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观论文范例

哲学观论文

哲学观论文范文1

在我们慨叹研究生的能力不足、自身修养不够的同时,要避免片面地把事实夸大。诚然,研究生的队伍中有部分“书呆子”、“混日子”的学生存在,但从哲学角度来讲,任何事物都应该看主要方面。在研究生的队伍中,主流的学生素质是处在社会上层的。总体比较而言,无论在自身修养还是专业技能上都要高出其他群体,我们不能仅仅根据两个特例的比较就草率地下结论,这是不符合哲学思想的。因此,社会舆论导向的盲目性无疑是影响研究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次,社会也随着盲目的认知,对研究生刚开始的过分宠溺发展到了现在的过分排挤,使得很多优秀人才无法定位,出现了用人单位紧缺人才,人才市场人才过剩的畸形局面。对于此必然是广大研究生的缺憾,同时也是用人单位的损失。长此以往,社会必然会出现畸形态势,从而阻碍社会的发展。最后,很多研究生对自己定位的不准确,是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研究生从刚开始的待价而沽到后来的饥不择食,无疑没有做好自身的定位,也搅乱了当今研究生就业的局面。总而言之,当今的研究生就业形势已经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怪事、荒诞事频繁出现,在这个尴尬而怪诞的社会现实中我们必须积极探寻出路,并以此来改变现状,促进社会的发展。

中国哲学的指导作用

我们应该习惯将哲学思想充分地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真正使其指导我们的生活,这样才是真正做到了对哲学的最深刻理解和认识。中国哲学对我国高校研究生就业中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我们从辩证的角度来看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如果用人单位真正做到了以中国哲学为指导,那么就会辩证地看待社会上的某些特例,不会因为部分特例就对广大研究生群体产生偏见,犯下以偏概全的错误,从而在用人选择上造成大量的优秀人才的流失。另一方面如果广大的研究生群体能够辩证地看待就业问题,就不会只选择城市不选择工作,要么眼高于顶,要么妄自菲薄。造成中小及西部城市人才极其匮乏,而东部沿海和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人才极其过剩的现象。不能辩证地分析工作的地点和工作的发展前景,过于的主观主义。最后,如果各渠道媒体能够秉承着辩证思想,将报道客观化、平衡化,而不是为了赚眼球的极端化,那么现在的舆论导向将得到明显提高。其次,我们应以唯物思想来看待当下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也是很多人产生误解的地方,觉得现实的实践证明研究生的能力是值得质疑的。不可否认,由于高校研招的扩招,研究生的质量的确存在大幅度下降的现象,这也是通过社会检验后反馈出来的,但是社会的过激反应必然会是一时性的。因为遵照事实可以看出,研究生的质量相对之前有所下滑,就像本科生的质量相对之前也有所下滑,但是研究生比不上专科生的论断是绝不成立的。而且研究生的就业主要在于位置选择上的集中化,从而造成了就业困难的假象。因此,当研究生群体冷静下来必然会认识到这些客观存在,从而就业选择更趋于平衡化。最后,我们以历史的观点来探讨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教育的发展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部分,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教育发展的完善程度是促进历史发展的重要一环。我们应该遵从历史的发展规律,历史的发展在于人文的进步,人文的进步在于教育的完善,那么当人们从过分重视学历的泥潭中清醒,经历这样的低谷后,社会也必然迎来对研究生群体的客观定位。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其过程是,其结果更是。

中国哲学指导研究生就业的必要性和前景展望

我们根据中国哲学可以对趋于理性的社会加以分析,也可以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中吸取一定的经验,就如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样,道路很崎岖,但是我们相信未来一定是光明的。换言之,就是在社会和研究生群体等都逐渐正确选择和认识后必然会有一个让大家接受认同的社会状态。首先,我们来了解下其他国家对待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态度和社会现状,以此来吸取一定的经验,希望对我们有所启示,这也是市场经济大潮必然需要经历的,对研究生就业来讲也不能独善其身。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都有着较多的优秀高等学府,培养研究生人才也是大量的。在美国也有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白领的工资待遇是比不上蓝领工人的,这不是对白领知识分子的否定。首先两者的社会地位等都是不同的,其次工作环境等也不尽相同。随着社会的发展,适应于市场经济,大量的机械化代替人工后,人工费开始逐渐升级,这也是发达国家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可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在向着这一方向发展,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我们应该从根源上探讨,而不是单纯地去追求高学历。这样研究生群体就会相对完善化,因为自己的真心选择,那么质量自然会有所提升。这样学生会对自己有一个较准确的定位,和社会的经济发展直接接轨,而不会造成研究生群体就业的畸形形态。其次,将中国哲学融入到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教育中的必要性。将中国哲学融入到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教育中,能够在主观意识上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使其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进而改变广大研究生的就业观念,正视现实,增强危机感,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只有自身观念从根本上改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才能在人才市场上拥有明确的就业目标和核心竞争力,从而改变目前广大研究生就业难的尴尬境地。最后,我们可以展望在我们充分将中国哲学融入后的研究生就业前景。虽然是畅想,但是有了中国哲学的支撑必然是能得以实现的,当然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当考取研究生成为一种兴趣而不是一种就业需求时,从学生本身的定位上来讲会客观化,从研究生的素质上来讲会得到显著的提高。当社会只关注需要的人群而不是只关注学历时,对一切的评价就会趋于理性,这样社会就不会过多地去要求研究生,那么研究生群体无论在压力上还是对自身认识上都会有重新的规划。

哲学观论文范文2

市场经济时代,劳动力作为资源禀赋,必须要进入市场进行检验,才最终能够被市场认可。因此,未来高等学校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教育和精神沐浴,而须要从承担社会分工的角度,为人力资源市场培养精密化、科学化、专业化的实践性复合人才。管理类学科主要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及其一般方法的科学。它是伴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而产生的。管理类学科背景的学生在校期间虽然具体专业背景不同,但都是通过理论学习应用于实践,以掌握现有条件下,如何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也就是对人、财、物等资源的有效配置来提高生产力的。目前高校学科设置中,管理学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学、公共管理学,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等5个一级学科,其下辖15个二级学科。从学科设置情况来看,未来毕业生的工作去向主要是在企事业单位担任管理工作岗位。从管理类专业的性质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这就要求突出实践教学。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主要还是以理论传授为主,使学生掌握管理类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学会用理论分析和解决管理实际问题的方法,许多学生对管理类实践只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以致在就业之初就出现所学理论与实际脱节。管理类专业背景学生的工作经验与能力也是制约校企有效对接,高校人才充分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其未来的就业方向和岗位就是企事业单位的管理部门,这是一个组织的内部核心部门,其对于人才的要求更为苛刻,理论知识不再是评价人才的唯一指标,其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将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作为一名刚刚初出茅庐的大学新人是很难进入到企业的管理工作岗位,这也造成了学生在就业时的茫然与困惑。

