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记叙文范例

中学生记叙文

中学生记叙文范文1

关键词:写作教学;记叙文写作;说明文写作;议论文写作;应用文写作

朱自清称写作“是基本的训练,是生活技术的训练——说是做人的训练也无不可。”1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可以帮助中学生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提高思想觉悟、培养高尚情操。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认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训练。中学语文写作教学可以帮助中学生认识事物、表达思想、提高思想觉悟、培养高尚情操。

一、中学写作中的共性问题及写作类型、要求

写作教学,分为口头作文教学和书面作文教学。这里所说的口头作文,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而是一种更高级的口头表达。这种高级的口头表达是在学生一般说话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构思成文的能力。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并且可以与所学课文紧密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书面作文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写作文”,是中小学阶段训练写作能力的主要方式。写作教学是关系到整个语文教学质量的大事,所以我们常说语文教师教得好不好,就看学生作文写得好不好。目前在中学生写作上存在着基础差、实践能力差、找不到新颖题材,作文思路不清晰、布局谋篇能力不高等共性问题。一般来说,中学语文写作类型主要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在初中阶段,要求学生能写简单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简单的应用文;要求有正确的观点、具体的内容,文章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无错别字。在高中阶段,要求学生能写比较复杂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要求有鲜明的观点、充实的内容,文章结构完整、中心明确、语句流畅优美。

二、中学语文各类写作教学方法

一般来说,中学语文写作类型主要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等。在中学的不同阶段,写作教学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也不同。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具体各类文章的写作方法、表达方式密不可分,是通过各类文章的写作实践锻炼出来的。

(一)记叙文写作教学方法

记叙文是通过记人、叙事、描景、状物来表达思想的文体。中学生写作的弊病就是内容空泛或者“套话连篇”,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加强对“中学生记叙文怎样才能写得具体生动”方面的指导。要想把文章写具体,就需要教给学生一些具体有用的记叙方法,比如:侧重法、类概法、鸟瞰法、移进法。侧重法是说记叙的内容有多方面时,应选择最贴近题目重点的部分详细记叙。类概法是说如果你要记叙的内容不能有所侧重的时候,就应该分类记叙。分类记叙时应包括事物所有的部分,分类的性质应平等、不排斥。鸟瞰法,就像鸟在天空中俯视下面的事物一样,去记叙事物的全貌和事情的全部经过。移进法,就是说随着时间或空间的推进去记叙。叙述不清也是中学生作文写作普遍存在的问题。而要使学生作文做到叙述清楚,就要加强对学生进行叙述人称的训练、叙述顺序的训练、叙述线索的训练、叙述详略的训练。这里重点讲讲叙述顺序的训练,就是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要求学会用顺序、倒叙和插叙等方法安排选择的写作材料(或素材)。我在实习课堂上结合中学生熟悉的数学中的数轴知识,制作如下“叙述顺序图”,起到了一目了然、印象清晰的教学效果:

(二)说明文写作教学生文体的比较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体。说明文写作,主要是引导学生区分说明与记叙、议论的不同。我们可以给学生出示一篇典型的说明文章、一篇典型的记叙文章和一篇典型的议论文章,用“兴趣引导法”让学生放在一起去读去感受去比较,然后使学生明确:就写事物来说,记叙主要是通过具体叙述来表达某种情感或反映某种现象;议论则是说理论事,直接抒发自己的见解;而说明,则需要解说该事物的形状、大小、性质、结构、用处等,并能解释为什么这样的深层原因、原理或本质。只有区分清了说明与记叙、议论三种表达方式的区别,才能更好、更准确地进行写作训练。

(三)议论文写作教学重在说理

议论文是一种说理论事、直接表达自己观点与主张的说理性文体。许多中学生不喜欢写议论文,他们普遍认为议论文写作枯燥无味,说理论事既抽象又不好把握。面对现实,我认识到:议论文写作教学,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即“兴趣激发法”。从生活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让同学们展开讨论,比如设计“有些同学认为追星没有好处,所以中学生不应追星”,“有些同学认为追星有好处,所以中学生追星不应该打压”,组织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讨论交流。在思考、讨论、交流的过程能激发学生写作议论文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议论文写作。

(四)应用文写作教学重在格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应用文的作用越来越大,应用文写作也愈发受到“教”“学”“研究”多方面多视角的重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常见应用文的格式和注意事项上。应用文与其它一般文章有很多共同之处,写作内容上并不难,重点是各类应用文的格式问题。

三、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的综合

四种中学语文常见的作文的教学方法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但是不同的教学方法之间并不是孤立的,应当做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比如说明、议论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综合运用,记叙、议论在说明文写作教学中的综合运用,说明、记叙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综合运用。记叙、议论、说明的综合运用在教师是写作教学方法,在学生则是习作训练方法。做为一名语文教师,或准备献身于祖国教育事业的师范学生,无论是在实习或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将各种写作方法在不断的练习中运用并形成技能,进而得到巩固和提高,教师本人也在熟练运用中发现新的“教与学”的写作方法,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恰恰在这一过程中也提高了语文教师写作教学的能力和写作教学教研的能力。另外,写作教学也要和阅读与鉴赏、口语交际的教学相结合,并且要跨学科交流,不能只局限于语文知识的学习,这样才能思维开阔、积累丰富的素材,从而更好地为写作服务。从一个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即将毕业的学生的角度,运用前人的学术成果和成熟的写作教学经验,并结合很短的实习教学实践谈“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研究”,仅是对所学知识的梳理,虽然有些许自己思考所得,也必定是粗线条和浅显直白的,但我深信把自己的认知写出来,经过导师修正点拔,在论文写与改的过程中我一定能把个人的“认知”和“觉悟”提升一点点高度,从而使自己对“中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有更多、更深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王文彦,蔡明.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232-256.

[2]潘新和.新课程语文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285-320.

