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在糖尿病病人中应用

护理管理在糖尿病病人中应用

摘要:目的:观察双模块匹配护理管理在妊娠期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3月于某院建立围产档案并拟于医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4例。对照组按常规产前保健管理服务,试验组接受双模块匹配护理管理。统计比较两组孕妇分娩前空腹血糖检测结果、分娩前体重控制达标率。生产后对两组孕妇母婴结局进行评价比较,包括胎膜早破率、巨大儿率、胎儿窘迫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结果:试验组病人分娩前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孕期体重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胎膜早破率、巨大儿率、胎儿窘迫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模块匹配护理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施加干预,可获得较好的血糖与体重控制效果,改善母婴结局。

关键词:双模块匹配;妊娠期糖尿病;护理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种对母婴危害严重的妊娠期常见并发症[1],女性孕前超重及肥胖状态、孕期体重过度增加等是患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险因素[2]。受当前普遍存在的孕妇进食过多而运动量过少的影响,该并发症发生率不断增长[3-4]。赵明等[5]研究指出,控制好孕期体重及血糖水平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母婴结局的改善至关重要,给予病人一些常规护理,虽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并不理想。因此,以何种方式实现较为理想的孕期体重与血糖管理效果值得进一步探讨。模块化护理是指针对某一护理问题,以既往临床经验与循证研究结果为基础,将多个有利于解决该问题的护理措施(护理模块)加以合理排序与组合以形成实用可行的护理方案[6-7]。本研究尝试采用双模块匹配护理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施加干预,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2月—2019年3月于我院建立围产档案并拟于我院分娩的88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单胎初产;②无既往糖尿病史;③认知正常,具有沟通理解能力;④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①存在糖尿病家族病史者;②有糖尿病史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4例,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干预方法。对照组按常规产前保健管理服务模式完成产前常规检查,于每次产检时进行饮食、活动、体重、血糖监测等相关教育。试验组接受双模块匹配护理管理,即时间模块与内容模块合理有机匹配。时间模块指首诊期、复诊期、住院分娩期与产后期,内容模块指有利于血糖与体重控制的各项护理措施。以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体重与血糖管理在不同时期内容与方式上的差异性为据,对各项护理内容分解整合细化为首诊、复诊、住院分娩及产后四大全程化管理模块,并安排首诊时与病人接触的护士为专管护士,全程全责完成四大模块护理内容。具体实施方式如下。1.2.1首诊模块。①管理内容:对病人做专科专项评估。讲解妊娠期糖尿病所致母婴的危害性,给出孕期血糖控制的具体目标值,教会病人血糖自我检测、记录与结果评定方法。灌输自我管理价值。参考护理对象标准体重与个人饮食喜好,给出个性化膳食处方建议,详细说明个性化的每日总热量数值与能量系数指导数据,进行食物合理选择搭配、膳食日记记录、加餐安排等指导。强调孕期体重过量增长的危害,扭转传统孕期营养摄入与增重认知误区,以孕妇标准体重为据确定其孕期体重增长的合理范围值并使孕妇及家属知晓。协助病人建立起合理运动与控糖控体重效果间的内在联系认知,设计运动项目选择合理运动强度与时间掌控得宜的安全有效运动方案,嘱家属提供安全运动陪伴,指导以记录运动日记的方式促进合理运动落实度。赋予情绪自我调理技巧与能力。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的控糖控体重意义,发放孕期保健指南手册,鼓励遵指南落实健康生活行为。协助门诊体检项目按时按项目完成。②管理方式包括:集体多媒体授课,个体一对一面对面教育沟通,项目微信群、QQ群疾病控制信息推送,专项教育资料发放,就诊区LED屏专题宣教短片轮播,远程在线咨询。1.2.2复诊模块。①管理内容:对病人体重、血糖现状及自我管理行为现状进行评估,判断其现行饮食运动监测等自我管理方案的合理性与依从性,给予针对性的方案调整与依从性强化引导教育。评价护理对象营养现状,避免因过度倾向于体重与血糖控制而出现营养不良影响母体安全与胎儿发育。进行降糖用药科学指导。评估胎儿发育状况与发育风险并给出相应处理。②管理方式:每次复诊时护患面对面沟通指导。1.2.3住院模块。①管理内容:给予病人个性化情绪疏泄与心理支持;给予病人优质的住院期血糖监测服务;继续进行饮食运动等疾病控制宣教与行为督导;给予病人优质的院内降糖用药护理服务与体重监测管理服务;以妊娠期糖尿病饮食要求为据,提供具体实用的分娩期特殊饮食方案。②管理方式:床旁评估与面对面沟通指导。1.2.4产后管理模块。①管理内容:对孕妇产后并发症行主动观察与积极处置;对新生儿及产妇体重进行评估;对产妇行血糖值复查;对产妇实施母乳喂养支持;给出产后康复方案并加以教育支持;强调产后继续血糖、体重监测与管理的价值,教会产妇及家属产后血糖、体重管理所需的知识与技能。②管理方式:床旁评估与面对面沟通指导、行为示范与自我管理督导。

