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语言教学内容范例

幼儿语言教学内容

幼儿语言教学内容范文1

幼儿园实现对幼儿的语言教学,不但适应了幼儿教学要求,还适应了幼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的需求,是幼儿教学体系中的主体教学内容,处于幼儿园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其教学质量与效率是必然要求。而语言教学游戏化是实现其教学质量及效率提高的重要途径,所以实现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是重要和必要的。

关键词:

幼儿园语言教学;游戏化;现状;对策

幼儿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很多基本生活能力都是在这段时期培养的,包括语言、人格和兴趣等,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语言。幼儿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比较好动且富有想象力和好奇心,进行相关教学时便可以利用这两个特征,实现有效教学,即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等,与之适应度最高的是游戏化教学,所以游戏常被应用到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以适应幼儿好动、好奇心及想象力丰富的特征,进而实现对幼语言教学目的。

1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游戏运用存在的问题

1.1老师游戏观念的局限性: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很多幼儿老师的游戏教育观念已经得到了提高,并已经认识到游戏化教学对幼儿语言教学活动起着至关性作用。但在实际幼儿语言教学中,老师并没有将自己的游戏化教学观念付诸行动,对于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仅仅停留在观念上,因为很多幼儿老师认为游戏化教学虽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兴趣,但并不是语言教学必学内容个,所以对其重视度就不够高,其实践性也不够高[1]。

1.2语言教学中游戏的程式化倾向:

实现语言教学游戏化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和细化性的过程,要求的是老师要提前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了解,然后结合幼儿实际,选择或构建课堂教学游戏,以实现对幼儿学习兴趣的激发,使枯燥乏味的语言教学变得生动、自由和以外,进而实现提高幼儿语言教学质量及效率。但是在实现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过程中,老师并没有对课程的游戏化进行提前安排,导致老师在游戏化过程中出现教学内容与游戏内容的脱节,另外部分幼儿老师认真做了课前准备,但却凸显“按部就班”,并且出现明显的程式化趋向,即过于形式或理论化,使幼儿语言老师计划的语言教学游戏化方案忽视了实际教学的“不可控性”和“非预设性”,如幼儿的“非计划”问题,不但体现出幼儿语言教学中游戏的城市化趋势,还体现出游戏中“不确定因素”的难以掌控性,最终会导致教学目标与教学实际及课堂秩序的偏离[2]。

1.3游戏中过多强调秩序与纪律:

幼儿是最具有多动性的孩童,一般教到20分钟时,幼儿就会出现乱动或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导致老师不得不以纪律的形式来维持幼儿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过程中,幼儿对游戏的兴趣时间也大多数在20分钟左右,并且期间老师黑会进行纪律维持约6次,这反应老师游戏化实现程度不够的同时,也体现出老师游戏中过多强调秩序与纪律的弊端,这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持续性的参与语言教学游戏化活动中,进而导致语言教学游戏化效不佳。

2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优化对策

2.1更新游戏观念并实现游戏的恰当实施:

第一,幼儿语言老师在语言教学游戏中,不但要还原游戏的真面目,即将游戏观念真正实践到实际课堂教学中个,而不是观念上游戏化,同时还要增加语言教学中游戏的自由空间,即减少课堂秩序及纪律的强调,实现学生轻松、自由和愉快的参与教学游戏;第二,老师要将语言教学游戏的大部分时间分给幼儿,以实现幼儿在游戏中主人公的地位和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幼儿尽情的投入和享受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学习语言的快乐,进而实现自己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第三,语言教学游戏真正开始后,幼儿语言老师要控制自己,不要干预游戏,也不要过于计较游戏中的对与错及游戏是预期的方向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游戏化教学[2-3]。

2.2尊重幼儿并对游戏做出合理指导:

第一,老师在进行游戏设计时,一定要在游戏中给幼儿留下足够的游戏发挥空间,并将游戏空间的预留实践到真正的教学游戏中,而不只是纸上谈兵;第二,老师要在语言教学游戏化中实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即老师不要强迫幼儿按照自己的游戏设计进游戏,否则会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到拘束与紧张,导致幼儿感受不到游戏愉快与自由,进而导致幼儿失去游戏的积极及主动参与性;第三,进行语言教学游戏时,老师要同时做到“介入”和“退出”,其中“介入”是指老师要在语言游戏对幼儿基于合理指导,而“退出”则是指老师在游戏开始后要将游戏的主动权全权交给幼儿,以实现其游戏主人公地位[3]。

2.3老师多渠道开发语言教学游戏资源:

第一,老师要多思考,将语言教学游戏资源的探索源头扩展到网络及书籍以外,如实际生活中,实现从生活中获取游戏资源及游戏服务与生活的教学游戏化模式;第二,老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及相关生活经验,以实现对幼儿语言教学内容生动性和证实性的丰富,使设计出来的语言教学游戏更容易被幼儿接受;第三,幼儿语言老师要做善于观察生活、开发课程的开拓者,而不是只知照搬“现成”的复述者,以实现对语言教学游戏的创新。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引入游戏,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幼儿对语言的学习兴、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够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速的学习和掌握语言知识技巧。这要求幼儿语言教学老师,要以游戏的形式实现幼儿在自己的兴趣下,主动和积极的多听、多看、多做、多想和积累语言经验,以实现对幼儿语言能力培养提高的目的。

作者:李娜 单位:河北省乐亭县马头营镇马头营中心幼儿园

参考文献

[1]姜楠.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之我见[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03:262.