中学生记叙文范文2

一、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的序列化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高中生写作文最大的苦恼就是没有素材,搜肠刮肚却还是一片空白。根据新课标要求,与写作同步,对学生名著名篇的阅读(优美词句摘录、名言名句积累、读书笔记)和生活积累(观察训练、日记、随笔)作出科学系统的安排。教师以课本为纲,以简报的形式,展示优秀的文章范例,明确学生积累的指向,让积累成为高中语文学习的常态。套用一句经典:“学习中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

二、语文活动的系列化

(一)筹备阶段。通过学生学情调查,根据学生的实际,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力争均衡搭配,以便学生之间互相借鉴切磋,尝试“兵教兵”的学习方式。同时希望借助小组之间的竞争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实施阶段。按照层递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读写活动,以激发学生的读写的兴趣。

1.课前三分钟,结合本周的积累主题,讲成语故事,或摘抄精彩片段讲解、朗诵或结合主题词扩展语段,再或者句子接龙训练等等。积累一定的量之后,进行口头作文训练(包括审题、立意、布局、写提纲、修辞与语言表达训练,或者议论文审题立意、论点的提出、写标准段、论证方法训练等)。

2.语文课堂上,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尝试课本情景剧改编,挑战权威,改写文中的部分片段或者模仿精彩的语段,将经典化为己有,或者交流读后心得,再者展示自己的即兴习作片段。阅读课上,围绕选修部分,如唐诗宋词、《史记》等,和拓展部分,如《论语》、《诗经》等,分享个人的研究成果;或者举行辩论赛、朗诵比赛等等,升华对文本的认知,拓宽学生的思路。

3.课后,通过办班级小报的形式,展示学生的读写成果。让每个学习小组主办一份作文手抄报,内容包括名家散文品鉴与交流、名人名言、名人小故事等。然后,小组间进行评比选拔,教师点评奖励。如果可以教师也可以办小报,写下水文,来刺激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作文课堂序列化

作文教学要有计划性和系统性,每学段、每学期、每学年都要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都要统筹安排。每学期正规作文训练不应少于8次。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具体的课堂(以两节连堂课为最佳)流程可以如下安排:

(一)课前预习:教师下发学案或导引材料,明确预习任务,提出预习要求,做好素材准备。让学生明确本节作文课的学习目标。

(二)课内学习:自主学习时,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的动机。紧扣教材,结合阅读和生活实际,启发诱导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动力。学生自主构建写作知识网络,根据老师的提示撰写写作提纲,建构作文框架。合作探究时,在自主审题、立意、构思的基础上,分组交流讨论,教师综合各组评议情况进行点拨指导,学生结合同学和老师的评点快速修改优化写作方案。精练成篇,学生依据优化的写作方案,定时50分钟完成整篇习作。检测反馈时,按学习小组,互相传阅,当堂批改,形成小组批改小结,在全班交流。教师要有目标地抽批2-3篇习作,结合各小组总结情况,从立意、选材、构思、语言等几个方面进行总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提出修改升格建议。

(三)课后复习巩固:学生自我反思,复习梳理知识网络,总结习作训练得失。结合老师和同学的建议,完成二次升格作文。教师再从中选择几篇佳作,尽快当堂展示。序列化的作文课堂,每堂课都要有个训练的侧重点,切忌贪多,因为贪多嚼不烂,从而让学生能够细致入微地掌握写作的规范和技巧,提升自己的写作。

四、作文训练内容系列化

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记叙文、散文和议论文为例,对学生训练内容和训练方式进行统筹规划。设想为三个阶段,具体安排为:

(一)审题立意。“文以意为先,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将高考中各种作文类型尤其是新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序列化地呈现给学生。在众多的“跑题群”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类:有的总是喜欢在正确立意的基础上跳一下,甚至“三级跳”;有的喜欢另起炉灶,离题十万八千里;有的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这个救命稻草,反复议论,不敢明确自己的观点,打擦边球……将这些典型错例一一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在对照中发现自己的问题。可以每次讲析一个方法,反复强化训练。如故事类的材料,我们就可以用以果溯因的方法(说的是谁?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确定立意;故事性不强、对象不止一个或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中心的材料,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即分别找到材料中所写的对象,弄清他们的举动分别给我们什么启示,然后选择最能驾驭的立意写作;评论性的文字,出题者的情感倾向很关键,因此要把握出题者的褒贬,从而确定材料的主题;有关键句子(开头句、过渡句、结尾句等议论性的句子)的材料,以关键句为切入点引申总结就能拨开迷雾,找到最佳立意,等等。当然,法无定法,唯有灵活,多加训练,熟练掌握各种方法,才能应付自如。引用卖油翁的话:“我亦无他,唯手熟耳。”

(二)列提纲。如果说作文是一张网,提纲就是作文的绳线。只有整张渔网都连在总绳上,渔网才会有条理而不零乱。善于撒网的人,一定是提拉网的总绳,而不是一个一个地去拉开那数不清的网眼儿。列好了提纲,学生就不会出现写着写着偏离主题,写着写着写不下去的情况,才能够在考场上一气呵成。如何列提纲呢?让学生在写作之前确定好文章的题目、中心、开头,选用什么样的素材,素材的详略重点,行文结构的安排、论证的方法等等。总之,画好图纸再去“建房”。

(三)分解写作。如果说一篇作文是一个庞然大物的话,学生在面对它的时候,难免发怵,无从下手。把它分解开来,按计划、按步骤逐步进行,写作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1.记叙文的写作训练可以分解成八次写作

(1)以“感动”为题,要求学生中心明确,选材典型,详略得当,感受记叙文的问题特点和基本要求。(2)以“我不是个好儿子(女儿)”为题训练记叙文立意和结构(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对比衬托、铺垫、层层深入等等)的常见方法。(3)以“最难忘的一件事”为题训练记叙文选材和组材的方法。(4)以“心中的那座山”为题训练掌握写人记叙文常用的几种描写方法(5)以“一碗热腾腾的饭”为题训练描写细腻生动准确传神(细节描写如动作、心理、神态等)。(6)以“同桌的他(她)”为题训练记叙文兴波澜、生变化的技法。(7)以“这个冬天很温暖”为题训练回忆开头法、环境引入法、点题法、修辞法等开头、结尾的方法。(8)以“美丽的往事”记叙文综合训练,强化前面的方法和规律。学生生活环境的单一性、生活面的狭窄性决定了学生的作文往往假大空。让学生写出内容充实感情真实的文章,就应该引导学生走出学校,投入社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抓住事物的特征和人物的特点,让他们明白写作来源于生活。同时引导学生利用好间接经验———经典美文,感悟其中的人和事,来充实自己的写作。

