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医保持生命力的根源所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盛衰决定着中医学发展的盛衰[8],中医药的发展必须确立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着力培植传统文化土壤,中医药的创新发展方为有本之木。尊重中医学自身发展规律和价值,才能提高对本土医学和文化的自信。保持应有的学术定力和理性思考才能切实提高中医学生的临床水平。只有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在多元文化和谐共存理念指导下,不断赋予新的内涵,才能使中医在新时代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大力促成传统文化和中医药的双向作用和良性循环是培养中医功底扎实、文化背景深厚、医德医风良好的高素质中医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加强中华民族健康资源建设的直接需求。因此,中医药文化传承路径的思考和研究当提上日程,值得中医药教育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冯春.对传统中医文化现状的认识及其发展建议[J].学习与实践,2007(5):151-154.

[2]楼宇烈.中国的品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

[3]王丽娜,岳小强,杨学,等.应加强对中医本科生的传统文化教育[J].中医药导报,2008(8):136-138.

[4]蒋力生.中医的文化渊源及影响[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3):31-32.

[5]李如辉,王静波,张卓文,等.论中医学、中医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5,30(6):1931-1933.

[6]苏云放.两种思维模式的碰撞与交融———科技时代中医教学法探索[J].中医研究,2005(1):1.

[7]张宗明.中医文化复兴是推动中医振兴的根本途径———访全国著名中医文化专家张其成教授[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1):1-8.

中医文化教育范文3

关键词:中医药;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药院校留学生教育是培养海外中医药人才、促进中医药文化海外传播,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同时,留学生教育也是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增强国家文化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因此,发展留学生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是中医药院校一直探索和思考的问题。在留学生培养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但有利于提高培养质量,还能有效促进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

1加强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1传统文化教育是中医药教育的基础

中医药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其理论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如古代哲学、易经、儒家和道家思想都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阴阳、五行等传统文化理论是学习中医药的必经之路,中医药学历经千年,从理论体系到临床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都带着传统文化的烙印,可以说其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传统文化教育是学习中医药学的基础,在整个中医药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留学生教育来说尤为如此,由于文化的差异,留学生对中医学中的整体观念、意象思维、取象比类等思维模式理解起来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中医药专业留学生教育从传统文化入手,“以文化解读中医,用中医诠释文化”,培养留学生传统文化底蕴,是建立中医思维模式,提高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1]。

1.2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留学生的文化认同和跨

文化适应能力由于文化环境的不同,留学生经常面临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文化冲突。在留学生教育过程中帮助其克服文化冲突,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是高校越来越重视的问题。文化认同是跨文化适应的基础,在留学生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他们进一步理解中国人的民族品格、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认同,在认同的基础上去主动适应。所以在留学生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他们正确处理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等问题。

1.3中医药文化肩负着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外传播的历史使命

同志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2016年,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张其成就提出了“以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提案[2]。留学生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来华留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最直观、最真实的感受,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向本国人讲述中国文化,更容易被受众理解和接受[3]。中医药专业是吸引外国留学生的主阵地,2017年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留学生人数为7033人,来源国遍布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以上数据来源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在中医药高等院校留学生教育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方式。

2在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中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

在多项调查中均显示,留学生来华留学的首要动机是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其次才是发展机会、学费水平和奖学金等因素[4-6],因此在留学生教育中融入文化教育是吸引优质生源,发展国际教育的有效方式,然而,目前在留学生教育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课程设置中传统文化的内容不够

目前多数高校都面向留学生开设了人文课程,但课程多注重语言学习和日常交际,传统文化的内容不足,缺少传统文化底蕴,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中医思维缺乏,对很多中医基础理论及经典论著理解困难,只能肤浅地认知或死记硬背[7]。

2.2传统文化内容与专业的结合不足

很多中医药高校在留学生培养过程中设置体验式的传统文化因素学习,如茶艺、武术、书法等,然而留学生多是临床专业,他们更注重临床技能的学习,部分学生认为这些传统文化内容对于专业学习并没有直接的帮助,一方面的原因是学生自身没有意识到文化素养对于中医学学习的重要性,另外一方面则是在课程设置过程中缺少传统文化内容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对学生的吸引力不够[8]。