幼儿语言教学内容范文2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教学策略

引言

相关研究表明,3~8岁是幼儿形成阅读基本能力的关键时期。语言教育贯穿幼儿园教学的始终,语言是幼儿吸收知识和表达思想的重要途径[1]。只有掌握必要的语言素质和阅读理解能力,幼儿才能够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同时提升语言学习的效率。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

(一)内容远离生活,无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语言教学要能够适应幼儿的语言表达发展水平,有益于儿童发展口头与书面的语言表达能力[2]。但是幼儿园教师大多是从故事篇幅、时长等角度出发进行授课,没有考虑所选择教学内容的文化背景、难易程度等是否契合幼儿目前的生活经验和语言学习水平,导致幼儿的语言学习效率较低。例如,教师在讲故事时,如果故事内容超出了儿童所能理解的范围,就无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也难以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针对性不强。,无法凸显幼儿发展特点在幼儿的语言教育活动中,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起着统帅和纲领性的作用。通常,班级教师会根据教学大纲来开展语言教育活动,而教学大纲则是由专门的教科研人员和优秀的教师组织编写的[3]。然而,部分幼儿园教师在开展语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虽然积极内化教学大纲的内容,但并没有针对本班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总体水平来调整教学目标和进行二次设计,导致语言教学的内容与学生的接受能力不符,无法提升幼儿的学习效率。教师一味地根据教学大纲来授课,而不考虑幼儿的言语最近发展区,必然无法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难以促进幼儿的发展。

(三)评价结果存在局限性。教师要客观面对幼儿园的语言教育评价,科学衡量和判断幼儿的实际发展状况。目前许多教师在评价语言教育活动时,大多是针对语言教育活动内容本身,而缺乏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方面的评价,评价过程也未结合幼儿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导致教学评价效果的局限性比较突出。部分教师在评价教学活动时仅从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等方面来评价,而没有从教学重难点是否完成及能否全面激发幼儿学习兴趣的角度来考虑,因此不利于幼儿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4]。

二、提升幼儿园语言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设计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儿童发展特点的教学活动。语言教育互动要坚持多途径与趣味性的原则。因此,幼儿教师要坚持幼儿本位的教学思想,要选择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对幼儿具有教育和启发意义的教学内容,同时选择的内容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5]。比如,教师可以选择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绘本读物,在故事选择上要尽可能贴近中国的文化背景。教师通过有效的提问,可以提升幼儿的语言发展能力。教师要采用启发式提问的方式,激发幼儿的能动性,提高幼儿语言元素的“存量”,拓展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刺激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并为幼儿创造语言表达的机会。例如,在教学《秋风》这一诗歌时,教师可以结合图片来展示秋天的景区,如此幼儿则能够自然地说出金灿灿的麦田、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子等,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语言,也能增强语言学习的趣味性。

(二)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丰富幼儿语言教学内容。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在于它能将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结合起来,让文字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对幼儿来说,画面鲜艳且动态的内容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微课教学中,教师可以综合利用视频、图片、动画等元素,将语言教学内容融入其中,这样可以使幼儿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掌握语言运用的方法,从而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6]。例如,在教学《秋天的雨》这一散文诗时,为了让幼儿理解“秋天的雨是一盒五彩的颜料”这句话,教师可以利用PPT来为幼儿展示一幅画面,有黄色的银杏、红色的枫叶、金色的田野、橙红色的柿子树,还有漂亮的菊花以及动听的音乐。PPT幻灯片技术教学的优势在于其可以使幼儿获得丰富的视觉体验,使其感受到秋天的宁静。教师还可以加入雨的声音,让幼儿感悟秋雨的美。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形式非常丰富,如故事、诗歌、游戏、绘本、早期阅读、谈话等,这些都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方法,综合运用不同的教学载体来开展幼儿语言教学活动,如采用个别辅导教学、分组教学、集体讲读等方式,加强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从而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还可以组织亲子户外活动等,通过游戏的方式来教学,这样不仅能锻炼幼儿的口语能力,还能提升幼儿的社交能力,可谓一举两得[7]。

(四)评价坚持儿童本位,提高评价的科学性。教师在评价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时,要充分认识到每位幼儿都是特殊的个体,幼儿的智力、语言发展水平、思维特点等都存在差异,不能以偏概全,而应结合每位幼儿的发展特征,给予科学合理的评价。为使幼儿的语言教育评价正面合理,教师要经常对幼儿进行评价,针对不同幼儿的性格特点给予不同的评价。比如,对胆小、害羞的幼儿给予赞扬,增强其语言表达的信心,同时还应多鼓励其回答问题,从而帮助其积累语言表达的经验,使其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观点。幼儿的语言教育涉及多个学科,教师要注重评价的经常性,针对幼儿的语言表达作出科学合理且正面的评价,从而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8]。例如,语言教学的课堂活跃度通常比较高,幼儿在集体活动中会积极举手发言,这时,教师不要过度在意幼儿的发言是否精确或优秀,而应注重使每位幼儿都能获得语言表达的机会。即使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想法不正确、不成熟,教师也要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教师也可以给幼儿创造讨论的机会,让幼儿分小组进行讨论,这能使幼儿轻松融入语言知识的学习中。

三、结语

幼儿语言教学内容范文3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语言活动;语言教学

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语言教育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是培养幼儿社会性和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幼儿语言教学中,教师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和语言发展规律,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因此,教师要充分抓住情境创设这一法宝,运用情境教学法开展幼儿语言教学,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一、巧用教具,创设直观性强的语言情境