二、高校教育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

实践教育不仅是高校课程设置的必要环节,也是验证学生理论掌握情况及其实现自我定位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也应看到,当今的教育不再是以往那种自我封闭、自成一体的发展个体,教育主体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主体,它具备与汽车、旅游等制造业和服务业所具备的产业发展特征,其中教育产业链的形成,要求学校从价值链的整体考虑学校教育的整体性安排和管理体制。高等学校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阶段,其培养诉求更要求高等学校与产业链中的其他主体协同发展,谋求实现最大目标。在高等学校教育产业链的发展中,学校与企业之间的纽带是学生,而在三者之间,学生家长、教师、社会等诸多方面也都关注并影响着学生的实习实践活动,因此对这些利益相关者的诉求分析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实习实践的效果及高校的实践教育体系设置和改革。利益相关者一词最早出现于1708年的《牛津词典》,其本意是指人们在某一项活动或某企业中“下注”(Haveastake),在活动进行或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抽头或赔本。后来利益相关者逐渐开始被经济学者运用于企业与战略管理等相关领域。著名的战略管理专家安索夫是最早正式使用“利益相关者”一词的经济学家,他认为“要制定理想的企业目标,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顾客”。此后弗里曼等管理学家相继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了扩展和发扬,在企业经营与管理中,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被企业目标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都可以被归结为利益相关者。当然利益相关者的应用领域不仅仅局限于企业管理领域,伴随其广度和深度上的发展,利益相关者理论不断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在高等教育领域利益相关者理论也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近年来,有关高校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国内外研究日益丰满,诸多高校管理者和教育学家均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讨了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与发展。认为学校成长的关键是必要的内外部合作,高校须转变以往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建立“以他方为中心”的参与模式,大学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是互动共生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学校教育推动了企业发展,企业发展产生更多的用人需求。

三、管理类专业实践教育利益相关者构成

高等教育不仅仅是政府与学校的联系与协调,围绕学生与学校组织存在的教师、家庭、企业、公共部门、传媒、社区等个人与组织也积极参与到了高校的发展和建设中。尤其是高校的实践教育中更离不开与组织内外相关者的联系与沟通。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美国学者Mitchell和Wood从3个属性方面利用多维分析法对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层次分析,按照其合法性、权利性和紧急性由高到低进行赋值评分,分值最高的利益相关者为确定型利益相关者,也是最权威、最重要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其同时具备上述三个属性特征;其次是预期型利益相关者也称重要相关者;最后是潜在利益相关者也称边缘相关者。按照此分法在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活动中,其利益相关者可分为:核心相关者,包括学校管理部门、实习指导老师、学生、企业(用人单位);预期相关者,包括学生家长、行业组织、政府部门;潜在相关者,包括高等学校、社会、媒体等。

四、结论

哲学观论文范文3

1.1调查内容

包括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问卷包括一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等);患病情况(疾病史、家族史等);生活行为,膳食结构,高血压知识、态度、行为等;社区管理实施情况。如对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进行用药、饮食、运动、心理健康辅导,面对面随访等。体格检查包括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心率及血压。

1.2相关定义

纳入管理高血压患者数:指至少每一个月内进行复查并参与除建立健康档案以外的社区管理内容的高血压患者数。管理率:年内已管理高血压患者数/年内辖区内高血压患病总患者数×100%。知晓率:知道自己患高血压病的人数/年内辖区内高血压患病总患者数×100%。治疗率:进行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数/辖区内高血压患病总患者数×100%。控制率:高血压患者中治疗后血压在140mmHg/90mmHg以下者/年内辖区内高血压患病总患者数×100%。吸烟:每日吸烟1支以上,时间长于1年者为吸烟。饮酒:指每周至少1天饮酒,并且持续时间至少达1年。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体重(kg)/[身高(m2)]。2002年国际生命学会中国办事处肥胖问题工作组提出了18岁以上中国成人BMI标准,即18.5≤BMI<24健康体重,24≤BMI<28超重,BMI≥28肥胖。

1.3统计分析

应用EpiData3.02软件建库,数据采取双人双录入并进行逻辑检错。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构成比等表示,率或构成比比较采用?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一般情况

本研究共调查2925人,筛选出高血压患者781例,其中纳入社区管理的有97例作为管理组,管理率12.4%,未管理组684例,未管理组新发病例259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情况见表1,管理组高血压患者年龄偏高,且Ⅱ级及以上的患者比例高于未管理组(?2=10.55,P=0.001),未管理组以Ⅰ级高血压患者为主,占62.4%;病程为3年及以上的占78.4%,高于未管理组。目前社区对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主要以建立健康档案(74.2%,72/97)和测量血压(63.9%,62/97)为主,健康教育、药物指导、体格检查、生活行为干预开展相对较少,开展最少的是生活干预,仅为14.4%。

2.2管理组和未管理组血压水平的比较

管理组和未管理组血压均值相等,但管理组收缩压高于未管理组(Z=-3.20,P=0.001),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4,P=0.737),见表2。

2.3管理组和未管理组自我管理中生活行为的比较

管理组吸烟率、饮酒率、高脂肪食品摄入、腌熏食物食用率、摄盐量均低于未管理组(均有P<0.05),参加锻炼比例高于未管理组(P=0.018)。

2.4管理组和未管理组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比较

经社区高血压管理,管理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分别为93.8%、91.8%、59.8%,均高于未管理组(均有P<0.05),经多因素调整血压分级、BMI分层、病程分层和年龄后管理组三率仍均高于未管理组(均有P<0.05),见表4。管理组73人规律服药,规律服药率75.3%,高于未管理组27.4%(调整后P<0.001)。

3讨论

高血压管理是指对确诊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登记管理,至少每年进行4次的面对面随访,每次随访都要询问病情,体格检查并给与用药、饮食、运动、心理等健康指导;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近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以高血压社区防治为重点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成效。2009年我国也正式将高血压管理纳入到9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形成了高血压管理由医疗、科研为主向社区综合防治、预防为主的转变。石河子市自2002年开展社区高血压管理,而本调查显示目前社区高血压管理率仅为12.4%,扣除新发病例,高血压管理率仅为18.6%(97/522),低于我国其他地区报道的70.2%、94.0%、88.9%的高血压管理率,离我国2015年慢性病防治目标(高血压管理率40.0%)差距甚远,其原因一方面可能因为石河子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过少,其高血压防治技能和观念达不到现阶段高血压规范管理的工作需求,另一方面可能因为居民缺乏对社区医师的信任、有病去大医院的就医理念尚未转换。理论上通过社区管理,管理组血压水平应低于未管理组,实际调查发现:管理组血压水平(140/90mmHg)并不低于未管理组(140/90mmHg),这可能是因为参与管理的患者血压等级在Ⅱ、Ⅲ级的比例为37.2%,高于未管理组的22.1%,血压等级越高,病情越危险、复杂,控制血压的效果就越差,同时社区管理中能控制血压水平的健康教育、药物指导、体格检查、生活行为干预等活动相对较少,因此血压水平较难控制。