2.3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交流不够

留学生的学习和住宿多是独立的,他们的交往范围主要还是在本国人的圈子内,一方面原因是与本国人交往不存在跨文化适应的问题,对他们来讲是一个舒适圈,另一方面原因则是缺少与中国学生沟通和交流的动力和机会,留学生停留在本国人的交往圈,不利于其融入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感知中国文化。

3中医药院校如何在留学生教育中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3.1开设传统文化通识教育课程

遴选与中医药关系密切的传统文化因素,开设通识教育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武术与健身功法、中国传统哲学史、古代汉语、民族医药的发展与应用,中医药跨文化交流与合作等,学生可以按照个人兴趣自由选择课程。此类课程的教学,避免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上课形式可以多样化,同时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

3.2在专业课中融入传统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

基于中医药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在专业课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能够培养留学生文化素养,打好中医功底,也能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动力。如中医基础理论中的阴阳、五行、精气神等概念与古代哲学的关系;方剂学中中药配伍的君臣佐使关系,需要老师对中国古代制度文化做详细的讲解;针灸学中仅是穴位的命名就蕴含了深厚的传统文化含义,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凡诸孔穴,名不徒设,皆有深意”,穴位以日月星辰、江河湖海等自然界的事物命名,且命名多能够反映出穴位的主治作用或是位置,这种取象比类的思维模式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诸如此类,不胜枚举,在专业课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为学生学习中医药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确保留学生教育的质量和特色。

3.3在实践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

安排学生到中医特色显著的临床科室实习,或是一些纯中医特色的门诊部,让留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在中医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另外,课程中也可以安排一定的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中医健康咨询、义诊,中医药健康养生科普活动等,将传统文化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更能提高学习效果。上海中医药大学在留学生教学中组织学生到中医门诊部开展中医文化体验活动。活动中安排门诊医师做主题讲座、参观中医药连环画主题展、《本草丹青》绘画展、本草食品体验等环节,让学生见识了中医药与文化艺术结合的创意发展[9]。此外,学校组织留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到敬老院、老年日间健康活动中心等地,为老人提供健康咨询,让学生在活动中践行和体会“仁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设立留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学生开展“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汉文化研究”等课题,促进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

3.4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以中外文化交流会、文化艺术沙龙、文化艺术节、传统文化专题讲座、中外学生文艺展演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来促进传统文化教育。上海中医药大学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创新载体与形式,创办君子书院和淑女学堂,邀请著名作家、文艺家走进课堂,以民乐、西洋乐、太极、朗诵、旗袍、茶艺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来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10]。学校每年举办国际文化艺术节,包含民乐专场、舞蹈专场、武术专场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来自各个国家的留学生带来的精彩文艺表演,打造中外文化交流平台,强化文化育人功能;龙舟赛是我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留学生在校级龙舟比赛、上海市大学生龙舟锦标赛、国际龙舟赛中都有很好的表现。在系列活动中促进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种浸润式文化传播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3.5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中医药院校打造以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校园环境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也能够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如建设文化园地、建造传统文化内涵的校园景观等,另外宿舍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中医药博物馆,弘扬中医药文化,普及中医药科学知识,展示中医药学在各个时期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影响下的发展轨迹,是传统文化和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教育基地。种植中草药的园地———“百草园”既是校园绿化景观也是中医药文化的教育基地。学生宿舍不仅从名字上能体现丰富的中医药文化底蕴如“细辛苑”“忍冬苑”等,而且从寝室到宿舍楼内的学生活动室处处可以体现传统文化的元素,置身其中,让学生感受到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3.6引导和鼓励留学生走出本国人的舒适圈