通过情境创设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语言自身规律相契合的重要教学方法。在相应的情境支持下,幼儿的语言能力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与挖掘,其语言能力更能够得到提升。因此,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情境来开展针对性教学,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教具就可以作为创设相关语言情境的材料。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巧用教具,为幼儿创设直观性强的语言情境。例如,在教学儿歌《颠颠倒》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化的教具,为幼儿创设直观的语言情境,具体可以利用电子白板或多媒体展示动物的图画,巩固幼儿对动物知识的学习。将颠倒的歌词与动物的图画结合起来,不仅加深了幼儿在直观情境中对动物的印象,同时也使他们歌词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自觉跟唱,这对于锻炼幼儿的语言能力非常有好处。教具是教师开展教学的必备条件,随着幼儿园办学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善,各种现代化教具在幼儿语言教学情境的创设中有十分重要的用途。利用其声画合一的优势,为幼儿的语言学习活动创设直观性强的情境,是提高幼儿语言教学活动实效、提升幼儿语言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幼儿语言教学情境创设的重要手段。

二、善用想象,创设丰富的语言心理情境

幼儿在语言知识方面缺乏足够的积累和理解能力,但是其创造力和想象力却十分丰富。教师在开展幼儿语言教学活动时,要充分保护和利用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来发展其语言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为语言教学创设心理情境,还可以将讲解的内容绘制成相应的画面,让幼儿按照教师绘制的场景展开联想,发挥想象,进入教师描绘的情境中,然后将自己感受到的内容表达出来。例如,在教学幼儿园小班诗歌《梦》时,教师可以利用绘画的形式为幼儿描述一个从梦中醒来,看到爸爸妈妈为自己生日忙碌的情境,然后引导幼儿从心理层面进行体会和感受,再要求他们将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分享给全班幼儿听,在分享的过程中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必须依托一定的情境来运用,离开了情境语言很难得到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幼儿想象力丰富的优势来引导幼儿对自己创设的语言情境加以想象,从内心感受语言情境,进而将自身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与其他幼儿分享,是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其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合理利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幼儿兴趣

无论是哪种内容的语言教学还是哪种形式的教学组织形式,都要建立在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之上,只有充分调动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才能有效开展语言教学,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利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时,要注意合理利用情境教学来激发幼儿语言学习的兴趣。例如,利用幼儿熟悉且喜欢的儿歌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语言学习的内容上来;或者制作一些简单的玩具,让幼儿在玩具制作过程中相互交流与合作,进而锻炼其语言表达与沟通的能力;还可以让幼儿自己表演相关的童话故事,让不同的幼儿在童话故事中扮演一定的任务角色,这样可以让幼儿自主参与到自己喜欢的童话表演中来,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童话任务之间的相互对白更是一种语言能力的综合训练。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自己根据情境发挥,这样可以有效锻炼幼儿根据情境采取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的能力,提升其语言运用的应变能力。另外,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活动的室内、外环境,以及幼儿的年龄特征、语言发展水平、教学中所采取的具体活动形式,综合运用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心理想象创设情境等多种形式的情境教学方法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语言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情境教学法毫无疑问能够提高幼儿语言的教学实效,但是情境教学法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方法。在幼儿语言教学中,只有对情境教学方法加以合理利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进而为语言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活动的高效进行奠定基础。情境教学法为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将语言自身特点和幼儿身心与语言知识的实际结合起来,不仅可以有效促进幼儿语言学习实效的提升,同时还可以充分激发幼儿的语言学习兴趣,是幼儿语言教学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合理运用情境教学法并加以完善,提高其在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倩.集体活动中幼儿教师理答行为的现状与改进[J].学前教育研究,2011(9).

[2]李波.情境创设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3(12).

[3]董明月.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情境法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学习(上),2015(2).

幼儿语言教学内容范文4

关键词:幼儿园;语言教学;教学活动;有效提问;策略

在幼儿教师开展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提问是重要的环节,也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提问,教师不仅可以明确幼儿对于问题的思路以及想法,还能够有效锻炼和引导幼儿正确看待问题和事物,从根本上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考能力。想要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要求幼儿教师必须要将提问划入到备课重点之中,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对提问方式、内容、问题角度、引导方式等实施全方位分析和综合考虑,确保充分发挥提问的有效作用。下面就分析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的有效提问。

一、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有效提问的重要作用

有效提问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有效激发幼儿语言学习兴趣。由于幼儿阶段与其他阶段的学生不同,幼儿具有好动、好奇等特点,幼儿不喜欢死板的教学方式,正因如此,幼儿语言教学通常融合到日常游戏以及日常活动之中。教师通过具有趣味性的有效提问方式,能够充分吸引幼儿,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对问题积极、主动思考,进而将心中所想通过语言来表达出来。第二,有利于提高幼儿的交流能力。幼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是语言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沟通和交流的同时,幼儿需要在心中组织自己的语言。此外,在沟通和交流的同时,幼儿还可以倾听和思考别人的话,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互动性的有效提问方式来提高幼儿的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第三,协助幼儿建立起思维框架。幼儿的思维方式具有单一性,在幼儿语言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层次性、引导性的提问方式来帮助幼儿养成综合性、全方位、多方面思考问题这一习惯。同时,教师所提出的引导性问题能够帮助幼儿建立起思维框架,例如,在为幼儿讲解孔融让梨这个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问幼儿:“故事中有哪些人物?”而后,教师接着向幼儿提问:“故事中讲了什么事?”最后,教师再通过提问来引导幼儿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分析,通过循序渐进的思考方式使幼儿明确谦让的含义,在协助幼儿建立起思维框架的同时,引导幼儿养成谦让的好品德。

