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在骨盆骨折患者中效果分析

护理管理在骨盆骨折患者中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护理管理小组在预防骨盆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在我科室进行骨盆骨折治疗病人进行调查,此次调查时间为2019.1至2019.5。将88例病人分为2组,每组44例。对比组采用了传统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采用了护理管理小组护理方式。分析两组最终护理结果。结果(1)对比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9.55%与研究组的4.55%相比较高,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2)通过对比证实对比组护理满意得分结果与研究组相比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结论在骨盆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中,组建管理小组护理方式应作为首选的护理方式,应用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骨盆骨折;护理管理小组

在临床治疗中,骨折属于多发而又常见的疾病,在各种骨折类型疾病中,骨盆骨折更为常见[1]。骨盆骨折属于身体创伤性疾病的一种,在发生后病人会感觉到明显的疼痛感,在术后恢复期间病人也需要卧床静养,因此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而肾静脉血栓就是常见并发症之一[2]。深静脉血栓会给病人日后恢复造成不利的影响,为此临床中对于如何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尤为关注。有部分学者研究结果证实,术后给予病人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血栓形成,为了提升护理质量,我科室选用了两种护理方式,具体实施情况如下。

1病例资料

1.1个人资料。选择在我科室进行骨盆骨折治疗病人进行调查,共计88例。此次调查时间为2019.1至2019.5。将88例病人分为2组,每组44例。对比组,男性与女性病人分别为21与23例,年龄最低为22岁,最高为69岁,平均45.5岁。研究组:男性与女性病人分别为23与21例,年龄最低为23岁,最高为70岁,平均46.5岁。通过对比发现两组病人年龄与性别等资料均无差异,P值>0.05。参与本次调查病人均符合骨盆骨折临床诊断标准,纳入以及排除标准如下:(1)纳入标准:①符合骨盆骨折诊断标准;②无肿瘤类、白血病等严重疾病;③无精神疾病者。研究前患者与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存在认知与沟通异常者。②精神疾病者。③伴有严重疾病者。④心肝肾等脏器受损者。⑤病进性骨折者。

1.2方法。对比组采用了传统常规护理方式,即为常规疾病宣教、心理干预与药物指导。研究组采用了护理管理小组护理方式,具体如下:(1)组建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本科室护理工作人员与主治医生。(2)术前干预,在手术开始前实施原发疾病护理干预,此外,护理人员还应充分的评估以及掌握病人生理指标与生化指标并做好监测,同时,还应协助医生做好改善电解质紊乱及低蛋白血症,贫血等情况;(3)手术后预防护理:由于病人病情特殊,在手术结束后尽可能的减少扎止血带时间,减少大隐静脉与小隐静脉穿刺次数,对于使用留置静脉针的病人要给予密切的关注,如果病人出现红肿的情况,要使用硫酸镁进行热敷,同时将病人下肢抬高30度左右,并协助病人进行运动,促进局部血液的流通。

1.3观察指标。1.3.1分析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采取未发生、发生表示方式,计算构成比。1.3.2分析护理满意得分结果。我科室采用评分方式进行,以病人自评方式进行,评分问卷为我院自设问卷,总得分值为百分,得分越高证明护理满意度越佳。

1.4统计学方法。在本次研究结果的处理中,均采用SPSS20.0对结果进行处理,以P值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检验,当P值小于0.05时,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人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对比组:参与调查的44例病人中,有13例病人发生了深静脉血栓情况,发生率为29.55%;研究组:参与调查的44例病人中,有2例病人发生了深静脉血栓情况,发生率为4.55%,对比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9.55%与研究组的4.55%相比较高,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

2.2两组病人护理满意度对比。对比组:参与本次调查的44例病人中,对于本次调查均表示认可,通过收集有效的44份问卷,经统计与计算得分护理满意得分为78.22±1.32分;研究组:参与本次调查的44例病人中,对于本次调查均表示满意,通过收集有效的44份问卷,经统计与计算得分护理满意得分为90.15±2.11分,通过对比证实对比组护理满意得分结果与研究组相比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

3讨论

骨盆骨折在骨科疾病中比较常见,具备发病率较高的特点。骨盆骨折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外伤,根据临床不完全资料证实,骨盆骨折占总骨折例数的1%至3%,大多数骨盆骨折都是因外伤而导致。骨盆骨折中半数病人存有合并多发生与并发症的特点,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与致死率,其中最为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脏器合并伤,如果没有进行恰当的救治极有可能出现死亡的情况。据临床不完全资料表示,骨盆骨折发生率呈明显上涨趋势[3]。由于骨盆骨折的特殊性,术后病人需要卧床修养,因此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是指在病人下肢静脉腔内发生血液异常凝固情况,造成静脉管腔堵塞情况,直接影响到静脉回流。就目前医学水平研究结果证实,血管壁破损、血液高度凝固、血流滞缓均为导致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因素。为了降低骨盆骨折病人发生静脉血栓的几率,在治疗中应辅以有效的护理干预。在以往护理中,临床通常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模式,虽然有一定的护理效果,但作用不是十分的理想。为了给予病人最佳的护理,我科室采用了护理管理小组干预方式。护理管理小组干预方式是临床新型的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方式是在传统常规护理基础上制定的一种护理方式。通过组建护理小组是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有顺序的进行护理工作;通过术前护理干预,主要是针对病人,原发疾病进行护理,并协助医生改善病人不良的机体功能,为日后治疗以及预防血栓形成打下基础;通过术后护理干预,从运动角度,操作护理角度,均可有效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本文证实:(1)通过对比证实对比组护理满意得分结果与研究组相比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可见研究组护理方式可有效的拉近与病人之间的距离,进而提升护理满意度;(2)对比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29.55%与研究组的4.55%相比较高,两组差异明显,P值<0.05,可见研究组护理效果更佳,可有效的降低与改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而提升病人治疗效果。综上所述,在骨盆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护理中,组建管理小组护理方式应作为首选的护理方式,应用效果理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胡燕,吴海燕,张国翠,等.骨盆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J].浙江医学教育,2018,17(2):36-38.

[2]熊小云,刘强.护理管理小组在骨盆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4):113-114.

[3]陈香,蒋静.骨盆髋臼骨折患者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与护理干预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4):35-37.

作者:胡军 单位: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