中医文化教育范文4

关键词:中医药文化;医学人文素质;意义;途径

一、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医学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医学院校肩负着培养新世纪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要使命,必须将传统医学教育转移到以现代素质教育为核心的轨道上。医学教育要突破传统教育的思路,培养医学生较深厚的人文素质。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看,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的加剧,就业选择的复杂性与多变性,社会日益需要更多的综合型、能力型、潜力型以及适应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医学生不仅需要掌握精湛的医学技能,还要从健康教育、心理、行为、社会和法律等各方面获得修养,成为一名素质全面的医学人才。

二、中医药文化在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价值分析

中医文化丰富的人文营养元素,是医学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1.中医药文化是医学院校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独特资源。传统中医药文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是关系到生命的文化,也是关系到每个人的精神内涵和人格确立的文化,它具有丰富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特点[2]。传统中医药文化最重人文精神,“医乃仁术”的医学价值定位和“仁爱救人、赤诚济世”的道德修养境界,形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人文精神。如《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指出:“天复地载,万物备悉,莫贵于人。”孙思邈强调“二仪之内,阴阳之中,为人最贵”,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中医学理论模式讲究“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的和谐统一,强调人的精神、心理因素对疾病或健康和医学人才的素质的影响,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对人文精神和医学人才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另外,中医药传统文化还具有民族美学的特征,“医诚艺也”,医理、医技、医文、医德等方面都显示出美学的特征,并含有深广的医学人文教育思想。这些传统的优秀文化,正是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所缺乏的内容,医学生需要汲取这种宝贵的人文知识精华。2.中医药文化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养成具有引导作用。人文精神是以人文出发点和归宿点,解决如何为人、如何做人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人的理想信仰、价值取向、人格模式与审美情趣。人文教育主要体现在养成人文精神,提升人的内在价值,使人理解人生的意义和目标,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向。传统中医药文化尤其注重习医者的人文精神的培养。古代医学家首先强调学医先要“立品”,即首先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如张仲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发奋研究医学,立志做解脱人民疾苦的医生;孙思邈为大医“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李时珍抱定“寿国以寿万民”的决心走上研究医药之路。这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从医路上精勤不倦、躬身实践;勤求古训、博极医源;走访四方、济世救人。古代医家自身展现的“以其仁术仁其民”的大医风范和人格力量对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养成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同时,古代医家特别重视个人的文化素养,如华佗“兼通数经”。孙思邈认为:“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二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视之;不读内经,则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3]因此,陶弘景“一事不知,深以为耻”。凡是古代名医在文学、哲学、艺术、审美等方面展示出广博的知识和情趣。因此,学习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对医学院校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医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更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引导。3.传统中医药文化对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具有规范作用。传统中医药文化特别重视医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古代医学家对医生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提出了许多见解和要求,对行医者为人、行医、治学、内在修养、行为方式、言谈举止、仪表风度等各方面,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体系严整的职业道德规范系统。其内容主要表现为仁爱救人、赤城济世的事业准则;不为名利、清正廉洁的道德品质;一心赴救、精心施治的医疗态度;谦逊诚实、尊重通道的思想修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治学精神;稳重端庄、温雅有礼的仪表风度。如古代名医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十分注重个人品德修养,他们的大医风范和大医的气质也为后人所推崇,是医学生学习的榜样,更是规范医学生人文行为的准则,中医药文化所蕴含的行医原则和道德理念,对医学生的人文行为有着重要的规范作用。