2.为了落实散文(特别是记叙性散文)的训练目标,我们可以进行四次训练

(1)以“不朽的真情”为题,强化散文的文体特点,要求:主题鲜明精练、有哲理,描写生动形象细腻传神,能借用生动有趣的事例来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2)以“令人感动的……”为题,让学生能通过一件典型的事表现几个人物的形象。要求综合运用各种描写,感情真挚自然感人。(3)以“美丽的家乡”为题,让学生掌握借景(物)抒情散文的写法,写出景物的特点,描写传神细腻生动。景物与情感结合自然,感情真挚。(4)阅读身边的习作,评改记叙性散文,巩固训练成果。评价同学的文章主题是否鲜明,立意是否新颖深刻,感情是否真挚自然;选材是否典型,详略是否得当;(重点)描写是否传神细腻生动;语言是否生动丰富。

3.议论文写作训练可以分解成为八次训练

(1)文体意识,即议论文必须是以议论为主,记叙为议论服务,记叙过多,导致文体不鲜明。文章的思路按照提出问题即中心论点、分析问题即论证论点、解决问题即怎么做的顺序组织文章。为此,组织一次作文训练:以“宽容”为题写一则文体特征鲜明、观点鲜明、800字以上的议论文。(2)以“舍与得”为题训练如何提出论点,如名言导出法、修辞法、小故事法、开门见山法等。(3)议论文的分论点,以“开卷(未必)有益”为题,围绕“为什么开卷(未必)有益”或者以“怎么做才叫开卷(未必)有益”提出三个分论点。(4)以“物质与宁静”为题训练段内的层次即标准的议论文文段主旨句、阐释句、举例句、分析句、结论句。(5)以“人生贵在坚持”为题训练学生的论据的选择,避免论据与论点相距甚远,或者不典型。论据的使用切忌长篇大论,只选择体现论点的部分加以叙述即可。(6)以“环境与人”为题训练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如因果论证、假设论证、对比论证等。(7)以“完美与缺憾”为题训练议论文的语言,即运用准确丰富生动的语言论证。(8)自己命题,自选材料,综合训练典范的议论文。学生在议论文的写作中会出现一些典型的问题如文体“四不像”、论点不明确或者无论点、论据贫乏或者不典型、论证思路不清晰、语言不生动不雄辩等。有针对性地帮他们找到问题,“对症下药”,即可写好这个规范性明晰的文体。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阅读经典的议论文,积累论据———事实论据和经典的理论论据,充实议论文写作。以上只是我们的粗浅见解。规范化、序列化作文教学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摸索,在摸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成长,在成长中积淀。只有当我们的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考;学会像蜜蜂一样勤劳地“采蜜”,充实自己的素材库;学会根据不同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学会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发展创造性思维;学会像一个将军一样游刃有余、从容不迫地调动自己的语言大军,一挥而就地完成自己的文章的时候,写作才会成为一种乐趣,一种自觉,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成功。

参考文献:

[1]蔡汝猛.关于高中作文教学策略的思考[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3,(10)

中学生记叙文范文3

关键词:初中生;作文;循序渐进;尊重;阅读;范文;提升

很多老师对于写作教学十分头疼,而学生提到作文更是害怕,苦于没有东西可写,即使有东西写,却不知怎么表达,或表达不清。更多情况是,学生作文题目到手后,先是冥思,皱眉,但并未真正构思,而是抵触,源于学生对作文与生俱来的恐惧。作文本是学生倾诉情感的通道,是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平台,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思想渗透教育的途径,但许多同学不愿倾诉,不会倾诉,把作文当作一件苦差事,久而久之,作文就成了语文学习的天敌,那究竟如何才能让孩子们不怕作文、爱上作文呢?

一、教师调整节奏,让学生跟上步伐

学生从小学到中学更换的不同的语文老师,他们对作文要求是不同的,许多同学不能够系统地整理出作文思路,不能够规范地写好一篇作文,更不能出彩出新,但如果刚接触一批新生,老师就给予耐心引导,功效还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规范书写。书写是作文的门面,没有规范工整地书写,质量水平再高的作文也会失去动人的颜色,尤其是刚入初一的学生,老师要对其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其认真书写的好习惯,这是为后期作文和语文学习打下好的基础。同时,认真写字,也是对学生性情的陶冶。如何做到规范书写呢?1.教师要起示范作用,教师的黑板板书、批改作业时的字面书写,对学生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自身的示范作用比任何说教都有说服力。2.给予学生练字时间和练字指导。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给予学生书写规范指导,不仅能提升学生书写水平,同时对学生性格的塑造也有帮助。3.贵在持之以恒。书写非一日之功,只有长期坚持,学生才能够把规范书写作为成长阶段的必修课。其次,作文训练从细处处理,循序渐进。作文教学首先让学生有物可言,有情可诉,在作文引导过成中,要让学生选择接近生活的事例、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孩子有话可说。同时熟悉的生活如何书面化、深刻化是关键。以小见大是关键。比如一个学生在写“温暖的记忆”这一作文时,记叙自己写完作业,开始搞卫生,搞好卫生刚在客厅躺下休息,爸爸回来拿东西。一进门就埋怨她就知道躺着玩,不知道干家务活,然后也没有换鞋,急匆匆地进来,又急匆匆地走了。因此她很生气,几天不想理爸爸。而一个暴风雨天,爸爸请假,专门冒雨来接她,她内心受到感动,并且反省自己应该学会宽容。这样的事情生活中比比皆是。小作者选取这个材料很好,可见作文不必选取轰轰烈烈的大事,小事中见真情,显真情。那么小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注意深化文章的主题———宽容,更为文章画龙点睛。