二、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实施有效提问的具体策略

(一)注重运用互动式提问

与传统提问方式相比较,互动式提问能够有效提高提问环节的有效性。传统提问方式往往遵循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的环节和顺序,从根本上约束了幼儿思维发展以及语言表达。因此,在幼儿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运用互动式提问,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处于平等关系中,营造参与以及合作的模式,拉进幼儿和教师之间的距离。通过幼儿与幼儿互动、教师与幼儿互动这两种方式来提高提问的有效性,在实施互动式提问的同时,教师要注重在提问以后给予幼儿思考、沟通以及待答的时间,对幼儿实际性格特点对幼儿进行分类,包括外向型、羞怯型、内向型这三种类型,给予不同性格类型的幼儿不同的准备和思考时间,在幼儿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及时与幼儿互动,对幼儿思维进行肯定。

(二)科学、合理的设计提问环节

在教师备课的过程中,要充分重视提问设计环节,对幼儿差异性给予充分的重视。幼儿作为学习者,在语言教学活动中具有主体性地位,所以,幼儿教师开展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要充分考虑幼儿的个性差异以及个性发展。给予幼儿充分的尊重,鼓励幼儿在语言表达、语言组织、阅读等过程和环节中充分发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以及体验。教师还要对提问的难易程度进行准确的把握,幼儿具有较低的知识水平,并且缺乏知识经验,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均较为简单,所以,教师要对幼儿认知能力、知识水平进行准确的掌握,在此基础之上科学、合理的设计提问环节,开展有效提问。

(三)充分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热情

教师在实施提问环节的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作为根据,对语言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进行涵盖,对幼儿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给予充分的关注。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教学活动目标以及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教师围绕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来设置问题,在提问的过程中运用生动的语言,对幼儿发散思维进行充分激发,引导幼儿从不同角度来思考问题,拓宽幼儿的知识面和视野。教师要注重语言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一旦幼儿一时无法回答,教师要运用肯定的语言给予幼儿鼓励,运用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思考,直到幼儿回答完毕。

三、结语

综上,在幼儿园日常教学过程中,语言教学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开展语言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能够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升幼儿语言能力。幼儿都喜欢娱乐、欢快的学习氛围,而非死板的照本宣科,因此,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有效提问,通过有效提问来调节课堂氛围,把握课堂节奏,引导幼儿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促进幼儿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知识的兴趣,切实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红静.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9,8(5):137.

[2]赵丽梅.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有效提问与回应策略[J].读写算,2018,(25):33.

[3]王萍.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中青年教师有效提问的研究[J].儿童与健康,2017,(7):42-44.

[4]徐淑婷.小问题大收获———浅谈有效提问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7,(91):183.

幼儿语言教学内容范文5

关键词:幼儿教育;语言教育;个体差异;家园共育

幼儿在三周岁之后,语言能力开始快速发展。可以说,处于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有着使用语言同他人交流的欲望。考虑到这一情形,幼儿教师应当为幼儿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发现语言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进,帮助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良好发展。

一、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现状

虽然幼儿园阶段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非常关键,但是当下幼儿园的语言教育现状并不乐观,存在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过于枯燥等诸多问题,未能认识到不同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情况,再加上家庭教育观念未能及时跟进等问题,幼儿教育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加以改进。目前,幼儿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语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学内容过于枯燥。传统幼儿教育理念有着积极的一面,但其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这种单一性具体表现为:幼儿园传统语言教学模式基本采取讲故事、看图说话练习等形式,尽管这些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能够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和进步,不过从对幼儿的影响来看,这些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所依靠的是静止的载体,无法真正契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诉求。原因在于,幼儿受限于自身的年龄以及心智水平,其逻辑思维尚处于形成时期,更习惯于形象思维,也就是说,在幼儿眼中,生动直观的事物更具吸引力,过于枯燥的语言教学内容无法调动幼儿的兴趣。

(二)语言教学存在诸多误区。从幼儿语言教学的实施情况来看,大多数幼儿教师均会遇到幼儿发音不够标准的现象,面对这一情况,部分幼儿教师加重对幼儿发音的纠偏,但过于强调发音不标准,会使幼儿的信心受到打击,导致幼儿在后续的语言知识学习过程当中,面对教师的提问会表现得畏手畏脚。除此之外,部分幼儿教师年纪较轻,性格较为急躁,在面对幼儿作答困难的问题时,难以平心静气地对幼儿给予悉心指导和帮助,有的甚至以十分急躁的情绪和语气加以指责,幼儿在这种负面情绪的影响之下,容易对语言学习产生畏惧心理。

(三)未能认识到幼儿个体差异问题。每个幼儿的家庭环境不同,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也存在区别,这意味着幼儿之间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因此,幼儿教师必须清楚地把握好这一问题,如果一味采用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容易导致不同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出现差异。从幼儿的性格表现情况来看,一些幼儿活泼好动,一些幼儿腼腆害羞,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采取有差异性的语言教学方式,改变以往一刀切的教学理念,唯有这样方能确保幼儿获得均等的语言教育权利,使不同性格的幼儿得以共同进步,共同成长,全面发展。除此之外,幼儿教师必须积极转变自身的语言课堂教学理念,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而是让幼儿成为语言课堂的主体,注意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与幼儿进行充分且有效的交流,唯有这样方能促进和推动幼儿语言能力的进步与提高。

(四)家庭教育观念未能及时跟进。当代幼儿多为独生子女,即便不是独生子女,由于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家长容易对其过分溺爱,并且十分关注其成长和成才。在步入幼儿园前,大部分家长开始对子女进行识字教育,在入园之后,一部分幼儿教师对家长的要求过于迎合,导致幼儿被沉重的学习任务所困扰,失去了课外活动时间,这对幼儿的成长有着不利影响。

二、基于幼儿语言教育现状的改进策略

针对以上四个层面的语言教育问题,笔者认为,幼儿教师应该创新语言教育模式,将语言教育渗透到各种活动之中,积极更新观念,改变错误的语言教育观念,按照幼儿的学习情况创设语言活动,因材施教,注重同家长的有效联动,实现家园合作共育。