三、中医药文化在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价值实现的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提升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过程中需要多维度、多层次、多方式用中医药文化助推医学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1.制定相应对策,形成规范体系,以促进中医药文化融合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第一,制定教师培养方案,完善教师知识结构。医学院校要从根本上认识到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真正把医学人文素质教育列入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和教育评价等内容里。在医学人才的培养计划方案中,要充分体现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学校要制定教师教育培训方案和计划,对专业教师定期进行中国传统统文化培训学习,学人文的教师要自觉加强传统中医知识的学习,并将其纳入医学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使人文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渗透,做到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第二,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形成多层次的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一是增加传统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必修课程,扩大受众范围,让每一个学生能通过传统中医药文化相关的必修课程的学习,了解中医药传统文化。二是开设传统中医药文化相关的选修课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传统中医药文化的热情,对中医药文化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三是开设公共性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拓宽学生知识面,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知识体系的相互渗透融合。完备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有利于学生触类旁通,使知识转化为能力。2.打造医学教育实践体系,增强人文教育的持久性和丰富性。第一,深入开展主题特色文化活动、应用多种方式进行人文教育。学校精心组织主题明确的特色文化活动,将中医药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规则文化教育渗透进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实现医学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的一体化。如学校定期举办中医药文化专题研讨会,开展“医者仁心”读书报告会;组织各种形式的中医药文化大讲堂;编辑出版通俗易懂的中医药杂志,也可通过与电视节目媒体合作,突出中医药养生文化、保健文化;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数字智能终端、移动终端等新型载体,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和中医特色疗法;鼓励学生创作展现中医药文化的艺术作品,多维度、多层次、多方式用中医药文化助推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第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医学生人文情怀,培养医学生人道主义精神。医学院校应当根据教学计划及学校要求为学生早接触临床、早接触社会、早接触实践提供有利条件,让学生尽早接触到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学习及践行医学人文精神。医学院校要积极探索利用社会资源,为学生实践活动积极创造条件,由院团委牵头,开展“三下乡”和“进村进社”活动以及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实践活动深化专业知识的学习、体验理解生命的尊严和意义,在与社会的接触中,真正认识社会。在与患者的接触中学会关爱病人、敬畏生命,培养学生人文、人道情怀,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通过面向社会的医疗卫生服务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将医学人文精神和医学道德价值融入,使学生的人文知识得到加强,人文精神得到深化[4],从而达到医学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中医药文化是医学院校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医学人文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医学院校要积极探索人文教育模式,通过课堂学习积累、课外实践锻炼、内心体验等环节,实现中医人文精神在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涛.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1):109.

[2]张功,王刚,陈琳琳,等.浅谈中医学理论的社会文化属性[J].环球中医药,2009,(6):448-450.

[3]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

中医文化教育范文5

中医药对外教育现状

自1957年北京中医药大学(原北京中医学院)开始接收外国留学生以来,我国中医药对外教育取得了蓬勃的发展。截至到2009年,我国42所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已有25所院校具备了接收外国留学生的资格,12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可接收学习中医药的华侨和港、澳、台地区学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据国家留学生基金委统计,目前在华留学生最多的10个学科中,中医药专业位居第2,仅次于汉语言专业。而在来华接受自然科学专业教育的留学生中,中医药专业留学生人数则稳居第1位。另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计数字显示,2008年我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留学生已增长到了5000人。

来华学习中医药的留学生国别逐年增多最初的中医药对外教育对象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其中日本、韩国以及华人分布较多的国家都是教学开展的热点,欧美学生可以说是凤毛麟角。然而,随着中医药影响在世界的扩大,特别是2002年世界卫生组织颁布《2002—2005年传统医学全球战略》后,更多国家认识到中医药存在着巨大的现代应用价值,许多欧洲、美洲、非洲的学生也开始把目光投入到了中医药领域。目前,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接收的留学生国别已扩展到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医药的影响已经走向广阔的世界各地。可见,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留学生国别的增多促使中医药对外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其中留学生对中医文化理解的缺失尤为突出。

留学生在中医文化学习中的障碍

来华学习中医药学的留学生既有来自汉文化圈的近邻,以日、韩留学生为代表,也有来自大洋彼岸的远朋,如欧美学生。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是这些学生普遍都遇到了中医文化的理解障碍,并严重影响其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学习。