二、教会孩子正确写记叙文的方法

初中阶段,尤其是初一、初二的学生,写文章多以记叙文为主。首先交代清楚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其中事情的起因和经过、结果要交代的详实。尤其是事情的高潮部分,要通过细节描写刻画让人物形象鲜明,人物性格突出,那么这只是写成了一篇符合要求的记叙文。如何将一篇记叙文写得生动可感富有文采呢?首先,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叙述方式,如倒叙和插叙。倒叙可以让读者产生悬念,吸引阅读兴趣。插叙能起到对文章内容补充说明的作用,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更加的具体,也使文章有波澜,可读性强。其次,在记叙的过程当中,通过细节描写烘托刻画人物形象。1.人物的描写,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人物正面描写,就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进行具体描写。而侧面描写则是通过描述别人的评价和别人对这个人物的态度等方式,突显人物的性格特点。2.通过景物细致的刻画,渲染人物所处的环境,凸显人物特点。一切景语皆情语。少而精的环境描写可以烘托人物心境。通过环境的渲染不仅能够体现人物复杂的心情,同时也使文章富有文采,可读性强。

三、教师改变传统的批阅方式

大多老师在改作文的时候,把批改作文当作一种负担,疲于应付,大多笼统地写上“中心较明确,语句较通顺,较能够按老师要求去写”,说他有问题吧,又没有问题,说他没有问题吧,但是显然是不用心。这种不用心,学生一眼就可以看出来。孩子是敏感的,会感觉自己无论如何努力写一篇作文,老师都不会认真批阅。长此以往,就打击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更不要说在作文中求新、创新了。那么教师究竟该如何批改作文呢?首先,教师批改要及时,学生写出作文时间长了,容易遗忘,所以出炉的作文,教师尽量在一两天之内就批改出来,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需要面批的就面批。老师的积极性就会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的勤劳会换来学生的勤奋。其次,批改要付出真心和真情。学生辛辛苦苦写出的文章,不管它是几类文,都是孩子的汗水结晶,不同层次的文章,就依照不同层次进行修改。老师只有用心,只要用情,每一篇文章经过老师修改之后,都会栩栩如生起来。好的修改比课堂的作文引领更加重要,学生如同进入迷雾中行走的人,会有豁然开朗的感激,这比空洞的说教更加实用。再次,用欣赏、鼓励、尊重的心态进行作文批改。蹲下身体,与学生一齐,目的在于尊重学生,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学生,用欣赏的态度鼓励学生。教师认真批阅学生的习作,何尝不是尊重与鼓励呢?因此,教师细心批阅,及时反馈势在必行。旁批的空白之处,为教师精细批阅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指出学生习作开篇的不足,指出修正的方法,指出学生描写的败笔,提出修改的建议,可以为学生的好词好句喝彩,指出运用的精妙之处,点评习作的情境与事件联系是否紧密,指导学生做好过渡,指出学生的叙事是否合理,给出修改的方法,点评学生提炼的道理是否恰当,给出自己的看法与建议……当然,错别字病句也在精细批阅阅读之中显露无疑。所以旁批可以说是教师展示自己的舞台,展示对学生的尊重,表现对学生成长的帮扶。有这样一种看法存在教师的潜意识中:好文章是学生写出来的,而不是教师改出来的,教师只需要布置写作任务,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及时浏览批阅就可以,何必劳心费神费力呢?其实,认真对待每一篇习作,仔细阅读,可以发现很多的乐趣:学生的精美的遣词造句可以是乐趣,学生水到渠成的衔接可以是乐趣,学生委婉动人的叙事可以是乐趣,学生阐述的深刻哲理可以是乐趣,甚至学生的不足之处,也可以是乐趣,为他们不应该的小失误而轻笑,乐在其中矣。批阅作文,精神愉悦,身心轻松,笑口常开,自然没有身心疲惫之感。学生呢,看见老师的多处旁批,惊讶于老师对自己的尊重,欢喜自己的作文获得老师的欣赏重视,仔细阅读旁批的内容,用心领悟旁边的修改建议或喝彩之处。进行再次修改,创作写作水平自然芝麻开花。教师尊重学生的劳动,会给学生带来写作动力,会促进学生的创作激情,提升学生创造的自信心;学生尊重老师的劳动会更努力写作,让老师欣喜于他们的点滴努力与进步,批改作文亦变成一种乐趣。

四、让写作插上阅读的翅膀

阅读是写作的支撑,学生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积累,必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窘状,作文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不会得到提高,反而会不进则退,提高作文水平,从自身出发,必由之路只有海量阅读,多积累,才能有源头活水,才能下笔如有神助。教师带领学生从初一开始就努力营造“书香班级”,“晨”诵经典唐诗宋词,培养孩子经典文化的沉淀与积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编排相应季节的诗词,每节语文课的课前三分钟,再次进行诵读复习体验,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诗词歌赋,朗朗上口,作文中信手拈来,运用时灵活自如。“午”读是最宝贵的阅读时间,利用这段时间,读必读书、读推荐书、读自选书。一册一本的必读书,远远不够学生吸收,于是又人手准备了一本《世说新语》:走进古文,走出古文,谈天说地,小故事,明白大道理。孩子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既有深度又有温度。每周有一节珍贵的阅读指导课,在这节阅读指导课上,老师与学生积极互动谈本周阅读收获。学生讲,学生评;老师谈,学生评;学生谈,老视评等多种方式,评析一周的阅读成果。晚上回家,鼓励学生利用碎片时间仍然不辍阅读。让学生在读中快乐成长。仅仅阅读还是不够的,采用老师和学生一起共写随笔的形式;采用读书笔记的形式;采用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采用短片作文的形式;还有长篇作文的形式……把自己阅读中最精彩的部分拿出来与大家分享,在分享比拼中学生阅读积极性越来越高,在阅读比拼中,学生们的作文水平也不知不觉提高了。光学生阅读还不行,老师还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学生和家长之间进行亲子阅读。亲子阅读不仅是一种督促,更是一种温情陪伴中的成长。这个活动,不仅提升了家长的阅读水平,同时提升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情感温度,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阅读阅读质量、阅读数量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共同阅读,共写随笔,互相交流阅读心得体会,搭建阅读竞赛平台,开展“阅读1+3”活动,“故事会竞讲”“作文片段评比”等,在时光中积累,在积累中沉淀,在流畅的表达中成就自己,在成就感中得到更高的提升与锻炼。让写作插上阅读的翅膀,亲近书本,亲近文字,写作才会成为一件美好的事情。再回首,写作已远离了恐惧与生疏,远离了煎熬与乏味,远离了应付与敷衍,剩下的只有小作者潜心凝神诉诸笔端的真挚情感流露,面对作文纸时的千言万语在心头,以表达为快乐的动人景象。飘飞的落叶,树梢的水珠,吹过的微风,路过的花香,都会在孩子的笔下灵动起来,芳香起来……唯有让写作插上阅读的翅膀,孩子们才会越飞越远,写作的天空才会精彩绝伦。

