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教学范例

针灸教学

针灸教学范文1

适用于评估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各个临床学科中视障学生的临床技能掌握情况及毕业考核,也适用于目标参照性考试,如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以评估视障学生在毕业前是否达到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资格要求。

二、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的组织与实施

1.成立考核评价小组

由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临床技能培训骨干教师组成考核小组,负责组建考核题库、制定评分标准、标准化病人培训、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核实施及总结。

2.建立考核试题库

考试内容在考察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全面性、基础性的同时,也要重点突出。因此,试题库的建立既要结合特殊教育实际,还要参照视障学生毕业后从事推拿行业所要取得的职业资格(即全国盲人医疗按摩人员考试大纲)的要求。试题库中包含伤科、内科、妇科、儿科四门中医学科的常见病临床技能测试。

3.标准化病人培训

标准化病人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系统化培训后,能准确表现病人的实际临床问题的正常人或病人。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既可以解决教学资源紧缺的问题,还能够克服传统考评方式缺乏公平的缺点,使视障考生在面对标准化病人中进行考核,提高了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公平性,还能够为视障学生模拟一个医患之间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前期对视障学生进行相关学科医学知识授课后,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前对视障学生统一进行如何作为一名“标准化病人”,即标准化病人的职责与要求及在考试中表演技巧的培训。培训结束后对全体视障学生进行标准化病人考核。考核合格者方可参加下一阶段的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在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考生本人即要模拟盲人医疗按摩师作为考生参加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又有机会作为标准化病人,这是与其他医学院校的选取低年级学生或在社会上招募有医学爱好的的人士作为标准化病人的重要区别。其优点体现为:视障学生在作为标准化病人之前势必要对疾病的病史、临床表现中的症状、体征等相关知识有准确的认识及掌握,通过作为合格标准化病人的培训与练习,有利于视障学生对所学疾病有更好的掌握,有利于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有了充当标准化病人的经历也有利于视障学生在临床工作中更好地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医疗服务。

4.符合特殊教育实际的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考站设置

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共分为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病例分析、手法操作四站。第一站(标准化病人站):问诊,重点测试视障学生病史采集能力,包括病史采集技巧、方法、要点、内容四个方面。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10分。第二站(标准化病人站):体格检查,重点测试视障学生体格检查的合理运用能力,包括检查的内容、顺序、方法三个方面。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第三站(非标准化病人站):病例分析,以笔试及问答的形式重点测试视障学生中医辨证施治能力及临床思维方法是否科学有效,包括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型、治则、治法等。考试时间10分钟,满分30分。第四站(标准化病人站):手法操作。重点测试视障学生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实施能力。包括合理治疗方案的提出;常用腧穴的位置和取法、按摩基本手法、成套治疗手法。考试时间20分钟。满分30分。考官根据视障考生在各站完成情况按照得分要点进行打分。

5.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实施结束后的总结

在特殊教育学校针灸推拿专业每次实施完创新型“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后,参与考评的教师组织学生马上进行总结。通过考生及标准化病人的自我总结及教师针对视障学生在考核过程中的优、缺点的归纳总结及点评有利于视障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正,以达到提高临床技能的目的。

三、结语

针灸教学范文2

【关键词】中医诊断学;脉诊实训;教学改革;模拟;自测;临床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6年7月—2018年5月将五年制中医专业学生59名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29名,对照组30名中再随机分为6组,每组4~5名学生。对照组中,女17名,男13名,年龄18~21岁,平均年龄(18.72±0.92)岁,入学成绩76~84分,平均(81.79±1.16)分,专业基础课成绩70~81分,平均(74.75±1.33)分。试验组中,女16名,男13名,年龄18~22岁,平均年龄(18.90±1.21)岁,入学成绩74~85分,平均(81.87±1.13)分,专业基础课成绩71~82分,平均(75.25±1.31)分。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入学成绩及前期专业基础课成绩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研究方法

两组应用统一教材,即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十三五规划教材[6]。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理论-模拟-自测-临床”教学模式进行实训教学。“理论-模拟-自测-临床”教学模式具体实施步骤如下:根据我院编制教学大纲内容进行实训培训。理论课结束后,实训前一周,对每组组长先进行培训,对机器操作熟练。第一次,脉象实训时,简单讲解如何把握每个病理脉象的指感,之后,每组根据配备的仪器学生先进行指感训练;第二次,每组进行模拟诊脉,组间互诊,有分歧点的脉象根据脉象自测系统连接关部,查看脉搏图,客观判断分歧脉象;第三次,安排中医院老年病房进行脉诊实训。三次结束之后,进行总结归纳疑点。

1.3教学效果评估

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医诊断学教研室教研统—命题,对脉象特征理论知识、病例脉象鉴别、模拟脉诊仪操作及分析病变脉象及中医院临床患者进行诊脉考核。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脉诊实训成绩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病例脉象鉴别考核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病例脉象操作验证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见(表1)。

2.2学生自评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问卷中对学生课程进行对比,学生是否能完成布置的任务、新知识能否引入到学习中、对自己的优缺点评价、团体合作能力及文献检索能力,结果显示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评价“理论-模拟-自测-临床”教学模式结果

进行问卷调查评价“理论-模拟-自测-临床”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接受新教学模式86.21%,各项平均满意度为86.90%,与不满意相比较高73.70%,肯定中医诊断学脉诊实训教学中应用“理论-模拟-自测-临床”教学模式。见(表3)。

3结论

目前中医诊断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是在实行高等教育建立起来的,它借鉴的是高等教育特别是现代西医学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采用规模化培养的方式。但由于学科特点和历史条件的限制,现行教育模式自诞生之时起就带有明显的先天缺陷,即缺乏实践性。而中医学是一门源于实践的临床医学,中医四诊更是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辨证治疗相结合的主要载体。通过自测式、互动式、模拟诊脉教学模式实施的阶段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培养方案,加强教学团队的交流,促进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无疑会增强学生临床诊脉能力和对中医诊断学的兴趣,同时,又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应用了先进教学手段,从而在根本上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并提高学生临床诊断能力,对于该教学模式的进一步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可以不断的学习完善自我,进而提高中医诊断学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林雪娟,闵莉,甘慧娟,等.中医脉诊临床模拟训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1):143-145.

[2]梁玲,聂坚,张建英.中医诊法实训教学模式的实践与体会[J].中医药导报,2015,21(22):112-114.

[3]黄利兴,刘英锋.从脉象特征的系统表述谈脉诊教学的改革设想[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9,21(5):68-70.