中医文化内涵的理解障碍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受先秦哲学思想的影响,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为自然、社会和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而欧美学生,“从小生活在重视分析还原思维的文化环境中,这种思维习惯与中医理论的直观整体思维没有同构关系”[3],当他们看到“以左治右,以右治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上取之”(《灵枢•终始》篇)等内容时,完全是一头雾水,根本无法理解中医学在治疗疾病时着眼于全局的整体观。至于来自汉文化圈的日韩留学生,虽然本国文化中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但是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毕竟存在着极大差异,因此他们对中医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此外,中医学考察人体的生命活动时,往往以生命活动的动态形象为主,而形体器官的物质性为辅,即以功能之“象”来界定“器”。比如:“心”从西医解剖学角度看,只是一个实质的脏器。然而在中医药学中,“心”不但是实质之心,更是神明之心,心不但能主血脉,更能主神明。这些内涵相对模糊的概念层出不穷,对于已习惯了明确概念、恰当判断和严密推理的留学生来说,准确理解这些内涵绝非易事。

中医思维模式的理解障碍援物比类,又称取象比类,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用于由已知形象到未知形象的概述和说明,也大量见于具体形象代替抽象概念的推理。中国人善于把形象相似、情境相关的事物,通过比喻、象征、类推等方法,使之成为易于理解的认知对象”[4]。这种思维模式在中医学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中医学说明四季常脉“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其中“规、矩、衡、权”将四季常脉的脉象形象地描绘了出来。然而大部分留学生习惯逻辑思维,善于描述客观事物,因此很难进行联想,难以接受注重经验和直觉的“援物比类”的思维模式。可见,中医文化理解的不足既是广大留学生面临的学习困难,也是中医药对外教育发展的瓶颈。如何开展中医文化教学,变瓶颈为突破口,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关键问题之一。

中医文化教学策略

确立“以文化解读中医”的教学理念关于文化的定义有数百种之多,季羡林先生在北京外国语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说:“据说现在全世界给文化下的定义有500多个,这说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无统一的定义。我们认为人文科学跟自然科学不一样,有的最后不下定义……所以我个人理解的文化是非常广义的,精神方面,物质方面,对人民有好处的,就叫文化”[5]。周思源认为“文化就是生活”,“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便是物质文化,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便叫精神文化”[6]。程裕祯则把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它既不同于哲学,也不同于意识形态,是介于两者之间而未上升为哲学理论的东西”[7]。可见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而中国传统医学来源于古代哲学,是先民对自然和生命的领悟,一方面反映了人们的思维和认知,一方面也对现代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方方面面的影响。因此,中医药学具有文化的特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众所周知,中医药学在语言、文化、甚至思维方面至今仍保留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意蕴,以中国文化为载体的中医药学,只有随着中国文化的开放传播,才能真正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有助于对中医理论的学习和理解。所以,“以文化解读中医”是根本,更是捷径。从文化的角度开展教学,培养留学生立足文化来理解医学,最终达到用医学来阐释文化的目的。

分阶段设置中医文化教学内容

预科教育阶段中医药院校留学生预科教育不等同于普通汉语进修课程,而应涵盖汉语言和中医文化2个层面,除了开设常规汉语课程,对留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语言技能训练之外,还要适当增加文化因素,开设中医文化课程。目前许多院校也作出了尝试,北京中医药大学实现了汉语预科与中医专业本科的衔接,针对英语国家的留学生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注重通识教育和人文道德的培养;天津中医药大学在汉语进修课程中加入中医文化元素,立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和中医专业特点,研发出了一套将汉语学习和中医文化教学相结合的中医汉语教材———《实用中医汉语教程》;浙江中医学院也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等课程,这些实践都为中医院校预科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总之,留学生通过学习具有中医文化内涵的语言课程,一方面提高了汉语水平,一方面也获得了对中医药学更为直接的认识,而且对中医专业词汇的内涵和外延有了基本的了解,从语言方面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p#分页标题#e#

专业学习阶段充分挖掘中医专业课程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重视中医药经典古籍的文化教育,从中医知识层面培养留学生的整体观思维,有意识地加强留学生对中医文化内涵的理解,构建初步的中医思维模式。