五、巧借优秀范文的力量

在教学作文时,同学们很排斥空洞的说理,例如:中心要明确选材要新颖,立意要深刻之类的话早已耳熟能详,已经不奏效了,因此,作文的指导中范文的引领作用显得至关重要。选择的范文分为存在典型问题的作文、稍有瑕疵的作文、优秀出色的作文。存在典型问题的范文,引领学生在甄别中知悉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应如何修改,下次作文如何注意,引以为鉴;对于稍有瑕疵的范文,学生读后谈优缺点,训练学生在寻找作文优缺点时变得敏锐,能在文章结构上、选材上、语言运用等诸方面细致捕捉出,对于学生作文的提升有很大帮助;最优秀的范文,它的作用主要是榜样引领作用,让学生认真读完,然后从不同角度加以赏析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例如:在一次记叙文习作训练中,一篇命题作文———《记忆深处的温暖》选取了三类范文:一类是有典型缺点:详略处理上有明显的问题,能突出文章中心的地方,写的少而粗,匆匆带过。不应该详写处,反而浓墨重彩,中心偏离,点题不够确切,材料的选择也需要商榷。看完范文以后,要求学生指出其缺点,并给出相应的修改意见,然后进行书面修改,要求修改时要仔细,需要动“大手术”的地方要大刀阔斧。修改后进行小组推荐展示,经各小组的成果展示,再进行综合研讨,师生确定一套可行的方案,这样一来,一篇合格的作文就出炉了。这节作文课的质量远远胜过理论教学。第二类范文是有小毛病的,点题不是很明确,铺垫不够及时,语言表现力不够强等等诸如此类的小问题,同样要求学生找出并进行修改。这些小问题,优生善于发现,指出缺点并给予修改,对于优生作文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在给文章进行“精装修”的过程中,印象更加深刻,作文水平在修改渗透中得以提升。最后一类是优秀的范文,它是经过老师精心的斟酌选择,希望它能把引领作用、榜样示范作用发挥到极致,宏观上从构思、选材、组材、详略的处理、扣题和点题上进行把握;细节上从遣词造句、重点的形容词和动词的巧妙运用、修辞手法的使用、表现手法的斟酌运用等等,然后小组再讨论交流,进行推荐展示。在展示过程中,用竞赛的方式,看各小组谁发现的优点多,也就意味着哪个小组同学学得好。范文的示范作用用得好,让每篇作文的写作指导,不仅停留在一节作文课上,而是延伸到学生一生的作文创作中,让每个学生在每节作文课上都有收获,都能够轻松面对作文,轻松看懂文题,看透作文创造意图,不惧怕作文,会写作文,让写作成为一种分享的途径和展示自我才华及抒发己愿的必由之路。

中学生记叙文范文4

一、努力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好习惯

学生接受教育,不能只限于学习书本内容,而是要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渐去搭建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突破自己的认知局限,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去感知、感悟知识,最终将学习到的知识用于生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内外阅读相结合,要在课内阅读后引导学生去想象和思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更丰富的素材。当一个学生拥有了正确的阅读习惯,才能自主阅读,正确进行思考和发散,逐渐培养起创新思维。同时,阅读教学不应该受到场地、时间的限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采用户外教学、合作教学等方式。比如,在学习《春》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户外,引导学生去发现春天来临时校园内的变化,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进一步感受文字的美,感受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二、引导学生分清阅读的主题与方向

中学语文的阅读对象包括小说、散文、诗歌,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阅读,这些文章的阅读难度并不高,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形式和情感都较为明显。这种特性决定了学生可以在深度阅读前确定文章的主题,能够通过浏览快速总结文章的情感和方向。因此,学生可以在中学语文阅读中提前分清阅读的主题与方向,为深度阅读奠定坚实基础。以《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阅读为例。首先,学生可以从题目了解到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文章必定是围绕荷塘的月色展开的。其次,学生可以通过快速浏览总结这篇文章是寄情于景的。在快速浏览中,学生可以察觉作者描写景物的变化,以此判断出作者心境和情感的转折,这些线索有助于学生把握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和情感方向。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带着一定的目的性进行深度阅读,而不是走马观花的浏览。把握了文章的方向与主题,学生就会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寻找文章中景物的变化,去总结和把握文章情感的变化,这就使得学生的阅读变得更具有针对性,达到提高阅读效率的目的。

三、梳理阅读的顺序提高效率

学生应该在阅读中注意梳理阅读的顺序,根据文章的体裁制定更加有效的阅读方法。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中学语文阅读中最为常见的体裁,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选择不同的阅读顺序,确立不同的阅读目标,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理解。以记叙文为例,学生在判断文章属于该种文体后就应该产生如下意识:确定文章的主要人物、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事件的起因发展以及经过和结果。带着这样的意识,学生才可以在阅读中有意识地进行归纳,逐步梳理出文章记叙的主线,更好地把握文章中心。