[4]高秀娟,马会霞,齐峰,等.临床模拟教学在《中医诊断学》实训教学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4(4):360-361.

[5]王郁金,苏衍进.中医诊断学脉诊实验教学的应用与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09,28(16):89-91.

针灸教学范文3

急诊医学的发展,其跨多学科专业的特点要求医生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用更可信、确切的临床证据指导急诊医疗和教学应用作为发展急诊医学的指导思想。作者在临床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的理念和方法[1],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比较,探讨在急诊科临床教学中运用循证医学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一、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中国医科大学临床药学院急诊科临床实习2005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66人做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设计,随机分为6组,每组11人,单数组33名学生设为实验组(EBM组),采用循证带教法带教;双数组33名学生设为对照组,则采用传统带教方法。两组学生入学条件、教学环境、教学设备等无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二)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种带教法的问卷调查结果、出科考试成绩分别运用秩和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二、教学方法

(一)带教教师情况。带教教师均具有丰富的急诊科临床教学经验,带教时间均为半年。两组教师的年龄、性别、学历及职称等相关因素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循证医学临床实习带教的具体模式。

1.教学准备。学生进入临床后,应尽快熟悉本专科常见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治要点和防治措施;另外,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授循证医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如何才能找到最新、最佳的证据,同时教师亦应查阅并提供相关的循证资料,指导学生科学可靠的诊治方法。

2.教学过程。以临床实习带教老师指导学生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解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激素早期应用还是晚期应用”问题为例,透视循证医学的临床教学过程。(1)分析研究患者的病史、体征、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提出问题:ARDS激素早期应用还是晚期应用,用多长时间,用多大量为宜。(2)师生共同检索相关文献42篇,发现激素的作用时机问题分水岭是早期应用(<7天)抑或晚期应用(>7天)。近年,主张将激素的开始治疗时间推迟到1周以后,中等量、长疗程激素治疗对晚期ARDS有益。(3)对检索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多项的临床双盲随机对照研究提示,ARDS晚期激素治疗降低患者病死率的机制可能不仅仅局限于肺组织纤维化的减轻,而可能是激素多方面、多环节的作用结果。(4)评价上述研究证据的真实性、可靠性,结合临床专业知识与经验、患者的实际情况与需求,制订对本患者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归纳总结,在学习小组中讨论。(5)师生一起实施此治疗方案并动态监测效果。(6)与学生共同总结此次循证医学的实践活动所获取的知识,肯定优点,发现不足,循序渐进。

(三)传统带教临床实习带教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指导学生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每周集中小讲课1次。

三、教学效果

(一)出科成绩对比。学生完成急诊科实习任务时进行出科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与实践技能操作,分别独立判卷,总分各100分。考卷从题库随机抽题,难度系数分布比例均等。

(二)问卷调查。学生完成急诊科实习任务时接受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对实习带教老师的责任心的评价、对带教老师教学方法认同度和对自身理论和临床水平是否获得提高的评价等,选项分为4个等级。

针灸教学范文4

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推进过程中,国家和社会对高等教育教学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实践中发现传统的中医各专业教学内容比较固定,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如何把课堂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实际中去,如何解决教学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使学生真正能做到学以致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的问题。笔者在多年教学工作中体会到诊断学课程教学,应结合医学院校所设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改革,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方法的改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

诊断学;教育教学教法;模式改革;专业特点

诊断学是阐述诊断疾病的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临床课程,为临床疾病和其他有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准确的理论依据。也为学习其他医学课程打下基础[2]。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想使学生牢固掌握本学科知识,完成教与学的协调统一,首先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用医学科学思想关心教育学生树立医学专业信念

作为医学专业的教师,首要的一条就是要忠诚于医学教育事业,要有医学科学高尚的人格和医疗的品德。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体现出对祖国、对人民、对医学科学的热爱,以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去引导学生,树立医学专业的信念和救死扶伤的精神及人生观[14]。我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分为中医、中药、临床、中护及骨伤等多个不同专业。中医班的学生年龄大,有高中文化基础,心理发展有明显的探索性,闭锁性,独立性等特点。需要教师主动的接近他们,了解他们,尊重他们;各专业五年制大专班的学生则是年龄在15岁左右的初中生,他们远离家乡、父母,更需要老师的关怀和照顾,老师能满腔热情的对待他们,他们也认为老师是可信赖的人,有什么困难或要求,学习上有什么疑问,都能直率的提出,相互交流思想,沟通认识,相处之中,发现他们不成熟的见解,不稳定的情绪及时提出,耐心教育,树立他们医学专业的信念。诊断学是诊治疾病的金钥匙,掌握它才能诊治疾病,才能救死扶伤。同时还用积极向上的精神去感染他们。这样,当他们有缺点、错误时,老师再严厉的批评,他们也能够接受,激发了他们学习诊断学的兴趣[3]。

2按照诊断学教学大纲认真备课书写完整系统教案

我们使用的是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职业院校十三五规划统编教材《诊断学》,《诊断学》有八大篇,第一篇常见症状;第二篇问诊;第三篇检体诊断,第四篇实验诊断,第五篇医学影像诊断;第六篇器械诊断等部分,共四百六十多页[1]。规定要求72学时结束,每学时讲几十页,内容繁多,学时有限,如何能在有限的学时内把教材内容融会贯通,系统的传授给学生,并使其牢固地掌握,这就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和领会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环节改革,要在备课过程中,仔细钻研分析教材,对每个篇章的内容,哪些是要求熟练掌握的,哪些是仅做一般了解的,根据教材的深度和广度进行周密的分析、编排,把重点和难点总结出来和实际应用统一起来,然后再系统掌握,有侧重点的传授给学生,完成大纲的要求,所以只有领会大纲,吃透教材,讲课时才能运用自如,取舍得当,重点、难点选的准,讲得透。在此基础上,我们要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并书写出完整系统的教案,书写好一个内容精练、重点突出、切实可行的教案,是完成教学计划的关键一步,也是达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通过备课,教师把教材内容进一步整理、充实、系统和精练,然后再通过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比如,第三篇检体诊断,我首先把内容总结后,列一张表格图示,分别把基本检查,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生殖器检查,直肠检查,脊柱与四肢检查,神经系统检查等排列出来,一目了然,要比按教材的顺序平铺直叙效果好,节省学时[2]。

