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期刊的时代特征

中医药期刊的时代特征

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动荡、变化极为剧烈,此时的西方医学大规模地传入中国,一些留洋归国的学士也带回了西方现代文化思想,中国传统医学受到极大的冲击,为了谋求生存与发展,促进中医学术交流,中医人士开始创办期刊。民国时期全国共创办中医药期刊353种,记录和保存了大量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促进了中医药学术的交流和发展。对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的时代特征进行研究,既能够揭示民国中医药学术交流的特点,又能够展现民国中医药期刊的独特价值。本文试从基本生态和内容特征两方面分析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的时代特征,基本生态主要围绕民国中医药期刊的外部特征展开论述,内容特征主要针对民国中医药期刊的刊载内容进行分析。

1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的基本生态

1.1期刊由民间医学团体或个人创办,发展极不稳定

民国时期,由于当局政府对中医药学持贬斥的态度,因此没有官办的中医药期刊出版。此阶段的中医药期刊都是由民间医学团体或个人出资创办。创办中医药期刊的医学团体包括各类中医药社团、中医药院校、中医医院和中药厂等。而这些医学团体往往也是个人发起创办的,没有官方背景,缺乏政府的组织、管理和经费支持。同时,由于期刊编辑、运营等一系列工作往往都由主编亲力亲为,一旦主编由于某些原因无法继续承担期刊运营工作,又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选接替自己的工作,期刊的出版就会受到影响。社会的动荡和战乱也常常使中医药期刊的出版举步维艰。受以上诸多方面的共同影响,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往往难以维持长期稳定出版。与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社会一样,中医药期刊时时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一阶段,有超过1/3的中医药期刊在创刊的1年之内即已经停刊,持续发行超过4年的仅有30余种期刊。而在刊行时间较长的中医药期刊中,延期出版、停刊、复刊、同刊改版和改名另刊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例如1928年10月创办的月刊《中国医学月刊》,第1~5期为每月1日出版,第6期由于编辑人事变动而延期4个月,于1929年7月10日出版。此后每月10日出版1期,至1929年11月出版第10期后,再次延期,第11期于1930年4月才得以出版。又如1908年6月由绍兴医药学会裘吉生、何廉臣主持创刊的《绍兴医药学报》,由于社会动荡和资金匮乏,于1911年10月停刊。1915年7月由裘吉生主持复刊,此后该杂志在中医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即便如此,1921年裘吉生迁居杭州后,杂志还是由于主办人员的变动而难以为继,随之停刊。1923年裘吉生在杭州创办《三三医报》,可以看做是对《绍兴医药学报》的改组另刊,《绍兴医药学报》的风格和传统才得以继承和发扬。

1.2期刊种类以综合性为主,专科刊极少

按照中医药期刊报道范围进行划分,可将其分为综合性期刊和专科性期刊两大类别。综合性中医药期刊的报道范围往往同时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各科临床诊治和中药等多个方面,专科性中医药期刊报道范围特定,主要针对某一具体学科领域。中医药学秉承的是超越结构的整体观念,把人体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因此,疾病的发生和诊治都须从整体入手,从全身上下表里辨察病情。由此,技能高超的中医大夫,往往是一位“全科医师”。受此影响,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以综合性期刊为主,如《绍兴医药学报》刊载“关于医药之一切事项”,上海《中医杂志》《沈阳医学杂志》《杏林医学月报》《现代中医》《国医砥柱月刊》等知名期刊均设置有“学说(专著)、药物、方剂、医案”等栏目,刊载内容涉及中医药学科的各个方面。相对而言,此阶段发行的中医药专科期刊则数量极少,仅有《温针医报》《针灸杂志》《验方集成》《医史杂志》等十余种。而此时,西医期刊已出现专业性分化的趋势,在眼科学、药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等方向已有大量的专业性期刊问世,仅口腔医学方面的专业性期刊就达到16种之多。中医药专科性期刊的稀缺,反映出中医药学在整体观念的思想指导下,学科分化不足的特点。

1.3名医主持办刊,名家参与撰稿

名医主持办刊是民国中医药期刊的一个显著特征,很多著名医家都是中医药期刊的创办者和负责人。如丁福保创办《中西医学报》,裘吉生创办《绍兴医药学报》《三三医报》,张赞臣创办《医界春秋》、陆渊雷创办《中国医学月刊》,祝味菊创办《自强医学月刊》等。其中对办刊热情最高的当属民国著名中医学家秦伯未,他直接主持创办了《中医世界》《家庭医学杂志》《中医指导录》《中医疗养专刊》等4种中医药期刊,同时还参与到《中国医学月刊》《中医药周刊》等多种期刊的编辑工作之中,为中医药期刊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主持创刊的同时,著名医家也积极参与到为中医药期刊撰稿的队伍当中,撰写了大量的优秀稿件。例如《中医世界》在其创刊号上登载的“特约撰述者”包括章太炎、夏应堂、丁福保、谢利恒、丁仲英、张锡纯、裘吉生、许半龙、丁济万、蒋文芳、张山雷、张赞臣、王一仁等二十八位名医大家。《医界春秋》的撰述者包括章太炎、包识生、恽铁樵、张锡纯、祝味菊、陆晋笙、陆士谔、谢利恒等数十位名中医。仅秦伯未在民国中医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就多达400余篇[13]。名医主持办刊、名家参与撰稿使中医药期刊能够保持较高的学术水平,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易于得到社会的认可。同时,期刊也保留下了名医们的大量临床经验、研究成果以及对中医药学发展的思考,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2民国时期中医药期刊的内容特征