高血压社区管理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自我管理治疗、家庭管理治疗等。调查发现通过社区高血压管理后,虽然高血压管理率偏低,覆盖高血压患者较少,但管理组的生活行为方式较未管理组健康,如管理组的吸烟率、饮酒率、高脂肪食品摄入、腌、熏食物食用率、摄盐量均比未管理组低,参加锻炼比例高于未管理组,可能因为社区管理对患者的生活行为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加强了患者对健康的关注程度,同时参与管理的高血压患者对自身的健康较为关心,更加主动或被动的接受高血压社区管理并选择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参加体育锻炼的生活方式。说明社区健康教育已促使患者形成了健康的生活方式。参与高血压社区管理的患者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93.8%、91.8%、59.8%,高于未管理组,高于张涛“高血压控制率40.8%、治疗率72.5%”。同时也高于2006年郭淑霞等对石河子社区调查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知晓率62.5%、服药率46.2%,控制率21.3%”。本研究发现管理组规律服药率是75.3%,高于未管理组27.4%,结果与徐海军等“综合干预后规律服药率为75.63%”相似,低于张红的“许昌市某社区社区高血压患者94.12%的规律服药率”。提示通过多年的高血压社区管理,石河子40社区的高血压社区管理已产生了明显的效果,但社区管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哲学观论文范文4

(一)学前教育管理有待加强

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管理存在严重的问题,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第一、学前儿童的安全问题存在一定的隐患,比如在学校的教室缺少灭火器,学生的饮水安全以及学生的校车安全等。第二、学前儿童的教学评价问题。在学前儿童的学习评价过程中,往往还存在以学生能回答几个问题,甚至出现学生的考试等现象和将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局面。第三、教师流动频繁问题。在民族地区教师存在流动较多,由于教师待遇问题,使得“部分幼儿教师的流失。”

(二)学前教育经费严重缺乏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经费不足是一个非常普遍的问题。在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少数民族多,人口素质有待提高以及传统的影响下,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存在办学经费的不足,导致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都收费较高的局面。

(三)学前教育特色不足

民族地区学前教育需要彰显民族特色,这是不可否认的。但是,在现实的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过程中,存在千篇一律的学前教育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民族地区学前教育体现不出其民族特色。

(四)城乡学前教育差距较大

教育公平和教育平等一直是教育关注的重点,但是城乡教育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在民族的地区城乡教育差距也是必然的。在城乡学前教育中存在师资素质之间的差距、师资待遇之间的差距、学生生源之间的差距、幼儿园建设的差距等问题。

二、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产生原因

(一)政府方面:重视力度不够

第一、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当前,全国不容忽视的客观问题之一就是“学前教育投入占财政性教育经费比例过低”那么,同样,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投入仍然占财政比例较低,2013年铜仁市幼儿园392所(民办311所),在园幼儿园(学前班)113810人,而大部分的儿童就读的是民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79.3%。第二、政府的管理职能不到位。政府不是学前教育的投资者,也是学前教育的管理者,需要对学前教育工作进行监管,但是,面对幼儿园弑童虐童等校园安全问题以及校车问题等学前教育管理问题,“监管者却是一脸无奈和茫然。”

(二)教师方面:专业能力不够

第一、教师专业化水平不高。在民族地区学前教师的素质太低是常见的问题,这些教师没有学习过专业的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不具备专业化的学前教育技能。因此,这些非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在进行着学前教育,使得学前教育变得不伦不类。第二、高校学前教育发展的落后。当前,对于专业化的学前教育显得明显不足。以铜仁市为例,铜仁学院是铜仁市唯一的一所本科院校,2009年起开始申办学前本科专业,但是,高校学前教育的师资比较缺乏,一些从事学前教育专业本科教学的教师是从中师转过来的或者是铜仁学院已有的非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因此,学前教育专业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些不专业”。

(三)学生家长方面:“无奈”和“不够关心”

面对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学生家长显得非常的“无奈”。一方面,学生没有选择多少选择的机会,反正就是几个幼儿园,没有可以选择的,以铜仁市为例,正如家长所指出的:铜仁市几所幼儿园都差不多,师资和办园条件都不尽如人意,选来选去就是某一幼儿园稍微好些。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学生家长对学前教育的关注较少,也不懂得更多的学前教育知识以及学前教育的重要程度,因此,学生家长对学前教育显得不关心,也不愿意去加以重视。

三、利益相关者视角下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策略

(一)政府的重视

第一、加强学前教育经费投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指出,将教育经费投入达到占财政收入的4%,这样一个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在欠发达地区特别是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投入过程中,显得不足。目前,铜仁市共有幼儿园448所,幼儿园专任教师3665人,在园生118018人。2014年铜仁市将启动山村幼儿教育计划,拟建成1000所以上山村幼儿园。但是,铜仁市财政投入达不到那么高的比例,学前教育显得经费不足。因此,需要进一步去将教育财政投入向学前教育倾斜。第二、进一步规范学前教育管理。幼儿园不仅是儿童学习的场所,更是学生生活的场所,儿童的生活保证和人身安全保证等方面都是需要得到保障的。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管理,严格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和管理措施,严格执行《贵州省分类评估指标》指出,从领导与管理、关爱与支持、卫生保健、教与学的质量、办园条件、儿童发展、办园效益等7个一类指标和27个二类指标以及61个三类指标。第三、加强民族地区学前教育资源的整合。一方面,政府需要积极向发达地区寻求合作和援助,实现“外索”,以便得到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资源。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将民办学前教育资源和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公办幼儿园为主,民办幼儿园大放光彩”的局面。

(二)教师提高自身素养

作为利益相关者的教师,在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担任非常关键的角色。我们知道,教师是学前教育工作的执行者,需要做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学历和职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严格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做到“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以及“终身学习”。通过学前教师个体的自身素养的提高,来推进整个学前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学生家长的支持和关注

哲学观论文范文5

(一)夯实领导者的权力基础

1、共享权力会拓宽领导力的广度

传统的观点强调权力是有限度的,即在一个组织中一部分人得到了权力的同时另一部分人也就丧失了权力。现代的科学研究认为,权力具有协同性,是既可以扩张又可以相互补充的。学校领导要有共享权力的意识,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个人特质。学校的领导者应该将有限的权力与教师和学生共享。教师和学生在获取权力的同时,也分担了相应的责任。校长只需要给予教师和学生建设性、针对性以及专业性的建议,重点加强对年级组长和主要领导的督导,其领导力就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总之,权力共享会激发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热情,校园的民主氛围会得到提升,校长领导力的广度也会得以扩展。

2、参与决策会深化领导力的深度

古人云:“千古兴衰在决策。”正确的决策会推动历史的发展,科学的决策有助于深化领导力的深度,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参与决策能够使学校领导者处理好“谋”与“断”的关系,深化领导力的深度。在决策活动中,决策主体是学校的领导者,教师和学生提出的建议是为决策服务的。教师和学生的使命在于“谋”,学校领导者的职责在于“断”。对于教师和学生的主张和建议,学校领导要取其精华、去其不足,当“断”则“断”,作出符合学校当前和长远利益的科学决策,进而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