中医文化教育范文6

1、辩证思维

中医理论的逻辑开端,是以“阴阳”这种辨证矛盾的概念、范畴形式开端,从阴阳的对立制约、消长转化、动态平衡作为对立统一思维律建构起的一个中医辨证逻辑体系。根据阴阳对立制约、消长转化,动态平衡,把握人体生命运动中的不同方面(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不同层次(精、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天人),不同阶段(生、长、壮、老、已)的矛盾运动变化规律,规范、演绎一个逐级矛盾(阴阳)分析式的辩证逻辑体系。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法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体现了传统哲学中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体验思维

所谓体验思维就是对日常活动的经验进行积累、比较、分类、概括而得出结论的思维方式。中医的思维方式本身很大程度来源于中国哲学,而中国哲学本质上是一种生命哲学,在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些基本范畴是同人的生命体验直接相关的,如阴阳、元气、精神、生、心、情、意、性等等,依靠这些范畴,就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建立起人事与外物各种本质联系的网络,通过返归内心,体验万物,进而通于天地,融自我和万物为一体。

3、直觉思维

“医者,意也”,是中医学对直觉思维的早期定义。南朝范晔《后汉书•郭玉传》云:“医之为言,意也。腠理至微,随气用巧,针石之间,毫芒即乖。神存于心手之际,可得解而不可得言也。”后世医家对“医者,意也”这一名言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其中蕴涵着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则为大多数学者所认可。中医认为每一个人的生长壮老已受自身的先天各种因素影响,也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临床上对每一个病人的辨证治疗,都不仅仅是简单的重复过程,而是对一个个崭新对象的初次辨识和探索。因此,正确的辨证论治,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医生的创造性思维表现为理性的和非理性的,亦即逻辑性的和非逻辑性的。而非逻辑性的直觉思维显示出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仅体现在辨证过程中,在理论推导、逻辑思维的同时,常常借助于直觉思维以洞悉症结,把握病机,在具体诊疗手法及遣方用药上,重视医生的直觉体悟,在养生调摄方面注重返观内照、复归本真,甚至于中医学中气、阴阳、五行、道等基本概念的产生,也是直觉与抽象相结合的产物。1.5意象思维中医意象思维有其深刻的哲学根源。意象的“象”字,源于《周易》,有两重涵义:一指事物可见的现象,如《易传•系辞上》云:“见乃谓之象”;二指摹拟物象的像,例如《易传•系辞下》曰:“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象又是对事物进行摹拟的一种象征性符号。所谓意象思维是运用带有感性、直观、形象的概念或符号,通过象征的方式把握对象的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体现了主客体间的互动以及动态、变异的特性。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特色的思维方式,在与中医学相融合的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意象思维产生了一系列的意象模式,如阴阳、五行、八卦、干支等,深深影响着中医思维体系,从而奠定了中医“以象定脏”的藏象整体思维模式,形成了中医“援物比类”的病因病机思维模式以及“司外揣内”的诊断思维模式。中医意象思维正是以根源于统一整体的、直觉感悟的及动态变易的传统思维方式,以类比、象征的方法为中介,同时以“意”为灵机,把握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往往倾向于对生命现象、疾病现象、诊治、养生进行整体、动态的思考,重视心智的悟解,忽略逻辑的推理,成为中医最为独特也是最具学术探讨价值的思维方式之一。