1.3评价方法。①统计比较两组孕妇分娩前空腹血糖检测结果[8]、分娩前体重控制达标率。孕前体重正常者孕期体重较前增长值为10~12kg,孕前肥胖孕妇孕期体重较孕前增长值为8~10kg,视为体重控制达标[9]。②孕妇生产后对两组母婴结局进行评价,包括胎膜早破率、巨大儿率、胎儿窘迫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孕妇分娩前空腹血糖的比较采用t检验,孕期体重控制达标率、母婴结局各评价指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孕妇分娩前空腹血糖与孕期体重控制达标率比较

2.2两组孕妇干预后母婴结局各评价指标比较

3讨论

3.1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均会形成巨大伤害妊娠。期糖尿病在各类妊娠并发症中属于高危类型,且其母婴危害性可能并非暂时存在,而是可蔓延于母体产后及子代,故其不仅可致多种母婴不良结局,而且会于产后继续伤害母亲(部分产妇可发展至慢性糖尿病)与孩子(存活儿属于糖尿病高危人群)[10-13],危害程度甚至会伴随子代年龄的增长而升级。在生活方式、生活水平、营养误区等诸多复杂因素影响下,妊娠期糖尿病发病率在我国已从既往的6%逐渐增长至12.5%[14]。基于孕前超重、肥胖及孕期过量增重等是妊娠期糖尿病危险因素的事实,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管理需高度重视血糖控制与体重控制,常规的妊娠期糖尿病护理管理模式下,护患接触点仅限于门诊首诊与入院待产两个时间点,多次复诊期与产后期均无针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专项护理管理,自然造成了护理干预上的一过性与片断性缺陷,且病人在上述两个接触点的护理服务提供者并非同一人,更加重了护理断裂程度,再加上护理人员对妊娠期糖尿病管理专科化的不足,在上述接触点也无能力提供全面深度到位的专项管理,故而探索一种行之有效的妊娠期糖尿病孕期控糖控体重护理模式迫切性极高[15-16]。

3.2采用双模块匹配护理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病人施加干预,可获得较好的血糖与体重控制效果,改善母婴结局模块化护理强调对护理问题的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将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设置为合理模块以指导护理工作者便捷化有效落实,模块化护理使护理内容全面系统化,护理条目线索清晰化,护理人员据此开展护理工作更易于实现对护理问题的有效解决。该护理工作方式已在多个病种护理实践中得到可靠性、有效性与实用性证实[17-21]。本研究所采用的双模块匹配护理管理模式由时间模块与内容模块完美匹配而成,四大时间模块全程覆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首诊、复诊、住院待产及产后各个护理干预节点,这种无缝隙涵盖设计突出了护理干预的全程性与连续性。内容模块针对各时间模块妊娠期糖尿病管理特点与需求进行管理项目的全盘收纳与条目细化,关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护理管理活动的全面性与深入性。时间模块与内容模块的有机有序合理匹配,实现了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的全方位立体式管理,使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可于孕期及围生期赢得全时段、全方位、全面性、专人、专业、专项护理管理,确保血糖与体重监测的准确适时性与控制活动的科学合理全面性,降低血糖与体重控制不到位所致的诸多不良母婴结局发生风险。正如本研究结果所示,试验组孕妇分娩前空腹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孕期体重控制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母婴结局各评价指标(胎膜早破率、巨大儿率、胎儿窘迫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作者:王红梅 余冬香 黄林美 单位:乐平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