3、参与领导会加强领导力的力度

参与领导是指让下属参与管理的一种民主型领导类型或领导风格。其实质在于领导者能够组织下属参与决策和管理,从而增强下属的主人翁意识,使下属更容易地把个人目标融合于组织目标之中,达成组织目标。学校领导者应该具备允许师生参与学校领导的个人特质,师生参与学校领导会加强领导力的力度。赫塞和布兰查德的情景理论认为参与领导是领导者与下属共同商议、共同决策、共同管理的领导行为,领导者扮演着为大家提供便利条件和沟通途径的角色。以学校食堂卫生管理为例,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可以通过共同商议和决策营造良好的食堂卫生环境。

(二)提升领导者非权力的领导力

1、学识与人品决定领导力的高度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要做好学校的领导工作,领导者需要在学识与人品上比被领导者更胜一筹。大多数学校领导者同时也是教学任务的承担者,学校领导要能胜任所教学科,以专业理论过硬服人;领导者还要获取除专业理论外的其他知识,领导者的知识储备越丰富,管理学校的立足点就越高。领导者的人品在很大程度上比自身的学识更重要,学识有欠缺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弥补,人品低劣轻则降低领导力,重则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和学校的发展。因此,学识与人品决定了领导力的高度。

2、实践经验决定领导力的厚度

领导者的实践经验是在长期的工作中提炼的,实践经验有助于领导者发现事物发展的规律,从中汲取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避免工作的盲目性,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实际工作。张申府在《续所思》中写道:“乐增乐的经验,苦增苦的经验,顺增顺的经验,逆增逆的经验。以学、以体验为处世,以处世为学、为体验。如此自当无往而不自如,无往而不有所悟。”因此,学校的良性发展离不实践经验丰富的领导者,领导者的实践经验越丰富,越能够有效发挥领导力的作用。

3、个人胸襟决定领导力的宽度

宽广的胸襟是一名领导者应该具备的个人特质,也是其走向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领导者不管自身的能力有多强,志向有多远大,如果胸襟狭窄,想要充分发挥其领导力都是一件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在学校管理中,领导者有时会遇到反对自己的人或是犯错者。如果处理不好自己与这部分人的关系,就有可能影响大局,钳制领导力的发挥。包容和宽容是一种胸襟,可以最大限度地凝聚人心,提升自己的领导力。因此,领导者胸襟宽广能够拓展领导力的宽度。

二、领导力的产生应注意的问题

领导力是建立学习型组织和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的行动保障,它容易受领导者、被领导者以及组织团体等因素的影响。从领导者个人的角度来讲,要避免过分集权;从被领导者的角度而言,要避免盲从权威;从组织团体的角度分析,要避免求全责备。

(一)避免过分集权

从领导者个人的角度来讲,要避免过分集权。在组织内部,领导者在一定程度上集中自身的权力可以为组织提供一致的战略目标,防止组织部门过于独立,有助于简化组织协调和管理控制,领导者自身的领导力能够得到有效的发挥。领导者受惠于权力集中常令其忽视限制自身的权力,加之学校的权力制衡机制也有待完善,容易引发其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领导者过分集权,会在不同程度上滋生官僚作风,限制被领导者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堵塞正常的上下沟通渠道,以至于大幅度降低领导者的领导力。因此,学校领导者要避免自身的权力过于集中,培养学生和教师共享权力、允许其参与决策和领导。

(二)避免盲从权威

从被领导者的角度而言,要避免盲从权威。领导者个人特质的优越性常令其充满磁力,赢得大批的追随者。譬如说领导者自身所具有的超绝的智力、高尚的人格、在工作中所获取的丰硕成果、崇高的社会声望等。领导者的这些个人特质有助于自身的领导力得到充分发挥。然而,对领导者的过分推崇容易使追随者盲从权威,对领导者一些错误的思想丧失辨识能力,直接影响到领导者领导能力的真正发挥。学生和教师要积极支持和拥护学校的领导,但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发现并纠正学校领导不科学、不理性的思想。既要看到领导者的必要性,尊重领导者,又不能绝对服从权威,必须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

(三)避免求全责备

从组织团体的角度分析,要避免求全责备。领导者的个人特质关乎组织目标的实现,领导者的个人特质也通常被认为要优于组织团体的其它成员,这就使得组织团体对领导者的个人特质有较高的要求。有些组织团体认为领导者既然是拥有最高权力的个体,就应该提出尽善尽美、毫无漏洞的计划和方案,就应该拥有较强的领导能力。事实上,领导者不是完人,所有人都不会生下来就具备领导者的全部特质。一些领导者的个别特质虽然源自天份,但领导者技能的提升和知识的储备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试图以求全责备的态度评价领导者未免失之偏颇。组织团体要关心领导者的成长,不要因领导者个别特质的欠缺而制约其领导力的发挥。

三、结语

哲学观论文范文6

(一)虚拟世界的基本特征

首先,是即时沟通的优化。这里的优化,有两个方面的所指,一是网络的出现使得人们之间的即时沟通更加精细化,声音、图像甚至是视频都被应用于虚拟社会人群中的联系中。二是这种即时沟通的“廉价”的实现。网络的一大优势在于廉价而优质的服务。这种精细的即时沟通的实现并未带来巨额的费用负担,反而是十分廉价,极大促进了虚拟社会之间联系沟通的进步和升级。其次,是爆炸性轰动的猎奇心理。虚拟社会是最不缺乏惊奇和惊喜的地方。这里的任何一件新奇事物或者新闻都能够迅速引发虚拟社会中人们的围观和讨论,由于这种围观和讨论的产生和进行往往是即时的,是类似于电话会议的那种讨论,因此往往能够产生一种爆炸性的轰动。这种群体性猎奇心理引发的爆炸性轰动是虚拟社会中的寻常事件。它类似于在电影院看喜剧片时常常能够产生几倍于自己一个人看时感受到的幽默感一样,具有扎实的心理学内容和理念支撑。最后,是区域与整体的和谐统一。虚拟社会中的地域界限变得十分模糊,虽然有来自不同现实地区的人们,然而身在虚拟社会中,这种地域感就会被强烈的削弱,他们在虚拟社会中所持的是一种全局的宏观视野,只要是在这个世界中出现的事件都会进入他的视野。而这些虚拟社会中的事物总能够借助这些人的接受和关注而走出虚拟社会的固有界限进入人们的实际生活。这一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就实现了由区域到整体,再由整体回到区域的转变,也就是实现了区域与整体的和谐呈现和共存。