3改革诊断学教学手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

诊断学学科的特点,内容繁多,前后不连贯,第四篇实验诊断中第九章:临床微生物学检查,一种诊断一种形态特征,微生物且个体微小,不能肉眼直视。中医药专业的学生认为学好学坏无关大局。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才能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效果?要进行教学手法改革,我认为关键是要激发起学生对本学科的热爱。首要的一条就是要研究教育教学方法,对所讲的每节课,经过不同的手法艺术加工,形式新颖多变,讲解生动活泼,举例要得当,例证要可靠,感情要充沛,语言要精确,具体形象的、简洁明白的从教学中表达出来,使学生感到本学科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必要性。比如,本章总结五个字说明临床病原微生物的特点:小、多、大、广、强。个体微小,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分布广泛,适应性强。列举在工业、农业、医药等方面,说明微生物和我们人类的生产及生活的密切关系。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有益,仅少数可引起人类和动植物的病害,称病原微生物。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中。从第一个看到微生物形态的列文胡克,讲到现在电镜观察病毒及微病毒微细结构,从接种人痘预防天花,到现在天花病毒的绝迹,从梅楔尼可夫和欧立希分别代表体液和细胞免疫两大学派的争执,讲到现代各种病毒、微病毒微细结构及细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和机体的特异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诊断,把教材内容系统化,以故事的形式解说微生物学检查与.临床诊断紧密联系起来,必要的地方附以记录,把枯燥无味的内容趣味化,把深奥的知识通俗话,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且记得牢固[4]。

4归纳整理运用系统化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诊断学中的实验诊断内容多,其中十一章,有三十多种检验方法和种类,如果不归纳系统化,不注重相互间的联系。泛泛的讲一个实验诊断接一个实验诊断,从头到尾讲一遍,虽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了教学大纲规定的授课内容,然而却显得十分单调、贫乏、支离破碎。失去了相互间内在联系和系统性,这样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不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那么如何设计一条最简捷又利于学生理解和思维的路线呢?需要研究探索改革,为此我在备课和教学实践中,经过细致琢磨,就把三十多种检验方法和种类虽然各不相同,但也有其规律性可循,既有血液一般检验特性,又有骨髓细胞学检验、血栓与止血检验、尿液检验、脑脊液检验、肾功能检验、精液检验、前列腺液检查、阴道分泌物检查的特性。既有临床生物化学检查特性,又有临床免疫学检查特性,还有临床微生物学检查特性。归纳为五大类,把它们相同和各自不相同的特点,按五个方面重点讲述,就是以这五个方面重点为教学基础,将所有的内容归纳整理设计了诊断一览表。把沉长多方面复杂的实验诊断学各论全部贯穿在一起,从而使众多的实验诊断在一张表内既可系统体现出相互间的联系。又能表现出每种实验诊断各自的独特特点。在学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用这种新模式教学,教师只讲解每章具有代表性的内容,提示重点,讲清难点,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既动脑又动手。再根据“一览表”的要求进行自我“消化”,加强记忆。此外,也可根据专业班次的不同,增减内容。实践证明,这样模式改革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的诊断种类形成一个既系统又完整的链条,增强其科学性和条理性,可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5]。

5采用启发对比教学增强诊治疾病的科学记忆

诊断学中内容多,采用启发对比教学法,进行对比记忆是掌握运用知识的基础,没有记忆就谈不上理解和思维。在比较中鉴别,在鉴别中加强记忆。尤其是诊断学这门学科,是运用记忆最多的学科之一,如常见症状这一部分则更为突出。如果只按教材内容不分枝叶,面面俱到,虽然也能把每种症状的特点讲出来,但无系统性,学生对常见症状的特点记忆也是十分零碎的,甚至张冠李戴。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求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记忆。虽然常见症状的种类很多,但他们彼此间存在着“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如果在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在对比中抓住不同症状之间和同属中症状之间的共性和个性。这样就容易记忆。例如:症状发热属其共性就有:①疼痛感染发热,②水肿感染发热,③呼吸困难感染发热,④咳嗽咳痰感染发热,⑤恶心呕吐感染发热,⑥腹泻并发症发热,⑦黄疸并发症发热,⑧心悸并发症发热等他们共性皆发热[11];这样在各个症状发热共性的基础上,再找出各个症状的特征,各自不同的个性,共性和个性分属得清清楚楚,易学易记易背易掌握;又如:第四节皮肤黏膜出血,第七节咯血,第十一节呕血与便血,第十四节血尿,都有出血、咯血、呕血、便血,与血有关系的共性,只是所在的部位不同,再分辨出不同的各自特点个性,列出共性和个性,一目了然;再如:第十六节眩晕,第十七节晕厥,第九节心悸,第十节恶心呕吐,都有恶心、呕吐、头晕、心慌气急的症状属于共性,但各有各的个性,眩晕是周围性(耳性)眩晕,中枢性(脑性)眩晕等。晕厥是单纯性(血管抑制性)晕厥,心源性晕厥,脑源性晕厥等,心悸有心慌气急晕厥抽搐等个性特点;又如:第二节疼痛,第三节水肿,第四节皮肤黏膜出血,第五节呼吸困难,第七节咯血,第九节心悸,第十一节呕血与便血,第十二节腹泻,第十四节血尿等,都有局部疼痛症状,同属症状之间一类的共性,但也有他们各自的个性,分类数清,就抓住了共性和个性,列出一览表[12]。因此,在归纳的基础上按“一览表”的顺序讲解,详而不乱。并指导学生进行对比,鉴别不同的症状。在鉴别中加强记忆,从中可以掌握各种疾病症状特点和规律,分析出病因病机。同时能举一反三,利于理解和掌握其他疾病的症状,进行临床诊断鉴别,利用这张表进行对比教学,将由教师讲解归纳总结的传统方法,改为学员自己归纳,教师讲评,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尤其当自己归纳有误被教师纠正时印象更为深刻,其效果远比死记硬背好的多。科学地指导学生潜心复习归类,可以收到举一反三,意想不到的效果[8]。

6总结诊断学的教学体会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教学经验在于总结积累。我每次课后,回忆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成功的体会和不足的教训,并查找原因。教学中只有不断总结教法,严于解剖自己,才能明确前进方向;只有对科学的不懈追求,才能使自己的知识从深度到广度不断提高。同时,我常常抽出一定时间去听取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讲课。这样不仅扩大了自己的知识范围,也学习到了别人的先进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水平。多年来教学效果显著,受到了老师、学生们的欢迎和好评[6]。