2.1期刊内容中西医兼顾,助力医学知识的普及

民国时期,西方医学的发展有目共睹,其已经凭借良好的疗效博得了我国民众的广泛认可,这给我国传统中医药学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与西方医学的学术体系相比,传统的中医药学存在诸多问题,也受到了诸多质疑。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并没有刻意回避这一矛盾,多数中医药期刊在内容上往往中西医兼顾,刊发了大量介绍西医知识的文章,如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等基础知识及西医教育体系和课程设置等,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中西医学的理论差异,分析各自的优势与不足,以图汲取西医之长、探寻中医药学发展的出路。例如山西《医学杂志》,设置有“生理、卫生、处方、病理、诊断”等栏目,大量刊载西医学的基础理论内容,注重学术研究、临床技能、科学普及,并翻译了一些西医著作,展现了“阐发中医真理,参证西医科学,穷源溯流、融会贯通”的鲜明办刊宗旨。

2.2关注时事热点,发挥喉舌作用

作为中医药界交流与沟通的平台,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不仅注重学术方面的研究和讨论,同时也非常关注时事。多数期刊常设“新闻”和“医讯”类栏目,报道医药界相关新闻;部分期刊没有单独设置此类栏目,但也会在中医药界发生重大事件时进行报道。民国中医药期刊对时事的关注,在“中医存废”之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民国中医药期刊既是中西医论争的积极参与者,也是其历史客观的记录者。

2.3刊学相辅、刊校互动,与中医药学校教育相辅相成

民国时期,中医药学校开始陆续创办,由于推广教育和创办期刊均是出于同一个目的,即谋求中医药学的发展与振兴,因此当时的很多中医教育家,同时也是中医药期刊的创办者或主要撰稿人。办学与办刊往往相辅相成,形成了刊学相辅、刊校互动的模式。很多中医药期刊设置有“教育特载”类栏目,对中医药院校的办学模式、课程设置和学术活动进行介绍,起到了很好的宣传推广作用,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例如《光华医药杂志》专设有“医药教育概况”和“医药教育界消息”等栏目,刊载各地中医药教育机构的情况和新闻,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当时中医药教育的动态概貌;同时,很多中医药期刊设置有“讲义”类栏目,或者出版教材专刊,对中医药院校授课使用的教材或讲义进行刊载,推进了中医药教育的正规化。例如《中医世界》《自强医学月刊》等期刊,均刊载了大量教材相关内容;再者,由于当时的中医药期刊借助国民邮政发行,发行范围可达全国甚至海外,使得利用期刊“刊授”中医药知识、发展中医药学员成为可能。中医药期刊为中医远程教育的推广提供了媒介,而期刊自身也成为了刊授学员沟通与交流的平台。《中西医学报》《中医指导录》《铁樵医学月刊》《医界春秋》等刊物都大力推行中医药刊授教育,拓展了中医药教育规模。

2.4关注读者需求,重视与读者的交流互动

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非常关注读者的需求,重视与读者的沟通,多设置有读者交流类栏目,命名为“问答”“通讯”或“读者园地”等,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方便读者与期刊之间的交流互动。从早期的中医药期刊《医学报》《神州医药学报》,到《医界春秋》《自强医学月刊》,再到后期的《中国医药月刊》《新中华医药月刊》,均设置有此类栏目。此类栏目的主旨是帮助读者答疑解惑,加强期刊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激发读者兴趣,获得读者认可,进一步普及中医药知识。

3结语

民国时期,传统中医药学不仅要承受社会的动荡不安,同时还要面对西方医学的严重冲击和当局政府的贬低排斥,发展空间受到极大阻力,往往难以维持长期稳定的出版,延期出版、停刊、改刊等现象时有发生。受中医药学术整体观念的影响,民国时期的中医药期刊仍以综合性期刊为主,专科性期刊极为有限。虽然面临诸多困难,但由于创办者和撰稿人的勉力坚持,民国时期仍出现了一批办刊水平较高、影响较大的中医药刊物,在促进中医药学术交流、宣传与普及中医药知识、发展中医药教育事业、团结中医药界同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喉舌作用,传播了中医药知识与文化思想,促进了中医学术的交流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