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活动评分表在外科护理管理的应用

护理活动评分表在外科护理管理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活动评分表在外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7年10月~2018年1月在医院外科运用护理活动评分表对50名护理人员的护理量进行调整,另选取符合标准的100例外科患者。结果:外科患者2017年11月、2017年12月、2018年1月的NAS分值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其创伤、感染、肿瘤、畸形、功能障碍各病种间NAS分值存在差异,其中畸形NAS分值最低,创伤NAS分值最高,且创伤NAS分值较畸形、功能障碍的NAS分值有显著差异(P<0.05);进行护理班次调整后,2017年10月、2017年11月的白班与夜班NAS分值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运用护理活动评分表对外科不同病种护理工作量进行调查,可以精准掌握各病种所需护理工作量,进而为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提供有效的调整依据。

关键词:护理活动评分表;外科;护理管理;应用

外科作为医院内最为重要、护理工作最为繁重的科室,每日均会进行大量的各类型的手术,且患者术后的护理也较为复杂,此外护理人员还要协助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诊断和评估,因此外科不仅需要高素质的护理人员,更需要对护理资源进行科学配置,才能有效确保高质量的护理水准[1]。然而就我国目前的医疗环境而言,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在护理学研究中既是热点问题,又是难点问题,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情况下,根据科室具体护理需求对护理资源进行灵活配置,对保证护理质量及医疗安全具有重要影响。这一问题不仅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注意,在国外同样也有学者对此开展了研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中2003年由Miranda等人提出的护理活动评分就是一种具有较好临床效果的评分标准,现已广泛用于各科室护理人员工作量的评估中[2]。鉴于此,研究借鉴此方法在医院外科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验研究,并根据评估结果对外科人力资源重新进行了配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7年11月~2018年1月在医院外科运用护理活动评分表对40名护理人员的护理量进行调整,另选取符合标准的100例外科患者,护理人员均为直接参与患者护理的护士,患者住院时间均大于24h。护理人员中,男4名,女36名;年龄为21~34岁;本科16名,专科24名。患者中,男59例,女41例;年龄为11~76岁;创伤31例,感染18例,肿瘤32例,畸形13例,功能障碍16例。

1.2方法

(1)研究工具:护理工作量测定工具为由美国Miranda编制的护理活动评分表(NursingActivitiesScore,NAS),使用版本为丽莎等翻译的中文版,量表信度Cronbach,sα系数=0.94,0.994为重测效度。该量表包含护理行政和业务管理工作、卫生保健、活动与体位、监护与输液、患者及家属支持等5方面的内容,共计条目23个,护理行政和业务管理工作16个、卫生保健2个、活动与体位1个、监护与输液3个、患者及家属支持1个。该量表中护理患者所承担的护理工作量用患者各护理项目分值进行表示,每阶段计算时长为24h,在1.2~32.0分的范围内对24h内根据该项内容实施所需要的实践和措施发生的频率进行打分,其中分值高低与护理工作量大小成正比关系,患者24h的护理活动评分为0~177分,护理工时=护理活动分数/100×24h。用100分表示24h内1名护理人员的标准工作量,其中24h内1.8名护士的工作量等于177分。(2)患者信息采集:患者入院后采集患者姓名、年龄、性别、住院时间、诊断等基本资料,按照NAS规定的护理工作项目安排,由1名有NAS使用经验的研究者每日上午8点检查护士每日工作记录以及患者病历,同时评估患者前1天所需护理工作量。待患者出院时,记录其住院时间和结局。此外,还要记录每班人数及时间。整个研究时间为1个月。

1.3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表示形式为(χ±s),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各月份与各病种间NAS分值比较

2017年11月、2017年12月、2018年1月间NAS分值无较大差异,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而创伤、感染、肿瘤、畸形、功能障碍各病种间NAS分值存在差异,其中畸形NAS分值最低,创伤NAS分值最高,且创伤NAS分值较畸形、功能障碍的NAS分值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不同护理人员数量与人均NAS分值比较

研究发现,2017年11月白班夜班人均NAS分值显著高于夜班NAS分值(P<0.05),由此认为白班护理人员数量无法满足当前护理需求,对此,于2017年12月、2018年1月的白班各增加2名护理人员,并将部分常规护理以及生活护理内容由夜班调整至白班,经调整,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的白班、夜班NAS分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由于现阶段我国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存在严重不足,所以对护理工作量进行评估、对护理资源进行的合理分配,对护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其中对护理工作量进行精准的评估,是护理资源合理分配的前体条件,而各科室护理排班的重要评估条件是了解患者的护理需求及护理工作量[3]。外科疾病患者较之其它疾病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且治疗方式多为手术治疗,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治疗中护理搭配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进行护理活动量评估,能更好的向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对保证治疗的安全有效具有重要价值[4]。鉴于此,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NAS评分在护理活动评分上的准确快捷性,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了具有较高信度、效度的中文版BAS评分系统。本次研究中,外科患者疾病类型涵盖了创伤、感染、肿瘤、畸形、功能障碍5种主要类型共100例患者,研究范围较为全面,从结果来看,各病种间NAS分值存在差异,其中畸形NAS分值最低,创伤NAS分值最高,且创伤NAS分值较畸形、功能障碍的NAS分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不同疾病的病理和生理过程各有特点,因此不同病种间NAS评分具有差异性。所以对外科护理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十分重要。在一个月的研究中,因为白班NAS分值显著高于夜班NAS,且差异显著(P<0.05),故此重新配置了护理人员,在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白班各增加了2名护理人员,并将部分常规护理及生活护理内容由夜班调整至白班,经调整,2017年12月和2018年1月的白班、夜班NAS分值无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根据患者人数和疾病类型对护理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能平衡白班和夜班两者间的护理工作量,使得每班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提高,保证了医疗安全[5]。综上所述,运用护理活动评分表对外科不同病种护理工作量进行调查,可以精准掌握各病种所需护理工作量,进而为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提供有效的调整依据。

参考文献

[1]谢霞,肖水源,周艳红,等.护理活动评分系统在心脏外科ICU护理人力需求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6(11):185-187.

[2]沙丽.用NAS对医院ICU护理工作量的调查与分析[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7.

[3]濮伟勤.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资源有效性整合的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5,37(14):2233-2235.

[4]赵鹏.分析外科护理潜在的护理风险和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9):230-231.

[5]冯灵,陈红,杨蓉,等.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3,33(8):69-71.

作者:邵伟兰 单位:浙江省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