二、有助于激发中医学习兴趣

《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主张尽可能不以人为的方法干涉自然的过程,而是依赖自然自身的力量去调整、修正异常现象。所以在中医教学中需注重引导学生用“师从自然”态度学习和思考中医。然而纵观历史,新文化运动以前,中国传统文化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但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教育的知识结构和意识形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文、史、哲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结构转变为以数、理、化为主的西方科学知识结构并延续至今,并由此树立了数量概念,形成了分析还原思维方法。在现行的中医教学模式之下,尽管学生对课本所学内容非常熟悉,但由于受西方思维影响,在真正步入临床时,或质疑中医中药的疗效,或面对疾病时不知如何辨证论治,课堂所学成为应付考试的工具,往往使学生觉得中医没有“实战性”,从而对学习中医的兴趣大打折扣。正如清代医家陆以湉所言:“医非博物不能治疑难之症”,就蕴含了“文是根基,医是楼”的道理。历史上大凡有成就的医学家,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学造诣。对历代医学人才成长过程的回顾性研究表明,他们在知识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点,即较好地体现了医、文、哲的有机统一,懂得如何“师从自然”。统观现今中小学教育,涉及任何的有关中国哲学、智慧及思维方法在教材与教学中已难觅踪迹,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自然会对中医产生思想上的和情感上的隔阂与疏远。由此可见,重视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医教育中所占有的不可估量的地位和作用,并将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整个中医教育过程中,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提升对于中医的理解度与领悟度,更好地实现中医的传承与发展。

三、有助于培养传统医德

中医文化教育范文7

中医文化与中医文化教学

中医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哲学、地理、天文、数学等人文、自然、社会科学的优秀成果共同孕育了中医文化。可以说,中医药学科的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吸收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成果的过程[3]。

中医文化的含义中医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医文化涵盖了整个中医学学科体系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狭义的中医文化仅指与中医学学科相关的知识、理论、技能和医疗实践活动。2005年8月召开的全国第八届中医药文化研讨会首次明确了中医药文化的含义: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体现中医药本质与特色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4]。

中医文化的特性中医文化内涵深邃,具有两方面的显著特征:1)中医文化贯通古今,兼容并蓄。融合了中国传统儒、释、道等经典论述,同时吸收了诸子百家合理内核,借鉴了天文、数学、自然、历法等自然社会科学知识,兼有自然、人文等多重属性。2)中医文化以人为本,天人合一。中国哲学强调自然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着的整体,提出天人相应,天人感应等思想。中医理论认为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在此基础上注重人的预防保健和防病治病,以及调整阴阳平衡观,总之把人当作核心,注重以人为本。

留学生中医文化教学中医文化具有丰富的人文营养元素,承载了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因此,中医文化教学是留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必经之路,也是培养留学生中医文化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众所周知,中医文化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架设一座通往中医药专业学习的桥梁,更是要培养留学生具有中医综合素质,而通过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记忆的方法是无法达到这一目的的。因此,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就成为了中医文化教育者日益关注的问题,中医文化教学亟待新教学模式的参与。

留学生中医文化学习中的障碍

目前来华学习中医药专业的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国籍也日渐丰富,既有来自汉文化圈的近邻,以日韩留学生为代表,也有来自大洋彼岸的远朋,如欧美学生。尽管文化背景不同,但是这些学生普遍都遇到了中医文化理解障碍,并严重影响了中医药专业的学习。

中医文化内涵的理解障碍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受先秦哲学思想的影响,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为自然、社会和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而欧美学生“从小生活在重视分析还原思维的文化环境中,这种思维习惯与中医理论的直观整体思维没有同构关系”[5],因此他们很难理解中医文化内涵。此外,即使是来自汉文化圈的日韩留学生,虽然本国文化中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但是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毕竟存在着极大差异,因此他们对中医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同样存在障碍。

中医思维模式的理解障碍援物比类,又称取象比类,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用于由已知形象到未知形象的概述和说明,也大量见于具体形象代替抽象概念的推理。中国人善于把形象相似、情境相关的事物,通过比喻、象征、类推等方法,使之成为易于理解的认知对象。”[6]如何跨越文化的障碍,通过合理的直观的手段,介绍中医文化的内涵,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逐步培养中医思维方式的确立,是解决留学生中医文化学习障碍的关键因素,而这些同样需要新的教学模式的参与和支持。