7进行诊断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诊断学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加上死板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成为学生学习的心理障碍。一般来说,学生总希望教师把书本知识消化后,以最容易吸收的方式传教给他们,而不希望照本宣科,杂乱无章的满堂灌。试想在教学中对每种诊断单纯地照本宣科,连续讲解几十个诊断内容,大量单调频繁乏味的视听刺激,抑制了学生的大脑活动,影响学生对“信息”的接收和处理,结果在厌倦中昏昏欲睡,虽然也能按时完成授课内容,实际上是课堂教学的失败。为此进行改革,采取新的教学模式,精讲点评法,抓住本学科重点进行点评,以点带面;绘图公式直观法,把复杂的内容绘成图表,列成公式,直观进行教学;讨论互动法,把本学科问题摆出来,让学生讨论互动,最后老师总结评判;归纳对比教学法,归纳诊断类型,进行比较,讲解方便,连贯性强,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过程,提高了学生大脑活动的兴奋性,引起了学生的探究反射和求知欲,从而提高了学习效果,使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心理活动达到同步化[7]。

8提高诊断学改革教育方法是讲好课程的重要步骤

诊断学教学要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主要目标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教师就要运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进行改革。我在讲医学影像诊断各论的内容时,在不违犯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把教材的内容划分为五个小段进行分讲,它们是(1)X线诊断;(2)磁共振诊断;(3)介入放射学诊断;(4)超声学诊断;(5)核医学诊断。在讲第①x线诊断、②磁共振诊断过程中精讲了其临床症状,与临床紧密联系起来,使难以区分抽象的影像学,有了实体实物联系和参考依据,更加容易掌握影像诊断内容,这样互相衬托又突出了重点。其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要准确诊断疾病,诊断查找出疾病的发生病因,分析出疾病的发生机制及疾病的临床表现和鉴别诊断,最终得出准确诊断的方法和结果,才能不贻误病情[13]

9勤于动手实验实践是学好诊断学的重要方法

诊断学实验课是对理论课的验证,是教学过程中不能缺少的重要一个环节,比如常见症状诊断,理论上复杂难记,原理较为抽象,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一遍,就会牢记不忘。在上实验课时老师的示教非常重要,要一丝不苟,规范操作,并对操作容易出现的问题及早解说,及时纠正,实验后要指导学生书写实验报告,并认真批改,把发现的问题和改进办法及时通报给学生,以明确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只有这样理论联系实际,总论结合各论,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深入浅出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就能提高教学质量[10]。

参考文献

[1]李广元.诊断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379.

[2]魏武.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81.

[3]马家骥.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6-198.

[4]沙恒玉.诊断学教法探讨[J].中医药学刊,2013:35(5):41-42.

[5]李芝和.诊断学教学改革的设想[J].中医教育杂志,2000,42(6):56-57.

[6]张林.诊断学教材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01,35(4):30-31.

[7]陈明园.诊断学与临床的关系[J].辽宁中医杂志,2002,26(4):37-38.

[8]沙恒玉.诊断学中常见症状与临床相结合教学[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36(6):56-57.

[9]沈霞.临床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65-201.

[10]薛江峰.临床诊断鉴别探讨[J].四川中医杂志,1998,34(11):41-42.

[11]刘维庆.肺炎临床治疗36例分析[J].山西中医杂志,1996,20(11):21.

[12]沙恒玉.中西医结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研究[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208(18):5-60.

[13]陈吉容.影像诊断学教学方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208(18):106-108.

针灸教学范文5

关键词:农村学校;教育振兴;问题;策略

俗话说得好,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振兴就是根据不同贫困程度和不同贫困区域实施有效的专项振兴措施,对贫困对象进行精准识别,并且考虑各种因素,对贫困学生提供教育帮助。教育振兴就是提供教育的帮助,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培养高水平的人才,促进当地经济水平的提高,同时将学校作为教育振兴的对象,从而贯彻落实振兴政策的任务[1]。

一、“教育振兴”背景下的农村教育问题

1.农村学校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如果确实想要提高农村地区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就得首先保证学生在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良好的教学道具,也能够使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2.人们思想保守,受教育程度较低。贫困人口长期处于贫困的重要原因,是他们自身缺乏摆脱贫困的能力,也就是缺乏文化基础和智力的支撑,同时也没有坚定的信念。许多贫困人口认为学习是与自己无关的,是下一代人的事情,这些人安于现状,缺乏创新精神,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给他人,寄托给政府。

3.贫困地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有待转变[2]。不得不说,贫困地区的学生与城市地区的学生相比,综合素质确实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上的差异造成的。贫困地区学生的家长缺乏教育经验,缺少教育子女的能力。

二、教育振兴的思路及策略

1.教育工具的更新换代

如今是一个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时代,城市中的学校早已普及现代教育工具,用交互式电子白板进行授课。现代教育技术带给教师的便利是有目共睹的,运用现代教学工具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率。因此,贫困地区的学校不能再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简单的教学,而是要将教育工具更新换代,让教师能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课堂教学,利用互联网共享海量的教学资源。

2.丰富乡村教师培训内容

提高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除了从硬件设施入手,还要从教师队伍的素质入手。应当丰富教师的培训内容,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这样才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国家提出了许多提高乡村教育力量的政策,比如说公费师范生、国培计划等,这些有力的措施缓解了乡村地区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同时在对教师进行培训时,要重点对教师进行扶贫理论知识的培训,让教师对国家的扶贫教育政策形成认同感,这样才能够启迪乡村教师,同时也要注重对教师师德和教育技能方面的培训。

3.整合优势资源,吸引外部资源

教育均衡化已经发展了多年,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贫困地区的教育力量仍然落后于经济发达的地区,我们在提高贫困地区教师内核素养的同时,也要整合教育资源,吸引外部的教育资源来支援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例如,政府鼓励设立多种形式的公益组织,支持和鼓励各种公益性社会组织到学校开展支教项目,与师范类的高校共同组织多样的支教活动,并且将学校组织起来构建教育资源共享的平台,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教育资源。另外,学校方面也要改变以往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发展校园教育文化,引进先进的教育文化和思想,并且配备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利用互联网让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工作。教育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贫困,农村教育振兴是由政府、社会和群众共同实行和推动的,要以教育助力贫困地区经济的发展,通过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教育水平,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进步。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振兴,使贫困地区的人们摆脱教育、思维、观念、文化的贫困,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经济发展,最终使贫困地区摆脱贫困。

参考文献:

[1]李欣.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教育精准扶贫问题研究[J].农业教育研究,2019(4):36-39,20.