(一)创新语言教育模式,将语言教育融入各种活动之中。传统的语言教育模式对幼儿兴趣与能力的提升力度不足,幼儿教师需要对此进行反思,传统的语言教学模式容易导致幼儿在心理层面或情绪层面,对语言知识的学习产生反感乃至抵触情绪。这就要求幼儿教师必须注重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幼儿的好奇心和兴趣。否则,幼儿在语言能力养成方面将进步迟缓。为此,应创新语言教育模式,将语言教育融入各种活动之中。1.将语言教育融入音乐活动中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可以多为幼儿创设一些语言表达机会,引导幼儿进行表达,将语言教育渗透到音乐活动中。比如,在欣赏音乐作品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说说自己是否听过该作品,在哪里听过,说出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也可以组织幼儿一同讨论,谈一谈自己最喜欢的儿歌,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刺激幼儿语言表达的机会,将语言教育渗透到音乐活动中,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成效。2.将语言教育融入美术活动中相对于音乐活动来说,美术活动更是锻炼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阵地。教师可以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谈一谈自己创作的作品,创作过程中是如何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创作。还可以让幼儿互相点评作品,给其他幼儿的作品打分,并且说出原因。在这样的过程中,幼儿头脑中会不断寻求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表达能力由此可以得到大大提升。3.将语言教育融入游戏活动中幼儿大都对游戏有着强烈的兴趣,在游戏中也常常会进行表达、交流。为此,幼儿语言教学可以渗透到游戏活动中,通过游戏引导幼儿多进行语言表达,在游戏中不断丰富词汇量,增强幼儿对语言的把控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几个人为一小组,在小组内讨论、制定游戏规则,然后分配任务,并在游戏之后引导幼儿展开反思和讨论,交流游戏中好玩的地方,甚至探讨如何使游戏变得更好玩。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能够得到迅速提升。4.将语言教育融入户外活动中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有固定的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时间幼儿可以进行自主活动,也可以进行互动。为此,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也可以有意识地渗透语言教育,为幼儿创设语言交流的环境,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二)积极更新观念,改变错误的语言教育观念。很多幼儿教师在语言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观念方面的误区,包括过于强调幼儿发音错误、缺乏对幼儿语言表达的鼓励等,这对于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是不利的。因此教师应该端正自身的语言教育观念,改变教学误区,为幼儿的语言表达营造宽容的环境,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1.宽容幼儿的发音错误,减少发音硬性纠偏3到6岁的幼儿发音错误、语音不标准是常见现象,比如有的幼儿常常把“六”说成“又”,把“姑姑”说成“嘟嘟”,把“小狗”说成“小斗”,这些都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教师在发现这些错误时,不要急于去纠正否定幼儿,而是应该不经意地说出正确发音,并且加以强调。如,幼儿说:“老师,我画了一只小‘斗’。”教师不要立刻否定“不是‘小斗’,是‘小狗’”,而是以鼓励的口吻说:“你画了一只小狗啊,真可爱!”如此,幼儿的自尊心非但不会受挫,还能够听到老师的鼓励和正确的读音,这样就可以加深对正确读音的印象。2.鼓励幼儿大胆说为了使幼儿敢于表达,教师应该多给幼儿一些肯定和鼓励。在幼儿说完之后,教师应及时对幼儿表达过程中的闪光点进行肯定,用竖大拇指、微笑等动作表情鼓励幼儿,使幼儿感受到自己处于被爱的氛围中,从而能够大胆地进行表达。

(三)按照幼儿的学情创设语言活动,因材施教。幼儿教师应当按照幼儿的学情来创设语言教学活动,这样才能确保活动的内容及形式得到幼儿的认同和参与,也就是说,幼儿教师应当遵循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发掘幼儿的兴趣,对幼儿的个性化语言知识以及语言技能学习诉求做到精准回应,如此方能创设高效的语言教学课堂。同时,幼儿教师要在语言教学过程中对幼儿加以启发和引导,使幼儿能够细致入微地学习语言知识,提升自身的语言技能,并增强语言思维能力。

(四)注重同家长的有效联动,家园合作共育。家庭教育是幼儿的第二课堂,幼儿园应当就幼儿的语言教育同幼儿家长进行积极沟通,以便实现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效联动,这样一来,幼儿在家庭中也能接触和感知到良好的语言环境,这对于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有着显著意义。幼儿家长也应当积极构建家庭优质语言环境,以确保幼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可以获得语言能力养成的契机。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现状入手,基于幼儿语言教育现状谈了几点改进策略。除了以上教学策略之外,幼儿教师应当在日常教学、组织幼儿活动的过程当中,注重自身的规范发音,这样可以使幼儿受到良好的启发。如果幼儿在开始学习语言的时期未能掌握正确的发音,后续的纠正难度就会加大。幼儿教师还应当注重词汇教学以及语法教学的精准性,使幼儿能够积累足够多的词汇,掌握正确的语法表达形式,如此将促使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有效养成与提升。总之,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需要教师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教学策略,并在各项活动中加以渗透。如此,才能更好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志珍.试论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现状与优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7(17).

[2]李娜.浅谈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现状与对策[J].中华少年,2017(7).