(二)虚拟世界带来管理哲学理念上的困境

虚拟社会的管理是现代管理学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传统社会的哲学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都因为虚拟社会自身的独特性而受到冲击和挑战。具体来说,虚拟社会带来的管理学困境突出表现为:一是虚拟化与真实性的冲突。虚拟社会中人们在活动时往往保持着自身身份的隐秘性,这种隐秘性对于个人的信息安全以及财产安全等具有十分明显的重要性。然而从管理学角度来说,隐秘性意味着责任与义务的无人承担,人们的行为处在一种管制真空的空间中,传统的社会管理方法无法将这些千篇一律的人们规范在自己的规矩之内。二是虚拟世界的辐射性。虚拟社会的对应物是真实社会。而虚拟社会在管理学维度上的辐射性已经波及现实社会。现实社会中的事件在虚拟社会中因猎奇心理和即时发酵效应能够得到持续的扩大化表现,这就使得在现实中存在的事件受到虚拟社会的辐射之后发生“夸张”性的变化,对现实社会产生过度的影响,对民众带来认识上的迷惑甚至是恐慌,现实社会和虚拟社会都因此面临成倍的管理压力。三是虚拟世界中道德意识的淡化和扭曲。在虚拟世界中,由于很多行为无法实现与现实世界中的对应,机器的阻隔使得人们在发出行为和动作时缺少必要的道德意识。甚至出现一些在现实世界中不符合主流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行为在虚拟世界中却变得十分普遍的诡异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可看做是虚拟性与道德观之间的冲突和矛盾的体现。

二、从哲学维度梳理虚拟世界的基本管理理念

(一)虚拟世界的生命:自由理念

虚拟社会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人类对自由的不断追求。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在不断打破自身界限和束缚,追求更大限度的自由。虚拟社会也不例外。而自由在这里恰好充当着虚拟社会的生命和支柱。所谓自由理念,并不是随意性,而是更高程度上的对人类权利的尊重。作为最高级别的生物,人类理应享受到更加丰厚和全面的待遇,获取更高程度自由,即现实社会中渴望获取而又无法被满足的自由。虚拟社会提供的正是这样一个类似“乌托邦”式的存在。比如,在虚拟社会中人们突破了地域的阻隔,实现两地间的即时沟通和信息传递;人们可以在虚拟社会中找到大量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或者社会群体,实现更好的发展;虚拟社会提供全面的生活便利服务,购物、浏览新闻、网络游戏或者观看网络视频,甚至可以在虚拟社会中交友、相亲,这些都实现了人在虚拟社会中的优越性保障和自由的实现;虚拟世界中政府方面的舆论监管力度明显变淡,这从侧面放大了人们的舆论自由,而网络信息平台的建立,也成为民众发表对当前社会生活中热点问题的看法和主张的不二之选。自由对于虚拟社会的重要性在于一旦这种自由性无法得到保障,人们在虚拟社会中无法享受到相比于现实社会更加全面或者更深程度上的自由体验,那么人们会更加专心的投入到相比更加真切的现实生活中,而不是虚拟社会中,后者也将因此不复存在。

(二)虚拟世界中的旗帜:精英理念

虚拟世界中自由性的高度发展使得人们在虚拟社会中能够更加自由、更加个人化地活动和表现。虚拟社会因此显得更加多样化,甚至是更加分散。而任何一个群体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都会由分散走向集中,虚拟社会中的“集中”趋势就是意见领袖的出现。所谓意见领袖是指那些在虚拟社会中具有广泛影响力,并且具有庞大的追随者和仰慕者,其意见和思想在一定范围内能够形成趋势和潮流。意见领袖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虚拟世界中精英意识的一种体现。在高度自由的虚拟社会中,人们有时会因为这种自由而产生各种的不适应,于是迫切想找到一个方向或者是一面旗帜去追随,去摆脱这种自由,也就是“逃避自由”的一种哲学体现。而意见领袖的存在就为之提供了这样一种方向和旗帜。这些意见领袖代表了这个虚拟社会中的精英阶级,他们影响着人们对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的态度与观念,帮助人们完善着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等人生的顶层设计。

(三)虚拟世界的草根化:大众理念

与前文所述“精英理念”相对应的是“大众理念”。精英本身的存在就是以大众为前提的。没有大众的支持和推崇就没有精英的产生。任何一位虚拟社会中的精英都必须经历一段“大众”的沉淀和蛰伏。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哲学“辩证法”思维方式的体现。而大众观念的另一种表现方式就是“草根化”的体现。网络虚拟社会的发展需要经历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普及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仅要依靠精英引导,更加需要虚拟社会自身能够实现草根化,最大限度去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和思想观念。曲高和寡,孤芳自赏不是虚拟社会的发展之道,借助大众的力量,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才是虚拟世界得以迅速扩张,能够自身一体的秘诀。

(四)虚拟世界中的人文关怀:人性化理念

人文关怀,体现的是一种理解和尊重,是人类内心文化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人文关怀能够引发不同人群的共鸣。这种共鸣能够帮助虚拟社会赢得更好的关注和更强的依赖感。具体来说,虚拟社会中的人文关怀表现为一种人性化理念的体现。人性化其实就是针对人类活动所涉及的方方面面进行符合人类使用习惯、思想观念的改变,对人们心理上的反应机制的研究、对人们情感上的怀旧观念的应用等,比如在虚拟社会中,身份的隐秘性就是一种人性化理念的重要体现。它迎合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安全的重视和对自身信息的敏感性保护的心理。此外,虚拟世界中的人性化理念还体现在虚拟社会所奉行的“私人定制”的理念。虚拟世界能够记录人们的活动足迹和个人趣味以及关注点,进而能够为之提供极具针对性的服务:搜索引擎服务、在线翻译服务、生活便利服务、视频观看服务以及新闻推送服务等几种主要的服务种类,其实都是一种针对性的存在,具有十分明显的目标人群。

(五)虚拟世界中的顶层设计:道德理念

虚拟社会相比于现实生活缺少了诸多的管理工具,比如缺少人与人之间的监督、缺少明确的身份证明以及缺少一定的准入门槛等。然而,作为人类文化心理结构的共通性组成部分:道德,其在虚拟社会中仍然发挥着一种规范的力量和引导的力量。意见领袖的出现需要满足道德维度上的要求,具有强大的道德公信力。因此,道德理念在虚拟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除了监督者之外,更像一名设计师,安排着这个特殊社会的顶层结构。具体来说,道德的规范力可以体现为虚拟社会中人的自律行为,比如对虚拟社会中语言暴力等行为的自觉规避。当然,它更加直接的体现为对一些事件和事物的道德化评价和反应。很多真实事件在虚拟社会中得到道德化的反应和发酵之后能够在现实生活中产生更为强大和广泛的影响,比如对徒手接住落楼婴儿的最美教师的赞美、对恐怖事件的集体谴责等。

