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模式

中药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模式

摘要: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方式。近年来,我中心承担多项大学生创新项目,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自主创新实践能力,本文依据本校中药学本科生知识组成结构以及学习能力特点,提出新的培养思路,为大学生创新项目的实施提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中药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训练

2017年12月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其中明确指出加强中医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创新性[1]。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而中药学专业作为我国独具特色的专业,怎样在传承我国千年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学生创新性培养,一直是各高校的讨论热点[2]。传统中药学人才培养主要依靠课堂理论知识学习,往往出现学生的死记硬背能力较强,灵活运用能力不足,理论课考试成绩较好,实验操作能力不足,综合素质较差的问题[3]。另外,由于近些年新兴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些课程教材内容滞后,导致学生不能及时了解行业最新技术[4,5]。对此我校开展以本科生为起点的大学生科研创新实践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本科阶段进入科研实验室,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融入科研实践,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创新性[6]。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是由河南中医药大学牵头建设的,以呼吸疾病中医诊疗和中药研发为切入点的科研平台。近年来本中心提升了河南省呼吸疾病领域持续发展创新能力,成为学科、人才、科研三位一体区域发展的中心,全面提高河南省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水平和能力。同时本中心为培养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提供平台和经费层面的支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中药学人才培养要求的提高,本中心相应提出了针对大学生科研创新实验的培养思路。

一将探索创新科研思维融入本科各个阶段

在以往的本科生科研创新培养中,参与者往往为高年级学生,这些学生已经进入专业课程学习阶段,能够较为快速深入理解科研实验的内涵与意义,将科研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促进对理论课程的学习。但是,在全校学生的走访中,我们发现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尤其是一些较为抽象的课程,往往不知如何将理论内容对应到实际生产生活中,创新思维更无从谈起。如《数理统计》中学生从课本中很难深入理解方差、标准差、标准误等一些科研常用概念。而高年级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在进行数据分析需要用到这些统计方法时,由于相关课程结束较早,很多知识已经遗忘。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们提出将科研创新训练模式融入本科教学的各个阶段,具体如下:大一阶段:该阶段学生刚刚进入大学,许多学生对自己的专业认识不够深入,对于课程的学习和认识很大程度上停留在高中阶段。针对该阶段学生的特点,我们首先以科普的形式给学生讲解中药的相关作用及机制特点,科研实验室相关工作内容等,使学生对于科研创新具备初步概念。并根据其理论课所学习科目针对性的布置相关任务,如开展《数理统计》、《医学数学》等课程时,组织学生参与本中心研究生课题的数据处理工作,及时将理论内容应用到实际中,并引导学生探索运用不同的数学模型统计实验数据,评价数理统计结果。大二阶段:该阶段学生对于本专业课程学习和认识有所提升。经过一年的科研实验的学习,根据自己兴趣特点分别进入不同课题组。进入课题组后,课题组负责人根据学生所学课程,分配相关实验工作。如在《分析化学》、《仪器分析》课程学习时,学生往往对于抽象的化学反应和分析仪器理解不够透彻,则可组织学生进入药物成分分析、药物质量标准制定相关子课题中,指导学生实验操作,将抽象的课本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实验内容。并引导学生创新性思维,提出现行实验的改进措施,并在课题组负责人的指导下选择相关的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进行申报。大三阶段:该阶段学生以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能够较好的将科研创新融入课程学习。而且已经申报并正开展大学生创新实验,随着实验的进行,学生对于实验的理解逐步加深,在培养其良好实验习惯和动手能力的基础上,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如在“中药桃花质量标准研究”课题中,引导学生思考现行的省级质量标准方法是否存在缺陷,我们正在进行的课题中是否有改进的空间。大四阶段:该阶段学生进入本科毕业实习阶段,通过三年的科研创新培养,以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大学生创新项目,着眼于项目中关键点,开展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并完成本科生毕业实习[7]。将探索创新科研思维融入本科各个阶段,弥补了现行大学生创新实验周期较短,理论教学和科研能力训练脱节的不足,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

二科学合理选择创新性实验项目

近5年来,本中心共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60多项。而大学生创新项目多来自于本中心教师已经申请或者正在申请的科研项目。这种方式在增加项目可行性、科学性的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项目的积极性。教师科研课题内容较为广泛深入,完整的课题不适合大学生创新实验的开展。因此本中心提出先由教师自行筛选出课题的部分内容,形成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并将该项目内容大纲交由本科生专职教师、专家等评判,筛选出适合大学生理论知识体系及发展特点的项目,而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进行选择。由于学生知识体系相对较为局限,很多低年级学生无法理解课题的相关内容,因此我们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中心的参观,并和课题负责教师交流后再进行选择。这种双向选择的方法,将大学生创新实验由之前教师主导模式转化为学生兴趣主导模式。真正回归到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上,极大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实验开展的效率。

三跨年级跨专业组建创新团队

现行的大学生创新实验团队,往往由学生自主选择组建4-6人团队。学生自建团队成员往往较为单一,一般由同班级学生甚至同宿舍学生组成。学生空余时间一致,实验的连贯性无法保证。另外,学生所学课程一致,在遇到课题中交叉学科实验内容中,问题往往无法解决。本中心组建大学生创新团队要求由两个年级、专业以上的学生组成。为确保实验的连贯性,选择大二或大三的学生作为课题负责人,并配备一名专业教师作为学生的指导教师。教师在团队中根据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特点,指导学生分工协作,并在学生实验中,培养其创新性思维。

四结语

大学生创新项目是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在实施创新实验项目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研作风,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侯卫伟.全面系统深入学习理解《中医药法》依法扶持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1):6~13.

[2]吴能表,罗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思维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8(01):51~55.

[3]徐钰君.中药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现状分析——以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09):139~140.

[4]姚东明,王力,陈绍辉,等.基于科研实践的中药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11):859~862.

[5]刘达,董金香,金叶.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对中药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18):133~135.

[6]杜新强,冶雪艳.从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01):47~48.

[7]董琳,权洪峰,张新慧,等.本科毕业设计对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生物技术世界,2014(04):138~139.

作者:赵鹏 白云苹 田燕歌 刘学芳 董浩然 河南中医药大学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