幼儿语言教学内容范文6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已经渐渐地被应用在幼儿语言教学中,这是幼儿素质教育领域发展的新趋势。电化教学是实现课堂教学现代化的一种有效途径,不仅能够高效地配合教师的授课进度,做到视听结合从而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独自思考的思维能力发展。多媒体技术以灵活、直观、生动形象的优势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幼儿语言教学;运用

一、多媒体技术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兴趣是幼儿学习语言的动力。在幼儿的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幼儿一般对生动形象、富有立体和情境感的教学活动饶有兴趣,这就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来实现,把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教学素材应用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就会被丰富逼真的教学情境所吸引并且能够快乐轻松的学习。例如一年级语文上册第25页的“认一认”,有“虫”“贝”鱼”“鸟”“羊”“犬”“龟”“鹿”,对于幼儿来说,一次性要记住这么多动物名称以及它们的音形字义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教师采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展示这些动物的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就能有效地吸引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同时令幼儿全方面深刻地感知这些动物的特点并记住这些汉字,增强了教学效果。幼儿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限制,教师借助电化多媒体技术以丰富的素材使原本单一的教学变得生动形象、丰富饱满,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同时多媒体技术手段恰到好处的演示能够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促进幼儿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增强教学的效果。例如,一年级语文上册第110页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如果单纯地讲解和吟诵这首诗,幼儿可能难以理解,毕竟识字首先就是个难关。若借用多媒体技术用PPT课件为学生展示这首古诗表达的意思和情境,用相关的视频素材重现诗中的故事,那么学生们就会产生浓烈的兴趣来学习和理解,语言教学就变得形象有趣。多媒体技术不仅加强了幼儿的理解能力,还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多媒体技术化间接形象为直接形象,化难为易

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他们对事物的认知和理解往往是零碎和片面的,难以把握住重点。而将电化多媒体技术恰当巧妙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化间接形象为直接形象,化难为易,不仅节省了时间,帮助幼儿深度理解,而且提高了教学的效率。一年级语文下册第27页是一篇叫《春到梅花山》的课文,主要讲述了春天来临,景色美不胜收。对于幼儿来说,理解这样一篇课文,借用多媒体技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春天这个间接形象可以通过远山、漫山遍野的梅花、叽叽喳喳的小鸟、茂盛的草坪、赏花的人山人海等这些直接形象帮助幼儿理解和认识,这都可以用图片、声音或视频来展示课文中的情境,能为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一来,教师用声音和动画的有机结合完整地展现了春天迷人的景色,使静态语言的描述变成了富有动感的画面,化语言形象为栩栩如生的画面形象,给学生们一个整体的印象,学习课文的难点便迎刃而解。同时,幼儿也对语言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不断学习的强劲动力,电教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语言教学中的运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三、多媒体技术令幼儿体验语言活动,提高理解能力

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很容易受到语言情境和非语言交际手段的影响,非语言交际手段主要是指手势、动作、表情等。教师意识到这一点,在进行语言教学活动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语言活动的情境,然后让幼儿进行语言表演,结合肢体语言亲自体验语言活动从而加强理解。这样可以综合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令幼儿在语言活动中体验到语言的本质内涵,更加容易理解教学内容。一年级语文下册第42页的课文是《蘑菇该奖给谁》,是个故事性极强的课文,有兔妈妈、小黑兔、小白兔、乌龟们、骏马等多个人物,还有兔妈妈采蘑菇前、龟兔赛跑、马兔赛跑、兔妈妈奖励蘑菇等多个场景。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设置好每个场景的背景图片和配乐,然后让学生们亲自来重现每个场景发生的故事情节,包括对话、肢体动作、表情。学生们亲自参与后,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课文所讲述的内容,有效地提高了自身的理解能力,同时也明白了故事传达的道理,要敢于和高手比赛较量来提升自己。幼儿在担当这些动物的角色的同时,能够深刻体会到课文中的语言活动和实践活动,从而提高了幼儿对整个故事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语言教学的效果。

幼儿语言教学内容范文7

(一)教师利用网络资源的意识薄弱

首先,很多幼儿园教师固守于传统语言教育习惯,没有创新教育模式,喜欢对幼儿开展统一讲授教学。例如,教师在上语言课《袋鼠妈妈》中,教师反复读儿歌,幼儿只是机械地跟读,没有采用任何音乐,视频,甚至图片,也没有让幼儿发散思维去说,去思考。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幼儿自身语言的运用能力,也没有为幼儿创设互相交流的良好情境,不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通过与幼儿园老师的谈话交流发现教师普遍排斥新的教学观念,认同前人的教学经验,对于网络资源的认识比较薄弱,不习惯也不愿利用网络资源,这样会不利于语言教育活动质量的提高。

(二)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利用不彻底

通过对幼儿园教师的调查,发现教师只会在公开课中采用电教设备,搜索网络资源。教师对于网络资源的利用不彻底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教师对网络资源的选择局限。教师认为利用网络资源就是在网络中寻找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图片和语音故事,而忽略了其他资源:如视频、音频或语言教育网站。幼儿喜欢有生命力的东西,如果语言课经常让他们听故事或是看图画会让他们产生厌倦的心理。其二,教师对已选择的资源利用程度较低。教师选择了网络图片和语音故事,然后在授课过程中借助图片进行教学,让幼儿观察图片,说说图片上的内容,或者是比较图片之间的异同,这两种活动都比较死板,没有活力。在语音故事上,教师也只是单纯地放送。教师在利用图片或者语音故事等资源时忽视了资源的衍生物。比如利用图片说故事,可以衍生为根据故事绘画图片;反复听取语音故事可以衍生为故事连连看等。教师要发挥聪明才智,设置多样化、游戏化和情景化的环节以达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目的。