(六)暴力机器的条文形态:法律理念

虚拟世界中的行为并不是完全脱离现实生活影响的独立自体。虽然相比于现实社会,虚拟世界具有更为自由和私人的特征,但是即使在虚拟世界中,人们也还是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权利与义务、行为与责任的密不可分是现代管理哲学的核心理念。如果说道德还只是一种更加依赖于个人自律性的约束和管理方式,那么法律就是一种国家暴力机器的条文形态,具有不可触犯的威严和不可逆转的执行力。法律理念在虚拟社会中得到实现是虚拟社会得以存在和正常运行和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我国针对虚拟社会的法律条文已经渐趋完善,现已有《中国互联网络域名管理办法》、《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管理办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等几部法典,对于虚拟世界中的秩序维护起到了基石的作用。

三、虚拟世界中的管理哲学理念新特征

(一)“辩证统一”仍是主流思维方式

虚拟世界的管理方式和理念具有明显的独特性,然而从最基本的哲学管理观念的构成来看,对公民各种自由和权利的尊重和保障与对公民行为的道德制约和法律规范;意见领袖的精英领导力与为迎合大众审美趣味和思想观念而表现出的大众意识和草根观念;人性化的关怀与国家暴力机器的存在等等,这些看似矛盾而实际无法分割的概念组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辩证统一”的哲学智慧。而这种哲学智慧既存在于现实社会,也存在于网络虚拟社会。并且在慢慢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为宏观层面的结构思路,影响着整个网络虚拟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二)“平民”全面反击

虚拟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众。大众化,草根化也是网络虚拟社会得以迅猛发展的不二法门。随着虚拟社会的不断完善和深化,“平民”作为主要人群已经开始强烈反扑。精英意识遭遇强大的挑战和冲击,在应对这种冲击和挑战的过程中,精英意识慢慢做出妥协和让步,大众意识与精英意识不再是水火不容的存在,而是慢慢开始寻找对话和联系。大众意识慢慢习惯精英意识的宏观视野和长远考虑,而精英意识也慢慢变得更加贴近现实和民众。

(三)概念界限逐渐模糊

哲学观论文范文7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历史文化遗产丰富,优秀的传统美德对人们的生活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对于大学生来说,虽然在专业知识方面得到了良好的灌输和掌握,但是在课堂教学当中,对文化传统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授略显不足。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应当肩负起传播和弘扬历史文化的使命,帮助学生去领悟人生的真谛,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学生的社会发展道路指明良好方向。此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达到同作者的心灵沟通,使学生能够很好地体会到读者的内心世界以及读者的思想感情,从而让学生同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懂得正确和错误行为及想法的取舍,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全面的法律阅读资源,对于大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同样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依靠法律对人们的行为进行约束,以维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确保社会和国家持续稳定的发展。对于大学生来说,除个别专业学科学生,在法律的认知和理解方面存在较大的误区和不足,这对学生的成长来说是极为不利的。高校图书馆加强对法律阅读资源的引入和建设,能够引导大学生去涉及和阅读法律书籍,阅读我国目前所实行的宪法以及各项法律法规,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使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法律制度,懂得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武装自己和保护自己,让自己免受外界危险因素的侵害。管理方面的书籍,也是高校图书馆建设过程中所不能忽略的内容。大学生作为知识水平较高的群体,只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加强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行政、金融、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相关能力,对于学生未来工作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就目前我国大学生群体来说,在专业技能方面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人才管理方面却存在很大问题。学生不懂管理,不懂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懂市场经济建设,使得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很难适应工作节奏和工作内容,最终导致学生工作道路上出现诸多障碍。因此,大学生亟须管理方面的信息和资源,而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需要对相关书籍予以重点考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需要加快自身的网络化建设步伐,不断提高图书馆的现代化水平,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和了解网络技术,提高学生对网络知识的应用和掌握。比如,高校图书馆应当视情况引进信息化的图书浏览设备和搜索设备,满足学生对数字信息的需求,提高学生对信息资源的获取速度,拓宽学生的信息获取途径。在资源建设方面,高校图书馆也应该加大对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图书资料的引入,引导学生去认识网络、了解网络和运用网络,培养学生的现代信息意识和信息水平。

此外,高校图书馆应该重视对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书籍的采集和建设工作。就目前我国大学生来说,身心健康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自闭、孤僻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容易对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非常严重的影响,许多校园暴力事件也多是由于不健康的心理造成的。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承担起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加强对身心健康方面的书籍的采集工作,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性格、品德的矫正和锻炼,克服不良的心理问题,培养正面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生活热情,改善学生人际关系,提升学生的个人交往能力,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的良性成长。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注意因素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需要从读者的实际需求出发,不断丰富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重视对读者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指导和培养,提升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效率,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提升个人素质水平和能力水平。此外,在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过程中,需要重视读者的反馈和建议,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不断完善高校图书馆的相关服务,提高文献资源的应用价值,使高校图书馆真正成为读者的学习课堂。

高校图书馆需要引导读者的阅读习惯

首先,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应该做好读者阅读的正确引导,使读者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信息容量较大,文献资源较为丰富,读者在进行图书的阅读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无从下手的尴尬局面,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帮助读者制定良好的计划,深入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让读者能够有目的性、有方向性的进行图书的选择。在阅读计划的内容安排方面,图书馆必须要从读者的兴趣以及读者的自身条件出发,安排读者循序渐进的展开阅读活动,以简到繁,由易到难,提高阅读效率,弥补个人的不足。对于大学生来说,专业知识是第一位的,因此,阅读计划中的主要内容应该围绕专业知识展开,为学生挑选特色专业书籍,提升读者的专业能力。阅读计划中应该涉及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发展的书籍,这些书籍应视读者的基础来定,以免过于复杂的书籍打消了读者的学习积极性,得不偿失,影响高校图书馆的实际作用。

高校图书馆应该做好必要的服务支持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支持包括了诸多方面,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服务便是引导工作。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非常丰富,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检索工具,将会导致读者无法有效的锁定阅读范围,进而影响到阅读效率。因此,对于高校图书馆来说,应该加强对读者的指导工作,定期为读者开设有关教育课程,在课堂上对图书检索工具的使用进行详细的解说,使读者能够掌握并熟练运用检索工作。同时,在教育课堂上,图书管理人员应该向读者传导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读者在规定的时间内返还借阅书籍,注意对图书等公共资源的保护,从而有效保证图书馆文字资源的安全。

高校图书馆应该重视组织管理工作

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够有效提升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水平,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是极为必要的。首先,高校图书馆应该做好部门职能的合理划分,提高部门的实际工作效率。其次,高校图书馆应该加强对专业性管理人才的引入工作,有效的改善高校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质量。同时,高校图书馆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图书管理人员的培养和教育工作,在保证图书管理人员能够掌握相关专业技能的同时,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水平以及同读者的互动水平,使图书馆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及时地了解读者的建议和需求,掌握馆内资源缺乏的种类和现状,从而有计划性的提高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最终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综合服务质量。#p#分页标题#e#