四、增加阅读量注重积累

中学生记叙文范文5

1.男女生情感的差异

女生的情感非常丰富而且敏感、细腻。周庆元说:“语文教材,无论是文学作品还是一般文章,都具有情感因素。”女生更容易理解文本中透露出的作者的情感,更能深刻地体会到作品的艺术特色。在写作中更善于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描写生动形象,极富情感性。而男生多是情感粗犷、外露、不拘小节,对于作品中细腻的情感没有女生体会得深刻。因此,在语文阅读理解方面的能力相较于女生稍显不如。

2.语文教学中忽视性别差异

男女有别,男生和女生在学习方面的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脑体结构、生理发展速度、语言表达等生理因素,还有言语能力如词汇、阅读理解、写作等等,女生均占优势。然而我们的教育要求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得面向学生的自然群体———男生和女生,但是语文教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着忽视男女学生性别差异的现象。这是造成男生和女生在语文学习、作文写作上差距越来越大的一个原因。

3.语文教师队伍中男女比例失衡

在语文学习和作文写作中女生占优势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初中语文教师队伍中女老师偏多,男教师偏少,仅以笔者任教学校为例,全校22位语文教师中,只有两位是男教师。这样无形中就给予男生一种暗示,使他们认为语文不是男生学的东西。这样,自然使男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意愿不如女生。

4.语文考试题型上更适合女生发挥

语文考试中偏重记忆的题较多,为了取得好的语文成绩,学生不仅要背诵文学常识、诗词佳句、还要背标准答案,甚至还要背范文等,这类重在考查记忆力的试题更适合女生,而男生在记忆方面能力相对弱一些,因此男生在语文考试中考不过女生。无论是平时的教学,还是期中期末考试、甚至中考都显示出更适合女生答题、得分的倾向。男生语文成绩不好,又影响到他们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也直接导致男生写作的积极性不高。

5.男女生在阅读兴趣范围上的差异

男女学生在阅读上也是有差异的,在阅读兴趣和阅读范围上都有不同。男生阅读范围广泛,女生阅读视野狭窄。女生一般喜欢阅读抒情类的文章,而男生对“儿女情长”类的作品兴趣不高,他们喜爱的是战争、惊险、悬疑的作品。阅读的差异也反映出男女生智力的差异,并直接影响作文。

6.男女生在语文学习态度上的差异

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男女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态度存在差异,也是造成男女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差异的原因。在平时的语文学习中,女生无论是阅读,还是课堂听讲,还是作业情况,在态度上都优于男生,女生在语文学习方面更勤奋一些,而男生中有不少“懒”学生。作业的认真程度,答题的认真程度,男生都不如女生。当然,我们只是说女生的语文学习在总体上好于男生,并不是说每个女生都优于男生,更不能说每个男生都比女生差,只是整体水平上有这种趋势。面对这些差异,关键是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才能减少这种差异。我们要在语文教育措施上针对男女学生的性别特点,实施针对性的语文教学。缩小男女生在语文学习方面的差距,帮助男生学好语文。

二、帮助男生解决成绩落后问题的策略

1.背诵、朗读,培养语感及表达

鼓励男生读背名篇佳作能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有助于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感。在教学实践中应指导男生多朗读课文,鼓励男生大声地、充满情感地朗读,这对于感悟文章的情感和意蕴有重要的作用,也是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好方法。

2.激发阅读兴趣,传授阅读方法

在鼓励男生的阅读活动中,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阅读的书籍。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在谈到如何提高美国人母语识字读写能力时,推荐一种阅读方法:随意自主阅读。读自己喜欢的书,不用写读后感,不要求在每章阅读后做思考题,也不要求查阅生字词,碰到不爱读的书就放下,再去找另一本。自主阅读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这种做法对不爱受拘束、思想比较活跃的男生来说,更加有益。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老师要深入了解男生的实际阅读水平和他们的阅读兴趣,给予男生适当的阅读指导。可以为男生推荐一些富于探索精神的科普类、幻想类和军事类等读物,如《时间简史》、《昆虫记》、《格列佛游记》、《哈利波特系列》、《海底两万里》、《会飞的教室》等书籍。还可以推荐一些名人传记类作品,如《名人传》、《爱因斯坦传》、《拿破仑传》等。以此可以激发男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鼓励男生多接触文学类作品

在提高男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还要引导男生去阅读文学类作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必须加强中学生文学阅读,可是男生又不太喜欢阅读文学作品。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指导男生阅读《三国演义》、《水浒》等男生比较喜欢阅读的文学名著,通过解读语言文字,引导男生把握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形象,感悟作者通过作品形象所抒发出来的感情。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教给男生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培养男生形象思维能力。

4.作文命题时要注意学生的性别差异

教师或考试命题者出作文题目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性别差异。作文题目不能是某一性别的学生有话可说,有兴趣去写,而另一性别的学生无话可说,胡编乱造。或者出两道作文题,分别适合男女学生,让其在每一次作文中都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真情实感可发。

5.作文命题时要注意学生的写作兴趣

设法为男女学生提供可以充分发挥各自性别优势的写作机会,让其写自己喜欢写的题目,以充分展示自己的天性。一般来说,写景、叙事类文章更适合于感受力较强的女生练写,而议论类的文章,则是逻辑思维能力较高的男生的强项。要引导男生留意周围的事物,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培养他们细腻描写的能力,让男生在记叙文写作方面也能发挥出优势。

6.鼓励作文个性化

鼓励作文的个性化,尊重学生独特的生命体验,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因为性别差异,男女生对同一事物的看法、观点、感悟是不同的,要尊重这种差异,让学生抒写独特的内心感悟,引导学生展现个性化的语言风格。这样,学生写作的语言风格各异,五彩缤纷。