(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滥用网络资源

幼儿园教师在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语言教育活动时还存在滥用网络资源的问题。通过调查,有的教师认为,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便利实施语言教育活动。因此无论是谈话活动、故事讲述、听说游戏、文学作品讲述等形式,教师都寻找大量网络资源。比如在谈话活动“我的夏天怎么过”中,教师首先给幼儿欣赏了大量与夏天相关的图片,从游泳到夏令食物,从北国之春到炎热海南。之后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夏天是什么样的谈话。接着教师又播放了幼儿游泳、吃西瓜的视频,此时幼儿非常兴奋热衷于分享自己的夏天经历,导致全场失控。可见,网络资源虽然能有效吸引幼儿的兴趣,但是大量无序的图片和视频给幼儿带来过度的刺激,同时偏离了教学目的。其实谈话活动是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引导幼儿学会倾听并通过教师提问的艺术鼓励幼儿勇于表达的活动。因此在这类语言活动中,网络资源可以作为线索穿插在整个活动中,但是过量的网络素材只会喧宾夺主。

二、网络资源在语言教育活动中的有效利用

当前幼儿园中可以应用的网络资源主要是一些幼儿教育网站,主要包括中国幼儿网,中国儿童资源网,中国学前教育网等,这些教育网站为幼儿教师提供大量的绘本课件、音乐视频资源、教学设计等网络资源以及在线交流平台,帮助教师开展生动有趣的语言教育活动。

(一)利用网络资源准备语言教育活动

幼儿有强烈的好奇心,一切新鲜的东西,都能引起幼儿极大的注意,使其产生浓烈的兴趣和表达欲望,因此在准备教学活动时,要体现新。教师首先在互联网上搜集资料,下载相关的视频,音频,文本等内容。其次在幼儿园所建的网络平台上,同幼儿园里的优秀教师进行交流,共同合作完成备课任务。最后是教师将备课结果存于幼儿园的资源库,以便所有教师随时使用。例如,在绘本教学《老鼠娶新娘》中,老师备课时就根据故事内容先查找已知的站点,利用关键词老鼠、风、墙、猫等查找资料,并采用正确的方法,上网下载图片、风声等背景音乐或者视频,选好相关的材料。然后在幼儿园博客上与小班的老师一起分享资料,一起讨论如何在课件中插入这些资料,最后可以将共同合作完成的课件展示在幼儿园的主页上。

(二)巧用网络资源进行语言教育活动

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视听结合的整体特点,创造一种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幼儿融入特定的学习氛围中,增强语言活动的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王飞云,2013)。比如,在语言故事教学《没有牙齿的老虎》中,老师初次欣赏时只展现一只威风凛凛的大老虎,配以老虎的吼声,瞬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在分段学习时,先让幼儿观察图片,根据图片说故事,而后根据幼儿的回答,老师再进行纠正,点击图片帮助幼儿进一步观察分析。当幼儿表达不清时,将屏幕内容重复演示,从而更好地让幼儿理解整个故事,做出推理判断,得到保护牙齿的主旨,有效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在活动最后阶段,幼儿的注意力没有刚开始那么集中,老师此时可以播放从网络上下载的有对话声效和动态画面的多媒体课件(贺芬芳,2011),这样既可以再次激发幼儿的热情和关注,又能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利用网络资源扩展语言教育活动

丰富多样、快捷方便的网络资源可以在课后拓展幼儿语言学习空间。教师可根据授课内容搜集并筛选出优质资源,上传到班级交流群供家长选用。比如绘本故事教学《一根羽毛也不能动》中,教师可以将绘本制作成PPT幻灯片或者PDF文件上传到网络上供家长下载阅读。同时也可以将故事发散内容如游戏《一二三,木头人》和音乐《熊和木头人》上传到网络。这样家长既可以了解幼儿的学习内容,也可以在空余时间带领幼儿边读边游戏边听音乐,已达到巩固并深化课堂教学内容的效果。此外,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创设语言资料库,将自己在网络平台上搜集的资料上传,同时发动幼儿家长进行资源搜集,以达到丰富资料库的目的。

三、利用网络资源实施有效语言教育活动的注意事项

网络资源在幼儿园中应用广泛,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网络资源进行语言教学。为了实现《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幼儿语言教育目标(李季湄和冯晓霞,2013),在网络资源运用中,教师也要注意一些事项。

(一)注重网络资源筛选,避免信息超载

网络资源已经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的资源库,教师可以随时搜索并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教学(李季湄和冯晓霞,2013),但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合理运用网络资源。虽然教师可以从互联网上自由选择图片、音视频文件、优秀课件等教学资源,但是面对庞大的网络资源,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有时甚至不能找到所需要的学习资料。因此教师要学会对大量原始网络资源进行评估和筛选,排除不需要的资源,以精简网络资源的使用量(白利霞和张海静,2009)。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获取信息的能力,注意选择网络资源,避免资源超载或信息不足。如绘本课程《猜猜我有多爱你》中,一些教师为了体现网络资源的丰富性选择了绘本音频、反映母爱的视频等,较多的音频视频反而会模糊课程重点,削弱教师影响力,分散幼儿注意力。教师只需选择PPT绘本课件以及朗读伴奏音乐。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诵以及适时的发散扩展足以打动幼儿。除此之外,教师要学会借助搜索引擎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资源,提高搜索效率。

(二)体现因“文”施教,注意量度适中

网络为幼儿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将会提高活动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不当的网络资源,则会适得其反。例如,在语言课《鼻子先生去散步》这一课中,很多教师会上网查找一些图片,利用这些图片进行教学。但是有时候,采用过多图片则会影响幼儿。首先,幼儿会被过多图片所吸引,导致注意力不集中,教师就无法继续进行语言教育活动;其次,过多图片会限制幼儿思维的发散,从而失去想象的机会,这样反而不利于幼儿语言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网络优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提高幼儿语言发展能力,网络资源的运用要因“文”施教,根据语言教育活动内容的不同来寻找契合点(胡芳,2012),适时适度,不宜过量。