结论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需要从读者需求的角度出发,不断丰富馆藏资源,保证高校图书馆的作用能力。高校图书馆在满足读者专业性知识需求的同时,应该加强对法律、身心健康、历史文化等多方面书籍的引入和采集,保证对读者知识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帮助读者建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读者的健康成长,使高校图书馆真正的发挥自身作用。

哲学观论文范文8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三教之间的冲突成为历史常态,特别是佛教作为外来文化,长期受到儒道两家的排挤和攻击。大多数情况下,它们主要借助思想论辩化解这些冲突,南北朝时期的因果报应之争、夷夏之争、神灭神不灭的论争等便是明证。这些论辩客观上使三教思想得以相互砥砺,推动了三教之间的文化对话。与相互冲突、相互排斥相伴随的是它们在思想和实践层面的相互融合、相互补充,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问题意识上相互接近。问题意识是哲学思考的逻辑起点。在不同历史阶段,三教有许多趋近甚至相同的哲学问题。例如,天人关系问题作为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在先秦时期即是儒道两家的共同话题,形成了不同的思想主张。魏晋时期,玄学的基本问题是“有”与“无”、“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这是当时儒道两家学者共同关注的问题,他们基于不同的思想立场形成了贵无论、崇有论和独化论等派别。玄佛合流中,玄学家讨论的“有”、“无”关系问题与般若学讲的“空”、“有”关系问题也是相近的。隋唐以后,三教先后出现了心性论转向,儒学讲心性,道教讲道性,佛教谈佛性,尽管它们使用的概念不同,但都是在各自思想架构内探讨理想人格的可能性和内在根据问题。

第二,思维方式上相互借鉴。思维方式在哲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对于哲学体系的逻辑建构有决定性影响。思维方式的融合在三教关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如佛学家资取玄学思维诠释佛教空观,形成了“六家七宗”与僧肇哲学,以至于有学者认为,“六家七宗”中的本无宗、心无宗、即色宗可以与玄学中的贵无论、崇有论和独化论相呼应;隋唐时期的道教理论家如成玄英、李荣、王玄览等援用佛教中观思维,对《道德经》进行创造性的诠释,建立了思辨色彩浓郁的重玄学,也把道教的理论水平提高到历史最高点;宋明时期的新儒学又吸收佛教、道教的形上思维,对孔孟儒学进行了改造和提升,把儒学带到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第三,价值观念上相互融通。三教的价值观念有着重大差异,儒学充满入世精神和人文情怀,道教和佛教本质上主张出世主义。但是这种差异并非表明它们是决然对立的。儒学是不是宗教,学术界争论很多,但是无论从何种角度看,儒学具有与宗教相类似的终极关怀。佛教和道教虽以出世为究竟,但也有入世精神。道教的基本纲领是理身、理国。理身着眼于个人修身养性,得道成仙;理国旨在治国安民,理国的理念带有经世、济世的价值导向。大乘佛教以菩萨作为理想人格的化身,强调自利利他、自度度他。如果说自度尚可以离世求解脱,度他则必须涉入世俗生活。佛教、道教的入世精神还体现在他们对儒家伦理观念的高度认同。如东晋道士葛洪将儒家伦理融入到道教的修道理论中,强调欲求神仙,应以忠、孝、仁、和、顺、信、仁为本,若德行不修,但务方术,皆不得长生;北魏道士寇谦之主张天师道要以礼度为首,等等。在佛教中,倡导忠、孝、仁、义等伦理观念的高僧比比皆是,宗密、契嵩等佛学家还对儒佛互通作了系统论证。除此之外,中国佛教还翻译甚至伪造了许多与儒家伦理相契合的经典,如《六方礼经》、《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佛说盂兰盆经》等等,这也反映了佛教对儒家伦理的认同。

第四,社会功能上互为补充。古人常云,儒学治国、佛教修心、道教养身,说明三教的社会功能是有所不同的。明末高僧憨山德清也说:“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③涉世、忘世、出世代表儒、道、佛不同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然而它们在指导人生修养和社会实践中又能相互补充,“缺一则偏,缺二则隘”,因此在历史上,“即世又出世”成为无数知识分子孜孜以求的人格理想,而许多朝代实行三教并尊的文化政策,则是看到了三教在维护社会稳定、教化人心方面的积极作用。正是由于三教之间存在的相异互补关系,使它们在保持相对独立性的同时,又能不断从对方汲取思想养分,实现各自哲学意识、文化观念的转进,这是三教形成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原因。它们在整个中国文化中相得益彰,各显其能,共同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国哲学则在三教之间的冲突和融合中获得发展、创新的动力,最终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国家或民族哲学的鲜明特色,而儒学、道学、佛学也构成中国哲学的基本内容。

儒释道三教的相异互补关系得到了相当多研究成果的支持。然而,当它们进入中国哲学史研究视域,则是另一种境遇。纵观近百年来的中国哲学史书写,比较偏重儒学,对佛道两家有所轻视。中国哲学史学科的早期开创者陈黻宸、谢无量等径直将道术或者儒学等同于哲学,将哲学与经学混为一谈,他们的哲学史讲义或著作自然无法涵盖佛教和道教的哲学。而冯友兰30年代出版的两卷本《中国哲学史》(以下简称《哲学史》)充分利用西方哲学的观念和方法,对中国传统哲学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使中国哲学史成为一门真正意义的现代学科,无可争议具有典范意义,但是该书也没有很好地处理三教关系问题,当时即引起了胡适、陈寅恪等学者的注意,所以本文便以此书为起点进行讨论。从三教关系来看,《哲学史》贯穿着明显的儒家正统史观。胡适最先指出,冯友兰的观点是中国正统派的。所谓“正统派”的观点,是指冯友兰对孔子的评价。冯友兰认为,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系统思想的哲学家,所以中国哲学史应该从孔子讲起。他又把孔子与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认为苏格拉底的思想经过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发扬,成为西洋哲学的正统;孔子的思想经过孟子和荀子的发扬,成为中国哲学的正统④。对于胡适的看法,冯友兰也予以承认,不过自认为这种观点是以批评的态度得出来的。胡、冯两人的分歧不仅表现在历史考证方面,更重要的是哲学史观上的重大差异。胡适进一步推论:“根据这个正统的观点,中国哲学的第一阶段一定是始于孔子,从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二十世纪的中国哲学第二阶段必定是‘经学时代’,也就是儒家思想的经学时代。尽管有道教自然主义的强大影响,佛教征服中国千年的历史以及作为宗教的道教的产生和发展,惟有儒家思想最为重要。”⑤