针灸教学范文6

教师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它的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的职业价值取向、专业发展筹划等多方面内容,是衡量教师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而体育教学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人才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关系整个学校教育的发展,同时关系到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发放问卷和访谈的方式对昆明市乡镇中学200多名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分析体育教师幸福感获得与缺失因素,并根据原因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

乡镇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

乡镇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指:长期工作在乡镇中学里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育工作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潜能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学校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主要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它的作用和功能是其他教育活动所不能替代的,同时它与德育、智育紧密结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使命。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培养体魄健壮的建设者和保卫者的园丁,是青少年健美的设计师。学校能否贯彻执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的体育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育教师的工作质量,有一个合格的师资队伍是组织好学校体育工作的前提和保证。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不仅直接影响教师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其表现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阻碍了学生的成长进程。因此,了解并探求解决乡镇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有效对策己成为学校体育开展过程中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1昆明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在对262名调查的昆明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师中,20人(7.6%)感到非常幸福,31人(11.8%)感到比较幸福,51人(19.5%)感到幸福,56人(21.4%)感到一般,有50人(19.1%)感到不幸福,有46人(17.6%)感到比较不幸福,8人(3.1%)感到非常不幸福。把这几类归成几个大类:幸福(非常幸福+比较幸福+幸福)、一般、不幸福(不幸福+比较不幸福+非常不幸福)。总的来看,认为工作幸福(20+31+51=102人)的体育教师,占总调查人数的38.9%;对自己职业幸福感没有一个确切答案,感到一般(56人)的体育教师,占总调查人数的21.4%;而认为工作不幸福(50+46+8=104人)的体育教师,占总调查人数的39.7%。从上面的调查结果显示,昆明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容乐观,整体幸福感非常差,只有少部分的教师能从这份职业中体会到幸福感,还有将近一半的体育教师对自己目前的现状感到非常不满,不能够从体育教师这个职业中体验到幸福感,说明昆明市乡镇中学的体育教师在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意、对职业缺乏热爱的心理状况下工作。

2昆明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因素

2.1工作稳定安全

教师职业本身虽然没有丰厚的收入,没有太多的福利待遇,也没有过高的社会地位,但是相对其他行业来说,工作和工资相对稳定,工作环境单一,工作群体单纯。工作的稳定和社交的单纯,可以让更多的体育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工作和家庭中,能够在安稳平定的生活中追求一种幸福。加之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要想在这样的形势下寻求一份稳定是多么的不容易。而云南人的生活习性和心理特征造就了他们以稳为主的追求,体育教师在这样一个安逸的工作、生活环境下更容易获得满足感和幸福感。

2.2与学生的交流中共同成长和发展

学生和教师是学校里面的两股生力军,他们的发展情况决定了学校的发展趋势,只有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了才能推动教育的发展。在师生交往中,体育教师给予学生扎实的基本技术知识和家庭般的关怀会让学生体会到太多的幸福;同样的,学生真诚的爱与关心理解对教师来说是最大的安慰和报答,是体育教师体验职业幸福感的一个重要来源。相对开放和独特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和体育教师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而学生更愿意走出高压的教室在这样的环境中向体育教师诉说自己的心声,体育教师更多的是充当朋友、大哥、大姐、心灵的指导师等角色。体育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华丽的动作技术深受学生的青睐,得到许多学生的认同与崇拜,看到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不断地提高,也看着学生渐渐地成长,不由地会产生一种成就感。

2.3和谐融洽的同事关系

学校人文环境的营造不仅影响着教师的自身发展,而且对整个学校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影响,同事之间的关系对学校人文环境的营造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体育教师与职工之间是为了顺利完成工作而合作的同志关系,由于各自的工作岗位不同,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同。俗话说“在外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调查的许多体育教师都不是本地人,所以和谐融洽的同事关系让出身在外的他们找到了一种归属感和家一样的温暖。同事关系融洽了,大家才能在一起互相沟通与交流,讨论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工作和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质量。所以更多的体育教师非常注重人文环境的营造,加强与同事的交流,增进同事之情,并从中感受一种幸福与温馨。

2.4学校和社会的认可与支持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赫兹伯格提出“领导的赏识”是激励员工的重要的因素和手段。而对于体育教师来说,它意味着体育教学在学校教学中的位置以及自己获得发展机会的多少、工作能否顺利地开展和工作成效能否得到认可等。而作为社会方面,主要来自学生家长及外界对体育教师的评价。一直以来“头脑简单,四肢发达”就像一顶无法摆脱的帽子扣在每个体育教师头上,而他们就在这样一种阴影下长期生存着,以至于太多体育教师出去社会和其他人交流都不敢说自己是教体育的。许多学生家长甚至认为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是在影响他们的学习,因此,对体育教师存在歧视心理。自从北京奥运会和全民健身纲要提出来以后,人们才更了解体育,对体育有了全新的认识,渐而转变了对体育教师的看法。而中考体育加大了体育分的比重更不得不让如此多的家长开始重视体育,开始关注体育教师。学校也为了升学率除了三大主科外开始重视体育,加大了体育教学的资金投入,对体育教师成绩给予一定的认可和支持。所以昆明市乡镇中学的体育教师感受到了一种工作的成就感,慢慢从这方面获得了一定的幸福感。

3昆明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师幸福感缺失的原因

3.1匮乏的硬件设施和较差的教学条件

学校是体育教师的工作场所,而学校环境是影响体育教师职业生活状态的根本因素。学校硬件设施和教学条件是体育教师的教学工具,是完成整个教学系统必不可少的东西,是体育教师展现自我的舞台。目前中国的学校体育硬件设施远远达不到国家的标准,特别是乡镇中学硬件设施的匮乏让体育教师无法进行正常的教学,他们要在稀缺的体育场地和设施上完成大负荷的教学内容实属不易。为了教学,许多体育教师只能自制器材,调整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来适应场地并完成一年一度的体育中考任务,学校每年给体育教师进行任务施压,所以让更多体育教师感到力不从心,身心疲惫。

3.2繁琐的事情和超负荷的工作

“你们体育教师都会生病?你们不是搞体育的吗,怎么可能?”“你们上体育课还累?”“体育老师的身体应该是最健康的”……当我们面对这样的质疑的时候大概作为一个体育教师都会显得那样的无奈,有谁能够走进体育教师的心里真正去了解他们的那份心酸。“体育教师也会亚健康。”今年1月份中国教育报报道这样一件事: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潘建芬的一项调查显示,普遍的亚健康状态已成为中小学体育教师面临的职业困境之一。与很多亚健康人群缺乏锻炼相反,体育教师的亚健康原因恰恰是“劳累过度”。体育教师由于年轻时候进行过多的体育训练,积攒了太多的疾病,现在大负荷地进行教学让太多人无法承受,好多体育教师都是带着病在工作,几乎每个体育教师都有不同程度的风湿病。在这样一种亚健康、超负荷的工作环境下,昆明市乡镇中学的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严重缺失。