7.批改作文时要注意性别差异

中学生记叙文范文6

阅读是中学语文考试中的重点,阅读题在语文试卷中占有极大的分值比例。同时,阅读也是学生陶冶情操获取知识的主要方式,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通过对中学语文的阅读技巧进行探究,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关键词

中学语文;阅读技巧;阅读理解

一、引言

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背景下,阅读的重要性得到进一步体现,促使教师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断优化学生的阅读技巧与能力。目前,已经有不少一线教师开始探究中学语文阅读的技巧,并且已经得到一定的学术研究成果。但这些研究成果并不全面与具体,还没有被有效的总结,无法达到应有的目的。基于此,本文在此浅谈中学语文阅读技巧,以求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与借鉴。

二、分清阅读的主题与方向

调查显示,随着现代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当代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同时,在教师有意识的训练下,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已经达到较高的程度,并且在大量的练习下能够熟练快速的进行阅读理解。但教师发现,多数学生还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还没有在阅读前有意识的理清阅读的主题和方向,这就容易让学生在阅读时失去目标,致使学生在总结阅读内容和情感时受到误导,进而降低阅读的效率。中学语文的阅读对象包括小说、散文、诗歌,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和阅读,这些文章的阅读难度并不高,作者的写作意图、写作形式和情感都较为明显。这种特性决定了学生可以在深度阅读前确定文章的主题,能够通过浏览快速总结文章的情感和方向。因此,学生可以在中学语文阅读中提前分清阅读的主题与方向,为深度阅读奠定坚实基础。以《荷塘月色》这一篇课文的阅读为例。首先,学生可以从题目和作者了解到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文章必定是围绕荷塘的月色展开的。其次,学生可以通过快速的浏览总结这篇文章是寄情于景的。在快速的浏览中,学生可以察觉作者描写景物的变化,以此判断出作者心境和情感的转折,这些线索有助于学生把握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调和情感方向。最后,学生在进行深度阅读前可以结合对作者的理解梳理阅读的方向。朱自清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散文名家,寄情于景是他一贯的写作特点和优势。根据作者的背景资料,学生可以初步把握这篇文章思路,为阅读提供支撑。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以带着一定的目的性进行深度阅读,而不是走马观花的浏览。把握了文章的方向与主题,学生就会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的寻找文章中景物的变化,去总结和把握文章情感的变化。这就使得学生的阅读变得更具有针对性,达到提高阅读效率的目的。

三、“留白”融入情景

“留白”是现代语文阅读中一种较新的概念,它倡导阅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留下一定的空白进行思考、感悟,充分利用文章的空白去主动构建与创造,以此与作者的思维产生交流与碰撞,达到融入文章情景、领悟文章情感的目的。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发现多数学生并不能在阅读过程中融入情景,无法立足于作者描绘的情景与背景产生自主的意识与思维,导致学生难以理解作者的真实情感,无法正确把握文章的真实意图,最终降低学生的阅读有效性。因此,在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运用“留白”,引导与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融入具体的情景,并从中获得充分的感知,以此对文章的深层次含义产生正确的认知。例如,在《鸿门宴》这一篇课文的阅读中,学生有效运用“留白”就可能对文章有更新的理解,能够以此获得更深刻的认知,最终对小说中的人物有透彻的了解,进而在阅读中获得更大的提升。具体地说,学生可以在阅读中融入鸿门宴紧张的节奏和氛围中。在特定的情景中,学生才能感受到不同人物的心情并感受到人物内心和情绪的波动,如项羽内心的挣扎以及刘邦的紧张等。在阅读中,学生可以站在人物的立场去思考人物的想法以及下一步进行的动作。文章中,项羽数次受到示意,多次拥有袭杀刘邦的机会,他迟迟不肯下定决定显示他的内心并不平静。此时,学生可以主动的进行构建,可以探究如果自己的项羽会如何做,自己如何正确野心与道义之间的平衡。立足于具体的情景,合理运用“留白”使文章变得更加生动,学生的思维与作者的意识产生碰撞,这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者的思维,帮助学生获得更全面的认知,达到提高阅读质量的目的。

四、梳理阅读的顺序

此外,学生应该在中学语文阅读中注意梳理阅读的顺序,根据文章的体裁制定更加有效的阅读方法。记叙文和议论文是中学语文阅读中最为常见的体裁,学生根据不同的文体选择不同的阅读顺序、确立不同的阅读目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阅读理解。以记叙文为例,学生在判断文章属于该种文体后就应该产生如下意识:确定文章的主要人物、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事件的起因发展以及经过和结果。带着这样的意识,学生才可以在阅读中有意识的进行归纳,进而逐步梳理出文章记叙的主线,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文章中心。相反,如果学生带着这样的意识阅读议论文,这将导致学生受到误导,无法进行有效的阅读理解。

五、结束语

总的来说,中学语文阅读需要一定的能力,同时也拥有一定的技巧,只有同时掌握阅读的能力和技巧才能帮助学生更有效率的进行阅读理解,达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这就要求众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的总结与归纳阅读的技巧,并在阅读教学中传授学生相应的技巧,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作者:钟敏 单位:吉林省珲春市第二高级中学

参考文献:

中学生记叙文范文7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写作兴趣

作文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令许多学生感到畏惧的部分,许多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不高,这样就会对学生的积极性造成影响。小学是学生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打破学生对写作的畏惧,引导学生发现语文写作中的乐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还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文学创作,将优秀的作品进行推荐发表,对于学生写作热情的保持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激发兴趣,唤起写作欲望