(三)发挥幼儿主动性,重视思维发散

幼儿语言教学内容范文8

关键词:评价语言;幼儿园;集体教学

“教师语言对幼儿的影响重大,是其他语言无法代替的。”可见,在幼儿园教育阶段,教师所采取的评价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对幼儿的情绪造成直接性甚至深远性影响[1]。尽管教师会用“不错”、“棒极了”等鼓励性的语言在课堂中评价幼儿,但依然存在用词单一、内容空洞、语速平缓等方面的问题,对幼儿语言表达和情感提升的帮助不大。

1语言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的重要性

集体教学对教师评价语言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学活动有活力,便于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落实活动目标。教师是幼儿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评价语言对幼儿习惯养成、语言表达和情感提升等均造成直接性影响,教师采取合理、准确和鼓舞人心的评价语言在集体教学中可发挥显著作用[2]。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生动且富有感染力的评价语言进行教学,不仅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充分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实现不断提高幼儿语言能力的目的。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语言发展水平不同,教师在面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时,需要对评价语言予以理智性掌控,以便更好地落实整个语言活动方案及目标,调动幼儿学习兴趣和活动积极性。

2语言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存在的问题

2.1教学语言不规范

经调查,在自评过程中,多数教师承认在教学语言素养方面的表现为中等水平,多数幼儿教师能够发现自身存在语法不够严谨、用词随意、表述不准确及描述不够生动等情况,教学语言的规范、艺术等方面出现问题。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存在幼儿教师语言习惯比较随意的情况,很多与正确语法、知识用法不同的语言自然从教师口中说出,如“本来的我”、“把手拿出来”、“一只椅子”等。其次,教学中使用的语言在语法、逻辑及修辞等方面不严谨,即部分教师喜欢使用口头禅,存在语言松散、凌乱等情况,因而在较大程度上对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效果造成负面影响。

2.2教学语言冗余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学语言呈现出较明显的冗余现象,影响幼儿园语言教学效果。教师语言冗余主要是指教师采用的语言在完成教学目标方面无任何意义,包括重复性语言、无意识语言、无教育意义语言等形式;此外,还存在教学中的口头禅、重复性的语气词及同一语句重复出现等情况。

2.3教学语言缺乏科学性

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教学语言缺乏科学性,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师经验、教师爱好、教师性别及教师知识等。上述情况体现出部分教师在教学语言驾驭方面的能力不足,教师自身的教学态度缺乏严谨性,在教学中存在部分教师将一些涉及知识性错误的语言传递给幼儿的情况,对幼儿语言习惯的形成造成不利的影响。

3语言教学中教师评价语言素质培养的对策

3.1做好精心准备

开展语言教学活动前,教师要在熟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案并组织教学语言。由于部分教师存在临场发挥的情况,导致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存在语无伦次和晦涩难懂的情况,不仅影响着幼儿的理解能力,而且影响着教学效果。此外,在备课中,教师要在头脑中提前预演教学过程,将实际教学过程演变成一个动态脑力劳动过程,在预演的过程中要设计过渡环节、提问环节,并对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幼儿可能给予的答案予以预想,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例如:大班幼儿在学习《变色的蜗牛》的时候,教师要在课前对教学的内容予以预习,并提前设计教案。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脑海中预想蜗牛吃水果变色的情况,针对幼儿可能提出的问题予以充分地准备;其次,教师组织好熊妈妈开水果店的教学语言,并在课前进行演练,以防止出现上课语无伦次或临场发挥的情况。

3.2重视生动表达

为促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教学语言、养成良好语言习惯,幼儿教师的语言不仅应具备有趣性和活泼性,而且要具有生动性和形象性。幼儿教师需要具备语言转化的能力,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并将事物的特征及形态具体而形象地展现出来,便于幼儿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眼神、动作以及身体动作等进行语言表达,采用眼神告知幼儿“我现在正在和你说话呢”,借助于身体动作形象表达教师所要讲解的内容。如:教师在教学语言的过程中,教师选择诚恳的眼神与幼儿进行沟通,以同幼儿四目相对的方式谈话,告知幼儿在沟通的过程中需要直视别人是一种礼貌性行为。借助不同的手势对所讲内容予以阐述,如手掌放在耳朵边表示没听见等,借助眼神、动作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理解。

3.3加强情感调控

师生间信任、亲近和接纳情感态度的形成便于拉近二者之间的心里距离,故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借助与幼儿开展互动活动、语言交流的形式让幼儿感知关怀与爱护,进而帮助幼儿获取安全等情感体验[3]。而教师在教学时采用赞许、期待以及肯定等积极性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不仅能够让幼儿感知教师对于其的关注,而且能够让幼儿感知信任、尊重和平等。例如:在开展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多多采用“你真棒”、“做的真好”、“要是能……做就更好了”、“很期待看到你下次能够更好地表现哦”等词汇和句子。此类语言的运用不仅让幼儿感知到教师对于自身的关注,而且能够让幼儿感知到信任,借助于这种情感调控的方式在师生间构建起良好的关系。综上所述,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幼儿教师运用评价语言的能力水平不仅制约着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也制约着自身专业水平的发展。教师评价语言能够显著提升语言教学的效果。教师语言教学评价中,语言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长期工程,能成功运用教学评价语言的教师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需要不断改善自身教学语言并及时地获取与教学风格相融合的教学评价语言,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有效提高幼儿园语言教学的效果,不断提升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程海侠.教师评价语言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运用之我见[J].时代教育,2016,13(10):248.

[2]史惠敏.教师评价语言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6(3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