#p#分页标题#e# 胡适的推论并非毫无根据。冯友兰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两个阶段。“子学时代”是从孔子到淮南王,相当于西方哲学的上古期;“经学时代”是从董仲舒到康有为、廖平,相当于西方哲学的中古期。这种分期方法既参照了西方哲学史,又依据了儒家思想的地位迁变,冯友兰说:“儒家思想之兴起,为子学时代之开端;儒家之独尊,为子学时代之结束。”⑥值得注意的是,他把董仲舒以后的中国哲学称为“经学时代”,表明他是把儒家经学当作这个时期中国哲学的主流,佛教思想只处于从属地位,而道教思想根本不在哲学史的研究视野之内。为了能把佛教思想统摄到经学时代,他对经学作了新的解释。他认为,经学时代的哲学家无论有无新见,都必须依傍子学时代的哲学家表达自己的见解,他形象地称之为“旧瓶装新酒”。佛学也是如此,“中国之佛学家,无论其自己有无新见,皆依傍佛说,以其所见。其所见亦多以佛经中所用术语表出之。中国人所讲之佛学,亦可成为经学,不过其所依傍之经,乃号称佛说之经,而非儒家所谓六艺耳。”⑦这种解释虽然富有新意,却抹煞了佛道二教在中国哲学史中的独特地位。除胡适外,李世繁也有类似看法。他以宋代哲学为例,指出冯友兰对同时期哲学家的取舍也含有正统观念。

冯友兰对于理学派的叙述颇详,对于心学的叙述很略,对于王安石的学说和南宋的功利派弃而不论。李世繁分析,这样取舍可能与冯友兰对中国哲学的看法有关,即冯友兰认为中国的玄学、道学(宋明新儒学)、义理之学,可与西洋哲学相当;玄学家、道学家、义理学家可称为哲学家。而王安石和功利学派的思想,大概认为不是道学家、不是正统派。即便道学是中国哲学,道学家是中国哲学家,冯友兰也不是把一切道学家看作正统派,而是承认理学是道学的正传,朱熹是道学的正统,心学不是道学的正传,陆象山也不是道学的正统⑧。面对李世繁的质疑,冯友兰自然有自己的理由,例如他认为王安石只有政治思想而少有哲学思想。然而,从他对唐宋时期三教关系的诠释策略来看,确实存在着某种正统观念。他更多关注三教之间的思想差异,对它们的相互交融着墨不多。《哲学史》只在叙述宗密、李翱、周敦颐、邵雍等人思想时,谈到三教融合问题;至于张载、二程、朱熹等人,很少论及这些思想家对佛道思想的吸收、借鉴,而是作为思想要点引述了他们对佛道的批判,说明他是站在儒家的正统立场看待佛道思想的。陈寅恪在为《哲学史》下册写的《审查报告》中就指出,“新安之学”(即朱熹理学)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而当时没有学者能把这层关系解释清楚⑨。陈寅恪虽然没有点名批评《哲学史》,显然《哲学史》也不是“惬意之作”。总的来说,《哲学史》没有完全做到以平等的态度看待各家各派。冯友兰以后,学术界出版了无数哲学史教材或著作,建立了其他学科范式,但是儒家正统意识对后来的哲学史书写仍然有一定影响,表现在大部分哲学史著作或教材也是以儒学为主线来写的,所以对儒学的发展阶段有较清晰的论述,同时期儒学内部各派别(如理学、心学)的演进脉络在哲学史书写中也有所体现。而对于佛道思想,则往往以某几位高僧、高道的思想代表整个学术流派的思想,这实际上是一种以偏概全式的叙述方式,其实佛教、道教内部各派别也有一个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

还有一个重要现象是,儒学在中唐以后的哲学史书写中“一统天下”,佛道思想基本处于缺席状态。事实上,宋明时期佛教和道教的理论创造力虽然大大削弱了,但也有新发展,如道教出现了全真道、净明道等新道派,天台、华严和禅宗等佛教派别则发生了思想转型,三教之间的互动关系也从未间断。同时,自汉魏以来,在道教之外一直存在着《道德经》、《庄子》的诠释传统,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道家哲学演变史。这些情况在现有中国哲学史著作中都没有得到很好地体现。当然,形成这种书写范式的原因很复杂,除儒家正统史观外,也与近代以来人们以西方学术观念去理解传统哲学和宗教有关,这里不再展开。站在今天的视角来看,以儒学为主导书写中国哲学史有不容忽视的局限性。首先,这种书写范式由于忽略了中国哲学内部的多样性,便不能完整地构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知识体系。其次,中国哲学史学科还承担着传承旧文化,建设新文化的重要职能,儒学主导型书写范式有可能使中国文化的传承出现结构性断裂,中国哲学和文化的创新失去稳固的基础。

一部好的中国哲学史尤其是通史犹如一幅完整的地图,能够清晰、准确地勾勒出中国历史上各种哲学思想的方位。这样的地图既不是线性的,也不是平面的,而应该是立体的。基于上文的考察,我们主张以三教关系为视角,贯彻立体的哲学史观,作为重写中国哲学史一个选项。初步提出以下几点设想,仅供参考。第一,坚持“三教并重”原则,平等、客观地看待中国哲学中的各个子系统。哲学史书写是一种客观的学术史叙述活动,不应受形形色色的文化正统意识的拘囿,而应据它们实际的思想造诣和学术贡献作出合理的历史定位⑩。我们并不否认儒学在传统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只是从哲学史的角度看,儒学对中国哲学的贡献未必胜于其余两家。三教之间的相异互补关系表明,以任何一家为主导书写中国哲学史,都难免有所偏狭。我们主张以“三教并重”作为哲学史书写的方法论原则。这个原则既是一种价值中立原则,也是一种开放性原则,既要求平等、客观地看待三教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和功能,也要平等、客观地评估儒、释、道之外其他哲学系统或派别的地位。要把这个原则贯彻到底,哲学史工作者要有开放的心态、扎实的基本功、广阔的学术视野,能够打破自身研究领域的局限,充分吸纳各领域研究专家的学术成果。第二,坚持历史主义的态度,适当弱化学派式的叙述结构,注意主流派别、非主流派别的合理区分。

将各种学术思想分成不同派别,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在数千年的中国哲学史中有很多派别,这是历代学者根据这些派别的思想立场、理论特点等进行的一种类型学分类。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使我们容易把握某个哲学思潮、流派、人物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特点。但是任何分类都是相对的,原因在于任何学派或人物的思想往往具有多重因素,因此历史上有许多哲学家或著作,我们很难简单地判定他属于哪个派别。例如《易传》是儒家的作品还是道家的作品,抑或儒道皆有?三种看法都有一定道理。再如,王充是儒家还是道家,学术界也没有定论。对于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最好是尊重事实,未必要强行地给它进行学派归队。对于同时期主流学派、非主流学派的区分,要根据思想演变的自然进程来判断。如程朱理学是不是宋元时期的主流?有种观点认为,程朱理学之所以成为宋代儒学的主流,在相当程度上是由于朱熹理学后来被推为官方哲学,而作为朱熹理学源头的“北宋五子”也变得重要起来。然而从哲学史的自然进程看,“北宋五子”在当时的学术影响和思想创造力未必就超过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等人。如果上述观点能够成立,那么把程朱理学作为宋元时期新儒学的主流派别来对待,可能会违背哲学史研究所要求的历史主义原则。#p#分页标题#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