3.3学校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工作

学校作为一个大的管理者,应该尽量减轻教师的负担,营造一个公平正义的舞台让他们在这个平台上尽情地挥洒,最终给出一个令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成果能够得到一个合理的评价,那是对自己工作付出的一种认可。现在乡镇中学整个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性,特别是对体育教学工作的评价让许多体育教师心灰意冷。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曾提出“领导的赏识是重要的激励手段”,这对体育教师来说意味着以后自己在组织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自己获得发展机会的多少,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学校永远只是把中考体育成绩作为唯一的评价指标来考核体育教师,极力把体育教师往应试教育的台子上推。因为学校一味地用定量的尺度而缺乏用定性的尺度来评价乡镇中学的体育教师,使他们在这方面找不到一种快乐,更谈不上幸福。

3.4薪酬和付出不相配,体育教师待遇低

薪酬与付出不相配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所付出的工作量与工作成效与实际得到的工资待遇不呈正比,有点类似于廉价劳动力的说法。一个职业如果得到社会的认可,就会在这个职业上给予经济的支持,它表明社会对这项职业的认同度和重视程度。许多体育教师除了完成自己的教学量以外还要做一些杂乱的事情,比如学校的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的组织、中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学校各种球队的训练等。但是,对于体育教师来说这些并没有额外的补助,他们所做的一切,在学校看来都是应该的,这让太多的体育教师非常郁闷,经常为此感到烦躁觉得自己的付出与收入之间的差距太大。

4昆明市乡镇中学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策略

4.1国家要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体育教师的薪酬福利

国家要认真贯彻和实施《教师法》《体育法》里面的相关政策,提高体育教师工资待遇,贯彻执行体育教师工作津贴、服装发放的问题,尽可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要从乡镇中学体育教师的实际出发,给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获得成就感的机会,鼓励更多的体育教师走科研之路,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和设立相应的奖励措施。解决拖欠工资、克扣工资的现象,确保每个体育教师能按时领到工资。对体育教师额外的工作量和相应的付出给予一定的报酬和待遇。除工资制度外对一些劳动、住房、医疗、退休制度进行改革,使体育教师能够真正体会到职业的幸福和从教的乐趣。

4.2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

作为学校领导要重视体育教育的发展,加大体育教育经费的投入和加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优化教学环境,为体育教师提供理想的教学空间,充分激发体育教师的创新意识,提高体育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同时完善的体育场地设施也可以增强体育教师的锻炼欲望,调动体育教师参与运动的积极性,这样不仅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强化自己的专业技术。学校要营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不仅美化校园、净化空气,还使校园里的教师学生产生一种愉悦的心情,学生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更加容易静下心来学习,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体育教师不仅受学校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受学生学习风气的影响,校园环境好会让体育教师整天怀着一颗轻松愉悦的心情来教学,学生也带着求知积极的心态来上课。这样就会激起他们的教学热情,唤起他们的教学灵感,从而使体育课效果更加明显,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4.3学校实行民主管理,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

学校的管理、评价是影响体育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让体育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就必须从这两个机制作为切入点,让体育教师在一个公正轻松的氛围进行自己的教学工作。由此可见,学校的管理制度对员工的幸福感影响非常大。实行民主管理,能够使教师的情绪得到饱和,而它的幸福氛围一定是非常浓烈的,学校应实行开放的、人性化的管理。学校应该为体育教师设立一套区别于其他学科教师的特有的考核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学生评,最终学校考核的方式来对体育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取消传统的以学生成绩作为唯一考核标准的方法,采用灵活、实效的方式进行,比如体育课课堂气氛、整个体育运动项目在这个学校的推广、课余时间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情况、学生对体育课以及体育教师的客观评价、学生上体育课前后体育成绩的对照、对学校运动会等其他一些活动组织开展情况等来综合对体育教师进行客观评价,让体育教师能够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和体验到工作的成就感。

4.4加强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

教师心理健康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学生的人格走向。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及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提升。作为学校要减轻学校体育教师的工作负荷,给他们更多的人文关怀,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减少体育教师的不良竞争。组织各种面向全体教师进行的心理健康培训活动,为体育教师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能让他们有一个倾诉的对象和地方,建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培养他们心理的自我调试能力。同时要支持体育教育工作,关注体育教师心理健康,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他们营造一个轻松和谐快乐的工作氛围,关注他们的生命质量。

作者:李俊伟 李晶晶 王喜 单位:云南农业大学热带作物学院

参考文献

[1]裴海深,刘真.教师VS体育教师热门还是冷门[N].中国体育报,2013-01-17(004).

[2]李小伟.体育教师为何缺乏职业成就感[N].中国教育报,2013-01-09(001).

针灸教学范文7

根据国家新时期高等教育纲要的精神,高校本科教育发展要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因此,“十三五”期间国际贸易专业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要加快专业综合仿真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教学的创新发展。构建国贸综合仿真实验室旨在为学生打造一个全仿真的外贸模拟操作环境,将理论教育与能力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实验教学设计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模拟实验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实际应变技巧,切实提高学生的外贸业务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

仿真实验室;实验教学;外贸业务

一、国贸综合仿真实验室建设的意义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针对高等教育,教育部首要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国家新时期高等教育纲要的精神,高校本科教育发展要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导向。因此,“十三五”期间国际贸易专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要加快专业综合仿真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教学的创新发展。随着我国国际贸易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市场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数量非常大,企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素质与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指向高素质、实践型、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以往传统的理论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国际贸易专业所开设的国际贸易实务、报关、报检、结算、单证、函电等,都是一些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课程,涉及的国际操作规则众多,政策变化快,且操作程序十分复杂,各类单据种类繁杂,各类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也很多。这些内容只依靠课堂教学难以让学生充分地领会和掌握。现有单模块的实验教学局限性很大,只能让学生了解简单的贸易流程,专业知识方面缺少深度和广度。因此,建设国贸综合仿真实验室能为学生打造一个全仿真的外贸模拟操作环境,将理论教育与能力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优良的实验实践场所,从而缩短与企业岗位需求的距离。