PBL教学模式促进留学生中医文化教学的开展

PBL教学模式先进的理念和特性,符合中医文化教学的原则和目的,尤其对留学生中医文化学习具有促进作用。

问题式教学方法促使留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中医文化内涵的深奥,以及留学生自身的文化差异,都无疑增加了中医文化学习的难度,因此,学生无法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而PBL教学模式强调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提出问题后,由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以问题激发兴趣,促使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这种先进的理念无疑可以减弱中医文化深邃难懂对学生学习热情的负面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尝试提出新颖有趣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通过网络、书籍等形式,查找信息,探究答案,仿佛在神秘的世界探险,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以讨论的形式汇总大家的观点,在沟通交流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体会。

中医文化教育范文8

天津中医药大学在汉语进修课程中加入中医文化元素,并立足第二语言学习理论和中医专业特点,研发出版了一套将汉语学习和中医文化教学相结合的中医汉语教材———《实用中医汉语教程》。其他中医院校也在教学内容上做出了探索,河南中医学院加大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2],浙江中医学院近几年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等课程[3],这些都是典型的范例。综上所述,目前我国中医院校留学生预科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明显不足,如何加大中医文化内容的比重、合理安排中医文化素材、加强中医文化的渗透力等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开展中医文化教学的研究是必要的。

留学生对中医文化的学习障碍

中医文化内涵的理解障碍中国传统医学的基础理论受先秦哲学思想的影响,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为自然、社会和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系统。而欧美学生,“从小生活在重视分析还原思维的文化环境中,这种思维习惯与中医理论的直观整体思维没有同构关系”[4],因此当他们看到“以左治右,以右治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上取之”(《灵枢•终始》)等内容时,完全是一头雾水,根本无法理解中医学在治疗疾病时着眼于全局的整体观。至于来自汉文化圈的日韩留学生,虽然本国文化中含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但是现代社会和古代社会毕竟存在着极大差异,因此他们对中医文化内涵的理解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中医思维模式的理解障碍援物比类,又称取象比类,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主要用于由已知形象到未知形象的概述和说明,也大量见于具体形象代替抽象概念的推理。中国人善于把形象相似、情境相关的事物,通过比喻、象征、类推等方法,使之成为易于理解的认知对象。”这种思维模式在中医学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中医学说明四季常脉“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其中“规、矩、衡、权”将四季常脉的脉象形象地描绘了出来[5]。然而留学生习惯的是逻辑思维,善于描述客观事物,因此很难进行联想,难以接受注重经验和直觉的“援物比类”的思维模式。

预科教育中的中医文化教学

树立“以文化解读中医”的教学理念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周思源认为“文化就是生活”,“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产生出来的物质生活方式,如衣食住行,便是物质文化,由社会的生产关系所反映出来的意识形态,如法律、政治、艺术、哲学,便叫精神文化”[6]。程裕祯则把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他既不同于哲学,也不同于意识形态,是介于两者之间而未上升为哲学理论的东西”[7]。中国传统医学来源于古代哲学,是先民对自然和生命的领悟,既融合了中国传统儒、释、道等经典论述,也吸收了诸子百家的合理内涵,还借鉴了天文、数学、自然、历法等自然社会科学知识,具有鲜明的文化特性。因此,只有随着中国文化的开放传播,中医药学才能真正走向世界。对于广大中医药留学生来说,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有助于对中医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可见,“以文化解读中医”是中医药专业学习的根本和捷径。

开设语言与中医并重的课程中医院校留学生预科教育涵盖汉语言和中医文化两个层面,因此除了开设常规汉语课程,对留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语言技能训练之外,还要适当增加文化因素,开设中医文化课程。

汉语课程汉语课程的基本原则虽然仍是以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训练为主,但中医文化素材的增加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接触,留学生可以获得对中医药学更为直接的认识,而且熟悉掌握大量的专业词汇,并对中医专业术语的内涵和外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从语言方面为专业学习打下基础。

中医文化课程充分挖掘中医专业课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重视中医药经典古籍的文化教育,这些都是从中医知识层面培养留学生的整体观思维,通过这一层面的教学,有意识地加强留学生对中医文化内涵的理解,构建初步的中医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