激发兴趣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前提,只有学生对写作充满兴趣和动力,才能主动参与其中,在不断的学习与训练中逐渐提高写作能力。因此,语文教师要让学生发现写作中的乐趣,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例如,小学生都喜爱做游戏,教师就可以趣味课堂游戏作为切入点,带领学生走进丰富有趣的写作活动中去。首先,在课前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然后选择其中几项适合在课堂上开展的,如击鼓传花、词语接龙、抢椅子等。其次,在写作课上带领学生开展游戏,每堂课中学生们都会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有的学生是游戏的参与者,有的学生则是裁判,还有计时员、记分员、记录人等,这样能够带给学生更多不同的体验,从而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事物,带给学生启发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的写作内容更加饱满、充实。最后,教师要趁热打铁,让学生将游戏的过程通过文字描述出来,此时学生感情丰富、印象深刻,既能够将游戏的过程描写得生动有趣,同时也能够及时表达自己的体会和感受,使文章的内容、结构更加合理,推动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另外,教师也可以在写作兴趣的激发中,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题材作为写作要求,让学生在“有话可说”的同时,具备更加强烈的表达欲望。

二、传授方法,培养良好习惯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要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教师还要传授正确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良好写作习惯,只有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写作方法,才能真正实现其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也要重视方法的传授。首先,教师要教授不同类型作文的基本写作方式,例如记叙文应包括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等基本要素,这样才能组成一篇完整的记叙文。说明文应全面、准确地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样才能使读者真正了解文章说明对象。其次,教师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丰富的阅读对于写作能力提升的帮助作用不言而喻,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促使学生尽早养成阅读的习惯,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好词好句等,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最后,还要加强对学生写作习惯的培养和指导,有的学生在写作时没有做好准备工作,因此常常出现偏题、内容空洞等情况,因此,教师要反复强调认真读题的重要性,同时在写作前列出提纲以及写作要点等,这样能够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在写作过程中表达流畅、内容丰富。

三、鼓励创作,推荐发表

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鼓励是推动其不断学习与进步的内在动力,同样,在写作能力的培养中,教师也要重视对学生的鼓励和认可,使学生保持对写作的兴趣。如,教师可在日常教学中鼓励学生多创作,只有通过反复地练习,学生的写作能力才能日益提升。同时,教师也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认真点评,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除此之外,教师也可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作品,如向报刊投稿,倘若能够发表,既帮助学生增强了信心和动力,同时也给予了学生更多展示自身的平台;倘若没能成功发表,也能够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之处,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找到重点,不断完善自身。另外,对于学生的优秀作品,可以张贴在教室内供师生赏读,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总而言之,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尽量给予学生正面的引导,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优点和长处,才能使学生具备更强的信心,在写作的道路上不断突破。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教师实施正确的教学方式,同时也需要学生自身不断努力。因此,教师在采取恰当策略的同时,需要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培养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学习中不断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真正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探讨[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二),2019.

中学生记叙文范文8

1预防性管理技能的连续使用

预防性技能指的是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将精力放在学习以外地方的预防。连续使用预防性的管理技能就是教师在整堂课中对教学的紧凑安排,使学生没有时间“溜号”。例如,在语文作文课开始时并不和学生扯题外话,直接给出学习内容:“今天我们用3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一篇记叙文,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500字,尽你们的能力写,写的时候仔细思考记叙文的特征,希望同学们都能出色的完成作文”。在作文课的进行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初中学生可以连续20分钟保持注意力,那么在20分钟之后,教师可以适当讲一些轻松的内容缓解学生的紧张精神,或者再次帮助学生集中精神:“我发现有些同学用了很巧妙的作文方法啊,提纲之间留很大的空格,往里填内容,看来还挺胸有成竹的嘛。不过要注意,填不满就丢人了啊”。在作文课临下课的10分钟,教师应该收取学生的作文,并且和没有完成作文的学生约定:自习课一定写完交给老师,在下课铃响之前干脆利落的结束课堂。

2激励性技能的即时使用

在初中语文课堂中使用激励性技能,关键点在于激励的时间点。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的即时激励不但能够强化单个学生在课堂中的良好行为,还能使对单个学生的激励形成泛化。例如,某名平时上课不太主动发言的学生,因为较好地完成了背诵课文的作业,在课堂提问中流利的背下了要求背诵的课文,教师没有简单的说“很好”,而是表达了对这名学生积极学习行为的赞赏:“很不错,老师觉得你肯定是在课后花了很多努力。最近你在课上的表现也很突出,老师都看在眼里,坚持这样的努力,爱上学习语文之后,说不定你以后也能成为一名语文教师或者是作家呢!你是值得大家学习的榜样啊!”这样即时的课堂激励和表达教师明确态度的激励内容,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成为同学们赞美和羡慕的对象。

3语言技能的艺术性使用

要艺术性的使用语言,语文教师就必须重视语言的使用是“对事不对人”的,教师可以针对课堂情境评价学生的行为,却不能随意贬低学生的品格。例如两个学生在安静的课堂上讲话,破坏了课堂纪律。教师针对这种情况说:“这是安静的时间,需要绝对的安静。”那么教师展现的就是对学生的关怀和照顾;教师如果说:“你们两位太自私,只顾自己,根本不考虑别人在做什么!”那么就是在对学生的品格进行批评,会引起学生怨恨和焦虑的情绪。

二、课堂管理技能对课堂效率的影响

1对课堂秩序的影响

连续的预防性管理技能的使用,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得到连续的集中,对建立和维持课堂秩序影响极大。学生没有时间“溜号”,也就没有时间做破坏课堂纪律的事情,教师不需要对规范课堂秩序花时间,那么就可以将更多时间用在处理教学内容上,因此也可以说,课堂管理技能的使用影响了课堂秩序,继而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2对课堂气氛的影响

即时的激励性评价对课堂气氛的影响很大,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激励性评价本身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反馈的形式,正向的反馈能够促进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和谐课堂气氛建立的基础;第二,激励性评价的泛化使整个课堂沉浸在“努力”、“获得老师的表扬”的气氛中,这种课堂气氛会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更加主动。

3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艺术性的使用语言,对促进师生关系也有帮助,但是更大程度上是对“人本教育”的体现,是教师对学生尊重、爱护的体现。学生若能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教师对自己成长的关怀,则会对教师形成信任和尊敬。初中语文课堂若被构建成为师生互敬互爱的课堂,那么不愁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也会减少很多学生对学习反感和压抑的情绪产生,课堂效率提高也就指日可待了。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