二、国贸综合仿真实验室的建设定位与构想

国贸综合仿真实验室的构建要重点突出教学、工具的创新,对产学效率提升、学术教研水平提高、对外交流合作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建设国贸综合仿真实验室,探索创新性实验教学模式,凝练优质实验教学资源,以求在学科建设工作上不断发展和进步。依托国际贸易实训室平台,通过与企业合作、运用会议、培训等形式,扩大校企合作领域,适时开展实务培训等项目合作,确保师生日常教学、教学研究、专业技能比赛与对外培训合作等综合性功能。国贸综合仿真实验室的建设主要分为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大部分。从硬件建设来看,主要以外贸各岗位仿真大厅为基础,模拟职场实境,营造真实商业氛围,实现模拟磋商谈判、租船订舱、报关、报检、查验、缴税、结算等国贸流程仿真综合实训,还可作为全国综合院校技能大赛比赛场地,能同时满足教学、培训和比赛等综合需求。从软件建设来看,国贸综合仿真实验室需配置一套较新的外贸实训一体化平台软件,实训内容涵盖国际贸易一体化模拟实训、外贸函电、国际结算、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外贸商务单证、国际商务谈判、外贸跟单、外贸实务、海关进出口数据库、货代实务等多模块内容,既能满足单独课程教学需要,又能用于综合性模拟实训环节。该软件要求能提供全套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实验、实操技能训练,为实验室建设提供一个完整的人机互动、人人互动的模拟仿真场景,让学生可以角色扮演、模拟商业竞争。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外贸知识,在此软件平台上能得到实际演练。软件平台涉及与外贸相关的各个知识点与技能,通过模拟竞争,决策分析,帮助学生学习、熟悉外贸业务的基本流程,了解外贸行业的运作模式及参与对外贸易的各个对象,使同学们对国际贸易有更深层次的了解。

三、基于国贸综合仿真实验室的实验教学改革

现有的国际贸易实务类实验教学设计比较单调,很多课程比如国际结算、外贸制单和国际贸易实务等,实验项目有很多交叉和重复,实验教学中以单项任务式实验项目为主,学生在实验操作中难以形成全局观念,缺乏对外贸业务整个流程地掌握,欠缺系统性和综合性。而基于国贸综合实验室的实验教学旨在让学生置身于全仿真实景式的国贸实验室中,通过模拟仿真综合实验项目的设置,让学生熟悉并能熟练掌握外贸业务的具体操作程序,增强感性认识,进一步了解、巩固和深化已学过的贸易理论和实务,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于学生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日后的外贸工作需要。在全仿真实景式的国贸专业实验室中,学生要求分别模拟进、出口商与进口地银行、出口地银行、商检、海关、货代、运输公司、保险公司、发证机构、税务、外汇管理局等多个不同岗位角色,通过独立完成多笔外贸业务,全面了解并掌握外贸业务全流程与各环节、岗位的业务技能,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在网站随时调整商品的成本和价格、调整汇率等参数宏观调控国际贸易环境,让学生在实习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实际应变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外贸业务实际操作能力。在实验教学方法设计上要将演示教学和全流程模拟实验教学方式有机结合。在实验教学初期,可适当通过多媒体课件、国贸全景仿真沙盘模型、外贸教学软件及触摸屏一体机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演示和解说实务操作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进出口业务涉及的主要当事人、基本业务流程。进而要求学生在国贸综合仿真实验室里进行业务模拟实验训练,在进出口商及商检、海关、银行等不同岗位间轮流模拟操作,全方位模仿企业整个业务流程,包括出口报价核算、价格换算、运保费计算、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办理托运、保险办理、报关办理、制单结汇、出口退税、外汇核销等。在实验内容设计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设定了基本的国际经济环境参数后,开放丰富的商品库、公司资源库、供应商、银行等信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国家,自选扮演公司、银行、报关行、报检行等角色。比如,在实验过程中打破以往任务制、作业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地通过市场部借助不同平台商业广告或需求信息,寻找合适的潜在客户。锁定目标客户后,积极以面谈、电话或书面函电等方式进行交易磋商,熟悉询盘、发盘、还盘等磋商过程。磋商过程中以获取合理利润为导向,进出口商都要进行严谨的价格核算,在报盘、还盘环节反复操练价格核算的方法及技巧,通过模拟实战的方式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进出口报价、还价核算与盈亏核算的综合能力。签约磋商中要求学生灵活运用不同贸易术语与结算方式的组合,熟练掌握合同基本条款拟定时应注意的问题,在模拟操作过程中更好地领悟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理论知识,将课堂所学有效运用在实践中。合同签订以后,出口公司业务人员相继进行催证审证、备货、租船订舱、出口报检报关、投保、制单结汇、收汇核销、出口退税等业务;进口公司业务人员相继进行如申请开证、付款赎单、进口报检报关等业务。在履约过程中,学生还可以通过轮流扮演进口、出口地银行、报关行、报检行等多个岗位角色,熟练掌握不同支付方式与贸易术语的组合下,不同岗位的业务要求和操作技巧与完整的外贸履约流程。尤其对于学生接触较少的电子报检、电子报关环节,可通过全仿真界面的软件模拟操作,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报检、报关的操作流程与相关单证的填写技巧。

四、结语

通过多笔全仿真外贸业务的实验操作,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相关的理论知识点,更清晰地了解进出口业务流程,并对业务过程中所涉及的不同岗位要求及其衔接有了更深的体会。在实战模拟的环境中,以公司合理盈利为激励的实验教学活动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积极性,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查漏补缺,很好地锻炼学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评价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开拓国际市场并锁定有效客户与灵活应对突发状况的综合能力。

作者:张娟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任雪梅.应用型本科院校国贸专业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4).

[2]彭一峰,汤春玲.国际经济与贸易实验教学创新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5(12).

针灸教学范文8

(一)以政府为主导,创新运行机制

创建新型模式的乡镇成校是各个方面、多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必须由政府统筹领导,整合社会资源,才能稳定和协调发展。在实践过程中,镇成人教育文化技术学校建立了以政府统筹协调规划,全镇教育资源规模体系综合配套的运行机制,为镇成人教育文化学校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和支持。镇党委政府结合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想任务,实现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终身学习”搭建学习平台,提升人们的文化品位,提高文明程度,共建文化之乡镇,着重抓好成人的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提高成人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建成占地面积6670㎡,建筑面积1156㎡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内设两个大的多功能活动教室,活动设备配备齐全。区图书馆在我成校创建了陈官屯图书馆分馆,配备了20余万元的8500册图书,区体育局投资90万元安装了健身、文化娱乐活动等体育、娱乐器材、装配了老年活动室、书画展演室;教育局投资10万元又装备了电子阅览室。专任教师4人,兼职教师14人。为确保正常运作,镇成校成立了综合领导小组,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使用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

(二)盘活阵地资源,开展丰富的文化娱乐活动

几年来,坚持“社教融合,养教结合”,推进资源共享,特色发展,办好继续教育。为打造吸引力和辐射力较强的成人教育学习、培训中心,初步构建起一张居民群众包括老年人参与的“学习网”,打造一个巨大的文体活动“磁场”,充分利用阵地资源,开放搞活。制定了读书开放日、老年活动日等,促进居民多读书、读好书,推动全民阅读。充分发挥青少年校外阵的功能,为学生们发放了读书卡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拓展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组织学习型家庭、学习明星、读书爱好者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紧紧围绕“全民终身学习,创造出彩人生”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主题,大力宣传终身学习理念,创新终身学习方式。每年组织开展评选“学习型家庭”、“学习明星”、“学习型社区”等评选表彰活动。与镇文卫办共合围绕“建设健康社区,营造和谐社会”工作目标,组建了中老年舞蹈队、戏曲队、书画协会等,定期组织开展乒乓球、羽毛球文艺表扬等娱乐项目比赛;开展书画交流、展演等活动,丰富并提升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提升劳动力再就业,开展学历培训

充分发挥远程教育优势,积极建设好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远程教育中心、教学资源服务中心、学习支持服务中心。不断完善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为各级各类教育和终身学习做好服务,形成了覆盖全镇社区教育的学习网络。近两年来,镇成校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办学形式,与中央农业广播学校静海分校、天津工业大学合作,对初中毕业生、回乡青年等劳动力,为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开展学历培训。中专学历班开设了“农村财务会计”专业,大专学历班开设了“会计学”专业,2014年至今,共毕业大、中专学员270人。与妇联联合聘请嘉悦众德家政有限公司张经理,带领金牌月嫂队伍对我镇妇女的再就业进行转岗培训。现有大部分人已取得了合格证书并持证上岗,成为岗位骨干。

二、探索并践行乡镇成人教育向社区教育转型的发展模式

(一)加强村级成校建设,完善培训服务制度

按照我区农村成人教育区、乡(镇)、村三级办学模式和发展思路,陈官屯镇24个行政村已全部建立了村级成人教育学校,每个村成校都建在村委会。因此在村成校的目标发展规划中,以“办在社区,为了社区”为指导思想,采取社区化的原则、方法、手段和途径并以社区化发展为目标,以“本土化、集约化、人文化”为基本要求,以师资力量就地取材,教育资源就近挖掘,教育内容结合社区发展为基本做法,以达成成人教育与社区发展协调一致的联动机制,共同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至今各村成校专职教师24人,兼职教师44人,培训制度、档案管理制度配备齐全。其中二街、吕官屯、高官屯、西钓台被评为2016年度村级示范校。

(二)以社区健康发展为导向开展丰富的社区教育活动

为丰富教学内容,我们首先不断充实培训中心的师资库和志愿者队伍,将社区内外有专业特长的、知识层次高的社会知名人士,如江境、张学升(书法)、吴万选(绘画)中小学优秀教师(退休教师)胡毅、常子武(写作)等等、镇宣传部门的领导、卫生部门的医务人员以及镇成校的教师作为授课教师,先后在各村成校开展了书法绘画、健康养身、思想道德教育(包括家风家训、未成年儿童教育)、专业技能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还聘请派出所的民警讲解了《老年人的交通安全常识和应急处置》、《社会治安与和谐社区建设》等内容,初步形成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并积极组织社区居民参与各类表演、和社会公益活动,开阔了她们的视野、增长了知识,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为丰富社区居民的文体娱乐活动,积极组织每个村组建文化娱乐特色团队,挖掘各村活动特色,例如,纪家庄的评剧团、小车会、高官屯的河北梆子、一街的夕阳红秧歌队等等,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文化活动队伍。为优化队伍建设,我们定期在镇成校活动中心聘请专业人员,对各村骨干进行进修辅导、学习深造,为社区开展各项文化活动培养有生力量。2017年6月26日聘请区文化馆舞蹈教练朱老师,在培训中心为54名中老年舞蹈爱好者排练广场舞,提高每个队伍的整体素质,丰富她们的文化内涵;

(三)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的举办各类技能培训

按照《天津市2016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意见》,开展新型职业技能培训、百万技能人才培训福利计划、劳动力转岗再就业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教育培训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已成为成人教育学校的重要任务。因此,本镇成校把任务指标分配到各村成校,加强培训组织建设,努力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与区农业种植综合服务中心、劳动局联合,利用镇党委在各社区安装的网络平台,结合本社区生产实际和人们需求,先后在曹村、西钓台、吕官屯等村成校,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及性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转岗再就业技能培训。围绕培训专业种植群,编课程,突出培训针对性、实用性、实效性。在培训形式上创新培训模式,探索出“理论授课+观摩交流+实践操作培训模式”,应用于生产实际。在西钓台村成校,依托西钓台“芹菜”“西红柿”“葡萄”三大主导产业现代农业基地,由讲师团、区农技推广服务中心蔬菜专家针对种植户的需求,定期开展了先进的芹菜、西红柿种植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理论知识讲座,并在示范户徐国增、赵振通大棚内进行实践操作。在葡萄大棚种植园,聘请天津市林果所专家李树海等对西钓台葡萄园进行技术指导,现场为葡萄种植户解决种植管理过程中的疑难问题,如棚内温湿度怎样控制、雨后规避病菌侵染、霜霉病的预防、整枝蔬果等技术措施,为葡萄后期管理获得丰收打下基础。在曹村“梨树”基地针对“黄金梨、皇冠”两个梨树品种,定期开展种植、修剪、病虫害防治理论知识讲座。聘请天津市林果所专家胡宗惠,带领种植户在曹村梨树基地进行了剪枝技术操作。实现了专家与农民面对面,技术与田间零距离对接,达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准确解决问题,及时推广先进技术,及时科技服务。在吕官屯中天高科合作社大棚甜瓜、西瓜、蔬菜育苗基地,针对本村实际情况重点推广了甜瓜新品种、哈密瓜等新技术,并结合实验基地进行实践操作。经过两年来的培训,全镇有315人取得了种植专业新型职业农民技能专业合格证书。

(四)盘活现有资源,建立健全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